政府财务管理制度

2024-08-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政府财务管理制度(精选8篇)

政府财务管理制度 篇1

一、乡政府机关所有支出(包括报销、发放津贴、拨转经费和往来性支付),一律由乡长一支笔审批,除特别授权外,财政所一概不予受理和入帐。

二、乡机关各部门所取得的所有收入,必须按照“乡财县代管”的规定,统一使用从财政领用的正规收据,不得自行购用其它收据,所取得的资金直接缴入乡财政结算专户,不得边收边用,直接或变相坐支。

三、支出报销实行以下程序。先由经办人签明具体事由,分管领导签好证明,财政所长签审核并加盖乡财县代管公章,再交由乡长审批。购置固定资产的支出,还应经使用(或保管)人签字,财会同时进行固定资产账务核算、工资和对个人以外的支出凭证一般应为税务发票,严格控制白条支出。招待发票,大额办公用品及烟酒等大额发票须带有附件,工程发票要有工和平结算单。所有的财务支出应于支出后尽早履行报批手续,最迟不能超过一个月,否则将不予报批。

四、生产性支出凭合同、会议决定、办事通知单或文件,由乡长审批,非生产性支出在 2000元以下的由乡长直接审批,2000---10000元经商请书记同意并审核签字,由乡长审批,10000元以上的须提交班了会联席会议研究同意后,由乡长审批,特殊情况下党政负责人可以先行开支,然后向班了联席会议通报。

五、机关在编,在册,在岗财政供给人员的工资,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由县财政统一发放,其他人员工资由班了联席会议根据有关规定研究核定,并下发〈〈办事通知单〉〉。

六、公务费支出管理:

(一)办公费。一般办公用品由办公室编制计划经分管领导审核,报乡长审批后,会同财政所负责购买,由办公室负责发放。办公室要相应建立领用手续和分发记录。未经批准,任何部门不得随意购置,否则不予报销。各种文件材料统一在机关打印室打印,确需在外打印的应事先报经乡长同意,事后一个星期内办理结算手续。

(二)会议费。乡党代会,人代会及其他有关会议要本着履行节约的原则,根据会前班子会决定的标准,办理会务支出,不得超支。

(三)电讯费。党政主要领导电讯费实行实报实销,其他班子成员按规定标准予以补贴包干使用。

(四)差旅费。受上一级统一按排到县外开会,参观,学习或因工作需要到县外开展工作需出差,须报经党政主要领导同意后方可成行。费用单位自理的,根据上级财政部门的标准报销车船票,住宿费,定额发给伙食补助。费用由组织单位支付的不再报销差旅费,差旅费应于出差归来五日内填写〈〈差旅费报销表〉〉,及时办理报销。县内差旅费实行包干制度,班了成员每人每年1600元,一般人员每人每年800元。

(五)交通费。乡两主要领导的小车费用实行包干制度,每人每年15000元。乡政府临时需租车时,需经乡主要领导同意,并签发用车通知单,用车人凭用车通知单结算有关费用。

(六)招待费。上级党委政府或业务部门领导或工作人员来乡检查指导工作,可安排工作餐。具体标准参照机关食堂的有关管理制度执行。在外发生招待的,一律由书记或乡长安排,并由业务人员当时办理现款结算,一般不得签字挂账。接待用烟由财政所统一采购备用,凭乡主要领导签发的用烟通知单领用,办公室填写发放记录,分管领导签字。因工作需要配送土特产的,需经乡主要领导同意并签发用物通知单,由办工室采购。

七、根据工作需要由党政主要领导安排购置办公用品以外的其他物品,由财政所根据领导授意负责现款购买,办公室负责管理和支配并填写使用清单,使用清单原则上每月一次分别由书记乡长审核签字。

八、医药费支出管理。机关财政供给在职和退休人员实行医疗保险制度,机关除按医疗保险有关规定为职工缴纳应由财政负担部分的医疗保险外不另行报销医疗费用。

九、乡机关二级机关财政收支管理

(一)帐户管理。所有二级机关的银行帐户纳入财政统管,由财政统一建帐,部门只设临时报帐员,报帐员负责保管和填写支票,印鉴交由财政所统一管理。

(二)收支管理。

1、各二级机构必须依据有关法规,文件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收取各项费用,严格手续和程序,做到依法收取,严禁乱设收费项目和违规收费。

2、各二级机构一律从财政领用相应收入票据,严禁使用其他收据或白条收取。

3、各二级机构所收取的款项必须及时全额缴入财政指定的帐户,与财政一月一结算,腊月15日前必须结清全年收入,严禁挪用或存入私人帐户,严禁坐支分成和用支出收据抵库。

4、各二级机构的工作经费支出必须凭原始支出凭征,按本规定第三、四、六款办理。

十、严格控制个人借款和库存现金规模,各部门报帐员手中现金额度不能超过5000元。

十一、各财务人员要及时办理拨款和月度收支凭证结算业务,会计对出纳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库存盘点,财会人员在办理财务收支过程中遇有重大疑难问题时向主要领导汇报,财会人员在下月五日前须将上月会计报表送党政主要负责人。

政府财务管理制度 篇2

一、英国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

英国绩效管理主要包括绩效预算、绩效审计、绩效评估三个部分。

绩效预算, 是根据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各部门需要编制工作计划 (Business Plan) 。工作计划主要由设想 (Vision) 、优选项目 (Coalition Priorities) 、结构改革计划 (Structural Reform Plan) 、部门支出预算 (Departmental Expenditure) 以及透明度和实施动态规划报告 (Transparency) 五个部分组成。设想是对部门总体发展的构思;优选项目则是确定部门实施的任务或目标;结构改革计划是优选项目具体实施过程的详细规划;部门支出预算是部门支出预测, 包括管理支出、项目支出及其他支出, 在部门支出预算环节, 英国政府各部门会对优选项目的资源分配做出具体规划;透明度和实施动态规划报告则阐述部门投入指标 (Input indicator) 和影响指标 (Impact indicator) , 并将相关信息在网上公示, 便于社会公众了解和评价政府部门的财务政策和资本运作。

绩效审计由国家审计署负责, 从经济性 (Economy) 、效率性 (Efficiency) 及效果性 (Effectiveness) 对各部门提交的年度报告进行审计。经济性审计包括: (1) 行政管理活动是否符合目前的政策法律法规; (2) 行政管理活动是否符合通用的管理规范; (3) 行政管理活动资本支出是否保持在中低下水平; (4) 行政管理活动中对资源的使用是否合理合法。效率性审计包括: (1) 项目目标的实施过程是否符合成本优化原则; (2) 人、财、物的使用分配; (3) 政府服务是否及时。效果性审计则包括: (1) 政策目标的实施结果是否基本实现; (2) 项目目标的实施结果与项目的计划标的是否存在差异。审计结果反馈回政府部门, 并同时在网站公布。审计依据主要是部门的财务报表所提供的实际资源汇总表、运行成本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绩效评估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英国制定短期和长期战略目标的依据。2010年英国政府终止了由中央政府主导的强制性政府绩效评估制度, 评价主体由中央政府转变为社会公众, 推行绩效评估的公开透明。为了方便社会公众的了解和评估, 各部门除了要将年度报告在网上公布外, 还需要向社会公众提供部门近三年的具体绩效数据。由于各部门的自身实际情况不同, 具体绩效指标可能不尽相同, 但根据部门的工作计划仍然可将其划分为投入指标 (Input indicator) 和影响指标 (Impact indicator) 。投入指标向社会公众提供部门的运行信息, 帮助社会公众审核部门的投入成本, 进行部门投入产出的效率性评价。影响指标则反映部门运行的产出结果, 帮助社会公众判断政府的政策和改革是否有效, 是否具有社会公众想要的效果, 有助于社会公众对部门进行全面的效果性评价。社会公众对英国政府进行绩效评估时, 当前赤字 (Current Deficit) 和公共部门负债 (Public Sector Net Debt) 是衡量英国政府财务绩效的两个具体指标, 反映英国财政部管理的公共财政情况, 以及政府政策对国家财政的影响。

二、英国政府整体财务报告与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绩效管理信息提供比较

根据目前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编制指南, 2016年试编的政府财务报告包括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与英国整体财务报告相比, 我国没有将部门实际资源汇总表纳入政府部门财务报告中。

在英国绩效预算部分, 实际资源汇总表提供了部门实际资本支出与预算资本支出差异, 为下一年部门支出预算提供调整依据。而我国绩效预算部分, 部门财务报告没有提供部门资源支出以及现金需要的实际数目与预算支出之间的比较依据, 部门实际资源消耗与预算支出差异的信息欠缺, 使我国财务报告不能向下一年绩效预算提供数据支持。

在绩效审计部分, 英国政府整体财务报告是财务绩效的审计依据, 实际资源汇总表除了对部门资源的实际支出及现金使用的实际需要与预算数目进行比较外, 还详细分析了部门资源和现金的使用情况, 运行成本表则明确指明各部门在运行过程中的管理支出、项目支出和其他支出, 现金流量表提供了英国政府及部门日常运转、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反映当年政府及部门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动态状况。因此英国政府整体财务报告能够反映英国各部门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资本支出及资源使用情况, 项目目标实施过程中成本控制, 人、财、物的使用分配, 行政管理活动和项目目标结果与计划之间的差异。而我国国家审计署对政府财务报告的审计评估, 主要针对财政审计, 这是因为试编的政府财务报告仅向审计者提供政府及部门整个年度运行状况, 没有列明政府行政管理支出、项目支出以及其他支出。因此我国财务报告无法向审计者提供较完善的政府绩效审计信息, 绩效审计信息的缺失使绩效审计流于形式。

在绩效评估方面, 英国绩效评估重视投入指标和影响指标。投入指标是对政府及部门财政的效率性评价。影响指标则反映政府及部门运行的产出结果, 是对政府的效果评价。政府整体报告是英国公共部门财务绩效情况的概述, 是社会公众评估英国政府财务绩效的依据, 投入指标提供其需要的收入、费用、成本等信息, 与其他信息系统共同反映了英国政府的经济财政状况, 而影响指标全面评估英国政府绩效的财务支撑, 为英国政府财务绩效的具体指标计算提供数据基础。我国财务报告更重视财政经济性分析, 虽然能够反映政府及部门整个年度运行情况, 以及收入、费用等信息, 但忽视成本归集, 使得政府运行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评价不够全面。

三、对我国政府财务报告提供绩效管理信息的探讨

1. 构建以绩效评价为导向的政府财务报告

政府财务报告除了全面公示国家资产、负债, 反映政府运营情况外, 还要全面系统地体现政府的受托责任以及为绩效管理提供相关信息, 从而有利于社会公众全面评估政府绩效。如果政府财务报告无法提供绩效评价相关信息, 政府财务报告也就不能全面反映政府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因此要构建以绩效评价为导向的政府财务报告, 从而让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等信息使用者了解政府整体财务状况和工作绩效。

2. 重视完善我国部门财务报告

英国政府部门的财务报表贯彻了英国政府绩效管理的宗旨, 在绩效预算部分, 部门财务报表的实际资源汇总表是部门支出预算的依据, 有助于下一年度绩效预算进行数据调整;在绩效审计部分, 部门财务报表为国家审计署提供财务绩效凭据;在绩效评估部分, 投入指标需要部门财务报表的数据支持, 影响指标则依靠部门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与其他信息系统共同构成。部门财务报表是政府编制整体报表的基础, 政府整体报表又是社会公众评估英国政府财务绩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英国政府部门财务报表在绩效管理和政府财务报告系统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对我国而言, 应重视完善部门财务报告, 从而给予政府绩效管理全面的信息支持, 为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提供坚实的基础。

3. 完善绩效审计信息供给, 加强国家审计

英国中央政府及其部门提交的年度报告由国家审计署进行审计, 其宗旨在于帮助国家高效使用财政资金, 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因此英国国家审计署的评估报告是一项绩效审计, 而不单单是财政审计, 这促使英国政府整体财务报告必须向国家审计署提供全面的绩效审计信息, 保障绩效审计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英国国家审计署出具的评估报告是绩效评估的保证, 审计结果的公平真实是绩效评估的基础, 因此对年度报告的审计质量尤为重要。对我国而言, 应完善我国绩效审计信息供给, 列明政府及部门管理支出、项目支出以及其他支出, 向审计者提供完整的绩效审计信息, 加强国家审计, 确保政府财务报告信息的公正可靠。

4. 财务信息绩效评估公开透明

2010年英国政府将绩效评估的主体由中央政府转变为社会公众, 强调绩效评估公开透明。从英国绩效管理的角度看英国整体财务报告, 公开透明一直是其重要原则, 公开透明的绩效标准、明确公示的服务程序、定性量化的公共服务指标等为政府绩效评估的有效实施框定了条件。英国中央政府现行的绩效管理强调社会公众的参与、监督和评价。英国政府整体财务报告是绩效管理重要的数据信息, 公开英国政府整体财务报告, 有利于社会公众评价政府绩效。因此对于我国而言, 公开政府财务报告, 除了可以让社会公众全面了解国家资产、负债以及运行情况外, 还有利于社会公众全面正确地评价政府绩效, 体现政府重视产出结果、服务公众以及信息透明的理念。

参考文献

政府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篇3

【关键词】政府财政管理;政府的财务风险;风险的衡量与控制;风险管理理论

我国自从市场经济改革之后,对财政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已经有30余年,经过不断地提出疑问、不断地摸索和不断地完善,将政府在市场上投资项目的损失最小化。风险有着双面性,政府在面临财政风险的时候,同时也有着获取收益的可能,在财政风险里,有着政府投资风险、政府筹资风险、国家利率风险、国家汇率风险和货币流通风险等五种分类。风险有着不确定性,政府如果操作得当,在这五种风险里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

一、财务风险的定义和内容

财务风险是政府或者企业在进行资金运转时的一花风险现象。财务风险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实际的资金操作中,一些经济主体会由于对财务风险处理不善而导致资金流失甚至破产。

1.外界对财政风险的定义

风险和损失是一组相近的概念,但不能划上等号,风险是一种可能性,代表着未来经济主体可能会遭受的损失。风险也不能等同于危险,危险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风险代表着一种不确定因素,风险中同样蕴藏着机会。

外界对财务风险有着广义论和狭义论的区别,广义的财政风险理论是指政府在国内的各项经济建设工作中,种种不可控的因素给经济活动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有一些风险性和不确定性是由于外界客观因素造成的,也有一些风险性是由于管理层组织方法不当、经济决策失误等主观原因造成的。在政府日常的经济工作中,正会由于上述种种不确定的因素,而导致实际的财政收益和风险。

与广义财政风险理论相对应的是狭义财政风险理论,在狭义财政风险理论中,风险有着经济活动风险、政治活动风险、自然活动风险以及社会活动风险等四种表现形式。

2.外界对财政风险的分类

外界一般把财政风险分为五个种类,即政府投资风险、政府筹资风险、国家利率风险、国家汇率风险和货币流通风险等。

政府筹资风险即政府为了调控国内市场的经济,给我国大型投资项目筹集资金的过程中所受的风险,政府筹资虽然能够调控国内市场经济,但政府在进行调控操作的同时,也受着国内市场经济变化的影响。

政府投资风险即政府在对国家投资项目进行投资时所遇到的风险,政府的投资风险和普通企业的投资风险一样,会因为在投资过程中的各种不可控因素而导致投资项目收到的效益达不到预期,不过政府投资受到的影响比普通企业要小。

国家汇率风险和货币流通风险之间有着联系,国家的汇率会影响货币的流通,也会影响国内的市场经济发展。

国家利率风险是由于利率的变动所带来的经济风险,会给国内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政府对财政风险的管理控制

1.政府对财务风险的衡量

政府对筹资风险的衡量主要是依靠财务杠杆,而对财务杠杆的衡量主要依靠财务系数来衡量。对于投资风险,政府主要会衡量净现值、投资回收时间和报酬率等几个系数。由于政府的财务风险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政府会对财务工作分为近期阶段、中期阶段和远期阶段等三个阶段,政府会对这三个阶段的财务工作进行测定和评价。

2.政府对财务风险的控制方法

政府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主要会依靠转移风险、分解风险和预防风险等三个方法,除了这三个方法以外,政府还可以利用降低法、缓冲法、分散法和回避法等方法对财政风险进行控制。

(1)会计准则的完善

与法律法规相比,行业的准则与规范更能适应日常的财务会计工作,所以对政府财政理论的研究和对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完善是当前最紧要的工作。完善政府的预算财务制度,在财务报告内详细地陈列财务计划目标,完整地反映政府的财务责任。在完善政府的會计准则中,不仅要对政府的预算情况进行信息整理,还要提供除了政府预算支出外所有的资金流动信息,并公开政府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的资金流动情况,将预算报告向民众公开,建立完善的、能够对会计信息获取者进行监督的财务信息公示体制,定期将公众所关心的政府财务信息进行公示,将财务工作透明化。

(2)加强债务的管理

强化财务的监管工作,明确政府财务工作的责与权,合理利用科学合理的算法对政府的债务情况作出长远的规划,使政府债务和政府的财政承受力相适应。对政府的外债进行严格的管理,让贷款单位和借款单位直接对话,防止中介人或中介机构的出现,让所有竞标单位处于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内,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竞标。对于技术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的投资,要从政府的实际财政承受能力出发,在所有借款贷款手续齐全的情况下,对配套资金和还款资金进行监控,对上述资金的来源进行审查。对于政府的债务进行严格的预算管理,基于一些地方财政机构发行国债的权利。

(3)建立债务预警标准

政府的债务管理可以参考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措施,建立一整套可操作的政府财政风险预警制度,对债务的总额、期限进行统计分析。将债务的权责管理纳入领导干部的工作审查之内,完善政府债务的管控制度。

3.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

政府要根据国内金融的实际情况来对财务管理风险制定相应防范对策,政府在制定防范财务风险对策的时候可以通过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来考虑问题。从宏观角度上考虑,政府必须对市场中的各家企业加强财务风险的教育,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体制优势,让每家企业之间相互传递防范财务风险的经验,同时加快市场经济改革的速度,完善市场经济的功能,加强政府财政的透明度。

从微观角度上考虑,政府必须强调经济市场上的此产流动性,尽量控制财政风险,调整国家资本结构,从技术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入手,优化财政管理。建立政府内部的经济控制体系和审核体系,对政府工作人员进行财政风险意识教育,从根本上预防财政管理风险。

三、结束语

关于风险管理的研究,全世界各地区的学会或学者都得出了许多的结论,并将这些结论应用在政府的财政资产的运作上,推动着世界上各种研究和事业的发展。我国对财政风险管理的研究和世界水平尚有一段距离,和国内其他研究项目相比,财政风险理论缺少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方法,研究的成果偏少,对理论的运用也不够熟练。政府要通过衡量财政指标,根据国内实际的金融情况制定详细的防范对策,防治财务风险给国内经济带来负面的影响。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对财政风险的研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政府要学会利用风险、研究风险,在风险中赚取更大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孙芸.后金融危机时期青岛市外贸企业风险管理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2.

[2]乔建伟.山西票号的风险管理研究以及对我国现代银行的启示[D].河北经贸大学,2013.

[3]谢宁.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的现代银行财务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

[4]陈正.公司董事会特征、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的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4.

[5]何凯.基于合同能源管理运作的节能服务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4.

[6]戚飞翔.节能环保行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

基层政府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 篇4

摘要:财务管理是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它不但存在于企业,在政府机关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这里主要阐述关于我国基层政府财务问题的一些现状以及面对这些情况应该拿出怎样的应对措施。通过解决这些潜在的隐患为建立一个吏治清明、长治久安的社会主义社会而共同奋斗。

关键词:基层政府;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基层政府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

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来说:财务管理制度是关于资产在投资和融通以及经营过程中现金流量统计和后期利润分配的一种管理制度。是一种规范经济行为的必要制度。而对于非盈利性的政府机构来说,我们也需要设立财务管理制度。而且虽然政府是非盈利性的国家机构,但是在他的内部有包括人员工资、国家专项款等等的经济行为发生,尤其是在遭遇大型自然灾害以后,国家不遗余力划拨救灾款以及民众自发捐款通过各种慈善机构进入政府管理范围的款项。如果基层政府没有严格合法的财务管理制度,最终会造成资金流向不明,导致民众未能真正享有应得的福利,从而使得政府公信力下降的严重后果。

一、基层政府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政府机关的经济收入来源也在不断的增多,尤其是基层政府因为是项目的具体实行者,故而经济收入相对也更加直接。所以政府机关设立明确的财务管理制度有其必要性,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首先,明确财务账目。基层财务管理工作是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事关党政建设、党风廉洁、党纪规范,事关民生国计。

其次,防止权力的滥用。胡锦涛主席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发表重要讲话就指出:坚持清正廉洁。我们要始终保持不

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诚心诚意接受人民监督,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兢兢业业、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基层政府权力人员总抱着“天高皇帝远”的侥幸心态,所以会费尽心机苦心钻营为自己谋取私利,如果在基层政府建立一套严明的财务管理制度,就可以避免权利人员对权力的滥用。

二、当前基层政府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政府财务管理尤其是基层政府财务管理因为很多客客观主观的原因,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会计人员素质偏低,队伍不稳定

一是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偏低,责任心较差,知识陈旧过时,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积极主动学习准则及法律等对新业务会计处理方法的规定,难以完全适应新会计法的要求,不能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的问题。不能做到熟悉法规、依法办事,遵纪守法意识淡薄,唯领导命令是从,缺乏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二是会计队伍不稳定,财政所人员受双重领导,时常出现调动,上级部门不及时补充人员,基层政府又没有应急准备,导致财务工作混乱。

(二)财务制度不健全,执行制度不到位

当前,我国一些基层政府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在执行方面也缺乏严肃性与一致性。一方面,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表现在基层政府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完善。单位的内部牵制制

度、稽核制度、监督制度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会计工作机构、人员岗位设置不合理,记账人员与审批人员、经办人员、保管人员没有实行真正的职务分离,或只实行职务分离,没有实行相互制约。另一方面,制度执行不到位,一些基层政府的财务制度建立既不系统,也不完整,财务公开制度没有建立,一些现有的条文也主要是为了应付检查。少数政府虽然制定了相关财务制度,但在财务制度执行过程中,开支随意性大,不遵守有关财经法律制度,财务人员听之任之,有章不循,使制度流于形式。另外,在财务行为方面,也存在着不规范,经费支出不合理,如没有实行不相容岗位牵制,会计兼任文书和出纳,又管钱又管账。白条入账、不及时准确核算等常常发生。又如,一些资金账务不透明,存在大量账外资产,个人无偿占用集体资金的现象时有出现。有些财会人员变动没有正常的帐目交接手续,或不交账,有的甚至帐目丢失。会计档案资料没有认真保管,鼠咬虫蛀,霉变毁坏。说到底就是因为财务制度不够健全造成的后果。

(三)财务管理观念落后

目前影响基层政府财务管理缺乏科学有效管理的关键因素是财务管理观念的束缚。表现在:一是缺乏面向市场的观念。大多政府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没有把面向市场的观念贯穿于单位理财的全过程之中。二是缺乏防范风险的观念。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政府单位同样必须适应当前经济形势的变化,逐步培养自身 的财务风险意识,才能不断提高应对和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三是资金使用没有计划性,部门预算没有规划,经费相互挤占,或者即使有计划也是无定额,或是虽有计划定额但流于形式。而财务部门对资金使用的管理也经常是事后核算,忽视了对资金使用前的预测和使用中的控制,对资金收支的考核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平衡上,很少对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考核。

(四)监督存在死角,缺乏协作机制

在基层政府财务监督方面,近年来,各级各部门对基层政府监督检查工作普遍加强,但监督范围有待拓展,监督内容有待充实,监督周期有待缩短。一是审计次数少,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审计机关对基层政府审计,主要是基于乡镇主要领导干部调整变动而实施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审计,或者是有计划有重点的对个别单位开展的预决算进行审计,以及上级机关统一安排的专项资金审计,次数少,时间短,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二是审计时间紧,任务重,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审计监督的深度和广度都受到限制。三是审计偶然,随机性大,其他监督检查部门对财务监督不到位,进行每年一度的检查多数是走马观花,不能真正发挥监督作用。在协作机制方面,由于财政纪检、监察、审计等各自归属不同,工作职能,工作性质有别,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彼此协作不够,导致计划环节缺乏监督,各单位只有年初才根据各自行业特点,确定工作任务和监督对象;监督环节缺乏衔接,各部门不相互协作,都按照自己的工作程序独立开展监督检查,监督成

果相对保密,内外有别,不能实现信息共享,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复检查,降低了工作效能;处理环节缺乏监督,各自按照行业要求和规范处理处罚,存在处理制度畸轻不畸重,或者问题久拖不解决等弊端。

三、基层政府财务管理弊端存在的原因

综合以上因素,造成我国基层政府存在问题的原因大致如下。

第一,某些基层政府权利核心人员奢侈攀比之风日益严重。因为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因此政府大力提倡我们建设节约型社会,我们基层政府的很多领导干部不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却反其道而行之,盲目攀比。在招待费用上肆无忌惮的挥霍,不遵守政府机关的用车制度,把公家车当私家车用,这种拿着公款的攀比现象必须遏制。

第二,在建设市场经济的潮流影响之下,某些权力核心人员不能抵挡外界诱惑。他们奉行“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宗旨,在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的糖衣炮弹攻势之下以权换钱、以权易色,完全丧失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党性原则,利用手中拥有的权力中饱私囊,公器私用,成为人民公害。

四、建立相对有效地管理措施

针对以上出现的种种问题和现状,我们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应对方案。

(一)加强会计队伍建设

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业务、工作水平。有些会计人员不重视专业知识更新,不能胜任本职工作,因此要加强对会计人员业务知识的培训。除培训会计人员会计基础理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方面的知识以外,还要根据财政改革的要求,及时培训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部门预算改革后财务事项确认和会计核算等相关的最新会计知识,使会计人员能够及时更新知识,以适应财政和财务会计工作的需要。同时要把《内部控制规范》的培训作为重点内容,使其掌握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和具体要求。从而能够将国家各项财经法规和政策以及内部控制的要求体现在单位制订的内部财务会计制度中。二是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制。

(二)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大会计制度执行力度 1.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一是建立健财务内控制度,要建立《机关财务制度》《现金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等制度,细化管理内容,强化管理手段,完善管理机制,切实增强操作性。二是落实政府采购制度,对县上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车辆保险,办公用品购置等项目全部实行政府采购,“阳光”操作,增强支出透明度。三是严格落实财务公开制度,实行民主理财,乡长,“一支笔”签批,1000元以上的大额度资金支出必须经党工委会议集体审核,财务支出情况必须在党工委会议上公布,接受干部监督。

2.加大会计制度执行力度,一是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组织领导及财会人员财务加强风险防范制度学习,定期对学习,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工作人员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二是加强财务审计监督,定期不定期抽查财务制度执行情况,并给予违纪人员相应的惩罚措施,三是加强《会计法》的培训学习,使各单位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充分认识贯彻执行《会计法》的重要性,认真履行《会计法》赋予的职责,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保证单位各项财务收支合理、合法、真实、有效。

(三)加强基层政府领导人的法律意识

基层政府财务管理工作的好坏,与政府负责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和认识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加强基层政府领导人的法律意识是解决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国家和财政部门应加强对政府负责人进行财务会计知识方面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知识和有关国有资产管理、财政改革的内容。特别是要明确负责人和会计人员应负的会计责任,明确在会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的工作责任。司法机关务必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一旦发现公职人员有知法犯法行为,必须严惩。

(三)严格审批报销制度,规范会计核算,加强财务管理

针对基层政府财务管理审批报销制度不严,会计核算不及

时,财务管理混乱现状,首先要严格审批报销制度,一是要规范财务审批程序,在支付各种费用和其他款项时,由经手人签名、单位或部门负责人审核确认后,报分管领导审批同意后方可办理报销手续。二是要严格审批额度,支付办公用品及其他小额费用金额在300元以下的,由经手人签名,单位或部门负责人审核同意后,可办理报销手续;300元以上的,必须报分管领导审批后,方可办理报销手续;1000元以上的报乡、镇长审批。三是加强管理监督,乡财政所所长要加强管理监督,并定期进行检查,对不执行本规定的要及时纠正,如发现违纪违规行为的,要严肃查处,并追究单位或部门领导人的责任。其次要规范会计核算,一是要统一设置会计科目,实行会计电算化,二是统一凭证和收据,所有凭证,账簿等均由财政局统一提供,并建立严格的登记销号制度,杜绝凭证乱购,报表乱设,收据乱用等不良现象,三是统一归档,各财政所要设立乡级财务室,建立资料柜,实行专柜分设,专人管理,并建立严格的入档和查阅制度,再次加强财务管理,一是要硬化预算约束,加强支出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乡镇财政预算。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业务经费、会议经费、基本建设经费要编制到具体项目,并说明编制依据和要求等。二是要加强资金管理。按照“量入为出”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认真按照收支计划办事,严格控制不合理支出。同时,对机关干部的电话费、差旅费、交通费实行定额管理。三是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强化政府财政职能。按照“收支两条线”原则,对预算外收费实行

“一章一户”制,财政所设专人、专户管理。从源头上避免乱收费和行政审批权力失控的现象。

(四)健全监督机制,强化财务意识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制定完善监督管理及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违法乱纪行为的责任追究,促进基层政府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建全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执行有关财经法规,以有效防止重大违纪现象的发生,二是加强内部控制监督,把好权力制约关。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稽核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并做到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强化内部审计监督,并实施财务公开制度,提高财务和经济运行的透明度,以形成监督合力。三是强化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协作机制。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加强对财政财务的管理和监督,逐步建立起各司其职、信息共享、联系畅通、查处及时的工作机制。财政部门也要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关管理制度,全面加强对财政财务的监督与管理。审计部门每年要根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加大跟踪监督力度,并且保证审核过程的公正严明性,检查基层政府财务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做出处罚机制,督促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及时将检查中的重大事项向同级政府报告,并依照有关规定公告审计结果和整改情况。

总之,目前我国某些基层政府财务管理上存在隐患颇多。“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如果基层政府这些问题仍然不能得到有效

政府财务管理制度 篇5

———镇赉县审计局 徐 晖

近年来乡镇政府财政财务管理总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审计中发现依然存在一些漏洞。为此,笔者就如何加强乡镇政府财政财务管理工作谈谈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规章制度不健全、业务基础工作薄弱,存在收入票据和支出凭证不合法;滥发奖金和补贴;招待费用居高不下;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大额度支付现金等现象。

(二)乡镇违规购车现象十分普遍,超编制、超标准配车比比皆是,而且购车手段也是五花八门。违规购置车辆的途径主要有:一是以下设的附属单位的名义购置;二是通过拨款或借款给私营企业,由私营企业出面购置,汽车直接挂私企;三是通过借款给本单位职工,以个人名义购置:四是购置非集团控购车型;五是在购置标准车型后进行大量的改装,提高排量和车辆综合价格。总之,想方设法逃避集团购买力和政府采购的监控,以达到超编、超标、超额购车的目的。

(三)往来款项核算不正确。一些乡镇债权、债务涉及面广、情况复杂、金额较大,并且大部分往来款项已超过三年。主要是:

1、挂账时间长;

2、收支挂往来。

3、余额大。

4、与所属单位往来单方挂账。

(四)预算外资金未纳入乡镇政府财政统一管理,坐收坐支。既影响资金使用的规模效益,也不利于廉政建设,弱化了财政资源的有效配置。

(五)资产账实不符,存在账外资产。一是固定资产增减未及时入账。有的乡镇固定资产购建、报废、毁损没有及时作出相应的会计处理,致使会计账目不能及时反映资产的增减变化,如:某乡办公楼已交付使用多年一直未入账、已拆除旧办公楼及其配套设备也未核减固定资产,造成账物严重不符。二是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较为薄弱,对固定资产没有进行规范的核算和管理。三是存在大量的账外固定资产。渔塘、马场、土地等资产在账外管理使用现象存在。

二、产生的原因

(一)领导财经法纪观念淡薄、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低下。部分乡镇场领导重发展轻管理,对债权债务不及时催讨、清理。并且新官不理旧账,新任领导对以前发生的债权、债务不闻不问,致使债权、债务长期不清理,应收的资金不能收回,该付的债务又无力偿还,增加了呆死账的金额。

(二)由于会计业务处理确认的口径不同所致。

(三)业务管理工作不到位,缺少正常的监督检查。

(四)部分乡镇领导存在“重钱轻物”的认识,放松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造成乡镇资产不清、家底不明、存在大量账外资产。固定资产长期游离于账外,既不便于监督和管理,也极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同时也易发生私设“小金库”和贪污腐败现象。

三、建议:

为了进一步加强乡镇政府财务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杜绝可能发生的违纪违规行为,针对上述问题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财政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往来款项的管理,乡镇往来款项的核算应严格按会计制度规定,每年清理,减少挂账。并建立债权、债务呆死账的责任追究制度,促使乡镇领导改变新官不理旧账的作法,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二)整顿乡镇政府会计队伍,提高会计素质,重视培训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各乡镇场要有针对性地通过举办会计培训班、讲座或选派人员现场指导等形式对财会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多为会计人员订阅一些书籍和相关的法律法规,鼓励他们在农闲时进行自学,不断更新财会人员的业务知识,提高业务素质,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促使其认真履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职责,严格按照规定将各项资金列收列支。同时还要当好家、理好财,管好用好每一笔资金,使各项资金发挥应有的效益。

(三)加强财务公开,坚持民主理财,真正发挥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每项收支都要经过民主理财小组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监督。另外也要接受群众监督,按月、季或半年向群众公布财务收支情况。

政府财务管理制度 篇6

考核制度

第一条 为了规范财务总监考核工作,促使财务总监更好地履行本职工作,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根据《珠海市企业财务总监管理办法》和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财务总监考核是指以为单位对财务总监工作业绩进行全面

评价的工作。

第三条 本制度适用于珠海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国资委)对市属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委派的财务总监。

第四条 考核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

(一)客观公正的原则;

(二)注重实绩的原则;

(三)考核指标量化的原则;

(四)考核结果与激励约束机制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财务总监考核指标包括个人综合工作能力考核指标和岗位职责

履行情况考核指标情况:

(一)财务总监个人的综合工作能力指标主要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其中:

德是指财务总监应具备的思想和道德品质,包括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社会伦理道德;

能是指财务总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应变能力,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

勤是指财务总监的勤奋和态度,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出勤情况、工作表现;

绩是指财务总监的实际工作实绩,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工作数量、质量、效率。

(二)岗位职责履行情况考核指标主要根据财务总监履行职责所行使的权利

和义务设置的指标,主要包括:

(1)掌握所驻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企业财务运行状况,并组织开展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帮促企业建立健全财务控制机制;

(2)有无监控不力、审签不严,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或企业出现严重违纪、违

规行为;

(3)及时向市国资委报告重要事项;

(4)按时、按质完成市国资委交办的各项任务及专项工作;

(5)对市国资委各项管理规定的执行情况。

第六条 财务总监考核应于每年终了三个月内,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成立考核工作组,制定考核实施方案;

(二)财务总监向考核工作组提交述职报告;

(三)考核工作组组织对财务总监进行量化测评,市国资委领导、科室、考核组成员及财务总监所驻企业等参加对财务总监的各项考核指标的评分;

(四)考核工作组综合考核结果;

(五)公告考核结果;

(六)执行考核结果。

第七条 财务总监考核采取与平时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考核定量化评分实行100分制。量化测评分值有月考核平均分值和考核分值两部分构成。月考核平均分值占40%,考核分值占60%。考核工作组根据实际情况,在考核方案中制定量化评分标准和评分权重。

第八条

考核结果分四个档次;

优秀——90分以上(含90分);

称职——75分以上至90分(含75分);

基本称职——60分至75分(含60分);

不称职——60分以下;

第九条在考核内财务总监由于玩忽职守、监管不力,致使所在企业发生下列事项,认定财务总监考核基本称职并予以警示:

(一)企业对外报出的财务报告及相关资料严重失实;

(二)企业当年发生大量坏帐或资产存在积压、待报损等潜亏因素;

(三)企业投资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四)企业有严重违反财经法纪行为;

第十条 财务总监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考核视为不称职,解聘问责,今后五年内不得在市属国有企业从事相关职业及担任中层以上的领导职务:

(一)超越财务总监职权,干预企业经营权并造成重大损失的;

(二)因监控、审核、操作失误,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

(三)不坚持原则,不如实反映企业财务情况,参与企业做假帐,导致企业会

计信息严重失实的;

(四)违反财经纪律,有贪污、受贿、侵吞国有资产或破坏社会经济秩序行为,或受到刑事处罚的。

第十一条 考核结果作为财务总监续聘、任免、奖惩等的重要依据。

第十二条 建立财务总监业绩档案,考核结果存入本人人事档案。

第十三条 在确认本制度第九条、第十条的行为时,必须遵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手续完备的原则。

第十四条 本制度由市国资委负责解释,市属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向下属企业委派的财务总监的考核可参照本制度执行。

省级政府驻外办财务管理初探 篇7

一、省级政府驻外办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 部门预算定额测算缺失。自2004年实行部门预算以来, 省本级政府部门基本推行了零基预算, 无论是人员经费 (包括在职和离退休人员) 还是日常公用经费, 都实行了定额测算。但就驻外办而言, 在制定定额时, 由于存在地域差异, 本省财政对于驻地的人员经费标准难以估计, 未单独制定定额, 因此目前驻外办预算编制基本采用基数法, 在上年预算的基础上增加, 而未能采用符合实际情况的定额测算。

(2) 经费支出随意性强。省本级政府部门基本纳入省级会计核算中心, 规范了会计核算, 统一了核算标准, 实现了财务信息化管理。驻外办作为最终用款单位, 资金从国库直接进入驻外办的基本账户, 导致驻外办的经费支出随意性较强。另一方面, 驻外办财务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 大部分还采用手工记账, 难以对经费支出形成有力的监督和控制。

(3) 资产管理不规范。在采购阶段, 省级政府在购买大宗资产和劳务时, 基本使用政府采购, 采购行为比较规范。而驻外办必须当地采购, 未能实行政府采购方式, 目前以申请自行采购为主。同时, 由于驻外办经常合合分分, 撤销的驻外办资产并入存续的驻外办, 往来的核销、资产的报废程序未及时办理的现象普遍存在, 导致驻外办资产账实不符。在核销阶段, 车子、房子等资产与驻地政策挂钩, 驻外办的资产基本无法交入当地的资产处置中心统一处理, 而是经财政审核同意后自行处置, 由此可能产生账外资产, 甚至于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

二、省级政府驻外办财务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 工作地域特殊。驻外办所处地域非本省, 因此在执行新财政体制时, 存在一定的难度。会计集中核算, 要求单位将原始凭证带至核算中心集中审核后, 国库才支付资金到零余额账户, 核算中心对每一笔支出进行事中监督, 保证了支出的合法性。驻外办由于地域原因, 省政府及其财政审核原始凭证几乎不可能, 不具备集中核算的条件。就政府采购而言, 定点或中标单位基本上在本省, 处于驻地的驻外办无法推行, 基本是以自行采购为主。即使如装修等大型项目, 如果要参照驻地政府招投标, 也存在时间长、手续慢、驻地政府各级采购中心互相推诿等情况。

(2)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驻外办原有的以财务管理制度为主体的内部控制制度已不适用, 财务开支标准模糊, 部门预算管理松散, 内部审计缺失等。但很多驻外办不能随着财务环境的变化而修改相应制度, 导致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滞后、操作性不强。

(3) 财会人员素质不高。驻外办一般不设内审部门或人员, 对财务人员的培养和重视不够, 而财务人员的会计后续教育等基本在省本级。另一方面, 驻外办的干部轮换较快, 财务管理人员一般2—3年就轮换回本省;再加上财务知识专业性较强, 财务人员对业务的了解和熟悉缺乏积极性。

(4) 监督机制不健全。驻外办财务人员由单位领导任命, 处于从属地位, 财务监督难以客观、有效地发挥作用。驻外办负责人的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一般由本省审计部门开展, 涉及敏感问题时难免遇到阻力, 影响监督的效力。

三、完善省级政府驻外办财务管理的措施

(1) 定额测算、政府采购和会计核算等实行驻地管理。目前, 驻外办一般由驻地政府指定部门管理。财政体制改革后, 为规范驻外办的定额测算、会计核算、政府采购等, 由于地域原因无法参与本省管理的, 可与驻地的主管部门一起参与驻地财政的定额测算、政府采购和会计核算等。这样既能加强驻外办的财务管理、强化财务监督、增加分配透明度, 也能参照驻地政府的各项开支标准执行财政政策, 减少由于地区差异、标准不同而造成财政资源的浪费, 有利于发挥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 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驻外办应制定符合机构管理要求的财务开支标准、部门预算管理、政府采购管理、项目经费管理、资产管理、财务信息系统管理、财务负责人管理、内部审计规定、会计报表及会计档案管理等财务规章制度, 规范财务核算, 确保财务会计工作有序进行。驻外办负责人作为驻外办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 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应负主要责任。要不断加强内部控制的方面的宣传、培训工作, 建立健全可执行的内部控制机制。

(3) 加强财会人员的选拔和培训, 全面提升财会人员的素质。驻外办应严格按照《会计法》选拔、聘用财会人员, 实行资格准入制度, 要求其必须具有会计从业资格;鼓励财会人员积极参加省本级和驻地的业务培训和后续教育, 及时了解新知识, 不断学习计算机应用和数据库的相关知识, 推进驻外办财务的信息化建设。财会人员要实现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 使得具有较高专业技术能力的高素质的财会人员能在驻外办的管理、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4)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财政部门应督促驻外办建立规范的财务报告制度, 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财务检查, 促进完善制度, 强化管理。审计部门应对驻外办进行年度财务收支审计, 重点审查年度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提出驻外办核算和管理中的违规行为, 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督促驻外办严格按照制度办事, 规范驻外办的接待等费用, 促进驻外办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韩红玲.深圳市S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2010.12.

[2].刘恒仕.政府驻外办事机构资产与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07 (6) .

[3].龚民民.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 (9) .

[4].周玉霞.政府驻外机构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陕西审计, 2004 (3) .

政府财务管理制度 篇8

【关键词】科研企业;科研项目;财务管理

2014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通知,对于承担政府类科研项目的企业资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进一步提高科研企业对科研资金的科学化管理水平,提高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率,使科研资金的使用更加明晰、规范、专业,科研企业应该认清自身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强化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费管理。本文从科研企业的概念、特征,政府类科研项目的概念,承担政府类科研项目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承担政府类科研项目企业的财务管理建议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科研企业概念以及政府类科研项目特点

科研企业即具有先进科研技术、能力,能对技术开发做专门研究的企业,它主要利用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与先进技术两大优势,将科学技术的研究与企业的运营生产相结合,使研究成果转化为内在竞争力,以此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与经济效益。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科研企业主要依靠将自身科研成果转变为内在竞争力的方式来创造利润,进而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并不断挖掘自身潜力。而具体到本文的研究重点——政府类科研项目,是指为了实现国家的科研项目战略,推动国家的科技发展,政府展开主持、规划、实施、监督等一体化管理的科研项目,它具有投入规模较大、花费时间较长、合作机构复杂以及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因此,要想做好政府类科研项目并非易事。近年来科研企业在承担政府类科研项目的过程中,暴露出的财务管理问题也层出不穷。

二、承担政府类科研项目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上缺乏重视

在科研企业内部,大部分科研人员都具有很强的技术研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能使企业具备很强的创造力,但是多数科研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片面重视技术领域的提高和创造发展,而对科研项目财务管理的相关要求和制度建设与执行等方面不重视,导致企业内部出现重技术、轻管理的错误思想。另外,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由于受到“重技术,轻管理”的传统观念的限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过于注重对员工技术能力的要求,而忽略了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科研具有的重要支撑作用,往往偏向于激励技术人员的研究开发能力,而对于其不遵守财务管理的行为却不加以重视和批评。

2.项目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

在科研项目申报阶段,科研企业需要上报相关项目预算材料,对项目投入所需资金等内容进行详细地阐述,但是在项目申报材料中普遍存在预算编制不科学、不合理,与实际费用之间存在着较大偏差的问题。很多科研人员和项目负责人对财务预算工作不够重视,在项目预算编制过程中不征求财务部门的意见,而是根据以往经验自行开展预算编制工作,使得所上报的经费预算并不符合企业的实际支出需求。此外,部分科研人员为防止在申报过程中被上级部门削减经费,在编制预算时故意增大经费金额,使得所编制的经费预算失去科学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本难以有效执行。

3.财务管理制度不严谨

政府类科研项目财务管理较为严格,国家对其做了详细规定,即做到专款专用、专户管理,设立与之对应的内控制度,并对各类费用的具体使用有着严格限定,如科研经费支出只能用于研发设备、材料的购买或者是研究所需费用开支等。然而科研企业的财务管理相对比较混乱: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管理人员意识相对比较薄弱,项目人员滥用资金等。如在财务核算过程中,很多科研企业发生科研费用和企业管理费用混用现象,将与科研项目不相关的差旅费在科研项目经费中列支等等,与国家科研项目经费使用规定相差甚远。因此,科研企业要想承担好政府类科研项目,做好科研工作,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科研项目财务管理的政策和规定。

4.项目经费监管力度不足

在科研企业承担政府类科研项目中还存在着经费监管制度不完善问题,这种情况将会导致项目具体实施中的实际经费用途和报告中批准的预算并不相符。如在项目验收的过程中,项目负责人为了保证结题验收报告的通过,其结题报告的实际填写情况往往与财务部分所列出的实际资金使用情况并不相符,在结题报告中出现将不符合预算支出的资金使用更改变为符合预算支出的调账情况。上述情况的出现,说明财务部门并没有严格审查结题验收报告中的经费支出和实际财务经费支出之间是否相符,缺少对于项目建设过程中全方位的资金监控管理以及对于项目结果进行严格的考核评价系统。在很多科研企业中,甚至还存在着财务部门对于已经结题的科研项目中所使用的经费情况不进行财务验收的情况。总的来说,诸如此类问题的出现,都是财务部门疏忽其监管功能和职责、对项目经费的监管力度不足造成的。

5.法律意识淡薄

科研企业承担政府类科研项目频频出现财务管理问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为对承担政府类科研项目的相关管理规范的法律认知不强,对涉及财务管理和开支项目的法律法规不熟悉,财务管理缺乏规范性和法律严谨性。

三、对承担政府类科研项目企业的财务管理建议

1.提高企业人员对财务管理的重视

要顺利推进科研项目,就要切实提高企业人员对财务管理的认识。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制定科学的项目内控制度,对科研项目财务管理提出明确要求;二是项目负责人要通过各项形式的培训活动,提高企业人员的财务管理认识,从而真正重视项目财务管理工作;三是企业内部要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对于能够有效贯彻财务管理制度要求的项目人员,根据其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贡献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从而激发项目参与人员的积极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强化成本意识,节约意识,控制项目经费的支出。

2.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程度

在政府类科研项目预算编制时要以项目具体的研发任务以及目标为基础,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要求进行编制,提高所编制预算的质量,确保与项目实施的实际相吻合,主要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改善项目预算编制工作:首先,科学编制,统筹安排。在进行项目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需要以保证重点部分、统筹安排全局、量入为出为基本原则,对于项目中实施各环节的具体支出进行安排,务必做到科学合理。其次,科研人员与财务人员加强合作,科研人员虽然是项目实施的主体,但是其缺乏财务相关知识,而科研项目经费科目繁多,且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完全依靠科研人员很难编制科学合理的经费预算;财务人员虽然熟练掌握预算编制过程中的各项规定和编制方法,但是其缺乏科研知识,对于预算编制中所需要的专业数据难以掌控。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需要科研人员与财务人员加强合作,及时沟通,才能够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

3.制定有效的财务核算制度

目前,科研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大多数是财务管理制度不明晰导致,这种不良情况影响了科研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科研企业要根据国家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修整财务类信息系统,在实际运行中严格执行预算制度及相关规定,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顺利运行。

4.加强经费支出的监管力度

首先,对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类支出进行严格审核,如项目批复文件、项目任务书以及项目预算方案等等,确保会计工作能够配合项目的实施和验收,实行从项目下达之后直到验收完成全过程的会计责任制度。其次,在项目经费的审批过程中,对于项目需采购的科研仪器等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核,包括审核项目批复书、购买合同等是否齐全,如果不符合规定则不予报销。再次,对于经费支出的内容进行审核,检查其是否符合科研项目经费支出的要求,要根据国家科研计划相关项目管理办法,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支出,坚决不予报销。

5.加强法律意识培养

建议科研企业组织科技人员,尤其是负责项目申报和组织实施的项目负责人,以及财务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国家科技项目的有关管理规定,提高他们对国家科研管理项目相关法律条文的认知,为申报、承担政府类科研项目奠定基础。

四、结语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办法,对科研企业正进行大力改革。科研企业也应牢牢抓住这一难得契机,提高思想认识,做好财务核算,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程度,制定有效的财务核算制度,培养遵法守纪意识,加强经费支出的监管力度,通过一系列措施改变科研企业财务管理上的现存问题,从而提高政府投入资金的效益与回报,充分发挥科研企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俞琳琳. 对科研企业承担政府类科研项目的财务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J]. 财经界(学术版),2016,No.39905:175.

[2]顾浙标.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

上一篇:我是一片绿叶教师节演讲稿下一篇: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