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妈妈的诗歌
篇一:关于爱妈妈的诗歌
作者:君嶶
千百年对你的颂扬,写不尽儿女的情肠,我是你孕育的希望,是生命最初的梦想。
甘甜的乳汁把我喂养,在你的怀抱享受阳光,蹒跚学步到英姿勃发,凝结着你的甘心情愿。
远行的脚步还未走远,看见的是你泪花满面,妈妈的爱伴着我成长,是我一生避风的港湾。
篇二:关于爱妈妈的诗歌
作者:缘源圆
当我呱呱坠地时
是妈妈把我带到了这个世界
吮吸妈妈的营养
听着妈妈的歌声
那种幸福是别人无法给的幸福是可以传递的妈妈给了我幸福
我要把幸福给了你们
当我茁壮成长时
是妈妈把我抛向了这个社会
听着妈妈的教诲
看着妈妈的辛酸
那种滋味也是别人无法给的社会的不公平是你无能为力的你惟一能做的就是把你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
当我离家在外时
是妈妈把我藏在了心里
不论我走到哪里都逃不出妈妈的视线
血肉相连把我们永远连在一起
母子情深把我们永远埋在一起
妈妈的爱
单纯而伟大的爱
爱在心里
暖在人间
妈妈的爱
无微不至的爱
不求回报的爱
这是一种博爱
更是一种无以名状的爱
妈妈的爱
我们心中的爱
我们永远都亏欠的爱
为了这份爱
你没有堕落的理由
拥有这样的爱
你就得拥有拼搏的勇气
妈妈的爱
永不褪色的爱
妈妈的爱
篇三:关于爱妈妈的诗歌
作者:小颜
如果不是你的十月孕育
或许,我永远不会来到
这样一个美好温暖的世界里走上一回
如果不是你的一生深情守望
那么我的一生也不得以顺利
一个流浪
便足以让我离开你,离开家
在他乡的热土地,辛勤工作
更深深地懂得你的情与爱
更深深地懂得你的乐与悲
一次成功
便足以让你抓住机会,多疼爱我一回
每一次电话的时空对接
你便忍不住,给予我鼓劲与赞扬
即使流浪有多远,爱未曾远离
即使成功不多,爱是与日俱增
只要你爱过我诸多次
纵使缺欠那一位亲生爸爸的爱
我的心无憾
我的人生无憾
篇四:关于爱妈妈的诗歌
作者:方寸灵台
身后 总有一双眼睛
无论走到哪儿
都一直望着你
穿透千山万水
耳边 总有一些唠叨
无论你多大
都不停的烦你
细听 细听
琐碎的温情
肩头 总有一只手
扶着你将倾的身形
雨中的伞 无力了
也不肯收回
脚前 总有一个疲弱的影
弓下了身
雪地里
走啊 走啊
送了一程又一程
眼前 总有一张笑脸
远远 远远的等候你
细看 细看
霞光里嵌着的皱波
篇五:关于爱妈妈的诗歌
作者:南宫影雪
小时候妈妈为我梳着辫子
拉着我上幼儿园
嘱咐我跟小朋友们好好玩
我却跟小朋友打架
回了家
受了伤
妈妈温柔的为我处理手上的伤口
痛
被妈妈温柔的吹走
呵护
爱
成长
妈妈永远的呵护
给了我所有的爱
希望我健康成长
妈妈的爱
是伟大的是珍贵的我要永远收藏
妈妈的爱
听妈妈的话
篇六:关于爱妈妈的诗歌
作者:许政君
妈妈的爱包容着一切
当你流落街头的时候
是妈妈的爱鼓励你
夜深了
妈妈的爱就像一盏台灯
照亮你回家的路
曾记否
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
是妈妈喂给我甘甜的牛肉汤
我睁开朦胧的双眼
我看到妈妈的嘴角带着血丝
又一个冬天到了
我背起书包上学
里面装的是妈妈亲自做的糕点
那一声声的嘱咐就是妈妈的希望
曾记否
我因上学迟到
被老师留下写作业
妈妈知道后什么也没说
在厨房里偷偷地流泪
我的心疼得很厉害
妈妈的爱是什么呢
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吹着我不求上进的心
我18岁时
是妈妈的一句肺腑之言
拯救了我这颗稚嫩的心
妈妈的爱是什么呢
妈妈的爱是涓涓细流
遇到岩石阻碍
从不轻言后退
继续拍打着浪花
快乐地向前流去
哦,我亲爱的妈妈
我愿意揭开你的忧思
抹去你滚烫的热泪
还你一给明媚的春天
望天树会结满你渴望的果实
我挪了挪身体,给你留出一个空位
但好长时间都空着
只有我的影子坐在那里
后来我想:兄弟,你来不来,都没关系了
我知道已经有一段时光替你坐下来
它搂着我的脖子
告诉我许多有关你的秘密
现在,风替你扫了扫灰尘
一枚黄叶,是柳树上的吧
吹出了好听的笛声
我知道你会说:那不可能
但是兄弟,我等你的时候
只有那枚叶子肯为我弄响寂寞
我站起立,我的影子也站起来
奇怪的太阳把我们连成一体
而不是你,我的兄弟
遍插茱萸
兄弟,请给我一把上好的宝剑吧
但恩仇似乎不用刀光
一匹识途的老马,只会把草原挂在草料兜里
只有一轮明月,从你那头升起来
我看见了。此外,我们再没有联系
此外在游戏里,偶尔相遇,会被你杀死
我连哼都没哼一声
后来我知道,许多兄弟
就是用来被杀的
许多年后,一个叫父亲的人
拄着拐杖,一支茱萸插在了鬓角
为你沏茶
我没有十指莲花,只有一双粗糙的大手
我没有铁观音,普洱,没有毛尖
只有家里自制的花茶
没有梅花含着白雪,也没有三月里下的
那场春雨
只有井里的一桶冰凉
我只会用柴棘烧出的火,为你沏茶
我没有精美的瓷器,只有一只家用的大碗
你要不要,我的兄弟,要不要,喝
要不要把我的暖装进肚里
要不要和我一起,开门,迎接风雪
或者把碗往桌子上一置
一把拉起我,一起出走
而我再也看不见,那碗里渐凉的茶水
正溢出的齿寒
你也可以,假装的喝一口
像一种誓言,然后摔碎茶碗
那样我就会一直守住,你离开后的忠贞里
我怀疑春天已经来临
心忽然空了出来
就如某处的一个隐蔽的山谷
随后下雪,一场接着一场
它掩盖了落在心底的那些暗疾
但心底的山谷也起风
让冷,透过身体,一个颤栗接着一个
后来眼泪落了下来
它们像一次猝不及防的暴雨
我怀疑,是否是,心底的积雪开始融化
是否是,春天,已经来临
但眼前还是白皑皑的世界
我要把它收藏好,送给我远在南方的兄弟
直到他看出故乡的样子
直到温暖的溪流,淌过他的面颊
我也许会在那里,找到关于春天的讯息
我可不可以不为你插刀
阳光落下最后的笑
我正躲在蔷薇花的后面
它类似玫瑰,却没有玫瑰芬芳
它類似玫瑰的形体,却没有玫瑰的针芒
你想採就採吧,再怎么说,我也是一朵花呀
只是我伤心的时候,你就叫我兄弟
兄弟就要两肋插刀。我摸了摸我的肋骨
之前的右肋你已经插过了
左边的这个,我要留下来
把蔷薇开成一个酒窝
而不是更像一支玫瑰
只是我的肋骨再次疼痛的时候
我知道你又捅了我一刀
我知道,你已经习惯了插刀的地方
想你时你在天边,
盼你时你在眼前,
父母结婚了,
想要个孩子,
你来了,我的儿子,
十月怀胎,再苦再累,
母亲说值得。
养育时你在身边,
放飞时你在蓝天,
十年寒窗,
不懈努力,
你在大学从军,
成为航空机械师,
你把战鹰维护。
想你时你在天边,
用你时你不在眼前,
你多病的`父亲,
临终前,
你却没有看他最后一眼,
这不是你的错,
这是一个军人的天职。
想你时你在天边,
用你时你不在跟前,
爸爸去世一年多,
妈妈还要被逼去孕检,
这分明就是侮辱和挑衅,
先报警后打人,
他们这是钻法律的空子。
想你时你在天边,
用你时你不在眼前,
顶着一个军属的光环,
可妈还是一个寡妇,
受人欺辱,衣服撕破,多么无助,
儿子守卫着祖国的领空,
妈妈却被家狗咬伤。
想儿时你在远方,
用你时你在眼前,
世界和平是大事,
乡里乡亲是内部矛盾,
不要过于计较,
忍一忍就过去了,
良心会折磨他一生。
想你时你在天边,
说话时你就在眼前:
“社会在进步,
法律在健全,
待来日依法给您讨回公道。”
儿子你长大了,妈妈受委屈,我不怪你,
为我们避风挡雨
为我们茁壮成长
妈妈呀
您是孩子心底
最温暖,最长久的守望
您的慈祥
给了我无穷的力量
我是您的孩子
继承着您善良的光芒
您含辛茹苦
把我们养育
把家护航,有您的日子
心里就充满幸福的阳光
亲爱的妈妈
你时时的叨叨絮语
正是为了我们更好的成长
亲爱的妈妈
你的艰苦朴素
是为了培养我们
节俭的优良传统
最好的精神食粮
亲爱的妈妈
我们已经长大
请换我们
来为您的晚年护航
做您孝顺的子女
陪您在未来的岁月里
将快乐畅享
让我们
为您一辈子无怨无悔的操劳
做一点担当
妈妈呀
您是孩子心底的一首歌
谱写着人生最美的旋律
心中有数百种说不出的滋味,像一颗石子抛向了平静的湖面,顿时泛起了一圈圈的涟漪。
不忍再想下去,不敢再想下去,眼圈不觉湿润了。
始终不敢面对现实,是自己太笨,是自己太蠢。
十五年前,您受苦的日子啊!
十五年里,您忍受着,坚持着,努力着,您,渴望着
十五年后,您还不敢放心底的微笑,您还在担心着
内疚!从心底里发出,像毒药,在心里蔓延着!
时间,我拜托你,慢慢走。
妈妈的头发已不再是青丝了!妈妈的皮肤已不再红润了!
岁月,拜托你,慢慢走。
妈妈还想再年轻久一点,健康久一点,
就一点,就一点
别傻,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岁月岂能饶人!
妈妈,请接受我的道歉,接受女儿的真诚道歉
妈妈,对不起,您的女儿不是魔术师,不能将您变得永远青春。
您的女儿不是画家,不能将您的美丽丝丝画下。
您的女儿不是诗人,不能将您歌颂的多么伟大。
妈妈,对不起,您的女儿,正在,慢慢长大。
您想让她考上大学,您默默支持她
您想让她以后过好日子,您努力的赚着钱
您把她看成了全部,看成了生活的动力
可她,真的是太不听话。
让您生气了,她无动于衷!呆呆站着
让您伤心了,她无丝毫感触!傻傻坐着
只知道哭,只知道埋怨!现在想想,那时的她,真的好傻!
现在的她,不再傻,她只想每天看到妈妈一个微笑就够了。
不想用华丽的装饰,只觉得那样太假。
她只想用一支小小的笔,用尽全身的力气来赞扬她
我偏爱离散文的节奏特别远的诗歌。
诗歌之所以成为诗歌,肯定是承担了小说和散文不宜承担的使命。在小说的情节不便施展,散文的铺陈缺少空间的地方,诗歌的价值会加倍地凸显。
长诗也有杰作,散文诗也曾流行,不过,在我的偏爱中,篇幅精短,有朗诵的语感,易于背诵和传颂的小东西仍然是诗歌中的尤物。
诗歌,毕竟是诗与歌通婚之后的产物。
我偏爱离诗歌的标配比较远的诗歌。
太像诗歌的诗歌,也容易令人生疑。
那些在经典诗歌的肉身取下几个细胞进行克隆繁殖的写作,像一种还没出生就已经发生的死亡。
那些过度迷信个人的开创性,把诗学概念看得比诗意表达更重要的诗歌写作,也是一种还没出生就注定要发生的死亡。
与此同时,太注重诗句的音乐性,结果被韵律套上枷锁的诗歌;或者太不注重诗句的音乐性,最终迷失于意象的丛林的诗歌,在本质上离诗歌也都是远的。
不断读到那样的诗歌,总体看上去很美,每一个句子都极像诗句,读完以后,却记不住一句话,心底也搅不起一丝波纹。
有时读完一个诗人的整本诗集,也找不出一个像闪电一样直觉而耀眼的句子。
日常视野中,让我们眼前一亮(或者说一暗)的,往往是诗人的风度而非诗歌。
自大、夸饰、放浪……
似乎,诗人的美德只是放弃分寸感,唾弃克制力。
见多了太像诗人的诗人后,我特别敬重乐于以平常心示人的诗人,谦逊、善良、专情、害羞,我愿意把这样的人想象成好诗的桃花源。
那种能穿透人心与岁月的才华,也许正隐居在这样的诗人体内。
2016年6月29日
在电话里
她关心我的工作
询问我的冷暖
我打电话回家
她都给我说平安
让我别为她分心
几句话就匆匆挂断
可很快就打回来
一说起来就没完
过了很久我才明白
是怕我多花话费
年节我给的孝敬
她都悄悄包起来
夜深人静的时候
只是拿出来看看
啊,妈妈
亲爱的妈妈
您把爱都给了儿女
恩的无边
天地可鉴
2、妈妈的手
思念亲人的时候
就想起妈妈的手
粗糙的手背弯手指
一辈子劳作到白头
白天在外面忙东西
夜晚在灯下熬半宿
多少回指尖渗出血
多少回心酸满衣袖
啊,妈妈的手
撑起了一个温暖的的家
养出了有出息的心头肉
思念亲人的时候
就想起妈妈的手
厚实的手掌挂着茧
一辈子不怕累和愁
家里守护着半边天
家外呵护着光阴走
多少回手心攥着难
多少回檫去热泪流
啊,妈妈的手
天下的母亲一条心
托起了大地女儿写春秋
3、妈妈的目光
在我的身旁
牵着我的笑声
送我张开飞翔的翅膀
妈妈的目光
在我的路上
牵着我的脚步
送我一程一程地向上
妈妈的目光
在我的梦里
牵着我的衣襟
让我时刻忘不了家乡
妈妈的目光
在我的心里
牵着我的思念
让我永远忠诚和善良
啊,妈妈的目光
在梦里
在天上
化成了美丽的彩虹
融进了温柔的月光
4、生日祝愿
年年我生日那天
我都会把蜡烛点燃
祝愿我亲爱的妈妈
身体健康 快乐平安
生我的时候是妈妈的劫难
天地之间如凤凰涅槃
她给了我生命
给了我做人的肝胆
她给了我至爱
给了我圣洁的光环
唱一支歌 许一个愿
我八十岁时也有妈喊
为妈妈祈祷
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
5、电话里的妈妈
不小心打错了电话
电话那头是一位妈妈
她以为我是她女儿
说一直在等我电话
还未等我说对不起
就问我啥时候回家
她不停地说
我插不上话
突然她哭出了声
说梦里把女儿丢了
我放不下电话
流着眼泪陪她
普天下的儿女啊
别忘了给妈妈报一生平安
别忘了家中惦记着你的妈妈
6、母亲的世界
母亲的世界在心里
满世界装的是儿女
儿女的世界在外头
五湖四海探神奇
儿行千里母牵挂
针线扯着泪珠滴
儿的思念娘心动
梦里与儿同呼吸
不图儿女的回报
只盼都能有出息
不恋儿女的富贵
只求都有好身体
这就是慈母的情
一生一世难忘记
这就是慈母的爱
感动苍天和大地
7、心灯
妈妈留下一盏灯
灯光闪亮在心中
那是母亲给我的爱
让我一辈子走得正
爱人如爱己
珍惜好人生
做人要善良
有德才有成多想着别人的好
别忘了恩人的情
谁有难就帮一把
温暖人心送光明
啊
那圣洁的灯光里
是母亲慈祥的笑容
她永远陪伴着我走向天边的彩虹
8、“娘”字最美
中国汉字千千万
娘字写出来贼甘甜
中国书法各种体
娘字刻出来最美观
点画慈爱
横竖庄严
端庄秀丽
神圣懿满
笔笔含恩情
字字成方圆
千丝万缕牵古今
厚德沁心田
这就是娘
永远的恋
9、思念到永远
回到家的时候
都要吃妈妈下的汤面
她坐在我的身旁
看着我一口口吃完
他知道我吃饱没吃饱
她知道我嘴里的淡和咸
每次我用衣袖擦汗
她都高兴地说——
妈的女儿没有变
离开家的时候
都要吃妈妈煮的汤圆
她早早起来守候
看着我一个个吃完
她知道我吃好没吃好
她知道我身上的冷和暖
每次我要跨出家门
她都大声地说——
妈的女儿不会变
啊
一碗热汤面
一碗甜汤圆
温暖在心里
是三月的风
给我无尽的温暖
初学走路时
我曾无数次摔倒
哦,妈妈的爱
就是微笑着时的搀扶
小时候常常会生病
妈妈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我
哦,妈妈的爱
就是生病时的呵护
过生日的时候
过节日的时候
妈妈总是送我礼物
哦,妈妈的爱
就是时时刻刻的祝福
有时上学放学下雨
妈妈就像天兵天将
迅速地来到我的身边
举起雨伞给我供伞
哦,妈妈的爱
就是风雨中的雨伞
每当我遇到难题
妈妈就会耐心地给我讲解
哦,妈妈的爱
是学习中的严厉
每当我考试取得好成绩
妈妈会十分高兴
还会连声夸我
哦,妈妈的爱
是成功时的喝彩
冬天的晚上
妈妈悄悄地走到我房间
给我盖上厚厚的棉被
哦,妈妈的爱
是寒冬的棉被
小时候
我犯下了许多错误
妈妈总是原谅我
哦,妈妈的爱
是我无知时的宽容
我考得不好时
妈妈会安慰我
哦,妈妈的爱
是失败时的鼓励
妈妈的爱
是宽广的蓝天
妈妈的爱
诗歌是一种精华的语言艺术。它以创造性的艺术思维和语言来传述自己的心灵语言。那沉浸在诗文中的古人情怀,和着已然支离的音韵,蹒跚着穿越时空的长桥,拨动着今人的心弦。诗歌教学应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整体阅读,用心灵、情感去交流对话,用联想、想象去体悟诗韵。然而,在诗歌阅读教学中,有些脍炙人口的佳作,教师的分析讲解,却让学生无法体会到它的光彩和神韵。关键问题是许多老师忽略了具体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让学生陷入了重重迷雾。现在结合具体的课堂问题设计为例,来说明其重要性。
一、注意创设问题情境,以情导课
以《雨霖铃》阅读教学为例:
《雨霖铃》为苏教版必修四第三专题“词别是一家”专题。这篇课文教学安排为一课时,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梳通理解文意。教学目标定位在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了解融情入景、虚实相生的艺术特色。课上进行有效的诵读指导,并明确了这首词的主旨是伤离别。之后,创设问题情境:
1.围绕“别”字,创设有关情境
述“离别”、诉“离苦”是这首诗歌的主线。本首诗歌的教学可以围绕梳理“别”这个主线,分析体会“离愁别恨”的情感。
在教学环节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分别走进词中描述或虚构的种种“离别时”和“离别后”的情境。让学生大胆地展开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先描述有关情境。再结合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如“寒蝉凄切”,“孟秋之月,寒蝉鸣”,词人点明节令;柳与蝉自古就有不解之缘,“拂水飘飘送行色”,“高柳乱蝉嘶”,“寒蝉”暗指离别。再用情语对开头三句作小结: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
学生发言,教师点拨中明确——别前:勾勒环境;别时:摹写情态;别后:展开想象。
2.分析上下阕景色的不同,体会本诗“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先引导学生将上下阕中写景的语句。例如上阕:“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用“寒蝉”“长亭”“骤雨”三个独立的画面构成一幅秋雨黄昏送别图:古语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特别让人伤感的季节,此时景已萧瑟;时值傍晚时分,暮色阴沉,刚下过一场秋雨,凉气袭人,眼前是黄叶飘零,耳畔是寒蝉哀鸣: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而此时长亭送别,叫人如何能忍受这离别的悲苦。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此句虽明写景,却暗含情,借清秋之萧瑟,写离别之凄凉,情景交融。所以,这句读的时候,起调应起得低沉忧伤,句与句之间应做稍长的停顿,要读出“悲凉”的味道来。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是阅读教学展开的有效途径;勾新连旧,引导学生进入诗歌境界中,本是诗歌教学的有效手段;诗意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语本是升华学生对作品情感体验的有效方法。
二、注意创设问题方式,以法教课
以《蜀道难》教学为例:
《蜀道难》是苏教版必修四中收录的李白一部重要的作品。它堪称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诗歌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李白神飞天外、语惊天人、俊新飘逸的诗歌色彩。这篇课文不仅仅要重视问题设计,还要重视提问方式。灵活多变、创新新颖的提问方式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这首诗歌的激情与状态。
例如,课前导入环节。传统导入的方式多是回忆李白的经典诗歌过度到课文。
往往不能体现本课的特点。我们可以采用下面这个导入:
余光中先生曾经写过一首诗,其中有这么几句,请大家一起朗读一下。多媒体课件展示:(余光中《寻李白》片段)“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请朗诵功底好的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大声朗诵。这样以一首现代诗歌导入一首经典诗歌,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经典的诗歌是需要诵读的。这首诗歌课堂上需要反复的朗诵。那么朗读环节就不能简单随意。需要作相应的设计:
如,初读文章,要“读准句子”。学生由于缺乏多文章的阅读理解的深度,所以一开始读,难以把握诗歌诵读的节奏,更不要淡情感了。初读已达到“读准”为目的。先找一位同学试读,老师再领着学生把诗歌中需要注意的朗读停顿、快慢节奏梳理一下。如“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娥眉颠。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这句多“二、二”停顿。节奏又慢变快。再让学生尝试齐读。
再读文章,要“读出情感”。“诗言志”,诗歌是要表达情感的。把握好诗歌的情感,进而读准情感的情感是学习诗歌的重要能力。这首《蜀道难》情感充沛、言真意切。更要引导学生通过读来表现诗中的情感。如“低沉迂回”、“豪迈奔放”、“激情四溢”等情感。可以找几位同学分别朗读诗歌的几部分,要求表现出各个部分的情感。
最后,要求学生反复吟诵诗歌以达到背诵的程度。这样通过“默背吟诵”的方式让这首经典诗歌反复萦绕在学生心中。
注重课堂的问题方式,是增进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诗歌的阅读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必修在新课改的引领下,调动自己的状态,开发自己的智慧,创设新颖高效的问题活动方式,以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注意创设问题阶梯,以线引课
以《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为例: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教版必修二中“历史回声”专题中第二板块“千古江山”中一首宋词。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诗歌本身“大气磅礴”、“大开大阖”同时又“时空纵横”“古今交错”。对于刚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很难把握好这首诗歌,所以老师要搭设好问题的阶梯,引着学生一步步走进文本。
如,这首诗歌的开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下子将我们带入一个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场景中。学生会心生疑问“为什么眼前的大江转眼变成历史的长河?”老师这是可以设置一个台阶,告知学生古人经常用大江比喻历史、时间。如孔子的“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这首词开头的眼前之水,是融入了人事之水,所以,眼前这滚滚而去的长江就不再是仅仅一天有形的长河,它幻化为波涛浩淼的历史的长河,无数的不可一世英雄人物在波涛中一一展现,又湮灭在历史的烟云中。
另外,这一课学生会对下阕化大量的笔墨写周瑜这个人物感到不解。除了因为周瑜是三国历史人物,曾在赤壁打败曹军。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学生往往就恨难想到了。老师这是可以提示,苏轼写了周瑜哪些方面?为什么写?这个时候的作者怎么样?搭设这样几个问题台阶,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将作者与周瑜作个比较,自然就知道这里是“借古抒怀”的写法了。
课堂教学主要依靠提问来推进的。作为教师不仅要注重问题的质量,还有注意搭设问题的阶梯,让问题与问题之间能精密联系起来,以此来串引整个课堂。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是有机联系的整体,不是相互割裂的部分。
诗歌阅读与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高中教学的一个难点。我认为教学中除了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情外,还要注意改进课堂教学的诸多环节。课堂问题就是一个重要方面,值得我们广大一线教师研究。以上为我个人在这方面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还有待于更多的同行做出更深入的研究。
妈妈的爱是那甘甜的乳汁,
哺育我们健康成长,
从一张白纸到绚丽多彩;
儿童说,
妈妈的爱是那神奇的潘多拉盒子,
美幻美妙,
引领我们走入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少年说,
妈妈的爱是那淡淡的白开水,
索然无味,
激起我们更多的不满和叛逆;
青年说,
妈妈的爱是那坚强的后盾,
成长中的每一步,
无不渗透着母亲的辛劳与奉献,
而我们却接受的那般坦然;
中年说,
妈妈的爱是那深深的牵挂,
虽早已为人父人母,
但在母亲的眼中永远是长不大的顽童;
老年说,
妈妈的爱是那浓浓的咖啡,
清香却带有淡淡的苦涩,
子欲孝而母已不在,
潸然泪下;
要我说,
妈妈的爱是用血做墨,
用爱做笔镌刻成的一本书,
关键词:高中;英语诗歌;意义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14-01
英国著名批评家马修·阿诺德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类“最好思想之最佳表达”,甚至可以代替宗教,起到匡世救时之用。而众所周知,诗歌是文学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同样,英语诗歌更是英语文化和思想的最完美载体,同时又是一块具有精炼语言表达力和强烈艺术感染力的文化瑰宝,它承载着英语国家的丰厚语言知识、风土人情和传统习俗,渗透着英语民族大量的思维方式、文化意识和价值取向。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英语诗歌教学在以“听说读写”工具性为目标的高中英语教学中被抛到无人问津的角落,其积极助推英语教学的作用却被忽视,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
目前,随着世界范围内对人才所具有的国际视野,世界胸怀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求的增高,国内外教育改革对外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育目标。英语课改随之向纵深化方向发展,英语诗歌的教学才日益受到关注。我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中学生应该具备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作品的阅读量,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各自的艺术特征,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因此,让学生通过诗歌这一高雅的文学艺术形式来拓展英语学习的途径和提高英语学习水平将是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在高中阶段加强英语诗歌教学越发显得刻不容缓,其意义如下:
一、诗歌的美学价值能激发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
根据人本主义教育学理论,学习动机分为两类:一类是内部动机,即学生的学习动力来自自身,如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等;另一类是外部动机如为了获得奖励或避免处罚等。就学习动力而言,人本主义心里学家的代表人物马斯洛说:“健康的儿童是乐于发展、前进,乐于提高技术与能力,乐于增强力量的。”
而诗歌作为“所用语言最美、给人印象最深、效果最佳的”艺术表述事物方式,用它独特的形式美,比如分行、押韵配有清楚的尾韵,特有的节奏感等给人以美的享受。另外,诗歌文体的语言简短、精练,还富有韵律性,充满音乐美和意境美。这特别适合学生独自朗读和合作演绎,学生在大声朗读的同时会得到视觉、听觉、感觉的享受,更会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对语言的热爱和求知欲。
二、诗歌学习能满足高中学生情感发展的需要。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学说,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他将其分为五个层次,好象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个体的认识发展的需要,同时要看到学生个体是会思考、有感情、能活动的具有独立人格的有机体,特别是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希望得到尊重和情感的疏导的青春阶段。他们渴望满足被爱和被尊重的需要。而诗歌是最好的表现情感的方式。正如爱伦·坡曾认为的:完美的诗歌是使情感找到它的思想,而思想又能找到它的语言的地方。诗歌教学,是可以将枯燥的知识与学生个人情意紧密相联系的最佳方式。它可以在满足他们情感需要的同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势必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激发出来了,那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三、诗歌学习还能满足高中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分析,高中学生思维逐步成熟,喜欢挑战。有内涵的诗歌作品更能激起学生的的学习欲望和探究的决心。而且由于学生的个性、生活环境、学习经历的不同,不同的学生就有着不同的学习需要。诗歌作品因其语言、结构和内容上的特点,总有喜爱诗歌的学生希望能在语言学习的同时能学会如何理解、欣赏甚至写作诗歌。因此,在语言学习中教学应该满足学习者的愿望和需要,使这一部分学生能在诗歌的学习中得到语言学习的乐趣,并得到成就感。
另外,英语诗歌有助于学生读写水平的提高。而对英语学习者来说,阅读英诗原著是提高英文水平,了解英美文化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大体而言,文学作品有四种体裁:散文、小说、戏剧和诗歌。其中,诗歌在整个文学届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在剖析英语诗歌的同时,会体验到语音、语法、书写形式、意义等的常规与变异,从而形成英语的认知结构,进而从愉悦的审美体验中去把握语言的变化规律,从而有效地促进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技能。
四、英文诗歌有助于了解多民族文化,提高人文素养
世界各民族的语言都有其独立的发音、构词、语法体系和文化渊源,而诗歌又是盛开在各民族文化深厚泥土层上的花朵。它的色、香、味都源于自身的文化,都由民族传统、文化原型以及集体无意识积淀而成。英语诗歌在世界诗歌宝库中,是一个充满活力,不断发展的有机体系。欣赏英文诗歌有益于读者更加敏锐地感知世界,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同时英语诗歌凭借它的优美语言能向学生描绘丰富的生活画面、自然界的美景和人间真情等,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推动他们的英语学习不断取得进步。
妈妈的爱是春天的雨水。
当我孤独的时候,
看着蒙蒙细雨,
那细雨让我感受到母亲的.爱。
妈妈的爱是早晨的露水。
当我疲倦的时候,
吸吮精神养料,
那露水让我有了勃发的精神。
妈妈的爱是凉爽的微风。
当我闷热的时候,
享受着那轻如蝉翼的风,
那微风吹透了我的心
母爱,是多么无私,多么伟大啊!
她是那么细腻,那么温暖人心,
就像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
又像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
爱丽丝漫游仙境诗歌翻译赏析
《爱丽丝漫游仙境》,主要讲述了爱丽丝的梦境冒险经历。该书风格鲜明,故事情节虚幻离奇。作者在文中采用了大量的胡话诗、英国式幽默、英国本土的谚语、诗歌和歌谣等。这些特点造成了与中国读者之间的隔阂, 因为不熟悉英国风俗和文化的中国读者很难理解原文暗含的意义,因此翻译该作品有较高难度。第一个中译本由语言学大师赵元任翻译,后来还有陈复庵先生的译本以及其他译者翻译的版本。
书中多次出现诗歌,诗歌翻译便成了译者翻译的重点。如在第十章(The Lobster Quadrille)中有一首叫做“TurtleSoup”的歌曲:
Beautiful Soup, so rich and green,
Waiting in a hot tureen!
Who for such dainties would not stoop?
Soup of the evening, beautiful Soup!
Soup of the evening, beautiful Soup!
Beau—ootiful Soo—oop!
Beau—ootiful Soo—oop!
Soo—oop of the e—e—evening,
Beautiful, beautiful Soup!
Beautiful Soup! Who cares for fish,
Game, or any other dish?
Who would not give all else for two
Pennyworth only of beautiful Soup?
Pennyworth only of beautiful Soup?
Beau—ootiful Soo—oop!
Beau—ootiful Soo—oop!
趙译本:
“体面汤,浓又黄,
盛在锅里不会凉!
说什么山珍海味,哪儿有这么样儿香。
半夜起来喝面汤,体面汤!
半夜起来喝面汤,体面汤!
涕溢糜餍汤!
涕溢糜餍汤!
半夜起来喝面汤,体面汤!
半夜起来喝面汤,体面汤!
陈译本:
“美味的汤,翠绿色,油汪汪,
热汤碗里等人尝!
这样的珍馐,谁不弯腰来欣赏?
晚餐的汤,美味的汤!
晚餐的汤,美味的汤!
美——啊美味的汤——汤!
美——啊美味的汤——汤!
晚——啊晚餐的汤——汤,
美味,美味的汤! ”
对这首歌词的翻译,赵元任译本是从中国文化角度入手,进行了一些创作,陈复庵译本则是严格的按照原文意思、格式和风格进行翻译。首先,分析“Beautiful Soup”的翻译。“Soup”在英文中指的是一种液体食物,由肉类、鱼类或者蔬菜的原汁与其他各种各样的成分相结合而制成的。赵元任译本将其译为“面汤”,主要目的使其与“体面汤”形成音韵上的协调,这样就形成他自成一派的翻译风格。但是这样和原意有一定的出入。而陈复庵译本就是直接翻成“美味的汤”,意思非常准确,但是音韵上的照顾就不如前者了。原文“Soup of the evening”的译文也不同“Soup of the evening” 实际上是模拟当时的流行歌曲《傍晚的星星》(“Star of the Evening”) 的打油诗。英文“evening”的意思是:“傍晚”“黄昏”“晚上”(从日落至就寝)。所以,原句的意思应该是陈复庵先生译本的“晚餐的汤”,赵元任先生译本出现了瑕疵。二人对原文“Beau-ootiful Soo-oop”的翻译差别也很大。陈复庵译本译为:“美——啊美味的汤——汤”,是非常巧妙地同时照顾了原意的意和形,上下文也一致协调,中国儿童读者也能轻松理解。而赵元任译本翻成了“涕溢糜餍汤”,是把“体面汤”的“体面”两字音拖长,再念出来的效果,是想模仿原文把“beautiful Soup”拖长读出的效果。这是用中文的词语组合来表达中文词语,非常中国化。赵元任翻译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创造, 自成体系,阅读已经成为读者的一种享受。但是,有些人认为考虑到这个作品的目标读者群应该是儿童,他们可能不认识“涕溢糜餍”这几个复杂的汉字,更无法领会到这几个字是拖长读音的“体面”二字,这种阅读的乐趣可能只有成年读者才能享受。
此外,书中有许多诗是模仿当时人们熟悉的诗歌而改写成的打油诗。但是这些诗歌都是英美国家人们熟知的,而对于不了解西方文化和社会风俗的中国读者而言,非常陌生,不易理解。例如第五章 (Advice From a Caterpillar)中,爱丽丝背给毛毛虫听了一首打油诗:
原文:“you are old,Father William.”the young man said,
“And your hair has become very white;
And yet you incessantly stand on your head——
Do you think,at your age,it is right?”
赵译本:
威廉师傅你这么老,
你的头发白又白,
倒竖蜻蜓你这么巧,
你想这样儿该不该?
陈译本:
小伙子说:“威廉爸爸你老了,你的头发白又白;还要不断拿大顶,偌大年纪岂能耐?”
赵元任译本中“你想这样儿该不该”是口语化疑问句,不仅便于儿童读者接受,更符合原意。原文中问句是“Do you think?”有和读者沟通的意味。相反,陈复庵译本中“诺大年纪岂能耐?”是文言文反问句,不符合原文的风格,不利于目标读者群儿童的阅读和理解,和原文要传达的意思也有些出入,没有和读者沟通的意思。
除此之外,赵元任译本押韵工整,诗行整齐,“老”和“巧”和“head”的韵;“白”和“该”对应了“white”和“right”的韵。而陈复庵译本中,“了”和“顶”没有能够押韵。所以,在赵元任译本中,诗词的押韵与原文对应不是体现中国传统的格律体,而是一种儿歌的性质。从朗朗上口的角度看,这是最佳的,使用了“倒竖蜻蜓”既形象又生动的描写,人物的动作跃然纸上,很容易使儿童和成年读者理解。陈复庵译本沿用了直接引用的写作手法,对应了原文的“said”,是忠实原作的体现。两种不同翻译手法都已经超出直译和意译的争论,是从深层次的异化和归化的角度,即文化方面上来考虑翻译问题。可以说二者的翻译版本各有千秋。
参考文献:
[1]焦晓霞.浅谈儿童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
【关于妈妈的诗歌】推荐阅读:
关于妈妈的五年级作文:爱唠叨的妈妈07-25
关于妈妈的作文:我的妈妈是“购物狂”10-02
关于妈妈的作文:伟大的母爱07-15
关于妈妈鼓励孩子的励志语录07-07
关于老虎的儿童故事-老虎妈妈09-17
关于感谢妈妈的唠叨初一作文11-02
关于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01-20
关于妈妈写给女儿的一封信04-05
关于母亲的爱作文:妈妈的微笑03-14
关于感恩妈妈的作文 小学生作文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