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校本教研工作计划(共12篇)
按照学校校本教研的实施方案和学科组教研专题,运用新的课程理念,关注课堂,关注学生,努力培养学生学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工作重点
1、制度校本教研计划,做好校本专题研究的研究工作。
2.积极开展参与各项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研水平。
3.积极关注课堂教学,捕捉教学中的新问题,提高校本教研中问题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4.进行专题实验教学,尝试运用校本教研的经验,备好课,上好课,加强教学反思,写好案例分析,及时总结经验。
5、指导新教师的课堂公开教学。
三、具体工作要点
1、学习理论知识(课程标准,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 个性化备课经验)等教育教学刊物,努力提高提高自已的业务水平
2、结合校本教研专题,关注课堂教学,捕捉教学中的有价值的问题,认真做好问题单的记录与交流。
3、边学习、边讨论,边研究,边运用,积极参与各学科的教学公开及评课工作,汲取经验,并运用教研组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来指导自已的教学。
4、积极参与qq群的讨论工作。
5、积极撰写教学反思,及时把握课堂教学方向。
6、指导新教师的公开教学,与新教师一起成长
(一) 开展“青年教师说课改”活动
教师的成长是与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教师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更新教育观念, 变革教学方式, 改善教学行为, 是实现专业水平提高的一条有效途径。从实际出发开辟青年教师说课改平台, 目的是尽可能让教师阐述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 使教师在你说我听、我说你想中自我完善, 共同提升。因此, 要求凡35岁以下的教师每人准备一次有关课改的专题讲座, 自定内容, 由教导处统一安排时间, 在全体教师会上交流。
(二) 开展“课堂教学你我评”活动
要使校本教研取得实效, 关键在于确定好教学研究的主题。研究的主题应该来自于课堂, 来自于教师的亲身实践, 应该让教师在参与校本教研的过程中能够及时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 在实践中进行探索, 在探索中学会反思, 在反思中改进行为。因此精选一些典型的课例作为校本教研的主题就显得十分重要。学校要求每位老师每学期在阅览众多的课例中精选一篇典型的课例 (或教学片断) , 并写好课堂评价, 由教导处统一安排, 分学科在教研组交流、讨论活动时作中心发言。要求发言人以本年段教材为内容, 精选的课例应具备以下特征之一:反映新课程学科教育的本质特点;反映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反映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反映出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反映出新技术对课堂教学带来的影响, 等等。
(三) 开展“公开教学研讨”活动
课堂教学是学校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主渠道、主战场。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作用发挥得优劣, 除了自身具备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外, 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则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体现, 也是新形式下,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 学校成立校课题研究小组, 课题组与教研组相结合, 开展公开课研讨活动, 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专业的发展有作积极的作用。要求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开一次公开课, 课后由教研组组织评课, 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 派教师去名校学习, 请名师、专家来校讲课指导, 使教师在互相学习, 专家引领中, 通过互听、互评、互动达到专业提升的目的。
(四) 实行“协作备课制度”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初始环节, 是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和联系纽带, 集体备课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备课形式。协作备课制度, 即“集体备课、互相协作、资源共享、个人加减、二次设计”。其集体备课是进行资源共享的前提, 个人加减是体现教师个人创造和不同班级学生特点的保证。目的是使教师在自己的强项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为别的教师提供借鉴;另一方面, 也可以把教师从繁重的教案书写中解放出来, 为教师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研究中。要求是:每一个教研组在集体备课时, 做到“三定”、“四有”, 即每个教研组固定集体备课的时间、固定集体备课的地点, 每个教研组集体备课前定好主讲人;活动中必须有问题、有讨论、有记载, 教学之后有反思。
(五) 加大校本培训力度
更新培训观念, 变革培训模式, 提高培训的质量和实效, 是新课程教师培训一项十分紧迫的要求。在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学历进修, 提高学历层次的同时, 应抓好以下工作:
1.组织教师进一步深入地学习课改理念。新课程标准人手一册, 以便更好地让教师掌握各科教材“新”在哪里。
2.按照上级“先培训, 后上岗;不培训, 不上岗”的原则,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活动。
3.加强教学理论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 采取自学与辅导相结合, 要求每位教师至少每学年写学习笔记30篇, 学习心得2篇, 教学论文1篇。
关键词:校本教研;情况分析
中图分类号:a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0-0125-01
为了了解老师们对于校本教研的真实想法,提高校本教研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四合当中心小学教导处制定了关于校本教研的调查问卷,采用不记名的方式对全体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既欣慰也感到责任重大。
红卫小学校本教研工作调研情况总结:
〖调查对象〗 四合当中心小学在职教师
〖调查时间〗 2005年3月9日
〖调查方式〗 不记名问卷调查。
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7份,回收有效问卷25份。
〖调查情况统计〗
[问题一]你认为开展以校为本的培训和研究活动有必要吗?认为有必要的为25人,没有0人,一般0人。100 %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开展校本教研。
[问题二]你认为自己有必要参加校本教研活动吗?认为有必要的为21人,一般4人,没有0人。84 %的教师认为自己有必要参加校本教研。
[问题三]校本教研只是年轻人的事,老教师不必参加,这种想法对吗?认为对的为0人,认为不对的为25人。100 %的教师认为所有的教师都必需参加校本教研活动。
[问题四]你通过以前的校本教研活动有提高吗?认为有提高的为13人,认为一般的为12人,认为没有提高的为0人。
[问题五]你认为我校开展校本教研工作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多项选择)认为没有时间的为13人,认为硬件条件不够的为17人,认为教师意识跟不上的为7人。
[问题六]在校本教研活动中,你希望自己扮演怎样的角色?希望自己扮演接受者的为5人,参与者的为20人,旁观者的为0人。
[问题七]你希望开展何种形式的校本教研?(多项选择)选择以问题为中心的研讨活动的为19人,选择理论讲座的为12人,选择听示范课的为20人,选择其他的为4人。
[问题八]你对校本教研还有哪些想法和建议。共有10位老师提出想法和建议。归纳为以下6点:
(1)建议学校对老师进行校本教研的理论培训,让老师在更正确、清晰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校本教研工作。
(2)营造氛围,集体参与,互相引导,共同进步。
(3)最好能结合城乡结合部学生的实际,针对学校的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开展。将校本教研活动落到实处。
(4)校本教研应该是全体教师都参加的活动,应发挥教研意识强的老师的带动作用,提高全体教师的教研意识。
(5)校本教研应该通过一些具体的活动,落到实处,不应该流于形式,要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
(6)校本教研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调查情况分析〗
(1)参加校本教研的意识从问题一、二、三的调查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老师们参加校本教研的意识是比较强的。100 %的教师认為有必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100 %的老师认为校本教研不仅是年轻人的事,老教师也有必要参加,但是也有16 %的老师认为自己参加校本教研的必要性为一般,这一部分主要是中老年教师,所以如何提高中老年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对学校过去教研活动成效的看法约有一半的老师认为过去的校本教研收效不大,看来改变培训研究方式,提高实效性是迫在眉睫的工作。
(3)对于开展校本教研的形式 80 %的老师希望自己参与到研究中,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参与式的培训已经达成共识,以问题为中心的研讨和听示范课是最受老师们欢迎的。
(4)对于开展校本教研的困难 52 %的老师认为缺少时间,教育学生、辅导后进生、迎接检查、会议等占据了大部分时间,还有具体的教学任务,很少有时间静下来思考。68 %的老师认为硬件条件不够。28 %的老师认为教师意识跟不上。
通过此次问卷调查,我既高兴也深感责任重大,四合当中心小学的老师对于参加校本教研提高自身素质的愿望是非常迫切的,作为学校,应该为老师的成长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一是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将校本教研工作情况与教师评价工作有机结合,用制度来规范教师的行为,促使教师从有主动参与的愿望向有主动参与的行为的转变。二是学校要尽可能的为老师创造条件,一方面是充实学校图书室,建立电子备课室,实现“班班通”,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做到“信息服务”、“资源共享”,另一方面是为老师们减负,减轻教师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创造更多的时间。三是要转变研训方式,开展参与式研训,切实针对本校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
Collated and Corrected Copy Research Teacher Questionnaire
Liu Hexue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at the teacher to the collated and corrected copy research’s idea, has carried out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to the survey result.
萝北县教师进修学校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业务管理部门的的指导和关怀下,在全县各兄弟学校的积极配合下,我们依靠班子成员的团结协作,全体教职员工的同心同德,求真务实,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不断拓展教研工作,创新教研培训模式,为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及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起到了服务、支撑、引领的作用。每年都能圆满地完成预定的工作目标和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履行了我们的职责,获得一定的收获,为我县教育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现总结如下:
1、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作为边境小县,我县校与校之间的地区特点、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迥然不同,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差距也很大。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我们每年都要组织开展教研员、骨干教师“送课下乡”活动。课后,组织教师进行交流研讨,达到了传经送宝、交流研讨的双重目的,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在送课下乡活动中,为了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作用。在送课的同时,我们有时还组织教师集体备课,有时科研部、中小教部、学前部教研员、骨干教师等要结合现场课和当地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讲座,实现资源共享、学习互补、共同提高,使活动具有实效性。
2、开展各种大赛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近两年来,我们变过去单一的课堂教学评优为对教师的理论、技能、做课、说课、评课、辩课等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进行了两届最具成长力教师评选活动,连续四年举行“说、讲、评、辩” 团队主题研修大赛活动。团队主题研修模式是校本教研的升级,这一创新教研模式得到了省教育学会“注 提”教学专业委员会的认可和推广。2014年5月我们承办了“黑龙江省小学语文(教科版)团队主题研修现场会”。这次现场会由省教育学会“注 提”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由我县承办。本次现场会有来自全省七个市的八个团队从语文教学中的精读课文教学、汉语拼音教学、略读课文教学和习作教学四大版块做了展示。
3、合作共享、发挥联片教研的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优质师资向县流动,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大,使本来就骨干缺乏,教科研落后的乡村学校,在教学质量、教学资源方面显得更为薄弱。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使相对薄弱的农村学校也能跟上新课程的步伐?几年前我们把全县乡镇学校分成东、西‘南、北四个联合教研体,进行“合作共享,联片教研策略”的尝试,对原有环山、奋斗等学校自然联片的做法,进行适当的调整,进一步优化片区结构。将一定区域内的学校教师划归一片,在教研员的指导下,定期组织在一起开展教学研讨培训活动。采取“区域推进与片区互动、集中指导与分片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整体参与、少数移动、分片进行的教研活动模式,保证了教研活动的全员性、互补性、连续性、时效性,提升了校本教研的整体水平,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后来,由于农村学校学生不断减少,部分学校被撤并,我们进一步改变联片方式,通过“县城学校辐射、联片合作、异地支教、校际会课、跨校带教”等形式,进行合作共享,形成了城乡联片互动教研模式。通过联片教研,建立了学校、片区、教师进修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研究模式,促进了城乡学校、教师的广泛交流,切实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进修学校在联片教研充分发挥教研机构的管理和枢纽作用,开展校本教研,离不开教研部门的专业引领。教研人员担负着联片教研组织、协调和专业引领的责任,走进片区,走进课堂,深入教学第一线,和广大教师面对面的开展交流和研讨,保证联片教研的实效性。从而使我县的联片教研活动运作规范,组织严密,活动扎实,效果显著。形成了“区域推进与片区互动、集中指导与分片服务”相结合的引领模式;采用“一片一个重点,一次一个主题”的专题化、系列化、成果化的活动内容,切实提升了校本教研水平,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另外,全县只有一所公办幼儿园,为了提高教研效果,学前教研部组织绥萝两县学前教师包括民办园教师开展了联片教研交流研讨活动。
几年来,联片教研极大地促进了萝北县中小学的有效工作,各学校、各片区结合自身实际,思路清晰,主题明确,扎扎实实的工展活动,实现了城乡学校之间管理上的相互借鉴、教学上的相互提高、教研上的互相促进,同时,增进绥萝了县域间的教研交流。
4、开展微格教研,促进师资队伍能力型发展
传统的教研方式实际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教研活动效果不佳与活动的内容缺乏新意、深意和组织形式的呆板、老套有关。由于活动程式化,缺少具有吸引力的新鲜成分,时间一长便渐渐失去了本身的魅力。基于这样的实际情况,我们决定运用微格教研的方式深化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对教学的认识,促进新观念、新方法的形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此,我们建了录播教室,采用摄录像进行局部的(微)定格的(格)研究。教学中既学习相关理论,获得理性认识,也从事定向实践操作,获得感性把握。从而对教学技能有深人的认识和熟练的运用。这样的教研活动通过提取教学流程中的重要环节,采用摄录像提供教研活动时进行局部的 “微”定格的(格)分析,从而获得完整的认识,提高了教师的研究能力教学水平及课堂教学质量。
在微格教研活动中,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把教学流程定格录像,既利于自我反馈,也利于集体研讨,实实在在地推动了教学研究。教研活动中以摄像记录,再现研究,分解比较为特征的“微格教研”,是有生命力的:首先它可以及时反馈,课一结束就可以再现分析,不同于人脑的回忆,受心理背景的影响,而具有相对的客观性;其次可以自己看自己的课,使执教者从“当局者”地位,转移到“旁观者”地位,可以将期望目标与实际处理构成比照,引起思考,作出自我评价;再次可以从具体的比照,反思中蕴酿出新的构思,有利于具体修改;再次,由于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分析,切口小,容易深人,容易深人研究,对提高授课质量上具有显著的功效。
5、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进入21世纪,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启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成为新时期中小学教学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国家对未来十年教育信息化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让我们明确了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思路、发展任务和推进措施,我县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全县教师对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促进我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使每位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至少上好一堂课;建设一支善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师队伍,使每堂课至少有一位优秀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讲授;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我县认真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通知精神,积极参加评选。国家教育部公布全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评比结果,我县6节课获国家部级奖。
6、强化措施,保障校本教研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
近年来,萝北县教师进修学校充分发挥进修学校的管理、研究、指导和服务职能,加强了对校本研修的指导与管理,推进了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 完善了县、校两级校本教研网络,落实了校本教研计划,加强了对校本教研形式、内容和方法的宏观管理和科学指导,建立和规范了校本教研档案,健全了评价体系。发挥教研员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要求教研员要深入到基层学校,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及时发现学校教学工作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实际问题,了解教师在课改研究中的实际困难,及时提供专业咨询、信息服务与技术上的帮助,承担起校本教研的管理、研究、指导和服务的任务,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积极推动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落实了校长作为校本教研第一责任人制度,各基层学校成立专门的“校本教研工作小组”,协调全校校本教研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切实加强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等校本教研执行部门的建设和管理,落实责任目标,形成以校长为组长,以教务处为管理中枢,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基本单位,全体教师人人参与的校本教研管理体系。并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努力为校本教研创设空间,搭建平台,促使校本教研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进修学校建立校本教研的评价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适时召开“校本教研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定期组织校本教研工作会议,推广典型经验,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评选表彰校本教研示范校、优秀教研组和先进个人。多年来,萝北县教师进修学校对校本教研工作常抓不懈,校本教研评估检查工作是期末业务检查的必检项目之一,教师进修学校要组织相关部室,有针对性、实效性地深入基层校,及时进行检查督导。萝北县第四小学被评为校本教研先进学校后承办了鹤岗市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现场会。参加此次活动的全体人员分9组,观摩了我县第四小学6个学科、9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课后查阅了第四小学的校本研修材料。并在现场会上,观看了第四小学关于《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论坛展示。第四小学校长张华安做了“以校本教研为抓手,走教师专业发展之路”的校本教研工作汇报。
7、教研员联系学校工作
为了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及时转换角色,将教研员由过去的检查、评价、管理者转变为组织、引领、服务者。充分发挥教研部门的指导作用,每个教研员都要确定1所以联系学校。通过实施教研员联系学校工作制度,教研员分片包校,将教研重心下移和阵地前移到基层学校,实行跟进式教研提高了教研员的工作能力和教研水平。教研员在联系学校过程中要听课100节以上、参与一次教研活动、组织一次教研活动、完成一个调研报告、培养1名学科骨干教师。要对联系学校校本教研工作进行指导,每学期结束之后对联系工作进行总结汇报。这样更加充分地发挥了教研员的专业引领作用,初步实现了教研工作的职能转型。
总之,近年来,萝北县教师进修学校积极搭建教研平台,促进教师队伍素质提高。通过“最具成长力教师评选”、“教研员联系学校”、“微格教研”、“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校本教研评估表彰”“优质课评选”、“送教下乡”、“区域联片教研”、,“一师一优课”研讨、“微课制做”、“ MOOC网《翻转课堂教学法》网络课程学习”、“网络教研”等丰富多彩的研培活动。打造研培共同体,促进教师了专业发展,从而带动萝北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促进我县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教师要及时认真地撰写课堂教学反思和教育教学反思,每位教师每月必须找出2~3个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写出心得体会,每学期不少于2篇。
二、学校定期对教师的教学反思进行检查。教师的教育教学反思要每学期交两篇;定期开展校级教师论坛、校级教研沙龙、学校专栏管理、专项评价;学期末由学校返还给教师,为教师以后教学教研提供借鉴。
三、教师要运用新课程理念,开动脑筋,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反思,如:行动研究法、观察法、比较法等。
四、教师要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反思的类型,如:“课后思”、“周后思”或“单元思”、“月后思”、“期中思”。
五、开展“实践反思”学习活动,将问题的研究纳入学习之中,注重教学反思,反思成功之处、反思失误之处、反思机智(灵活驾驭课堂)之处、反思学生的不同见解、反思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反思今后的教学改革等,形成一种反思教学的工作习惯。
为了推进校本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重实效,出成果,特制定校本制度:
一、在每学期开学第二周,各教研组教研活动的开展,要紧紧围绕推行新课标、新教材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深入进行校本教研,切实解决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而大面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各教研组要结合教学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教研活动计划,上报校本教研活动领导小组,包括研究专题、活动内容、参加人员、活动方式、活动时间、活动地点等,并抓好落实,不流于形式。
二、结合每月一次的示范课活动,围绕本学科的研究专题,人人作好示范课。学校教研组每学期对教师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一次考核评定,按分定等,纳入两评四考。
三、结合说课、讲课、评课活动,进行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不断提高校本教研水平。
四、充分发挥各学科骨干教师、学科组长的专业引领和带头作用,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对校本教研成绩显著的教师优先评定校级骨干教师,并优先推荐镇、区级骨干教师
五、各学科组要做好活动、研究全程记录,学科教师要通过教学信息、精品课教案、教学案例,撰写论文、读书笔记等不同形式,总结经验,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学校把教师个人校本教研情况纳入两评四考相关内容,予以考核评定。
一、专家引领, 为教师的发展指明了导向
专家引领是校本教研中的核心要素之一, 它形式众多, 如从引领者的身份而言, 主要有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两种。相对而言, 前者是引领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的“稀有资源”, 是我们一线教师专业成长的航标。
我们求精中学多年以前就成立了各学科的专家督导组, 我所在的政治学科有幸也有全国特级教师曾宪富老师这样的名师作指导。他总以独到的眼光帮助我们, 对我们进行不同层面的富有针对性的辅导, 他高屋建瓴的扎实的理论功底、教师语言、教学细节、教学预设等方面的句句叮咛又无不让在座的老师们获益匪浅。有了他的指引, 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少走了很多的弯路。例如, 他自创的六步教学法, 就以学生为主体, 提高学生参与度、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夯实学生基础, 教会学生学习。这样实效性的方法我们政治组的很多老师都在用, 收获很大。
二、提升理论储备, 更新教育观念, 落实到日常教学
校本教研的生命力来自实践, 但要驾驭实践,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论素养。每周三是集中的政治教研时间, 我和我们组的老师一起学习有关课改的新理念、新知识, 认真听取每次中心发言人的精彩发言, 并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阅学习有关校本研究方面的文章。我个人订阅了《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研究》、《教学月刊》这些书刊, 使自己及时掌握有关教研的新动态、新理论, 用这些理论知识来充实自己, 还和我们同组的人员一起来探讨, 使我们大家共同进步。我把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 积极参加市区级组织的各类校本教研学习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 通过交流互动的方式, 争取每一次机会, 使自己得到锻炼和发展。
三、教学反思, 促使教师经验行为的转变
美国学者波斯纳说:“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尤其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 反思性品质、内省能力, 对一位教师的发展更加重要。在校本教研的大潮中, 我及时地借这次东风, 促进自己反思性行为的养成, 经验行为的转变。每堂课下来, 我都及时写出课后反思录, 并和同伴们进行交流, 大家相互取长补短。
如有一次, 有几个学生在政治课上打瞌睡, 周围还有几个学生看着他们发笑。为了使学生专心听课, 我问“同学们知道‘垂帘听政’是什么意思吗”?学生回答完之后, 我说:“闭着眼睛听政治课叫‘垂帘听政’”?引得全班轰堂大笑, 瞌睡的学生完全清醒了。课后我在反思中写到:教师可以采用幽默、警语故事等阻止偶发事件发展下去或直接阻断其发展。再比如, 我在突破“农民落后的生产状况知识点。”讲大道理学生很反感, 也离他们很远, 于是我采用了形象比喻, 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打比方。我说:“我国9亿农村人口, 基本上还是靠手工工具搞饭吃”时, 把农民形象地称为“1007部队”。“1”是一条扁担, “7”是一把锄头, “00”是两个水桶, 农民种地就是拿一把锄头, 刨一个坑, 撒上种子, 然后挑水浇地。这一比喻, 形象地揭示了几亿农民落后生产状况。在反思中我认为这种比喻一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二可以消除教学疲劳;三是活跃课堂气氛, 四是和谐师生关系, 促使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用这样的手法, 让政治课公认的平淡、枯燥成为过去。我的反思中有从关爱学生的角度出发, 有学生情感心理方面的, 还有的结合自己的教学, 构建自己的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等等。我欣赏苏霍姆林斯基所建议的: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教学随笔和记录, 这些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你奉献你的成功, 人人多了一个成功;我总结我的教训, 人人多了一个教训;我研究你的成功, 我研究你的教训, 人人在思考我的课堂, 人人在思考我的改革, 求精的课程改革在教师的研究中顺利进行着……”这是有位老师对我们活动的总结, 也恰恰是我们校本教研的真实写照。
四、同行互助, 促使教师内化新课改的理念
自我反思固然是教研的前提, 但如果缺少横向的交流和纵向的引导, 也将使自己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因此我也非常注重与同行之间的交流学习, 在上好自己课的同时, 教委组织听课我都会积极前去学习。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 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 取长补短。对于学校开展的分层说课, 听课评课活动我也是积极参与。教研组为了探讨新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 采用个人构思→集中交流→每人写出个案→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教案 (学案) 的备课方式, 然后由一人主教, 集体听课, 听完课之后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再修改。对于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会及时常向那些有经验的老师请教, 不断提高自己教育教学能力。在集体共同的智慧中, 有很多闪光的火花是值得我们拥有的, 象我现在在教学中经常运用的讲解概念的方法, 就是在一次校本教研活动中得到的经验。具体来讲:一、分层法, 二、对比法, 三、关系法, 四、属和种差法, 同伴互助让我这几年在教学中进步很快, 近几年高三我带的班的成绩都在同级同类学校名列前矛。
关键词:校本教研;专业发展;教学理论;教研方式;教研文化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教师要成为研究者的理念,教师必须要通过校本教研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长期以来,由于教师只关注课堂教学,而忽视了自身科研能力的锻炼,所以必须以校本教研来带动教师的科研能力,从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出发,通过专家引领、反思合作、行动研究等方式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只有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亲身经历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因此,加强和完善校本教研工作是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和迫切任务。
一、增加校本教研意识,提升教研热情
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它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
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不再是传道授业的教书匠,而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育专家,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学者型、研究型教师转变。仅仅会教书而不会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师不是好教师,教师应把研究作为自己的份内工作对待,像重视教学那样重视校本教研,自觉向研究型教师转化。有句话说得好:“站在讲台的教师,是合格教师;站稳讲台的教师,是骨干教师;站好讲台的教师,是专家型教师。”只教学不搞科研的教师,其教学是肤浅的;只搞科研不教学的教师,其科研是空洞的。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应当在持续的教学实践中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的思维习惯,使研究的意识贯穿到日常具体的教学生涯中。
二、钻研教育教学理念、深化教学研究
在现代社会,一个学校、一个教师群体,要想获得良好、持续的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目前很多学校开展的校本教研局限于经验交流会的水平,时间一长,教师渐渐失去了参与的热情。由于教师得不到经常性的贴近教师生活的理论培训,所以他们的研究和交流也就仅限于经验的层次,难以逾越自身,或是由于缺乏对教育问题的深入思考,研究主题空而浮泛,致使校本教研陷于低水平重复的状态,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已经成为校本教研发展的瓶颈。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研究是盲目的研究,是难以深化突破的研究。因此,学校要建立理论学习制度,利用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时间,开展集中的校本培训,组织学习有关课改理论和新课程理念的文章;教师本身也要主动、深入地钻研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用先进、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执教水平。
三、拓展校本教研视野,整合校本研究因素
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因而教师传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拓展校本教研视野,不断“充电”,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把拓展校本教研视野作为职业发展的需要来对待。教学研究除了研究教材、教参和教法之外,还要重视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研究学校、研究课程。
校本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确保校本研究有效进行,就要对校本研究的方方面面进行探讨,整合校本研究因素,突破一个个实施瓶颈,达到研究预期的目的。首先,校本研究需与教师培训的整合。其次,校本研究主管校长、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研究人员的整合。开展校本研究,必须充分发挥校长、教师的同伴合作互动以及研究部门、科研机构的专业引领是校本研究的基本要素,缺一不可。组织领导、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四者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又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第三,校本教研与校际教研想结合。校本教研的研究目的应该是促进本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但它的实施空间却不一定要在本校。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周边的一些学校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或者说也碰到了不少困难,如果学校之间联系起来,通过一些教研活动进行对话、沟通,那么相互之间的经验就可以得到共享,困难也可能在交流中解决。第四,校本教研与网络远程教研的整合。运用“网上安全研讨活动”、“课堂教学网上沙龙研讨活动”,搭建教师交流、互动的平台,提升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
四、探究校本教研方式、注重创新
校本教研方式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程式。经过学习探索,我们初步总结出一些切实有效的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教学研究方式有:行动研究,课例反思,骨干教师引领,网络虚拟教研方式等。此外,还有“群体学习”式教研、个案研究、同背景教师组合的教研、教学问题研讨式教研、项目合作的教研等。还有更多的方式需要广大教师在具体的校本教研实践中去摸索和创新。
五、构建校本教研文化,让教学研究成为生活常态
学校文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教师在学校环境中工作,其信念、工作方式等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学校文化的影响。只有当学校学习文化为成员所理解、接受、认同并内化为内在价值时,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研成为生活的常态。校本教研关键是培养教师的研究乐趣,使教师养成良好的研究习惯,让研究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的行为,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生活,教学、研究、生活融为一体,密不可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校本教研已成为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们的一种内在需求,校本教研文化建设也成为促进校园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对学校、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水平与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校本教研培训是一种以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和教师实际、以促进教师提高和学生发展为目的的研究和培训,旨在提升教研质量,提高教师素质。开创学校科学、有效地教研长效机制,为了深入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要加强校本教研的领导和管理,校长是校本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第一责任人,既是组织者,又是管理者,更是参与者。校长应当身体力行,为人表率,做研究者、引领者,促进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健康发展。
2、完善学习制度,落实学习效果。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要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教学论,积极建构学习型的组织,在学习中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鼓励教师自订业务刊物,认真研读,定期交流,把学习理论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教师,用富有成效的教学实践鼓舞教师。
3、促进教师自我反思,在反思中发现闪光点,寻找不足,引领教师坚持写反思笔记,做到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深思,在反思中促进教师批评自我。
4、加强教师的交流与合作,为教师搭建交流的平台,促进教师团结互助,教研组每月进行一次教学交流和问题研究,通过参与式培训,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在研究中解决问题,促进发展。每学期组织同年级教师进行集体备课三次以上,进一步加强同一班各学科教师的交流与合作,督促教师互相听课,共同制定学生发展方案。
5、要积极为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创造条件,展示教师课堂教学的新成果,积极推行公开课申报制度。
6、建立良性的教师学习机制,积极参加县进修学校组织的教师进修学习。
7、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建立课堂开放日、课堂开放周,让家长走进学校,加强学校、教师、家长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8、加强专业引领,促进教师发展,要聘请教研员举行指导或通识培训,更新教师理念,切实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
9、学校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教师发展档案,制定骨干教师评选办法,引导教师在课堂上下功夫,在改革上求突破,在创新上做文章,在学生发展上求实效。
10、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对教师进行分类指导,让新教师上汇报课、学科带头人上专题研究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优质课,充分发挥优秀课例的示范、引领作用。
11、积极开展“三课活动”和课堂教学录相,帮助教师强素质、改不足,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12、强化课研兴教意识,开展以校为本的问题研究,教师要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以教学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焦点问题为抓手,认真开展行动研究,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13、认真参加人事局和教育局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与学习,要潜心研究,提高学习的实效性,真正提高的知识、理论储备,使其为自己教育教学服务。
14、教师要积极参加信息技术再提高的学习,及时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以适应信息技术教育的需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日趋完善。
15、加强教育科研成果展示,每学期进行优秀论文、个案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的评选活动,对发表、获奖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并将其装订成册。
15、加强教研活动,积极开展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进一步推动我校课堂教学的整体推进。
16、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
17、重点开展好“六个一”活动。
龙布中心小学
一、教师应从自身找原因,解决老师自己的、真实的和实际的问题、要转变听课评课思路,改变听课、评课的理念,真正走进课堂,到课堂里去学习,在原有听课的基础上,在做到以下几点
①通过建立课堂观察点,
②通过观察教师移动位置和学生参与的人数,
③仔细观察课堂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④教师讲课时结合了哪些生活实际,培养了哪些技能。评课时,要看课堂通过那些方面落实的本课目标。评课时评课堂中出现的问题、现象。教学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也提高了。
二、要想在课堂上具有见机而作的临场应变能力,就必须不断提高知识和能力水平,不断用新理念武装自己。为此要不断努力,始终保持崭新的头脑,最佳的状态去完成好每一天的工作。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首先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不在单纯做知识方面的传播者,将书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教给学生,而应当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只要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摆脱旧的束缚,走上创新之路。反而,如果教师的观念没发生转变,即使面对新课程、新教材,仍旧会"穿新鞋走老路"。
三、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将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贯穿与课程教学之中。正确认识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并不是有了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课程改革就能到位了。关键的环节还在于教师如何运用教材。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活动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有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四、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不只是一个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实施将变成一种动态的、生动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五、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整体考虑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创新意识要加强,一切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合作意识要加强,教师应该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探讨与交流;调控能力要加强,在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情况是无法预料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不断研究课堂调控艺术。
案例:
在一个主题为“抓常规,练实战”的校本教研活动上,一位教师献上了一节研究课。课后,大家对这节课都谈了自己的“看法”。
师1:我认为生字教学的方式有点呆板。
师2:我认为读的时间再增加一点如何?
师3:课前的谈话可以简单点。
师4:还需要有拓展。
师5:老师可不可以不跟着学生走。
师6:还可以留点课外作业。
师7:学生的思维训练不够。
师8:我认为读的形式还应多一点。
思考:
这样的讨论,尽说些无关痛痒的话,不着边际,不切实际。如果是一个“教学新手”,他希望能从中得到些收获,但听到这样一些话,如果不“晕过去”,至少也是找不着“北”了。比如,“我认为生字教学的方式有点呆板”,既然能说出他的“呆板”,也就说明自己有灵活的识字方式,那就应该提出来供大家参考;“我认为读的形式还应多一点”,还需要多哪些方式,至少应该列举一二,如小组合作读、小组探究读、个人表演读等,不要让人家听了仍是一头雾水;“老师可不可以不跟着学生走”,是的,现在有的老师走入了另一个极端,丧失了自己的主导性,那要怎样既落实主体性,又不失主导性,参与讨论者应提出具体的操作办法。……这种讨论,大家各说各的,而且大多是发一句言后就如完成任务似的“隐身”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与互动,有的只是走马观花似的浅层“把脉”,一句句不着边际的话反而束缚了他人的思维。这样的教研是伪教研,费时而无获。明天,大家依旧怀揣一张旧船票,课堂涛声依旧。
建议:
校本教研是在一次次活动中得以成长与发展的。如何真正让老师们在活动中既能“把脉诊断”,又能“开出良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让大家都能从活动中“购”得一双“新鞋”,然后走属于自己的“新路”?我以为,不妨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体现“校本”
校本教研,顾名思义就是以校为“本”的教研。它以解决本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出发点。而现实中一些学校却走入了一个误区——时时不忘从外面“拿来”,说是要与先进的理论接轨。可这样的内容,老师们听不懂、研不来,再说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相距甚远,研了也用不上。结果,这也接轨,那也接轨,接来接去使老师们都接不住“气”了,在教研中迷失了自我。
所以,对于学校领导来说,应深入“一线”,把握学校目前课改的推进进度,了解课堂教学现状,掌握学生素质发展情况,然后制定出研究的大方向,供各教研组选择。对于教研组来说,组长首先应带领全组教师先深入各班课堂听课,了解本组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然后组织大家进行交流,最后确定本组研究的主题和阶段研究内容。这样的内容大家都熟悉,教研活动时才能融入其中,实现真正的互动和互助,才能见成效。
注重“小本”
校本教研应注重“小”。从“小”入手,然后由“小”到“大”,校本教研的发展才有根基,才能循序渐进。
一所学校的校本教研,首先研究群体应体现“小”,应细化到年级组,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因为同年级组教师对相关的研究内容更了解更熟悉,活动时才更容易操作,更容易解决教学实践中发生的现实问题。
其次是研究内容要“小”。如以“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如何让学生有效布置自主作业”,“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提问”等为研究内容。这样的内容,切入点小,贴近实际,便于操作,容易出研究成果。这对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都有益处。
再就是研究的步子应从“小”到大。一个阶段,或半期或一期,解决某个研究内容为宜,切不可贪多、贪大求快。校本教研,计划(或规划)是必要的。但计划时,既要着眼长远,更要看清脚下的路。不能一个阶段这也研究,那也研究,“满河都是滩”,结果什么也没研究好,“欲速则不达”。所以,应根据本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能力水平,以“大目标下的小研究”为原则,把目标进行分解,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实,让预期成果在预期内得以实现。
校本教研,不在于叫得多响,而在于由“小”到“大”走“扎实”。
关注“人本”
校本教研,究其根本是着眼于人的发展。刘金生说:“人本是母本,校本是子本,没有管理的人本,也就不会有教研的校本。”由此看来,“人本”大于“校本”。所以,校本教研首先必须关注“人本”。
校本教研,首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及发展状况,了解学生的现实需求及成长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然后以此为出发点,开展校本教研。其次,各教研组应充分挖掘每个教师自身的优势,在教研中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互动交流,共享资源,提升校本教研的质量。特别是要扎实地开展好每一次的研讨活动。活动前,组内教师应充分认识本次研究的内容,需要达到的目标。在集体备课时,组内教师必须对做课教师的教学内容作全面了解,并进行设想,然后大家讨论时才不会出现教研组长一个人说了算的不良现象,也才会有向着共同目标的“百家争鸣”。每个人都真正地动起来,在互动中思考,在互动中交流,在互动中收获,在互动中成长。这样,大家才能“心往一处想”,才不至于形成“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的局面。
每一次的研讨要真正地动起来,还要多到课堂走几个来回。如初次活动后,大家坐到一起交流,看看问题是否解决,目标是否达到。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再行研讨,再回到课堂中经受实践的检验。一次活动的结束,不是完事大吉,而是一个新的研究的开始。校本教研就应该在解决问题——生发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中不断得以发展。
校本教研,教师的互动是关键。但互动要实、要新、要活,切不可让无谓的交流“冻”了老师们的思维,束缚了老师们的手脚。
一、以制度管理人——目标明确、分工合理
针对备课小组“徒有其名”现象、常规教研评课活动质量不高、部分教研“零学习”现象、大多数教师独霸讲坛不以生为本等诸多现状, 学校校务处应该编制《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汇编》。各个教研组应该坚持课题指导下的规模化校本教研活动, 可制订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 如《关于校级公开课的管理办法》、《学校教研组长职责》、《学校备课组长职责》、《学校课题组长职责》、《学校主研人员职责》、《学校远程教育资源及现代教育技术专用考核管理办法》、《学校常规教学要求》。
为增强规模化校本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 各教研组应该配合教务处制定关于课题过程管理的相关制度, 比如:《课题组阶段性研究计划表》、《教育科研课题管理手册》、《主研人员阶段性研究计划表》、《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公开课评课记录表》、《语文课前活动记录表》、《课题组成员月工作安排》、《教研组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办法》等。
规范的制度管理能克服课题研究的盲目性与随意性, 教师们在学校宏观规划指导下, 能分工合作, 目标明确, 步步为营, 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比如:我校就拟定了《市县级课题上交材料清单》和《课题组成员工作安排》, 将每位主研人员的阶段性任务、应该上交的材料交代得明晰清楚, 保证了课题过程管理的有序推进。
二、以活动锻炼人——群体参加、精细运作
我校对校本教研的定位是:以精品课题研究为抓手, 以活动为载体, 落实全员参与的与教学工作密切联系的行动性研究, 让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以科研促进教学, 形成人人都在课题指导下紧张而有序地开展研究工作的良性运作机制。比如, 我校语文组在夯实常规教研的基础上, 科学规划“晨读活动”“课前活动”“课中活动”“课后活动”“语文活动课”“周记练笔”“竞赛活动”“专研活动”“古诗文背诵”“社会实践调查”十大活动, 走精细化管理之路, 很好地解决了校本教研“研什么”的问题, 取得了良好成效。十大活动全面提升了学生语文素养, 同时对打造名师, 创建名校也产生深远影响。教师们勤于学习, 勤于实践, 产生了许多鲜活的案例。
案例一:基于“教学问题”的课题研究
教师们先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 再将问题转化为课题。出现的共向性问题有: (1) 如何解决课堂教学中无效的问答; (2) 如何创设最佳教学情境, 调动学生的“兴奋点”; (3) 如何在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 (4) 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5) 如何在对话和互动中落实基础知识; (6)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新的教学资源; (7) 课堂教学中教学与生活如何链接; (8) 如何在课改环境下落实课堂教学的常规要求; (9) 如何把教学反思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10) 如何增强教师教学反思能力; (11) 教师课前反思, 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应如何操作。
课题组督促教师作好个人观察实录, 或用摄像机全程拍摄, 或用录音笔实况录音, 然后通过回放聆听, 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课题组硬性要求上公开课的教师必须交一份教案和教学实录, 由组长派专人进行评点, 每学年将课堂实录汇编成册, 作为宝贵的教学资源在教研博客上传播。
案例二:教育叙事研究
要求教师善于用钢笔“录像”。其操作程序为:
明确教育叙事的内容: (1) 问题是如何提出来的? (2) 教者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3) 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障碍? (4) 产生的新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明确教育叙事研究的意义:讲故事就是反思, 讲故事就是在做研究, 收集、整理资料、撰写文章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
明确教育叙事研究的方式:可以是口语化的心得体会, 随意的手记, 也可以是记叙文、散文。要求有波折、起伏、跌荡的故事情节, 有教育意义, 有交流的平台。
案例三:案例研讨
我校语文教研组利用每年3月、10月教研月的契机, 通过案例研讨的形式, 以“打造魅力课堂, 引领专业发展”为主题, 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其研讨形式有两种:
一、聘请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分管教科研工作的教务副主任当教研员, 先由教研员听任课教师上研讨课, 然后庚即召开研讨会, 在各抒己见中统一认识, 发现问题, 任课教师及时消化存在问题, 修改教案。接着使用新教案, 再到平行班上课, 然后再研讨, 总结提炼出成功经验。
二、教研员和备课组一起研讨方案, 再选作课教师去上课, 然后研讨方案是否好、怎样改进, 接着用改进的新方案再到平行班上课, 最后总结提炼。
教研组内的年轻老师很好地承担了案例研讨任务, 通过她们的研究过程, 很好地解决了我校语文教师普遍存在的“文本解读不深入, 读书训练不充分, 语言品咂不细腻、师生互动不充分, 小组讨论走形式”等问题, 促进了全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以成果鼓舞人:重视交流, 物化成果
学校制订《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办法》, 对科研成果的奖励范围、奖励办法作了明确规定。周校长情系教育科研, 多次在会议上表示:学校将重奖科研成果, 每年为教师出论文专集, 对有教育科研成果的教师除了给予物质奖外, 在评职、分房、晋升等方面按相关规定予以奖励。
对参加获得校、县、市、国家级课题立项的教职工, 只要完成课题组长下达的任务, 经课题组长考核过关, 均可获得每期不少于100、150、200、400元的奖励。
奖励办法鼓舞人心,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全校教师兴起了总结经验的文风。2006—2007学年度, 共有20位教师在省级以上 (含省级) 发表论文38篇。获得各级论文奖63项 (其中省级一等奖8项) , 教师指导学生在报刊发表习作也蔚然成风, 共有20名学生在县、市、国家级刊物发表习作30余篇。
四、对农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几点反思
反思之一、应大兴广开言路的学风
反思之二、应大兴“博客教研”之风
反思之三、应大兴朴实扎实的研究之风
【教师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教师校本教研总结01-12
关于教师校本教研总结报告10-04
校本教研先进教师申报材料11-26
陕西省骨干教师省级研修校本教研考核材料09-21
教师个人校本研修计划12-15
教师校本研修计划书11-23
英语教师个人校本研修计划12-10
教师个人校本培训工作计划11-02
新教师校本培训计划表09-06
体育教师个人校本研修计划书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