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文规范及管理办法

2025-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行文规范及管理办法(精选4篇)

关于行文规范及管理办法 篇1

为规范公司各种文件的起草、签发和提高公文质量,确定文件编号办法,为各种文件的收发、存档工作奠定基础;确定公司重要信息披露载体的格式、样式,树立公司管理形象。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正确指导公司的各项工作,适应公司的快速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通过此办法的实施,达到各种文件可追溯,各级文件有保管,全部文件受控的目的。

一、纸型、纸质

复印纸A4型。

二、封面

文件材料10页以内的一般不加封面,确需加封面的材料可以加上,如规划、纲领性文件、规章制度、材料汇编等。封面可使用必要公司的统一VI形象(文字和徽标),但不宜用花边和图案。加封面的材料同时应加封底。

三、书写要求

(一)标题使用2号宋体加黑,顶行。

(二)副标题居中排列,使用3号宋、仿宋或楷体,但不与正文字体重复,破折号占2格。标题单独成行时,均无需标点。

(三)正文使用4号仿宋。每段文字前空两格,第2行起均顶格。不提倡正文内标题使用加粗或艺术字体,如行书、隶书、魏书、细圆体、综艺体、琥珀体、瘦金体等,以保持文面严肃、整洁。

(四)章节的排序为第一层“一”,第二层“

(一)”,第三层“

1、”,第四层“(1)”,第五层“1)”。

(五)正文中表格一般作附件置后。小于文面半幅的,可随文就位,与正文同宽。表内字体同正文,字号可略小。

(六)数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在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四、落款、盖印

在正文后空两行,单位名称按印章全称。盖印,可不写单位名称。成文日期中“○”用插入符号里的几何图形,不能用阿拉伯数“0”。最后一个字离右边沿四格。盖印跨年月日,上2/3,下1/3,左右居中,端正清晰。

五、分类与编号

(一)文件分类

公司常用文件格式为为:会议纪要、通知、通报、任命、其他管理制度、工作提案等,其中会议纪要不用文件编号,提取或说明时以某年某月某日(会议召开时间)及某领导(公司领导)主持的某某会(会议性质)为方式进行定位。

(二)简化编号名称

由于公文编号受长度,美观等各方面的制约,对内制度/规范性文件的页眉文字为靠左公司VI规范标识图形,靠右为公务编码,一般制度/规范性文件均需要编号,其它只作分类备案用文件无需编号。无论对内对外文件,页脚格式均为“第X页,共X页”,页眉、页脚均使用宋体小五号字,不加粗,带格式线。

(三)细化编号内容

仅限于下行文中的通知、通告,为公司行政部统一编制; 初拟编号内容包括:公司名称、部门名称、时间、文件顺序号(内部标准)。

编制方法:YXJT-HR-2016-001(公司人力资源部2016年第1份文件),其中公司名称:燕新公司=YXJT;部门名称:HR(人力资源部);时间:2016年,其后以此类推。文件顺序号:001,002,003……以此类推。如进入下一个年份则文件顺序号从001开始编起,如2016-001。便于管理保存。

(四)各部门名称为

财务部:CW,审计部:SJ,开发建设部:KF,环保事业部:HB,人力资源部:RL,行政部:XZ 所有文本依顺序排号,发文后行政部存档。

六、行文管理主要内容

外部函、电、来文,本公司内部下发的各种文件、资料、收发的各种传真及邮递快件等。

(一)内部发文管理

公司内部发文分为一般事务性文件、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和公务文书。一般事务性文件包括:通知、说明、各种统计表格等;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是公司在管理中的各项规定、办法、措施等;公务文书包括:请示、报告、指示、布告、公告、通告、批复、通知、通报、决议、函、会议纪要等;

公司下发的公文由行政部统筹管理,各部门一律不得自行向上、向下发送公文。公文字号由行政部统一编制。涉及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对外宣传、联络的文字材料,由行政部以公司名义发文。

(二)发文处理程序

一般事务性文件的发文,应事先向相关领导提出口头申请。公文及各种规章制度的发文,应事先向部门分管领导(副总裁、总监级)提出口头申请。

各类文件拟稿承办部门:

1、公司对外文件由行政部负责拟稿;

2、各部门(含分公司)间的往来文件由本部门负责人拟稿;

3、职能部门各种一般事务性文件,由发文部门拟稿;

4、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由相关管理部门负责拟稿。

各类文书拟稿要求观点明确、陈述清楚、条理清晰,标点符号使用正确。规章制度类要符合国家相关的政策、法律,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各项规定要明确具体、切实可行。要做到观点明确,文字精练,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标点符号正确,篇幅力求简短。人、地、物名、引文及时间要具体准确等。

文稿拟就后,拟搞人应填《文件生效审批表》办理审核手续。审核签发流程:

1、首先送行政部部初审,行政部部审查修改文稿;

2、送发文部门上级分管领导核稿,以公司名义对外文件由总裁办主任核稿;

3、公司各部门(含分公司)间的往来文件由总监、副总裁(分公司由分管总经理)核稿;

4、公司各种一般事务性文件,由下发部门负责人核稿;

5、公司各种规章制度由各部门负责人、总经理、董事长会审。其次进行会签、发送;

6、文稿审核会签后,按批准权限分别呈送相关领导审定批准签发。1).公司公务性文件统一由董事长签发;

2).建材事业部公务性文件统一由董事长授权分管总经理签发; 3).管理中心公务性文件统一由董事长授权建材事业部总经理签发;

7、公司行政公文、规章制度,在总裁办主任签署意见后,由董事长签发;

8、公司一般事务性文件由分管领导签发,重要文件由董事长签发。经各位领导审阅签发的文件承办部门将发文原稿(含《文件生效审批表》)送行政部存档,并由行政部负责打印、校对、登记后发布。行政公文、规章制度签发后,承办部门将发文原稿(含《文件生效审批表》)送行政部存档,并由行政部负责打印、盖章、装订、登记、分发后发布。发文日期以领导签发日期为准。发文编号由行政部按公文编号要求,依年份、流水号码一文一号编列。

七、存档管理

行政部负责将公司管理类文本、文件保存并建立档案一份。对临时通知,通报等存入内部行文相关档案,所有文件用专用文件柜保存、备查。各职能部门查阅、借阅行政部文档需经行政部经理同意,并办理相关借阅手续。

存档工作以方便查找、取阅为原则,用文件袋封存,文件框分类。

八、传阅管理

公司内部行文、收文不做批量印发但需相关范围内人员知悉的,由行政部制作《传阅单》,传阅人阅读后签名确认。

九、会议记录管理

(一)会议记录:是会议发言的原始记录,属事务文书,基本上要做到有言必录,所以做会议记录时,可采取笔录、录音、录像等科技手段,一般作为政策和成文依据,不予发布。

(二)会议纪要:是在会议记录的基础上,摘记要点,是法定行政公文,对会议的主要内容及议定的事项,经过摘要整理的、需要贯彻执行或公布于报刊的具有纪实性和指导性的文件。

(三)会议组织部门安排专人进行会议记录,会后整理会议纪要,并于会后一个工作日内,发各参会部门(复印件),原件(附签到表)交行政部存档。

(四)会议纪要需参会主要人员签字确认。公司例会纪要由总裁签字,直接下发;部门例会纪要由部门负责人签字;专题会议纪要需参会主要人员(或部门)签字。

(五)会议纪要按公司模板记录,会议迟到、未到人员名单附后。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请各部门参照执行。

关于行文规范及管理办法 篇2

【党政公文的行文规范】

作为“法定”公文,在写作的过程中有内在的程式和法定的规范,总的规范是《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具体来讲,通常有以下七种。

1、制发规范。

也就是说制发一件完整的公文,必须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而每道工作程序都有其特定的程式要求:拟稿→核稿→签发→制作→发送→归卷,这六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规定和操作要点。

2、名称规范。

公文写作中运用名称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其特点是地名、人名、单位名、事物名等的表述必须规范。具体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同一名称在同一篇文稿中多次出现时,要求表述词一致;要根据名称的变化而变化,不要因循旧名不变;运用同类名称时,要注意次序的排列;外国国名、地名、人名、党派名、机构名、报刊名、著作名等译名,要用国家有关部门明确统一的、通用的名称,不能自以为是,标新立异;地区名、单位名在文稿中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明其所在的省、市、县;使用简称时,要按照约定俗成的规范简称,而不能随意生硬编造;各类事物名称排列使用时,要注意相互间的逻辑联系;使用局部地区或系统内的熟语或行话应慎重,尽量不用。

3、数字规范。

阿拉伯数字在公文中凡是可以使用而且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如在表示数量、长度、高度、面积、体积、重量时,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在文件中排行时,十位数以上的不能移行。

4、计量规范。

公文必须使用国家法定的计量单位。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单位为基础,根据我国的情况,适当增加了一些其他单位构成的。常用的法定计量单位有:质量单位用千克或公斤、吨、克、毫克而不用斤、市斤、两、钱;长度单位用千米或公里、米、厘米、毫米而不用里、尺、寸、公分;功率单位用千瓦、瓦而不用马力;功、热单位用焦耳而不用卡、千卡;容量单位用升、毫升或立方米、立方厘米而不用公升、立升;电量单位用千瓦时而不用度;土地面积单位用平方米、公顷、平方公里而不用亩、分厘、平方丈;力的单位用牛、千牛而不用公斤力、千克力。

5、标点规范。

不能违背国务院、中办的严格规定。

6、用字规范。

公文中对汉字的使用要做到“三不”:不使用繁体字;不随意简化;不滥造汉字。

7、格式规范。

公文行文规范标准 篇3

一、公文文号的正确使用

印发公文时,年份外的符号应该用六角形符号“〔〕”(一般在电脑“插入”栏里“特殊符号”中选择),而不应该用小括号“()”或中括号“ [ ] ”。

二、标题的要求

(一)正文必须要有标题(封面除外)。标题(方正小标宋GBK二号字)(2011年11月),(方正楷体GBK三号字),班子名称或职务(方正楷体GBK三号字)。不得将标题字打印大小不一或中间加入其他艺术体。

(二)标题字数较多时,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不能把词、词组和专用术语分开。多行标题的排列方式一般是正宝塔、倒宝塔或棱形,避免出现上下长度一样的方形或上下长、中间短的沙漏形。

(三)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正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正文种类。标题中除规范性文件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三、正文的要求

(一)正文要与标题隔一行。

(二)正文(方正仿宋GBK三号字)。每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能回行。文中一级标题使用三号方正黑体GBK,二级标题使用三号方正楷体GBK,三级标题使用三号方正仿宋GBK,四级以下级标题与正文字体相同。一级标题后若回行不使用标点。

(三)全文层次序号的使用

第一层次标题(方正黑体GBK三号字)第二层次标题(方正楷体GBK三号字)第三层次标题(方正仿宋GBK三号字)第四层次标题(方正仿宋GBK三号字)

1.第一层为“

一、”,以下可排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

2.第二层为“

(一)”,以下可排

(二)(三)

(四)等,此序号是从插入中的特殊符号里选择,不采用输入法输入,括号后面不得添加任何标点。

3.第三层为“1.” 1后面添加的是圆点,而不是顿号或句号。以下可排2.3.4.5.6.7.等。

4.第四层为“⑴”,此序号是从插入中的特殊符号里选择,不采用输入法输入,括号后面不得添加任何标点。⑴以后可排⑵ ⑶ ⑷ ⑸等。

— 2 — 5.第五层为“①”,此序号是从插入中的特殊符号里选择,圆圈后面不得添加任何标点,①以后可排② ③ ④ ⑤⑥等。此序号还可以不单独作为标题序号在句子里使用。

(四)行文格式的要求

1.每个自然段的首行必须左空两格(包括序号)。一级标题前面不空格。

2.请示、报告、通知等有称谓的,文章的第一行称谓须顶格。

(五)正文中如有引用的内容则必须准确无误,必要时用括号加以标注。引用公文应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引用公文标题使用简称时,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

(六)正文如有附件,应当注明附件顺序和名称。先在正文下一行左空两格用三号方正仿宋GBK字体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

四、正文中一些主要标点符号的使用

(一)破折号。行文中作为说明解释的语句用破折号标明。总结、计划标题中如果使用副标题或文章中使用破折号,— 3 — 破折号的长度为两个汉字的长度,例“——”,而不是数个短横,例“——”。

(二)连接号。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之间用连接号,表示起止。工作计划、总结中使用到的主要有以下情况:

1.表示时间起止的,工作计划、总结中有关中的连接号“—”是两个字符的长度,也就是一个汉字的长度,不是两个短横或其它。

2.表示数目的,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数值的范围,例如:总结、计划中出现的“0~3岁婴幼儿”,0和3之间应用浪纹线。

3.表示地点的,例如:文山——百色,是两个汉字的长度。

(三)省略号。省略号的形式为“……”,六个小圆点占两个字的位置,不是六个小短横。

(四)标点符号的位置

1.句号、问号、叹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右偏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2.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3.破折号和省略号各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连接号、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这四种符号上下居中。

(五)页码用四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码标识,置于版心下边缘之下一行,数码左右各放一条四号一字线。单页码居右,双页码居左。空白页和空白页以后的页不标识页码。

五、文章中数字的使用

(一)使用阿拉伯数字。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有很得体的地方,所表示的数目又比较精确时,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年月日、物理量、非物理量、代码、代号中的数字。如:2013年2月25日 500克 20支 等。

(二)使用汉字。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凡是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如:星期六 二万五千里长征 第四方面军 一二〇师 “ 十二五”计划 零岁教育等。

(三)应当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四)全文数字字体均用Times New Roman

六、封面和成文结尾时间的汉字写法

(一)正式的计划、总结、报告、通知、请示等类的公文结尾的成文时间使用阿拉伯数字。

(二)时间使用汉字的规范写法,如:二〇〇九年九月十二日。二〇〇九年中的“〇”是汉字,可从插入中的特殊符合里选择,是正圆,不是椭圆,不是阿拉伯数字0,必须拼

— 5 — 写汉字〇。不能汉字与阿拉伯数字混用,不能写成二00九年。

(三)其他不规范形式,如:二〇〇九年6月或2009年六月。

(四)成文时间及文中不能拼写成大写的汉字,如:贰零零玖年玖月玖日。

七、落款及时间

落款位于正文内容空三行右下方,落款时间左空4个字,单位以日期为准居中。

八、公文中纸张及印章的正确使用

关于行文规范及管理办法 篇4

关于执行《审计报告》文书格式标准

及行文规则的说明

根据审计署第6号令的要求,为了规范《审计报告》的文书格式和行文规则,现将省厅执行《审计报告》文书格式以及行文规则的有关情况进行说明,供各地参考。

一、《审计报告》文书格式

(一)《审计报告》封面

1.《审计报告》文书封面。一是《审计报告》封面采用A3型幅面,定量为100g/㎡的纸张。二是封面字体和格式按照审办办发[2004]44号文件中“《审计报告》文书印制说明”的要求排版印制(见附件1)。《审计报告》封面内附正文,封

二、封

三、封四无文字。

2.《审计报告》发文字号。省厅从4月1日起,《审计报告》单独作为一个序列编号(如:××××年第1号,第2号,……)。

3.“被审计单位”名称书写单位全称。

4.“审计项目”书写格式一般为:项目审计的时间范围+项目审计种类名称(见附件2)。

(二)《审计报告》主体

《审计报告》内容的排版、印制、用印均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执行。需说明的是,《审计报告》无标题和版记。

二、《审计报告》行文规则

《审计报告》是审计文书的一种,主送被审计单位,发送主管部门或有关单位。向省委、省政府、审计署报送的审计情况报告,用行政文书形式上报。向省经济责任领导小组报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仍按原行文规则办理。

湖北省审计厅办公室

二OO四年四月六日

(样 式)

湖北省审计厅

审计报告

2004年第101号

被审计单位:湖北省财政厅

审 计 项 目:2003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及财政财务

收支审计

附件2

“审计项目”拟写案例

例1:对省财政厅2002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的审计。

被审计单位:湖北省财政厅

审计项目:2002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

例2:对建始县2001至2002年扶贫资金和扶贫贴息贷款的审计

被审计单位:建始县人民政府

审计项目:2001至2002年扶贫资金和扶贫贴息贷款的审计

例3:对省交通厅京珠国道主干线湖北省北段和武汉军山长江公路大桥建设项目竣工决算的审计

被审计单位:湖北省交通厅

上一篇: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手册下一篇:任职表态发言(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