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体系试卷(通用8篇)
单位: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18分)
1、企业标准体系应以和相配套。
2、围绕企业方针目标,企业应有计划地开展标准化工作,一般应 开展 等标准化工作任务。
3、工作标准由三个 层面结构。
4、企业标准体系水平确认工作坚持坚持
5、标准审查可以采取等两种形式进行。
6、企业自我评价应至少在标准体系有效实施评价机构确认应在企业标准体系发布后实施并有效运行至少个月以上。
7、企业自我评价后,应写出报告。
二、多种选择题(每题4分,共16分: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标准化审查是指对企业在新产品研制过程中是否认真贯彻了国家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而进行的监督检查工作。
A、老产品更新改进;B、技术改造;C、技术引进;D、设备 进口。
2、市地级确认机构可以受理
A、AAAA级;B、AAA级;C、AA级;D、A级。
3、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从 评价。
A、标准化工作要求;B、标准体系完整性和标准体系适合性;
C、标准体系中标准的适用性与充分性;D、标准体系和标准的实 施与监督检查。
4、标准体系的内在联系是指。
A、系统联系;B、结构联系;C、标准联系;D、功能联系。
三、是非题(每题4分,共16分:在括号中,对的打“√”、错的的“×”)
1、产品标准体系指作为产品生产、交付检验、验收和仲载检验用的依据,是生产企业对消费者和社会的产品质量责任承诺()
2、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应首先研究和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
3、标准体系自我评价应按照标准化计划进行()
4、工作标准就是为了保证管理标准的实施()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申请企业标准体水平确认应提交哪几份材料?(10分)
2、企业标准体水平确认从受理到审核的程序有哪几个步骤?(10分)
3、开展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与水平确认工作的基本要求有那些方面?
4、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自我评价与社会确认范围与基本条件有那些?
1 标准体系促进了企业管理
桂林乳胶厂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根据国家《关于加强工业企业管理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关于建立企业标准化系统的意见》等文件精神, 建立了企业标准体系。但由于当时国有企业受计划经济的经营模式限制。在建立标准体系的时候, 企业缺乏主动性, 而且没有正确处理好标准体系和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关系。因此, 当时的标准体系合理性、协调性、科学性不够, 体系显得非常庞大, 包罗万象, 对生产技术管理指导性差。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 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产品外销量越来越大, 各项技术标准日新月异, 国家对内销产品也加大了市场监管力度。如对企业生产组织、技术管理、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来的标准体系越来越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然而建立和完善企业标准体系成为国有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迫切需要。事实证明, 通过建立和完善企业标准体系对企业确实产生以下效果:
1.1 技术标准形成标准体系的主体。
原来桂林乳胶厂的标准体系表中, 技术标准含量约占标准的15%~20%, 主要为产品标准、工艺规程、和通用试验方法标准, 并以国家和行业标准为主。随着采用国际标准和生产销售发展要求, 国家和顾客对产品的卫生、安全、标识、包装、品种、质量稳定性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企业不得不自行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来满足这些法规、标准、顾客需求, 并加大了产品生产制造过程的控制。以避孕套产品为例, 国家标准修订频繁, 并等同采用ISO标准, 在产品性能指标上不断提高, 接收质量水平也不断提高。为此, 桂林乳胶厂先后制修订和实施了内控标准、详细的操作规程 (SOP) 、产品卫生规程、产品检验规程、包装检验规程、过程控制规程等标准文件, 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得到稳步提高, 得到国内外客户的一致好评。通过了国内外多种认证, 并荣获国家名牌产品称号, 产品销售的区域不断扩大。所以, 如果没有这些技术标准作为主体, 是不可能使企业适应市场不同的需求。
1.2 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紧密为技术标准服务
原来我厂的标准体系表中, 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含量约占标准的70%~80%, 而且很多标准与技术标准不相干。如分房、幼儿园、食堂、图书室、门卫等, 而生产、科研、技术管理等与技术标准配套的管理标准含量不多, 内容上基本沿袭过去的一般管理制度, 对管理的内容和要求、职责、管理程序、考核方法等规定不到位, 指导性差。
针对这些问题, 依据国家关于企业标准体系建立的系列标准, 通过调整和完善企业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 使标准体系有的放矢, 理顺了管理渠道, 明确了管理职责有效地支持了技术标准的贯彻实施。
1.3 标准贯彻实施能力不断提高
我厂建立标准体系比较早, 但当时注重的却是形式上的存在, 以满足上级机关的检查考核为荣, 标准贯彻实施能力不足。
企业标准体系建设是企业标准化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这次完善企业标准体系活动中, 我们通过大力宣贯标准的过程, 使有关人员进一步明确企业标准化的目的即“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变被动建立体系为主动建立;变满足上级要求为满足企业生存需求;变拥有标准体系为持续改进完善标准体系。通过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的过程不断提高企业贯彻标准的能力。其能力表现在:根据企业发展方针目标制定企业标准化计划;收集和研究国内外标准;加大对标准实施的人员、资金、设备等资源投入, 组织和实施标准;提高标准制修订水平。使每个标准有发展方向, 有实施和检查, 有修改和提高。
1.4 标准体系管理手段科学化、现代化
原来我厂的标准体系只采用简单的绘图表示, 现在我厂运用了电脑网络技术, 使体系的全图、要素表、直至标准文本全部链接和四层展现, 并放在企业内部网络上共享。使有关领导和管理人员便于查询和提出改进建议, 而不是堆积在标准化人员抽屉里。对标准信息的管理上除与国家标准出版机构、研究机构建立信息联网外, 还与国外发达国家标准库联网, 过去获得一份最新ASTM标准需要数天时间, 现在联网后, 不超过1天就能解决, 大大提高了标准体系管理效率。
由于我厂在完善企业标准化体系中注重实效, 作法创新, 获得了区、市标准化主管部门的较高评价。
2 建立和完善企业标准体系
我厂的标准体系如前所述, 建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随后, 与企业发展同步不断完善、修改、调整。今年, 我厂被自治区确定为桂林首家“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单位”后, 加大了标准体系建设的力度。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以下方面:
2.1 制定完善企业标准体系计划
完善企业标准体系和建立标准体系一样, 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与企业各项工作各个部门进行协调, 需要有组织的开展, 需要资源的配置和人员培训。因此, 以我厂技术部牵头制定了详细的完善企业标准体系计划, 报厂领导批准。事实证明, 周详的计划对完成系统工程是非常重要的。
2.2 调整和加强了标准化领导小组
我厂标准化领导机构是厂标准化领导小组, 后经多年的变化, 老人相继退休, 新的年青技术骨干、管理骨干力量不断出现, 如不及时调整将无法领导企业标准化活动正常开展。调整后, 我厂标准化领导小组成员扩大到16人。包括厂领导、工程技术、科研开发、质量管理、经营销售、市场监管等方面专家。并将调整后的厂标准化领导小组人员构成、管理活动、职责分工以企业文件发布。其主要活动包括对企业标准化计划的审定、企业标准的评审、企业标准体系规划管理、企业标准化工作协调等。同时调整了企业兼职标准化员队伍, 形成和加强了企业标准化新格局
2.3 对相关人员进行大范围的标准化培训
为了更好地完善企业标准体系, 使之符合国家颁布的有关企业标准体系要求、企业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及工作标准要求、企业标准体系评价要求等新标准, 我厂对调整后的标准化领导小组成员和兼职标准化员进行了系统的标准化培训达150人次。主要培训内容是:
GB/T 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GB/T 1.2-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
GB/T 15496-2003 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
GB/T15497-2003 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
GB/T15498-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
GB/T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 评价与改进
培训后对参加人员进行了考试和发证, 使所有从事企业标准管理人员做到持证上岗。目前, 我厂标准化人员均不同层次地获得了国家、企业从事标准化工作的资格。
2.4 研究和调整了标准体系架构
研究和调整了企业标准体系框架, 由原来繁琐的体系框架表调整为简洁的框图, 如下图。
2.5 标准整合, 修订、发布
调整企业标准体系框架后, 我们组织了全部兼职标准化员对企业现行标准进行了登记、修订, 对需要补充的标准加以分类补充制定。由于前期对兼职标准化员进行了培训, 因此在制、修定标准时, 所有标准在名称、格式、内容编辑等方面与国家标准要求基本相符, 并采用了TDS电子标准模板编写, 减轻了统稿人员的编辑负担, 提高了工作效率, 更重要的是企业标准化领导小组成员都经过标准化培训, 提高了标准审查水平。在这项工作中, 我们认识到, 要提高企业标准水平是建立和完善企业标准体系的最终目的, 而提高企业标准水平的关键在于企业标准的编制人员和审查人员的标准化水平。
在编写和审查标准时, 我们非常注重和强调企业标准与国家新颁布的质量管理、市场管理、医疗器械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等方面法律法规、标准的符合性。
目前我厂完善企业标准体系的工作已经进行到这步, 产品标准的复审也还在继续, 我厂将计划在近期完成所有企业标准的复审、报批、发布。
2.6 管理过程调控
在完成所有企业标准制修定发布后, 我厂将对这些标准抽样考核, 检查这些标准的实施情况, 对存在问题采取纠正措施, 不断完成管理过程调控, 使企业标准体系不停留在形式上的存在。
2.7 自评改进
抽样考核后, 企业将按GB/T T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 评价与改进标准进行自评和报上级标准化管理机关验收。
2.8 持续改进
我厂获得标准体系AAA确认后, 并不以此满足。企业还根据AAA确认时专家提出的改进意见进行了不定期检查和整改, 使企业标准体系达到更高要求。
3 标准体系的创新思路
企业通过建立标准体系的过程逐步体会到:标准体系是企业标准化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 建立企业的标准化体系才是我们的目标, 它的建立才能使企业的标准体系发挥作用。
比如, 我们作过质量管理体系的都知道, ISO9001将顾客需要作为关注焦点, 这个焦点通常以合同或技术标准、协议等形式表达出来。光有需求是不够的, 必须有组织、职责、文件、资源、控制、监督测量、纠正活动等一系列活动要素为条件才能实现顾客的需求。同理, 企业仅有标准体系也是不够的, 标准体系的实质是标准或规范文件的集合体。只有通过组织、信息、实施、监督、修订、评价等一系列活动要素为条件才能发挥标准的作用和体现标准化对企业的作用。
因此, 桂林乳胶厂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了适合企业发展的标准化体系。为了叙述之便, 我们简单地把它基本要素排列如下, 它的一般要素结构为:
这个体系包含了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静态包含了标准体系, 它是一个数据库;还包含了企业标准化的组织机构。静态部分是动态部分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动态部分最能体现企业的标准化工作的状态, 人员素质和业绩。如标准信息部分。企业分别为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乳胶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广西标准化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具备美国ASTM标准、美国FDA、中国标准研究中心、东盟技术标准等40余个网络成员资格, 因此具备了标准研究和更新的良好条件;
又如体系中的标准化活动模块, 企业标准化组织每年将围绕这些内容总结和计划工作, 包括标准的更新修订、备案、采标、培训等使标准化在企业不是停留在口头上, 书面上, 而是实实在在的工作, 并且是看的见摸的着的实际工作;
而标准化绩效方面模块更能提升标准化人员的素质和地位, 如企业在创名牌过程中, 由于高邦避孕套产品具备采用国际标准验收合格, 以及AAA级标准体系社会确认等资格, 符合名牌产品加分条件, 成为行业名牌产品得分最高的企业。通过这些事例增强了企业领导投资标准化的信心和决心, 更加稳定了企业标准化人员队伍。
4 共同探讨 夯实企业基础管理
通过我厂前阶段的完善企业标准体系的初探实践, 使我们更加认识了建立和完善以技术标准为主体, 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 将产品实现的要素、过程等分别纳入到企业标准体系, 使产品生产加工步入标准化管理轨道, 同时与企业实施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相结合, 互相补充、互相促进, 是加强企业标准化基础的有效措施, 也是促进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 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手段。以此为基础, 桂林乳胶厂先后获得美国PATH机构认可贯彻实施GMP规范的企业, 避孕套、医用手套、检查手套获得欧盟“CE”产品质量认证证书, 避孕套获得FDA“510”预销售通知书 (美国市场准入) , 南非“SABS”产品质量认证证书, 产品质量全面达到WHO标准和ISO4074:2002标准, 并通过测量标准化认证、环境体系认证和职业健康认证;2007年, 高邦安全套获得了“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2008年开始引入精益生产, 今年又取得了巴西国家卫生组织的手套产品质量认证和美国美联公司的现场审核合格证书, 目前企业正在中国化工集团总公司的领导下开始推行六西格玛管理。
在完善企业标准体系的探索实践中, 我们还认为, 企业不应局限于企业标准体系的存在形式, 而应侧重于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这就是企业标准化对企业技术进步的促进能力。它包括谁来管理、管理手段、管理理念。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长期的持续的系统工程, 它的效果应该从企业效益、企业社会形象等多方面考察。
从目前和今后我国和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看, 企业标准化将面临更多新的课题, 如:企业标准化如何适应我国标准化管理体制改革;企业标准化在我国规范市场过程中的动态管理;企业体制改革后的标准化体系;企业标准体系与绩效评价管理体系;企业标准体系与国际标准化等。我们将与行业内外标准化专家们一道共同探讨、夯实。
企业基础管理, 为企业在不断变幻的国际国内市场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作出更大贡献。
摘要:本文介绍了桂林乳胶厂建立标准体系, 创建AAA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基本做法, 并在建立和完善企业标准体系中获得技术和各项管理的进步。企业不仅按照相关标准实施, 而且勇于思考和创新。并提出了企业今后探索思考的方向。
关键词:标准化,标准体系
参考文献
[1]《企业标准体系实施指南》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编)
[2]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3]GB/T1.2-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
[4]GB/T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5]GB/T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
[6]GB/T15498-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
关键词:煤炭企业;弹性标准成本;考核体系
所谓弹性标准成本,就煤矿而言,是指在某一煤田开采区域(矿务局或矿业集团)选择具有典型地质、生产、装备、技术等条件的正常生产的矿井,运用科学的测定手段,以标准消耗量和标准价格计算的各生产过程的单位工作量成本;以此为标准,以生产、地质、装备、技术等经济技术条件为变量建立成本计算模型,测算出各个条件变量不同变化值对单位工作量成本影响的比率,来换算出不同矿井、不同条件的单位产品成本。弹性标准成本除具有标准成本的科学性、尺度性和目标性外,增加了对各种生产条件的“适应性”这一特点。
根据煤炭企业现行成本核算与管理现状,结合煤矿生产的特点,煤炭企业弹性标准成本考核体系的建立,大致应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建立健全区队成本核算体系
煤矿的区队成本核算,不仅是测定和建立弹性标准成本的需要,而且是归集煤炭产品中各生产过程成本核算的基础核算单位,也是运用弹性标准成本进行差额对比和分析的基本单位。根据目前区队核算的状况,一方面要选好配齐区队成本核算员,并要保证成为专职人员(有的单位让成本核算员从事办事员、记工员、领料员等工作)。另一方面,要把区队成本核算纳入矿井会计核算,真正形成三级核算体系,设计能够正确、全面反映各生产过程成本的专门报表,以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和及时性。
二、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和计量管理制度
因弹性标准成本的核算资料是以各生产过程的工作量和各种消耗的原始记录为基础的,所以,要在各个生产过程对水、风、电、油、气等安装测量仪表、对重量、体积、长度、数量等计量以及质量化验,都要设置专人或专门机构进行计量和化验,健全企业的计量管理制度。同时,要针对各生产过程的实际情况,制定严密的多联式原始记录表格、传递程序和汇总方法,以确保原始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价格管理制度
在消耗量测定后,决定弹性成本的另一决定因素是“标准价格”。就一个企业来讲,也就是结合市场采购供应价格的内部计划价格,它包括企业的材料、燃料、动力等价格和企业内部的劳务供应价格。内部价格一经制定,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并建立健全内部价格管理制度,防止内部计价混乱,以免影响弹性成本最终价差分析的正确性。
四、组建测定小组,加强测定领导
要选矿井计划、技术、生产、财务、工资、供应、计量、化验等业务部门的骨干人员,组成测定小组,进行选择性测定。为保证测定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领导(总经理、矿长)要亲自挂帅,做协调工作。要定期进行测定工作的总结、交流,提高工作质量。
五、弹性标准成本计算模型的建立
弹性标准成本模型应以煤矿的生产过程为对象建立,即掘进、回采、井下运输、巷道修复、设备装修、通风、排水、提升等。如对掘井工作面的测定,要有以下基本条件变量:巷道性质(岩、煤或半煤岩);岩煤硬度系数;断面规格;巷道坡度;掘进方式(综掘、炮掘、光爆等);支护方式(混凝土,木、U型钢支架等);各种材料用量;人员配备;机械化程度;劳动组织形式等。有条件的单位,输入电子计算机,建立弹性标准成本数据库和系统模型,将会得到更好的应用。
六、弹性标准成本计算模型的测定方法
计量模型建立后,主要工作就是组织选点测定。测定工作是一项繁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根据确定的每一生产过程的成本计算模型,要求在测算出常用变量组合模型的单位成本的基础上,测量出不同的各个变量组合模型的单位成本。其计算方法一般有:写实式,即对生产过程进行观察统计和调查了解,如生产环境、人员配备、劳动组织形式、支护方式、工时利用情况等;测量式,即对生产过程应用一定的仪器进行计量,如对水、电、油、气、风等进行跟班抄表,对工作面长、宽、高、坡度等跟班计量;化验式,如对煤岩硬度系数、工作面煤质等的化验;计算式,即根据班组及车间核算资料,剔除人为因素(如已领未用的材料、补发其它月份工资等)后的实际消耗情况;查阅分析式,对个别当前不具备测定的生产条件、大型材料及专用设备的消耗等,也可根据历史资料进行分析测定,但要注意可比性。
七、弹性标准成本各条件变量系数的确定
弹性标准成本的适用性就在于弹性,能否“弹”得准,关键在于各个条件变量修正系数的确定。在上述各生产过程、各种条件变化组合模型大量测定的基础上,对所获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归类分析,找出各生产过程计算模型中各条件变量对其单位成本的影响系数。如在掘进工作面确定某种支护方式对掘进成本的影响系数,作为该条件变量对掘进成本的修正系数。这样,根据各生产过程的基本成本计算模型和各条件变量的修正系数进行整理汇编,形成弹性标准成本核算手册初稿。
八、弹性标准成本的检验和修订
测定的标准成本,通过在各矿井的不同地区、不同地质生产条件下的验证,对脱离实际的要进行修订。通过反复验证和修订,最后形成弹性标准成本考核手册。
九、弹性标准成本考核体系的运用
主要应用于以下两方面:第一,编制主要生产过程标准成本预算。即根据各种生产、技术、地质、装备条件的变量系数编制出工作面或某生产环节的成本预算,作为对车间、班组的考核指标或费用控制指标。如果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生大的条件变化,可经有关部门审核后,根据该条件变量的修正系数进行调整(追加或追减)成本预算。第二,作为制订矿井主要经营指标的依据。在制订某一时期矿井经营指标时,可根据该矿井的主要生产过程的标准成本,测定出矿井的弹性标准成本,进而确定矿井的主要经营指标。
十、弹性标准成本的分析与考核
部门: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40分,每空1分)
1.«火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规定了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中的颗粒物CEMS、气态污染物CEMS 和有关排气参数连续监测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检测项目、(安装位置)、(调试检测方法)、(验收方法)、(日常运行管理)、日常运行质量保证、数据审核和上报数据的格式。
2.固定污染源烟气CEMS 由(颗粒物监测子系统)、(气态污染物监测子系统)、(烟气排放参数测量子系统)、(数据采集)、(传输与处理子系统)等组成。
3.固定污染源烟气CEMS 技术验收由(参比方法验收)和(联网验收)两部分组成。
4.为充分利用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能力建设成果,科学、准确核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推动排污费规范、足额征收,决定自(2011年第二季度)起,(30万千瓦)以上电力企业二氧化硫排污费必须应用经有效性审核的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进行核定、征收。
5.公司脱硫旁路挡板的(铅封工作)由自治区环境监察总队统一组织实施,脱硫旁路挡板的(铅封条及编号)由自治区环境监察总队统一负责制作,统一编号。现场铅封和启封等具体工作由(玛纳斯县环保局)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公司内由生产技术部环保专责负责管理。
6.国控企业对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负责。
7.国控企业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进行(巡检)、(维护保养)、(定期校准和校验),对异常和缺失数据进行(标识和补充)。
8.《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监督检查办法》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9.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确需拆除或者停运的,排污单位或者运营单位应当
事先向有管辖权的监督检查机构(报告),经有管辖权的监督检查机构同意后方可实施。
10.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监督检查分为(例行检查)和(重点检查)。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中规定我公司三期SO
2排放浓度的最高限值为(400 mg/m3)。
12.火电厂大气污染物的监测应在机组运行负荷的(75%)以上进行。13.本标准中1ppm二氧化硫相当于(2.86mg/m3)二氧化硫质量浓度。氮氧化
物质量浓度以二氧化氮计,1ppm氮氧化物相当于(2.05mg/m3)质量浓度。14.《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规定自(2014年7月
1日起)执行新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限值。
15.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
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16.安装的烟气脱硫设施必须达到环保要求的(脱硫效率),并确保达到二氧化硫(排放标准)和(总量指标)要求。
17.燃煤电厂建设脱硫设施时,必须安装(烟气自动在线监测系统),并与省级环保部门和省级及以上电网企业联网,向省级环保部门和省级电网企业实时传送监测数据。
18.通过有效性审核的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是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进行排污申报核定、排污许可证发放、(排放总量核算)、环境统计、(排污费征收和环境执法)等环境管理行为的依据。
19.排污单位通过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数据弄虚作假获取主要污染物削减量、有关环境保护荣誉称号或者评级的,由原核定削减量或者授予荣誉称号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予以(撤销)。
20.排污单位通过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数据弄虚作假,骗取国家优惠脱硫脱硝电价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通报优惠电价核定部门,取消(电价优惠)。
二、选择题:(30分,每题1分)
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中规定的2时段是指(B)
A.1996年1月1日起 B.1997年1月1日起 C.2004年1月1日起
2.《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规定我公司SO2的排放浓度是(A)
A.200 mg/m3; B.100 mg/m
3; C.50 mg/m3
;
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规定我公司NOX的排放浓度是(B)
A.200 mg/m3; B.100 mg/m3
; C.50 mg/m3
;
4.《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规定我公司烟尘的排放浓度是(B)
A.50 mg/m3; B.30 mg/m3
; C.20 mg/m3
; 5.世界环境日为每年几月几日?(C)A.3月12日 B.3月21日 C.6月5日
6.公司脱硫设施旁路挡板实施铅封后的管理规定是(B)开始执行的? A.2011年7月1日 B.2011年1月1日 C.2010年10月1日 7.判断排污者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的依据是(C)
A.环保基础标准 B.环境质量标准 C.污染物排放标准 8.工业三废是指(C)。
A.废水、废料、废渣 B.废水、废气、废料 C.废水、废气、废渣 9.安装脱硫设施后,其上网电量执行在现行上网电价基础上每千瓦时加价(C)的脱硫加价政策。
A.1.0分钱 B.1.2分钱 C.1.5分钱
10.2003年5月,国家环保总局决定,通过考核环境指标,管理指标和产品指标共22项子指标,对审定合格的企业授予(A)的称号。A.国家环境友好企业 B.清洁生产企业 C.绿色企业
11.(C)负责实时监测燃煤机组脱硫设施运行情况,监控脱硫设施投运率和脱硫效率。
A.省级环保部门 B.省级电网企业 C.省级环保部门和省级电网企业 12.各省(A)、发展改革部门、环保部门要会同电力监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对电厂环保设施的运行情况及脱硫电价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A.价格主管部门 B.财务审查部门 C.税收管理部门
13.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发生故障不能正常使用的,排污单位或者运营单位应当在发生故障后十二小时内向有管辖权的监督检查机构报告,并及时检修,保证在(C)工作日内恢复正常运行。A.两个 B.三个 C.五个
1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实施时间是(A)A.1989年12月26日 B.2002年12月28日 C.2003年9月1日 D.1984年11月1日 15.国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由(C)组织验收,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进行监督检查。
A.相关环保部门 B.主管环保部门 C.责任环保部门 16.《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管理办法》规定新建项目新增指标首先由各地从辖区 “十二五”“应关尽关、应治尽治”的减排项目中解决,并且项目隶属公司按照(B)的原则,优先在新疆辖区内所属排污单位应减排量中平衡。
A.总量控制
B.以新带老
C.排污许可
17.《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管理办法》规定在人口密度较大的人群集聚区,根据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应减少或不得增加(C)排放总量。A.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18.监督检查机构应当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定期进行例行检查。对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的例行检查至少(B)一次; A.每旬
B.每月
C.每季
19.公司未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同意,部分或者全部停运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进行处罚(C)
A.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 B.给予警告或者处以五万元以下罚款;
C.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或者处以五万元以下罚款; 20.国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必须同时符合以下(A、B)条件: A.安装的自动监控设施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验收合格; B.自动监控设施的运行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定期考核合格; C.经济综合宏观调控部门验收合格;
21.以下内容(A、B、C、D)是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进行现场监督检查的重
点检查项目: A.排放口规范化情况;
B.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端建设规范化情况; C.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变更情况; D.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状况;
22.排污单位或者运营单位有下列(A、B、C、D)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
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条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条第(二)项的规定处罚:
A.采取禁止进入、拖延时间等方式阻挠现场监督检查人员进入现场检查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的;
B.不配合进行仪器标定等现场测试的; C.不按照要求提供相关技术资料和运行记录的; D.不如实回答现场监督检查人员询问的。
23.公司CEMS管理制度规定,故障处理原则为(A、C)
A.先出后入,先高后低; B.先汇报,后处理;
C.先重点后一般,先调通后修理,故障消除后立即复原;
24.公司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必须与(B、C)环保部门的污染源监控机构
进行联网。
A.玛纳斯县环保局监测站 B.昌吉州环保局监测站 C.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
25.安装脱硫设施的燃煤发电企业,持(A)出具的脱硫设施验收合格文
件,报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审核后,自验收合格之日起执行脱硫电价。A.国家或省级环保部门 B.省级或地州环保部门 C.地州或县级环保部门
26.发电企业下列哪些行为(A、B)按照相关法规由省级环保部门、监察部门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A.擅自拆除、闲置或者无故停运脱硫设施及自动在线监测系统; B.故意开启烟气旁路通道、未按国家环保规定排放二氧化硫的; C.采取禁止进入、拖延时间等方式阻挠现场监督检查人员进入现场检查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的;
27.目前国家对废气排放物中的(A、B、C)征收排污费。
A.烟尘 B.二氧化硫 C.氮氧化物 D.二氧化碳 E.汞 28.发生下列(A、B、C、D、E)影响安全的紧急情况需开启脱硫旁路挡板门时,公司可自行启封,但必须在2小时内向有关环保部门报告。A.发电机组、增压风机、浆液循环泵等设备投入期间跳闸; B.增压风机入口压力、脱硫塔入口烟温和流量等参数超出保护定值; C.锅炉紧急投油助燃; D.除尘装置突然断电;
E.发生地震、火灾、电网故障等突发事件; 29.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政策(A、B、C)。
A.“预防为主” B.“谁污染谁治理” C.“强化环境管理” 30.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A、B、C、D、E)
A.法律手段
B.经济手段
C.技术手段
D.行政手段 E.宣传教育手段
三、判断题:(30分,每题1分)
1.采样或监测平台易于人员到达,有足够的空间,便于日常维护和比对监
测。当采样平台设置在离地面高度≥5 米的位置时,应有通往平台的Z 字梯/旋梯/升降梯;
2.为了便于颗粒物和流速参比方法的校验和比对监测,烟气CEMS 不宜安装
在烟道内烟气流速小于5m/s 的位置。
3.无自动校准功能的气态污染物CEMS 每15 天至少用零气和接近烟气中污
染物浓度的标准气体或校准装置校准一次仪器零点和工作点。4.每3 个月至少检查一次流速探头的积灰和腐蚀情况、反吹泵和管路的工
作状态。
5.机组脱硫旁路挡板铅封后,旁路挡板开关的定期试验周期,为每月进行
一次。
6.排污费按月或者按季属地化收缴。
7.对连续两次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不合格的,责任环保部门要通知企
业更换设备,重新安装,并按程序及时申请验收。更换的自动监测设备经责任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运行。
8.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监督检查结果,应当及时反馈被检查单位。9.对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的例行检查每月至少一次。10.需要改造、更新脱硫设施,因脱硫设备维修需暂停脱硫设施运行的发电
企业,需提前报请所在省级环保部门批准并报告省级电网企业。11.《燃煤发电机组脱硫电价及脱硫设施运行管理办法》中规定,脱硫设施投运率在90%以上的,扣减停运时间所发电量的脱硫电价款。
12.我国环境标准分为国家环境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
13.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损害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当事人可以委托
环境监测机构提供监测数据。1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书是指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凡是向已有地方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排放标准。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排放标准的,应当限期治理,并由环保部门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17.“十二五”对火电行业单机组、火电企业和公司主要污染物总量进行分别控制。控制的主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18.在建、拟建机组应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排放准,同步建设和运行符合规范要求的脱硫、脱硝设施和监控设施,综合脱硫效率应达到95%以上,综合脱硝效率应达到80%以上。
19.装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火电厂(包括热电联产电厂)的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工作由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20.不论何种原因导致的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缺失,国控企业均应在8小时内报告责任环保部门。
21.公司CEMS管理制度规定,检修公司负责CEMS设备正常运行,核实设备缺陷,及时消缺,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22.公司CEMS管理制度规定,生产技术部负责贯彻执行环保部门和上级部门对CEMS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
23.公司CEMS日常巡检制度及巡检内容规定,运维人员对CEMS系统的巡检每天不少于2次,运行人员对CEMS系统的巡检每班不少于2次。24.公司CEMS设施DAS系统操作界面上有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氧量、流量、流速、压力、温度等9个参数。
25.公司CEMS设施数据采集仪控制面板上显示的参数中,NOx排放浓度与分析仪显示的数值不一致,数采仪上传数值为分析仪显示数值的1.53倍。
26.公司CEMS管理制度规定,专业管理人员对CEMS设备的抽检每周不少于
2次,生产技术部管理人员对CEMS设备的抽检每周不少于1次。27.无自动校准功能的气态污染物和流速CEMS每15天至少用零气和接近烟
气中污染物浓度的标准气体或校准装置校准一次仪器的零点和工作点。28.由取得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的单位运行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的,排污单位应当配合、监督运营单位正常运行。
29.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的主要设备或者核心部件更换、采样位置或者主要
设备安装位置等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重新组织验收。
推进企业管理再上台阶
标准化行为企业是按照《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的要求,运用标准化原理和方法,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化体系并有效运行,在生产、经营等各环节实行标准化管理且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企业。企业标准化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一项综合性基础工作,是企业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到生产、技术、管理所有方面,贯穿于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因此,做好企业标准化工作对新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施工成本、开拓国内外市场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一、认清形势,自加压力,加快现代企业标准体系建立和实施步伐 目前电务公司职工人数50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50人。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立了四个分公司,一分公司为电力公司、二分公司为信号公司、三分公司为通信公司、四分公司为土建公司。目前,电力公司设立专业队6个、信号公司设立专业队5个、通信公司设立专业队5个、土建公司设立专业队5个。工待岗率为3%,在岗职工工资增长率11.8%,社保缴纳完成率100%。
公司投资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且无家底(无机械设备及备用资金),而集团公司每年下达的计划投资任务和上交款款任务重。02年-08年完成上交款分别为:46万元、96万元、146万元、346万元、680、720万元、960万元,09年上交款的任务计划是1080万元。在7年的时间里,我公司上交款任务提高20.87倍。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企业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对外抓市场,对内抓管理,以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来推动企业的整
体发展。为此,公司决定继续以质量体系管理为核心,全面推行ISO9001质量体系和计量体系标准,并在此基础上,自加压力抓管理,把质量管理之外的一些事项如环境、安全、组织宣传、后勤等管理也加以规范化,争取用1~2年的时间建立健全现代企业标准体系,规范运作,使企业管理走上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的轨道。
二、全员参与,保质保量,全面建立现代企业标准体系
为了尽快建立现代企业标准体系,电务公司一方面选送骨干外出培训,一方面组织人员到已通过标准化体系认证的企业学习经验,为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打下基础。
在总公司及集团公司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电务公司从2010年1月份开始,围绕现代企业标准体系的有关规定,在全公司范围内扎扎实实地开展建立现代企业标准体系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做到了“施工有标准,技术有规范,管理有条例,岗位有准则,考核有办法,检查有内容,奖惩有依据”,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各项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运行。结合电务公司的主要做法,我们的体会是:
1、领导重视,组织落实是关键
成立了标准化管理领导小组,由公司董事长、书记、总经理任组长,副总经理、分公司经理和各部门部长任组员。标准化管理办公室设在施技部,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工作。各项目主管为主要负责人,同时确定一名标准化管理员,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公司领导不仅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配合和支持,而且把建立现代企业标准体系工作列入企业工作计划和目标,作为公司的 2
一项大事来抓,并在各种会议上多次提出指导性意见和要求。
2、统一思想,增强意识是前提
标准体系建立和实施是一项全员性工作,必须统一思想,增强全员的意识。电务公司先后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培训班,请集团公司标准化专家为公司中层干部进行标准化工作的宣讲,为各部门、各岗位工作人员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在培训了一批骨干后,又对全体职工进行了学习和培训,参与培训和学习的员工达80%。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员工遵守标准、按标准办事的自觉性,为标准体系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通过现代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电务公司全体职工的标准意识发生了质的飞跃,企业的的整体素质大大提高。现在,各部门、各岗位职责明确,全员、全过程管理规范,上自董事长、书记、总经理,下至每一位公司员工都有一整套工作标准和考核机制,不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而且把广大干部从繁琐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放到创新工作中去,为实施企业“十二五”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今后新的发展中,电务公司将以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企业为契机,坚持不懈地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标准化道路,实现企业管理再上新台阶。
摘 要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所必需的程序和内容,也是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最重要的审计成果。因此,建立科学、完整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是搞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 主要经济指标评价体系
对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实行任期和离任的经济责任审计,是党和国家颁布的一项重要的规章制度。审计机构在接受组织、人事部门的委托,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要对被审计对象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作出审计评价。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不仅是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所必需的程序和内容,也是组织人事部门和被审计人员共同关心的问题。因此,建立科学、完整的审计评价体系和审计评价标准是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保证。本文就有关建立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和审计评价指标体系问题提出如下探讨:
一、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内容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内容应当由审计的内容来确定,也就是审计的内容决定评价的内容,审计什么就评价什么。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根据中办、国办发布的《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第十条第一款规定,以及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有关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规定。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主要内容有:
(一)对被审计单位评价的主要内容
第一,单位财务收支(资产、负债、损益)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评价。
第二,与财务收支工作相关的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如事业计划中销售量、销售收入、利润、费用预算执行等情况的评价)。
第三,重大经营决策的执行及其经营效果的评价(如项目的投资及其效果等方面情况的评价)。
第四,单位执行财务会计制度和遵守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情况的评价。
第五,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及风险管理控制方面的评价。
(二)对被审计人员应承担的经济责任的界定及评价的主要内容
经济责任界定的内容是针对被审计单位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财务收支不真实、资金使用效率差、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浪费及违反财务会计制度和违反财经纪律等方面的问题,评价被审计人员应承担的责任。简单地说,就是审计查出单位的问题,被审计人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第一,直接责任。一是直接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的行为;二是授意、指使、强令、纵容、包庇下属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单位内部管理规定的行为;三是失职、渎职行为;四是其他应当承担直接责任的行为。
第二,主管责任,是指除直接责任外,主要负责人对其直接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经济责任的行为应当承担的责任。
第三,领导责任,是指除直接责任外,主要负责人对其非直接主管的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责任的行为应当承担的责任。
二、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即评价的尺度,也就是说拿什么样的标准来作为审计分析、评判的依据,从而作出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
(一)经营计划指标标准
经营计划指标标准是以企业经营计划指标为标准,借以衡量和评价企业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对比的完成程度。企业的经营计划指标,是指母公司或集团公司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对所属企业下达的经营计划指标。
界定计划指标完成情况是目前大多数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的主要经济责任的体现,也是作为考核和兑现经营者收入和奖惩的主要依据。
(二)企业发展规划目标标准
企业发展规划目标一般是3~5年的发展规划目标。发展规划目标应经过企业经营班子、董事会或职工代表大??通过,并报上级部门(或集团公司)批准认可。
(三)历史指标标准
历史标准可分为时点标准和区间标准。时点标准一般是离任时点指标与任前时点指标进行对比,如总资产、净资产、股东权益、资产负债率等。
区间标准即任期内时间段累计或平均指标与任前相同时间段累计或平均指标进行对比。
根据需要也可以采用历史最高或历史平均标准。
(四)行业指标标准
第一,同行业同一时间平均经济指标标准。
第二,同行业同一时间先进经济指标标准。
(五)政策法规标准
第一,根据审计查出的问题,依据有关政策、法规、制度,分清查出问题的性质,界定和评价经济责任。
第二,对查出违纪违规资金分类确定量化标准。
违纪违规资金总额、违纪违规资金占比审计资金比例、某项违纪违规资金占某项审计资金比例等,并由此确定量化评分或评价的标准。
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方法
这里主要介绍比较分析法和评分法,这两种方法是目前在审计实践中运用比较多的方法。
(一)比较分析法
根据审计查明的结果,与有关标准比较衡量,然后根据差异情况,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分析评价意见的方法,这种方法也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一是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的对比:二是实际指标与历史指标比;三是实际指标与同行业指标对比;四是实际指标与集团内部企业之间达到的指标对比。
(二)评分法
根据被审计单位得分多少来评定任期经济责任的方法。通常按审计内容分解,按权重设定评分标准,再按实际审计后得分进行定量分析评价。
(三)综合分析评价法
在审计实践中,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上述两种方法和其他方法综合运用,既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和经验判断相结合综合运用。
四、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主要经济指标体系
企业资产负债结构是否合理,企业资产状况是否优良,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是否实现了持续的增长,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是否实现和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要切实回答这些专业的经济问题,作出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必须通过对一系列的经济指标进行分析和评判。主要应建立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体系:
(一)反映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
第一,股东权益保值增值率。该项指标是评价经济效益和经济责任的主要指标之一。在评价的文字表述上要注意概念的准确。要区别是保值还是增值的概念。如指标值为100%以内(含100%)时,应表述为股东权益保值率。当指标值大于100%时,则应[(期末股东权益/期末股东权益-1)%]表述为股东权益增值率。
第二,利润增长率。该指标是反映任期内企业利润增长情况的指标。在计算时应剔除虚增盈亏的影响因素。
第三,总资产报酬率。表明企业占用资产与创造利润的关系。期末总资产是对应的利润期间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总额。由于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总额是某一时点上的静态反映,容易受归还贷款或借款时点的影响,也可采用净资产指标来计算报酬率。
第四,销售利润率。该指标反映产品销售的获利能力。
第五,人均创利润。表明人均创利能力,属于劳动生产率指标,也可以用人均创利税指标来反映。
第六,投资回报率。计算该项指标时,可以是某一单项投资,也可以是长期投资或全部投资。该项指标是反映投资成本和投资取得的收益之间的比例关系,是评价投资项目和投资决策的重要指标。在评价投资项目时,一般使用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率等指标。
第七,每股收益增长率。该项指标主要是用于评价上市公司投资收益及投资效果的指标。
在计算该项指标时,应注意相同口径类比,注意增发、扩股、转增、分红等因素的影响。
(二)反映企业规模实力和发展能力的指标
第一,总资产增长率。表明企业管理和使用的总资产增长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规模的做大和实力的增长。
第二,资本增长率。表明资本积累增长情况,是反映企业发展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
第三,固定资产增长率。可以用固定资产原值计算,也可以用固定资产净值计算,在用净值计算时,应考虑企业采用不同的折旧会计政策,所引起折旧率和折旧额变化的影响因素。
第四,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市场份额可以是产值、销售额、销售量,采用什么份额计算,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市场可以是全国市场,也可以是某一地区市场。
第五,销售收入增长率(或主营业务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可以采用基比增长率和环比增长率的分析评价方法。在某些企业,由于受产品周期性强的影响,经营波动较大,可以用任期内累计数计算其增长率。
第六,资产负债率。该项指标主要与任期前进行对比,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实力和能力,主要用于评价经营风险。
(三)反映运营效率的指标
第一,总资产周转率。该项指标一般采用销售收入与资产占用总额的比值的计算方法,表明企业占用总资产的使用效率,一般用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表示。
第二,流动资产周转率。一般用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表示。
第三,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增加率。该指标反映离任时点与接任时点经营性现金净流量的增减变动情况。
第四,应收账款周转率。该项指标是反映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的指标。
第五,存货周转率。该项指标是反映存货的周转速度情况的指标。
第六,产品销售率。该项指标是反映已销售产品和已生产产品的比率关系,非生产性的商业贸易性企业,可以用已销售商品和已购入商品计算它的销售率情况。
第七,产品销售回款率。该项指标是反映已实现销售收入的产品的回款比率,即实现产品销售价格的货币资金收回情况。
第八,达产率。是企业设计生产能力和实际达到产能的比例关系。设计生产能力,可以按主要设备的生产能力计算,也可以按整个工厂(公司)的设计和建设的能力计算。
(四)反映资产质量状况的指标
第一,不良不实资产占总资产比率。该项指标是反映资产质量的主要指标,对不良不实资产的界定,一般要通过资产评估机构的评估。在离任审计时,要对企业资产进行全面的评估有一定的困难,可以根据已掌握的审计证据资料,对不良不实资产进行判断和评估。
第二,全部跌价损失占总资产比率。该项指标表明已计提跌价损失占总资产的比率,是衡量资产管理质量方面的指标,也可作为衡量资产质量的一个副指标。
第三,固定资产成新率。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主要基础元素,其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是衡量生产经营能力的重要指标。
第四,资产负债率。把资产负债率作为衡量?Y产质量的一个指标,主要是从资产与负债的结构比例关系上看其比例是否合理,也是测定和评估经营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
第五,流动比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是反映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率关系的指标,是分析和评估企业短期内偿还债务能力的指标。也可以作为分析流动资产结构变化和流动负债之间的关系,可以间接地从某一个方面反映流动资产质量的情况。
五、资产负债表科目中主要资产质量审计评价指标
第一,应收账款。主要分析的指标有不良不实应收账款所占比率及全部应收账款按其权重及账龄计算出它的平均账龄。平均账龄指标便于与历史及相关时期进行比较。
第二,存货。一是不良不实存货占比率(有账无物,账实不符);二是不需用(积压)存货占比率;三是存货跌价损失率;四是存货平均账龄(按加权平均计算全部存货的账龄)。
第三,长期股权投资。一是不良不实长期股权投资比率;二是长期股权投资跌价损失;三是长期股权投资增长率。长期股权投资增长率指标是反映投资运营效率和运营效果的指标,也可以作为间接分析评价长期股权投资资产质量的情况。四是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现金分红率。该项指标主要反映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的现金分红情况,是反映长期股权投资管理和运营质量的指标,可以从一个侧面间接反映其资产管理的质量情况。
第四,固定资产。一是不良不实固定资产占比率;二是未使用和不需用固定资产占比率;三是固定资产成新率;四是固定资产跌价损失率;五是主要固定资产设备利用率。
第五,在建工程。一是不良不实在建工程费用比率;二是在建工程跌价损失率。
第六,无形资产。一是不良不实无形资产比率;二是无形资产跌价损失率。
对资产负债表中主要资产项目进行质量判断和评价时,应主要运用经济指标对比分析的办法,以真实、准确、完整的数据及量化指标为审计评价的主要依据和方法。
评价资产质量,一是从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的各科目静态分析入手,主要看该项资产的账表是否相符,是否真实反映了账面价值,有没有潜在亏损或“水分”;二是从资产结构上分析其合理性,各项资产配置比例关系是否符合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三是从动态上分析,主要看该项资产的管理过程、运营效率和效果,作为分析资产质量的一个因素,而从另一个方面则反映和分析资产管理的质量情况。
作为经济指标评价体系,它可以比较全面系统地揭示和反映企业综合经济效益、企业规模和发展能力、企业运营效率、企业资产质量的状况。审计机构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可以根据不同企业的情况,选择和运用能够揭示和反映经济事项本质的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
(作者单位为广州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供电企业以完善组织构架、梳理业务流程、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 从营销体制管理、营销业务流程、营销班组建设、提高营销人员素质和实现城乡营销一体化等方面入手进行推进, 在企业中树立“全员营销、全员服务”的理念, 最终实现电力营销管理业务流程化、作业标准化、服务规范化、管理精细化、营销信息化。
1.1 业务流程化
在对现有的营销工作按照专业进行分类分析的基础上, 采用过程方法对各项具体工作进行梳理, 关注过程衔接, 确定关键过程和增值过程, 明确专业之间的输入和输出接口, 形成流程化的业务控制方法, 用流程的高效保证业务的高效。
1.2 作业标准化
对所有涉及客户端服务的专业, 包括电能计量、装表接电、业扩、抢修、用电检查、抄核收、负荷控制等专业的工作予以规范, 对其现场作业通过技术标准、作业指导书、作业卡、工作票的形式进行固化, 要求所有从事这些专业的人员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执行, 确保各项现场作业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及时性。
1.3 服务规范化
建立客户满意度测量、分析和评价体系;注重服务过程的优化;完善对外服务的规范, 明确服务提供项目, 向社会做出承诺;明确服务提供者的责任和要求, 建立更量化的服务目标, 以利于服务的管理和考核。
1.4 管理精细化
要求营销服务具体工作实现精细化, 即服务的每个步骤都要精心。
1.5 营销信息化
以公司客户服务技术支持系统为手段, 加强数据收集、分析, 促进信息沟通;以标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为内涵, 建立高效、准确、智能化的电力营销标准体系。
2 营销标准化建设实施过程
采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PDCA循环的思想、过程方法和管理的系统方法实施标准体系建设, 按照GB/T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建立企业标准, 它包含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和技术标准。通过设置营销系统总体目标, 将其分解形成管理目标和工作目标;管理标准描述各项业务的管理目标, 工作标准描述各岗位的工作目标, 技术标准和作业指导书进行整合描述完成管理目标和工作目标应实施的具体过程和方法;记录表单是完成上述文件的要求留下的活动证据。因此, 在整个标准体系文件中, 目标的建立、分解、实施和考核是贯穿整个标准体系的主线, 通过各层级目标的实现和考核形成完整的电力营销考核评价体系, 最终形成自我评价、自我改进的标准体系。
2.1 流程再造
在进行营销标准体系建设过程中, 应严格遵循五项原则 (即先进性原则、实用性原则、“五统一”原则、闭环性原则、“四结合”原则) , 建立科学合理、管用适用的标准体系, 修编制定严谨完善、操作性强、切合实际的制度流程。
2.2 推进体系建设
构建营销组织架构。确定营销系统的管理界面和岗位职责等。包括:内部组织机构、岗位设置, 形成供电单位典型岗责体系;电力营销各项工作的主要内容、目标和指标、关键节点及过程质量要求等;过程流程图;各专业、过程之间的接口及职责划分;职责权限分配。
开展营销标准体系文件编写。体系文件包括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其中:管理标准包括:业务、安全、信息管理标准, 体系评价管理标准, 班组建设管理标准等。技术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技术规范、业务流程、业务规范和现场作业卡等。工作标准包括管理层、操作层岗位工作标准。
讨论审定标准体系文件。相关部门从专业的角度对编写完成的标准体系文件进行初审、再审。
2.3 试运行全面铺开
全面按照PDCA循环的要求, 同步开展试运行。在试运行过程中, 重点完成供电企业营销组织构架完善、标准体系文件全员学习、培训和试运行等工作。按照“分步实施、自下而上、创新机制、务求实效”的原则, 实现3个100%目标:标准化全员培训率100%, 考试通过率100%, 工作流程统一、个人作业规范达标100%。
结合实践, 不断完善营销组织架构。
2.4 监督评估 持续改进
标准体系评价能够验证营销体系的适应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结合评价结果, 修改和调整标准体系文件, 改进营销员工日常行为, 对发现的问题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通过循环式的评价、改进、提高, 呈现出管理效率的螺旋式上升态势。
评价以营销标准体系涉及的管理、技术、工作标准和营销班组建设评价为依据, 结合实际工作, 采取实地对照的方式进行。
3 营销标准化体系建设成效
3.1 营销标准体系文件
运用ISO9000质量管理的方法, 通过营销标准化建设工作, 按照企业标准体系文件, 结合营销工作实际, 编制了一套较为系统完善的营销标准体系文件。
3.2 优化组织机构
机构设置专业化。通过营销标准化建设, 在对现有业务流程充分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创营销优质服务的要求成立了稽查中心、负荷管理中心、科学用电中心、客户服务中心等机构, 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营销工作的需要。
3.3 明细工作界面
一是理清了组织机构, 界定了岗位责任, 并对每个岗位制定了岗位工作标准, 对岗位的主办责任和配合责任进行了规定, 从岗责体系的角度划清了管理岗位和操作岗位之间的工作界限。二是针对业务管理的具体要求, 对管理目标、管理内容和方法、管理的考核和管理痕迹进行了规定, 制定了相关的专业管理标准, 把管理层对业务的管理和考核进行了细化和量化。三是针对各项业务操作, 分析关键过程和价值创造过程, 以流程的形式界定过程、实施责任、实施方法、风险控制要求等内容, 提高员工个体执行力, 形成有机良性循环。
4 结束语
1月21日,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两项地方标准,并于2014年2月1日起施行。山东省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和报告编写指南等系列地方标准,这在全国省市尚属首次。
据了解,该系列标准由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和省企业信用与社会责任协会及企业社会责任考评的先行先试开发区及企业联合起草。指标体系采用基本指标和进步指标相结合的模式,包括4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58项三级指标、119项评估内容;指南标准包括报告编写的内容要求、质量要求、报告结构等,并辅以翔实的指标解读。
标准化已经成为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重要趋势。近年来,包括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社会责任倡议、行业的社会责任指引、利益相关方的社会责任规范、大型跨国公司的企业行为守则等国际标准正在成为国际通用的新的商业语言,逐步影响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品质和方向。
同时,国家相关部门也正在编制社会责任中国标准,将从宏观层面推动国内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据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专家介绍,目前正在制定的社会责任国家标准包括社会责任指南、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和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等三项。
山东省顺应全球企业社会责任出现的标准化趋势以及国家社会责任标准的建设,在中国地方政府层面,率先推出《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指南》(以下简称地方系列标准)等地方标准,以标准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具有开创性和示范意义,并体现出地方区域特征。
基础与深化
据了解,自从2008年以来,山东省企业信用与社会责任协会在山东省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着力推进山东省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其中重要的工作就包括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建设等。省内数百家企业参与了该项工作,为标准的编制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因此,此次发布的地方标准具有很好的实践基础。
上述地方系列标准来源于实践,同时也是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一次重大提升与深化,呈现出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系统性、完整性,标志着山东省在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和理论的探索上迈上了新台阶,进入到新阶段。
规范与引导
标准具有基本规范的作用,而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则是企业通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工具和解决方案,具有很强的引导性和适应性。山东省地方系列标准在设定基本指标的同时,设立了进步指标,即向企业提出了履行社会责任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同时也为企业做得更好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标准中的基本指标和进步指标充分体现出社会责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因此,该标准不仅可以应用于评价,更重要的是为企业提供了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可指导、可操作的标准。因此,该系列标准对于推动山东省乃至其他地区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山东省质监局副巡视员王光辉认为,标准的实施将不仅有利于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还通过企业社会综合测评等促进政府管理企业方式的转变,并规范第三方社会责任的评价组织,保证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服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本刊主编于志宏表示,“总体来说,此次通报的标准是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领域发生的重大标志性行动,对于推动山东省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以及推动山东省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应用
作为始终关注并倡导社会责任的先锋媒体,本刊见证并报道了山东省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起步和发展,传播了国家电网山东电力公司等部分优秀企业的理念和实践案例。本刊率先在国内提出责任竞争力理念,倡导从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提升企业、区域和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并建立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评估体系、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估体系。
在该地方系列标准发布之后,如何推进应用值得思考。首先应进行更为广泛的传播,让企业、政府、社会充分认识到系列标准的价值以及与自身的关系,形成积极推动企业应用标准、社会运用标准的氛围。
同时,强化对于重点企业实施标准的指导。如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黎燕指出,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当多的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知识知之甚少,或理解偏门。因此,在标准宣传贯彻的前期,重点引导一些意愿较强、基础较好的企业积极应用标准将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
另外,上述指标体系评价机构须需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这是维护标准严肃性、权威性的重要内容,也是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各界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信任与否的重要依据。
“两项标准的宣传贯彻将作为2014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协会工作的重点来抓,具体抓好宣传、培训、评选先进、评价试点、文库建设等项工作,并积极倡议全省各级各类企业增强责任意识和机遇意识,不失时机地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企业战略,融入企业文化,嵌入企业管理。”山东省企业信用与社会责任协会会长王天仁表示。
【企业标准体系试卷】推荐阅读:
企业安全标准化标准09-15
物流企业标准与标准化07-24
企业标准申请流程07-26
企业标准自我声明09-11
上海市企业标准06-24
企业质量管理标准09-16
企业厂务公开工作标准09-19
小微企业划分标准09-22
企业安全标准化规范06-11
安徽省企业标准备案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