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城市经济调研报告(精选7篇)
市水务局
一、宜宾城市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现状(一)城市排水管理机构建设及工作交接情况。
根据宜宾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对水务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九县一区先后都完成了水务局的组建工作,其城市排水管理职能同步调整到了水务局。但除南溪县水务局内设了城市排水管理机构、落实人员编制和城市排水管理实物性工作移交到位外,其他区县均有不足:翠屏区、长宁、珙县、江安、筠连、兴文、屏山和宜宾县水务局内部均未设置城市排水管理机构;高县水务局虽然设置了供排水管理股,但未落实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江安、筠连和高县城市排水设施,以及长宁、屏山、珙县和宜宾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城市排水设施建设维护管理仍在住建部门。另外,全市镇乡排水行政管理工作均在区县环保部门。
(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情况。
十一五期间,全市建成县级以上生活污水处理厂9座,污水处理总能力为13.55万吨/日,完成总投资33172万元。兴文、江安县和宜宾南岸污水处理厂实现正式运行,达标排放;南溪、长宁、筠连、高县、珙县和宜宾县污水处理厂,于2010年相继获得省环保厅试运行批复,目前仍在进行工艺调试,并积极做好申报正式运行的相关准备工作。屏山县城新址污水处理厂和宜宾杨湾污水处理厂分别于2010年12月初和12月中旬开工建设,目前正在进行场平,两座污水厂均计划在2011年底完成主体工程,2012年竣工并投入运行。届时,全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总能力将达到18.05万吨/日。
(三)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情况。全市建成DN50以上排水管网1300多公里,其中,DN300以上雨污水合流管网约678.95公里,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相配套的DN300以上污水管网223.99公里,正在建设的有160.75公里。
建成雨污水提升泵站17座(中心城区13座,江安县2座,宜宾县1座,兴文县1座);建城区污水管网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32千米。“十二五”全市规划建设污水管网589.78公里,需投入资金在10亿元左右。
(四)镇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
近两年,各区县将镇乡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纳入镇乡党政“一把手”年度考核内容,且实行一票否决制,并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因此成效比较显著。翠屏区的镇乡污水治理工作名列川南地区前茅,全区有6个乡镇配套建设了污水处理站,其他乡镇配套建设的是集中式沼气净化池。截止目前,全市建成污水处理站21座,分别是江安县1座(夕佳山镇),南溪县1座(刘家镇),高县1座(可久镇),兴文县4座(麒麟、仙峰苗族乡、大坝乡、太平镇),筠连县3座(高坎、塘坝乡、沐爱镇),宜宾县3座(喜捷、高场、白花镇),翠屏区8座(宗场镇、邱场镇、牟坪镇、李端镇、菜坝2座、宋家2座);在建7座,分别是江安县1座(铁清镇),南溪县1座(林丰乡),高县2座(四烈乡、双河乡),兴文县3座(莲花镇、玉屏乡、僰王山镇)。
(五)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
目前,除筠连、珙县和屏山县外,其余区县均在征收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费。截止2010年11月底累计征收污处理费3542万元。江安县居民用水0.4元/吨、行政事业用水0.8元/吨、工业用水0.4元/吨、经营用水0.9元/吨、特种用水1元/吨;长宁县居民用水0.25元/吨、行政事业用水0.4元/吨、工业用水0.4元/吨、经营用水0.5元/吨、特种用水0.7元/吨;高县居民用水0.3元/吨、行政事业用水0.5元/吨、工业用水0.5元/吨、经营用水0.5元/吨、特种用水0.7元/吨;南溪县居民用水0.2元/吨、工业用水0.5元/吨、经营用水0.5元/吨、特种用水0.5元/吨;兴文县居民用水0.5元/吨、行政事业用水0.9元/吨、工业用水0.8元/吨、经营用水1.1元/吨、特种用水1.3元/吨;宜宾县居民用水0.4元/吨、行政事业用水0.7元/吨、工业用水0.5元/吨、经营用水0.7元/吨、特种用水1.1元/吨;翠屏区居民用水0.4元/吨、行政事业用水0.4元/吨、工业用水0.7元/吨、经营用水0.9元/吨、特种用水1.3元/吨。
二、宜宾城市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排水管理机制不顺。各区县虽然都按照宜宾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对水务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相继完成区县水务局的组建工作,但绝大部分城市排水设施建设维护管理工作均未同步移交至水务部门。
(二)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偏低,根本不能满足污水处理厂运行资金需要。目前9座已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处理每吨污水的平均成本,最高的为2.84元,最低的为0.6元。而全市各县征收的污水处理费居民用水在0.2-0.4元/吨(占自来水公司售水总量的70%以上)、行政事业用水在0.4-0.9元/吨、工业用水在0.4-0.8元/吨、经营用水在0.5-1.1元/吨、特种用水在0.5-1.3元/吨之间;筠连县和珙县甚至尚未开始征收。
(三)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和进水量不稳定。十一五以前,建设的城市排水管网几乎都是雨污合流制管道,全市目前已建成DN300以上的污水专用管道仅223.99公里,只为相同大小雨污合流制管道建设总长度的三分之一。降雨时,过多的雨水进入生活污水处理厂,造成污水厂进水浓度集聚下降;雨量偏大时,污水厂的进水水质可不经过任何处理就能达标排放。
(四)污水处理厂专业技术人员匮乏。部分县城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未采取市场化,由当地自来水公司派出一部分人员,经省住建厅培训机构短时间培训,就从事污水处理厂的设备维护管理和操作工作,对污水处理技术理论、设备原理和远程控制系统研究不够深入,基本上均不能有效解决污水处理厂日常运行中发生的各种常规性和专业性的问题,过多依赖于设备供应商和中控系统开发商工程人员。
(五)城市排水基础设施档案资料不完整。历年来,我市城市排水设施在没有城市排水专业规化和城市排水设施维护管理移交办法的条件下建设和发展,致使城市排水设施建设档案资料收集归档不力、资料保管不善和建管移交不规范。
(六)雨污合流制管道分流改造难度大,改造费用高。城市雨污合流制管道几乎都位于旧城区,其旧城区的显著特点是:车行道和人行道非常狭窄,交通流量大,商业以街为市,地下各类杆管线密集;加之,地下杆管线档案资料不全,敷设具体位置不清。因此,开展管网改造需协调的单位和商家众多,施工路段交通影响大,施工作业极易损毁其它城市基础设施,相对于新建工程,其工作难度和费用均较高。
(七)城市排水管网敷设位置不清,污水来历不明。城市排水设施档案资料不完整,对地下排水管网的起止位置不能查证核实,每个排污口污水来源无法确定,增大了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难度。另外,市政排水管网覆盖区域内部分企业未建设独立的工业排污设施,而是将废水直接排入城市公共管网,接入点位置多数又不详,其水质监测难度大。
(八)乡镇排水设施建设滞后。大部分镇乡排水设施均为雨污合流制暗沟,“十一五”期间,财力条件相对较好的镇乡,逐步对原雨污合流制排水设施进行了分流改造,且新建排水设施统一采用雨污分流制,同时,配套新建了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多数为沼气池,小部分为厌氧+人工湿地或厌氧+爆气+人工湿地工艺)。
三、加强宜宾城市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对策
(一)根据中央、省、市对水务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当前我市政府机构改革的步伐,着实加快推进区县水务体制改革进程,建议尽快在区县水务局内设置独立的供排水管理机构,并落实人员编制和办公经费,尽早完成多龙治水向一龙治水的转变,确保市、县(区)城市供排水管理工作协调一致和供排水事业健康发展。
(二)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根据省政府向市政府下达的《宜宾市“十一五”水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2006-2010年)的规定,督促指导已运行未开始征收污水处理费的污水厂尽快启动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工作。已征收但征收污水处理费标准偏低的污水处理厂,尽快启动完成污水处理费的调征工作。以满足经后污水处理厂日常运行资金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污水处理厂的治污能力。
(三)科学合理利用国家和省上关于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及城市生活污水治理方面的项目配套资金,进一步加大本地财政投入力度,结合城市改造进程,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制订计划,逐步对原雨水、污水合流制管网和暗沟进行改造,确保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和进水量趋于一个稳定的正常浮动范围。
(四)采取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的方式,引进社会诚信度较高,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的污水处理厂运营商,或者由市上牵头面向社会定向统招污水治理工艺等专业技术人才,以彻底解决各地污水处理厂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的问题。
(五)建章立制,依法管理。首先,应建立健全城市排水设施建设、移交、管护等相关工作制度;其次,加强对城市排水设施工程建设中、建管移交过程和工程档案资料收集及管理的指导和监管力度;第三,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大查处城区工业企业向市政管网偷排废水的行为;第四,落实专项资金,对本地的城市排水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建立一个完整的城市排水设施管理体系。
工业化强于城镇化
“两化互动”作为城市经济实施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的主要抓手,最重要的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相互作用力。
工业化程度较高
分析2006~2011年工业化率数据,可以看出宜宾工业化目前的发展态势。
其一:宜宾工业经济处于主导地位。2011年,宜宾工业化率达57.1%,工业在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已超过半壁江山。
其二:宜宾工业化率居四川前列,经济大市中的第1位。2011年,宜宾工业化率居四川省第4位,经济大市中更是排在第1位。
其三:宜宾工业化率提升快。2006~2011年,宜宾工业化率提高了13.8个百分点,居四川省第7位,年均提高2.8个百分点。
其四:宜宾工业行业内部形成了以资源类的综合能源和特色产业类的酒类食品、化工轻纺、机械制造这四大类产业为支柱的产业体系。2011年,宜宾规模以上工业中,综合能源、酒类食品、化工轻纺、机械制造这四大类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4.6%。
城镇化程度偏低
分析2006~2011年城镇化率的数据,可以看出宜宾城镇化目前的发展态势。
其一:宜宾城镇化水平总体较低。2011年,宜宾城镇化率为39.4%,低于四川省2.4个百分点,远低于全国51.3%的总体水平。
其二:宜宾城镇化率处于四川省中游水平。2011年,宜宾城镇化率居四川省第10位,7个经济大市中排在第4位。
其三:宜宾城镇化率提升快,差距不断缩小。2006-2011年,宜宾城镇化率提高了9.6个百分点,居四川省第2位,年均提高1.9个百分点。2011年,宜宾与四川省的差距由2006年的4.5个百分点缩小到2.4个百分点
工业化、城镇化与城市经济相互促进
对宜宾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化助推工业化以及城市经济发展三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对这三者的相互作用有具体的认识。
工业化带动城镇化
工业化对城镇化有直接带动作用。就西部欠发达地区来说,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是工业就业人员增加的重要途径,对于城镇化来说,这些新的产业工人由农村常住人口变为城镇常住人口,直接带动城镇化率的提高。2011年相比2006年,宜宾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增加了15.1万人。工业从业人员的增加直接带动城镇化率提高3.4个百分点,居四川省第9位,居7个经济大市的第5位。
工业化对城镇化有间接带动力。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来说,近年来工业化的推进,突出表现为工业园区建设的加快,工业园区建设除了直接把部分农业人员变为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以外,更多的是由于在地域上把农村变为城镇范畴,使得与之紧密联系的农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2006~2011年,随着宜宾市13个工业园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使得200个左右村的地域属性发生变化,使得近9万的农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从而使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
城镇化助推工业化
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来说,多数城市处于“两化互动”的初、中级阶段,“两化互动”的效果更多的是体现在“工业化带动城镇化”,而“城镇化助推工业化”更多是是体现在城镇发展与工业园区的空间连接上,而城市功能对工业园区的作用尚不充分,因此用“建成区面积”这一指标来分析城镇化助推工业化的作用力。
在工业化处于快速增长期这一特定时期,城镇发展对工业化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特别是建成区面积增长较快的地区其工业化率提升的幅度也越大,筠连县、江安县、南溪区这三个区县表现突出,其建成区面积的增长较快,同时工业化率提升的幅度也较大。这表明:在工业化处于快速增长期这一特定时期,城镇的扩展和功能的完善对工业化推进的作用较为明显,城镇化对工业化具有较强的推动力。
工业化、城镇化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工业化和城镇化作为联结产业发展和城市空间的有效手段,是推动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城镇化率是一个能够综合反映人力资源分布、人力素质以及土地属性的综合指标;工业化率是一个反映工业地位的指标,人均GDP是反映城市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在此研究城镇化率、工业化率与人均GDP的线形关系,研究时期为2000~2010年。结果显示,工业化率每变动1个百分点,人均GDP将正方向变动8.8%,城镇化率每变动1个百分点,人均GDP将正方向变动10.5%。
“两化互动”效果尚不突出
目前,宜宾城市功能正处于由聚集和扩散向规模化和流动性演进的阶段,同时,城市区域布局也处于由“绝对集中”向“相对集中”的交替演进期。“两化互动”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较强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期,但总体水平偏弱
一是总体城镇化水平处于全国的较低水平。2011年,宜宾城镇化率不到40%,低于四川省2.4个百分点,低于全国11.9个百分点。
二是城镇化率提升快。2006-2011年,宜宾城镇化率以年均提高1.9个百分点的速度,大幅度拉近与四川省、全国的差距。
“两化互动”的效果还不突出
首先是城镇化水平远落后于工业化水平。2011年,宜宾城镇化率落后工业化率17.7个百分点,比2006年扩大了4.2个百分点。
其次是工业化拉动城镇化力度偏弱。目前,宜宾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带动力还基本处于人员吸纳和地域转变这样的初级阶段,其作用力还偏小,这也是宜宾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三是城镇化助推工业化程度偏低。近几年,宜宾由较低的城镇建设水平开始大幅度的升级和改造,对工业化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起点低,目前的城镇建设和功能布局还不能匹配工业化的发展需求,特别是城镇聚集和流通功能还处于相对传统阶段,这也是宜宾工业化想更高层次演进的瓶颈之一。
从产业入手提升“两化互动”
对于宜宾这样的欠发达地区来说,工业是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也是城市布局延伸、功能拓展的主要着力点。因此,结合宜宾城市功能尚显初级,城市布局有待拓展,城市经济相对总量小、结构差,城市要素发展差异大的现实状况,特别需要注意整体性、需求水平及结构、比较优势、区域均衡、产业融合等因素,从而实现“两化互动”的突破。
注重产业发展可续性,大力增强工业化的带动力
目前,宜宾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带动层次低、力量小,这个带动力必须在更具竞争力和可持续性的工业产业体系下才能的进一步发挥。因此,宜宾在工业上要着力增强发展的内在动力,大力发挥两化互动、产城一体的集聚、集约、集群的作用,突出抓好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工业投资、园区建设四个环节。要充分发挥工业优势产业布局对城市体系和功能聚集的引领和前瞻作用,进一步凸显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
注重产业需求的影响力,着力增强城镇化的助推力
城镇是工业经济的主要平台,产业的规模效应也只有在配套功能齐备的区域才能体现。在构建城镇功能体系中,需要重点考虑产业(园区)的发展需求,突出的是能源需求、物流需求、交通需求、融资需求、人才需求、信息需求、娱乐需求、医疗需求、对外交往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从而从显性和隐性两方面提升产业的生产能力和效率。
注重比较优势,实施工业化带动城市功能的转型
目前,宜宾还处于城市功能由聚集和扩散向规模化和流动性演进的阶段,要继续强化宜宾在工业和科技上的优势,实现生产力向管理服务和产业创新的延伸,从而提高城镇功能的规模化和流动性水平,进而逐步提高城市功能的渗透性和辐射力,实施城市功能向区域信息中心、区域科技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转型。
(作者单位:宜宾市统计局)
一、总述及经济发展概况
荆门市地处湖北省腹地中心,位于江汉平原北部,素有“地接江汉,门锁荆楚”之称。境内有荆门石化,葛洲坝水泥以及金龙泉啤酒等较大的企业,是新兴的工业城市。荆门市中心城区城市定位为:鄂中区域中心城市,新兴特色工业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宜居城市。
“十五”时期,是荆门经济社会发展较好、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城乡面貌变化显著、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较多的一个时期,为“十一五”时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经济发展总量
⒈经济历史回顾回顾十年,荆门经济运行轨迹与全国全省趋势相同,但存在幅度上的较大差异。“九五”后期,全国全省经济增速呈减缓趋势,荆门减势尤甚,由22.2%下降到8.0%,下降了14.2个百分点。与“八五”平均发展速相比,下降了5.2个百分点。由于速度降幅更大,荆门经济总量占全省的份额由1995年的7.0%下降到2000年的5.8%。“十五”时期,荆门回升到9.5%,与全国基本持平,但慢于全省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人均GDP由2000年的比全省高917元,变为2005年比全省低284元。
入的比重;
2、位次为荆门在全省17个市州中的排位。
资料来源:荆门市统计局
⒉与周边城市优劣的比较从总量上看,荆门低于襄樊、宜昌、荆州,与孝感、黄石相当,高于随州,占全省经济总量的6.07%。从人均GDP水平看,宜昌最高为1351美元,荆门排在第二位,超过了1300美元,而襄樊和随州都刚过1000美元。孝感和荆州没有超过1000美元。从产业结构上看,第一产业比重荆州最高;第二产业比重宜昌最高;第三产业荆门最高。宜昌经济结构显得更加合理,基本已接近工业化中期阶段。从产出对财政的贡献上看,荆门每生产一元财富贡献财政0.011元,低于宜昌、襄樊、荆州水平,低于全省0.019元的平均水平。
⒊经济现状——07年经济总量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20.08亿元,增长12.8%,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5.2%、17.4%、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达到126.88亿元,实现利税34亿元,分别增长23%和10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3.25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1.57亿元,增长18.3%。
资料来源:荆楚网《荆门科学发展探索之旅:从化工城到宜居城市》2008-10-29
⒋经济发展趋势分析特色经济是一种优势经济,突出优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荆门拥有多项独特优势是今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基础。
一是“耕地”文章。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说“土地是财富之母”,应在有效保护耕地的前提下合理高效利用耕地,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
二是“化工”文章。重化工是荆门既已形成的优势产业,有一定的市场声望和竞争力,可把它做大做强,使之成为荆门的品牌和形象代表,发挥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是“旅游”文章。荆门区位优势突出,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休闲旅游定位准确、潜力无限、大有可为。
四是“服务”文章。服务业是为一、二产业服务的行业,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任何经济区域都不能忽视它的发展。
⒌基本结论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荆门低速现象不是当前出现的新问题,而是在“九五”时期已经表现出来的老问题,在“十五”时期仍在延续。二是发展趋势与全国全省相同,说明荆门经济发展与全国的经济形势和背景有关,具有一定的共性,但幅度上的差异说明荆门经济发展又有自身独特的形成原因。
三、经济结构
⒈三次产业变化的一般趋势上世纪70年代,荆门炼油厂落户荆门,成为荆门有史以来最大的工业企业。随后,葛洲坝水泥厂、荆门热电厂等一批企业先后在荆门落户。荆门这个农业小县从此逐渐开始了向工业文明的历史性跨越。1995年,荆门的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过农业。从此,工业成为荆门国民经济的重要命脉。改革开放30年里,荆门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⒉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历史回顾“十五”时期,荆门对其产业结构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了3.4个百分点,上升了0.2个、3.2个百分点,但仍落后于全国全省。直到2005年农业比重仍高达25.2%,比全国(12.6%)、全省(16.6%)分别高12.6、8.6个百分点,2001—2005年,荆门农业年均增长3.4%;第二产业比重为36.2%,其现价增加值增长41.3%;第三产业比重为38.6%,其年均增长速度荆门为9.9%,显示出荆门第二、三产业不仅比重低,速度也慢,在农业比重大、速度低的情况下,对经济增长难以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⒊现状——07年经济结构概况2007年,荆门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122.81亿元,比1978年增长29.2倍。这一时期,荆门工业的竞争力、扩张力不断增强, 荆门工业产品开始走向全国,名牌之路迈出铿锵步伐。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4.6∶38.1∶37.3,工业牢牢占据了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
⒋未来产业发展计划布局部署分析荆门是湖北唯一的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荆门将从三个层面整体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在地域层面,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为重点,着力构建区域产业共生体系、资源共享体系和生态共容体系;在产业层面,以集群发展为重点,培育和发展循环工业,打造六大“百亿产业”,以绿色环保为方向,培育和发展生态旅游业。同时,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把一、二、三产业连接起来,在三次产业之间形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良性循环格局;在企业层面,以清洁生产为重点,引导企业追求“绿色产值”,增加“绿色利润”。
⒌未来经济结构发展的新出路
①建立和完善以化工、食品、建材、机电为支柱的工业产业结构。把荆门建成现代化学工业基地。把电力、轻纺、建筑作为有现实优势和潜在优势的行业加
以发展。注重培植新的跨世纪的后续产业。
②建设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商品农业基地农业基础雄厚是荆门重要的经济优势。总的是要继续增加农业投入,依靠科技进步,突出“一个重点”,坚持“三个特色”,建设“五大区域”,形成“八大产业”。
③第三产业以交通、流通、金融、通讯、旅游为重点,建立综合服务体系。发展荆门交通,要以完善中观层次的交通网络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水陆空综合运输体系效率为目标。
四、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⒈资源依赖型经济荆门经济在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增长主要是资源约束,资源优势可以迅速转化成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这有利于经济增长。但在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建立的情况下,经济增长不仅受到资源状况和供给能力等各方面的制约。对资源严重依赖已成为荆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一个严重制约因素。
⒉速度型经济荆门工业现已形成以原材料工业为主体的偏重型经济结构,这种经济结构需要巨大的投入来推动经济增长,少许增量投入很难激活巨大的资产存量。在这种类型的工业企业占主体地位的情况下,必然是有投入,才有速度,才有效益。一旦投入跟不上,速度掉下去,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就很难看,就好比骑自行车,要想保持稳定就需要不断加力运行。
⒊国有主体型经济长期以来,由于误以为国有制就是公有制,荆门经济偏“公”偏“国”的问题一直十分突出。国有经济因为姓“国”,能够为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提供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能够为政府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提供财力支撑和政策前导,因而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⒋“二元”型经济从市域经济整体看,荆门经济结构是传统的农业经济和现代工业经济并存的二元结构。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基本上处于平行发展状态。这种“挑柴卖,买柴烧”的状况,充分说明经济内部融合性差,而最终必然影响到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⒌封闭型经济荆门经济的产业层次不高,外贸依存度低,经济发展基本上是自我循环,自成体系。这种状况与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开放型经济的特点和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大趋势不相适应,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荆门整体经济实力和经济竞争力。
五、存在问题及对策
⒈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市域经济联系不紧密,呈断层状;产业群落规模小,产业关联度低;小而全重复建设,经济内部结构趋同,布局特色不鲜明。在本区域内,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发展水平梯度落差很大,乡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在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中,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还不快,规模偏小。在对外经济方面与沿海地区相比,在运输、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均处于低位。对外贸易虽发展较快,但从整体讲仍处于起步阶段。
⒉加快荆门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①转换发展思路,发挥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荆门的比较优势不仅在于拥有富集的矿藏和一批在荆门的中央、省属国有工业企业,更在于拥有丰富多样并具有广阔加工转化前景的农副产品资源以及初具产业雏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荆门应当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把特色经济的文章做足做活,把产业和企业做大、做强。
②调整经济结构,努力降低国有经济的比重。荆门经济结构性矛盾表现在诸多方面,但主要矛盾是国有经济的比重偏高。要通过调整使国有经济降低到一个
适度范围以内,大体为全市经济比重的15%~20%。除安全性、公益性、自然垄断性、战略先导性领域性,其它领域的国有企业,原则上都应该逐步退出。
③深化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最重要的是进一步强化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企业行为和政府行为市场化。
④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要坚持一手抓对外开放,一手抓横向联合,全面做活以外促内、以内促外两篇大文章,努力把开放型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大力实施“东引西进”战略,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
⑤改善投资环境,着力构筑人才、资本“洼地”和产业高地。区域间经济的竞争说到底就是投环境的竞争。环境是国际、国内经济竞争的第一竞争点,抓环境就是抓发展。荆门要继续加强经济发展环境的整治和建设,始终不渝地推进“环境兴市”战略,当前尤其要突出抓好投资软环境建设,为荆门经济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事业迅速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发展,“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在全社会进一步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风尚正在逐步形成。荆门正以坚定的信心、昂扬的精神、饱满的热情、进取的作风,努力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资料】
【1】沈 道 权
《思想解放为开放崛起添力——湖北荆门市未来发展的路径观察》2008-02-28
【2】湖北新闻网
《荆门改革开放30年书写历史新篇章》2008-10-27
【3】上海现代服务业官方网站
《荆门经济现状分析与对策》2004-07-28《荆门市走向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05-07-02
【4】荆门市统计局
——“十五”时期荆门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2007-07-16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委员会
一、2007年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现状
构建以贵阳为龙头,由周边若干城市(镇)带组成的贵阳城市经济圈,加快形成在西部地区具有强竞争力的城市经济增长极是贵州省乃至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贵州省从2006年初颁布实施“十一五”贵阳城市经济圈发展规划,2007年是规划实施的第二年,经济圈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贵阳市政府推进城市经济圈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贵阳市政府2007年4月份专门召开了“关于加快推进贵阳城市经济圈规划实施的建议”工作座谈会,邀请了省、市相关部门的领导、专家以及各大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参加,广泛的吸纳各个领域和阶层的意见和建议,为城市经济圈的发展出谋划策,同时也起到了对社会宣传的作用。
2.加强政府间的合作。贵阳市委、市政府就高度重视贵阳城市经济圈的建设问题。曾多次与安顺市、黔南州就协调机制、经济发展、资源共用、共享、投资项目开发等问题进行磋商和探讨,并签署了合作协议。2007年3月,安顺市党政代表团前来我市对推进城市经济圈再行协商,安顺市与贵阳市在贵阳市行政中心举行了两市县区友好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安顺市西秀区等七个县区分别与贵阳市云岩区等七个区正式签订友好合作协议。签字仪式上,安顺市委、贵阳市委主要领导同志就加快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促进两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深入交换了意见,确定了要在“政府推动、优势互补、市场运作、互利双赢”的原则下,加深联系,共同加快两市和贵阳城市经济圈的快速发展。贵阳市的七个区与安顺市对口的区、县都在积极地寻求合作的机会,共谋发展。
2007年8月,贵阳市常务副市长申振东带队,到黔南州政府就加快贵阳城市经济圈推进步伐有关事宜与黔南州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就贵龙经济带的建设、召开三方对接会等问题达成共识。随后,贵阳市南明区与黔南州龙里县就城市经济圈规划实施达成合作意向,两地将整合优势资源,联合打造“贵龙”城市经济带。南明区与龙里县分别成立了以行政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实施“贵龙”城市经济带建设。
2007年10月9日,加快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发展协调与合作会在黔南州龙里县召开。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唐德智出席会议。会上贵阳市、安顺市和黔南州三地发改委分别就实施贵阳城市经济圈规划情况进行了汇报、分析,并提出了当前城市经济圈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工作建议,对“贵龙”经济带的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2007年开工建设了贵阳至广州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简称快速通道),贵广快速通道的建设,将形成贵阳城市经济圈贵阳市连接龙里、贵定等县市的一条新的主干线,为加快构建城市经济圈的经济网络和基本框架创造有利基础条件。同时,贵广快速通道也是贵阳城市经济圈通往广州及珠三角地区的快速通道,为推进贵阳城市经济圈各市县资源整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二是积极谋划跨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黔南州的龙里县紧临贵阳,在纳入贵阳城市经济圈发展规划后,龙里县政府十分积极,提出要建设依托贵阳,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城市经济带。以龙里县水桥为起点,建设一条长20.4公里(其中在龙里县境内有17.06公里)、宽80米的城市大道接贵阳油榨街——小碧城市干道,目前正处于规划对接阶段,为此,黔南州政府与贵阳市政府一起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
4.进行行政区划调整。贵阳市域内也存在着行政区划不适应的现象。经过半过世纪特别是近20年建设和发展,贵阳市已经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突出的标志是城市中心区已全部实现了城市化。城市化的发展必须充分释放城市极核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城区建设面积扩展。为此贵阳市政府进行了“三马片区”和“龙洞堡片区”的行政区划调整,进一步增强云岩区和南明区的辐射带动力。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市场是城市经济圈发展的动力机制,城市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内在的规律,首先要在经济圈内形成良好的资源配置条件,公共基础设施条件、服务环境条件等要有利于形成廉价的资源配置成本;其次在经济圈内要有合理的产业链,形成紧密经济联系。第三经济圈内要有一个强大的市场,并具备良好的市场秩序和有效的政府行为,能够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各经济要素间的关联、流动,实现交通、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互补、共享。
对照上述城市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所应具备的条件来看,由于自然与历史的原因,贵阳城市经济圈内的城镇之间在资源的利用上具有一定的联系,资源开发组合条件良好,比较优势突出。但贵阳城市经济圈在产业链及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条件还有所欠缺。主要体现在:一是产业配套和协作不够密切,未能形成互补性较强产业链。以铝工业为例,贵州的铝土矿资源和电力资源较为丰富,位于贵阳市白云区的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是全国主要的氧化铝生产基地,但从整个铝工业的发展来看,存在着铝工业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目前产品附加值低,以铝型材为主,对延伸的下游铝加工产品,特别是市场紧俏、附加值高的高精铝板带、箔材、现代交通用的大型铝合金材料等,在贵阳城市经济圈域内目前尚属空白。二是贵阳城市经济圈内公共基础设施条件差异较大,而统一的基础设施条件对形成统一的市场意义重大。三是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相对较低,发展“软环境”上差异较大,突出体现在政策互动的速度过慢。经济圈内各区、县客观存在的政策规定、执法标准、投资环境的差异,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统一规范。如贵阳市周边城市都在反映的进入贵阳市的电信一网通、户口迁移、居民就业、子女入学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内外有别”,客观上为推进城市经济圈建设形成了一堵“围墙”。正因为有这样一些缺陷,贵阳城市经济圈所应具备的要素集散功能、服务功能、辐射带动功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二、2008年推进贵阳城市经济圈发展政策建议
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是区域问题、局部问题,但事关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为促进贵阳城市经济圈的健康发展,2008年,从政府层面上,应对以下两方面予以充分的考虑:
(一)营造经济圈内无差异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根据贵阳城市经济圈市场发育迟缓的现状,政府应当根据本区域的市场化进程,共同制订出有效的区域市场交易规则,完善区域市场竞争秩序制度。政府不仅要对市场竞争作出法律规范,还要对市场竞争可能产生的外部性问题作出法律规范。联手构建统一的制度框架和实施细则;制定统一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招商引资政策、土地批租政策、外贸出口政策等,营造无差异的政策环境。建立跨行政区域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机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打破所有制界限和行政隶属关系,采取各种措施,吸引社会各类投资主体进入基础设施领域,尤其要为民间投资创造公平的投资环境,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民间投资项目管理体制,向民间投资开放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
(二)实施跨区域项目带动,实现圈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苏的进程将十分缓慢。同时,国内经济虽总体向好但回升基础仍不稳固,而发展方式转变以及结构性调整也将会对全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基于这样的宏观背景,并结合成都的实际,我们认为:,成都的经济增速将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内需增长将会有所减缓,对外贸易趋紧形势将有所缓解,物价水平保持小幅上扬。
一、金融危机以来的成都经济运行特点
(一)经济运行出现一定波动,但仍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自从“5·12”汶川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近两年来,成都市经济增长出现小幅波动,在第二季度增速达到近几年的最低值(11.2%),然后连续3个季度保持约12%的增速。但从第二季度开始连续三个季度经济增速达到14%以上,我市经济增速不断加快,经济出现企稳向好趋势,全市gdp同比增长14.7%,增速同比增加了2.6个百分点,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进一步得到巩固。
(二)投资、消费双轮驱动再次强化,增长更为强劲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0%,同比增加了8.2个百分点。在房产市场销售旺盛带动下,全市房地产投资945.14亿元,同比增长2.4%。在多方位促进消费的政策作用下,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活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0.3%,是近几年的最高增速,较上年提高了0(来源:好范文 http:///).8个百分点。旅游市场活跃,有效拉动了消费增长,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同比增长34%、29.1%,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33.2%。在出口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出口逆势增长15.5%。
(三)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减慢,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在城乡居民收入方面,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我市企业经营效益出现较大下滑,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减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较下降4和4.9个百分点,虽仍保持在10%以上的水平,但已为以来的最低。
在社会保障方面,我市在全国率先建立耕保基金补贴农民参保机制、实现征地农民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轨;率先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制度,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全域结算、报销比例提高;同时,进一步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建设,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城乡居民的“消费安全感”,为我市消费在严峻的宏观形势下仍能保持20%以上的增幅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四)物价指数明显降低,变动趋势趋向平缓
我市物价走势基本稳定,各月居民消费价格累计指数增幅与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全年基本上徘徊在100-101之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继续回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3%,八大类商品价格四涨四落,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1%。据统计,成都ppi在1月达到全年最高(104.5),之后几个月内持续下降,从8月后开始反转,12月回升至99.6,全年累计ppi指数为98.1,下降1.9%。
二、近期成都经济运行应关注的重大问题
(一)宏观调控政策将继续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如何平稳退出超常规的金融刺激政策,将成为贯穿经济发展的主线。12月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强调加强针对性和灵活性,以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这个政策基调是非常清晰的。我国宏观调控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成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启动民间投资
一、___、___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这次考察的两个城市,都处在沿海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以___市为例,民营经济占全市国民经济总量,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一枝花”到“半壁江山”、“三分天下有其二”,再到如今的“五分天下有其四”,曾被费孝通先生称为“晋江模式”,石狮被誉为中国的“民办特区”。通过几天来的考察我们感到,两个城市在进入新世纪后,以开放型经济和民营经济为主体,正在掀起新一轮经济发展的热潮。据介绍,2003年,___、___两市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760亿元和1380.11亿元,财政总收入分别为149.22亿元和105.01亿元。
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已是___、___经济发展中的一道亮丽风景。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总量较大。2003年,___市民营企业已达到9万户,产值2649亿元,税收60亿元,出口515.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000多家,产值约510.2亿元。___是我国海内外客商投资的热点城市之一,截止2003年6月,已有来自51个国家和地区的5890个外商投资企业,选择___作为在中国事业发展的基地,这其中包括了为数众多的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也不乏柯达、戴尔、波音、沃尔玛等这样的全球知名跨国公司,据了解,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31家在___投资了48个项目,外商投资企业是___经济的主要支柱,创造了___84的工业产值、65的出口和40的税收。二是机制活。___市,目前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已过渡为管理规范的现代企业,企业家职业化,形成了新的决策管理机制,全市已有55的企业办理了产权甄别手续,有20168家企业按《公司法》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有27家企业登记为股份有限公司,3704家企业改造为股份合作制企业。___市加快国有企业改制,完成改制企业58家,分流安置7500人,盘活资产28亿元。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通过改制,明晰了产权,加上良好的装备基础,正在焕发出活力。三是水平高。主要是规模较大、外向化、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在___,销售收入超亿元的民营企业就有196家,产值544.8亿元。这次我们参观的___福林鞋业有限公司(其中包括富贵鸟鞋业集团与福林鞋业集团等八家子公司)、大帝(企业)集团,总资产分别为11.2亿元和2亿元,员工都超过4000人,其生产的皮鞋、服装均为国内同行业的领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分别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免检产品”和“外经贸部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名牌出口商品”,产品销往欧洲、南北美洲和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___市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民营企业4家、省级科技企业93家、民营科技开发机构1039个,全市高新技术工业企业86个,产值达288.46亿元。四是县域经济发展迅速。___市人口728万辖4区、7县(市),有5县(市)进入全国经济竞争力百强,占福建省百强县的1/2。号称“民办特区”的石狮,不到50万人口的县级市,在160平方公里的狭小空间里就创下了102.2亿元的GDP、165.4亿元的工农业总产值和10亿元左右的财政收入,全市拥有2700多家纺织服装生产企业,产值近百亿元。五是块状经济和产业链高速发展。目前___已形成了纺织服装、鞋业、陶瓷业、纸制品业和食品等五大行业的产业链,涌现了诸如晋江鞋业、石狮服装、安溪茶叶、惠安石雕等闻名中外的企业集群,而其中制鞋业的产业规模在全国已形成绝对优势,有各类制鞋企业3000多家,年产各类鞋4亿双,占全世界运动鞋、旅游鞋产量的近五分之一,其生产厂家几乎都是民营企业。
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和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优化了经济结构,扩大了社会就业,而且有力推动了市场体系的发育和社会的转型。在___,市场经济的氛围十分浓厚,几十个行业商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民营企业通过他们维护权益,培训骨干,沟通信息,寻找商机,已步入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求发展的良性发展轨道。
二、___、___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___、___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得益于优越的区位优势、改革开放先行区的政策优势,改革开放20多年的自我积累,但我们感到更得益于每一届党委、政府的强力推动和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家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些都非常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1、解放思想,加大力度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鞍山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上与___、___的差距,我们认为还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___非常注重转变、更新
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每一届领导都坚定不移地接过前任的“接力棒”,承前启后,认准目标,加快速度,从未出现过反反复复折腾、走弯路的现象。我们必须坚决冲破一切束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性障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力求在引导和服务、营造促进发展环境、建立加快发展机制和公平竞争秩序等方面有所作为。二是彻底放开投资领域,放开经营条件,除国家明确禁止的投资领域外,所有竞争性领域,都对民营资本开放,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原则,构建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的政策与管理平台,加强对民营企业的财政与金融支持,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三是要保持工作思路的连续性。
2、建设载体,构筑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大平台
非公有制经济要有大的发展,必须有大平台。___、___非公有制经济就是通过建设工业园区、发展专业片、培育企业集团崛起的。实践表明,工业园区不仅是企业做强、产业做大的重要载体,也是开放的窗口、产业的高地、城镇发展的新组团。要做强做大民营经济,必须要做好这方面的文章,我们感觉这也是鞍山未来的希望。一定要把现有的园区管理好,同时对已列入计划建设的工业园区,要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建成有鞍山特色的园区;在园区内引导民营企业适度集中,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链群;加强项目建设,以培育龙头企业和发展优势产业为基点,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产业链群,通过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以产业链形成产业“链群”效应,实现由松散的“个体经济”、“块状经济”向紧密型的“链群经济”发展。
3、抓住重点,扩大民营经济总量
我们感觉发展首先要有量的扩张。___市在发展民营经济过程中,积极引导民营经济,由“村村冒烟,遍地开花”向以培育新的支柱行业和壮大优势产业为重点转变,在抓重点突破中整体挺进民营经济发展。鞍山要实现扩张民营经济总量,必须抓重点,带全局。“侨资起家,外贸促发展”是___民营经济的一大特点,而我们鞍山是全国最大的钢铁基地之一,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这是我们的一大优势,我们要立足这一优势,紧紧围绕“一个基地,三个产业”这个已定的方针大做文章。___发展民营经济的又一条重要经验是建设大市场,推动大产业,走产业化与市场互动的路子,以大市场促进大流通,以大流通促进大产业,以大产业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鞍山地区也有许多知名的大市场,但我们没有抓住机遇,做的更强大,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同时我们还应大力培育更多的消费品和生产要素市场,发展规模大、功能完善、辐射带动力强、服务优质的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
4、始终如一,实施县域经济发展
___的经济在几年时间能飞速发展,关键是该市坚定不移地实施“县域突破”战略,发展壮大了县域经济,以强县支撑强市的方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小康之路。我们要尽快找到一条符合鞍山实际的城镇工业化和农村产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选准选好县(市、区)委书记,视他们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龙头”,为鞍山干部群众同心协力发展县域经济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为经济发展赢得先机。
5、抓科技人才,不断提高民营经济的素质和水平
一、阜新经济转型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背景与现实状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阜新累计生产原煤6.5亿吨,用60吨车厢装运可绕地球4圈半,它是一座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的城市。然而,英雄暮年,城市的资源逐渐走向枯竭,陷入“矿竭城衰”的境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都遇到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九五”期间,全市GDP年均增幅仅为2.1%,比当时的中国西部地区还低;市本级和七个县区全部靠省补贴过日子;下岗失业人员达15.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7%,居辽宁之首;城市月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特困居民达18万人,占市区人口近1/4。城市出现了大面积采煤沉陷区„„中国社科院曾经对阜新进行过一个社会调查,得出八个字:煤电之城,穷得出奇。
2001年12月,阜新市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第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阜新开始了探索属于自己也属于中国的资源城市转型之路。
二、阜新经济转型与城市发展的伟大历程与阶段成果
(一)八年转型,八年拼搏,阜新取得了经济转型的重大阶段性成果
1、国民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
国民经济结束了“九五”时期低速徘徊局面,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曾连续三年居辽宁首位,总量由2001年的70.5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233.9亿元,年均增长15.4%。
2、接续替代产业框架基本形成以煤电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以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新型能源产业及精细化工、装备制造业配套等优势特色产业为主的多元化工业经济结构初步形成。农产品加工业占全市工业经济的比重由2001年的12.7%上升到2009年的27%。
3、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1年的29.2亿元提高到2009年的140.7亿元,八年累计完成566.9亿元,年均增长25.2%;实施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近700个,一大批事关阜新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取得显著进展。
4、体制机制创新迈出重要步伐
七年累计完成各类国有企业转制326户。全市正常生产经营的国有工业企业全部实现转制。民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占全市经济的比重由2001年的27%上升到2009年的62.5%。2009年全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创汇额分别是2002年转型初期的3倍和6.3倍。
5、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八年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0亿元,相当于“九五”时期的9.6倍。通过经营城市,取得土地出让金3.3亿元,是“九五”时期的11.8倍。实现了乡乡通油路,79%的行政村通了油路。
6、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
八年累计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面积超过“九五” 前全市所有林地面积的总和,森林覆被率由2001年的21.7%上升到2009年的32.1%,生态环境呈现出整体改善、局部好转的良好局面。阜新市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资源型城市生态恢复试点市。
7、人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1年的4327元增加到2009年的1011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1123元增加到2009年的5030元。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2001年的14.7平方米提高到2009年的23.6平方米,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视察过的长新小区就是典型的示例。
(二)阜新的具体方法
1、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经济转型的核心,大力培育接续替代产业
转型以来,阜新一直致力于改变以煤炭为主导的单一产业结构,构筑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格局,接续替代产业框架基本形成。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明确提出建设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供应、新型能源、煤化工“三大产业基地”和培育壮大装备制造业配套、新型建材、精细化工、新型电子、玛瑙加工、北派服饰等“六大优势特色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全市正常生产经营的地方国有工业企业全部实现转制,商贸流通、粮食及公用事业改革取得突破。阜新市坚持用市场机制运作转型,所有的转型项目都实行了新的机制。特别是以民营为主推进转型,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显著提高。坚持以项目为核心,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
3、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环节,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抢抓国家退耕还林机遇,实施“林业二次创业”,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突出矿区生态环境的改善,海州矿和新邱矿区排土场复垦工程完工,矿区绿化面积达到5万亩,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已增加到306天。在国家的支持下,大力推进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告别了沉陷区和棚户区,城市南部和新邱地区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4、把创造就业机会作为经济转型的优先目标,着力解决民生问题
阜新市始终高举创造就业机会旗帜,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计创造就业机会。重点对“零就业家庭”、“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实施就业援助。一半以上棚户区“零就业家庭”实现双就业,就业矛盾有效缓解。紧紧抓住国家在辽宁进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试点的机遇,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大规模的开展了扶贫帮困活动,建立了低保大病救助和城市低保分类救助等制度,城乡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
三、阜新经济转型与城市发展的启示
(一)推进经济转型,要把解放思想作为重要前提
实践证明,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经济转型的进度。只有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观念更新带动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才能有效破除各种思想障碍,为转型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在转型中尽管需要国家的支持,但要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依靠国家支持为辅。
(二)推进经济转型,要因地制宜培育接续替代产业
经济转型的过程就是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的过程。只有立足于本地的比较优势,科学谋势,挖掘优势,打造优势,发挥优势,才能变单一产业结构为多元化经济结构,形成符合本地实际和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接续替代产业。
(三)推进经济转型,要坚定不移地抓好项目建设
加快发展,关键在于项目。只有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核心,狠抓项目建设不放松,用项目建设带动经济增长,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四)推进经济转型,要坚持推进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也是促进转型振兴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推力。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只有扩大开放,才能引进资金、项目、技术、人才,从根本上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
(五)推进经济转型,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根本目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把安置就业放在优先位置,扎扎实实地搞好就业、社保、安居、就医等民生工程,让转型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才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投身转型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推进经济转型,要把生态环境治理放在重要的位置
改善生态环境是转型振兴的长远大计,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在转型中必须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整治,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七)推进经济转型,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城市和农村的全面转型。只有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在抓好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城乡产业互动与融合,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才能增强转型振兴的后劲。
(八)推进经济转型,要注意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
【宜宾城市经济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调查宜宾城市交通现状12-01
2024四川宜宾中考英语作文06-13
宜宾市初三政治试题11-03
宜宾学院工会“送温暖”帮扶制度10-02
宜宾市《公共知识》考试大纲10-23
宜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实践与思考07-23
宜宾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实践与思考12-20
四城市会展经济考察报告10-28
城市经济学若干问题探讨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