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自我总结

2024-08-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生毕业自我总结(推荐8篇)

大学生毕业自我总结 篇1

毕业总结sO100 本人于1998年9月来到长沙电力学院水利水电学院学习计算机应用专业。在学校领导老师们的悉心栽培下,通过自己艰辛的努力,我从一个无虑的农家孩子成长为一名有理想有抱负的社会青年。在这四年当中,我干过许多许多的事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又存在着大大小小的缺陷,主要情况表现如下:

(1)专业与自学

周恩来同志曾经说过:“学习是学生们的天职。”为此,入学四年来,我一直都很重视自己的专业学习。在学好理论的同时,注重与实践相结合,尽可能不浪费任何一堂上机课程。为了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在第三个学期,我自己购买了电脑,以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经过一番努力,我对计算机科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取得了多门课程“优秀”或者“良好”的成绩,并获得奖学金。现在,我已能够熟练运用《Windows98》操作系统、《Office2000》、《Vfp6.0》、《Authorware5.0》等应用软件,独立组建小型局域网。此外,我还在Internet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个人主页,在“湖南高校网页设计师联盟”里担任栏目斑竹。现在,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中国IT界的神奇,并立志向网络技术方面发展。

为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我先后参加了第32、33次全国自学

统一考试,报考湘潭大学文秘专业,通过四门,获得单科合格证书。为了提高自己的英语成绩,我在二级优秀的基础上报考了大学英语三级(专科)考试,并顺利通过。现在我正在为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准备,已能够正常地用英语与朋友们进行书信交流,轻松读懂英语材料。在英语听力方面,自2002年以来,我一直坚持收听湖南电台新闻频道的英语讲座,促使听力、口语水平都有所提高。

存在的不足:偏科现象严重。对自己不感兴趣的科目,我很少在上面花时间,导致某些单科成绩偏差。

(2)爱好与特长

我的爱好非常广泛,尤其是对于文学和写作。来校的第一个学期,在学校团委的指导下,我建立了奔马文学社。被推举为首届社长。第二个学期自行出版了社刊《草原》,发行数一千份,在校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加入了到校记者站,成为一名光荣的校园记者。在进行校园采访和发布新闻的同时,我开始自学《新闻采访和写作》等课程,有了很大的收获。由于成绩突出,我被聘为《湖南水校报》责任编辑,同时被哈尔滨《中专天地》杂志社聘为特约记者,湖南电台经济频道校园特派联络员。作品也开始在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到现在累计达40余件。其中2002年7月,在“榕树下”上发表作品19篇。目前我已在网上申请了个人文集,网址是:。

(3)思想与能力

“学问未必全在书本上。”学好书本上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在我的思维中,学历与能力并重。所以,我很注重在全方位锻炼自己。入学四年来,我先后担任了共青团湖南省水利水电学校委员会东院团总支宣传委员,湖南女大、中南工大、有色职专、湖南水校四校广播联站副站长、校团委委员、计算机学生会宣传部长、班级团支部书记等学生干部职务。在任职期间,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对待同学,尽力帮助。做到公廉明,积极发挥桥梁作用。每周星期二下午的政治学习,班会,大都是由我主持。此外,我曾多次组织同学们进行课外公益活动。如在2000年三月份开展的学雷峰倡议活动,打扫七里庙、黄土岭居委会街道卫生等。这些活动的实施,使我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办事经验,从而大大提高了我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交际能力和处事应变能力。

在这些过程中,我的思想发生了大的改变,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我开始学会正确地评估自己,学会一分为二看待问题,学会定义自己的人生目标。1999年5月,我参加了学校团委举行的第四期团干培训班,在班上我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怎样才能当好一个班干部?)获得了学员们的认可。2000年5月,我参加了学校业余党校第四期培训班,系统地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章程。2002年3月,我参加了校团委举办的首届学生干部培训营。团委举行了全校性质的整风运动,在这项活动中,我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接受了来自同学们对我的教育。

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我阅读了许多名人传记,从伟人的

经历中获取养分,更进一步地充实自己。我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提高了自己鉴赏水平。我又学习了为人处世伦理哲学,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所有这些,使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人生追求的意义。

大学生毕业自我总结 篇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出高校英语专业毕业设计 (论文) 是检验本科教学质量与实现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 是培养英语类人才不可或缺的环节, 是完成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过程 (教育部2008) 。但是, 多年以来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教学及指导工作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顾佩娅等2010)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采用单一的学术论文写作形式, 不重视论文的指导及教学工作, 很多方面只注重形式 (王崇义2004) , 不符合创新人才培育计划。鉴于此, 国内学者对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做了很多研究, 如:关于论文选题、指导对策、写作方法及毕业论文的管理、评估的研究。他们发现, 英语专业毕业设计 (论文) 中存在形式单一、论文质量不高、抄袭等现象。

解决以上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改变毕业设计仅以论文为评判目标的检验方式。鉴于此, 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提出了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形式多样化的改革方案。改革方案一改传统的单一论文形式, 将毕业设计分成6 个形式, 即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英语文学创作及反思报告、翻译实践及反思报告、项目研究及反思报告、英语视频制作及反思报告和英语作品发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方向与专业方向选择相应设计形式,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完成个性化毕业设计。

在改革过程中, 有很多因素决定此次改革的进程, 如学生对于改革的自我效能感机制因素。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受影响学生自信心和能力, 干扰其对具体设计形式的选择, 同样影响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质量, 进而影响改革的顺利开展。

本研究旨在研究英语专业本科生在新型的多样化的毕业设计改革中的自我效能感, 以期推进改革进程。

一、文献综述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力的主观判断, 相信自己可以完成某项活动, 也就是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项活动的主观性判断, 决定人们是否实施应对行为、努力的程度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持性, 会影响学习者选择何种学习任务、确立何种目标、付出多少努力、在面对困难时有怎样的坚持性以及在学习过程中会获得哪些成就 (Bandura2000;Pajares 2009;Shunk&Pajares 2005) 。 Zimmerman (2000) 提出当人们遇到熟悉的任务时, 自我效能感可提供预测性优势, 并使人们能够更准确地完成任务。此外, 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学习目标选择也有影响 (庞维国2003) 。

自19 世纪中期开始, 很多学者把自我效能感应用到与学习相关的研究中 (Bandura 1986;Pajares 2009) 。研究发现学习者倾向于选择有把握的任务而避免可能失败的任务。也就是说, 自我效能感会干扰学习者选择相应的任务。Zimmerman, Bandura & Martinez-Pons (1992) 认为, 自我效能感越高的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准确地判断, 因此, 更倾向于选择有挑战的学习目标。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学习任务选择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 学习者倾向于选择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任务, 而放弃相对较难完成的任务 (岳好平、施卓廷2009) 。

部分学者认为,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一定程度上与自我约束水平有关系。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表现会因自我约束能力的不同而不同, Pintrich &Schrauben (1992) 的研究发现, 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学生在自我约束方面明显弱于自我效能感相对较高的学生。Bandura (1997) 进一步证实了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在坚持性方面更弱, 相反具有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更努力并且具有更强的坚持性。另外, 吴喜艳与张庆宗 (2009) 在调查了113 名英语专业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后, 发现学生自我效能感和自主学习能力为正相关关系, 也就是说,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水平随着自我效能感水平的高低变化呈相同变化。

此外, 有些学者认为自我效能感也会干扰学生选择具体大学专业并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果 (Hackett&Betz 1989;Lent, Brown&Larkin 1984) 。仲彦与王微萍 (2008) , 王毅敏 (2006) 等发现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会影响其学习成绩, 两者呈正相关关系。但部分学者得出与之不一致的结论, 如吴喜艳与张庆宗 (2009) 调查了英语专业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成就间的关系, 发现两者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但自我效能感间接地影响学习成绩。然而李航与刘儒德 (2013) 研究了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的写作焦虑与自我效能感的现状, 以及写作焦虑对成绩的影响, 发现写作自我效能感与成绩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学生的写作自我效能感水平对其写作成绩进行一定的预测。

目前, 唐芳与徐锦芬 (2011) 对218 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写作活动中的自我效能感进行了调查研究, 发现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 并且学生对于写作活动的自我效能感与成绩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但是并没有发现学生的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存在差异。此外, 张淑芬与余文都 (2010) 调查了379 名大学新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 发现了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 即性别对自我效能感的能力感维度有显著影响。然而, 关于学生对毕业设计 (论文) 的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在本次大连外国语大学的毕业设计改革中, 学生需要选择具体的设计形式, 相关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与学生学业任务选择和努力的付出有密切关系 (Bandura 2000;Pajares2009;Shunk&Pajares 2005) , 因此研究毕业设计改革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必要的。而目前国内鲜见关于毕业设计改革中学生自我效能感调查的相关实证研究, 不利于对于毕业设计 (论文) 的研究。

很多学者对自我效能感做了实证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多数为单一的定量研究, 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 不能提供质化的证据, 本研究在沿用前人问卷形式的基础上, 加以定性分析, 期望能得到更准确的结论, 以期推动毕业设计改革的进程。本研究以解决英语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为主题, 探讨毕业设计改革中不同性别、不同毕业设计形式和不同未来规划的学生自我效能感差异, 可以为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改革提供可行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 研究问题

本研究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进行调查研究, 以期回答以下问题:

1. 学生对于改革形势的总体效能水平如何?

2. 自我效能感是否具有性别差异?

3. 选择不同毕业设计形式的学生自我效能感是否具有差异?两者关系是怎样的?

4. 有不同未来规划的学生自我效能感是否具有差异?关系是怎样的?

(二)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2015 级英语高翻、英语教育、英日复语、语言文化方向全体毕业生。

(三) 研究工具

1. 问卷

本次毕业设计形式共6 种, 但是全体毕业生的选择包括其中的5 种, 即英语论文写作、文学创作、视频制作、翻译实践和项目报告, 没有作品发表。笔者根据这5 种设计形式分别设计问卷。本研究所使用的自我效能感问卷由边玉芳 (2003) 设计的量表发展而来, 包含17 道题, 涉及能力感、努力感、成就感与挑战感四个维度, 其中包括5个能力感方面的问题, 以及努力感、成就感和挑战感方面的问题均4 个, 被试就给出的问题从“5、4、3、2、1”5 个选项中做出选择, “5”表示完全符合, “4”表示基本符合, “3”表示说不清楚, “2”表示基本不符合, “1”表示完全不符合。量表总分范围在17~85 分之间。

2. 信度检验

笔者根据SPSS16.0 软件对本研究所使用的自我效能感问卷中17 个调查项目做了Cronbach’s Alpha信度检验, 得出信度系数为0.774>0.7, 表明此研究可进行进一步统计检测。

3. 访谈

本研究在采用自我效能感问卷基础上对被试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 每种设计形式随机抽取2 人, 共10 人。访谈问题在自我效能感问卷的基础上设计, 包括对问卷中具体题目的回答进行深入了解, 并就受访者的回答随机追加问题以期获得更全面的信息。

4. 数据收集及数据分析

由笔者担任主试, 被试者在仔细阅读指导语后, 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完成问卷测试。问卷不涉及个人隐私, 回答时间约8~9 分钟, 之后通过SPSS16.0软件技术对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共215 份, 其中女生199 份, 男生16 份。

收集完问卷后, 笔者对10 名受访者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为了获取详尽可靠的信息, 在访谈前, 受访者了解访谈问题, 并对访谈做了相应说明。访谈方式为被访者容易接受的面对面访谈和电话访谈。访谈时间控制在10~18 分钟之间。研究者在征得受访者的同意下, 在访谈中使用了录音设备, 并在访谈后对录音进行了转录以用于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

(一) 毕业设计改革中学生自我效能感水平

笔者对215 名研究对象的自我效能感及其四个相关维度通过SPSS软件做了平均值和标准差分析, 结果见表1。

表1 显示,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在毕业设计改革中的自我效能感总体水平中等偏上 (M=3.9666, 1<M<5) , 就自我效能四个维度而言, 平均值介于3.7767 至4.4419 之间, 按程度排序为努力感、成就感、能力感和挑战感。

由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学生对于新的改革形式没有出现消极的反应;相反, 大部分学生对于毕业设计改革持有积极的态度。尽管在自我效能感的四个维度上能力感与挑战感均值相对低一些, 但是学生具有较高的努力感, 也就是说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努力的程度。笔者通过访谈发现10 名受访者都相信能够尽其所能, 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会努力的完成本次毕业设计。此结论为Bandura (2000) 等的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他们认为自我效能感影响学习者在进行某项活动时投入的努力程度。

(二) 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

将研究对象分为男女两组, 对于男女生自我效能感差异问题, 笔者对相关数据进行卡方检验, 结果见表2。

经卡方检验, 男女生自我效能感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Χ 2=0.044, P>0.05) 。

也就是说, 学生对于毕业设计改革的自我效能感不受性别的影响, 这与Pajares &Valiante (1997) 的写作理解受性别差异影响的结论不一致, 但与唐芳和徐锦芬 (2011) 得出一致结论, 他们认为大学生写作自我效能感无性别差异。Pajares &Valiante (1997) 做的研究中被试者为男生103 人、女生115人, 男女生人数相当;而唐芳和徐锦芬的被试者为男生157 人、女生61 人, 男女生人数相差较大。本研究搜集到的男生问卷只有16 份, 而女生199 份, 男女生人数上差异较大, 与唐芳和徐锦芬的研究相似, 因此得出与之相似的结论。男女生间不具有显著差异可能是因为男生人数过少。但英语专业现实情况即男女比例差异较大, 这也许能够代表整体情况。

(三) 选择不同设计形式的学生间自我效能感差异

1. 选择不同设计形式的学生间自我效能感差异

为研究选择不同毕业设计形式的学生间自我效能感是否具有差异, 笔者对相应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检测, 结果见表3。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 选择学术论文写作的学生与选择翻译实践、视频制作、项目报告的学生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07, 0.006, 0.013<0.05) , 但是与选择文学创作的学生间不具有显著差异 (P=0.066>0.05) 。

通过访谈, 笔者发现在10 个受访者中5 人认为在6 种设计形式中学术论文写作最难, 3 人认为文学创作最难, 2 人认为视频制作最难。A同学说“学术论文写作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与写作能力, 而我自己从没接触过正式的学术论文, 因此对我来说学术写作最难。”相对于翻译实践、视频制作与项目报告, 学术论文写作对学生的研究、写作、语言和学术的综合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因此, 选择学术论文写作的学生首先要对自己的能力有正确的判断并有信心能够独立完成学术论文。B同学说:“我觉得对我来说最大的困难是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不够强, 但我会通过学习、阅读文献努力地弥补, 并且我有信心能够按时完成我的论文。”而文学创作同样需要较强的文字功底与创作能力, 对于没有经验并且不了解文学的人来说, 无疑也是困难的。

此外, 选择翻译实践、视频制作、文学创作和项目报告的学生间自我效能感都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访谈过程中, 受访学生表示目前还不了解新形式的反思报告该怎样写, 不知道有哪些具体的要求与格式, 但是他们相信学校会给出明确的指示。不同于以往单一的学术论文写作形式, 翻译实践、文学创作、视频制作与项目报告为大连外国语大学毕业设计改革小组推出了新型毕业设计形式, 之前没有先例, 学生对于新的毕业设计形式的认知是一致的, 即不能明确地判断出这四种形式的难易程度, 这可能是选择这四种毕业设计形式的学生间自我效能感没有显著性差异的原因。

2. 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形式选择之间的关系

为讨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所选毕业设计形式有怎样的关系, 笔者将相应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检测, 结果见表4。

经相关分析, 自我效能感与学生所选毕业设计形式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为0.265 (P<0.05) 。就自我效能感的四个维度而言, 成就感和挑战感与毕业设计形式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P<0.05) , 能力感、努力感与毕业设计形式间不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P>0.05) 。

结果表明, 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对于毕业形式的选择。笔者发现10 名受访者都是根据自身的经历来选择毕业设计形式, D同学说:“我在上高中时写过诗歌和小说, 对我来说选择文学创作要比选择其他形式更容易。”D同学的话为Zimmerman (2000) 的结论力添新证据, 他认为当学生遇到熟悉的任务时, 自我效能感会发挥预测作用。本次毕业设计改革由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设计形式, 学生首先要判定自己的能力, 进而选择最适合自己并且最有信心完成的设计形式, 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 指导教师不得干涉学生的判断, 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的设计形式最适合自己而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学生在考虑选择哪种设计形式时, 倾向于选择对于自己较容易完成的设计形式, 而避免认为较难完成和没有信心完成的设计形式, 这进一步支持了岳好平、施卓廷 (2009) 的研究结论, 他们认为学习者会选择自己能力范围之内能够完成的任务, 而放弃自认为难以完成的任务, 同时验证了Bandura (1986) 与Pajares (2009) 的发现, 他们认为学习者倾向于选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成功的任务而避免自己认为会失败的选择。

(四) 不同未来规划的学生间自我效能感差异

1. 不同未来规划的学生间自我效能感差异

为研究选择不同未来规划的学生间自我效能感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 研究者通过SPSS16.0 对相应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见表5。

1:考研2:找工作3:出国留学4:先工作, 不排除继续深造的可能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 有不同未来规划的学生间自我效能感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学生在选择毕业设计形式时, 未来规划不是主要因素, 在访谈中大部分学生表示自己所选的设计形式主要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的, 或者因为之前有过类似的经历而选择自己最有信心完成的设计形式。C同学说:“选择做视频制作时并没有过多考虑未来规划的因素, 只是自己比较喜欢视频制作, 我之前自己做过视频, 周围也有很多朋友懂得怎样制作视频, 他们也能给我很多帮助, 而且我的口语很好, 我觉得我能把我的毕业设计做好。”可见, 学生对未来的规划, 不会影响学生对于设计形式的选择。

2. 学生自我效能感与未来规划之间的关系

为研究学生自我效能感与未来规划间的关系, 笔者将相应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见表6。

经相关分析, 学生自我效能感及其四个维度上的能力感、努力感、成就感与挑战感与学生未来规划均不具有显著性相关关系 (P>0.05) 。

毕业后直接工作的学生在选择设计形式时不会考虑未来规划因素, 只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设计形式,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证实了自我效能感与学生未来规划之间不具有显著相关关系这一结论。然而, 打算考研和出国深造的学生会因为以后要继续进行学术研究而倾向于选择学术论文写作。E同学说:“希望我的毕业论文能为以后的学术研究积累经验并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 尽管自我效能感与未来规划之间不具有显著相关关系, 但是不可否认,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还是会受到未来规划因素的一定影响。

结束语

本研究发现:1. 学生对于改革形势的总体效能感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自我效能感四个维度中学生努力感水平最高;男女生对于改革的自我效能感不具有显著性差异;2. 学生自我效能感与所选形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学生自我效能感与未来规划之间不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3. 选择学术论文写作的学生自我效能感与选择翻译实践、视频制作与项目报告的学生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而与选择文学创作的学生间不具有显著性差异;选择翻译实践、视频制作、文学创作和项目报告的学生间自我效能感不具有显著性差异;4. 有不同未来规划的学生间自我效能感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学生对于毕业设计改革总体表现积极的态度, 在自我效能感的四个维度上最高的是努力感, 而能力感、成就感与挑战感略低。学校应注重学生的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发展, 培养具有多方面能力的人才, 并且在毕业设计改革过程中指导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展现自己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成就感与挑战感。因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形式选择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学校应积极开发出更多合理、适合学生展现能力的毕业设计形式, 可选择的形式多, 有助于学生准确判断自己的能力, 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设计形式。

大学生毕业自我总结 篇3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 就业初期 自我调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b)-0224-01

大学是学生的最后一个防御环节,是学生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生需要完成从心理到身理的蜕变,并逐渐去适应社会生活。就业是大学生步入社会与社会接触最为直接的一个步骤,在就业初期大学毕业生会面临来自各方各面的压力,给学生的心理带去极大的压力和冲击。基于这样一种条件,如果大学毕业生不能进行良好有效的自我调适,那么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1 大学毕业生就业初期面临的主要压力

就业初期是大学毕业生面临的一个较为尴尬的时期,这一时期,毕业生们刚从学校走出来,对于自身的价值定位及位置定位都要进行更新和完善。但是并不是一开始所有的事情都是一帆风顺的,毕业生们会遭遇许多与前辈们相似的经历和磨难,面临各方面的压力和挑战。

1.1 价值观冲突

大学生就业初期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价值观冲突问题。在踏入社会的过程中,学生们以往形成的看法和观点都会受到新的冲突,如果不能从现象中剥出本质,大学毕业生极有可能迷失在横流的物欲中或是其他精神潮流中。在面对社会新价值体系的冲击,毕业生们都会经历一个筛选和重组的过程中,只有当学生们在这一过程中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位置,摆脱一些表面现象的干扰,认清自身工作岗位的价值,他们才有可能走上健康稳定发展的道路,学以致用。在大学毕业生价值观统一的过程中,需要承受莫大的挑战和压力,如果不能对这些压力进行合理转换的话,势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及身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1.2 经济压力

大学生在学校的时候,都是靠父母给予生活费,并没有养成自力更生的理念,或者说较为缺乏劳动价值的理念,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突然转换到自生自灭的模式,毕业生难免感到经济紧张,但是处于这一年龄阶段又不好再伸手向父母要,这一局面直接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初期的思想焦虑。加之现阶段买房买车潮流,大学毕业生一边适应就业初期氛围的同时,还要面临同龄其他领域信息的干扰,如果不能正确看待这些议题,所有问题最终都会变成压在毕业生心上的重石。

1.3 思想压力

除上述问题外,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初期还面临着一个尴尬的问题,即感情问题。许多父母认为大学毕业生的年龄已经到了适婚年龄,已经可以进行人生问题的探讨了。但是作为大学毕业生自身来说,才进入社会,自己的价值还没有找到正确的体现途径,也没有相应的经济基础,正是打拼事业的最好阶段,谈个人问题只会分心。长辈与晚辈立场不同,易产生矛盾,进而也成为大学毕业生当前面临的思想压力之一。

大学毕业生虽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但是在接受社会检验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大的风险,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基于这一背景条件下,脱离大学教育的毕业生们自我调适功课的开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它既是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社会生活及环境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促进大学毕业生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策略及方法。我们应充分认识这一点的重要性。

2 大学毕业生就业初期自我调适的有效策略及途径

通过上文论述,我们已经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初期的基本情况及大学生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有了基本的认识。结合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以及大学生心理发展态势来看,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2.1 主动认识心理冲突,做出正确选择

心理冲突是个体在有目的的行动中,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抵触或对抗的动机难以选择,从而表现出矛盾的认知与情感体验。有选择就会有痛苦,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时表现出来的困惑、沮丧、焦虑、怯懦,往往源于心理冲突,其心理冲突主要表现为自主与被动、生存与兴趣的冲突。针对自主与被动的冲突,大学毕业生要主动规划自己,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意识,独立自主地去生活,全力以赴实现自己的目标,不被动等待家长的包办和代替;针对生存与兴趣的冲突,首先要建立谋生是生存之本、興趣可以改变的思想,同时尽量把工作变成自己的兴趣。在解决心理冲突的过程中,大学生会谨慎地对所有的有效选择进行比较,慎重权衡利弊得失,主动做出最佳选择。可以说,冲突的解决过程本身就是毕业生经受历练和主动成长的过程。

2.2 科学解析失败原因,得出经验教训

毕业生就业时常出现理想无法实现,需要暂时不能得到满足的情形。这就要求毕业生既要正视事实,又要不断进行新的尝试。把遇到挫折看成正常的事,把挫折看作“伪装的机遇”,不要消极退缩,要放下心理包袱冷静思考,认真分析应聘失败的原因:是主观努力不够还是客观要求太高?如果是主观原因,就要面对真实的自己,扬长避短、重新选择,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素质;如果是客观原因,如所学专业社会需求量小,就应该将就业目标转向中小城镇或农村,从基层脚踏实地做起,积累工作经验。通过调整就业目标,争取新的就业机会。

2.3 寻找合适的宣泄途径,释放压力

除了上述措施外,大学毕业生就业初期自我调适的有效进行,还应合理利用多种宣泄途径,对压力进行释放,缓解不适应的情绪,为大学生社会初期适应步伐和计划提供有效的缓冲,及时补充正面能量,让自己以全新、健康、向上的状态去面对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挑战,迎难而上;此外,大学毕业生自我调适的过程中,还应注重对自身理性思维及感性思维的双向培养,发展自身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让自己在工作之外得到完全的放松,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祥辉.大学毕业生就业初期的自我调适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

[2]张恋.重点大学本科女毕业生就业期望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

[3]罗少珍,廖月英,翟小姬,等.浅谈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办法[J].成功(教育),2009(9):177.

[4]陈成文,汪希.就业储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基于2009届大学毕业生的实证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9(10):90-95.

大学生毕业自我总结 篇4

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严格遵守国家宪法及其它各项法律规定。由于本人表现突出,思想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大二时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并且顺利的结业了党校学习。

本人品德兼优、性格开朗、热爱生活,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我学习勤奋,积极向上,喜欢和同学讨论并解决问题,经常积极参加班级及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

大学生毕业自我总结 篇5

自我鉴定是一个人在某个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的一个自我总结,自我鉴定就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快快来写一份自我鉴定吧。那么你知道自我鉴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毕业生简短的自我鉴定3篇 学生大学毕业自我鉴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毕业生简短的自我鉴定3篇 学生大学毕业自我鉴定1

不知不觉,大学生活已将近尾声,告别懵懂完成成人礼即将接受的是现实的考验。一个人的价值在其对社会的贡献多少,而在大学期间我也一直在挑战充实自我,激发自身潜力,让自己更自立自主自强,为以后能够更多的回报社会而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是学习上,在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在每一次的实训当中熟悉了相关技能。在现如今的网络时代还利用周末时间学会了操作办公软件、photoshop、网站营销及其基础设计等。除此之外每天都会阅读课外书籍,对现代文学和心理学颇感兴趣。

其次在生活中,生活作风严谨,生活习惯良好,有午睡习惯。喜欢唱歌也爱运动。而且我是个助人为乐,平易近人、诚实守信、不拘小节的人,所以一直以来都与老师、同学们相处得很融洽。

而在工作方面,我加入了系学生会并担任副主席一职。从中学会了做事要顾全大局注意细节,要利用团队力量及协作精神,创新思维不墨守成规。对于活动我积极主动,任劳任怨,责任心强,并锻炼了自己的管理交际能力和口才等。

在放假时期,我参加过各种社会实践,从婚博会的礼仪人员到药交会的工作人员,做过tcl的推广和lg的特工等诸多兼职。这些都让我看到了更多的生活百态,为我今后步入社会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大学毕业生简短的自我鉴定3篇 学生大学毕业自我鉴定2

大学四年是我人生最珍贵的时光。在这四年内,我遵守校纪校规,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政治上要求进步;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专业知识。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秀;班委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同学,热爱集体。有奉献精神,诚实守信,热心待人,勇于挑战自我。不足是专业知识需要更进一步提高,应该更广泛地扩展知识面。今后我一定发扬刻苦耐劳精神,克服不足,努力工作努力学习,争取更大进步。

大学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生活,有渴望、有追求、有成功也有失败,我孜孜不倦,不断地挑战自我,改正错误,弥补不足,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思想品德上,有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我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使我对我们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在生活上,我的特点是诚实守信,热心待人,勇于挑战自我,时间观念强,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作风。我崇尚质朴的生活。平易近人待人友好,所以一直以来与人相处甚是融洽。敢于拼搏,刻苦耐劳将伴随我迎接未来新挑战。

四年的大学生活,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大学毕业生简短的自我鉴定3篇 学生大学毕业自我鉴定3

本人思想端正,积极向上,有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目标。作为一名大学应届毕业生,在结束大学生活、踏进社会之际,我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我将以饱满的精神锐意进取,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不懈努力!

大学生活是我人生经历中最充实、最宝贵的一页。作为一名大学生,我热爱我的专业。在校期间,我认真学习,与同学融洽相处,积极参加院、系、班级的各种活动,听取学术报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我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正处于人生精力充沛时期的我,渴望在更为广阔的天地里展露自己的才华,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水平,期望在工作中得到更大的提高!

在学习中,认真学习了本专业的课程,熟练各项专业技能,此外还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和计算机能力,提高自己文化修养及思想道德素质。

在思想上,本明礼诚信、爱国守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和作风,勇于追求真理,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我不但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而且各方面表现优秀。怀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工作责任心,坚持实事求事的原则,注重个人道德修养,且乐于助人,关心国家大事。在生活上,我崇尚质朴的生活,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平易近人,待人友好。

大学毕业自我总结 篇6

(一)在校期间,在学校的指导、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帮助下,通过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和参与社会实践,自觉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个专业功底扎实、知识结构完善、适应能力强、具有团体协作精神的青年。

一、学习方面,我努力认真地学好每一门功课,基本把握了从事行政治理,非凡是信息治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及与此相关工作的能力,在校期间,我非常注重英语和计算机方面能力的培养,通过了国家非计算机专业二级和英语四级;同时我还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现代办公所需要的各种软件工具,并自主学习吸收一些国内外现代企事业的治理知识理念,以进一步完善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体系。通过四年的努力学习,我的学习成绩整体上了一个台阶,从大一在班上排名靠后一直进步到如今的前十,获得了院三等奖学金。虽然成绩还不是很优秀,但这一切却都是我四年来通过不断改变学习态度、方法,经过一步一个脚印的不断努力而来的结果。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虽然即将结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的学习从此终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重视学习,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从而达到学习与实践融为一体。

二、工作方面,自入校以来,我一直担任寝室的寝室长,在担任宿舍舍长期间,积极主动地为同学服务,有意识地协调好舍友之间的关系,通过舍友的协作,搞好宿舍内务工作,为同学营造了良好的休息、娱乐、学习氛围,在舍友的共同努力下,曾在学校的宿舍评选中取得优异成绩,这也为所在班荣获“校优秀班级”和“xx大学五四红旗团支部”的光荣称号做出了有力的后勤保证,本人也因此获得了“xx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的荣誉称号。此外,我还注重自己能力的培养,积极参加了多次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多次在“五四”期间参加青年自愿者活动,看望并帮助孤寡老人等。在大学放暑假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最大程度上提升自己各方面素质。

三、思想方面,通过大学四年系统全面地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会用正确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注时政,通过了解和学习党的有关动态和精神,使自己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心保持一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经过在xx大学党校第100期的学习培训班的学习后,顺利通过党校考核,获得了党校结业证书,并于XX年年5月31日光荣地成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我的思想理论学习和实践还相差得比较大,如何正确地运用马列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去指导现实生活将是我将来努力的方向。

四、身体和心理方面,大学四年里,我把握了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学校、系和班级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身体健康,体育合格标准达标。在心理方面,锻炼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康人格,克服心理障碍,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当然,本人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诸如:

一是学习成绩还不是十分优秀,四年来,虽然我的成绩一直在进步,但却始终达不到最理想的状态,主要原因是基础比较薄弱,加上刚进大学时,学习的环境变宽松了,学习更多需要的是自主性,于是,长期在老师、家长督导下学习的我,一度迷失了方向和动力,幸亏后来在老师、辅导员和同学的帮助下,我从迷失中找回了方向,从而迎头赶上,但因此也落下了一些课程。

二是与同学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和同学交流较少,主要原因是自己作息的时间安排上不够合理,未能十分有效地工作与学习,导致时间使用的紧张,无意中减少了与同学交流的时间。其次,由于自己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谈,又担心找同学交流会打搅他们的休息,造成没能积极主动的和同学进行交流、了解同学们的所感所想。

三是在工作中有时处理问题还不够成熟,这主要表现为工作中魄力不够,做事情不够果断,比较优柔寡断。主要原因是在处理工作方面缺乏经验,在过去的学习生活中,没有注重学习其他同学在处理班级事务时所运用的好的方式、方法,同时,自己的办事方式、方法又存在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从自身找原因,改进缺点不足,改善学习方法,提高理论水平,在提高自己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也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使自己成为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为毕业在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有理由对祖国的未来布满憧憬,对将来的工作满怀期盼!难忘而多姿的大学生活即将逝去,但我不会沉浸于过去的光辉岁月,我将用全新的心态去拥抱新世纪的挑战!

大学毕业自我总结

(二)时间过得真快,大四上学期一晃又过去了,离毕业又进了一步。

每学期结束,我对那学期的表现都会有个感觉的,或满意,或不好。而这学期结束,我只想把这学期做个总结,写下来。一般来说,除非老师留这个作业,否则我是不会写的。

总体来说,我对自己这学期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

从开学起一个半月的时间,我基本属于无所事事,根本学不下去,可能是既不用为工作操心也不用为考研作准备的缘故吧。其实,人们最难受的事情莫过于消磨时间,看着时间匆匆流去却无动于衷。那种滋味我确实体会到了。在那一个半月里,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除来吃饭就是睡觉,而且起得还比较晚。没有目标,没有动力的日子真的很难受,那对我来说简直是一种煎熬,因为我根本无法做到麻木。

还好在十月中旬,自己终于能够自己惊醒自己,重新找到那个目标——六级。其实我从开学就一直由那个目标,只是找不到动力。可从那时起,我强迫自己和那些考研的“混”,和他们一个时间起床,去相同的自习室自习,在相同的时间一起去吃饭。虽然我不是考研的人,但我却和那些考研的人有着相同的作息安排,唯一的不同在于我的压力比他们要小些。我清楚,大四学生的生活很容易变的混乱,也很容易被改变。我看到身边一个个同学的生活变得愈发糜烂。我只要和他们呆上一阵,()我也会变成那样的。还好,我没有。为那六级,我拼命地学着,书包里整天背着一堆英语的东西,什么电子词典、六级听力训练、六级阅读、朗文词典……在自习室一坐基本就是一天。在和他们一起的学习状态中,我渐渐找到了那种愉悦的感觉:自习时听着我爱听的歌背英语,和狼、轶明一起去吃饭,学累了和他们在教学楼里四处转悠,寻找美女。晚上十点半才回宿舍,和他们在路上说笑。尽管六级我考得不怎么理想,但是我拼过了,虽然有些遗憾,但下次继续努力就是了。

本学期还一个对自己比较满意的就是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了,尤其是在后来既有学习任务又有家教的那段时间,把学习的是提前弄完,周末备完课再安心去家教。另外,对于期末的科目提前作了准备,在十一月的时候就已经把初等数论这门课复习过一遍了,而且看得很细,这样我十二月的时候才能把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六级的准备上。而当期末时我可以不紧不慢地准备初等数论那门课,可以说这可以算我大学四年学的最好科目之一,尽管成绩才考了八十多,排了十几名,但也还算不错啦。

但是,元旦后对自己有些放松,主要体现在计算机图形学的复习上,本来有很充裕的时间的,因为自己的荒废最后只用了两天时间。还好最后过了,不过是刚过了。

大学生毕业自我总结 篇7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是个人在进行职业决策过程中对自己成功完成各项任务所必需的能力的自我评估或信心[2],是就业成熟度的影响因素之一,也是了解职业行为的重要指标[3]。就业焦虑是个体在面临就业情景时,由于对自我和就业问题的认知不足所产生的一种不安情绪,以及由此引发的生理和行为上的不良变化[4]。近年来,就业焦虑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普遍性,其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4]。本研究以民办高校毕业生为研究对象,探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现状及其与就业焦虑的关系,以期为民办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整群抽取南京市某独立学院机械工程系、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系、经济管理系、计算机系和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共5个系600名在校应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25份,有效回收率为87.50%。其中男生281名,女生244名;城镇生源255名,农村生源270名;文科生254名,理科生271名。

1.2 测量工具

1.2.1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是由国内彭永新等[2]根据Betz和Taylor“职业生涯决策自我效能量表”(CDMSE)编制而成,共39个题目,包含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计划和解决问题5个维度。量表采用5级计分方式,得分越高,自我效能越强。该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为0.930,重测信度为0.656,并具有较高的辨别效度[2]。

1.2.2 就业焦虑诊断问卷

采用张晓琴[5]编制的“就业焦虑诊断问卷”,共30个题目,其中2题为测谎题,分为就业恐惧、就业不安、工作焦虑和面试焦虑4个成分。问卷采用4级计分方式,得分越高,就业焦虑程度越高。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Cronbach' s α系数为0.913,分半信度为0.833)和效度,可以作为较为理想的就业焦虑一般诊断问卷使用[5]。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7.0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单因素分析 见表1,2。

男、女生在自我评价、制定计划、问题解决及总体效能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理工科学生在总体效能和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计划、问题解决4个维度与文科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实践经历不同的毕业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实践次数不同的毕业生之间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用Bonferroni t检验进行多重比较发现,有1次及2次以上实践经历者在总体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各维度上得分均显著高于没有实践经历者。

2.2 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就业焦虑的相关性

由表3可见,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就业焦虑均呈负相关(P值均<0.01)。以就业焦虑为因变量,总体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多重回归分析,总体效能和自我评价对就业焦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对就业焦虑的解释率达到49.3%。见表4。

注:P值均<0.01。

注:**P<0.01。

3 讨论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是介于动机与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是影响个体职业选择过程和活动的重要的主体性因素,即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高的个体比低的个体在职业决策过程中更具坚持性,努力程度更高,因此,成功就业的概率也更高[6]。在民办高校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状态下,研究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对指导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有重要的意义。本次调查发现,性别、专业和实践经历是影响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重要因素。总体上来看,男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高于女生,理工科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优于文科生,实践经历越丰富的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越高。国内的一些研究也得到相似的结论[3,6,7,8]。提示民办高校要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学生入校就引导其树立职业生涯意识,提高职业决策力。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时,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对工作岗位的认识;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学生的性别、专业等各方面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地职业前景规划和就业指导,使不同人群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更加合理的职业决策,从而有更高的就业成功率。

同时,本研究发现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与就业焦虑各成分及总分均呈负相关,即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越高则就业焦虑越低。国内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9,10]。职业决策总体效能与自我评价维度对就业焦虑还有很好的预测作用,尤其是职业决策总体效能(解释率达48.4%)。鉴于职业决策总体效能与就业焦虑的密切关系,在民办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心理因素: 一方面帮助学生提高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降低就业严重焦虑产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对有就业焦虑学生的辅导工作可以尝试先从了解或提高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就业中的自我评价入手。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具有可塑性,可以通过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或职业生涯咨询等方式[11,12],通过亲身经历、替代性学习、语言说服和唤醒经验等渠道来提高职业决策自我效能[13]。提示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不仅要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就业指导课程,还应重视在职业辅导的过程中设计一些团体参与的活动,如模拟面试和就业困惑沙龙,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总结自我表现,或在与人探讨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决策效能,减低或缓解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情绪。这也意味着民办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摘要:目的 探讨民办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状况及其与就业焦虑的关系,为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和“就业焦虑诊断问卷”,对随机整群抽取的525名民办高校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民办高校毕业生的性别、专业和实践经历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体及在某些维度上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就业焦虑呈负相关(P<0.01),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分与自我评价维度得分对就业焦虑有显著的影响力和预测力(P<0.01)。结论 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就业焦虑密切相关。

大学生毕业自我总结 篇8

[关键词]自我构念;大学毕业生就业;独立型自我;互依型自我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3.018

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历来备受学生本人及其家庭乃至企业、政府的高度关注,学术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也一直未曾停止过[1-2]。从目前国内外相关文献来看,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是分别着眼于外因和内因两个层面。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外因层面的研究,已经趋于成熟和系统,如教育结构、教育制度、经济环境、就业政策等[3-4]。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内因层面的研究,从国内相关文献来看,绝大多数是从人力资本要素如生理特质、专业能力、社会兼职、在校管理经验、学习成绩等角度进行分析[5-6],而对能够全面反映和表征行为主体之文化与心理特征因素——自我构念——对就业影响的研究则非常欠缺,中国知网的检索结果表明相关研究成果几近空白。研究表明,行为主体在自我构念上的不同,会影响甚至在很多情况下能够决定个体的行为,进而导致不同的结果[7-8]。自我构念理论自1990年代开始获得重大突破,并在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乃至大学毕业生就业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验证和应用。在我国目前社会文化、家庭结构、经济环境、教育模式和就业形式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从自我构念角度深入挖掘其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既有利于相关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完善、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又有利于行为主体从自我构念角度纠正在就业方面存在的偏差,从而使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更趋理性。

一、文献综述与理论模型

自我构念最初是由心理学家Markus和Kitayama于1991年提出,指的是基于个体文化差异背景下如何从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角度来认识自己的一种关于自我的认知方式[9]。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对自我、他人及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理解与认知,这些不同的理解与认知形成了不同的自我构念。随后,Singelis[10]根据Markus与Kitayama提出的自我构念的概念又进一步指出,自我构念本质上就是个体究竟是把自我与他人进行明确区分,还是把自我与他人相联系的有关思想、情感与行为的集合。Lam[11]则把自我构念视为个体认为自身在多大程度上处于社会关系的情景中。个体所属的特定文化背景的不同决定了自我构念的不同,自我构念的核心就是个体对自我的理解与认识方式,其本质就是“自我—他人”的关系。

在对自我构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学者们还对自我构念的构成维度进行了研究,其中Markus和Kitayama的研究成果最具代表和里程碑意义。他们把自我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独立型自我和互依型自我。[9]独立型自我侧重于强调自我与他人的差异和区别,倾向于明确表达自身的内心感受和想法,积极展示自己的能力,注重创造自身的独特价值并努力实现想要的目标,与他人沟通更加直接和坦诚,并敢于根据自身内心的真实感受做出相应的外在行为。通常认为,独立型自我在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个体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而在集体观念至上的东方文化背景下往往会遭遇许多阻碍。互依型自我强调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和作用,重视自身的社会角色和身份地位,与他人的沟通显得迂回委婉,善于根据不同场合调整想法和变更行为,并依据自身所在群体及群体对自身的期望来衡量自我和规划自身目标。通常认为,互依型自我在具有东方集体主义文化背景的个体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做出如下假设:不同类型自我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会产生不同影响。

但是,无论独立型自我还是互依型自我都是一个极为抽象的概念,难以直接测定。因此,后续一些学者尝试探索对上述两种类型自我的进一步界定和诠释,其中尤以Cross[7]的研究最具代表性。他把独立型自我这一构念分解为个人主义、自主性、行为一致性、自我本位四个维度或因子,并对每个维度给出了界定和诠释:个人主义主要体现了个体对其自身独特性的重视程度;自主性用以说明个体在公众面前的自如和直率程度;行为一致性则是指个体在不同场合下言与行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而自我本位则体现了个体是否具有将自己置于考虑的首要位置及以自我为中心的偏好或倾向性。对于互依型自我的界定和划分,Cross简要地用集体尊重型自我和关系依赖型自我两个维度来诠释和表征:集体尊重型自我主要说明自我对长辈及权威人士的尊敬程度和对集体决定服从的意愿程度,关系依赖型自我则主要说明个体对自身与他人之间关系的重视程度。Cross对于两种类型自我之界定与划分的研究范式,具有一定的里程碑意义,不仅使自我构念的相关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也使自我构念研究由单纯的定性研究开始走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其具体表现为相关量表如CSC开始在多个国家、不同领域不断得到验证。

由于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类型的自我构念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以及不同类型自我之各维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此通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和测定,就可以藉就业质量这一综合性指标得到体现。而根据杨河清等[12]的研究结果,能够基本反映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指标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一是表征大学毕业生所从事职业与所学专业是否相符的人职匹配程度,二是反映大学毕业生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各种保险、薪资水平、福利待遇、假期等在内的薪资福利水平,三是反映包括员工培训、工作稳定性、合同期限、职业前景等在内的大学毕业生未来职业趋势的发展空间。

根据上述自我构念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之假设、对自我构念各维度的分解和对大学生就业质量测定指标的筛选,可建立如下理论模型(见图1)。

二、研究设计

1.量表设计

本研究以上海、郑州、西安、济南、杭州、青岛、北京、武汉、太原9市31所高校的正在寻找工作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层次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资料的发放和收集主要基于研究者的个人社会网络。

首先根据本文研究目的,结合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有关文献,以CSC量表有关问项为基础对其进行适度修改,形成初始问卷,然后对初始问卷进行小范围的试调,以检验问卷信度和效度是否符合要求,而后对初始问卷进行修改,形成最终问卷。最终问卷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被调查对象基本信息、自我构念有关问项、就业质量有关问项。被调查对象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学历、专业等。自我构念部分是根据研究对象的情况,通过对Singelis 1994年开放的自我构念 CSC量表稍作修改而得到,包括独立型自我构念分量表和互依型自我构念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又分别涵盖了15个问项。15个问项构成的独立型自我构念分量表,主要用于表征包括个人主义、自主性、行为一致性和自我本位在内的4个独立因子,同时另外15个问项构成的互依型自我构念分量表,则用于对关系依赖与集体尊重两个独立因子的测定。所有问项均采用Likert七点量表法,要求被调查对象表达他们对相应问项的认同程度(“1”代表“完全不同意”,“2”代表“不同意”,“3”代表“有点不同意”,“4”代表“不同意也不反对”,“5”代表“有点同意”,“6”代表“同意”,“7”代表“完全同意”)。就业质量部分主要由反映大学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其所从事工作之间相关程度的人职匹配、说明大学毕业生目前收入状况的薪资福利和表征大学毕业生未来职业趋势的发展空间等问项构成。

2.样本来源

调查时间从2014年5月10日开始,截止到2014年6月10日,因为这段时间恰好是大学毕业生寻找工作暂告一段落、返校从事毕业设计等相关事宜的阶段,对问卷调研非常有利。此次一共发放问卷1 632份,其中纸质问卷658份,电子问卷974份,最终回收纸质问卷534份,电子问卷802份。经过逻辑检验并剔除部分问项拒绝回答或漏答的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 27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8.3%。有效问卷中,男生占比53.3%,女生占比46.7%;本科生占比63.8%,研究生占比36.2%;文科学生占比42.3%,理工科学生占比57.7%;已经签订就业协议的学生占比64.3%,尚未签订就业协议(包括有意向单位但未签订合同和无意向单位)的学生占比35.7%。

三、实证分析

1.不同类型自我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的差异性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不同类型的自我是否在大学毕业生就业方面存在差异。通过对独立型自我和互依型自我得分差异的显著性检验(见表1),发现两种类型的自我确实在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1)。可见,不同类型的自我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确实存在不同的影响。

2.自我构念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相关性

由于本研究的资料数据主要是通过自陈问卷法对即将毕业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而获取的,不能排除共同方法变异CMV的影响,为此,通过采用Harmans单因素试验对CMV的测试表明,所收集数据中该问题并不明显存在。自我构念各维度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之间的相关性见表2。由表2可知,自我构念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3.自我构念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回归分析

上述相关分析仅表明自我构念及其各维度与就

业质量在数据统计上的相关性和相关强度,并不一定能够确定它们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因此,为了进一步确定自我构念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现将就业质量作为因变量,自我构念及其各维度作为自变量,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具体结果见表3。

根据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独立型自我与互依型自我及其各维度的因子都进入了回归方程,尽管样本数据来源单一及样本容量导致某些因子对应的P值较大(统计上不显著),但仍然可以看出自我构念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之间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自我构念各维度的因子可以共同解释约126%的就业质量变异性。

4.自我构念各维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程度

上述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只是表明了不同类型的自我及其各维度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之间存在某种相关性和因果关系,并没有揭示自我构念各维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程度。为此,本文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探索该影响程度。把通过问卷调研得到的第一手数据导入AMOS 17.0,并经标准化处理后,可得到自我构念各维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拟合模型的影响系数(见图2)。图2中,e1~e6为自变量(自我构念的6个维度)的测量误差,err1~err3为因变量(就业质量的三个维度)的测量误差。评测指标χ2=9.320,P=1.53,df=9,χ2/df=1.036,RMSEA=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在对已有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不同类型自我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不同的假设,然后构建了自我构念各维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的理论模型,最后对不同类型自我构念各维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

一是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在不同类型自我之间确实存在差异。独立型自我和互依型自我得分差异的显著性检验(P<0.01)证明了这种差异之存在,而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结果进一步佐证了这种差异

之存在及差异程度:对AMOS拟合标准化的计算表明,独立型自我对就业质量的综合影响程度为0505,互依型自我对就业质量的综合影响程度为0603,这说明在中国目前的文化和就业环境下,互

图2自我构念各维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系数

依型自我的大学毕业生比独立型自我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上更具有一定的综合优势。

二是自我构念各维度是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子。Harmans单因素试验对CMV的测试和表2相关系数分析表明,自我构念与大学毕业生就业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自我构念各维度联合组合成的因子共同解释了就业质量12.6%的变异性,说明自我构念与就业质量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三是不同类型的自我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程度不同。从人职匹配角度来看,独立型自我的综合影响系数为0.479,显著低于互依型自我的综合影响系数(0605),这说明互依型自我的大学毕业生比独立型自我的大学毕业生更重视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匹配程度,即学以致用;从薪资福利角度来看,独立型自我的综合影响系数为0.582,略高于互依型自我的综合影响系数(0.554),这说明独立型自我的大学毕业生更加看重目前的收入和待遇;而从未来职业的发展空间角度来看,独立型自我的综合影响系数仅为0.461,而互依型自我的综合影响系数则高达0655,这意味着互依型自我的大学毕业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前景显著优于独立型自我大学毕业生的。

四是不同类型自我的构念维度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计算表明,互依型自我的大学毕业生的集体尊重和关系两因子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综合影响系数分别为0.632和0.575,这说明两因子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具有较强的正向作用,或者说用人单位比较看重大学毕业生这两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而独立型自我的自主性、个人主义、行为一致性和自我本位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综合影响系数分别为0776、-0.201、0.576和-0.276,这说明独立型自我的大学毕业生的自主性和行为一致性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具有较强的正向作用,用人单位非常看重大学毕业生的自主性和行为一致性。而个人主义和自我本位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系数为负则表明,过度的自我主义和个人本位必然为用人单位所顾忌,这两个因素可能成为大学毕业生未来职业发展的潜在制约因素。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结合目前我国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和文化背景,提出以下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更趋理性。

首先,大学毕业生应充分认识到自我构念及其各维度在就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和可能造成的潜在影响,在面临就业不顺时不应一味抱怨和归因于外部环境,应更多地深刻挖掘自我构念中存在的某些负面因素并努力改正之。

其次,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和岗位对大学毕业生自我类型有不同的要求,大学毕业生在投递简历和应聘前应对自我类型与岗位性质和要求之间的契合度有比较准确的认识,最好能够把自我构念各维度与意向职位之间的匹配度进行量化打分并进行排序,聚焦和锁定真正适合和匹配自我的职位,这样不但能够集中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提高就业效率,也能有效避免就业过程中由于不切实际的全面撒网、广种薄收甚至不收而使心理层面不断受挫,进而可能逐渐削弱自我对就业的信心和勇气,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此外,大学毕业生还应充分注意不同类型自我在就业上的差异,意识到过度强调自我的独特性和以自我为中心都不利于就业;大学毕业生在努力发挥自我自主性的同时,需要摆正自身的位置,尊敬长辈和权威人士,妥善处理好自我与他我的关系,这都将有利于大学毕业生理性顺利地就业。

[参考文献]

[1]喻名峰,陈成文,李恒全.回顾与前瞻: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十年(2001—2011)[J].高等教育研究,2012 (2):79.

[2]涂晓明.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07(2):117.

[3]赵崇毅.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视点[J].经济特区,1995(9):151.

[4]陈成文,杨歌舞,谭日辉.就业政策与大学毕业生就业关系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8(11):88.

[5]黄敬宝.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探究——对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作用的考察[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12):36.

[6]彭树宏.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4(6):61.

[7]Cross S E,Madson L K.Models of the selfconstrual and gender[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7(1):35.

[8]Lam B T.Selfconstrual and socioemotional development among VietnameseAmerican adolescents:An examin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selfconstrual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2006(1):67.

[9]Kim M S,Hunter J E,Miyahara A.Individualvs.culturelevel dimensions of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effects on preferred conversational styles[J].Communication Monographs,1996(1):29.

[10]Singelis T M.The measurement of independent and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s[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994(20):580.

[11]Lam B T.Selfconstrual and socioemotional development among VietnameseAmerican adolescents:An examin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selfconstrual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2006(1):67.

上一篇:服装类品牌企划书下一篇:改变初中语文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