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总复习试题

2024-11-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一数学总复习试题(共9篇)

初一数学总复习试题 篇1

学校:

班级:

时间:6月23日、化简(-2)·a-(-2a)的结果是 ___A_____ 2 22A.0

B.2aC.-6a

D.-4a

2、已知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l1∥l2的是(B)

A、∠1=∠B、∠2=∠3 C、∠4=∠

5D、∠2+∠4=180° 22(2题)

(3题)(6题)

3、某村为了更清楚地反映出各种农作物种植面积所占比例的大小,就2003年为例应选用(C)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都可以

4、下列说法:(1)不可能发生和必然发生的都是确定的;(2)可能性很大的事情是必然发生的;(3)如果一件事不是必然发生的,那么它就不可能发生;(4)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包括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其中正确的个数为(B)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有一个均匀的正二十面体,其中有1个面标有“1”,2个面标有“2”,3个面标有“3”,4个面标有“4”,5个面标有“5”,其余的面标有“6”,将这个正二十面体抛出后,朝上概率为的数字是(D)

A.2

B.3 C.4

D.6 6,如图OA、BA分别表示甲、乙两名学生运动的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根据图象判断快者的速度比慢者的速度每秒快()

A.2.5m B.2m C.1.5m D.1m

7、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B)

A.带①去

B.带②去

C.带③去

D.带①和②去

8、在一个三角形中,锐角、直角、钝角的个数最多可分别有(D)

A.3个,3个,3个

B.3个,2个,1个 C.2个,1个,1个

D.3个,1个,1个

9、△ABC中,如果∠A=2(∠B+∠C),则△ABC的形状是(A)

A.钝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10、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和它内部的3个点共6个点为顶点,把原三角形分割成的小三角形的个数为()A.5个

B.6个 C.7个

D.8个 二,填空题:

m-122nn1、若 2xy 与-xy 是同类项,则(-m)=_______ 22.多项式9x+1加上一个单项式后,使它能成为 一个整式的完全平方,那么加上的单项式可以是______(填上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即可)

3、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50°,那么这个角的余角是_________.4、下图曾被哈佛大学选为入学考试的试题.请在下列一组图形符号中找出它们所蕴含的内在规律,然后把图形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图形.1 姓名:

学校:

班级:

时间:6月23日

三,解答题:

1、先化简,后求值:(1)已知y=-2,求(3x-2y)(-2y-3x)+3(x-y)(x+y)的值。

2222222

2(2)[(2x+y)-5y(3x+1)-4(x+y)(x-y)]÷(5xy)其中x=99,y=2222222

.232222、求值:(1)已知3a-a=1 求6a+7a-5a+2001的值,(2)若x、y满足x+2y-2xy-2y+1=0 求x、y的值。

3、如图,已知AB⊥AC,AD⊥AE,AB=AC,AD=AE,BE与DC相等吗?说明理由.(2)(3)

4、某校校办工厂现在的年产值是15万元,计划今后每年增加2万元,由此可知,年产值发生了变化。

初一数学总复习试题 篇2

1.已知集合A={1,3,5,7,9},B={0,3,6,9,12},则A∩CNB=()

(A){1,5,7}(B){3,5,7}

(C){1,3,9}(D){1,2,3}

2.已知,则p是q的()

(A)必要不充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关于x的不等式|cosx+lg(1-x2)|<|cosx|+|lg(1-x2)|的解集为()

(A)(0,1)

(D)(-1,1)

4.函数定义域为D,若所有点(s,f(t))(s,t∈D)构成一个正方形区域,则a的值为()

(A)-2 (B)-4

(C)-8 (D)不能确定

5.已知不等式|a-2x|>x-1,对任意x∈[0,2]恒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

6.函数,x∈[-1,+∞)是增函数的一个充分非必要条件是()

7.椭圆(a>b>0)的左准线为L,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抛物线C2的准线为L,焦点为F2,C1与C2的一个交点为P,则等于()

8.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AC折起,当以A、B、C、D四点为顶点的三棱锥体积最大时,异面直线AD与BC所成的角为()

(A)30°(B)45°(C)60°(D)90°

9.过双曲线(a>0,b>0)的右顶点A,作斜率为-1的直线,该直线与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的交点分别为B、C若,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10.已知实数a、b、c成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那么下列不等式不成立的是()

11.设随机变量ξ服从正态分布N(2,σ2),若P(ξ>c)=a,则P(ξ>4-c)等于()

(A)a (B)1-2a

(C)2a (D)1-a

12.已知直线m、L,平面α、β,且m⊥α,L⊂β,给出下列命题:①若α∥β,则m⊥L;②若α⊥β,则m∥L;③若m⊥L,则α∥β;④若m∥L,则α⊥β.其中正确的命题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二、填空题

13.3位男生和3位女生共6位同学站成一排,若男生甲不站两端,3位女生中有且只有两位女生相邻,则不同排法种数是______(用数字作答)

14.设函数f(x)=|2x-1|+x+3,则f(-2)=______:若f(x)≤5,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5.已知F1、F2是椭圆(a>b>0)的两个焦点,P为椭圆C上一点,且PF1⊥PF2,若△PF1F2的面积为9,则b=______.

16.在等比数列{an}中,,且a8>a9,则使得的自然数n的最大值为______.

三、解答题.

17.在一个盒子中,放有标号分别为2,3,4的三张卡片,现从这个盒子中,有放回地先后抽得两张卡片的标号分别为x,y,记ξ=|x-3|+|y-x|.

(Ⅰ)求随机变量ξ的最大值,并求事件“ξ取得最大值”的概率;

(Ⅱ)求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18.双曲线的中心为原点O,焦点在x轴上,两条渐近线分别为L1、L2,经过右焦点F垂直于L1的直线分别交L1、L2于A、B两点.已知成等差数列,且同向.(Ⅰ)求双曲线的离心率;(Ⅱ)设AB被双曲线所截得的线段的长为4,求双曲线的方程.

19.已知函数.(Ⅰ)设{an}是正数组成的数列,前n项的和为Sn,其中a1=3.若点(n∈N*)在函数y=f'(x)的图象上,求证:点(n,Sn)也在y=f'(x)的图象上;(Ⅱ)求函数f(x)在区间(a-1,a)内的极值.

20.设函数f(x)=x3+3bx2+3cx有两个极值点x1、x2,且x1∈[-1,0],x2∈[1,2].

(Ⅰ)求b、c满足的约束条什,并在坐标平面内,画出满足这些条件的点的区域;

(Ⅱ)证明:.

21.如图1,在Rt△ABC中,AB=BC=4,点E、F分别在线段AB、AC上,且EF∥BC,将△AEF沿EF折起到△PEF的位置,使二面角P-EF-B的大小为60°.

(Ⅰ)求证:EF⊥PB;

(Ⅱ)当点E为线段AB的中点时,求PC与平面BCFE所成角的大小;

(Ⅲ)求四棱锥P-EFBC体积的最大值.

22.对于数列{un},若存在常数M>0,对于任意的n∈N*,恒有|un+1-un|+|un-un-1|+…+|u2-u1|≤M,则称数列{un}为B-数列.(Ⅰ)首项为1,公比为q(|q|<1)的等比数列是否为B-数列?请说明理由;(Ⅱ)设Sn是数列{xn}的前n项和,给出下列两组论断:A组:①数列{xn}是B-数列,②数列{xn}不是B-数列;B组:③数列{Sn}是B-数列;④数列{Sn}不是B-数列.请以其中一组中的一个论断为条件,另一组中的一个论断为结论组成一个命题.判断所给命题的真假,并证明你的结论.(Ⅲ)若数列{an}、{bn}都是B-数列,证明:{anbn}也是B-数列.

参考答案

一、1.(A) 2.(B) 3.(D) 4.(B) 5.(A) 6.(C) 7.(B) 8.(C) 9.(C) 10.(B) 11.(D).12.(B)

1.(A)因为B={0.3,6,9,12},CNB中没有3和9,有1,5,7.所以A∩CNB={1,5,7}

2.(B),即,即0

3.(D)由cosx·lg(1-x2)<0(-1

4.(B)因为,所以所有点(s,f(t))(s,t∈D)构成正方形区域,意味着ax2+bx+c=0的两根x1,x2应满足,由韦达定理知,所以4a=-a2,因为a<0,所以a=-4.

5.(A)当0≤x≤1时,a∈R;当1≤x≤2时,a-2x<1-x或a-2x>x-1,有x>a-1或3x<1+a.由题意得1>a-1或6<1+a;所以a<2或a>5.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是(-∞,2)∪(5,+∞).

6.(C)函数,x∈[-1,+∞),对称中心是(a,1),它是增函数的充要条件是a<-1且a+b<0,则a<-2且b<-2是函数f(x)为增函数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7.(B)根据抛物线和椭圆的定义得r1+r2=2a,,求得:,则.

8.(C)正方形对角线交于O,将ABCD沿对角线AC折起,当三棱锥体积最大时,DO⊥平面ABC,AD与BC所成角为60°.

9.(C)求出直线L:y=-x+a与两渐近线交点的坐标,利用,得b=2a,所以c2-a2=4a2,故.

10.(B)由b-a=c-b,得A成立;由2b=a+c,4b2=a2+c2+2ac≥4ac,b2≥ac得(C)成立;由2b=a+c,得2|b|=|a+c|≤|a|+|c|,所以|b|-|a|≤|c|-|b|,则(D)成立.故选(B).

12.(B)由m⊥α,L⊂β,对于①,若α∥β,则m⊥β,也有m⊥L.①正确;对于②,若α⊥β,则m∥L或它们相交或它们异面,②错误;对于③,若m⊥L,则α∥β或相交,③错误;对于④,若m∥L,则L⊥α,也有α⊥β,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④正确.

二、13.288先保证3位女生中有且只有两位女生相邻,再从中排除甲站两端,N=6×(6×12-24)=288.

15.3设|PF1|=r1,|PF2|=r2,则r1+r2=2a,,联立解得.由,得b=3.

16.8在等比数列{an}中,且a8>a9,则得:,a1=q-4且01,从而n-9<0,所以自然数n的最大值为8.

三、解答题

17.(1)x、y可能的取值为2,3,4.所以|x-3|≤1,|y-x|≤2,故ξ≤3,且当x=2,y=4或x=4,y=2时,ξ=3,因此随机变量ξ的最大值为3.因为有放回地抽两张卡片的所有情况有3×3=9种,.

(Ⅱ)ξ的所有取值为0,1,2,3.下面分别列出各种情况:

当ξ=0时,只有x=3,y=3这一种情况;

当ξ=1时,有x=2,y=2或x=3,y=2或x=3,y=4或x=4,y=4四种情况;

当ξ=2时,有x=2,y=3或x=4,y=3两种情况;

当ξ=3时,有x=2,y=4或x=4,y=2两种情况.

所以.则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为表1中.

因此,数学期.

18.(Ⅰ)设双曲线的方程为,右焦点为F(c,0)(c>0),则c2=a2+b2,不妨设两条渐近线的方程为L1:bx-ay=0,L2:bx+ay=0.则,因为:,所以,.于是,又同向,故,所以,解得或tan∠AOF=-2(舍去).因此,,a=2b,,所以双曲线的离心率.

(Ⅱ)由a=2b知,双曲线:x2-4y2=4b2①,由L1斜率,知,直线②,将②代入①并化简得:.设AB与双曲线的两交点坐标分别为(x1,y1),(x2,y2),则,,③AB被双曲线所截得的线段长④,将③代入④并化简得,而已知L=4,故b=3,a=6.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

19.(Ⅰ)证明:因为,所以f'(x)=x2+2x,由点在函数y=f'(x)的图象上,得,即(an+1+an)(an+1-an-2)=0,又an>0(n∈N*),所以an+1-an=2.又因为a1=3,所以数列{an}是以3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2=n2+2n.又因为f'(n)=n2+2n,所以Sn=f'(n),故点(n,Sn)也在y=f'(x)的图象上.

(2)f'(x)=x2+2x=x(x+2),由f'(x)=0,得x=0或x=-2.当x变化时f'(x)、f(x)变化情况如表2.

注意到|(a-1)-a|=1<2,故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当a-1<-2

②当a-1<0

③当a≤-2或-1≤a≤0或a≥1时,f(x)既无极大值又无极小值.

20.(1)f'(x)=

3x2+6bx+3c.依题意知,方程f'(x)=0有两根x1、x2,且x1∈[-1,0],x2∈[1,2].等价于f'(-1)≥0,f'(0)≤0,

f'(1)≤0,f'(2)≥图30,由此得b、c满足的约束条件为

满足这些条件的点(b,c)的区域,是图2中四边形ABCD围成的阴影部分.

(Ⅱ)因,故.由于x2∈[1,2],再由(Ⅰ)知c≤0,故,又由(Ⅰ)知-2≤c≤0,所以.

21.(Ⅰ)在Rt△ABC中,EF∥BC,所以EF⊥AB,故EF⊥EB,EF⊥EP,又因为EB∩EP=E,所以EF⊥平面PEB,又PB⊂平面PEB,所以EF⊥PB.

(Ⅱ)如图4,作PD⊥EB于D,连DC,因为EF⊥平面PEB,PD⊂平面PEB,所以EF⊥PD,因为EF∩EB=E,所以PD⊥平面BCFE,CD是PC在平面BCFE内的射影.所以∠PCD是PC与平面BCFE所成的角.因为点E是线段AB的中点,AB=BC=4,所以PE=EB=2.因为EF⊥EB,EF⊥EP,所以∠PEB是二面角P-EF-B的平面角,等于60°.在Rt△PDE中,.所以BD=1.在Rt△DBC中,.在Rt△PDC中,,所以PC与平面BCFE所成角大小是.

(Ⅲ)设AE=x,则x∈(0,4),同(Ⅱ)可求得,在等腰直角△AEF中,EF=AE=x.所以,所以.设f(x)=x(16-x2),则f'(x)=16-3x2,由f'(x)=0得,当时,f(x)单调递增;当时,f(x)单调递减.所以当时,四棱锥P-EFCB体积取得最大值.

22.(Ⅰ)设满足题设的等比数列为{an},则an=qn-1,于是|an-an-1|=|qn-1-qn-2|=qn-2|q-1|,n≥2.因此,|an+1-an|+|an-an-1|+…+|a2-a1|=|q-1|(1+|q|+|q|2+…+|q|n-1).因为|q|<1,所以,,故首项为1,公比为

q(|q|<1)的等比数列是B-数列.

(Ⅱ)命题1:“若数列{xn}是B-数列,则数列{Sn}是B-数列.”此命题是假命题.事实上,设xn=1,n∈N*,易知数列{xn}是B-数列,但Sn=n,有|Sn+1-Sn|+|Sn-Sn-1|+…+|S2-S1|=n,由n的任意性知,数列{Sn}不是B-数列.还可以构造其他命题.

(Ⅲ)若数列{an}、{bn}是B-数列.则存在正数M1、M2,对于任意n∈N*,有|an+1-an|+|an-an-1|+…+|a2-a1|≤M1;|bn+1-bn|+|bn-bn-1|+…+|b2-b1|,≤M2.注意到:|an|=|an-an-1+an-1-an-2+…+a2-a1+a1|≤|an-an-1|+|an-1-an-2|+…+|a2-a1|+|a1|≤M1+|a1|.

同理|bn|≤M2+|b1|.

记k1=M1+|a1|,k2=M2+|b1|.

则有,|an+1bn+1-anbn|=|an+1bn+1-anbn+1+anbn+1-anbn|≤|bn+1|·|an+1-an|+|an|·|bn+1-bn|≤k2|an+1-an|+k1|bn+1-bn|.故|an+1bn+1-anbn|+|anbn-an-1bn-1|+…+|a2b2-a1b1|≤k2(|an+1-an|+|an-an-1|+…+|a2-a1|)+k2(|bn+1-bn|+|bn-bn-1|+…+|b2-b1|)≤k2M1+k1M2.

初中数学总复习方略 篇3

总复习的策略.

一、预备阶段:研读课标,全面了解学生

首先,教师在复习前应该对《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以下简称《课标》)有一个准确的认识.通过研读新课程标准,我们可以发现《课标》安排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对每一部分要仔细研究,把握重点与难点.这样在以后的复习过程中,《课标》不作要求的内容要大胆舍弃,对其要求的内容要抓住实质,强化训练.

其次,要了解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总的复习之前,要调查一下哪些知识点学生掌握得比较好,哪些知识点学生比较薄弱.把学生过去两年多的考试成绩找出来进行分析研究.也就是说在整个初中复习的第一步,一定要花一定的时间去了解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复习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复习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二、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巩固,全面复习

这一阶段的指导思想是:依照课本编排顺序与中考数学考点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理解并记忆常见的公式、定理和结论,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1. 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梳理.

课本是最好的复习备考资料.我们看到最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大多数来源于课本,在课本上都能找到考题的“影子”.在对课本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先列一些提纲,让学生根据提纲内容进行基础知识回顾,并注意引导学生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于重点的概念,教师重点讲解.课堂上选择的例题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和层次性.教师注意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并且强调一些解题格式,按照规范格式进行解题.注意对课本问题进行变式训练,这样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能够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2. 加强对历届中考试题的研究,找出命题的热点.

从广东省各市的中考情况来看,每年的中考题目中都存在部分试题与以往的题目雷同的现象.放眼全国各地的试题,也有类似情况.这就表明,一些重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每年都是考试的热点问题.所以教师应该重点研究最近三年来中考试题中,试卷的题目是如何考查课标内容的?每一年的热点问题是如何转化的?哪些题目是课本改编的?最近三年考查的知识点都有哪些?试卷都考查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能力?

3. 阶段性测验与解题能力提高为重点.

初三复习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阶段性考试.而试卷是检查学生掌握好坏的一个重要工具.有人把试卷比做一张张的网,如果发现有鱼从网上漏掉,就必须及时修好鱼网.学生做试卷也是这样,如果有题目错了就说明这部分知识点没有掌握,要及时将这部分知识补上.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要穿插一些阶段性的测验.对于试卷的编写问题,应该立足于基础知识,尽量覆盖本章的知识点.试卷的前半部分题目,应该从课本的习题、例题的变形取得;后半部分是一些与本章有关的综合题,这些题目可以取自前一年的各个地级市的中考试题.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集中测试.每一次测试都要进行批改,认真做好准确率的统计工作.对于错误率较高的试题,一是采取举一反三的讲解,二是在下一章测试中继续再考.最后要认真讲评试卷,在讲评试卷的时候应该抓住以下四个要点:

(1)本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

(2)解题思路是如何发现的?主要应用了哪些解题技巧,关键是哪一步?

(3)分析学生的典型错误.

(4)告知每一道题的评分标准.

三、第二阶段:专题训练,综合提高

中考的第二轮复习,应该针对考试的热点、重点和难点,设置一定的专题进行复习.重点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训练.此阶段的复习应当采用下列措施.

1. 适当利用题组,进行基础知识的巩固.

题目应该设置同一考试考点,进行变式训练.每一节课用大约20分钟的时间进行题组训练.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做题、自己分析、总结经验,并建立错题集.下面笔者针对中考必考内容“科学计数法”的复习来编制题组,让学生逐步地掌握这个知识点.

练习1.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0.00000357,写作().

A. 3.5×10-6 B. 3.6×10-5

C. 3.5×10-5 D. 3.6×10-6

练习2. 据最新统计,茂名市户籍人口约为7020千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人.

练习3.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场的“鸟巢”钢结构工程施工建设中,首次使用了我国科研人员自主研制的强度为4.581亿帕的钢材.4.581亿帕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帕(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限于篇幅,节选)

题目可以根据往年的中考试题类型来设计,逐步地增加难度.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按照下述步骤来解决:

(1)学生做——重点让学生学会抓住题眼,知道单位、无关数据对题目的影响;

(2)批改——可以同桌互批或教师批改进行;

(3)讲解——画龙点睛般的提示即可;

(4)课后继续训练类似的题目.

统计笔者曾教的班级,在中考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做“科学计数法”的题目.

2. 注意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进入初三复习的后半阶段,很多学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疲惫期,感觉练习与考试太多.如很多学生疲于应付考试和作业,对学习的目标和今后的人生方向出现了很大的困惑,这时教师就要有针对性地选取自己班级中的上、中、差三类学生进行座谈,及时地进行心里辅导;同时根据各类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不同层次的辅导.教师可以根据时间的安排,进行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这个阶段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关注和鼓励是一剂良方.

3. 重点解决学生中存在的“老大难”的问题

第二阶段为复习提高阶段,专题复习与阶段性考试穿插进行.但是每一次测验,学生多多少少会出现下列情况:基础不牢,审题不慎,运算不准,表达不清,速度不快.有的时候并不是学生的知识点没有掌握,而是不该出错但出错的地方太多,导致分数较低,所以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解决上述问题.

四、第三阶段:模拟考试,系统巩固

第三个阶段为系统巩固阶段,指导思想是:抓实基础知识,查缺补漏,调整心态,提高应试能力;教师要总结最近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和教训,告知学生;学生之前整理的错题集要让他们重新看一遍;精选3~4套模拟试题,让学生做定时训练.

初一数学总复习试题 篇4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三位是(),和它相邻的两个数位是()位和()位。

2、最高是千位的是()位数。4083最高位是()。

3、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相差()。

4、880这个数左边的8在()位上,表示(),右边的8在()位上表示()

5、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4×()<21()×8<66

70>()×8 67>()×76、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一棵大树高12()课桌的高大约是8()

铅笔长大约是18()字典厚大约是20()

7、下面的图形,请你按形状分类整理填表。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期终考试试题预览部分内容的图片、分数形式等无法完整显示,到试卷预览底部下载完整的试卷WORD格式

试卷内容预览:

个数

二、计算 33%

1. 口算12%

70×4= 9×60= 12×4= 110-60=

32÷8= 80+60= 50+300= 28÷7=

120-50= 140-90= 41×2= 30×6=

2、竖式计算(第②、③、④题要验算)。12%+9%

① 52÷7= ②436+298= ③724-165=

④1000-462= ⑤28×5= ⑥89×9=

三、列式计算。10%

1、被除数是69,除数是8,商是几?余几?

2、5个78 是多少?

3、减数是394,被减数是607,差是多少?

4、48的7倍是多少?

5、78与9 的积减去576是多少?

四、生活中的数学

1、有53个山楂,每6个串一串,能串成多少串,还剩多少个?

2、小明要浇8行花,每行36棵。已经浇了199棵,还有多少棵没有浇?

3、二⑴班有40人去扬州春游,每8人一辆汽车,每辆车35元。需要多少钱?

4、小华有8本故事书,小明的故事书是小华的7倍多些,8倍少些。小明最少有多少本故事书?小明最多有多少本故事书?

5、自行车504元、电扇198元、电水瓶102元。

(1)买1辆自行车和1个电水瓶大约需要几百元?

(2)1辆自行车的价钱比一台电讯约贵几百元?

初一数学总复习试题 篇5

考点1:四则混合运算

1、计算 .

解析:在计算时,要按运算顺序和法则一步一步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中括号里面的,中括号里面的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答案: =(59×0.58+6)× =(34.22+6)× =40.22× =20.11.

考点2:“归一”问题

2、5台车床3.5小时可生产零件140个,照这样计算,20台这样的车床4小时可以生产零件多少个?

解析:解题时先“归一”,即先求出1台车床1小时生产的零件个数,再求20台车床4小时生产的零件个数。

答案:140÷3.5÷5×20×4=640(个)

考点3:“归总”问题

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45千米,8小时到达,如果每小时行驶50千米,那么多少小时可以到达?

解析:汽车所行的路程是不变的,因此要求几小时到达,需要知道所行驶的总路程和每小时所行驶的路程,现在每小时行驶50千米是已知的,所以要求出从甲地到乙地的总路程。

答案:45×8÷50=7.2(小时)

考点4:行程问题

4、甲、乙两地相距27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从乙地返回甲地,去时每小时45千米,返回时每小时54千米,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解析:先求出往返的总路程是多少,再求往返的总时间是多少,用往返的总路程除以往返的总时间,即求出往返的平均速度。

答案:270×2÷(270÷45+270÷54)=540÷11≈49.09(千米/时)

考点5:工程问题

5、写一份材料,甲单独写需要4小时,乙单独写需要5小时,两人合作需要多少小时?

解析:把总工程量,即这份材料看做整体“1”,甲单独写要4小时完成,则甲的工作效率为 ,乙单独写要5小时完成,则乙的工作效率为 ,求两人合作一起写需要几个小时,则用合作的工作总量除以它们的.工作效率和。

答案:1÷( + )=1÷ = (小时)

考点6:有关百分数的应用题

6、六年级(1)班有女生20人,比男生的人数少了20%,女生比男生少多少人?

解析:先求出男生的人数,由“女生的人数比男生的人数少20%”可知男生的人数是单位“1”,用除法计算。再用男生人数减去女生人数,即求出女生比男生少多少人。

答案:20÷(1-20%)-20=5(人)

考点7:按比例分配

7、育人小学要植树140棵,按3:4分配给六年一班和六年二班,六年一班和六年二班各植树多少棵?

解析:本题中140棵数是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分成(3+4)份,其中三份分给六年一班,四份分给六年二班。

答案:(1)求一份是多少?然后再求每班多少棵?

140÷(3+4)=20(棵)20×3=60(棵)20×4=80(棵)

(2)按比例分配:140× =60(棵)140× =80(棵)

相关练习:

一、直接写出得数

÷2= 1÷25%= ÷3= 254―97=

× ÷ × = 5× = 2.4× = 3624―2994=

二、计算

1、2037―2037÷21 2、4375+884÷26×25 3、8.5+(5.6―4.8)×13

4、 ÷0.4 5、 ÷

6、2.25×1.8+1.25×0.18 7、

三、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 比它的60%多4.5,求这个数。

2、 与它的倒数的和除 与 的和,商是多少?

3、1减去 与 的积,所得的差再除以 ,商是多少?

四、解决问题

1、水果店有苹果240千克,上午卖出 ,下午卖出 ,还剩下几分之几?剩下多少千克?

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的速度是甲车的 ,经过 小时后两车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修一条公路,甲队修了全长的 ,正好是600米,乙队修了全长的 ,乙队修了多少米?

4、妈妈把5万元钱存入银行,定期一年,计划到期后将税后利息捐给“希望工程”,年利率是4.14%,利息的税率是5%,一年后妈妈可捐款多少元?

5、学校购进一批新图书,按3:4:5的比例分给三、四、五年级,五年级分得40本,这批图书共多少本?

6、一份稿件,小明单独打需要10小时,小丽单独打需要8小时,他们俩合打这份稿件需要几小时?

7、在一副比例尺为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的距离是4.2厘米,在另一幅比例尺为1:000的地图上,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五、运算律

考点1:加法的运算律

考点2:连减法的运算性质

1、简算75+28+25+62 2、计算8.29-1.21-2.79

解析:应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 解析:本题是对减法的运算性质的运用,结合律可使计算简便。交换28 观察发现1.21与2.79能够凑成整数4. 因和25的位置,先把75和25相 此根据减法的运算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加,再把28和62相加。 两个数,可以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答案:75+28+25+62=(75+25)+ 答案:8.29-1.21-2.79=8.29-(1.21+2.79)

(28+62)=100+90=190 =8.29-4=4.29

考点3: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3、简算4.6× +5.4÷ 4、计算2.5×12.5×32

解析:通过观察,经过简单变形后 解析:本题考查对分解乘数、乘法交换律、乘法

正好可以逆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结合律的掌握情况。2.5能与4凑成整数,而12.5

答案:4.6× +5.4÷ =4.6× 和8能凑成整数,因此就先将32分解成4×8,

+5.4× =10× =9 然后再交换位置,很容易就可以求出结果。

答案: 2.5×12.5×32=(2.5×4)×(12.5×8)

=10×100=1000

相关练习:

一、简算下面各题

1、1.25×16 2、× 3、

4、 5、3.5× +5.5×80%+0.8 6、25+93+75+7

7、0.9+0.64+0.1+0.36 8、0.125×56×8

9、20.1×14 10.0.25 ×1.25×4×8

二、解决问题

1、一个大水杯26.2元,一个小水杯13.8元,各买12个,一共需要多少元钱?

2、买了4箱饮料,每箱有24瓶,每瓶2.5元,一共花了多少元钱?

答案:

计算与应用

一、 4 157 2 630

二、1、1940 2、5225 3、18.9 4、25.5 5、 6、4.275 7、0

三、1、4.5÷( -60%)=30 2、( + )÷( + )=

3、(1- × )÷ =

四、1、1- - = 240× =100(千克) 2、(60+60× )× =90(千米)

3、600÷ × =480(米) 4、50000×4.14%×1×(1-5%)=1966.5(元)

5、40÷ =40× =96(本) 6、1÷( + )= (小时)

7、4.2÷ =21000000(厘米) 21000000× =10.5(厘米)

运算律

一、1、1.25×16=1.25×8×2=20

2、2004× =(+1)× =2003× +1× =

3、 × + ÷13= × + × = ×( + )=

4、 = ×15×17+ ×15×17=17+30=47

5、3.5× +5.5×80%+0.8=3.5+5.5+1)×0.8=10×0.8=8

6、25+93+75+7=(25+75)+(93+7)=200

7、0.9+0.64+0.1+0.36 =(0.9+0.1)+(0.64+0.36)=2

8、0.125×56×8 =0.125×8×56=1×56=56

9、20.1×14=(20+0.1)×14=20×14+0.1×14=281.4

10、0.25 ×1.25×4×8=(0.25 ×4)×(1.25×8)=1×10=10

二、1、(26.2+13.8)×12=480(元)或26.2×12+13.8×12=480(元)

中考英语总复习试题 篇6

英语的语态分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两种。主动语态的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语态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eg. We use a knife for cutting (主动句).

A knife is used for cutting (被动句)。

一、构成:be + 过去分词

eg. 1)The work is finished by him.

2)Chinese is spoken by people in China.

二、被动语态的时态

1.一般现在时:am/ is/ are + 过去分词

eg. English is spoken by Englishmen.

2.一般过去时:was/ were + 过去分词

eg. The machines were made in China.

3.一般将来时:will/shall/be going to be+过去分词

eg. A sports meeting will be held in our school next week.

4.现在完成时:have/ has been + 过去分词

eg. The work has been done by them.

5.现在进行时:am/ is/ are being + 过去分词。

eg. A new school is being built in our village.

6.过去进行时:was/ were being + 过去分词

eg. My TV set was being mended at that time.

浅谈数学总复习 篇7

一、基本概念习题化

数学概念的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要建立概念之间的有机联系,不能死记硬背,要会解决问题。

例如,初中数学中涉及到有关“式”的概念比较多,教师要针对这些概念编选一些习题引导学生弄清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学生通过具体的习题分清相近概念的层次、区别,与枯燥的死记概念相比,学生既感到兴趣又在解题过程中掌握了数学概念。

二、知识结构系统化

总复习的目的之一在于巩固知识和把知识系统化,把知识系统化可通过将知识列表或画出知识结构图来进行。

例如,“方程”的复习,初中所学方程的知识庞杂,分布较广,可引导学生把所学主要知识进行归纳,形成“方程知识结构图”。

通过结构图,分清层次、类型;知道各类型方程的已知条件及解题方法;知道哪类方程用哪种方法去解决;哪些方程需要检验。明白自己对哪类方程还不太熟悉,以便更有针对性地练习等等。

三、例题习题模型化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这是“新课程”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此《数学课程标准》给学生提供了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内容,这些内容的呈现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展开。之所以采用这种模式,就是要使学生经历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探索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理解数学,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为我所用。”“数学学习的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学会建立数学模型,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了促进数学教师尽快实现数学教育理念的转变,近几年各地的中考试题都加大了对数学模型方法考察的力度,因此,初中数学总复习教学中例题习题的设计特别要加强数学模型方法的教学,以弥补平时教学之不足。数学模型方法的教学就是根据实际问题构造数学模型,也就是根据实际问题的特定关系,考察主要因素和有关量之间的关系,在进行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利用有关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语言刻画这种关系。限于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这里的“实际问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际问题,而是已经“初步数学化”了的实际问题。

例如:增长率的问题;涨价、降价问题,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大利润;不等式组解应用题问题,“不空不满问题”;以及方案设计问题,等等。

四、训练方法科学化

中考数学总复习备考策略 篇8

下面谈一谈笔者对总复习的见解,以期抛砖引玉.

一、系统整理知识,做好复习计划(2月20日前完成)

从近几年各地区的中考试题来看,大多以基础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题,后面的大题虽“高于课本”,但原型一般还是课本中的例题或习题,是课本中题目的引申、变形或组合.因此,总复习教学要立足于课本,从教科书中寻找考题的“影子”.

初中数学知识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在三年的教科书中.在总复习工作开展前夕,教师要系统地对三年的知识加以整理,进行分类、分块,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有条理的知识点.例如代数部分可分为以下单元:实数和代数式;方程(组)与不等式(组);函数;概率与统计,几何部分可分为以下单元:几何的基本概念、相交线与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形;解直角三角形;圆.教师可以根据以上分类、分块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并做好系统的复习计划.制订复习计划时,既要考虑学生的因素,也要考虑到新课程标准,以及相关部门发布的中考说明之类的信息,要避免“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做法.

二、立足课本,落实“双基”(2月下旬~4月中旬)

扎实的基础知识,娴熟的基本技能是形成数学能力的基础,是进行后续学习的前提.复习的第一阶段,教师要帮助学生过好课本关(要按知识归类、板块复习,不可按课本编排的顺序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始终把“双基”放在首位.近几年中考命题的一大特点是“切入容易,基础性强”,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中的多数题目都是立足于考查“双基”.为此,教师可以设置复习纲要问题,由学生思考、讨论、作答,要求学生对基本概念、性质、公式、法则、定理等内容的叙述、理解准确无误,运用自如.例如在复习“有理数”一章时,可把内容分成三类,即“概念关”、“法则关”、“运算关”,在规定时间内通过讨论,找出每个“关口”的知识点及应注意的地方.如“概念关”里的正负数、相反数、绝对值、数轴的意义;“法则关”里的异号两数相加的符号确定方法;在“运算关”强调计算细心、书写规范等等.学生讨论完毕,教师进行总结.这样,不仅使旧知识得以巩固,而且能使学生处于“听得懂,做得来”的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树立信心.

要让学生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认识.例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二次函数图象和x轴交点之间的关系,在复习时,应从整体上理解这部分内容,从结构上把握教材,达到熟练地将这两部分知识相互转化.

要注重指导学生掌握课本的重点章节,典型例题,习题的分析,特别是解题的思路是怎样形成的,思维方法及常用解法都可以解决哪些问题,重视题目的变式训练.

例:(1)解方程:x2+y2+6x-2y+10=0;

(2)已知:a2+2a+1+b2=0,求a2008+b2009的值;

(3)已知:|3x+6|+(2y-4)2=0,求x和y的值;

(4)若a、b、c为△ABC的三边,且a2+b2+c2-ab-bc-ca=0,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

经过观察、分析、比较,不难发现上述四个问题的表达方式虽然不同,但都属于应用非负数的性质解题.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便能聚集练习题的同类题并能分析异同,把知识从一个问题迁移到另一个问题,形成技能技巧,达到做一题,会一类、懂一法、长一智的目的.

复习完一个板块的基础知识之后,教师应精心编制一份渗透该板块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然后按测试中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遗忘率较高、易混易错的内容深入讲解,加强训练.总之,第一阶段复习的目标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

三、综合运用知识,加强能力培养(4月中旬~5月下旬)

复习的第二阶段应从整体上把握三年的内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可以说这是一个攻坚阶段,[HJ][HJ2.6mm]它的成败决定着学生在中考中能否拿高分.

1.狠抓重点内容,学生反复练习.这个阶段,通常以综合练习题为主,适当加大模拟题的分量.对教师来说,主要任务是精心选题,精心批改学生完成的习题,及时讲评.选择的题目要有目的性、典型性、规律性和综合性,题目的形式要多样,但不宜让学生陷于“题海”中,题目要有一定难度,但不是越难越好,要让学生可以接受.这样既能激发学生解难题、攀高峰的学习欲望,又可使学生从解决难题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增强前进的信心,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提高复习的效率和效果.

例: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c)x2+2bx+(a-c)=0的两根之和为-1,两根之差为1,其中a、b、c是△ABC的三边长.(1)求方程的两根;(2)判断△ABC的形状.

这是一道代数、几何综合题,涉及的知识较多,也有一定难度.通过解答本题,既可使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和掌握重点内容,又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加强解题指导.要着力在思路分析上指导,在总结规律上指导,在题目变化上指导.例如,遇到有关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时,通常涉及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遇到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时,经常涉及到边角关系的转换;平面几何的证明题,往往可以从结论开始分析往前推,直至推到已知条件或某个公理、定理为止;有关两圆相交或相切的证明题,往往通过添加两圆的公共弦或过切点引两圆的公切线来寻求推证的途径;在等积式的证明中,一般化为与其等价的比例式,要证明比例式成立,往往要证与之相关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若不能构成三角形或能构成三角形但难以直接证明三角形相似,可用以下方法处理:(1)利用“中间积”作代换;(2)利用“中间比”作等比代换;(3)利用另一条线段作“等量代换”.学生多掌握解题的窍门,解题时就能得心应手,顺利完成.

3.重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常用的数学思想有函数与方程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概率与统计思想等,常用的数学方法有代入法、消元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判别式法、分解组合法、构造法等.中考题考查数学思想和方法的题目一般都比较新颖,综合性强,要在复习中注意发掘和运用.

4.贯彻新理念,培养综合能力.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标,在传统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又强化了三大能力,即阅读理解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这些能力要求将使中考数学试题对能力的考查进入一个新阶段.因此,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社会现实、经济建设、方案探索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要扩大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建模训练,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要加强阅读、理解和表达的训练(例如文字、图形、图表、图象、符号等多种语言的理解和转化);要紧密联系生活,促进学生学用结合的能力.

例:一种节能灯的功率为10瓦,售价为60元;一种白炽灯的功率为60瓦,售价为3元.两种灯的照明效果一样,使用寿命也相同(3000小时以上).如果电费价格为0.6元/千瓦时,消费者选用哪种灯可以节省费用?

通过此例,可引导学生分析、寻找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建立数学模型(一次函数),解决好数学问题,进而解决应用问题,最终探索出解决方案选择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显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贯彻“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新理念.

四、战前练兵,模拟中考(5月下旬~6月中旬)

在完成第二阶段的复习后,要做一批模拟试题检查复习效果.模拟测试要求学生做题“快”且“准”,在题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准”尤为重要.因此,平时训练时既要做到“准”又要做到“快”,而不是只要做对即可.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调整心态,振作精神,要求会做的题拿满分,不会做的题争取拿分.如何拿分?主要靠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不能省去必要的步骤,会多少写多少.唯有如此,才能拿到分、拿高分.

学生模拟测试后,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考卷,讲评时要侧重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并强化这方面的练习,也要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及时总结解题思路和技巧,从而扩大并巩固复习成果.

切实提高复习实效是初三数学复习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任课教师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要因地制宜地拟订复习计划,要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加强同事之间和校际之间的交流,要认真探索、研究和总结有效的复习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都能在数学上得到应有的发展,都能轻松地、信心百倍地迎战中考.

初三历史总复习测试题六 篇9

(六)1.他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的身份开辟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经过他的探险,形成了丝绸之路,造福当时,泽及后人。这里的“他”指的是()

A.张骞

B.玄奘

C.马可.波罗

D.鉴真

2.假如你生活在秦朝,要给朋友写一封信,所写字体最有可能是()

A.甲骨文

B.小篆或隶书

C.楷书

D.草书 3.东汉著名医学家华佗的主要贡献是()

A、写成《伤寒杂病论》

B、提出望、闻、问、切四诊法

C、写成《本草纲目》

D、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4.河南省南阳市区有一著名景点——“医圣祠”,纪念的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医学家的著作是

A、《本草纲目》

B、《千金方》

C、《伤寒杂病论》 D、《唐本草》

5.“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而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A、黄帝B、夏启C、秦始皇D、孝文帝

6.史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反映了西周()A.实行禅让制

B.实行分封制 C.确立世袭制 D.推行郡县制

7.秦统一中国后,为了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是 ① 统一货币 ②统一文字 ③统一度量衡 ④ “焚书坑儒”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8.被誉为“书圣”的是()

A.王羲之

B.顾恺之

C.张仲景

D.司马迁

9.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A.私学的兴盛

B.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C.社会大变革

D.士人的解放

10.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代乃至当代都产生重要影响的行政管理制度是()A.允许土地私有 B.重农抑商 C.实行“连坐法” D.推行县制 11.以下马字的四种字体在秦朝通用的是()

A . B. C. D.

12.秦始皇专制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集中表现是()

A.统一文字 B.统一度量衡 C.焚书坑儒 D.严酷刑罚 13.假如让你重走丝绸古道,不可能经过的省份是()

A.陕西 B.甘肃 C.新疆 D.内蒙古 14.下列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的是:()

A.墨子的墨家思想 B.老子的道家学说 C.孙武的军事思想 D.孔子的儒家学说 15.佛教通过西域传入中国的时间是在:()

A.张骞通西域时 B.东汉明帝时 C.西汉末年 D.唐玄奘西天取经后 16.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要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A多生产粮食布帛 B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C当兵在战场上杀敌立功 D大力开垦荒地得到政府的奖赏 17.下列文字出现的正确顺序是()

A、金文——甲骨文——小篆——隶书——大篆 B、甲骨文——大篆——小篆——金文——楷书 C、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D、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18.现在世界上存在霸权主义,仔细想一下,如果战国诸子中有人来到现代,他们谁会第一个指责霸权主义()

A、墨子 B、老子 C、庄子 D、孔子

19.中医沿用的四诊法来自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A.甘德

B.石申

C.扁鹊

D.鲁班

20.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 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21.“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是下部哪部著作对三峡的描写()A、《水经注》 B、《五经》 C、《齐民要术》 D、《缀术》

2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对促进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措施是:()

A、建立专制集权统治

B、焚书坑儒 C、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D、北击匈奴,修建长城 有一天,小明同学去参观某一历史博物院,23.其中有一件刻有文字的商代文物深深地吸 引了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此文字是:()A、甲骨文 B、大篆 C、金文 D、隶书

24.若你是秦朝的一位官员,你可能做的事情有()①被秦始皇任命为郡守 ②买东西时使用圆形方孔币 ③上书皇帝使用文字为大篆 ④因谈论儒家诗书而被判刑 ⑤被派到北方筑长城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5.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始于()A、秦朝的统一 B、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C、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D、丝绸之路的开辟

26.右图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政治形势?图中众多的诸侯国是怎样产生的?这种统治方式在当时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侍从官),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远闻)而怨匈奴„„汉中欲事来胡,闻此言,欲通使„„,乃募能使之。骞以郎应募,使月氏,„„经(经过)匈奴得之,„„留骞十余岁,„„然骞持汉节不失。居匈奴西,骞因与其属亡乡(向)月氏,西走数十数,至大宛„„。(大宛)遣骞,为发译道(向导),抵康居。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地肥饶,少寇,志安乐,„„殊无报胡之心。骞从月氏至大夏,意不能得月氏要领。

——《汉书·张骞传》

请回答:(1)张骞是在谁的派遣下出使西域的?(2)根据上述材料,他出使西域真实目的是什么?其意图达到了吗?

(3)你认为张骞出使西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我们应学习张骞的什么精神?

28.看故事,想问题。

故事一:在咸阳的街头,一位来自遥远的楚国的商人准备出售他的千里马,他选好了位置,放下行李高声喊道“卖‘母’吆,良种的千里‘母’吆”。不一会儿,围观了很多人,可是没有人听懂他在吆喝什么,无奈之下,他只好拿出纸笔写下一个大大的。围观的人看了之后更加不知所以然,这时来了位曾经到过楚国的商人向人们解释说是卖马的,大家这才恍然大悟„„

过了一会,有一个老者有意买他的马。于是,楚人带着老者来到了他拴马的地方。„„“果然是匹好马”„„。交易很快便谈成了。老者解下身上的布袋取出一串貌似刀子的东西数好数目交给楚人。“这是什么,你用刀子换我的千里母?”老者一脸的疑惑。“刀子???我们燕国平常就用这个买东西的,那„„那你们的钱是什么样儿的。”楚人掏出一把“蚁鼻钱”。“这是什么,没见过,这也可以买东西吗???”„„结果可想而知,楚人的马没卖掉,燕国的老者也没买到中意的马。

故事二:很久以前,有个秦国人在国内做了一条长裤。他去齐国的时候又叫齐国的裁缝做同样尺寸的裤子,取货时发现:竟然是短裤!付款时裁缝又拒收她的圆形货币而要她付刀币。①你认为上述故事所中出现的现象最迟应发生于何时?

②通过以上两个故事,你能看出当时人们的社会交往和市场贸易出现了什么严重的问题?

③为此,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什么措施来解决上述问题?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一

图二

①指出材料中孔子的主要观点。

材料二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他“十有五而志于学”,一生努力不懈。他曾到宋国考察殷礼,到鲁国太庙考察周、鲁的礼仪典章制度,还向齐国乐学习音乐。他去世前一天,还要求弟子将典籍拿到自己面前。

②据材料,概括孔子的治学态度。

材料三 著名华人作家韩素音曾说:中国文化影响之大与孔子思想中的进步因素所做的贡献是分不开 ③据此,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孔子思想影响的认识。

30.请阅读下列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一次改革?(2)这次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3)你怎样评价这次改革?

梅岗中学初三历史练习

(六)答案

1-5ABDCC

6-10BBACD

11-15DCDDC

16-20CDACB

21-25ACACC 26.西周。分封制。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密切了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27.(1)汉武帝(2)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没有达到

(3)内地与西域的联系日益密切,沟通了丝绸之路。(4)不怕困难等

28.①秦统一前。②货币、文字、口音、度量衡等不统一,造成人们的日常交流困难,市场管理混乱。③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

29.①以德治民(或提倡“仁”的学说);温故而知新。②胸怀大志;勤学好部;注重实地考察;终生学习。

上一篇:醉酒的唯美句子下一篇:余华《兄弟》读书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