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和谐音符 谱写发展新篇
北门社区党支部 北门社区居委会
(2009年12月18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县政协委员、永丰街道北门社区党支部书记郑云水。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北门社区的工作。我报告的题目是《奏响和谐音符,谱写发展新篇》。
北门社区地处广丰县城东南部,面积2.5平方公里,常驻人口7126人,辖区内有驻区单位19个。近年来,北门社区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紧紧围绕“设施标准化、队伍专业化、居务民主化、服务人文化、管理数字化、工作一体化”的“六化”社区建设目标,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服务居民为宗旨,营造和谐的社区氛围,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得到了上级、社会各界、尤其是居民的认可和赞赏。2009年,我们先后获得了 “江西省十大和谐社区”(全市唯一)和“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二块金子奖牌,省委书记苏荣、省委副书记王宪魁等领导亲自为我们颁了奖。
回顾发展历程,我们深切体会到,北门社区所走过的道路,实际上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做到“四抓四促”。
一、抓经济,促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也是和谐的基础。近年来,我们北门社
区积极引导广大居民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城市为依托、以增加收入为目标,大力发展需求稳、投资少、有效益的社区服务项目,把发展社区服务作为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吸引各种所有制经济实体、大中小企业在社区投资,发展各种经济实体特别是商贸、楼宇、租赁、汽车服务、建筑安装、家政服务等第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我们进一步盘活社区集体现有的资产,通过公开招标、招租等形式,加强社区集体资产管理,促使收益最大化,从而壮大社区自身的经济实力。今年,为了改变裕丰市场脏、乱、差以及严重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我充分利用政协委员的身份,在政协十届三次全会上提交了《关于迫切需要对裕丰市场进行改造》的提案,得到了县政协等领导高度重视。尤其是周重明主席,多次到现场察看实情,召集相关部门和人员协调座谈,并多次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并得到了支持,从而使裕丰市场的改造得到了实施。现在,改造工程正有条不紊的按程序和进度进行,有望在春节前完成一期工程。通过改造,明年裕丰市场上交的税利可望增收20万元。目前,社区辖区内有个体工商户 294家,民营和外资企业63家,居民拥有小汽车60多辆,人均住房面积超过了40平方米,人均纯收入超过了11000元。此外,我们紧紧抓住街道党委、办事处出台的“对由社区独立引进并服务的企业,将可用财力的50至80%奖励给社区”激励机制的契机,采取以商招商、以情招商的方式,和裕丰社区共同引进了投资1.5亿元的明华铜业有限公司,当
年就实现税收904万元,社区得到了街道办60万元的可用财力分成。今年该企业可望纳税1500万元。现在,我们社区的集体资产已超过7000万元,年收入超过100万元。
二、抓民生,促和谐
壮大集体经济的目的就是要让居民享受发展的成果。我们着力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近年来,我们先后投入近300万元用于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水源净化、路旁绿化,实现全社区每个自然村通水泥路、通自来水。去年,投资200多万元,进行了老村庄整合改造,在樟树底建成了全县一流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安置了50户住房困难户和拆迁户,并建成了1个400平方米的体育活动场所。社区每年投入7万多元,聘请了一支由7人组成的专业保洁队伍,对社区内里弄进行保洁,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社区筹措30多万元资金,与县公安局共同建立社区内治安防控体系,在区内各居民小区和主要路口安装了监控装置,为社区的平安稳定增设了一道新的屏障,实现了零刑事案件的发生。从2004年成立社区居委会以来,我们每年还为农村居民发放“三金”:男性居民年满60周岁、女性居民年满55周岁的发放280元“退休金”;年满80岁的发放480元“长寿金”;计划生育特困户和困难党员发放600元“帮扶金”。仅这项资金,已发放50多万元。
三、抓特色,促服务
社区围绕居民关心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营造“五园一湾”为载体,多管齐下,努力在提高社区服务水平上下功夫。把社区建成服务居民日常生活的“阳光家园”。社
区投资300多万元建起了高起点、高规划的社区综合服务大楼及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大厅内开设“阳光服务中心”,配置了LED电子显示屏,向居民公开办事程序,承诺限时办结并公开办理结果,实行一站式办公。把社区建成服务社区弱势群体的“爱心家园”。为98户199名生活困难居民、五保户、孤儿等办理了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月发放金额达21430元,做到了应保尽保。同时,社区每年年终还挤出近万元资金,走访慰问一些因灾、因病的困难群众。把社区建成服务居民健康和文化生活的“康乐家园”。社区与多个私人诊所联合建立了卫生服务站,免费为辖区内低保户、困难户、60岁以上老年人和育龄妇女体检,对社区居民就医实行优惠或费用减免,并通过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为社区居民就医和保健提供服务。把社区建成服务居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家园”。社区内设立了社区学校,配备电子阅览室和藏书5000册的图书室,并根据不同类型居民的学习需求,设置了电脑、家庭投资指南、医疗保健常识、法律法规知识、实用就业技术等课程。把社区建成服务社区安定祥和的“和谐家园”。积极开展“邻居节”、“和睦之家”、“和睦单元”等活动,以小区、楼栋、单元为单位,组织社区居民开展联谊活动,引导居民互敬互爱,互帮互助,共育邻里亲情,营造邻里守望、和谐共建的氛围。把社区建成服务社区党员的“红色港湾”。社区设置了党员活动、风采展示、温馨服务等图片和专栏,组织党员开展集中教育培训,为老党员过“政治生日”,走访慰问贫困党员,党内结对帮扶,流动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等服务活动,为党员营造一个温馨家园。
四、抓活动,促实效
为了凝聚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我们采取社区搭台、居民唱戏的办法,积极创新载体,服务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社区创建并发展了腰鼓队、门球队、秧歌队、龙舟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等10多支文艺团队,结合重大节日、庆典,广泛开展文艺汇演、体育竞技、老年健身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文化活动,呈现出“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演出,重大节日有庆典,居民广泛参与”的浓厚氛围,提高社区文化品位。此外,我们社区充分利用小区宣传栏、图书室、市民文明学校、科普课堂等载体,广泛开展十七大、科技、文化、法律、卫生等进社区活动,丰富了居民的精神食粮。前不久,我本人获得了中国科协、财政部联合颁发的“全国农村科普带头人”的荣誉。
各位领导、同志们,北门社区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在具体过程中,我们深刻地领会到:基层的工作离不开上级的关心和重视,离不开广大居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只要坚持以民为本,就一定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本次会议精神为指针,学习借鉴先进单位先进经验,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经过五年的奋斗,江苏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增强,总体水平跨人上中等收人国家和地区行列。
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全省生产总值连跨2万亿、3万亿、4万亿三个台阶,由2006年的21742.1亿元攀升至2010年的4142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3.2%,比同期全国平均增速高2.4个百分点。按当年汇率折算,人均GDP2010年达到7806美元,2011年可望达到8500美元。
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地方财力增强,全省财政总收入由2006年的3935.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743.2亿元,增长1.98倍;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1656.7亿元增加到4079.9亿元,年均增长25.3%。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上升,由2006年的47226元提高到2007年的87385元,增长85%。企业效益不断提升,200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907亿元,到2010年达到5971亿元,增长2.13倍。
基础设施体系日趋完善。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公路通车里程由2006年的12.7万公里增加到2011年的15万公里,并在全国率先实现联网畅通,路网密度居全国前列。铁路建设实现了电气化铁路、高速铁路和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建设的三大突破,铁路运营里程从1603公里增加到1908公里。
——经过五年的奋斗,江苏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积极进展。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全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例由2006年的7.1:56.5:36.4调整为2010年的6.1:52.5:41.4。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迅猛,2010年全省高效设施农业面积比重达9.9%,高效设施渔业面积比重为10.4%。工业竞争力增强,2010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6.5%,8大主要工业行业总量位居全国前列。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2010年与2006年相比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1%,高于GDP增幅0.9个百分点。
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新兴产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10年六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达2.0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8%。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投入不断增加。2010年全省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活动经费84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1%,比2006年提高0.6个百分点。创新产出快速增长,2010年专利申请量达23.6万件、授权量达13.8万件,分别比2006年增长4.5倍、7.3倍,继续领跑全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达5.03万件,首次跃居全国第一。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确立,全省80%以上研发投入由企业完成,80%以上科技平台建在企业,80%以上引进高层次人才进入企业。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两年保持全国第一,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4%。
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新交破。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明显提高。2010年与2006年相比,苏南、苏中、苏北GDP年均增长13.3%、14.1%、14%,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1.7%、30.9%、43.9%。
——经过五年的奋斗,江苏富民进程明显加快,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以省为总体达到省定全面小康目标。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重要成果。对照江苏制定的全面小康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目标值,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达标指标数量不断增加,实现程度和水平年年提升,2010年全省共有24个指标达标,以省为总体达到省定全面小康目标。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10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944元,与2006年相比年递增13%;农民人均纯收入9118元,年递增11.9%。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2:1,是全国收入差距较小的省份之一。
社会保障和就业取得新成果。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2010年,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到99.7%,比2006年提高6.5个百分点;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达到98%、97.1%,分别提高0.8个和4.3个百分点;城镇失业保险覆盖面达97.8%。
——经过五年的奋斗,江苏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
所有制结构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发展活力增强。2010年,全省国有企业总资产超过2.6万亿元,比2006年翻了一番。民营经济逐步由分散粗放型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式发展。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2.2%,由2006年的9879.5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21615.4亿元。
开放型经济深入发展。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4657.9亿美元,其中出口2705.5亿美元,与2006年相比分别年均增长13.2%和14%。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利用外资总量连续八年位居全国第一。
——经过五年的奋斗,江苏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事业得到优先发展。2010年末,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6%,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率先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城乡基层卫生整体水平提高,公共卫生工作取得成效,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体育事业持续发展。成功举办第十七届省运会,南京市成功申办2014年青奥会。
社会和谐稳定。法治江苏、平安江苏、诚信江苏建设得到加强。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2010年达98.3%,江苏成为广泛认可的全国最安全地区之一。
——经过五年的奋斗,江苏能源资源节约成效显著,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
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十一五”期间,全省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累计减排17.86万吨和33.27万吨,比2005年削减18.5%、23.5%,超额完成国家下达减排任务的22%和31%;全省单位GDP能耗降低20.45%,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20%目标任务,单位万元GDP能耗降至0.734吨标煤,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9%。
可持续发展战略迈出新步伐。切实加强人口管理。2006-2010年各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均在4%规划调控目标之内。绿色江苏建设进程加快。2010年末,全省城市绿化覆盖率为44.1%,森林覆盖率为20.6%,分别比2006年末提高2.4个、4.8个百分点。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全省已有300个乡镇、涉农街道以及2600个村庄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3的县市建立了生活垃圾四级转运处理机制。累计建成国家级生态县(市、区)17个,环保模范城市20个,数量占全国的1/2、1/4左右,均排全国首位。
省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江苏积累了在复杂环境中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加快推动科学发展的宝贵经验。
一是坚持科学发展统领“两个率先”全局。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突出“两个率先”,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更新发展理念,创新体制机制,转变发展方式,全面贯彻“六个注重”、全力实施“八项工程”,千方百计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努力使“两个率先”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以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增长点,以自主创新抢占发展制高点,对发展创新型经济作出部署,启动实施产业升级“三大计划”,努力建设教育强省和人才强省,着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企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
三是坚持民生优先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高度重视和改善民生,深入推进创业富民、就业惠民、社保安民,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着力构建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安全网,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孟河镇创建2007~2009江苏省文明乡镇工作先进乡镇总结
孟河镇地处常州市新北区西北部,东临长江,南靠沪宁高速、京沪高铁,S338、S239、S238穿镇而过。全镇总面积88.24平方公里,总人口80462人。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出了齐、梁两朝开国皇帝和十二位皇帝的齐梁故里,清末孟河四大医派开创了“吴中名医甲天下、孟河名医冠吴中”的医盛时期,中共早期革命家恽代英就诞生于此。近年来,孟河镇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富民强镇为抓手,紧扣创建标准,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具体措施,积极开展江苏省文明乡镇创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文明新风吹拂齐梁故里,千年古镇焕发勃勃生机。
一、营造全民参与的创建氛围
创建文明乡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孟河镇党委、政府从提升古镇新品位、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高度出发,积极实施“诚信立镇、科技强镇、商贸富镇、农业稳镇、新建新镇、文化兴镇”战略目标,把文明乡镇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发展目标任务,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文明创建工作格局。一是领导重视齐抓共创。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村(社区)、各单位也按照创建要求,相应建立工作班子,结合各自实
奖扶制度,建立世代服务中心;移地新建了孟河中心幼儿园、孟河人民医院;认真开展了新医保和新农保工作,参保率分别达到99.8%和98.6%。不断完善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大病医疗救助、困难群众生活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四是平安孟河扎实创建。深入推进“平安孟河”、“法治孟河”、“和谐孟河”建设,构建了“大调解”、“大防控”和“大信访”格局,有效化解了土地信访、劳动纠纷等影响和谐稳定的各类问题。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
一、提高监狱工会干部素质促和谐监狱发展
工会干部是广大职工的贴心人、可以信赖的人、是解决职工之间和
谐因素的决策人。加强监狱工会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监狱工会干部自身素质,是开创监狱工会工作新局面的决定因素;提高自身素质,塑监狱工会干部新形象,既是广大职工群众的殷切希望,也是监狱工会组织与时俱进的要求。不断深入的改革对监狱工会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对监狱工会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抓住机遇,实现监狱工会工作的新突破,更好地发挥监狱工会在促进监狱全面和谐发展中的作用,监狱工会干部的素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提高思想文化业务素质,真心待人、真情服务,做职工群众的贴心人。
作为监狱工会干部,首先要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保持一致,其次要努力提高洞察能力,塑造优秀的人格形象,真心待人、真情服务、做职工群众的贴心人,受人尊敬,还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要精通业务,吃透有关监狱工会工作基本理论和相关的知识。熟悉监狱工会工作的特点与规律,自觉贯彻执行监狱工会工作方针和总体思路,全面履行监狱工会的基本职能,善于将监狱工会工作与单位的中心任务结合起来,只有这样,监狱工会说话办事才有底气,在群众中才有号召力,才能使监狱工会工作开展得正确规范,富有成效。
(二)提高法律意识,履行职责、奉献爱心,做职工群众维权的有心人。
做好监狱工会工作,必须树立强烈的法治意识,真诚的奉献爱心。作为群众组织的监狱工会,积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监狱工会的一项基本职能。及时将广大职工的愿望和要求,通过监狱工会反映、呼吁,行使监狱工会的维护职能,这就需要监狱工会干部增强法律意识,具有高度的忠诚敬业、无私奉献思想,做到依法、合理、合情的维护职工利益。这对我们每一个监狱工会干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有很强的法律知识,并且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监狱工会自身权益和职工合法权益。
(三)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勤奋工作、服务大局,做党政与群众的搭桥人。
监狱工会是桥梁和纽带,这就决定了监狱工会干部要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职工群众的利益从根本上来说与监狱的整体利益是一致的,监狱各个时期采取的制度、政策的出发点还是维护职工群众的利益。但在一定的时候,由于部分职工群众对监狱出台的方针政策不理解,因而发生不满牢骚等情绪。做为职工群众的代言人,监狱工会就要发挥协调作用,向广大职工群众做进一步的宣传讲解,说服职工群众理解支持监狱做出的决定、决议。同时,为了活跃职工群众的生活,监狱工会经常性地组织开展一些文化娱乐活动,这些群体性的活动,对监狱工会干部的组织协调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各级监狱工会干部要更好的做好监狱工会工作,必须结合工作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
(四)提高竞争意识,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做创新工作的有心人。
创业、创新、创造,是发展活力的源泉,而发展的活力,是监狱和谐的重要动力。构建和谐监狱,必须激发全体监狱工会干部的创造活力,使一切有利于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工会干部要着力提高竞争意识,在监狱提供的各类平台上展现自己的工作成果,进一步增强工会干部的创新思维和提合理化建议的能力,激发监狱工会干部的创造活力,打造一支具有崇高职业理想、高度敬业精神、良好职业道德、精湛技能技术、和谐人际关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带动监狱职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最终实现干部、监狱和企业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
二、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求和谐监狱发展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监狱工会组织要站在监狱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以维护职工学习权、发展权为核心,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持续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通过教育培训,以创建学习型监区(车间)为重点,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用科学的理论、先进的文化、传统的美德引导职工岗位学习、岗位成才、岗位奉献,不断提升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加大职工教育培训的参与管理力度,全面提高职工素质。
监狱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必须通过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素质,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使人力资本增值。建立与监狱企业发展相匹配的高素质职工队伍,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监狱工会要鼓励职工在搞好岗位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如读书自学、技能培训、技术比武、技术创新及丰富多
彩的文娱活动等多种形式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在实践中完善充实自己。
通过我狱近期开展的忠诚敬业谋发展、团结奉献促和谐主题教育、技能比赛和“奥运精神永驻我心忠诚敬业团结奉献节能减排从我做起”大型宣传活动的深入开展,激发、调动了我狱职工获取知识、提高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了崇尚知识、重视人才、爱岗敬业的良好风气;通过篮球、拔河、集体跳绳、歌咏等群体性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弘扬企业精神,陶冶了职工情操,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广大监狱职工奉献岗位,勇于进取的精神风貌和人文精神,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知难不畏难,知苦不怕苦,同心协力迎接挑战的顽强斗志,促进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深入开展“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引导广大警察职工大力发扬主人翁精神和主力军作用,培养一流素质、创造一流工作、提供一流服务、取得一流业绩、形成和谐团队,为监狱事业的发展建功立业。
(二)深入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监狱活动,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
把实现警察职工共建共享发展成果作为活动的目标,认真组织好《劳动合同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健全工作机制,配合监狱劳资部门,依法规范用工制度,做好监狱企业职工劳动合同履行情况和监督检查工作,调动广大警察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营造规范有序、公正合理、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为监狱及监狱企业的良性发展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
(三)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维护好职工的学习权、发展权,大力增强职工的整体素质。
市场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人的最大追求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人才已经上升为第一生产力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更加迅速,监狱职工的职业变更和岗位调整更加频繁,终身教育已成为必然趋势,学习和教育必将伴随职工的职业生涯。监狱职工素质不仅关系到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也制约和最终决定监狱企业的发展前景。监狱职工为监狱企业创造效益,监狱企业要为监狱职工提供发展和施展才华的舞台。
不断加强监狱和谐文化建设,进一步丰富图书阅览室的藏书量,为警察职工学习知识、获取信息、提高素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条件,营造“为事业发展勤奋读书,为自己将来努力学习”的和谐监狱文化氛围。
一、创建师生关系的和谐
和谐是教育的追求,和谐产生美,就象一幅图画的美在于它的构图、色调等各方面的和谐;一首歌曲的美在于它的音调、旋律、节奏等方面的和谐。教育要和谐,首先我们的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我们的教育必须以人为本,立足发展,让教师尊严变为尊重学生的个性,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一种民主、和谐、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始终在这种极具亲和力的课堂氛围中驰骋思维。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关爱、尊重和期待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去探究。学生在和谐的课堂中,和谐的教育下,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二、创建课堂情境的和谐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容易调动学生的感情、点燃激情。同时,它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课堂情境的和谐,关键在于教师要潜身心地钻研教材,正确把握教材的结构、语言、思想、情感等,然后借助语言、图片、音乐、视频资料等手段设计出适合本课,且又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感受中接受知识,从而达到对课文的深层理解与感悟,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海底世界》一课着重描写了海底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于是我精心制作了课件,通过声音与图像的融合,为学生创设了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融入其中。他们个个睁大了眼睛,被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深深地吸引住了,仿佛亲耳听到了海底的“窃窃私语”,真切地感悟了课文所描述的意境。看完后,我提问:“你觉得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学生们争先恐后,纷纷要求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又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教师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学生戴着头饰,争先恐后地抢角色表演,将小蝌蚪、鲤鱼、乌龟、特别是青蛙的神态、动作、语言一一展示,非常出色,将小蝌蚪的成虫过程了解得清清楚楚。学生在角色体验中,既强化了记忆,又使身心得到了享受,从而达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三、创建学习内容的和谐
课堂教学内容的单一性、简单性,只会令学生觉得索然寡味。因此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只停留在对教材的传统地、表象地分析上,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拓展每个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其阅读量,激发他们对问题的思考,以达到课堂教学的丰富多彩,形成趣味盎然的和谐境界。如教授朱自清的《春》,学生被《春》里的优美语言和作者饱含激情、乐观向上的感情感染了,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入古今中外有关描摹春天的诗文,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作者以声写春,描写了春光、春风、春雨,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喜爱之情。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静写春天。杜甫的“迟日江山丽,春风化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描写春天阳光照射下美丽如画的江山。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描写春游踏青的乐趣。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作者以色写春天。这些诗文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容量增加,同时也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到,春天历来是人们歌咏赞美的对象,春天在人们心目中,是值得永远向往、盼望的季节,爱春之情油然而生。这样,与课文内容达到互相辉映、水乳交融的和谐状态,能让学生把学得的形式举一反三,由课内到课外,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重组和扩大,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类推的能力。在有限的课堂内,为学生拓展出无限的发展空间,这样的课堂是师生精神的天堂,师生徜徉在这样的课堂文化中是愉悦的、充实的、幸福的、成长的!
四、创建学习方式的和谐
“和谐” 的语文课堂,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沃土,让学生鲜明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我们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更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的技巧,甚至求新、求异的思维。例如:在《赤壁之战》教学中,谈到曹操用“铁锁连船”这一决策的利弊时,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弊大于利”,无形中感到“曹操很笨”。这时候战起来了几个学生,大胆地提出质疑,认为曹操是个有雄才大略的军事家,原先的分析太片面,提出了“利大于弊”的观点。由此,一场小型的课堂辩论展开了。这堂课正是由于几个学生的大胆质疑,才引发了一场唇枪舌剑,不仅使全班学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而且还产生了一个创新的见解。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我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奏响和谐音符 谱写发展新篇】推荐阅读:
和谐音符作文10-07
奏响华美乐章作文850字07-21
维护和谐发展局面07-23
科学求稳定 和谐促发展07-09
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企业11-02
以安全文化引领矿区和谐发展09-19
关爱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校和谐发展06-07
切实履行工会职能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06-09
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06-14
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医院和谐发展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