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2024-11-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和策略(共10篇)

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篇1

长期以来,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为师生所苦恼。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也就成了一直困扰广大小学教师的老大难问题。下面就如何进行小学作文教学问题谈谈浅见。

一、小学语文学写作中的现状

老师为写作设置条条框框。老师在学生写作前关照的中心、主题、选材、开头、结尾等等一大套写作理论,无形中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其实,学生能把生活学习中见到、听到和想到的事情,完整而清晰地写出来就是一篇好作文。例如描写自己心愿中的一个节日,老师列出提纲,给出写作要求,分别是设立这个节日的原因,想象自己或别人怎样渡过节日的情景以及节日设立的意义等等。如此众多的要求,让小学生无从下手,倒不如突出重点,让学生有的放矢。在实际习作中,某位同学想到了要实现一个不存在的节日,花了大量篇幅描写了自己将要如何实现这个节日的过程,照样写得有声有色。老师批改时,会根据习作要求,认为学生的习作有些偏题,重点不够突出,这样就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同时,老师错误的估计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学生写作的思想内容达到一定的高度,忽略孩子特有的思维方式。写作文就是用文字表达作者的想法,成人有成人的想法,小学生有小学生特有的想法,在成人看来是幼稚的,但在学生看来是自然的。这种成人思维的写作教育,限制了孩子思维的发散。例如在体验盲人生活的习作中,有同学体验盲人画画,从成人的角度是无法理解盲人怎么可以画画呢?

二、小学语文写作中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那么,如何消除学生写作的畏惧感,让学生进入自然的写作状态呢?

1、激发学生兴趣,培育思维方式。首先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产生有因就有果的思维方式,然后采用例证的教育方法。每一个观点都要有例证和说明来支撑是事物发展和存在的规律,培养孩子的因果逻辑分析能力,对孩子写作大有好处。只有运用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本质,就能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注意到了这些,孩子写起作文来就会言之有物,写出来的作文内容也会丰富充实。例如《消失的叶子》这篇习作中,学生们观察到了仙人掌是没有叶子的,只有又细又尖的刺,这是为什么呢?学生运用因果逻辑思维,在习作中表达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仙人掌的生长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水分充足的绿洲变成了干旱的沙漠。通过这个习作,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也培育了学生的思维方式。

2、注重真情实感,培养写作能力。根据低中高年级的学生年龄和实际经历,使学生运用比较自然的语言熟练表达自己的真实行动和观念,同时有意识的让学生接触各种文体,注意训练孩子的概括归纳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孩子的思想深度和语言功夫。一方面,加强孩子逻辑归纳和概括能力的训练,培养孩子的思想深度。填鸭式教育培养的孩子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不会独立思考,没有自己的独立观点。如何加强孩子逻辑归纳和概括能力的训练呢?例如看到春来树木长出新芽,花儿露出笑脸,就可引导孩子树立 “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是自然规律”的观念;看到水滴穿石现象就要引导孩子树立“没有积累的过程就没有成功”的观念等等,并让孩子尝试着用语言表达出来。另一方面,培养孩子形象化的语言表达方法和类比比喻的语言表达方法,引导孩子学习诗化语言。如看到路边的树木,就可以说:树是大地的儿女,树是人类的伙伴,树是小鸟的家,树是阳光下舞蹈着的精灵等等。又如看到鱼儿游来游去,可以说:鱼儿在捉迷藏,鱼儿在做游戏,鱼儿在赛跑,鱼儿在小河妈妈的怀抱里撒娇呢等等,这样在训练孩子书面语言的同时,也增进了孩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篇2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误区

1. 学生在写作中模仿和抄袭的现象比较严重

当前,市面上有很多优秀作文选,学生可谓是人手一本。学生学习优秀的作文固然是好事,但是一味地模仿甚至抄袭就不对了。小学阶段的学生才刚开始学习写作,对写作有畏惧心理。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一部分同学由于懒而抄袭优秀作文书;另一部分同学由于实在想不出要写什么,而求救于优秀作文书。对于这些学生,老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创作。除此以外,语文教师可以在作文课上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写作思路,课后围绕这一思路进行创作。

2. 教师对学生写作水平要求比较高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写作还不是特别熟悉,在写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如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想或者很多字词不会写。有些教师较少考虑到学生这种情况,对学生的习作难免产生失望的感觉。学生对老师的评语是很在意的,一次俩次甚至连续几次都没有得到老师的肯定,他会对自己写作能力产生质疑,从而害怕写作。教师对学生有较高的期望是好的,能够促进学生不断进步。但是要视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定。对于某些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来说,要降低评价标准,以鼓励为主。

3. 学生创作空间受到限制

我们知道,美国学生的教学环境和中国学生的教学环境是有很大区别的,他们受到的约束要少很多。比如,老师在布置写作训练时会有几个题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的一个进行创作即可。而对于中国的学生而言,不管你喜不喜欢只有一个题目,在写作的时间上和空间上也是不一样的。美国学生的习作不需要在课堂上完成,他们一般是在课余时间完成。对于习作,他们会有一周左右的准备时间。相反,对于中国的学生而言,他们的习作大多规定在课堂上完成。也就是说,不论你会不会写在下课之前必须要交。中国的学生在写作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样并不利于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

4. 教师对作文评讲不到位

每个人对同一篇文章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就小学写作而言,打分的一般是我们语文老师一个人说了算。中国学生在看到自己的作文评语时会觉得这就是我的写作水平。而美国的学生,他们的老师在评判作文时会注明这仅是对这一次作文的评价。在评讲时,老师会带有自己的主观看法。一般地,老师会拿出自己认为比较优秀的习作作为典范进行评讲,却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评价。评价不仅要有老师的意见,也要有学生的参与。除此以外,由于批改习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等到老师把每位同学的习作都批改一遍,然后再发下去再评讲,很多同学对自己写的都没什么印象了。甚至于有时候由于时间紧张,教师仅仅批上一个“阅”字。学生对于这种情况也仅仅是扫一眼。这样一来,学生的写作训练效果甚微。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1. 教师布置作业要有层次性

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里的学生指的是每一位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这种差异。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要给学生布置有梯度的作业,让每个学情况生根据自己的选择难易适中的作业。比如,在写作上,可以布置难度不同的2个到3个作文题,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自己。当然,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位学生都是变化发展的,某一位学生可能在这一阶段写作能力比较低,但是通过努力后可获得提高。因此,老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布置适合学生学情的作业。

2. 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

我们在前面了解到美国学生在学习上有更多的空间,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给学生更多的写作空间,学生有了对写作的兴趣才能写好作文。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这句话的意思是,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更多的鼓励,倡导学生自主创作,珍惜学生的劳动成果。教师应该多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引导学生写好作文。

3.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这样才能在写作时信手拈来。学生可以准备一个小本子记录生活中让自己感动的人、感动的物或者感动的瞬间。小学阶段的学生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好,这种记录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班里的公告栏可以设计美妙瞬间分享处,培养学生间的分享精神。同学之间,朋友之间通过分享的方式,也可以加固他们之间的友谊。写作在平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4. 改变单一的作文评判模式

传统的评价方式是老师说了算,一般地,老师会写上自己对该篇作文的评语,有些时候老师由于时间的限制仅仅写了个阅字,这种评价方式显然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持续提高。我们语文教师在日常写作教学中可以采取同学之间或者同桌之间互相评阅的方式,以学生的视角来看学生的习作。在点评时,可以选择优秀的句子、优秀的段落以及优秀的文章进行朗诵,让作者自己谈谈写作感想。这种讲评方式,能更全面地评价一个学生的习作水平,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增加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取得进步。

5. 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

国家一直在推行“减负”,这从侧面表明学生的作业负担重。俗话说,熟能生巧,我们老师在教学中总是忍不住给学生多布置一些作业。虽说多练习确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只讲数量而不讲质量往往会适得其反。必要的练习是必须的,但是有些老师一味地让学生多写,而不检查学生的写作质量。这种情况有可能会促使学生养成应付的习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布置好写作任务,也要重视对写作结果的检查。

三、结语

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295-01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从现在的作文现状来看,教师教学作文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而学生学习语文写作也是一个难点。那么,怎样才能抓好作文教学,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以下就是笔者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的几点见解。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小学生在接触新鲜事物或自己感到有趣的事情时,总是会情不自禁地想说出来。教师要利用孩子的特点因势利导,利用各种手段,努力构造一个民主、轻松的环境,激发学生写作的情感,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东西才有真情实感。例如:在进行激烈的拔河比赛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聊天,只要内容与拔河有关即可。有的学生说出了自己比赛时的心情,有的说出了自己是怎样拔的,有的学生分析了每局胜负的原因,还有的学生说出了比赛的紧张气氛。这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用板书的方式写出重点,帮学生理清思路,为他们完成有关拔河的作文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便能更好地使学生顺利完成这篇作文。

二、课外阅读,帮助学生积累素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只限于教材上的知识是不够的,写作所需要的资料绝不仅仅是课本内容可以满足的。小学生这时正处于对新鲜知识充满渴望的年龄,脑海中有很多奇妙的想象,却苦于没有办法表达,如果教师仅用课本知识进行引导,就会限制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就告诉了我们不仅要读书而且要读书中的精品。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给他们推荐适合阅读的书籍,一方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材料。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内组织“读书讨论小组”,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根据他们的喜好,提供给他们书籍,然后互相讨论阅读所得,同时鼓励学生多做读书笔记,并对读书笔记做得好的同学给予适当奖励。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引进更多优秀的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网络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找准方法阅读,并借鉴写作手法,形成写作思路。这样在学生开展阅读活动的同时,既开阔了视野,又积累了写作素材。

三、鼓励学生自改互改

由于在传统的作文评改过程中,往往是教师一个人对于学生的写作内容进行“评定”,要么是按“优良中差”进行分级,要么是以“百分制”进行打分,当学生在看到自己的成绩后,都是几家欢喜几家忧,而对于作文中教师的点评则往往会忽视。很难从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作为评改的目的。所以,就需要教师能够改进传统的作文评改模式,采取教师评改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全方位的让学生对于自己的作文、对于同学们的作文进行学习、评改,以便能够提升学生对于作文的综合认知。例如:作文写好后,学生先对自已查出的表达有误的地方进行初改,然后,可安排学生互改,互改以同桌的两人为宜。批改者对有疑问的地方作上记号,待互相讨论取得一致意见后再更正。当有争议的问题的时候,可当场去请教老师。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学生心里总是挺高兴的,他们的写作兴趣自然就会提高。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减轻学生的写作压力,同时在互评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通过其他同学对于自己作文的评价更好的及时的认识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进行改正,就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写作效率。

四、及时做好科学讲评

因为小学生自身的学习意识不足,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记得快、忘得也快”,很多学生在作文写好之后就忘了自己写过什么、是怎么去写的。所以教师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的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改,抓好习作讲评课,及时反馈信息,是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例如:在时间紧的情况下,老师可抽查部分学生的作文评阅,重点抽查中下水平的学生的作文,采用当面批改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全面的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进步与不足,可以及时的进行改正、完善,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在批阅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记录作文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错误,以便能够为讲评课作材料准备。另外也需要将一些写得较好的错误较少的习作讲评时读给全班学生听,给予鼓励。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并对他们的进步进行鼓励,以便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总结:在小学语文中,浓厚的写作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就必须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善于发现学生的写作趣味,因人而异地进行指导,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与培养写作兴趣有机结合,才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郭士荣.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改革的策略[J].才智,2013(36).

[2] 陈 涛.探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J].求知导刊,2013(4).

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篇4

(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小学)

摘 要:新课改在小学阶段的推进对语文课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对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这对语文老师来说,也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在面对一群缺乏社会实践与生活经验的小学生时,应该如何进行写作教学,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棘手的难题。结合教学经验,阐述关于优化小学语文写作课堂的相关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改善教学模式单一化的现状,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达到新课改对小学生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

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篇5

----以“自信掌控命运”议论文写作课堂教学为例

一、研究问题与背景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改革,近年来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有了一些变化,但也有一些问题:

比如过于重视新课堂模式的学习、新技术载体的植入,忽视了新教育理念与实际教学实践的结合;重视学习组织形式、方法的改革,忽视了对学习内容、学科本质的把握;强调学生主体意识,过度依赖小组学习的形式,事事要讨论,忽视了合作学习的目的与本质。就目前中学语文学科的特点来看,死记硬背的时代已经过去,更多的是强调思维训练以提升能力。这种训练的关键在于深度学习和思考。当学生的真实学习需求未能得到关注和回应的时候,当学生语文学习只停留在知识和记忆层面,而没有深入到规律和原理层面的时候就会陷入了

“学困生”的死循环。深度学习理论中的“输入输出”原理为语文课堂走向深入提供了路径。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指通过探究学习的共同体促进有条件的知识和元认知发展的学习。它鼓励学习者积极地探索、反思和创造,而不是反复的记忆。我们可以把深度学习理解为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它强调学习者批判性地学习新思想和知识,把它们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从而帮助决策、解决问题。长久以来,由于我们没有能力从内部去观察思维,所以人们总是把“智能”等同为“表现出智能的行为”,认为输入质量等于输出质量。但实际上当我们做知识的有效输出时,也就是把有效输入的知识和底层逻辑(原理)进行运用时,才真正激发了思维,在外人看来并没有任何变化,而我们自己知道,这个输入与输出之间产生了无数的搜寻、选择、联想和顿悟。此时再辅以技术手段的灵活运用,语文读写课堂效率就将大大提高。

二、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中学语文写作课堂教学过程和策略

1.明确深度学习的原理对达成中学语文学科写作素养目标的作用

人的头脑是一台精密的仪器,而教育可以改变人脑的构造,我们正在做一件极其有意义的事。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考试内容和调考与中考的考情数据分析得知,目前中学阶段学生写作所需达到的能力目标为:审题(聚焦整体语义的能力,理解关键词内涵外延的能力,理清论点内部逻辑的能力)、选材(由论点向生活积累拓展发散的能力,不同材料之间比较取舍的能力,灵活运用材料的能力,有效积累材料的能力)、支撑(围绕论点叙例的能力,逻辑始终保持一致的能力,找到写作重点确定详略的能力,展示论点逻辑关系的能力,对复杂支撑有理清条理的能力,有补充逻辑链的能力,有讲清道理的能力)、语言(清晰表达的能力,简洁表达的能力,准确表达的能力,优美表达的能力)

这些能力的本质是逻辑。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四项内容: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在这四项核心素养中,语言是语文学习与考查的基础内容,思维是基于语言的脑力活动。逻辑思维含量高则语言质量高,而思维问题需要深入逻辑的层面去解决。

深度学习理论认为真正的深入是从输入的具体中发现抽象的本质规律,而抽象的本质是不断在现象中找到共同点,提取出来,取个名字;这些名字又成为了上一层抽象的基石(或者叫“词汇”)。这样一层一层,直至得到智能——恒定表征(也就是规律原理)。当作文课堂上能实现这个探究过程时,才能产生有价值、有深度、有效的思维活动从而提升写作的高阶能力,实现核心素养目标。此时的输出大于输入,能力可以实现跃迁,也就为语文课堂高效学习提供了可能。

2.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中学语文写作课堂教学过程策略及原理

针对中学语文写作课堂的现状,基于深度学习的“输入输出”理论构建了语文写作课堂教学过程和具体策略。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分别为目标输出、素材输入、规律(原理)探究、创新输出。这是从学习者的角度为其系统规划学习活动的过程,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活动脚本。回答的是学习的起点是什么,需要经历怎样的学习过程,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可能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利用什么网络技术,会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最可能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等问题,目的是将学习活动引向深入。

(1)目标输出即真实问题的自我发现过程。

设置问题的自我发现过程,才能启动学生的自我需求,解决学生语文课堂被动学习的弊病,语文课才能给学生不可错过感。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基于学生理解与表达的需要,即课前学生通过智学网或其他技术平台写作输出、上传作品,结合大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再综合教师的经验去评价比较的过程中,发现疑点,然后通过师生课堂分析,讨论,辩论,从差距的表面现象中发现更深入、真实、集中的思维层面的缺口。这样就能找到语文课堂需要解决的真实问题。这与翻转课堂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有本质区别,其目的已经不仅仅在发现和解决认知问题了,而是在获得解决问题的规律和发现规律的思维路径。对现阶段学生语文学习来说,翻转课堂的前置学习意义不大。这个阶段的学生自己往往很难从语文预习中发现自身思维层的问题,往往都处于一种无知无觉或者自以为是的状态。当前置学习无法暴露真正问题时,或者浅表问题和假象问题太多时,这种先学后教的模式就失去了意义。暴露真实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所以语文学科的学习目标尤其需要在先输出试错,再在老师的帮助下共同比较、反思、辩论、碰撞、厘清、深化的过程中确立。在这个过程中确定的语文学习目标不是既定的,强加的,重复的、虚无的、多重的,而是活动的、真实的、集中的、关键的、有用的。这时的学生就会从语文课永远在提升,却不知道为什么要提升的无力茫然和语文课好而无用的感觉中解脱出来。当学生在读写过程中发现自身不足,引发认知渴求,并且明确知道自己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可以改善这个思维缺口或掌握这个具体的能力点的时候,就是下一个阶段---学习素材输入的最好时机了。

(2)素材输入是针对深层问题而提供的学习资料或范例的过程

根据中学生的能力现状来看,对于思维层面的问题,他们可以通过讨论去发现问题而不能解决问题。这种不能解决、不能澄清、不能突破的状态就是“认知输入”的最佳时机。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历程给予专业的、细腻的回应,并且有针对性的提供学习素材和示范辅助学生上路。此时可以利用网络空间XXX云平台,引导学生自主查找和筛选学习资源,辅以教师推荐,就能获得海量学习素材。这是课堂教学真正的价值之所在。这一点很像翻转课堂,但是翻转课堂最大的问题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仍然有局限性,往往通过提问和学生讨论以及少量教师指导来解决,问答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这是没错的,但是有些认识和逻辑盲点是没有办法得到有效解决的。此时的讨论,得到的输入是有限的,只能解决简单问题,没有深层的、彻底的和广阔的收获。看不到问题的全貌,输入必然受限,最终导致问题得不到真正的解决,目标不能真正达成。教师的指导是基于自身的知识和经验,也是有局限的,学生不能完全信服,而且枯燥的理论说教对学生来说是徒增理解的负担。要有针对性的素材实例,才能让人心悦诚服,所以输入的方式,输入的内容就非常重要。既要针对问题,又要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和示范性,同时又有原生性,是生活中学习中随时能找到的素材,才能保障课堂学习的时效和品质。学生能从这些有意选择的素材中,通过层层提炼,找到共性特点,通过充分讨论碰撞,找到解决思维层面问题的方法,发现正确的思维路径,积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这正是符合深度学习理论的路径。教师在此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原始素材范例作为梯子和扶手,在此基础上的讨论才是符合学情、真正有效的。

(3)规律(原理)探究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底层逻辑的过程。

语言与形式的品质是建立在思维品质之上的。根据深度学习原理,在学生对素材进行学习、思考、讨论的层层提炼找到共性特点之后,教师需要将学生零散的混乱的针对性不强的收获进行集中梳理和引导,还需要老师用少量关键的问题或评价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提炼集中,从特征层引向规律(原理)层。在此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也会逐渐发现平时阅读积累的好处,自觉吸纳和珍惜一切阅读所得的知识经验,积极主动而有目的的思考钻研。这时老师可以不用将思维过程讲得过细,而是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思维过程,或画出思维导图,这样每个学生才有更多可能性。此时可以利用希沃教学助手,让学生将自己的思考用思维导图展示出来,使学生思维可视化,课堂讨论、辨析、理解更有针对性和即时性,更有效率的找到底层规律。而智能的核心就是这种“稳定不变的东西”,智能的获得得益于大脑皮层同质的层级结构。这个逐层提炼直到获得某种恒定不变的东西的过程就是一个人的智能获得的过程。深度学习通过组合低层特征形成更加抽象的高层表示属性类别或特征,以发现数据的类别特征。其实深度学习输入输出之间就是数据整合的过程,在海量的数据中提取可能存在的关系和规律。而我们的认知过程也就是这样逐层进行,逐步抽象的。这是一种真正探索规律和理解规律的过程。

(4)创新输出是运用底层逻辑进行推理演绎创造出新作品的过程。

思维的本质不是盲目服从,而是自我意识,是求异创新,是开拓进取。一边强调思维一边迷信权威,机械模仿,压抑人性这就不符合规律,等于做了无用功。在目标输出、素材输入、规律(原理)探究、创新输出过程中,让大脑充分思考充分吸收,达到创造,就是好的思维训练模式。老师的备课就是先把路走一遍,主要是审查合理性和准备认知性资料,在学生思维走向深入,产生认知需求时及时递上口粮即可,如何实现有效的输出是关键,学生艰苦的钻研过程就是为了它。它既是目的也是结果,是激发学生真正学习的动力。我们需要这样的输出方式:1.需要与智能相关的任务,人有对智慧的天然追求动机,这时我们利用网络平台制作游戏,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智趣结合的游戏化教学中成长。2.通过智学网等平台对知识核能力进行网络测试,使得训练效果量化,有利于学生自我节奏的把握,激发学生落实的责任心。3.需要一定同伴压力的任务,在希沃教学助手中设计

PK

赛,增加学生合作的压力和竞争的压力,激发学生课堂思维的碰撞和进步。4.需要当众展示性的任务,发言、演讲、分享、辩论,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即时展示分享,激发学生的正向力量,对学习、思考、表达都能起到充分的锻炼作用。5.需要视听读写结合的任务,训练到各方面的综合性思维能力,体验多方位的学习过程。演讲时加上

ppt,带上感情,配上音乐,写下反思感悟。6.融入人生规划阶段目标的任务,讲清楚任务的意义价值很重要,为了实现人生目标,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进军哪些专业领域,在这些专业领域里,怎么分门别类的学习,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来。怎么获取知识,怎么吸收知识,怎么吸收,怎么输出,一切围绕着目标就会非常清晰,避免做无用功。7.需要家校连通型任务,利用人人通平台建立家长与教师的即时沟通群。奖惩落实,公开透明,沟通无障碍。给学生提供让金子发光的平台。

8.需要似是而非型任务,一半相同一半不同,表面相同实质不同,表面不同实质相同型任务,制作动画,让学生看到思维的变化过程,训练大脑的关联重构能力,相似就学以致用,不同就随机应变,理解关联,创造关联,形成体系。建立知识都是不同的,但都是相互关联的概念,才能形成自我稳定的能力等。

因为有再次输出的压力,所以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进行大量的整合、拆分、革新的思维过程,主动获取所需要的知识,锻炼输出所需要的能力。

3、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中学写作课堂教学过程和策略的价值论证

传统的语文学习大多把目标设置在认知层面,而深度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把答案事先存储在记忆中,用时并不作计算,用时只是提取,此时的整个大脑皮层就是一个记忆系统,而非智能。深度学习就是多层网络,它提供了逐层抽象的通道。而网络技术手段的灵活运用将使思维过程可视化,教学效果加倍。

基于此,我们把写作课堂的教学目标确定为解决输出实践中出现的思维问题。教学过程确定为规律探究和创新输出,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积极性。它体现了是以学生为中心向以问题为中心转化的教学思想。运用大数据发现问题,以“问题”中心,为有效解决问题,师生、生生之间实现了真实、有效互动。以学生为中心能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习真实发生,而以问题为中心则重在让学习动机和学习深度持续发生;以学生为中心,同学之间重互相说、互相教。而以问题为中心则强调互相学,一同学习。学生因此学会发现问题的、提出问题、建立问题关联、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学会相互质疑,体现思维的个性化;实现有工具学、深度学、真实学。从学生学习“被”教师设计,走向自主设计、动态设计、个性化设计。从关注学科章节知识逻辑走向问题解决逻辑。借助构建问题系统、项目学习、主题学习、知识串联、多级追问、深度思考等让深度学习发生。

好内容才有好互动。在确定了真实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学生在课堂上拥有了持续的学习动机,所以才会真心实意去解决问题,认真的去试错,去思考、去讨论、去分享,才能得到教益。从而改善小组讨论的肤浅泛滥的现状。小组活动才能从一种形式,变成激发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实质性合作。拥有了先进的理论支撑和网络技术的辅助,语文课也才能成为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它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能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且不能错过的。

三、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写作课堂教学过程和策略的课堂活动。

下文选取“自信主导命运”议论文写作课堂教学案例来对此教学策略做具体分析。

教学背景:目前作文讲评课的现状是学生认为学习知识,认真听讲,认真思考吸收就好,但是实际上学生反复学习的仿佛是一样的东西,可是当他们遇到新问题的时候,仍然不会解决。还有一些时候,课堂上总在讨论、发言、写作、展示、可是学到的只是零零散散的认知层面的东西,却没有什么实际的思维上的收获,能力也没有什么明显的提高。一段时间疏于训练又会发现,此消彼长,一切又打回了原型。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缺乏深度学习,没有发现真实问题和习得底层规律,也没有得到针对性的输入。只有在输出倒逼输入,输入配合再次输出的过程中才可以说完成真正的知识内化与吸收和能力的释放和提升。所以这节课就是让学生体验这种学习过程,本课选择的是与武汉市中考类型一致的一则材料作文题,中心论点是“自信主导命运”,预先在智学网平台做了写作演练,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到了了这个层次学生写作的优点、薄弱点和最近发展区。

案例片段一

预设目标

自信主导命运

----作文讲评课教案

1、探究作文支撑中补充逻辑链的规律,掌握补充逻辑链的方法。教学过程

导入:略

一、写作输出

1、评价习作

春秋时,范蠡助越王勾践复国并功成身退,取得不朽的功勋。他曾是一个衣服破烂在乡

里被视为疯子的百姓,他被乡人蔑视,得不到人们的认可,可他相信自身价值:优秀的外交政治能力与军事能力。于是他没有自暴自弃,终于自信的范蠡迎来了赏识,文种将之举荐给越王勾践。做了越国的丞相,以自身优秀的政治与军事能力,为越国重整旗鼓,做出了伟大贡献,成就了不凡人生。

为什么范蠡为乡人视作疯子却能够在越国被任用为丞相取得成功呢?因为范蠡相信自己的能力,深知自身价值,没有因乡人的话而自暴自弃,最终因自身价值而被文种赏识举荐,从而以自身的价值政治与军事才能助越王复国、兴国,取得成功。

2、辩论两个问题

“可他相信自身价值:优秀的外交政治能力与军事能力。”这是不是自信?

‚“自信的范蠡迎来了赏识,文种将之举荐给越王勾践。做了越国的丞相,以自身优秀的政治与军事能力,为越国重整旗鼓,做出了伟大贡献”这是不是自信带来的效果?

3、聚焦两个问题(真实目标)

“自信”概念究竟要怎样支撑?

‚“自信”的效果应该是什么?(自信与成功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1、“目标输出”环节的作用机制

本课预先在智学网设置练习,做了写作演练,在教师批改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教师首先对本次讲评课做了预设目标:探究作文支撑中补充逻辑链的规律,掌握补充逻辑链的方法。但这里呈现的是表层问题,空泛的大问题,尚未深入和聚焦到学生的思维逻辑层面。所以接着利用

PPT

展示学生习作范例,让学生评价,提出看法;然后利用课堂电子白板的联通功能发布简易调查问卷,学生在自己的平板电脑上做选择,聚焦矛盾点;

在矛盾和疑点上采用了辩论的形式,激发学生批判思维,深入思考,在目标层面上取得了共识,这就发现了学生的真实需求。经过此过程,学生的真实的思维问题得到凸显。

案例片段二

素材输入

阅读九上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

1-5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1、讨论从这段文字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生:自信是需要与相似概念辨析清楚的,概念界定是议论文说服力的基础。鲁迅先生为驳斥某些人散布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论调,首先就从自信概念入手,逐一推翻:相信中国地大物博是自夸,信地、信物、信国联是他信,信神、信佛是自欺。既然都不是自信,那么失去了这些就不能证明“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这个观点。可见界定概念的真正内涵是多么重要。

2、辨析这些为什么不是真正的自信?

生:相信中国地大物博----自夸。没有依据或者情况随时在变化信地、信物、信国联----他信。指望外界提供条件或助力

信神、信佛----自欺。玄虚之至不会有分明的结果师:真的自信是什么?

师:首先问自己自信要信什么?生:信自己,要与他信区别开来。

师:然后问问自己自身什么是可靠的呢?生:能力、学问、才华、品质、修养等这些不会随时变化的东西。

师:最后问自己这些又凭什么可靠呢?自己又是怎么知道的呢?生:有经验或有获得过程等一定理性依据。

师:我们把这些总结一下,真正的自信需要如何支撑?

生:真正的自信----有一定理性依据的相信自身拥有的能实现目标的条件:能力、学问、才华、品质、修养等。

3、说说下面哪个表述是真正的自信?

A、袁隆平相信中国地大物博,一定能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株“,研究出高产的杂交水稻。

B、袁隆平相信自己一定能在试验稻田中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研究出高产的杂交水稻。

C、袁隆平相信自己的学识和能力,一定能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株“,研究出高产的杂交水稻。

D、袁隆平相信靠自己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掌握,一定能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株“,研究出高产的杂交水稻。

E、经过几个春秋的观察试验,袁隆平对水稻雄性不育材料有了较丰富的认识。根据所积累的科学数据,袁隆平相信靠自己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掌握,一定能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株“,研究出高产的杂交水稻。

生:选

D

有理性依据的相信自己的学识。

认知输入,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

6-9

5、讨论从这段文字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生:它可以解决第二个问题,“自信”的效果应该是什么?(自信与成功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文中说“有的中国人因为有自信,所以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

前仆后继的战斗。”

2、“素材输入”环节作用机制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登录网络平台,根据教学目标,搜索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素材,教师将学生找到的素材进行挑选,针对学生的真实需求提供课文范例,这是学生熟悉且易得的学习资源,也是学生急需的珍贵资料,它是学生后续学习活动的抓手和扶梯。在教

师的多次提问引导下,学生通过讨论,对学习素材进行了层层提炼,从学习素材的语言层深入到逻辑层,发现了素材对解决问题最有价值的一个结论“真正的自信----有一定理性依据的相信自身拥有的能实现目标的条件:能力、学问、才华、品质、修养等”。并且发现了得出结论的思维路线:遇到问题后,可以在头脑中提取熟悉的范本素材,通过层层提炼,是可以能找到解决方法的。此时的学生能从这个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也是思维进一步深入的基础。

案例片段三

规律(原理)探究

6、思考自信会产生的这些品质或行为,能分别举实例来阐述吗?

师: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不乏其人,同学们我们来跟着这个视频一起唤醒记忆吧。(插入视频“文化自信”经剪辑)

师:视频中的人无一不是具有强大自信的中国人,没有强大的自信,怎么实现理想,怎么战胜强敌,怎么创造灿烂的文化。你们看到了谁?还能启发你想起谁?谁是因为自信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人?又是怎么做的呢?来说一说吧!

埋头苦干:大禹、李时珍等因为有自信,所以执着于某一项事业,不畏艰险、奋斗不息,推动进步。

拼命硬干:陈涉、岳飞、文天祥等因为有自信,所以置身家性命于不顾起而反抗反动统治和精忠报国、壮怀激烈,坚持抗战抵御外侮。

为民请命:墨子、孔子、海瑞等因为有自信,所以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

舍身求法:玄奘、共产党人等因为有自信,所以为追求某一种规范(诸如公平、正义等),奋不顾身、历尽艰辛,探求真理。

7、鲁迅先生在民族危亡之际为什么要强调中国还有自信的人在?

生:信自己才会靠自己,只有靠自己才会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

前仆后继的战斗。这些拼搏精神,才是真正改变个人命运,推动历史进步,撑起中国的脊梁,拯救濒临灭亡的中国的正途。

师:对,就是这句信自己才会靠自己,一个人始终还是要靠自己强大起来,事业始终是靠人的努力繁荣起来,中国也是靠中国人的拼搏强盛起来。救中国始终要靠中国人自己!这些自信的中国人就是中国的脊梁。人一旦明确了解自己的能力,有自信才会自强,就会激发自身能力和精神上的无穷潜力,这是一种足以掌控人生、改变人生的力量。

3、“规律(原理)探究”环节作用机制

此环节设计了两个关键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在举例的过程中,认识到这个道理的应用范围,开阔学生的眼界,打开学生的思路。这个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让抽象的道理形象可感,平易近人,加深学生对道理的理解,这是为进一步挖掘和运用打下的基础。第二个问题“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强调中国还有自信的人在?”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看到这个道理存在的价值,并且关注到在这个范本中这个价值是怎么呈现的。这就是底层逻辑。这时,可以让学生将脑中的思考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在自己的平板电脑上画出来,分享给同组的同学,进行讨论,真实的规律一目了然。学生从道理的内容的学习到达了道理的价值的认识,达到这个层面学生对这个道理才是真懂。在这个层面上的运用与支撑才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恰当支撑。同时学生也获得了得出结论的思维路径,也就是有的道理自己明白,当你想要说出来使别人信服的时候,必须要从头脑中判断筛选,补充一些逻辑链条,让概念站得住立得稳,让逻辑没有漏洞,任何一个人看了都能心悦诚服,这样的议论文才有说服力。可以通过网络互联把逻辑链和画出逻辑链的过程对全班进行展示。

案例片段四

四、创新输出

8、自信是英雄的本质!今天的中国还需要强调自信力吗?请举出实例来证明。(如果学生答不到,用

PPT

图片引导)

生:

面对新冠肺炎严重疫情,白衣战士逆流而上,他们有学识、有经验、有对现实的正确判断、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正是有这一份自信,才能自立自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前仆后继的(答不出,提出第9

个问题,引导思考补充因果联系)与死神战斗,保障祖国和人民的生命安全。

9、仿照课文中的这一段因果联系,结合现实生活,想一想自信还会带来哪些类似品质或行为?

生:自信自己的能力能做成一件事,就会开拓进取、敢于冒险,坚定顽强、冷静坦然、敏锐果断、不计得失、不怕失败、排除干扰、艰苦奋斗、立足长远、激发智慧----

1、回看问题

生:“可他相信自身价值:优秀的外交政治能力与军事能力。”是具体的相信自身特点,但是没有理性依据,是自负或自夸。

生:“自信的范蠡迎来了赏识,文种将之举荐给越王勾践。做了越国的丞相,以自身优秀的政治与军事能力,为越国重整旗鼓,做出了伟大贡献。”光靠自信是不能得到真正的长久的赏识的,更不可能实现目标。自信背后的实力才是赢得赏识,实现目标的关键。自信与赏识之间关系不大。

2、升格片段,相想如何升格这个片段?或者你还想写哪个人物?可以另选素材写一个论述段。15

分钟,准备展示。

3、展示输出改后片段

4、经验输出

善于学习思考,从平时的生活中、阅读材料中发现知识和逻辑启示,形成自己的思维能力。

‚要甄别相似概念,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及阅读经验,对问题的认识要有一定深度和广度。

ƒ训练思维密度和条理,抓住重点,补充必要的环节,形成严密的逻辑链条,做到合理支撑。

4、创新输出环节作用机制

在学生看到底层逻辑之后,学生已经跃跃欲试,此环节设计了四个层面的创新输出活动:

第一,应用输出,联系生活举出实例,这是素材的拓展创新也是学生写作的真实需要。第二,逻辑输出,仿照课文中的因果联系,结合新的事例,依据底层逻辑,创造新的因果联系支撑,这是逻辑的创新和准备。第三,写作输出,另选素材写一个论述段并通过电脑展示平台展示评价,这是语言和逻辑的综合创新。第四,经验输出,这是让学生进一步反思提炼总结学习思考所得,通过网络平台分享给大家,是思想创新。

5、课后反思

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始终是最重要的,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基于学生理解与表达的需要,所有既定的,强加的,看起来高大上的所谓目标都是不切实际没有效果的,所谓能力提升是虚无的,即是重复很多遍都只是在浪费老师和学生的时间,所以要利用网络平台的便利性和数据的客观性、科学性先练习输出,找到学生真实的问题和学习目标,引发知识渴求,就是学习输入的最好时机。

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篇6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加入WTO,以及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入,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的语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听说读写译是对于英语学习者的基本要求。而“写”作为四个基本语言技能之一,其重要性也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全国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TOFEL,GRE,写作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多年来,许多研究及各种大型严谨的考试结果都显示.英语写作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多数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很薄弱的。如何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热点。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究竟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偏弱呢?

一、大学生英语写作的现状

束定芳先生指出:大学生毕业后真正称得上外语‘过关’,即能用外语进行一般的交流的不会超过10%,研究生,博士生在继续学习200——300个课时的外语之后,能真正过关,即用外语撰写专业论文的也不会超过10%;而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大学生,几乎50%的人无法熟练地使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流。显然,这与现实的需要有很大差距。大学生写作能力低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障碍:

1、英语语法不熟练,思想表达不清楚。学生对英语语法不熟悉,对英语遣词造句没有十足的把握。侧如:Our English class often told stories.应改为:We often told stories in onr English class.另外,句子较短,结构简单,不会运用关联词承接上下文,定冠词和不定冠,词的滥用,主谓不一致,单复数搞不清楚,时态和语态混乱及词语的各种形式掌握不牢等问题也普遍存在。上述表明,大部分学生在写作上缺乏一定的语法运用能力。

2、词汇问题。词汇问题可谓是英语写作中的一大难关。学生词汇量偏少,拼写错误,搭配错误,甚至是误用较难较偏的单词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进行英语写作。词汇量偏少导致了学生反复使用某些简单词汇,词汇的运用停留在中学阶段,而对于大学学习的新单词,却往往出现了拼写错误、搭配错误等问题;甚至有的学生为了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刻意表现自己所使用的是“高级词汇”,出现了误用较难较偏单词的现象。

3、思维转换问题,英汉差异造成学生学习写作上的困难。某些研究发现,母语为汉语的学生在学习英语中所犯的错误51%来自母语的干扰;而母语为西班牙的学习者学习英语时所犯的错误只有3%来自母语干扰。受母语的影响,大部分大学生写作时习惯用中文思考,并没有直接以英语思维进行构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先用中文进行构思,之后再逐字逐句翻译成英语,于是出现了很多中式英语的语句,让人难以理解。

4、学生本身的主观原因。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语言基础不好,缺乏提高写作能力的动机和兴趣是造成其写作能力不高的主观原因。根据朱菊芬先生对非英语专业新生英语学习现状的调查,中学阶段学生在阅读、听力、词汇、语法、写作中,语法收获最大,而写作技能最弱。到大学后,对于自己最想提高的技能,写作在五项技能中处于最后(0.85%),远落后于同为产出技能的口语(66.1%)。以上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写作缺乏足够的动力和兴趣,处于被动应付,完成任务的状态。

二、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策略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传播写作技巧。一方面,让学生熟悉不同写作体裁及其相应格式,使学生对各种体裁及相应格式有更深入的了解。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都有其不同格式和行文要求,所以应结合教材或找一些范文进行讲解,并让学生进行相应操练。另一方面,在文章布局、段落结构、句句衔接上,教师也应结合一些教材文章和其它优秀范文进行重点讲解,并提供大量实践机会。比如,给出一个段落,让他们写出段首句;指导学生将课文改写或缩写;选择学生熟悉的话题,根据范文进行仿写。

2、改进评改方法。教师对文章的评改是写作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因为它往往是学生

衡量自己写作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有调查表明,90%的学生希望文章中的错误能得到纠正。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并告诉学生修改的时候应该多注意语法语篇、词汇等方面的错误,对于学生自己没有十足把握的地方,可以留下相应的记号。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首先要重点关注学生自己指出的问题,接着除了要指出学生所犯的语法、拼写和格式方面的错误外,还要指出学生在语篇的发展、主述位模式的选择和信息结构的选择方面有什么不当的地方,指出作文是否前后连贯一致,前指或后指的代词指代是否明确,文中的照应、替代和省略是否恰当,以努力培养学生进行谋篇布局的实际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合理地安排文章的篇章结构。

3、朗读、背诵优秀的范文,增加练笔机会,以此增强学生的语感。背诵美文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语感,学到许多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英语文化特色,大学英语所学课文以及一些优秀的范文都是精心选录的,其中有许多地道精彩的表达法,学生必须通过背诵去体会记忆,否则很难在写作过程中将它们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平常可以用英语写日记,写e-mail,写一些日常生活的小便条等等。俗话说,熟能生巧,写作也不例外,没有大量的练习,写作方法和技巧只能是纸上谈兵,根本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只有勤写苦练,才能使语言输入最有效地转化为语言吸收,从而迅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培养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尝试用不同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以此改变学生对写作的主观态度。有时采用可以Tape Writing写作训练方式,即要求学生把写好的作文录制到磁带上交给教师,教师在磁带上批改后返还学生。这种做法在国外多年前就有了成功的尝试。在对着磁带讲述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时,教师会象写邮件般轻松、随意,教师在讲述时的语调、感情也能大大缩小师生间的距离,同时这又是学生们练习朗读和提高听力的好机会。也可经常跟学生面谈,在交谈中找出学生的写作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具体指导。

5、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构建的学生与教师互动平台、学生与学生互动平台,可进行更大范围的合作式互动教学,从而通过交流与协商,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促进教和学;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构建的英语写作平台,系统介绍各种写作知识和技能,详细介绍各类相关英文资料,可自由控制写作教学进度与程序,如此学生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自主学习,最终能够取得更长足的进步。

三、结论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改革的策略浅谈 篇7

一、小学语文写作的必要性

从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中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能够体现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加强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对提升小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作用。

第一,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能够很好的体现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调用能力。语文作为一门学科性的语言课程,其综合素质体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而小学语文写作与这四个方面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二,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其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极大程度上的促进作用。写作能力能够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以及主动创造力,并且能够提升其表达主观情感的整体语言能力,进而促进小学生智力以及认知水平的有效提升。由此可见,教师应该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课堂上为其创造沟通交流的空间,相互借鉴各自作品,并且对其中的不足给予意见和建议,对一些优秀作品当做课堂示例,采用精神与物质双重激励策略,使小学生提高对课堂写作的自信心,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写作能力。

第三,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水平能够为其今后的文学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小学学习阶段,并不会接触过多深层次的文学作品,提倡小学写作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其发现世界、认识世界以及判断事物的能力,并且形成自己的主观看法,将自己的观点融入到写作当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要充分履行自身的教学责任,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教会学生怎样将自己的情感与主观看法应用在语文写作中,进而实现使小学生写作能力与文学素养双重进步。

二、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改革策略

1. 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细节,调用感官功能。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未形成独立判断事物以及思考的能力,对于客观事物的评价多数都只停留在感性层面,容易忽略生活中的微小细节。针对这一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调用身体的感官功能,使其描述对周围事物的真实情感,逐渐的由感性思维转变为理性思维。之后,再教会学生怎样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布置日记的形式,将生活中遇到的新鲜有趣的事物记录下来,在其中融入真情实感,教师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学生写作中的侧重点以及写作中存在的不足,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并对存在的不足给予纠正。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写作课堂的布置一些写作素材,引发学生思考。例如:在端午节全家人在一起都做了什么?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2. 创设合理情景,激发内在潜能。

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的基础之上,采用情景教学的手段调动学生的语文写作兴趣,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为更优秀的语文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文教师也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势利导,不断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与此同时,可以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将好的情感体验融入到写作内容中。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针对写人的写作课堂,播放《母亲》的电影片段、相关歌曲和图片,运用情景教学的手段阐述“母亲”的形象特征,丰富学生心目中的母亲形象,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思想情感,形成个体的主观情感。

3. 调动课堂气氛,酝酿写作情感。

简单、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更加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进而在有效交流的基础之上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友谊,为写作课堂的开展提供和谐基础。因而,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引发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共鸣,激发出小学生的写作灵感。例如:在写“我与春天的约会”为主题的作文时,教师可以以问答的方式总结春天的变化,引导学生走进春天,仿佛在一片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环境中遨游。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写作教学对于提升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情感语言表达能力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在当前新课改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按照小学生的兴趣与实际知识水平开展写作教学,并且积极运用有效策略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创作,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不断激发小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创造能力,提升语文文学素质,进而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成绩。

参考文献

[1]吴星涛.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改革的策略[J].新课程·上旬,2015(2):106-106,107.

浅析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8

关键词: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写作兴趣

中学语文的写作教学课堂旨在通过老师给定的题目或者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积累的素材进行写作,最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然而随着新课改的开展,在以往的语文写作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师灌输式的写作教学,教学方法枯燥、学生缺少写作素材、写作积极性不高等。

一、引导学生从多方面积累写作素材

语文学科是一门与我们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重要学科,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知识,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积累写作素材,以减少学生面对语文写作时总是无话可写的情况。

1.观察生活,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素材

现实生活中的写作素材是丰富多样的。老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也可以从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上获取素材,对网络上出现的观点要辩证地分析;还可以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如,到校外参观、春游公益宣传等活动,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积累写作的素材,从而在写作时言之有物,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增加课外阅读,扩大阅读量

中学语文的课堂阅读量是有限的。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对文中的优美语段进行摘录。同时,也要鼓励引导学生增加课外阅读,如,名著、文学作品、优秀作文选集等,加强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文学积淀,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3.通过社会实践,积累写作素材

社會实践可以使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丰富自己的感受和生活体验,能够从更多渠道获取写作素材。比如,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或带学生去贫困地区体验生活,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感触和感悟,对于遇到的问题能够主动思考,为语文的写作积累一定的素材。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对写作产生畏难情绪,有素材积累不够,无话可写的原因,也有教学方法不当,学生写作兴趣不高的原因,所以要改变以往的写作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就是在写作课堂上采用多媒体设备,将所要讲解的写作技巧和方法用视频或者音频展示给学生,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掌握;或是将学生所要写的内容及要求用多媒体展示出来,比如,在写有关创新的话题时,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画家齐白石的作品,通过他在六十岁、七十岁、八十岁的不同绘画风格引出创新就要勇于突破自己,从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写作中。

2.创设情境教学法

在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创设情境教学法需要老师通过讲事例,引经典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共鸣;也可以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营造轻松的写作氛围。比如,在写有关传统美德的作文主题时,可以将社会上关于老人摔倒扶不扶的热点话题引出,对大家持有什么态度和看法进行提问,让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课堂讨论,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发表意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加强写作练习,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在中学语文的写作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个可行的写作计划,可以每周进行一次课上的写作训练,然后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或者让学生之间相互修改,这样能使学生更好地取长补短,在鉴赏他人的作文时还能学到自己没有掌握的有关写作的知识点;同时,学生在课下也要坚持写周记,将每周的所思、所想、所悟记录下来,通过加强写作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四、建立有激励作用的作文评价体系

作文评价体系是老师对学生所写的作文的评价标准,所以这个评价体系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标准,而是要有激励作用。在中学语文的写作教学中需要作文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增加写作的自信心,这一评价体系需要老师全面了解学生,对于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老师要善于发现其作文中的闪光点,即便是其中有一个好的段落,好的构思,甚至是一句优美的语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树立他们写作的自信心。

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师生共同努力,老师要改变教学观念,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建立有激励作用的作文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学生要从多方面积累写作素材,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并且进行自主学习,增加课外阅读,加强写作练习,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参考文献:

[1]赖泽富.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探讨[J].教师,2015(4):64.

[2]王永芝.提高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策略[J].学周刊,2014(36):72.

[3]黄志国.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9):74.

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篇9

第一课时

指导课

课前谈话:

清明刚过,今年是咱们国家第一次把清明节作为法定假期,这个假期你是怎么过的?(学生谈,踏青

郊游

扫墓:是啊,每逢清明,学校里都要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去扫墓,缅怀革命先烈)一

清明漫谈,引出谈话焦点

同学们,课前我们谈到了清明节,这是一个怀念故人的时节,年年此日都流泪,岁岁坟前奠斯人;这是一个勾起人们无限感伤的时节,天人相隔思念却永不能再见。这样的日子里,我们会去缅怀那些战争年代里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而牺牲的烈士;我们也会(老师)想起在和平年代里为了他人而献出生命的英雄。(课件出示照片),认识他吗?大声说出他的名字。是的,他就是勇救轻生女子而献出生命的军官孟祥斌(板书)二

走近英雄,交流搜集资料

1. 你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到他的?(生谈:电视

报纸

网络)看来,同学们已经在课前对于这个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有的同学还把相关的资料也带到了课堂上,那咱们就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搜集的资料吧!

2. 通过刚才的交流,你们一定对孟祥斌有了更多的认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英雄,去关注他身前身后的点点滴滴。

(1)哪位同学能先谈谈他的事迹?补充他牺牲前后的经过?(学生谈)

孟祥斌,生前为解放军驻金华某部司令部副连职机要参谋。2007

年11月30日,一女青年在浙江金华市通济桥轻生跳江,带着妻子和3岁女儿路过的孟祥斌见状,迅速跳入江中,用尽所有气力将女青年推上救助船获救,他却因在冰冷的水下时间过长,体力不支,沉入江中,献出了年仅28岁的生命。

(2)面对这样一位英雄,我们不禁要问,生活中的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谁能说一说对孟祥斌其人的了解。① 山东人,1979年出生 ② 努力上进

③孝顺 1997年,孟祥斌高中毕业后被一所高校录取,面对高额的学费,想想贫困的家境和体弱多病的父母,他毅然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投身军营。

③ 孟祥斌从小就很有正义感,遇到弱小的同学受到别人欺负,他总是挺身而出,保护被欺负的同学。乐于助人孟祥斌同学家境贫困,从小就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但当他看到比自己生活更困难的同学时,就会拿出平时省下来的钱接济他们。④ 妻子眼中

⑤ 身体不好,有脉管炎,不能接触凉水 „„

(3)老师也搜集到了一张孟祥斌的全家福照片。(课件出示)看,这就是孟祥斌一家人,看到这张照片,你会想些什么?是啊,慈祥的父母,贤惠的妻子,可爱的孩子,这是多么和谐多么幸福的家庭!孟祥斌是家里的顶梁柱,他深爱着家人,女儿诗妍的名字中寄托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他曾说,诗

是希望女儿有才气,妍是想女儿长得漂亮。但是,为了就一个轻生的女子,英雄孟祥斌走了,走得那样义无反顾,走得那样坦坦荡荡,留下了年迈的父母,柔弱的妻子和年仅三岁的女儿,让我们把目光再聚焦到当时的场面,去经历那催人泪下的一幕幕。三.播放录像,畅谈感动话题 1. 播放录像片断,引起情感共鸣。

2. 老师看到,你们和我一样被深深地感动了,有的同学眼含泪花,告诉老师,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生谈,引说被谁感动了?是什么让你如此感动?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女儿提着鞋子喊爸爸回家 一双双红皮鞋 老大爷的话 妻子的眼泪 人们午夜送别 „„

此时,所有人的心中,都涌动着一股强烈的情感,那就是感动,英雄的十九感动着我们,感动了金华,也感动了全中国。有位歌手专为他创作了一首歌曲,叫作这一次,咱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方向创造歌曲《这一次》

这一次你纵身一跃

滔滔婺江见证壮烈 这一次你奋力的托举托起生的希望震撼人间 把生给了别人 用死铸就军魂 古老的通济为你呜咽 金华山水把你铭记英雄就在身边 英雄并不遥远 你用军人的脊梁 挺起一座丰碑 一座永恒的丰碑

四.引发思考,学会感悟人生

同学们,英雄已逝,为我们树立了一座永远的丰碑。作为六年级的学生,你们已经会思考问题了,在感动之余,对这件事,你有没有更深地思考?谁来说一说你的看法?

对“值”与“不值”的争论,战友的话,推荐委员的话 对生命的思考——珍惜生命 五.积极构思,初步下笔成文

1同学们都在诉说着对这件事的感动,也表达了深层次的思考,我想,有很多同学,也许还有许多话想说,就让我们用笔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吧。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几个写作角度,供你们参考。2出示习作提示。

第二课时 写作课(略)

第三课时 讲评课

一. 佳作欣赏,借鉴提高。经过构思,同学们已经完成了习作,并且在小组内选出了写得比较好的作文,这节课咱们就来欣赏佳作。(提出要求:实物投出作文,由作者本人朗读,小组长说推荐的原因,其他组的同学可以评说优点,也可以提出建议,老师参与评价,并用笔划出好词好句或者病句错字等。)刚才我们集体欣赏了四位同学的佳作,也诚恳地提出了修改意见,对照

他们的习作,你还有什么想法?(回去修改)咱们下面听课的老师都是语文界的精英,想不想让他们给你的习作提出好的建议?好,就请同学们到下面去请教老师们吧,限时五分钟。

3谁来说一说老师给了你哪些建议?(生谈)

文章不厌百回改,相信有了老师们给你的建议后,你会修改得更好刚才下面的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在课堂上修改了。

针对这件事,老师也有感而发,写了一首小诗歌,与大家共勉。二 畅谈收获,拓展延伸。

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篇10

章安中学叶雪芳

摘要:目前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还多以语言知识为主,忽略了语言实践。作为书面交际的写作,没有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针对当前农村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认真研究写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探索适合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的策略。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写作教学现状策略

随着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重视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加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考的写作分值逐年增加,在写作方面要求学生“能根据提示,在限定的时间内写出80—100单词的短文,意思表达正确,基本语法和常用句型无严重错误;能写简单的书信、便条和通知。”台州近几年英语中考写作分数从15分升到20分(分两题, 小作文5分, 大作文15分)。从我市农村地区2010年中考英语成绩看,书面表达的得分普遍不高,而在日常教学中,书面表达已成为英语教学中最让教师、学生头疼的环节。提高初中学生写作水平,对于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具有很大的铺垫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训练的基础上,力争对学生进行写的训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提高。

一、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写作现状

(1)教师的重视程度以及对学生的指导不够.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大多数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还是围绕考试转,考什么教什么。教师关注的重点是英语知识,即一些所谓的重点单词、词组和句子,让学生反反复复地进行抄写和默写。临考前让学生背几篇范文,考试时可以对号入座。对于实际上更为重要的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教师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少设计相应的写作任务。有些教师往往在课堂将要结束时指定某一份英语综合测试卷中的书面表达作为当天的家庭作业。学生在既没有任何相关信息也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完成,质量可想而知。(2)学生对英语写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平时用在写作训练上的时间较少。所以,意志薄弱的学生就会失去兴趣乃至信心,写作起来难以下笔,经常出错,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部分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胡乱写些英语单词或抄前面阅读理解的文章来充当字数,权作心理慰藉;要么用词不当,错误百出。以本校初中二年级学生为例,在学校组织的期中考试中,“书面表达”满分10分,但是学生的平均分不到5分,达不到及格水平。这种情况并不局限在我们学校。以上都反映出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普遍较低。

二、学生书面表达中存在问题:

(1)单词拼写错误

由于部分学生平时不注意记忆单词,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所以在文章中常出现单词拼写错误如,famous写为 famouse, people写为 peple.(2)缺少衔接

有些学生虽然在词汇运用书面表达方面能够达到基本要求,但由于句子之间没有添加适当的衔接成分,使句子之间和文段之间缺乏必要的过渡和连贯,影响了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效果。

(3)时态误用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学生写作之前没有判断整篇文章主要用哪种时态,常出现该用一般现在时的句子,用了一般过去时;而该用将来时的句子,用了完成时。2)时态构成表达错误。由于学生对各种时态掌握不好,常常将所学的各种时态混淆,以致出现如下的错误如: He is four years old and had a dog.He has gone to Beijing.He thinks it’s a beautiful city.(4)汉语式英语

由于受汉语的影响,再加上对英语句子结构掌握不好,导致学生常常按汉语的词序来翻译句子,在学生的作文中常常见到这样的句子:One day morning, Miss Li went shopping.China people are quite friendly.以上都反映出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普遍较低。那么,在新课程下如何有效地进行英语写作教学?在日常写作教学中我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重抓基础,多方面训练。

(1)每日一练,循序渐进。

从初一开始,在每节课的最初5分钟定了一个Free Talk。起初,我要求学生用已掌握的知识自编对话,两人一组、三人一组等,例如:“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 ? ” “Where are you from?”使学生逐渐从习惯听到习惯说,并逐渐开始学习写,这样也让学生感到英语不再停留在课本上,而是来到了我们学习生活中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词汇、句型操练。

词汇教学是基础,在平时,我坚持听写、默写,提高单词的复现率,加强记忆,使每个学生都能熟练掌握基本词汇的中文和拼写。句型教学是关键,在教学中,我一般通过简单、直观的句型教学,再经过从机械模仿到有意义的反复操练,使学生最终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二、写作教学要逐步进行,不要一下子就要求学生写60—70词。这样学生会对写作产生畏惧,应该循序渐进。

(1)利用教材,开展小组仿写

教材是教学之本,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英语写作训练的首选素材。就像学生刚学英语时需要模仿标准的语音语调一样,模仿课文中的规范词句进行写作同样非常重要。例如教材每个单元Section B中的3b就是要求学生对3a进行仿写的作文活动。我经常采取小组合作来完成。例如:七年级下册Unit 6 What does he look like? Section B中3a描述了Johnny Dean的 new look,3b要求学生描述Gloria Green的new look。让学生各自完成,会有一大部分学生觉得无从下手,所以我把全班划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由组长记下其它成员的描述。然后进行模仿写作,各小组推荐一篇范文在全班交流。教师做最后的点评。3c要求学生写自己喜欢的演员或音乐家的new look。通过几次交流扩大了学生就同一主题的阅读量,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同一主题写作方法的印象,课后学

生独立完成3c的写作就不会觉得太难。仿写是一种难度最低的练习,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收到较好的效果。

(2)扩展写作

扩展写作一般是用不同的人称改写短文,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结构。例如 I am Bob.I study in NO.1 Middle School.I go to school by bike everyday.把 I替换为 He,同学们会改为 He is Bob.He studies in No.1 Middle School.He goes to school by bike every day.另一种是将原句拉长,通过引用新单词、新句型,将原文变得更生动,更富有情节。扩写练习初期,教师可以让学生从简单的句子开始,逐步到扩写短文。例如,I do my homework.可以要求学生增加频率副词如usually,sometimes,never等,或表示时间、地点的单词如 in the evening,at home,after school等构成一句较为完整的句子: After school, I usually do my homework at home.在扩写前,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讨论(以小组讨论为宜)。然后老师再给予必要的指导,这样避免出现过多的不必要的错误。

(3)展览写作

每周或几周老师从学生的作文中挑选一批优秀的或进步较明显的进行展示,让学生阅读。教师挑选的写作,不要更正里面的错误,这个任务留给学生来完成,比一比谁是高手。展览结束后,老师要总结,鼓励改错多的同学,同时也要对积极参与改错的同学加以表扬。老师也可以把自己的批改连同学生的习作一起展示出来,让同学在阅读中学习英语写作技能。合作写作让学生在欢快、融洽的气氛中学习,学生没有压力,思维流畅,从别人的观点、想法中寻找启迪,丰富自己。合作写作方式,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对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因为有了参考模仿的对象而减轻了写作给他们带来的困难,学生自然就愿意写了。合作写作帮助学生交流了素材,又提高了写作技能,还能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改善了以往的师生关系。学生们学会了与别人共同探讨、协商,共同进步。

总之,全面提高书面表达的水平,离不开平时的点滴积累和不断磨炼。为此我们要制定严谨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定期检查,及时反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协作互动——资源整合的教育力量》孟万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国家课程标准专辑——英语课程标准》

3.《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罗少茜,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

上一篇:电表检测申请书下一篇: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的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