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文化小镇项目建议书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特色文化小镇项目建议书(推荐9篇)

特色文化小镇项目建议书 篇1

特色小镇的六种融资模式

项目融资属于资产负债表外融资,出于风险隔离及可操作性考虑,特色小镇投融资应以项目为主体,以未来收益和项目资产作为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和安全保障,融资安排和融资成本直接由项目未来现金流和资产价值决定。通过设立SPV(特殊目的公司),根据双方达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确定风险分配,进行可行性研究、技术设计等前期工作以及项目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建设及运营,相互协调,对项目的整个周期负责。由SPV根据特色小镇项目的预期收益、资产以及相应担保扶持来安排融资。融资规模、成本以及融资结构的设计都与特色小镇项目的未来收益和资产价值直接相关。可用的融资方式包括政策性(商业性)银行(银团)贷款、债券计划、信托计划、融资租赁、证券资管、基金(专项、产业基金等)管理、PPP融资等。

模式一

发债

根据现行债券规则,满足发行条件的项目公司可以在银行间交易市场发行永(可)续票据、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债券等债券融资,可以在交易商协会注册后发行项目收益票据,也可以经国家发改委核准发行企业债和项目收益债,还可以在证券交易所公开或非公开发行公司债。

债券产品结构设计

模式二

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FinancialLeasing)又称设备租赁、现代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或绝大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融资租赁集金融、贸易、服务于一体,具有独特的金融功能,是国际上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

融资租赁结构设计

8月2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加快发展融资租赁和金融租赁是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拉动企业设备投资,带动产业升级。以其兼具融资与融物的特点,出现问题时租赁公司可以回收、处理租赁物,因而在办理融资时对企业资信和担保要求不高。融资租赁属于表外融资,不体现在企业财务报表的负债项目中,不影响企业的资信状况。

融资租赁的三种主要方式

⊙直接融资租赁,可以大幅度缓解建设期的资金压力;

⊙设备融资租赁,可以解决购置高成本大型设备的融资难题;

⊙售后回租,即购买“有可预见的稳定收益的设施资产”并回租,这样可以盘活存量资产,改善企业财务状况。

模式三

基金

(1)产业投资基金

国务院在《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国发62号)中指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更多利用股权投资、产业基金等形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产业投资基金相比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具有以下特点。

特点:一)产业投资基金具有产业政策导向性;二)产业投资基金更多的是政府财政、金融资本和实业资本参与;三)存在资金规模差异。

(2)政府引导基金

政府引导基金是指由政府财政部门出资并吸引金融资本、产业资本等社会资本联合出资设立,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带有扶持特定阶段、行业、区域目标的引导性投资基金。政府引导基金具有以下特点:一)非营利性。政策性基金,在“在承担有限损失的前提下”让利于民;二)引导性。充分发挥引导基金放大和导向作用,引导实体投资;三)市场化运作。有偿运营,非补贴、贴息等无偿方式,充分发挥管理团队独立决策作用;四)一般不直接投资项目企业,作为母基金主要投资于子基金。

(3)城市发展基金

城市发展基金是指地方政府牵头发起设立的,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城市建设的基金。其特点如下:牵头方为地方政府,通常由财政部门负责,并由当地最大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负责具体执行和提供增信;投资方向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常为公益性项目。例如,市政建设、公共道路、公共卫生、保障性安居工程等;还款来源主要为财政性资金;投资方式主要为固定收益,通常由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提供回购,同时可能考虑增加其他增信。

城市发展基金运营结构图

(4)PPP基金

PPP基金是指基于稳定现金流的结构化投融资模式。PPP基金可分为PPP引导基金和PPP项目基金;其中PPP项目基金又分为单一项目基金和产业基金等。

中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融资支持基金是国家层面的PPP融资支持基金。3月10日,按照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国政府和社会资本融资支持基金筹建方案,财政部联合建行、邮储、农行、中行、光大、交通、工行、中信、社保、人寿等10家机构,共同发起设立政企合作投资基金并召开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

PPP基金在股权、债权、夹层融资领域均有广泛应用:为政府方配资;为其他社会资本配资;单独作为社会资本方;为项目公司提供债权融资等。

模式四

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是指以特定基础资产或资产组合所产生的现金流为偿付支持,通过结构化方式进行信用增级,在此基础上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BS)的业务活动。

ABS起源于美国,距此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中国的资产证券化还只是刚刚起步,虽然最早出现于,但真正受到政府支持是,而后来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而停滞。当前中国正处于金融改革的创新时期,未来资产证券化发展将加速。

资产证券化结构设计

但基于我国现行法律框架,资产证券化存在资产权属问题,理由如下。

特色小镇建设涉及到大量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建设等,“基础资产”权属不清晰,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存在法律障碍。

一)《物权法》第52条第2款规定:“铁路、公路、电力设施、电信设施和油气管道等基础设施,依照法律规定为国家所有的,属于国家所有。

二)特许经营权具有行政权力属性,《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许可不得转让原则。司法实践中,特许经营权的收益权可以质押,并可作为应收账款进行出质登记。

三)《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第9条规定原始权益人应当依照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规定移交基础资产。但缺乏“真实出售”标准,司法也无判例参考。

四)发起人、专项计划管理人之间无法构成信托关系,不受《信托法》保护。

模式五

收益信托

收益信托类似于股票的融资模式,由信托公司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向社会发行信托计划,募集信托资金,统一投资于特定的项目,以项目的运营收益、政府补贴、收费等形成委托人收益。

收益信托结构设计

模式六

PPP融资模式

PPP模式从缓解地方政府债务角度出发,具有强融资属性。在特色小镇的开发过程中,政府与选定的社会资本签署《PPP合作协议》,按出资比例组建SPV,并制定《公司章程》,政府指定实施机构授予SPV特许经营权,SPV负责提供特色小镇建设运营一体化服务方案,特色小镇建成后,通过政府购买一体化服务的方式移交政府,社会资本退出。

特色小镇开发的PPP模式

特色小镇投融资规划方案步骤

根据特色小镇投融资特点,将其投融资规划分为以下步骤:

步骤

⊙系统环境:对特色小镇的软、硬环境及约束条件进行分析。从各地实际出发,挖掘特色优势,确定小镇的特色产业。

⊙问题界定:挖掘、发现特色产业发展与小镇现有资源环境、规划要求、功能条件之间的主要矛盾。

⊙整体解决方案:围绕主要矛盾对原有系统环境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包括区域规划、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建设与开发时序、投融资时序、收益还款时序等。

⊙细部解决方案:设计目标体系达成策略,细部解决方案即达成各个子系统目标的措施集合。

⊙建立投融资规划模型:对细部解决方案通过时序安排进行搭接,形成投融资规划模型。

⊙模型修正:进行定量检验,与政府部门、专家学者进行研讨优化。

⊙部署实施:确定开发部署安排,提出建设运营建议。

北京大学为推动国内特色小镇良性发展及合理建设,特举办此次特色小镇分享会,此次分享会有国家主管部委领导,政策制定者、政府方和企业方的重度参与者等;分别从特色小镇规划、特色小镇政策和推进方法、特色小镇特色、特色小镇融资、特色小镇成功经验、特色小镇的运营等多方面深度分享,收获无限……

国内最权威的特色小镇专家,齐聚北京大学!

日程安排

5月课程要点:政策解读、京津冀一体化与雄安战略,投融资策划与方案分析、旅游休闲系统规划设计、特色小镇实践分享

6月课程要点:特色小镇理论基础、利用文化遗产建设特色小镇、特色小镇定位和规划、文化装配式建筑、中国青瓷小镇案例分享、PPP土地开发项目、特色小镇融资实务问题

授课老师介绍

5月课程:

第一天(5月26日)

乔润令:发改委特色小镇政策与示范要点(上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小城镇及城镇化研究专家。曾在国务院体改办小城镇中心从事中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的组织、政策指导、经验总结、试点交流、国际合作等工作。长期从事中国小城镇和城镇化的实证研究和政策研究。熟悉中国小城镇的发展变化。对于中国小城镇的发展、中国的城镇化以及土地制度的变革、小城镇管理体制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等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多项部委及国际合作项目课题。曾参与中央有关小城镇发展、农民工问题、城镇化的文件研究与十一五规划研究。发表各种研究论文和调研报告四十多篇。

杨开忠:京津冀一体化与雄安战略(下午)

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主任,中国区域科学主要推动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秘书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主任,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旅游智库专家,北京市、福建省等省市人民政府顾问或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专家联谊会副理事长等。曾任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系主任、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所长、首都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规划纲要起草小组成员、全国旅游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国家土地局科技委员会委员、亚洲城市与区域研究会会长、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副会长等。

第二天(5月27日)

宋杰:投融资策划与方案分析(全天)

国家大型银行总行专家,PPP项目投融资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获硕士学位,高级经济师。在国家经济部门担任要职,其主要研究方向为投资、融资等。至今,担任北京某投资总公司投融资部总经理,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国家开发银行总行专家库专家。在融资平台、融资渠道、财务及风险控制、PPP、BOT模式以及土地一级开发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实际策划案例及授课经验。

第三天(5月28日)

乌恩:特色小镇的旅游休闲系统规划设计(上午)

生态旅游专家。国家旅游局休闲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国家林业局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研究室主任,国家林业局生态专家,环境保护部环境解说与环境教育规划专家,北京园林绿化局专家,担任多部委、省市政府机关、景区及旅游企业专家顾问;担任中国休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等中央及地方政府专家、顾问。主持完成戴云山环境教育馆、八达岭森林文化体验中心、四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6个环境教育馆的布展规划设计项目。

石培华:文旅特色小镇实践分享(下午)

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国旅游智库秘书长、委员;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历任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主持各类旅游规划150余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中国旅游业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专家组长;全国生态文化旅游规划专家组长;国家旅游局顾问。

6月课程:

第一天(6月23日)

仇保兴:特色小镇理论解析与政策解读(上午)

国务院参事,原住建部副部长,主管特色小镇。高级规划师,经济学、工学博士。曾担任浙江省乐清县县委书记、金华市、杭州市市长,是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著名专家。曾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哈佛大学参与相关项目的研究,有丰富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经验。著有多部专著,其中《和谐与创新——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危机与对策》和《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变革》等著作已被翻译成英文、德文在海外出版发行。

陈平:如何利用文化遗产建设特色小镇(下午)

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组织IOV全球第一副主席、中国区主席,一带一路百人论坛文化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间委员会咨询专家;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专家;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大学国际民间艺术研究院院长;一带一路百人论坛文化委员会委员;商务印书馆《汉语世界》编委会名誉主任;德中文化发展促进会会长;贵州省政府旅游文化大使。

第二天(6月24日)

黄再再:PPP项目与土地开发项目及其融资实务问题讨论(上午)

国内知名PPP项目律师,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主要的业务领域为基础设施与项目融资、资产管理与资产证券化、保险。黄老师在基础设施与项目融资领域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建设企业、房地产企业、产业基金、城市发展基金、投资公司等主体参与、投资或者操作基础设施项目、公共服务项目、土地开发项目、片区开发项目提供全面法律服务。在以PPP、BOT、BT、BOOT等方式进行项目建设与项目融资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尤其是PPP和特色小镇方面的法律服务。

季建真:中国特色小镇的发展之路:中国青瓷小镇案例分享(下午)

浙江龙泉披云青瓷文化园有限公司(青瓷小镇)董事长,浙江龙泉鉴真陶瓷有限公司艺术总监,浙江丽水工艺美术大师创建“披云龙泉青瓷文化园”, 文化园入选“浙江省非物质文化经典旅游景区”, 文化园入选“浙江省首批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协助龙泉市政府申报“中国青瓷小镇”,并获得通过。,文化园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成为首批浙江省特色小镇示范基地;20,成为中国特色小镇示范基地。

第三天(6月25日)

刘建华:特色小镇结合PPP特色的“五五”规划创新(上午)

特色小镇规划的技术实现—文化装配式建筑(下午)

文化生态社会独立学者,中国特色小镇运作先行者。独立以文化规划设计统筹身份和方式,参与主导了一系列旨在东方文艺复兴的文旅综合大型项目,涉及城市、小镇、三农、景区、规划、建筑、艺术等领域。

近期主要参与主导的代表性项目有:

1)陕西汉中兴元汉城;

2)山东日照东方太阳城;

3)山东曲阜尼山圣境;

4)无锡灵山小镇-拈花湾;

5)南京大报恩寺大遗址博物馆公园;

6)南京牛首山旅游区……

增值收益

1. 面授+案例+考察

2. 成为北京大学PPP联盟会员

3. 后续方案咨询服务 (包括法律咨询财务咨询)

4. 投融资对接

结业证书

学习课程后,颁发北京大学结业证书。结业证书可按证书编号在北京大学继续教育部网上查询。

报名咨询

特色文化小镇项目建议书 篇2

1.1生态保护良好的区域现状

南溪集镇区生态保护良好的区域是流经镇区长约7公里的南溪河以及河边3公里长的“散步小道”, 河岸除了2012年修建的3067.28m防汛河堤之外, 植被保存完好, 上游没有排放废水的企业, 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野生水生物保护良好。“散步小道”始于横跨南溪河的公路桥, 通往南溪农场二队, 旁边是滇越铁路。小道为集镇区居民提供了休闲散步的场所。

1.2对发展的建议

在经济条件受限的情况下无意实现的环境保护, 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类生活必需品或奢侈品 (名单) 在日益增加, 而生产环节和所需物质的复杂性以及所生成的污染物的复杂性也在增加[1]。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将环境保护纳入整体规划, 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产生。

2正在消失的热带雨林

2.1对南溪镇热带雨林现状的分析

2.1.1南溪镇热带雨林属热带雨林之湿润雨林、原始沟谷雨林类型。该植被类型的主要区系组成是热带东南亚成分, 森林高大茂密, 以木本植物为主体, 特有属、种丰富;主要成分是壳斗科植物, 标志植物有隐翼科、毛坡垒和四木科种类, 东南亚热带雨林特征植物龙脑香科很多;还有热带典型的木本科树种肉豆寇科, 另有桑科、金刀木科、苦木科等等, 常见发达的板根和老茎生花, 藤木较为丰富, 还附生蕨类。林下灌木有茜草科、芸香科和大戟科植物, 以及寄生植物大花草科;草本植物以姜科 (高良姜) 、竹芋科和一些高大蕨类 (马蹄蕨) 植物为主, 还有大型草本箭根薯科的老虎花, 较低矮的有兰科和一些彩叶植物, 以及龙须草等。低谷可见热性河滩灌丛水柳群落。

2.1.2南溪镇辖区内有森林总面积274393.5亩, 其中, 天然林193389亩, 人工林81004.5亩。除了政府划分了林权的农用林地外, 当地农民开垦了超出划定范围的原始热带雨林, 人工种植的植被主要是典型热带雨林植物香蕉, 以及肉桂、橡胶、芭蕉等经济林木, 还有传统农业田地作物玉米、水稻等。2008年以来, 镇林业部门共查处毁林案件24起, 涉及天然林面积962.41亩, 约占总数的0.5%。

2.2毁林开荒的影响

目前的工业发展模式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已经得到广泛认知。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分析, 从工业革命开始, 人类活动的确造成了气候变暖。化石燃料的燃烧占温室气体排放量的65%, 农业和森林开垦占32%。因森林砍伐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占了总量的18%。森林可以扮演双重角色:一方面通过吸收二氧化碳来净化空气;另一方面, 森林的砍伐和焚烧也同样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20世纪90年代, 在全球总共19.5亿公顷的森林中, 每年都有1520万公顷的面积消失。而在近10年, 约有占总量8%的森林消失[2]。

2.3对毁林开荒的治理建议

2.3.1毁林开荒会产生负的外部性。几乎所有的污染和其他影响健康及安全的外部效应, 政府均依靠直接的管制加以控制。但是,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由于使用命令—控制管制法, 实现环保目标的成本已经在不必要地增加[3]。当地政府保护原始森林的决心显而易见, 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对毁林开荒进行治理。但是农民环境意识淡薄、知识水平不高, 很容易受经济利益驱使, 盲目毁林开荒种植经济作物, 一方面破坏了生态环境, 另一方面盲目种植单一作物导致经济收益降低。因此政府强制治理的方式效果并不明显。

2.3.2为避开直接控制的陷阱, 许多经济学家建议环境政策应更多依靠经济激励方式而不是政府命令[3]。如果农民严格按照林权地划定范围进行开垦种植, 并积极执行退耕还林, 他们的损失仅仅是每年从土地上收获的微薄收成, 而结果却是整个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缓解, 甚至对周边地区的环境也会有积极的影响。只要给予农民与原耕作收益相当, 或者略有超出的经济补偿, 就能控制毁林开荒现象的发生, 并给国家带来很大的收益, 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3边境现代农业园区的生态影响

3.1边境现代农业园区项目实施情况

南溪镇边境现代农业园区位于南溪村马多依上、下寨村民小组, 该园区项目是河口县二十个农业产业样板建设示范项目之一。园区总体规划面积1100亩, 预计总投资2539万元。园区建成后, 每年可生产各种果蔬8100吨、商品鱼180吨、鱼苗150吨、观赏园林植物10万盆, 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3160万元。项目实施以来, 已先后投入了350多万元资金, 已经建成430亩, 新建温室育苗大棚700平方米, 完善了桥梁、河堤、机耕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3.2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分析

这个园区位于马多依河谷, 河谷地区土壤由于长期的冲积相对肥沃, 适宜发展现代农业。大范围的开发能够立竿见影地产生经济效益。但是, 大片现代农业园区会对河流产生面源污染, 大量的农药化肥残留物会随着土壤冲刷进入河流。园区道路硬化、塑料大棚的建设影响了原本可以涵养水分的天然土壤, 雨季到来时将面临风险。此外园区将产生大量的农业固废, 尤其是含残余农药的危险固废。

3.3对该项目下一步实施的建议

园区应该建设沿河的截污池, 合理的雨水收集系统, 收集的废水经简单处理后可以回用于灌溉, 防止面源污染。建设配套的固废、危废收储设施。笔者建议对这个大规模的农业园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严格按照环评要求实施建设, 建成后严格进行日常管理。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问题的产生。

4建设美丽家园—环境美学的运用

4.1环境美学的定义

环境美学作为学科的界定, 目前还在研究之中, 据环境美学的开拓者之一, 国际应用美学学会会长、美国哲学家阿德诺.柏林特的看法, 环境美学虽然与其他学科交叉, 但其核心是对环境的美学思考。与一般从经济、政治、伦理等角度研究环境不同, 环境美学更多地关注环境的宜人性, 它对于人的精神上享受的意义, 也就是环境的审美价值[4]。举一个例子:“散步小道“, 几乎没有任何设计, 仅为了机动车通行而修建的狭窄水泥路面, 成为了一条休闲小径。正是因为这种极其经济实惠的方式, 使得对原始生态环境的影响极小, 旁边有葱郁的树林、碧绿的河流, 还有蜿蜒的废弃铁路可供散步。小道中段的河边有一片浅滩, 可以由石阶下去。参考帕特里夏.约翰松的设计:泄湖游乐公园, 达拉斯, 德克萨斯, 1981-1986年[4]。这里可以修建一个方便行走的斜坡, 用混凝土做出以当地原生动物为原型 (符合美学要求) 的浅滩, 这样就形成一个水生两栖动物的栖息场所, 也可以让游人方便地下到浅滩与河流及水生生物亲密接触, 这样一来, 小径具有了保护生态、供人们观光的功能。约翰松认为:“在我的艺术中, 最重要的是我没有设计的那些部分。”她不是把艺术设想成一系列矗立在任何景观中的作品, 而是让人们与具体景观相接触。地域感充满了她的全部作品。约翰松仔细研究了每一个场所独特的历史和生态。她和当地的博物学家、科学家商量, 让地域来决定工程的形状和内容[4]。“散步小径”至少满足了“最重要的没有设计的部分”, 正是保护良好的原生生态环境吸引人们前来游玩。

4.2运用环境美学设计的综合基地

这里笔者按照约翰松女士的思路提出一个大胆的设计。安家河村计划建设一个集水产养殖、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基地:山河公司特种鱼养殖综合基地。水产养殖是利用天然的水源, 旅游基地是利用天然的森林资源和历史遗迹—始建于汉代的古驿道, 从安家河村委会马场小组穿行而过, 南溪境内有6公里。相传汉代伏波将军马援征讨交趾 (今越南北部) 后由此路返回平定四川叛乱, 因此, 又被称为“马援故道”。我们选用一个符合当地历史地域文化的创意, 主题是古驿道以及这段厚重历史。所有景区和水产养殖基地都围绕古驿道建设, 建筑风格统一。如何进行设计来保护生态环境呢, 可以使用鱼塘—人工湿地综合生态系统, 人工湿地和鱼塘合理排列, 搭建古色古香的小桥流水景观。这样就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 同时可以满足观赏的需求。至于古驿道观光体验区, 只对原迹做必要的修缮和加固, 尽量将环境影响降到最低。餐饮区建在集镇区, 避免加重环境负担。

5结论

综上所述, 南溪镇是一个美丽、休闲、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小镇。拥有休闲散步小径、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农业园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遗迹等。但是我们已经看到了经济开发带来的环境破坏:热带雨林逐渐消失、部分地区生态功能退化、环境面临新的农业污染等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 我们要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纳入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将特色定调在科技兴农、发展绿色产业, 建设生态文明、文化底蕴深厚的现代化小镇。这即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又体现了尊重自然, 建设生态文明的国家发展新思路。

摘要: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南溪镇, 位于河口县东北部, 西北部与河口县老范寨乡接壤, 北面与文山州马关县接壤, 东南面与越南毗邻, 边境线长60公里, 距县城18公里, 镇域面积258平方公里。《南溪镇农业型特色小镇规划 (2012—2013) 》于2013年3月由河口县政府批准, 现正开展前期工作。笔者于此生活工作了一年, 本文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 对小镇的生态保护、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旅游资源开发等进行了现状分析并提出了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型,小镇,环境保护,生态建设

参考文献

[1]马志毅, 苏志明.环境工程专业英语.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5.12-13.

[2]Nicole Gnesotto Giovanni Grevi.2025年世界将发生什么…….北京:东方出版社, 2010.51-55.

[3]保罗.萨缪尔森, 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六版.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270-271.

合肥市建设特色小镇的对策建议 篇3

一、合肥市建设特色小镇的现状

(一)坚持科学规划,凸显市场主体

第一,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实现创新、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有机融合。第二,小镇规划面积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核心建设面积控制在30%~50%。第三,实行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调动社会力量,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参与建设运营。

(二)突出产业特色,实现分类发展

合肥实行“一镇一业”,在细分市场中构建小镇大产业。合肥特色小镇根据产业不同可以分为:一是文化小镇,如长临河军事题材影视小镇等。二是旅游小镇,如汤池镇温泉旅游特色小镇等。三是科创小镇,如撮镇VR小镇等。四是智造小镇,如机器人特色小镇等。五是金融小镇,如滨湖金融小镇等。六是商贸小镇,如综合性通航小镇等。七是健康小镇,如巢麓小镇等。八是农业小镇,如大圩农业物联网小镇等。

(三)加快体制改革,加大政策支持

在财政资金方面,安排特色小镇建设奖补资金,对国家、省级、市级培育的特色小镇,予以财政资金支持。在土地要素方面,统筹安排特色小镇建设用地,保障合理用地空间。在前瞻产业研究院 |http://f.qianzhan.com/tesexiaozhen/detail/180124-da5a93c3.html 1

融资渠道方面,鼓励运用PPP模式开展特色小镇项目建设。在人才保障方面,对进入特色小镇的创新创业人才,给予重点支持。

(四)建立联动机制,落实创建工作

省级层面上,成立安徽省特色小镇建设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市级层面上,成立合肥市特色小镇建设领导小组,做好各地动态跟踪和协调服务。县(市、区)级层面上,编制各县(市、区)特色小镇建设规划方案,筹划配套政策和下一步思路。

(五)完善功能配套,创新区域协同

合肥建设特色小镇注重加强沟通交流和协同创新。紧跟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1+5战略部署,建立环巢湖国际旅游休闲区,打造特色旅游风情小镇。三十岗利用“马拉松热”吸引人流、扩大特色小镇知名度和刺激当地消费。中国葡萄特色小镇为推介大圩镇葡萄品牌、与外界合作洽谈提供了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平台。

二、合肥市建设特色小镇存在的问题

一是小镇数量相对较少。2017年,被国家、安徽省指定重点发展的合肥特色小镇只有5个,分别是肥西县三河镇、合巢经开区三瓜公社电商特色小镇、包河区滨湖金融小镇、巢湖市黄麓建筑科创小镇和高新区中安创谷基金小镇,总体来说特色小镇数量相对较少,覆盖面积不够。

二是发展成效有待提高。部分特色小镇建设初期“声势大”,建设进度却相对缓慢,后期动力不足、成效不明显。例如华谊电影小镇在合肥的整体反响较小,滨湖海洋主题乐园项目至今还未开工。未来合肥应在小镇建设质量和建设成效上严格把关监控,促进特色小镇健康而稳定地持续发展。

三是产业特色有待突出。部分小镇由于初期谋划不足,后期不得不外延与扩展,导致总面积偏大,不符合“小、精、强、美”的要求。部分小镇缺乏彰显特有文化元素的建筑外观、生态绿地和社区配套等。众多企业集中涌入,显现出“同质化”现象。

四是人才机制有待创新。一方面政府暂时没有有效的政策体系或机制来吸纳优秀人才落地生根,甚至是有的专业人才即便来了也待不长。另一方面市县部分地区由于区位优势不明显、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对人才吸引能力严重不足。

(五)功能联动有待增强

前瞻产业研究院 |http://f.qianzhan.com/tesexiaozhen/detail/180124-da5a93c3.html 2

一是产业与旅游功能融合不够。一些科技小镇产业定位特殊,难以开发丰富的旅游项目和产品,对游客吸引力有限。二是产业与文化功能融合不够。有些小镇不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与内涵,传统产业文化与现代时尚文化难以深度融合。三是产业与社区功能融合不够,居民认同度普遍不高。

三、合肥市建设特色小镇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规划设计

一是注重规划的衔接性。建立由概念到具体、由策划到规划、由整体到局部的总体发展规划;将偏离发展定位的项目区块尽快剥离,保证空间形态上的“精致紧凑”,杜绝无序扩张。

二是注重规划的操作性。合肥对下辖的四区、四县和一市分别设定建设特色小镇的指标,要求下一年结合特色产业和资源优势,各自重点发展4个特色小镇。如合肥高新区基于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建立量子信息小镇;包河区发挥中科大、合工大等高校资源优势,打造文创小镇或科教小镇等。

三是凸显“特色”文化元素。将重点项目尽量集聚在小镇核心区,建好展示小镇、接待来访等多功能的小镇平台。在建筑风格上或富有水乡文化特色,或具备历史人文特征,或突出创新文化特质。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特色相匹配,确保小镇风格的独特性。

(二)合理安排投融资

一是明确实施主体,政府、投资机构、产业运营商强强联合。政府作为牵头整合机构,提供财政支持及信用背书,设置引导基金,鼓励社会各类资本参与特色小镇项目。产业运营商凭借其丰富的经验积累和强大的市场号召力,注重专业化产业的培育,提升特色小镇价值。投资机构在项目初期以股权的形式介入,进行开发全过程的测算与控制。

二是资本早期介入,长远布局,充分发挥市场力量。在项目资本金阶段,政府产业基金做引导,获得产业资本方的支持。在开发建设阶段,国家开发银行及商业银行的贷款是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在项目运营资金阶段,银行流动性贷款较为容易,提供土地、房屋、产权等资产抵押。在项目成熟阶段,考虑以资产证券化的方式退出,实现资产的估值溢价,完成本轮投资。

(三)建设人才队伍

前瞻产业研究院 |http://f.qianzhan.com/tesexiaozhen/detail/180124-da5a93c3.html 3

一是实施人才引进计划。与行业龙头企业对接,借助合肥之友、PPP、基金、众筹等载体,拉动人才投入特色小镇建设。安排人才发展专项经费支持重点人才项目建设。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引才大使”,对企事业单位通过中介组织引进高层次人才给予佣金补贴。推进“合肥国际人才城”建设,融通政府、企业、社会和高层次人才。

二是实施人才培育工程。合肥特色小镇支持新型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与高校联合培养创新人才、专业人才。实施“鸿雁计划”,每年遴选优秀青年人才赴国(境)外留学深造,给予资助。争取一批高水平的学术论坛落户合肥,并对举办的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论坛提供资金支持。

三是鼓励人才创新创业。发挥滨湖金融小镇优势,吸引高端金融人才和知名企业。利用合肥双创英才港,保证特色小镇人才既可以走出去创新创业,又能保持原有岗位编制。打造特色小镇人才创新创业新载体,包括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等,推进特色小镇与中德国际创新园等创新创业基地合作发展。

(四)增强政策引导

一是增强政策对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的引导。发挥合肥市特色小镇建设领导小组的积极作用,安排财政奖补资金,以奖代补方式对基础设施评估情况较好的特色小镇予以奖励。强化对特色小镇的监督,严肃处理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弄虚作假、重大安全事故、环境污染、文物破坏以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负面事件。

二是增强政策对联合投资项目的引导。重视龙头企业的作用,充分发挥其建设大项目、布局产业链的能力优势,如新站高新区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手,打造航空运动小镇等。对企业实力薄弱的小镇,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支持开发主体以参股、相互持股、PPP等方式团队,吸引民间资本参与。

三是增强政策对知识产权运用保护的引导,打造品牌IP。发挥中国(安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等平台作用,加强特色小镇知识产权保护与运营。依托合肥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搭建与万科、碧桂园、华夏幸福等企业的创新合作平台,推动小镇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五)促进产业联动

一是促进产业参与联动。建立公共参与监督机制,鼓励公众广泛参与特色小镇的规划、政策制定等。鼓励合肥本地产业与高校、省级以上研究院的紧密合作,对有转型发展需要的企业发放科技创新券、专利服务券等。

二是促进产业区域联动。发挥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马拉松赛事等平台作用,加强特色小镇在投融资、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在引进企业来镇发展的同时,支持小镇企业通过

前瞻产业研究院 |http://f.qianzhan.com/tesexiaozhen/detail/180124-da5a93c3.html 4

新建、参股、并购等多种方式“走出去”,扩大特色小镇的知名度和对外影响力;发挥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作用,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引进国际高层次人才来镇创新创业。

文化项目建议书 篇4

1、项目名称

2、项目地点

3、项目性质与规模(基础设施项目列出项目占地及建筑面积,其他项目列出反映成果的受众数、电视剧集数、动漫分钟数、出版物的册数等)

4、项目建设或实施年限

5、投资总额(产业类项目增加投资回收期)

6、项目主体(新建项目指筹建单位、续建及二次招商项目指原项目单位)

二、项目背景与进度

1、项目的缘起和意图(自然、历史和文化遗存条件及开发意图和定位)。

2、本项目的政策和经济环境(包括征地、拆迁、安置和相关政策法规、发展规划等)。

3、项目进度(预研/可研/立项/规划/许可/施工/运营)。

三、需求市场与预测

1、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项目建设的需求及目标市场选择。

2、项目辐射区域内产品及服务的供求关系(包括规划、在建和建成项目或设施的规模、能力和问题与满足需求的情况)。

3、市场空间与发展前景预测。

四、项目位置及条件

1、项目的空间位置及现状(地理位置及周边情况、土地权属类别、占地面积及利用情况等)。

2、项目建设的自然条件(地质、地形、地貌、气候等)。

3、项目所在地的公共设施条件(道路、交通,水、电、气、热、话、网、有线,以及文体场馆和公园等)。

4、项目建设的社会环境(科、教、文、卫资源,社会治安等)。

5、项目建设的施工要求(环保、绿化、防洪、排涝、消防、抗震要求等)。

五、项目内容与规模

1、项目的运作模式或商业模式设计(公益性项目需要说明项目的运作模式,包括:项目建成后的运作主体、运作方式、绩效管理等。营利性项目需要说明商业模式,包括a。本项目靠什么赚钱,或赖以营利的基本业务是什么;b。 本项目如何赚钱,或项目运作的基本策略是什么;c。本项目持续发展的优势和保障是什么)。

2、项目建设内容(基础建设项目列出子项目的名称、功能,其他项目列出项目细分成果的基本框架和结构)。

3、拟建规模及依据。

六、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建设投资估算的依据。

2、流动资金估算(根据具体情况撰写[总投资与分项、分批投资],如,建筑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建设期利息,资金滚动投入计划等;或[已经完成投资和需要招商的资金量]等)。

3、投资估算表(项目投入总资金估算汇总表、单项工程投资估算表、分年投资计划表、流动资金估算表)。

4、资金筹措(自筹资金、融资方案)。

七、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项目经济效益的构成/每一块的预计销售量和单位价格/投资完成当年营业总收入—成本—税赋=年纯利润/逐年递增情况/回报方式/投资回收期)。

2、社会效益。

3、投资风险及防范。

4、社会评价结论。

八、项目主体、招商对象与合作方式

1、项目主体概况(实力、成就、行业经验和合作优势等)。

2、项目运作或经营团队(公益性项目说明项目的运作团队,营利性项目需要说明经营团队)

3、招商对象(需要招商引资的项目要说明招商对象)

4、合作方式(需要对外合作的项目要说明合资 / 合作 / 独资的要求)。

九、结论

冰雪文化体育公园项目建议书 篇5

冰雪文化体育公园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建设的意义

近年来,各类主题公园相继兴起,极大的丰富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情趣,释放了工作压力。在其中,伏牛山冰雪文化体育公园体现出了极高的人气和强劲的可持续性。第一,强身健体意识已为越来越多的国民所接受,运动已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成为了一种生活的需要,而不再只是一种职业,其中青少年又是运动的主体力量。第二,运动源自生活,这就注定了它一定要具备大众化的特点,运动及休闲运动蕴藏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第三,以现有伏牛山腹地——杨树坪高山小盆地资源为依托,建设伏牛山冰雪文化体育公园,实现四季滑雪、草地娱乐,高山观光,并实现农家乐项目互动,有利于起到优化旅游资源结构,增加当地农户就业岗位,提高农户收入,有力地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项目建设背景与环境分析

杨树坪高山小盆地位于从洛阳栾川石庙镇杨树坪村,东与北国第一洞鸡冠洞接壤,西与红色旅游景区抱犊寨为邻,石杨公路穿境而过,距栾川县城18公里。该杨树坪村内的伏牛山滑雪度假乐园经过9年来的倾心打造,目前已经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项目最丰富、基础设施最完善的四季滑雪旅游胜地,年接待量高达50万人次。

冰雪文化在中原地区的迅猛发展是国家体育总局实现“北冰南 1

展、北雪南移”的战略要求之一,杨树坪村距离县城,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为广大市民和省内外游客提供了休闲运动、康体娱乐的最佳去处,同时为洛阳乃至河南市民提供了生态养生、健身运动乐园,成功打造了洛阳“运动型”农家乐,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进一步提高了农民收入。在杨树坪村进行冰雪文化体育公园建设,可以进一步完善栾川旅游业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旅游内容,扩大其社会影响力,拉动栾川乃至洛阳旅游经济增长,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三、项目选址

栾川县石庙镇杨树坪村

四、项目总体构思及布局

(一)、总体构思

利用运动主题公园吸引游客进行运动游玩,利用农家乐吸引游客进行吃住消费,实现运动主题公园与农家乐互动。

考虑到农村自身缺乏资金,没有能力进行规模投资与开发,且农户管理水平低下,缺乏现代旅游管理、营销理念和相关知识。因此由伏牛山滑雪乐园注入资金,大力引进技术与人才,进行现代公司制度进行经营管理。

(二)、冰雪文化体育公园建设

占地3000亩,公园由纵横交错的道路和实际区域地形情况,分别建成“疾驰的车轮”“嬉戏的乐趣”“团队的力量”“跳动的韵律”四大区域。各主题区域通过景墙、廊架、雕塑、铺装及景观小品的形

式体现运动主题。

1、疾驰的车轮。以自行车赛车作为区域主题,将比赛工具自行车作为景观元素,以雕塑的形式展现。场地内以折线贯通园路,局部形成场地,提供自行车出租,让游客们充分体会到“骑乐无穷”的乐趣。

2、嬉戏的乐趣。以儿童玩耍为区域主题,建设大、小滑梯、秋千、平衡木、梅花桩。建成一个面积适中的沙坑,利用孩子爱玩土的天性,吸引小朋友在沙坑中做自己喜欢的游戏和节目。并在区域中跨栏、50米跑道等景观铺装廊架,让孩子们在游览中感受田径赛跑的魅力。

3、团队的力量。以球类运动作为区域主题,利用球的元素及活动场地的设置,让游客在运动健身的同时更好地了解球类运动。建设羽毛球、篮球、排球和五人制足球等多种球类场地,吸引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去进行适合自己的运动。

4、跳动的韵律。以极限运动中的轮滑、滑板为主题。建设青少年喜欢的轮滑、滑板场地,吸引游客特别是青少年群体进行这项流向和时髦的运动。另外设置体操运动所用的器械如单双杆及其他大众化健身器械放置于场地中,可供游客活动健身。同时结合雕塑小品,意在将运动无极限、运动全民化。

5、其它。建立运动配套洗浴储物中心,为游客提供安全放心便利的洗浴和存储场所。

(三)、农家屋、旅游新村建设

1、拟计划由石庙镇镇政府出资将杨树坪村,按照旅游新村的规划,进行全面建设。

2、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农家景、享农家乐、购农家品”为主要内容,集休闲观光旅游、领略乡村风情、体验农耕文明于一体,打造乡村农家乐。丰富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内涵。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乡土文化,利用神话传说、农谚民谣、祭祀庆典、农耕器具、饮食习俗、土特产品等文化元素,开发建设农业观光游、乡村休闲游、自然生态游、农家度假游、民俗文化游、农业经贸游等特色主题农家乐旅游点,积极开展游客喜闻乐见、富有特色、形式多样,能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休闲娱乐活动。

3、(1)住宿与餐饮。农户将自己家中闲置房屋出租给游客,提供特色农家菜,使其能更好的了解乡村生活、风俗民情。富有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的家常菜作为餐饮产品的主要卖点,对来自城市的游客有强烈的吸引力。(2)购物与娱乐。农家乐游客的主要购物对象是农副产品、土特产品和农村手工艺品。农家乐更多的是一种体验乡村的生活、文化、悠闲,追求一种不同于城市的生活方式,具有很强的休闲性质。可以进行采摘、篝火晚会、体验种培收过程和各种节庆活动等。

五、投资估算

该项目总需建设五大项目,总需投资2.5亿元:

(一)、公路建设,总需新修道路5.5公里。其中,一条1公里长的通往景区的景观大道。一条3公里长的景区环线道路。1.5公里

长的环湖景观道路。

(二)、雪道建设,总需建设雪道面积60万平米,其中高山滑雪练习道20000平米,娱雪戏雪区80000平米,越野滑雪道50万平米。

(三)、冰雪文化展览中心建设,总需12000平米,集中展示各类冰雪文化项目。

(四)、冰雪文化景观湖建设,总蓄水量8万立方米,水域面积25000平米。

(五)、配套设施建设:

1、建设6000平方米的客户服务中心。

2、建设一个占地10000平方米的生态停车场。

3、建设4000平方米的设备仓库和维修车间、建设2000平方米的员工宿舍及服务用房。

六、建设周期

该项目从2011年12月份破土动工,2014年12月全面完工。其中2012年,计划投资5000万元,完成路基处理、土方转运、场地平整等基础性工程;

2013年,计划投资1.2亿元,完成雪道建设、各类场馆主体工程; 2014年,计划投资8000万元,完成各类配套设施建设。

七、项目效益分析

项目区位于栾川县石庙镇杨树坪村内,毗邻伏牛山滑雪度假乐园,游客人数众多。在此开发伏牛山冰雪文化体育公园,充分利用运动和农家乐互动品牌,与青少年培训基地合作,拓宽渠道,吸引客源,前景十分诱人。

八、结论

以杨树坪高山小盆地独特的资源为依托,打造冰雪文化体育公园和农家乐节目互动,逐步形成配套齐全、功能多样、管理完善、运动休闲专业化的大型旅游运动度假山庄,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村委参与、农户受益”的模式,从而进一步丰富栾川的旅游资源,为促进栾川新农村建设和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较大的经济、社会效应,最终实现政府、公司、村民共赢。

洛阳伏牛山滑雪度假乐园

浙江特色小镇创建实践 篇6

1 特色小镇是浙江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主动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解放思想,立足国情省情,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一镇一品、一县一业,涌现出绍兴纺织、大唐袜业、嵊州领带、海宁皮革等一大批优势块状经济,走出了富有特色的发展之路,成为支撑浙江由资源小省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大省的重要法宝。目前浙江经济发展已接近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传统发展路径越来越紧迫的面临着一系列发展挑战。对浙江而言,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物质财富快速积累的同时,人才、技术、新产品与市场拓展能力等无形资产积累相对不足,本土新兴的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培育过慢,浙江制造仍处于从“微笑曲线”底端走出来的艰难爬坡期,产业转型升级滞后,效率型发展体制还未完全形成。同时,浙江“七山一水两分田”陆域空间资源瓶颈制约、生态环境红线制约不断凸显,对于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快推进落后生产力腾笼换鸟,用最小的空间资源达到生产力最优化布局的要求更为突出。

总体来看,经济新常态下浙江需要特别警惕由于转型不利可能陷入的“经济增长乏力、市场低端锁定、产业低效运作、有效供给不足、资源过快消耗、创新精神停滞”的不良循环,为避免这一局面,受瑞士达沃斯小镇、美国格林威治对冲基金小镇、法国普罗旺斯小镇、希腊圣多里尼小镇等建设体量不大、产业特色突出、文化独具韵味的小镇发展模式启迪,浙江启动了创建特色小镇的重大战略实践,旨在通过打造一批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精而美”、制度“活而新”的创新型平台,充分发挥自身信息经济、块状经济、山水资源、历史人文等独特优势,加快高端要素集聚、产业转型升级和传统优势再造,实现经济新常态下浙江模式的创新破题。

2 特色小镇要突出“高、特、新、融”创建导向

浙江在特色小镇创建的实践过程中,对小镇的定义内涵逐步清晰和丰满。全省特色小镇建设纲领性文件《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政发〔2015〕8 号)和《浙江省特色小镇创建导则》(浙特镇办〔2015〕9 号)中明确提出:“特色小镇是相对于独立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也不同于产业园区、风景区的“区”,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功能平台。笔者粗浅的工作体会,特色小镇重在“高、特、新、融”四个方面下功夫。

“高”:体现在功能聚焦要高,开发建设水平要高。

首先,特色小镇创建要依托于所在区域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配套服务,突出高端引领的发展定位。一是要成为产业高端化的先行区。根据特色小镇不同的产业主题,着眼于科技、人才、资本、领军企业等高端要素的集聚,锁定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高端环节和核心环节,注重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联动,探索绿色可持续经济模式,成为区域产业版图的驱动中心、展示中心、营销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二是要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先行区。重点强化服务支点功能,在互联网时代和大交通时代,推进原有城镇空间和功能的优化配置,努力创建新型空间和新型社区,成为设施联建共享、辐射效益显著的区域城乡体系有机组成和示范样板。其次,特色小镇创建要具备较高的规划建设水平。在规划设计方面,特色小镇体量不大,其规划应是一次成型,并要区别于一般的园区、城镇规划,是一种多种元素高度关联的综合性规划;特色小镇规划要在“三规合一”基础上,更加强调产业规划、文化发展、旅游规划、项目策划、建设计划、运营优化、政策谋划及空间设计紧密结合、有机统筹的顶层设计。在开发建设中,应在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原则下,优先引入国内外高层次开发主体,优先采用整体开发的实施模式。在小镇建设管理方面,应设立省一级的高层次管理协调平台,推进形成多方合力的创建工作格局。

“特”:体现在必须强调特色发展,培育行业“单打冠军”。

特色产业的提升发展是特色小镇建设核心要求,产业主题的选择决定小镇未来,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做足特色,是小镇建设的关键所在。浙江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明确了“十三五”时期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和高端装备制造“七大万亿产业”的主攻方向,特色小镇的主题选择也必须紧扣这七大最有基础、最有特色、最具潜力的产业,同时也包括茶叶、丝绸、黄酒、中药、木雕、根雕、石刻、文房、青瓷、宝剑等十大历史经典产业。小镇建设通过在传统“块状经济”基础上推动整合重组,突出“转型”与“创新”的含金量,大力集聚行业内国内外先进要素资源,推动产业链两头延伸,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和各类专业化服务组织,逐步建立起规模经济、营销网络、创新能力、区域品牌、文化影响等多方面竞争优势,以产业结构的高端化推动浙江制造供给能力的提升,以发展载体的升级推动历史经典产业焕发青春,形成更高水平、更为全面的行业竞争优势。此外,在特色小镇创建中,要注意避免“百镇一面”、同质竞争,主攻同一产业的小镇须找准自身优势,优势互补、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和分工深化,实现发展共赢。

“新”:体现在产业结构高新化,建设发展机制创新化。

特色小镇建设是浙江在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发展路径,首先是对产业发展提出新要求,表现在产业投资要突出“有效性”。特色小镇项目必须是精挑细选的好项目,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聚焦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靠效益、潜力和影响力说话。小镇建设要突出“质量”,精心选址,科学规划,不能简单的“新瓶装旧酒”,也不能在原有区块贴“新标签”。其次,对保障机制、建设管理机制提出新要求。特色小镇的建设,一定要摒弃行政化的思维定势、路径依赖和体制束缚,必须以实绩为导向,在探索中实践、在创新中完善。要摒弃“先拿牌子、政府投资、招商引资”的传统做法,采用“创建制”,要引入有实力的投资建设主体,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给予小镇独立运作空间,引导各方力量参与,让市场主体和当地居民成为小镇开发建设的真正主体。目前浙江特色小镇创建机制设计中,对凡是符合法律要求的改革,允许特色小镇先行突破,在用地、财税支持保障上出台奖惩分明的“个性”政策,在制度供给上实行“优胜劣汰”的流动制度,充分激发了小镇建设各参与主体的活力和积极性。第三,对开发形态提出新要求。美就是竞争力,浙江不同地区间地貌特征迥异,滨海、沿江、倚山的小镇各具风味。在小镇规划建设中,要做到集中连片、不贪大,坚持生态优先,充分融入所在区域自然、城乡整体风貌,实行“嵌入式开发”;紧扣主题功能,做好整体规划和形象设计,致力于集约集成空间功能下的“高颜值”打造,形成“一镇一风格”,多维展示地貌特色、建筑特色和生态特色。

“融”:体现在促进城乡二元融合,强化功能叠加有机融合。

特色小镇建设主要要求在两个层面上实现融合发展。第一个层面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区域城乡发展融合。当前浙江城乡建设差距日益缩小,市政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能力已极大增强。特色小镇一般选址于城市与乡村之间,通过打造一个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综合性服务节点,新型社区、新型空间发展样板,不仅为区域经济发展培育新引擎,也将极大提升区域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形成显著的“溢出效应”。第二个层面是要在特色小镇中实现“产、城、人、文”功能的有机融合。浙江推进创建的特色小镇,并不是“产业园+ 风景区+ 文化馆、博物馆”的简单拼盘,而是“以产为先、以城为基、以人为本、以文为核”,培育“产业+”“文化+”“旅游+”“社区+”融合功能。文化是特色小镇的“内核”,要把文化基因植入产业发展、旅游服务、社区生活的全过程,形成“人无我有”特色文化品牌,尤其是以历史经典产业为主题的特色小镇,更秉持着弘扬历史文化精髓的重要任务。发展旅游不是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目的,但景区旅游、产业旅游、体验旅游等多元化的旅游服务功能,却是快速激活小镇人气活力的重要路径。社区功能重点聚焦“小镇客厅”建设,通过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开发公共服务APP、推进数字化管理全覆盖,实现“办事不出小镇”,有效解决小镇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3浙江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的“定制模式”

浙江计划用3~5 年时间创建100 个左右省级特色小镇,目前已完成两批共计79 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申报工作,部分投入运行的小镇已显现出勃勃生机。在特色小镇创建过程中,浙江跳出过去开发区、高新区及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老思路、老办法,通过不断摸索完善,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定制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创建审查与动态考核相结合。实施“创建制”,由各地按照相关要求编制申报材料自主申报,通过省发改委、各产业主题对应的相关厅局两轮审查,择优选取列入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享受省级特色小镇扶持政策,同时,在未列入创建名单的申报小镇中,遴选形成培育名单。采取“宽进严定、动态管理、验收命名”创建制度,对第一年没有完成建设进度、不符合特色小镇建设理念的,次年降格为省级培育名单;对连续两年没有完成建设进度的,退出省级培育名单。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对象由各设区市重点扶持培养,对第一年完成10 亿元有效投资的,次年优先列入省级创建名单;着力形成“落后者出、优胜者进”的竞争机制。

二是约束要求与导向要求相结合。在省级特色小镇申报和考核中,为确保实现特色小镇建设的战略意图,设定了一系列硬性的创建要求,主要包括:小镇规划面积控制在3 平方公里左右,建设面积控制在1 平方公里左右;创建期内特色小镇总投资须达到50亿元以上(信息经济、金融、旅游和历史经典产业适当放宽为30 亿元以上),其中特色产业投资占比不低于70%,第一年完成投资不少于10 亿元(26 个加快发展县和信息经济、金融、旅游、历史经典产业特色小镇不少于6亿元);功能建设上须建有公共服务APP,提供综合服务功能的小镇客厅,小镇须建设成为3A级以上景区,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要按5A级景区标准建设。导向性要求主要包括企业主体参与、高端人才集聚、创新能力培育、文化功能挖掘等领域具体目标。

三是事后结算与考核追惩相结合。转变政策扶持方式,实施“期权激励制”,通过逐年考核,对如期完成年度规划目标任务的特色小镇,省里按实际使用建设用地指标的50% 给予配套奖励,其中信息经济、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特色小镇再增加10% 的奖励指标;对于验收合格的特色小镇,小镇内新增财政收入上交省财政部分,前3 年全额返还、后2 年返还一半给当地财政。对3 年内未达到规划目标任务的,加倍倒扣省奖励的用地指标,防止盲目“戴帽子”,确保特色小镇建设质量。

特色文化小镇项目建议书 篇7

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内容及申请理由

(一)项目内容:

设立XX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二)申请理由:

二、公司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XX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二)公司性质:有限责任公司

(三)公司宗旨:“宣传地方文化,打造品牌节目,促进艺术生产,繁荣演艺市场,推动文化发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播社会和谐文化,打造时尚创意文化,彰显地域特色文化,发展地方产业文化”、“以文化引领生活”、“发掘品牌的力量”。

(四)公司法人:

(五)公司地址:

三、合营对象情况

四、总体方向

如今的演艺娱乐活动项目,无论是国内外知名传媒公司,还是著名的演艺公司,或者是演艺杂技团等演出团体,都准确的将市场定位于大众化消费。国内知名的本山传媒集团正是经历了东北农民二人转演出组合到演艺公司组建再到今天迅速崛起蓬勃发展中的本山传媒集团。因此,文化传媒公司的创建,在强调中低档消费的同时也吸纳大众的消费。善于吸收和借鉴优秀传媒公司的管理理念和营销模式,进一步提升文化传媒公司的品牌形象。

五、项目投资及注册资本

七、合作方式及合作年限

(一)合作方式:

合作各方依照中国法律以及《合营公司章程》规定分享利润,风险及亏损。本着平等协商、互惠互利,按注册资本比例共担风险、共负盈亏。

(二)合作年限:暂定10年。

八、经济效益分析

(一)资金来源:创业总投资约XX万元人民币,通过自筹资金、申请创业贷款、后续投资拟设定融资实现。

(二)方案及回报

1、内部收益率20%,投资回收期3年。

2、以融资方式加入的出资方不参与公司建设、管理和运作,公司确保投资方固定回报率,并以固定资产作担保。

投资回报方式:按国内商业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上浮5%结算,两年内还本付息。(不计复息)每年还本付息50%,每年结算一次。

3、前期合作伙伴依靠专业技能和一定出资比例享有股东权益。

九、结束语

我们拥有杰出的领导者、卓越的管理团队、创新的知识员工、广阔的市场前景。

我们相信本公司的成立可促进市场的经济发展与繁荣,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的收入,有一定社会效益。

中茶文化科技园项目建议书1 篇8

一、项目背景

(一)项目提出

福建是全国茶叶大省、强省,松溪县是福建省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和现代茶园示范区,也是全省12个生态农业示范县之一。茶产业成为松溪县重点扶持的支柱产业。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于2002年在松溪县兴办了瑞茗茶业,该企业通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建设成为融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具有显著辐射带动作用的茶叶龙头企业。

为了加快实现茶产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松溪县政府以对接央企为突破口,诚挚邀请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到松溪进行实地考查,进一步扩大对瑞茗茶业的投入,并迫切期望与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合作,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二)资源优势

1、茶文化底蕴深厚。松溪素有“南有安溪,北有松溪”和“茶叶状元县”美誉,许多例证表明松溪绿茶久负盛名、身价不菲,如在春秋战国欧冶子铸就“天下第一剑”湛卢剑剑山上,仍遗存着古代摩崖石刻“香岩茶记”;城郊诰屏山风景区保存着一片上百年的古茶园;北宋时期,松溪绿茶因品质优良被确定为贡品;十多年前打捞出水,于1732年沉没的瑞典商船“歌德堡号”上,发现承载着大量武夷岩茶和松萝茶,而松溪就是当年松萝茶出口的主要原产地。

2、茶叶资源丰富。松溪县隶属南平市,县域面积1043平方 1

公里,周边与浙江省庆元县和本省建阳市、浦城县、建瓯市、政和县接壤,周边一小时交通圈内茶山面积达70多万亩。松溪现有优质茶园面积8万多亩,已建成无公害茶园2万亩,尤其是菜叶茶(小茶)2.2万亩,占全市79%,取得国家级无公害认证3000亩,获得国际认证的有机茶生产基地2000亩,2011年全县年产名优茶5000吨,实现产值3.6亿元。茶叶品种齐全,经过多年的发展,松溪有政和大白茶、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福云6号、7号、8号、福安大白茶、梅占、毛蟹等优良品种,近年又推广优新品种九龙大白茶、元宵茶、茗科一号、金观音、黄观音、悦茗香、黄奇、早春毫、金萱、迎霜等,是福建乃至全国茶叶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

3、茶叶品质优异。松溪县地处福建北部,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热、水适当,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温度18.1℃,境内80%以上为丘陵山地,60%以上海拔达500米以上,森林覆盖率达82.1%,年降雨量大多超过1800㎜,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种茶条件得天独厚,是茶叶最适宜产区,茶叶品质以香高、味浓、耐泡、重实而著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松溪绿茶,在生产工艺研究及推行产品标准化等方面取得新成果,先后取得了瑞士IMO、美国NOP、法国EOCERT及日本ONA等有机食品认证。30多年来,松溪一直是福建省最大的蒸青绿茶生产基地,现共有四条生产线,制定的“生产线绿茶地方标准”,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茶叶品牌效应明显。近年来,松溪县注重打造茶叶品牌,“松溪绿茶”获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松溪红茶金毛猴”在杭州(中国)茶博会上被专家评为“国际先进水平”称号,且

多次荣获省名优茶评比金奖、优质奖(2010年参加上海世博会又被评为金奖),2008~2011年连续被评为福建省名茶;“一品状元红茶”获中华茶学会首届“国饮杯”全国评比一等奖。此外,还有福建省著名商标2枚、福建省名牌产品1个,尤其是“松溪绿茶”和“松溪红茶金毛猴”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品牌效应凸显,售价大幅提高,销路十分顺畅。目前,松溪县正在积极申报“中国绿茶之乡”称号。

(三)政策优势

1、地方立法保障茶产业发展。福建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12年3月29日审议通过的《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在全国范围内率先为茶产业立法。这一条例对制定茶产业发展规划、实行茶叶质量可追溯制度、规范使用茶叶肥料和农药、开展茶叶名优产品评定、促进茶产业发展的鼓励和扶持措施等问题作出了规定,条例施行对推动福建省从茶叶大省向茶叶强省迈进具有重要意义,为松溪县茶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2、地方政府优先鼓励茶产业发展。南平市历来高度重视茶

产业发展,专门成立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产业规划、政策制定和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指导,每年都安排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茶叶新品种示范推广、中低产茶园改造、茶叶深加工、企业技改、品牌打造、市场开拓等项目,2010年又重新梳理制定出台了《加快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实行优惠政策、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加快基地建设、完善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等五个方面制定出台了24条保障政策和具体措施。松溪县遵循全市茶叶发展一盘

棋,始终坚持 “以茶强县”、“以茶富农”发展战略,不断完善政策措施,相继制定出《松溪县“松溪绿茶”品牌打造实施方案》、《关于严格控制茶叶农药残余量加强茶叶质量监督管理的通

知》、《松溪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松溪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工作管理和奖励办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从多层次、多方面倾心扶持茶产业发展壮大。

(四)区位优势:

二、项目内容(一)项目定位

在省级松溪县经济开发区三和工业园内,规划面积2000亩,建设辐射闽、浙、赣三省,集茶种植、茶加工、茶科技、茶经贸、茶文化、茶旅游、茶休闲、茶博览等于一体的茶生产交易中心、茶产品集散中心、茶文化体验中心暨“中国武夷中茶文化科技园”。

(二)建设内容

1、新建现代化茶叶生产车间,以生产有机绿茶、高档红茶

为主,形成年产绿茶4000吨和红茶3000吨以上的生产能力;

2、新上茶叶精深加工项目,开发茶叶提取物、茶保健品、茶浓缩汁、茶食品等,拓展茶叶上下游产业链;

3、建立无公害绿色基地2万亩;

4、建设集产品检测、试验、研发、茶业职业技能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茶叶科研交流中心;

5、建设供接待、会议、产品展出的茶叶会展中心;

6、建设具有保鲜存储、色选分级、精制分级、茶叶交易、茶叶包装和物流发货等六大功能的茶叶交易物流集散中心;

7、建设集旅游、休闲、文化、观光于一体的茶博园,配套建设茶艺馆、茶水浴、茶会所等项目;

8、建设茶饮、茶食风味小吃街和茶宴酒店,适时举办茶文化节、茶摄影、茶书画、茶叶诗会、茶叶笔会、茶工艺品展销、茶艺茶道表演等活动,挖掘茶文化内涵, 带动茶文化消费;

三、项目概算

总投资6亿元以上。

四、投资形式

独资进行开发建设。

五、项目配套政策

本项目除享受国家、省、市、县出台的优惠政策外,对固定资产投资达5亿元以上的项目将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以更加优惠的政策。

六、效益分析

该项目完全符合松溪县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生态

浅析浙江省特色小镇支撑体系 篇9

“特色小镇”概念并不是浙江省首创,多年之前全国已有包括北京、天津、黑龙江、云南、江西和安徽等多地提出打造特色小镇。综合来看它们都是以建制镇行政边界为基础、围绕其自身职能定位自上而下提出的, 因此这类特色小镇的概念是从小城镇发展战略层面衍生而来的。之所以未能取得如期效果,原因可能在于是以“特色小镇”之名来推动传统的小城镇发展模式。

北京市于2011 年设立100 亿元的小城镇发展基金,以全国首创的股权基金方式,引导打造旅游休闲特色镇、科技及设施农业示范镇、商务会议特色镇、园区经济特色镇、重点产业功能区配套服务特色镇五类42 个特色小镇。

云南省2011 年5 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意见》,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并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包括现代农业型、旅游型、商贸型和边境口岸型四类210 个特色小镇建设。

江西省南昌市于2012 年提出分批分期建设包括历史文化名镇、旅游休闲名镇和都市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名镇三类17 个不同类型的特色小镇。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于2010 年7 月提出全面提升园区型、商贸型、旅游型、历史文化型、工矿型和林地共建型六类21 个特色小镇。

天津市于2011 年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围绕中心城区建设50 个特色小镇。

安徽省于2012 年5 月借《安徽省建设行业科技创新联合行动计划》提出“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打造200 个特色小镇”。

2 定义

浙江省提出的特色小镇是指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2.1 产业“特而强”

特色小镇必须有明确的产业定位,具体包括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和高端装备制造七大板块,并兼顾茶叶、丝绸、黄酒、中药、青瓷、木雕、根雕、石雕、文房等历史经典产业。各小镇原则上3 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 亿元左右(不含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

2.2 功能“有机合”

特色小镇坚持产业、文化、旅游的“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通过鼓励将多种功能聚合发展,形成各类功能的有机统一。

2.3 形态“小而美”

特色小镇规划面积一般在3 平方公里左右,建设用地面积在1 平方公里左右,一般特色小镇按3A景区目标建设,旅游特色小镇按5A景区标准建设。

2.4 机制“新而活”

特色小镇要有明确的投资建设主体,由企业为主体推进项目建设。坚持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举措来推进,鼓励和支持各特色小镇开展各类改革创新实验和试点。

2.5 小结

首先,与其他省市相比,浙江省特色小镇概念明确,规划范围不以行政边界为限,但严格控制发展边界和规模,小镇分类与地方产业发展特色结合紧密。其次,浙江省政府通过制定完善的申报、创建、培育和挂牌奖惩政策,为社会各类投资主体自下而上参与特色小镇建设创造了实质性渠道。这是有别于以往围绕建制镇行政边界发展所提出的新型城镇化的新抓手。

3 支撑体系

浙江省特色小镇的成功不是偶然的,离不开几个重要条件的支撑。结合参与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的经历,笔者将其总结如下。

3.1 产业支撑

产业发展是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支撑。目前经济发展正呈现出“四个转变”趋势,即经济增长由高速转为中高速、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转为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由增量扩容转变为调存优增、发展动力由传统增长转变为新极带动。在此背景下,结合土地供给逐年缩减的实际情况,依托大规模产业园平台集中发展产业经济的原有方式难以为继。事实也证明过去动辄二三十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建设,在3 到5 年内一般也只能完成1 平方公里左右的用地建设。

另一方面,《意见》未把文化创意产业单独列为主导产业门类,并非将其排除在外,而是认定所有产业发展都应与文创类相结合并融合发展。浙江省块状经济发展基础历来较好,已形成包括传统工业文化复兴型、公有制企业衍生型、工匠商贩引领创业型、专业市场诱导型、外商投资孵化型和产业链招商型六大类,这些块状产业经济集群经济活跃度高,为特色小镇的创建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2 人才支撑

优秀人才是特色小镇成功建设的根本支撑。没有相应人才的汇聚,就难以支撑“7+1”产业发展并形成高品质的城镇生活氛围。因此特色小镇以新兴产业导入就业岗位集聚大批中高级人才的同时,将“以人为本”理念进一步提升,强调生活、生产和生态 “三生融合”的小镇建设:生活和生产融合解决目前大城市通勤时间过长、建立步行交通主导下职居平衡绿色发展新模式的尝试,这是吸聚中高端人才的基础。生活和生态融合则关注人居环境品质的建设提升,《意见》中提出所有小镇要建设成为3A级以上景区是因为小镇要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必须有高标准的空间环境,而3A级景区建设标准恰好能较为精准描述未来小镇的环境,这也是集聚人才的关键。

3.3 土地支撑

土地是特色小镇建设的基础支撑。特色小镇为避免重走过去土地财政圈地卖房的老路,从制度设计层面就进行了刻意筛选。《意见》规定房地产和商业综合体开发投资不得纳入三年固定投资额,同时也积极出台配套政策鼓励各主体建设单位充分利用低丘缓坡、滩涂资源和存量建设用地。

浙江省自2012 年即被列为全国低丘缓坡试点工作开展省份,利用多年摸索积累的经验进行小镇建设更是如鱼得水。存量建设用地曾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用地,但随着特色小镇建设先行先试的以租代售式改革创新,结合新兴业态的需求改造后可以盘活大片存量资源。与如期完成年度规划目标,给予配套土地指标奖励相对应,《意见》要求对未达成年度建设目标任务的小镇要加倍倒扣土地指标。这一系列组合拳式配套政策在集约开发土地资源的同时,也为有效、按需供地提供了保障。

3.4 政策支撑

政策是特色小镇建设的制度保障。首先,特色小镇审批政策明确省、市两级创建层次和创建、培育两级名单,为各地结合自身实际条件培育特色小镇提供支撑。其次,特色小镇税收政策明确小镇新增空间范围内新增财政上交省级部分,前3 年全额返还、后2 年返还一半给地方,为各地积极建设特色小镇带来实质利益。最后,特色小镇土地政策上明确对如期完成年度指标的小镇按实际使用土地指标的50%给予配套奖励,3 年内未达成规划目标加倍倒扣省奖励用地指标,这样就避免了建设主体盲目申报特色小镇的可能。

3.5 资金支撑

特色小镇所确定的“7+1”产业板块大有文章:一方面《意见》选取投资强度和产出相对较高的七大绿色新兴产业不仅是3 年50亿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支撑,也是提升小镇品质的重要保障。

特色小镇1 平方公里建设面积,在3 年50 亿投资覆盖下,其亩均投资强度约为330万元,与《意见》明确引导的七大主导产业亩均投资强度基本吻合。因此,可以确定主导产业的投资强度门槛设定是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数据支撑,为小镇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撑(见表1)。

3.6 运营支撑

浙江省特色小镇是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为主的运营开发模式。自申报期就必须明确非政府类投资主体,有利于按照产业发展规律和市场化机制谋划小镇建设时序。建设启动期由政府主导基础设施和重要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通过政府先期投入来引导企业共同推动小镇建设序幕。建设中后期充分利用浙江雄厚的民营资本以市场运作方法,结合PPP模式建设经营性设施,为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建设和发展提供运营保障。

4 浙江特色小镇的特殊性

浙江省提出有别于其他省市培育特色小镇的不同思路,并达到之前先行者未能实现的成就,是与浙江省自身特点休戚相关的。

4.1 政策延续是基础

浙江省城镇化战略大方向与国家战略保持一致,并通过“强县扩权”来鼓励县域经济发展:浙江省是在分税制改革实施后全国唯一保留省管县财政体制的省份,自1992 年起先后五次出台政策将大部分经济管理权力直接下放给20 个县级政府,并有扩展到社会管理职能的趋势,其中义乌进行的单独试点使其基本具备了地级市所具有的所有权限。2014 年浙江省在继中心镇和小城市培育后,进一步推出“强镇扩权”改革,以省级中心镇为对象扩大管理权限、创新户藉管理制度和完善行政管理体制。

根据最新报告,浙江省已明确将特色小镇定位为综合改革试验区:凡是国家改革试点,特色小镇优先上报;凡是国家和省里先行先试的改革试点,特色小镇优先实施;凡是符合法律要求的改革,允许特色小镇先行突破。由于特色小镇具有明确主导产业,未来国家和省级扶持政策都将更为直接的激活县域经济发展,这类高效精准的政策接入模式,实质上也是对县镇管理权限的进一步扩充。

因此浙江省所确立的特色小镇发展思路并非一日之功,而是继强县扩权、强镇扩权之后为进一步激活县域经济的政策新延续。换言之,浙江省一贯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视支持是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基础。

4.2 产业经济是核心

“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自然属性,注定浙江省是一个自然资源“贫困”省。经过多年发展,浙江省已然成为全国经济大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活力均位于全国前列。这一现象被称为浙江模式,而块状经济则是浙江模式成功的根本。

注:主要数据参考杭州市工业和信息化投资项目准入指导意见。其中金融产业无法以土地投资为标准,但其产出与税率均位于较高水平。

所谓块状经济指同行业或相关行业厂商不受行政边界影响在某一地域上集聚的现象。块状经济具有区域经济属性,因其形成和发展都直接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关,也被称为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区域性产业群体的经济组织形式。

近段时期,中国传统制造业正处于由“制造”向“智造”的转型阵痛期,有别于山东省的“大象经济”和江苏省的“园区经济”,浙江省因地制宜的县域特色经济,蕴育出独树一帜的“块状经济”正杀出一条血路,引领向前。

从产业经济创新角度,企业只有同时具有相应的资本基础规模和有效的投资规模保障,才能有效实现产业升级,块状经济具有总体经济规模大的优势,可通过横向合作与纵向协作发挥资本集聚效应,以达到产业升级的资本基础规模水平;同时,行业科技开发服务机构则可利用研发成果,通过向块状经济中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实现为呵护和扶持对产业经济创新有重要促进作用的块状经济,市场迫切需要创建更利于中小企业的培育土壤。实践证明,浙江省用非常规行政手段,围绕块状经济集聚区划定的紧凑型产城融合区域——建设特色小镇方针正是基于这一核心诉求的创新手法。

4.3 文化底蕴是动力

以宁波商帮、龙游商帮和温州商帮等为代表的浙商,历来秉承功利与仁义并存的实用主义,并将“勤”“和”“诚”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勤”首先是吃苦耐劳、不畏艰苦的创业意志,其次是勇于变革,直至突破创造、再重塑的勤奋精神,大批企业家为追求利润,百折不挠创新终成功的故事层出不穷。“和”是浙商群体自古以来抱团取暖的精神核心。块状经济产生背后,正是先富者带动后人、成功者帮扶他人、共同进退的展现。“诚”作为浙商群体走遍天下的立足之本,通常易被忽略。殊不知,商人实用至上本质是对“诚信为先”这一契约精神的最佳解释。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是当下产业经济发展主旋律,是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宗旨,而融“勤、和、诚”三位一体的浙商群体则是诠释“创新文化”和“敢为天下先”的最佳范例,这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推动特色小镇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5 结语

浙江省建设特色小镇的成功经验,非突发奇想,也非一朝之力。它是政策、市场和文化三者交织融合后所迸发的必然结果。在其他省份尤其是非都市区边缘和中西部地区进行推广,一定要读懂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内涵。只有结合各省市原生性地域文化和政策基础,摸索制定符合其产业、人才、土地、政策、资金和运营六大支撑体系发展规律的引导性政策,才能避免邯郸学步,才能将浙江特色小镇的经验真正实践于各地的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根荣.浙江崛起的奥秘——块状经济理论体系研究[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5:74-90.

上一篇:蜂蜜营销方案下一篇:党建室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