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解析版

2024-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考化学解析版(精选6篇)

中考化学解析版 篇1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Ba-137 一选择题

1.据《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对“X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这里“X气体”是指

A.一氧化碳

B.甲烷

C.氧气

D.氢气 【答案】B 【解析】这里“X气体”是指甲烷,湖泊池沼中可以产生沼气,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具有可燃性。故选B。

2.下列有关单质硫性质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能与活泼金属反应 B.难溶于水 C.淡黄色固体 D.熔沸点低 【答案】A 【解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A、能与活泼金属反应,属于化学性质;B、难溶于水,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C、淡黄色固体,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D、熔沸点低,熔点,沸点属于物理性质。

点睛∶物质常见的物理性质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物质常见的化学性质有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等。3.下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B.n=8 C.钠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失电子 D.钠元素位于第二周期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故A正确;B、n=11-2-1=8,故B正确;C、钠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失电子,最外层小于4个电子,易失去,故C正确;D、钠原子三个电子层,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故D错误。点睛∶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其周期数相等,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电子,易失去电子,大于4个电子,易获得电子。

4.豆腐是营养丰富的食物,每100 g豆腐中平均含磷119 mg。这里的“磷”指的是 A.磷元素 B.磷单质 C.P2O5 D.磷的化合物 【答案】A 【解析】这里的“磷”指的是磷元素,元素属于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A。5.人体内的一些液体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A.血浆7.35-7.45 B.胆汁7.1-7.3 C.胃液0.9-1.5 D.胰液7.5-8.0 【答案】C 【解析】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酸性,pH=7溶液呈中性。其中呈酸性的是胃液。故选C。6.海带中富含碘元素,可利用反应2NaI+Cl2===2NaCl+I2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此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分解反应 【答案】B 【解析】利用反应2NaI+Cl2=2NaCl+I2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7.制作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纯羊毛衫 B.木制桌椅 C.纯棉毛巾 D.食品保鲜膜(袋)【答案】D 【解析】A、纯羊毛衫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B、木制桌椅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C、纯棉毛巾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D、食品保鲜膜(袋)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点睛∶塑料,橡胶,合成纤维均属于有机合成材料。8.金刚石、石墨、C60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A.原子种类不同 B.原子大小不同 C.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原子数目不同 【答案】C

点睛∶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不同的物质结构不同,性质不同。9.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于制作导线 B.所有的金属都能与稀盐酸反应 C.铁制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 D.不能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 【答案】B

点睛∶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10.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燃料主要成分)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B.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C.管道煤气有毒

D.丁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0 【答案】D 【解析】由题中信息知,A、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故A正确;B、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故B正确;C、管道煤气有毒,故C正确;D、丁烷化学式是C4H10,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0=24∶5,故D错误。

点睛∶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燃料燃烧一般都放出热量,煤气有毒,使用时应防止煤气中毒。

11.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氧化物 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 D.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答案】C 【解析】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氧化物,例如硫酸钾,故A错误;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B错误;C、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活泼金属与酸反应也放出气体,故C正确;D、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不一定是阳离子,质子带正电,不属于离子,故D错误。

点睛∶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12.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 B.M点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40℃时,ZnSO4的溶解度为41g 【答案】A

A、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N点ZnSO4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溶解度最大,故A正确;B、M点ZnSO4溶解度难以确定,对应的ZnSO4溶液难以确定是不是不饱和溶液,故B错误;C、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70℃之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70℃之后,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C错误;D、40℃时,ZnSO4的溶质质量分数是41%,故D错误。点睛∶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同一种物质溶解度越大,溶质质量分数也越大。

二、非选择题

13.化学知识与生活、CO2、SO2、生产、环境等联系紧密。请在“白醋、维生素、尿素[CO(NH2)2]、油脂、酱油、稀有气体”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

(1)可除去不锈钢热水壶中水垢(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的物质________。(2)常用的氮肥______。(3)常吃蔬菜水果可补充的营养素________。

(4)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_____(填化学式)大量排放。(5)美丽的霓虹灯中填充的气体是______。

【答案】

(1).白醋

(2).尿素

(3).维生素

(4).CO

2(5).稀有气体

【解析】(1)可除去不锈钢热水壶中水垢(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的物质是白醋,白醋与水垢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2)常用的氮肥是尿素。(3)常吃蔬菜水果可补充的营养素是维生素,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4)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CO2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5)美丽的霓虹灯中填充的气体是稀有气体,不同的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点睛∶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不同的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14.下图为“胃酸完全抑制剂”的标签。

(1)“胃酸完全抑制剂”主要成分中属于碱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2)服用“胃酸完全抑制剂”后在胃内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答案】

(1).Mg(OH)2

(2).Mg(OH)2+2HCl=MgCl2+2H2O、CaCO3+2HCl=CaCl2+H2O+CO2↑ 【解析】由题中信息知,(1)“胃酸完全抑制剂”主要成分中属于碱的物质是Mg(OH)2。(2)服用“胃酸完全抑制剂”后在胃内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Mg(OH)2+2HCl=MgCl2+2H2O、CaCO3+2HCl=CaCl2+H2O+CO2↑。15.研究“水”可从多角度展开。(1)水的电解

①宏观现象:按如图所示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检验B中气体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②微观分析:该反应中发生分解的微粒名称是___________。③结论:水由__________组成。(2)水的性质

将黄豆大小的金属钾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生成H2;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3)水的用途

①碘与锌在常温下反应速度很慢,若滴入几滴水则反应剧烈,水在此的作用是_____。②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主要作用分析不全面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a图中的水便于观察烧瓶内气压变化

B.b图中的水提供热量

C.c图集气瓶中的水排尽空气且便于观察H2何时集满

D.d图中的水防止熔融物炸裂集气瓶

(1).2∶

1(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水分子

(4).氢氧元素(或H、【答案】O)

(5).2K+2H2O=2KOH+H2↑

(6).加快反应速度(或催化剂)

(7).AB 【解析】(1)水的电解。①宏观现象:试管A、B中产生气体分别是氢气和氧气,它们的体积比约为2∶1。检验B中气体的现象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②微观分析:该反应中发生分解的微粒名称是水分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划分,原子的重新组合。③结论:水由氢氧元素(或H、O)组成。(2)水的性质。将黄豆大小的金属钾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生成H2;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生成了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2H2O=2KOH+H2↑。(3)水的用途。①碘与锌在常温下反应速度很慢,若滴入几滴水则反应剧烈,水在此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度(或催化剂)。②对水的主要作用分析∶A、a图中的水不仅便于观察烧瓶内气压变化,还可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A分析不全面;B、b图中的水不仅提供热量,还可以隔绝空气,故B分析不全面;C、c图集气瓶中的水排尽空气且便于观察H2何时集满,故C分析全面; D、d图中的水防止熔融物炸裂集气瓶,故D分析全面。

点睛∶水电解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水作用广泛,用途也广泛。

16.味精是常用的调味品,它的鲜味来自于其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化学式是C5H8NO4Na,易溶于水,与AgNO3不反应),另外还含有NaCl,其它成分不考虑。请回答下列问题:(1)味精中至少含有__________(填数字)种元素。

(2)称取5.0g味精配制成50g溶液,量取蒸馏水的量筒规格是_________(填字母)。A.5mL

B.10 mL

C.50 mL

D.100 mL(3)下图是配制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填字母)。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4)为测定NaCl在味精中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①向所配制的50g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充分反应,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后,在上层清液中加入______(填化学式)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②在其它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若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仰视刻度量取蒸馏水,则所配制溶液中,谷氨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所测定的味精中NaCI的质量分数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精确测定AgCl沉淀质量为2.87 g,则该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NaCl-58.5 , AgCl-143.5)

【答案】

(1).6

(2).C

(3).B

(4).AgNO

3(5).偏小

(6).无影响

(7).23.4% 【解析】味精是常用的调味品,化学式是C5H8NO4Na。(1)味精中至少含有碳、氢、氧、氮、钠和氯6种元素。(2)称取5.0g味精配制成50g溶液,根据就近原则,量取蒸馏水的量筒规格是50 mL,故选C。(3)配制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①④③,故选B。(4)测定NaCl在味精中的质量分数。①向所配制的50g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充分反应,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后,在上层清液中加入AgNO3溶液,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②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仰视刻度量取蒸馏水,读数比实际少,则所配制溶液中,谷氨酸钠的质量分数偏小。③精确测定AgCl沉淀质量为2.87 g,则该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NaCl→AgCl,58.5→143.5,=

,x=0.117g,×100%=23.4%。

点睛∶量筒量程的选择应根据就近原则,量筒读数应平视。味精是常用的调味品,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

17.NSR技术通过BaO和Ba(NO3)2的相互转化实现NOx(氮氧化物)的储存和还原,能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NOx排放。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1)还原时还原尾气可以是CO、H2等,存在如下反应:5CO + Ba(NO3)2 == N2 + X + 5CO2 ①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②X的化学式是______。

(2)储存时,部分N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吸收NOx(如NO、NO2)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3)NO气体通过NSR技术转化为N2的总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

【答案】

(1).升高

(2).BaO

(3).2NO+O2=2NO(4).BaO

(5).2NO+O2+4CO N2+4CO2

【解析】(1)根据化学反应∶5CO + Ba(NO3)2 == N2 + X + 5CO2。①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由+2价变为+4价。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X的化学式是BaO。(2)储存时,部分N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吸收NOx(如NO、NO2)的物质是BaO。(3)NO气体通过NSR技术转化为N2的总反应方程式是2NO+O2+4CO N2+4CO2。

点睛∶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必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确定某物质的化学式。18.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

农药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人类带来益处的同时,有的农药也会给人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为了趋利避害,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对农药实行了严格的管理,普遍建立了农药登记和淘汰退出制度,以最大限度发挥好农药对农业生产的保障作用和防范农药的使用风险。农药在投放市场前,必须申请农药登记。申请登记的农药产品,只有经农药登记部门科学评价,证明其具有预期的效果,对人畜健康或环境无不可接受的风险后,方可取得登记,并在规定的范围内销售、使用;已使用的农药,经风险监测和再评价,发现使用风险增大时,由农药登记部门作出禁用或限用规定。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六六

六、滴滴涕等高残留有机氯农药做出了停产和停用的决定,90年代,禁止生产和使用杀虫脒、除草醚等农药。

合理使用农药,可以达到农药使用的利弊平衡,例如有科研人员测定了三唑酮在温室大棚内和室外番茄中降解规律如右下曲线。

去皮和烹饪可以去除果蔬中部分农药残留,蒸煮炒均能有效降低黄瓜中的农药残留量,但部分果蔬不适用去皮和烹饪,如橄榄、草莓、樱桃等,因此清洗成为了消费者去除农药残留的方式。由于大多数农药难溶于水,一般在水中加入食盐、面粉、NaHCO3、醋酸等用于提高农药残留的去除效果,也有人研究了利用奶粉等6种方法去除黄瓜中农药残留效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必须全面禁止使用农药,杜绝农药对人和环境的污染

B.合理规范使用农药,既能提高作物产量又能将农药危害降低到合理范围 C.滴滴涕、除草醚已经禁止使用

(2)奶粉、洗涤盐、比亚酶、洗洁精、清水、洗菜机中除去黄瓜中农药残留效果最好的是_____。(3)温室大棚内种植番茄施用三唑酮后,番茄中残留量最大的是______天,原因是_______。

【答案】

(1).BC

(2).奶粉

(3).1(4).大棚内农药不容易扩散,番茄继续吸收农药造成残留量增加,农药降解(或分解)农药残留量减少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A、必须合理使用农药,尽量减少农药对人和环境的污染,故A错误;B、合理规范使用农药,既能提高作物产量又能将农药危害降低到合理范围,故B正确;C、滴滴涕、除草醚已经禁止使用,这些农药对人体危害较大,已经停止生产和禁止使用,故C正确。(2)奶粉、洗涤盐、比亚酶、洗洁精、清水、洗菜机中除去黄瓜中农药残留效果最好的是奶粉,由题中图表知,使用奶粉农药残留最小。(3)温室大棚内种植番茄施用三唑酮后,番茄中残留量最大的是1天,原因是棚内农药不容易扩散,番茄继续吸收农药造成残留量增加,农药降解(或分解)农药残留量减少。

点睛∶合理使用农药,大多数农药难溶于水,一般在水中加入食盐、面粉、NaHCO3、醋酸等用于提高农药残留的去除效果。

19.某学习小组测定某工业废水(含有H2SO4、HNO3,不含固体杂质)中H2SO4的含量。取100g废水于烧杯中,加入100g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得到176.7g溶液。(可溶性杂质不参加反应,过滤后滤液的损失忽略不计)(1)充分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g;

(2)该工业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答案】

(1).23.3g

(2).9.8%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充分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0g+100g-176.7g=23.3g。(2)解∶设该工业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x H2SO4+BaCl2=BaSO4↓+2HCl

233

100g×x

23.3g =, x=9.8%。

中考化学解析版 篇2

一、金属在溶液中的置换反应

1. 金属与酸溶液的置换反应

规律:把几种活泼金属同时投入到一种酸溶液中, 若都能发生反应, 则最活泼的金属优先与酸发生置换反应, 一直到最活泼的金属反应完毕, 次活泼的金属才能与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依次类推。

例:将金属锌和铁同时放入一种H2SO4溶液中, 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

分析:金属铁和锌都能与稀H2SO4发生置换反应, 分别生成Fe SO4和ZnSO4, 而Zn也可从Fe SO4溶液中置换出Fe, 因为Zn比Fe活泼。实际反应时, Zn先与H2SO4反应, 直到Zn被反应完全, Fe才能与H2SO4发生反应, 故不存在Zn从Fe S-O4溶液中置换出Fe的反应, 也不可能存在Fe置换出ZnSO4中的锌的反应, 因为铁比锌不活泼。所以, 答案是:B。

2. 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1) 几种活泼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把几种活泼金属同时投入到一种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中时, 最活泼金属优先发生置换反应, 直到此金属反应完全, 次活泼的金属才开始与盐溶液反应, 依次类推。

例:把金属锌粒和铁钉同时投入到一种足量的CuSO4溶液中, 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有关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解析:这三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为Zn>Fe>Cu, 所以Zn能与Cu SO4溶液发生反应置换出Cu;Fe也能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同时生成Fe SO4, 而Zn又可置换出Fe SO4中的Fe。实际发生反应时, Zn先与CuSO4溶液发生反应, 直到Zn被完全反应, Fe才能与CuSO4溶液发生反应, 故不存在Zn置换Fe SO4的反应。

所以答案是:锌的表面析出亮红色的铜, 然后铁钉表面再析出亮红色的铜, 有关反应有:Zn+CuSO4=ZnSO4+Cu;Fe+CuSO4=Cu+FeSO4。

(2) 一种金属与几种盐溶液的反应。规律:把一种金属投入到几种盐组成的混合液中, 若能发生多个反应, 金属活动性最弱的金属优先从溶液中置换出来, 直到置换完全, 活动性稍强的金属才能开始被置换。

例:向Ag NO3、Cu (NO3) 2、Zn (NO3)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 完全反应后过滤, 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 ()

A.滤纸上有Ag, 滤液中有Ag+、Cu2+、Fe2+、Zn2+

B.滤纸上有Ag、Cu, 滤液中有Ag+、Cu2+、Zn2+、Fe2+

C.滤纸上有Ag、Cu、Fe, 滤液中有Fe2+、Zn2+

D.滤纸上有Ag、Cu, 滤液中有Fe2+、Zn2+

解析:四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为Zn>Fe>Cu>Ag, 当铁投入到混合溶液中时, Zn (NO3) 2不与Fe反应, 所以, 滤液中一定有Zn2+, 而首先被Fe置换的应该是Ag NO3, 只有当Ag NO3被置换完了, Cu (CN3) 2才能被Fe置换。而题目没告诉我们哪种物质过量, 很难确定滤纸上有哪些物质?滤液中有哪些物质?我们只能根据稍活泼的金属不能与比它不活泼的金属离子共存这一原则进行判断, 故A、C、D中滤纸上的金属没有出现比滤液中的金属活泼的现象, 所以可能存在, 而B中滤纸上有金属Cu而滤液中的Ag+不可能存在。所以, 正确答案是:B。

综上所述, 活泼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时, 在金属活泼性顺序表中, 越靠左边的金属 (越活泼的金属) 越优先与酸发生置换反应, 放出氢气, 而H之后的金属不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另一方面, 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 盐溶液中的金属在金属活泼性顺序表中越靠右, 即活泼性越弱越优先发生反应, 即两种金属在金属活泼性顺序表中相距越远, 活泼性差距越大, 越优先发生反应。

二、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

1. 酸与碱和盐的混合溶液反应

规律:盐溶液中有碱时, 酸优先与碱发生反应, 直到碱完全反应, 才能与盐反应。

例:将露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Na OH样品, 溶于水配成溶液, 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 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所加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2的质量关系的是 ()

分析:稀盐酸能与Na2CO3反应生成CO2气体, 也能与Na OH发生中和反应, 若先与Na2CO3反应, 则生成的CO2会被Na OH溶液吸收, 重新生成Na2CO3。而实际反应时, 稀盐酸首先与Na OH发生中和反应, 直到Na OH被完全中和, 稀盐酸才能与Na2CO3发生反应, 发出气体。故答案是:D。

2. 碱与酸和盐的混合溶液反应

规律:盐溶液中有酸时, 碱优先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直到酸完全反应, 碱才能与盐反应。

例:在探究碱的性质时, 小明做了将Na OH溶液逐滴滴入CuSO4溶液中的实验, 细心的小明发现, 并没有马上产生蓝色沉淀, 而是滴了较多Na OH溶液后才开始产生大量的蓝色沉淀。对此现象, 小明有以下几种猜想, 你认为较合理的是 ()

A.开始滴加的Na OH溶液太少, 不能将CuSO4完全反应, 所以见不到沉淀

B.可能开始时生成的Cu (OH) 2较少, 能溶于水

C.可能是CuSO4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硫酸, 开始时Na OH被硫酸中和了

D.可能是CuSO4太稀了

解析:Na OH能与CuSO4溶液发生反应, 不管Na OH溶液的多少, 还是CuSO4溶液的浓稀, 当两者相互接触时, 总能生成不溶于水的Cu (OH) 2沉淀, 即能看到有蓝色沉淀析出;而当CuSO4溶液中混有酸 (如硫酸) 时, Na OH既可与H2SO4反应, 也可与CuSO4反应生成Cu (OH) 2沉淀, 而Cu (OH) 2沉淀又能被H2SO4溶解, 重新生成CuSO4溶液。所以当CuSO4溶液中混有酸时, Na OH首先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直到酸被反应完全, Na OH才能与CuSO4溶液反应。故答案是:C。

3. 盐与酸和盐混合溶液的反应

规律:盐优先与改变溶液的酸碱性的物质发生反应, 然后再进行其他复分解反应。

例:向盛有HCl与Ca 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至过量, 生成沉淀物质与滴加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沉淀

A.M点溶液中的溶质是Na Cl和Ca Cl2

B.N点溶液中的溶质是Na Cl

C.P点溶液的pH=7

D.OM段发生反应的物质是HCl和Na2CO3

解析:Na2CO3能与HCl反应产生CO2气体, 也能与Ca Cl2反应产生Ca CO3沉淀, 而生成的Ca CO3沉淀又能与HCl反应, 放出CO2。所以实际反应时, Na2CO3先与HCl反应, 即等HCl反应完了, 再与Ca Cl2反应生成Ca CO3沉淀。M点表明Na2CO3溶液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 此时, 溶液中的溶质为Na Cl和Ca Cl2。随着Na2CO3溶液的继续滴入, Na2CO3与Ca Cl2反应, 生成Ca2CO3沉淀的质量逐渐增加, N点表明Na2CO3恰好将原溶液中的Ca Cl2完全反应, 此时, 溶液中的溶质为Na Cl, NP段表明溶液中的Na2CO3过量, 溶液呈碱性, 所以pH>7。故答案是:C。

中考化学信息题分类解析 篇3

信息题的组成由题干和问题两部分组成,其中题干给出解题所需的知识性的提示,问题则围绕题干所给的新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进行设问。多为要求学生通过阅读题目后去发现问题的本质和找到解题的途径,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解信息题的一般思路是:综观题目信息→提取有效信息→联系已知→信息迁移→得出结论→解决问题。

信息题按内容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与某些最新研究成果相关的信息题;二是与高中化学知识相关的信息题;三是与所学物质相似的新物质的信息题;四是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实际物质运用的信息题。

一、与某些最新研究成果相关的信息题

该类题目大多“起点高,落点低”,多取材于现代科技、生活实际、社会热点、科学史等,即起点高,从形式上看,一般题目较长,内容较多,易使人产生一种畏惧心理,但看完题目后自然发现,新信息在题目中所起到的作用仅仅是赋予考题以生活色彩和时代的特色,增强了亲和力,与答题有关的有效信息不多。所设问题往往是利用现有基础知识就能解决,看似超越教学内容,实则紧扣书本,即落点低,命题的目的是拓宽学生的视野,了解最新科研成果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例1] 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组成的氧分子,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最近,意大利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这种新型的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测到了它的存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1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

C.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

D.O4和O2混合形成的是混合物

解析:这是一道真正意义上的“起点高,落点低”的信息题,阅题完毕,不难发现,题中所给予的信息与问题的设问关系不大,无外乎是赋予考题以时代感,增强了亲和力,题目实为对O4这种物质的分类及意义的考查,答案选D。

[例2] 在科学家的眼里二氧化碳是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只要有合适的条件,可以像发生光合作用那样,将二氧化碳转变为所需的产物,我国科学家陈乾旺等的研究表明,在440℃和800Pa大气压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产生金刚石和碳酸钠,合成的金刚石直径最大可达 1.2mm,完全可以满足工业用途。

(1)二氧化碳与金属钠反应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

(2)理论上66g二氧化碳可以制得多少克金刚石?

解析:这是一道与高科技紧密联系的考题,从形式上看题目较长,内容较多,但细心读题便可直接从题干中得出解决问题的信息,即“在440℃和800Pa大气压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产生金刚石和碳酸钠”,这是解决问题的依据,看似超越教学内容,实则紧扣书本,即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属于“起点高,落点低”的信息题。

答案:

二、与高中化学知识相关的信息题

此类试题取材于高中的化学知识,内容多以初中学过的概念和化合物的知识作基础,通过补充信息和给出信息迁移的途径,让初中生利用现有的知识就能有效地解决一些高中才学到的内容。命题的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即是否具有将学过的基础知识迁移到解决高一层次问题的能力。

[例3] 以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环状有机化合物中,从含三个碳原子到含十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都按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标记碳原子数,并根据碳原子数命名为“环某烷”,如环丙烷。其化学式为C3H6,结构式如下图(1),也可简写为下图(2),现有一种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环状化合物,其结构式简写成下图(3),该种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化学式为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有关高中有机物的命名题,不是学生熟悉的传统题,但只要学生仔细阅题,利用题中所给的命名规律,即可轻松得解,虽“生”而不“难”,学生解决完毕后会有一种成就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是一道较好的与高中化学知识相关的信息题。

答案:环己烷 C6H12

三、与所学物质相似的新物质的信息题

此类题目的取材常见于将物质性质的知识迁移到某个领域的应用,有一定的综合性和难度,考查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物质性质知识的迁移、深化、应用和拓展,考查学生对信息处理、加工和综合应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题型有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该类题目没有固定的模式。

[例4] 2006年3月25日,重庆开县发生天然气井漏事故。并漏喷出的气体主要是甲烷,另外还含有大量的硫化氢气体,硫化氢(H2S)气体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剧毒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叫氢硫酸,请回答:

( 1)H2S中硫的化合价为________价,氢硫酸与盐酸一样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当发生井漏事故时,下列自救措施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逃生时应往地势高处逆风跑

B.逃生时应往地势低处顺风跑

C.立即用浸过水或弱碱性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

(3)为降低危害程度,可以将喷出的气体点燃,其中硫化氢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该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消防队员还可向空中喷洒_________,以减少空气中硫化氢的含量。

(4)违反操作规程或安全设施不完备,是引发事故的常见原因,请结合具体的化学

实验,说出避免实验事故应注意的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题以天然气井漏事故为背景,综合考查了元素化合价、化学方程式、自救措施和操作规程,从题干中可获取的信息有:硫化氢的物理性质是:“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化学性质是“有剧毒,其水溶液显酸性,氢硫酸与盐酸一样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水”,题干的信息为解决问题提供了依据,由于硫化氢密度比空气大,自救时应该逆风向高处跑,由于硫化氢有剧毒且水溶液显酸性,自救时应该用浸有弱碱性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第(4)小题与本题的内容联系不大,可独立成题。属于开放性试题,

[例5] 2006年9月29日,柳州市城中区一家腌酸作坊发生一起硫化氢中毒事件,小明查资料知道:①硫化氢中硫元素显-2价,②通常状况下,硫化氢是一种带有臭鸡蛋气味的无色易燃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③硫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显酸性,实验室产生的硫化氢尾气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请根据以上材料写出:

(1)硫化氢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只要求写出其中一点)

(2)题中所涉及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解析: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对硫化氢的性质是未知的,要解决此题只能从题中获取信息:“①硫化氢中硫元素显-2价,②通常状况下,硫化氢是一种带有臭鸡蛋气味的五色易燃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③硫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显酸性,实验室产生的硫化氢尾气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写出化学式,并对所学过的氢氧化钠与盐酸(氢氯酸)发生的中和反应进行迁移才能解决问题(2)。

答案:(1)有臭鸡蛋气味或无色或气体或密度比空气大 (2)H2S+2NaOH-Na2S+2H2O

四、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实际物质的运用的信息题

与生活有关的信息题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最多、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的题型,主要取材于元素化合物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此类考题的考查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善于运用科学知识和原理去解释日常遇到的各种有趣的熟悉的生活现象的习惯,逐步学会探索世界奥秘的方法,题型一般为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也有将其设计成图表题,

[例6] 据媒体报道,2007年5月有一村民在家中误将装在酒瓶中的稀硫酸当白酒喝下,造成食道和胃严重损伤,这是因为稀硫酸具有________,这一事件警示我们,家中存放或使用药物时应注意________。

解析:稀硫酸是初三学生所熟悉的,阅题后可找到信息:“误将装在酒瓶中的稀硫酸当白酒喝下。造成食道和胃严重损伤”,这对有效解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即使学生因考试紧张而忘记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从题中也可获得信息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答案;腐蚀性 存放时要贴好标签,放在安全的地方(或使用时要核对标签)

[例7] 实验室中浓硫酸的商标如下图所示,请根据信息计算:

(1)该试剂瓶中硫酸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

(2)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这种浓硫酸多少克?

(3)取足量的稀硫酸与6.5g锌充分反应,可制得氢气多少克?

解析:标签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将信息融于图表中,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图表的识别比较、获取信息、分析理解、综合运用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解题的基本方法为读懂图、获取信息、提炼数据或信息,根据已有知识处理数据或信息。本题为典型的化学计算题,只不过将计算题的相关信息融入“标签”中,要求根据“标签”内容,提炼出有用的数据,从而进行计算。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 篇4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用自来水制蒸馏水 B.用木材制桌椅 C.用液态空气制氧气 D.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稀硫酸 B.胆矾 C.碘酒 D.空气

3.根据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括号内)书写错误的是()A.氧化镁(MgO)B.氯化铝(AlCl)

C.硫酸亚铁(FeSO4)D.氧化钠(Na2O)

4.盐是一类物质,有的能食用,有的不能食用.误作食盐使用会引起中毒死亡的是()A.NaNO3 B.Na2CO3 C.KCl D.NaNO2

5.如果人体中的CO2不能顺利的排出体外,人体的血液pH将会()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6.下列情况中,会引起大气污染的是①燃烧氢气②燃烧烟煤③工业废气的排放④植物光合作用⑤燃放鞭炮⑥飞机、汽车尾气的排放()A.①②③⑤ B.②③⑤⑥ C.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⑤ 7.某同学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复分解反应的产物都是化合物 B.化合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C.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化合物加热时才能发生分解反应 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同种物质制取的方法不一定相同 B.式量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种物质 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种物质 D.同种分子组成的纯净物,其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 9.下列各组中的气体可以用同一种方法收集的是()A.H2、O2、CO2 B.H2、O2、CO

C.CH4、CO2、CO D.H2、CH4、CO2

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将实验用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给烧杯加热时垫上石棉网 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给盛满液体的试管直接加热

11.把生石灰、二氧化碳、食盐分别溶于水,往它们的溶液里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现的颜色依次是()

A.蓝色、红色、紫色 B.红色、无色、蓝色 C.无色、蓝色、紫色 D.紫色、蓝色、红色

12.下列四种物质中,其中有一种物质能和其他三种物质发生反应,该物质是()A.石灰石 B.稀盐酸 C.硝酸银溶液 D.烧碱溶液

13.用固体氢氧化钠配制5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应有①溶解②称量③计算④量取等操作步骤.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③②④① B.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

14.下列每组中的两种气体混合后,遇火可能发生爆炸的一组是()A.N2、O2 B.N2、H2

C.CO、CO2 D.CH4、O2

15.下列各种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管道被腐蚀的速度最慢的是()A.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B.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 C.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D.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16.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方法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加热

B.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 C.加入足量的铁粉,反应后过滤 D.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17.只用一种试剂将NaOH、Ca(OH)

2、稀H2SO4三种溶液区别开,这种试剂是()A.BaCl2溶液 B.紫色石蕊试液 C.酚酞试液 D.碳酸钠溶液

18.下列各组中的物质,依次加入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FeCl3、NaOH、稀盐酸 B.AgNO3、NaCl、稀硝酸

C.MgSO4、NaNO3、石灰水 D.CaCl2、Na2CO3、稀盐酸

19.(1分)下列物质的转化中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A.Zn→ZnSO4 B.CaCO3→CO2

C.MgO→MgCl2

D.BaCl2→BaSO4

20.(1分)相同质量的CaCO3、MgCO3、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都生成二氧化碳,其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相等的是()A.NaHCO3和MgCO3 B.CaCO3和Na2CO3 C.CaCO3和MgCO3 D.Na2CO3和NaHCO3

21.(1分)过氧化氢(H2O2)可以按下式分解:2H2O2→2H2O+O2↑.若将H2O2、MnO2、CaO、MgCl2混合后,可能发生的反应有()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2.(1分)下列物质溶于水,pH大于7的是()A.NaCl B.HCl C.CaO D.CO2

23.要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钠,可采用的方法是①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②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③加入适量的稀盐酸④加入适量的石灰水()A.①或③ B.②或③ C.②或④ D.③或④

24.CO和X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5%,则X是下列气体中的()A.CO2 B.NO2 C.SO3 D.SO2

25.下列药品未经密封保存,经过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的是①苛性钠②碳酸钠晶体③浓盐酸④浓硫酸()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③和④

26.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置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振荡,可得无色透明溶液的一组是()A.AgNO3、BaCl2、HCl(过量)B.MgCl2、Na2CO3、NaOH(过量)C.CaCO3、NaOH、HNO3(过量)D.CuO、Na2SO4、H2SO4(过量)

27.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只烧杯,烧杯中都盛有足量的盐酸,此时天平保持平衡.如果一边投入少许锌粒,另一边投入相同质量的铁粉,两者都完全溶解后,天平指针将()A.偏向放锌粒的烧杯一边 B.不发生偏转 C.偏向放铁粉的烧杯一边 D.无法判断

28.现有氯化钠溶液140克,当蒸发掉20克水或向原溶液中加入4克氯化钠,均可得到质量分数相同的氯化钠溶液,则原溶液中含氯化钠的质量是()A.30克 B.24克 C.20克 D.16克

29.(1分)向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析出的少量金属为()A.Fe和Cu B.Fe和Ag C.Ag D.Cu 和Ag 30.在FeSO4和Fe2(SO4)3的混合物中,已知氧的质量分数为42%,则混合物Fe的质量分数为.()

A.21% B.32% C.37% D.无法确定

二、选择题

31.对于木炭、一氧化碳、氢气分别与氧化铜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都有水生成 B.都有还原剂参加反应 C.都是置换反应 D.都有红色的物质生成

32.(2分)下列化合物能由金属与酸直接反应生成的是()A.FeCl3 B.ZnCl2 C.CuCl2 D.MgSO4

33.下列基本类型的反应中,一定有单质生成的是()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4.试管内壁附着的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除去的是()A.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B.用足量的H2还原CuO后留下的红色物质

C.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红褐色固体 D.用CO还原Fe2O3后留下的黑色物质

35.6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钠溶液,欲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应该采取的方法是()A.把溶剂蒸发掉 B.加入7.5g硝酸钠固体

C.把溶剂蒸发掉30g D.加入20%的硝酸钠溶液30g 36.(2分)向工厂排放出的一澄清废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废液中一定含有Ag+

B.废液中一定含有CO32﹣

C.废液中一定含有SO42﹣ D.废液中一定含有H2SO4

37.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与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甲.有关甲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化学式为AlO2 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2g C.甲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质量比为2:3 D.甲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2.9% 38.取式量为46的某有机物4.6克,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5.4克水,据此判断该有机物()A.只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C.其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6:1 D.其化学式为CH2O2

39.一定条件下,氮的某种氧化物与NH3反应只生成N2和H2O.若生成N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7:12,则该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NO2 B.NO3 C.N2O D.N2O5

40.有X、Y、Z三种金属,把Y投入XCl2溶液中,Y溶解后溶液的质量增加,把X投入Z(NO3)2溶液中,X溶解后溶液的质量减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顺序:Y>X>Z B.相对原子质量:Y>Z>X C.X、Y、Z可能是Hg、Zn、Cu D.X、Y、Z可能依次是Cu、Zn、Hg

三、填空题(24分)

41.(4分)从固体烧碱、纯碱、盐酸、氢氧化钙、浓硫酸中,选出合适的物质,填入相应的空格中(写化学式).

可用来配制石硫合剂的是___________;可用于作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_;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研究成功的“侯氏制碱法”所生产的碱是___________;将纯碱与熟石灰相混合,发生的化学反应是___________.

42.要除去食盐溶液中少量的硫酸钠,可以加入适量的(只选一种试剂)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3.大麻是一种毒品,我国政府严禁生产、销售和吸食.大麻的主要成分是C21H30O2,在空气中焚烧,可生成CO2和H2O,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4.经测定某生石灰样品中含有25%的碳酸钙,现将此样品在高温下充分煅烧至反应完全反应,所得固体的质量是原样品的质量的___________%.

45.葡萄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等糖类化合物是人们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已知核糖的式量为150,其中含碳40%,含氢6.7%,其余是氧.则核糖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46.(2分)现称取质量相等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固体,分别置于两只烧杯中,配成溶液.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一定质量盐酸恰好完全中和,将等质量盐酸加入到氢氧化钾溶液中,再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呈___________色.

四、实验题

47.某化工场排放污水中,常溶有某些对人体有害物质.通过目测,初步认为可能Fe3+、Ba2+、Na、OH、Cl、CO3、SO4;为了进一步确认,进行实验检测:(1)取污水仔细观察,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

(2)向取样污水中,滴入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3)用pH试纸测定污水pH值,试纸显深蓝色.

由此可知,该污水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肯定没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

五.计算题(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8题4分,49题7分共计13分)

48.(4分)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9克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得到13克CO2气体,求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

49.(7分)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在该温度下,将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17.2克,放入19克水中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加入36.5克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2﹣

2﹣

2016年北师大二附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2)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用自来水制蒸馏水 B.用木材制桌椅 C.用液态空气制氧气 D.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

A、用自来水制蒸馏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用木材制桌椅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用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能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稀硫酸 B.胆矾 C.碘酒 D.空气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解答】解:

A、稀硫酸是溶液,是混合物,故错误. B、胆矾是结晶水合物,是纯净物,故正确. C、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是混合物,故错误. D、空气中含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故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

3.根据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括号内)书写错误的是()A.氧化镁(MgO)B.氯化铝(AlCl)

C.硫酸亚铁(FeSO4)D.氧化钠(Na2O)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化合价规律和原则.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由所写化学式计算其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是否为0,判断化学式的正误.

【解答】解:MgO中两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2、﹣2,代数和=(+2)+(﹣2)=0,化学式正确;故A书写正确;

B、AlCl中两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3、﹣1,代数和=(+3)+(﹣1)=+2≠0,化学式不正确;故B书写错误;

C、FeSO4中亚铁(+2价)与硫酸根(﹣2价)的化合价代数和=(+2)+(﹣2)=0,化学式正确;故C书写正确;

D、Na2O中两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1、﹣2,代数和=(+1)×2+(﹣2)=0,化学式正确;故D书写正确; 故选:B.

【点评】铁元素有+

2、+3价两种化合价,当铁为+2价时,称为亚铁;当铁为+3价时,称为铁;因此硫酸亚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2价.

4.盐是一类物质,有的能食用,有的不能食用.误作食盐使用会引起中毒死亡的是()A.NaNO3 B.Na2CO3 C.KCl D.NaNO2

【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分析】白色工业用盐主要成分是亚硝酸钠,亚硝酸钠外观与食盐相似,有咸味,但是它有毒,不能食用.

【解答】解:NaNO2亚硝酸钠外观与食盐相似,有咸味,但是它有毒,能使人中毒,所以正确. 故选D.

【点评】“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人类普遍的饮食追求,食品安全不容忽视,要了解甲醛、亚硝酸盐、黄曲霉素、三聚氰氨、二氧化硫等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5.如果人体中的CO2不能顺利的排出体外,人体的血液pH将会()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分析】因为pH表示酸碱度,pH值越小酸性越大,所以如果人体中的CO2不能顺利的排出体外,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则人体的血液pH值将会变小.

【解答】解: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生成的碳酸越多,则酸性越强pH值越小;所以如果人体中的CO2不能顺利的排出体外,人体的血液pH值将会变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且还考查了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6.下列情况中,会引起大气污染的是①燃烧氢气②燃烧烟煤③工业废气的排放④植物光合作用⑤燃放鞭炮⑥飞机、汽车尾气的排放()A.①②③⑤ B.②③⑤⑥ C.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⑤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分析】氢气燃烧生成水,煤燃烧能生成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光合作用能生成葡萄糖和氧气,燃放鞭炮能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 【解答】解:燃烧氢气、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不能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

燃烧烟煤、工业废气的排放、燃放鞭炮、飞机、汽车尾气的排放等过程中能够产生大量污染环境的物质. 故选C.

【点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要保护环境,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

7.某同学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复分解反应的产物都是化合物 B.化合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C.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化合物加热时才能发生分解反应

【考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分析】A、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B、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 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D、化合物加热时才能发生

【解答】解:A、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的产物都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化合反应的反应物不一定都是单质,如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物均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CO+CuO

Cu+CO2,故选项说法错误.

D、化合物不需要加热也可以发生分解反应,如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特征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同种物质制取的方法不一定相同 B.式量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种物质 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种物质 D.同种分子组成的纯净物,其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物质的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分析】A、制取一种物质的方法可以有多种,如氧气的制取就有工业制法和化学实验室制法;

B、不同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可以相同;

C、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物质,如金刚石和石墨就都是有碳元素组成的; D、由同种分子组成的纯净物,化学性质相同.

【解答】解:A、制取一种物质的方法可以有多种,如氧气的制取就用分离空气法和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的不同方法; 正确;

B、不同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可以相同;因物质的结构不同,但和相对分子质量是否相等没关系; 正确;

C、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物质,如金刚石和石墨就都是有碳元素组成的,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正确;

D、由同种分子组成的纯净物,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不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看似简单,其实涉及知识面很多,跨度较大,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解题能力.

9.下列各组中的气体可以用同一种方法收集的是()A.H2、O2、CO2 B.H2、O2、CO

C.CH4、CO2、CO D.H2、CH4、CO2

【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分析】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如图所示,它主要有“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和“向上排空气法”三种.

【解答】解:

A、H2、O2可用排水法收集,而CO2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O2、CO2可用瓶口向上排气法收集,而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只能瓶口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B、H2、O2、CO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C、CH4、CO可用排水法收集,C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且CO有毒,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D、H2、CH4可用排水法和瓶口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而C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且需用瓶口向上排气法收集. 故选B.

【点评】收集气体选取的依据是气体的溶解性、密度及其是否与水或者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等.如果气体是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并且不与水发生反应,那么该气体可选取“排水法”的装置来收集.如果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并且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那么该气

体可选取“向下排空气法”的装置来收集.如果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并且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那么该气体可选取“向上排空气法”的装置来收集.

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将实验用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给烧杯加热时垫上石棉网 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给盛满液体的试管直接加热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分析】A、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不放回原瓶;不随丢弃;不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

B、烧杯底面积大,不能直接加热,会受热不均,炸裂; C、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会发生事故; D、给液体加热时,注意试管内液体的量,试管的倾斜度等.

【解答】解:A、将实验用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则会污染药品,故A错误; B、给烧杯加热时垫上石棉网,防止受热不均,炸裂,故B正确;

C、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操作错误,故C错误;

D、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防止沸腾溅出,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考查固体和液体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及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的方法.

11.把生石灰、二氧化碳、食盐分别溶于水,往它们的溶液里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现的颜色依次是()

A.蓝色、红色、紫色 B.红色、无色、蓝色 C.无色、蓝色、紫色 D.紫色、蓝色、红色 【考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分析】根据物质的酸碱性进行分析,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生石灰的水溶液呈碱性,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呈酸性,食盐的水溶液呈中性.

【解答】解:生石灰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变蓝,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石蕊变红,食盐的水溶液呈中性,石蕊为紫色,观察选项,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2.下列四种物质中,其中有一种物质能和其他三种物质发生反应,该物质是()A.石灰石 B.稀盐酸 C.硝酸银溶液 D.烧碱溶液 【考点】酸碱盐的应用.

【分析】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时,要注意对反应物溶解性的要求,盐与碱或盐发生反应时,盐和碱都必须是可溶的.

【解答】解: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该物质不溶于水,与碱或盐不能发生反应,故A与D或C不能发生反应,排除得出答案为B,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要完成此类题目,需要同学们掌握住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以及对反应物溶解性的要求.

13.用固体氢氧化钠配制5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应有①溶解②称量③计算④量取等操作步骤.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③②④① B.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分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先计算出所需溶质与溶剂的量,而后进行根据所知的量进行称量、量取及溶解

【解答】解:配制5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时,需要先知道用溶质氢氧化钠多少克,溶剂水多少克,故首先是计算.计算完后,先称固体氢氧化钠,后量取水,最后是溶解,故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故选A.

【点评】此题是对溶液配置实验的考查,重点复习配制溶液的步骤,对强化学生对溶液配制的知识有一定帮助

14.下列每组中的两种气体混合后,遇火可能发生爆炸的一组是()A.N2、O2 B.N2、H2

C.CO、CO2 D.CH4、O2

【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分析】物质燃烧的条件包括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解答】解: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A、氮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氧气只具有助燃性,二者混合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不正确;

B、氢气是可燃性的气体,但氮气不能助燃,二者混合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不正确; C、一氧化碳是可燃性的气体,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者混合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不正确;

D、甲烷是可燃性的气体,氧气能助燃,二者混合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故正确. 故选D.

【点评】安全重于泰山,生产、生活安全是当今社会的热点,特别是食品安全、饮水安全、易燃易爆物的安全问题等,不但是社会热点,也是化学考查的重点.

15.下列各种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管道被腐蚀的速度最慢的是()A.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B.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 C.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D.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分析】铸铁生锈的条件是铸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酸性溶液、碱性溶液、盐溶液能促进铸铁生锈.据此判断铸铁管道腐蚀最慢的条件.

【解答】解:A、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铸铁管道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容易生锈; B、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铸铁管道与酸性物质充分接触,容易生锈; C、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由于缺乏氧气,铸铁管道的生锈速率很慢; D、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由于缺乏氧气和水,铸铁管道不容易生锈; 通过对比可知,D种情况下铸铁管道腐蚀最慢. 故选D.

【点评】在了解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水和氧气缺一不可的同时,丰富了生活知识.

16.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方法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加热

B.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 C.加入足量的铁粉,反应后过滤 D.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酸的化学性质.

【分析】本题属于除杂质题,一般的除杂质题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时不能加入新的杂质.对于本题中的杂质氧化铜,铜与盐酸不反应,氧化铜与盐酸反应,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过虑即可. 【解答】解:A、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把原物质除去了,故选项错误; B、铜和氧化铜都不溶于水,故选项错误; C、铜和氧化铜都不能与铁粉反应,故选项错误;

D、铜与盐酸不反应,氧化铜与盐酸反应,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过虑即可,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属于物质的除杂或净化的探究,是中考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经常出错的题型.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和除杂质的条件,要认真分析,综合把握.还要加强记忆除去常用离子的方法和物质的溶解性,本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17.只用一种试剂将NaOH、Ca(OH)

2、稀H2SO4三种溶液区别开,这种试剂是()A.BaCl2溶液 B.紫色石蕊试液 C.酚酞试液 D.碳酸钠溶液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

【分析】根据三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解答】解:A、BaCl2溶液与H2SO4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而与NaOH和Ca(OH)2反应都没有明显现象,故A不适合;

B、由于NaOH、Ca(OH)2都显碱性,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故B不适合;

C、由于NaOH、Ca(OH)2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故C不适合;

D、Na2CO3溶液与NaOH不反应,与Ca(OH)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与H2SO4反应有气体生成,故D适合.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同学们的综合分析能力,不但要求同学们具备有关化合物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有实验操作的经历和分析、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要认真分析题目给出的条件,联系实际,逐一分析推断.

18.下列各组中的物质,依次加入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FeCl3、NaOH、稀盐酸 B.AgNO3、NaCl、稀硝酸 C.MgSO4、NaNO3、石灰水 D.CaCl2、Na2CO3、稀盐酸 【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分析】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能结合成沉淀的、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不能得到无色的溶液;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物质依次加入水中不断搅拌能得到无色溶液,说明彼此之间不能生成沉淀,且不存在有色离子.

A、FeCl3与Na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铁沉淀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但氯化铁溶液显黄色,故选项错误.

B、AgNO3、NaCl反应生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银沉淀,溶液变浑浊,不能得到无色溶液,故选项错误.

C、MgSO4能和石灰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溶液变浑浊,不能得到无色溶液,故选项错误. D、CaCl2和Na2CO3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但是碳酸钙沉淀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对于能否得到无色的溶液,要注意彼此之间不能生成沉淀,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

19.(1分)下列物质的转化中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A.Zn→ZnSO4 B.CaCO3→CO2

C.MgO→MgCl2

D.BaCl2→BaSO4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酸的化学性质.

【分析】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和酸的化学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即可.

【解答】解:A、锌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可生成硫酸锌和氢气;但锌和硫酸铜溶液等反应也可以生成铜和硫酸锌;不一定加入酸就能一步实现,故选项错误.

B、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但高温下分解也能生成二氧化碳,不一定加入酸就能一步实现,故选项错误.

C、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氧化镁只有与稀盐酸反应才能生成MgCl2,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故选项正确.

D、氯化钡与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反应均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不一定加入酸就能一步实现,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和酸的化学性质、抓住关键词“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20.(1分)相同质量的CaCO3、MgCO3、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都生成二氧化碳,其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相等的是()A.NaHCO3和MgCO3 B.CaCO3和Na2CO3 C.CaCO3和MgCO3 D.Na2CO3和NaHCO3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题目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依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可以写出Na2CO3、K2CO3、MgCO3、Ca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分别找出Na2CO3、K2CO3、MgCO3、CaCO3与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比,由Na2CO3、K2CO3、MgCO3、CaCO3的质量可表示出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解:(方法一)直接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假设CaCO3、MgCO3、Na2CO3、NaHCO3的质量都为1g,则:

设1克Na2CO3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x,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1g x

x=g 设1克NaHCO3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y. NaHCO3+2HCl═2KCl+H2O+CO2↑ 84 44 1g y y=

设1克MgCO3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z. MgCO3+2HCl═MgCl2+H2O+CO2↑ 84 44 1g z z=

设1克CaCO3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a.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1g a a=

根据上述计算可以知道:MgCO3、NaHCO3分别跟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CO2质量相等. 故选A.

方法

(二):根据碳元素的质量守恒来完成解答,结合这四种物质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碳酸盐中的碳元素的质量相等,即碳酸盐中碳元素含量相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就相等;设碳酸盐的质量为m,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可以判断碳酸盐中碳元素的质量为:m×,根据该计算式可以知道,当碳酸盐的质量相等时,碳

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则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就相等,分析所给四种碳酸盐可以知道:M(Na2CO3)=106,M(NaHCO3)=84,M(MgCO3)=84,M(CaCO3)=100,所以可以判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相等的为碳酸镁和碳酸氢钠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计算要细心、准确.

21.(1分)过氧化氢(H2O2)可以按下式分解:2H2O2→2H2O+O2↑.若将H2O2、MnO2、CaO、MgCl2混合后,可能发生的反应有()A.2个 B.3个 C.4个 D.5个

【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题意,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氯化镁发生复分解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若将H2O2、MnO2、CaO、MgCl2混合,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故可能发生的反应有3个.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1分)下列物质溶于水,pH大于7的是()A.NaCl B.HCl C.CaO D.CO2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

【解答】解:A、NaCl溶于水形成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显中性,pH等于7,故选项错误. B、氯化氢溶于水溶液显酸性,pH小于7.故错误;

C、氧化钙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故正确; D、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生成碳酸,溶液显酸性,pH小于7.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溶于水后的酸碱性,以及溶液酸碱性与pH大小的关系.

23.要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钠,可采用的方法是①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②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③加入适量的稀盐酸④加入适量的石灰水()A.①或③ B.②或③ C.②或④ D.③或④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分析】根据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所选物质不能和氯化钠反应,不能带入新的杂质,氯化钠的质量不能减少,可以增加.

【解答】解:①二氧化碳不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此项错误;

②氯化钡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时不会带入新的杂质,故此项正确; ③盐酸能和碳酸钠反应,且生成氯化钠,不会带入新的杂质,此项正确;

④氢氧化钙溶液能和碳酸钠反应,但反应时会生成氢氧化钠,带入新的杂质,此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除杂的试剂选择,在使用化学方法分离混合时选用的化学试剂应只与混合物中杂质反应,并且反应后不带来新的杂质.

24.CO和X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5%,则X是下列气体中的()A.CO2 B.NO2 C.SO3 D.SO2 【考点】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分析】该题可以利用极端假设法,来分析求解.即首先,假设原物质是CO;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即某元素质量分数=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该原子个数的乘积÷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00%),计算出C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然后,用已知的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即55%)与之相比较,如果大就从选项中找个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其更大的;如果小就从选项中找个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其更小的;使已知的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即55%)处于中间.最后,分别计算出选项中的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寻找合适的选项即可. 【解答】解: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得,C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7.1%.

由于已知数55%<57.1%;所以X只能是氧元素的质量分数<55%的物质才有可能. 同理可得,A、C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B、N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C、S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D、S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9.6%; =60%; =50%.

=72.7%;

由此可见,只有D选项中的S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已知数55%.

故选D.

【点评】本题既考查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又考查了据此推断混合物的组成成分.解答此类题目时,常常采用极端假设法来分析推算.即假设原物质是纯净物,根据题意的信息,求算出相应数值来,然后,通过比较大小后,再进行推断物质的可能组成.

25.下列药品未经密封保存,经过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的是①苛性钠②碳酸钠晶体③浓盐酸④浓硫酸()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③和④ 【考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苛性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导致变质从而质量增加,碳酸钠晶体在空气中会失掉结晶水发生反应,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氯化氢而使质量减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质量增加.

【解答】解:苛性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导致变质从而质量增加,故①正确,碳酸钠晶体在空气中会失掉结晶水发生反应,自身质量减小,故②错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氯化氢而使质量减小,故③错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质量增加,故④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保存与质量的变化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在空气中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26.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置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振荡,可得无色透明溶液的一组是()A.AgNO3、BaCl2、HCl(过量)B.MgCl2、Na2CO3、NaOH(过量)C.CaCO3、NaOH、HNO3(过量)D.CuO、Na2SO4、H2SO4(过量)【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若物质在水中电离成的离子重新结合生成沉淀,则生成沉淀时会得到浑浊液,还要注意无色溶液这一信息. 【解答】解:

A、因物质在水中电离产生的Ag+、Cl﹣能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则不能得到溶液,故A错误; B、因物质在水中电离产生的Mg2+、CO32﹣、OH﹣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镁、碳酸镁的沉淀,则不能得到溶液,故B错误;

C、因硝酸过量,可将碳酸钙完全溶解,可以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故C正确;

D、因硫酸过量,可将氧化铜全部溶液得到溶液,但得到蓝色的溶液,与无色不符合,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来判断物质溶于水能否得到溶液,学生应熟悉常见物质的溶解性及常见离子在水中的颜色来解答.

27.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只烧杯,烧杯中都盛有足量的盐酸,此时天平保持平衡.如果一边投入少许锌粒,另一边投入相同质量的铁粉,两者都完全溶解后,天平指针将()A.偏向放锌粒的烧杯一边 B.不发生偏转 C.偏向放铁粉的烧杯一边 D.无法判断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信息:足量稀盐酸,投入等质量的锌和铁可分析出关键在于产生氢气的多少,来判断天平偏转情况.

【解答】解:由于投入等质量的锌和铁,所以关键看谁产生氢气多,哪一边就轻,由于铁产生的氢气比锌多,所以最后偏向于锌. 故选:A.

【点评】在学习中我们应记住一些常用的数字,如要得到两份质量的氢气,需要铁56份,锌65份,铝18份,镁24份,以便在做题时能方便使用.

28.现有氯化钠溶液140克,当蒸发掉20克水或向原溶液中加入4克氯化钠,均可得到质量分数相同的氯化钠溶液,则原溶液中含氯化钠的质量是()A.30克 B.24克 C.20克 D.16克 【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由蒸发掉20克水或向原溶液中加入4克氯化钠,可得到质量分数相同的氯化钠溶液,利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设原溶液中含氯化钠的质量为x,则

×100%=x=20g

×100%

故选C.

【点评】明确外界条件变化后溶液的组成,利用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进行,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常用方法.

29.(1分)向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析出的少量金属为()A.Fe和Cu B.Fe和Ag C.Ag D.Cu 和Ag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分析】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在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铁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硝酸银反应完,若还有铁粉,铁才能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铜,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在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铁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硝酸银反应完,若还有铁粉,铁才能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铜;由题意,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银溶液,即加入铁粉的量很少,只发生了铁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故析出的少量金属为银.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熟练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综合考虑各种出现的情况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0.在FeSO4和Fe2(SO4)3的混合物中,已知氧的质量分数为42%,则混合物Fe的质量分数为.()

A.21% B.32% C.37% D.无法确定 【考点】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分析】根据FeSO4和Fe2(SO4)3两物质的组成特点,可知混合物中S元素与O元素的质量比为1:2,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则混合物中O元素质量分数为44%,则可计算混合物中铁元素质量分数 【解答】解:

在FeSO4和Fe2(SO4)3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32:(16×4)=1:2,由于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2%,则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42%÷2=21%

则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1﹣21%﹣42%=37% 故选:C.

【点评】根据混合物组成中两化合物的中组成元素的特别关系,确定混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此类问题通过存在这种特点.

二、选择题

31.对于木炭、一氧化碳、氢气分别与氧化铜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都有水生成 B.都有还原剂参加反应 C.都是置换反应 D.都有红色的物质生成

【考点】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A、根据生成物分析; B、根据还原剂的定义分析; C、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 D、根据生成物的性质分析分析.

【解答】解:A、氧化铜与木炭、一氧化碳的反应中没有水生成.故A错误;

B、氢气、木炭和一氧化碳在适当条件下分别跟氧化铜反应,夺去了氧化铜钟的氧,是还原剂.故B正确;

C、氢气、木炭在适当条件下分别跟氧化铜反应,都是一种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的反应,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C错误;

D、一氧化碳、木炭和氢气还原氧化铜具有相同的现象:黑色变红色.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考点探究了铜的冶炼原理,实际上也是考查了一氧化碳、木炭和氢气的还原性,考查了反应的现象,又考查了反应的基本类型,希望同学们加强记忆、认真把握.

32.(2分)下列化合物能由金属与酸直接反应生成的是()A.FeCl3 B.ZnCl2 C.CuCl2 D.MgSO4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解答】解:A、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亚铁盐,不是氯化铁,故A错误; B、锌在氢前,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故B正确; C、铜在氢后,不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故C错误; D、镁在氢前,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与酸反应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的性质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需要注意的是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是亚铁盐.

33.下列基本类型的反应中,一定有单质生成的是()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置换反应的特点是反应物和生成物但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解答】解:A、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另一种物质的反应,生成物只能是化合物.故错误;

B、分解反应中有些没有单质生成,例如高温煅烧碳酸钙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故错误. C、置换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单质.故正确;

D、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单质生成,因为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故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反应类型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对反应中的物质的所属类型做出正确的判断.

34.试管内壁附着的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除去的是()A.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B.用足量的H2还原CuO后留下的红色物质

C.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红褐色固体 D.用CO还原Fe2O3后留下的黑色物质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以及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的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判断.

B、根据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产物及铜的金属活动性判断.

C、根据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的氯化铁和水判断.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产物及铁的金属活动性判断.

【解答】解:A、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久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膜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的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故能用盐酸除去,所以正确.

B、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固体物质是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位于氢后,不能通过与盐酸反应而除去,所以错误.

C、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的氯化铁和水,故能用盐酸除去试管内壁附着的氢氧化铜,所以正确.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固体物质是铁,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的氯化亚铁和水,故能用盐酸除去试管内壁附着的铁,所以正确. 故选B.

【点评】酸、碱、盐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是教学难点,也是考查的重点和热点,透彻理解掌握酸、碱、盐及氧化物的化学性质,了解反应现象、物质状态和颜色,明确各类反应发生的条件,是解题的前提条件.

35.6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钠溶液,欲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应该采取的方法是()A.把溶剂蒸发掉 B.加入7.5g硝酸钠固体

C.把溶剂蒸发掉30g D.加入20%的硝酸钠溶液30g 【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常通过两种方式:①加入溶质,②蒸发溶剂,据此结合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60g10%的硝酸钠溶液中硝酸钠钠的质量为:60g×10%=6g,含溶剂60g﹣6g=54g

A、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x,(60g﹣x)×20%=6g,x=30g,应将溶剂蒸发掉溶液质量的一半,而不是溶剂质量的一半,故A错误;

B、设需要再溶解该物质的质量为y,(60g+y)×20%=6g+y,y=7.5g,故B正确; C、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x,(60g﹣x)×20%=6g,x=30g,故C正确;

D、向60g10%的硝酸钠溶液中,加入30g20%的硝酸钠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应小于10%,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溶液的浓缩问题,掌握溶液浓缩的方法、原理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36.(2分)向工厂排放出的一澄清废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废液中一定含有Ag +

B.废液中一定含有CO3

2﹣C.废液中一定含有SO42﹣ D.废液中一定含有H2SO4 【考点】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

【分析】根据题干叙述进行分析解答,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产生的沉淀含有碳酸钡,可能含有硫酸钡,不可能含有氯化银,据此解答.

【解答】解: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产生的沉淀含有碳酸钡,可能含有硫酸钡,不可能含有氯化银;

A、废液中一定不含有银离子,错误; B、废液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正确; C、废液中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错误;

D、废液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一定不含有硫酸,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离子的检验,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离子的性质结合反应的实验现象进行.

37.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与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甲.有关甲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化学式为AlO2 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2g C.甲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质量比为2:3 D.甲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2.9%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分析】A、根据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为Al,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非金属元素是O,形成化合物甲的化学式为Al2O3;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进行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 D、根据物质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公式进行分析.

【解答】解: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为Al,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非金属元素是O,形成化合物甲的化学式为Al2O3,因此甲的化学式为Al2O3;故说法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不是g,故说法错误;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得甲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质量比为(27×2):(16×3)=27:24;故说法错误; D、甲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的理解与在解题中应用的能力.

38.取式量为46的某有机物4.6克,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5.4克水,据此判断该有机物()A.只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C.其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6:1 D.其化学式为CH2O2

×100%=52.9%,故说法正确.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有机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利用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可求C、H两种元素的质量,若C、H两种元素的质量等于4.6g,则有机物不含有O元素,若C、H两种元素的质量小于4.6g,则有机物中含有O元素,然后利用质量来求原子个数之比来确定有机物的化学式. 【解答】解:

一种物质燃烧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该物质肯定含有碳和氢元素. 是否含氧则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确定: 8.8g二氧化碳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8.8g×6.4g=2.4g;

5.4g水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5.4g×

=4.8g,含氢元素的质量为:5.4g﹣4.8g=0.6g;

=6.4g,含碳元素的质量为:8.8g﹣则4.6g某纯净物中含氧的质量为:4.6g﹣2.4g﹣0.6g=1.6g; 则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此有机物中原子个数比为C:H:O=(故选:B、C.

【点评】本题较好的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和对元素守恒以及质量守恒的运用,属于很典型的习题,但对氧元素的确定及含量容易出错.

39.一定条件下,氮的某种氧化物与NH3反应只生成N2和H2O.若生成N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7:12,则该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NO2 B.NO3 C.N2O D.N2O5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分析】先确定氢原子的个数是由NH3提供的,它的系数应为8,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该氮的氧化物中氮的个数与氧的个数比,即可推断出其化学式.

【解答】解:由题意知,生成7个N2分子和12个H2O分子,故反应物中H的个数应为:12×2=24个,故反应物NH3的系数为:24÷3=8;那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氮的某种氧化物中氮的个数为:2×7﹣8=6,氧的个数为:12,氮的个数与氧的个数比为:6:12=1:2,故可推断该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O2. 故选A.

:)=2:6: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找准突破口,得出含未知数的化学方程式,即可正确解答.

40.有X、Y、Z三种金属,把Y投入XCl2溶液中,Y溶解后溶液的质量增加,把X投入Z(NO3)2溶液中,X溶解后溶液的质量减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顺序:Y>X>Z B.相对原子质量:Y>Z>X C.X、Y、Z可能是Hg、Zn、Cu D.X、Y、Z可能依次是Cu、Zn、Hg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质量关系判断溶液质量的变化.

【解答】解:A、把Y投入XCl2溶液中,Y溶解,则Y>X,X投入Z(NO3)2溶液中,X溶解,则X>Z,说明Y>X>Z,故A正确;

B、Y投入XCl2溶液中,Y溶解后溶液的质量增加,只有当X、Y的化合价相同时,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Y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X,所以,Y的相对原子质量不一定大于X.故B错误;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铜>汞,根据A判断,Y>X>Z,符合不活动性顺序.故C错误;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铜>汞,根据A判断,Y>X>Z,符合活动性顺序,根据B判断,符合相对原子质量关系,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以及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质量关系的判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三、填空题(24分)

41.(4分)从固体烧碱、纯碱、盐酸、氢氧化钙、浓硫酸中,选出合适的物质,填入相应的空格中(写化学式).

可用来配制石硫合剂的是 Ca(OH)2 ;可用于作干燥剂的是 NaOH、H2SO4 ;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研究成功的“侯氏制碱法”所生产的碱是 Na2CO3 ;将纯碱与熟石灰相混合,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Ca(OH)2+Na2CO3═CaCO3↓+2NaOH .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解答】解:氢氧化钙能与硫磺混合配制石硫合剂,其化学式为:Ca(OH)2.

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均具有吸水性,可用作某些气体干燥剂,其化学式分别为:NaOH、H2SO4(浓).

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研究成功的“侯氏制碱法”所生产的碱是指纯碱,即碳酸钠,其化学式为Na2CO3;

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分别是Na2CO3、Ca(OH)2,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故答案为:Ca(OH)2;NaOH、H2SO4;Na2CO3;Ca(OH)2+Na2CO3═CaCO3↓+2NaOH.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42.要除去食盐溶液中少量的硫酸钠,可以加入适量的(只选一种试剂)氯化钡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aCl2+Na2SO4═BaSO4↓+2NaCl .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要除去食盐溶液中少量的硫酸钠,实质就是除去硫酸根离子,可利用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溶液,然后过滤即可,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SO4═BaSO4↓+2NaCl. 故答案为:氯化钡溶液;BaCl2+Na2SO4═BaSO4↓+2NaCl.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43.大麻是一种毒品,我国政府严禁生产、销售和吸食.大麻的主要成分是C21H30O2,在空气中焚烧,可生成CO2和H2O,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C21H30O2+55O242CO2+30H2O .

【考点】常见中毒途径及预防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写法进行书写,大麻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解答】解:大麻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本题答案为:2C21H30O2+55O242CO2+30H2O.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燃烧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

44.经测定某生石灰样品中含有25%的碳酸钙,现将此样品在高温下充分煅烧至反应完全反应,所得固体的质量是原样品的质量的 89 %.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碳酸钙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根据样品的质量可以计算碳酸钙的质量,根据碳酸钙的质量可以计算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所得固体的质量是原样品的质量质量分数.

【解答】解:设样品的质量为m,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x,CaCO3CaO+CO2↑,100 44 m×25% x =x=0.11m,所得固体的质量为:m﹣0.11m=0.89m,所得固体质量是原样品质量的质量分数为:故填:89.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100%=89%,45.葡萄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等糖类化合物是人们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已知核糖的式量为150,其中含碳40%,含氢6.7%,其余是氧.则核糖的化学式是 C5H10O5 .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分析】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求出碳和氢的原子个数,再根据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该物质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求出氧原子的原子个数,从而写出化学式. 【解答】解:一个分子中碳原子个数为:150×40%÷12=5 一个分子中氢原子个数为:150×6.7%÷1≈10 一个分子中氧原子个数为:(150﹣10×1﹣5×12)÷16=5 故核糖的化学式为:C5H10O5

【点评】以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为背景考查所学知识,体现了科学贴近生产,贴近生活的特点.

46.(2分)现称取质量相等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固体,分别置于两只烧杯中,配成溶液.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一定质量盐酸恰好完全中和,将等质量盐酸加入到氢氧化钾溶液中,再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呈 红 色.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钾与盐酸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判断所显示的颜色. 【解答】解:

NaOH+HCl═NaCl+H2O;KOH+HCl═KCl+H2O 40 36.5 56 36.5 观察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消耗相同的盐酸需要氢氧化钾的量多,当使用相同量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来与盐酸反应时,盐酸有剩余,故溶液呈酸性,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故答案为:红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和反应以及指示剂的性质,解答时,可以依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作出正确的判断.

四、实验题

47.某化工场排放污水中,常溶有某些对人体有害物质.通过目测,初步认为可能Fe、Ba、Na+、OH﹣、Cl﹣、CO32﹣、SO42﹣;为了进一步确认,进行实验检测:(1)取污水仔细观察,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

(2)向取样污水中,滴入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3)用pH试纸测定污水pH值,试纸显深蓝色.

由此可知,该污水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 Ba、OH .肯定没有的离子是 Fe、CO3、SO42﹣,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Na+、Cl﹣ .

【考点】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分析】本题考查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来判断物质能否共存的问题,若物质在水中解离成的离子重新结合生成水或气体或沉淀时,物质就不能共存.本题还要注意污水为无色透明溶液,则应注意常见离子在水中的颜色.

【解答】解:污水无色,说明不含铁离子,滴入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说明溶液中含有钡离子,一定不含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用pH试纸测定污水的pH值,试纸显深蓝色,说明废水呈碱性,一定含有氢氧根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存在与否无法确定,所以本题答案为:Ba、OH,Fe、CO3、SO4,Na、Cl.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离子的共存问题,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进行.

五.计算题(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8题4分,49题7分共计13分)

48.(4分)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9克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得到13克CO2气体,求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根据提供的数据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解答】解:设一氧化碳质量为x,CuO+COCu+CO2,气体质量增加

2+

3+

2﹣

2﹣

+

2+

3+

2﹣

3+2+ 28 44 44﹣28=16 x 13g﹣9g=4g,=,x=7g,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为:×100%=77.8%,答: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为77.8%.

【点评】差量法在计算中的应用很广泛,解答的关键是要分析出物质的质量差与要求的未知数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具体的数据求解.

49.(7分)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在该温度下,将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17.2克,放入19克水中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加入36.5克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1)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依据参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进行计算;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氯化钠的质量和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然后计算溶液是否饱和,再计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解:(1)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消耗碳酸钠的质量为z Na2CO3+2HCl=2NaCl+CO2↑+H2O 106 73 117 44 z 36.5g×20%y x = x=10.6g y=11.7g z=4.4g(2)生成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1.7g+17.2g﹣10.6g=18.3g 溶液质量为:17.2g+19g+36.5g﹣4.4g=68.3g 所以水的质量为:68.3g﹣18.3g=50g,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所以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故答案为:(1)4.4g;

×100%=26.5%. =

=

(2)26.5%.

中考化学解析版 篇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拥有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下列地形区中亟待植树造林、恢复地绿,实现“中国梦”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长白山山地 2.下列做法不利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是 A.禁止露天焚烧秸杆 B.禁止进口洋垃圾

C.空调设定温度冬季不高于20℃,夏季不低于26℃ D.在餐馆就餐时讲究卫生,将已经清洁消毒的碗筷再用开水烫一烫 【答案】1.C 2.D 【解析】本题组考查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及黄土高原的治理。

1.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绿色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2.选项D将已经清洁消毒的碗筷没有必要再用开水烫,否则浪费能源,不符合节约能源,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阅读经纬网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①②③④四点位于南半球、西半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实际距离与③④两地实际距离等长 B.图中②③两地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C.②地位于④地的正北方

D.①②两地每年都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答案】3.A 4.D 【解析】本题组考查经纬网图的判读。

3.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与160°E经线圈,20°W→180°→160°E为西半球,故四点中①位于西半球。故选A。

4.①②两点与③④两点相比,①②两点的纬度较低,纬度越低的纬线长度就越长,故①②两地实际距离较长,故A叙述错误;根据图中纬度判读,③地、④地位于南极圈以内,故有极昼极夜现象,而①②两点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故B叙述错误;①②位于同一条纬线上,②点位于其右侧,故②点位于①点的正东方向,故C叙述错误;①②两点位于热带,故其一年中有两次阳光直射机会,故选D。5.贝贝和同学一起在学校地理园测量降水量,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A.下雨时将雨量器搬放到室外,不下雨时搬到室内 B.降水过后,直接从雨量器上读取降水量 C.降水量的单位为毫升

D.将雨量器水平放置于平坦开阔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降水量的测量。雨量器应一直放在室外,故A叙述错误;从雨量器上读取降水量,一般是在8时、20时两个时刻读取数值,故B叙述错误;降水量的单位为毫米,故C叙述错误;雨量器应将雨量器水平放置于平坦开阔地,故D叙述正确。故选D。6.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A.风和日丽 B.四季如春 C.暴风骤雨 D.阴转多云 【答案】B 【解析】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风雨、冷热、阴晴等),天气是短时间的,经常变化的;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气候是长时间的,比较稳定的;故四季如春是描述气候。【点睛】

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含义,学会区分天气和气候。阅读三个大洲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①②③大洲分别是 A.亚洲、非洲、欧洲 B.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C.北美洲、欧洲、亚洲 D.南美洲、非洲、南极洲

8.贝贝乘轮船从②大洲西部前往巴西,走最短航线须经过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9.读图发现,①大洲东岸凸出的部分与②大洲西岸凹入的部分遥相对应,可以支持下列哪个结论 A.大陆漂移假说 B.全球上要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

C.①大洲西部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D.①②两大洲热带面积广大 【答案】7.D 8.B 9.A 【解析】本题组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状况。

7.读图可知,①②③大洲分别是南美洲、非洲、南极洲。8.乘轮船从②非洲西部前往巴西,走最短航线须经过大西洋。

9.①南美洲东岸凸出的部分与②非洲西岸凹入的部分遥相对应,说明两个大陆本来应该连接在一起,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受此启发,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2018年5月7日12: 00,俄罗斯总统就职典礼在克里姆林宫安德烈耶夫斯基大厅举行,普京开启第四个总统任期。阅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0.普京总统就职典礼在()举行

A.圣彼得堡 B.伏尔加格勒 C.莫斯科 D.海参崴 11.从图中可以看出,俄罗斯的金矿主要分布在

A.波罗的海沿岸 B.东欧平原 C.西伯利亚 D.太平洋沿岸 12.关于俄罗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 B.图中①河注入黑海

C.农业主要分布在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 D.大部分人口和城市分布在乌拉尔山、乌拉尔河以西 【答案】10.C 11.C 12.B 【解析】本题组考查俄罗斯的地理概况。

10.据题干可知,普京总统在克里姆林宫就职,克里姆林宫是莫斯科典型的建筑,故选C。

11.据图可知,俄罗斯的金矿主要分布在主要分布在乌拉尔山脉以东地区,即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地区。12.图中①河是伏尔加河,注入里海,不是黑海,故B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构建地理“知识树”,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知识体系,系统地掌握地理知识。贝贝绘制了如下“知识树”图,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3.贝贝想用大洲、地区或国家名称给该知识树命名,他可能命名为 A.欧洲西部 B.南美洲 C.美国 D.东南亚

14.我们常常用箭头表示地理要素的相互影响关系,图中箭头绘制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3.D 14.B 【解析】本题组考查东南亚地理概况。

13.结合知识树可知,图中地区被称为“十字路口”,位于低纬度地区,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宗教复杂,种植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故其为东南亚。

14.一般说来,气候影响农业生产,而不是相反;气候与宗教分布关系不大;位置与地形构不成因果关系;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较大,故②箭头绘制正确,B符合题意。

2017年1月28日20:00,央视纪录频道首次播出《航拍中国》第一季,它拍摄了海南、陕西、新疆、黑龙江、上海、江西6个省级行政区。航拍时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看见专属高空的奇观。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5.《航拍中国》第一季拍摄的 6个省级行政区中位于我国陆域领土最西端和最东端的分别是 A.陕西、上海 B.新疆、黑龙江 C.陕西、黑龙江 D.新疆、上海 16.《航拍中国》第一季拍摄到的景观与省级行政区相符的是 A.巍巍秦岭莽葬苍苍——陕西 B.洞庭湖畔候鸟成群——江西 C.黄浦江上船只如梭——海南 D.林海雪原沃野千里——新疆 【答案】15.B 16.A 【解析】本题组考查我国领土四至、主要省级行政区域的分布及其特征。15.我国陆域领土最西端和最东端分别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省。

16.秦岭位于陕西南部,故A叙述正确;洞庭湖位于湖南省,而不是江西省;黄浦江位于上海,而非海南;林海雪原沃野千里是指东北地区,故新疆与之不符。故A叙述正确,符合题意。17.关于我国气候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南方的江河无结冰现象 B.海南省水稻一年三熟

C.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D.湿润区只分布在年降水量大于800mm的地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气候的影响。南方地区一月份在0℃以上,故其江河无结冰现象;海南省地处热带,热量充足,可以满足水稻一年三熟;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故AB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湿润区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大于800mm的地区,但在降水量相对不大的东北地区,由于其蒸发量较小,也有湿润区的分布,故D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2017年12月10日,上海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开港试运营。整个码头空无一人,新一代吊车司机坐在几百米外中控塔的电脑前,一人就可以管理几台轨道吊。读长江三角洲及洋山港的位置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8.根据图中跨海大桥①的位置特点,我们可以将它命名为 A.渤海大桥 B.黄海大桥 C.东海大桥 D.长江大桥 19.沪宁杭城市群中的“宁”是指 A.南京 B.南宁 C.西宁 D.宁波

20.选择在洋山岛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深水港,原因可能是 A.受台风影响小,风浪小 B.交通更便捷,利于货物集散 C.地形平坦,适合货物堆放 D.海水更深,适合停泊大型轮船 【答案】18.C 19.A 20.D 【解析】本题组考查沪宁杭工业基地的地理概况。

18.据图可知,该工业基地为沪宁杭工业基地,跨海大桥①位于东海上,故其可以命名为东海大桥。19.沪宁杭城市群中的“宁”是指南京。

20.洋山岛海水更深,适合停泊大型轮船,故在此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深水港。读北京市略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1.下列关于北京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以山地地形为主 B.西北高,东南低 C.西有盘山,北有燕山 D.河流众多

22.图中有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位置标注明显错误,它是 A.故宫 B.天坛 C.颐和园 D.十三陵 23.下列哪项体现了北京的政治职能

A.京剧被誉为中国的“国粹” B.党的十九大在北京召开 C.多条铁路线在北京交汇 D.海淀区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答案】21.B 22.A 23.B 【解析】本题组考查北京的地理概况。

21.北京市地形以平原为主,故A错误;北京市西北高,东南低,故B正确;北京市西有西山,北有燕山,故C错误;河流相对稀少,故D错误。故选B。22.故宫位于北京城区,不是盘山位置,故选A。

23.党的十九大在北京召开是政治事件,体现了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故选B。

2017年暑假贝贝全家去福建省旅游,领略了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24.贝贝全家在福建可能游览了

A.滇池 B.西湖 C.武夷山 D.武陵源

25.贝贝发现很多滨海民居屋顶瓦片都用小石块压着,主要原因可能是 A.防暴雨将瓦片冲走 B.小石块吸热,夏季屋内更凉爽 C.防台风将瓦片吹落 D.防地震将瓦片震落 【答案】24.C 25.C 【解析】本题组考查我国主要旅游景点的分布及自然灾害对传统民居的影响。

24.武夷山位于福建省,滇池位于云南省,西湖位于浙江省,武陵源位于湖南省,故选C。25.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多台风灾害,滨海民居屋顶瓦片都用小石块压着,以防台风将瓦 片吹落。

二、综合题(50分)26.习近平主席2016年、2018年先后两次分别在重庆和武汉召开座谈会,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提出重要意见和建议。传统上我们根据图中的ab两点将长江分为①②③段,读长江经济带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经济带区域的气候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油料作物主要是___________。

(2)长江经济带的省级行政区中,长江干流没有流经的有浙江省和________,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是___________。

(3)毛主席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道“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推测毛主席“万里长江横渡”可能在_______江段(填数字序号);“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毛主席畅想在_______江段(填数字序号)修建大坝,截断长江,形成巨大的人工水库。

【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 油菜(2)贵州省 云南省(3)② ① 【解析】本题考查长江经济带区域的地理概况。

(1)长江经济带区域位于南方地区的长江流域,主要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可以种植的油料作物是油菜。

(2)长江经济带的省级行政区中,长江干流没有流经的有浙江省和贵州省,云南省的少数民族种类最多。(3)据诗中内容可知,毛主席“万里长江横渡”位于中游河段,①、②、③分别为长江的上、中、下游;“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毛主席畅想在位于①长江上游的三峡江段修建大坝,截断长江,形成巨大的人工水库。

27.阅读我国西部地区局部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1)图中①河注入我国最大湖泊,①河流经区域属于_______流区(填“内”或“外”)。(2)②为青海省的省会______(填名称),据图测算②城市与兰州的距离约为_____千米。

(3)青海省被誉为“中华水塔”,众多大江大河发源于此,为保护河流源头,国家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图中方格状阴影区)。三江源中③是黄河的源头,④是长江的源头⑤是_________的源头。(4)图示主要区域人口分布十分稀疏,请简述原因。

【答案】(1)内(2)西宁 180(150—210 千米范围均可)(3)澜沧江(4)图示主要区域人口分布稀疏的原因:①海拔高;②气候寒冷;③生态环境脆弱; ④大气稀薄;⑤冻土广布;⑥交通不便;⑦经济欠发达。【解析】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地理概况。

(1)据图可知,①河注入我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最终没有流入海洋,故其为内流区。

(2)②为青海省的省会-西宁,图中比例尺为1:30000000,即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Km,故西宁到兰州大致为0.5~0.7cm,故其代表实地距离为180千米左右。(3)三江源中③、④、⑤分别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源头。

(4)图示地区主要为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大气稀薄,冻土广布,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故其人口稀少。

28.下图所示地区长期经受战火洗礼,战争连年,宗教矛盾、领土争端、争夺资源常常引发战争,一次又一次聚集世人的目光。阅读西亚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1)图中开罗是_________(填国家)的首都。

(2)图示区域降水少,河流非常珍贵,图中①河流的名称是____,②河流的流向是_____。

(3)图中③是伊朗,该国扼守着波斯湾的出海口_______(填海峡名称),波斯湾沿岸国家通过该海峡向世界大量出口____________(填能源名称)。

(4)图示区域主要信奉的宗教是________,该宗教分为什叶派和逊尼派,两派矛盾由来已久,积怨颇深,常由此引发战争。

(5)图中④是_____海,在地质史上曾经比今天的太平洋还大,由于板块运动导致不断缩小,最后直至消亡。【答案】(1)埃及(2)印度河 自南向北流(自南向北)(由南往北流)(3)霍尔木兹海峡 石油(4)伊斯兰教(5)地中海 【解析】本题考查中东地区的地理概况。(1)据图可知,开罗是埃及的首都。

(2)图中①河流流经巴基斯坦,为印度河,自北向南流入阿拉伯海。

(3)波斯湾的出口为霍尔木兹海峡,海峡北侧是伊朗。波斯湾是世界上石油储量、生产和出口量最多的地区,故波斯湾沿岸国家通过该海峡向世界大量出口的物质是石油。(4)图示地区为中东地区,该地区居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5)图中④是地中海,受到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力的作用下,不断缩小,最后直至消亡。29.2017年4月,中央第六环保督察组进入湖南开展督察工作,同年7月向湖南反馈督察情况时,明确指出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内大面积种植造纸经济林欧美黑杨的问题突出,需逐步退出。湖南省给相关地区和部门定下的“时间大限”是:2017年12月31日之前,保护区的核心区内,欧美黑杨要全部清理退出。阅读湖南省地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1)需要大面积清理退出欧美黑杨的地级市有常德市、岳阳市和__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一纵一横两条高铁线路经过我省,从图中可知我省的高铁枢纽是_____,横向穿过我省的高铁线路是_________。

(3)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江西的滕王阁和我省的_________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4)“三湘四水”是湖南省的又一称谓,“三湘”常指“潇湘”、“蒸湘”和“沅湘”。“四水”则指湘江、_________、沅江和澧水。

【答案】(1)益阳市(2)长沙(市)沪昆高铁(沪昆线)(3)岳阳(4)资江 【解析】本题考查湖南省的乡土地理。

(1)常德市、岳阳市和益阳市位于洞庭湖区域,三市大面积种植欧美黑杨,故其需要大面积清理退出欧美黑杨。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一纵一横两条高铁线路经过我省,从图中可知我省的高铁枢纽是长沙,横向穿过我省的高铁线路是沪昆高铁。

(3)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江西的滕王阁和我省的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中考化学解析版 篇6

1.(山东省济宁市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A卷))2017“感动中国”人物黄大年,怀着一腔爱国热情义无反顾返回祖国,不计得失、顽强攻关,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在祖国的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事业上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黄大年之所以“感动中国”,是因为他

①勇于创新,推动我国科技的发展 ②善于与人合作,实现合作共赢 ③勇担责任,无私奉献 ④热爱祖国,以国家利益为重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黄大年身上具有的优秀品质。抓住题文中的关键语句“怀着一腔爱国热情义无反顾返回祖国,不计得失、顽强攻关,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由此可以看出,黄大年热爱祖国、勇担重任、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等,所以①③④符合题意;②在题文中并没有体现出来,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B。2.(山东省济宁市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A卷))2017年8月,一段“小车斑马线前礼让老人,老人脱帽鞠躬致谢”的视频刷屏网络,引起网友热议。这段视频启示我们应

①诚实守信,赢得他人的信任 ②相互礼让,构建和谐社会 ③遵守交通法规,做守法公民 ④文明交往,尊重他人,懂得感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B 点睛:本题是组合式选择题形式,运用排除法较容易选出答案。很容易排除①。注意做题技巧的积累和训练。提高做题准确率。

3.(湖北省襄阳市初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下列选项属于正义行为的是 A. 经济制裁,欺凌弱小 B. 维护团结,促进统一 C. 弄虚作假,欺行霸市 D. 趋炎附势,奉承献媚

【答案】B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正义行为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根据所学,凡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反之属于非正义行为。所以ACD属于非正义行为,B属于正义行为,正确答案选B。

4.(山东省威海市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网络消费时代,每个人在提供或接受服务时,既是点评者也是被点评者。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们要在理解他人的基础上妥善点评②对他人负责也就是对自己负责③谨言慎行,坚决不差评④三思而后行,避免为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损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③④ 【答案】B 5.(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思想品德试题)扶贫先扶志,要引导贫困户由“要我脱贫”,变成“我要脱贫”,这句话强调要 A. 加大对贫困地区资金投入 B. 激发贫困户主动脱贫意识 C. 完善贫困地区的社会保障 D. 关注因病导致贫困的家庭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扶贫的相关问题。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由“要我脱贫”,变成“我要脱贫”,说明贫困户从意识上脱贫,否则作为贫困户,很难做到脱贫,故B正确;ACD的说法与题干无关;故选B。6.(2018年湖南省衡阳市九年级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北京同仁堂上海分店营业员小周,由于疏忽给买药的顾客报错药剂量。当小周意识到自己的过失后,便在《新民晚报》上登出紧急寻人启事,终于找到了买药的顾客,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事故。小周这样做

A. 表明他对别人负责,对自己不负责 B. 是为了掩盖自己的过失 C. 是对他人负责,勇于承相责任的表现 D. 是为了逃避自己的责在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题文中的小周在发现自己的过失后主动寻找顾客,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任也是对顾客负责任的表现,说明他的责任意识强,C观点正确,A、B、D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答案。7.(北京市2018年中考政治试题)志愿者积极参加“做好垃圾分类投放”公益活动。他们不辞辛劳,到社区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帮助居民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增强了居民的环保意识,也提高了自己与居民沟通的能力。这说明

A. 参加公益活动只能走进社区 B. 志愿者承担社会责任,没有任何收获 C. 参加志愿活动就是为了获得他人赞许 D. 志愿者奉献社会,自身能力也得以提升 【答案】D 8.(北京市2018年中考政治试题)小勇不小心撞坏了同学的眼镜。从负责任的角度看,对下列做法评价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把同学的眼镜撞坏,我们应该向同学赔礼道歉,请求同学的原谅,并赔偿给同学,弥补自己的过错,D观点正确,A、B 观点评价是没有对自己行为负责任的表现,错误;未成年人也应当对自己能够负责任的事情负责,C 观点过于绝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D答案。

9.(河北省2018年中考文综(思想品德部分)试题)热心追问迷路老人信息并拨打其家人电话;为累得满头大汗的快递小哥送上一瓶水;在装有玻璃渣儿的垃圾袋上特意贴上提示纸条……这些凡人善举 ①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境界 ②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③有助于形成自由的价值取向 ④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A. ①②③ B. ②⑧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 10.(湖南省娄底市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某校高三女教师郭现蕊患腰椎间盘突出,坚持双腿跪在椅子上讲课,其视频走红网络。谈及自己意外“走红”,她说:“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五十天高考冲刺路,我跪着也要与我的学生们风雨同行。”“跪椅授课” ①是对教育事业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体现 ②表明只有牺牲个人利益才能维护集体利益 ③提醒我们要关心和呵护教师的生命健康权 ④是对直面挫折优良品格和奉献精神的展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题文中高三女教师面对疾病的困扰,不屈不挠,是敢于面对挫折,具有坚强意志和无私奉献精神的表现。“跪椅授课”体现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同时提醒我们要关心和呵护教师的生命健康,所以①③④观点正确,②观点太绝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选C。11.(湖南省娄底市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镜头:一位骑摩托车的小伙子跟随车流等红灯时,发现一辆黑色轿车上有人随手扔出一个包装袋。小伙子立刻下车,俯身捡起了包装袋,轻敲车窗,并举起包装袋。最终,车上的人惭愧地收回了包装袋。镜头中该小伙子的行为

①守护了正义,传递了正能量 ②展示了自身良好的素质和形象 ③彰显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④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12.(湖北省孝感市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2017年10月8日正式施行的《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要求: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应当履行群组管理责任,依据法律法规。用户协议和平台公约。规范群组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构建文明有序的网络群体空间。互联网群组成员在参与群组信息交流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文明互动、理性表达。对此规定,下列观点你认同的是 ①上网要遵守道德与法律 ②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 ③角色不同,则责任不同 ④公民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行使权利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题文中的互联网管理规定表明,作为公民有网络组群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遵守网络规则的义务,在上网过程中遵守道德和法律,认识到权利义务的一致性,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认清自己的角色,扮演好自己的责任,所以①②③④都正确,正确答案选A。13.(山东省青岛市2018年中考政治试卷)2018年起,我国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此举 ①解决了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②体现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④能迅速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公平正义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我国全面取消各种高考加分项目,是为了维护教育公平,表明国家致力于维护社会公正,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等,①④观点太绝对,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答案选B。

14.(湖北省咸宁市2018年中考政治试题)中国古代有很多表现做人优良品德的诗句,如欧阳修的“正直者不可屈曲”,杜甫的“达士如弦直,小人似钩曲”,陆游的“白发向人羞折腰”。这些诗句都形象地说明了找们

A. 每个人都要遵守社会规则 B. 要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C. 每个人都要有合作和竞争意识 D.要正确对待不公平现象 【答案】B 点睛:在社会进程中,凡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尤其是尊重人的生命权,公正地对待他人和自己。有正义感、为人正直,这是做人应该具有的优良品德。

15.(陕西省2018年中考政治试卷)2018年5月14日,正在执行飞行任务的川航客机,因前风挡玻璃脱落而处于紧急危险状态。机组成员沉着冷静、规范操作,成功将飞机安全备降在成都双流机场。机组成员()

①果断处置,具有高超的职业素养 ②珍爱生命,保护了乘客的生命健康 ③自信自强,是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④恪尽职守,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题文中的机组成员在遇到险情时沉着冷静,最终安全降落,体现了他们遇事果断,恪尽职守,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④观点正确;机组成员的行为保护了乘客的生命健康权,做到了珍爱生命,②观点正确;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表现,③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答案。

16.(北京市2018年中考政治试题)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共同奋斗。

人物一 一位科学家带着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舍弃海外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回到国内,在30多平方米的旧实验室里白手起家。他不畏挫折,克服重重困难,带领团队潜心研究,敢于突破,大胆实践,首创了全新的基因分型算法,构建出高密度的水稻单倍体型图谱,在水稻分子设计有种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研究成果。

人物二

“择一业,,精一事”,这是一位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从事零件精深加工的工人对“工

匠”的理解。他苦练基本功,以“把每件产品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孕育”的态度对待工作。现在,即使闭上眼睛,他仅凭声音就能准确判断出刀具的走动位置,加工精度达到了相当于头发丝的1/30~1/20的0.003mm,开启了全新的精深加工的微米时代。

(1)说明上述两个人物的事迹突出体现了哪些精神。

(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我国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结合上述两个人物的事迹,谈谈如何在承担历史责任中实现人生价值。

【答案】(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求知精神、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等。(2)示例:

人生的价值体现在对他人、社会的奉献之中。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能为他人带来欢乐和幸福,为社会做出奉献,他的生命就有价值。比如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做到术业有专攻; 创造和奉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生命价值的要求。创造和奉献不仅是一种付出,也会充实人 们的生活,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生命的价值,帮助他人和造福他人的欢乐,积极对待学习;生命的价值需要一点一滴创造,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人生价值 的实现,离不开平凡的工作积累,干好本职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平时学习中积极向上,完成作业,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好准备

(2)本问考查如何实现人生价值,是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考查。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其次可从树立崇高理想、有社会责任感、弘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民族精神、有创新意识、有团队精神等角度作答。

17.(湖南省娄底市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精准扶贫)材料一:2016年、2017年我国贫困人口地区分布情况及数量变化

西部地区 中部地区 东部地区

材料二:人民日报《老郭脱贫记》报道了老郭“年轻时不穷—因儿子生病致贫—自己打工落下脑梗病—享受到扶贫政策—带头种药致富”的曲折故事。当记者采访时,他说:“脱贫靠劳动,不能躺在政策温床上。”、“药材没出芽时,我不顾村民议论和老伴数落,每天到地头悉心照料。”、“对药材除草、浇水、施肥……不敢有半点马虎。”

材料三:我市青年为响应总书记关于“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纷纷加入扶贫帮困志愿者行列。他们深入贫困家庭,一起参加劳动;为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出谋划策;与贫困学生结对子,捐资助学……他们成为扶贫攻坚战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信息?

(2)材料二从老郭的言行中体现了他什么样的优秀品质?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这种品质?(3)材料三中青年扶贫帮困志愿的行动,给我们青少年什么启示?

【答案】(1)①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分布不平衡,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多,需要加强对该地区扶贫。②近年来,我国扶贫工作成绩显著。

③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优秀品质有:意志坚强、自强不息、自立自强、不畏挫折、艰苦奋斗等 培养这种优秀品质 ①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

②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

③善于管理自己培养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能力;

④要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3)①关心社会亲近社会自觉服务社会乐于奉献社会; ②增强社会责任感,勇于承担国家和社会责任; ③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树立远大理想,艰苦奋斗,立志成才,认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

18.(山东省青岛市2018年中考政治试卷)崇德向善大爱至美

青春校园,温馨有爱;暖心故事,动人瞬间。美在平凡细微处,美在无私奉献中。(款款同侪情)

岛城男孩王天宇班上有个同学患有先天性疾病,生活和学习都不能自理。王天宇主动找到老师要求与这位同学同桌。此后,王天宇六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他,帮助他,保护他,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照顾同学的重任。他的善良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浓浓恩师爱)

2017年11月28日早晨,岛城教师崔金华发现班上有一名女生没来上学,给她父母打电话却无人接听。崔老师担心孩子的安危,急忙赶到女孩家,半天也敲不开门。心急如焚的崔老师马上翻墙进入屋内,发现家中三人因煤烟中毒已不省人事。由于抢救及时,一家三口最终脱离了危险

(1)凡人善举,薪火相传。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说说如何向这两位身边的榜样学习,心向阳光,积极传递正能量。(6 分)要求:紧扣事迹,联系实际,观点正确,角度多维,层次清晰。

(2)在人生最闪亮的日子里,我们用汗水书写难忘的故事,用泪水记录成长的悲欢。回顾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请分享一个你与老师、同学之间的暖心故事。要求:言简意赅,请勿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答案】(1)①我们树立远大的理想,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努力学习立志成才,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热爱祖国,报效祖国。②我们要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热心帮助有困难的人。(2)照顾生病的同学,帮助给同学补课。

19.(湖南省娄底市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合作是公平的前提和基础,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答案】错误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公平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公平是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公平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所以题文中的观点是错误的。20.(山东省济宁市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A卷))☆学习身边榜样

韩效伟,曲阜市人民医院儿科医生,山东省第23批援助坦桑尼亚医疗队队员。当时他克服千难万险,无私救治上千名坦桑尼亚病人,并多次为非洲朋友捐款捐物,与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回国后,韩效伟主动报名加入了曲阜团市委主办的“团团教你来带娃”微信群,忙碌的工作之余他总会为群里初为人母的年轻妈妈们解疑释惑。妙手回春的精湛医术、和蔼可亲的服务态度,让韩效伟受到了广大患儿家长的喜爱,成了宝宝妈妈们最信赖的“守护神”。2018年4月,韩效伟被评为“济宁好人之星”。韩效伟的先进事迹向我们传递了哪些正能量?

上一篇:最大的收获作文下一篇:文明礼仪的论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