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精选8篇)
选多篇)
xx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经 验 交 流 材 料
2014年7月,经国务院新农保工作领导小组批准,我区被定为国家第三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和第一批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区。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乡镇以及区直相关部门的不懈努力和大力支持下,在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下,我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扎实有序地推进,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现将我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推进中的一些做法作
以简要介绍:
一、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全区实际参保人数26.9万人,其中参保缴费19.5万人,参保享受7.38万人,收缴保费2544万元,中央基础养老金补贴3039万元,省级缴费补贴557万元;春节前为72624名年满60周岁的老人发放养老金1743万元;应参保享受人员信息录入率为98%。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加强组织领导,积极配强队伍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是我区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区委、区政府将此项工作列为今年的实事工程。2014年8月18日,区委书记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决定成立以区委书记为组长,区委副 1
书记、区长为副组长,区直有关部门、各乡镇主要领导及辖区各派出所负责人为成员的xx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党委书记、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方案的制定、调研、部门协调等工作。
按照上级要求,同时成立了xx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分别从人社局相关业务科室抽调了多名业务骨干到管理中心从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目前,xx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有专职工作人员11名,各项办公设施齐全,人员整体素质高。
各乡镇社保服务所在原有人员的基础上,又进一步配齐补强。目前,5万人以上的乡镇社保服务所有5名专职工作人员,5万人以下的乡镇社保服务所有3名专职工作人员,其中每个社保服务所都至少配备了一名计算机专业人员,办公场所已落实,办公设施已到位,信息系统运行良好,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每个行政村、社区配备了一名代办员,由熟悉辖区情况的人员担任,确保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在基层扎
实开展。
根据业务特点,我区将农村居民养老保险业务与具备广泛农村业务网点、贴近农民朋友的区农村信用联社进行了合作,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业务与工作效率高、服务质量好的邮政储蓄银行进行了合作。经办机构与金融机构为将这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进行了多次沟通协调,为我区广大参保的城乡居民提供了一个高效便民的金融服务平台。
结合区情,科学制定方案
为确保我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顺利开展,多次组织各级经办人员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借鉴周边兄弟县、市经验,结合我区实际,出台了《xx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科学设臵了100元至2014元12个参保缴费档次,对城乡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由区财政为其代缴全部最低标准100元保险费;区财政对参保缴费的烈士遗属、年龄在45—59周岁领
证的独生子女父母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父母每人每年补贴100元;对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烈士遗属、年龄在60周岁以上领证的独生子女父母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父母每人每月补贴基础养老金10元;对连续缴费满15年的参保人员,每多缴费一年,享受待遇时每月加发基础养老金1元;
广泛开展宣传,确保政策家喻户晓
为提高广大城乡居民的参保积极性,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采取多种方式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进行宣传,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深入人心,为后期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稳步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1、深入基层,与群众零距离沟通。印制了近30万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宣传问答》日历,免费发放到城乡居民手中,让农民在家中就可以随时了解政策;利用各乡镇集市日人流量大
以及城区公园、商场人群聚集的特
点,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深入各乡镇、分散到各人群聚集区,设立咨询点,发放宣传材料,现场讲解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解答群众疑问,广大居民群众参保热情普遍高涨。
2、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项全新的社会保障制度,短时间内要被广大城乡居民认识和接受有一定难度,加上城乡居民自我保障意识还不到位,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尤为重要。我区在工作启动后,先后在《xx日报》、《xx晚报》、xx电视台、xx电台等多家新闻媒体中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进行了宣传报道。《xx晚报》以专版的形式,对群众关注高、疑问多的缴费标准、参保条件、待遇标准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政策解读。xx电视台《xx播报》栏目组记者还和业务经办机构工作人员一起,多次深入到乡村及农户家中,进行现场采访,在收视率高的《xx播报》栏目播放。根据农
村居民爱听广播的习惯,区人社局和业务经办机构领导先后五次做客xx电台综合台和新闻台《民生热线》《新闻访谈室》等栏目,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做了深入细致的解读,对现场打进热线的群众提出的问题做了耐心详细的解答,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引导广大居民群众积极参保。
3、全方位深层次,营造宣传氛围。工作启动前,中心工作人员利用业务开展前的间隙,组织各乡镇、街道社保服务所人员在辖区各家属院、小区以及村组的宣传墙上张贴了《致城乡居民的
一封信》,向广大居民宣传讲解政策;在乡镇、街道主要位臵悬挂条幅,刷写宣传标语,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组织人员制作专题宣传片,在区人社局服务大厅的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力宣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相关政策,有力地推进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有序开展。
加强业务培训,提升经办能力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重点在基层,基层所站和代办员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工作进展,为提高基层经办人员业务水平,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编撰《xx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经办》课件,对乡镇社保服务所人员进行集中培训;针对各乡镇街道不同的情况,兵分两路利用周末时间,对各乡镇的村协办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顺利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还组织经办人员认真学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实务手册》,熟练掌握业务经办技能,并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提高经办服务效率和水平。
创新工作方法,科学推进各项工作
1、设立咨询热线,详细解答政策和问题。在业务办理期间,中心设立两部热线电话,由专职人员接听居民的咨询,并耐心解答居民在实际参保中所遇
到的各种问题。有一时难以解答的问题,及时向上级领导反映,以保证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2、建立人员信息传递单制度,确保上报信息准确无误。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对各社保服务所上报的参保材料实行传递单制度,确保各乡镇、街道每次上报的参保人员信息与录入系统的人员信息相一致,做到不错一人、不漏一人,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参保人员信息准确无误。
3、建立三级管理模式,严格登记核查。按照省市文件精神,我区推行了“村委员会登记、乡镇社保服务所审批”三级管理模式,严格按照要求填写参保登记表、缴费明细表、享受待遇花名册,报乡镇社保服务所初审、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中心审批。为了确保春节前年满60周岁以上人员符合待遇领取条件养老金发放到位,我们重点抓好符合待遇领取条件人员的参保登记、待遇领取前的公示和信息录入工作,目前待遇发放前 的有关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预计春节前全区60周岁以上符合待遇领取人员的养老金全部发放到位。
加强督查督导,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为确保城乡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区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并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乡镇,要求各乡镇将目标任务分解到村,实行区领导包乡镇,乡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片,全面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工作。区政府还将试点工作列入区政府目标考核,制定出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
为确保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顺利开展,区政府多次召开调度会,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同时,区政府以《督察通报》的形式,每周对各乡镇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综合汇总和排名,对任务完成快、工作做法好的乡镇给予表扬,并以召开现场会的形式进行经验交流,从
而带动部分工作进度迟缓的乡镇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完成目标任务。
强化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运行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按照规定纳入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单独记账、单独核算,按有关规定设立了财政专户、收入户和支出户,并实现保值增值、定期结息。保费的收缴和养老金的发放过程做到了登记造册,严禁私吞、挤占、挪用参保缴费和出现冒领养老金现象。乡镇、村两级定期公示参保人的个人缴费、政府补贴和待遇领取资格等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指导意见”指出,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实施范围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基本一致, 2012年基本实现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年满16周岁 (不含在校学生) 、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镇非从业居民, 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指导意见”称,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构成。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1000元不等10个档次, 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 多缴多得。国家依据经济发展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2011年,笔者参加了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调研工作组,参与对全区新农保45个试点县(区,以下简称县)中的22个县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情况调研,涉及应参保人数约543万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人员110万人)。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基层经办机构和工作人员以及参保农户等方式,听取了当地政府有关试点情况通报以及当地群众和相关部门对试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查阅了部分试点县、乡镇、村的相关资料。在调研的基础上,笔者对试点工作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为加快推进广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
(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概况
2009年9月,广西正式启动第一批新农保试点工作,涉及14个县,截至2012年12月,应参保人数258.79万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58.84萬人),实际参保216.95万人,参保率84%,发放养老金439333万元,发放率99%,收缴养老保险费16008万元。
2010年7月,新农保第二批13个试点县启动,截至2012年12月,应参保人数 27.79万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63.95万人),发放养老金47974万元,发放率99%,收缴养老保险费14656万元。
2011年,新农保第三批45个试点县、第一批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66个试点县工作启动。截至2012年12月,应参保人数 990.35万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215.29万人),发放养老金54702万元,发放率76%,收缴养老保险费 29847万元。
2009年9月至2012年12月,全区共有72个县(市、区)开展新农保试点工作,覆盖面从第一、二批的24%扩大到66%,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覆盖范围直接达到60%。
(二)试点县开展工作基本情况
各试点县高度重视,按上级要求积极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在组织机构建设方面,一是成立了领导小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的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都成立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领导任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领导小组成员,统一领导和协调开展此项工作;二是绝大部分试点县都成立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并配备了相关工作人员,而且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人员编制;三是试点县的乡镇(街道)均成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村(社区)设有业务办理点等工作平台;四是大部分试点县都能根据本地实际安排工作经费,从而保证工作开展;五是自治区为各试点县统一配备了办公设备,大部分试点县根据工作实际也添置设备,确保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准备工作方面,全区72个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的工作都能做到有条不紊:一是按规定制定实施办法和工作方案并顺利得到自治区批复;二是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工作;三是派人参加计算机业务操作培训,仅2011年一年就举办了20多期培训班,800多人参加了培训;四是按规定在金融机构开设相应的社会保险基金专户。
在财政补助资金的落实方面,中央财政以及自治区财政应下拨各试点县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补助资金已全部足额到账。同时,各试点县相关部门积极协调配合,做了大量积极的工作。
二、试点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组织机构不健全
经办机构未完善且名称不统一。如县级机构有的叫“农村养老保险处”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管理所(中心)”、“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管理所(中心)”等,乡镇级有的叫“社会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有的叫“社会保障服务所”等等,有些甚至没有相应的经办机构。由于机构名称不统一,影响了公信力,而没有经办机构,则无法开展工作。
(二)人员配备不足且素质不高
一是无机构无人员或有机构未增编制;二是大部分试点县增加了事业编制,但达不到业务增长需要;三是部分县虽然增加了编制,但人员是从机构改革的富余人员中调剂的。在调整进来的人员中,大多数年龄结构偏大、知识结构偏低,绝大部分人员缺乏计算机操作知识;四是部分没有设立机构的县,县级经办工作人员全部从人社部门临时抽调,而乡(镇)也是没有专职人员负责,人员流动性大,严重影响了工作的开展;五是部分从事业务经办的村干部没有经过政策和业务培训,尤其是去年村委换届后新当选的村干部,没有经过培训,作为一线的工作人员,对政策不熟、业务操作不懂,势必影响工作正常开展。
(三)基础工作薄弱
对应参保人数掌握得不够准确,导致了资金测算不准。公安部门的户籍反映的人口数、统计部门的人口统计数、人社部门调查摸底数存在一定的出入。同时,在应参保人员中,特殊人群的具体数字掌握得不够准确,导致财政应补助资金测算不准,给工作造成了被动。
业务信息管理系统网络联通工作建设滞后,尤其是乡(镇、街道)村级的业务信息管理网络未能及时联网,在笔者2011年参与调研的22个县中,当时所辖乡镇的业务信息管理网络均未及时联通,直接影响了工作的推进。
部分试点县的参保基础数据未按规定录入电脑,仍采取手工操作方式,从而造成了重复劳动、效率降低,数据准确度难以把握。同时,对业务档案管理工作还不够重视。
(四)经费保障不足
大部分县未将工作经费列入当年财政预算,临时划拨又无参照标准,随意性大,而上级补助工作经费有限,大多数试点县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开展。
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相关工作部门没有充分认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重大意义,对政策学习钻研不深、理解不透。同时,宣传的力度不够,基础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要积极地向当地政府汇报,争取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三、对策建议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工作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干部职工必须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由政府主导建立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工作,不单单是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需要各方的力量共同努力。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统一领导、统一协调、加大投入,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齐抓共管,积极稳妥地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二)明确工作目标,加大工作力度,稳步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工作
国务院提出要在2012年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两项制度的全覆盖。截至2011年12月,全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除了三批共72个试点县外,新农保制度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分别还有38、41个县尚未覆盖,任务艰巨。
一是要提早谋划,争取主动。建议2012年适时召开新农保经办机构人员会议,认真谋划全年工作,争取工作主动,确保完成任务。
二是要加强指导,搞好测算。要认真总结第一、二、三批试点县好的经验和做法。最重要的是自治区和市级经办机构人员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尤其是指导好各县按要求做好细致的摸底调查,填写相关表格,采集相关数据,切实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表、表不漏项,力争基础数据准确无误,为资金测算打好基础,为启动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nlc202309010649
三是广泛宣传,深入人心。各地要创新政策宣传和工作方式,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标语、图表、手机短信等媒体载体进行宣传,也可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唱山歌形式进行宣传,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相关社会组织和居民积极分子的作用,深入社区,解疑释惑,让群众听得懂、能理解、好接受,使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从而引导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自愿参保、积极参保、长期缴费、长缴多得,真正把党的政策宣传好、落实好。
四是全面培训,提高素质。通过试点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基本稳定,人员培训应早计划、早安排,分期分批全员培训,尤其是对在最基层的一线经办人员如村干部要进行全面培训,不断提高经办人员的素质。
五是督促检查,重在落实。建议成立自治区督查工作组,对县级工作进行督查。建立调度制度,对今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度,定时将工作情况向全区通报,促进工作开展。各地要将目标任务细化分解、责任到岗、量化到人,层层落实。
六是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建议每个市要抓1-2个示范县、10个以上示范乡、20个以上示范村,抓典型,表先进,以点带面,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根据自己实际建立相应的奖励或激励制度,全面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三)加强基层建设,夯实基础工作,扎实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一是当地的人社部门要积极地向政府报告,成立专门的经办机构;二是统一经办机构名称,提高政府公信力;三是在目前国家尚未出台经办机构管理服务标准情况下,各地人社部门应根据业务工作的实际向当地政府争取增人增编,在编制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采取开发公益性岗位的方式。一些临时性、突击性工作也可以积极探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完成。如条件允许,还可以考虑聘请村干部为协管员,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落实好办公场地,保证工作正常运转;五是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管人管事,进一步规范管理;六是积极加强与上级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及早做好业务经办管理信息系统网络联通工作,为业务开展做好充分准备;七是进一步抓好档案管理工作,使参保原始数据完整无缺;八是继续实行公示制度,进一步完善养老金领取的资格认证工作,确保基金安全;九是加强个人账户管理,真正为参保人员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
(四)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基金安全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是城乡居民的“养命钱”,各级经办机构要时刻把确保基金安全放在第一位。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强监督管理,无论是政府补贴、个人缴费还是集体补助和其他社会经济组织资助,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基金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核算;养老保险费的收缴要尽可能通过金融部门收缴或代扣,确实要收缴现金的,应由金融部门代为收缴、由社保经办人开票和管账;养老金的发放要严格按规定通过银行实行社会化发放;要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现行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会计管理制度规定,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管理工作。
各级人社部门要切实加强基金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业务流程,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对基金的筹集、上解、划拨、发放进行监督和定期检查,并定期公布基金筹集和支付信息,做到公開透明,要保证领取养老金人数的精确管理和动态管理,加强社会监督,每年要在行政村屯对参保人缴费和待遇领取资格进行公示,确保基金安全。
(五)加强配合,形成合力,妥善处理新、老农保制度的政策衔接
各地人社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民生工程,应积极向政府争取将该项工作列入当年绩效考评指标进行考评,与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通力合作,共同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的相关规定,深入细致地做好政策的说明解释工作,从而实现新老制度的平稳过渡。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局)
高桥镇开展“三心工程”试点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深入实施“三心工程” 不断提升非公企业党建水平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是新形势下党建领域的拓展和延伸。导入品牌理念,创新工作机制,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是新时期非公党建的方向和要求。自去年以来,我镇非公党建工作在市委组织部的指导和帮助下,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积极开展了以“围绕企业发展中心、强化企业党组织核心、凝聚企业员工人心”为主要内容的“三心工程”试点工作。在试点中,我们以“电教先行”为手段,以开展“五个一”活动为重点,强化基础,完善制度,积极做好“规范、深化、探索”三篇文章,实现了非公党建和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达到了“企业需要、业主认同、党员欢迎、职工拥护”的良好成效。 一、活动背景 我镇目前共有非公企业75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3家,省级集团4家。从业人员13170人,从业党员262人。建有党委1个,党支部18个,联合支部2个。按从业人数看,员工人数在50-99名的15家企业都有党员,已建立党组织的有8家;100名员工以上的非公企业18家,单独建立党组织的有13家,归属所在村工业支部管理的有4家,外商独资企业1家。镇党委下派党的工作员21人。在这些党组织中,已建立党员活动室的有21家,电教点18家,示范点5家。 从我镇开展非公党建多年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由于非公企业党建起步时间较短,发展相对滞后,与非公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体系重要经济支柱的地位很不相符,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综合分析非公党建现状,我们可以发现还存在着相当多的空白领域需要填补,深入开展非公党建的空间还相当广阔。 (一)非公党建在企业中的作用不够明显,影响力还不够大。面对非公企业迅猛发展的形势,我镇非公党建工作抢抓机遇,加大力度,始终保持一种与时俱进的工作态势。党组织全覆盖工作大步推进,积极创造条件,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先后组建党委一个,党支部20个。但是,也不可否认,在非公党建上我们还普遍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重组建、轻管理”的现象。虽然也有部分企业在党建上善于创新,成效显著(如富轮集团党委),但总体来看,发展还相当不平衡,大部分企业缺乏规范的工作制度,活动形式单调,组织活动随意性大;一些党组织建立后,工作仅仅停留在定期组织学习或发展党员等常规工作上,缺乏创意,偏重于政治说教,实效较差;也有一些党组织不善于结合实际,不能根据企业需要和围绕企业发展中心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在企业中的影响力不大;有相当部分党员在思想上还存在着误区,总认为在企业工作主要是为企业主打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既没有必要,也缺乏空间;有的党员因为考虑个人因素较多,认为组织关系在村里影响力大,有说话份,而在企业中则相对体现不出,所以不愿将关系转到企业;有些企业主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思想上不重视,认为党建工作都是一些务虚的工作,对企业发展关系不大,党组织建与不建无所谓,对党组织发挥作用也不抱太大的希望;也有部分企业因为缺乏得力的党务工作者,缺乏活动场所,党建工作只有架子,没有实质性内容,更谈不上发挥作用,促进企业发展了。正因为存在这些问题,所以如何进一步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中的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已成为当前组织建设的一个新的课题。 二、“三心工程”主要做法 我镇“三心工程”的试点于~年5月开始实施,到目前已基本结束。按照“双强企业抓示范、骨干企业抓规范、一般企业抓拓展”的要求,我们对照高桥实际,分析现状、查摆问题、寻求对策,探索出了一条在不同类型企业中深化党建的新途径。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努力营造“三心”试点氛围。自接受市委试点任务后,镇党委高度重视,层层动员,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了专职人员抓试点工作。镇党委对全镇非公企业进行了调查摸底,在对当前非公党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制定了“三心工程”试点方案。及时召开了试点动员大会,充分利用广播、横幅、会议、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工具大张旗鼓的进行了宣传,使“三心”理念深入人心,为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二)典型引路,重点突破,努力打造“三心”试点精品。在试点工作中,我们确立了“典型引路,重点突破”的实施策略,把“三心”试点的核心内容放在建立一批特色鲜明、作用明显、能形成精品效应的党建示范基地上,把试点重心放在一些条件相对成熟、具有全局牵动性或发展前瞻性的领域。确定了富轮、云森、仪表总厂等三家经济强、党建强的“双强”企业作为试点单位,确定金火机床厂作为“三心工程”联系点。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企业规模、性质和党建现状的不同,突出不同的重点,在不同层面上凸现“三心工程”的成效,从而使试点工作取得了更大范围的经验。如富轮集团,重点探索了在中外合资企业中,面对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经营理念和不同的意识形态,如何强化党组织作用方面的经验;云森集团,重点探索了在大集团中,面对企业子公司众多,党员分散,流动性大的现状,如何加强党的凝聚力方面的经验;仪表总厂,重点探索了在一般性规模企业中,如何进一步围绕企业发展中心,通过完善制度、规范操作来强化党建基础,增强党组织核心作用方面的经验;金火机床,重点探索了在未建立党组织的企业中如何抓组织覆盖、抓党建氛围、抓电教先行等方面的经验。 (三)完善制度,夯实基础,努力凸现“三心”试点成效。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以强化基础为抓手,着重抓了“五个一”: 1、完善一个“三心”电教播放点。在原有电教播放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电教设备,健全电教播放制度。镇党委统一下发了《杭州党员电教》等播放资料;统一了“三心”标识,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三心”视觉识别系统;统一制作了“三心”党建工作制度,并全部上墙。 2、建立一个“三心”宣传长廊。在试点企业中,统一建立了一个宣传廊,作为宣传“三心工程”的主阵地。在宣传内容上,根据各个企业的实际,重点以“三心”实施计划、“三心”主题实践、企业文化、方针政策等内容为主,使党员电教工作的载体功能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 3、健全一个“三
心”科技实践园地。主要结合党员责任区和党员示范岗活动,着眼于员工业务技能的提高。围绕“在党员中发展科技能手,在科技能手中发展党员”这条主线,积极开展技术比武,技术创新活动,通过党员电教科技示范车间、示范岗等载体,强化了党员在企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和骨干地位。 4、开展一次“三心”主题实践活动。在试点中,我们着重以“三心”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指导企业因地制宜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使“三心”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如云森集团支部积极开展了“‘三心’帮困”活动,于去年底筹集资金5000余元,共慰问困难职工8人;富轮集团党委积极开展了“‘三心’民主恳谈会”,集思广益,号召全体党员对企业发展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议;仪表总厂支部开展了“优秀电教片播放月”活动,通过播放《海尔经验》、《历程》、《外企成功的奥秘》、《人命关天的事》等一系列电教片,进一步增强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创业意识和拼搏意识。 5、统一了“三心”形象标识。通过在电教室张贴以“三心”图案为背景色的制度牌,在车间挂置“三心”安全标识、质量标识,在办公楼悬挂“三心”企业方针、发展理念等方式,极大地增强了“三心”工程的社会影响力。 三、“三心工程”试点成效 (一)为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提供了舞台。通过实施“三心工程”这一具体有形的载体,提高了广大党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拉近了党组织和群众的距离。在“三心工程”的影响带动下,党员干部投身于企业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加强了,党员之间、职工之间“争、赶、学、超”的氛围日益浓厚,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得到体现。 (二)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在试点中,明确“三心工程”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三心”主题实践活动中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大局。在工作思路上,坚持“为企业所需要,为业主所理解,为职工所拥护,为党员所欢迎”的原则,紧紧围绕企业发展中心,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强化企业文化建设,使“三心工程”成为企业加快发展的推进器,技术创新的增压机,提高效益的催化剂。 (三)为走向更广阔的党建领域积累了经验。试点工作的~完成,为“三心工程”的全面铺开奠定了基础,为非公党建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品牌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利于党建工作的整体提升和全面推进。 四、“三心工程”的几点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基础。一个企业党建工作好不好,企业主的重视程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加强非公党建工作,必须加强与企业主的沟通,取得企业主的支持。领导重视了,资金、人才、活动场所等要素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二)注重实效是关键。“三心工程”是一项务虚的工作,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主题实践活动去推动,必须立足于实效。建一个电教点很容易,无非是人、财、物和制度的落实,基本可以一步到位,而开展经常性的活动形式则需要精心组织和谋划。从以往的工作中,我们可以知道,一项务虚的工作如果不注重实效很容易流于形式,甚至会出现全年工作花一天、两天就完成的弄虚作假现象,加上有时教育内容的滞后性和盲目性,极易造成整个教育效果不明显,所以,开展“三心工程”必须依托于大量的主题实践,如技术比武、扶贫帮困、学习座谈等等,必须避免空洞说教,要有注重可参与性,注重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善于创新是灵魂。“三心工程”尚处于起步试点阶段,没有经验可循,没有现成的模式可照搬,必须要在摸索中创新,在实践中进步,必须针对各个企业的不同情况,结合实际,善于创新,因地制宜的开展工作。 总之,开展“三心”试点工作后,我镇非公企业党建基础进一步强化,制度进一步健全,为党建理论的探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尝试。但由于这项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主要有:(一)部分企业主对这项工作还不够重视,支持力度不够。(二)是发挥作用不够明显。部分企业只重形式,不重实效,不能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这一中心开展工作,成效不够明显。(三)是企业党建工作发展不平衡,主要存在着经济实力不平衡、党组织领导能力不平衡、企业主意识不平衡等现象,限制了这一工作的全面铺开。(四)是电教基础不够扎实,党组织全覆盖还需进一步加强,电教室未建或设施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的情况还较多存在。针对这些问题,镇党委将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深化对非公党建工作的认识,总结经验、扬长避短、创新思路、规范运行,致力于非公党建的完善和创新,着力于“三心”品牌的延伸和推广,不断将我镇的非公党建工作推向深处。
发布时间:2008-01-11 点击次数:785 次作者: 稿件来源:纪委监察室
完善工作机制 加大工作力度 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今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司法厅委员会关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意见》和省司法厅纪委关于开展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试点工作的部署,紧密联系我市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实际,积极探索适合本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新机制、新举措,有力地促进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为司法行政工作步入良性循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组织基础。
一、强化责任落实,努力构建齐抓共防机制
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各有关单位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组织保证。对此,我们从强化责任主体、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入手,努力营造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
第一,加大责任教育力度。针对少数同志存在的“司法行政部门行政审批项目少,掌握的经费不多,可动用的权力资源有限,抓党风、反腐败的压力不大,抓多抓少不会出大问题”等模糊认识,组织大家深入学习中纪委七次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剖析一些腐败大案和本市查处的一批腐败案件,认清所有搞腐败的人都是思想、道德和操守上出了问题,走的都是一条信念动摇、精神颓废的蜕变之路。从工作职责和面临的执法环境看,司法行政部门掌握着一定的行政执法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
对社会上自由主义和不良风气的影响,在履行职责上、自身要求上同样面临着考验,经受着诱惑。“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的执政能力要靠党的领导干部来实现,党的先进性要靠全体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反腐倡廉是我党的一项长期的任务,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不断加强世界观改造,提高政治敏感性,保持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增强做好反腐倡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使党员干部、特别是班子成员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切实担负起反腐倡廉的政治责任。
第二、加大制度建设力度。抓好责任分解,明确责任主体,先后制定了《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主要工作组织领导与任务分工方案》和《关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意见》,从责任目标、责任内容、责任主体和责任追究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和要求,局主要领导同二级机构、各科室主要负责人、县市区司法局主要领导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把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分解细化,落实到具体部门,明确到责任人,充分体现了“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的“一岗双责”责任机制。
第三,加大考核追究力度。坚持“业务工作谁主管,廉政建设谁负责”,严格责任考核,强化责任追究。局党组经常听取分管领导和各科室主要负责人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情况,半年进行考核讲评;年底向党组报告重要工作时,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今年6月份,我们还召开了全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分析汇报会。注意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纳入创优评先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同时,严肃组织纪律,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维护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严肃性。
第四、加大组织协调力度。针对市局领导班子调整和人员变化,及时调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组织领导与任务分工,进一步明确职责。注意掌握党员干部的现实思想反映,及时提出经常的思想教育和管理意见,确保廉政教育不断线,廉政监督经常化。注意把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与平时工作紧密结合,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考核;对省司法厅和上级纪检机关部署的专题教育、专项治理等大项工作任务,纪检组及时向党组汇报,并协调各部门共同抓落实。下半年,按照省厅开展廉政法律知识竞赛活动的要求,我们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掀起学习廉政法律知识的热潮,成功举办了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廉政法律知识学习和竞赛活动。
二、加强廉政教育,努力构建教育防范机制
我市司法行政系统下辖8个县(市)区司法局、108个司法所,有司法助理员369人;一个市属监狱(清流监狱),有监狱人民警察157人(含以工代干83人)。全市还有24个律师事务所,注册律师191人;7个公证处,注册公证员25人;1个司法鉴定所,注册司法鉴定人10人;9个法律援助中心,注册律师26人;92个法律服务所,注册法律服务工作者312人,从业人员多,涉及范围广,掌握着一定的行政执法权。预防腐败必须着力构建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增强全体人员依法行政、廉洁执业的意识。
一是积极构建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建立由市局主要领导负责、纪检组、政治处、机关党总支、清流监狱、律师协会、公证处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廉政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廉政教育指导性意见,着力把党纪条规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溶为一体,每季度突出一个主题,每月实施一个专题,使廉政教育步入经常化、制度化。
二是进一步完善教育制度。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党组理论学习和干部学习总体规划。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季度安排集体学习廉政建设方面的内容不少于两次,并结合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交流学习体会。局机关每月安排四个半天集中学习,其中一个半天有针对性的安排反腐倡廉教育内容,由局党组成员轮流作辅导。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勇曾担任过天长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有丰富的反腐倡廉工作经验,今年两次给局机关上廉政党课。同时局党总支加强对律师、公证员机构党支部学习的督促检查,开展电子党务,落实教育内容,增强了学习效果。
三是充实教育内容,使教育更加紧贴实际。在进行党的“四个基本”(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党章、宪法和廉政法规教育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政法系统开展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教育活动和本市开展的党风廉政建设学习教育月活动,因事而宜,因人施教,突出重点。对党员领导干部突出进行了政治理论、思想道德和廉洁自律教育;对机关公务员突出进行了依法行政、执法为民和廉洁从政教育;对监狱人民警察突出进行了法律法规、执法为民和廉洁奉公教育;对法律服务人员突出进行了职业道德、诚信为民和廉洁执业教育,取得了明显效果。
四是创新教育形式,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既重视正面道理说教,又注意反面典型警示,在清流监狱建立了反面警示教育联系点,让在押犯罪人员现身说法,使党员干部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社会实践,组织党员干部到市局联系的扶贫帮困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培育艰苦创业精神。我们还利用市局创办的“两报一网”(滁州法治报、滁州司法简报、滁州司法局网站),开辟廉政教育专栏,较好地增强教育主题的送达功能;通过组织廉政建设书画比赛,廉政歌曲大家唱,收看反映廉政建设电视录相等活动,寓教于乐,较好发挥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教育中的支撑作用。
三、注重制度建设,努力构建制约监督机制
制度建设是反腐倡廉的重要保证,是惩防体系的核心,也是惩防体系的载体。我们注意研究和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倡廉工作的特点和规律,针对司法行政系统反腐倡廉面临的实际,建立健全相应的法规制度,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体制机制,使权力决策更加民主科学,政策执行更加公正透明,监督更加有力有效,不断提高反腐倡廉的法制化水平。在工作决策谋划上,坚持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健全了《党组议事规则》、《局长办公会议制度》和《贯彻民主集中制建设实施细则》,从议事内容、议事程序和决议的执行等方面作了规范,重大问题做到集体研究决定,不搞“一把手”个人说了算,避免决策上的失误,确保决策科学化和有效性;班子成员按照分工抓落实,避免议而不抓、抓而不实的现象,确保党组决议变成集体意志和行动。在敏感问题的处理上,增大透明度。制定了《干部竞争上岗实施办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一系列用人政策,严格按标准和组织程序选拔任用干部。去年整合后的市公证处主任和副主任就是通过公开报名、竞职演说、民主推荐、党组确认产生的;今年市局机关调整和提拔使用5名中层干部,新提拔任用14名监狱干警,也是严格按组织程序进行的。为了使创优评先工作纳入规范化轨道,市局制定了《落实岗位责任制评分细则》,对记功、奖励、评先进采取逐项打分、量化评定,较好地体现出公开、公平和公正。修订了《财务管理规定》,经费开支均由经办人签字、分管领导审核、“一支笔”审批,重大经费开支均由党组研究决定,充分体现了党组集体理财。市局机关办公室装修并更换办公用品,虽说投入经费13万余元,但局党组仍然采取公开招投标,并成立专门的工程监管小组,对工程质量进行全程监督。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上,从严要求。严格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五条禁令、六个不准”规定,制定了《领导干部公务用车规定》、《领导干部公务接待规定》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从用车、接待、子女上学等日常生活上,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局领导班子成员坚持做到私事不用公车,私客不安排公费接待,子女上学不接受礼金。
加强监督是反腐倡廉的关键。第一,在监督内容上强调联系实际,增强针对性。注重对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的监督,这既是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干部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注重对党员干部履行职责的监督,确保在工作中能够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从严要求自己,使党员干部在履行职责中少受诱惑,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充分体现对党员干部的爱护和关心。第二,在监督措施上强调形成合力,注重操作性。加强党内监督,坚持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层组织生活”,自觉接受党组织的监督。强化上级对下级的监督,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半年工作小结时,班子成员把落实廉政规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汇报,年终专门向局党组和上级纪委、组织部门书面报告廉政工作。坚持对新任科级干部任前廉政谈话制度,对个别党员干部有轻微违纪行为,不需给予纪律处分的,按干部管理权限及时进行诫勉谈话。强化同级纪检监督,履行对重大决策和执行的同步、实时监督职责,运用走访座谈、“三谈两述”、信访工作等监督方式,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实行监督;加强对领导干部家庭重大事项的监督,落实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开展群众监督,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对涉及“权、钱、人”等重大事项能公开的要公开,使全体人员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第三,在监督手段上强调依法办事,体现严肃性。建立和完善纪检监察信访工作机制。及时处理信访投诉举报问题,对投诉举报的问题,不护短、不遮丑,一经查实,严肃查处。加强行政监察工作,健全政风行风和效能建设监督制度,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开展执法监督检查,防微杜渐,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四、拓展工作领域,努力构建全方位联动机制
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就是要建立思想教育的长效机制、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不断拓展反腐败倡廉领域,抓住腐败易发多发的重点部位,上下联动,堵塞漏洞,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第一,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光靠领导机关不行,必须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才能推进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整体发展。对此,我们注意加强对二级机构、县市区司法局廉政建设的督察与指导。年初,市局党组就加强基层司法行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作了专门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半年工作总结,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工作小结的重要内容,一同检查和讲评。在监狱廉政建设上,积极协助监狱加强对干警的廉政教育,进一步强化全体干警依法管理罪犯的意识。在指导监狱抓好廉政教育的同时,重点加强监狱生产经营活动、干警执法行为和对罪犯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的监督检查,有效地杜绝了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上半年,市局对清流监狱2004年以来办理的罪犯减刑、假释、保外就医逐项逐人进行检查,均符合法定条件和法律程序。今年来,监狱干警没有发生收受罪犯家属礼金,接受罪犯家属吃请等违纪问题。在律师、公证员队伍的廉政建设上,重点指导市律师协会、市公证处深入开展律师事务所规范化建设和公证员队伍教育树形象活动,强化职业道德、规范从业行为,着力解决高收费、乱收费等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进一步规范了法律服务秩序,净化了法律服务市场。在县市区司法局廉政建设上,重点指导县级司法局建设过硬班子,带出过硬队伍。县级司法局长选配,必须征得市局党组同意,对廉政规定执行不好,自身要求不严的拟任人选,建议不给予任用;副局长任用必须报市局备案。
第二,拓展领域,发挥作用。以机关效能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机关依行政、廉洁从政的能力和水平。制定了机关效能建设十二项工作制度,紧密结合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各项任务,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的内容和要求,较好地把抓党风与抓政风有机结合起来,以机关效能建设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落实。特别是我们以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以“规范管理、诚信执业”为主题,采取十项措施,强力推进全市法律服务行风建设。一是班子带头大调研,摸清法律服务行业执法建设情况,找准存在问题,拿出破解难题的对策和措施。二是机关监督面对面,分管领导带领机关科室深入基层一线,面对面督查、面对面纠正问题。三是百名律师进社区进乡村,开展法制宣传、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活动,解答群众涉法难题,帮助弱势群体打官司,提升律师行业的社会形象。四是公证回访皖东行,认真梳理公证业务,严防错证伪证。五是法律援助全面覆盖,应援尽援,打造“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六是司法鉴定诚信人,规范司法鉴定行为。七是规范基层法律服务管理,认真纠正超业务范围办案、搞不正当竞争,缺乏诚信、乱收费、高收费现象。八是聘请执法监督员,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九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利用各种载体,将司法行政便于对外公开的执法事项公布于众。十是执法质量年年评,制定针对不同行业执法质量考评机制,鼓励和鞭策广大执法工作者更好依法行政、依法执业。在法律服务行风建设活动中,对违纪违规律师敢于动真格,严肃查处。如全椒县衡远律师事务所律师刘爱法因受亲戚之托向法官送购物卡,给予停止执业三个月的行政处罚;对全椒县儒林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家和、刘炳武在申请执业时提供虚假材料,给予警告处分,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5000元,并把这三起违纪违规问题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中予以通报。加强对全市基建工程项目的监督检查。组织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对全市所有在建项目进行全程跟踪、全程监督。全市司法所国债项目建设、监狱整体搬迁要求公开招标,严格报批手续,做好项目审计和质量验收,确保实现“廉政工程”。近年来,全市完成了117个司法所国债项目建设,总投资1355.18万元(其中国债资金715万元,地方投资640.18万元);清流监狱整体搬迁工程投资2000万元,目前工程已接近尾声,没有发现任何违规问题。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是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优良传统、尊重老年人情
感和心理需求的人性化选择;是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顺应社情民意,利国利民。我社区是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试点单位,我们把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上级民政和老龄部门的指导下,我们针对社区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多措并举,积极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使居家老年人在生活上得到精心照料,在精神上得到关爱和慰藉,实践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了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和谐。
一、认真做好居家养老调查
我社区是居家养老的试点社区,我们积极探索开展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新模式,建立以社区主任挂帅的居家养老服务领导小组。积极开展专项入户问卷调查,摸清了社区中的老年人情况,为户籍在本社区的60-10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建立了老年人档案,并从老年人的需求和需要开展服务等方面着手,对社区400多位60-100周岁的老年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问卷中,整理出了老年人的最需:一是家政服务,主要是有疏通管道,电力维修,代为购物,上门服务等。二是医疗服务通过摸底调查,详细的了解到了老年人服务需求。因此,我们针对不同类型的老年人群,制订出了有所不同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案》,全方位高质量的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各种服务。
二、积极营造居家养老氛围。
我们首先组织社区工作人员认真学习贯彻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有关文件,派出专项工作人员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养老服务工作培训,提高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和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创新养老服务工作理念。同时利用社区市民文明学校、老年科普大学、墙报、宣传栏、黑板报等阵地,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及有关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文件精神,在全社区宣传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使这项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从而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推动作用,增强社会各界和社区居民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形成全社区关注、关心养老事业的浓厚氛围。
三、努力丰富居家养老服务
一是志愿者服务。我社区有一大批助老志愿者,为社区中的空巢老年人、困难老人服务。其中有为高龄老年人提供一些买菜,联系子女,照看关闭门户等服务的银龄志愿者;与社区中10对空巢的独居老年人开展一对一的爱心志愿服务的爱心志愿者;还有利用法律、医疗、便民等专业特长的专业志愿者。象社区中的医疗志愿者,经常为社区中的老年人看病,量血压。如东方医院退休的志愿者王仁医生,他经常上门为社区中的老年人看病,不分昼夜,义务出诊午;又如家住中国机械堪察院的空巢老人黄如泯,她家厨房的厨房溢满了水,老人急得是不知所措,她找到了社区志愿者,志愿者上门认真检查,发现是自来水管破裂,志愿者迅速拔通了社区发放的“便民服务卡”维修电话,修理工以最低的费用,上门给予了修复。一张小小的服务,不但拉近了社区与居民的关系,也为老年人带来了最大的实惠。
二是精神慰藉服务。我社区辖内单位拥有西安市社会科学分院、省级重点中学83中学、西安财经学院、聋哑学校等单位,是知识分子相对聚集的社区。这些退了休的老同志,文化层次高,求知欲望强。根据这一特点,我社区在西安市老年科普大学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办了社区老年科普分校,努力开展老年教育工作,满足老年人老有所学的精神慰藉。社区老年科普分校学校的师资力量,完全由市科协安排,每学期定期为我们制定课程表,每周一课。我们根据老年人的需要每次课程的内容不同,先后开设了食品营养与健康、抗衰老从现在开始、西安历史文化、谈如何教育孩子、家庭教育、生活常识、谈修身养性、等等。社区内的老年人,可按照自己的兴趣前来听课和活动。目前,参加社区学校学习、活动的老年人有上千人次。社区老年科普学校成为老年人学知识、求上进、交朋友、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再学习、再教育的大课堂。
三是法律维权服务我社区根据辖内居民的实际情况,以及生活当中涉及的问题,积极聘请专职教师,为老年人举办法律主题讲座,涉及到《妇女儿童保护法》、《老年人权利保护法》、《婚姻法》等内容。社区的老人们还积极踊跃的向法律老师咨询了他们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讨教如何解决的办法。法律讲座紧密贴近老年人的生活,满足了社区老年人特殊需求,增强了老人们的维权意识。老人们高兴的说:有了法律给我们撑腰,我们说话就有了底气,可以自己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利了。
四是文化娱乐服务社区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走出家门,融入到了社区的大家庭,参与社区举办的各项文化娱乐活动。我社区现拥有室内多功能社区文体活动室,老人之家、阅览室、棋牌室、谈心室、文体室、电教室、健身室、乒乓球室、党员活动室、戏曲演唱室、多媒体室、会议室,是集文体、娱乐、健身、休闲于一体的老年活动中心。还拥有较大的老年人室内活动场所场所有三处,有机勘院小广场、中铁十七局小广场、中国三安小广场,以及多个宣传
栏,是老年人休闲、娱乐、散步、健身的好去处。现在这里已经成为社区老年人休闲、娱乐的幸福乐园,从尽可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出发,以让老人们舒心、愉快地学习娱乐为目的,力求做到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制度完美。
(一)创办社区老年人图书室。为社区老年人创建和开放了由社区成员单位及陕西国运慈善机构共同筹措十万元,建立的社区图书馆。社区国运图书馆目前藏书五千余册,共有历史类、文学类、烹饪类、保健类、科技类、手工编织类、电脑类等十几个种类;近年来,社区图书馆深受老人们的喜爱,是社区老年人的好去处,成为社区老年人“老有所学”的最佳场所。
(二)举办老年人书法绘画活动。我社区针对部分老年人喜爱书画艺术,我社区积极开展了书画艺术鉴赏、老年人书画展览等活动。定期组织有兴趣爱好的老年人参观书画院的书画艺术品,并请专家为他们进行详细讲解,提高其艺术欣赏水平。近年来,我社区的老年书画已先后选送10余幅作品参展,其中我社区机械勘察院的2幅作品获得西安市老年书画展优秀奖。社区老年书画活动,进一步丰富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文体活动、增进了老年人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
(三)重阳节“手拉手”登山活动。为了进一步开展多种多样的关爱老年人活动,增强敬老爱老的社区氛围,我社区积极开展了青年志愿者与社区老人“手拉手”的登山活动。我们组织社区的青年志愿者与社区的老人一起,背上了背包,戴上遮阳帽,穿上登山鞋,由年青人的手拉着老年人的手,一起迈出家门,走出社区,走进终南山,融入大自然。一路上照顾老人登高远望,呼吸新鲜空气,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老人们高兴地说:多亏了社区组织这样的活动,多亏社区的年青人的陪伴,让我们老年人又可以近大自然了!
“夕阳无限好,社区重晚情”今后我们将立足现实条件,着眼长远发展,力求工作实效,进一步整合社区为老服务资源,不断完善为老服务体系建设,使老年人共享和谐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社区居委会
一、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相适应的原则
影响社会保障发展的重要因素有经济、政治、社会等因素,其中经济因素是首要因素。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有组织地运用经济援助的手段,解决社会成员的各种社会保障需求,其发展应当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2]。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如果过分追求社会保障的规模与水平,或者社会保障发展水平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均会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
新农保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在不同阶段都应该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否则会重蹈老农保的覆辙。国务院《指导意见》基本原则要求新农保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笔者认为,试点阶段新农保的个人缴费标准、集体补助标准、政府补贴标准、养老金待遇水平以及基金保值增值的利率设置等方面当然要与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等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除此之外,这些方面的水平的调整,包括调整幅度、调整频率、调整时间,新农保覆盖范围的扩大(1)和推进速度等都要与农民的收入水平和国家财政等方面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周期相适应,让广大农民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要坚持城乡统筹,逐步探索符合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养老保险。
二、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原则
分类指导包括分地区、分人群指导。由于中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推进新农保过程中不同地区的难度和面临的问题将有所不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居民逐渐分化为农民工、被征地农民、纯农民等不同的阶层,这些人群的就业方式、经济收入以及面临的生活风险不同,他们对养老保
(1)笔者认为,新农保存在试点或推广范围覆盖率与农民参保率两个概念的区别,试点范围覆盖率是指新农保试点覆盖县、险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新农保试点和推广时应该因地制宜,允许不同地区的缴费标准、待遇水平、补贴标准存在差异,允许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措施。在制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有弹性,使不同群体的农村居民在参保时有选择的余地。
从发展水平来看,中国现阶段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地区:第一类是已经具备建立新农保制度的地区。对这类地区,国家主要是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指导,加强管理和监督,政府财政负担较轻。第二类是初步具备建立新农保险制度的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较好,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对这些地区,政府一方面要制定有效政策进行引导农民积极参保;另一方面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参保。第三类是不具备建立新农保制度的地区。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暂时不适合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应该推迟或等条件具备后再开展此项工作。
从农民群体的具体情况分析,农民工、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国家已出台一些相关政策并在积极实施,今后国家将会进一步完善这些政策。目前各省正在进行的新农保的试点,其实施对象主要是纯农民,针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这一部分的试点,国家应该随时关注试点情况,及时发现困难和问题,认真总结经验,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先慢后快,逐步推进原则
新农保是对老农保的改革创新,如老农保是按月缴费,标准设为2元~20元十个档次[3],新农保按年缴费,标准为100元~500元五个档次,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等等。这些改革创新是否适合中国目前农村发展的状况,还有待于在试点中验证。新农保与老农保最大的不同是明确规定了政府对参保人进行补贴。这对欠发达地区来说,可能比较困难,如果政府兑现不了财政补贴,将会失信于民,人们将会对新农保持怀疑态度,因此,在这些地区推行新农保要循序渐进,先慢步推进,待条件成熟后再加快推进速度,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新农保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其他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问题也要求新农保在推进中要遵循先慢后快,逐步推进的原则。目前关于新农保与其他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国家还没有出台统一具体政策,大多数地方只是制定了暂时的衔接办法,不同地方的具体办法各不相同。如果这种局面持续时间较长,制度衔接将会出现五花八门的状况,将不利于建立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笔者认为,在国家没有出台具体的制度衔接办法之前,新农保试点范围、进程不宜过大过快,应该通过现阶段试点及时总结各地的试点经验,尽快制定制度衔接的细则办法,待经验基本成熟后再扩大新农保试点范围和加快推进速度。
当然,新农保试点工作遵循先慢后快,逐步推进原则并不是说新农保试点期可以很长,笔者认为新农保试点时期不宜过长,否则试点地区与非试点地区会出现新的不公平。应该通过一两年试点,及时总结经验,但在这一两年的试点范围不宜过大,试点的目的是获取经验,待试点成熟后就应该尽快在二至三年内推广,覆盖全体适龄农村居民。
四、规范操作,逐步完善原则
目前,正在试点的新农保是在总结老农保不成功的经验教训和各地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探索和创新的基础上形成的,虽然这些探索在局部地区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作为一项保障全国农村居民老年时基本生活的社会政策,其制度设计的可操作性也需在实践中验证。目前国务院《指导意见》从整体上看只是一个宏观上原则性的指导意见,很多操作性问题没有相关规定,留给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地方政府制定,一些具体内容还需在试点实践中逐渐进行分析、研究和总结。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影响面大,参保范围广,筹集的基金数量大,情况复杂,因此,必须设置专门机构实行现代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统一规划和管理。新农保从制度政策的制定到组织实施,从申请登记、缴费、核算到养老待遇的发放,从基金的筹集到基金的管理和监督,从试点效果评估到政策完善与改进以及财务会计制度和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等都需要规范化操作,统一管理;要不断发现、分析新农保试点中的问题,总结试点经验,使新农保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逐步完善新农保制度。
五、可衔接性和可持续性原则
新农保是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推行新农保时应注意与其他养老保障制度的衔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二是要与老农保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其他养老保险制度的相衔接;三是要妥善做好新农保制度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农村五保供养、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政策的配套衔接工作;四是地方新农保与国家新农保的衔接。(1)随着中国农村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只有制定了合理的衔接办法,才可以解决农村居民在流动时养老保险转续问题,防止重复参保或漏保现象发生。同时,新农保推进应坚持可持续性原则。一是在推进中要与当时当地的经济发展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向适应;二是政府要长期进行公共财政投入,使新农保的持续发展具有可靠的财政基础;三是制度设计要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另外,个人缴费标准和档次,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标准,基金保值增值利率,基础养老金等方面的调整都要有合理的调整机制,充分考虑影响新农保发展坏境因素的变化趋势。只有保证制度的持续发展,才能吸引更多的农村居民积极参加新农保。
(1)国务院出台《指导意见》之前,一些地方就开始探索和试点本地的新农保,这些探索不同地方的做法不同,与后来国务院《指导意见》的规定也不完全一致,因此,这些地区有可能同时存在老农保和地方新农保两种情况,在试点国家新农保时就存在与老农保和地方新农保相衔接的问题。
六、坚持政府引导、自愿参加原则
受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承受能力、保险意识等方面的制约,短期内让全国农民普遍参加社会保险是不可能的。要避免强迫农民参加的做法,杜绝“好心做错事”。因为这不仅增加农民的负担,而且也不可能持久。只有坚持自愿原则,并通过集体补助、政府补贴与政策引导,才能使这项工作健康持续地运行。对经济条件好的富裕地区来说,集体补助一部分,个人缴纳一部分,条件是允许的,农民是有积极性的。贫困地区的农民,普遍开展养老保险的条件不成熟。但是部分农民具有保险意识,他们把小钱当大钱花,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甚至比富裕地区还高。在自愿的前提下,无论是贫困地区还是富裕地区,都可以搞养老保险。
七、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国家保障全体农民老年基本生活的制度,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社会政策是政府用来解决相应的社会问题的一系列方针、措施、法律和其他制度安排,是由政府主导的一种干预行为[4]。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国家保障农村老人的基本生活的一项社会政策,政府在新农保的试点和推广中应该起主导作用。其主导方式主要表现为掌握新农保发展方向,制定新农保的法律法规、制度政策;积极组织实施,加强行政管理与监督;加强领导,做好舆论宣传工作,让农民了解新农保的性质、意义和内容;建立政府资金引导机制和待遇调节机制,鼓励农民积极参保。同时,新农保试点和推广的成功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参与,特别是农民自身的参与,要通过政策宣传使农民明白新农保是一项与自己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通过细算账让他们看到实惠,使他们真正接受新农保政策并参与到新农保试点工作中来。政府也应该引导鼓励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社会公民积极支持、参与新农保工作,通过政策优惠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进行资助,使新农保实施取得更好的预期效果。
以上原则在新农保推进工作中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只有从实际出发,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才能使新农保发展具有可持续性;政府要真正在推进工作中起主导作用,就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引导和自愿相结合,使人们真正支持和积极参与新农保;在试点中逐步推进,坚持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新农保才能不断完善,才能持续发展。
摘要:新农保试点应该加快进程,尽快全面覆盖全体农村适龄居民。但在新农保推进工作中,还是应该遵循新农保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速度相适应,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先慢后快、逐步推进,规范操作、逐步完善,可衔接性和可持续性原则,政府引导、自愿参加,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等原则。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原则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中国社会保障30人论坛之2010年社会保障重大问题研讨会会议发言材料(内部材料)[Z],2010-02-27.
[2]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54-155.
[3]民政部.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Z],1992-01-03.
—***市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
***市辖一区八县,共有7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44个社区,总人口208.55万,其中有企业退休人员25759人,占总人口的1.24%。几年来,***市从社区的建设尚不健全、功能还不完善的实际出
发,正确定位,实行“退管中心直接管理、委托企业管理、探索推进社区管理”的多种管理模式,全面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进程。对关停、拍卖、破产、民有民营的企业退休人员,成立退管中心直接接收管理;对远离城镇、尚未改革、或暂不具备条件进行直接管理的企业,采取委托企业(行业)确定和设立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科(站)对企业退休人员进行管理服务;条件成熟的社区,由退管中心将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截止2006年底,全市纳入社会化管理服务范围的企业退休人员有25666人,社会化管理率达99.6%,其中进入乡镇(街道)、社区管理的有15439人,占社会化管理人数的60%。
我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紧紧围绕“五个作为”开展工作,即争取领导重视作为关键,制定政策文件作为指南,落实管理经费作为保障,加强业务管理作为基础,搞好各项服务作为宗旨。积极构建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建立长效机制,维护企业退休人员权益,使企业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更加安定,更加丰富多彩。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各级领导重视支持是做好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关键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是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市委、市政府一直非常重视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中,为解除改制企业退休人员的后顾之忧,维护社会稳定,2002年4月经***市第13次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成立市、县区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对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8月,***市退管中心正式成立,挂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内设三个科室(办公室、综合一科、综合二科),设编制10人,为财政全额拨款的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副县级事业单位,具体经办市本级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指导和组织各县区退管中心开展工作。随后,全市八县一区也按市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成立了退管中心,多数县区机构定格为副科级,全市退管中心现有工作人员52人。全市搭建起退管中心管理、委托管理、社区(街道)管理的机构104个,有专兼职管理服务人员177人。
根据中办发〔2003〕16号、云办发〔2003〕31号文件精神,2004年2月,市退管中心及时草拟以市委办、政府办文件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玉办发〔2004〕5号)文件,对全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目标任务、管理服务形式、机构设置、职责范围、人员移交、管理服务经费筹集、活动场所的管理使用等作了具体规定。同时,市里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劳动保障、财政、民政、文化、体育、经委等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社会化管理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我市还建立了工作目标考评制度,市县两级政府每年都将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纳入劳动保障工作目标进行考核,市劳动保障局每年对退管工作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奖励。
二、落实管理服务经费,抓好活动场地建设是做好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保障
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经费是开展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基础,专门的企业退休人员活动场地是有效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的载体。为切实解决好活动经费和活动场地问题,玉办发〔2004〕5号规定,我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经费,由同级财政承担,纳入年初地方财政预算,按照社会化管理人数人均150元/年的标准筹集,核拨到退管中心管理使用,在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启动时,地方财政根据实际情况核拨一定的启动经费和基础设施建设费。为使全市管理服务经费能够落到实处,市退管中心每年都要到县区检查、协调,确保经费到位,保证管理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为开展好文体活动,各级退管中心加强向政府请示汇报,多渠道筹集资金,多途径协调场地,积极搭建企业退休人员活动平台。经三年多努力,市直和华宁、峨山、新平、元江、江川、易门等县先后建立起规模不等的企业退休人员活动场所,满足了开展棋牌、乒乓球、地掷球、门球等老年人文体活动的需要,解决了企业退休人员活动难的问题。
【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推荐阅读:
镇召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07-21
社会养老保险经验交流材料11-14
乡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汇报材料09-07
富源县工伤保险工作经验交流材料06-15
市养老保险工作总结06-15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汇报12-07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汇报12-19
养老医疗保险个人工作总结09-20
普通养老保险10-25
保险资金养老地产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