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音乐赏析

2024-09-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莫扎特音乐赏析(精选9篇)

莫扎特音乐赏析 篇1

一、概述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风格特征

莫扎特和贝多芬是世界公认最伟大的音乐家,两个人对音乐、对世界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如果按照音乐的发展历史来划分,两个人都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但他们所创作的音乐和音乐形式却并没有停留在那个时代。现代的音乐家和作曲家还经常借用他们的音乐来创作,他们的音乐在这几百年里被分秒不停的在全世界播放,可见他们的影响力是多么的巨大。他们既为同时代同乐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音乐风格是有一些相似之处,也有一些不同。

莫扎特是奥地利作曲家,他灵性十足,人称“音乐神童”,1781年,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自由作曲家。在伦敦,接触到巴赫的复调作品和亨得尔的清唱剧,与海顿交往,学习了交响曲和四重奏的写作方法。莫扎特的作品数量惊人,他最大的成就在于歌剧创作,他一生中创作近20部歌剧,成为德国歌剧的奠基人。另外,莫扎特在器乐方面的成就也不容忽视,他将协奏曲固定为呈示部和华彩乐段的形式。他的创作是欧洲音乐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他既有古典乐派的特征,又在其后期作品里影射了浪漫派的感觉。由于人生经历的多磨多难,使他的性格及音乐风格上都产生了不同以往作家的特点。他的音乐奔放、热情、感情饱满,还蕴涵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崇高的理想。贝多芬的每一个音符都有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在里面,和声力度变化也逐渐变为作曲的手段之一。

二、对于莫扎特、贝多芬作品的赏析

第一部是莫扎特的40号交响曲第一乐章。莫扎特第40交响曲的第一个

乐句几乎和同样没有引子的贝多芬命运的敲门声一样著名,中提琴摆动的震音背景上方,小提琴歌唱性的主题逐渐展开,犹如梦境中的倾诉,构成这个主题的半音下行,在西方音乐中常常代表叹息和悲伤,和如同颤抖的中提琴震音相配,建立了忧郁的氛围。在小提琴的带领下,木管乐器组齐奏进入,紧接着,全乐队齐奏,悲怆的声音冲破了忧郁的外壳。之后小提琴再次演奏主题,接着还有双簧管和大管的声音漂浮在弦乐器的上空,节奏迅速的发展为坚定的步伐,紧张的感觉逐渐加重,乐队的声音犹如巨浪在沸腾。经过了一小节的休止,第二主题进入,同样的下行,但是不安和激动却消失了,温婉的哀伤占据了主题,长笛和双簧管再次演奏,很快第一主题的因素重新出现,紧张感也随之复活。之后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大提琴浑厚的声音演奏主题,带来了乐队的爆发,长笛和双簧管的和声相当尖锐,小提琴和大提琴声部交替演奏着主题和伴奏,带来了整个乐章的高潮,第一主题被加以变形,出现在各个声部,低音弦乐器逐渐消失,只剩下小提琴为一方,长笛,双簧管为另一方,互相对话,第一主题的形状仍然清晰可闻,大管的和声充满了哀怨。在这部作品中,莫扎特的天才处理手法一一得以展示。第一主题被大大的发展,第二主题的出现丝毫没有缓解第一主题的悲伤,反而也同样显得忧郁阴沉,乐章结束在不安的想象当中。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一种莫名的不安和诡异感,很有回味的余地。

第二部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首先,在内容上贝多芬首次拓展作品表现题材,开始表现一些重大的历史题材、英雄人物及其事迹等,这在音乐创作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该作品原是写给拿破仑以表彰其英雄行为的,后因为拿破仑称帝而愤然改之。其次,在音乐语言上贝多芬多用乐汇的陈述结构形式,即动机式写法,给作品以独特的音响效果而称著于世。最后,在形式的安排上,扩大结束部的容量,使得结束部成为第二展开部。显然,这样做更有利于表现音乐的矛盾冲突和戏剧性。其实,展开部也是最能显示作曲家写作才华的地方,贝多芬最鲜明的创作个性和人格魅力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该作品不仅音乐语言非常新颖,而且思想内容极其深刻。第一乐章是用奏鸣曲式写成,表现‘斗争意志’的集中体现。贝多芬在创作上,首先,抛弃了通常要有大段慢板演奏的惯例,开门见山,用全部弦乐器加木管奏出震慑人心的命运主题,这是全曲的核心,第一次出现,像霹雳似的强大有力,给人以威严、凶狠、突如其来的感觉,象征着黑暗势力笼罩大地。这四个音被称为全曲的‘主导动机’,贯穿在四个乐章之中,成为促进全曲有机统一的动力和粘合剂。副部主题:抒情、亲切、开朗歌唱般风格,象征着未来光明的前景和人们向往幸福的喜悦心情,它蕴含着一股雄厚的潜力,后来发展成与“命运”相抗衡的动力并最后战胜命运的“英雄”主题。贝多芬把辩证法思想运用到奏鸣曲式中,选择了黑暗与光明作为对置,使对比的形象在对立面的斗争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命运主题由起初强烈、冷酷森严地与英雄进行殊死的搏斗转化为貌似强大的、支配地位的、声嘶力竭的,最终体现出英雄战胜命运的斗争意志。英雄之所以能够同命运顽强地作斗争,正是因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两者构成鲜明的对比,却又有内在的联系,形成了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

第三部是莫扎特的安魂曲。这是一部催人泪下的作品。可以说是安魂曲当中 的经典。安魂曲是宗教歌曲,是对逝去的生命的怀念和追思。莫扎特对于音乐,对死亡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而他所创作出来的这首安魂曲,听完后的感觉是超越死亡的。莫扎特的这种“死”观非常明显的体现在这部作品当中。在那个时代,宗教与音乐是紧密相连的,而这首安魂曲却早已超越了宗教的范畴,让每一个听众都能感受到哀伤与悲痛。悲剧性能够超越宗教音乐的范畴面对整个西方音乐具有普遍意义,根本在于基督教文化赋予悲剧性观念方面的根基。基督教文化是一种“罪感文化”,关注“苦难与救赎”,悲剧性强调现实苦难的无法脱避,引导人正视矛盾,直面人生,两者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在苦难中才能找寻出人的真正价值,苦难和悲剧并非悖谬自然的,相反,这正是体现生活意义的一种方式。悲剧性诉诸人们感性生命的的体验,进而促进人们精神以反思,从而对“工具理性”扼杀、否定感性生命的“恶”加以否定。

第四部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的合唱部分。一开始音乐即如火山爆发,显示出巨大的能量、冲破一切枷锁,人类经过长时期积聚起来的力量爆发出来了,变革势如破竹,摧毁一切封建丑恶的东西。变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音乐紧跟着片断重复前面的主题,但都被代表人类渴望自由欢乐的旋律所打破。终于千呼万唤地出现了《欢乐颂》主题,象征着人类经过艰苦奋斗之后,终于找到了通往自由欢乐的道路:低音大提琴奏出,接着渐渐发展扩大到弦乐器和整个乐队,并且力度和节奏越来越强,形成巨大洪流,势不可挡,人们在通往自由欢乐的大路上迅猛前进。而后,再次出现急风暴雨般的声响。但这次引出的是人们发自内心的歌唱。于是“欢乐颂”在领唱的带动下,以合唱的形式加入了演奏的乐队。合唱使整个音乐进入一个神圣的境界,思想、情感升华了,一切丑恶的东西在思想光芒的照耀下,无地自容。人类经过自己艰苦的奋斗,终于自由和欢乐并终于进入一个神圣的理想世界。最后合唱与乐队的演奏愈来愈火热,速度越来越快,乐曲被推向了新的高潮,全曲在高昂、激越的欢腾气氛中结束。《欢乐颂》表达的是贝多芬对欢乐和幸福的赞美,希望把欢乐带给全人类,让幸福永留人间。贝多芬虽然一生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挫折,可他终究还是没有被命运击垮,勇敢乐观地走向了生命的尽头。如果说贝多芬中期的作品是对“人定胜天”的最好诠释的话,晚期的贝多芬已经逐渐走向“天人合一”的境界,但这并不代表他已经屈服于命运,他是想通过对美好的赞扬来深刻地表达他内心的诉求。与命运的抗争最终趋于平静,贝多芬只想把最美好的祝愿送给全人类,希望他们少一些苦难,多一些欢乐。我觉得这首作品之所以伟大也许就在于此吧。

第九交响曲的合唱部分被许多音乐家认为是贝多芬作品的最高成就,我觉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那种明朗、积极的旋律,那种庞大的气势确实能给人非常震撼的感觉。任何人听来都会感觉到光明和力量。

三、对贝多芬和莫扎特音乐风格的整体比较

以上四部作品都看成音乐史上的经典,从中可以看到他们二人的音乐发展手 法近似,音形作为主线贯穿进去,代表了德奥音乐的特点。莫扎特和贝多芬同属德奥学派,在精神思想上有德意志一脉相承的特质:理性。日耳曼民族天生认为,理性是世界的主宰。世界,因此是一种合理的过程。但贝多芬与莫扎特理性的表现方式却是南辕北辙,在莫扎特的思想中是怀有一种对现实的顺从性的,因为他觉得世界本来就是合理的,无须做更多挣扎,所以莫扎特的音乐淳朴优美由于具有明朗乐观素质常常被誉为永恒的阳光。他的音乐充满着真挚的温 暖闪耀着自在的欢乐,但有时也含有一些戏剧性甚至于悲剧性的因素,仿佛他已经意识到有困难,预感到理想必须经过斗争才能实现这一面。然而对于贝多芬来讲却是截然不同的理性,贝多芬的理性是批判的理性,他批判法国大革命,所以谱写了皇帝协奏曲。他批判命运所以喊出了“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绝不能把我击倒”的口号,写出了命运交响曲。

莫扎特音乐赏析 篇2

一、走近经典

高中音乐课程分六个模块, 第一个模块是赏析。莫扎特的音乐被称为“不含任何杂质的‘纯音乐’, 他在短短三十五年的生命里创作了大量不朽巨著。其中, 他的二十二部歌剧又是超凡脱俗经典中的经典。作品大都表现了对社会、正义及尊严的追求, 充满了乐观主义的精神。莫扎特以敏锐的眼光洞察发现人物的心理、欲望、性格, 并用音乐的语言准确地诠释了人物的形象、情感及细腻生动的内心世界。众多的歌剧中我选用了莫扎特的歌剧《魔笛》, 该歌剧取材于维兰德的童话集《金尼斯坦》中的《璐璐的魔笛》, 完美地呈现了18世纪巴洛克时期的均衡、对立理念。莫扎特用鲜活而极具独特魅力的完美旋律将智慧战胜愚昧、光明战胜黑暗、善良终将战胜邪恶的超现实主义思想寄托于了这个童话般的题材中。要想更好地欣赏这部歌剧, 我们必须从了解它的创作背景开始。1790年, 莫扎特的保护人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逝世, 玛丽亚女王政府上台后愚弄人民, 禁止并镇压共济会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 莫扎特创作了歌剧《魔笛》。该歌剧从一开始奏鸣曲式的序曲就显示了莫扎特渊博学识的对位手法, 洋溢着迷人的魅力, 秀外而慧中。伟大的莫扎特研究者阿尔弗雷德·爱因斯坦说过:“莫扎特把全人类的斗争和胜利都浓缩在这首序曲中了。它具有惊人的象征意义和崇高的精神内涵!”然后解释该剧的歌词大意, 让学生了解角色, 比如王子塔米诺和帕米娜代表善良和真理, 萨拉斯特罗代表光明、博爱及美德, 他们都是正面形象, 夜后则代表从善到恶的负面角色, 具有异国风情的奥斯明是喜剧形象, 捕鸟人帕帕盖诺是一个欢快活泼、开朗的德国集市市民形象。这部歌剧时长约一百五十分钟, 可分四幕来欣赏。

二、互动赏析

有了对人物形象的大致了解, 再观看本剧, 学生更加投入, 仿佛身临其境, 将自己融入到了角色中去。在歌剧中演唱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 这部歌剧中既有深情的劝说又有轻声自语, 既有高昂的抒情又有跳跃的诙谐, 且极富弹性多变的旋律贯穿始终, 而剧中捕鸟人帕帕盖诺的出场, 则让同学们既新鲜又好奇。他风趣幽默、造型独特, 令人忍俊不禁, 特别是剧中那段著名的男中音咏叹调《我是快乐的捕鸟人》让同学们印象深刻, 极为难忘!大家还一致认为夜后的出场烘托了该剧庄严、肃穆的气氛, 把剧情推向了高潮。第二幕中《仇恨的火焰》是一首极为华丽而高难度的花腔咏叹调, 超越人声的华彩音高、音色赋予了夜后这一角色狂暴的性格特点, 快速的炫技, 甚至模仿笛子跳音, 音区之高、音域之宽、音色变化之大, 让人惊叹, 令人佩服!同学们对这个角色既爱又恨, 爱之音乐太华美, 好比天籁, 恨之夜后太阴毒。另外, 在赏析该歌剧时, 也要让学生仔细关注演唱者的表情、动作及声音变化, 包括音的长短、强弱、高低、音色的变化等, 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体会音乐的表现手法 (力度、速度、织体、线条) 的变化赋予音乐的形象及内涵。

三、交流展示

通过对原剧的多次交流及分段式赏析就有了对经典作品的具体、形象的认识, 可以更好地把握住经典作品的精髓。同学们对歌剧《魔笛》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集体创作将其改为话剧并搬上了跨年晚会的舞台, 他们分角色扮演剧中人, 把王子的善良、祭司的博爱以及捕鸟人生动诙谐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更是把多变而狂暴的夜后的性格表演得入木三分。中间穿插播放了原剧最为经典的两首乐曲《我是个快乐的捕鸟人》和《仇恨的火焰》, 用心、用情的表演得到了老师和其他学生的一致好评, 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同学间的凝聚力, 提高了他们的参与热情。这样, 通过演唱、创作、大胆表演、互相配合等形式的展示, 不仅激活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 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内心情感, 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增加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和群体意识, 拓展了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提高了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感悟提升

莫扎特音乐赏析 篇3

2006年是莫扎特诞辰25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音乐巨匠,4月12日到19日,“莫扎特音乐周”在中国音乐学院举行。此次活动是该院依据2005年与奥地利最负盛名的三所国立音乐大学——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格拉茨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所签订的协议,承办的由奥地利欧亚太平洋网主办“中国莫扎特月”的部分活动。

此次活动包括:学术讲座、音乐会、大屏幕歌剧演出、院际交流等。内容涉及歌剧、作曲、室内乐、音乐艺术管理等多个领域。所有活动均对社会免费开放。近一千人参加了这次盛大的活动。

讲座由来自四所大学的学者共同担纲,内容丰富,涉及门类广泛。如:《资料来源与莫扎特作品的演奏风格研究》、《莫扎特和他同时代的女性音乐家》、《莫扎特的头盖骨研究》、《莫扎特的安魂曲:一个充满魔力的神话》、《“莫扎特效应”:莫扎特给人带来的经济效益》。

《魔笛:孩子们歌剧?》是一场精彩的演讲。执教于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的Michaela Schwarzbauer教授带来了众多版本的《魔笛》,也展示了小学生们排练该剧的有关情况,并提出自己的观点,《魔笛》着重展示人类发展的过程,颂扬人类的勇气、美丽和智慧。为了向中小学生传递这种观点,她以奥尔夫教学法为指导,设计了诸如指导学生绘制夜后肖像画,发放表格,排练歌剧片断等活动。

《莫扎特的头盖骨研究》则因为新奇的选题,幽默的Gottfried Tichy教授得到连连喝彩。教授来自萨尔茨堡大学,毕生致力于名人头盖骨研究。他这次从奥地利带来莫扎特头盖骨复制品和莫扎特的一些珍贵手稿。他详细地证明了此头盖骨属于莫扎特,并提供了相关证据。讲座结束,在场师生争先恐后要求摸一摸莫扎特的头盖骨,演讲者高兴地满足了大家的要求,气氛非常融洽。

《萨尔茨堡文化节的意识形态和现实》和《舞台上的莫扎特》互为姊妹篇。演讲者Oswald Panag教授不仅是一位颇有建树的社会哲学家,更是一位经验老到的艺术管理者。他介绍了萨尔茨堡文化节的历史及最近的发展情况,更以大笔墨描述了歌剧舞剧制作人这一特定人群在文化节中发挥的作用。他们中有的将《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女人心》等经典改为话剧、舞剧、思维戏剧等多种形式,有的将原有情节套用于现代生活,有的甚至摒弃原有情节、只选取其中的某些特质、某些思想进行现代演绎。教授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了案例,鼓励大家突破传统,在发展中传承优秀文化。

《美国舞蹈节的莫扎特:乔治·巴兰契与美国芭蕾舞的创建》和《资料来源与莫扎特作品的演奏风格研究》等讲座也是深入浅出,高潮迭起。这些讲座对在中国学习西方音乐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从各方面详细地了解莫扎特以及莫扎特对后世的影响的绝好机会。许多外校师生及爱乐者都特地赶来听讲座,并表示不虚此行。

除去10场讲座,4场音乐会也非常吸引人。“纪念莫扎特诞辰250周年”音乐会是中国音乐学院的教学成果展示,由各系学生和青年教师担纲。音乐会以独奏、重奏等多种形式,演绎了歌剧选段、室内乐等多个门类的莫扎特作品,如《费加罗的婚礼》中的《跳舞吧,小伯爵》、《G大调弦乐小夜曲KV525》等等,集中全面地展示了作为民族音乐最高学府的中国音乐学院近年来在西乐教育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

而奥方三校教授合作演绎的联合音乐会,演奏了原汁原味的莫扎特作品。《A大调单簧管五重奏KV581》、《F小调幻想曲KV608》等作品,使在场的师生和爱乐者们如痴如醉,真正听到了来自音乐之都的天才的声音。瑞士Catalogne室内乐团音乐会,单簧管独奏音乐会也同样精彩。四场音乐会不仅有中国人的视角,也有西方人的演绎。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以音乐作为桥梁,以一个立体的、形象饱满的莫扎特为载体,给四月的校园献上了丰富的音乐大餐。

相约小小莫扎特音乐馆—青岛 篇4

“4号组表演……”天哪,到了我们了!没事的,放松,放松,坏啦,我的“主角牌”别针掉了!怎么办呢,怎么办呢,还有三十秒。对了,我把牌子与主角衣服打了一个结,放心地走上了台。

“獾从洞里走了出来……”开始表演了,旁白为我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头。

“我是獾先生,它们竟敢喊我小可怜儿,我今天一定要……“带上主角称号的我也得忍忍这“性变”了。这毕竟是一场比赛嘛。

“獾走到了农场门口,结果遇到了两只狗”旁白又替我搭好了桥。于是我便大模大样的走到了两只“凶恶”的狗旁边。

“汪、汪汪——”唉哟妈啊,哪想两个小家伙叫起来,还真把我吓得屁颠屁颠的。

“獾把毛竖了起来……”哈哈,我不怕你……

“哗哗哗——”我们表演完后,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现在,我来公布本次的成绩……”赵老师一上场,就紧紧地扣住了我的心。

“三等奖是一组与二组——”

“耶——”一组二组的成功声音伴着我们的侥幸声音一块发出。

“二等奖是——”唉哟,想要急死个人啊。快说快说“是——四组。”

“唉哟——”

“耶——”三组的声音显然比我们四组高出一截。

贝多芬音乐赏析(音乐鉴赏) 篇5

系别: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班级:109811 姓名:苏毅杰 学号:105090840054 指导老师:王侃

贝多芬音乐赏析

【内容摘要】

贝多芬,LUDWIG VON BEETHOVERR(1770.12.16-1827.3.26).德国作曲家。父亲从小就逼迫他学琴,他13岁任宫廷乐队大键琴手,14岁任宫廷管风琴师,18岁任歌剧乐队中提琴手。1792年,海顿见到他,获准成为起学生。1795年首次在维也纳以作曲家及钢琴家身份登台。1798-1800年除教授钢琴外,埋头作曲。1800年4月举行小说诗歌文学作品音乐会,确立了作曲家的地位。此时,听力逐渐衰退。因耳聋的恐惧和失恋,1802年欲自杀,后终于克服危机,振奋精神,继续作曲。贝多芬是人类艺术上最伟大的创造者之一。他一方面有着卓越的音乐天斌、炽热的叛逆气质和巨人般的坚强性格;另一方面他那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而产生的崇高思想,形成他作为一个音乐家的特殊品质。他通过自己的创作,特别在他的九部交响曲中,反映了那个时代伟大的人民运动和最进步的思想。他以时代和个人的命运为题,通过深刻的哲理和感人的艺术形象相结合,写出了一系列交响乐作品,表现了从斗争到胜利、从黑暗到光明、从苦难到快乐的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精神历程,他的九首交响曲象珍珠一样永远闪闪发光。【关键词】贝多芬 音乐作曲 艺术创造 命运交响曲 【正文】

贝多芬代表作《命运》。我想,世界上再没有一首交响曲能够获得如此广阔的知名度以及接受度。贝多芬的伟大,则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这部代表作给他带去的声誉和敬仰。一开场那四声令人恐惧的有力音符,几乎让每个人只要一听到它就会永远无法忘却!真的,充满了震慑力的经典段落,如此简短却又如此令人挥之不去!当然,贝多芬对于这四个音符的解释最为权威——命运在敲门!是啊,开门见山,整部作品的主题一览无遗。或许这四个音符给所有人的影响真的太深刻了,所以音乐一开场就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怖感觉!我想,这正是贝多芬音乐才华与他个人精神最充分结合的表现!接下去,我们好似看到了一幅激烈战斗的场面,每一个音符,每一段旋律似乎都在舞刀弄剑、奋勇拚杀!你可以把主 1

角想象成贝多芬乃至任何一个不屈不挠的战士或革命斗争史实。但我觉得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听众而言,主角应该是你自己!那么敌人是谁,很明了——命运!因为我想,每个人都有面对命运考验的时候。主题在重复着,恐怖的声音依然在回荡,似乎斗争者并没有征服这个强大的“命运对手”!

正在这时,第二乐章舒缓的旋律传来了,似乎是一位母亲伸出了双手来抚慰刚刚经历了一场恶战的儿子,也好像是几名携手斗争的勇士在大战之后对敌人、对未来进行交流、思索。虽然音乐是平缓的,但是内在含有一种催人奋进的默默力量,好像在不断的鼓动战士继续前进。在经历了第一乐章激烈的挣扎之后,听众们在这里得到了片刻的休息,好似是一剂疗伤药。第三乐章是快板谐谑曲,但是却听不到任何“幽默、谐谑的成分”。在这里战士重新拿起了武器,回到了阴云笼罩的战场,音乐的气氛也突然从平和转为阴暗。好像战士脚踏着牺牲者们的血迹在一步一步朝命运之神逼近,不断积累着力量和勇气。

《命运交响曲》的第三、第四乐章是连续演奏的,从第三乐章最后一部分那平静、忧郁的缓慢突然跳跃到第四乐章一开始那突如其来、如同山洪暴发一般的合奏。其实这个手法来自于《第四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从引子转到正题的那一部分。正是由于成功写下了《第四》的首乐章,才给《命运》的终曲乐章带来了灵感。我想任何一个听众面对着如此汹涌而来的凯旋之声,心中应该无不感觉激荡——黑暗被打破了、命运被征服了、阳光重新照耀大地!战士在庆祝自己的胜利、人群在欢唱胜利的颂歌!

第九交响曲的创作思源,来自于他在波恩生活的年少岁月,选中了席勒1785年的诗作《欢乐颂》为歌词。第一乐章庄严而不太快的快板,“在开头处,两支小调交叠进行,其中一支由乐章发展部的重要角色――第二小提琴和大提琴的六连音(双三连音)组成,另外一支,则驾驭着主旋律,随着2/4小节的第四音以第八音渐强至第十六音的方式发展,最后三连音汇聚到第十六音,呼应了指定的渐强符号。”在和声上,最先出现的主基调很快转变成基调D小调的起点,与之前的所有交响曲对立的是,贝多芬并未在开篇乐章的任何部位使用反复手法。除了打击乐部分,第九交响曲相比之下没有主旋律上的扩展。虽然被频繁地演奏,然而第二支曲子活泼的急板为什么以诙谐曲为方式仍然没有的答案。1817年,贝多芬将此诙谐曲用作第三支曲子的主旋律。1823年,经过再三考虑,他抽去了这支旋律,于是有了1923年的如歌的柔板呈现出一种介于诙谐曲与急板之间的沉静。前三个乐章插入极具表现力的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以卡农曲的方式奏出主题“欢乐”的气氛。

贝多芬是一位非常伟大的音乐家,他的响曲《第二交响曲》《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九交响曲》(合唱)《爱格蒙特序曲》;钢琴曲《致爱丽丝》《月光奏鸣曲》《大公三重奏》;歌剧《D大调庄严弥撒》等都非常著名。他的《命运交响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使我们倍觉汗颜。遥想着在历史尘卦记忆的深处曾经有那么一个人战胜了命运的不公摆布,在天地间潇洒的走了一回,我常不敢仰望这份神圣的伟大,因为在他所营造的音乐世界里就是意味着教人如何挺着腰站着生存,教人向命运所带来的不公与苦痛挑战,生当人中杰,死也为鬼雄。

喜欢贝多芬,不单单是喜欢他,更是敬佩。喜欢他的作品,更是喜欢和敬佩他的顽强不屈的精神。当知道贝多芬先生在失聪后人继续创作,我深深地震撼了!在他潦倒失聪之时,并没有因为这致命的挫折而放弃他毕生追求和挚爱的音乐事业!他愈挫愈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或许贝多芬正式上天选中的人,所以他是失聪了,但他还是继续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他是音乐历史上甚至艺术界历史上的丰碑。【参考文献】

电影音乐赏析 篇6

主人公追求心灵完整性的优美形象;细腻而体贴的关怀所滋生的温情;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自尊的情爱;走出封闭的内心和现实生活的承担;透析出的女性情感和爱欲自主的女性主义诉求。教学难点:

女性主义立场的时代局限;欲和爱的区分;超越规则的爱的可接受性;对死亡着迷的浪漫主义特征的思索。1.完整的第二主题。心软的本经不起艾达渴求的目光,带她们来到海滩。艾达在被遗弃的钢琴上弹起了完整的第二主题,此主题以小调为基础,节奏活泼灵巧,旋律平缓但内具张力,是艾达的内心写照,优雅而炙热。第二段钢琴主题为“The Heart Asks Pleasure First”(“心灵追求快乐”)和“Convention”(“约定”),灵巧轻快的旋律潜藏着莫名的危机,一下一下震撼着听者的内心,有一种惘惘的威胁感,平缓的钢琴旋律下暗藏着极具张力的旋乐,这是艾达内心世界的外向体现。活泼的旋律中镜头显得又高又远,温柔优雅的女人,精灵一般的孩子,笨拙而又温厚的男人。钢琴流淌出的心声,成为影片轨迹的见证,为剧情的发展埋下了线索。

3.温情而静谧的三连音弦乐。幸运的是,这种挣扎在告别过去后取得完满,影片最后,艾达的银指套与琴键相撞时发出了一种奇特的声响,它融入了钢琴美妙和谐的音符中,创造出了另一种完美的旋律。影片中隐藏的音乐线索象征了一个内心独立、能够在精神上自足的女性在经过挣扎之后,与现实和解的过程。

《死亡诗社》

《死亡诗社》用诗歌唤醒对生命的热爱;把是非作为信念担当后果。

《死亡诗社》对未成年人唤醒自由心灵是否适当;学生把是非作为信念去担当重任是否合适。1.与肯丁老师告别。校长当众勒令最后一次到教室取东西的基廷先生尽快离往。就在他走向门口的瞬间,“托德主题”也最后一次响起。经过内心的痛苦挣扎,破釜沉船的托德做出了决定。在音乐的强拍上,他迈开有力的步伐踏上了书桌,向着已经站在门口的心爱的老师,喊出了大家都使用过的、出自著名诗篇的那句亲密的称呼:“Oh,Captain,My Captain!”--船长,我的船长!„„此刻的“托德主题”一改过往压抑、踌躇、柔弱的形象,已经变得明亮、果断而有力。随着镜头中一双双穿着玄色皮鞋的脚坚定地踏上一张张课桌的特写,简洁的主题中逐渐加进不断增强的定音鼓音色,旋律织体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也变得愈加饱满。经过由原调(降B)到近关系调(降E)的两次移调,当风笛群奏的响亮音色也开始进进的时候,音乐已尽不掩饰地布满了颂扬之情。看着这些默默站在书桌上向他致敬、离别的学生们,眼含热泪的基廷先生只有深情隧道一声:“谢谢,孩子们!谢谢„„”。

2.奔跑在绿茵场上。幽默风趣的基廷先生在上体育课的时候,让学生们排成一列纵队,每人手里拿着一张纸,写上含义深刻的诗句。每踢一次球,都要大声念出一句话,同时他还现场给大家播放音乐。导演在这一场景中使用了德国作曲家亨德尔的《水上音乐》第2组曲中的快板乐章。在亨德尔的F调、D调和G调第1、2、3首水上音乐中,这是唯一使用了小号和圆号的一首组曲。两支小号和两支圆号的对答呼应,使乐曲的色彩绚丽,情绪欢快。基廷先生想通过这段布满活力的巴洛克音乐来激发学生们的热情和想象力。凝重之美:《辛德勒的名单》

这部影片的配乐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作者约翰·威廉姆斯在创作中吸取了犹太民族音乐的旋律特点,采用了小提琴独奏的方式突出主题,将残酷战争阴影下的犹太人凄凉的心境表现的淋漓尽致。在处理音画关系方面尤其大胆,音画同步和音画对立两种手法混合运用,创造了新颖的意境和独特的音乐形象。

一.音画同步,烘托氛围,深化影片主题。

1.获救者名单一出现,忧郁的音乐主题马上转入由小提琴和手风琴奏出的三拍子欢快音调。两种乐器交替奏出的旋律犹如两个人真诚的心声交流,把人从沉重、压抑的气氛带入一种欢乐、轻松的情绪中。到后来音乐转入更为欢快的德军舞会使用的舞曲,这段音乐配合着德军军官果断有力的歌声,一直到银幕出现辛德勒招聘犹太打字员时,诙谐风趣的小提琴在钢琴伴奏下,跳动的音符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影片的整体情绪也随之渐趋欢快明朗.2.和犹太人告别。影片末尾,阳光之下,成群结队的犹太人带着他们的后代,来祭扫辛德勒时,主题音乐再次完整出现。音乐温和细腻,哀而不伤,这不是对人间悲剧的控诉,而是对历史错误的沉思,充满了省思和缅怀的温淳气质。

二.音画对立,带来象征意义,使剧情更深刻。

1.大屠杀现场的儿童歌谣。纳粹血洗犹太社区时,整个社区一片混乱,血腥的屠杀画面激烈、动荡,充满残酷、悲怆的气息。而画外配音却是优美动人的钢琴伴奏下纯洁的童声合唱,配合着银幕上混乱人群中唯一的彩色形象,一个身穿暗红色大衣的犹太小女孩在极度悲痛中盲目走向画面深处。当德军冲入犹太家庭用冲锋枪扫射时,一个德军军官在犹太人家中的钢琴上演奏巴赫的音乐,纯净、优美的琴声和枪声、脚步声、军犬叫声一起回响在整栋大楼。纳粹集中营的一场戏更是惊心动魄,德军哄骗大批犹太儿童到几辆卡车上时,母亲们惊恐的尖叫声、哭喊声和车上儿童们天真无邪的笑容形成巨大的反差。这时的音乐并未随画面的变化而变化,而是出现了一段甜美的、歌谣似的女声独唱以及纯洁的童声伴唱,整个广场似乎都被空灵悠扬的歌声包围,沉浸在圣洁的音乐世界中。音画对立的艺术处理剥夺了祥和曲调应有的优美感,轻柔的声音这时仿佛变成魔鬼的咒语,令人毛骨悚然,突破了音乐尾随画面的一般处理,大大加强了音乐的寓意性和深刻性 2.杀戮现场弹琴。那个躲在钢琴里的钢琴家,在面对死亡时镇静娴熟地弹奏一曲象征着愤怒与尊严的曲子,没有死亡的恐惧,听不到外界的喧嚣,钢琴的旋律与人融为一体,人去琴声在,人去精神在。因此,钢琴家被射杀后钢琴的旋律依旧不停,有声源音乐转为无声源音乐,强有力的钢琴节奏与此起彼伏的枪声和在黑暗中显得异常刺眼的火光结合,感官的刺激让人更加体验到这场大屠杀的残酷与真实。多少生命就在这样的真实中逝去。

对此段落音乐与画面的特征的细读,学生有共识:音乐的节奏明快,与杀戮的节奏形成了强烈对比,写出了法西斯军队在执行杀人任务时的冷漠和残酷。但当我们以整体性思维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就能读出令人震撼的笔触,它的深刻性和冷峻完全游离出画面本身。

3.焚烧尸体时的那段音乐。那些纷飞的烟灰,让我一开始以为是美好的雪花。然而,堆积如山的尸体被从地下挖出,放在传送带上抛进焚烧炉,安魂曲的旋律响起,它在呼呼的风中与杂乱的叫喊声中显得是那么的无力,那么的悲哀,死者如何安息?那个穿着红衣的小女孩的尸体闯进辛德勒与观众的眼帘,曾经那么圣洁鲜活的生命成为运尸车上一动也不动的物体——这种震撼穿透了辛德勒的内心,这种超现实的真实的幻境进一步点亮了他人性的光辉,他对犹太人的营救从此变得更加主动,营救犹太人和从前的大发战争财

凝重之美:《抉择》 教学重点:《抉择》中在恶的政治下人们如何选择公共立场;艺术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相关的问题的思考;艺术的意义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对著名人士涉及罪恶的责问的凝重性特征。教学难点:《抉择》音乐具有超越社会价值范畴的纯粹性吗;音乐美学特征与影片叙事的关系;在恶的政治制度下的个人选择性的复杂性。艺术是意识形态的同谋吗。

这部影片的开始部分是盟军进攻柏林的炮火声,在这炮火声和炮弹的飞落的震撼和灰尘中,二十世纪伟大的指挥家富特文格勒正在音乐大厅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台下是表情凝重而秩序井然的纳粹官兵和普通市民。这样的开场曲令人匪夷所思,以我们既有的理论和历史常识,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是善与恶的对抗,而现在面对代表正义一方的盟军攻入柏林的最后时刻,创作者却用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来为给欧洲带来毁灭的纳粹以精神支撑。从社会学和政治学的角度我们似乎难以找到导演明确价值判断。以“竖井”性思维来分析,学生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纳粹也用贝多芬的壮美音乐为自己壮威!但是这引出了新的问题,在音乐美学研究和音乐史研究中,对贝多芬的音乐,尤其是他的交响曲,被认为是富有哲理的思索的结果。而在许多传统美学理念中,真、善、美是统一在一起的!对于纳粹意识形态中最重要的种族主义,肯定与贝多芬的音乐无关,那么是什么因素使得贝多芬的交响曲为纳粹所受用,并激起情感上的共鸣。这涉及到更为复杂的有关音乐美学与音乐社会学、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命题:音乐是不能承担道德范畴的纯粹的艺术形式;以心理学的接受层面来说音乐只能传达出某种情绪;以音乐美学作为理论基础音乐不能传达明确的内涵。如果以形而上的思辨和实证主义相结合所认知到的问题,对于思维的优化和整合是可以预见到的。讨论题:真善美统一吗?

二 以电影《现代战争启示录》《锅盖头》经典片段为例 三 先分析后讨论,最后提交经典片段分析作业。

教学重点:在强大的感性美面前的理性评判的遮蔽和模糊性特征;意识形态观念利用美的特征分析;音乐感性美的强大感染力特征和社会行为的影响。

教学难点:意识形态利用美和音乐美学本质特性的复杂性分析。人在巨大的音乐美中的迷失。

分析《现代启示录》中用瓦格纳《女武神》配合美军直升机进攻一段所表现出的作者观点和态度 答:《现代启示录》最经典的场面神经质的上司为了一块冲浪宝地而发动了一场奇袭这场稀奇古怪的短兵交战伴随这瓦格纳的《武女神》的曲段俺仿佛也能嗅到那股呛人的战争臭味„„作者表现出对这位上司的鄙夷和唾弃,对士兵和战争成为玩物的无奈与叹息,对战争的厌恶 在美国影片《现代战争启示录》中,导演科波拉营造了一个著名的直升机轰炸越南村庄和抵抗人士的段落。在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分析电影音乐的使用与作者意图的关系。观众看到,装备精良的美国士兵乘着直升机,前往丛林执行扫除北越武装据点的任务。在靠近目的地时,指挥官为了鼓舞士气命令士兵放瓦格纳的《女武神》中第三幕的开始曲。伴随着这段雄壮的间奏曲引子部分的响起,直升机在海平面上由远而近平稳驶来。铜管乐为主的乐队奏出急促的波音音型,圆号吹出时隐时现的主导动机配合着美军士兵或振奋、或恐惧的神态。当饱满有力的主题音乐由长号全奏推出时,音乐那巨大的审美感染力让听者滋生出生理、心理上的一种振奋和激昂,这种激昂的情绪充溢着整个直升机里的每个角落,士兵们甚至观众都被裹挟在这壮丽的音乐声中,那些装备精良的直升机在宽阔的海平面上构成了一幅壮美的画卷。在对这个影像段落的解读中,学生们感受到的是壮美:瓦格纳音乐的恢弘之美,美军装备精良的直升机的视觉美,宽阔的海平面和直升机之间构成的画面美。我们引导学生以政治的、历史的、人道主义情感等整体性的文化视野来细读这一段,大家终于发现,这是一部美国导演科波拉拍摄的反战影片,并不是美化和歌颂战争的片子。

感伤之美:《1900的传说》 一 感伤的定义 二 感伤音乐特征 三 原创主题配乐特征

四 影片原创音乐与叙事的片段分析

教学重点:主人公选择的孤寂和孤独的区别;不离开船是怯懦还是凯旋;自创音乐风格和传统音乐风格的区别;艺术创作必须要有生命体验吗;从容而轻松地面对死亡背后的文化社会意味。

教学难点:活在可控的内心生活而拒绝现实生活是性格的怯懦吗;怎么理解灵魂不死的文化意味。分析电影《1900》中电影音乐不叙事的关系。答:两手曲目《God bless America》和《Childhood Memories》.电影的开头乐曲的进行中伊芙被杀,面条开始了几十年的逃亡人生,这是否意味着某种意义上的“死”。二电影结束,伴随着年轻人的欢唱,麦大自杀了,几十年的恩怨,兄弟、爱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也随之了解是否又意味着某种意义的“生”呢。一曲音乐,一生经历。从“死”出开始35年逃亡路,终点临近,却也是从“死”处开始“生”的。第二首也就是我们这部电影的主题曲《Once upon o time in America》。这首曲子在电影中反复出现多次,而且每一次使用的乐器似乎都有着不同,曲调也产生了许多差别。令我印象深刻的总共有四处。第一处面条买了去水牛城的车票在车站时。第二次面条与麦大在狄波拉家门口被一群流氓暴打时。第三出几个人第一次走私了一批酒存完第一笔帮会基金。第四次他们第一次大吵争执时鸡眼吹的排箫。从这首曲子第一次出现,我几乎就断定,这一定是一部悲剧——正如前面说的那样,曲风幽远、呜咽,似乎是在极为压抑的、悄悄的宣泄一种哀伤。果不其然。就是这种哀伤、幽咽的曲风给了我极为深刻的触动。当然整部电影,就配乐方面,令人赞叹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老年面条重归故里时,那平静、悠扬的旋律,似乎是在表达面条一生坎坷,激荡的心早已被流逝的岁月磨平冲淡的感觉,在比如少年狄波拉跳舞时的那段,舒缓中掩藏不住些许哀伤,似乎暗示了两人早已注定的悲剧。再比如年轻时,狄波拉坐火车远去之时的那一段,哀伤、呜咽,似乎正是面条的遗憾、自责、惆怅的心境写照——他意识到他已经永远失去了她。总之,整部影片的配乐,随意挑出一处来,都足够让人品味许久。经典的影片,就该有与之匹配的隽永的乐曲。甚至于这部电影配乐的光芒已经掩盖的

弹奏莫扎特钢琴音乐的粗浅心得 篇7

关键词:莫扎特,钢琴音乐,创作风格,读谱,技术运用

记得初次接触莫扎特的作品还是在儿时弹奏的那首C大调奏鸣曲, 因为当时自己还小, 对作品根本谈不上理解, 只是生硬的把它弹奏下来而已, 比较深的体会也只是觉得这首简易奏鸣曲旋律很好听, 容易弹奏, 在简单地弹奏后由于不能很好的去体会作品的真正内涵, 演奏效果缺少生机, 毫无感染力。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 作品接触的也比较多了, 对莫扎特作品的理解才逐渐深入, 每每弹奏都有新的感受, 莫扎特的轮廓在我脑海中也逐渐清晰, 让我越来越能体会他那种乐观、坚韧、纯净的心灵, 对他的敬仰之情也油然而生, 这也使得我在平时教与学的过程中经常和同行进行交流, 向音乐爱好者介绍他的作品。

沃尔夫冈·阿玛德乌斯·莫扎特 (1 7 5 6~1 7 9 1) 出生在奥地利萨尔茨堡一个普通的音乐教师家庭中, 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具有“神童”美誉。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 他对欧州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莫扎特在短短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作品, 无论在歌剧、交响乐、协奏曲、奏鸣曲、室内乐重奏等领域都对莫扎特以后的历代作曲家的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同时也成为世界音乐文化宝库中一笔丰厚的宝藏。其中钢琴作品在其全部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数量上或艺术上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钢琴作品既继承了其前辈作曲家的写作手法, 又在音乐语汇和曲式结构上进行了很大的创新, 不可否认莫扎特是欧州音乐发展史上罕见的天才作曲家。他的作品至今仍被许多钢琴演奏家、钢琴专业学生和钢琴音乐爱好者弹奏、学习。

1, 了解掌握作曲家的创作背景和风格

由于作曲家各自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和国度, 作品必然有他创作的时代特征和个性风格。对于一个演奏者或普通听众, 理解和感受一部音乐作品也是件神秘的事情。我们在演奏或聆听莫扎特的钢琴音乐时, 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 (作曲家的个人处境、心情和遭遇) , 它可以提示我们去确立感受, 理解框架, 避免出格。莫扎特是一个热爱生活、充满诗意、富有多愁善感、世俗化的人, 他一生坎坷, 贫穷、疾病、妒忌、倾轧, 日常生活中一切琐琐碎碎都困扰着他, 在这样的悲惨生活中, 他并没有消沉, 而在终身不断地创作。他的创作, 是十八世纪欧洲音乐文化各方面成就的光辉总结。他的作品形式上看似简单, 比较单纯, 但内容上很有深度。音乐史学家们都说莫扎特的作品所反映的不是他的生活, 而是他的灵魂。他早期的作品有些略显稚气;中期的作品风格逐渐趋于成熟, 表现手法更为丰富;而晚期的作品幽深、淡远, 运用了主调和复调结合的手法, 具有高度的艺术性。他的音乐淳朴清纯, 充满着真挚的温暖, 闪耀着自在的欢乐, 就像山涧的泉水、阳光和空气一样自然优美, 虽然有时也含有一些戏剧性甚至于戏剧性的因素, 但这种戏剧性因素并没有达到像贝多芬创作中那样成熟的地步。

2、认真正确阅读谱面上的所有标记

弹奏莫扎特的作品不允许演奏者有太多的自由处理, 一定要认真读谱, 严格地按照谱面上的所有标记及提示进行演奏。演奏他的作品时主旋律往往是简单而极富歌唱性的, 最能表达人的情感, 常常处于主导地位。弹奏时, 应清晰突出, 不能草草了事, 每一个音符都必须弹得透而不燥, 实而不硬, 富有一定的韵味。在处理乐句时, 要注重一问一答, 有如对话一般, 错落有致。尤其是乐句中的每一个跳音、连音、重音、装饰音等, 都要合理、巧妙的加以处理, 特别是乐句中的最后一个音, 不能太强, 要符合欧洲人语言发音的特点, 左手要很好的分析隐伏低音声部的进行走向, 要多找几种不同的版本, 加以分析、比较, 有所研究后再使用, 这样才能较准确的表达作者的意图。从莫扎特作品的速度和表情上看, 往往比较规整严谨, 变化不大, 在均匀的速度下要十分小心地运用渐快、渐慢、延长、自由等等节奏修饰手段, 作品中很少有大起大落的强弱变化。要正确把握乐曲节奏的强弱关系, 要稳定均匀, 富有弹性。总之, 认真读谱是我们演奏好莫扎特作品的前提条件, 只有严格的按照谱面上的所有标记及提示进行演奏, 才能正确理解他特有的音乐语言和音乐意图, 才能深刻理解色彩斑斓的钢琴音乐语汇, 从而对作品的内涵和意境做出正确的解释, 使我们的演奏内涵深刻, 充满激情, 赋予音乐极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技术方面的运用

莫扎特的钢琴音乐看起来很容易弹奏, 要想表达到位, 演奏得天衣无缝, 完美无缺却很难.霍洛维兹曾经说过:“莫扎特的钢琴音乐并非像人们认为的那样简单, 要把每个音符都活起来是需要高度技巧和修养的, 即便是简单的织体。”莫扎特时期采用的还是古钢琴, 其音色、音量的变化甚微, 所以, 在演奏上必须在细致的技巧和细节上下功夫。他的音乐不仅轻快优美而且声音变化极其丰富, 他十分注重声音的灵巧与华丽, 要想把莫扎特那种晶莹剔透的声音表现的淋漓尽致, 除了准确把握作品的音乐情绪, 从更深的层次去挖掘它的内在含义外, 最终要落实到正确的发音和触键上, 要具备对手指完全控制和支配的能力。坚硬、平直的弹法只会让音色更难听, 失去光亮的色彩。总的来说, 弹奏莫扎特的作品大都只需要结合手臂的自然力量, 不断改变手指触键的部位, 根据不同的力度选用手指的不同高度触键。在演奏连音奏法时, 手腕松弛不能压迫, 手指必须靠紧琴键, 贴着键盘移动, 应有组织, 有控制地下键, 应避免粘连, 有时, 音与音之间甚至要有点分离, 要保证声音的音点清晰、干净。尤其音阶和琶音的弹奏手指和手掌动作要小, 贴近键盘, 积极跑动, 要干净、流畅、准确, 颗粒性清晰, 富有弹性, 具有歌唱性;装饰音的弹奏手臂要放松, 要用手指的动作, 弹奏要清楚、流畅自如, 与乐句融为一体;非连音的弹奏其效果要接近跳音, 要运用手腕与前臂的力量, 音色变化要丰富, 触键要轻巧, 有弹性, 短促集中。在使用增音踏板时, 要小心谨慎, 少而精炼, 如果使用不当的话, 不但不能增加艺术效果, 反而适得其反。

总之, 莫扎特的精巧、典雅、纯净、澄澈在欢乐中隐含着淡淡的哀愁的钢琴音乐, 使他在钢琴音乐艺术发展史中独树一帜。他大量的作品流露出一种单纯的美, 充满了天真无邪的欢乐, 是对美好的追求与向往。要演奏和欣赏莫扎特的钢琴音乐, 必须在正确理解, 恰当地把握作品之后, 才能表现出他那种充满生命的活力、欢快、高贵、典雅。

参考文献

[1]《钢琴演奏之道》赵晓生

[2]《莫扎特钢琴音乐研究》陈明美

莫扎特故乡的音乐节 篇8

在艺术节举行的一个半月里,在15个场地有192场演出,包括46场歌剧、45场戏剧、81场音乐会、19场儿童节目以及1场晚宴。此次艺术节的一大亮点,是德国浪漫派晚期最后一位伟大的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笔下的歌剧《达奈的爱情》会在这次艺术节上演。

今年萨尔茨堡艺术节的主题是激发对于新歌剧和戏剧作品的创作梦想,为此主办方邀请了维也纳爱乐乐团、萨尔茨堡莫扎特管弦乐团等艺术团体,再由他们在莎士比亚、古诺等古典大师的传统作品中注入新的生命、创作出新的作品。

Lives at a Glance

“莱茵河边少女的歌声”德国雷根斯堡少女合唱团音乐会/7月30日—8月7日/深圳音乐厅、南京文化艺术中心等/德国雷根斯堡少女合唱团成立于1954年,建团时的成员是30名少女,到今天则已经发展为一个有700名成员的超大型合唱团,主要由小女孩和即将成为成年人的大女生组成。合唱团的演出范围涉及歌剧、音乐剧、话剧和舞蹈等多重领域。该合唱团近年来上演的经典剧目和音乐会有《猫》《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艺术/8月5日—8月14日/上海1933老场坊微剧场/话剧《艺术》于1995年和1998年分别获得莫里哀戏剧奖和托尼戏剧奖的最佳编剧奖。该剧讲述了皮肤科大夫塞尔吉近来迷上了现代派艺术。他用20万法郎买下了一个著名画家的作品,一幅全白的油画。这件事在他与老朋友马克和伊万之间引发了一场出人意料的感情风暴。3个男人,15年老友感情因对于现代艺术的认知与价值观分歧出现裂痕。

托尼·班奈特巡演/7月28日—11月18日/美国底特律福克斯剧院、大西洋城波尔加塔活动中心等/托尼·班奈特与弗兰克·西纳特拉并列为本世纪最伟大男歌手,是美国老一辈爵士乐歌手。他嗓音醇美,获得过包括终身成就奖在内的14座格莱美奖杯,2006年时更是获得了Billboard世纪奖。

音乐赏析论文 篇9

音乐鉴赏课,顾名思义,要求学生对音乐进行赏析,说出自己的看法。这门课能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并且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同时音乐欣赏的能力不仅是一个人的审美修养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文化素质水平的标志之一。音乐欣赏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其它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

作为一名大学生,就应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音乐就是美学重要的一部分。学习音乐,对于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认为这门课不可缺少。

首先,音乐赏析课能够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的能力。音乐是一门艺术,它既能准确地反映人的情感,又能开启学生智力和大脑思维。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用音乐的语言去欣赏和学习音乐,并激发其去主动地追求美、感受美。而对美的体验与感知,正是通过音乐欣赏,由内心体验出来的。

其次,音乐欣赏课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欣赏音乐,需要一定的想象能力。如果说作曲家是一度创作,演唱家是二度创作,那么欣赏者便是三度创作。欣赏者在已有的材料上进行组合、加工,使其在大脑中创造出新的形象。

再次,学习音乐欣赏这门课程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达到教育作用。音乐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它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因此,音乐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音乐作品对学生的人品、气质、修养都有着影响。通过对这些音乐作品的赏析,能够对学生进行教育。

除了这些之外,音乐还扩大了学生的人文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素养。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它与文学、地理、历史、绘画、社会生活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要能够认识到各不同风格以及不同文化传统下的音乐特色,音乐异同,体会东、西方音乐文化的区别。

当前,大学生音乐知识薄弱,所以必须加强音乐素质教育,弥补学生之间音乐知识的差距。一方面要开设音乐欣赏类的选修课,增长大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提供音乐实践的场所,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让大学生多欣赏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提高审美情趣和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同时,还要让学生自己参与到这些经典的音乐作品中来,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掌握音乐知识是培养音乐欣赏能力的基础,增强感性经验的积累是培养音乐欣赏能力的关键,应提高自身文化艺术修养,促进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音乐欣赏能力是文化艺术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文化艺术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音乐欣赏能力和水平。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文化艺术活动。

【莫扎特音乐赏析】推荐阅读:

莫扎特名言06-21

上一篇:2024年云南省公务员申论考试时事热点新闻下一篇:岭南师范学院介绍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