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2024-08-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通用8篇)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篇1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方式 融资结构 融资体系

截止到2008年10月,据国家发改委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48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我国中小企业总数已超过42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GDP的59%,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60%,上缴税收占全国的51%,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全国城镇就业岗位总数的75%以上。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的60%、57%、40%和40%。中小企业已成为技术与创新的主体。目前,我国专利的66%是由中小企业发明的,技术创新的75%以上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其研发的新产品占全国的82%。但是,与此相矛盾的是,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与其狭隘的融资渠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小企业的经济产出占全部经济产出的比例与其获得银行贷款的比例是极不相称的。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占贷款资源不到20%,股票、债券发行等融资方式几乎与中小企业无缘。融资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十分迫切。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1、融资状况分析

2008年8月5日在广州召开的“第二届广东中小企业经济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发布的统计结果显示:在国际经济形势增速放缓、国内宏观调控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下,2008年相当部分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等困难,全国约十分之一的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在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接近30%,较上年同比减少15%;全国2008年上半年有6.5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同时,我国中小企业在资金融通方面也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占贷款资源不到20%。

(1)财务状况分析。首先,资金结构分析。根据中国中小企业2007年抽样调查报告,我国中小企业对融资的需求比较迫切。在被调查的企业中,35.4%的企业表示有很大的资金缺口,急需融资;38.1%的企业表示略有资金缺口,需要融资;只有26.5%的企业表示没有资金缺口,无需融资。在需求的资金类型上,中小企业最需要长期投资资金。在别调查的企业中,59.1%的企业表示主要需要长期投资基金,36.3%的企业表示主要需要短期流动资金。

其次,财务结构分析。自2008年以来,贷款利率的连续上调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财务成本,挤占其利润空间,使其财务状况恶化,融资资金受到影响。据浙江中小企业局统计分析,由于受银行利率上调和民间高息借贷等影响,2008年1—4月份,全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财务费用增长40.55%,其中利息净支出增长45.18%。温州市800家企业财务费用支出增长51.7%,利息支出增长51.2%。正是出于对此问题的担忧,人民银行2008年下半年数次下调贷款基准利率。理论上说,利率的下调将减轻中小企业的财务负担,但鉴于目前经济形势仍不明朗,出于对风险的考虑,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变低,这就导致了其融资困难。

(2)融资结构分析。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背景,造成我国融资渠道狭窄,以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比较单一。就股权融资而言,在发达国家占据比较重要地位的风险基金和公众资金在我国发展非常缓慢;就债务融资而言,我国中小企业所得到的信贷资金种类也非常单一;就资本负债率而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最明显的特点为企业的资本负债率总体上高于一般水平。根据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中国项目开发中心的抽样调查(2007),内源融资占全部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的2/3以上,是中小企业融资的最大来源。分析以上数据可发现,我国非公中小企业大都高度依赖内源融资,而来自于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比例很小,融资渠道单一。

2、融资问题分析

2008年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瓶颈尤为突出。据银监会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各大商业银行贷款额超过2.2万亿元,其中只有约3000亿元贷款落实到中小企业,占了全部商业贷款的15%,比去年同期减少300亿元,中小企业融资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广东小企业融资状况的变化既是当地外向型经济的晴雨表,也是全国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测温计。据广东银监局初步统计,截至2008年6月末,广东银监局辖内小企业贷款余额合计1555.85亿元,比年初减少近150亿元,占余额1/10。

根据中国中小企业2007年抽样调查报告(样本企业包括江苏、北京、河南、广东和江西的640家企业)可知,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较多,依次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少(27.2%),贷款额度少、频率高、增加交易成本(18.9%),可抵押物少、抵押折扣率高(15.7%),少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贷款援助(8.6%),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6.5%),资产少、负债能力有限(5.3%),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2.1%)等。

可见,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1)企业贷款难和银行放款难并存。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难主要表现为抵押难和担保难,同时还表现为基层银行授权有限,办事程序复杂。

首先,企业贷款难。第一,抵押难。中小企业可抵押物少,抵押物的折扣率。目前抵押贷款的抵押率、土地、房地产一般为70%,机器设备为50%,动产为25%~30%,专用设备为10%;评估等级部门分散、手续繁琐、收费昂贵;资产评估中介服务不规范,还属于部门垄断服务,对抵押物的评估往往不按市场行为准确评估,随意性很大。第二,担保难。主要表现为中小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担保人,效益好的企业既不愿意给别人作担保,也不愿意请人为自己作担保,免得给自己添麻烦。效益一般的企业,银行又不允许作担保人。第三,基层银行授权有限,贷款程序复杂繁琐。中小企业借一笔数额不大的贷款至少要办十道手续,少则一周,多则数月,即使钱到手,商机可能早已错过。

其次,银行放款难。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但成功申请银行贷款的比例低。根据2008年广东省经贸委中小企业局对345家中小企业的调查中可知,当企业出现资金困难时,超过70%的企业选择通过商业银行和信用社贷款来解决资金问题。其中抵押贷款是银行贷款的主要形式,但贷款周期短、门槛高、成功率低。在调查的305家企业中,近三年曾向银行申请过贷款的只有135家获得银行贷款,占39.1%,而且全部是通过抵押获得贷款。信用贷款严重缺乏,在没有抵押和担保的情况下,凭借商业信用可以获得银行贷款的只有25家,仅占调查企业的7.2%。这也证实了中小企业在取得银行贷款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2)缺少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从总体上说,国有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力度在逐渐增大,但与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小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20世纪90年代我国中小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比例一直是在10%左右徘徊,年均增幅略有增长,而从国有银行贷款比例则更为低下,还不到10%,中小企业的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就一直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例如,在2008年12月4日招商银行获得银监会的正式批准,在苏州市设立了小企业信贷中心,这是全国首家拥有小企业信贷业务专营资格的金融机构。但是仅有招商银行一家银行还不足以支撑起全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因此需要银行业的共同努力。

(3)中小企业高负债率。中小企业的高负债率表明中小企业资本性融资存在困难或障碍。从2000—2007年,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在资产负债率上的变化都不明显,呈略微下降,但中小企业同大型企业相比,资产负债率高出近10%,这说明中小企业资金规模小,融资更依赖于银行。

(4)融资渠道单一和窄小。我国直接融资渠道窄。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以及公司债券发行的准入障碍,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虽然深圳中小企业板已经建立,但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仍是少数。

由表1可知,在被调查的企业中,大多数企业只有一种融资渠道,平均每个企业只有1.5种融资渠道,中小企业资金结构仍以内部融资和银行间接融资这两种传统融资方式为主。而民间融资作为一种补充形式,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而其他融资方式,特别是发行股票和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在企业资金结构中显得十分薄弱。这一方面说明内部融资和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在中小企业融资中作用重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单一问题比较突出。

(5)融资政策和环境不健全。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2007年调查统计显示,在参与调查的中小企业中,认为融资环境较以前有明显好转的不足7%;认为稍有好转的也仅为13.93%;认为融资环境较前几年没有变化的占59.02%;认为融资环境恶化的超过20%,与认为融资环境好转的企业比例基本相当。对现有融资方式感到较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企业分别占19.84%和15.87%,较满意的企业占19.84%,非常满意的企业仅占3.17%。调查结果表明,尽管各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但收效并不大。特别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海啸影响,国际经济下滑、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劳动力成本上升及人民币升值,国内有相当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现有的融资环境与中小企业的融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其融资难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3、融资障碍原因分析

根据青岛市2008年中小企业调查报告可知,在被调查的企业中,认为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企业内部因素,占29.64%;其次是金融机构的原因和政府扶持不够,各占25.93%和25.91%;最后是国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歧视,占18.52%。

由此可见,当前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中中小企业自身因素是最主要的原因,包括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中小企业人员素质低、技术落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健全、产权模糊、信用能力原因等;其次是金融机构因素,包括金融机构体系不完善、缺乏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等;最后是政府政策因素,包括利率政策的缺陷、税收政策的缺陷、法律政策体系不健全等。

除了上述三个方面的原因外,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还面临诸多障碍。如经营环境劣化、金融管理体制、利率管制、资本市场缺陷、国有商业银行的制约等。

二、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障碍的对策

自2008年9月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风暴已席卷全球,这其中受害最深的是中小企业,对外方面由于出口订单骤减、应收账款回收期加长,对内方面由于原材料及人工成本升、资金支付压力空前加大,众多企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根据世界商业环境2007年调查数据库中的有关资料显示,世界各国中小企业在资金融通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难,为此,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取了解决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第一,完善中小企业法律制度体系。如美国的《联邦贸易委员会法》、《小企业法》等,日本的《中小企业基本法》、《中小企业金融公库法》等;第二,建立专门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如美国政府的联邦小企业管理局(SBA),主要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第三,健全直接融资渠道。各国政府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包括从贷款担保、贷款抵押、贷款贴息等方面扶持中小企业;第四,完善资金扶持政策体系。主要有税收优惠政策、补助金政策等。

西方国家通过以上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国应因地、因时制宜,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在要求,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和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等来选择融资模式。因此,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来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1、微观方面的融资对策

(1)从中小企业自身角度考察。首先,要加强中小企业素质。中小企业要想彻底摆脱融资困境,单靠外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的改善是不够的,还必须致力于提高自身的素质。第一,改善经营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尽快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应该大胆借鉴、积极汲取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经营策略和管理经验,进行管理制度创新,打破传统的家族经营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第二,加速进行知识与技术更新。

其次,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的存在是造成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的主要原因,因此,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不畅的重要保障。第一,努力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级;第二,加强企业信用文化建设,培育企业家的信用意识,提倡和宣扬信用观念;第三,建立有效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再次,要规范各种财务管理制度。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虚假,这已严重阻碍了金融机构对其资金的投入。因此,中小企业应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建立起规范的财务制度和信用制度。第一,要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全面、准确、真实的财务制度,增加信息透明度;第二,要及时还本付息,树立守信用、重履约的良好的企业形象;第三,要保持合理的贷款水平,制定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然后,拓展多种融资渠道。当前中小企业不仅仅是缺少资金来源,更重要的是缺少如何找到适当的融资渠道。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建立正确的融资观念,善于利用多种融资方式,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压力。主要有租赁、典当融资、票据贴现、同业拆借等。

最后,加强与发展企业间的战略联盟。加强和发展企业间的战略联盟,以群体的力量弥补中小企业个体力量的不足。这样做,既可避免单个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弧军奋战,降低市场风险,又可使中小企业在人才、资金、技术、信息方面做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提高外部经济性,还可使中小企业充分享受社会分工协作的恩惠,降低成本水平,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2)从金融机构的角度考察。首先,健全金融机构体系。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缺陷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第一,建立中小企业银行。它是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其运行的基本目的不是赢利,而在于对符合政策要求但难以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资金的中小企业给予融资支持;第二,建立中小企业投资公司。中小企业投资公司以购买中小企业股份的方式向中小企业投资,从而可以为中小企业特别是从事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的中小企业拓宽资金来源;第三,适度发展民间信用融资市场。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基金,如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中小企业科技风险墓金、中小企业创业发展基金等。

其次,成立独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发展独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诸如地方性民营银行中小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克服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和防范道德风险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最后,金融机构要转变观念。金融机构应转变观念,进行信贷制度改革:第一,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第二,银行金融机构要根据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企业制定相应的贷款和审批程序,在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中坚持有进有退的信贷政策;第三,银行金融机构应适当提高基层机构的授权,简化办事程序。

(3)从担保机构的角度考察。首先,应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我国应尽快建立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信用担保体系。第一,借鉴日本政府的做法,设立“特别信用保证制度”;第二,由政府出资组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第三,鼓励民间资金投入,设立商业性担保公司。

其次,建立并完善贷款担保机制。建立和完善与担保机制相配套的制度设施:第一,建立和完善担保机构的准入制度,资金资助制度,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制度,放开准入门槛;第二,对担保公司实施减免税政策,达到一定条件的担保机构,国家减免所得税;第三,建立担保贷款的风险补偿机制,包括建立国家再担保机构、银行对担保公司的坏账分担、通过风险基金提供补偿等等。

(4)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考察。资本市场包括债券和股票的发行与交易市场、长期信贷市场。必须建立健全有利于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要大力开展柜台交易业务,加速形成股票二板交易市场,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到香港和海外上市融资,拓宽中小企业的股票融资渠道。发展资本市场,逐步扩大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

首先,完善资本市场的法律制度。核准制规定若干证券发行的具体条件,申请证券发行的企业必须经过主管机关审查后,方可发现证券。我国对公司发行证券规定了较为严格的条件,使得中小企业很难达到证券发行的条件,导致中小企业不能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注册制则对证券发行管理实行公开原则,这种证券发行管理制度较核准制来说,发行条件较为宽松,中小企业很容易做到。我国应该对证券发行实行注册制,并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对有关证券发行的法律法规进行适当的完善,为中小企业开通直接融资渠道。

其次,建立健全的二板市场和柜台市场。建立二板市场对中小企业融资有重要意义。我国设立二板市场的目的之一就是吸引一批高科技企业到港上市。因此我国的风险企业可选择香港的“创业板”市场作为上市场所,有条件的高科技中小企业还可争取到美、英等发达国家的二板市场上市。同时,柜台市场也为中国风险投资搭建了退出平台,有利于促进我国风险投资市场的发展,而且柜台市场还能起到为二板市场、主板市场输送成长性、成熟性企业的作用,形成良好的融资循环。

最后,发展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是指通过创建风险基金或风险投资公司为中小企业融通资金。如果中小企业获得风险投资,不仅可以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信水平、增强企业融资能力,还可以使企业在其他方面的许多需求也会得到很好的满足。我国在发展风险投资时,政府应当积极创造良好的环境,如构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完善风险投资法律体系、创立风险投资基金等。

2、宏观方面的融资对策

(1)从政府扶持的角度考察。因中小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微观经济活动主体,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载体,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因此,从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角度出发,政府必须给予中小企业相关的法律、政策及财政支撑,以政府的力量帮助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

首先,金融支持。政府应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第一,加大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成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性贷款的“中小企业信贷银行”。对需要扶持的中小企业发放免息、贴息、低息贷款。第二,制定强有力的金融扶持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的作用。第三,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征的直接融资体系。一方面创造条件开辟二板市场,另一方面积极发展风险投资。

其次,资金支持。我国应充分考虑国情,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循序渐进地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对中小企业的政府资金支持系统的建设。第一,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准备金。第二,给予中小企业特定事项的资金扶持。政府应针对某些特定事项,给予中小企业必要的资金扶持。第三,取缔一切不合理的收费。从源头上制止乱收费现象,切实减轻中小企业税费负担。

最后,政策性扶持。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性扶持主要包括贷款、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培训及信息交流等形式。我国自2008年8月起,一系列旨在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财税、金融等利好政策已相继由强烈诉求变成了现实,各种力量迅速集结到为中小企业排忧解难的思考与行动中。如央行通过窗口指导,对全国性商业银行在原有信贷规模基础上调增5%;对地方性商业银行调增10%,并要求这部分额度必须用于中小企业、农业或地震灾区;随后又出台政策放宽了中小企业贷款额度,对个人小额担保贷款的最高额度从2万元提高到5万元;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小额担保贷款的最高额度从100万元提高到200万元。

(2)从融资环境的角度考察。首先,法律环境。我国可以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制定《信用管理法》,以法律规范企业信用行为。各级政府要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改善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还应尽快普及和全面推行《中小企业促进法》。继续废止和清除不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减轻中小企业负担,真正使中小企业发展走上法制化轨道。

其次,服务环境。银监会应该同人民银行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完善民营银行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为市场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搞好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此外还必须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中介体系。

二二

【摘要】融资困难是当前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这一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不仅关系到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更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既定目标的实现。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重的和复杂的。文章通过找出并分析中小企业资金不足的主要原因,提出要解决资金不足的困难应当采取的相关对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中小企业的融资通道过窄。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公司债发行的准入障碍,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由于我国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缺乏完备法律保护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影响创业投资的退出,中小企业也难以通过股权融资。

2.获得信贷支持少。因贷款交易和监控成本高等原因,银行不愿对中小企业放贷。同时,中小企业因资信等级低,缺乏抵押资产,融资成本高等原因,难以得到银行资金支持。

3.流动负债所占比例较大,而长期负债则占很少的部分。主要由于银行一般只会为中小企业提供短期贷款,而由于各种原因一般不会提供长期贷款。

4.中小企业之间互相担保,申请贷款。一旦一家公司因经营不善而蒙受损失,则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若短期内急需资金,中小企业之间会互相拆借,或通过内部融资的方式解决。

5.自有资金缺乏。我国非公有制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企业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内源融资,从而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强做大。据国际金融公司研究资料,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分别占我国私营企业资金来源的30%和26%,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不足1%。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基本成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融资一般是通过两个渠道完成的。一是间接融资,即主要通过银行贷款;二是直接融资,即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企业股票上市等形式。但是,由于我国金融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导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象。1.部分非国有中小企业经营效益相对低下,资信普遍不高。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一般较低,技术水平落后,难以适应不断更新的市场需求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风险增大,中小企业原有的优势已逐步丧失,亏损企业增加

2.部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规范。由于部分中小企业的财务报告制度落后,信息不透明,缺乏审计部门确认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经营业绩,增加了银行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审查难度,银行经营面临的风险较大。

3.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中小企业担保难、抵押难。企业要办理一笔财产抵押,需办理财产评估、登记、保险、公证等手续,涉及许多职能部门,并要提供多种相关资料,对于习惯进行灵活经营的中小企业而言,无疑会带来很大的制约。

4.银行信贷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以后,在信贷管理中推行的授权授信制度,以及资信评估制度主要是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而制定的,使信贷资金流向国有企业和其他大中型企业的意愿得以强化,而且近两年来,银行信贷资金向“大城市、大企业、大行业”集中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同时,由于中小企业贷款具有金额小、频率高、时间急等特点,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相对较高,在商业银行尚未将盈利最大化作为主要经营目标的前提下,这就影响了银行的贷款积极性。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对策

1.政府层面——政府要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对中小企业给予政策支持

(1)税收优惠。这是最直接的资金援助方式。政府可利用降低税率、税收减免、提高税收起征点和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等方法对中小企业给予金融支持。

(2)财政补贴。政府可采取就业补贴、研究与开发补贴、出口补贴等形式对中小进行金融支持。

(3)政府可以考虑在财政预算中建立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准备金,或设立中小企业办互助会等形式,设立风险投资贷款担保基金。

2.金融系统层面——加快银行等金融系统改革,改善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渠道

首先,具备条件的银行在进行改造时,要允许民间资本以建设投资基金方式参股。其次,国有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扩大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比例,并在贷款审批、结算、等方面提供给中小企业以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为中小企业筹集资金创造条件。最后,可适当考虑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

3.中小企业自身层面——中小企业要全方位提高自身素质

(1)提高中小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的水平,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要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要合法经营,规范管理,引进优秀人才,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来管理企业,规范行为,提高社会影响;要引进现代化管理模式,提高自身和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管理能力。总之,只有提高了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才能在资本市场上成功地进行融资活动。

(2)改善中小企业的信誉形象。中小企业的良好信誉形象在融资成功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小企业可以建设诚信文化,凝聚诚信精神,扩大社会影响力,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中小企业应注重自身信用建设,大力提高自身信用水平,提高信用意识。

4.社会层面——构建信用担保体系、分散化解信用风险

在建立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信用担保体系时,首先,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担保,成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构。应加大对担保机构的政策支持力度,从市场准入、税收、资信共享等方面提供支持。另外,要建立再担保机构,降低担保机构的风险。担保是一项高风险事业,如果仅靠担保机构自身的资金实力,是很难实现持续经营的。因此,可以组建全国范围和省内范围的两级再担保机构,与直接面向中小企业的各种形式的担保机构一起形成的担保体系,来共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其解决对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一)资本市场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目前,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中小企业融资的状况并不十分理想。我国在主板市场上市的企业有1200多家,但大都是国有企业,仅有那些产品成熟、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的高科技产业和基础产业类的少数中小企业可以争取到直接上市筹资,或者通过资产置换借“壳”买“壳”上市的机会。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为筹得更多的资金,各地、各部委都竞相推荐大公司上市,这也导致中小企业进入证券市场中小企业融资非常困难。在加之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缺乏完备法律保护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

(二)民间、政府中小企业融资状况。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多数在民间中小企业融资,采取职工入股的方式筹集资金,或借民间的高利贷。尽管筹资成本较高,但由于手续简便、资金到账及时,多数中小企业还是愿意到民间中小企业融资。但由于民间资本毕竟规模不大,且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所以中小企业民间中小企业融资不是长久之计。在政府方面,又存在这样的观念:大型企业都是国有的,贷款给他们是国家对国家的企业,不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中小企业大多数是非国有的企业,效益不稳定,贷款回收不好,信誉差,容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所以银行一般对中小企业贷款十分谨慎,条件较为苛刻。

(三)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截至2007年末,全国小企业授信户数381万户;小企业贷款余额2.52万亿元,仅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9。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取得银行贷款很难,主要表现为抵押难;中小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担保人;一些基层银行授权有限,办事程序复杂繁琐。这就使得许多中小企业视银行贷款为畏途,而不得已走上民间贷款的途径。中小企业借款的特点是“少、急、频”,加之为中小企业贷款监控成本高、风险大而不愿意放款。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

(一)中小企业自身要加强各项制度建设,提高信用等级

1.建立科学的经营机制。中小企业要尽快建立健全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经营决策机制,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透明度与科学性,充分实现信息公开,解决银企关系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中小企业应努力克服自身的缺陷,想尽各种办法来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规范经营并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挖掘内部潜力,按市场规律发展经济,提高产品档次和科技含量,逐步增强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篇2

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下面从银行信贷、直接融资和非正规融资几方面对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进行探讨。

1. 中小企业的银行信贷资金

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的信贷融资主要是信用贷款和部分抵押担保贷款, 同时在政府的支持下, 展开一些政府补贴的贷款贴息、融资担保、融资租赁、银行票据贴现等形式。目前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质量普遍不高, 其盈利水平也较低。因此, 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资产质量总体也不高。中国工商银行的调查表明, 35万户中小企业的不良贷款占贷款余额的l/3以上, 比全行各项贷款的该指标平均数高12.73个百分点, 再加上部分中小企业逃、废银行债务情况较为严重, 造成中小企业的信用普遍较低。另外, 对中小企业的单笔贷款成本高、风险大, 也造成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惜贷”。

2. 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

在现有的深沪主板市场上, 无论是直接上市还是借壳上市, 中小企业很难达到上市所要求的基本条件。现实情况是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中处于缺位状态。我国1993年颁布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规定:企业发行债券, 规模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符合国家规定;企业具有偿债能力;企业经济效益好, 发行企业债券前连续三年盈利等。这些都限制了中小企业债券融资。在《公司法》、《证券法》修改之前, 我国仅规定了一套上市标准。3年连续盈利、5000万总股本、无形资产出资不超过注册资本20%等规定, 这些进入资本市场的条件限制, 将大量的中小企业拒之门外。截至2002年4月底, 我国沪深两地的上市公司, 民营企业约占9%, 其中很多还是“借壳”上市, 而民营中小企业基本没有。

3. 中小企业以非正规金融方式融资

非正规金融主要是民间融资, 民间融资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企业之间的融资, 包括借贷、集资、捐赠、储金会、典当行、地下钱庄、贷款经纪人和高利贷、贸易信贷、地下票据市场等。民间融资是最原始的融资方式, 特点是缺乏最基本的法律保障, 只能在关系密切、互相了解和信用关系良好的个人之间进行, 如亲友借贷、职工内部集资以及民间借贷等。民间借贷是个人投资创办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 也是中小企业最基本的原始资本和创业资本来源。民间的中小企业信贷活动之所以异常活跃, 是中小企业从合法融资渠道难以融资而产生的必然结果。同时, 民间金融机构具有许多优势, 如组织成本低, 机制灵活, 效率较高, 对企业资信比较了解, 以效益为原则等。民间借贷的兴起, 也是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不健全不完善的结果。但是, 大部分民间融资具有风险大和利息高的特点, 个人之间的借贷风险更大。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出现的问题

1. 缺乏中小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

中小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一个重要金融环境。我国现有的地方性金融机构主要有国有商业银行各级分行和支行、农村信用社。其中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在大中城市和国有大企业, 其信贷业务逐步淡出县域经济;而农村信用社作为县域金融体系的主力军, 但其市场定位主要是“三农”。而且我国限制金融创新, 如限制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 对典当设立分支机构设定严格的条件, 对农村合作基金会等民间信用机构不予法律认可等, 不鼓励中小金融机构发展, 这和我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 产值占60%, 利润占40%, 提供75%以上就业机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极不相称的。是中小企业融资难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2. 信用担保机构方面存在的诸多弊端

根据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司的指导原则,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资金来源宜多元化, 这也符合中小企业融资的特点。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大多数担保机构的资金几乎完全来源于政府拨款, 其他渠道的资金来源很少。由于各地政府的财政压力普遍较大, 可以拨付给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资金比较有限, 远远不能满足本地区中小企业对担保基金的需求。担保基金规模小, 引发了诸多相关问题:一是抗风险能力差。有些担保机构由于担保基金规模过小, 几乎没有什么代偿能力, 一旦出现代偿, 就可能导致倒闭。二是放款规模较小。因基金规模小, 担保机构的放款规模也比较小, 难以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三是融资的成本比较高。基金规模小, 承担代偿的能力有限, 因此担保机构便提高贷款企业的资格要求, 导致企业通过担保机构融资的成本比较高。担保企业通过担保机构贷款, 除了要还本付息以外, 还要交纳一定比例的保费, 有的还要交纳一笔保证金, 再加上其他相关费用, 对有些中小企业而言, 通过担保中心获取贷款已超出企业的承受能力。

3. 中小企业自身劣势

我国的中小企业普遍具有资产有限、生产经营规模小、产品市场变化快、经营场所不固定、人员流动性大、法人代表变动频繁、知名度较小等特点。这些特点严重影响了其信用等级, 特别是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改制时对银行债务处置不当, 存在相当普遍的逃避债务倾向, 造成银行对改制中的中小企业心存芥蒂, 对中小企业的工作重点不是如何加大投放, 而是如何防范企业逃避债务, 防范金融风险, 甚至出现了因企业改制转轨而对资金需求最大最迫切时, 也是银行放贷最谨慎、企业贷款最困难的反常现象。

三、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机制的对策

1. 建立专门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政策性银行

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以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为核心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的一种现实选择。尽管目前市场性中小金融机构的建立可以促使优质的中小企业通过担保、补贴或是付出较高的利率来获取流动性资金贷款, 但是一般中小金融机构很难给予中小企业中长期的贷款支持。因此, 需要有一个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较大规模贷款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存在和运行。政府财政资金应该成为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的主要资本金来源, 这是保证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切实开展业务的基石。除政府财政资金外, 还要注意提高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的融资能力, 扩大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的融资渠道, 发行债券、借款, 甚至可以吸收中小企业存款。吸收存款应该是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与其他政策性银行的最大不同之处。对于市场型的中小金融机构, 监管指标要进一步明确每户最高贷款额与资本净值的比率, 限制其偏离中小企业的贷款行为。

2. 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

目前, 各国或地区政府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缺口问题时, 都非常注重信用担保手段。中小企业担保体系是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政府、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融资关系的纽带和桥梁。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必须达到一定规模, 才能具有抵御风险、提供担保的足够实力。单凭各个担保机构注册的资本金以及其营运资金, 很难满足金融机构提出的担保要求。为此, 属于各级财政出资的部分, 可以考虑适当集中, 建立共同基金或称担保基金。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 担保基金采取共同基金或互助基金的方式是最为符合市场经济运作特征的。只有采取基金的形式, 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动员社会各界的资金加入到担保基金的行列中来, 才能对担保基金进行科学的管理与运作。同时, 要逐步建立合理的再担保机制。在现有财税体系下, 采取再担保的模式, 有利于发挥各级财政的作用。

3. 创造有利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政府尤其应出台有关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 以促进中小企业向规范化方向发展。这些政策包括:

(1) 政府财政支持。我国应逐步增加对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资金投入。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每年应新增高科技产业发展专项拨款, 实行部分拨款、部分低息有偿使用, 提供与高风险投资相配套的低息长期优惠贷款;扩大对私营个体经济的贴息范围, 大力扶持规模型、科技型、外向型私营企业的发展。

(2) 减免税负政策。加大优惠政策的力度, 将更多的资金吸引到风险投资领域。要进一步降低高技术企业的所得税, 清理整顿和规范对中小企业的收费, 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

(3) 金融优惠政策。中央银行要进一步出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政策, 进一步要求各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力度, 放宽对中小企业的放贷条件;保持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份额, 切实办好国有商业银行的小型企业信贷部, 确保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 提高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中国中小企业金融制度报告[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5

[2]程剑鸣孙晓岭:中小企业融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决策 篇3

【摘要】 在当今社会中,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表现的更突出。主要论述了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以及在既定环境下中小企业如何作出合理的融资决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

一、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企业融资就是指企业从内部,外部等各个方面筹集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需资金的过程。企业融资的种类按照不同的划分方式可划分为:(1)短期融资和长期融资;(2)权益性筹资和债务性筹资;(3)内部筹资和外部筹资。

自1998年以来,为了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这些措施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方面产生的效果并不明显,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表现在:(1)获得的信贷支持少;(2)直接融资渠道窄;(3)自有资金缺乏。

二、中小企业融资决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融资主体(中小企业)方面

(1)中小企业融资规模与融资成本。中小企业在做出融资决策时最先应该考虑的是融资成本,企业只有确信利用筹集的资金所预期的总收益要大于融资的总成本时,才有必要考虑是否进行融资。

(2)中小企业的有效担保和抵押物匮乏。根据《商业银行法》规定,银行发放贷款,贷款企业应提供担保,抵押,由于目前企业风险意识增强,相互之间不愿意担保而形成担保难。

(3)信息不对称引发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中小企业融资的最大特点是“信息不对称”,由此带来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2.宏观融资环境的不完善

融资环境是指影响企业筹资活动的各种集合。主要有:金融支持配套服务环境,资本市场发育程度及资本市场融资体制完善程度等。

(1)银行体制具有浓重的行政色彩。中国的金融体制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体制。无论是大型银行还是中小银行的体制结构和经营结构都深深的打上了政府烙印,体现了政府的意志,银行习惯按照行政命令行事,普遍缺乏按照市场需要选择服务对象和经营范围的意识,不懂得根据的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战略方向。

(2)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之间业务和市场定位的趋同性。一是在服务的客户对象方面。二是金融产品和业务方面存在雷同。

(3)银行信贷管理体制缺陷。虽然按照国家的规定,许多的商业银行都已经建立了中小企业信贷部门。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银行的“嫌小爱大”的心理,大量的贷款仍然投向了大中型国有企业,中小企业仍然存在“资金饥渴症”。

三、中小企业合理做出融资决策应注意的问题

1.融资总收益大于融资总成本

融资则意味着需要成本,融资成本既有资金的利息成本,还有可能是昂贵的融资费用和不确定的风险成本。只有确信利用筹集的资金所预期的总收益要大于融资的总成本时,才有必要考虑,这是企业进行融资决策的首要前提。

2.企业融资规模要量力而行

企业在筹集资金时,首先要确定企业的融资规模。筹资过多或者可能造成资金闲置浪费,增加融资成本,或者可能导致企业负债过多,使其无法承受,偿还困难,增加经营风险。

3.选择企业最佳融资机会

(1)企业融资决策要有超前预见性,企业要能够及时掌握国内和国外利率、汇率等金融市场的各种信息,了解宏观经济形势、货币及财政政策以及国内外政治环境等各种外部环境因素。

(2)考虑具体的融资方式所具有的特点,并结合本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适时制定出合理的融资决策。

4.尽可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一般情况下,按照融资来源划分的各种主要融资方式融资成本的排列顺序依次为:财政融资、商业融资、内部融资、银行融资、债券融资、股票融资。在选择银行融资时,要充分注意各银行间不同的信贷政策,选择对中小企业最为有利、最为优惠的银行。

5.制定最佳融资期限决策

企业融资按照期限来划分,可分为短期融资和长期融资。如何选择,主要取决于融资的用途和融资人的风险性偏好。

从资金用途上来看,如果融资是用于企业流动资产,宜于选择各种短期融资方式,如商业信用、短期贷款等;如果融资是用于长期投资或购置固定资产,适宜选择各种长期融资方式,如长期贷款、企业内部积累、租赁融资、发行债券、股票等。

参考文献

[1]翁彦博.《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四大误区》.浙江金融. 2006(1)

[2]伍装.《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研究》.软科学. 2006(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思考 篇4

摘要: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从我国的情况看,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大部分,是我国国民经济微观主体的主力军。中小企业的规模比较小,经营比较灵活,广泛地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和各个部门中,散见于大中城市和乡镇农村,有的以高新科学技术为主,有的立足于传统技术。因此,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增加就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小企业;金融;融资

在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也面临着不少的难题,在这些困难里面最主要的就是融资难,特别是贷款难。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中小企业对GDP贡献率能达到60%,但是在全部银行信贷资产中的使用比率却不到30%。融资难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尤为重要。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根据对全国部分地区中小企业的有关抽样调查,有10%左右的企业不需要贷款,而70%左右的企业急需贷款,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形式主要是银行贷款,但是银行并不能充分满足众多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这种困境不仅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且不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平稳地发展。具体表现在:

(一)直接融资的现状不甚理想

1、中小企业很难进入股票市场进行融资。上市是比较好的融资方法,但是从我国当前上市的企业来看,大部分都是大的企业和集团,即便有上市的中小企业,也是那些规模比较大、经济效益良好、比较好的企业,而大部分中小企业远远不能满足国家法律法规对上市企业的要求,这造成了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难上加难。

2、中小企业也难于通过发行债券来进行融资。政府为了保护债券投资者的利益,制定了许多限制性条款,能够发行债券的多是大型国有企业和集团,中小企业通过债券融资获得资金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

(二)间接融资困难重重

1、间接融资过分地集中在银行贷款。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和不成熟,加上银行贷款在中小企业各种融资渠道里成本较低,因此中小企业间接融资过分地集中在银行贷款。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大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了对金融风险份额防范,这就使得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困难重重。

2、获得的银行贷款数量较少。考虑到中小企业的种种不足和风险,各大商业银行更愿意将资金贷给国有大型企业和集团,使得中小企业获得的银行贷款数量相对较少,从银行获得的贷款比例远远低于其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的比例。

3、为中小企业进行间接融资的第三方担保制度发展缓慢。同大的企业和集团相比较,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少、抗风险能力弱,因此其达不到较高的信用等级,造成了中小企业难以获取第三方担保。即使有担保,并且得到银行的贷款,其融资成本也是比较高的。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 篇5

专业论文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 要】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一直以来,中小企业的发展却依然是困难重重,其中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等问题已成为阻碍和制约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和长足发展的“瓶颈”。因此,揭示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剖析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寻求化解其融资难问题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对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分析

(1)银行贷款。银行贷款是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但其能从银行得到贷款份额去较少。据资料显示,上海中小企业的长期资金来源中银行贷款比重仅占6%,尽管许多地方都出台了《关于中小民营企业贷款信用担保管理的若干规定》,并安排了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资金。但由于企业自身信用担保及担保人资产抵押的苛刻条件,使许多中小企业很难享受到政策的优惠。银行还在优化信贷结构的同时倾向于减少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央行不断调高存贷款基准利率使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的成本增加从而影响中小企业融资。这一方面体现了中小企业经营业绩总体不佳和中小企业融资信用度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着体制性的问题。(2)政府扶持。国际上,政府对中小企业扶持的手段主要有政府采购、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用担保、金融服务、风险投资等。在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前三项运用的较多,但由于主要是对高新技术产业,惠及面较窄。(3)企业自身。以自身为核心的中小企业融资可以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部分。在内源融资方面,我国绝大数中小企业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比如,目前我国私营企业平均每户的注册资本仅为80万元,开办初期自有资金不足,而且由于中小企业自我积累能力较差,盈余公积补充自有资金有限,这也是导致其自有资金不足的重要原因。中小企业外源融资主要有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虽然我国在2004年就在深交所启动了中小企业融资板块,但只能解决少数高新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到2010年8月,我国中小法人企业数量超过1000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而当前沪深两市仅有上市公司2000多家,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也只是“杯水车薪”。另一种外源融资——债券融资的发行也由于其规模受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及分配方案的制约而非常困难。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

(1)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自身原因。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但因为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管理缺陷和体制风险,使其融资之路并不顺畅。首先是中小企业的管理缺陷,导致了财务信息不实,降低了金融企业对其的信任度;其次是产权不清助长企业失信行为,部分企业拖欠和逃废银行贷款的情形经常发生,银行找不到最后责任人和承诺人;三是中小企业的诚信体系不完善,道德约束软弱无力,法律的监督制约和惩戒力不够,导致许多中小企业为了求生存,在短期利益面前,对失信行为熟视无睹;四是中小企业倾向于多头开户,造成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缺乏稳定关系,这不利于银行分析企业的信息,从而影响银行向其提供信贷;五是中小企业抵质押担保条件相对较弱,在自身经营实力比较弱的情况下,又很难通过有效的抵质押担保来满足银行风险缓释条件。(2)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不足。尽管近年来中小企业融资业务在金融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意识到,但由于受到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市场缺乏深入研究。银行在管理方式、体制机制、业务流程、技术手段、人员素质以及驾驭能力和识别中小企业发展前景等方面均存在制约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障碍,如货款审批条件过于严格、审批层级过多、贷款责任追究制度不合理、激励与约束不对称、货款成本偏高等。(3)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缺失。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缺失首先表现在机构设置的缺失。当前我国金融机构的管理分别由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等多个部门分管,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管理政出多门,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难以保证;其次表是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与不断深化的中小企业发展形势相比,我国对中小企业的法律保护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关于中小企业的立法不足、法律条款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中优惠、鼓励等条款比较笼统,在实践中不利于真正保护中小企业的发展;最后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中作用的缺失还表现为信用担保体系粗放式发展制约融资环境改善。

三、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

(1)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全面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一是规范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与否不仅影响公司的内部凝聚力和管理效率而且也影响资金筹措和投资决策。对私营中小企业,则要引导走资本社会化的方向,改变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实行现代中小企业的管理制度;对于集体中小企业,要明确产权关系、推动产权改革。二是开源节流,提高自身的积累。一个企业要保持旺盛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活力,不能仅靠负债,要靠不断的自我积累,著名网络公司阿里巴巴就是在注重开源节流,不断加强自身积累的过程中成为中小企业成长的代表。三是加强沟通,强化自身信用意识。中小企业要取得银行的支持,就必须加强与银行的协商,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保全银行债权,按时还本付息,为企业融资奠定良好的信用基础。(2)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金融系统。一是建立完善中小型政策性金融系统。中小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方面与大型金融机构相比拥有信息上的优势,许多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具有地域性的直接依存关系。二是建立健全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评价系统和信用担保系统。中小企业为获得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的信任并得到项目资金的有效手段是建立中小企业评级制度,以信用等级作为判定贷款信用可信度的标准,并提供自身的信用信息。三是国有商业银行对基层银行适度授权。(3)加大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扶持力度。一是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为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途径。我国的中小企业资本融资市场体系应包括三个层面: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创业板市场和中小企业板市场。按其分工来看,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主要是为达不到进入创业板市场资格标准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包括为处于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提供资本;创业板市场主要是为解决中小企业早中期的资金融资问题;中小板市场则主要解决处于创业中后期阶段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但是目前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存在准入门槛较高,许多中小企业不具备资质,这样就导致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渠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道狭窄,直接融资的难度太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出台政策,降低相关中小企业资本融资市场的准入门槛,让更多的具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进入市场从而获得投资者的资金支持及投资者对企业治理结构的参与,促进中小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和企业规模的增长。二是创新中小企业资本市场的工具,建立多层次的市场系统。我国一方面需要建立专业化、多层次的中小企业资本服务市场;另一方面需要创新中小企业资本市场的工具,例如建立中小企业可转换债务融资工具、资产支持票据、债券第三方回购业务、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工具。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体系,有效缓解束缚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瓶颈。三是营造中小企业融资的大环境。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地方政府首要做的是集合本地的优势金融资源,通过金融工具、扶持政策等向中小企业倾斜,实现地方经济的共同繁荣。中央政府需要做的是引导建立一个适应我国国情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整合相关资源,帮助中小企业突破融资瓶颈。同时政府也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司法环境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上的帮助。总而言之,营造一个健康的中小企业融资的大环境,可以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奠定重要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孔曙东.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经验及启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5:73~78

[2]门冰竹.加快中小银行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J].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15(6A):27~31

[3]张建营.中小企业融资实践[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7,8:51~55

浅议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决策实践 篇6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融资机会 融资规模 融资期限 融资方式 融资结构

近几年来,国家为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先后采取了许多措施,但从实践上看,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只有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才能把中小企业发展的潜在能量发挥出来,使其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试图从中小企业融资机会、融资规模、融资期限、融资方式、融资结构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对中小企业融资决策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最佳融资机会选择

所谓融资机会,是指由有利于企业融资的一系列因素所构成的有利的融资环境和时机。企业选择融资机会的过程,就是企业寻求与企业内部条件相适应的外部环境的过程,这就有必要对企业融资所涉及到的各种可能影响因素做综合具体分析。一般来说,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中小企业最佳融资机会,是指由有利于企业融资的一系列因素所构成的有利的融资环境和时机。企业选择融资机会的过程,就是企业寻求与企业内部条件相适应的外部环境的过程。因此,中小企业要对融资所涉及的各种可能影响因素做综合具体分析。

首先,中小企业融资机会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所出现的一种客观环境,虽然企业本身会对融资活动产生影响,但与企业外部环境相比较,企业本身对整个融资环境的影响是有限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实际上只能适应外部融资环境而无法左右外部环境,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寻求并及时把握各种有利时机,确保融资获得成功。

其次,外部融资环境复杂多变,中小企业进行融资决策时要有超前预见性。因此,中小企业要及时掌握国内和国外利率、汇率等金融市场的各种信息,了解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国家货币及财政政策以及国内外政治环境等各种外部环境因素,合理分析和预测能够影响企业融资的各种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可能的各种变化趋势,以便寻求最佳融资时机,并果断做出决策。

二、融资规模决策

1.企业融资规模要量力而行

由于企业融资需要付出成本,因此企业在筹集资金时,首先要确定企业的融资规模。筹资过多,或者可能造成资金闲置浪费,增加融资成本;或者可能导致企业负责过多,使其无法承受,偿还困难,增加经营风险。而如果企业筹资不足,则又会影响企业投融资计划及其它业务的正常开展。因此,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之初,要根据企业对资金的需要、企业自身的实际条件以及融资的难易程度和成本情况,量力而行来确定企业合理的融资规模。

2.在实际操作中,企业确定筹资规模一般可使用经验法和财务分析法。

经验这是指企业在确定融资规模时,首先要根据企业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的不同性质,优先考虑企业自有资金,然后再考虑外部融资。二者之间的差额即为应从外部融资的数额。此外,企业融资数额多少,通常要考虑企业自身规模的大小、实力强弱,以及企业处于哪一个发展阶段,再结合不同融资方式的特点,来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的融资方式。比如,对于不同规模的企业要进行融资,一般来说,已获得较大发展、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股份制企业,可考虑在主权市场发行股票融资;属于高科技行业的中小企业可考虑到创业板市场发行股票融资;一些不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则可考虑银行贷款融资。再如,对初创期的小企业,可选择银行融资;如果是高科技型的小企业,可考虑风险投资基金融资;如果企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时,可发行债券融资,也可考虑通过并购重组进行企业战略融资。

财务分析法是指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管理状况,从而确定合理的筹资规模。由于这种方法比较复杂,需要有较高的分析技能,因而一般在筹资决策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运用。使用该种方法确定筹资规模,一般要求企业公开财务报表,以便资金供应者能根据报表确定提供给企业的资金额,而企业本身也必须通过报表分析确定可以筹集到多少自有资金。

三、融资期限决策

企业融资按照期限来划分,可分为短期融资和长期融资。企业做融资期限决策,即在短期融资与长期融资两种方式之间进行权衡时,做何种选择,主要取决于融资的用途和融资人的风险性偏好。

从资金用途上来看,如果融资是用于企业流动资产,则根据流动资产具有周期快、易于变现、经营中所需补充数额较小及占用时间短等特点,宜于选择各种短期融资方式,如商业信用、短期贷款等;如果融资是用于长期投资或购置固定资产,则由于这类用途要求资金数额大、占用时间长,因而适宜选择各种长期融资方式,如长期贷款、企业内部积累、租赁融资、发行债券、股票等。

另外,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期限决策时,还可根据自身对待风险的态度,在配比型、激进型和稳健型三种类型中进行选择。

采用配比型融资政策时,每项资产将与一种跟它的到期日大致相同的融资工具相对应。即临时性流动资产通过短期融资获得;永久性流动资产和所有的长期资产通过长期融资来获得。这种决策的优点是,企业既可以避免因资金来源期限太短引起的还债风险,也可减少因借入过多长期资金而支付高额利息。

采用激进型融资政策时,临时性流动资产和部分永久性流动资产通过短期融资解决,部分永久性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进行长期融资。这种融资策略使用的短期融资较配比型多,其缺点是具有较大的风险性,这些风险包括利率上升、再融资成本升高的风险以及旧债到期难以偿还和借不到新债的风险。当然,高风险伴随着高收益,如果企业融资环境比较宽松,或者正好赶上利率下调,则具有更多短期融资的企业会获得较多利率成本降低的收益。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篇7

(一) 从中小企业自身方面分析

1、自身规模小, 抵押担保难。我国多数中小企业成立时间较短, 规模较小, 自有资本偏少, 不能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作为中小企业, 要解决融资问题, 从发行债券、股票下手很难, 几乎是不可能获取的。然而, 由于国有银行的大量坏账使他们“惧贷”、“惜贷”。要想从银行融资到资金, 就必须有足够的担保物。但就中小企业自身来讲, 固定资产较少不足以抵押, 同时一些中小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屡有逃费、逃欠银行债务的现象发生, 损害了自身的信用, 所以有这些因素的影响, 使得中小企业很难得到贷款。

2、财务制度不健全, 运行不规范。我国中小企业家族化现象较普遍, 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相对较低, 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 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素质显得更为重要, 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忽略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 管理制度不健全, 管理思想僵化落后, 使得企业管理局限于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之中。财务建账不规范, 财务制度不健全, 现金收支不透明, 财务“黑箱”操作现象严重, 会计出纳不分、财务管理混乱等问题普遍存在。组织管理制度不健全、经营管理行为不规范, 是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 从银行等金融机构方面分析

1、我国金融体系效率较低。众所周知, 我国是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 四大国有银行占据了银行业的多数份额。若从所有制结构看, 尽管我国银行业的所有制形式有国有独资、股份制、合作制等多种形式, 但如果将国有股直接控股的银行一起进行统计, 90%以上的股权属于国有。这一所有制结构使国家实际上对银行业的风险承担了无限责任, 导致了银行业内在发展的动力不足, 结果是银行业不良资产非正常积累, 金融服务产品供给不足, 金融服务效率较低。

2、银行信贷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目前, 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上还存在着许多的不完善之处, 还不能很好地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且长期以来, 国有商业银行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服务对象, 对中小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偏见, 因为对它们的支持存在着不信任。此外, 多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都是以“批发业务”为主, 不注重或不乐意开展对中小企业的“零售业务”, 认为对大企业的业务省事、成本低、收益大, 而对中小企业的业务比较麻烦、成本高、收益小。

3、银行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 表现在信贷关系中就是:每一户企业都可以随时全面了解和掌握银行的信贷政策、信贷制度、信贷监管等信息, 而由于中小企业的管理制度、财务制度等都还不够完善, 银行也不可能拥有和掌握每个中小企业的全部信息, 这样就形成了两者的信息不对称。同时, 由于中小企业经营机制比较灵活, 多头开户现象比较普遍,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财务报告的随意性大、真实性差、透明度不高, 就使得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放款更加难了。

(三) 从国家、行业、产业政策方面分析

1、缺少完善的信用担保机制。中小企业在经营中总面临着许多危机, 而各银行要求信用等级必须在A级以上的企业才能提供担保, 所以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资信不足, 往往需要从外部获取信用担保。但因为担保风险较高, 有能力的企业一般不愿意为实力不足的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同时, 现行抵押担保办法也已不适合中小企业贷款的要求。同时, 部分中介机构评估还不客观、不公正, 且不承担责任, 银行或企业都难以接受。抵押物的拍卖市场还不健全, 抵押物执行难、变现难、贷款抵押率低。并且抵押物变现所造成的损失按现行的金融企业制度规定无法处理, 因此导致一些商业银行对办理抵押贷款积极性不高。

2、缺乏中小企业进行直接融资的制度和法律。目前, 有关的法律法规根本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所有制构成比较复杂, 而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是按照所有制的性质来制定的, 这使得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处在不同的竞争起跑线上;另一方面某些法律法规对中小企业也不适用。如《贷款通则》、《担保法》等法律规定的有关企业抵押担保的要求, 是多数中小企业很难达到的。

二、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 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

1、加强内部管理, 提高管理水平。中小企业应努力克服自身的缺陷, 想尽各种办法来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 规范经营并按现代企业制度, 挖掘内部潜力, 按市场规律发展经济, 重视科技开发和产品更新换代, 提高产品档次和科技含量。我国很多中小企业还具有明显的家族特色, 用人方面任人唯亲, 家族成员占据重要管理岗位, 决策上独断专行。鉴于此, 中小企业应走产权主体多元化的道路,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实行公司制改造, 解除家族制对其发展的束缚。同时, 做好职工的后续教育工作, 为企业当前和今后的发展提供动力。中小企业要制定长远的发展计划,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在成立之初就要建立自己长远的发展规划。长远的发展规划能够使中小企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 不会因为近期的利润而裹足不前。详细具体的长远发展规划能够使贷款机构对他们充满信心, 改善贷款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有没有市场是决定一个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此, 中小企业走出资金困难的根本出路在于生产出有市场的产品,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把有限的资金用活用好, 这样才既有内源资金的支撑, 又有外源资金的支持。企业发展, 重要的是要增强企业自身的发展能力, 不能有完全依赖外援的思想。

2、加强财务制度建设, 增加财务信息透明度。中小企业应该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金, 加强财务管理, 确定合理的现金持有量, 对企业的现金收支进行控制, 建立健全严格的销售日记账、采购日记账、现金收入和支出日记账, 而且要进行成本核算, 健全基础财务资料;做好应收账款管理, 在企业进行信用交易时, 一定要加强对客户资信的管理, 防范由于赊销不当引起的资金危机。中小企业要赢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 就必须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增强诚实信用意识, 切实履行借款合同, 保持良好的信用, 做信用秩序的守护者。中小企业应定期公布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会计报表, 向利益相关者提供全面、准确的财务信息, 增加企业经营及财务的透明度, 提高企业的信用水平和资信质量减少信息不对称, 从而减少银行对企业的信用危机。

(二) 改革金融体系, 拓展融资渠道

1、金融部门应提高认识, 调整经营理念和市场定位。一方面要加强与上级行联系, 争取尽快开展担保公司担保贷款业务, 在担保公司提供担保的情况下, 金融机构要对信誉高、效益好的中小企业提供放大担保比例、贷款利率优惠、简化贷款手续等优质信贷服务, 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增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扶持;另一方面要调整经营理念, 根据自身的战略和实际经营状况, 不一味地彼此打争夺战, 要有战略的眼光, 敢于进入新的市场。

2、加快推进证券市场的中小企业板块建设。考虑以适当的速度推进证券市场上和中小企业相关的板块建设。发展地方性证券交易市场。作为一种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可以由原证券交易中心, 各地的产权交易市场及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改造而成, 目的是为那些达不到中小企业板市场资格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同时, 加强对其规范和监管, 重点是股票上市交易和信息披露的标准和规则;统一的股票托管清算系统;市场中介机构的市场准入、准出规则、交易规则等。在中小企业条件符合的情况下, 减少上市手续等的办理, 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创造便利条件, 这样既体现了中小企业真正的市场价值和发展潜力, 还可以进一步活跃我国的证券市场。香港证券市场的中小企业板块及国外证券市场上的相关建设经验我们也都可以借鉴。

3、大力发展地方性、专门化中小金融机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 关键是要在现有金融体系中建立和完善一套高度专业化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 加快中小金融机构的建立。中小金融机构一般了解地方基层, 能够利用当地的信息了解本地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这样中小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时, 具有信息和交易成本低的优势。随着我国金融机构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必将应运而生。实践证明, 金融机构是偏爱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的, 特别是大型的金融机构更是主要为大型企业提供服务, 即使它们设有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也往往是一种摆设, 并不起什么作用。而专门化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则不同, 它们的金融实力与中小企业相当, 或有政府的大力支持, 可以专门从事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 从而有利于不断积累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经验, 提高中小企业融资的质量, 促进金融业和中小企业的共同健康发展。中小企业间也可建立互助金融组织, 加强共同发展和风险共担的能力, 并为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小企业融资难, 关键是贷款担保难。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支持中小企业的信贷管理制度, 建立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估、授信以及贷款审批制度。要建立担保机构的资本补充机制, 吸收社会资本进入, 鼓励大企业、大公司参股、壮大担保公司实力, 提高担保公司支持中小企业的能力。政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加大对担保公司的投入, 以增加民间资本参与担保平台建设的信心, 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 促进担保机构健全制度, 提高信用度, 提高担保资金的放大倍数, 建立多层次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

(四) 建立适应中小企业融资需要的资本市场监管体系。要从整体上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法律、法规建设。要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要从法律、法规的层面上明确中小企业融资在整个社会金融体系中的定位。以前我国的企业立法和有关政策是按照所有制性质来制定的, 尤其在与融资有关的立法和政策上, 一直是向国有大企业倾斜, 使得中小企业在融资问题上与大企业处在不平等地位, 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 有关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和市场行为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应通过特定的机构和机制对资本市场运行制定一定的规则, 对资本市场行为主体作出某些限制或规定, 并加以监督执行, 建立适应中小企业融资需要的资本市场监管体系。

三、结论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析 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方式 融资特点 融资对策

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特点

企业融资一般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包括创业者自身投入资金和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收益资金;外源融资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包括股权融资和企业债券融资两种方式;间接融资是通过银行等金融媒介进行的融资,包括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及融资租赁等。

从目前世界各国情况来看,中小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自筹、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和政府扶持资金等方面。我国中小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内源融资和银行贷款。

1.1 内源融资为主要方式

内源融资是公司内部融通的资金。由于内源融资来源于企业内部,不会发生融资费用,其成本远远低于外源融资,从而成为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

国外中小企业的资本构成主要以自筹资金为主。发达的国家中,其内源融资比例通常占其融资成本的55%以上,其中美国中小企业的自筹资金的比重一般在60%左右,欧洲国家自筹资金的比重在50%左右,我国中小企业内源融资的比例占企业融资总额的30%左右。

1.2 银行贷款为重要渠道

我国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主要通过银行贷款。据统计,以银行信贷资金作为首要融资渠道的中小企业占21.9%。截至2011年末,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1.8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39.6%;其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0.8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19.6%。

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

2.1 法律制度不健全

我国法律法规不适应新形势需要,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中小企业促进法》虽然颁布实施了,仍需一系列配套法规政策条例来细化;《担保法》中缺乏对担保机构法律地位的明确界定和相关利益的有效保护;《借款合同条例》排除了为数众多的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借款主体资格;风险投资的发展需要对《公司法》、《保险法》、《商业银行法》等一系列法律进行修改;中小企业信用状况不良,需要制定具体规范中小企业信用的法律或法规。

2.2 金融服务不匹配

信贷准予条件过高,中小企业难以满足过高的贷款条件;金融机构发展数量远远落后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数量。据统计,近20年来,我国小型企业增加了20倍,而小型金融机构仅增加了2倍;融资方式尚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银行对中小企业一般采取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这些方式手续复杂,同时需要支付担保费等相关费用;融资成本过高,国有商业银行给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基本都要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30%,个别股份制甚至国有商业银行利率最高上浮达60%。

2.3 企业基础不扎实

我国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一些技术和市场都比较成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管理水平低下,科技含量低、透明度差,信用水平不高;融资理念落后,中小企业对银行信用评级、贷款调查、授信、申报、审批、发放、贷后监管等规范程序不理解,财务管理不规范。据调查,我国中小企业50%以上财务制度不健全,很难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资料。

3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

3.1 以法规制度为根本

建立健全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抓紧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严格依法办事;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信贷制度。改革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现有的高度集权信贷管理制度,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建立多样化的融资制度,允许通过申请创新基金、引入风险投资基金、境外上市融资等多种方式进行融资。

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图构建以政策性和商业担保机构为基础,由中小企业自愿组成,联合出资形成的互助性担保机构为主,以地区和市级,省,国家三级再担保机构为支撑的结构体系,以便分散金融风险。

3.2 以政策优惠为保障

我国政府应从政策方面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在实现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和出口生产补贴的同时,启动对中小企业吸纳就业方面的补贴;提供金融优惠政策,扩大利率浮动幅度以及再贷款、再贴现等方式,鼓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提高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保持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份额,降低贷款利率;实现税收优惠,减少中小企业的财务负担;增加对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扶持资金的投入;设立风险投资基金,以政府参股的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帮助等。

3.3 以金融服务为支持

健全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提供与中小企业发展相匹配的金融服务。制定适合中小企业的贷款流程和审批手续,适当下放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限,探索集中审批的模式,提高贷款的决策效率,降低中小企业的贷款费用;金融部门应与贷款担保机构等中介服务组织合作,建立多层次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发展专业化的中小金融机构,建立既有商业性中小金融机构,也有政策性中小金融机构,既发展城市中小银行,也发展城乡信用社的银行体系;通过创新融资方式如:对中小企业推广使用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办理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业务,扩大票据融资,发展融资租赁业务,推行资产证券化融资,允许海外上市融资以及尝试“试水”集合票据等,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3.4 以企业能力为基础

中小企业要开拓新的融资渠道,必须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健全和完善中小企业各项规章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实力;遵循《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规定,诚实信用、公平竞争、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制度,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注重培养融资人才,合理选择融资方式。如针对抗风险能力低,对贷款需求急、金额小的特点,采取集群融资方式;针对单个发债规模偏小、发行成本过高的特点,采取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方式;对于产品或项目科技含量高、具有发展空间的中小企业,在企业创业之初,或者在产品研发阶段和市场进入前期、急需资金时,可以运用风险投资进行融资;对于自身能力不足的企业,可选择寻求合作方式。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且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对加快中小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政府应给予扶持,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应不断探索融资新途径,在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中小企业“试水”集合票据、成立中小企业投融资促进会等方面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10,1.

[2]胡娟,程树武.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及对策[J].人民论坛,2010,

23.

[3]刘淑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J].会计之友,2009,5.

[4]罗亮森,刘海东,李东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J].中国金融,2011,24.

[5]宋凌峰.金融部门系统性风险监管的若干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上一篇:最新北大青鸟员工的培训心得下一篇:学前教育见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