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监测工作方案

2024-07-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死因监测工作方案(精选10篇)

死因监测工作方案 篇1

(二〇一四年)

为统一开展我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防治工作,做好主要慢性病的发现、报告、诊治、随访和评价,畅通运行慢性病管理流程,建立统一、有效的死因监测和肿瘤报告体系,制订本规范。

1、任务分工 村服务站点:

(1)负责出具本村的《死亡医学证明书》,第二联每旬集中交镇服务中心防保科,第三联交死者家属注销户口,第四联交死者家属作火化凭证。

(2)将死亡信息即时登记到《村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运行手册》中的“居民死因监测登记表”中,每旬集中报镇级服务中心防保科。

镇级服务中心医疗科:

(1)负责出具院内死亡的《死亡医学证明书》,第二联即时交防保科。

(2)协助进行死因推断工作。

镇级服务中心儿保门诊:负责婴儿死亡登记并报防保科。镇级服务中心防保科:

(1)统一保管本镇《死亡医学证明书》,统一编号,建立发放、回收台帐,填写、保存第一联。

(2)每月与镇社事办核对死亡登记信息。

(3)负责本镇所有死亡信息的收集、复核和报告,填报“居民死因登记月报表”和“慢性病防治镇级月报表”中的死因监测部分。

(4)负责死因信息网络直报,对《死亡医学证明书》第二联及时进行复核和完善,尤其是填明调查记录,于次月15日前完成网报。

(5)组织开展本镇居民死因漏错报调查。

2、资料要求

《死亡医学证明书》使用台帐必须与其发放、回收、质控等实际情况相符。镇村死因登记必须相符、必须与《死亡医学证明书》内容相符、镇级死因登记与慢防镇级月报表的统计内容相符,即表册相符、表证相符、表表相符。

《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使用要求:

(1)统一编号:例如 200901001 注解 2009为年代,以后逐年类推(必须4位),01为镇代号,001为死者编号。

(2)第一联必须根据第二联内容对应填全项目并保存,注:医师签名为村医生签名,院内死亡的为接诊医生签名。

(3)第二、三、四联统一盖卫生院公章,不得盖防保科、村服务站等其他章,不盖骑缝章。

(4)第二联填写注意点: a.框外地址栏不得缺项。

b.死者基本信息不得缺项,农民工作单位填写其住址,出生日期不详用“99”。

c.死亡原因必须在对应栏目填写,不得填写出格,车祸等非正常死亡必须在I(a)直接死因栏填写临床疾病,在I(b)根本死因栏填写详细的非正常原因。

d.诊断单位和诊断依据不得缺项,癌症等诊断明确的疾病不得填写村医生死后推断、不得填写未就诊和不详,溺水等非正常死亡不得填写死后推断、不得填写未就诊和不详、可填写临床依据等,衰老可填写村医生死后推断。

e.医师签名实行“双签名制”。f.调查记录必须包括就诊过程(时间)、就诊单位和临床表现等。镇级“居民死因登记月报表”填表说明:

备注栏填写对应的《死亡医学证明书》编号,未出具证明书的不填。

3、网络直报

镇级服务中心配全电脑网络等设备,按全市统一要求开展死因网络直报。慢防医生收到死亡证明书7日内或填卡日期后1月内进行网报,否则视为网报不及时,对审核不通过的3日内订正后提请重审。

4、重点指标

全年报告死亡率≥6‰,《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规范率≥95%,不明原因死亡(含衰老)<5%,不明原因死亡入户调查率达100%,网报及时率≥95%、合格率达100%

黄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

2013年01月04日

抄 送:区卫生局,区疾控中心慢病科

死因监测工作计划 篇2

按照《全国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规范》和上级工作要求,加强我院死亡病历的监测工作,杜绝死亡病历的漏报、迟报现象,健全死亡病历报告制度,特制定2015年死因信息监测工作计划。

一、目标

(一)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完善死因网络报告程序。

(二)按照工作规范,定期进行督导检查。

二、措施

(一)对各科临床医生进行死亡医学证明书培训,要求完整准确及时的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

(二)要求各科室做好死亡病例登记工作。并对死亡病例进行讨论,做好记录。

(三)负责网络直报工作人员在核实确认后,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将卡片通过计算机进行网络直报,并做好卡片的收集、保存和登记。

死因监测工作管理制度 篇3

例会制度

1、组织本院门诊医生每两个月召开一次死因监测工作会议,主要内容为死亡信息的收集、报告等。

2、医院要高度重视死因监测工作,每季度组织召开死亡报告讨论会,对存在的问题要尽快解决,使《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得到不断的完善。

3、医院安排人员参加卫生局的死因监测工作会议,了解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和协调。

死因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1、在医疗过程中患者死亡后,须填报《死亡病例报告卡》,对死亡案例进行死因医学诊断并由诊治医生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

2、医务处组织有关专家对死亡病例进行实地调查核实,采集病史,并在死亡证明书上加盖公章。

3、诊治医生在开具死亡证明书后3天内,病案室应完成死因编码工作。

4、网络直报人员在开具死亡证明书后7天内完成网络直报工作。在进行直报时要认真填写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发病日期、诊断日期、报告日期、报告单位;死亡信息:死亡日期、死亡原因(直接死因、根本死因、与传染病相关的死因及不明死因)。对于不明原因死亡病例,要在《医学死亡证明书》背面〈调查记录〉一栏填写病人症状、体征。

5、病案室做好原始死亡医学证明书的保存与管理,协助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相关调查工作。

6、医务处要定期检查各科室死亡报告情况,并对预防保健科网络直报工作进行定期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死亡信息核实制度

1、医院要建立死亡信息核实制度,对死因信息不清楚,死因不明的死亡病例要认真核实调查,提高死因推断准确性。

2、医院要安排专门人员及时收集院内死亡的信息,对有疑问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及时向诊治(填写)医生进行核实。

3、医院负责死亡报告工作的医生,对死亡信息不清楚、死因不明的,需核实调查,并在《死亡医学证明书》第二联及网络报告卡中填写调查记录。

死亡信息补充报告制度

1、医院定期与当地派出所、计生等部门核对死亡资料,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2、医院医生要定期了解院内死亡情况,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档案管理制度

1、医院要安排专人妥善保存死因登记信息原始资料(包括原始记录、死亡登记册、各种报表和个案数据),填报的《死亡医学证明书》由录入单位和县控中心按档案管理要求长期保存。

2、医院要定期下载死亡个案数据和储存本单位网络上报的原始数据库,并采取移动存储或光盘刻录等有效方式进行数据的长期备份,确保报告信息数据安全。

3、医院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于死亡统计、信息分析的资料统一管理,不得擅自公布。

4、对于其他需要使用死亡信息的,应由申请人按有关行政审批程序进行审批,申请书应明确信息的用途、范围、时段和类别。

培训工作制度

1、医院医务科每半年组织对临床医生进行培训一次,培训内容应侧重于《死亡医学证明书》的正确填写及根本死因的确定。

2、医院每两个月要开展对医生进行二级培训一次,培训内容应侧重于死亡信息的收集和报告工作。

3、每年派出死因管理工作人员以及死因编码人员参加国家或省级培训班。

定期考核评比通报制度

1、医院将该项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内容,每年至少两次组织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人群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工作督导检查,并进行考核评分。

死因监测工作制度(医疗机构) 篇4

1.在医疗过程中患者死亡后,须填报《死亡证》,对死亡案例进行死因医学诊断并由诊治医生填报《死亡证》。

2.医务部组织有关专家对诊断死因不明的死亡病例进行实地调查核实,采集病史,并在死亡证明书上加盖公章。

3.网络直报人员在开具死亡证明书后 7 天内完成网络直报工作。在进行直报时要认真填写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发病日期、诊断日期、报告日期、报告单位等;死亡信息:死亡日期、死亡 原因(直接死因、根本死因)。对于不明原因死亡病例,要在《死亡证》背面〈调查记录〉一 栏填写病人症状、体征。

5.预防保健科要做好原始死亡医学证明书的保存与管理,对收集的死亡信息进行台帐登记,建立死亡登记册,同时上传国家监控网络。

死因监测工作方案 篇5

姓名:

单位:

得分:

一、单选题

1、ICD-10书中对“其他未特指”使用的英文缩写为:()

A.ICF

B.NCE

C.NEC

D.NOS2、死亡医学证明书的第I

部分要求:把

()

记入第一行,把

()

记入最后一行。

A.直接致死原因

B.最严重的疾病

C.导致引起一系列疾病而死亡的原因

D.本次就诊的疾病

3、凡非正常死亡或不能确定是否属于正常死亡者,需经

判定死亡性质,出具相关证明后由当地医疗机构填写《死亡证》。()

A.医疗机构

B.疾控机构

C.乡镇卫生员

D.公安部门

4、《死亡证明书》死因诊断栏中各病“发生到死亡的时间间隔”一般是:()

A.(c)病最长,(b)病次之,(a)病最短

B.(a)病最长,(b)病次之,(c)病最短

C.(b)病最长,(c)病次之,(a)病最短。

D.(a)

(b)

(c)病时间一样

5、《死亡证明书》死因诊断栏中每行

()

A

可以填写多种疾病

B

可填写两种疾病

C只能填写一个疾病

D.可填写三种疾病

6、按规范要求死亡病例网络报告时限为:填写《死亡证》后

天。()

A

1天

B

7天

C

15天

D.30天

7、死因诊断的第I

部分(a)、(b)、(c)三栏,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是:()

A

(c)病(根本死因)发展

(b)病(中介原因)发展

(a)病(直接死因)导致死亡。

B

(a)病(直接死因)→(b)病(中介原因)→(c)病(根本死因)死亡

C

(b)病(中介原因)→(a)病(直接死因)→(c)病(根本死因)死亡

D

(a)

(b)

(c)病无逻辑关系,可以随意填写

8、肿瘤登记应报告的病种()。

A、恶性肿瘤

B、良性肿瘤

C、新发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的良性瘤

9、若同一患者先后出现两处原发癌,则应该写()张恶性肿瘤登记报告卡。

A、一

B、二

10、在其它医院就诊而首次来院就医的恶性肿瘤病例()填写肿瘤报卡。

A、不需

B、也需

11、若肿瘤病人就诊时,已在其他医院确诊,则发病日期应该是()。

A、来院就诊日期

B、在其它医院就诊日期

12、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登记,要按照下面()的要求报告。

A、患者发病时报告,患者死亡时不再报告。

B、患者发病时无需报告,到患者死亡时一并报告。

C、患者发病时报告,到患者死亡时再报告。

D、只需通过死亡医学证明书报告即可。

二、判断题(对打√,错打×)

1、死亡登记对象为发生在辖区内的所有死亡个案,但不包括非辖区户籍人口。()

2、对家中死亡、来院已死、死因不明者,必须填写调查记录,内容包括死者既往疾病名称、发病时间、诊断单位、诊断依据等情况。()

3、死亡证明书正面内容可以涂改,没有医生签名及医院公章也可。()

4、根本死因的定义不包括症状、体征和临死方式,如心力衰竭(I50)或呼吸衰竭(J96)

等。()

5、损伤和中毒死亡要同时报告:()

(a)填:致死的临床表现(如;颅脑损伤)

(b)填:造成临床表现的外部原因(如:行人与卡车在公路上相撞)

三、填写死因链和确定根本死因

1、某女,三年前诊断为肾上腺瘤,伴有醛固酮增多症,继发高血压,死前突发脑出血,呕吐误吸死亡。

I.(a)

(b)

(c)

(d)

(e)

根本死因:

2、病史:冠心病40年,40年前诊断过支扩并咳血、慢支、肺心肿,本次因慢支并发感染支气管扩张入院,死亡诊断:1、肺性脑病(死亡)2、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并咳血3、慢性支气管感染4、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慢性肺原性心脏病6、冠心病

I.(a)

(b)

(c)

(d)

根本死因:

3、某女性患者,患风湿性心脏病5年,3天前在二楼擦玻璃窗时不慎坠落,颅骨骨折后死亡

Ⅰ(a)

(b)

根本死因:

四、案例分析

王某,男,70岁,南昌市**区xx村人,2013年5月17日,经江西省人民医院诊断为食管癌初期(细胞学诊断:食管中段,鳞状细胞癌,初期),住院治疗后病情稳定。6月2日出院后,随即回**镇卫生院报销医药费。2013年11月13日,因胸部疼痛,在南昌三三四医院住院诊治。经专家诊断为转移性肺癌(组织学诊断:肺中央区,腺癌)。现该病人长期在家休养。

阅读完上述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哪些是肿瘤报告责任人/单位?

()

A、省人民医院

B、南昌三三四医院

C、**镇卫生院

D、村医

2、该病例上报,下列哪个诊断最为合适

()

A、食管中段癌、鳞癌

B、食管中段癌

C、肺癌(中央区)

D、肺癌(中央区)、腺癌

3、该病例上报,下列哪些信息是不需要的()

A、家属姓名

B、联系电话

C、身份证号码

D、住址

4、该病例上报,最高诊断方式是

()

A、临床诊断

B、CT诊断

C、生化诊断

D、细胞学诊断

5.该病例上报,下列哪些数据是不需要的()

A.2013年5月17日

B.2013年6月2日

C.2013年11月13日

死因监测培训试题 篇6

单位:

姓名:

分数:

选择题(每题20分,共100分)

1、《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报卡范围包括(ABC)A、所有在院内死亡的病例B、所有在本院开具死亡证的 C、所有需要入户调查的

2、死因推断的步骤包括有(ABC)A、收集病史资料B、分析病史资料C、作出死因推断

3、新版《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是办理(ABCD)的法定证明。

A、人口死亡B、公安销户C、民政殡葬D、其他民事事务

4、可持有效身份证件向原签发单位申请补发《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A)。

2014年培训试题死因监测 篇7

科室: 姓名: 成绩:

一. 选择题:

1.全国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管理系统信息收集要求报告对象为 包括在辖区内死亡的 , 以及。

A、发生在辖区内的所有死亡个案 B、户籍和非户籍中国居民 C、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公民。2.死因信息网络报告方式:《死亡医学证明书》及副卡通过平台上的 进行网络直报。

A、《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 B、《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3.死亡医学证明书第Ⅰ部分要求把 记入第一行(a)行把 记入最后一行。

A、直接导致死亡原因,B、最严重的疾病,C、导致引起上述疾病的根本情况

4.第Ⅰ部分 a), b), c)各行死因之间,每行只能填写。A、应具有顺序关系,B、可以没有顺序关系,C、一个死因,D、多个死因

5.全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权限管理模式为 分级代管模式。A.疫情管理员(系统管理员)

B.死因报告管理人员

8.全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对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必须填写相应 A.副卡

B、死亡卡

二、填写死因链

1、某男性患者,16岁,2年前诊断癫痫,1小时前在马路上突然倒地、四肢抽搐与面包车相 撞,失血性休克死亡。

(a)、失血性休克死亡(b)、在马路上与面包车相撞(c)、癫痫大发作 Ⅱ.根本死因:

2、某患者,糖尿病20年,高血压12年,1天前突发急性心梗死亡(a)、急性心梗(b)、高血压(c)、糖尿病 Ⅱ.根本死因:

3、某患者,10年前患有肺结核A16,后发现患有矽肺J65,5年前诊断肺心病,因急性肺炎、心力衰竭死亡.(a)、急性肺炎(b)、肺心病(c)、矽肺(d)肺结核 Ⅱ.根本死因:

4、某女性患者,精神分裂症10年,1日前在马路上被卡车撞伤,颅脑损伤致死。(a)、颅脑损伤(b)、行人在马路上与卡车相撞(c)、精神分裂症 Ⅱ.根本死因:

5、某男性患者,因家庭问题,服农药自杀。(农药中毒)(a)、农药中毒(T60)(b)、自杀(X68)Ⅱ.根本死因:

6.(a)肝癌 1年(b)肝硬化 3年(c)乙型肝炎 15年 Ⅱ.根本死因:

7.(a)肺心病 5年(b)肺气肿 15年(c)慢支 30年 Ⅱ.根本死因:

8.(a)脑出血 2天(b)高血压 12年 糖尿病 Ⅱ.根本死因:

二、填写死因链

1、根本死因:癫痫大发作

2、根本死因:糖尿病,伴有周围循环并发症

3、根本死因:结核病有关的尘肺

4、根本死因:行人在马路上与卡车相撞

5、根本死因:因家庭问题服农药自杀

6、根本死因:肝癌

7、根本死因:慢阻肺

死因监测工作方案 篇8

省级会议管理制度

按照《全国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的例会制度要求,落实省级会议制度工作职责。

1、组织监测系统内的业务管理人员按时参加国家举办业务工作会议,及时将国家的会议精神和指示传达至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

2、每季度第1个月上旬组织召开死因监测业务工作例会一次,交流上一季度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处理经验,了解国家及各监测点新的工作动态,理顺工作思路,制定本季度的业务工作重点。

3、每年举办一次广西死因监测工作会议,总结上一工作开展情况和工作成绩,结合当前国家卫生政策和工作要求以及本省卫生资源环境,制定当年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死因监测工作方案 篇9

常规质量分析

本报告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的“质量分析-按单位质量分析”统计报表,按报告地区、录入时间进行统计。人口统计显示我市2017年常住人口为xx万人。现将2017年第二季度死因监测常规质量总结如下:

一、死因登记报告

2017年1月1日至3月31日,全市报告死亡病例xx例,报告死亡率为xxx/10万。

死因构成分析表明,前3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

死亡病例报告质量:

1.报告情况:重卡率0.24%,未报告县区比例0%,报告及时性97.7%,身份证号完整填写率96.11%,多死因链填写完整率96.0%.2.审核情况:审核率100%,迟审率0.61%,一审通过率100%。

3.死因编码评价指标:死因诊断不明比例2.18%,伤害意图不明比例0%,心血管病缺乏诊断意义比例,0.97%,肿瘤未指明位置率0%,呼衰、肝衰比例0%。各乡镇详细情况见下表: xx市2017年第一季度 按单位质量分析报表

报 告 审核率报告单位

死亡数

合计

825

迟审率(%)

0.61

一审通过率(%)

死因不明心血管病缺乏

(%)

比例(%)诊断意义(%)

2.18

0.97

0

47 78 21 91 64 51 117 39 118 26 24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35 0 0 0 0 0 0 0 0 0 11.54 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0 0 0 0 0 0 0 14.53 0 0 0 0

1.18 0 0 0 0 0 0 0 0 5.93 0 0

二、存在的问题 网络报告质量问题:

(1)人群报告粗死亡率4.82‰,低于国家规定值5.5‰,存在漏报现象。

(2)......审核率较高11.54%,....死因不明比例较高25%,心血管病缺乏诊断意义5.93%(3)部分直报单位死因链填写不正确、不完整,个别无身份证号码。

三、工作建议

1.人群报告粗死亡率偏低,请各死因监测专干督促各乡村医生多收集本辖区死亡病例并上报。并与公安局、妇幼、计生等管理部门沟通共享数据。

2.业务人员加强死因链知识学习,共同进步,提高报告质量。

3.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和上报系统上必须填写身份证号码。

4.审核人员按时审核直报单位上报的数据。

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 篇10

按照省、州要求,为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决打贏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精神,强化返贫预警监测,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结合我县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人口进行预警监测,全面完成“大排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常态化开展扶贫对象“回头看”“回头帮”,确保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20年持续稳定达到脱贫退出标准,有效防止出现新的绝对贫困,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掉一人”,夺取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二、监测对象

(一)脱贫监测户:年人均收入低于5000元且有返贫风险的建档立卡已脱贫户。

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的已脱贫户。

(二)边缘户:年人均收入低于5000元且有致贫风险的非建档立卡农户。

三、监测内容

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对监测对象的住房、教育、医疗、安全饮水、收入、就业、生活状态等变化情况进行监测。

四、监测方式

根据《州防止致贫返贫监测帮扶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形成合力,建立从上到下、自下而上的双向监测、靶向预警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并在省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以下简称为“大数据平台”)上完善相关信息数据。监测对象不申请,评定工作不宣传,结果不公示。

五、监测步骤

第一步:排。2019年“两摸底”摸排的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不纳入排查范围。县攻坚办组织“两不愁三保障”相关行业部门和乡(镇)研究制定相关行业部门初步监测对象的标准。各行业部门和乡(镇)根据标准,将“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不够稳定的,以及平时掌握的上访、信访、群众反映较多的家庭困难户作为拟监测对象。县攻坚办汇总后对拟监测对象开展信息比对工作,将比对后审定名单分发到各行业部门和各乡(镇)。

第二步:访。县级攻坚办统筹组织力量对照初步监测名单开展进村入户走访,重点核实“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实现情况,是否存在返贫、致贫风险。在进村入户过程中,对发现其他家庭生活实际困难的农户,应纳入初步监测对象并入户核实。

第三步:评。根据走访核实的情况,乡(镇)组织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开展评议,共同研判致贫、返贫风险,将拟监测对象的名单报县级攻坚办审定。

第四步:录。村“两委”或驻村工作队根据审定的名单,入户采集新增边缘户信息,由乡(镇)组织人员在国家系统中录入新增边缘户,标

注新增脱贫监测户。对监测过程发现的新增监测对象,及时按程序在国家系统补录。待省扶贫开发局将国家系统中已标注的脱贫监测户和录入的边缘户导入大数据平台,平台自动汇总后形成全县防止返贫监测台账。

第五步:测。村“两委”或驻村工作队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2020年每月对监测对象进行一次动态监测。对“两不愁三保障”出现缺项的,由村“两委”或驻村工作队及时在大数据平台上标注预警,乡(镇)初审后上传至县攻坚办,县攻坚办审核后确定为预警监测对象,并根据其实际困难反馈至相关行业部门。

第六步:补。各行业部门要根据预警监测对象实际困难情况,会同乡(镇)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应限时完成补短帮扶。对预警的脱贫监测户,对照2020年脱贫退出的标准,对标补短,全面达标;对预警的边缘户,要及时落实帮扶救助。

第七步:销。完成对标补短和帮扶救助后,各行业部门在大数据平台中提出销号申请;县攻坚办组织核实后,在大数据平台中批准销号。销号后,各行业部门应将相关情况在本行业信息系统内及时更新。

六、时间安排

(一)方案制定。

3月中旬,完成县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以及监测工作动员部署,全面铺开检测各项工作。

(二)评定录入。

4月上旬前,完成新增监测对象的评定工作。4月中旬前,完成新增监测对象的信息录入工作。

(三)补短帮扶。

6月底前,每月开展一次动态监测,全面完成预

警监测对象的对标补短和帮扶救助。

(四)成效巩固。

7月至12月,每月开展一次动态监测,对新发现的预警监测对象,及时开展对标补短和帮扶救助,立行立改。

七、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乡(镇)、各部门要将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的重要举措,充分运用大排查成果,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乡(镇)、本部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实施方案,细化完善帮扶措施,建立健全动态帮扶机制和限时办结制度。

(二)认真组织实施。

县攻坚办要加强工作统筹,认真组织相关行业部门和乡(镇)分级分类分层解决问题,及时回访销号,形成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各行业部门要制定对标补短和帮扶救助措施并督促指导。各乡(镇)要认真做好监测对象的摸底和动态监测工作,落实预警监测对象的对标补短和帮扶救助。

上一篇:学习杨小玲先进事迹有感下一篇:毕业论文设计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