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24-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推荐13篇)

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篇1

一是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有经验的教师都很注意通过质疑问难,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这些问题面前自求自得,探索思悟。他们或用提问法,直接将问题摆到学生面前;或用激情法,间接激发学生探求问题的热情;或用演示法,使学生因惊叹结果的微妙而去推论其原因所在;或用故错法,让学生在笑过之后再反思其中的乖谬等等;或结合教材内容精选一些寓言故事、成语典故、生活故事进行教学,可将枯燥问题趣味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明化,深刻问题通俗化,从而学生在情趣盎然中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提高觉悟。还有名人名言,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等经典的名言,在教学中适当引用,可使学生加深对哲学内容的理解。

二是讲究“布白”艺术,追求启发思维的实效。“布白”艺术,即指在教学中要留有余地,让学生在利用想象填补空白的过程中,追求启发思维的艺术效果。因此,这种“布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一般说来,教学中过于“实”,往往只能使学生记住条条框框,囫囵吞枣地生搬硬套。惟有化实为虚,使教学中有问题可供学生思考、探索,才能形成无穷的意味、幽远的意境。

三是准确地把握好教学时机,适时适度的找到最佳突破口点拨学生,启迪学生智慧的火花。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是要求教师当学生心愤求通、口悱难达,急需教师启示开导的时候,适时而教,便如“时雨化之”,可收到良好效果。同时,教师启发思维的问题的深度的难易要适中,速度的快慢要得宜,广度的大小要恰当,量度的多少要相应,恰到好处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跳一跳,摘桃子”,使学生的思维提高到“最近发展区”的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在启发思维时,要掌握好精到的教学艺术辩证法。

四是因人循序,注意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教师启发思维的这种个别追求,正是使课堂教学与因材施教紧密结合,增强其针对性的关键措施。另外,教师启发思维还应注意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总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师循其“序”而导引,可以使学生课堂思维活动富有节奏感和逻辑性。不过,有时故意打破顺序,使学生超越知识空白而跳跃前进,大胆设想猜疑,然后小心实验求证,也是发展学生直觉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必需。

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篇2

1. 发挥教师的作用

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 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因此, 要想将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转变, 就必须发挥教师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力, 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素质, 科学地驾驭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找准教学内容与培养思维能力的结合点, 并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 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期。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通过培养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思维能力, 发展到18岁就基本成熟。而在这之前, 有两次思维发展的高潮。一次是在12-14岁, 正值小学向初中过渡阶段;一次是16-18岁, 正值高中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培养形成的思维习惯, 会与人终生相随。这说明高中学生确实处于思维能力培养的一个转折点上, 进入思维基本定型的关键阶段。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 有针对性地创造一系列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条件, 促进甚至加快学生思维的发展。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通过引导、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增强教学的吸引力, 有利于改变政治课教学蒙受的偏见和事实上存在的歧视。本人对刚入学的高一学生作调查发现, 在有些学生看来, 政治课的学习方式主要就是背:考前背, 突击背, 老师抽背, 家长抽背, 背得多得分多;在大部分学生看来, 学政治课就是听老师讲书、勾书, 然后听老师聊天、神侃, 考前背就能应付过去;从政治课堂实际存在的问题而言, 教学中设计的问题机械、浅白, 毫无思维价值, 引不起学生思维的兴趣和冲动。以上现象并非个别。因此, 政治课要提升自己的学科价值, 增强自身的吸引力, 就必须加大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力度, 展示思想政治课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的价值, 改变被动听、一味灌、一人讲到底的现状, 高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在政治学科中的培养途径及过程。这样, 政治学科的教学才有生机、活力可言。

3. 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

3.1 有一个好的开头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育心理学认为:在几十分钟的授课讲演中, 开头的十分钟效果是最佳的, 因为学生往往怀着一种“开头究竟是什么”的好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能抓住导入新课这一环节, 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先声夺人, 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开头中设置疑点、矛盾, 让学生积极地思考, 激发学生的思维。实践证明, 疑点、矛盾是思维的“启发剂”, 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 使探究新知识的认知活动变成学生的心理需求, 并能让学生从思想上明辨是非, 摆正观点。

3.2 加强课堂思维训练

教师在进行课堂训练时要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求学生研读辨题, 搞清题目旨意, 特别注意审清辨析点的主次, 防止遗漏要点;其次要搞清辨题的观点既非绝对正确, 又非绝对错误, 而是正确与错误并存, 提高全面、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最后要求组织的答案逻辑严密、层次清晰。

教师还要进行扩散性提问。不少学者认为发散性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 是创造性思维的中心。思考方法作为思维方式, 本身就蕴含着巨大的智力价值。科学思维方式比某种专业知识技能更为重要。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思维“开窍”的机遇。教师提出问题, 追求的目标不应是得到一个惟一正确的答案, 而应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地独创性地去思考、去探索。如学完“商品、货币、价值规律”一课时, 要引导学生梳理出知识的内在联系, 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3.3 鼓励学生自学

自学思维能力是今后解决新问题和“终身教育”的基本能力。自学思维能力的指导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阅读指导。包括:指导精读教材能力, 使学生正确把握知识和原理并学会应用;指导阅读课外读物, 善于搜集所需要的信息;指导阅读文献和工具书以及搜集资料的能力。二是在实验、实践方法指导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直觉力和想象力, 养成研究思考的习惯。自学方法指导应分三个步骤加以训练:第一步, 由教师分析精读教材的步骤与方法, 指导查阅资料;第二步, 列出问题式自学提纲, 指导学生根据提纲自学归纳;第三步, 由学生经过精读教材和查阅必要的图册文献, 独立思考, 列出自学纲要或画出知识框架图。让学生自觉学习, 必须首先调动其积极性, 强化思维动机。

由于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发展, 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越来越快, 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面对这样一种情况, 应由教师或学生自己设定与教材内容相符合的题目, 进行搜集加工;走出校门, 参加社会实践, 掌握第一手资料。学生在搜集和整理资料时, 能产生许多课堂内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从而引起思考。

4. 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要注意的问题

4.1 循序渐进的原则

循序渐进的原则指的是遵循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步深入地进行思维训练。思维发展的顺序既不能颠倒, 也不能跳跃。不过, 循序渐进并不意味着任其自然。在遵循思维发展顺序的前提下, 采取适当的措施, 可以使思维发展的速度大大加快, 使思维发展的水平迅速得到提高。

4.2 全面发展的原则

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篇3

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师生认识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应自觉增强教育教研意识,自觉由“传授型”“经验型”教师转变为“学者型”“科研型”“交流型”教师,既有学者的风范和学识,又有科学家的创新意识。参与教育科研不仅能增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性,还能使教师解放思想,善于运用科学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大胆尝试,锐意创新。教师必须具备扎实、广博的专业知识,注重知识的综合性、交叉性和灵活性,尤其要具备跨学科联系的本领,打破学科界限,探索各科知识交叉上的联结点,从而具备全方位的立体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教学民主、师生平等的原则,与学生保持一种朋友关系。尊重学生人格,鼓励学生解放思想,畅所欲言,对学生的思想误区进行细致耐心的说服,并予以辩证评价,允许学生有自由思考的时间,鼓励学生争辩,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的知识、能力、思维方法最终要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思维方法,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所以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转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性实践。

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实践认识

(一)教学模式认识

新的要求催生教育的创新,要求教师不再讲框框、背框框、填鸭式的教学,灵活运用教学模式,去锻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又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适应创新时代的要求。

启发(学导)式教学模式是根据学生学习知识、技能需要而采取的一种高效思维方法。首先,使学生掌握、建构、内化所学的知识和关于科学思维的方法与技巧;然后按思维流程设计相应的启发式问题,根据所设计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逐渐让学生体验到用新的思维方法去思考会更容易解决问题;最后逐步过渡到让学生自己向自己提出问题,自我启发,最后进行小结,达到知识的升华。这一方法根本上解决了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问题。

研究性学习模式教给学生关于如何研究的基本知识和做研究的具体方法,通过确定教学目标,并创设一种类似研究的情境,教师进行学法指导,分组分工,合作学习,组织阅读材料,课堂交流,展开讨论。运用样例启发、修正思路,及时点拨、指导学生。

将时政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指在教学中选定热点问题,然后通过诱导激发学生产生疑问,引导学生在“时事述评”的基础上发现新的疑点,新的矛盾,接着在质疑的基础上对学生普遍反映有疑惑、有争议、认识模糊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最后,对“热点问题”在交流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共同寻找结论。这种模式一般用在时政复习教学过程中。

(二)教学过程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重点转移。备课由备教法向备学法转移,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作用,确立主体性教学观念,充分考虑对学生“学”的各个环节的设计。上课由说教性向应理性转移,变“理性”到“感性”为“感性”到“理性”,变机械直接提问为灵活有效的提问,变片面教学为整体教学,变给学生“金子”为给学生“点金术”。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重质量、重效益。

(三)教学方法途径认识

教学对象的复杂性,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教师个体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复杂性。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上,教师更应注意教学方法的创新,以求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具体环节来讲,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锻炼。

1.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创新的先导、成功的起点,用兴趣的磁铁来吸引学生自己去探索、创造,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断增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方法如创设情境、情感渲染等方法,去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萌动的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能力。思源于疑,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设疑,巧妙质疑,灵活释疑,于无疑处布疑,采用英语“六W”的基本方法、研究性学习形式、启发质疑法等方法,引导学生提出具有创造性的质疑问题,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促使学生善思。苏霍姆林斯基把想像力看成“最重要的智力因素”,鼓励学生想像,可以激发学生创新的灵感,使他们茅塞顿开,爆发创新思维的火花。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构建知识材料间的联系,探究时事热点,注意实践观察,借助理性逻辑等方法,点燃思想情感,启示、激励学生进行想像。

总之,在教学中只有深刻认识师生关系,成功运用教学模式,改进完善教学过程,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才能具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现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转变。

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篇4

初中思想政治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这是一个基于知识、注重创新和实践的时代,是一个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和多样化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现代教育的根本意义和价值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具有创新的精神,形成创新的能力,在于塑造一个健康向上、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格。本人以为,研究性学习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和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归纳起来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指学科教学中的研习活动,是一种与接受学习相对应的学习活动,强调学生要探究、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可在校内外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运用。二是指一种专题式的研究学习活动,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研究专题,在开放的情况下,多渠道获取知识,并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一种项目学习活动。本文阐述的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属于前者。现在,本人根据自己的认识和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中思想政治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构建知识、材料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像力

我们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像力,就应从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社会、分析社会现实的能力入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现实生活中学生所关心、熟悉的一些事例,如新闻片断、时事材料、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等,教会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去分析材料、事例,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和材料间的联系,从而触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科学的合乎逻辑的想像能力。应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设计的问题既不能太浅显,过于浅显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又不能过难,太难学生就不敢想像。设计出来的最理想的题目应该是让学生通过跳一跳的努力,就能摘到果子。同时,设置问题应面向大多数同学,兼顾两头,让全体同学都能去思考、去分析,这样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例如,在讲授初一“性格的形成”这一内容时,我不是简单地把有关性格的知识原理给学生做一番讲述,而是设计以下问题:(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观点把下列人物分成几组(给出学生非常熟悉的一些著名人物和本班一些同学的名字);(2)我希望有同学列举出两个性格完全相同的人(年代身份等不受限制),你们能帮助老师实现这一愿望吗?(3)“世上不会有两个性格完全相同的人”是什么意思?A?完全不同,有些相同;B?有些不同;C?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4)这些人的性格为什么会有不同呢?(5)假如××和××生活在同一家庭,在同一班级学习,请你推测一下两人的性格会相同吗?(6)请大家说说,在我们的学习中应怎样培养良好的性格?这些问题能够使全体同学都动起来、积极思考、大胆想像,从而使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发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知识,转换和拓展知识,检验和运用知识,并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想像力。

二、转换题型、转变背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指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主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善于发现、认识新的问题,并学会从多角度、全方位去观察分析同一问题。例如,我在学完初三第三课“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让学生看时政资料上朱?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报告中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阐述,分析西部大开发的意义是什么?因为这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在课堂上请学生展开讨论,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通过大家的`激烈争论,大家发现有些问题把许多知识内容都可以包括在内:第一,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关系到我国跨世纪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第二,体现了我国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即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加快西部发展,有利于巩固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实现国家统一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第三,体现了稳定这个前提。西部大开发既是经济发展战略,又是社会稳定战略,是保持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的根本保证。第四,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对问题材料的运用和解答不再局限于一个答案,而是通过思维扩散,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材料,从而突破了思维定势,拓宽了思路,扩充了信息,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表及里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逆向思维、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求异性思维

事物的发展总是遵循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的规律。所谓逆向思维,意味着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从新的角度去发现科学真谛。进行逆向思维需要学生独特思考,善于另辟蹊径,还需要改变正常的思维程序,比如遇事不妨倒过来想一想,从结果上觅寻原因。

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问题,从另一方面去开阔学生的思想,就会使学生养成从正向和逆向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分析、理解问题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在阐述某一原理时,允许并欢迎学生提出不同意见,甚至是相反的意见,并适时引导。通过这种正反两种观点的辩论与碰撞,我们不但获得了真理,同时还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独特性。例如,讲“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时,我首先让学生看一则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一直居高不下的现实材料,让学生思考究竟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辍学。学生首先想到的是,一方面要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对辍学学生的监护人进行批评教育,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学生的监护人进行处罚。在肯定同学们观点的同时,让学生联系周围的实际,看看自己周围同学的辍学现象。不一会儿,同学们纷纷发表各自的观点,有的同学想到了我国的教育制度,有的同学想到应取缔社会上用不正当手段吸引青少年的电子游戏厅、舞厅、录像厅、网吧等。通过大家的讨论,学生能根据书本中已有的信息和语言知识,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展开性和深层次的思考,理解了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四、创设相近或相反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

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综合能力之我见 篇5

摘要: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必须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素养已成为现代公民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公民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同样地也要有自主学习的新理念,这也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综合探究,自主学习,兴趣,参与,创新,信息素养,实践

国际上把二十一世纪称为创造教育的世纪。在我国,也把实施创造教育作为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题。作为21世纪加速我国经济腾飞和民族复兴的主干力量的青学生,其信息素养的教育和培养已刻不容缓。

所以,我认为在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也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信息素养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都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经过对本人几年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经历的一番反思,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1.改进教学模式,改变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说教式作为此模式的教师只需具备两样东西:一张嘴,一支粉笔。这样就不利于让学生发挥作用,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其中的师生关系就是一种倡导师道尊严的不平等的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主动者、是支配者,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只能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尤其在一些思想政治课上,教师高高在上,照本宣科,满堂灌,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当然不喜欢,学习的积极性就低。如此教学,怎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为此,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首要任务。在教学中,老师要多采用“参与式”“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形式,注重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位置,倡导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自己才华,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同时还要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塑造师生之间多种多样、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景和沟通关系。让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而是积极、主动的求知者。

如我在初一下册第六课“活动--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情趣”的教学中,第一个环节是“学会欣赏”,按课本上的要求只要学生听歌和看书画作品,但为了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性,先让教学班中一位有音乐特长的女学生上讲台来一展歌喉,一首歌曲把学生带回了充满憧憬和乐趣的儿时;然后自己亲自挥笔泼墨,一个集书法和绘画于一体的“舞”字又让学生感受到了书画作品的美感。从中既达到了培养学生欣赏能力的目的,又能无形地教育学生要发展特长、培养情趣;另一个环节是“参观浏览,美化人生”,教师课前指导学生搜集了“龙胜旅游”录像片断,在课堂上让其中一名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同学们

领略了龙胜山水的美,并从中感悟出----“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主题。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培养,就能把课堂变成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2.巧设疑问,鼓励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哲学家波普尔认为:“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观察,去实践”。教学过程是一个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课前要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问题,才能在课堂上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所提问题应能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令人深思,给人启迪,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有思考价值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设计疑问,让学生讨论,激励学生质疑,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索学习。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去,以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研究者的角色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创造的火花,及时鼓励,及时引导。

如:在初一教学中,指导学生在每单元的预习、学习和复习中都要善于给自己提问: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办(怎样)?而在初二下册“正当防卫”知识点的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观看案例,要求学生学会自己提问,把心中的疑问提向老师或者同学„„使得学生在提出问题、参与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了自身的主体地位,引起学生积极思维的激情,形成讨论式、探究式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创造思维的敏捷性、发散性、聚合性、发现性和创新性等要素都得到了有效训练。

3.培养人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的要求

人类正迈入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资源,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技变革的动力之一。在信息社会中,一方面,信息资源不断更新,不断扩充;另一方面,冗杂信息也随之增多,日益泛滥。为了使人们在信息海洋中能够正确地把握自我、不迷失方向,就需要具有良好的信息检索、信息判断和信息利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驾驭信息,从大量的良莠并存的信息中求得正确的知识。如果不具备这些能力,即使掌握了原有的知识,又将成为新知识的“文盲”。教育要迎接信息化社会的挑战,就要培养学习者有意识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就是说,信息化社会的教育应当立足于学习者信息素养的培养。

4.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二十一世纪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育界人士曾经指出:“我们相信,21世纪的人们不仅需要大量的事实性的知识和大量的专门性技巧,而且需要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需要进行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考来设计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也就是说,当今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在脱离学校大门以后,能够自主地获取新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能够进行创造性和批判性思考的创造性人才。具体地说,21世纪,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数字化时代,新的时代对人的要求:必须具有很强的查询信息、获取信息、整理和加工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日渐成熟的信息化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充裕的学习资源。信息化社会中的个体学习,犹如一个人走进了自助餐厅,你想吃什么,完全请便,个体完全可以针对自身的切实需求,选择和决定学习什么、从何处学习、怎样学习、学习的进度等等。因此,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二十一世纪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的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与要求中明确确定“四大考核目标”――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每一目标又分别分为三个

不同层次和水平的要求。其中目标一――获取和解读信息中就明确提出三个信息素养的具体要求:

1、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

2、提练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

3、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其它的三个目标也在不同层面上对信息素养的考核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5.激发兴趣——自主学习的前提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推动力。学生只有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才会想学,才能主动去学。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思想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而学生的热情不是与生俱有的,它需要教师的培养与激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认知规律等,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和教材的特点,精心构思,巧妙设计教学的过程,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兴趣与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去探索,使学生处于一种兴奋的学习状态中。在这节课中,我主要采用下面几种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1).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通过情境引导学生开展紧张而又活泼的认知活动,能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兴趣

和学习的信心。在导入新课时,我先播放神州五号点火升空,杨利伟进入太空的视频,让学生重温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历史的瞬间令每一位学生都亲身体验到祖国的日益强大,从而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也使学生心中产生这样一个疑问:“神五”的发射与这一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在这一基础上,接着播放杨利伟返回地面后,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采访杨利伟过程中的一段对话。(白岩松:“有没有看到大家都在说的长城?” 杨利伟:“地球景色非常美丽,但是我没有看到我们的长城。”)由“杨利伟没有因为所谓的‘中国人的长城情结’而放弃实事求是”这件事,引出求真务实这一话题。这样,既自然地导入新课,又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思考问题,获得情感体验。

(2).紧扣教材,分析相关时政热点

思想政治课作为文科类的综合性课程,具有涉及面广和时代感强的特点。可

谓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甚至理科类的各门学科都有涵盖,而且同国内外的重大时事政治也紧密联系。但是,要使思想政治课让学生想学、乐学并非易事,它既要求教材必须贴近生活,增强可操作性和信度,又要求政治教师应具有深厚的知识底蕴和驾驭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掌握课堂艺术、因势利导。把理论教学与时事政治热点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分析国内外的热点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不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任务,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关注时事,喜欢时事的习惯,激发他们对政治课的爱恋之情,唤起他们对政治学科的浓厚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接近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等实际,使空洞的理论说教远离课堂,代之以生动、鲜活的实际生活。在这一节课中,我结合当前的一个热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让学生探究身边的新农村建设有没有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并播放温家宝总理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关内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把重点放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上。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反对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这些既是时政热点,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学生都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使他们对“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3).注重多媒体、漫画、古诗名言等多种激趣手段的运用

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身,实现了教学信息传播的一体化,能将

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有机结合起来呈现在学生面前,其强大的集成性和交互性为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恰当、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

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从而不断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本节课中,每一部分我都结合了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去理解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重要性。

漫画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折射,直观、形象、生动、蕴涵着深刻的道理。因

此,把漫画引入政治课教学,能使抽象变形象,枯燥变有趣,复杂变易懂,也能发人深思,启迪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又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增强政治科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结合新农村建设探究“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这一内容时,我展示漫画“表里不一”和“农村新景”,如图通过极富情感色彩的漫画,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上来,学生在愉快宽松的气氛中更乐于自主探究问题。他们很快悟出了“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求真务实的工程,要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反对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这一道理。

古诗、名言、成语等作为对生活的一种提炼,具有抽象、简洁的特点。利用

它,可以使纷繁复杂的现象变得十分明了、简单,也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本节课的第一部分活动是让学生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有关事件,探究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的重要性。有学生举了大跃进运动这一例子,此时,我结合“欲速则不达”等成语、名言,进一步来提高学生探究的兴趣,增强对知识的理解。

6.会参与——自主学习的关键

培养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必须把学生的参与意识作为关键,从而把

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要求,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主体地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开口

宽松、活跃、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催化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建立起平等友好、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是学生知识的构建者,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鼓励者,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要让学生大胆思维、大胆发言,形成教学相长的关系。同时要善待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尤其是不歧视和冷落那些所谓的“差生”。让学生能放松地学习,放心地思考,不用担心老师的责骂,也不用担心同学的讥讽。通过民主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质疑设疑,培养参与意识

质疑问难,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发展是政治课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明

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学贵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疑,甚至提出相反的看法与结论,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提问。比如在探讨身边的新农村建设如何做到求真务实时,有一位学生举了个反面的例子,他认为揭阳榕江大型音乐喷泉的建设是“形象工程”。我充分肯定了学生的提问,引导他们对具体事情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另外,在学生无疑时,教师还要善于设疑,引导学生提问;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其原有知识和现有知识产生冲突,从而激发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掀起学生思维的欲望。

(3).讨论探究,锻炼参与能力

提出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良好开端,解决问题却是提出问题的最终目标。在学生质疑后,教师应抓住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欲望,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与形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如积极开展讨论探究就不失为一种好形式。课堂讨论能让学生在集体中相互交流小组的观点或个人的看法,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使学生的认识得到深化、巩固,同时也能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上面提到的,在探讨身边的新农村建设如何做到求真务实时,有一位学生举了个反面的例子,他认为揭阳榕江大型音乐喷泉的建设是“形象工程”,此时,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及时加以引导、点拨,不失时机地抓住学生迫切需要鉴别自己探究问题结果的心理,通过精要的点评,帮助学生剖析错漏,归纳形成正确的观点。在讨论探究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就会被激发,自主学习能力自然会提高。通过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学生的认识也得到了深化、巩固。

以上是我在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点滴体会。我深深感到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多种手段和途径,来培养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我们敢于并善于引导学生实施“自主学习”,时时处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时时处处为学生的大胆猜测、奇思妙想而拍手赞赏,我们的学生才会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得到鼓励、增强信心并不断地尝试知识创新。虽然期间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只要我们政治教师持之以恒,精心指点,勤于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就一定会渐成习惯。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3】柴西琴:对探究教学的认识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1(8)

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篇6

知识博客思维下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在分析知识博客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目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种种影响和制约因素,将知识博客的思维应用于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以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各子系统,克服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之间的不和谐,实现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融合,促进立体型、复合型、渗透型育人格局的形成,拓宽自我教育的领域,发挥隐性知识的作用,以内在的.教育和谐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文章在最后还分析了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处理好的几方面问题.

作 者:钱汉珍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淮海工学院,222001 刊 名:中国成人教育  PKU英文刊名:CHINA ADULT EDUCATION 年,卷(期):2007 “”(22) 分类号:G72 关键词:知识博客   思想政治教育   新模式  

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篇7

思想政治课在培养学生素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其学科的内容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和培养具有不容置疑的优势。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的基本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使之滋长创造欲望,启迪创造性思维,训练创造才能,从而树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我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一、激励求异,开启创新之门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学生自身的创新实践是打破“创造神秘感”的根本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激起学生创新的热情,激励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 榜样激励。

以他人发明、创造的事例来影响学生,激发学生对榜样的仰慕之情,引导他们去效仿、去创新。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将相关科学家,还有一些中学生的发明创造事迹讲给学生,让他们明白,谁拥有创造思维能力,谁的思想就会超越前人,即在思维方面“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但要成功,首先要大胆地尝试。我也不时地用陶行知老先生的话“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来激励学生。

2. 情境激励。

最有魅力的教学应该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与知识产生共鸣,在瞬间的结合中产生成功愉悦感。中学生身体和心理都处于发育时期,是精力旺盛、创造欲最强的时期,在一定的情境激励下,思维的火花就会迸现。创设情境的手段是多样的,教师可以通过演示操作来创设情境;亦可借用音乐、美术、诗歌、讨论、辩论来创设情境。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为教学情境的创设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

3. 成功激励。

实践证明,乐观、兴奋的情绪易激起人的创造热情。因而,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就某一问题各抒己见、标新立异,只要其言之有理、持之有据。通常以打分、口头表扬、物质奖励等手段对学生的创新予以奖励,让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起“我能、我行”的创造信心。

二、定点辐射,找准创新之源

创造思维虽具有非逻辑性,甚至可能“突发奇想”,但绝非无本之木。弗莱明在盘子里的霉点上发现了青霉素;瓦特从壶盖被蒸汽推动发明了蒸汽机。霉点、壶盖都是创新的“启发点”。课堂教学的实际不允许我们“放羊式”地让学生思维如同“天马行空”,因而在教学中把握和运用好相关的“启发点”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创新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因此,我在教学中常用定点辐射,既克服了教学的“禁锢式”,又避免了“放羊式”,效果甚佳。

所谓定点辐射,是指以某个知识点或热点问题为核心,去统帅其他的知识点或热点问题。

讲述“联系普遍性”时,可以辐射到以下热点问题:“环境问题”的形成;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对我国产生的深远影响等。同时还跨学科地辐射,如同生物、地理、语文、物理等其他学科涉及到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多方位理解“联系的普遍性”的原理。如此长期训练,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三、把握联系,架起创新之桥

世界上不存在孤立的事物,万事万物都是普通联系的。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是人类用以探索各种事物奥秘的一种重要联系。牛顿因此而发现了万有引力。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日本人也因此成功地破解了我国曾高度保密的“大庆油田”之谜。引导学生把握好因果联系,遇事多问“为什么”,是培养创新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然而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正因如此,才有了今天的人造卫星和克隆技术。

四、换位思考,拓宽创新之路

创新思维,需要在以往的思维基础上标新立异,独辟蹊径。要敢于、善于对一些现成的理论、原理进行质疑,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然后以此为突破口,发展认识,深化认识。要实现此目标,就必须换位思考,

中国物理学家杨福家说得好,“不要把学生的脑袋拿来填进知识,而应当把它当成被点燃的火种”,教师的角色就是点火种的人。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扮演好这个角色,将学生创新的“火种”点得更燃、更旺。

摘要:思想政治课在培养学生素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其学科的内容具有极大的包客性,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和培养具有不容置疑的优势。本文具体阐述了思想政治课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思想政治课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的重要课程,加强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是关系到能否把德育放在首位,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现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

要在政治课教学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道德思维能力,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知识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好政治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这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另一方面也要了解,只有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去掌握知识,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提高素质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掌握知识,帮助学生把基础知识保持在记忆里,教师就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讲清基本知识的所以然。同时,教师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接受能力,在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上,把教材讲清楚,抓住重点,讲清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比如在讲物质概念时,要把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和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概念加以比较,使学生通过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加深理解哲学上的物质概念。这样概括、小结所学的知识,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一环,概括、小结的方法,有时以教师讲授为主,有时以学生自己归纳为主。总的原则是加强师生的双边活动,使学生都处在积极思维之中,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

要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其思维能力,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分析概括生活中的实际材料,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先提出具体事例或现象,然后通过这些事例的分析和讲解,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在理论上进行概括。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由教师补充和提高,对新讲的基本概念、原理作进一步论述,讲清道理。这样做符合认识发展规律,学生容易理解、记忆。另一种是先讲理论,然后举例说明理论。这两种方法均符合中专生的特点。

联系实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进行各种分析活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不断克服分析上的片面性,逐步学会从本质上看问题,不为现象或假象所迷惑,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正确的判断的推理,不断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过程中提高有关知识的联想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面对实际问题,如果学生不能灵活调节已掌握的有关知识,就不可能有科学的分析。人脑是有联想功能的,具体表现在知识的迁移上和相同问题的再现上。为了帮助学生分析实际问题,提高有关知识的联想效应,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知识水平来确定有效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而鉴别能力是思维能力的具体训练,这种训练的机会越多,思路也就越开阔。

3.改革教学方法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目前,有许多学生轻视思想政治课,对其不感兴趣,从而严重影响了他们智力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快教学方法的改革。这无疑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宣传思想文化教育队伍,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迫切需要。”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

3.1变“讲堂”为“学堂”

课堂教学时间主要应属于学生而不是主要属于教师。课堂应是学生自己表现的舞台,课堂时间应是学生得到发展的空间。教师应当提供条件和方便,为学生创造精神振奋、思维活跃的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学生在这个境界里,思想活跃,思维发散,这正是创造思维的前奏,思维发散的过程就是“思维体操”的展示。让学生发言,就为学生思维的表现提供了机会。教学不仅是达到真理的彼岸,更重要的在于探索获取真理的过程。探索本身就蕴含着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培养他们在寻求真理的崎岖小路上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品质。仅仅完成教学课时计划不是教学的唯一目的,让课堂发挥最大的效益,使学生得到切实的进步才是教学的宗旨。这样学生的素质提高了,无疑会促进学科知识内容的学习。

3.2具体学生具体对待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由于决定學生特点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集中起来,分门别类,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教育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对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因而就决定了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是千差万别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来进行,要具体学生具体对待,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根本出发,思想僵化,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不能用教育这个学生成功的经验套在另一个学生身上。不能以自己对学生满腔热情、以爱换爱为满足,还要注意方式方法的灵活多变。尤其最忌讳的是主观臆断,好心办坏事,本想做培养情操的灵魂工程师,结果反成了摧残蓓蕾的冰雹。所以,我们要遵循教育规律,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多做创造性的工作。

4.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根本途径

正如高尔基所言“自己不想学,谁也教不会”。为帮助学生学好思想政治课,达到教学效果、教育目的,那就必须引导学生端正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趣。否则,再好的教学方法对他们都没有用。势必成为“瞎子点灯”,浪费感情,一厢情愿。这正是问题的根本症结,甚至是死结。当前,中专生的实际情况几乎使其成了一道“无解”的难题。而此题不解,必将使我们方方面面所做的工作、付出的努力都成为枉然。这恐怕也是目前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效果不好的根本原因。

总之,加强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是关系到能否把德育放在首位,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也是摆在每一个政治教师面前的迫切而重要的课题,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

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篇9

激活学生“三动”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

摘要

引活学生思维,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课堂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动脑,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促进智力的发展。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说什么,问什么,都表明他们在独立思考。因此,课堂上,我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和谐、轻松的环境气氛。放下教师的威严,平等对待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动口,积极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正文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我积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引活学生思维,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让学生动脑,活跃思维能力。

在课堂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动脑,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促进智力的发展。

1、巧设疑难。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能促进思维的“想象点”,巧设疑难,引导学生用脑去探个究竟,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教材《小珊迪》这课时,当学习到“我”给了小珊迪一先令,小珊迪转身就跑了,等了很久也不见小珊迪回来这一内容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

师:小珊迪拿一先令钱很久不见回来,能给“我”送回零钱来吗?

学生①:小珊迪拿到一先令钱,肯定先去买食物。

师:为什么?

学生②:因为天气很冷,小珊迪饿极了。

学生③:小珊迪拿到一先令钱可能丢失了,不敢回来了。

师:为什么你想到钱可能丢了?

学生④:因为小珊迪拿到一先令钱,他转身就跑了,跑得快钱很容易丢失。

学生⑤:小珊迪拿到一先令钱去换零钱时,可能被人抢去了。没有钱了,他不敢回来,所以很久不见他回来。

师:为什么你想到钱会被抢去了?

学生⑥:因为在那个社会是万恶的社会,是富人的社会,穷人的孩子受人欺负。

我对学生种种大胆的设想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因势引导,逐步引导学生学习下文。通过设题,跃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产生联想。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巧用插图。课文插图大多数是与文章重点内容相配合的。在教学中,我十分注意配合课文内容,充分利用插图,积极引导学生去细致观察,合理想象,准确表达,促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使思维更活跃。如《狼牙山五壮士》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五壮士巍然屹立,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画面情景,想象五壮士的内心世界――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我们胜利完成了任务;体会五壮士悲壮动人、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热爱人民,仇恨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牺牲的精神。这样借助插图让学生懂得怎样透过外表去想象人物的内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联系实际。小学语文课文不少蕴含丰富的社会内容和人生经历,给读者提供了进行想象和再创造的广阔天地。因此,我在教学中,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合理想象,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如《小珊迪》这篇课文,所描写的人和事与学生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不同,因而,我引导学生读后留下思维空间;所如小珊迪生活在我们现在的中国就不会这样了,因此,我就出了“与小珊迪比童年”的讨论题,组织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自然会调集自己的生活感受去联想,学生的思维就得到发展。

二、让学生动口,训练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说什么,问什么,都表明他们在独立思考。因此,课堂上,我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和谐、轻松的环境气氛。放下教师的威严,平等对待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动口,积极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1、调动学生读的欲望。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在一项最重要最基本的活动,因此,我始终把读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腾出更多时间,让学生去读,并人人参与读,做到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在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参与读的过程中,我有目的,有要求,有引导地精心指导学生读,既重视量的要求,又重视质的提高。如《狼牙山五壮士》,在讲读到五壮士“壮烈跳崖”时,我先是在激昴壮烈的《英雄赞歌》乐曲中进行范读,调动学生读的欲望,然后指导学生反复多次朗读,个别读,齐读、分组读等形式,引导学生读中体会悲壮动人的情境,再现五壮士项天立地的高大形象。

2、满足学生说的愿望。动口说话训练,既是日常学生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尽量多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调动学生说话的积极性,满足学生说话的愿望。从而使学生说话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有效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①在课堂上,每当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我都要求学生说完整的话,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②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描述图意。③充分利用概述,进行复述,提高学生说话能力。④看老师或学生的表演,讲述表演的经过,总之只要有学生说的机会,我就让学生说,以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三、让学生动手,培养自学能力。

在人的大脑里有一种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创造性的区域,把思维跟双手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激发大脑的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事先设计好让学生自学的提纲,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纲动手划一划,圈一圈,运用“点、划、查、注”等方法,在课文中圈圈、点点、划划等手脑并用。进行有目的的训练。使学生理解课文,掌握学习方法。例如:教学《白杨》一文时,我先拟好自学提纲。

(1)用“――”划出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的句子,并读读,想想这个句子描写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2)为什么说爸爸在表白自己的心?用“△△△△△”划出来。

(3)爸爸从第一次沉思到第二次沉思,他脸上的表情变化的词语用“===”线划出来。

问题出来了,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想,边划。手脑运用,促进思维。这些自学提纲不但把课文内在的知识挖掘出来,而且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更主要的是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思维定向,手脑并用,易于操作,日积月累学生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掌握学习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引得适当,探得适当对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的积极就高了,从而使学生学得有趣,思维活跃,教学质量就能提高,学生的能力也就相应地会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

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篇10

例如:讲授“季风环流”的成因,如果缺乏必要的感性材料,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不妨举出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提出这一问题的感性材料,学生对季风成因的理解就容易多了。教师可以问:“夏天游泳时,当你中午赤着脚,踏在岸边泥地上感觉怎样?”“入水后感觉怎样?”“为什么岸边泥地上感觉烫脚,近在咫尺的河水却很凉?”引导学生思考,认识到这是热容量不同的缘故,大陆和海洋也是这个道理,这样讲述就把一个知识难点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化解了。

2.创设创造性问题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不同见解,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条件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对眼前能看到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但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很感兴趣”。因此,在地理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创设带有创造性问题的教学情境,对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起关键作用。科学家都是富于创造性的,在课堂上适当介绍魏格纳、李四光等科学家科学发现的事例,能起到诱导学生积极创造的作用。如在学习“黄赤交角及其影响”之后,可提出“目前黄赤交角为23度26分,地球上五带如何?若黄赤交角增大为30度或减小为15度,五带又如何?”等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巩固了对黄赤交角存在意义的理解。

3.开展第二课堂教学,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为创造性思维提供充足的营养。

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篇11

【关键词】思想政治 道德品质 法制法规 思维能力

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道德品德,法制法规及国家,社会情况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这门课程是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帮助使学生培养成有道德,有纪律,有健康心里,关心国家情况的有责任性的公民的思想教育课。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方面发展有了翻天覆地地变化,人民生活素质不断改善,可是有一部分人对生活看法还是欠缺,这种看法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心理。我在十几年的第一线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对政治课程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采用了以下方法:

1.重视以问答式教学方法来启发了学生思维能力。学新课程时,让学生认真意识到掌握这门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学习实践中的作用,用问答式来重视各方面详细讲解。

2.重视以比较方法来启发了学生思维空间能力。通过以学过和正在学过的教材;在课程中内容和在社会发生的各种事;我国与外国在各方面的差别,长处和短缺相互对比,促进培养他们的思维,深刻以前学过的知识,启发对新内容的兴趣。

3我对学生详细讲解巩固所学过的知识与掌握新知识的重要性。因为已学过的知识就是学新知识的基础。牢记已学过的知识,把它运用到今后学习的新内容,才能很快地可以掌握新知识。

4. 经过讲解把作业多样化的作用,更加启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重视让学生以理论知识和社会事故为一体分析能力的提高有利的作业,引导学生认真对待作业,把学过的知识运用到实际,这样可以提高學生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

除了以上提出方法以外,思想政治课教师应着重在课堂上集中学生注意力。

课堂是教育基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实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所学内容,才能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以我的看法是教师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应作如下工作:

一. 教师应知道调节课堂环境,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 授好一节课,应考虑从什么角度来开始新课,启发学生兴趣。为此教师重视学生的年龄,爱好,心里方面的差别,应选符合课程性质,课程内容的教学法。因中学生对新事新物的兴趣高,要求用新的方法来讲课,也不断更新教学法。所以,老师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以前的传统教学中的始终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换成老师根据学生心里特征提出问题,组织探讨,进行课堂练习,组织演示实验等方法可以集中注意力。

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提高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强调一个点。因为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活动,只有两边在思想上配合 ,然后能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教师重视始终保持课堂情绪,观察学生根据他们的兴趣来授课,集中注意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集中注意力的学生身边去,看,变化声音,停止讲课等方法也可以达到集中注意力的目的。

四.教师把课内容密切配合环境变化。相互结合感情与环境也可以集中注意力。

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篇12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创新思维,培养

一、前言

在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尽管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得到了重视,但是,由于学生的不良心理,会阻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工作的顺利进行。其中最突出的不良心理有三个:第一,依赖性心理。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还在沿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养成固定接收的习惯。第二,狭窄性心理。由于思想政治课程理论观点较多,当学生不能立足于整体与局部、因与果、本质与表象等角度进行思考时,会削弱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性。第三,畏惧性心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不敢及时反映,惧怕被看笑话,导致创新思维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突破心理障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思维主动性

思想是所有行为活动的先导,学生只有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将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与自身发展相联系。因此,思想政治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思想政治这门课程,并让学生感受思想政治课程的魅力,以便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动机,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但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理论性强的学科,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被动学习。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课与学生的理想和发展需求相联系,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其次,思想政治教师应该用真情感染学生。即在开展思想政治教学活动时保持平和的心态,以饱满的情感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起到培养学生思维主动性的目的。

2、立足教学内容,渗透创新性思维

思想政治作为一门学习课程,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围绕教学内容来开展教学活动。立足于教学内容并不是指完全依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首先,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案。同时,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科学施教,以便提高教学说服力,让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教学并非空洞的说教,而是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门学科。其次,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向学生展示创新的重要性,以便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探讨本质属性,培养思维深刻性

思维属于主观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们脑中的反映,但是,反映出的思维有正误之分,因此,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思维模式。为此,思想政治教师首先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即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能透过所学的理论知识看到其所揭示的规律,并将所得结论与社会现象相结合,从而对社会现象反应的本质有正确的理解。其次,思想政治教师要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从而培养学生由表及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去伪存真的思维,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的目的。最后,思想政治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布置课题让学生自行组队讨论,然后在课堂教学中自主发表看法,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便进一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

4、创设联想思路,培养思维独创性

为学生创设联想思路是指:思想政治教师立足于学生的感知基础,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自身相关的人或事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种以联系为基础的辩证思维。为了发展这种联想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思想政治教师首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系列矛盾的多维联想思路情境。其中,矛盾的多维联想思路包括:抽象与具象、逆向与顺向、汇聚与发散、相同与不同等。其次,在创设多维联想思路情境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联想、相似联想等多种方式,展开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活动,以便扩展学生的思维,构建立体的网络知识格局。最后,思想政治教师要注意锻炼学生迅速反应能力,使学生遇到某一种问题后,能够快速联想相关的理论知识,从而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例如:在学习《经济生活》时,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PPT,在幻灯片中写出与理论知识相关的词语:宏观调控,然后让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力,说出与之相关的知识点,如:社会主义宏观调控基本特征,进而为学生构建出知识网络体系。

5、创建问题情境,培养思维灵活性

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围绕教材中的思维因素来开展教学活动,并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抓住教与学的切入点,寻求思维的最佳突破口,从而引导透过思维矛盾、思维疑惑来主动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另外,思想政治教师要从教材内容出发,选择最能突出课题的关键词来设计问题,为学生创建问题情境,从而实现知识与思维的碰撞,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学习“财政预算、财政决算和财政赤字”时,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利用“生活费”的使用状况来开展教学活动,如:生活费够不够?够不够钱买喜欢的东西?买了以后生活费还够吗?等,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联想到相关的知识,不仅能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目的,还有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消费观。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该立足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目的,积极探索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此,思想政治教师首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师必须立足于教学内容,将创新性思维渗透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以便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意识。其次,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探讨事物的本质属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使学生深入认识事物本质,不被事物表象所迷惑。再次,思想政治教师还要为学生创设联想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使学生能对所学知识做到举一反三。最后,思想政治教师应该构建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便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张玉萍.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5,15(2):128-129.

[2]袁旭民.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22(4):238.

[3]李舒庐.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园,2014,9(17):118.

[4]钟霞.发挥高中生热爱政治课程的三维度思考[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06).

浅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13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创新; 思维能力; 培养; 教学;

一、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

(一) 现代教育技术改观传统教学方式

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一味采用讲授法为学生传递新知。然而, 学生的学习往往可以从多种感官中获取新知, 教师的教学仅靠教师的语言进行描述, 导致了学生思维能力弱化、思维能力提升有限, 更束缚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这种教学现状中, 学生的创新思维难以获得发展创新能力不足。而现代教育技术依托互联网和多媒体设备, 为新知的呈现形式提供了多种可能, 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诸多便捷。对此, 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增大课堂教学容量, 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更让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其知识展现形式多样性的优势, 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了诸多凭借物, 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2]。

(二) 现代教育技术创建多种教学情境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坚持, 学生对新知的获取应当基于学生已有的实际经验和知识, 良好的教学效果应当是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学习过程的。对此, 情境教学法是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促进学生生成性更强的教学方式。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使得教学情境突破了传统教学教师用语言和文字描述教学情境的有限性, 为丰富教学情境的创建提供了多种可能, 更由与互联网资源的丰富性, 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同时, 由于教学情境往往具有更强的应用性, 这使学生能够基于教学情境中的实际生活对新知产生联想和应用, 增强了现实生活和新知的整合性, 增强学生对新知的应用意识, 提高学生基于实际生活产生创新行为的可能性[3]。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措施

(一) 深度挖掘教学资源, 拓展学生视野

教学中,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 是学生赖以学习的凭借物。但是, 教材受限于版面和教材容量等因素的限制, 仅能依赖文字为学生传递信息。而学生仅靠阅读进行信息获取的方式往往过于单一, 即便是在教师详尽的解读中, 也难以让学生获得充分透彻的认识, 更难以让学生基于教材这一有限的教学资源发展其思维能力。对此, 教师就要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结合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方式,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资源的探寻和挖掘, 并将多样化、具有高度丰富性的教学资源呈现给学生, 使学生在大量资源中获得对新知更加深入的认识, 同时让学生的视野得以拓展, 展开想象的翅膀, 增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4]。

(二) 丰富教学情境, 引发学生联想

大学生思维敏捷, 想象力丰富, 思维能力具有高度活跃性。因此, 对大学生的培养应当基于学生的思维发展现状和认知发展现状, 创设有助于学生联想的教学情境, 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对此, 教师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让学生在丰富的教学情境中, 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教师的引导, 构建出更具个人特色的、具有独特性认识结构, 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对此, 在教学情境的构建上, 教师要深度挖掘教学资源, 提高知识的整合性, 让学生既能够基于生活获取新知, 还能从新知中产生联想, 更能够在对新知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基于个体的独特性, 获得更具创新性的思维能力。此外,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上, 教师还要改观传统教学中灌输式教学的不足, 适当为学生的学习留白, 让学生在引导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情境中, 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提升自身的思维水平, 为学生创新型思维能力的发展保驾护航[5]。

(三) 增加评价手段,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的反馈, 也是调控学生后续学习行为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 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学评价对学生的重要影响, 力争以发展性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对此, 教师可以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进行评价, 让教学对学生的考察更加客观全面, 从而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 让学生明确自己的长处和优势, 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此外, 还要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包括基础知识和技能, 还包括对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探索各种解决方案、合作与交流、表达与沟通、判断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等诸多方面的评价;注重评价给学生带来的激励作用, 教师的评价要让学生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和进步, 让他们体验成功和学习的兴趣, 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信心。

三、总结

现代教育技术为当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诸多可能。对此, 教师就要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让学生在教师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中, 获得更强的创新能力, 逐步建立自身的社会适应性, 让国家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中创新实力更强。

参考文献

[1]常树春, 孙永军。现代教育技术与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黑龙江社会科学, 20xx, (03) :152―154。

[2]李禾。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xx, (06) :127―129。

[3]冒国平。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 实施有效教学[J]。吉林教育, 20xx, (02) :101。

[4]朱小英, 马德俊。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电教, 20xx, (z1) :56―58。

上一篇:团结为话题的作文500字下一篇:莫泊桑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