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通用6篇)
今天,金融系统组织召开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反映出金融部门对蓬溪县域经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体现了主动服务的理念,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借此机会,我讲四点意见,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正确地分析和估价全县的经济和金融形势
工业方面,一是规模企业的数量在快速增加。我刚来蓬溪时,要到企业去调研,就只有看红江纸厂、电力公司。电力公司也就看几台变压器,而且还没有安装好。现在,我们的规模企业已经达到18家,另有2家正在组建。我可以乐观地估计,到明年这个时候,全县规模企业将达到20至25家,发展是显而易见的。二是工业经济产生的效益对财税收入增加作出了重要贡献。最近我分析了一组数据:2004年全县十大纳税大户中,有8家属于三产业范畴;今年1—7月,前10位纳税大户中属于三产业范畴的就只有3家了,这说明工业经济在快速发展,效益在快速提升。
农业方面,实事求是地说,蓬溪的农业与其他区县相比,没有大的差距,有些方面还走在全市的前列。上半年,全市生猪出肥200万头,其中射洪50万头,蓬溪36万头,船山30多万头,大英20多万头,安居80万头。蓬溪财政每年投入100万元支持畜牧业发展,工作力度和措施都是到位的。我刚来蓬溪的时候,要找几户养殖大户是不容易的。现在,说在哪儿下车就下车,说看哪个乡镇就看哪个乡镇,都能看到大户。目前,全县5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900多户,千头猪场40多个,都是实实在在的。
城市建设方面,最近几年,蓬溪搞新区开发、旧城改造、经营城市,财政没有投入多少钱,都是玩“空手道”,现在在建项目投资额近5个亿。城市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发展是实实在在的。但是要做好蓬溪的各项工作,我们绝不能因为取得了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好高骛远,必须仍然坚持“三句话”:一要认认真真化解积累性矛盾。这几年为了化解积累性矛盾,化解债务、补发工资,财政补了大量窟窿;二要实实在在打基础;三要坚持不懈抓产业。
二是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无论从纵向还是横向比较,蓬溪都是在发展进步的,而且发展的速度将会越来越快。我们一定要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过去我们很多经济指标都排在全市倒数第一。但1—7月,蓬溪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市第一,工业利润增速全市第一,工业增加值增速全市第一,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速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也是全市第一。可以肯定地说,到明年下半年这个时候,这些数据还要大幅度增长,因为还有部份企业没有投产。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蓬溪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一个月比一个月形势好,一年比一年的形势好。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上下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与金融部门的支持分不开的。县委、县政府对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是有信心的。金融部门也要看到发展的良好势头,也要增强对蓬溪发展的信心。如果我们自己对加快发展都没有信心,那么上级领导和部门就会更没有信心,就会认为蓬溪干不成事情,支持也是白搭。《增广贤文》上说,“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现在,人们喜欢“锦上添花”的多,能够“雪中送炭”的少。同样是支持贫困大学生,支持清华、北大的贫困学生的多,支持不知名大学的贫困学生的少。最近这方面的评论就比较多,其他大学的贫困学生也是大学生,而且群体更大、人数更多,为什么不为他们多搞一些义演募捐呢?就是因为有“锦上添花”的心态。但是,要实现一个地区持续稳定的发展,不能有这种心态。这种心态导致的就是花架子、就是表面文章、就是短期行为、就是恶性循环、就是慢性自杀。
二、正视现实,积极应对,切实解决信贷投入不足问题
国家宏观的政策形势,我们左右不了,左右不了就不要试图去左右,否则就会碰得头破血流。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大前提、大背景下,我们要积极思考我们能够做些什么?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要发展,金融要先行。就解决信贷投入不足的问题,我有三点建议,希望金融部门能够重视。
一是金融部门要真正转变观念,克服无所作为的思想。越是宏观调控,紧缩银根,大家的心态就越急躁,越觉得无从下手。前些年,银行的行长们担心和着急的是钱贷不出去,都争相放贷。现在不一样了。最近两年来,我对金融的真实感受是,经历了希望的阶段、失望的过程、无奈的结局,由希望到失望到无奈,现在是再希望,我非常希望金融部门有所作为。如果一个地方的建设与发展长时间得不到金融部门的支持,那么金融部门在这个地方的地位和作用都将会被重新认识和评估。
二是金融部门要树立科学、正确的风险观。金融部门要有前瞻性、预见性,要用智慧来发现、培植、支持优质客户。英雄不问当年,很难说现在我们这些企业将来就不能做大做强。米易县有一个企业,现在对财政税收的贡献相当大。老总当初很穷,卖鸡蛋都不愿坐车,走路去。创业时就靠一个作坊、两个烂锅炉起家。先跟工行协调贷了三十万元,后来无论怎么协调,银行都不再贷款给他了,还把他的一辆破旧的小车作了抵押。他是优质客户吗?他什么资产也没有,什么信誉等级也没有,但他有专利技术,其产业很有前景。现在,企业已经发展到产值1个多亿、税收1000多万元,生机勃勃!要论最初的创业环境、创业条件和创业基础,我们现有的十几家规模企业任何一家都比他好。我希望金融部门不要等到这些企业一切都准备好了,开始发展壮大了,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了,没有大的困难了,再去“锦上添花”;而是在他们最需要支持帮助的时候去扶他们一把,雪中送炭,企业可能就成长壮大起来了。那样他们将会一辈子牢记金融部门在关键时刻给予他们的支持。是不是优质客户,金融部门要以知识、智慧、远见来判断和发现。
我感觉,蓬溪金融部门负责人过于谨慎,完全照本宣科,不敢开拓创新,放手工作,导致很多有潜力的融资项目的流产。有些项目即使争取不到,哪怕能听见市上几位行长为蓬溪呼吁一下,我们也感到欣慰,但这一点我感受不深。相反我们更多的是听到两个字:“不行!”,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建议。这说明我们的金融部门向上级银行争取对蓬溪的支持,所做的工作还不够。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其实大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希望蓬溪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中、省、市各级是支持蓬溪发展的。袁本朴书记、任永昌市长和市级金融部门负责人到蓬溪来调研,也是积极支持蓬溪发展的。为解决双有炭素厂的资金问题,以土地担保,市财政借了300万,信用社贷了300万,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支持。我非常希望以后少听到一点说“不行”的声音,多看到一点大家共同克服困难、共同想办法的实际行动。有的银行负责人胆子太小,我想个别同志是不是因为在别的地方工作,开拓不了局面,才调到蓬溪来工作的。有没有这样的行长呢?但愿没有!这一点上,我们大家要共勉。同样是民营企业,同样是一个项目,蓬溪的银行在融资方面不予支持,而别的区县银行可以帮助融资几百万,这说明什么问题呢?都是在宏观调控的大政策下,都是在同一个上级银行的领导下,为什么别人可以做到,而我们却做不到呢?滕彩元同志有一句话:“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不努力,没有人为你哭叫,一切都必须要靠自己来做”。值得大家思考。贷款只要是在可控的范围内,就把握住了科学的风险关。蓬溪县迁建“四套班子”办公场所,有没有风险?谁不知道有风险?当时我就充分估计到了难度,充分估计到了风险。我提出,必须要有参加100个会议,解决1000个问题的心理准备。金融机构应当为地方经济发展适当承担风险,努力为蓬溪争取更宽松的投融资环境,大力支持蓬溪的经济社会事业发展。
当然,企业自身也必须努力,要以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制度来规范企业行为,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我批评过某些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比如双有碳素,市委书记来公司视察调研,总经理不在。总经理出差也情有可原,可以安排副总经理接待。偏偏在家的那位副总素质低,胆子小,看见那么多领导来,脸红紧张,不敢出来见面。我还给他们建议,厂里应该培养一批公关人员,每次领导、客人来的时候,安排几个人专门负责介绍、解说,还可以印制一套精美的企业简介,既简单明了又很规范,企业形象也树立起来了。目前,民营企业中个别负责人的素质有一些问题,但他们都能干事情,有一批朋友,关系网络很好,产品卖得出去。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看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严禁复制剽窃,这样的企业需要不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对民营企业的支持,除了体现在金融信贷上,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提高素质。适当的时候,相关部门要扎扎实实办一个全县民营企业培训班,专门组织全县民营企业从业人员进行学习培训。要请企业管理、企业策划、企业推介和企业财务运作等方面的专家讲课,教他们怎样树立企业形象、怎样规范企业管理、怎样公关、怎样与金融部门配合,怎样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用好用活政策,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上海碳素厂我去考察过,目前运行艰难,但前景很好。双有碳素前景也很好,目前几百万上千万元的设备已经全部调进来了,厂房也全部建齐规范了,即将大规模生产。
三是金融部门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蓬溪经济发展服好务。蓬溪的工业企业,至少有70%是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既是蓬溪工业发展方向,又是工作重点,也是长远目标。我们必须要在支持农副产品加工业上狠下功夫。支持企业发展,一家银行办不了的或者是不便于办的事情,能不能分工合作呢?信用联社、农发行,重点要在支持建设农副产品基地上多花精力,相关商业银行要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予以支持。蓬溪必须抓出几个龙头企业、抓出几个支柱产业。否则,面对上级的希望和群众的期盼,都不好交待。金融部门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要重点支持几个龙头企业和龙头产业项目。如果要承担风险,由几家银行共同承担;要做工作,由大家共同做工作,共同向上争取,县委、县政府也要积极支持。我们对金融部门寄以很大的希望,迫切需要理解,迫切需要支持,迫切希望能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逐步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三、努力建立新型的银政银企关系
建立良好的银政银企关系,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切实解决投融资领域诸多问题的重要方法,是金融工作永恒的主题。建立良好的银政银企关系,要一届给一届打基础,一届给一届建立信誉度。企业要做诚信企业,政府要做诚信政府。做人和做事都应该一样,为人为事都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政府必须在建立信誉、遵守信誉的基础上,更灵活的开展工作。有些工作该冒点风险就冒一点风险。有点冒险性的工作,就是创新性、创造性的工作,现在该检讨,过一段时间或许就该表扬了;从这个角度该检讨,从另一个角度或许就应该表扬,凡事都要一分为二。我们要互相鼓励,互相壮胆,共同走过艰难的发展历程。
四、切实加大对金融工作的支持力度
今天, 北方蚕业经济技术协作区第20届年会暨中国蚕业信息网工作会议在美丽古城西安召开, 我受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领导的委托向大家表示亲切的慰问, 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会议主办方要我在会上讲讲, 我想今年是“十二五”的第一年, 应该通过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 谈几点个人意见。
一、“十一五”我国蚕桑生产在振荡中发展
“十一五”期间, 我国蚕桑生产经历了大幅振荡后恢复发展。全国桑园面积由从2005年的77.53万hm2 (1163万亩) 扩大到2007年的96.07万hm2 (1441万亩) 再下降到2009年78万hm2 (1170万亩) 后, 2010年恢复至80.73万hm2 (1211万亩) ;发种量由2005年1727万张扩大到2007年的2163万张再减少到2009年的1436万张后, 2010年恢复至1576万张;产茧量由2005年的60.8万t增加到2007年的78.2万t再下降到2009年的55.5万t后, 2010年恢复至61.6万t;蚕茧价格从2005年的978元/50 kg上升到2006年的1244元/50kg再下跌至2008年的817元/50kg后, 再上涨至2010年的1544元/50kg。5年里前两年是盲目扩张造成产量大幅增加, 后两年是大幅减产迫使工业抬价抢购, 价格和产量相继恢复上升。回顾这5年, 有些经验教训值得吸取。
(一) 盲目扩大生产规模造成茧贱伤农
由于“十五”期末国内外茧丝绸市场好转, 加上“十一五”期初商务部提出实施“东桑西移”工程, 误导全国盲目扩大蚕桑生产规模, 使2007年全国桑园面积和蚕茧总产量分别接近或超过历史最高的1995年, 桑园面积达到96.07万hm2 (1441万亩) , 比上年增加5.29万hm2 (79.3万亩) , 增长5.8%。西部地区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新疆等8个省 (区) 桑园面积同比增加8.3%, 中部地区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6省桑园面积同比增加9.2%, 东部地区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4省桑园面积与上年持平。蚕茧总产量79.2万t, 比上年增加4.5万t, 增长6.1%。其中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新疆等8个省 (区) 产量增长12%, 尤其是广西自治区产量由2000年的3万t增加到2007年的20.5万t, 占全国总产量的1/4。全国亩桑产茧量也呈上升趋势, 到2007年平均达到55 kg/667m2, 为历史最高;广西、广东出现了每667 m2桑园产桑量3500kg、产茧量超250 kg的高产典型。
但是, 在取得来之不易的连续4年持续增产好形势的时候, 2007年蚕茧价格大幅下跌, 平均收购价格同比下降35%左右, 其中春茧和夏秋茧同比均价分别下降19.2%和40%, 江苏、浙江、广西、安徽等重点省的秋茧收购价降幅均超过40%。因此导致全国蚕桑生产连续两年下滑, 而且是1995年后下滑最为严重的。2008年全国桑园面积81.93万hm2 (1229万亩) , 同比减少14.7%;产茧量65.7万t, 同比减产17%左右, 其中浙江减产35%、江苏和四川减产20%、广西减产12.6%。2009年桑园面积继续下降到78万hm2 (1170万亩) , 同比减少5%;产茧量55.5万t, 同比减产15.5%。两年面积减少18.07万hm2 (271万亩) , 减18.8%;产茧量减少23.7万t, 减29.9%。蚕农收入由2006年的160亿元下降到2008年的111亿元, 减少49亿元, 减30.6%。那时我下乡调研看到许多蚕农伤心流泪心情也十分沉重。
(二) 从紧安排生产蚕农收入不断增加
由于连续两年大幅度减产, 丝绸工业原料严重不足, 2009年秋期各地出现抬价抢购蚕茧, 使这年全国蚕桑生产出现减产增收的尴尬局面。全国桑园面积减少了4.8%、发种量减少了18.6%、产茧量减少了15.5%, 但产茧收入恢复到120亿元, 比上年增加8.5亿元, 增7.6%。根据这种情况, 担心一些地方再次出现盲目扩大生产规模, 2010年3月农业部下发了《稳定发展蚕桑生产的指导意见》, 较好地引导了各地保持桑园面积和养蚕规模的相对稳定, 使桑园面积略有增加, 发种量、产茧量和蚕茧收入等指标全面增长。桑园面积恢复到80.67万hm2 (1210万亩) , 同比增加2.2%;发种量1576万张, 同比增加9.8%;产茧量61.6万t, 同比增加10.7%;除河南、山东、浙江略有减产外, 其他省 (区、市) 均增产, 广西增产4.1万t、增23.8%, 云南增产5000 t、增14.3%, 广东增产3600 t、增10.1%, 山西增产2170 t、增58.3%。由于茧价一路走高, 蚕农生产积极性高涨, 加强了桑园和蚕室管理, 单产水平也有明显提高。全国平均每张蚕种产茧量39.1 kg, 同比提高7.7%;每667 m2桑园产茧量50.9 kg, 同比提高8.3%。
由于连续两年茧价大降带动两年大幅减产, 丝绸工业原料严重不足, 使2010年茧价不断攀升, 养蚕收入大幅增加。全国加权平均的统茧价格1544元/50 kg, 同比增加469元, 增43.6%, 其中夏秋期价格1574元/50 kg, 比春期高58元。江苏和山东由于蚕茧质量最好, 卖价最高, 全省平均每50 kg分别为1839元和1864元, 高出全国均价19.1%和20.7%, 甚至有的地方卖到2100元/50 kg。产量增加, 茧价大幅上涨, 带来蚕农收入普遍增加。全国蚕茧总收入191.1亿元, 同比增加70.9亿元, 增59%, 创历史最好水平。增收较多的有:广西蚕茧总收入66.3亿元, 同比增加28.1亿元, 增73.4%;江苏28.5亿元, 增收10.3亿元, 增57.1%;四川19.2亿元, 增收6.3亿元, 增48.4%;浙江18.7亿元, 增收5.7亿元, 增44.1%。
(三) 蚕种生产不能背离市场
前几年, 由于茧价大幅下降导致蚕茧生产急剧下滑, 使蚕种生产经营也很不景气。全国蚕种发种量和生产量自2007年分别达到2100多万张, 与蚕桑生产命运一样连续大幅下滑了两年。2008、2009两年不仅蚕种价格下降了50%左右, 而且还因产量过剩销毁蚕种600多万张,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2亿元, 除了个别省蚕桑生产主管部门经过积极争取、由省财政予以补偿外, 大多数省 (区、市) 都是蚕种生产企业自己蒙受损失, 导致全国蚕种生产经营亏损十分严重。
去年, 由于蚕桑生产出现良好转机, 蚕种供不应求, 不仅前年生产的1300万张蚕种销售一空, 去年春期各地加制蚕种, 使全国发种量达到1600多万张, 比前年1432万张增加近200万张, 增14%。蚕种产量达到1495万张, 同比增加9%。分地区看, 长江流域蚕区和山东蚕区因9月中下旬持续高温影响秋期蚕种减产, 全年蚕种产量略有减少;广西、广东、云南夏秋季气候正常, 加上茧价刺激种桑养蚕积极性高涨, 全年蚕种增产均在20%-35%之间。
二、“十二五”我国蚕桑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第一年, 全国春蚕生产, 在去年大幅度增产增收的基础上, 又喜获丰收, 桑园面积基本稳定, 发种量稍有增加, 产茧量增加一成, 蚕农售茧收入增加四成。据18个桑蚕主产省 (区、市) 农业部门蚕桑主管处 (站) 统计上报汇总, 全国桑园面积82.07万hm2 (1231万亩) , 同比增加1.9%;发种量651万张, 同比增加7.7%;产茧量25.95万吨, 同比增加4.3%。各省 (区、市) 积极响应农业部提出的“稳定桑园面积、控制养蚕规模、努力提高单产、品质和效益”的发展蚕桑生产指导方针, 基本稳定桑园面积, 努力提高单产、提高品质和提高效益, 进一步增加蚕农收入。产茧量有11个省 (区、市) 增产、7个省减产, 增产较多的有:广西增产9180 t、达到95000 t, 云南增产3212 t、达到8312 t, 广东增产2800 t、达到23600 t, 浙江增产2484 t、达到31815 t, 四川增产1500 t、达到22500 t。减产较多的有:江苏减产4525 t、陕西减产2700 t、湖北减产1700 t、山东减产900 t, 减产的主要原因:一是低温干旱造成桑树发叶晚、发种少、蚕生长不足, 二是农药污染桑叶造成蚕中毒死亡或不结茧。
由于前两年蚕茧供不应求, 国内外茧丝市场价格持续走高, 特别是生丝价格今年五月创历史新高, 最高达到45万元/t, 带动了春茧价格上升, 全国鲜茧收购价格加权平均达到2045元/50 kg, 同比增加524元/50 kg, 增34.4%;全国蚕农售茧收入106.2亿元, 同比增加30.9亿元, 增41.2%。春蚕统茧均价各地都比较高, 最高的山东和山西均达到2400元/50 kg, 涨价幅度分别为33.3%和37.1%;广西、江苏、浙江、广东、四川等5个产茧大省 (区) , 茧价分别为2050元/50 kg、2400元/50 kg、2380元/50 kg、1750元/50 kg、1700元/50 kg, 涨价幅度均在30%~45%之间。春茧收入增加较多的有广西增加13.18亿元、浙江增加4.6亿元、广东增加3.2亿元, 增加幅度均在51%~65%之间。
但是, 根据历史情况和当前形势分析, 今后五年我国蚕桑生产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一) 茧丝市场不稳定
由于过去5年来、甚至10多年来丝绸工业技术进步不明显, 丝绸制品花色老套、式样陈旧、抗皱性差, 真丝绸成品市场实际在萎缩, 近年来消耗茧丝的主要是一哄而起发展起来的丝棉被加工, 所以一减一加保持了茧丝销量基本稳定, 但是茧丝价格不仅受蚕桑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技术的影响, 还受国内外茧丝绸市场供求甚至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 再加上蚕桑产业规模较小, 茧丝产品极易被一些商家利用炒作, 使价格忽高忽低, 进一步加大茧丝产销波动。在这种状态下, 茧丝价格自2009年下半年出现回升、去年下半年飙升到今年5月, 六月下旬生丝市场价格开始明显回落, 每吨生丝中准价由40万元下降到36万元左右, 最近跌到了30~33万元之间, 如果我们夏秋期生产养蚕规模再明显扩大、气候有利增产的话, 生丝价格将有可能跌破30万元, 那将会导致秋茧收购价格大幅下降。
(二) 生产盲目性仍较大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蚕茧产量与价格的频繁波动, 成为我国蚕桑产业发展中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特别是1994-1996年和2007-2009年两次大的下跌, 蚕茧产量分别下降40.15%和29.50%, 蚕茧价格分别下降28.84%和34.32%。从近20年的情况来看, 我国蚕茧产量与价格波动的频率很高, 波动幅度变大, 波动周期拉长。蚕茧产量与价格的频繁大幅波动, 加大了蚕桑生产的不稳定性, 使得蚕农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大的市场风险。种桑养蚕的收益不稳定, 加上工业化与城市化后蚕业生产成本的上升, 从事蚕桑生产的比较优势趋于下降, 尤其在经济较发达的东部蚕桑主产省, 这一问题更加突出, 结果导致蚕桑衰退与转移。但是我们以市场为导向安排生产仍然停留在对茧丝市场只看过去、不看当前、更不重视分析未来走势。今年6月份以来茧丝价格已经回落, 但我们有些主产区夏秋期还在增加发种量, 如果中晚秋发种量不遏止, 预计今年夏秋期全国发种量可能达到1100万张左右, 同比增15%。在发种量大大增加的情况下, 气候和生产环境也正常, 那么秋茧增产幅度过大将导致茧价进一步下降。
(三) 生产条件落后
目前我国蚕业生产的实际状况与概念上的现代农业相比, 仍有相当距离, 主要是经营规模小, 生产方式落后, 生产效率低下, 尚未从根本上摆脱小农经济的传统模式, 蚕业生产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蚕种场设施老化严重, 社会负担沉重, 人均年制种量不到1000张蚕种, 生产效率低, 家蚕微粒子疫病的威胁尚未根本消除;生产基础条件与技术装备仍较原始落后, 绝大多数蚕区的桑园没有排灌设施, 也没有小蚕共育设施, 蚕室、蔟室也十分简陋, 多利用现有民房, 缺少加温、排湿设施;蚕桑和蚕种生产主要依靠手工劳动, 基本上没有专用的机械设备, 劳动强度大, 技术环节多, 劳动效率低, 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的青壮年不太愿意接受这样的生产方式, 从而导致后继乏人。
(四) 科技进步缓慢
改革开放初期, 蚕业生产实用技术的进步与推广曾经出现过一个高潮, 有力地推动了蚕桑生产的发展, 然而近一二十年来蚕业实用生产技术的进步十分缓慢。蚕业技术领域, 高精尖技术方面, 研究队伍强大、研究经费多, 科研成果多, 而且走在世界领先地位;但实用、适用技术开发及推广方面, 研究人员少, 研究经费不足, 研究成果少, 进展缓慢, 甚至有倒退, 如一些提高蚕茧质量的技术, 由于粗放式经营、蚕茧收购时没有执行按质论价而被弃之不用。另一些精细技术, 由于蚕、桑品种的改善, 蚕农不重技术也能养蚕, 也没有什么进展。与此同时, “一刀切”式的科研、教育体制改革, 使蚕桑科研、教育滑坡严重。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被下放到江苏科技大学, 一些省 (区、市) 也效仿将蚕业研究所划归医学院或地市管理, 甚至撤销蚕桑科研机构, 造成人才流失很多, 加上经费不足使近10多年蚕桑科研没有产生大的应用成果;蚕桑高等专业教育从10个大学减到4个, 每年实际招生由1000多人减少到不足100人, 蚕桑中等专业教育更是聊聊无几。 (按照我的统计数据, 20年来, 我国亩桑产茧量和盒种产茧量总是不断提高的, 尽管有的年份有所下降, 如2009年)
(五) 生产环境恶化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 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蚕桑生产环境越来越差, 工业废气、农药污染桑叶, 造成蚕中毒死亡或不结茧范围越来越广、程度越来越重, 江苏省今年因此发生不结茧问题的春蚕8万张左右, 占全省饲养量近10%, 平均张种损失率近50%, 蚕农直接经济损失6400万元左右;山东省单县、高青、肥城、惠民、岱岳、利津、广饶及东营区等8个县 (市、区) 的春蚕中毒数量达37378张, 占饲养量的51%, 其中绝产18986张, 占26%;直接经济损失近6000万元, 受害最重的单县2万多张春蚕, 有16000张受害, 其中8000张绝产, 直接经济损失达2500万元以上。西部新兴蚕区在生产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也导致蚕病害加重, 蚕业生产环境趋于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三、积极应对, 争取我国蚕桑生产平稳发展
根据“十一五”的经验教训, 结合对“十二五”面临形势的分析, 我们要采取积极地应对措施, 争取我国蚕桑生产持续平稳发展。最近与国家茧丝办会商, “十二五”期间蚕桑生产要严格遵循以市场为导向, 认真贯彻落实“稳定桑园面积、控制养蚕规模、努力提高单产、质量和效益”的发展蚕桑生产指导方针, 切实控制每年蚕茧总产量在60~65万t以内。这样既照顾工业需要也照顾蚕农利益, 可以使丝 (绵) 总产量保持12万t左右、蚕茧收入200亿元左右。为此, 借今天这个机会对当前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 要适度控制生产规模。
前有所述, “十一五”的教训是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导致茧贱伤农, 经验是适度控制生产规模促使茧价合理上扬。因此, “十二五”要根据国内外茧丝绸市场的走势, 及时分析判断, 继续适度控制蚕桑生产和蚕种生产规模, 巩固壮大卖方市场, 力争蚕茧价格和蚕种价格稳定提高、蚕农和蚕种企业收入不断增加。根据对今后一段时期茧丝绸市场走势的分析, 全国桑园面积和发种量分别控制在80~83.3万hm2 (1200~1250万亩) 、1500~1700万张比较合适, 也就是“十一五”的平均水平。
(二) 要努力提高生产水平。
全国蚕茧生产水平虽然2007年创历史最高每667 m2桑园达到55 kg, 但2010年降到了50 kg, 蚕茧质量有的指标也因为技术推广应用退步, 而出现下降。因此我们要重视这个问题, 帮助健全各级蚕桑技术推广体系, 积极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和示范, 把蚕桑生产的各项先进技术推广到千家万户, 尽快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同时还要加强蚕茧市场预测和信息服务, 帮助蚕农避免盲目扩大生产规模。
(三) 要保护生产环境和及时防控病虫害。
针对近年来蚕桑生产环境不断恶化, 一方面我们要求有关部门对本系统开展有害蚕桑的生产活动时要严加管理、先征求意见后实施;另一方面我们自己内部也要采取措施, 比如提前发文告知有关部门和相关单位何时养蚕、防治农药、废气污染桑叶, 使他们避开养蚕时间用药或选择风向用药。近年来蚕桑常见病虫害种类增多、发生和为害频繁、造成损失越来越严重。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措施及时防控蚕桑病虫害。要大力推广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 特别是要积极组织利用国家农机补贴政策, 加快推广灯光诱杀害虫。对于预防蚕微粒子病时刻不能放松, 特别是带毒率较高的两广蚕区, 对制种的原蚕区防控微粒子病问题要高度重视, 要争取把逐年升高的带毒合格率尽快转化成无毒合格率。
(四) 要争取政策改善生产条件。
改善蚕桑生产条件需要政策扶持, 除了中央层面的我们不断争取外, 地方的需要大家争取。一是要将发展粮棉油生产的惠农政策同样用于蚕桑生产;二是要扶持本地区蚕种场危房改造;三是要在主产县市投资改善桑园和蚕室条件, 提高桑叶和蚕茧生产水平;四是要建立优质茧高产高效示范区, 通过推广良种和先进的栽培、饲养技术, 以及开展桑树、桑园和蚕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提高单产、质量和效益, 促使我国蚕桑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
(五) 要大力开展桑园多种经营和蚕桑综合利用。
据调查测算, 全国年产鲜蚕茧60万t, 可产生12万t茧丝、48万t鲜蚕蛹、180万t桑枝条、60万t桑椹、90万t蚕粪、81万t残桑。另外, 桑园还可以多种经营, 既可以养鸡, 还可以利用桑树行距很宽, 在秋末到早春不养蚕的五个月套种蔬菜等经济作物。从资源利用角度来说, 人们常年关注的茧丝实际上只利用了整个蚕桑生物资源的3%, 而其他的97%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更谈不上将其转化为经济效益, 有的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 甚至成为废弃物污染环境。蚕桑产区的各级生产主管部门应根据现有的技术成果, 加快在蚕桑生产上推广应用。要抓紧总结、交流在开展桑园多种经营和桑、蚕、茧综合利用的经验, 在不断提高栽桑养蚕生产水平的同时, 大力发展桑园多种经营和桑、蚕、茧等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 在丰富农产品上市的同时, 增加蚕桑生产效益, 提高蚕农收入。
(六) 要努力提高蚕种场生产经营效益。
司里对此很重视, 今年组织开展了全国蚕种场生产经营状况调研。在大家的重视和帮助下, 材料基本都来了, 我们将抓紧汇总、研究, 提出一些指导性的意见, 供大家参考。也希望各地重视对本地区蚕种场的指导, 帮助他们努力提高生产经营效益。
(2009年7月23日)
陈 浩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既是一次经济形势分析会,也是加快发展推进会。这次会议主要目的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县经济运行情况,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形势,研究解决面临的主要问题,促进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刚才,几个经济部门汇报了有关经济运行情况,张洪国县长就上半年经济形势和重点工作作了通报,对下半年的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会后,请大家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准确把握经济形势,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以来,面对前所末有的严峻挑战,面对前所末有的发展压力,全县上下坚持“加快发展、创新发展、统筹发展”不动摇,坚持“保增长、重民生、促稳定”不松劲,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对于全县经济发展形势如何估价,我认为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
1.发展势头很好,应当充满信心。发展形势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日渐趋好。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指标保持较快增长,而且增长速度都走在全市前列水平。二是项目建设态势良好。通过实施县领 1 导“包重点项目”,重点项目加快推进,项目带动能力增强,特别是这两年上的一些项目拉动作用正逐步显现,新增产能不断释放,只要下步措施有力、应对有效,实现全年增长目标是可能的。三是发展意识更加强烈。各级班子、各级干部干事创业谋发展的意识很强,克难攻坚抓发展的劲头很足。而且从这几年泰顺的发展变化中,广大干部群众看到了美好前景,发展信心进一步坚定,工作干劲进一步提高。
2.形势不容乐观,必须保持清醒。客观分析当前我县经济发展中,还面临着一些新的困难和挑战,大家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主要是工业经济保增长压力较大,工业用电量、工业性投资出现下滑,保持较快增长和推进转型升级的任务仍然繁重;加快发展缺乏重大项目支撑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只有完成目标的22.2%;改善民生的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农民增收难问题不断显现;城镇建设和管理还有较多薄弱环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丝毫不能放松,等等。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进行认真的对照检查和反省,努力加以克服。
3.任务更加艰巨,务必加倍努力。上半年,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压力,我们能够取得上述成绩是十分来之不易的,几个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也是难能可贵的。但是,对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还有不少差距,特别是要完成全年生产总值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的目标,难度很大,必须加倍努力解决。
二、准确把握发展重点,奋力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下半年,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辩证地分析和看待当前面临形势,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密一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千方百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1.要在全力推进重点项目上下功夫。要强化“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意识,积极包装项目、争取项目、建设项目。一要精心策划包装项目。要按照近期项目、中期项目、远期项目的要求,在深入研究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走向的基础上,认真做好项目储备工作。当前要围绕生态保护、扶贫开发、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等方面,积极做好项目的谋划、衔接和储备工作。二要把握政策争取项目。要在完善项目储备库的基础上,积极筛选、策划、包装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的项目,向上申报,努力争取列入国家、省2010投资计划盘子。同时,要抓紧开展项目立项、可研和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的编制和报批,并及时办理好项目选址、规划许可、土地预审、环境评价、土地征用等相关手续,确保条件成熟一个,开工建设一个。三要强化责任推进项目。要继续把县领导“包重点项目”作为推动泰顺发展的重要抓手,全面负责所联系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定期听取项目进展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要在全力谋划转型升级上下功夫。坚持以新58省道产业带培育为引领,积极构筑产业定位合理、比较优势明显、空间相对集聚、生态环境良好的产业体系,推进特色产业发展。一要致力培育发展平台。要紧紧抓住纳入温州沿海产业带协调区管理的机遇,积极抓好新58省道产业带发展规划的规划深化、空间拓展、设施建设和项目突破,真正建设成为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优化调整产业布局的重要平台。扎实推进彭月产业基地建设,加快东营岗地块和月湖拓展区、富洋拓展区配套建设和土地出让,完善基地内部区间道路、排污排水、垃圾处理及生活服务基础设施,切实增强产业集聚承载能力。二要致力发展生态产业。我县生态资源丰富,良好生态是我们最大的优势,现在沿海一带像我们这样的生态资源越来越少,富人对稀缺性资源的认识也越来越重视。从发展方向上看,追求高品质居住质量、生活环境也是发展趋势;从市场需求上看,温州拥有大量富裕人群,而周边地区缺乏类似泰顺这样的生态环境。所以,泰顺有优势利用良好生态环境,打造“住在泰顺”品牌,吸引更多富裕人群来泰顺居住旅游。前阶段,我们几个部门对泗溪、松垟、雅阳片区资源进行了论证,等会儿我们还要专门听取有关情况汇报,如果可行的再搞好区域性总规和其他专项详规,做到超前规划、分步实施。三要致力做好招商选资。坚持“特色产业做强,新兴产业做大,服务业做优”的招商策略,着力引进一批对我县产业升和结构优化有重大推动作用的项目。积极转变招商理念和招商形式,主动“走出去”招 4 商,加强与重点招商项目业主洽谈,引导更多的在外人士回乡兴办高层次产业,实现“泰顺人经济”与泰顺经济互动发展。
3.要在全力优化发展环境上下功夫。越是发展环境趋紧,越是需要我们积极改善软环境,对冲外部发展环境的影响。一要提升机关效能优环境。继续按照年初机关效能建设动员大会精神,精简行政审批项目,优化审批流程,整合行政审批资源,积极推进联合审批。加快推进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推行限时办结等制度,切实解决机关办事难、办事慢等问题。二要深化改革开放优环境。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深入研究和全面部署了推进我省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的各项工作,审议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的决定》;这个星期五召开的市委全会也将相应出台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省市委全会精神,立足山区实际,深化改革开放,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推动泰顺科学发展提供根本保障。三要服务企业发展优环境。要深化“政企联动、攻坚克难”企业服务年活动,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跟踪服务,逐户分析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突破发展瓶颈。
4.要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上下功夫。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坚持把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改善民生的关键举措,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改善民生的基本保障。一要打好“四场硬仗”。昨天,我们分别召开了创建省级生态县、教育强 5 县、文明县城、平安县等4个工作推进会,一个个对照标准,一项项查找问题、分析原因、落实措施,下一步全县上下还是要抓紧抓实,确保硬任务硬完成。二要办好民生实事。要完善工作机制,继续实施“十大民生实事工程”,着力解决农民行路难、就读难、看病难、住房难、保障难等十大难题。三要夯实基层基础。在当前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情况下,人民内部矛盾和群体性事件可能增多,处理不及时、不妥当,就会对社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反过来就会影响经济的发展。要把开展“基层基础年”建设活动,作为“促稳定”的重要抓手,深入开展平安县创建工作,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专项治理重信重访,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三、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全力提升领导经济发展水平我们泰顺要加快发展、迎头赶上,关键还是要全县上下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在真抓实干、务实创新上下功夫,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提高发展能力。当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和社会矛盾的多发期,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对我们各级干部的能力特别是执行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级干部要自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理论指导经济工作,积极稳妥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努力提高领导经济发展的能力。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形势,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善于协调多方利益关系,善于处理突发性公共事件,努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 6 能力。要坚持以人为本,既要推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又要努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千方百计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提高和谐发展的能力。
2.转变工作作风。面对新的发展任务,各级领导干部要在作风上有一个大变化,工作上有一个大推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既定目标任务的圆满实现。对于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来说,一方面,要积极主动,不断进取。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对自己主管、分管和从事的工作,坚持以又好又快为标准,全身心投入去抓,力争抓出新成效。另一方面,要雷厉风行,提高效率。对于决定了的事情要立说立行,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3.狠抓工作落实。今天会后,各部门要围绕新任务、新要求积极行动起来,迅速投入到抓落实当中去,促进各项工作全面推进。要细化责任,对于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各部门要落实到单位、班子成员和个人,量化细化任务目标,建立起上下一致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要领导带头,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围绕新的任务目标,对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行科学谋划,及时掌握工作动态,科学调度,合理安排,协调解决工作进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使各项工作环环相扣,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主要目的是认真总结上半年经济形势,深入分析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全面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确保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努力实现“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刚才,与会单位分析了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县政府几位领导分别做了很好的讲话,对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我都表示赞同。下面,我就抓好全年经济工作,再讲四点意见。
第一,充分肯定上半年的经济工作
今年以来,我县把强化投入作为全年工作的主题和主线,坚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两轮驱动,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互促并进,加快“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经济总体上呈现持续回升的良好态势。一是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1-6月份,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XX亿元,同比增长XX%,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XX亿元,同比增长XX%;实现财政总收入XX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XX亿元,同比分别增长XX%和XX%;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X亿元,同比增长XX%;外贸进出口总额XX亿美元,同比增长XX%,比上年提高了XX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元,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XX元,同比分
亿度,同比增长XX%,分别低于全市XX和XX个百分点,一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XX%,为完成全年目标奠定了基础。积极推动主要污染物减排,开展XX钮扣行业污染整治,XX家钮扣企业中已完成整改XX家,打击取缔“十五小”企业XX家次。五是服务发展措施扎实有力。全面部署城乡建设“XXXX”大行动,全县第一批XX个拔钉破难项目已完成XX个,完成率达到XX%。开展重点工程指挥部“挂牌招才、实战点将”,建立重大项目建设服务保障五大员制度,及时充实了重点工程建设一线力量。针对工业用地瓶颈制约,集中出台技改、工业用地容积率、企业研发大楼等一揽子鼓励企业投资的利好政策,企业加大投资、挖潜节地的意愿明显增强,上半年全县新增统计投资单位XXX个,有力地推动了投资增长。
第二,深刻认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今年的时间已经过半,对照全年目标和上级要求,我县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深刻认识,辨析施策,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一是指标进度还不理想。按照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时序要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中,仅十大民生工程、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等X项指标达到时序进度,但是十大民生工程基本上靠农房改造拉动,财政总收入增幅排名从X月份的全市第X下降到倒数第X,地方财政收入增幅排名从全市第X下降到倒数第X。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完成年度任务的X%,增幅排名从全市第X下降到全市第X,投资率离
去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X%。四是管理体制亟需理顺。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功能区与街道之间、中心镇与办事处之间、街道与便民服务中心之间的工作职能和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县职能部门下属站所设置和调整没有统一标准,与中心镇的管理服务职能还不适应,“区街统分”、“镇办统分”的格局尚未真正形成。特别是乡镇领导换届后,各功能区、镇、街道的职能和人员发生了较大变化,部分工作前后衔接不到位,影响了工作进度。五是社会稳定问题突出。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上半年全县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X起,死亡X人,同比上升X%,安全生产死亡人数占指标比居全市倒数第1位。社会稳定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上半年信访总量X件,同比上升X%,其中进京访X批X人,上半年全县信访考核得分居全市第X位,平安建设评分居全市第X位。
第三,牢牢把握下半年经济发展各项工作
面对上半年的经济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自我加压,强化措施、狠抓落实,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1、确保实现投资倍增目标。一要全力以赴抓开工。抓好项目开工是确保下半年投资增长、完成全年投资任务的关键举措,要牢固树立“开工就是硬道理”的理念,对今年促开工的X个重点工程、X个工业项目、X个一般性政府投资项目、X个房地产项目,逐个进行分析,倒排开工时序,能提前开工的全部提前,抓手,请各位分管副县长和责任单位认真研究、加大推进力度。一产方面,要全面加快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请农业局牵头抓好推进,特别是要完成XX绿上片、XX港头片和XX黄岗片XX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任务,确保县财政每年2000万元“两区”建设扶助资金落实到位。二产方面,要积极拓展“一园多区”格局,加快做好XX林福、XX岭下两大工业功能区块的产业定位、控规编制、政策处理等前期工作。同时要加快国家级阀门检测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步伐,通过产业延伸、资源重组、品牌引领,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三产方面,重点要抓好三江国际性休闲商务区、瓯北现代物流区、楠溪江生态旅游区、核心城市商业中心区“四大”平台建设,积极培育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二要强化政策扶持措施。目前我县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业转型升级政策扶持体系,如技术改造、企业研发中心性质认定、工业用地容积率突破等政策,在全市都是领先的。下阶段重点要把政策引导转化为企业的行动,各相关部门要全面指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积极推动企业挖潜节地,拓展发展空间,新上一批“零土地”技改大项目,努力破解我县工业用地瓶颈制约。前阶段,我们专题为良精集团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项目举行了签约仪式,这个项目依托良精原有土地实施转型,对这种示范作用强、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的“零土地”项目,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落实“个性化”扶持措施,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另外,我县三产服务业方
民、地质灾害点整治、困难群众住房救助等扶持措施,形成农房改造政策和措施上的合力,确保超额完成全年x户的农房改造任务。二要抓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续工作。要全面对照“区街统分”、“镇办统分”的模式,按照“城市建设管理体制、农房集聚建设管理体制和中心镇基层站所设置要与调整后的行政区划相适应”的要求,抓紧理顺功能区、中心镇、街道工作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统筹各类社会事业资源,优化基层站所布局,完善便民服务设施,确保群众生活质量不变和办事方便程度不降。三要加快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深化“十百”工程和“星级新农村”创建活动,切实抓好XX个星级新农村创建和X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创建,加快推进X个整乡整镇整治、X个省级待整治村、X个市级待整治村和X个乡镇连片整治工作。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切实抓好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和来料加工等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4、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一要深入推进城乡建设“拔钉破难”行动。认真总结第一批“拔钉破难”的经验做法,全面启动第二批的“拔钉破难”攻坚行动,近期县委、县政府还要专门召开动员大会。各功能区管委会、中心镇和街道办事处,要逐个项目明确时序要求,落实工作责任,坚决扫除发展障碍,推动项目落地、空间拓展和环境优化,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和“三县三城联创”营造良好氛围。二要着力破解发展瓶颈。在用地方面,今年建设用地指标非常紧缺,一方面,要加快土地报批进度,各功
第四,切实形成抓落实的良好氛围
一要对照考绩抓落实。考绩法是我们抓好工作的指挥棒,各部门必须牢牢把握市考绩法排名赋分的导向,认真围绕市考绩法的指标要求,加强与市直部门的沟通联系,每月逐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不仅要自己和自己比,还要放眼全市与兄弟县(市、区)比,不仅要分析增长率,还要分析完成率和全市的排名情况。同时,各功能区、中心镇、街道也要结合县考绩法,对下半年的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分清轻重缓急,落实人员分工,明确时序进度,一项一项工作抓好推进,一项一项措施抓好落实,一个一个指标抓好提升,确保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目标要求。
二要强化责任抓督查。县考绩办要充分发挥督查、考核的工作职责,重点对照固定资产投资、城乡统筹发展、房价收入比、六城联创、平安建设、计划生育等x项重点工作,实施跟踪督查,动态监控,建立常态化的督查机制,切实把工作压力层层传递到各级各部门,并及时将督查结果向县委、县政府领导反馈。同时,要把目标责任、督促检查同激励约束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全面落实《干部绩擢法》,用鲜明的用人导向、强有力的组织措施和严明的工作纪律,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点)2011-05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市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议精神,深入分析我县当前经济运行情况,明确下段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确保实现半年“双过半”和全年县域经济发展争先进位的目标。县委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郑书记对开好这次会议作了明确要求。会议期间部分参会代表赴十堰市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考察学习,并用半天时间进行了集中讨论;刚才,华林同志传达了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县发改局通报了一季度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县工信局、商务局、农办、供电公司、人行、国土局六个部门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我县一季度经济运行形势,提出了做好下段工作的具体措施,都讲得很好,很有针对性。等会郑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同志们认真领会、贯彻落实。在集中讨论时,对十堰的发展,大家用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震撼,对他们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精神状态感到震撼,对他们真抓实干、只争朝夕,真正做到五加
二、白加黑的扎实作风感到震撼,对他们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工作力度感到震撼,对他们突破常规、破解土地、资金瓶颈的的胆识和气魄感到震撼!如何结合我县的实际,把这一次考察学习的体会、经验转化为我们促进二季度工作的实际行动,这是当前我们要共同思考、认真研究并努力践行的关键问题。就这个问题,我具体讲三点意见:
一、要提振加快发展的信心
今天的会议是经济形势分析会,就是要把我县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放在全市乃至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来分析,找出特点,找出经验,找出问题,帮助全县上下切实认清当前经济形势,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推动京山加快发展。今年一季度,全县经济运行明显向好,呈现出提速增效的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明显好于同期,明显超出预期,较好地实现了“开门红”的目标,为全县二季度工作的推进,为上半年“双过半”任务的完成,为全年经济工作目标的实现打下了良好基础。
从数据上看,全县一季度经济运行主要有四个好的变化:一是多项指标位列全市第一。市里通报的9个主要经济指标中,增幅排在全市第一的有4项,分别是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工业用电量、招商引资,明显多于过去。二是主要指标增幅较大。增幅超过50%的有4项,分别是招商引资、工业用电量、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于同期的有5项,分别是地区生产总值、工业用电量、招商引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三是多项增幅高于全市平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的有6项,分别是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工业用电量、招商引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四是多项指标好于预期。增幅高于全年工作目标的有6项,分别是地区生产总值、工业用电量、招商引资、外贸出口、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从工作上看,一季度经济运行主要有三大亮点:一是规模工业全面复苏。规模企业产销两旺,效益大幅回升,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8.7%、57.1%,利润总额、工业税金同比分别增长85.8%、73.7%;亏损总额同比下降75.2%,降幅居全市之首。18家骨干企业的工业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全线飘红,产值增长一倍以上的有3家,京兰水泥是上年同期的近7倍,华尔靓科技翻了近两番,华贝化工增长107%;销售增长一倍以上的有4家,京兰水泥翻了三番,楚天钡盐、祥发纺织、八方米业实现翻番,另外增幅在40%以上的还有8家。二是招商引资大幅攀升。招商引资实现了“三个翻番”,各项指标均位列全市县市区首位。招商引资增幅全市第一,省外境内资金到资额及增幅全市第一,利用外资全市第一。一季度到资16.9亿元,占全年目标52亿的33.1%,用四分之一的时间完成了近三分之一的任务,时序进度在县内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排第一。三是财政收入增幅空前。地方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50.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61.5%,均超过50%,这个增幅在京山近几年的发展中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工业税金、一般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均大幅提升,各个产业、各个行业的税收均明显增长,反映出全县经济整体向好,反映出经济增长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加大。
上述数据上的特点和工作上的亮点,是在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周边县市发展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在银根进一步收紧、电力供应紧张、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土地政策明显紧缩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下,全县上下积极应对、克难攻坚的结果,来之不易,值得珍惜,必须充分肯定。
二、要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
我县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总体较好,但放在全市、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看,应该说是喜忧参半、压力巨大。压
力主要是来自于三个方面:
1、压力来自于我们与十强的差距。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京山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进十强、创三县”,这与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县域发展争先进位的要求完全一致。但从我县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与实现十强的目标仍有很大的差距。一是综合排位上的差距。2010年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结果公布后,给我们一个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如火如荼,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从20强排名变化看,8个进位,9个退位,3个不变,大冶市、潜江市分别上升了8位和10位,进入十强。从我县的排名变化看,2008、2009连续两年保持13位,2010年降到16位,与十强距离拉得更开了。2010年我县县域发展考核综合指数得分66.085分,比2009年多6.328分,应该说县域发展有明显进步,可排名却下降了3位,可见别的地方发展得更快更好,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二是主要指标上的差距。全省考核指标体系共6大类28个单项指标。从分类指标看,总量指标、人均指标、结构指标、速度指标、后劲指标、社会与环境指标6大类,我县均没有进入前十位,最好的社会与环境指标14位,最差的结构指标32位,大多在20位左右,与十强有较大差距。从单项指标看,28个单项指标中,只有6个进入前十位,20位以后的有14项,差距比较明显。与十强平均值相比,十强平均值为地区生产总值231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5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亿,固定资产投资156亿,外贸出口9785万美元,我县分别少76亿、6.2亿、4.9亿、49亿、2548万美元;与十强中单项指标最低的县市区比,地区生产总值比枝江(160亿)少5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比枝江(6.1亿)少1.8亿,固定资产投资比蔡甸(116亿)少10亿,差距仍然较大。要实现进十强的目标,我们的任务还非
常艰巨。
2、压力来自于我们与天门的对比。万市长对京山“十二五”发展目标提了两句话:“进入省十强,赶超直管市”。“赶超直管市”的第一步就是要超过天门。天门是当前我县发展在荆门市外的第一参照物。万市长强调,赶超天门主要看三大总量指标,即规模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我们作了一个对比:一是规模工业增加值。2010年,天门87亿,京山67.3亿,比天门少19.7亿;天门增幅为22.7%,京山增幅为41.3%,如果两地均继续保持这个增速,两年内我县可超过天门,但从目前两地的发展状况看,我县要连续三年保持高于天门近20个百分点的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难度较大。二是地方财政总收入。2010年,天门7.8亿元,京山7亿元,我县少0.8亿元;天门增幅28.7%,我县16.5%,比天门低8.2个百分点。如果我县地方财政总收入要在两年内超过天门,就意味着我县每年的增幅至少要高出天门7个百分点。三是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10年,天门4.7亿元、京山3.9亿元,我县少0.8亿元;天门增33.4%、京山增27.8%,比天门低5.6个百分点。要两年内超天门每年增幅至少要比天门高14个百分点。从现实发展来看,对比今年一季度天门、京山的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情况不容乐观。一季度,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天门22.3%、京山26.2%,京山仅高3.9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总收入增幅天门60.7%、京山50.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天门70.8%、京山61.5%,京山分别落后10.4和9.3个百分点。有优势的不明显,有差距的在拉大。同时,在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等后劲指标上,我县也不占绝对优势。要赶超天门,还需要我们付出加倍的努
力。
3、压力来自于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从一季度经济运行的情况来看,有四个方面的问题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是项目落户速度不快。据摸底,全县有50多个已签约并计划今年3月底以前开工的项目没有如期开工。这其中,既有国家政策及项目业主的原因,也有我们自身工作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国家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导致信贷资金趋紧,影响了资金面。另一方面,省里调整建设用地指标分配方式导致用地紧缺,预计今年我县用地指标缺口多达2600多亩。一些项目业主看中的地块因无法获批以致项目不能实施。同时,征地拆迁的难度越来越大,拆迁供地等前期工作的推进与项目建设的需要不能同步,一大批项目等地开工。一批重点在建项目的进度也明显滞后于预期。二是招商引资质量不高。主要是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不多;500强、知名企业投资的有实力、有影响的项目不多;产业层次高、示范性强、带动效应大、能够保持稳定持续投资的优质项目不多;能够强力整合资源、形成产业集群、引领产业发展的产业整体转移性投资项目不多。三是对统计方式和统计口径的变化敏感度不高。发生变化后反应不快,研究不够,不能及时根据变化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措施。比如说规模企业的认定方面,固定资产投资方面,还有相关数据上报途径调整后如何适应方面,都暴露出我们一些部门应对迟钝及部门之间协调通气不够的问题。四是服务环境不够优。发展环境一直是京山对外的一张名片,我们所推行的“补”(对工商、质监部门罚款实行财政补贴)、“评”(三定测评)、“免”(行政审批零收费)等,均开全国之先河,影响巨大。但客观来说,仍然存在服务环境不够优的情况。主要是办事效率方面,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观念树得还不牢,环节过多、拖拉迟缓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行政服务中心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只有解决了这些现实问题,京山才可能步入跨越式
发展的快车道。
三、要突破项目建设的难点
项目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总抓手。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首先就必须加快项目建设。要全力推进项目建设,集中人力、集中精力、集中财力抓项目建设,力争在项目建设上有新的突破。重点是“五个必须”:
1、必须进一步明确项目建设的目标。今年项目建设的目标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已提出明确要求,这里重申:就是要确保每个月至少有一个亿元项目签约,每个月至少有一个亿元项目奠基,每个月至少有一个亿元项目投产;全年实施亿元项目60个以上,其中新开工亿元项目25个以上,投产亿元项目20个以上。这既是市委、市政府的明确要求,也是京山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争先进位的必然选择,必须坚定不
移地执行。
2、必须破解项目落户的难题。关键是破解供地、用电、拆迁三大瓶颈。
第一,要破解土地供应瓶颈。对发展中的京山来说,土地问题是个常做常新的课题,永远不能放松。今年项目用地缺口较大,需要我们在大力推行集约用地的同时,多措并举,化解用地难题。国土局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希望继续加大力度。重点要从五个方面做工作:一是对已获批的用地指标要加快供地进度,力争纳入省国土厅奖励范围,拿到省奖励的用地指标。到6月底,去年获批的土地供地率要达到70%以上,今年新批的土地供地率达到50%以上。二是要加大项目包装力度,争取有尽可能多的项目进入省重点项目笼子,拿到省重点项目用地指标。三是用足用活土地政策,采取迁村腾地等方式拿回增减挂钩的用地指标。今年市里给我县的增减挂钩指标有1200亩,要力争全部拿回来。四是收回闲置土地,对摘牌后半年仍未动工的项目要收回土地,已建成项目没有达到约定投资规模和投资强度的,对闲置土地也要收回。五是盘活存量土地,各镇要在盘活学校、企业等存量资产上多下功夫。同时,要加大土地收储力度,重点对城区范围内连片土地实行集中征购储备。
第二,要破解电力供应瓶颈。主要是确保永兴220KV变电站尽快开工,按期完工;同时积极做好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专用电站、专线建设的争取工作。
第三,要破解征地拆迁瓶颈。从二季度起,征地拆迁慢的状况必须有明显变化,绝不能再让项目在园区外排队等地。县委、县政府年初已从各镇各部门抽调15人充实项目落户专班;近期又就项目落户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出台了相关制度。重点是五项措施:一是完善项目征地拆迁补偿审批制。实行审批提速,相关项目的征地拆迁补偿方案提交后,财政评审四个工作日内必须完成,评审完成后四个工作日内资金必须拨付到位。二是出台项目落户专班管理办法和奖惩办法。主要目的是调动服务项目落户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加快项目落户速度。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项目所有征地、拆迁任务的,经考评认定后,对该项目落户工作服务组予以奖励。所谓规定时间,界定为土地挂牌后40天内完成。奖励包括项目落户服务工作奖、年终评优奖和相应的精神奖励。年终评优奖与县招商引资奖同样对待,同一标准。同时,对征地拆迁、补偿安置中走过场、敷衍塞责、弄虚作假和工作失职、渎职者,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三是实施项目建设例会制度。每半个月召开一次重点项目建设例会,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每月15号和最后一天各召开一次,风雨无阻,雷打不动。主要听取重点项目洽谈、引进、落户、建设等方面情况,及时了解和协调解决工作中、重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四是实行重点项目资金预拨制。对一些急待落户的重点项目,可打破常规,先预拨资金,再评审结账。经重点项目建设例会研究后,由县财政预先拨付部分资金用于做好项目相关前期工作。五是加强项目建设调度。经县委研究决定,县政协副主席殷爱明同志加入县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重点加强三个层面的调度:一月一次重点项目进度调度,一月一次乡镇项目建设调度,两月一次县“四大家”领导包联
项目进展情况调度。
3、必须加快平台建设。主要是加快“一区两园”建设。县工业园区东扩部分15平方公里的园区框架要尽快形成。要在研究园区东扩部分总体规划、功能分区等问题的同时,加快建设步伐。今年筹资2亿左右,用于工业园区东扩部分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拆迁征地、土地收储等,年底前要全部到位。要研究宋河、钱场工业园投入的新机制。
4、必须全力打造产业集群,突出产业招商。要把培育机械、桥米、矿业、畜禽四个百亿产业集群作为项目建设工作的主攻方向,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增强工业经济优势,促进京山工业可持续发展。四个百亿产业集群的规划评审近期要全部完成,上半年每个产业完成1-2个重点项目的包装并组建产业招商专班,下半年正式运作,力争在大项目上有新亮点。二季度重点抓好机械产业集群建设,以轻机20万吨精密铸件项目一期工程投产后形成的有利态势为契机,科学制订我县机械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推动机械产业快速发展,力争今年规模达到70亿元以
上。
5、必须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核心是深入推进和不断完善行政审批零收费。我县的行政审批零收费实施两个月来,产生了巨大影响和广泛反响,正在成为京山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成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醒目亮点。当前,行政审批零收费整体运行比较有序,要在继续抓好零收费规范运作的基础上,优化服务方式,改进工作作风,努力做到服务程序“零对接”、服务环节“零障碍”、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对象“零投诉”。在经济环境问题上,强调两点:一是要加大对经济环境案件的查处力度。对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严肃查处,决不手软,查处结果要公开曝光。二是要加大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力度。做到规范建设,有效运行。同时,要解决好会议比较多的问题,大力提倡“少开会,讲短话,求实效”,特别是要尽量少通知“一把手”开会,把精力集中到工作上,集中到抓落实上。要进一步研究在应付好事务的前提下,如何集中精力、集中时间抓好项目建设的有效途径,切实推动项目建设实现新突
中国工业合作经济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 经过全体代表的辛勤工作和努力, 顺利完成了各项议程, 并圆满完成了学会换届选举。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五届理事会向为工业合作经济学会和集体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和取得巨大成绩的四届全体理事会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向各会员单位和与会代表对学会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四届理事会在杨志海会长领导下, 为集体经济发展和学会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很大成绩, 积累了学会工作丰富的经验。四届理事会期间是城镇集体经济和工业合作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 是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的时期, 是集体经济走出困境加快发展的时期。刚才, 吕坚东同志受杨部长委托代表四届理事会作了工作报告, 报告全面回顾了中国工业合作经济学会工作, 对新一届理事会寄予了深切的希望。五届理事会将继承和发扬四届理事会优良传统和扎实工作作风, 牢记服务宗旨, 加强学会自身建设, 努力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更好为集体经济服务、为会员服务、为集体企业服务、为政府决策服务, 为推动集体经济改革和发展作出努力和贡献。
衷心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 推选我为五届理事会理事长感到非常荣幸, 同时深感责任重大。因此只能尽职尽责, 加倍努力工作, 不辜负同志们的信任, 同时希望继续得到同志们的支持、帮助, 共同做好学会各项工作, 共同推进集体经济更好发展。
步正发会长亲临今天的会议, 并将做重要讲话, 我们将根据步正发会长讲话精神认真研究、安排学会的工作。这里仅谈点个人意见。
一是加强学会自身建设, 保持学会的活力和生命力
中国工业合作经济学会是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融协会和学会为一体的社团组织。学会坚持“以服务工业合作经济企业”为宗旨, 坚持学会的学术性、公益性、非营利性的性质, 学会工作要紧密联系工业合作经济实际, 认真倾听各级联社、集体企业呼声, 积极反映集体企业诉求, 更好发挥双向服务职能。为此必须加强学会自身建设, 不断加强学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要以服务质量一流、规范运作一流为目标, 努力把学会建成集体经济领域、各级联社和企业信得过、政府靠得住、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自主、自律运行规范的社团。特别要加强秘书处建设, 秘书处首先要成为会员之家。要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并加快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要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和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增强学会活力。
二是要适应新形势, 加强工作创新
当前, 轻工业正进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结构调整、全面提升产业素质重要战略转型期, 因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国际经济正处于深刻调整时期。受此影响, 轻工业和全国经济一样,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出口下降, 产能结构性过剩和阶段性过剩问题更加凸现。各种要素成本不断上升, 资源、环境、能源约束日趋增强的影响, 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 随着城市化、信息化进程加快, 轻工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但这种发展主要体现在质的提高上, 已不是简单的量的增加。集体经济在走出困境后正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因此学会要努力适应新形势, 牢牢把握大局, 紧紧服从大局, 紧紧围绕总社中心工作开展工作。工作重点要放在引领集体经济健康发展、放在转方式调结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上。要深入调研, 密切关注集体经济运行, 在帮助解决企业困难上下功夫, 要在推进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上下功夫。随着改革的深化, 各种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 新的集体经济组织和形式不断扩大, 这将对集体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对此, 学会工作要适应新形势, 在“拓宽服务对象、扩大工作基础、改进工作方法”上下功夫, 要高举手工业集体合作大旗, 高举联合、团结的大旗, 不断增强凝聚力, 开创学会工作新局面。
三是进一步加强对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的宣传和理论研究
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集体经济符合我国国情, 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 因此要大力宣传和加强理论研究, 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学术交流、国际合作、咨询培训、编辑出版等服务活动是学会今后活动的主要形式。要通过集体合作经济杂志、刊物、网站的作用, 加强同主流媒体的沟通、配合, 大力宣传集体经济、合作经济改革发展的先进典型, 宣传各地联社职能创新, 搞好服务的典型经验, 对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的改革发展, 对联社工作中的共性和突出问题组织深入研究。同时, 努力使我们的刊物和网站成为学会会员之间、学会与社会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载体。要通过理论研究, 加大宣传力度, 大力宣传集体、合作经济的理论、方针、政策、成果、贡献和作用, 营造良好的集体合作经济发展环境, 促进城镇集体、合作经济健康发展。
同志们,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目标和任务,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当前重要工作。我们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 紧密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线, 积极协助会员单位, 保持和发展优势特色, 依靠科技进步, 推进自主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整合资源, 推进融合发展和经济合作, 创新职能, 增强服务功能和服务能力, 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推进集体合作经济和手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走到一起是开始, 凝聚一心是进步, 携手合作才是成功。最后, 再次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 我愿意更好地向大家学习, 为大家服务, 努力做好工作。也请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学会的工作, 在新一届理事会的集体领导下, 开创学会工作的全新局面。
【在全县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推荐阅读:
全县经济形势分析会议讲话09-08
在全县区域经济发展大会上的讲话07-22
全县经济形势分析报告10-20
在全市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11-14
在全县经济工作会上的主持词10-28
09年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06-24
农牧局局长在全县经济工作会上的表态发言11-01
在全县教育系统两基分析汇报会上的讲话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