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妇女维权现状调研报告(精选8篇)
一、**县妇女维权现状
1、在保障妇女政治权利方面。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县四大家党政领导班子中配备5名女
领导,全县共有党政人才1119人,其中女性224 人,占20% ;女党员1559人,占全县党员总数的16.7%;全县女人大代表19人,占总代表数的10.7%;政协女委员29人,占委员总数的17.5%;村民委员会中女性比性比重占48%;居民委员会中女性比性比重占65%。
2、在维护妇女劳动权利方面。**县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倾斜政策和措施。如对凡适应妇女就业的岗位,要求用人单位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不得以种种理由提高妇女的录用标准。经过努力,一些适合妇女就业行业的女职工比例增幅较大。全县女性从业人员比例达42%,全县有6万余名妇女参加“双学双比”、“巾帼建功”等活动,有力维护妇女劳动权利。
3、在妇女接受教育方面。**县妇女接受教育的程度不断提高。在城市,通过开展巾帼建功、文化活动进机关、社区,企业、学校等方式,不断加大女性受基础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的力度;在农村,县妇联充分利用全县19所农村妇女培训学校这一阵地帮助80%以上的妇女掌握了一至两项实用技术,每年有500多人参加学习,全县成人识字率女性达91.9%,青壮年识字率女性达99.8%,妇女对法律知识的知晓率达80%。
4、在妇女健康权利方面。妇女健康状况不断得到改善,2008年全县投入卫生经费2791万,妇幼卫生经费122万元,防治防疫经费188万年,计划生育事业费687万元,分别比上增长38%,100%,42%,31%。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89.68%,妇女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98%,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99%,农村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9.6%,连续四年没有发生孕产妇死亡情况。
5、在妇女人身权利方面。公安机关不断加大打击侵害妇女权益的案件,共查获侮辱、敲诈妇女儿童的治安案件8起, 抓获违法人员12名。
6、在妇女婚姻家庭权方面。婚姻家庭矛盾是仍然困扰广大妇女的主要问题。在县妇联的来信来访中68﹪的问题都是涉及婚姻家庭的问题,来访的大多数妇女中面临离婚、家庭暴力、第三者插足等社会问题。
二、**县妇女维权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妇女维权工作机制已不适应时代要求。如:妇联目前的维权工作都是说服教育式,唱独角戏,凭着自己的热情去调解、呼吁,力量不够,解决问题不多。
二是妇女参政现状“尚不尽人意”。各级领导干部中女干部的配备情况仍然偏低,县委、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中女干部的配备还没有达到50%,而且领导班子出现老化;尚有5个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中尚未配齐女领导;县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比例偏低,都比上一届有所下降。
三是婚姻家庭问题仍然严重。县妇联今年接待的上访案件中70%都是家庭暴力、第三者插足等婚姻家庭问题,离婚妇女经济权利维护、家庭暴力取证等都存在举证困难。
四是女职工劳动保护困难较大。大多数民营、私营企业的劳动用工和经营管理极不规范,经营者素质低下,法制观念淡薄,既没有女职工劳动保护的概念和传统,也没有建立、健全工会及妇女组织,而一些女职工则珍惜岗位胜过维护权益,自我保护意识差,无形中淡化、阻碍了女职工劳动保护的力度。如**县江东管委会葫芦坪拉丝厂女工杨某,因厂方安全设施不到位,致使她在工作时,右手食指不慎被机器裁去半节,老板却以杨某自己操作不当为由拒绝赔偿。杨某家人多次找老板协商未果,只好为治疗四处借贷。当县妇联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次向其老板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最后经劳动局、安监局、法医鉴定中心等部门联合宣传教育后老板才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五是弱势妇女群体权益保护工作难。一是老年妇女赡养、扶养保护难。一些无经济来源的老年妇女,尤其是再婚的老年妇女,因得不到子女的赡养或是丈夫对她的扶养而陷入生活困难,她们一次一次地求助妇联,针对这类群体,**县妇联只能对其子女或配偶进行说服教育,并无其它行政干预措施。二是因病因灾致贫致残的妇女救助难。今年县妇联共接待求助21起,大多数都是因本人或亲属有病、子女考上大学而无钱上学。对此,妇联选择只能向社会发出倡议,但收效甚微。如今年**县三锹乡6岁小女孩肖小清,因患口腔纤维肿瘤急需20万元治疗费,县妇联接到求助后,为其广泛发出倡议,但仅收到资助款4000多元,对此县妇联只能表示同情,别无它法。
从**县妇女维权中存在问题中不难看出,妇女传统维权工作方法已经难以完全解决
现实中所存在的妇女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对妇女维权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思考与建议
一是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继续扩大普法覆盖面,使更多的妇女知法、守法、懂法、用法,增强自我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二是建立健全调查研究的信息网络。发挥各级妇联组织信访信息员的作用,及时掌握妇女的倾向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做好信息反馈。发挥各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联络员的作用,及时反馈各部门妇女问题,及时掌握妇女权益动向,争取超前维权,为领导决策和立法提供依据,从法律上保障妇女权利,达到男女平等。
三是建立健全社会救助网络。一是利用各种公益团体、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等社会各种力量联手,设立贫困妇女儿童救助基金(基金来源一方面纳入财政预算,另一方面来自社会各界的经常性捐助),把贫困妇女儿童救助工作纳入和谐社会建设整体规划。二是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继续扩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覆盖面,坚持家庭养老保障与社会养老保险相结合,多渠道广泛筹集资金,创办公益性老年公寓,为失去劳动能力、孤寡、老弱妇女创造温馨的生活环境。
四是构筑社会化维权工作格局。积极争取、依靠党委和政府部门(公、检、法、司法等)支持,善于协调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的力量,解决维权问题。与公安局配合,发挥110家庭暴力报警中心、社区暴力投诉站的作用,使家庭暴力事件及时得以解决;健全和发挥妇女维权合议庭的作用,由妇联维权干部担任人民陪审员,参加案件的审理;与司法部联合建立法律援助机构,解决贫困妇女因经济困难打不起官司的问题;通过部门联动,实现维权工作社会化,努力营造妇女儿童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全县农村全民创业现状及分析
目前,全县共有6. 7 万户32 万人,根据对各乡镇报送数据的统计汇总,共有农村人口6. 1 万户28 万人,其中,60 岁以上人口3. 4 万人,在校学生( 含学前教育) 6. 8 万人,除去这两个群体,创业适龄人口共有17. 8 万人。目前,农村创业人口2.2 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7. 9% ,占适龄人口的12.4% ,创业类型主要包括创办企业、个体工商户、小加工、养殖等方面。
二、对农村全民创业情况的分析
( 一) 创业率较低
目前,全县农村创业人数只有2. 2 万人,仅占适龄人口的12. 4% ,占全部人口的比重还不足8% 。全县农村共创办企业459 个,个体工商户3615 个。总体上看,创业氛围还不够浓厚,外出打工的人数多,自主创业的人数少,等待观望的人数多,投身创业的人数少,要真正形成全民创业的火热局面,任重而道远。
( 二) 创业层次不高
在全部创业户中,创办企业的仅占7%,个体工商户和小加工占比近60%,整体呈现出家庭作坊式经营多,规模集约化经营少的局面,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低,抗各种风险的能力弱、创业的持续发展力不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
( 三) 乡镇之间创业不平衡
各乡镇创业户中,人数最多的是双塔镇,有9021 人,占全镇人口的24. 65% ,人数最少的吴官营乡只有396 人,占全乡人数1. 39% 。其他如小寨镇和曹庄乡,创业率在2% 左右,浮图店乡和风正乡在9% 左右,鸡泽镇为6. 65% ,各乡镇之间的创业人数和创业率存在较大差异。综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县当前还没有真正形成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
三、村两委干部创业现状及分析
全县169 个行政村,共有村两委干部1047 人( 不含乡镇干部兼任村两委干部) 。全县村两委干部创业总体情况和各乡镇村两委干部创业情况见下表。
村两委干部年龄结构分布情况和文化程度分布情况如下: 全县共有村支部书记170 人,村委会主任170 人( 鸡泽镇西街有西街北村和西街南村两个村支部和村委会) ,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共有319 人( 不含乡镇干部兼任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 ,全县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创业总体情况和各乡镇情况见下表。
四、村两委干部创业情况分析
( 一) 年龄结构偏大
从年龄结构上看,全县村两委干部40岁以下196人,占19%;40-60岁684人,占65%;60岁以上167人,占16%。40岁以下的村两委干部不到五分之一,大多数农村基层干部年龄偏大,导致村两委干部缺乏敢闯、敢干的拼搏意识和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勇气,工作中谨小慎微、安于现状、不求改变,守摊多、创业少。
( 二) 文化素质偏低
从文化结构上看,全县村两委干部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本科及以上18 人,占2% ; 专科37 人,占4% ; 中专73 人,占7% ; 高中393 人,占38% ;初中及以下524 人,占49% 。全县村两委干部具备中学文化程度及以下的占到94% ,整体文化程度偏低,导致创新意识不强,学习创业相关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创业能力偏弱。
( 三) 创业率仍然不高
全县农村两委干部创业率虽然是一般群众创业率的4 倍以上,但是也只有30% ,创业率还是较低,仍有70% 左右的村两委干部没有创业,没有参与到全民创业的大潮中。
可以说,目前全县农村两委干部带头创办经济实体、带领广大农村群众创业的领头雁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发展的空间和潜力还很大。
摘要:目前全县农村两委干部带头创办经济实体、带领广大农村群众创业的领头雁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发展的空间和潜力还很大。
关键词: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施肥技术
近年来,由于种粮效益低,加上城市化建设速度快,许多劳动力从农业产业中脱离出来,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少数人耕种着大面积的土地,如何合理施用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肥料成本,以提高种田经济效益,成为摆在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我县自从1976年开始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以来至今有30多年历史,杂交水稻与化学肥料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对我国粮食增产和粮食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我县杂交水稻施肥经历了从农家肥—单质化肥—复合肥的演变和发展过程,随着杂交水稻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水稻土壤内在因素的不断演变,出现了施肥技术、施肥水平与杂交水稻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问题,目前生产上使用的杂交水稻新品种,特别是农业部认可并列为超级杂交稻品种有些单产可以达到800㎏,而我县农村现行的施肥水平仍停留在500㎏的水平,不能充分利用土壤光温资源和发挥超级稻的增产潜力,成为制约提高单产的外在因素。
1 我县杂交水稻施肥状况
由于我县属于山区县,各乡镇的地理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异,各地区的施肥技术和施肥水平不尽相同,形成了当地习惯用肥方法,根据对近3年来各地施肥的调查,我县现有施肥方法主要有以下三大类型:
1.1 传统的实用型施肥方法 一般亩施碳酸氢铵50㎏,过磷酸钙50㎏,尿素12.5㎏,氯化钾10公斤总用肥量122.5㎏,其中氮(N)、磷(P2O5)、钾(K2O)分别为14—6—6㎏,每亩肥料成本130元左右,亩产500—550㎏。这种施肥技术使用多年,使用群体较大,这种施肥方法兼顾了水稻生长“三要素”,搭配比较科学,单产较稳定。不足的是“三要素”搭配不够合理,氮素多,钾偏少,总养分尚不能满足高产杂交水稻生产的需要。由于肥料量较大运输过程费工费力,混拌施用过程容易挥发、损失,肥料利用率较低,目前这种施肥方法正面临挑战。
1.2 缺钾经济型 亩用碳酸氢铵50㎏,过磷酸钙50㎏,尿素10—15㎏,总用肥量115㎏,其中氮15.4㎏,磷6㎏,亩成本100元,一般单产500㎏左右。这类施肥方法分布在边远经济科技欠发达乡村,肥料施用方法是基肥和分蘖肥各50%的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尿素作追肥和穗肥各5公斤,这种施肥方法因为没有施用钾肥,造成植株偏氮贪青,表面上长势旺盛,实际上因为缺钾营养失衡,植株不健壮,抗病抗倒能力弱,结实率低,单产不稳定,容易爆发稻瘟病和倒伏,造成减产,甚至绝收。这些地区的农户思想落后不知道钾肥的作用,总认为钾肥贵,施用后不见明显效果,不愿意使用。
1.3 轻便经济型 每亩用25%(N13- P2O55- K2O7)水稻专用配方肥50㎏,尿素10㎏,总用肥量60㎏,其中N:11.1㎏,P2O5:2.5㎏,K2O:3.5㎏,亩肥料成本90元,亩产量400—450㎏。该施肥方法在长期不用钾肥的地方1—2年有一定夺的增产作用,以后如不增加用肥量就会造成减产。其优点是施肥轻便,节约成本,省工省力,兼顾了水稻三要素,缺点是磷、钾肥严重不足,氮肥也不足,不能满足水稻高产的需要,投入不足,产出也较少,使用此法的农民多为从事其他行业,种田只图省事,施肥方法简单,一般是在水稻插秧后15-20天将100斤复合肥加5公斤尿素一次性施入,晒田复水后施5公斤尿素作穗肥,其结果自然是产量很低。
2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施肥技术
我县自2010年开始进行水稻土壤化验,为配方施肥提供依据,根据中等肥力田块,每生产100kg稻谷需要施纯氮2.4-2.5kg、五氧化二磷1.2kg、氧化钾2-2.5kg;如:亩产500kg稻谷要施纯氮12kg、五氧化二磷6kg、氧化钾10-11kg;现根据我县各地水稻生产,结合高产创建工作开展情况,提出以下高产栽培施肥方法,供各地参考。
(1)单质肥料的施肥,可采取亩施碳酸氢铵50kg、尿素12.5kg、过磷酸钙50kg、氯化钾15kg;
单质肥料配方的施肥方法:基肥在插秧前1-2天结合耙田时施用,亩施过磷酸钙50kg、碳酸氢铵50kg,施肥后耙匀再移栽;分蘖肥,插秧后7天亩施尿素7.5kg、氯化钾15kg,穗肥在晒田复水后看苗色情况亩施尿素5kg左右。
(2)低浓度水稻复混肥的施用,必须增加氮磷钾用量,可采取亩施复混肥(氮13%:五氧化二5%:氧化钾7%)50kg、加尿素15kg、过磷酸钙(12%)20kg、氯化钾10kg的方法进行施肥;
使用低浓度复混肥的施肥方法:基肥,亩施复混肥40kg,过磷酸钙20kg,施肥后耙匀再移栽水稻,移栽后7天施分蘖肥,亩施尿素10kg、复混肥10公斤,晒田复水后亩施尿素5公斤,氯化钾10kg。
(3)高浓度进口复合肥(氮16%:五氧化二16%:氧化钾16%)的施用,一般亩施40kg左右即可满足水稻生产需求。但后期必须看苗适当补施穗肥。
陈名刚
2009-4-28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搞好农村水电工作,我们就农村水电发展、建设与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先后对我县农村水电进行调研了,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农村水电的基本情况
我县位于湖南县西南边境,怀化地区南部,湘黔两县交界地区,处于云贵高原东部边缘,雪峰山脉南部。全县土地面积2244.46平方公里,现有人口35万人。沅水一级支流渠水、巫水分别从东西两翼由南向北穿越全境,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8.9万千瓦,技术可开发100千瓦以上电站44处,装机容量13.3万千瓦,年发电量5.52亿千瓦时,年平均发电量3.09亿千瓦时。
建国以来我县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六十,七十年代“小花遍地开”时期。由于当时人民群众对电影中“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美好生活的向往,改变煤油灯,炯(松明子)照明碓踏米的历史,在国家扶持下和我县乡村集体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有合适的水能资源条件地方新建了电站,使我县的实现了从无到
有,为群众基本解决了打米、打糠、照明、难的问题以及实现了通有线广播。随着县建是长田、朗江电站的兴建,村级小水电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
2003年以来,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我县小水电开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5年来,全县新开发100千瓦以上小水电站22处44台31670千瓦,占已正开发量的43.8%。其中2000千瓦以上电站2处23800千瓦,2000千瓦以下20处7870千瓦,总投资21798万元。已竣工投产运行18处30260千瓦。
二、农村水电存在的问题
1、电价不平衡。我县农村水电上网电价差异较大。新建或已改制由电力企业管理电价较高,基本不低于省物价局的文件价格,但老电站却一直执行由市物价部门定价,且电价标准不统一。物价部门制定的标准是:由国家投资建设的农村水电站,均价0.19元/千瓦时,明显偏低,特别是装机容量比较小的老电站,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机组老化,维修费增加等原因,已难以为继。
2、收费部门多。据调查可以向电站收费的部门共有税务、技术监督、安监、环保、水利、等部门,收费比较高,电站反映比较大的是技术监督局、安监局、工商。特别是技术监督局收费不分电站的大小,和承受能力。
3、部分电站效益差。由于前几年的水电热,有些电站不按水利局的审批规模建设,造成投资过大,收入低,电站难以为继的情况。
三、思考和建议
1、老电站应集体向物价部门汇报困难,力争实现,《电力法》规定的电力同网、同质、同价的目标。
关于我县商品混凝土现状的调查报告
苍溪县人民政府:
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生态苍溪,根据《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县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和《四川省散装水泥管理办法》的规定及《广元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在县中心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告》(简称“禁现通告”)要求。通过2009年“梨花节”招商引资,四川省双宏建材有限公司商品混凝土生产项目落户我县,并投产运营已有半年之久,现就我县商品混凝土现状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四川双宏建材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
2009年3月,我县通过招商引资从成都引进一家专业的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已于当年5月正式在我县注册“四川双宏建材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商品混凝土预拌砂浆的生产经营;2009年6月底该项目在苍溪县陵江镇金斗村张家坝正式开工建设90式双站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占地46亩,设计建成日产1000立方米混凝土专用的砂、石加工生产线一条,年产商品混凝土30万立方米的生产线;2009年11月底建成完工并正式投入运营。
二、我县使用商品混凝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商品混凝土市场分析
据2009年统计,全县房地产开发项目建筑面积约为13万平方米,灾后重建项目建筑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市政基础建设项目为8万平方
1米,其砼需求量约为12万立方;广南高速、兰渝铁路、亭子口电站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虽所需砼量相对较大,但均各自有场搅拌站提供砼,除开其他乡镇和国家重点项目、灾后重建项目外,县城规划区所需商品砼用量相对较少,不足6万立方。从2009年11月至今,椐统计所用商品砼仅4500余方,占该企业年实际生产能力的约5%,虽随着苍溪未来的发展,商品砼的用量有所增加,5-10年间所需用量预计在25-30万立方,也仅仅只能满足该企业的正常运行。
商品砼生产、销售比例图
(二)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
商品混凝土的使用符合国家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政策,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由于我县商品砼起步晚,市场认知度不
够,大部分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单从成本价格考虑,认为其成本价格高于现场搅拌,未真正从施工质量、施工工艺和建筑材料新产品使用等方面综合思考,故现场搅拌现象依然突出,造成了商品混凝土实际使用率低。
2、政策落实相对滞后,市场培育不够,制约了商品混凝土发展的步伐。按照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快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工作进程的通知》的要求,扩权试点县在2009年6月底前,必须完成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区域的划定工作,而我县现还未出台相应的政策,相关部门及各中介机构也难以具体落实。
三、建议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一是加强对我县商品混凝土企业的宏观控制,重点控制企业的生产规模和发展数量,避免一哄而上,无序竞争;二是县人民政府立即出台相对应的禁现通知和政策,便于相关部门及各中介机构具体落实。故我们认为对招商引资企业,要引得近来,留得住,还要利于发展,才能起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若我县在近5年内再引进同类企业,则会扰乱建筑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形成无序恶意竞争。
(二)、广泛宣传,充分认识发展预拌混凝土的重大意义
禁止现场搅拌混泥土,不仅是推进水泥散装化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文明施工、推进节能减排、确保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抓手。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发展预拌混凝土的重要意义,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效能,扩大社会影响,行业协会要积极引导各相关企业对新产品、新工艺的推广使用,为预拌混凝土的不断推广应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强化监督检查,落实各方责任
1、县规划和建设局作为全县禁止现场搅拌主管部门,要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力度;县质量监督机构要把是否按规定使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作为行为质量和实物质量的监督内容,确保建设工程质量;要把是否按规定使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列入工程设计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动态和市场行为监管的重要内容,对存在违规行为的企业一经认定,一律作不良行为记录备案处理,并不予竣工验收备案。
2、在规定使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范围内的建设工程,办理施工许可时必须提供相关资料招标单位要把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的使用要求列入招标文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招投标监督管理机构要把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列入审查、备案内容。项目管理单位要督促工程监理部门加强对该项工作的落实。
特此报告
养殖业生产是我县农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路子之一。我县具有大面积草山草坡及林间草场和广阔的养殖水面,牧草丰富,水质清新无污染,如何利用好资源,把山区养殖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做大做强养殖业这篇大文章,使养殖业成为我县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我们值得探究的重大课题。
一、我县养殖业发展现状及主要特点
(一)、现状:我县是一个资源型县,全县国土总面积1378平方公里,有草山草坡27万亩,人均草场占有量大,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牧业条件得天独厚。此外我县水面资源丰富,拥有水面7万亩,水质清新无污染,是无公害水产品生产理想基地。前些年,我县养殖业发展比较缓慢,养殖规模小,养殖大户少,养殖品种单一,养殖总量低,群众养殖水平落后,养殖科技含量低,养殖经济效益不高,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不大。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始终把发展养殖业作为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来抓。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项目拉动、龙头企业及大户带动,加大科技培训、强化动物
疫病防控,加强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和管理,大力发展传统养猪业和特种水产生产,全县养殖产业得到长足发展,2008年产值达到2.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5%。畜牧水产业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
(二)主要特点
1、规模标准化养殖发展迅速,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我县山下片农民有传统养猪习惯,近几年来,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鼓舞下,我县山下片尤其是双溪、香田、仁首、雷公尖等地农民,大力发展生猪养殖,逐步形成了规模,也按照养殖生产标准,搞好了养殖场标准化建设。2008年,全县有规模标准化猪场30家,年出栏生猪4.5万头,占全县总量的60%,有规模标准化鸡场30家,出笼家禽15万羽,占全县总量的50%,规模标准化畜禽养殖场成为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2、特种养殖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我县拥有1.6万亩养殖水面,水质清新无污染,是生产绿色无公害水产品理想基地。近年来,渔业生产稳步增长,特种水产发展势头强劲,养殖品种多样,有甲鱼、鲟鱼、泥鳅、黄鳝、小龙虾及娃娃鱼养殖,2008年特种水产品产量
2000 吨,占全县水产品总量的40%。另外我县大力发展特种畜禽养殖,养殖品种有野鸡、蜜蜂、孔雀,特种养殖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成为我县农民增收又一大特色产业。
3、养殖业生产的基础条件不断得到改善。
随着我县冷链体系建设、乡镇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动物防疫长效机制建设以及规模标准化畜禽养殖场等生产基础建设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我县养殖业疫病防控体系、草场建设、品种改良及饲养技术等基础条件,提高了我县养殖业综合生产能力。
4、养殖业增长方式,养殖观念正发生转变。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变化,使我县养殖业增长方式,养殖观念等发生根本改变,已由传统养殖业向现代养殖业转变,由传统的耗粮型养殖业增长方式向现代节粮型草食牧业转变,山羊冷鲜配技术、青贮技术等新技术、新科技的应用与推广,促进了养殖业增值增效,提高了科技含量。在养殖观念上由自给自足走向市场,实施龙头企业、养殖大户带动,建立养殖小区,提倡无公害健康养殖,养殖方式上由散养向集约工厂化、由传统放牧向半牧半舍和种草圈养方式转变。
5、产业结构调整更趋合理。
一是养殖业占农业比重增加。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种植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须大力发展产业关联度高、比较效益大的养殖业。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主导地位是养殖业,养殖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超过50%,我县养殖业在农业中比重正逐步提高,已达到35%左右;二是从畜牧业内部结构看,立足资源实际,发展规模标准化养殖,成为我县畜牧业发展新方向,在畜牧业中比重已占到了70%左右;三是在特种养殖方面,由养殖常规品种逐步被珍稀名特优品种养殖所代替,从而使养殖业内部结构更趋合理。
6、科技创新,服务推广体系在逐步理顺
近年来,我县通过改变传统饲养方式,大力推广、运用养殖业新科技、新技术,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推广体系,同时,通过大力引进优良新品种,改良地方品种,极大的提高了我县畜禽良种品质和良种覆盖率,从而从整体上提高了养殖业养殖科技含量;另外,我县积极推行“公司+基地+专家+农户”和“ 养殖协会+专家+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公司、协会、合作社在组织生产、销售、技术培训、示范等各方面均起到了很好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了养殖业生产的发展。
7、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养殖水平进一步提高
随着现代养殖业的发展,我县已不局限于对农民进行新技术,新科技推广,而更注重对农民养殖技能的培训,通过培训、技术指导、技术咨询、送科技下乡活动、开展技能培训等,培养了一大批养殖能手,养殖科技二传手,通过他们的“传、帮、带”,大大提高了我县农民整体养殖水平。
二、存在问题
一是现代养殖业产业投入严重不足
我县养殖业基础较薄弱,乡镇技术推广及动物防疫站等办公条件较差,产业投入的各种资金缺乏,龙头企业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近年来,我县投入养殖业产业发展的资金,近两年来除防疫资金纳入了财政预算在逐年增加外(仍不足),其它基础建设等资金,主要是靠争项目,依靠项目的拉动,而财政缺乏投入保障机制,与现代养殖业发展不适应。加上县级财政困难,部门争取的产业发展项目,其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到位,影响部门争资金的积极性。再加上前期跑项目费用不落实,要个人垫资,报帐手续复杂,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部门争项目、跑资金积极性,成为制约养殖业争项目促发展的一大因素。
二是缺乏加工龙头企业,产业增值能力弱
我县缺乏养殖业加工龙头企业,产业不能形成增值,产业化水平低,我县目前只有蜂加工企业,该企业生产量不大,企业效益不高,其它畜禽产品的加工都只是简单的粗加工,发挥不了产品的增值效益。
三是在财政补贴政策范围小
农业的化肥、粮种等补贴纳入了财政支持政策体系,而养殖业良种补贴我县不属范围,影响养殖业发展。
四是群众养殖技术水平低,养殖业缺乏风险保障机制 我县农民的养殖技术水平,虽经过近几年普及和培训,但由于培训资金缺乏,其整体水平不是很高,群众缺乏科学养殖技术和疾病防治技术,使养殖效益不高,加上养殖业风险大,缺乏风险保障机制,成为我县现代养殖业发展又一大制约因素。
三、现代养殖业发展基本对策
1、加大对养殖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立促进现代养殖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和发展长效机制。
①加大基础建设的投入。县财政每年投入养殖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应不少于100万,并且随着产业发展,应逐年追加,不断提高养殖业的设施装备水平。
②加大对标准化养殖小区的财政奖补。对按照现代养殖业发展要求建立起的规模养殖场,按照年出栏数量进行补贴,财政每年列入预算,形成长效机制。
③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龙头企业在现代养殖业建设中具有很大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也能缓解养殖风险。
④高度重视对母畜养殖的补贴。鼓励农户饲养优良母畜,地方相应出台一些对母畜养殖的资金直补政策。
⑤建立养殖业发展风险基金。由政府牵头,建立现代养殖业建设风险基金,在养殖户、规模养殖场、龙头企业等遇到不可抗力的风险时,给予补贴,减少养殖损失,使之尽快恢复生产。
2、发展特色养殖业,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之路。应立足我县丰富草场资源和水面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草食牧业和以网箱养殖为主的水产业,突出特色、形成优势,培育草食牧业、水产养殖主导产品,优化养殖区域布局,推行一村一品发展,建立养殖业专业村、专业乡镇,形成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从而形成产业化。
3、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提高养殖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产业化经营是引导农民实现产品进入市场,参与经济大循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养殖业现代化的
有效途径。产业化经营必须依靠龙头企业来实现,所以必须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在政策、资金等给予重点扶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开拓市场、引导基地、加工增值、科技创新、标准化生产等的示范带动作用,增强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同时还应积极支持养殖业经济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抗拒市场风险的组织化程度,从而提高养殖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4、提高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循环、生态养殖业。
要重视养殖业品种资源保护,推行“种草养畜—畜粪产沼气---沼渣还田”的循环利用生态养殖模式。同时,大力发展草地养殖业,加强草原的保护和建设,坚持“生态、经济、社会目标并进,生态优生”的原则,实现草地养殖业生产方式转变。
5、依靠科技进步,进一步转变养殖业增长方式 科技进步是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决定因素,是养殖业发展根本出路,发展现代养殖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一是要加大养殖业科技投入力度,建立多渠道的养殖业科技投入机制;二是深化养殖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加快其成果转化,引进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养殖业生产水平;三是稳定养
殖业技术推广机构和队伍,推广和应用新产品、新技术,增加畜牧产品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四是加强对农民教育和培训,实施养殖业“科技入户工程”,推广科学饲养方式,提高畜牧良种覆盖率和饲料转化率,由政府提供平台和出资金,对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进行养殖业现代技术、现代管理理念、现代经营理念培训,培养现代新型牧民,发展养殖业生产力。
1 我县的畜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定点屠宰场和宰前检疫是空白
我县年生猪屠宰商品量万余头, 羊屠宰量2万余只, 鸡宰杀量约12万只左右, 牛的屠宰量在数千头, 因我县没有定点的屠宰场, 多在自家庭院、公路旁、居民居住场所待宰和屠宰, 且均未经宰前检疫, 血污水漫地、臭气熏天, 鸡毛乱飞, 路人都捏着鼻子走路。这种状况既不符合兽医卫生要求, 还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 也为多种人畜共患病的传播埋下隐患。
1.2 畜禽种全、量小、分散, 管理粗放
我县有马、驴、骡、牛、羊、猪、兔、犬、猫、鸡、鸭、鹅等多种畜禽饲养种类, 以猪、牛、羊、鸡为主。多呈农户分散养殖状态, 规模养殖很少。要想搞好畜禽防疫, 提高其免疫密度,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基层防疫人员少, 走村串户, 工作强度很大, 在限定的时间内搞好畜禽综合防疫, 很难做到。
1.3 畜禽周转快, 流通渠道多, 防疫难度大
分散养殖的特点决定畜禽销售或购进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 因此, 防疫人员很难掌握动物防疫的真实状态, 农户和养殖户没有报防、报检意识, 补针和检疫常常出现漏洞;畜禽及其产品流通渠道的增多, 为许多疫病的传染和流行创造了客观条件, 使一些已控制的疫病又死灰复燃。
1.4 责任不到位, 免疫阻力大, 执法不严
政府保密度, 业务 (防疫人员) 保质量, 政策很好, 完全做到有一定难度。在实际工作中, 防疫人员既是乡镇政府派出的驻村干部, 又是防疫员, 密度、质量归于一人, 很难反映出实际免疫密度。同时, 由于各种原因, 养殖户不接受防疫及拒绝防疫的现象时有发生,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大多数农户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 老人、小孩无法配合抓畜禽, 甚至怕麻烦, 从而直接影响了防疫进度, 增强了工作量。
⑵农户怕防疫过程中的交叉感染, 对其不利, 称自家的畜禽不食或有病等来推辞。
⑶有的疫苗注射后的应激反应大, 2~3d不食, 影响生长、影响产量, 甚至造成死亡, 养殖户有后顾之忧。
⑷由于免疫反应死亡的畜禽不能及时给予资金补偿或难以落实, 是群众对防疫产生抵触情绪, 甚之辱骂防疫人员, 拒绝防疫产生负面效应。
1.5 县内良种繁育场和孵化场少
仔猪、雏鸡不能自给 (据调查统计, 仔猪自给率低于30%, 而鸡苗目前还是空白, 全靠外地购入) 。大部分来源于陕、川和省内其它地区, 基层缺乏有效的检疫监测手段, 这样在引种的同时, 也将一些疫病引入本地, 加之畜禽贩运户蓄意逃避检疫现象严重, 难以有效地杜绝病源, 给疫病防控带来难度, 防不胜防。
1.6 病因复杂, 混感严重, 处置难度增大
近年来, 我县境内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 混合感染, 毒株变异, 贸易流通快速频繁, 使疫病变得更加复杂, 诊断和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⑴病毒性混合感染, 如猪瘟与PCV2、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蓝耳病、传染性胃肠炎;犬瘟热与犬传染性肝炎等。
⑵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 如猪瘟与仔猪副伤寒、猪瘟、蓝耳病与猪肺疫、鸡新城疫与大肠杆菌病等。
⑶细菌性混合感染, 如猪肺疫与猪气喘病, 附红细胞体病与链球菌病等。
以上诸多混合感染, 使临床症状明显变得错综复杂, 诊治难度越来越大。
2 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方法及对策
2.1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全社会的动物疫病防疫意识
充分利用有线电视、村级广播等宣传途径, 认真做好动物疫病防治宣传工作, 使动物防疫工作家喻户晓, 人人皆知, 提高养殖户的防疫意识, 依靠政府和群众乃至全社会的力量扎实细致地做好动物疫病防制工作, 构筑起真正的免疫屏障, 防止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 切实保障我县畜牧业生产稳步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及人类健康安全。
2.2 加快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动物疫病防制是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预防、控制, 扑灭动物疫病, 保障动物健康及其产品安全的一项系统性工作, 要把这项工作搞好, 必须从县到乡、再到村, 层层抓落实, 对违犯《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行为的严肃处理。切实抓好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运输检疫, 对拒绝防检疫、逃避防检疫的行为进行严励打击, 提高养殖户疫病防制的法制观念, 将动物疫病防制由被动变为主动。
2.3 加强技能培训, 提高素质, 确保免疫质量
加大对基层防疫队伍的技能培训力度, 努力打造出能吃苦耐劳、业务技能高、责任心强的队伍。根据动物疫病防制工作开展情况, 制定出奖、罚办法, 定期进行免疫抗体监测, 不达标者, 责令及时进行补针、补防, 提高总体免疫质量。全县每年拟举办至少两次高质量的业务培训, 按不同专业层次进行。理论联系实际, 不走过场, 讲求实效。同时, 每年举行一次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能力的演练活动, 提高各职能部门和人员的综合素质及应急处置能力。
2.4 因地制宜, 科学制定免疫程序
只有始终坚持“因病设防、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科学免疫分级管理、协同作战”等科学的免疫程序, 方可有效地防制动物疫病, 减少经济损失, 才能使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动物保持健康状态, 人民健康水平能得到保障。
2.5 建立规模较大的良种繁育场
政府牵头, 业务部门论证规划, 各乡镇建立2~3个良种仔猪繁育场, 在县境内实现自繁自养。这样, 首先能满足本县内仔猪供应, 而且能避免因频繁调入仔猪而输入的疫病, 从根本上解决生猪、流通、消费和市场调控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也为输入性疫病竖起了屏障。同时, 还能逐步提高良种化程度, 扩大良种覆盖面, 一举数得。
2.6 加大检疫力度, 实现“以检促防”
加大产地检疫、活畜交易市场检疫、运输检疫及宰前检疫力度, 凡是无免疫证和免疫标识的畜禽禁止市场销售和流通, 使养殖户深感未经免疫和无免疫标识的畜禽无流通渠道, 无法商品化, 从而迫使其畜禽免疫形成主动化, 最终达到“以检促防”的目的。
[关键词]企业用工;现状;对策
一、我县企业用工现状
根据我县企业落户情况及经济发展趋势,预计近两年每年将新增用工近3万人。据调查,目前我县各类企业约缺工2.2万人。从理论上讲,我县目前可供转移劳动力可以满足县内企业用工需要,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存在,我县劳动力短缺现象将会在一定时间内持续。
二、造成我县企业招工难原因分析
1.客观因素——人员“招不进”
(1)大量劳动力在外地务工。因为我县是劳务输出大县,过去多年有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不少在外务工农民又以“亲带亲,邻带邻”的形式,带走了不少劳动力;近年来灵璧籍高校毕业生又大多不愿意回乡,大部分留在外地就业。
(2)本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意识存在误区。一些新成长劳动力,特别是初高中毕业后未能继续升学的人员,认为只有到外地去才叫工作,在家门口就业不如在外地工作光彩,所以宁愿选择外出闯荡。还有部分劳动力地主意识较强,认为外地企业来灵投资是来赚灵璧钱的,在心理上有一种抵触感,工作中稍有不如意就与老板对抗,动辄就选择辞职。
(3)年轻人缺少吃苦耐劳精神。“80后、90后”的年轻人在家庭中多是独生子女,即使本人不工作也有生活来源,没有生活压力,因此对待就业机会不够重视,只要稍有不满立即跳槽走人;而且一些年轻人自身素质较低,不能接受用人单位的日常管理,完全的自我主义,没有责任感;同时在家门口务工,跳槽成本相对较低,而一旦外出,他们往往会考虑从辞职到重新就业期间的机会成本,轻易不敢选择跳槽。
(4)我县人力资源市场存在问题。培训机构随意往外地送人,在自身利益的驱使下,甚至出现个别非法机构和个人倒卖劳动力现象,严重扰乱了人力资源市场秩序。
2.企业因素——人员“留不住”
(1)有些企业后勤保障工作跟不上,缺少必要的食宿条件。个别企业甚至没有一间自己的职工宿舍,更没有专门的生活区。
(2)工资待遇明显偏低。调查发现我县54.7%的职工月工资在2000元以下,而外出务工人员中有58.9%的人月薪超过3000元。在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增收主要途径的情况下,显然外地企业的高薪对劳动力有更大的诱惑力。
(3)企业用工随意性很大。部分企业生产季节性强,往往在生产旺季时千方百计地去招工,而在淡季时又想方设法去让工人离开,好像工人应当听从企业的招呼,让他们“招之即来,挥之即去”,造成员工没有归属感,人员流失严重。
(4)缺少人性化管理。对新招用员工未有全面的岗前培训,缺乏爱岗敬业、厂规厂纪等方面的教育。同时只注重处罚、指责,不能进行人性化的教育、引导和关爱,影响了人员的稳定。通过调查发现,用工比较稳定的企业,除了其市场比较稳定外,还与其有着良好的食宿条件,能够关爱员工有很大的关系。
三、破解企业招工难的对策
1.从政府和社会层面上解决人员“招得进”的问题
(1)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充分发挥我县人力资源市场公共就业服务职能,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招工、求职登记,定期举办专场招聘会,适时组织乡镇(开发区)开展服务企业用工、促进群众就业专项活动,动员未能升学毕业生等群体到县内企业就业。
(2)引导中介组织服务县内企业用工。对非法中介机构进行清理,实行《职业介绍许可证》制度,规范整顿持证劳务中介机构,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批准擅自开展职业中介活动。引导和鼓励县内职业中介机构优先保障县内企业用工需求,扶持一批合法中介机构,为县内企业定向输送劳动力。
(3)规范职业教育秩序。加强对职业技术培训教育机构的管理,对现有职业技术培训教育机构进行重新审核评估。对不符合开办条件的一律取缔。严禁各类职业培训教育机构从事劳务中介活动,对违反规定的,依法处罚。引导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围绕全县主导产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开展适应企业需要的针对性培训,为县内企业培养输送劳动力;引导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与企业合作,建立学生到企业实习与预备就业制度,积极推荐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引导培训机构开办定向培训班,学员直接输送县内企业。
(4)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和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把握外出务工人员和高校毕业生集中返乡节点,通过召开外出务工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座谈会等方式,大力宣传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就业环境良好等有利条件,挖掘报道返乡务工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在本地就业的典型事例,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关注外出务工增加生活成本、引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引导就地就业。
2.从企业层面上解决人员“留得住”的问题
(1)企业负责人的用工观念要改变。现在的卖方劳务市场已经形成,劳动者在选择就业岗位时肯定要选择工作条件好、工资待遇高、工作环境舒心的企业。 我们的企业也应当在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更高层次的需要上下功夫。
(2)要逐步改善工作环境。企业要按照行业标准来建设、布局厂房,规范企业的生产流程,要根据实际制定合理的劳动定额。同时要严格遵守劳动卫生法律法规,改革生产工艺过程,减少生产中的粉尘、噪音等污染,保持车间的温度和湿度,让员工在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中劳动,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留得住工人。
(3)改善员工的基本食宿条件。有条件的企业要建设自己的职工宿舍,开办职工食堂,宿舍里要安装空调,食堂的饭菜要经常更新,保证员工可以吃得好、睡得安,以便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在此基础上要逐步完善娱乐设施,满足职工文化、体育、娱乐需要,不断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4)遵守工时制度,减少加班时间。企业要根据劳动者身体承受能力来确定工作时间,尽量缩短劳动时间,同时要保证工人定期有固定的休息日,去处理一些自己的私事。超过国家法定工作时间以外的工作时间应该算作加班,企业要按规定支付加班费用。
(5)不断提高工人工资福利待遇。企业在确定工资标准时既要根据自身效益,也要与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相匹配,同时也要还要充分考虑员工生活成本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等现实因素,并建立正常增长机制,将工人的工资福利待遇逐步提高到和苏浙同行业相当的水平,起码不能差别太大。同时企业要及时为员工办理录用备案手续,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并不得随意裁减人员。对女职工和未年成人要实行特殊保护,还要根据行业不同按时发放劳保用品。
参考文献:
[1]杨晓东.非公企业劳动用工短缺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工作通讯,2013(8).
[2]寇凤超.解决我国劳动用工短缺问题的对策探析[J]. 北方经济:综合版,2012(22).
[3]邵爱国,韦洪涛.促进企业基层员工稳定就业的对策研究[J].人民论坛,2012(11) .
【我县妇女维权现状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我县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调研报告06-04
我县农村音乐教育现状11-13
关于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的报告11-17
我县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情况的调研报告07-27
我县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的调研报告09-06
我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10-01
关于我县返乡农民工情况的调查报告09-21
关于我县肉牛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12-11
关于我县人民调解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