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青年节的意义

2024-07-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54青年节的意义(精选8篇)

54青年节的意义 篇1

以下摘录网友们对此发表的言论,供大家参考,真正地想一想,怎样过好五四青年节?

如何让青年节更有意义,这不仅是青年的事,更是我们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大事!值的探讨!从年龄的划分上看,好像意义不大。如果是青年放假参加什么社会活动,比如团员的什么集体活动,或者青年举办什么爱国注意教育学习、参观历史博物馆等纪念活动,让青年们放假积极响应团中央的号召,去参加活动大家好理解。如果让学校学生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规定中学以上的学生参加,学校放假半天,也好理解,可什么活动没有,单单拿出这样一个年龄段的人放假,估计放假的意义不大!再说学校放假容易安排,党政事业也好安排,而企业单位能落实吗?希望有关部门到全国各大城市“微服私访”一下,看看有多少企业能落实?3亿多青年减去学生,再看看又有多少单位能实行?这样的年龄划分意义是什么,估计大家不得而知吧!

半天的假期并没有实际意义。对于学生来说,如果没有学校统一组织的活动,估计这个假期或许又要在作业和课外补习中度过;已经工作的青年,大多数连

54青年节的意义 篇2

一、海明威在《永别了, 武器》中阐释的战争观

战争在海明威看来, 战争的本质是荒诞的, 具有群体性的特点, 很多人不假思索加入到全体的队伍, 做了很多违背常理的事情, 他们丧失了控制自己命运的权利, 生命在荒诞不经中度过。当代, 过着这种荒诞生活的人很多, 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迷失方向。然而, 海明威清醒的意识毫不留情的揭露战争的本质就是荒诞。他反对战争, 厌恶战争, 独立的思想让他辨别是非, 海明威文中写到:“抽象性的名词, 像光荣, 像荣耀勇敢或者神圣, 倘若跟具体的名称……例如村庄的名称, 路的号数, 河名, 部队的番号和重大日期等等放在一起, 简直就令人厌恶。”这是海明威心中的独白。战争的原因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单纯, 人们的善良被邪恶所利用, 成了廉价的、战争的牺牲品。回来生活中来, 一味的坚持连自己都无法判别是非的物与事, 亲手摧毁本来美好的人生, 悲剧的发生是必然。

二、海明威在《永别了, 武器》中主人公的形象的描写

1. 主人公人生观的雏形

主人公弗雷德里克·亨利在对待战争的态度上, 有着英勇顽强的“硬汉子”的形象, 主人公堪称为英雄。未战之前, 和当代大学生一样积极向上的, 富有理想, 天真、纯洁、诚实、正直、即将成为一名建筑师。最初他认为, 战争是充满正义的, 是为了挽救民主的, 怀着满腔的热忱加入战争的行列。抱着一种高尚的情操, 一种纯洁的热情加入到战争中来。

2. 主人公战争观的转变

战争极其残酷和罪恶的一面展现在主人公亨利面前, 人类建立起来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瞬间被战争推到。战争不断的制造死亡, 自己朝夕相处的战友在顷刻间被炸得粉身碎骨, 连自己也无法幸免被炸成重伤, 侥幸死里逃生, 他终于意识到了战争其实没有什么神圣和光荣的, 他的信念动摇了, 直到意大利宪兵队对他带有侮辱性的拘捕, 才让仅存的信念彻底被摧毁, 陷入迷惘和绝望之中。战争不仅摧毁了亨利的肉体, 同时也摧毁了他的精神, 失去了一直以来的精神支柱, 从而陷入了极度的迷惘当中。

三、在《永别了, 武器》中战争给青年人带来的影响

1. 爱情的死亡

亨利负伤后, 两个人在米兰医院里度过安静祥和、甜美幸福的日子。这期间凯瑟琳怀孕了, 厌战的亨利和女友一起离开意大利, 逃到瑞士, 但最终无法逃脱悲剧的结局, 女友死于难产。美好的爱情故事就这么伴随着战争而来也伴随着战争而去, 它因为战争而生也因为战争而死。

一对年轻的生命, 一段完美的爱情, 在战争面前显得那么渺小, 轻而易举被摧毁。经受过类似打击的大批青年人对爱情的失去信心、没有爱的希望和勇气。爱人“死”了, 爱情也就“死”了, 青年也同时“死”了, 悲剧往往都是相伴的到来。

2. 信仰的丢失

首先, 战争把青年人来自动物本能的邪恶欲望放大为一种信仰。战争使社会变得混乱、没有秩序和准则, 让人们变得肆无忌惮, 给人们创造了把任何邪念变成现实的机会。其次, 战争把内心所向往的美好信仰毁灭殆尽。因为在一个不稳定、任何灾难都可能随时降临的战争环境中, 没有人能获得美好的、永恒的东西, 爱情当然也不可能。战争无情的夺走了她的爱情, 也就是无情的毁灭了她的信仰。最后, 战争最可恶的就是它能把青年人变成不敢去信仰的空壳。战争使生活充满分外多变的不安定因素, 有时会用短暂的美好来把你吸引过去并在最灿烂的瞬间将他毁灭, 周而复始。

四、在《永别了, 武器》中当代青年的启示意义

20世纪是一个纷乱复杂的世纪, 21世纪也必然是更为变化莫测的世纪, 所谓生在20世纪成熟在21世纪的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 物质上的极大丰富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优势, 但精神上的芜杂却是我们最为致命的弱点。

战争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从古至今就一直发挥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战争的作用分为积极和消极两部分。积极的作用在于, 战争能在必要的时候以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达到目的, 惩恶扬善, 达到政治经历的和谐;战争客观上还可以促进文化的交流, 民族的融合。但是战争的消极方面就是带来死亡、毁灭、压迫、剥削和对于人们尤其是战争的主力的青年人的精神世界的摧毁。

海明威在他的《永别了, 武器》中展现的对于战争, 尤其是非正义的战争的整体观念的阐释, 加上展示的战争中青年的种种社会生活图景和战争对于青年人的影响, 都告诉我们要理性的看待战争, 不要轻言战争。

摘要:人类对完美世界的追逐和憧憬是世界文明进程中的永恒主题。海明威作为“迷惘的一代”亲身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对战争有着自己完整的认知。本文主要通过对《永别了, 武器》主人公亨利人物人生观的转变的分析, 具体阐述了青年一代的生活、精神等全方位受到了战争的摧毁, 最后结合事实提出青年人应该如何看待和面对战争的观点。这对当代青年的成长起到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爱情,战争,死亡,海明威,武器,启发

参考文献

[1]、海明威.《战地春梦》, 海天出版社, 吴江雄邹树德译, 1995年10版

[2]、[美]乔治.普林浦敦.《海明威访问记》, 董衡巽《海明威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年12月第2版第58页

[3]、孙树彪.《通过<永别了, 武器>来看海明威的战争观》,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5月第26卷第5期

54青年节的意义 篇3

【关键词】林育南;青年修养

林育南同志对青年的革命修养问题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物,在时代的召唤与自身修养的驱动下,为早期青年的思想发展和启蒙,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对当代青年修养思想的培养十分受益的见解。

林育南同志对青年修养的解读在大动乱年代对群众人民以及党员干部加强修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林育南同志经受住了时间和时代的考验,是对一代代进步的青年同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榜样和典范,随着时代的推移,日益彰显出其灿烂的光辉。

一、林育南的青年革命修养的启程

十九世纪初期,在新文化酝酿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先进分子的传播下,掀起一股学术潮,以《新青年》为主的杂志,极大程度的为中国当时的青年提供了一个正确的引导方向。这些进步的声音提出了“破除迷信”的口号,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以求得“思想的解放”。林育南同志深受《新青年》的影响,并在《新青年》的影响下走上正确的革命道路。他曾经有过深刻体会地说道:“我们素来的生活,是在混沌的里面,自从看了《新青年》,渐渐的醒悟过来,真是像在黑暗的地方见到曙光一样。”在时代的召唤和《新青年》的影响下,林育南同志经过反复研究,于一九一九年三月,在恽代英同志的支持和指导下,与胡业裕同志、魏以新同志、汤济川同志共同创办了武昌 “第一个新文化出版物”——《新声》半月刊。林育南同志时刻保持着清醒地认知,意识到当前必须采取激烈手段,才可以冲破青年对传统思想、迷旧宗教的束缚,以《新声》为联络点,加强联系全国各地的进步刊物和优秀团体。同时还与知识主义进步人士及学校取得密切的联系,在‘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立即投身革命洪流。一九二一年七月,林育南同志获悉中国共产党诞生,不久便申请并加入党组织,决心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在中国工人的大罢工运动中,林育南同志为教育与组织工人,开展斗争,并“把革命真理和知识的种子撒播在湖北、武汉工人阶级的心灵中,激励工人为争取自身的解放而英勇奋斗。”

二、林育南对青年革命修养的讨论

在以前,冬烘学究们所讲的“循规蹈矩”的修养,到现在于我们看来自然是无一顾之价值;然而现在有不少的进步青年,他们在革命的理论上既不甚明了,而在行动上尤有许多的欠缺。在工人运动爆发的之下,林育南童子被委以重任,管理和带领工人积极参与到革命中,传播新思想、倡导新理论,要求青年积极向上,“认清楚路径,勇猛前进”。

(一)感情的修养

林育南曾说过,“革命感情的修养是革命精神的第一步功夫。”

即“生活之民众化”。在当时那个动荡不安的社会,青年们的梦想是需要一个安定的家;而在和平小康的现在,青年们的梦想是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如何更好地成为自己。对梦想感情的深厚决定了青年们是否能够一路走到梦想的彼端。人们常说“不忘初心”,便是这个道理。

丰富的情感和富于创新的精神都是我们现在所谈到的——感情的修养。一个梦的开始是我们所需要具备的修养品质的首选,没有目的的前行是会被自己所迷惘,会被他人所打倒,会被时代所淘汰。

(二)智识的修养

空有满腔热血也并不是追逐梦想的全部,“劳而无功”是我们所忌讳的,知识技能的重要性从此中体现出来,思想的火花便是我们所说的智识的修养。对社会现实状况的观察、对政治状况的分析、对信仰主义的坚定,这三种不同的方面都是青年所需具备的修养,也就是林育南曾说过的智识。而这种智识,应结合实际才能得到最佳的修行。

知识的学习有好有坏,多学并不会有错,但是学而无用的人就只能是学习的奴隶,我们所崇尚的是学以致用的修养。我们的智识要从日常生活,社会观察,作事读书,与人谈话讨论及实际生活等等处得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智识的完整性和适用性。

(三)干才的修养

虽当代和平,世界昌荣,然青年更应把发展国家之盛况作为己任,人人预备的时代仍然在继续。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难与共,而死于安乐也。

成为一个社会国家所需要的干才是每一个青年都必须具备的素质修养。林育南同志曾经这样讲过:“只有从做事上去学做事,从对人上去学对人,从做事对人中求得经验,从得失成败中求得教训——这些经验、教训,就是成功我们的干才的元素。”

“能应付事,能应付人,能通过艰困的局势,能解决繁难的问题”这都是干才所不可缺少的品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处事决策、说话写作都是提升训练自己干才修养的途径。

(四)品性的修养

刚健奋斗、精密耐烦的习惯,勇敢冒险的胆量,镇定从容地度量,还有大公无私,态度平和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应当重视的品性。我们想做到这样完全,当然是很难的,但是我们不可不注意这种修养。

这种品性的修养,是需要在实践中积累得到的,一日三省吾身,良好的品行是成功的一半,具有实践精神的青年必然会从中积累大量宝贵的品性修养。这里我们也能总结出:不但品性的修养需要从实践中磨练得到,感情、智识、干才的修养都是如此。

三、当代青年的修养应是时代的进阶产物

革命的修养是旧世纪时代所总结的产物,于当代,作为青年进步一代的我们也同样受用,都是为了更加美好的未来在奋斗。

刘少奇同志曾这样提起过:“革命者要改造和提高自己,必须参加革命的时间,绝不能离开革命的实践;同时,也离不开自己在事件中的主观努力,离不开在事件中的自我修养和学习。”这同林育南同志的观点是一致的。

毛泽东同志也曾说到:“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明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的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一)修养对青年的成功发展具有决定意义

每个人的修养都将伴随着他的一生,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修养也将日渐趋于完善。在当今社会中,青年修养的好与否,一定程度上对他的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其中包含个人诚信以及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等等方面,当代青年应学会在与人接触时个人修养所发挥的独特魅力,所谓青年修养的好与坏都直接通过青年的言行传递给对方,是青年能否融入社交圈子的一个重要标志。

当代青年必须加强个人修养的锻炼,才能在各方面的发展中占有优势,因此,在处世方面,我们学会与人互动、学会沟通交流、学会尊重他人;在礼仪方面,我们学会约束言行、学会提高品味、学会爱护生命。在一切青年修养得以进步的前提下,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向,为自己的未来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二)提高能力,增强文化底蕴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对物质与精神都有需求,我们如何在贡献与索取之间形成一个平衡点,我认为当代青年应该培养社会归属感和责任感,主动关心他人,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来回馈社会,这是当代青年应当具备的修养。

当代青年要不断提高个人的底蕴,加强自己的能力建设,强化服务社会服务集体的意识,影响身边的年轻人。在校园学习中,青年应该海纳百川,悉心学习功课,友善同学,多多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丰富自己的校园生活;在实际工作中,青年应敬业爱岗,奉献在岗位,珍惜工作机会,多为企业作贡献。

(三)包容差异,善待他人

包容是一切事物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当代青年不能强求他人的思想、观点、行动与其一致,应当允许差异性的存在,包容他人。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下,打破束缚,并且在看人、看物的态度中,一方面要分析他人的真实意图,另一方面也应接受他人没有恶意但不符合礼节的举动。

四、青年修养建设的当代意义

纵观林育南同志对青年修养的讨论,青年修养的建设问题中,其自身的主导性扮演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加强青年修养有助于提高个人素质,体现自身价值

当今青年生活在价值生活多元、信息传播快捷的氛围之中,积极地融入教育学习过程中,在深刻铭记的共识、文化熏陶的感染下主动实现思想道德的内化;在自由开放的言论中锻炼选择正确的能力,不断的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完善,以建设自我教育的能力。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人们所共知的。但现实生活中,青年的一代却仍在以大同小异的方式追求着极致,以探寻通向完美的捷径。争先恐后地充当“名牌人”,过分强调“外包装”者不在少数;费尽心思地注重“脸蛋靓”、一味在乎“身段好”者比比皆是,但这些并不能从本质上使人完美,他们在花费了不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后,仍有不少人依旧是“败絮其中”。所以,当代青年只有做到将内在美与外相结合,才算是将追求引领到极致,才称得上是通向完美的道路。

当代青年应当加强对自身修养的建设,丰富自身的内涵,增加自身的“含金量”,进而提高自身素质的软实力,即使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时,依然具有勇气和信心,并能够更加完整充分地实现自我的价值。

(二)加强青年修养有助于增进人际往来,创造和谐友善的氛围

林育南同志十分重视培养青年学生“群众生活的修养”。马克思说:“人在活动中能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当代青年要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通过倾听、观察、分析他人等一系列的言行中,获取对自身的正确认识,从而修善自己的人格修养。

当代青年在与人交往中,应注重礼节的重要性,泱泱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教会了我们从祖辈流传至今的礼仪之邦的传承性。

礼在当代青年修养中占据首要地位,“人际交往,贵在有礼”。加强对当代青年的礼仪修养建设,可使青年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开门得胜,可使青年得到他人对其的尊敬,进而使青年对人际关系的理解更为深厚,处理人际问题更为融洽,进步生存环境更为广阔,发展交往气氛更加愉快。

(三)加强青年修养有助于促进社会文明,加快社会发展进程

青年修养形成和发展的根源便是实践,林育南同志重视并鼓励青年多多参与实践,以此来建设修缮青年的修养。通过实践活动,青年可以加强对社会文明的理解,实现修养建设的内在融合,培养发展青年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使青年了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感受自身所需要的努力,进而不断地完善自我。

青年与社会密不可分,社会是由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组成的,文明社会需要文明的青年一起共建,文明的青年则必须要用文明的思想来行动,用文明的观念来教育。青年修养的加强可以强化社会的文明意识。当代青年必须端正自身行为,进而促进社会对文明意识的共鸣,提高社会对文明程度的建设,加快社会对文明发展的脚步。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每一位进步的当代青年都应当以加强自身修养建设为己任,投身于社会主义的文明建设之中,做好下一代青年人的表率。

青年一直以来都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而如今的社会需要高素质人才, 这不仅仅需要青年学会求知,也要学会做事、共处、做人。林育南同志在自身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关于青年修养讨论经验值得我们去关注,对培养当代青年的修养更具有重大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胡绳.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5版,第7页.

[2]《武昌第一个新文化出版物——林育南与‘新声半月刊》,柳作林.

[3]《龙华千载传英名——林育南烈士传略》,李良明.

[4]《党的早期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林育南》,廖新初,1981年6月12日《长江日报》.

[5]《林育南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6]《孟子·告子下》,孟子.

[7]《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刘少奇,1980年3月第五版,第4页

[8]《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9年版,第273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9页.

作者简介

54青年节口号 篇4

1.时代并肩前行,走在祖国和人民前进队伍的行列中,是青年成长发展大有作为的前提条件。

2.共促社会和谐

3.文化塑造青年,青年创造文化!

4.继承五四传统

5.弘扬五四精神

6.实践“三平”精神,竞展青春风采!

7.弘扬五四精神

8.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优秀文化,凝聚各界青年,为实现“两个率先”目标而奋斗!

9.高举“五四”火炬,永葆先进本色,争当青年先锋!

10.强国使命青年担当

11、血脉相连、薪火相传、奉献青春、服务社会

12、永远跟党走 青春献省会

13、葆品格先进 当时代先锋

14、强国使命青年担当 省会蓝图我们践行

15、青春创业在省会 青年奋进铸辉煌

16、五四火炬点亮强国前程 省会蓝图引领青年前行

17、勇立时代潮头 融入省会实践

18、爱祖国从爱家乡开始 展理想从担责任起步

19、成长在省会 成才在省会 创造在省会 创业在省会

20、舞动青春 展现自我 放飞梦想 拥抱明天

21.传承五四精神

22.团结带领团员青年为实现晋江“两个率先”目标而努力奋斗!

23.担当时代责任

24.坚贞立志,永葆精神,奋勇当先,不负青春

25.为环三建设贡献青春

26.青春创业在省会

27.加强青年文化建设,促进青年全面发展!

28.积极推进青年文化建设,努力打造品牌之都。

29.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

30.立现代观念,建现代城市,做现代人!

31.五四,我们光荣的节日

32.大力实施侨乡青年文化行动,推动青年文化蓬勃健康发展!

33.团结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促进青年健康成长成才!

34.善拼才会赢,学下才会赢,创新才会赢!

35.为环三发展做贡献

36.弘扬五四精神

37.发奋图强,成材不负青云志;继往开来,报国常怀赤子心

38.共作新时代好青年

39.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

40.共创美好新明天

41.建设青春海西

42.敢当时代责任

43.纪念五四先贤

44.与人民相结合,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是青年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

45.弘扬五四精神创造青春辉煌

46.点燃青春火炬奔向美好明天

47.共作新时代好青年共创美好新明天

48.高举五四火炬

49.争当时代先锋

50.奉献火热青春

51.传承五四精神

52.凝聚青春力量

53.服务科学发展

54.血脉相连薪火相传奉献青春服务社会

55.爱祖国从爱家乡开始

56.青年奋进铸辉煌

57.展理想从担责任起步

五四青年节口号标语

1、弘扬五四精神、创造青春辉煌

2、立足本职、奉献青春、为省会发展做贡献

3、点燃青春火炬、奔向美好明天

4、共作新时代好青年、共创美好新明天

5、高举五四火炬 争当时代先锋

6、弘扬五四精神 敢当时代责任 奉献火热青春

7、传承五四精神 共促社会和谐

8、凝聚青春力量 服务科学发展

9、发奋图强,成材不负青云志;继往开来,报国常怀赤子心

10、坚贞立志,永葆精神,奋勇当先,不负青春

11.隆重纪念中国********青年团成立88周年和“五四”运动91周年!

12.弘扬“五四”报国志,实践“三平”做楷模!

13.点燃青春火炬,大力推进晋江青年创业行动!

14.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

15.创新创造创业,务实落实真实!

16.弘扬“五四”精神,奏响品牌之都的青春强音!

17.实践“三平”精神,为打造“现代化制造基地著名侨乡生态型滨海城市”贡献青春和力量!

18.实践“三平”精神,争做有理想有责任有作为的晋江青年!

54青年节活动总结 篇5

五四青年节是为纪念195月4日中国学生爱国运动而设立的节日。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为了抗议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和会上支持日本对我国的侵略行动,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最后发展成为全国人民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保卫民族独立与争取民主自由的坚强意志,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49年国务院正式宣布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活动目的:

通过次班会,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这一历史事务,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让学生立足现实,激发他们“为中华之突起而念书”的热爱自己的国家热情。让同学们更加明确本身的抱负,以激发更大的进修热情,为进修年的进修注入更大的动力。

活动主题:

责任 理想 爱国

活动过程:

1. 组织散播有关优秀青年志愿者事迹的影视作品或是爱过电影。

2. 可以评选我们的青春偶像:采访学生,统计其中最受欢迎的青春偶像,调涨其中的积极向上,能体现青年风貌的。制成展板,与学生展板同时展出。

3. 寻找有特长有特殊经历有青春活力的学生,撰写他们的个人小简介,制成展板,惊醒宣传。

活动意义:

穿岁月峰头,伴历史云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走过了80年的风雨征程。五月的春风情深意暖,五月的花海流溢飘香,和着春潮,伴着夏韵,在花海灿烂夺目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我们的节日。

青年, 朝气蓬勃的人; 青年, 我的中国. 我要用呐喊, 抖掉那附着在大好河山上的污泥腐瓦; 我要用热血, 融化那将要凝冻的江河湖川. 年青的中国, 奔流的中国, 我的中国. 我们中国青年,浩然正气满乾坤!

五四精神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兴奋的统一体。通过活动把积极地风尚散播开来,将这样的精神更加深入到每个年轻人心中。

活动主旨:

弘扬年轻人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彰显新一代青年的朝气与活力。倡导健康的生活理念与思想作风。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中心,服务他人社会,为创造更好的环境现出自己的力量。

班会总结: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泉源,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而所有这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因此,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应该把这些方面结合起来,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

五四精神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统一体。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升华了的爱国精神。

相关精彩文章推荐:

1.中学五四青年节活动总结

2.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总结

3.五四青年节主题团日活动总结

4.学校五四青年节活动总结

5.五四青年节活动总结

6.5.4青年节活动总结

7.五四青年节20活动总结

8.54青年节活动总结

9.五四青年节大学生活动总结

54青年节发言稿 篇6

导语:传承“五四”精神,主动担当时代使命,必须牢牢把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

54青年节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首先感谢团市委领导给了我这次和大家共同学习交流的机会,我作为年青教师、少先队工作者,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是我的职责和使命,也是我的本职工作。要想承担起这个历史使命,自己就要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不断探索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下面,我就对我工作中的几点做法向各位领导和同仁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升能力。

首先,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内容,不断提升自己的认识和境界,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工作。

其次,积极参加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为提高自身素质,我积极参加名师培训工程、辅导员培训、远程研修等培训活动,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通过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精心上好每一节课,积极开拓教学思路,把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较好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二、大胆实践,勇于创新。

(一)结合学校的“大质量观”办学理念,我积极探索,着力做好“五大主题”教育活动。

一是学生养成教育。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校“大质量观”的重要培养目标。本着贴近学生生活、知行统一的原则,我起草制定了《学生在校一日常规》,设立“红领巾监督岗”、“环保小卫士”、“纪律监督员”、“卫生监督员”、“安全监督员”等岗位,充分发挥小干部的带头作用,参与班级、学校管理。通过国旗下讲话,让队干部在升旗仪式上对一周来表现好的同学提出表杨,树立榜样。通过制度的约束、榜样的引领,培养全体队员的良好行为习惯意识。

二是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升旗仪式、宣传栏、黑板报、手抄报、演讲比赛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利用 “周恩来诞辰纪念日”、“学雷锋活动月”、“清明节”、庆“

七、一”、国庆节、建队节等重大节日开展特殊德育实践活动,让队员在活动中受到教育,这也是帮助队员树立远大理想的有效途径。

三是法制教育。在法制教育宣传月,组织以法制教育为主题的队会课。聘请校外辅导员到学校做法制报告、“”维权知识、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知识讲座。通过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宣传各项法律知识。组织学生到法院参观实践活动,通过旁听法院审理,让孩子们亲身感受法律的威严和神圣,从而对他们进行学法、知法、懂法的教育。

四是感恩教育。在“

三、八节”、“母亲节”等节日,我会设置特殊作业。布置孝敬父母“五个一”活动。让孩子给父母过一次生日、帮父母做一项家务、和父母谈一次心、给父母自制贺卡写出心里话、改正一个缺点或是取得一项进步中,互相交流,增进感情。组织爱学校、爱老师等演讲比赛及征文评比活动,运用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五是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孩子们的方方面面,为了能让高年级学生安全、轻松度过青春期,每学期我都要组织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聘请资深心理教育专家为孩子和家长做科学指导。定期组织中队辅导员经验交流会和家长会,共同研讨学生成长过程中在思想意识及行为素质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相互配合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状态和阳光的心态。

(二)、借助家委会建设,搞好校内、外实践活动。自XX年我校发起社会实践活动倡议以来,本人充分借助家长优势,挖掘教育资源,积极策划组织不同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家长、学校、社会为孩子们的成长各尽所能、各显所长。比如,组织参观“气象局”、“国税局”、“滨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污水处理厂”、“华纺”、“女子交警大队”等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了“爱心植树”、清理城市“牛皮癣”、“爱心奉献敬老院”、“童心相连,爱心相伴” 走进盲校等爱心公益实践活动。同时,组织的校内实践活动也卓有成效。如,“好书漂流活动”,“高低年级结对帮扶”活动、弯腰行动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校内、校外实践活动,让队员们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我校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纪实多次在《领导科学报》、《鲁北晚报》上专版刊登。

工作中我认真落实学校领导倡导的“六到工作法”,即想到、转到、看到、说到、做到、反馈到。本人负责的各项工作均有序、高效的开展。所担任的教学工作及德育、少先队工作成绩显著。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中国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山东省少先队规范化学校等等,多项荣誉。本人也荣幸的获得全国文明礼仪教育标兵、山东省模范辅导员、滨州市模范辅导员、滨州市优秀教师、滨州市德育先进工作者等多项殊荣。

教书育人,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将继续发扬“五四”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孩子们全面健康成长而更加积极地努力!

以上是我在少先队工作方面的几点做法,希望各位领导、同仁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

54青年节发言稿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是五四运动96年。

96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孕育催生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五 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95年来,伴随着中华民族百年沧桑历程,一代又一代青年继承“五四”优良传统,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勇敢地站在时代前列,积极投身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创造了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时代的青春业绩。

95年来,无数陕西青年与全国广大青年同行,与时代同步,高擎“五四”火炬,传承“五四”精神,用热血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青春之歌。特别是近几年,三秦青年按照“创新奋进、先思先行”的工作理念,全面实施青春导航、建功成才、固本强基、枢纽构建“四项计划”,广泛开展青年思想引领分类引导,筑牢青少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积极开展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有效促进青年成长成才;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组织活力不断提升;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希望工程、保护母亲河行动、手拉手、青春驿站等品牌工作也在巩固中创新发展,陕西青年运动和共青团事业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蓬勃发展。

党的十八大为中国青年运动和共青团事业绘就了新的蓝图,开启了新的征程;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广大青年的成长指明了前进方向,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省委提出了加快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建设,全面建设西部强省的“陕西梦”,这也为当代三秦青年展示风采、贡献才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对于三秦青年来说,无论是中国梦,还是陕西梦,可以说都是面向未来的“青年梦”。我们要实现伟大梦想,就必须传承和弘扬伟大的“五四”精神,主动担当时代赋予的使命,按照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提出的“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的五点希望,自觉投身于建设“三个陕西”的时代潮流,为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传承“五四”精神,主动担当时代使命,必须牢牢把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全省各级团组织要始终把为党和人民“育人”的工作摆在首位,贯穿始终。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围绕“三个倡导”,广泛开展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开展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教育,开展国史、社会主义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中生根发芽。

传承“五四”精神,主动担当时代使命,必须牢牢把握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这一政治责任。全省各级团组织要始终把密切联系青年、有效吸引青年、广泛团结青年、竭诚服务青年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持续推进“枢纽构建计划”的实施,形成以服务青少年为主体,一手抓青年组织建设,一手抓青少年阵地建设的“一体两翼”工作体系,把团组织打造成青年有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重要力量。要牢固树立群众路线观点,充分尊重青年规律和客观实际,广泛了解青年的所思所想所盼,倾听青年呼声,回应青年关切。

传承“五四”精神,主动担当时代使命,必须牢牢把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一工作主线。全省各级团组织要紧扣党政工作大局,找准工作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广泛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在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要紧紧围绕“三个陕西”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的要求,引导广大青年勇于创新创造创业,做全面建设西部强省积极推动者参与者,做社会和谐稳定的自觉维护者。要积极与丝路沿线国家开展青少年外事交流活动,宣传陕西,推介陕西。

传承“五四”精神,主动担当时代使命,必须牢牢把握加强团干部作风建设这一关键。全省各级团组织要切实用“三严三实”精神抓干部作风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工作勤奋、作风优良、青年信任”的团干部队伍。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实施意见。要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四风”问题,着力解决广大青年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转变团干部作风,为做好团的各项工作提供坚强的作风保证,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谱写无愧于时代的优美华章!

54青年节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作为一名青年员工的光荣与自豪,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同时,也非常感谢领导对我们青年员工的关心和重视,给我这个难得的机会,让我与大家一起来学习、交流。

我于XX年进入沭阳县农发行工作,五年来,我分别在会计部门、信贷部门等岗位进行锻炼,在行领导无微不至地关怀下,在同事热心帮助和自身努力下,我在各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回顾五年来,我感触颇多,现借用四个词句向各位领导及同事汇报一下自己五近年来在学习和工作中的体会和感受,以及对我行业务改革的一点建议。

一、“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列夫托尔斯泰”

责任心是影响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一个具有高度责任心的人,会把工作看成追求和奉献,满怀热情地投入工作,取得显着的成绩,做出卓越的贡献,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一个丧失责任感或责任心不强的人,会把工作当作负担,自然就会丧失工作的乐趣,一事无成,虚度年华,悔恨终身。责任心是我们每一个青年员工成才的基础,为人处事的前提,也是我行振兴的根本。

在工作中我们的能力有大小,术业有专攻,职位有高低,岗位各有不同,但不管从事什么岗位,必须要有敬业的工作态度。敬业首先要爱岗,这是我们发展的起点。爱岗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充满热情,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以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态度,遵章守纪、规范行为、标准化作业、保质保量快速完成任务。

作为一名农发行的信贷员,除了有爱岗、惜岗意识,还要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地做好工作,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敬业。一是要有实干的劲头。信贷工作任务艰巨复杂,责任重大,信贷工作从放贷、管贷到收贷的三个环节,都需要信贷员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去调查,去研究,去落实。如果工作中华而不实,走走过场,不负责任将会给政策性信贷资金造成巨额损失,直接影响我行“三农问题”的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二是要有苦干的精神,贷后监管任务繁重,工作相当辛苦。面对繁重辛苦的工作和恶劣的工作环境,没有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是绝对不行的。三是要有巧干的聪明。除了要实干、苦干外,做好收购资金管理工作同样需要讲究方式与方法,也就是要掌握巧干的技巧。工作中的巧干,往往会事半功倍,而不讲方式方法和蛮干,有时会适得其反,与我们的愿望背道而驰。

二、“在你没做成任何事情之前,没人会在乎你的感受比尔盖茨”

听到这句话时,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深有感触。不得不承认,这句话刺痛了你我的心,但是细细想来,却是真真正正的社会现实。人生的价值,庸人用享乐来衡量,能人用创造来计算。在工作中我们工种、职位分工的不同造就了我们薪水的不同,庸人就会抱怨薪水太低、怀才不遇等并对外界因素产生种种抱怨,这种人不管走到哪里多会抱怨;聪明人才会反思自身存在的价值和自己创造的价值是否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正面意义和正面价值,说通俗点说也就是自己做出了什么成绩。出来工作这么多年,每天睡觉前我会问自己两个问题:今天我做了什么?明天我要做什么?人生勿用悔恨来填充,生活别用无聊去渡过,工作忌用松散和怠慢来应对。生活要有目标、有追求。有了目标和追求人生就有了方向,人最可悲的是没有自己的方向和目标。青春仅仅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人生最要紧的,不是你现在站在什么地方,而是你要往哪里走。

一个人,物质财富可以不富有,但精神世界不能空虚;智力学识可以不高,但不可以思想道德败坏;社会地位可以不高,但不可以没有存在的价值!

三、“行胜于言清华校风”

行胜于言“不是不言,而是言必求实,以行证言。国学大师钱文忠曾经这样讲过:”仅仅把职业看成是职业是远远不够的,你还要把职业当做你的事业,才会有职业精神!“我非常同意这一观点,你要是仅仅把职业当成你养家糊口的一个手段,你对职业的态度就会是应付了事,完成任务,如果将它当事业了呢!你就会不停的追求,不停的完善自己的职业技能,不停的丰富自己的职业知识,在工作中得到享受。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行胜于言!

古人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圭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骑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漫长的人生需要一步一步地走,职业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地奋斗。通往理想的路是遥远的,但起点就在脚下,无论你的理想是否高远,它们的实现都需要一点一滴脚踏实地地去奋斗。世界上从来都不会有一蹴而就一步登天的事情,想要实现理想就要有埋头苦干的心理准备,因为踏踏实实做事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四、”精兵简政“

精兵简政是企业改革的方向,也是提高效率、减少浪费的重要途径。

首先,兵要精。业务改革和发展需要大量的精兵充实基层、分行业务部门。兵精不仅可以适应我行形式发展需要,更有利于迅速将工作落实到实处。而且做业务不能人浮于事,否则增加了成本,还导致工作效率低下,遇到好处,个个争功,遇到问题,相互扯皮。

其次,政要简。举个例子,沭阳新概念评级报到市行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材料补充了2次,现在还没有到省行,我没有针对个人的意思,只是希望业务部门经办人员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切实的把基层行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不要弄个反馈让基层行补充了事,新概念是与我行建立信贷关系4年的老客户,客户基础资料已经不知道报了多少份了,还需要基础行送基础材料?希望要真真发挥市分行服务平台作用。

54青年节的意义 篇7

1 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意义

教学研究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教学过程的规律及其实际应用的探索, 是一种运用教育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教学的特点及其规律性的研究活动。教学研究的目的即在于认识教学规律, 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效果。在高校全体教师尤其是在青年教师中, 广泛开展、大力推进教学研究活动, 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且具有深远的人才培养战略意义。

1.1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是国家与时代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1993年) 提出:“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管理信息工作摆到十分重要的地位……, 要发挥教育科研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促进作用……, 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 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育部高教司[2008]《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更提出了从特色专业建设着手进行教学研究与改革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国务院在刚刚启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一轮公开征求意见中, 也把“如何深化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列为请社会各界出主意、想办法的20个重大问题之一。可见, 加强教学研究、推进教育改革是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一贯要求。

1.2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教学质量是高校历史使命的永恒话题, 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 是评价高校办学水平的首要指标。广泛开展教学研究, 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 发挥教学研究的指导作用, 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国家各级教育评估、学校评估中, 教学研究开展情况历来都是评估的重要依据, 也可见其对衡量一个学校发展潜力的重要意义。

1.3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是教师个人专业化发展的题中之义

高校教学研究是造就高素质教师的“熔炉”, 是提高教师自己的教学和研究水平的有效途径, 是教师自身专业成长必由之路。教育家鲍林说过:“如果一个人在进行教育的同时也进行研究, 那么他的教学效果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1]。开展教学研究, 有利于加快青年教师由“经验型”、“依赖型”向“反思型”和“学习型”转变的进程, 并通过让教师成为“研究者”来达到提高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目的。

1.4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保证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 深入推进教学改革, 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一项高水平的教学研究成果将对人才培养产生重要作用, 其影响甚至绝不亚于一项科研成果。

2 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现状分析

温州医学院是浙江省一所以医学学科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高等院校, 以开放型、教学研究型大学为自己的建设目标。基于涵盖医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工学、教育学等七大门类的专业学科平台, 历年来学校集聚了大批年富力强的青年教师。他们在完成本专科教学任务与科研工作的同时, 进行了大量的教学研究活动, 也获得了累累硕果, 涌现了一大批国家级、省市级教学团队、教学名师、教坛新秀、特色专业、重点专业、精品课程、示范中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但对照学校师资队伍的总体规模与数量, 教师的教学研究仍处于氛围淡薄、起步较晚、层级较低、规模较小的现状, 尤其是青年教师对学校开展教学研究贡献度明显薄弱。在历年教学科研业绩统计中, 涉及教学研究的论文或成果相对较少, 参与教学研究课题申报、论文撰写的人员面窄, 明显地局限于少数较高职称与较长资历的教师;与专业期刊相比, 教师教学研究论文发表渠道相对有限, 如本校编辑出版的《温州医学院学报》每期刊发论文约40篇, 其中教研论文仅1-2篇, 占总数的3%。在近几年职称晋升送评论文中, 仅对晋升高级职称有教研论文的数量要求 (1篇) , 且教师发表的期刊等级较低, 列入我校拟定的国内一级 (权威) 、二级 (核心) 期刊名录的更少。个别青年教师纯为晋升发论文, 出现了晋升前论文喷发而晋升后陷入静寂现象的强烈反差, 表明教学研究的意识远未持久深入人心。

造成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热情不高、信心不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可能是作为教师职业生涯中定会遭遇的必然因素, 也有现实的原因。既有个人的原因, 也有校方的原因;宏观来看, 既与教育方针相关切, 又与教育体制相关联。

2.1 教学任务的现实压力

引进青年教师的首要目的, 往往首先是要承担相应的课程教学, 解决师资匮乏之虞。面对讲台, 青年教师常需花费极大心力作课前必要的专业知识准备, 无暇很好地研究分析学情及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 无力很好地筹谋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

2.2 传统的教师培养观念

青年教师虽然具有良好的科研背景, 但大多缺乏教学经历。对于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提高, 学校往往注重“传帮带”, 讲求靠老一代教师的经验传承、经验挪移, 让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渐积累教学经验, 提高教学能力。在青年教师的培养过程中, 却往往忽视了在科学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理性的教学研究, 对教学研究重要性的共识迟迟未能形成, 影响了青年教师对教学研究的投入。

2.3 明显不足的教学研究动力

青年教师往往需要面对教学研究、学科研究的两难选择。从心理成就感来说, 科研似乎更能体现一个教师具有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 和获得研究与发现的快感。更诱人的是, 科研更能带给教师直接的“实惠”, 在业绩考核、职务聘任等方面更能获得发言权。所以, 青年教师容易心生踌躇, 游移于教学与科研之间, 开展教学研究的动力明显不足。

3 偏移误导的考核晋升标准

我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了教学科研岗位聘任制度、教师业绩考核制度、职称评聘制度等, 但制度的不合理、不完善现象仍然相对突出。在各种评聘考核制度指标体系中, 虽然有教学研究与改革指标与要求的表述, 但真正考量一个教师是否符合某一级别的硬性门槛还是发表科研论文 (甚至强调SCI论文) 篇数、申请科研课题和项目的级别、经费多寡, 呈现明显的“重科研轻教学”倾向。此外, 在各类人才评选 (如省151人才、市551人才、市拔尖人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等) 推举、甚至教学名师的评选中, 主要都由科研业绩来支撑, 教学研究业绩的分量与权重极为微弱。科研对教师个人经济利益和学校社会地位有着更明显和更直接的影响。可以说, 科研对于教师是得之“一荣俱荣”, 失之则“一损俱损”。这样的激励机制导向与教学中心地位冲突的结果, 直接触动了青年教师, 为自我今后发展计, 片面追求自我科研方面的发展, 而不是潜心研究如何适应教学过程、磨砺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而把主要的精力投入更有个人业绩显示度的科研上去, 造成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发展与教学技能发展的深度失衡, 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

4 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对策探讨

要破解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冷淡局面, 营造青年教师自觉参与教学研究的火热浓厚的氛围, 必须深入研究与把握影响教学研究的因素, 可从下列角度入手, 探讨因应对策。

4.1 转变观念, 树立教学研究的全员意识

深刻理解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研究的关系。教学工作是高校教师的第一学术责任。青年教师要充分认识教学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努力增强热心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责任感。而要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必须积极参加高等教育教学研究。教学研究的丰硕成果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使自己在更高的起点上钻研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没有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奢谈提高教学质量只是一句空话。

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辩证关系。应将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和科研业绩的积累, 作为青年教师个人发展的双翼。要破除“教学研究神秘观”、“教学研究无用观” [2], 使青年教师深刻认识到开展教学研究“有压力、有奔头、有价值”, 认识到教学研究对自己提升教学质量、促进科研发展的促动作用。教学研究的开展, 可以给青年教师的教学生活赋予全新的创造性的意义。脚踏实地开展教学研究, 减少功利心, 坚持不懈, 必有作为。

积极营造全员教研的氛围。开展教学研究, 首先要求学校教学部门领导高度重视, 真正树立教学质量的核心地位, 把大力培养教师的教学研究素质作为党政领导的重要职责, 跟踪国内外教学研究发展方向, 开拓教学研究的视野。把教学研究开展情况作为教学质量整体监督机制的重要监测点, 关心青年教师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 积极为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拓宽渠道, 争取空间, 优化环境;明确“学校是教学研究的主阵地, 校长是教学研究的主帅, 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 在全校形成“人人讲教研、年年讲教研、课课讲教研”的全员教研氛围, 促进青年教师结合教育教学改革中所遇到的多层次问题, 进行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具体研究, 反对“假大空”的教学研究, 反对“泡沫研究”, 加强教学研究的实效性、针对性。

4.2 完善机制, 突出教学研究的基础地位

完善各类晋级、聘任机制。青年教师于现实的高校学术权利与行政权力而言, 实际上处于一定意义上的“权力的贫困与弱势” [3]。因而, 高校在制订各类攸关青年教师切身利益的制度时, 如学术评定制度、职称晋升制度、岗位聘任机制、推优评奖机制、课题申报机制等, 应充分吸纳对青年教师权益的考量, 合理设置教学工作量、教学研究业绩、科研业绩、服务绩效在考核系统中的权重;同时建立健全教学研究成果评价认定机制, 将教学研究开展情况纳入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 作为教师动态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 形成有利于开展教学研究的制度导向。

加强教学研究激励机制。大力鼓励青年教师从教学实践出发, 从课程教学实践开始, 自觉开展各个领域的教学研究活动。建立制定《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办法》, 对教学研究业绩卓著者给予适当的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 调动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 使广大青年教师意识到:教学研究能力是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青年教师应责无旁贷地成为教学研究的排头兵。

4.3 创建平台, 推动教学研究的持续开展

坚持教学研究培训。学校教务部门要重视对教师教育培训的引导, 扭转教师教育培训一劳永逸的观念, 而应将这种学习培训转变为教师制度化、终身化的习惯。开展“拉网式”与“滚雪球式”相结合的轮转培训方式, 增加青年教师现代教育理论课程学习培训、教育技能研讨, 同时可设立教育思想知识更新学分。扎实学习教育学、心理学, 并与时俱进地学习研究最新教育理论, 如PBL理论、结构主义理论、元认知理论等, 并灵活应用于教学实践。指导青年教师培养教学研究的基本技能, 包括教学研究课题的选择能力、课题实验方案的制作能力、课题实验的操作能力、实验材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能力、教研论文和研究报告的撰写能力等, 掌握教学研究“理论的研究方法、历史的研究方法、实验的研究方法、实证的研究方法”等, 解决教师四处效仿、盲人摸象、摸着石头过河的现象, 将教学研究的自发摸索变为自觉探索。以“突出主题、各个击破、求实求精”为研究策略, 切实推进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

推广共享教研成果。学校应注重对教学研究实践活动进行不断总结、积累, 注重对教研、教改成果包括已结题成果的宣传推广、沟通交流与借鉴共享, 通过编印年度教学研究论文集、举办教学研究研讨会、编印《教学研究》专题通讯、建立教学研究沟通的网络平台与论坛等方式, 实现教学研究经验的广泛传播 (如我校先后召开过有关多媒体教学、教学质量监控等专题研讨会) , 实现对教学研究投入的后续产出最大化。

创新教学研究方式。可建立教学研究共同体, 所谓教学研究共同体, 指为了开展某项专题教学研究活动, 可形成跨学科、跨专业、跨教师类型的松散型联盟, 让具有不同专业背景、教育实践经历的教师深入思考问题, 共同寻找教学研究的突破。创建个人、课程组、教研室、科系等各个层面上的教学研究平台, 形成新手型教师、合格型教师、骨干型教师、专家型教师[4]延续传递的教学研究梯队, 整合专业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科研人员、教学管理队伍、学生辅导员工作队伍甚至师生联动的教学研究力量, 发挥集体智慧, 扩大教研活动的时空, 从单一的个体化教学研究向跨行性研究、群体性研究、可持续性研究发展, 使教学研究活动不断从形式走向实质, 从随意性走向正规化, 从不成熟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曹志祥, 付宜红.传道:让教学更有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128.

[2]山东省枣庄市教委.浅议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EB/OL].ht-tp://www.edu.cn/20010823/208291.shtm l.

[3]钱理群.中国大学的问题与改革论北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285.

54青年节的意义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人才、促进科研发展等重要职责。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工作是高等院校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教学发展、提升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随着今年高职院校的发展和招生人数的扩大,高职院校对教师的需求逐年上升,很多青年教师加入到高职院校中,成为最有发展潜力的高职教师,成了高职科研发展的主力军,成了高职院校发展的推动力。因此,提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科研主观能动性,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目前青年教师在科研方面存在的问题

1.实践能力不足。由于高职教育是以培养一线人才的岗位能力为中心,培养的是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因而要求教师有过硬的实践能力。虽然青年教师为高职教育带来了活力,但是他们大多毕业于普通高校,刚从学校毕业不久就加入高职院校,专业实践经历少,动手能力欠缺,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比较普遍。

2.科研能力不足。由于青年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缺少必要的社会实践经历,对于社会需求把握不足,因此在科研上表现为对新的学科问题把握不足,不能解决专业问题,科研创新能力就更低了。

3.单纯追求证书,为考证而考证。为了建设双师型人才教师队伍,不少高职院校都要求教师要有相应的专业资格证书。但是青年教师由于缺少工作经验,在普通高校学习时没有及时考取相应证书,工作后才开始准备考试,通过死记硬背获得证书,因而很容易忽略专业实际应用的问题,不会因地制宜、灵活变通。

二、提高青年教師科研能力的意义

1.高职院校发展的动力。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而闻名。若教师的科研水平低下,则学校相关专业发展欠缺活力,不能跟上社会时代的步伐,因而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与实际需求脱轨的。为了保证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是当务之急。

2.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要求。因为高职院校的特殊教育地位,决定了高职院校需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很多教师知道“授之以鱼”,却不知道如何“授之以渔”。只有加强科研能力,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从科研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课题,才能不断丰富、提高教师素质,才能保证双师型教师建设的稳步发展。

3.高职院校链接产学的桥梁。产学研不分家,高校教育中,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应当具备产学研相应的能力。只有通过提高“研”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将“学”时碰到的问题解决好,应用在“产”中;才能将“产”时碰到的新情况,以理论成果体现在“学”上,以此保证产学研的良性循环。

三、提高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途径

1.在职提高学历或学位。高职院校应当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博士。有条件的,可以为青年教师报销部分学费或以奖学金方式奖励,这样可以提高教师在职读书的积极性,从而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2.邀请专家为教师讲学。高职院校可以邀请国际国内相关专业领域的知名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讲座或学术交流。通过聘请行业名家担任学术或专业建设顾问,使青年教师聆听名家指导,感受大家风范,改善知识结构,提升业务能力和教科研水平。

3.将青年教师派往基地实践锻炼,适当安排访问、考察、研修。高职院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习基地和专业的需要,选送部分青年教师到生产一线挂职锻炼,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才能。这样在锻炼中,青年教师既可以锻炼动手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从实际操作中发现新课题,锻炼创新意识。对于和国内外院校建立合作关系的高职院校,应当适当选送青年教师赴国内外做研修或考察。这样不仅可以开阔青年教师的眼界,更是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良好途径。通过对比学习,知道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才能促使青年教师积极学习,不断提升科研能力。

4.科研竞技评比。为强化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高职院校可以设立青年教师教科研专项基金,在政策上向青年教师倾斜,鼓励教师都参与课题研究。同时,学院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教科研论文评比活动,将评优结果作为年度岗位考核的依据,并与晋级、晋职挂钩。这样才能保证青年教师真正投入到科研中,而不仅仅是上课下课式的教学生活。

总之,青年教师的发展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发展,各个高职院校应当重视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这样才能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本文中提出的提高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途径,只是几种方式中相对效果好、推广性强的方法,各个学校应当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政策,鼓励青年教师投入到科研中,多管齐下,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青年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黄龑.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J].高职教育研究,2010,(02).

[2]王江涛.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基本教学能力培养研究[J].北京劳动保证职业学院学报,2011,5(03).

[3]胡新岗,黄银云,吉文林,尤明珍,肖健.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9,(10).

上一篇:玩泥巴作文400字下一篇:借款协议书标准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