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要求(精选8篇)
行为促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因此,在新的学年里,我们将继续把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作为学校进德育建设的切入点,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生礼仪规范”为主要内容,从小事抓起,从细节抓起,从现在做起,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目标
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做到五个“一” 即:
整顿“一个阵容”:抓好升旗仪式,课间操的队列,塑造学生的精神面貌;
建立“一种秩序”,即课堂秩序、集会秩序以及课间秩序的文明有序;
养成“一种习惯”,做到语言文明,举止大方,谦虚礼让并形成习惯;
坚持“一项制度”,卫生责任区的包干保洁制度,确保学校环境的整洁优美;
树立“一个观念”,即遵纪守法、尊老爱幼、讲究团结协作。
二、具体要求
(一)仪容仪表
1、男同学不得留长发,不得染发、烫发,做到前不扫眉、旁不遮耳、后不过颈,不留怪发型。
2、女生不涂脂抹粉,不画眉毛,不画眼圈,不抹口红,不得涂指甲油,不留长指甲。不得披头散发、烫发、染发,不梳怪发型。
3、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穿拖鞋,女生不得穿高跟鞋。不穿奇装异服,不盲目追求名牌服饰。
4、不得佩戴耳环、项链、戒指、手镯、手链等饰物,头饰要简洁。
(二)文明礼仪
1、参加升国旗仪式学生要衣着校服,结好衣扣、裤扣,少先队员戴好红领巾,脱帽,面向旗杆方向立正。不得交谈、走动或做其他动作。升国奏国歌时,面对国旗行队礼或注目礼,直到国旗升至杆顶。
2、参加集会、听讲时坐立直,不交头接耳。
3、在校园、上下楼梯、楼道或街道上行走时,靠右侧行进,慢步轻声;遇到师长、客人、长、幼、妇、残、军人进出房门时,主动开门侧立,让他们先行。在街道上靠右行走,主动让路。
4、尊敬师长,会使用礼貌用语。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鞠躬问好;上下课,起立向老师行注目礼;课上发言先举手;进老师办公室或居室喊报告或轻敲门,经允许后再进入;离校与老师、同学道别。
5、进入餐厅要保持安静,不大声说话,服从生活教师的安排,接受食堂服务员招待时要说声“谢谢”。
6、宾客来访时,要起立迎接,面带笑容,主动问好。
7、向师长、家长、客人或朋友递送物品要起立双手呈上;接受奖品、礼物或其他物品,起立用双手接过,并鞠躬致谢。
8、参加集会时肃静,大会发言先向师长、听众致礼,发言结束道谢,观看演出、比赛、适时适度鼓掌致意。
(三)携带物品
学生不得带手机、MP3、MP4、掌上游戏机、玩具枪等通讯、娱乐设备进入课堂,不得携带任何管制刀具或棍棒等物品进入校园。一经发现全部收缴。
(四)卫生
1、个人卫生。保持个人卫生清洁,衣着整洁。每天必须洗脸、洗脚,勤洗头、洗澡,每天头、脸、脖子、耳后、手要保持清洁。饭前便后要洗手。
2、公共卫生。
⑴不随手乱扔果皮纸屑,主动保持校园室内外卫生清洁,自觉捡拾垃圾并放入垃圾箱内。
⑵进入校园不得吃零食。在超市买的食物必须拿到教室、宿舍食 用,或者在超市吃完再走。一经发现没在规定场所吃零食,由班主任带领违纪学生拣操场卫生一周,并扣除班级当周纪律分5分。集会时任何人不许吃零食。
⑶每人每次大小便后必须冲洗厕所,手纸放入垃圾筒内,水池内不扔杂物。
⑷值日生每天认真打扫室内外卫生。
⑸自觉走清洁的路面,每天进入校门前脚底要清洁,不得将泥沙带入楼内。不得穿越树空、草坪和操场。
(五)纪律
1、教学楼内外纪律。
⑴不迟到、早退,有病有事不能来校上课必须向班主任教师请假,在校期间有病有事需离开学校必须有班主任的批条,并到门卫工作人员处登记后方可离开。
⑵在教室内,走廊、楼梯间行走不得大声喧哗、打闹、奔跑,做值日时要做到轻声说话、轻轻放物、轻轻走路,自觉排队使用水龙头和厕所。
⑶进入教学楼要自觉排队。初中生在操场东侧排队,由值周教师有秩序地组织从东侧大门进入教学楼,小学生在操场西侧排队,由值周教师有秩序地组织从西侧大门进入教学楼。任何人不得在台阶上拥挤或排队时拥挤打闹。
⑷上间操时出教室自觉排队,不得拥挤打闹,班班、人人做到快、静、齐。下操时按规定顺序进楼,进入楼内后要保持安静。
⑸骑自行车的同学进入校门自觉下车,将自行车在指定位置摆放整齐,自行车必须上锁。十一岁以下的学生不许骑自行车。校园内不许骑或溜自行车。
⑹学生到校时间:早7:45,中午1:00 任何学生不得提前到校。⑺学生在校园、走廊、楼梯行走要右侧通行,两人成行,三人以上自觉排成一纵队。
2、宿舍纪律 ⑴坚决服从舍务教师的领导和室长的安排,自觉维护全寝室成员的利益。
⑵按时起床、做好宿舍内务。
⑶按时就寝。打就寝铃后,不准在室外活动,不准在室内谈笑、高声叫嚷,更不准在寝室内说脏话,打架骂人和做任何娱乐活动。
⑷搞好寝室卫生。每天起床后要打扫寝室,整理内务,保持整洁;不得在寝室洗漱,不乱放用品,不乱抛物,不向室内、窗外、走廊或楼下乱倒污水和垃圾;保持公共卫生清洁。
⑸注意安全,严防事故。不准在寝室内点煤油灯、蜡烛,不准在床上蹦跳、打架,不准私接电源,更换灯泡。
⑹寝室定时上锁,锁门时间内不准采用任何形式非法入内,不得留宿外人。不得随意串寝,男、女生不得串舍。
⑺住宿生必须团结友爱,互相关心和帮助,发现同学有病,寝室长和同学应及时向舍务教师报告,及时找医务人员治疗。
⑻坚决杜绝夜不归寝,坚决执行请销假制度。凡住校生未经请假,不准在外面留宿(请假由班主任准假后通知舍务人员登记后方可离校;如有特殊情况由舍务人员请示政教处宿舍负责人,得到许可后由舍务人员登记,学生本人签字后方可离校;家长有事带学生离校必须经过班主任的许可,舍务教师确认后登记,并由家长签字后方可离校)。
3、就餐纪律
⑴自觉保持餐厅清洁卫生。
⑵就餐时不得大声喧哗,不得在餐厅打闹,就餐结束马上离开餐厅。
⑶同学之间相互团结,不得吃霸王餐。⑷要养成勤俭节约,不浪费粮食的好习惯。
(六)安全
1、不得攀、爬、滑楼梯扶手。教学楼内的学生除值日生外,不得在二楼方厅停留。
2、不做危险性游戏,正确使用体育机械。
3、不玩火,不触摸电器设备。
4、放学时排好路队离校,放学路上注意安全,不在路上逗留,按时回家。
5、不进入施工工地和危险地段玩耍。
6、不得到池塘、河流游泳、洗澡和玩耍。
7、不得听从和跟随陌生人离开学校或家庭。附:文明行为习惯内容
一、10个学习习惯
1、欣赏教师的习惯;
2、自学预习的习惯;
3、专心上课的习惯;
4、善于提问的习惯;
5、独立作业的习惯;
6、仔细审题的习惯;
7、科学用脑的习惯;
8、复习归纳的习惯;
9、整理错题的习惯;
10、练后反思的习惯。
二、10个做人习惯
1、心态积极;
2、尊敬师长;
3、团结同学;
4、懂得感恩;
5、善待他人;
6、勤俭节约;
7、持之以恒;
8、充满自信;
9、守时惜时;
10、诚实守信。
三、10个文明习惯
1、使用礼貌用语,不讲粗话脏话;
2、见到师长主动问好;
3、双手接受长辈赠予的物品;
4、礼貌待客;
5、进他人房间敲门;
6、不乱动他人物品;
7、不随便打断他人谈话;
8、公共场所保持安静;
9、举止文雅大方,不穿奇装异服;
10、右侧通行,主动让路。
四、10个卫生习惯
1、保持环境卫生,做好值日;
2、不乱扔、乱倒垃圾;
3、不随地吐痰;
4、不在公共设施上乱涂乱画;
5、自觉冲厕;
6、饭前便后洗手;
7、勤换衣服,勤洗头洗脚;
8、早晚刷牙;
9、注意用眼卫生,做好眼保健操;
10、自觉整理好学习用品和宿舍内务。
五、10个安全习惯
1、有自护意识;
2、遵守交通规则;
3、右行礼让;
4、不做危险游戏;
5、遵守公共秩序;
6、不与陌生人攀谈;
7、离家、离校向家长 或老师打招呼;
8、不玩火、防触电;
9、不进入网吧、游戏厅、歌厅等娱乐场所;
10、牢记火警119、匪警
一、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优化应该遵循的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行为习惯培养, 必须按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身心成长的规律, 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和可持续性发展为目标。要从实际出发, 努力做到目标准、内容实、措施细、效果佳, 讲求严谨、及时、适时、合理和巧妙, 避免形式主义。
2. 具体化原则。
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本着“小、细、实”的要求,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各种行为习惯具体化, 让学生看得见, 摸得着, 易于理解、掌握和践行。要以教育部颁布的《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 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来进行。
3. 主体性原则。
在行为习惯养成中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其通过自身的学习与提高, 感受到形成良好习惯的效果, 体验到矫正不良习惯的益处, 从而使其良好的习惯得到巩固和发展。
4. 因材施教原则。
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要承认学生之间基础条件、个性特征、环境影响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在共性要求和训练的同时, 做到因材施教, 保护好孩子的个性和创造性, 力求做到“行为上严, 思维上宽”, 突出个性教育, 使不同特征的学生均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 序列化原则。
遵循青少年的发育规律和认知、心理特点, 研究制定出相应学段的行为规范和要求。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要体现学段和年级的层次性, 保持教育的连续性, 由浅入深、由近及远, 循序渐进。
6. 养成性原则。
行为习惯培养是一个逐步生成、提高的过程, 既要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又要注重已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 使学生在长期的引导、强化、矫正中形成外在行为。
7. 持久性原则。
行为习惯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 要通过反复的训练, 至习而惯之, 不能一阵风, 时紧时松, 更不能半途而废, 要坚持长期, 贯穿在各个环节之中。
8. 知行统一原则。
既要重视课堂教育, 又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 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 并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必要的行为训练, 引导广大学生在行为实践中逐渐加深思想认识,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9. 实效性原则。
在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过程中, 学校要有效地控制各个环节, 切忌流于形式、纸上谈兵。注重实效性要做到五个坚持:坚持实践教育、坚持形象化教育、坚持开放式教育、坚持传统教育、坚持自我教育。
二、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优化途径
1. 优化学校教育主阵地。
各校要制定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 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责任感, 树立教职员工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 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要充分利用学科教育教学资源, 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 教给学生正确的生活行为习惯, 包括饮食、起居、仪表、安全等;学习习惯, 包括读写姿势、预习复习、课堂听讲等;社会行为习惯, 包括礼貌与人交往、孝敬父母、关心集体等。同时充分发挥共青团在养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广大团员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 带领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 学校要开展课题专项研究, 成立课题组, 编写课题研究方案, 探求适应学生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和旨在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力求在理论上有所创新, 在实践上有所突破, 做到“一、二、三、四、五”的基础规范要求。一是规范一个仪式:升旗仪式;二是唱好两首歌:国歌和队歌;三是发挥三个阵地作用:学生行为规范一日常规评比栏、学生会 (团队) 室、广播站;四是定期开展四个会:班主任会、团队学生干部会、主题班队会、大型集会;五是强化班级五个细节管理:标志佩戴整齐、言行举止文明、室内摆放有序、张贴悬挂规范、班级文化有特色。
2. 优化家庭教育。
要办好家长学校, 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 普及家庭教育知识, 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 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要完善教师家访制度, 定期召开家长会, 通过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 了解各种家庭背景下的学生不同的行为习惯基础, 增强养成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优化社会教育。
要加强与校外教育机构的联系, 拓宽教育的途径, 主动争取社区、工青妇组织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 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和现代信息网络, 调动一切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因素, 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结合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 在社会大课堂中培养、矫正、检验和提升学生的行为习惯, 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公民意识, 自觉遵守社会公共规范, 成为讲文明、有礼貌的社会公民。
总而言之, 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它需要学生的长期努力, 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 需要家庭、社会的永久支持与合作。叶圣陶先生曾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 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 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发现, 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 好像出于本性, 一辈子用不尽。”可见,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可以使人受益一生, 而它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摘要:优化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 也是加强和改进中学生德育工作的需要。本文从分析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优化应遵循的原则入手, 探讨了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优化的具体途径, 以期能促进学生真正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实现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原则,优化,途径
参考文献
[1]叶圣陶答教师的100封信.开明出版社, 1989.
[2]叶圣陶教育文集.河南教育出版社, 1990.
[3]叶圣陶语录汇编.苏州教育出版社, 2002.
[4]朱复融.儿童行为习惯训导法则.重庆出版社, 2005, 8, 1.
本文拟从“和谐德育”的视角观察小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调查不和谐的小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现状,进而分析其形成原因,最后探索出我校促小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的对策及相应的改善。
一、正视不和谐现状
首先我们对小学各年段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与分析,从每学段儿童中各抽调100名共300名儿童进行调查问卷。我们发现“不良行为习惯”现象绝非个别,而且,在每个学年段还具有共性。我们旨在通过现状分析、了解不和谐所在,从而引起教育者高度重视,做足理论上的准备。
调查结果如下:
站立坐行姿势:标准45%;着装:整洁大方83%;佩戴红领巾和校牌:能自己主动佩戴82%;使用礼貌用语:常使用礼貌用语52%;倾听:会倾听55%;见到老师问候:能主动问好72%;下课是否打闹:不打闹42%;同学间发生矛盾:能主动谦让55%;发现垃圾:捡起来26%。
二、分析不和谐因素
我校对小学各年段学生“文明礼仪”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具体为以下原因。
(1)社会因素。(2)家庭因素。(3)性别因素。(4)年龄因素。
三、探索促和谐对策
我校努力创建和谐校园,在以下方面促进了小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
1.课堂育人
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思想教育,使他们懂得讲礼仪、守规范的重要意义。重视每周一次的班队活动和每周两至三节的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
2.实践活动育人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注意加强检查督导,每周设定一个班为值周中队,由值日领导和值日老师负责,设立了“教师”值日岗、纪律监督岗等。我们主要抓住“穿戴、清洁、纪律、两操、黑板报”五个项目,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强化训练。
3.榜样育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首先做到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的。
4.加强学校、家庭、社区立体化德育网络的构建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育人空间,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校文明礼仪情况,让老师了解学生在家的行为表现。通过考评,让学生对照考核内容,明辨是非,知道自己的缺点、问题和差距。从而下决心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四、和谐成长。在反思中进步,在进步中反思
我们发现,通过这样的举措:(1)教师的育人观念和方式逐步转变;(2)学生的礼仪行为发生较大改变;(3)学校、家庭及社会德育工作得到有效推动;(4)我校逐步形成一套礼仪养成教育的方案。
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我校将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发展需要的和谐统一,提高育人能力,创和谐校园,继续促进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让校园文明离我们越来越近,将和谐之路永远走下去。
班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
1,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
2、孝敬父母,3、按时到校,4、认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不在教室和校园内,维
护学校良好秩序。
5、外出和到家时,向父母宿他人。
6、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时应。
7、遵守交通法规,不闯,不违章离栏。
8、自觉保护学校和社会环境卫生,不随地,不
在公共设施上。
9、上、下课时起立向老师。
10、同学之间互相,团结互助,真诚
不欺侮同学,不戏弄他人,发生矛盾多做。
11、学会料理个人生活,自己的衣物用品收放。
12、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定,不进入。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学校在每轮量化管理积分中,根据不同的扣分情况是怎样规定的?
2、学校请假制度规定的流程是怎样的?
3、学校为加强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4、学校对学生自行车摆放标准和卫生打扫时间有什么规定?
三、分析题(10分)
小光和小明是同班同学,有一天下课后,小光因有急事走出教室时,不小心把小明的书本碰
2012年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养成教育指的是培养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教育,一个人良好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持续、渐进、积累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需要我们做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奋斗过程,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学生的习惯养成也应该看作是一个持续,渐进、积累的过程。根据我校开学初制定的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工作计划,现将我校本学年开展实施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确定指导思想
1、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是养成教育,须遵循“从他律到自律”这一规则。
2、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应从实处,细微处入手,可以通过训练养成,加强训练,指导与主体意识相结合。
3、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践中体验,在活动中感受。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做人。通过有效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行为,这就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
二、突出问题靠环境熏陶,以小见大守规范。
1、学生在上下楼梯及走廊内不按规则乱行走,且经常发生拥挤吵闹现象,教育学生“请靠右慢行”,并让值周生检查监督,有效地控制了学生行走不规范的现象,基本养成了靠右走的习惯,拥挤的现象减少了,并且高年级的学生也懂得谦让低年级的学生了。
2、学生喜欢在课桌上乱涂乱画的现象,配合学校在对各班的课桌进行清理建档,并定期检查的同时,教育学生爱护课桌,保持课桌的整洁。这一措施采取后,学生在课桌上乱涂乱画的现象明显减少了,对保持良好的学习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同学就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在课桌上乱涂乱画,我并不觉得怎样。现在知道了,那样做就是破坏公共财物,又破坏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设施,这是不对的。”
3、有的学生随意丢弃废物,不仅影响了学校的环境,学生还养成了不好的习惯,这不仅仅要靠制度来约束,还要以身作则来引领。发现同学喜爱吃零食,经常随意丢弃果皮纸屑,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在学生面前把废物捡起,后来这些同学也就不好意思再随意吃零食而乱扔东西了。我们说,老师的良苦用心感动了学生,在我们的校园里渐渐地学生往地上乱扔废物的现象没有了。
4、树立典型,带动整体。对班级中自觉守纪,热爱学习的同学大
力进行表扬,一方面使他们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表现更出色。另一方面在学生中树立起学习的榜样,让这些学生去影响、带动其他学生共同进步。
三、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有一定的依据,加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还应把握其具体可行的特点,我们要求学生要使用礼貌用语,就应该让他们明确哪些是礼貌用语,应怎么样使用。对长辈要尊称“您”,不能直呼其名;向别人提出要求时要说“请”;给别人添麻烦时说“对不起”;得到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在生活中不管使用任何东西都要轻拿轻放,用完后要放回原位。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捡到东西要上交等等。要求具体明确,学生就容易掌握了。此外,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上存在着差异,所以我们就分层次对待,具体可行,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所接受。
四、重视家校合作
让孩子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的作用不可忽略。有些孩子,在家中和在学校是完全不同的表现。我们是农村学校,家长素质差次不齐,普遍不高。很多活动都在尝试、探索当中,还有很多缺陷与不足,有待不断完善。对此,要求各班主任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希望家长能配合老师的工作,共同将孩子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
五、检查督促促养成
通过学校组织少先大队执勤人员每日的检查督促,很多学生的不良行为都有所改正,学校不论是环境卫生、纪律都得到了改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每日的常规检查都按时按质的进行并汇总,每周一升旗仪式对上周的情况进行总结,并将汇总结果告知各班主任,要求班主任及时作出纠正,将学生行为养成教育与班主任工作评估挂钩。
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通过这些工作,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有了明显转变。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让我所带的每个孩子都拥有人生最重要的金钥匙——好习惯。
沙湾县大泉乡中心校东泉分校
教学目标:
一、通过养成教育,使学生懂得遵守社会规范和礼仪道德,建立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的重要性。
二、深刻理解养成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三、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做文明守纪,健康向上的职高生。教学准备:
每班事先准备由政教处印发的《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弟子规》各一份,学生课前熟记,以备检查。教学进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是《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首先我想给大家讲两个故事,曾经看过一则报道:一名职高生前去应聘,在应聘的队伍中,大部分都是大专生,本科生,还有硕士生,面对这些高学历的竞争者,这名职高生的成功率几乎为零,然而结果大大出乎人的意料,这名职高生成了唯一的一名应聘者,因为只有他进门时随手拣起了应聘现场里无人问津的一张纸屑,正是这种不经意的一拣,让招聘者看到了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于是他获得了这份工作。
又看到有多家报纸报道了一个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就业屡遭碰壁的原因,这位留学生毕业于美国名牌大学,且学业非常优秀,但就业却屡屡碰壁,原因是他在美国学习期间曾有三次乘车逃票的记录,用人单位认为连坐公共汽车都想逃票的人,能交给他什么重任呢?
以上故事,无不给人以启迪,让人深思,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显而易见的小事,但往往一些不为人注意的细节中流露了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对待人生的态度和人品的高低。
我国有句古语:没有规距,不成方圆;英国也有句谚语:行为培养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它们都说明了是否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一个人前途甚至一生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而青少年正处在各个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成型时期,许多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的确立,都有赖于青少年时期的培养和训练。而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有害健康的个人嗜好的出现,往往也是从青少年时期开始的,所以青少年在这一时期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师请一生上台背诵(或朗读)《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弟子规》。
三、举养成教育典型案例,促学生思想意识转变
1、正面案例,边举例边剖析
中国这个泱泱大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一直被称为“礼仪之邦”,勤劳善良、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从古至今,从伟大之人到平凡之人这方面的事倒不胜枚举。古有尧舜禹禅让,张良拜师,程门立雪;今有毛泽东、周恩来等知礼谦让„„
案例一:敬爱的周总理虽日理万机,终日为国事操劳,但仍把自己看成是普通的群众。去照像馆照像,去理发室理发,都按次序排队,从不搞特殊。一次,他去一家照像馆照像,里面排队的人很多,当周总理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照像的人们顿时沸腾了,马上请周总理先照,周总理诚恳地对大家说:“我是你们当中普通的一员,怎能搞特殊呢?还是按顺序来吧。”就这样,他一直排队等到轮到他时才照像。周总理不仅为国事呕心沥血,在小事也严格要求自己,堪为楷模,这正是他深受人民爱戴的原因。
不仅是伟人,就是大多普通的人也具有这种的良好行为习惯。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程度的加深,人们的首先素质日益提高。
礼貌用语挂在嘴边,文明行为随处可见。
案例二:我们学校里的文明习惯也存在于多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下面举一个例子:前不久,在食堂发生了这样感人的一幕:一位高二男生打饭时不小心碰到了刚打完饭的一名高一男生,致使这个高一学生刚刚打好的饭菜泼撒了一地。高二男生连忙说:“对不起,是我不小心。我来帮你打饭吧!”说着拣起了掉在地上的饭缸,这名高一男生正准备责怪这名高二学生,但他的话却让该生感动了,就说:“没关系,你又不是故意的,还是我自己打吧。”两人互相礼让起来。这一看起来非常平凡普通的小事却给在场的师生以强烈震撼。是啊,如果同学之间以诚相待,文明礼让,哪有解决不了的事?快乐也将常伴在我们周围。
案例三:我们再看看国外一些人们表现出来的素质。中国的一位官员去瑞士参加会议。有一次去上厕所,看到了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在满头大汗地弄抽水马桶,弄了很长时间都弄不出水来,但他并没有放弃,中国的这位官员见后非常感动,于是上前帮他弄好了,后来在询问后才得知,原来这个孩子觉得上厕所不冲水是犯了规则,是不文明的一种表现。这个事情让这位官员很感慨:从一个孩子身上可以看出瑞士国家的国民素质是很高的。
2、反面事例,边举例与剖析
案例一:前不久,我校老师在公交车上目睹了不和谐的一幕:因为载人太多,车内比较拥挤,一个男青年不小心碰到了身后一个女青年,男青年并没有说对不起,而女青年也不依不饶,破口大骂。于是他们在公交车上大打了一场“口水仗”,脏话连篇,吐沫飞溅,人们看着这两个穿着时尚的年轻人,不禁摇头叹息:现在很多年轻人的素质已到了令人担心的程度。
案例二:去年,沿海某企业来我校招聘工人,这是一家台资企业,实力雄厚,工人的工资待遇较高。但对工人招聘条件要求很严。在招聘会上,我校某机电班有一名男生各项条件均符合要求,回答提问也令招聘人员非常满意,当该生在名册上签名时,招聘人员却突然发现了他手指上戴了一枚戒指,于是招聘方在通过招聘的名单上断然划去了该生的名字。该生并不理解为什么招聘失败,后来有人告诉他,招聘方是因他戴了戒指,不符合学生身份才拒绝接收他。这一即将成功的应聘也因这微小的细节而功亏一篑。
这两个事例告诉我们不能随意翻看别人的东西,要注意自己的穿着和举止,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希望我们能吸取教训,不要因为自己的随意影响了一生的前程,请记住一句话:小小的行为习惯,将影响你的一生。
四、总结:
1、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塑料袋,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巨人,行动的矮子”么?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不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没有接受学校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文明礼仪,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一言一行上下功夫,告别不文明的行为习惯。
2、同学们:良好的习惯影响你的一生,如果播种行为,收获的是习惯,播种习惯,收获的是性格,那么播种性格,收获的将是人生。为了克服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1)课堂有纪律,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不顶撞老师。(2)课间有秩序,不喧哗打闹。(3)语言有礼貌,不讲脏话,语气和蔼。(4)穿戴要得体,不盲目追求时尚。
(5)讲究卫生,不乱抛乱扔,不乱涂乱画,保持校园整洁。(6)勤俭节约,不浪费水电资源,发扬刻苦耐劳的精神。(7)不抽烟,不喝酒,不骂人,不打架。
(8)不与社会不良分子来往,不上网,不打游戏机。
3、同学们,让我们以实际行为点燃好习惯的心灵之灯吧!今天我们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我们认识到了不仅在社会上更是在学校里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做一个行为规范的学生,我们相信好的习惯,行为规范标准会让我们终身受益。
最后,以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班会:
一、明确基本要求
我认为小学生要养成的习惯主要有十二项:遵规守纪、文明礼仪、卫生健康、锻炼身体、勤奋学习、课外阅读、勤俭节约、自立自强、热爱劳动、诚实守信、团结友爱、注意安全。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校园“八无”的要求:地面无垃圾、教室无脏物、公共设施无损坏、用水用电无浪费、活泼文明无脏话、团结同学无斗殴、完成作业无抄袭、学风端正无作弊。
二、多种途径落实
1.利用升旗讲话“导”
利用每周一次的“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根据学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计划提出具体要求,由学校领导给学生讲清怎样做对,怎样不对,指导学生明辨是非。如《培养良好习惯,做文明学生》《谈行为习惯养成》《谈读书》等。
2.利用校园广播“引”
我校建立了校园之声广播站,每周二、四中午准时开播,在少先队辅导员的指导下,在全校征稿,由学生负责播音、编辑工作,四至六年级的班级轮流主播,主要介绍校园新风、好人好事等。同时学校充分利用网站、黑板报、墙报、宣传橱窗等阵地开展主题鲜明的宣传活动,使学校成为文明行为养成的沃土。
3.利用日常检查“督”
人都有惰性,学生在良好习惯形成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检查,我校采取教师督学生查的办法,实行教师学生轮流值周制,做到时时有人抓、处处有人管。通过“督”使不良行为失去发展的空间。
4.利用主题活动“促”
我校重点开展“文明伴我行”活动,以“轻声、慢步、礼让、右行、问候”为校园文明十字公约。以“楼道文明、出行文明、集会文明、用水文明、活动文明、居家文明、课堂文明、购物文明、出操文明、就餐文明”为十个主题活动。促进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
5.利用学科教学“感”
新课程标准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就是要求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我校各学科教学都把习惯养成当成重要的教学目标来抓,如,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听课习惯、良好的书写习惯、良好的预习复习习惯等。特别是语文、思品课中有许多感人的人物事迹,他们的良好行为能感动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6.利用学校文化“染”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重要。为了使学生受到良好文化环境的感染,我校以“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成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为目标,以“诚信、博爱、励志、自强”为校训。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办学理念,“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校风,“敬业、爱生、进取、奉献”的教风,“乐学、善思、勤奋、好问”的学风。教学楼内每个楼层都设有一个文化主题,一楼“爱的教育”,二楼“行为习惯养成”,三楼“我们爱读书”。学校还设计了校徽,创作了校歌。学生每天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受到良好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感悟一: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与学生共享成长的快乐
教师和学生一样,从小伴着故事长大。这些故事不仅是“大灰狼”、“丑小鸭”,教育本身就有丰富的故事资源。为什么不把这些故事讲给自己的学生听,让他们在分享成长、快乐的同时,受到熏陶感染,以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新课程倡导共享式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在教育活动中的感受。教育故事是师生一起创造的,把它讲给学生听、师生一起分享。在分享中,教师无一例外地要以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但更多的是平等的交流,平等的享用,不是强迫学生与教师保持同一的“口味”,而是在分享中都能获得各自需要的“营养”,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学生从中感悟成长的美丽,教师从中反思教育的真谛。对比之下,那些空洞的说教,严厉的训斥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这些年来,我曾经给学生讲了许多自己的教育故事。也许是课堂上的一个细节,也许是学生刁钻的责难,也许是师生间难以逾越的沟壑,也许是心心相印的默契……,教师的教育经历都是由一个个故事组成的,学生正是在这些故事中一天天长大的,离开了一个个具体的故事也就没有了教育。
感悟二:从我做起,以教师高尚的职业风范来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小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只有严以律己,为人师表,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起威信,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使学生接受自己,使自己的工作为学生所认可,促使学生向好的方向转化。
我是教语文的,这些年来,我面对学生,在黑板上、学生的作业本上,每写一个字总是一笔一画,规规矩矩,不敢马虎丝毫,哪怕只写一个字,我也让学生满意。作为一名女教师,我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稳重大方,规范示教;衣着整洁,但不花哨;讲究仪表,不追时髦;一笑一颦,严慈有度。
教师是平凡的,但在学生的心中是伟大的,尤其对小学生而言,教师就是“上帝”。教师一些微不足道的言行,都会成为学生的典范,给学生带来深远甚至终生的影响。
感悟三: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创设一种氛围
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一种环境氛围,这种氛围的形成需要活动来创设,我当班主任20多年来,始终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在活动中与学生共温童年的梦境,在活动中体验学生的心灵感悟,我给自己定的规矩是:参与活动就是活动中的一员,严格按“游戏规则”办事,倘若犯规,同样接受响应的处罚。以这种方式,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到规矩面前人人平等,由此联系到班级管理上,对个别违反班级制度的学生,适当地进行惩罚教育,宽严相济,决不含糊,长此以往,学生就能自觉地遵章守纪,按校规,班规做事。
为了给学生做出遵章守纪的榜样,多年来,我与学生一起练队列,参加学校的会操比赛;与学生一起演出,扮演不同的角色;与学生一起大练教学基本功,参加全市的写字比赛;与学生一起打扫卫生,体验劳动的快乐等等。每次活动结束,共同参与学生们的评价。记得一位哲人说过:“要想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庄稼。同样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教师组织学生,并参与到学生们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就是教师从自己做起,以教师的美德去占据学生心灵的空间,以美德去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要求】推荐阅读:
国旗下讲话养成良好习惯,做文明学生06-30
养成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学生铸就美好人生11-07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周06-20
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11-18
新学期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讲话07-17
八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09-10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阶段总结05-30
小学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09-13
小学生行为礼仪习惯养成教育专题讲座09-30
小学生行为习惯要求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