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考试大纲

2024-07-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机械原理》考试大纲(推荐8篇)

《机械原理》考试大纲 篇1

一、考查目标

为使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专业科目《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的命题科学、完善、合理,根据国家教委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我校《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结合有关招生专业的实际情况,重点考核学生《机械设计》和《机械原理》课程的基本理论,典型机构的工作原理、分析和综合方法,典型零件的工作原理,受力分析和设计计算方法,作图和运用图解方法的能力,综合应用以上知识对较为复杂的问题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初试科目满分均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二)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基础理论知识(40%)、工程应用(40%)、创新能力(20%)。

(四)试卷题型结构

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分析题、计算题、作图题。

三、考查范围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 机械设计部分

(一).机械零件设计概述

1.机械零件设计步骤(了解);2.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理解); 3.机械零件工作能力和计算准则(了解);4.机械制造中的常用材料(了解);5.机器的组成(理解)。

(二).机械零件的强度

1.载荷与应力分类(了解);2.疲劳与疲劳曲线(理解);3.疲劳损伤累积理论(了解);4.材料及零件的等寿命曲线(理解);5.影响疲劳强度的因素(理解);6.单向稳定变应力下机械零件疲劳强度计算及应用。

(三).摩擦、磨损及润滑

⒈ 摩擦的分类和利弊(了解);⒉ 磨损阶段及各阶段的处理原则(了解);⒊ 润滑的功用及润滑剂分类(了解)。(四).轴毂联接

1.键联接的类型及选择(理解);2.花键联接(了解)。(五).螺纹联接

1.螺纹联接类型、特点及应用(了解);2.预紧和防松方法(了解);螺栓组联接的受力分析(理解);3.单个螺栓联接强度计算(理解);4.载荷变形图分析及应用(理解)5.提高螺纹联接强度的措施(理解)。(六).带传动

1.带传动特点、应用、工作情况分析,影响带传动工作能力的各种因素;2.带传动设计准则和单根带传递功率(理解);3.V 带传动设计(了解)。

(七).链传动

1.链的特点、应用、套筒滚子链结构;2.链传动的运动特性,多边形效应(理解);3.失效形式,功率曲线图;4.链传动设计参数选择(理解);5.链传动的布置与润滑(了解)。

(八).齿轮传动

1.齿轮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理解);2.齿轮的材料及许用应力(理解);3.设计参数的选择(理解);4.各类齿轮传动的载荷及受力分析(理解);5.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强度计算;6.斜齿圆柱轮强度计算(理解);7.圆锥齿轮的强度计算(了解)。

(九).蜗杆传动

1.蜗杆传动主要几何参数及相互间关系;2.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理解);3.受力分析及载荷计算(理解);4.蜗轮的承载能力及强度计算(了解);5.蜗杆传动的热平衡计算(理解)。

(十).轴

1.轴常用的材料(理解);2.轴的类型及结构设计;3.轴的强度计算计算方法(理解)。

(十一).滚动轴承

1.滚动轴承的类型选择、特点、代号(了解);2.滚动轴承内部载荷分布,失效形式(了解);3.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理解);4.滚动轴承组合设计(理解)。

(十二).滑动轴承

1.滑动轴承的类型、材料(了解);2.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了解);3.流体动力涧滑的基本原理(理解);4.单油楔动压轴承的设计计算;5.设计参数的选择。

机械原理部分

(一).机构的结构分析和综合

1.机构的组成、运动简图绘制、自由度计算、组成原理和机构分析;2.四杆机构的类型及演化、曲柄存在条件、平面四杆机构的几个基本概念。

(二).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

1.运动分析;2.运动副中的摩擦、考虑摩擦时的机构力分析;3.机械效率及自锁;4.平面四杆机构设计及其运动分析。

(三).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1.凸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2.从动件运动规律;3.凸轮轮廓设计;4.凸轮基本尺寸的确定。

(四).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1.齿轮机构类型及应用;2.齿廓曲线、渐开线、圆柱齿轮参数计算;3.齿廓加工原理、齿厚、公法线、变位、渐开线齿轮传动、变位齿轮传动;4.斜齿圆柱齿轮传动;5.蜗杆传动;6.圆锥齿轮传动。

(五).轮系及其设计 1.轮系的应用;2.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3.周转轮系和混合轮系传动比计算。

(六).机械的运动方案及机构的创新设计

1.机构创新设计;2.典型机构机械运动方案设计。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部分: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和机构组成原理;用瞬心法和矢量方程图解法做平面机构运动分析;平面连杆机构特性及图解法设计;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及其传动;其它齿轮传动与直齿轮传动相比的特点;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机构组合的方式;机械系统运动方案拟定。

2.熟悉部分:机构分析的解析法;高副低代;;凸轮机构;运动副中的摩擦、机械的效率与自锁;机构的构型。

3.了解部分:内容中的其余部分。命题原则及宗旨

机械设计部分90分,机械原理部分60分 试卷中各教学内容所占比重

机械设计总论(机械零件设计概述、机械零件的强度、摩擦、磨损及润滑)(15±5);联接件设计(螺纹联接、键联接)(20±5); 传动件设计(带、链、齿轮、蜗杆传动)(30±5);轴系零部件设计(轴、滑动轴承、滚动轴承)(25±5);机构的结构分析(5±3);机构的运动分析(15±5);常用机构的分析与设计(30±5);机械传动系统运动方案设计(10±3)。试卷中各考核层次分数比例

了解内容(20±5)%;熟悉内容(50±5)%;掌握内容(30±5)%。题量和难易程度

学习优秀的本科毕业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3小时)能答完全部试题,并获得100分(满分150分)以上成绩。

五、考试用具说明

考试应带圆规, 三角板和量角器等绘图工具和计算器;图解和作图题允许使用铅笔。

六、主要参考书目

《机械原理》考试大纲 篇2

一、机械原理课程不及格率偏高的现状

机械原理是机械类专业基础课, 修读的学生数量庞大, 课程本身难度较高, 总体看来, 这几年学生的不及格率相当高, 值得深刻反省。从我校近年教学情况的统计, 一般不及格学生人数约占总体修读该课程学生人数的百分之三十, 有的学生反复重修, 反复考试不及格, 每个学期学校不得不为这部分学生开设专门的重修班, 班级人数一般在百人左右, 牵扯了教师相当多的精力。

二、学生学习成绩滑坡的原因分析

1. 扩招与社会现实的影响。

由于大学扩招使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压力逐年增大, 部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会遇到就业困难, 而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凭借家庭背景却能觅得较好的工作或其他出路, 从而造成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的泛滥, 一部分学生因而感到前途茫然, 学习态度不积极, 学习目的不明确, 严重影响学习成绩。扩招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有师生比大大提高, 教师人数和教学资源不可能随着招生数同比例扩充。导致师资和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生源质量下降。部分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在升入大学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比较低, 不良的学习态度严重影响了班风、学风, 反复的补考和重修, 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2. 学校方面的原因。

(1) 部分青年教师在目前严苛的科研考核体制下, 忙于每年凑够论文数和经费数, 缺乏敬业精神。高校中相当部分的教师缺乏反复认真的教学总结与反思, 课件不过是教材的翻版, 全然没有认真地总结目前学生的新特点, 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2) 教师间缺乏真正的竞争机制。虽然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 学生已经可以自主选择许多课程, 可是受学校师生比例的限制, 许多课程的选课过程中, 学生不可能真正做到自由选择老师, 而教师之间缺乏以教学质量为标准的优胜劣汰, 使得教师没有危机感。许多年轻教师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研究上, 使教学水平长期没有提高。作为主要教学力量的中青年教师, 很多担负着沉重的家庭负担和科研指标的负担, 除了不能专心于教学, 还缺乏敬业精神。 (3) 机械原理课程本身的原因。由于机械原理课程本身的难度比较大, 与前期众多课程有延续的关系, 使该课程很难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在考前突击“混”过去, 而需要平时认真学习, 并且要求具有前期学好理论力学、高等数学等课程的基础, 导致某些前期数学和力学课程有欠缺的学生在该课程的学习中出现前期课程学习欠佳所积累的问题总爆发的现象。 (4) 考试纪律不够严明、考评方式不合理。在研究中发现:老师考试前不做针对性复习, 长期严格要求的课程, 监考抓得严, 处罚及时, 学生自知作弊无望, 花在这门课程上的时间就相对多些, 经过若干个学期后, 考试通过率就会升高;反之, 复习课针对性过强, 考风不严, 处罚不及时或过轻, 学生就会存有平时不必努力, 到时突击针对性复习或干脆想办法作弊混过去的侥幸心理, 平时学习抓得不紧, 经过若干个学期, 则补考率就会升高。所以考试纪律和学生投入的精力是成正比例的。 (5) 有必要对考试成绩的评定方法进行探讨。目前高校的课程成绩评定是平时成绩与大考成绩按照平时成绩占30%, 考试成绩占70%的比例计算的, 考核基本采用闭卷考试, 考核方式比较单调, 强调公平而不重视平时过程的评价方式容易造成某些学生不重视课堂认真听讲和作业的独立思考, 寄希望于临近考试的突击复习和打听要点的捷径。但学期结束时往往考试课程较多, 学生来不及突击, 结果就会导致大量的不及格。 (6) 对扩招后部分学习态度不积极又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学生缺乏切实有效的教育新手段。目前, 高校虽然是学分制, 但由于师生比例高, 难以实行与之对应的导师制, 学生的日常管理主要由年级辅导员负责。辅导员人数有限, 大多数是新参加工作的年轻人, 又没有思想工作经验, 要负责学学生的思想工作确实有难度, 难以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

3. 学生考取大学后在思想上的茫然。

进入高校前, 家长和老师以高考为动力, 鞭策孩子要进入理想的大学, 紧盯学生的学习成绩。但进入高校后, 上哪所大学的高考的目标已经不可更改, 就放松了对孩子的管教, 大多数学生并不在户籍所在地学习, 使得家长的关心也有些鞭长莫及。许多学生在大一时未能及时调整心态、不能适应大学要主动学习的学习规律。还是沿用中学的学习方法, 缺少了中学时期家长和老师天天盯着学习的监督, 对自己放任, 在心智还不成熟的情况下贪玩, 等发现出现了问题往往已经积欠了若干门课程的不及格, 严重影响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三、降低高校学生考试不及格率的对策

1. 抓好日常教学管理, 真正把教学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来抓。

教学是学校的主要任务, 目前的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 部分领导认为, 科研可以出亮点, 而日常教学再好, 看不出领导的政绩。从而在抓科研的同时, 放松了教学。应本着对国家的未来和下一代负责的态度, 关心基层教师的疾苦, 有针对性地帮助青年教师解决家庭与事业、教学与科研的矛盾。建立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制度。广泛开展听课、评课的督导制度, 对突出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古人说:“修合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能否抓好教学质量是衡量教育工作者良心的根本标准。有了重视教学的学校领导, 才会有严格的教学管理。任课教师不仅要加强教学常规的管理, 严格课堂纪律, 还应定期与年级辅导员联系, 了解学生对自己教学的反馈意见, 及时修订教学计划, 帮助学生, 特别是后进生成才。学校、学院应严格教学纪律, 既要杜绝学生的作弊行为, 更要管理好教师队伍, 严肃对教学事故的处理, 真正对教师实行优胜劣汰, 不能把论文数作为评价教师的根本标准。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考核, 首先要贯彻教学责任制。

2. 教材求精不求新。

目前, 教育主管部门往往强调了教材的“新”, 甚至要求优先选择近两年内出版的教材, 这是不科学的, 教材的优劣是在若干年的教学实践中评定的, 因此要慎重选择教材, 根据学科特点选优而不选新。另一方面, 教师不能数十年一套ppt的完全照本宣科, 要及时将新的知识引进课堂, 使教学内容有新意, 符合时代要求。

3. 及时进行入学教育, 促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良好的开端极其重要, 风气一旦行成就很难改变。绝大多数学生在入学之初对大学生活都是充满了期望的。新生入学教育做得好, 学生学习态度就容易端正, 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习惯, 反之, 如果新生学风没搞好, 到了高年级, 就很难改变了。新生入学教育要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就业形势教育。学生最关心的就是今后的出路和前途, 让学生及时了解本专业的就业形势和社会人才竞争的状况, 就能激发学习动力。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 树立信心, 同时增强竞争意识对促进学习积极性很有帮助。二是及时教育学生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奖惩条例、学籍管理规定、毕业要求和申请学位条件等, 使得学生明白, 大学还有更艰巨的学习任务, 并不是可以混日子的开始。三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教育和警醒新生, 可以开展专题讲座, 请有经验的教师和已经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谈掌握知识的重要性。他们现身说法, 解读专业特点、传授学习体会比教条式的说教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4. 年级辅导员与任课教师要互相配合。

年级辅导员的特点是经常深入班级、宿舍, 通过经常与学生交流思想和看法, 对学生的性格和生活习惯等有清楚的了解, 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内心的需求。教师的特点是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如果辅导员能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对后进的同学可以建立详细的思想和学习档案, 把“辅”与“导”有机地结合起来。

了解和分析新时期学生的特点, 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思想工作, 教育好新一代的大学生, 因材施教, 激发学生其学习的动力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 这一课题摆在我们每一个大学教育工作者面前, 等待着我们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李颖, 刘善壮。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高教探索, 2005, (2) :78-80.

《机械原理》考试大纲 篇3

笔者先后承担了我校多届学生的《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课程的理论教学任务,依据多年的教学体会及我校多届毕业生反馈的信息,本人觉得目前该课程的教学,无论从教材还是教法上均难以适应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中职毕业生的要求。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课程现状分析

1.1教材没有反映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特色:中专目前所采用的《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教材,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何元庚主编的教材为例,其内容基本上与原来执行学历教育时一样,只是对部分难度较大的内容做了删减或选用,但仍以讲授纯理论知识为主,并讲究知识的完整性、连贯性,内容不仅单调、抽象、而且缺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部分,既没有考虑到目前中专生的素质,针对性也不强,更无实践、实训的内容。其他教材也大多如此。

1.2教学方法落后,难以反映职教特色:由于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及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条件的限制,教学上仍不能跳出以老师讲读为中心的旧模式,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参与动手的时候少,感性认识较差,而在目前中专生这个年龄阶段,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与感性认识有关,因此这样既影响了学生对所讲内容的理解,又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一般的、机械方面的技能训练。

1.3教学要求与就业市场对中专生的要求脱节:目前就业市场上对中职生的需求基本是定位在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的岗位上,因此对他们直觉思维的要求要远大于对逻辑思维的要求,基本技能的要求要远大于理论知识要求,而按照教学大刚的要求却更注重于逻辑思维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动手能力不强,不仅难以达到企业对技工的要求,同时也由于他们本身素质所限,他们中的大部分也难以成为工程设计人员。

2.《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课程教学改革

根据国家目前对职业教育中基础理论教学提出的要求,即: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针对上述弊端,结合本校学生实际,下面是本人所作的一些尝试,以供探讨。

2.1更新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紧跟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企业的用人机制越来越完善,就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已被确定为生产第一线劳动者,这样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要完全由原来学历教育上转到提高劳动力素质教育上,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上,都要围绕培养既懂一定理论又能动手操作的“应用型人才”这一中心而进行。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出合格的劳动者。

2.2针对目前中职生的现状,从培养合格劳动者的目标出发,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随着高校的扩招,高中办学的火爆,中职生源素质是越来越差,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照搬现行教材及大纲进行教学,很难达到一定的效果;因此在使用现行教材进行教学时,可以根据“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尽量做到学以致用。对原理性的内容,不但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求他们通过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可以多讲“是什么”及“如何应用”并讲述应查什么工具书、查什么表,有条件的话还应辅以演示实验,以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让学生能更好地接受“是什么”。例如,在講述凸轮机构时可以通过实物或模型对凸轮的运动过程进行演示,进而分析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可以少讲以数学方程式表达其运动规律及运动方程的推导过程。

2.3围绕培养合格劳动者的要求,在教学中加强实践、实训环节,加强职业技能的训练。在讲授机械原理理论的同时,可以辅以机械方面的基本操作训练,既可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可以提高动手能力,增加感性认识,职业技能也得到了一定的训练,如在讲授齿轮啮合知识时,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不同类型齿轮的啮合装配,并让他们观察啮合过程,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齿轮的啮合条件及啮合齿轮的尺寸关系,同时也使学生受到了装配钳工的技能训练。

2.4采用先进的、尽可能直观的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等手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同时可以增加教学内容的直观性,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将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变成直接参与者,从而达到学习目的。

2.5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加强针对性教学。目前中职学校所招学生大多素质较差,且学习基础层次不齐,加上各人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各不相同,而教师授课又是从学生的平均情况出发施以相同的教学,因此学生的个体差异难以兼顾,这样学生的成绩差异就会越来越大,而加强课外辅导对贯彻“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原则,提高教学质量就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机械原理》考试大纲 篇4

中国是世界上机械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的机械工程技术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成就十分辉煌,不仅对中国的物质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世界技术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机械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传统机械发展时期,二是中国近代机械工程发展时期,三是现在机械发展时期。

(一)传统机械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国机械发展的第一个时期,石器的使用标志着这一时期的开始。这是一个漫长的时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相当于旧石器时代。这一阶段的工具主要用石料和木料制作,同时也有一些骨制工具。这一阶段后期出现了磨制的石器,使工具的形状趋于合理。弓箭的出现表明这时的机械技术已有了一定的水平。

第二个阶段相当于新石器时代。这一阶段对石器的选择、切割、磨制和钻孔等都有了一定的要求。这时还出现了原始纺织机、制陶转轮等较复杂的机械,反映了这一阶段机械的发展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第三个阶段大约从新石器时代末期到西周时期。从动力方面看,这一阶段已经开始使用畜力和风力作为原动力。农业机械的种类更多,还出现了桔槔、辘轳等复合机械工具。商代青铜工具和器械开始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到西周时期,青铜冶铸技术达到了高潮。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机械技术和制造工艺的诞生。青铜冶铸工艺在这一阶段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逐渐成熟的过程。商中期已广泛使用分铸法等先进工艺。这一阶段后期,陶范熔铸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总的来看,这一时期在动力方面由只利用人力发展为人力、畜力等并用。在材料方面由以石质材料为主发展为以木、铜质材料为主。在结构方面由简单工具发展为复合工具和较为复杂的机械。在原理方面从杠杆、尖劈等原理的利用发展为对惯性、摩擦、弹性和重力等原理的利用。在制造工艺方面经历了由石器制造工艺向铜器和其他机械工艺的转变。这些情况说明在这一时期中国传统机械技术已经形成并有了一定的发展。

在传统机械方面,我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领先于世界。以上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机械发展成就。

(二)近代机械发展时期

到了近代由于特别是从18世纪初到19世纪40年代,由于经济社会等诸多原因,我国的机械行业发展停滞不前,在这100多年的时间里正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和产业革命时期,机械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远远超过了中国的水平。

近代机械发展这一时期主要开始标志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开始中国开始开设机械制造学校,及机械制造工厂。到民国时期中国的机械发展又有了新的进展,1931年南京政府开始筹备中央机械厂,其设备状况较强。另外当时中国也能仿制一些进度较高的机器,如自动缫丝机、钨丝拉细机等。民营机械厂也迅速发展,如新中工程公司、永利化学公司机器厂、大隆机械厂、顺昌机械产等等。都体现了中国机械工程的发展计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但由于战争的关系这时代的机械工程发展受到了种种的阻碍。

(三)现代机械发展时期

机械密封原理 篇5

机械密封是靠一对或数对垂直于轴作相对滑动的端面在流体压力和补偿机构的弹力(或磁力)作用下保持贴合并配以辅助密封而达到阻漏的轴封装置,

2、机械密封常用材料的选用

清水;常温;(动)9Cr18,1Cr13 堆焊钴铬钨,铸铁;(静)浸树脂石墨,青铜,酚醛塑料。

河水(含泥沙);常温;(动)碳化钨,(静)碳化钨

海水;常温;(动)碳化钨,1Cr13 堆焊钴铬钨,铸铁;(静)浸树脂石墨,碳化钨,金属陶瓷;

过热水 100度;(动)碳化钨,1Cr13 堆焊钴铬钨,铸铁;(静)浸树脂石墨,碳化钨,金属陶瓷;

汽油,润滑油,液态烃;常温;(动)碳化钨,1Cr13 堆焊钴铬钨,铸铁;(静)浸树脂或锡锑合金石墨,酚醛塑料。

汽油,润滑油,液态烃;100度;(动)碳化钨,1Cr13 堆焊钴铬钨;(静)浸青铜或树脂石墨。

汽油,润滑油,液态烃;含颗粒;(动)碳化钨;(静)碳化钨。

3、密封材料的种类及用途

密封材料应满足密封功能的要求。由于被密封的介质不同,以及设备的工作条件不同,要求密封材料的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对密封材料的要求一般是:

1) 材料致密性好,不易泄露介质;

2) 有适当的机械强度和硬度;

3) 压缩性和回弹性好,永久变形小;

4) 高温下不软化,不分解,低温下不硬化,不脆裂;

5) 抗腐蚀性能好,在酸,碱,油等介质中能长期工作,其体积和硬度变化小,且不粘附在金属表面上;

6) 摩擦系数小,耐磨性好;

7) 具有与密封面结合的柔软性;

8) 耐老化性好,经久耐用;

9) 加工制造方便,价格便宜,取材容易。

橡胶是最常用的密封材料。除橡胶外,适合于做密封材料的还有石墨等,聚四氟乙烯以及各种密封胶等。

4、机械密封安装、使用技术要领

1)、设备转轴的径向跳动应≤0.04毫米,轴向窜动量不允许大于0.1毫米;

2)、设备的密封部位在安装时应保持清洁,密封零件应进行清洗,密封端面完好无损,防止杂质和灰尘带入密封部位;

3)、在安装过程中严禁碰击、敲打,以免使机械密封摩擦付破损而密封失效;

4)、安装时在与密封相接触的表面应涂一层清洁的机械油,以便能顺利安装;

5)、安装静环压盖时,拧紧螺丝必须受力均匀,保证静环端面与轴心线的垂直要求;

6)、安装后用手推动动环,能使动环在轴上灵活移动,并有

1、机械密封的工作原理

机械密封是靠一对或数对垂直于轴作相对滑动的端面在流体压力和补偿机构的弹力(或磁力)作用下保持贴合并配以辅助密封而达到阻漏的轴封装置。

2、机械密封常用材料的选用

清水;常温;(动)9Cr18,1Cr13 堆焊钴铬钨,铸铁;(静)浸树脂石墨,青铜,酚醛塑料。

河水(含泥沙);常温;(动)碳化钨,(静)碳化钨

海水;常温;(动)碳化钨,1Cr13 堆焊钴铬钨,铸铁;(静)浸树脂石墨,碳化钨,金属陶瓷;

过热水 100度;(动)碳化钨,1Cr13 堆焊钴铬钨,铸铁;(静)浸树脂石墨,碳化钨,金属陶瓷;

汽油,润滑油,液态烃;常温;(动)碳化钨,1Cr13 堆焊钴铬钨,铸铁;(静)浸树脂或锡锑合金石墨,酚醛塑料。

汽油,润滑油,液态烃;100度;(动)碳化钨,1Cr13 堆焊钴铬钨;(静)浸青铜或树脂石墨。

汽油,润滑油,液态烃;含颗粒;(动)碳化钨;(静)碳化钨。

3、密封材料的种类及用途

密封材料应满足密封功能的要求。由于被密封的介质不同,以及设备的工作条件不同,要求密封材料的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对密封材料的要求一般是:

1) 材料致密性好,不易泄露介质;

2) 有适当的机械强度和硬度;

3) 压缩性和回弹性好,永久变形小;

4) 高温下不软化,不分解,低温下不硬化,不脆裂;

5) 抗腐蚀性能好,在酸,碱,油等介质中能长期工作,其体积和硬度变化小,且不粘附在金属表面上;

6) 摩擦系数小,耐磨性好;

7) 具有与密封面结合的柔软性;

8) 耐老化性好,经久耐用;

9) 加工制造方便,价格便宜,取材容易,

橡胶是最常用的密封材料。除橡胶外,适合于做密封材料的还有石墨等,聚四氟乙烯以及各种密封胶等。

4、机械密封安装、使用技术要领

1)、设备转轴的径向跳动应≤0.04毫米,轴向窜动量不允许大于0.1毫米;

2)、设备的密封部位在安装时应保持清洁,密封零件应进行清洗,密封端面完好无损,防止杂质和灰尘带入密封部位;

3)、在安装过程中严禁碰击、敲打,以免使机械密封摩擦付破损而密封失效;

4)、安装时在与密封相接触的表面应涂一层清洁的机械油,以便能顺利安装;

5)、安装静环压盖时,拧紧螺丝必须受力均匀,保证静环端面与轴心线的垂直要求;

6)、安装后用手推动动环,能使动环在轴上灵活移动,并有

一定弹性;

7)、安装后用手盘动转轴、转轴应无轻重感觉;

8)、设备在运转前必须充满介质,以防止干摩擦而使密封失效;

9)、对易结晶、颗粒介质,对介质温度>80oC时,应采取相应的冲洗、过滤、冷却措施,各种辅助装置请参照机械密封有关标准 。

10)、安装时在与密封相接触的表面应涂一层清洁的机械油,要特别注意机械油的选择对于不同的辅助密封材质,避免造成O型圈侵油膨胀或加速老化,造成密封提前失效。

5、 机械轴封有哪三个密封点,及这三个密封点的密封原理

动环与静环之间的密封:是靠弹性元件(弹簧、波纹管等)和密封液体压力在相对运动的动环和静环的接触面(端面)上产生一适当的压紧力(比压)使两个光洁、平直的端面紧密贴合;端面间维持一层极薄的液体膜而达到密封的作用。这层膜具有液体动压力与静压力,它起着平衡压力和润滑端面的作用。两端面之所以必须高 度光洁平直是为了给端面创造完美贴合和使比压均匀的条件,这是相对旋转密封。所淫

6、机械密封技术的种类

当前采用新材料和工艺的各种机械密封的新技术,进展较快,有下列的机械密封新技术。密封面开槽密封技术近年来,在机械密封的密封端面上开了各种各样的流 槽,以产生流体静、动压效应,现在还在不断更新。零泄漏密封技术过去总认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机械密封不可能达到零泄漏(或无泄漏)。以色列利用开槽密封技 术,提出零泄漏非接触式机械端面密封的新概念,并已用于核电站润滑油泵中。干运转气体密封技术这类密封是将开槽密封技术用于气体密封。上游泵送密封技术即 利用密封面上开流槽将下游少量泄漏流体泵送回上游。上述几类密封的结构特点是:采用浅槽,且膜厚和流槽的深均属微米级,并采用润滑槽,径向密封坝和周向密 封堰组成密封和承载部分。也可以说开槽密封是平面密封和开槽轴承的结合。其优点是泄漏量小(甚至无泄漏)、膜厚大,消除接触摩擦、功耗和发热量小。热流体 动压密封技术它是利用各种形状较深的密封面流槽,造成局部热变形,以产生流体动力楔效应。这种具有流体动压承载能力的密封,称之为热流体动力楔密封。

波纹管密封技术可分为成型金属波纹管和焊接金属波纹管机械密封技术。

多端面密封技术分为双密封、中间环密封、多密封技术。另外还有平行面密封技术、监控密封技术、组合密封技术等。

7、机械密封冲洗方案及特点

冲洗的目的在于防止杂质集积,防止气囊形成,保持和改善润滑等,当冲洗液温度较低时,兼有冷却作用。冲洗的方式主要有如下:

一、内冲洗

1。正冲洗

(1)特点:利用工作主机的被密封介质,由泵的出口端通过管路引入密封腔。

(2)应用:用于清洁流体, p1稍大于p进,当温度高或有杂质时,可在管路上设置冷却器、过滤器等

2。反冲洗

(1)特点:利用工作主机的被密封介质,由泵的出口端引入密封腔,冲洗后通过管路流回泵入口。

(2)应用:用于清洁流体,且p进

3。全冲洗

(1)特点:利用工作主机的被密封介质,由泵的出口端通过管路引入密封腔,冲洗后再经管路流回泵入口。

(2)应用:冷却效果优于前两种,用于清洁流体,且p1与p进和p出相接近时。

二、外冲洗

特点:引入外系统与被密封介质相容的清洁流体至密封腔进行冲洗。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体会 篇6

黄永涛

接触机械原理这门课程一学期了,而这学期才是我真正感受到了一个学习机械的乐趣以及枯燥,被那些机械器件、机件组合而成的机器所吸引,尤其是汽车、机器人、航天飞机等机械技术所震撼,感慨机械工作者的伟大。然而这种激动就在接近本学期结束之时,终于实现了,我们迎来了第一堂机械课程设计。

由于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脱离老师的管束,和同学们分组探讨自动送料冲床的结构设计,把学了一学期的机械原理运用到实践中,心中另是一番滋味!

在设计之前,指导老师把设计过程中的所有要求与条件讲解清楚后,脑子里已经构思出机构的两部分,即送料机构和冲压机构,把每一部分分开设计,最后组合在一起不就完成整体设计了吗?这过程似乎有点简单,可是万事开头难,没预料到这个“难”字几乎让我无法逾越,如槽轮间歇机构,要满足送料间歇条件,就必须按照规定的运动规律即参数,设计一个满足运动条件的槽轮机构,这是机械原理课堂上没有讲过的,因为这部分只是课本了解内容,但涉及这个槽轮机构对整个课程设计来说又是势在必行的,所以我跟郑光顺跑到图书馆,恨恨地找了一番,终于借到与这次课程设计有关的六本参考资料书,拿回来后一本一本地看下去,把槽轮有关的内容一一浏览,结果,令我们欣喜的是这槽轮机构的各种参数都被罗列出来了,而且还有一道例题,按照例题的思路很快地设计出了槽轮机构,即送料机构设计完成。

做成了槽轮送料机构,我们的冲压机构有存在很大的难题,将凸轮机构和连杆机构组合完成一个特定的运动,这是没有学过的,凸轮机构倒是很容易地算出来了,但是连杆机构既要满足角度条件又要满足高度条件,解析法是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弄懂的,为了争取时间我们只能选择图解法了,组长张瑞朋和郑光顺大晚上的坐在电脑旁边,用CAD作图,用QQ语音进行交流,高科技显然被引进了我们的课程设计,两位“工程师”边做图边把存在的问题说出来,最后在他们二位加夜班的情况下,与第二天早上突破了这个难题。与此同时我们另外五人也拿出了两套备用方案,各自完善了参数。一周后方案基本完成,进入作图阶段。但在作图之前经过七人反复讨论决定采取第三套凸轮连杆组合方案,因为这套方案可以很好地满足急回这一特性,而其他两套方案都在这一特性上欠缺,方案的选择就这样尘埃落定了。

作图可以说是学机械的家常便饭,不过这最基本的功夫又是最耗时、最考验人的耐心和细心的。从本周一起2张2号图纸必须在周三完成,将我们设计机构完全呈现出来。由于我们组合机构比较复杂,所以除作最基本的结构件图外还得完成结构件图的侧视图,以便答辩时老师能够读懂我们的作业,这一任务无疑加大了我们的工作量,最为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周二下午一点钟到工作室后,为了在晚上离开前完成图纸,一直作图到晚上九点钟,下午五点那时肚子实在饿得不行了,就干脆把快餐叫到工作室,几个人在一起呼呼呼地吃了一顿特殊的作图晚餐,这样的事情在毕业后也许将成为同学之间的一段美好的回忆了。

周三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完善图纸。准备好一切后,等待周四的答辩到来。只希望我们组能够在答辩中取得好成绩,即过程与结果的双重完美,当然这是本次课程设计的最完美的结局。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篇7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类学生在大学四年中接触“工程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此阶段的学生对机械设计所需的基本知识还没有学完, 多数人还不知道什么叫设计, 如何进行设计, 课程设计与课程作业有哪些不同。因此, 如何进行好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一、认真选题, 立足于创新能力培养

为保证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的得到一定的培养与训练效果, 使学生及早树立工程设计观点, 课程设计首要一条是选题。选题的原则是:

1. 题目是以运动方案设计为主。

以改变传统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以分析为主的作法。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得到训练、发挥。题目不给运动简图 (至多给出参考图) , 运动设计方案由学生独立提出, 经分析、比较后确定最佳方案。使学生真正受到一次运动设计的训练。

2. 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多样性。

给出的题目尽量包含各种运动形式的执行机构:如移动、转动、摆动或间歇运动等;尽量包含各种传动机构:如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或组合机构等。题目的多样性避免了相互抄袭, 培养了自学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 激发了全班学生的设计热情和兴趣。

3. 题目的真实性, 同时要考虑教学特点。

当然, 题目最好全部来自工程实际。但考虑到学时, 学生现有知识面及所达到培养, 训练的教学目的, 也不可能完全是真实题目, 题目要有一定的深度、广度, 有一定的工作量, 使学生得到较全面的训练。

4. 题目尽可能结合专业, 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如我校的食品机械专业, 选清洗瓶子的推瓶机构设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选机床的刀具进给机构和工作台的转位机构设计;材成专业选半自动平压模切机机构设计;机械设计专业选铁板输送机构设计等。题目与本专业有机的结合, 使学生对设计具有现实感, 认识到他们的设计不是纸上谈兵, 可激发学生认真对待设计。

二、改变辅导方法, 引导学生创新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各专业学生的一次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 对一个简单的机械系统进行较全面的设计的初步训练。因此, 题目选定后, 如何启发学生构思, 开拓思路, 丰富设计技巧和方法, 对每一位指导教师, 是极为重要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辅导中要逐步引导学生, 启发学生的创新意思。我们以典型机械为例, 分析传动原理、机构的组合以及构思的思路。例如:洗衣机, 如构思象人工那样搓洗动作的机器, 动作就相当复杂, 也难以实现。而目前的洗衣机是利用水波穿透布层纤维孔进行洗涤, 当然简单多了。再如, 加工齿轮, 可用仿形法, 也可用范成法。在范成法中既可用插齿又可用滚齿, 完成同一工作任务, 可有不同的工作原理和方法来实现, 当然机构的组合, 传动系统也不一样。学生可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其优缺点。通过逐步的启迪, 既消除了学生对设计的畏难情绪, 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

为克服时间短、任务重的矛盾, 我们采用提前布置题目的方法, 使学生有较充分的熟悉题目、思考的时间。在教师启发之后, 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展开了方案的构思。有的忙于草图设计, 综合最佳尺寸;有的下到实验室、工厂参观实际的机器, 例如到食品机械实验室参观洗瓶机;有的忙于查找资料。同学之间展开相互讨论, 使个人的智慧和创造性在集体的“激智”和“集智”的条件下进一步完善和发挥。同时指导教师也参与讨论, 但仅起引导启迪作用, 不作结论, 目的是使学生们有足够的设计空间, 他们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让同学们大胆去想。这样完全打破了以前课程设计那种吃现成饭、抄袭和依靠教师的被动局面。最初学生感到很不习惯, 但也不得不自力更生, 挖掘自己的灵感。经过艰辛的努力, 最终都能完成自己的设计。由于题目的多样性, 学生构思出来的方案很多, 有些较新颖的构思, 出乎教师预料。当然, 有些方案可能在具体的尺寸设计时, 不一定能实现。但对学生来说, 也是一个极好的训练过程。根据设计水平, 创新点同样可给高分, 以肯定他们的劳动成果, 鼓励创新精神。在辅导时也应及时发现问题, 对行不通的方案应向学生指出, 耐心解释原因, 以保证设计进度。

为配合课程设计, 在机械原理课程教学中和课外向学生提供了各种学习实验的条件。例如:提供典型的创新机构设计的实例录像, 向学生展示机械设计的全过程;开放机构拼装实验台, 供学生们在实验台上试凑、选型拼装、构思传动方案和验证自己的设计;全面开放实验室, 向学生展示典型的机器、机构实物, 供学生参观学习, 以启发他们的设计思路;向学生们提供必要的参考书目录, 鼓励他们到图书馆检索查阅;展示往届的优秀设计作, 以激励他们努力去创新, 增强他们的设计自信心。

三、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注重现代设计方法的应用

具体方案的实现, 最终要通过图和计算结果来表达。绘图能力, 图文表达能力, 是工科学生的最基本技能。我们改变了以图解为主的作法, 同时避免有些院校只以解析法为主, 忽略绘图基本技能训练的现象。我们采取以图解为主, 注重解析法, 加强电算能力的训练。

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应用计算机, 更有其特殊的意义。学生在一年级学习算法语言后, 到课程设计时, 还是第一次使用计算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他们对用计算机设计有浓厚的兴趣和较高的求知欲。因此, 我们尽量创造条件, 使学生得到上机和绘图的综合训练。考虑到学生现有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水平, 以及时间关系, 教师将较难, 工作量较大的计算通用方法编好子程序存入机中, 以便学生直接调用。一般情况下, 教师只指明逻辑思路和易错之处, 程序由学生自己编写。通过这样的改革实践, 大多数学生可独立编写出自己设计题目中所需的计算程序, 并能上机调试通过, 比我们预料占用机时要短。学生不但进一步熟悉算法语言计算机绘图, 更重要的是初步学会了用计算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方法。

四、采取答辩, 客观地评定学生课程设计成绩

以往由于学时较紧, 机械原理的课程设计只依靠图面质量和设计说明书评定成绩。这样做有很多不足之处, 其主要体现在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设计能力。例如, 有的虽然图面质量乍看不错, 说明书也较整洁, 但设计能力究竟如何, 却不能准确掌握, 较难给出较合理的成绩。采取答辩, 不仅可真实地检验学生的设计能力, 而且可进一步了解每个学生对所设计问题理解的深广度。这样做对学生有一定的压力, 但也是动力, 迫使他们在设计时对每一步, 每一个细节都要问一个为什么?去更深入的思考、钻研。面对面的答辩, 教师可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 提出相应的问题, 检查学生对设计掌握的程度, 同时指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 对学生也是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显然, 对机械原理辅导教师来讲, 工作量增加了很多。但只要对教学有益, 大家都自觉地乐意坚持这样做。

五、结束语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课题。随着时代对人才要求的不断变化,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紧跟时代步伐进行改革、探索和尝试。在改革中, 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知识结构的变化, 积累了经验, 同时也使教师面临着挑战, 要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我。而改革的更大的收获是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生受益匪浅。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方法, 创新能力, 实际工程设计能力, 为后继课程的学习、设计以至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摘要:以运动方案设计为主线, 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 以现代设计方法为手段, 对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改革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并介绍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姜琪.机械运动方案及机构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

[2]裘建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张美麟.机械基础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研究[C].机械类课程报告论坛2007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解析石油机械密封的工作原理 篇8

关键词:石油机械密封;工作原理;失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TS6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b)-0000-00

在实际的石油化工生产中,常会有一些有害流体产生,为了防止这些有害流体外流,往往会把它们封装在专门的装置中。在石油化工生产中机械密封装置因其所存在的优势而被普遍应用,机械密封是接触式密封的一种,保证机械密封的正常运转是系统装置与设备进行安全生产以及长周期运行的重要前提基础和保障。为了保证石油机械密封能够更好的运行,就应该对其工作原理进行分析,不断的改善机械密封装置,促进石油化工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1石油机械密封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1.1石油机械密封工作原理

机械密封,通常被形象地称为“端面密封”,其是一种避免有害流体流出的装置,在工作原理上,主要是借助于流体的压力和磁力的作用提高密封效果,使垂直于旋转轴线的端面保持贴合并且相对滑动,从而提高了密封的质量。在石油领域中所使用的机械密封在原理上与普通的机械密封基本一致,是在弹簧力与介质压力的作用下,非旋转环紧密地贴合到旋转环上,在旋转的过程中,双方实现相对性地滑动,介质的径向流动就会被阻止,此时所形成的摩擦副即为机械密封的主密封。弹簧与介质压力的向下推动,会对于摩擦副经过摩擦所受到的损害进行补偿,从而能够保持密封端面之间紧密接触的持久性。机械密封的密封圈作用,还可以对于环和轴之间所产生的缝隙进行补偿,以避免有液体从缝隙泄露。在非补偿环和压盖之间所采用的是非补偿环辅助密封圈,其可以避免介质从这里流出。在实际的应用中,石油机械密封的辅助密封圈并不会有相对的运动状态,属于是静密封。另外,在密封圈的选择上,一般会选择使用“O”形圈,也可以使用垫片来进行处理。

1.2石油机械密封特点

机械密封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密封端面(动环和静环组合)、辅助密封圈、缓冲补偿部分(以弹性元件组成)、促使动环能够随着轴旋转的传动部分。从石油机械密封的特点上来看,主要表现在其使用寿命较长、可靠性高、泄露量小、功耗较低,并且不必经常进行维修,对轴的磨损小,能够很好的适应实际生产过程中较高的密封要求,例如高温、低温以及真空的环境状态下,或者是各类腐蚀性强的物质,都要采取特殊的密封措施。对于设备装置的密封,机械密封是最为关键的,但是由于其机械密封结构相对复杂,所以,即便是存在着很多的密封优点,鉴于其在制造和安装的过程中,对于精准度的要求很高,导致了成本提高,而且对于维修人员的技术要求也会很高。因此,保障密封工作的可靠性,对于延长石油机械密封的使用寿命是非常必要的。

2石油机械密封失效的原因及对策

2.1失效原因分析

2.1.1由于压力导致机械密封失效

在机械密封中,若密封压力腔内的压力超过了其可承受的范围,则其密封端面比压,从而导致液膜难以更好的形成,甚至会出现端面磨损严重的现象,与此同时,也会使发热量增多,致使机械密封零件变形。当工作压力出现波动的现象,会使弹性变形量以及密封效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泄漏量也会随着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2.1.2因为介质腐蚀引起机械密封失效

首先,机械密封的表面在腐蚀性介质的作用下遭到严重的腐蚀作用,在强烈的腐蚀作用下,并且时间上延续较长,就会将石油密封机械的某些密封部件穿透,从而导致泄露现象发生。其次,在介质腐蚀与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弹簧和金属波纹管会出现破裂的现象;第三,机械密封装置上的碳化钨环一般是要焊接到不锈钢座上面的,在使用的过程往往会出现不当操作,就会导致不锈钢座出现晶间腐蚀。

2.1.3高温致使机械密封失效

第一,导致机械密封失效的一项重要因素是常高温油泵,诸如减压塔底泵、油浆泵、回炼油泵等出现热裂。在干摩擦的作用下,或者抽空、冷却液中断、以及密封面中混入杂质等因素,都会造成密封面的环表面出现径向裂纹。第二,密封机械的常用部件碳-石墨环,很容易出现石墨碳化,从而造成了机械密封失效。这主要是由于碳-石墨环必须在零下105到250摄氏度之间进行工作,一旦超过了这个温度范围,就会发现有树脂从碳-石墨环的表面析出,进而在高温状态下,摩擦面周围的树脂就很容易被碳化,当有粘结剂出现,就会因发泡软化而导致机械密封失效。第三,对于一些橡胶辅助密封件,诸如氟橡胶、全橡胶以及乙丙橡胶等,如果超出了被允许的温度范围,就会由于老化而失去弹性,从而出现了变硬、龟裂的现象,机械密封失效。目前所使用的机械密封主要是以柔性石墨为主要材料,其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的性能,但由于回弹性较差,很容易在外在环境的影响喜爱发生脆裂,使机械密封失效。

2.2相应的解决对策

1、对于密封机械的选型,要根据转动设备的作业环境和工况来选择,一些辅助设施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高温的环境条件下作业,所选择密封环就要具有耐高温性,石墨、钴基碳化钨等都是较好的选择。此外,还要配置必要的密封冲洗设施,以起到冷却、润滑、以及净化的功能。

2、对于石油机械密封的日常使用,要按照规范,并注意维护及保养。介质和工作环境对于对机械密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那么,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就要按照规程正确操作,做好设备的密封巡检工作,对于转动设备的运行状况时时关注,严格控制介质的特性指标,以免机械密封使用环境的工况发生变化。

3、加强机械密封的检修质量。对于密封配置要进行常规检查。重视检修质量,在密封配置过程中,对于保持密封元件要轻拿轻放,保持清洁完整,依照检修规程来合理的调整间隙及配合。比如,机械密封面间隙以及弹簧比压等,此外,还要注意避免使泵的振动幅度过大,尤其要注重转子的动平衡及对中找正。

3总结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无论工业生产还是日常生活,对石油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在石油化工领域中,机械密封显得日益重要。石油机械密封在实际的工作中,其工作环境可能是气态、液态、或者汽液态,若机械密封介质的沸点较低,当机械处于运行状态的时候,就会升高温度,密封介质就会被挥发,此时,密封的作用就很难发挥出来。注意选择石油机械密封,并按照的相关的规范进行操作,只有这样才会让石油机械密封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转,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相关的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机械密封的工作原理及其自身的特点,促使机械密封在石油化工领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优势,更好的促进石油化工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雪光.石油化工生产常用机械密封形式及失效原因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08):339—342.

[2]梁伟刚.浅谈石油机械密封的工作原理[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21).

[3]蔡仁良,顾伯勤,宋鹏云.过程装备密封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15.

[4]张振,赵春艳.探讨石油化工生产常用机械密封形式与失效原因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2(07).

上一篇:贵宾客户答谢会下一篇:xx年乡镇民政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