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

2024-09-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会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共16篇)

学会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 篇1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教育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各任课教师的纽带。是家庭、社会等各种教育因素的协调者。

班主任的工作千头万绪,复杂繁琐,既是艰巨的,也是光荣的,有乐趣的。如果要创建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良好班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要具备强烈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外,具有科学的管理方法也至关重要。我认为“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记得有一句经典的话:如果你握紧双手,抓住的仅仅是空气;而你张开手掌,触摸的是整个世界。其实,教育学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很多时候,我们当老师的多数提倡狠抓严管,要学生惧怕老师,要学生的一举一动均在自己的视线之内。于是,为了掌控班级情况,就有了私下打探学生情况的做法,甚至不惜培养告密者、安插小特务。彼此的不信任,导致师生关系的疏远。从而导致班级越难管理,学生会认为班主任专制,因此个别有个性的学生会故意与班主任对着干,反而不利于良好班风与学风的建设。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也就是说要充分调动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自主性,独立性。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要让学生离开了教师的管理和呵护,学生同样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孩子的自我价值才得以体现,教师的教育才算真正的成功。这样就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自我实现的班级环境。让教师的专制被民主,开放所取缔,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尊重并信任学生,放权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成为班级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

一、让学生参与班规的制定,促学生自我管理 俗语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要建设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良好的班集体,必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班规。以前的班规是用来管制和约束学生的,大部分同学带有抵触或不满情绪,不利于学生行为习惯的自我塑造和良好道德素养的自主养成。因此,我尝试着让全班学生一起参与班规的制定,制定一个较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过程评价机制,班级制度中每一个要素都必须充分考虑对人的本性的尊重。比如:可以自己先订个初稿,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反复修改才能定下来,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还可以不断的改进、完善。而且班规中要更多的体现以生为本,毕竟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能按照班规一成不变,有时候学生的违纪是有特殊原因的,那也要适当的灵活变通,体现人性化。如我班曾经有过这样的现象:我班在不同时期有两位同学迟到了,一位是家里的锁坏了,早上上学时开不了家的大门,一家人都在困在家里,一大早开锁的店铺又还没有开档做生意,怎么办呢,只能在家干等,等到了8:00左右就打电话给邻居,叫邻居帮忙找开锁的上来开锁,这样才得以出来,以致上学迟到了,这是无法避免的,对于这种迟到不能责怪更不能处罚。另一位同学家住的比较远,坐公交车上学,有一次,公交车在快到学校门口时坏了,他看了一下表,要一下子修好是不可能的,于是,他快步跑回学校而迟到了几分钟。对于这种情况,老师不但不批评,还要表扬他拼命跑回校的那种精神,这是值得全班同学学习的。把重点置于对“个体”行为习惯塑造上,尽量弱化由于“扣分”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每一次扣分都既能给学生偏离正常轨道后,给予他及时的提示,同时又找到“行为矫正”的内在动力,进而达到行为塑造的功效。从而达到了制定班规的目的。

二、培养优良的班干部队伍,让学生“分权”、“分层”管理

班干部作为班主任的助手和全班同学的带头人,既是联系师生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又是班级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因此,班干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班级的和谐发展。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的选拔任用是关键的因素,培养好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不仅能培养班干部的各种能力,更能促进良好的班风与学风,同时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因此,我在选拔班干部时我通过毛遂自荐、同学推荐竞选等方式进行选拔,尽量扩大班干部的层面,让大多数同学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当中,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班级的凝聚力,促进班级和谐发展。设立试用期为一个月,在这一个月中由同学、科任老师、班主任等观察,最后确定班干部人选并公布。班干部是全班同学的榜样,实行班级工作“分权”“分层”管理,班干部、课代表、小组长等都应当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相互制约,力争做到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做,使班级工作更加有序。要求班干部在学习生活中能起到表率作用;热心班级工作,为班级服务有激情和责任心。

定期对班干部的工作能力进行培训指导,组织他们学会制定计划及具体措施,并鼓励全班同学对班委会成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鼓励班干部放手工作,并和他们一起探讨工作方法,倾听同学们意见和工作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出主意,找方法,释难点,不断给班干部创造工作锻炼机会,树立班干部在同学中的威信,不断提高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同时必须严厉批评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并带动其他同学,促进整个班级树立良好班风。

三、把竞争机制引入到班级管理中,促使学生自主管理

一个优秀的班级,应该有团结进取的班风和勤奋钻研的学风。即“班风正,学风浓”。当这个班级已经形成了“班风正,学风浓”的风气时,那么,这个班集体就是充满活力和生气的班级,这个班级的学生就是自律性、自觉性较强的班级。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自主的管理自己,班主任担任的更多的是是引导学生、提醒学生向更良好的方向发展。那么怎么形成“班风正,学风浓”的风气呢?本人认为有效的做法是:把竞争机制引入到班级管理中。

当今时代是充满竞争的时代,在竞争中求发展,在竞争中求生存。把竞争机制引入到班级管理中。如我在班级管理中采用了“评选优秀班干部、最佳科代表、出色小组长、纪律之星、全勤之星、学习之星、进步之星”等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参与竞争,可以使学生在竞争中增强竞争意识、提高竞争能力,促使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每个月把评选出来的优秀“小主人”的事迹张贴在学习园地中,并通过校讯通向家长发喜报,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各层学生能形成自我的管理意识,指导班级看作自己的家,努力搞好本班,有“班荣我荣,班耻我辱”的意识,而班干部就要做到以身作则,成为同学的表率和榜样。

同时,在竞争中,更强调一种合作意识,使他们看到只有合作起来,团结起来,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使学生能尝试建立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轮流让学生主持班会,引领学生自我管理

教育不是塑造,而是唤醒。唤醒学生的激情与责任心感,让他们做一个团结进取、敢做敢当、充满激情、顶天立地的人。唤醒学生的良知与爱心,让他们成为一个诚信明礼、明辨是非、人格健全的人。唤醒学生的创新欲望与个性发展,让他们做一个有主见、有思想的人。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让他们成为一个爱学习、有知识的人。

怎样来唤醒呢?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重要阵地。班主任可以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种班会活动。那么,怎样组织和召开主题班会,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作用呢?

学生是主题班会的主人。主题班会要以学生为主,用学生的思维去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并把班会交给学生,让他们做班级的主人,让他们通过自己身边的事例去真切的感受与感悟。我的做法是:作为教育主阵地的主题班会,同时也是学生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一个绝好舞台,教师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培养学生自己主持开展主题班会活动的能力,通过主题班会使学生自行处理班级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针对班级中的现象及自己的困惑等加以讨论、争辩,还可以就争论的焦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拿出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及应对措施。同时,通过活动让学生明辨是非善恶,懂得什么应该做,什么应该摒弃,从而使学生养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如今学期,我组织学生主持了《男女生该如何正确交往》《感恩的心》《自律与成功》《拼搏.圆梦》等主题班会,学生都能从中有所感悟,有所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主题班会要灵活多变、形式多样,例如:讨论、故事、表演、辩论、演讲、活动等等,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或者生活认识等综合性体验来增强主题意义。

让学生主持班会,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还可以促使学生的自律,增强对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学会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 篇2

一、在制度建设中体现学生自主管理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学生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是现代班级管理的必然要求。学生要学会自我教育, 教师就要让学生处于主体位置, 进行自主管理。班级制度是班级全体学生在民主和自由讨论的基础上, 从品德、纪律、学习和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制定出来的规章制度。让学生把班规转化成行为, 班主任要健全外在的强化监督机制, 使学生行为由监督到自觉再到自我教育逐步过渡。

1. 班主任要发挥班干部的核心作用。

班级制度的实施离不开班干部, 只有班干部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其余学生就会自觉遵守班规, 发挥自主意识。班干部队伍是班集体的核心力量, 班主任要经常向班干部阐明自主管理的意义, 并提出要求:要以身作则, 身先士卒, 从小事做起, 从我做起;要积极开展工作, 大胆管理。在刚开始时班主任一定要协助班干部, 精心指导, 寻找恰当的时机放权给班干部, 培养班干部基本的组织领导能力, 树立学生的自主意识。

2. 丰富班级的管理角色。

根据班级实际, 让更多的学生担任集体职务, 服务于集体。在班级管理中, 实行“一人一岗”制, 班主任不是指定某学生任某职, 而是让学生发现岗位, 引导学生设立岗位。通过角色互换, 换位思考, 逐步提高学生自我约束的自觉意识。平时, 利用“悄悄话信箱”等途径广泛采纳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建议, 每两周召开一次班干部会议, 由班长主持讨论存在的问题, 班主任听取意见后加以点拨, 逐步提升班干部的管理能力。

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调动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

班主任应该每时每刻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使它发扬光大, 逐步提高他们的自主意识。有些同学由于成绩不好、纪律较差、自制能力不强而经常感到自卑, 在班级中十分消沉, 更别说树立主人翁意识了。这就要求班主任对他们在各项活动中取得的成绩, 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思想上的矛盾解决了, 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班主任只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善于提出一些鲜明生动、切实可行的要求, 就能发挥激励作用, 使他们扬长避短, 从而使全班学生为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而加强自我管理。

三、在日常小事中渗透自主管理意识

日常小事中蕴藏着无限教育良机。在一个班集体里, 同学之间有时会为了一点小事斤斤计较, “告状”现象时有发生, 让班主任十分头痛。这时候, 班主任要教育学生把自己当成班级的主人, 有了这种意识, 学生就会自觉主动地去解决遇到的问题。学生只有学会了尊重他人, 才能互相宽容和谅解。同学相处, 由于个性、生活方式、处世态度不一样, 矛盾纷争在所难免。因此, 一旦矛盾产生, 班主任要教育学生即使错在对方, 也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分析。这样同学之间就能相互宽容, 从而增进团结, 促进班集体建设。

四、留给学生自主选择和发展的空间

班级自主管理需要有一个宽松、个性化和激励性的环境, 班主任要尽可能为学生创设自主发展的空间, 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一个全方位自主成长环境, 让学生真正成为班集体的主人。在这个过程中, 让每一个具有主人翁意识的学生在班集体中健康地成长。

总之, 实行自主管理, 使每一个学生从单一的被管理者成为管理者, 他们既是被管理的客体, 又是管理的主体, 处于管理和被管理体系之中。这样, 民主意识就能增强, 从而提高管理的积极性和对班级的责任感。事实证明, 自主管理体现得越充分, 学生的积极性就越高, 班风学风就越浓。

学会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 篇3

【关键词】 问题教学法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提高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10-050-02

个人认为作为一名初中老师,职责不仅仅是教书育人,还要深入的贯彻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怎样才能算得上高素质?我认为课堂上能够对相关内容提出问题,并查找、收集大量资料,并对这些资料作出分析、判断、评价,最终得出结论,这就是高素质的表现。怎样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呢?“问题教学法”就成了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追求。

缘由

由于学校工作的调整和安排,和另外一个专业的地理老师一起任教地理。那时的我好像拿到的是一块烫手的山芋,不知道如何是好。于是我每天都搬着凳子去听课、学习,回来后备课,查找大量的资料,然后再信心十足的去上课,好像来不及去思考什么。每节上课的模式都是先讲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再讲相关地区的经济、人口、城市等内容。课上的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

半年下来,我发现无论是大洲、地区、还是国家,每节上课的模式都是先讲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再讲相关地区的经济、人口、城市等内容。为什么每节课的内容安排这么相似?地理位置、地形、河流对人口的分布、城市的分布、经济的发展有着什么样的影响?那么多的大洲、地区、国家,为什么偏偏要讲这几个?

孔子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带着这些疑问,我请教其他老师,查找大量的资料,对比、分析,终于把这些问题都理清楚了。很有成就感!

这时不禁想起我的学生,他们会有不懂的问题吗?他们会自己解决问题吗?我有没有给学生创造机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呢?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

现状

每天都忙着备课、查找资料,把自己不懂的问题尽量弄懂,便于把课上的简洁、易懂、有条理。也尽量的找更多的资料:图片(动物、植物、美景、美食)、视频(人文的、自然的)、音乐、故事,来吸引学生,提起他们的兴趣。

可是每天走上讲台以后,都是这样:导入、授新……

请同学们看到亚洲轮廓图,我们一起来分析它的地理位置,包括半球位置、维度位置、海陆位置。

请同学们观察亚洲的地形图,哪边颜色浅是平原?哪边颜色深是山地、高原?哪里是盆地?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亚洲的地形地势特征是……?

知道了它的地理位置我们再来分析它的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等特征,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这样的课堂,问题的提出和问题情境的设置仅仅局限于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或者过于简单、肤浅,或者过于单调,学生回答了也没有成就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有时甚至不等学生回答,老师就急于把答案说出来了。即使给学生留有机会,留有时间,学生也是不愿意参与进来的。

久而久之,学生渐渐的管不住自己了:上课有写其它作业的、有讲小话的、有睡觉的、有走神的、画画的,上课了没有几个人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的。面对如此状况,我既恼怒又生气,但是为了不激化师生之间的矛盾,只好装“淑女”,故意提问他们,收了他们的作业本,提醒他们不要睡觉、不要讲话,否则会怎样。刚开始,学生还有所收敛,可是好景不长,便又开始变本加厉。这时的我不仅仅是沮丧,更有挫败感。怎么办?单凭“武力”镇压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反思

我私下里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向他们了解情况,有些孩子不愿意说,有些倒挺直爽。“老师,每次上课都是这些内容,没有什么新鲜感。”“老师,好像每次都在讲什么半球位置、维度位置、海陆位置,然后就是分析地形、河流、气候等地理有关的知识,再不然就是人口、城市、经济,这些我好像都会。”回过头来想想的确每节课都是这样的模式,自己讲的也挺乏味,更别谈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了。

美国教育家、哲学家杜威认为:“教育的根本点在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育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围绕学生的兴趣、需要等进行组织,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处于教育活动的中心地位。唯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的从教育中形成自己的感受和经验,才能从这些感受和经验的积累中、变化中,进行比较、判断和选择,把某些经验内化到自己的知识、行为结构中,形成自身的发展。”而我打着完成教学目标、赶进度的幌子,剥夺了学生发展的权利?我也该想办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放手”

于是我尝试着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课后让学生根据相关内容设计问题,并自己收集、筛选、整理有关的资料,分析问题,最后得出结论,并可制成PPT。课堂上同学们在我的引导下自己做老师,展示自己的问题,要求大家思考并回答,也可以展示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遇到有难度的问题,大家可以讨论,我做适当的引导,最终形成较合理的观点;遇到有分歧的问题,同学们可以分组辩论,这个过程同学们可以找到最佳“辩手”,又可以形成较一致的观点。

我会把学生没有提出的问题重点指出,错误的地方及时的指出,让学生们再讨论,再查找相关资料,得出正确的结论。

比如上《澳大利亚》时,同学们播放了澳大利亞旅游宣传片,并提问:你观察到了哪些美景?你发现了哪些动植物?视频里提到了哪些城市?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更考察了同学们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讲到“大自流盆地”时,学生不仅清晰的解释了什么是大自流盆地,还提问:自流井对澳大利亚农牧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同学们经过讨论、查资料得出澳大利亚的牧业发达,不仅仅是气候的影响,还受自流井的影响,井水中矿物质的含量高,不宜灌溉农田,但可供牲畜饮用。

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们有补充的、有指出错误的,课堂虽然有时会吵闹,但是大家都是在用心的读、听、思考。在实施“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学生收获很大、进步很大,不再像刚开始那样害羞、说话结结巴巴,没有问题或者不敢提出问题,内容讲的啰里啰嗦重点也不突出。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还时不时的传出笑声、掌声。

收获

在“放手”的这段时间里,学生们再也不会觉得老师不如他们,老师也很辛苦;他们的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很快提高;讲话能力得到了训练、胆量不断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评价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最重要的是课堂纪律有了很大的改观,课堂效果有了明显的进步。

而我也乐得“清闲”,看着他们动手、动脑、动口,看着他们进步、发展。

如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篇4

信宜市大成双乐小学 阮梅

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目前广大教师已经熟悉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我们也同时看到,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大都还浮于表面。比如,很多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仅仅是将课文泛泛地读一遍,大致了解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或者是找出课文中的几个生字词,查一查字典;很多课堂上,学生刚刚进入到自主学习的情境中教师就匆匆收场,学生缺少潜心阅读课文的机会,缺乏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感受、体验和理解自然肤浅。让学生的自主学习不断走向深入,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我认为当前教师应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切实做到以下三点:

一、创设良好氛围,激励自主学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给读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强烈的学习责任感,让学

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应创设自学氛围,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应教绐自学的程序与方法,采用一读(将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脉络,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二思(看一看“预习提示”,读一读课后思考题,明确新课要学什么);三写(即认真读课文,深入思考,在文中圈圈画画,记下疑难,写下感受);四用(即使用工具书,迁移旧知识,初步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自学时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由教到学有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缺少的,老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但不要扮演包办代替的角色。

2、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乐学。动机是内驱力,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激励的力量。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这种内驱力就能把学生内部的精神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有效持久地投入探索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烈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要和渴求,并在兴趣的激励下形成探索动机。转贴于 中国

3、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愿学。教师要转变角色,努力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生说生评,生说师评、师说生评等形式,让学生自己获得问题的解决,使

学生走向成功,体验到成就感;适当组织学习竞赛,开展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愿学、乐学。

(二)提供自主形式,关注自主过程

学习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过程。布鲁纳说:“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要培养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是提供自主学习的最佳形式。学生只有直接参与探索新知识的全过程,才能领悟知识的奥秘,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优化教学过程的根本要素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的内涵十分丰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更多地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他们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实验。让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要做到七个“让”:即课文让学生自学,字词让学生自己掌握,段意让学生概括,问题让学生发现,方法让学生寻找,重点让学生思索,难点让学生突破,真正让学生参与每节课的全过程。参与要多样化,如质疑问难是一种创新精神的反映,是学生思维参与的标志。学生能提出问题,那怕千奇百怪、荒诞离奇,只要学生积极参与了思维活动,教师就要悉心引导,让学生思维的火花最终成为知识学习和创新的火种。

关注自主学习的过程,其最佳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评价。学是核心,导是关键,评是学生求知的催化剂。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堂提问的梳理精当,而且体现在处理反馈信息的应变能力上。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反馈的重要途径,它的作用并不仅限于让学生了解自己与目标要求的距离,还应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坚定学习的自信心,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当学生答错问题时怎么处理?----是鼓励引导、点拨开窍,还是训斥挖苦,简单的否定,甚至罚站?前者能使学生感到老师态度诚恳,评价中肯,自尊心受到了保护,进而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求知冲动,以良好的心态进入学习探索中;后者则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挫伤学习积极性。因此,反馈和评价,不仅是学生认知过程的需要,更是开放式教学和融洽师生情感的需要。

(三)鼓励“人自为学”,培养自主精神

学会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 篇5

摘要:

目前的中学英语教学面临着很多的困惑,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材的内容变得越发新颖,但是难度与容量的增加使很多教师与学生不能适应。从而使英语教学只停留于形式,没有真正地成为传承知识、文化与情感的纽带。本文通过分析目前英语教学的现状,从英语学习活动的层次,自主学习的特征以及运用自主学习的策略等方面对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激发学生动机,化被动为主动,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关键词:自主学习;学习活动;学习策略;激发动机;评价体系;

Ⅰ、教学现状

“费时较多,收效较少”是目前英语基础教育的形象写照。新课程的出发点是更有效的进行素质教育,但教材的改革以及学生与老师的不适应性,使得英语教学并没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没有通过语言教学真正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学生表达情感、认识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内在美的气质,给予学生文化熏陶。教学只停留在这样的层面上,学生就不能提高能力。

Ⅱ、问题的提出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改变这样的局面呢?教育家卢梭曾说,教育要从自然主义教育观点出发,提倡教育应“归于自然”,发展天性。斐斯泰洛齐也认为:“人们只靠本能发展他们的各种能力,却不受其他的指引,则将使人类从动物的恶性特征中解放出来的进程变得极为迟缓”。这就意味着教师应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从旁指导的新颖教学活动。本文拟就英语学习活动的层次,自主学习的特征,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等方面发表一些见解。

Ⅲ、实施方略

一. 认识英语学习活动的层次

英语学习活动基本上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前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和后学习活动 。而学习活动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英语学习活动。这一层次的主要标志是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创造性强。学生不满足于跟着英语教师走,跟着教材走,跟着考试走,而是有自己独立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学习材料,并在实践中使之不断更新和完善。这时,学习的一切动力都源于学生本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新时代的英语教师要努力使学生由前学习活动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活动,激发动机,变被动为主动,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为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把握自主学习的特征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利用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管理自己学习的一种能力,包括确立目标,自我指导,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Holec:1985)。

自主学习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自发的学习。学习者对于学习的选择是出于自身的需要,因此自主学习呈现出主动介入的特性,可以排除周围人群和环境的某些不利影响;

二是自由的学习。自主学习者对所学的专业、所采取的学习方法以及所利用的资源、时间、地点和节奏等有充分的选择空间,整个学习过程完全根据学习者的需要自行安排,实行自主控制,不必顾及他人或群体的态度;

三是自律的学习。自主学习者由于在学习中获得了主体需求和客体对象(包括学习的目标、内容、形式等)的一致,使他既是学习目标的确立者、学习计划的制订者,又是学习过程的管理者,在学习过程中容易约束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实现学习的目标。

综上所述,目前我们的英语教学就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有效阅读策略,逐步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

三.运用自主学习的策略

1. 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把“舞台”让给学生。

把“舞台”让给学生,首先要改变师生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实施民主化教学,为学生创造和谐开放的自主学习环境,使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到英语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中,以获得更多交流与练习的机会。

2. 激发动机,精心设计,培养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动机是自主学习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要降低、挫伤学生的学习动机。

此外,兴趣也是一重要的前提。而培养兴趣,就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教师应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带着兴趣去体验英语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培养求知欲,以及自主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值日生专题报告。有计划地安排每日的值日生专题报告学生可用简单的英语,就天气、出勤、班内好人好事等情况进行汇报,也可以讲故事、笑话、猜字谜、朗诵诗歌、演唱英文歌曲、自编对话小品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信任每一位学生,大胆放手让他们自主学习。同时还要把握好课题的难易度,尊重个体差异,重视个别指导。利用适当的时机肯定学生成绩,不吝啬表扬。全方位的将人与环境结合,达到教学的目的。

3. 培养良好习惯,逐步迈向自主学习之路。

自主学习的养成离不开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对学生合理引导,及时点拨,激发思维,推动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最终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地学习习惯。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做法来培养学习习惯:

3.1. 课前有序预习,掌握学习主动权。其操作要点是:扫清生词障碍;概括段落大意;说出或写出文章中心思想;回答关键性问题;找出关键词和中心句。通过有序预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2. 提高听课效率。认真做笔记,以备课后复习。要特别重视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们对英语学习没有信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基础知识严重缺乏所致。针对这种情况,我的做法是在当天检测这部分同学的课堂效率如何,通过抽查笔记的记录情况,督促这部分学生尽可能在当天消化课时目标中的知识要点,长期下来,他们便养成了认真听课记笔记和思考的习惯,成绩自然有了转机。

3.3. 规律的复习,系统的分析。复习要点,坚持理解消化后再做作业。对每一单元学习完以后要进行及时的复习和总结。学生要能对自己测试中的错误和知识漏洞学会分析、总结归纳,并做好改错笔记。

3.4. 广泛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无疑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与“听、说、写”相互促进,既能提高语感,又能吸收大量词汇。因此教师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课外读英语读物,让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还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信息量大,可读性强,紧贴学生生活实际的时文,更大程度地激发其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

4.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增强学生信心。

正确地运用教育评价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英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中,教师更应坚持因材施教,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及时肯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同时,注意培养对自身学习过程中的情感、认知能力及行为能力做出合理的评价,让学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 完备资源中心,优化学习环境。

教师可以以班级为中心,建立一个小型英语学习资源中心,为学生提供系统化的学习材料和设备。同时,鼓励学生多看英语广播,电视节目,如VOA,BBC等。还要为学生推荐英语学习网站。这些课程资源能大大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让学生学会灵活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另外,可以发挥优秀生带头作用,实现学生自治。在班级内组建英语智囊团。成员由英语成绩较突出同学组成,并同时兼任班内英语学习小组长。负责收发批改作业、检查听写单词、背诵课文等,还要定期搜集、整理、讨论并解答本组学生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秀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学习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

Ⅳ、结束语:

自主学习不仅是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然而自主学习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教学机智,全方位的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使“前学习活动”朝“学习活动”转变,化被动为主动,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自发自律的学习。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参考文献: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郑玉琼.“论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2.7

李美艳.“浅论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校园英语(教师版)》2009.4

Dickinson, L. 1987.Self-instru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夏慧贤. 当代中小学教学模式研究 [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袁金华.课堂教学论 [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学会放手 篇6

学会放手放手就应该让孩子自己去经受磨练,体验人生。从生活中学会自信 居里夫人曾说过:“一个人应当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力。”父母们,“酸甜苦辣”是孩子一生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孩子们必须面对的是孩子成长的权利。从生活中学会自信,这是必要的。

美洲豹有这样一桩事,母豹每次抓住猎物都不会立刻咬死,而是留下一半性命,然后将其放生,让幼豹自己去追捕,去格斗。它们的做法看似有些荒唐,食物都到手了,为何偏偏又要再费那么多力气才吃呢?这不是在自讨苦吃吗?如果你那么想就错了。其实,母豹是在刻意锻炼自己的孩子,让它们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好在自然界得以生存。我们人类其实是一样的,我们的世界就像一个弱肉强食的大森林,那些弱小的动物常遭遇不测,只有经过强壮的体格才可以生活下去,同样,人只有经受千锤百炼,才能够战胜各种困难,才能在世界上找到一席之地。这种能力在于从小的锻炼。正如幼树不经风雨洗礼,怎能茁壮成长?沙粒不经蚌壳磨练,怎能变成珍珠?

真正的爱,就是放手。不是有只歌《有一种爱叫做放手吗》?放手就应该让孩子自己去经受磨练,体验人生百味。一个人的生命中,必然会遇到不少困难、压力…..但是,只有从小就培养一个人战胜困难的能力,他长大后才会独自承受各方面的压力。而父母们正是为孩子营造这种磨练机会的关键人物。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篇7

一.改变观念

要把“舞台”让给学生, 首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教师的教学观念。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过分依赖教师, 依赖课本, 并以考试为最终目的, 从而丧失了把握学习的机会, 禁锢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要开发其潜在能力, 就必须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首先要使学生明确, 所谓语文就是语言文字, 语文的价值就在于用这些语言和文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表达自己的思想, 因此, 语文知识必须转化为技能。语文是一种语言, 所以这个转化过程就是学生进行语言练习与实践的过程。其次, 要使学生明白, 语言作为各类信息的载体, 充斥着大量的社会知识、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 就是说, 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 必须丰富各种知识, 以满足语言运用的需要。很多学生死搬教条, 紧抠语文书上的几篇课文, 这是远远不够的。应该要让学生意识到, 语文书只是一个载体, 我们在上面学习到的不仅是一些知识, 更多的是一种能力, 如何把这些知识融合到更广阔的语文学习中去。总之, 要让学生意识到改变被动吸收的学习状态为主动地学习状态才能最终提高语文的学习成绩, 应该让学生明白, 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道理。

另外, 教师自己也要改变教学观念, 相信学生, 敢于放手, 其关键在于教师要摸索出一套好的学习指导方法。把教师的“一言堂”和“满堂问”的主角地位让给学生, 教师从“幕前”到“幕后”, 学生则由听众变为实践参与者——活动的主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运用所学知识并转化为己用, 同时获得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实践证明,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才能获得技能, 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

二.树立自信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指出, 人至少同时具有八种智能: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韵律智能、人际沟通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及自然观察智能。这八种智能的不同组合及表现构成了每个人不同的智能结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 每位学生的智能各具特点, 并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学生的智能发展没有高低之分, 只有优劣的差异。有的学生在某一种或几种智能上表现出显性状态, 而大多数学生的潜在智能则处于隐性状态, 还有待于家长、教师不断地创造实践机会, 帮助他们去认识自己、挖掘潜力、放大闪光点, 使他们都能在不同地方体验成功。

体验成功是每个学生的共同愿望, 也是激励学生走向另一个成功的良方。所以, 在教学中, 我一直努力充分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为学生提供或搭建自我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塑造的平台, 让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能显露头角, 体验成功。在我的教学中, 结合语文的教学实际, 我常常组织一些活动, 诸如背诵、朗诵、演讲、辩论、读书、唱歌、舞蹈、讲故事、绘画、欣赏音乐、写作、合作学习、表演课本剧、设计手抄报等等, 使它们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这样, 我们班上的绝大多数学生在活动中都发现和展示了自己的不同的智能优势, 树立了自信, 并且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高。学生被激发的热情同时又促进了班级建设, 达到在各种活动中育不同类型人的目的。

让我们学会放手 篇8

心理学家罗达斯曾经说过:“我们不能直接教一个人学习,我们只能吸引他学习。”学习不能越俎代庖,就像无法代孩子吃饭,替孩子消化吸收一样,归根结底学习靠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因此,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当今语文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新的课程标准让我们学会放手。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自主性学习”是指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老师的科学指导,围绕确定的学习目标,自主的选择学习方法,自我监控学习过程,逐步养成自我评价学习结果,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学生自主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活动。

学生参与的实质是什么呢?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目标并理解其意义,知道确定的目标依据和实现的措施。这样师生双方就会达成共识,同心协力的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否则学生就不会参与进来。只有当学生认同目标时,老师才能通过启发、说明等手段将之转化为学生的追求,从而实现需要上的一致,认识上的一致和感情上的共鸣。其次,要设计好的策略共同配合。为了实现目标,教师设计一定的教学策略,采取不同的方法步骤等,无论是听说读写,还是参观研讨;无论是教学过程的编排,还是教学手段的谋划,都应精心务之。但是,所有这些都必须坚持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使学生能够接受并配合起来。这种配合越协调越默契,教学的效果越好。所以,组织策略,必须有针对性、可行性,要顺应学生的实际状况,有利于学生的活动表现。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参与的时效性。否则,教师有再好的策划到头来仍是纸上谈兵,孤掌难鸣。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放开手脚让学生主动参与

新型的师生关系,即以构建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基础。传统的师道尊严,教师的封建家长式的权威意识,导致了大部分学生绝对的服从心理、惰性心理、因循守旧的保守心理等。究其根源,在于教师观念的落后,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如今的学生接受能力强,接受信息广,老一套的封建家长式的教学早已不适应了。据此两点,我们就要敢于且必须放下架子,勇于丢掉面子,给学生创造一种敢说、敢想、敢做的开放教学氛围,学生只有在多说、多写、多做的锻炼中,才能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我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努力创造此种情景,例如:与学生建立坦诚、平等的兄长、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激烈争辩的课堂氛围,敢于说“不”、敢于提出尖锐问题的思维习惯等等。这样,不但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样地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尊敬和亲近,也迎合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了学生的潜在主体作用。这样,学生不但学得轻松,而且学得愉悦,学得主动,成绩也会提高。

三、利用活动激发兴趣,放手让学生表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最通俗但又宝贵的教育经验,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比如,为了更好地激活学生内心深处的“参与性”,我拿出每节课的课前五分钟,放手让学生表演,为时不多,学生的能力却如雨后春笋不见其长而日有所增。我以训练学生听、说能力为主要目的,以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所思所想为主要素材,以学生登台演讲为主要方式,形式多样,内容灵活,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具体做法是:每节语文课上课前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轮流到台前演说,提前一天准备,可脱稿也可读稿,师生听完后要发表意见和建议,并背出听到的某些优秀句段,按十分制打分,组长记录组员得分,期中和期末评出优胜小组和优秀演说家全班表扬。训练形式丰富多彩,例如:海阔天空、课文质疑、开心一刻、佳作赏析、日记大家听、一周新闻联播等等。仅仅是课前短短的五分钟,师生却受到了极大的熏陶和感染,无论从知识还是到心灵,事半功倍,持之以恒,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总之,我们要大胆放手,相信学生,鼓励学生,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

学会放手作文 篇9

语文之中较喜欢词赋的境界,一字一句,荡漾了城市的污浊与名利,难怪总有诗人放下金钱地位,离开世俗,将自己放逐于生命的荒野,看似清贫,实则心安,苏轼是在深谙事故中放手活的更轻松的人,他用旷达的心绪写下三分明月,十里春风,写下半棹流云,他竹杖芒鞋胜过他人的锦帽貂裘,他的清风明月胜过偌大的黄金万两。

只有懂得坦然放手,我们才会知道有些尽力想要留下的东西才是我们的累赘。

官仕之道是古人的追求,那是贫寒学子唯一可以抓住的飞黄腾达的机会,而如今人们恰恰与其相反,不懂得珍惜,总是将那些阻碍自己前进的东西视为珍宝,张继是那个长长榜单上从没出现过他的名字的学子,在姑苏城外的小舟上,岸上霜已结了干草,夜空中星子亦如清霜,他在此时放下了自己想要的金榜题名写下一首《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那年的状元探花我们早已忘记,只有这个学会放手的人让我们铭记。

放下自己紧紧抓住的东西啊,在人生旅途中才能走的更远,美玉珠宝拿在手中,我们仍不能伸展自如,品性也会随之紧抓不放而逐渐堕落失去追求。把自己和爱人放入光明之中,使自己爱情不在爱的名义下苟且,放下这被世人都想抓住的真情,用自己孤独表达对感情的敬重,把自己和朋友放于阳光之下,使自己友情不在利用的名义下偷生,放下这被世人都想嘲笑的友谊价值,用自己的离开表达对友谊的尊重。

要学会放手高中作文 篇10

生活中,有人不也像那些猴子一样,瞅不准时势,不懂得放手,在危险悄悄逼近时仍紧紧攥着自以为最宝贵的东西,结果被其束缚被其俘虏?

一位女子疯狂地爱上一个男人,一年后,男人厌倦了这份感情,提出分手,女子却死活不依,一哭二闹三上吊各种女人能用的武器全使遍了,男人仍铁了心要离开她。女子不甘心,忍受着男人轻蔑的眼光和恶毒的言语痴缠着男人,幻想着有一天男人能回心转意,然而,女子除了收获到一颗尊严被践踏伤痕累累的心外,仍是挽不回男人的心,而女子最终郁郁而精神失常了。

这样的爱,已是让人扼腕叹息的偏执和歇斯底里了。孟子曾云,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人总要学会选择自己需要的东西。在适当地时侯学会放手,也就不会有猴子和那女子这样的结局。

学会放手,这是一种释然的态度。面对择业,婚姻,家庭等,我们常常思维发生定势,像溺水者捞到最后一根稻草般,死死不放,其实,有时我们手中紧紧抓住不放的也许并不是生命中的不可或缺的珍宝。

有一句话说,当一扇窗关上,另一扇将为你打开。但这第一扇窗又有多少人是主动选择关上的呢?窗外的风景或许很美,或许会有灿烂的阳光温暖你,但也有可能让风雨阴霾侵入。学会决断,学会放手,在你承受不起的时候。选择关闭这扇窗,寻找新的窗口,迎接新的曙光。因为,人的执念有时会伤害到别人,也令自己痛苦。

放手,并不意味着失去,只是多了一份可供选择的空间。放手,不意味着抽身不管,只是明白我们不能控制一些事物。放手,就是承认自己有所不能,事情成功与否有时并不受我们控制。放手,就是认识到不可能事事遂心,尊重既成事实,珍惜当前。

放手,就是立足今天,从零开始,将遗憾丢给昨天,把希望留给明天。放手,不比坚持来得容易,它需要直面艰难抉择的勇气,以及权衡得失的智慧、刹那取舍的决断。

如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篇11

关键词:自主;联想;观察;体会;教育观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197-01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根据心理特点,放手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协调之中,进行自主探求知识的活动,可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地探究性学习。

一、让学生尽可能去“想”

培养学生一个“敢”字,鼓励他们毫无顾及的尽情去想,合理的去想。如学《圆明园的毁灭》时,采用CAI创设情景,放火烧圆明园影片的片断,让学生看后谈体会,学生便联想到火药,学生提出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为什么不制造出火炮、火枪来对付英、法联军呢?这样以来,使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超越了书本。

二、让学生尽可能去“看”

“看”就是让学生观看、观察,给充足的时间去观察,通过“看”发现,在此基础上去主动学习知识。如学圆明园的风光时,采用CAI出示圆明园的风光图片,由学生尽情地观察、欣赏,再据自己观察和发现,给图片题一个与图同美的名字—题名。然后将图片的原名对照自己题的名,比较谁好,为什么?如学生据“万花阵”的建筑特点,它像一朵绽开的荷花而题名为“石花玉亭”。这样学生在充分“看”的基础上进行探求并创造性地学到了知识。

三、让学生尽可能地去“画”

学生通过亲眼去看、去体验、去想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考层面把自己所获得的信息画下来,描绘出来,再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将手和大脑都动起来,克服学生上课只用耳听,不用小手来操作的不足。

如上一年级的《画风》一课时,在设计时充分体现一个“画”字,老师和学生都用画的方式来表达一定的思维结果,老师用“简笔画”板书出书上所说的风中的事物,课中还设计让学生在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上想办法“画”出“风”来,看谁的办法想得多,并说出为什么这样就把风画出来了。这样就激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兴趣,培养了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学生在探究怎样画这一过程中,也就明白了风是不能直接把它画出来的,只有通过其它事物在风的作用下来表示这一要点,比老师讲出来的效果好多了。

四、让学生尽可能的去“说”

学生思维的合理性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样通过他们的说,了解学生是怎么想的,是如何达到思维的合理性的。老师给学生创设了畅所欲言的自由空间,真正做到课堂教学的氛围和谐、民主,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蓝天。如可以分“指名说、上台说、小组说、问答式的交流说”等方式;以学生“补充说、总结说、修改说、更正说、综合说”等内容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快速组织语言能力。

五、让学生尽可能去“做”

学生自己动手做的过程,实际上也包含了思维与探究的过程,在此就要为学生设计、提供做的时间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如在期末复习成语时,改变以往老师将一册的成语找出来,让学生抄、读、记等,而是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自己去找、去抄、去积累,还要求学生比一比,谁能将一册中所有成语全找出来。这样学生在自己找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

六、让学生批判与创造性的接受知识,展示思维过程

在这里营造宽松的环境,要求学生坚持真理,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敢于怀疑前人,不唯书,不唯上。

如学《詹天佑》一课时学生在敬佩詹天佑的同时,还针对他的“人字形铁路的设计、”“中部凿井法、”“相对凿井法”谈出学生自己的设计、想法,进行合理的想象,科学的思维。

又如学《蛇与庄稼》时,学生大胆地说:“庄稼得不到好收成的原因不仅仅是社被洪水淹死了的原因,还因为海水是咸的,破坏了土壤,使那里的泥土不适应庄稼生长了,但过了几年,由于天上下的雨水稀释了以前被盐水破坏的土壤,所以后来庄稼又丰收了,不光是因为有了蛇的原因等。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了合理的分析,大胆怀疑、敢于创造性的接受知识,充分地展示了学生合理的思维过程。

七、教给学生“捕鱼”的“方法”和“场所”

人们常说:“授人以渔,终身受用”,面对这个知识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今天的知识明天就不够用的现实,我们不能只注重教给学生“如何捕鱼”的学习方法,还需要告诉学生 “捕鱼”的场所,告诉学生学习的多种渠道和网上的庞大资源应该在何处去找、在何处去学、在何处去发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怎样去收集一些资料,从哪儿去获取资料,即告诉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渠道。

如通过报纸剪贴、通过书刊摘抄、电视录音、收音机录音、光碟、磁盘、网上下载、实地调查、自己生活体验、专题采访等。对于收集到的材料又怎样来整理、处理这些资料,使之成为自己有用的资料呢?如从“电视”上知道“明天有雨”,你将怎样处理这个信息呢?如明天你就要带雨伞。

又如你从“报纸上”看到一个中学生因考试成绩不好,竟跳楼自杀轻生,你会怎样想,你的心理会产生怎样的启示,如果自己也是一个承受力差,经不起挫折的人,你面对这种情况会怎样处理,是不是该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正确对待考试呢?等等一些怎样收集信息、获取知识的途径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学会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 篇12

一、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要想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地参与到知识的探索活动中来, 首先就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 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不是对立的, 而是学习的共同体。教师与学生不是管理与被管理、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而是平等的学习体, 共同的参与者。教师要摆脱教学权威与师道尊严的架子, 从高高在上的知识传授者走下来, 成为与学生站在同一位置的知识的共同学习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合作者。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勇于发表个人见解, 实现知识的多向互动。

(二) 愉悦的教学氛围

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与参与程度受到教学气氛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情况。教师把快乐带给学生, 学生就会以愉悦的心态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相反如果教师带给学生的是呆板和严肃, 只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学的枯燥无味, 学生就会产生消极情绪, 只能是在教师的压制下被动地参与学习, 这样的氛围不利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展开, 不利于学生素质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 表现为对事物与活动积极的态度与情绪, 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的动力, 是促进学生积极探索的动力。学生只有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才能产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并调动自身积极的因素积极动脑与思维, 以求达到一定的认知目的, 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身心愉悦之感, 才不会把学习当作一件苦差事, 或畏于数学的抽象性而产生退缩心理。因此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就是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一) 运用多媒体创设有效情境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 它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展现教学内容。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 以多种途径来传递信息, 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有声有色、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教学情境, 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 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形象化, 枯燥的教学氛围生动化, 单一的获取方式多样化, 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并形成持久的注意力, 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 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 开展学生动手操作教学

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 既符合初中生的特点, 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动手中动脑, 使学生在亲身操作中理解与掌握知识。如在学习立方体的表面展开时, 我为学生准备了一些正方体纸盒, 课上让学生将正方体展开形成平面, 学生通过操作发现展开后有许多形状, 从而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这与传统的教师讲解、教师操作相比, 让学生观看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动脑思维能力。

三、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 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有效的教学不是看传授给学生了多少知识, 而是要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 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自主进行学习与研究, 而这正是现代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学生只有学会自主学习, 才能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才能有创造性地学习与解决问题, 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就在于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一) 学会阅读

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功, 同样也是所有学科的一个重要的获取信息的途径。学生只有学会数学阅读, 能读懂、读通教材, 更多地获取有效的信息, 分清知识的主次, 才能弄清出题者的意思, 从而更好地解题。

(二) 学会讨论与交流

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教学模式, 学生的学习也是在不断地讨论与交流中达成一致见解的, 尤其对于一些易混淆的概念与抽象的定理, 进行学生间的讨论与交流非常有必要。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讨论, 在他人表述时认真倾听, 以便更好地发表个人见解。

(三) 学会总结

在学习中我们获取的更多的是感性材料, 是形象的感知, 而数学概念与定理是从大量的直观认识中总结与归纳出来的, 因此我们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归纳与总结的机会, 引导学生学会概括、学会总结, 包括总结解题思路、解题技巧等。并将零散的知识进行系统地归纳与总结, 以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四、多元化激励评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动力

“自信是成功的阶梯”, 自信是一种强烈的激励意识。学生对数学有强烈的自信心, 才能把这种意识带到学习中来, 转化为学习的热情与积极的行动, 并发挥自身的潜能, 参与到学习中来。那么学生数学自信心如何而来呢?评价, 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学生一段时间或当堂学习的反馈, 适当的评价会激起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 燃起学生学习的激情。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激励评价, 来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历程, 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对与错的单纯判断;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要以赏识教育为主, 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屡屡失败, 这会使有着较强好胜心的初中生对学习失去信心。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 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纳入评价内容, 以鼓励学生扬起前进的风帆, 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与学习的乐趣, 形成学习的长久动力;要做到以激励为主, 批评为辅。批评要适时、适量、适度, 既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又要让学生将批评作为奋进的动力。同时要坚持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学会放手给予自由作文 篇13

我和妈妈都十分喜欢鲜花,常会采购色彩明艳、娇小可人的花朵。可奇怪的是,这些花儿在花店中还好好的,我们搬回家精心饲养一番,花儿们便没了生机,蔫蔫地垂着头,逃不过死去的命运。我们也戏谑自己为“鲜花杀手”。

一天,看着电视中播放着的一片薰衣草花海,恍如仙境一般。一位位紫衣仙子提着裙摆,风姿绰约地翩翩起舞,真是美艳绝伦。我和妈妈会心一笑,不约而同地萌生出种植薰衣草的想法。就这样,几十粒薰衣草的`种子光临家中,我开心地接纳了它们。

残梦从枕边飞去,盘旋在这些小可爱头上。我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它们喂足了水,将花盆放在阳光明媚的地方,让这些个小家伙舒舒服服地享受着太阳公公的爱抚。然后欢欢喜喜地乘着春光、伴着春风、迎着春意上学去了。昏鸦驮着残阳亲吻地面,我骑着自行车,怀着某种期待飞奔回家。推开家门后的首要任务当然是侍弄这些初来乍到的小可爱了。

时间从指缝中悄然流去,转眼间十五天过去了。这些小家伙害羞地埋着头,躲在土里捉迷藏,不肯出来见我。我有些失望,耐不住性子了,但还是决定再等等,可是它们盖着厚厚的被子睡了一个月不曾醒来。我和妈妈只好再购置一袋种子,重新来过。我搬着花盆缓缓移动到门前的柳树旁,不舍地搬起花盆,只听“哗啦”一声,从前的那盆种子全部倒在了柳树旁的空地上了。

半个月的时间里,新买的种子和上次一样,只是沉沉地打着瞌睡罢了。那么久的悉心照料,为何迟迟不见成果?我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有些心灰意冷。

清晨,天空乌云密布,像一块色彩不均的黑布,把大地映衬得晦暗无光,暗淡极了。一道闪电划过天际,窗外响起了急促又热烈的鼓点。我和妈妈无聊地在屋里望着花盆,渴望从中看到一丝绿意。可现实总是如此残酷,它使我们不得不屈服,准备再次把土倒掉。雨过天晴,我和妈妈无比痛惜却无可奈何地抱着花盆挪到门前。推开门的那一刹那,眼前的景象令我们大吃一惊!粗壮的柳树旁,几株薰衣草正迎风招展,微笑地注视着我们。一股暖流顿时涌上了我的心头。妈妈若有所思地说道:“原来真正的爱是学会放手,给它自由。独立面对风雨的洗礼,才会成长。”这次,我毫不犹豫地搬起花盆,把这几株种子,送入了大自然的怀抱。

我学会了放手初三作文 篇14

也就六七岁吧,那时中班读书,母亲便让我一个人睡觉。我的房间很漂亮、很可爱:粉色的`小床,白色的衣帽柜,满是绘本的书橱,白天,那儿永远是我的儿童乐园;可到了晚上,我最不愿意去的地方便就是这间屋子了。以前的时候,我总是撒娇才被留在大床上,可这一次,终是不行了,才被硬撵了出来。在那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我的心跳变得急促,迟迟不敢入睡,偷偷爬起来把灯打开,我舒了口气可是,母亲“嗒嗒”的拖鞋声顿时映入耳畔,她“啪”地关了灯,还警告我如果不睡觉就会受到惩罚。我害怕地缩成一团,躲到被窝里,可眼前不时出现“美杜莎”“白骨精”等人物。我尽力让自己的脑海里变得空白,终而,我入睡了,很香、很甜。母亲“放手”的爱让我学会了做一个独立的人。

“赢喽!”儅我在棋盘上获胜时,总会想起父亲。我刚学会跳棋的一点皮毛小技术是,便得意扬扬地向父亲宣战,但总是屡战屡败,被吃得“片甲不留,落花流水”。我乞求父亲让我几子,可父亲却总有他的道理。他说,跳棋是益智游戏,每次总结一些方法,摸索一些规律,总会有提升,况且“失败乃成功之母。”就这样,我明白了:人生能有几次搏,努力奋斗才能立足于全世界。

不光父母要放开我的手,我也要主动一些。三年级学游泳时,我总要借助辅助工具但有一次,我心一横,松开了辅助工具,“扑腾”了两下,便浮在了水面之上,还游了两个来回。

以前,很多好友问我爲个如此勇敢,我一直模模糊糊,犹犹豫豫地说不清楚,没有给过准确的答复。现在,我可以笃定,骄傲地说:“‘放手’给了我勇气和力量。”

嗯,幸亏父母“放手”了,不然我将永远像一只小雏鸟那般整天都呆呆地闷在笼子里,飞不高······

语文课堂, 放手让学生体验 篇15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的特点,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但要尊重学生的智慧、情感和志趣, 更要尊重他们各自不重复的个性, 可爱的单纯和浪漫的天真;不但要尊重他们与自己和谐的求同思维, 更要尊重他们敏锐有余而成熟不足的求异思维。教师应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不苛求完善, 因为有缺陷的发言, 胜过沉默与懒惰。学生置身于民主气氛浓厚的课堂, 主体意识被催发, 这样他们很容易体验到自己的价值, 体验到自己也很优秀。我在评价学生的问答时, 经常使用简短而富有激励性的语言, 如“你真棒”“你真聪明”“继续努力”等。这些语言不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而且有助于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积极主动地去体验学习的乐趣。

体验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教学中, 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采用多种方式, 创设学习情境, 对于吸引学生注意力, 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 在教学《两只鸟蛋》这篇课文时, 我先给学生播放一段《百鸟朝凤》的音乐, 学生听到了许许多多的鸟叫声。然后, 我把他们带到了学校前面的一片小树林里。清晨, 一缕阳光斜射进来, 清新幽静的小树林, 加上叽叽喳喳的鸟叫, 让学生切身体验到了大自然的和谐, 大自然的美, 感受到鸟这种小精灵的可爱。我又顺势讲了一些关于鸟类的知识给学生听, 学生对这些知识格外感兴趣。我随之引导, 讲解课文, 教育学生珍惜生命, 懂得鸟类是人类的好朋友, 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一堂课下来, 学生很愉悦, 我也很轻松, 体验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又如, 在教学《窗前的气球》一课时, 我创设了一个让学生体验生活的环节。我让学生自由发言, 谈谈自己在生病住院时的感受。学生纷纷举手发言, 有的说生病了只能躺在床上, 很寂寞, 没意思;有的说生病的时候, 有那么多的亲人在照顾自己, 感觉很幸福;还有的说生病的时候, 有很多好朋友来看望自己, 很感动, 也很快乐……学生都说出了自己的亲身体验, 说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还有一位学生说到动情处, 竟然激动得流下了眼泪。我被学生的真情感动了, 因此顺势利导, 引入课文的主题, 主人公科利亚一个人在病房中寂寞难耐的时候, 他的好朋友们用画有笑脸的红气球逗他开心, 让他高兴, 体现出同学之间相互关爱、相互关心的好品质。就这样, 通过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某一生活细节, 把学生带入了情境, 使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得到了升华。在教学中, 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让他们的心灵放飞, 课堂上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会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 篇16

[关键词]自主学习 兴趣 导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2-039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有三个要点:一是学生得自己愿意学,对学习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自主探索的兴趣;二是他能自主学习,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三学生会自主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独立学习,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呢?

一、以趣导学,激发孩子的学习意愿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使学生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在教学《标点符号》时,我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做一个竞赛活动:男女同学以比赛的形式,把“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一句加上标点符号,以表达不同的意思,后举手的一方不得与先举手的一方相同。原本安静的教室顿时沸腾起来。经过短暂的思考,他们纷纷举起手来,最后得出两种答案:

A.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B.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这节课让学生对标点符号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们不仅掌握了标点符号的用法,更多了一份兴趣。

中高级的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还不强,我们要善于诱发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以能促学,激发孩子的行动意愿

学生是一个自主发展的人。对语文教学来说,不论哪个阶段,认字学词都是基本功,是积累语言的基础。比如,查字典,三年级的学生就已经会用,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预习课文阶段自查自纠,即让他们自己去查字典、词典和词语手册,解决字、词的音义。这是学生完全可以自己解决的,教师不宜代劳。如果不是如此,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有可能发展不起来。

三、以会乐学,激发孩子的探索意愿

学会求知技能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放手让学生自学,并不是放任学生,而是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技能,使他们会听、会看、会想、会说、会做。我给学生总结了最有成效的学习步骤: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小结—纠错。具体说就是“三先三后”: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先独立思考后请教别人。

上课前,指导学生自学。如果学生预习不到位,他就不能很好地参与教学活动。因此,在这一环节我教给学生具体的自学方法,即“三读二查一见疑”。三读,就是要求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新课文至少要读三遍。一读——默读,即最初读课文,要手脑并用,圈点字词、勾画语句,粗知课文大意;二读——朗读,即学生再读课文要出声、口脑并用,理清作者思路,筛选信息,熟悉课文内容;三读——精读,这是更高层次的读,要把握课文要点,推敲文章,概括主旨,了解写法。二查,就是要求学生亲自动手查字典词典,查资料。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肯定有疑难问题,解决的方法是自己去查字典和资料。“一查”即查字典、词典和词语手册,解决字、词的音义;“二查”即要求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对作者、写作背景等粗略了解。一见疑,就是要求学生将在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标注在书上,并写出自己的观点。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疑点要先谈自己的看法,然后带着疑问在课堂上听讲,疑点就容易解决。

实践证明,教师的“教”固然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但决定因素还是学生的“学”。语文是有灵性、有活力、有内涵的,它不应该是枯燥、乏味、无趣的代名词。作为语文教师,若能做到以“趣”导学,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就会让学生乐于学习。学生在自我探索中学有所得,就会自然地得到自我激励、自我启发,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这样,就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付文华.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6(01)

[2] 张伟.多媒体课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六大误区[J].学周刊.2016(07)

上一篇:小主持人培训内容下一篇:《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读后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