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业务和信贷业务(共8篇)
关于印发《中国工商银行宁波市分行个人信贷
业务操作流程(2007年版)》及《中国
工商银行宁波市分行个人信贷业务
操作风险指南》的通知
各支行、营业部:
为进一步规范个人信贷业务操作,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防范风险,根据总行《关于印发个人信贷业务操作流程(2007年版)及操作风险指南的通知》(工银办发[2007]41号)等文件,市分行制定了《中国工商银行宁波市分行个人信贷业务操作流程(2007年版)》及《中国工商银行宁波市分行个人信贷业务操
作风险指南》,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流程中关于借款申请人评级和授信的规定暂不执行,待PCM2003系统实现上述功能后另行通知,各贷款品种另有规定除外。本流程自印发之日起执行,已制定的相关管理办法与本流程有抵触的,以本流程为准。
执行中如遇问题,及时与市分行联系。
附件:
1、个人信贷业务操作流程(2007年版)
2、个人信贷业务操作风险指南
二○○七年四月二十四日
行内发送:信贷管理部、个人金融业务部、授信审批部、内控合规部。
此外, 与个人信贷相关的产品也越来越多, 这也间接的导致个人信贷的管理难度越来越高。当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基本存在诸如个人住房贷款、个人质押贷款等等, 众多贷款加起来大约百余种, 并且每种贷款产品的管理办法、针对客户、功能设计和操作方式都不尽相同。所以让信贷的管理难度在的不断地加大。
在个人信贷业务的办理过程中存在着个人信贷业务的风险, 由于借款人的违约、央行对于利率的调整、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银行中个人信贷业务的操作人员的错误操作所导致的个人信贷资产收益的不确定性或者发生损失的可能性。本文中我们主要研究的是对于银行而言破坏性最强的风险。
一、个人信贷业务风险的来源
(一) 来自借款人信用的风险
对于信用风险而言, 实质上就是一个无法对冲的小概率但是可以产生很大影响的时间。个人信贷风险主要集中在借款人本身, 借款人自己的个人收入、就业前景的稳定性、经营情况的发展好坏、个人身体状况以及个人道德的变化都会对银行的信贷资金能否安全和及时的收入产生明显的影响。倘若借款人经济能力变动, 那么银行就面临着资金无法收回的风险, 作为风险之源, 信用风险是个人信贷风险中最为基本的一种风险。
(二) 借款用途方面存在的风险
贷款安全是与借款用途的真实与否和前景密切相关的。借款人在借款之前, 需要保证借款用合法、前景要足够客观、预期的收益良好、并且个人贷款的用途是和合法和真实的。此外, 银行还需要深入分析贷款的投资方向和用途, 对市场风险进行全面的衡量。
此外, 我国很多地方都还存在着“私贷公款”的情况, 也就是组织或企业凭借其个人的名义在金融机构进行贷款, 然后所贷款的资金交由企业或者组织使用。我国目前对该类问题的处理方式是, 无论金融机构之情与否, 都要求实际的用款单位负责全额的还款;另外一种是借款人和用款单位共同进行借款的还贷;还有一种是, 对金融机构对借款的实际用途是否知情, 倘若不知情则要求借款人承担借款责任, 而实际用款人则不承认还款责任, 如果金融机构在借款时候就很清楚这笔资金真正的使用用途, 那么就判决用款人还款针对以上的情形, 商业银行需要对此类贷款进行特别的处理。
(三) 市场经营所存在的风险
市场经营风险主要存在两个时间段, 第一个时间段是在市场营销拓展的时期, 需要慎重选择目标市场。如果将目标市场定位为低收入的人员, 那么入门需求就会很低, 就会很难控制相关的风险;如果将目标市场定位在了高收入群体, 而忽略了市场细分, 那么就会对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产生很严重的影响;第二个时间段是经济下行周期阶段, 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在进行深幅调整的时候, 贷款金额高于所抵押的房产的市价, 依照利益最大化的标准, 借款人会自动的进行理性的违约, 这无疑就提高了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
(四) 来自内部人的风险
来自内部人的风险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由于银行的从业人员自身存在道德问题, 与外部人员进行勾结采取填写虚假资料以及违规操作、跳过相关规定等方式来进行贷款, 导致信贷资产没有足够的信用保证, 从而形成了信贷风险, 造成了信贷损失;另外就是银行的从业人员自身并不存在道德问题, 但是其在进行贷款的处理过程中没有做到每个环节都细致、认真、仔细的操作, 从而造成了调查情况不够完整、关键环节处理不够彻底等情况, 例如借款合同中的内容不够详细、相关的调查工作不够完整, 造成银行未能及时落实其债权;第三类是在款项贷出之后, 相关的管理人员对于借款人耳朵经济状况不闻不问, 让贷后管理无法做到真正落实, 未能及时发现贷款所存在的重大风险问题, 造成贷款损失。
(五) 政策和法律方面的风险
我国在个人信用贷款方面的法律依然是空白, 仅有的信贷法律适用对象都是生产型的企业, 而不是个人信贷。现有的都是管理办法, 并非成文的法律, 没有达到全国人民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立法层次。倘若个人信贷出现问题, 相关保证的履行、抵押物的处理以及质押物的变现都会因为没有足够的法律支持而很难进行司法操作。
二、个人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的措施
次贷危机之所以会诞生, 就是因为审慎原则未能在美国的所有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得到应用。面对央行扩大内需的政策, 需要借助审慎原则对个人信贷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 帮助我国的银行管理人员寻找出一个真正适合我国目前银行个人信贷的风险控制的方法。
(一) 构架一个完善和科学的个人信用评级体系
根据商业银行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发展战略, 商业银行应该构建自己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具体评价体系可以由四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基本情况的评分, 这个评分主要是个人的工作经历、工作单位以及家庭状况等;第二部分则是业务状况的评分, 也就是在存在信用记录的情况下, 所进行的每一笔业务对应的相应的信用积分;第三部分是有关特殊业务奖惩的积分, 例如, 在使用信用卡进行透支消费之后, 如果在一定期限内可以将透支金额全部还回的, 可得进行额外的信用分数的奖励, 如果有恶意透支拒不还款的行为, 可以进行信用分数的扣分, 有情节较为恶劣的人, 可以将其加入黑名单;第四部分是综合上述三部分进行个人信用评价的整体汇总。
(二) 针对贷款环节进行严格把关
贷款安全是与借款用途的真实与否和前景密切相关的。借款人在借款之前, 需要保证借款用合法、前景要足够客观、预期的收益良好、并且个人借款的货款使用方向要不能够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 放贷的前提是明确贷款的用途是和合法和真实的。此外, 银行还需要深入分析贷款的投资方向和用途, 对市场风险进行全面的衡量。
(三) 加强对于贷款控制
1、加强准入控制
准入控制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产品的准入控制, 商业银行的产品需要结合当前的市场需求、客户群体以及风险特征等特点进行研究开发, 保证产品的功能完整和抗风险能力强。第二类是客户准入, 商业银行需要制定一个主要客户群体, 包含优质客户、高信用客户、高学历客户、高质及客户和高成长客户等等。有针对性制定不同的准入标准。第三种则是机构准入, 针对那些风险管理能力强和经营规范的机构, 可以为其授予优先贷款的权限, 并且要对这些具备优先贷款权限的机构进行定期的审查, 同时对于管理混乱、人员配备不齐的机构贷款进行严格控制。
2、控制贷款额度
额度控制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针对个人的总体额度的控制, 如果某个个人贷款的总结达到了一定的额度, 那么将停止对其的贷款, 这样可以有效的抑制多头贷款的风险;第二种是针对单笔贷款额度的控制, 在贷款之前, 对客户的自身经营规模、承受能力和综合还款能力以及客户的担保能力进行测算, 深入评估客户的资产总成本, 另外还需要综合控制客户的其他方式耳朵融资能力。
3、进行担保控制
将客户的核心资产作为担保, 采用实地调查、间接调查的方式, 将客户的核心资产作为抵押物, 这些抵押物可以是客户的房产或者贵重物品等。
针对担保控制, 需要严格对抵押物的选择进行把关。商业银行在进行贷款之前, 需要将抵押物进行严格的分类。优先选择高价值的房产, 或者借助优质评估机构的帮助, 对抵押物的价值进行公允, 此外, 不可忽略某些法律上明令禁止作为抵押物的资产。
4、通过现代的金融工具和政府力量来减少风险对于银行的影响
采用购买商业保险的方式来对借款人个人财产量和收入水平的有限而造成的风险吸收能力的不足进行弥补, 这样也可以很好的弥补因为个人行为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风险。
采用担保的方式也可以很好的削弱风险的影响, 以政府和中介机构作为担保, 从而让很多原本处于中低收入的居民也有了个人信用贷款的资格, 倘若这些贷款无法按期进行偿还, 那么政府和中介机构就会代替这些借款者进行还贷, 从而让个人信贷的风险得到降低。
三、总结
只有健全、完善银行内部的信用贷款的管理机制, 并且加强对于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的培养, 构建科学的个人信用等级评价体系, 才可以让银行的利益得到更好的保障, 才可以更好的规避因为个人信贷业务所产生的风险。
摘要:大约从20年前开始, 我国的个人信贷业务市场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城镇居民的消费热情也在随着我国的经济改革的深入而逐渐的上涨。在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中,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在其业务中占有一个非常大的比重。虽然信贷业务的不断扩展让人们对这个行业前景看好, 但是其中所存在的众多风险和隐患也不得不防。此外, 由于全球层面的金融危机的影响持续不断, 所以对此我国采取的是增大内需作为相应的处理措施, 而众多商业银行也都大力促进贷款, 针对种情况, 需要加强对于信贷业务的风险控制。
关键词:个人信贷,风险控制,信贷风险
参考文献
[1]涂志云, 汪涛.国外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管理的经验及借鉴[J].华北金融.2006 (5)
[2]吴亚, 刘成起.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J].未来与发展.2006 (7)
[3]赵鹏.商业银行和人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J].消费导刊.2008 (8)
【关键词】个人消费信贷;居民消费;经济发展
近年来,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快速发展,已成为激发潜在需求,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方式。宝鸡、天水两市共处内陆,地缘接近、文化相近夕L向型经济不强,在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全面建设的大背景下,两地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如何,有无相似性或者差异之处,消费信贷能否成为提振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增长点,值得探讨。
一、宝鸡天水个人消费信贷发展的区域比较
(一)从贷款总量看,两市消费贷款逐年增加,但存在明显差异
2009年至2011年,宝鸡市金融机构消费贷款余额分别为16.37亿元、28.68亿元、54.56亿元,分别占当年各项贷款余额的6%、8.01%、12.49%。同期,天水市金融机构消费贷款余额分别为4.95亿元、7.58亿元、14.34亿元,分别占当年各项贷款余额的4.66%、4.75%、6.67%。总量上,以上三年消费贷款宝鸡市分别比天水市多11.42亿元、21.1亿元、40.22亿元。从人均消费贷款来看,两市也存在明显差异。2009年至2011年,宝鸡市人均消费贷款余额分别为433.13元、757.17元、1431.68元;天水市人均消费贷款余额分别为138.66元、210.73元、395.87元。
(二)从贷款增速看,两市均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但宝鸡快于天水
2009年至2011年,宝鸡市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从16.37亿元增加到54.56亿元,年均增速82.56%;同期,天水市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从4.95亿元增加到14.34亿元,年均增速70.2%。宝鸡市个人消费贷款年均增速高出天水市12.36个百分点。
(三)从贷款结构看,两市消费贷款均集中于住房贷款
表1显示,2011年末宝鸡、天水两市在个人消费贷款中,住房贷款(含个人住房装修贷款)占比均达9成左右,而汽车贷款、助学贷款、其他贷款3项合计占比均在百分之十左右。可见,住房贷款是拉动消费贷款增长的主要因素,而住房需求是扩大消费需求的主要动力。
、 (四)从贷款期限看,宝鸡、天水中长期贷款均占绝对地位
2009年至2011年,宝鸡市短期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分别为0.7亿元、0.88亿元、1.85亿元,分别占当年消费贷款余额的4.3%、3.07%、3.39%;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分别为15.67亿元、27.8亿元、52.71亿元,分别占当年消费贷款余额的95.7%、96.93%、96.61%。2009年至2011年,天水市短期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分别为0.34亿元、0.16亿元、0.36亿元,分别占当年消费贷款余额的6.92%、2.1%、2.53%;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分别为4.61亿元、7.42亿元、13.98亿元,分别占当年消费贷款余额的93.08%、97.9%、97.47%。
二、宝鸡天水个人消费信贷存在异同的原因
(一)经济总量、收入水平是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
收入是偿债能力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宝鸡、天水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消费能力显著提升,但两市经济发展、收入水平存在巨大差距,这是两市消费贷款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2011年,宝鸡市实现生产总值976.09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78元,增长16.1%;农民人均纯收入5040元,增长20.4%。2011年,天水市实现生产总值300.22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07元,增长15.86%;农民人均纯收人2825元,增长17.5%。收入是消费的根基,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宝鸡市分别比天水市多7471元、2215元。
(二)消费需求的变化带来贷款结构的变化
消费结构的变化包括城市居民消费的升级和农民居住、工作区域的变化带来的消费结构变化。对城镇居民而言,住房、汽车等商品是其消费的主要对象,最明显的就是住房需求引发的房贷的持续增加。2011年宝鸡市房地产开发投资64.66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商品房销售面积185.61万平方米,增长16.7%;商品房销售额53.74亿元,增长37.8%;商品房在售均价为3754元/平米。2011年天水市房地产开发投资23.5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6.1%;商品房销售面积127.5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26%;商品房销售额21.85亿元,增长18.56%;商品房在售均价为3968元/平米,同比上涨14.96%。房价的高涨引发住房贷款的大幅增加,造成贷款结构的相对集中,也是中长期贷款占绝对地位的原因。
(三)消费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消费贷款的发展
2009年以来,为扩大内需,国家出台了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像车辆购置税优惠、家电下乡等,拉动了消费贷款的较快发展。商业银行也适应发展形势,不断创新消费贷款品种,如住房按揭贷款、住房装修贷款、大件耐用消费品贷款及信用卡透支等,使地处欠发达地区的宝鸡、天水市等地区的部分居民提前实现了消费梦想,促进了消费增长。
三、两市个人消费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居民家庭承债能力总体有限
承债能力大小与收入状况直接相关。2011年,全国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宝鸡、天水两市的这2项指标均低于全国水平。从天水市看,当前多数居民的收入水平仍然不高,结余购买力有限。统计表明,2011年年末辖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07元,扣除消费性支出7500元,结余仅4007元,多数家庭承债能力极低,缺乏对于住房、汽车等的购买力。
nlc202309011117
(二)支出预期、消费理念制约着消费意愿
国家调控房地产市场,房屋销售价格前景不明,物价不断走高,燃油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左右着居民的消费预期。2012年一季度,天水市商品住房平均销售价格每平方米4270元,其中:秦州区住宅销售均价每平方米6637元。2012年1月,宝鸡市普通住宅在售均价为3433元/平米。近期,汽柴油价格不断上涨,居民对住房和汽车的预期支出增加,产生“等待观望”和“买得起,用不起”的心理,消费意愿减少。同时,受医疗、养老、就业和子女教育等因素,居民支出短期增大,造成人们消费趋于谨慎,广大居民依然拘泥于传统的消费理念,攒钱的思想根深蒂固,更不敢负债消费。2011年末,天水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366.86亿元,比年初增加61.7亿元,增长18.79%。储蓄倾向的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居民的消费增长。
(三)消费信贷产品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从目前消费信贷的贷款构成来看,产品利用率不均衡,突出表现为:个人消费贷款的用途限定过于狭窄;主要集中在住房装修、大件耐用消费品、婚庆、旅游等多种用途于一身的贷款品种开发不到位;银行提供的基本是标准化的信贷品种,缺乏可选择的信贷产品。
(四)办理手续繁琐,环节过多是阻碍消费信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办理个人住房贷款为例,贷款银行为了确保贷款安全,一般都要求借款人办理复杂的贷款手续。办理这些手续,要涉及许多部门,手续繁杂,不少环节还要缴纳若干费用。公积金贷款无论是申请贷款还是提取还贷,更是要取得多个部门批准,许多就是条件合格的人也因手续繁琐而放弃。
四、促进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扩大消费能力,提振居民消费信心
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最终有赖于经济的增长和收入的提高。消费信心来自于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预期。通过各种手段增加居民收入,缩小居民收人差距,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以增加广大居民消费能力和水平,缩小供求缺口,促进市场结构、产品结构优化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城镇居民收入方面:提高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努力扩大城镇居民就业和再就业的机会,加快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和提高职工和居民养老金、救济金发放范围和数额。农民收入方面:坚决按保护价收购农产品,加大粮食收购资金归集的力度,加快仓储设施建设,使按保护价收购农产品工作能够到位,增加农民的消费能力和水平,大力鼓励农民搞多种经营,增加收入,进一步清理整顿农村各种不合理的收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免遭侵害。
(二)丰富费信贷品种,建立相应的担保和风险补偿机制
现阶段,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应当重点支持居民保障性住房、改善性住房消费信贷需求,积极开办二手房消费信贷业务。认真分析市场、研究市场,针对不同客户群体消费特征开发新的消费信贷品种,丰富产品结构,加快发展汽车消费信贷、装修消费信贷、大宗耐用消费晶贷款和旅游消费信贷,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信贷需求。在细分消费市场和消费人群的基础上,不断推出专门为农民消费“量身定做”的农民消费信贷产品,积极开办家电消费信贷业务,开办医疗卫生等服务消费信贷业务,开办大型农机具消费信贷业务,为农民消费提供全方位的信贷服务。同时以财政资金为主体设立区域消费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引导金融机构针对中低收人群体提供消费信贷业务,推动发展经济适用房按揭贷款、助学贷款,增强中低收人群体消费能力,对于形成的风险则由风险补偿基金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偿。
(三)简化贷款程序,提供快捷及时消费信贷服务
针对消费贷款办理手续繁琐、环节众多,阻碍消费信贷发展的现实,本着既规范管理又简化程序的原则,尽量压缩和合并贷款程序,对申请办理住房、汽车贷款和信用卡服务必须办理的资产评估、合同公证、财产保险等事宜,可采取经办银行牵头、各部门现场集中办公或由贷款银行按规定集中统一代办方式,为贷款人提供全方位服务,银行也可以成立专门性机构,如“消费贷款大厅”,邀请相关部门长期驻守合作,办理各项消费贷款业务,为贷款者提供“一条龙”服务,减少不必要的人财物浪费和烦恼。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为客户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服务。要通过电话银行中心、网上银行和ATM机,提供部分消费信贷的申请、审批、余额查询、还款、咨询等业务,尽可能缩短答复客户时间。
(四)加强监督管理,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
通过对金融知识、金融法律的广泛宣传,提高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认知度,增强自身的维权意识。金融机构应对其提供的信贷产品和服务信息做到全方位披露和全程披露,以起到事前制约的作用。为保证消费者利益,有必要针对不同种类的信贷产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使消费者的交易行为受到有效的保护。
【作者简介】
刘宝安,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天水市中心支行。
一、个人汽车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
2005年以前,全国各家商业银行在个人车贷市场上竞争相当激烈,中国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不良激增。近年,各行放慢了个人汽车贷款市场的争夺,车贷发展相对放缓,车贷资产质量也有明显好转,但是个人汽车贷款风险潜伏性、渐进性的特点,还应引起重视,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下面就车贷不良贷款产生根源简单分析如下:
一是来自社会的信用风险居高不下。由于我国个人征信体系还不健全,个人收入证明可信度较低,银行了解核实借款人负债情况难度较大,无法充分掌握借款人真实信用状况,这是不良贷款的外部成因。
二是银行抵御信用风险能力较低,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良莠不齐,控制风险的手段不多,对借款人信用状况普遍没有落实追踪评价,不能有效防范贷款风险,这是形成不良贷款的基础因素。
三是部分经办银行和中介机构违规操作行为增加了贷款风险,贷前调查不真实,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资信调查流于形式,贷中审查环节缺乏有效制约机制,贷后管理薄弱,重贷轻管现象较为普遍,这是造成不良贷款的根本原因。
具体研究产生不良贷款的风险点主要反映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抵押汽车的监控及处置风险。目前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大部分是以所购车辆作抵押,由于车辆流动性强,一旦出现贷款逾期,银行追索处置抵押物十分困难。从已发放的个人汽车消费贷款来看,本地购车、异地上牌的贷款在处理抵押资产时更为困难。此外,汽车价格在竞争中连续走低,特别是某些轿车车价下降幅度较大,抵押物存在贬值风险。一旦抵押物价值低于所贷款金额,还贷风险便显著增加。
第二,借款人还款能力的波动风险。主要表现为部分私营企业业主、个体户以经营收入来偿还银行贷款本息,其还贷能力具有不确定性。据不完全统计,造成个人汽车消费不良贷款的借款主体约一半以上是私营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此外,借款人所在单位不景气、工作变动后收入状况发生变化,将导致借款人偿还能力下降,造成贷款拖欠。
第三,个人资信信息缺失风险。目前对借款人资信和还款能力的判断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借款人工作单位的稳定性及其所提供收入证明真实性;二是个人征信系统所提供个人资信状况。但目前,收入证明和人行个人征信系统两方面的信息都不够完善、不够及时更新数据,从而使银行对借款人还款能力的判断出现偏差。一些个体经营户和私营企业主无法开具收入证明,有的单位出具职工个人收入证明带有随意性,银行缺乏有效的调查核实手段。
第四,汽车经销商道德风险。汽车经销商在贷款发放过程中负责推荐客户并协助银行收集客户有关资料,目前全国各地汽车经销商较多,但是规模较大、管理较好的4S店占比较低。有的汽车经销商信用度不高,为了招揽客户,与客户联手故意抬高车价,骗取高额贷款;对于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个人,个别汽车经销商帮助其捏造虚假身份、虚假的收入证明及联系地址,甚至伪造房产证等进行骗贷。
第五,银行的内控管理风险。部分银行对汽车消费贷款的内控管理较为薄弱,前台、中台、后台缺乏相互制约,贷后管理工作滞后,工作人员业务管理水平低下,在操作中存在风险漏洞。如对借款主体还款能力的审查把关不严,对各种还款能力的证明缺乏有效识别,贷款成数控制违反规定,首付比例过低甚至贷款金额超过净车价,造成变相零首付的事实等。
以上这五大风险,毫无疑问对我们个人汽车贷款业务的发展带来严重的风险。
二、个人汽车消费信贷风险防范与控制对策
要有效防范和控制汽车消费贷款风险,必须建立严格的贷前、贷中、贷后风险内控机制,关键要以个人信用为基础,要以个人抵质押为手段,控制和降低车贷风险。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对借款人申请材料真实性的调查。对借款人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要严格审核。包括借款人的身份证户口簿、收入状况的证明、婚姻证明、房产证、房屋他项权证、房地产抵押合同和抵押房屋的状况等材料。可通过身份证鉴别仪器或公安部门的信息来鉴定身份证的真伪;可通过民政部门核对借款人的婚姻信息;也可通过电话或上门等方法,核实客户提供资料的真实性;通过房地产管理部门对房产所有权证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验证。
2.加强对借款人信用状况的调查。要充分利用人行征信系统、银行内部个人客户征信系统和公安部门的个人信息系统,准确评价客户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保证第一还款来源的充足性。要以个人信用为基础,根据客户职业、收入水平、资信状况和所提供的抵(质)押物价值,合理确定贷款额度。在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价中,要重视借款人有无不良信用记录和贷款违约、拖欠记录。
3.加强对借款人抵(质)物真实性和安全性的调查。要严格执行对抵(质)押类担保贷款操作流程的有关规定,保证抵(质)物价值认定的准确性。对个人质押贷款,要确保个人权利凭证的真实、合法和有效性,在质权设定后才能发放贷款。对以住房为抵押的贷款,要保证抵押物价值稳定且权属完整清晰。抵押物的真实性须经房产交易中心确认,抵押登记手续必须做到真实、完整规范。
4.加强对合作中介机构及汽车经销商准入和退出的管理。中介机构的选择,应着重于其企业(公司)的资质、业内声誉、内部管理和业务操作程序等方面的考虑,并签订有关协议。采取由汽车经销商、专业担保机构担保的贷款,应要动态监控合作担保机构的经营管理情况,在担保的借款客户出现违约时,及时从担保方扣收欠款,并通知担保方补足保证金。与保险公司的履约保证保险合作,应约定履约保证保险的办理、出险理赔、免赔条款等事项,避免事后因合作协议的无效或漏洞无法理赔,造成银行贷款损失。
5.加强贷后管理,提高资产质量。积极推进以个人信用为基础,以抵(质)押为主要担保方式的担保贷款业务,严格控制保证担保及信用贷款。客户经理要克服“重贷轻收”的思想,充分利用业务管理系统切实做好贷后管理工作,实时监控借款人还款情况。同时信贷管理部门也要积极配合,通过定期不定期检查和抽查的方式,多渠道地加强信贷管理。业务经营部门要做好不良贷款催收工作,可采取短信提醒、电话催收、上门催讨、公证送达、申请支付令、法律诉讼等方式及时催收。
6.积极开展业务创新,推出公务车团购业务。树立“整体营销汽车金融产品,综合治理汽车信贷风险”的理念,与汽车产业链上的制造商、经销商、维修商等建立汽车金融战略联盟。对此国内中资银行已开始积极开展业务创新,着手调整对汽车信贷的经营方式,如中国建设银行把发展汽车金融服务作为一项长期的经营战略与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三家联手,在上海宣布成立“金色联盟”,为公务车改革集团客户购车提供全程贵宾式服务。
随着国内汽车消费贷款的规范化,业务发展初期不顾风险的状况已被比较规范的市场所取代。随着人民银行《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修订版的出台,对借、贷双方的责、权、利有了一个更加明确的界定,这会促进汽车贷款风险的防范,有效地保护银行债权。总之,中国个人汽车消费贷款正面临着无限的发展空间,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农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基本规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个人信贷业务管理,防范和控制个人信贷业务风险,促进个人信贷业务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中国农业银行信贷管理基本制度,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本规程所称个人信贷业务(以下简称个贷业务)是指农业银行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还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以下简称借款人)提供的各类信贷业务(不含银行卡透支业务)。个贷业务按照贷款用途可分为个人消费类信贷业务和个人经营类信贷业务。
个人消费类信贷业务是指农业银行向借款人提供的满足其以消费为目的的生活开支资金需求的信贷业务,简称消费类业务。消费类业务主要包括个人住房贷款、个人自用车贷款以及仅含有消费用途的个人综合授信业务等。
个人经营类信贷业务是指农业银行向借款人提供的满足其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资金需求的信贷业务,简称经营类业务。经营类业务主要包括个人生产经营贷款(个人助业贷款)、个人商业用房贷款、个人商用车贷款、农户小额贷款、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含有生产经营用途的个人综合授信业务等。
第三条 个贷业务的基本流程:业务申请与受理、调查、审 查、审批、用信管理、贷后管理。其中,调查、审查、审批、用信管理环节必须部门分离或岗位分离。
第四条 个贷业务实行“一次调查、一次审查、一次审批”,评级、授信可与贷款申请一并调查审查审批。除低信用风险个贷业务外,个贷业务原则上实行分散受理调查、集中审查审批和用信管理。条件成熟的可实行集中调查、集中贷后管理。
第五条
个贷业务实行关联方回避制度。在办理个贷业务时,与借款人有关联关系的农业银行员工应主动申请回避。关联方的界定范围、关联交易审查审批程序执行相关规定。
第二章 客户准入
第六条 申请消费类业务,申请人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持有合法有效身份证明;
(二)具有固定住所,或稳定的工作单位,或稳定的经营场所;
(三)申请贷款时不存在到期未还的逾期贷款和信用卡恶意透支,最近24个月内不存在连续90天(含)以上或累计180天(含)以上的逾期记录,能够说明合理原因的除外;
(四)收入来源稳定,具备按期偿还信用的能力;
(五)信贷业务实施前,在农业银行开立活期存款结算账户或银行卡账户;
(六)需进行信用评级的,达到规定标准;
(七)申请信用用途合法合规;
(八)未经有权行批准可采用信用方式用信的,应提供符合规定条件的担保。
第七条 申请经营类业务,除应具备第六条规定的基本条件外,申请人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从事的经营活动合法合规,符合国家产业、行业、环保政策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
(二)经年检的营业执照和有权批准部门颁发的生产经营许可证(农户小额贷款、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个人商用车贷款、个人商业用房贷款、个人综合授信贷款等按规定不需要提供的除外);
(三)有合理的生产经营计划,个人商业用房贷款除外。第八条 仅办理总行规定的低信用风险个贷业务,可以不受第六条第(三)、(四)款和第七条第(二)、(三)款限制。
第九条 严禁对以下人员办理个贷业务:
(一)有骗(套)取银行信用、恶意逃废银行债务或信用卡恶意透支行为或记录的;
(二)担任或曾经担任有骗(套)取银行信用、恶意逃废债务行为的公司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以及对公司逃废债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关键管理人员;
(三)有刑事犯罪记录的,但过失犯罪除外;
(四)有嗜赌、吸毒等不良行为的;
(五)从事国家明令禁止业务的。
第三章 贷款申请
第十条
借款人通过柜台、电话、信件、网上银行、电子邮件、自助设备等方式和渠道,向我行个贷业务经营机构(个人客户部门、营业网点、个人信贷业务经营中心、理财中心、财富管理中心等,下同)提出个贷业务申请。借款人也可以通过经农业银行授权的房地产开发商、汽车经销商等机构提出个贷业务申请。
第十一条 借款人首次申请办理个贷业务,需提供以下基本材料:
(一)有效身份证明;
(二)有效收入证明或能够证明借款人收入和还款能力的相关材料;
(三)贷款用途证明(如交易合同、首付款发票等)。借款人以抵质押担保方式申请用信的,在业务申请时因交易尚未发生而无法提供贷款用途证明的,可提供用途声明;
(四)按规定需评级的,提供评级需要的相关材料;
(五)农业银行要求的其它材料。
仅办理低信用风险个贷业务可不要求提供第(二)款要求的材料。
授信项下再次或多次申请办理个贷业务,可不要求提供第(二)、(四)款要求的材料。
借款人申请办理个人生产经营贷款(个人助业贷款)业务,除上述要求的材料外,还需提供营业执照,从事特种行业的需同 时提供有权批准部门颁发的生产经营许可证。
第四章 评级与授信
第十二条
办理个贷业务原则上需要评级。经办人员应根据农业银行个人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对借款人(担保人)进行信用等级测评(按规定可以免评级的除外)。
第十三条 办理个贷业务须对借款人进行授信。本办法中授信是指农业银行根据借款人的收入、资产、信用记录等资信情况及担保情况,同意在一定期限内向借款人提供的信用额度。对借款人仅申请办理单笔贷款业务、不需多次循环用信的,办理单笔业务视同新增等额授信。
第十四条 个贷业务授信期限原则上3年,最多不超过5年。采取房地产抵押担保方式的消费类个贷业务授信期限可放宽至30年。每隔一定时间(具体由一级分行或单项产品管理办法确定)须对借款人资信情况进行重新核定,借款人资信状况恶化的应调减、冻结、终止授信额度,或收回贷款。
第十五条 个贷业务授信额度的核定应根据借款人提供的担保情况,综合考虑借款人及配偶收入等资信情况核定。授信额度为抵质押授信额度、保证授信额度、信用授信额度之和。抵质押物范围、抵质押率、保证人条件、保证担保额度和信用授信额度核定等,由单项管理办法及一级分行实施细则确定。各分行办理个贷业务的单户最高额度由单项产品管理办法确定。
第十六条 对借款人在授信项下再次或多次申请用信的,仅 需对以下内容进行调查审查:
(一)授信条件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二)贷款用途是否真实、合法合规;
(三)增加单笔用信后,借款人收入是否符合还款要求;
(四)其他必要的信息。
第五章
贷款受理与调查
第十七条 经营机构受理岗根据借款人的信贷需求、基本条件和经营机构业务开办情况,决定是否受理借款人申请。如不予受理,应及时告知申请人。如同意受理,及时将相关材料移交调查岗调查。
第十八条 经营机构调查人员负责贷款调查,严禁委托第三方代为调查。调查人员对调查材料以及CMS系统录入数据和上传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有效性负责。
第十九条 个贷业务主要调查:
(一)借款人提供的资料是否完整、真实、有效;
(二)借款人(担保人)身份是否真实;
(三)借款人信用记录是否符合规定;
(四)借款用途是否真实、合法;
(五)借款人是否具有足够的还款能力(包括家庭概况、收入和财产状况等);
(六)保证人担保能力是否充足;
(七)合理评估抵质押物价值。采用外部评估的,客户经理 应对抵质押物的评估方式和评估价值进行审核确认;
(八)对经营类业务(个人商用房贷款除外)应调查借款人经营行为的合法合规性、经营管理能力、生产经营状况等;
(九)对经营类业务实行实地调查,调查人员应通过观察借款人的经营场所、经营规模、地理位臵、周边客户等了解申请人的经营能力、生产经营状况、经营项目有无行业风险及未来前景等,并对抵押物状况进行核实。
仅办理低信用风险个贷业务,可不对第(五)项内容进行调查。
对大额个贷业务(具体额度在符合单项产品管理办法规定的前提下由一级分行确定)实行双人调查。
第二十条 个贷业务调查实行面谈制度,通过电子银行渠道获准贷款的除外。调查人员须与借款人(担保人)进行面谈,并作谈话记录,由双方当面签字确认,必要时可与其他相关人员面谈。
第二十一条
调查人员根据调查情况填写调查表,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调查结论和风险提示。调查结论认为可以向借款人提供贷款的,调查人员应对用信主体、业务种类、币种、金额、期限、利率、贷款用途、还款方式、担保方式等提出具体意见。调查结论认为明显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可提出终止信贷程序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二条
调查环节应按规定将调查核实的相关数据信息 输入CMS,将审查审批环节需要的资料扫描上传至CMS,由具有调查确认权的人员审核确认后,提交审查岗或终止信贷程序。具有调查确认权的人员与调查人员承担同等调查责任。
第六章 贷款审查审批
第二十三条
审查审批中心或有权审批行审查岗负责个贷业务的审查。审查环节对个贷业务的合法合规性、风险揭示的充分性承担责任。主要审查以下内容:
(一)资料的完备性。信贷业务资料是否齐备;
(二)业务的合规性。借款人和担保人是否符合基本条件,贷款业务种类、币种、金额、期限、利率、贷款用途、还款方式、担保方式等是否符合农业银行信贷制度政策规定等;
(三)风险的可控性。有关证明材料是否符合规定,有效收入是否合理,信用记录是否符合条件,信用评定结果是否合理,抵质押物价值是否合理,第二还款来源是否充足,利率是否符合规定等。对于经营类业务,还应重点分析借款人经营管理能力、生产经营情况等。
如调查环节移交的信贷资料不全或调查内容不完整、不清晰,审查人员可要求调查环节补充完善。
第二十四条 根据审查情况,审查人员需提出明确的审查结论。审查同意向借款人提供贷款的,审查人员需对贷款用信主体、业务种类、币种、金额、期限、利率、贷款用途、还款方式、担保方式、贷款发放条件、贷款使用条件和风险管理措施等提出具 体意见;不同意向借款人提供贷款的,需说明理由。
第二十五条
对于需审议的个贷业务,审查人员须撰写审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一)借款人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借款人是否具备主体资格、信用等级测评是否合理、信用记录是否符合要求;
(二)借款人收入情况,主要包括:借款人职业背景、收入来源稳定性以及财产状况。对于经营类个贷业务,还需对借款人经营状况、管理能力、财务状况等进行分析;
(三)信贷风险评价及防范措施,主要包括:信贷政策风险评价、还款能力分析、风险防范措施(包括担保情况)等;
(四)审查结论,明确贷款用信主体、业务种类、币种、金额、期限、利率、贷款用途、还款方式、担保方式等。
第二十六条
审查人员按规定将相关数据信息和审查意见及时输入CMS,并提交有权审批人审批。
第二十七条
经营行有权审批人或上级行派驻的独立审批人按权限审批个人信贷业务,超权限的直接报(可不逐级审核转报)有权审批行审查审批中心审查,有权审批人审批。
第二十八条 个贷业务原则上实行直接审批,一般个贷业务由独立审批人单签审批,大额个贷业务(具体额度在符合单项产品管理办法规定的前提下由一级分行确定)由两个有权审批人双签审批,大额或风险较高的(具体标准在符合单项产品管理办法规定的前提下由一级分行确定)个贷业务实行审议审批(合议审 批或会议审批)。500万元以下个贷业务原则上不实行审议审批。农户小额贷款、低信用风险个贷业务、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和国家助学贷款一律采取直接审批。对由独立审批人直接审批的个贷业务,可实行审查审批双岗合一(具体额度和业务品种由一级分行确定),调查后直接提交独立审批人审查审批,独立审批人同时承担审查、审批责任。
第二十九条 有权审批人在授权范围内,根据调查、审查、审议结论等因素审批个贷业务。审批结论分为“同意”和“否决”两种。作出“否决”结论需表述理由。
第三十条
有权审批人通过CMS直接向负责用信管理的机构下达贷款批复,明确贷款用信主体、业务种类、币种、金额、期限、利率、贷款用途、还款方式、担保方式、贷款发放条件、贷款使用条件、风险管理措施、审批有效期等。
第七章 用信管理
第三十一条 用信管理的内容包括落实放款条件、合同签订与管理、抵质押登记与管理、放款审核、CMS放款等。个贷业务用信管理环节与受理调查环节要做到部门分离或岗位分离,除落实放款条件和合同签订工作外,其他工作不得由受理人员和调查人员兼任。条件成熟的,可逐步实行个人信贷业务经营中心(简称个贷中心,下同)集中用信管理,设立专职的抵质押登记岗、放款审核岗、CMS放款岗等(个贷中心业务流程执行农业银行个贷集中经营相关规定)。第三十二条
经营行收到信贷业务批复文件后,对批复中附有放款条件的,经营行客户经理按照信贷业务批复要求与借款人商谈,落实放款条件。
第三十三条 客户经理落实放款条件后,按规定选用合同文本,按批复内容填写合同要素,交由合同审查员审核合同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审核无误后,客户经理与借款人、担保人当场签订书面借款合同、担保合同,并提交有权签字人签字。签订合同时,应审核借款人、担保人的身份真实性。
第三十四条
抵质押登记不得由调查人员办理。抵质押登记人员应亲自到有权登记机构办理抵质押登记手续、质押凭证的止付手续、质物交接手续等,严禁委托他人代为办理。可实现抵质押登记网上查询真伪的业务和地区,是否允许委托他人代为办理,由一级分行确定。办理他项权证和质物交接时需填制“交接清单”。抵质押物需办理保险的,按规定办理,并明确农业银行为第一受益人。
第三十五条
放款审核岗负责放款审核,主要内容包括:
(一)审核放款条件是否全部满足;
(二)审核担保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包括手续是否完备、阶段性担保是否在规定的额度内、他项权证是否办妥,需办理止付手续的是否按规定办理,需缴纳保证金的是否按规定办理,需办理保险的是否按规定办理保险手续,可实现抵质押登记网上查询真伪的地区还应网上查询抵质押情况等;
(三)支付审核,核实放款账户是否符合资金划转规定等。放款审核岗审核后在《个人客户信贷业务放款审核表》上签署意见。
第三十六条
放款岗从CMS系统打印借款凭证、放款通知单,提交有权人审核签字后,送交会计结算人员办理会计放款。
第三十七条
个人信贷业务办理流程实行限时办结制度。一级分行可根据本行实际对受理、调查、审查、审批、抵质押登记、放款审核、放款等环节规定合理的办结时限。
第八章
贷后管理
第三十八条
个贷业务贷后管理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客户关系维护、产品交叉销售、更新借款人信息、受理变更合同要素申请;
(二)按月提取贷款结清名单并为借款人提供贷款结清的相关手续,回答借款人咨询;
(三)按照第三十九条的规定进行贷后检查(回访);
(四)日常管理,主要包括:维护(电子)贷后管理台账,CMS数据录入,收集、整理信贷档案等;
(五)风险分类。贷后管理中发现分类制度规定的风险信号时,应及时对分类形态进行人工干预;
(六)按照第四十一条规定对逾期贷款进行催收和处理;
(七)对合作机构与农业银行的业务合作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和调整;
(八)抵质押担保管理;
(九)贷款到期处理和信用收回;
(十)信贷档案管理。
第三十九条 客户经理按规定进行贷后检查(回访),在CMS中录入个贷业务检查信息,发现重大风险隐患或风险预警信号须按规定及时报告。对一次性还本的经营类业务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对分期还款个贷业务,实行逾期催收检查制度,逾期后按规定及时催收;对低信用风险个贷业务,由一级分行根据需要确定检查频率,重点关注抵质押物情况。已进入诉讼程序的不良个人贷款,在情况未发生变化条件下,不要求固定的检查频率。
个贷业务贷后检查(回访)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借款人是否按照合同约定用途使用信贷资金;
(二)借款人的资产、职业、收入、家庭、健康状况等是否有较大变化;
(三)借款人是否有违法行为,是否卷入经济纠纷;
(四)担保人保证能力、抵质押物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是否发生变化,抵质押物的价值是否受到损失,抵质押权是否受到侵害,抵质押物的保管是否符合规定;
(五)经营类业务还应检查借款人生产经营、财务状况是否正常,主要产品的市场状况是否有较大变化,借款人与其他债权人、债务人的合作关系是否正常等。
第四十条 严格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各级行要按照中国 农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及时进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真实、动态地揭示贷款质量和潜在风险。
第四十一条 到期处理和信用收回。
(一)对采用一次性还本方式的非自助个贷业务,经营行或个贷中心贷后管理岗要在每笔信贷业务到期前20天,采取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发送《贷款到期通知书》等方式通知借款人、担保人及时办理还款手续;
(二)个贷业务原则上不得展期,确需展期的,按新发放贷款审批权限和流程办理;
(三)发生合同约定事项导致信贷业务提前到期的,报经营行行长或副行长(个贷中心负责日常贷后管理的报个贷中心负责人,网点负责日常贷后管理的业务报网点负责人)同意后,向借款人、担保人发出《信贷业务提前到期通知书》,办理相关还款手续。办理自助可循环个贷业务的借款人,可在农业银行核定的最高额度和期限内,根据合同约定自助办理放款还款;
(四)个贷业务不得办理借新还旧,产品设计中包含再融资安排的业务除外;
(五)借款人还清全部信用后,经营机构客户经理应及时到有权登记部门办理抵质押登记注销手续,将抵质押权利凭证交还抵质押人并做签收登记;
(六)对逾期在30天以内的贷款进行短信或电话催收,逾期30-60天发催收律师函,逾期60天以上应通过约见借款人、实地 催收等方式进行催收。对逾期90天以上的和按规定划为可疑类的贷款,采取法律手段清收。
第四十二条 各级行风险经理负责个贷业务风险监控。其主要职责是:
(一)通过CMS进行每日预警,发现风险隐患或风险预警信号,按规定及时报告,督促经营机构限期处理;
(二)对重大风险隐患或风险预警信号进行现场核查;
(三)定期(至少每半年)向上级行有关部门、本级行行长和副行长、本级信贷审查审批中心报告所辖行个贷业务风险状况。
第四十三条 二级分行(含)以上个人客户部门对辖内个贷业务负有监督、指导职责,主要包括:
(一)参与组织实施对下级行个贷业务的现场检查,重点检查个贷业务合规性、抵质押权证真实性、抵质押价值的充足性等;
(二)定期分析辖内个贷业务发展状况,撰写分析报告,根据下级行经营管理水平和不同个贷业务品种的风险特征,向本级行分管行长及有关部门提出调整信贷授权、进行业务整顿、暂停业务办理等建议;
(三)对本级行直接审批的单笔大额贷款形成的不良资产或多笔由于共同原因形成的不良资产,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不良信贷资产催收方案,并协助组织实施;
(四)对合作机构与农业银行的合作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和调整。第四十四条 各级行要按规定建立集中统一的信贷业务档案管理制度,由县级支行或上级行负责对个贷业务纸质和电子档案实行集中管理,设立个贷中心的行,可由个贷中心集中管理辖内个贷业务档案。
第九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 农户小额贷款、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国家助学贷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灾区自建房贷款等个贷业务,根据具体业务品种的特点,在客户准入条件及其他管理要求方面需突破本规程规定的,可由单项业务管理办法或相关规定予以明确。
银监会于2月12日发布了《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银监会令2010年第2号,以下简称《个贷办法》),并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总行根据银监会的监管要求,结合我行原《中国农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基本规程》(农银发„2009‟430号,以下简称原规程)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对原规程进行了修订,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本次修订所遵循的原则
一是全流程管理原则。办法修订严格贯彻全流程管理的原则,从贷前调查、审查、审批、到用信、支付、贷后管理直至贷款收回,每一环节都有具体要求与规定。
二是遵循诚信申贷原则。要求借款人申请贷款实事求是,依据真实、合规、合法、合理的消费或生产经营需求申请贷款。
三是协议承诺原则。要求借款人对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贷款用途合法合规性,资金支付方式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承诺。
四是实贷实付原则。采取受托支付方式的个人贷款,贷款资金的发放和支付划转应遵循实贷实付原则。
五是贷放分控原则。个贷业务流程遵循部门或岗位分离的原则,不仅要“审贷分离”,而且要“贷放分离”,调查、审查、用信及支付都应实行部门或岗位分离,以规范操作、防控风险。
六是贷后管理原则。继续强调贷后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岗位的贷后管理职责和要求,通过建立和完善贷款后评估管理改变“重贷轻管”的做法。
二、修订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支付管理相关规定。
根据银监会《个贷办法》要求,本次修订专门增加了第三十四条和第三十五条关于“支付管理”的内容,同时对合同签订、放款审核、资金支付等条款做了修订。
一是住房按揭贷款、汽车贷款业务按现有信贷流程采取受托支付方式办理;
二是对于消费类贷款中借款人无法事先确定具体交易对象且金额不超过30万元人民币的,可以采取借款人自主支付方式;
三是对贷款资金用于生产经营且金额不超过50万元人民币的,可以采取借款人自主支付方式;
四是对于借款人交易对象不具备条件有效使用非现金结算方式的,如农副产品收购、中药材收购、废品回收等,按常规判断需采取现金支付的交易,可以在贷款额度中给予借款人合理的自主支付额度;
五是贷款额度中超过上述允许的自主支付额度的部分和其他个人贷款应采取受托支付方式;
六是总行将在合同中设计详细的支付条款,明确自主支付额度和受托支付额度。
按规定应选择受托支付方式的,合同签订时借款人已确定交易对象及收款账户信息的,即在借款合同中填写清楚贷款资金支付相关信息,并提交相关交易证明材料(交易合同等)。
按规定应选择受托支付方式的,如签订借款合同时借款人尚未明 2 确交易对象,合同签订后暂不发放贷款,待交易对象确定时,由借款人填写《个人贷款资金支付授权委托书》,并向经办行递交相关交易证明材料,客户经理与放款审核岗审核同意后,完成贷款资金的发放与支付。
借款人获得授信后单笔用款的资金支付。借款人获得授信后单笔用款时,应填写《最高额担保个人借款合同用款申请书》。按规定及合同约定可以采取自主支付方式用款的,应填写借款人放款账户;按规定及合同约定采取受托支付方式用款的,借款人填写交易对象收款账户相关信息,并提交相关交易证明材料,由经营行履行单笔用信审批后按规定完成贷款资金的发放与支付。
采取自主支付方式的个人贷款,操作中支付管理岗打印放款凭证、完善手续后交给会计记账员,记账员在ABIS系统将贷款资金贷记借款人账户,由借款人按约定用途自主支付。且与借款人在借款合同中约定,要求借款人保留用途证明材料,定期向农业银行告知贷款资金支付情况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二)关于收入偿债比例控制机制。
本次修订新增关于收入偿债比例控制的要求。考虑到经营类个贷业务还款收入依赖于经营项目的运营情况,收入情况不易准确计量和估算,暂不对经营类个贷业务收入偿债比例控制做明确要求。对消费类个贷业务,则要求各行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平均水平确定一个合理的收入偿债控制比例,但最高不得超过收入的85%(含),外部监管有其他规定的执行其规定。办法中提出的“外部监管有其他规 3 定”是指银监会《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银监发[2004]57号)中对收入偿债比例的相关规定,即“应将借款人住房贷款的月房产支出与收入比控制在50%以下(含50%),月所有债务支出与收入比控制在55%以下(含55%)”。
(三)关于授信的规定。
个贷业务原则上均应授信,对借款人仅申请办理单笔贷款业务、不需多次循环用信的,审批办理单笔业务视同新增等额授信。办法中循环类个贷业务是指借款人同农业银行签订《最高额担保个人借款合同》后,可在合同约定额度内多次用款的个贷业务。办法中仅例举综合授信、房抵贷等几种产品,没有列出所有循环类产品,凡是采取《最高额担保个人借款合同》方式办理的个贷业务,都属于循环类业务。
授信额度核定主要根据借款人能够提供的担保,结合其收入等还款能力情况综合确定。额度包括对借款人按照抵质押、保证和信用方式分别核定的额度之和,即借款人授信额度=抵质押授信额度+保证授信额度+信用授信额度。关于授信额度核定,本办法仅给出上述原则性规定,额度核定的具体细节(如抵质押率、保证人条件和保证担保额度以及信用授信额度的核定等)由单项产品管理办法确定。
(四)关于贷款资金用途监测与核查。
本次修订根据银监会《个贷办法》的要求在第八章贷后管理中对贷款资金用途监测与核查进行了细化,区分自主支付方式和受托支付方式,规定了不同的要求。
(五)关于风险限额管理。
根据银监会《个贷办法》要求,本次修订增加了关于风险限额管理的规定,要求“个贷业务应按区域、产品、客户等维度实行风险限额管理”。办法中仅给出原则性规定,没有给出具体的操作要求,由各行在实施中具体落实。各行应通过业务品种准入、差别转授权、客户政策等手段,按区域、产品、客户等维度对个人贷款实行风险限额管理。
(六)关于保证担保贷款的办理。
为确保保证担保、保证人情况的真实性,降低操作风险,根据银监会《个贷办法》规定,增加了对保证担保方式的个贷业务办理的要求,即“以保证方式担保的个人贷款,应由不少于两名信贷人员完成”。
(七)关于贷后检查的频次要求。
本次修订对个贷业务贷后检查的频次要求进行了调整:对分期还款方式个贷业务实行逾期催收,对低信用风险个贷业务及处于诉讼程序中的不良个贷业务不要求固定检查频次,对其他个贷业务的贷后检查频次则根据经营行该个贷产品的风险情况确定,以经营行为单位、近三年新增贷款不良率超过一定比例(具体比例由一级分行确定)的个贷业务产品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
(八)关于支付管理的CMS操作。
本次修订增加了支付管理的相关要求,需要在CMS系统中客户申请资料、调查、审查、批复、合同管理等环节增加资金支付方式及支付额度相关信息。在CMS系统调整到位前,关于支付管理的相关内容和作业暂采取纸质资料操作。
(九)关于合同公示。
办法第三十七条要求对格式条款合同进行公示。各行可在各级行个贷业务申请场所设臵公示栏,将个贷相关合同打印张贴公示,但应注意不得由客户拍照、复印、自行取走。
三、原规程说明中继续适用的事项
(一)办法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全部个人信贷业务。由于部分个人信贷业务品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农户小额贷款、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国家助学贷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灾区自建房贷款等个贷业务,根据具体业务品种的特点,在客户准入条件及其他管理要求方面需突破本办法规定的,制定单项产品管理办法明确。
(二)关于个贷业务流程。
个贷业务流程原则上实行“一次调查、一次审查、一次审批”。对超经营行审批权限的个贷业务,经营行调查后可不经中间环节直接将业务通过CMS提交有权审批行审查审批中心审查审批。一级分行认为部分个贷业务有必要经过中间层级审核转报的,经营行客户部门调查并经具有调查确认权的人员审核确认,提交上级行信贷审查审批中心(或信贷管理部门)审核后,由信贷管理条线逐级上报有权审批行。
(三)关于调查确认权。
调查确认权是指对调查信息进行核实确认并提交审查环节的权力,具有调查确认权的人员可以是调查人员、客户部门负责人、调查部门负责人等,具体规定由一级分行确定。
(四)关于信用记录。
办法关于信用记录的规定中“能够说明合理原因”是指个贷业务的申请、调查、审查以及审批等各环节均认同申请人逾期记录的产生具有合理原因,可以被农行接受的借款人。
(五)关于评级。
本办法规定办理个贷业务原则上需要评级。对需要评级的个贷业务,评级可与个贷业务调查审查审批一并办理。评级的权限及流程,可与个贷业务审查审批的权限及流程保持一致。对需要免评级的个贷业务,免评级的范围由农业银行个人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办法确定。
(六)关于调查报告和审查报告。
一般个贷业务仅需要在CMS中填写相关信息,无需撰写调查报告和审查报告。对于需要上会审议的个贷业务,为方便审议人员详细了解相关信息,要求撰写调查报告和审查报告。报告行文应注意言简意赅、简明清晰,避免罗列过多无效信息。
(七)关于审查审批。
个贷业务原则上实行集中审查审批。除低信用风险个贷业务、农户小额贷款、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国家助学贷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灾区自建房贷款业务外,个贷业务原则上集中在各级行审查审批中心审查审批。具体业务审批权限按照授权书执行。
(八)关于审批有效期。
个贷业务批复应明确审批有效期。经营行应在审批有效期内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包括最高额担保借款合同),超过审批有效期未签 7 订合同的不得继续办理。审批有效期由各一级分行确定,但原则上应在6个月内。
(九)关于集中用信管理。
个贷业务用信管理应实现专业化、集中化运作。抵质押登记和放款审核环节应与受理调查环节部门分离或岗位分离。条件成熟的,可通过成立个人信贷业务经营中心实现集中用信管理;条件不具备的,应通过设立专职岗位实现集中用信管理。
个人消费信贷是金融创新的产物,是银行为个人办理的信贷业务。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消费的欲望也越来越大,个人消费信贷随之产生,为人们的消费提供了一定的便捷。但是在银行推广个人消费信贷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将对消费信贷需求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提高消费信贷需求的建议。
学者们对个人消费信贷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陈天一、李颖(2010)和李婷(2013)对我国当前个人消费信贷的类别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个人消费信贷有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医疗贷款、旅游贷款、大件耐用消费品贷款等10多个信贷品种。在各项贷款中,中长期个人消费贷款占绝大部分。而消费贷款品种仍集中在住房贷款、汽车消费贷款等传统个贷业务,两者业务规模已达到消费贷款总规模的83%,其他新型消费业务发展较慢。刘潇(2010)对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个人消费信贷在商业银行总体信贷中所占的比例还很低,未来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对于消费信贷的风险和管理问题。林跃武、许大庆(2010)论述了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八大信贷风险,其中涉及项目贷款、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贷款以及中小企业贷款等八个方面的信贷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刘洋(2013)认为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个人征信系统还不完善,个人信用信息查询系统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商业银行管理水平还不够,抵押物变现难和商业银行盲目扩张个人信贷,且我国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了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有效性差,风险攀升。
综上所述,学者们探讨了个人消费信贷的类别、现状、风险等,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绝大多数文献只是理论上分析了个人消费信贷的概念,并没有结合实地情况具体分析,没有进行实证分析,而且城乡对消费信贷的实际使用情况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本文通过实地问卷调查,结合实证分析对城乡个人消费信贷的需求情况进行探讨。
二、常熟城乡地区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问卷调查情况
(一)数据描述性分析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常熟城区与农村地区的实地问卷调查。调查者职业、收入等存在较大差异性,其随机性较大,样本数据较为有效,因此此次调查充分考虑了城乡、职业、收入等构成分布因素,对调查结论有普遍性的研究意义。此次调查一共发放了300份问卷,而有效问卷261份,有效回收率87%。其中有137份城区问卷,占比52.49%,农村124份问卷,占比47.51%。
1. 个体分布。
第一,性别、年龄分布此次调查中男性共133人,其中城市57人,农村76人,女性共128人,其中城市80人,农村48人。平均年龄在36~45岁,以中年为主。
第二,教育程度城区的调查对象学历集中于高中及专科,而农村则明显文化水平较低,绝大多数为初中以下。
第三,职业构成城区的调查对象职业集中于企业人员、个体人员,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自由职业者也有少数,分别占了十分之一左右。而农村不仅企业人员、个体人员很多,务农人员和自由职业者人数也非常多。这也很符合地域特点。
第四,收入分布绝大多数被调查者总体属于中等收入阶层,但具体来看,城乡收入差距还是存在的,城区收入比农村高。
2. 信贷需求情况。
对261位居民进行调查发现,了解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居民有123人,占比47.13%,不了解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居民有138人,占比52.87%,说明超过一半的居民对个人消费信贷不了解。而居民对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办理意愿,调查中也有所反应,在偶尔遇到资金短缺的情况下,116人中会有96人愿意办理个人消费信贷,占比82.76%。在调查中还发现大部分的居民支持个人消费信贷,满意程度较高,另一小部分居民持反对意见,认为会增加其生活压力,造成还款困难。从这个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常熟市的居民对个人消费信贷总体上是支持满意的,该业务在常熟开办是可行的甚至有潜力,市场需求较大,对常熟市的经济发展有益。
(二)从需求与收入分布看
已经办理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人群中,以中高收入阶层为主,而且中高收入阶层打算申请该项业务的比例也较高,说明收入的高低是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收入越高,愿意申请该业务的数量及能承担还款的能力就越高。而且不仅当前收入是非常重要的,预期收入也是影响办理该业务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因为如果人们工作稳定,有较高的工资,且对未来预期收入抱有良好的预计,则对还款能力有信心,那么就会愿意提前向银行申请消费贷款,这不仅使消费者能如愿提前消费,而且也促进了我国的消费市场,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从需求与年龄分布看
虽然此次调查集中于中年人群,但调查发现,越年轻打算申请办理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人相对越多,尤其打算申请住房与汽车贷款的更明显。
(四)从需求与消费信贷对象看
在已经申请过个人消费信贷的人中可看出住房、汽车、房屋装修的占绝大多数,旅游、留学、耐用消费品则占少数。而在96位还没申请却打算申请的人中选择住房贷款的比例最高,其次是选择汽车贷款,这两者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消费对象;教育、医疗和房屋装修也占了一定的市场需求,比例相近;而旅游和普通消费耐用品比例较低。其实这非常符合我国的发展情况(靠房地产拉动经济),也符合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总体现状,即总体上居民处于温饱和温饱有余的阶段,居民主要以生存即居住为主,而且中国人的“买房养老”思想很重,也与目前常熟市的整个房地产市场的火热、较大的保值升值空间和父母为子女买房结婚的思想相关,因此居民对住房的需求比较大,反映出目前个人住房贷款的市场空间还是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的。而目前随着居民家庭收入的增加,人们在满足住房的同时对交通工具也有所需求,也因为地理位置等各种因素,汽车逐渐成为每家每户出门的交通工具,汽车市场正在庞大的发展。而其他消费对象的市场占有率并不如住房和汽车那么大,但也逐渐地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收并使用,这个不仅需要人们认知的一个过程,也需要银行做出一些宣传及产品创新的努力,使人们更能理解接受并最大化人们的利益。
三、个人消费信贷的制约因素
(一)收入因素———经济因素
居民的收入不仅能影响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需求数量,也是制约该业务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是一个关键的根本因素。因为办理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前提在于居民要有乐观的未来收入预期才能有好的还贷能力。虽然目前很多居民是靠工作获得收入,而且很多是企业员工即时有稳定的收入,但是一旦企业经营不下去或是一些意外情况,预期收入则不会那么乐观,因此对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二)传统观念———文化因素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261位被调查者中有138位居民不愿意申请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而且即使其中有人会遇到资金短缺的情况,原因如下:不了解;无资金短缺,不需要;手续复杂,比较麻烦;没有提前消费的习惯;信贷利息高,消费不起;倾向于向亲戚朋友借,没有利息;平时的消费不大等。尤其在农村地区的被调查者中有五分之三的人不愿意办理,主要原因是人们对向银行贷款的这种借款方式的信心不足,再加上地域的因素,都反映了消费者牢固的传统消费观念,人们的思想观念并未与时俱进,很多人不了解个人消费信贷,而且消费信贷是一种提前消费即透支的行为,很多家庭为了不超出当前收入,即“量入为出,理性消费”的观念使许多人尤其农村地区的人不愿选择提前消费,急需资金时很多都会向亲朋好友借,向银行贷款的相对较少,而用信用卡透支的人则更加少。当然这也与银行的宣传力度有关,尤其在农村地区宣传并没有深入人心,这需要银行更加力度地宣传,推广一些有关银行贷款与还款的程序规定,使人们了解到向银行贷款或者信用卡透支是安全的借款方式。并且创新出符合农村区的一些有特色的消费信贷产品,当然这个还需要一定的过程。
(三)不完善配套机制———环境因素
目前尚不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银行不能很好地核对个人信息等资信情况,不能有效地判断消费者的还贷能力。在调查中确实发现目前的信用评判机制不是很健全,有部分市民在办理信贷业务时的面试等不是很严格,办理贷款后的一些如及时还款的通知等也没有,这些都存在着较大的隐患,且目前的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完善,这些都是制约着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因素。
(四)客户满意程度——心理因素
通过调查了解到,在办理过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人中绝大多数人对目前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还是满意的,可以缓解暂时的资金短缺问题等一些实际经济上遇到的困难。在消费者的心里,银行信贷服务的态度及售后服务态度也十分重要。大部分人对银行贷款中的服务态度基本满意,小部分人满意,但还是存在不满意的情况。在目前这个以服务为重的社会中,商家的服务态度是发展的硬道理,其服务态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商家的信誉及利益,有效地提高银行的服务水平,是发展消费信贷的有效保证。
(五)风险制约———机制因素
在调查中发现,有30人有过信贷违约行为,所占比例不小。主要原因有:无意间拖延(遗忘、出差等情况)、资金不足还款及不清楚具体还款日期或还款金额。这些违约行为对银行消费信贷的发展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及隐患的,会损害银行的利益。当然除了消费者自身的原因导致违约行为的出现外,银行也负了一定的责任,比如前期银行信贷人员审核申请办理信贷业务的借款人的个人身份、财产状况等资信状况时,不是做到每笔都很严格,这也与银行不完善的个人信用机制有关,还有在贷款发放后,有的银行并没有及时提醒借款人还款或因利率变化等特殊情况调整金额的通知等等,这一系列情况都是导致信贷风险滋长的潜在因素。因此,控制好风险才能保证消费信贷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四、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
鉴于调查发现,许多被调查者不仅对个人消费信贷产品不是很了解,甚至连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也没听说过,因此常熟各家银行要加大宣传力度,从电视广告、报纸甚至网络广告等来消除人们对消费信贷的误解或是不信任。比如,发放给每个来银行办理业务的客户宣传手册,耐心讲解关于消费信贷的有关知识;尤其像一些扎根于农村的银行,比如常熟农村商业银行等可以发挥其农村特色,成立专门的团队,下乡走人家,在村里为百姓讲解宣传知识,解除百姓疑虑。通过银行自身的努力,提高工作人员为居民办理业务的服务效率及态度,甚至可以适时推出一些优惠政策,提升居民的满意度,从而加大银行的信誉度。
(二)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
银行可以将客户信息资料整合起来,建立详细的数据库,并定期更新完善资料,这样客户的信用记录就能相对完整。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换,时刻保持信息的透明度,从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还可以依靠中央银行和政府的力量,建立征信部门,时刻了解客户的收入、还贷记录和违约等情况,减少征信风险。
(三)建立完善的个人消费信贷担保抵押制度
在调查中发现,有部分居民会选择抵押担保方式来申请贷款,虽然银行掌握了第二还款源,但还是会有居民拖延还款甚至故意违约。那么当贷款人不能还款即银行的第一还款来源不能保证时,作为第二还款源———抵押物就十分重要,因此制定完善的抵押制度对于防范抵押物变现风险是一个必要的保证。首先要选择合法、足值的抵押物,这样才能有效地变现。其次要选择信用高的客户作为保证人,为实行担保贷款做铺垫,培育健康的抵押品二级市场,保证抵押物顺利足值变现。
(四)及时通知客户,提高客户满意度
在调查中有涉及题目“当银行贷款利率上调后,您的贷款银行是否及时告知您每期应还贷款变化情况”,虽然有大部分人选择银行会及时通知,但还是存在通知不及时甚至没有通知的情况,因此银行要吸取教训,当利率发生变动等情况时,银行应通过短信、电话、邮件等方式及时通知客户,避免双方的损失,从而减少利率变动引发的风险。此外,银行是服务性行业,服务态度至关重要,只有真诚、耐心地为客户服务,客户才会放心地在银行办业务。
摘要:本文通过实地问卷调查方式来了解常熟城乡居民对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需求等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看出在常熟城乡开办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是可行甚至有潜力的,有较大的市场需求。但是还是存在一些制约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因素,导致需求没有突破较大发展,因此,银行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和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个人消费信贷担保抵押制度和及时通知客户,提高客户满意度来促进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
关键词: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需求,常熟
参考文献
[1]郭毅飞.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与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0(02).
[2]刘潇.浅析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发展难点与对策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10(03).
[3]陈天一,李颖.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及防范[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0(05).
[4]林跃武,许大庆.国内商业银行八大信贷风险[J].金融管理与研究,2010(07).
[5]李佳佳,谭理.农村消费信贷供给与需求约束因素分析[J].时代金融,2011(11).
[6]李婷.消费信贷现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30).
[7]王落存.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风险防范及化解研究[J].金融经济,2012(24).
[8]刘洋.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视角(下旬刊),2013(08).
[9]李婷.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现状以及风险防范对策分析[J].时代金融,2013(09).
[关键词] 温州外汇理财发展
自2003年开始,温州市银行个人外汇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但自2005年7月21日汇改后,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单一盯住美元。个人外汇理财产品中隐含的风险等问题逐渐暴露,直接影响了银行个人外汇理财业务的开展。
一、汇改前后个人外汇理财业务的现状
在2003年美元持续低迷、利率低位徘徊的宏观背景下,手中有外币资产的温州居民急需另觅他路,因此在传统外汇储蓄业务难以找到突破口的同时,以外币结构性产品为代表的衍生产品异军突起。所以在实盘外汇买卖之外,各家银行又积极创新,提供了很多新的渠道和方法来丰富和满足客户外汇理财的需求。银行个人外汇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先是2003年11月,中行和建行率先推出各自的个人外币结构性产品。由于当时美联储一再降低美元利率,2004年3月份市场迅速升温,全市外汇指定银行相继开始销售外币结构性产品,交易量猛增,2004年募集外汇资金4231万美元,一直持续到2005年初。2005年初,由于银行之间开始盲目攀比收益率,另外美联储不断加息,尤其是2005年7月21日央行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后,已销售产品中一些结构性风险开始显露,产品销量出现大量萎缩。2005年只募集外汇资金2621万美元。具体如下表:
二、个人外汇理财业务的特点
分析以上情况, 温州市目前个人外汇理财业务以外汇宝、外币结构性产品为主。产品由其总行开发,分支行在总分行安排下,只负责产品销售、推广。具体呈现出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个人外汇买卖业务“霸主”地位仍不可动摇。个人外汇买卖指个人客户将一种外币买卖成另外一种外币。因自身具有操作简便、点差小、起点金额低、交易时间长、风险直观等原因,再加上温州外汇来源丰富、欧元汇价震荡、个人外贸行为普遍等客观因素影响,温州个人外汇买卖异常活跃。虽然也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从2005年开始交易量有所下降,但目前在外汇理财业务领域仍占主导地位。
2.外币结构性产品以“本金无风险”类为主。外币结构性产品,是指在普通外汇存款的基础上嵌入某种金融衍生工具(主要是各类期权),通过与利率、汇率、指数等的波动挂钩,或与某实体的信用情况挂钩,从而使存款人在承受一定风险的基础上获得较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我市外币结构性产品基本上属于“本金无风险”类。“本金无风险”类产品多与LIBOR(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挂钩。该类产品特点是根据客户对汇率、利率和信用等不同金融衍生工具的预期,卖出某种金融期权,从而获得比普遍利息更高的收益。客户所承担的风险只是利息发生损失,而本金不会有任何损失。
3.“不熟不做”原则导致“本金有风险”类产品受到冷落。主要是中行推出的“两得宝”、“期权宝” 期权产品。中行温州市分行自2003年8月推出后只叙做了5笔,金额25万美元。这项业务是一种期权买卖,汇率的高低对投资者的最终收益率会产生巨大影响,投资者既可能获得比存款利息高得多的收益率,也可能出现本金损失。投资者普遍认为这种产品太复杂、不容易懂,贯彻“不熟不做”原则,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因此2004年之后没有再发生。
4.期限较长产品将占主流。2004年6月30日至2005年12月13日美联储已连续升息13次,连续的升息举措一方面银行不断提高各类外汇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另一方面也迫使银行不愿推出期限较长、与利率区间挂钩的产品。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银行推出的个人外汇理财产品中,期限集中在1年~3年,而2005年期限集中在6个月,销售量约占95%。2006年随着美国升息周期结束,银行开始推出期限较长的外汇理财产品,将对个人外汇理财产品造成较大影响,销售量会逐渐回升。2006年一季度已销售1179万美元,达2005年全年的45%。
三、影响当前个人外汇理财业务发展的原因分析
1.人民币升值对理财产品打击较大。部分温州市民购买了外汇理财产品后,因人民币升值对收益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使理财产品的吸引力降低。如某客户2005年6月购买了某银行发售的1年期理财产品1万美元,年固定收益率3.51%,那么本金+收益为10351美元,按当时汇率(8.26)兑换成人民币本可得85499元,但一年后汇率升至8.0,那么结汇后只能得到82808元,而如果将美元以当时汇率(8.26)兑换成人民币存一年,那么本金+收益为84100元。现在人民币已升值到7.9-8.0之间,还有继续升值压力,因此理财产品吸引力降低,更多地选择结汇。据统计,2006年一季度全市个人结汇量达8亿美元。
2.外汇理财业务的宣传、风险揭示普遍缺乏法律规范。银行片面夸大收益,隐藏风险,使投资者的实际收益受到损失,影响了购买力。如某客户于2005年2月购买了某银行发售的6个月美元理财产品,与国际金价挂钩。银行称: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23%。而实际收益率=3.23%×n÷N,n为落入价格区间的实际天数,N为总天数。到期时,实际落入银行设定的价格区间的n为155天,N为181天,计算得出的实际收益率仅为2.77%。由于事先银行未尽到风险提示的义务,投资者感觉受骗上当,影响了下一步投资的信心。
3.外汇理财产品体系不完整、应用领域狭窄。外汇理财产品的体系不完整,产品复制现象明显,不能按照不同市场特性和产品风险收益特征进行区分,无法满足不同层次投资者的投资偏好。
4.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和风险控制能力欠缺。一是商业银行无法进行定价和风险对冲,致使产品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二是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控制手段不足。由于商业银行缺少自己的产品模型和对冲技术,缺乏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对于产品成本、收益的控制不严。三是商业银行外汇理财市场竞争加剧,甚至出现了恶性竞争的局面。随着竞争的逐渐激烈,大部分银行把外汇理财存款作为揽储的重要手段,有的银行采取变相高息揽储吸引客户。由于商业银行普遍缺乏相应的理财和管理经验,缺乏定价系统和风险对冲手段,缺乏科学的考核、激励措施,商业银行由此陷入盲目的无序竞争之中,市场的风险隐患逐渐增加。
5.外汇监管法规空白。2005年11月银监会出台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对个人理财业务的定义、分类、适用范围、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但外汇局系统目前的法规中没有有关个人外汇理财产品的管理制度或办法,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监管,给银行外汇理财资金来源、使用的有效监管造成隐患。
6.基层银行人才匮乏不利于外汇理财产品的发展。有些银行人员对该项理财产品新业务一知半解,不能较详细地向客户讲解有关业务知识和运作程序,告知客户并帮助分析投资新外汇产品的利弊情况,对客户提出的疑问也不能作出准确的回答,使客户对投资个人外汇理财产品举棋不定,影响了这项业务的开展。
四、积极促进个人外汇理财业务良性发展对策
1.要大力加强法律、法规宣传贯彻和建设,培肓良好的外汇理财法律环境。首先,要大力宣传贯彻200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这《办法》和《指引》既适应了我国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的需要,也顺应了银行业国际竞争的要求。业务创新是动力、防范风险是前提、规范管理是基础、外部支持是关键,这一精神贯穿在《办法》和《指引》中。《办法》和《指引》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意识,两条原则,三项制度”。“一个意识”是指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中应树立“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意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不同于传统业务,以客户为中心和专业化服务是其精髓,商业银行从产品开发设计,到销售推介和资金运作,都要从客户的利益出发,提供专业化服务。《办法》和《指引》对个人理财业务的定义、分类以及对客户利益的保护等内容都体现了这一点。两个原则是指“规范与发展并重,创新与防险并举”和“按照符合客户利益和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尽责地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规范的管理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对这项业务的风险认识还不足的情况下,在创新中加强风险防范就尤显重要。《办法》和《指引》十分重视对客户利益的保护,要求商业银行按照符合客户利益和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尽责地开展个人理财业务。例如,商业银行通过理财业务向客户销售有关产品时,要了解客户的风险偏好、风险认知能力和承受能力,评估客户的财务状况,提供合适的投资产品并由客户自主选择,再向客户销售适宜的投资产品。三项制度是指“业务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办法》和《指引》对个人理财业务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监管方法、方式和程序都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其次,要建立健全外汇理财法规体系。一是外汇局要尽快出台有关外汇理财方面管理办法,明确外汇管理部门的监管职责,以约束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二是制定可操作性的外汇理财业务操作细则。如在外汇资金来源、外汇帐户开关等方面的审核、如何执行反洗钱标准、在外汇理财业务发生亏损时能否发生购汇行为等等。
2.大力促进境内外币市场的发展,培育良好的外汇理财市场环境。首先,人民银行要大力促进境内外币市场的发展,促进外币资源的境内利用,包括发展境内外币货币市场、信贷市场和债券市场,甚至可利用部分外汇储备与商业银行进行资金拆借。其次,银监会一定要充分维护外汇理财产品投资者的利益,尤其要明确商业银行在销售外汇理财产品时一定要明确指出居民获得各种收益的可能性,避免以最高收益率的方式来误导居民。再次,监管当局在积极引导市场向良性方向发展的同时,也要防止银行之间恶性的价格竞争。最后,应该加强居民金融知识的培养。
3.商业银行应进一步细分投资者的需求,实现与投资者的双赢。首先,商业银行应提高销售人员的水平,加强对产品的风险揭示,尤其要对居民说明获得某种收益的概率;其次,加强市场调研,区别居民的风险承受能力,针对不同的居民设计并销售不同的产品;再次,应提高产品的标准化、简单化程度,使居民易于理解,同时向居民传输一些金融知识;第四,在大力进行产品创新时,也要把握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要设计出市场可能不同走向的产品,供居民选择;第五,商业银行要充分提高外汇资金的利用能力,同时加强对风险的控制能力。
4.实行信息披露,增加金融衍生产品经营的透明度。由于现实中存在“监管套利”现象,即金融机构利用监管中存在的漏洞进行谋利。因此,应要求从事金融衍生产品业务的机构公布其市场风险的数量化信息,向财务报表的用户提供能清晰反映其上述全部活动的报告,从质和量两方面提供金融衍生产品活动的范围、性质、这些活动对收入的影响,金融衍生产品活动的相关风险和风险管理的信息,内部风险衡量和运用风险管理系统计算的风险敞口和风险管理的信息等。
5.商业银行应以加强管理制度和内控机制建设为核心,建立健全内控管理体系。对理财产品的设计开发、销售、风险提示、资金管理运用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完善有关工作程序,明确责任机制,严格授权管理和定期检查制度。要针对理财产品的特点,采用切实有效的风险计量、监测、控制和处理方法,逐步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和体系,实行全面、全程风险管理。
6.要加强对理财从业人员的培训,不但要提高理财专业技能,更要树立依法经营意识,培育良好的职业操守,确保理财业务等创新活动规范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外汇管理局温州中心支局信息报16期
[2]《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3]《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
[4]卜永祥秦宛顺:2006年,《人民币内外均衡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5]陈全庚:2001年,《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建设》,江苏人民出版社
【个人业务和信贷业务】推荐阅读:
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06-21
医疗卫生行业个人工作业绩和技术业务总结10-07
信贷业务营销技巧06-17
个人业务合同09-21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10-01
个人思想业务总结11-22
银行信贷业务营销技巧07-22
中级教师个人业务总结09-17
业务员工转正个人报告10-09
个人工作业务总结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