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2024-06-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九年级《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精选4篇)

九年级《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篇1

七年级数学《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销售中的盈亏”,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三章第四节《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探究一的内容,这节课的重点就是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商品销售中的实际问题。下面我分别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部分来说说我的备课设想。

一、教材分析

前面已经学过解一元一次方程和由实际问题列一元一次方程。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由于涉及的知识较多,所以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熟练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为我们以后学习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式方程以及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本节课的重要性,结合初中数学现行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水平,确定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商品销售中的进价、售价、利润、利润率的含义以及这些基本量之间关系。

2、能根据商品销售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掌握商品盈亏的求法。

3、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商品销售中的盈亏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和讨论活动,培养学生建立方程模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化归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重要价值,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

对于初一学生来说,阅读理解能力和有关商品销售知识有限,考虑问题的全面性、深刻性不够,而盈亏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是解决销售问题列方程的重要依据,因此确定本节的重、难点如下:

重点: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商品销售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弄清商品销售中的“进价”、“售价”、“利润”、“利润率”的含义以及这些基本量之间的关系。

突破本节课重、难点的方法 :弄清问题背景,分析清楚相关数量关系,找出可以作为列方程依据的主要相等关系。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策略

根据这节课的特点,在教学策略上分为两步:

(一)问题——在生活中产生

根据初一学生活泼、好奇的性格特点,课程一开始就创设了情境,使数学问题生活化,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可使学生在数学活动的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受,去经历,从而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上一节课我提前给学生留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让他们作一个市场调查,了解进价、售价、利润、利润率之间的关系,初步理解在销售中的盈亏问题,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问题——在探究中解决

考虑到本节课的特点,我准备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先认真分析各自的调查情况,再结合多媒体图片和老师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归纳、总结出“进价”“售价”“利润”“利润率”之间的关系,进而利用关系探究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

1、学生社会知识有限,往往弄不清销售问题中的有关概念,理解不清概念之间的关系。

2、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可能存在两个方面的困难:

(1)抓不准相等关系;

(2)习惯于用小学算术解法,不适应用方程解决应用题。

3、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可能还会存在分析问题时思路不同,列出方程也可能不同,这样一来部分学生可能认为存在错误,实际不是。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开拓思路,只要思路正确,所列方程合理,都是正确的,让学生选择合理的思路,使得方程尽可能简单明了。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不完全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而习惯于套题型,找解题模式。

四、教学过程

根据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新课标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分为七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多媒体图片,创设问题情境。

(二)提出问题,归纳公式

学生以小组合作,讨论得出下面概念的含义。

进价:购进商品时的价格(有时也叫成本价)

售价:在销售商品时的价格(有时叫卖出价)

打折:卖货时,按照标价乘以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

利润:在销售过程中的纯收入。即:利润 = 售价0.25y元,列出方程 y(1-0.25)= 60,解得 y =80。(亏损就是负盈利,即利润为-0.25y元)

两件衣服的进价是x + y = 48 + 80 = 128 元,而两件衣服的售价是60 + 60 = 120元,进价 大 于售价,可知卖这两件衣服总的盈亏情况是亏损8元。(将结论与先前的估算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前面三个问题,学生掌握了一些销售知识,在此基础上,我针对例题又设计了这道填空题,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建模”的方法,更好地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表达,从而突破本节课重点。)

(四)新知应用

1、巩固练习

新华书店出售A、B两种不同型号的学习机,每台售价为960元。A型一台盈利20%,B型一台亏损20%。该书店出售A、B型学习机各一台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

2、拓展延伸

商场将某款服装按标价打9折出售,仍可盈利10%,已知该款服装的标价是330元,那么该款服装的进价是多少元?

(设计意图: 为了及时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培养学生类比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所学方法,渗透数学建模思想,设计了两道练习题。)

(五)总结升华

让学生谈谈收获:

1、本节学了哪些知识?

2、商品销售中的盈亏是如何计算的?

3、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找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对话式交流,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我们要努力学好数学,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六)布置作业 作业:课本习题3.4第3题、第4题

(七)板书设计

销售中的盈亏

1、基本概念:

2、公式

进价: 利润率= ×100% = ×100%

售价: 售价=进价×(1+利润率)

利润:

利润率:

(设计意图: 简洁美观的板书设计给学生以美感,同时可以使学生感到脉络清晰,对本节的重点有个整体认识。)

九年级《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篇2

北京市楼梓庄中学

张东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第1课时,课题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我将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教学方式与手段的选择及教学过程的设计几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在学习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初步解法等知识的基础上,继续结合一些实际问题,重点讨论了两方面内容:

1、如何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归纳其基本过程;

2、如何解不等式,归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不等式是解决涉及求未知数取值范围的有力工具,是刻画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有效数学模型,既是对已学知识的运用和深化,又为下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课程标准中,有关本节课的要求是: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根据《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1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具有不等关系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3通过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描述不等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由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体会不等式是解决实际问题有效数学模型,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4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中蕴含的类比、化归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以不等式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本章的重点,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解集的几何表示是本章的基本技能,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由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进一步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由于学生初次接触含有不等关系的实际问题,因此对于如何分析出其中的不等关系,并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描述不等关系,从而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难度,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不等关系的分析与数学表示。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经验出发,通过设置若干个具有层次性、挑战性的探究点,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互相交流的活动中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并适时恰当地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启发式教学方式。

教学中利用幻灯片,一方面创设强烈的生活气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扩大课堂教学容量,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程序分为创设情境、激趣质疑;探究新知、解决问题;巩固训练、加深理解;归纳小结、分层作业四个环节进行.

(一)创设情境、激趣质疑

教师首先引导学习回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初步解法,然后提问:“你觉得我们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对于我们的生活实际有帮助吗?”然后教师出示问题情境:

甲、乙两商店以同样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并且又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在甲店累计购买100元商品后,再购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0%收费;在乙店累计购买50元商品后,再购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5%收费,假如派你去购买这种商品若干件,从节省费用考虑,你应选择哪个商场购物呢?

这是一个生活中常见的购物问题,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近,有利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学数学的价值。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本题具有一定综合性,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了降低学生探究的难度,设置了5个由易到难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情况分问题进行有效探究:

(1)甲商场购物款达到多少元后可以优惠;乙商场购物款达到多少元后可以优惠?(2)现在有4个人,准备分别消费40元、80元、140元、160元,那么去哪家商店更合算?

(3)如果累计购物超过100元,那么在甲店购物花费小吗?

(4)累计购物超过100元而不到150元时,在哪个店购物花费小?累计购物恰好是150元时,在哪个店购物花费小?

(5)根据甲乙商店的销售方案,顾客怎样选择商店购物能获得更大优惠?你能为消费者设计一套方案吗?

教学中,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深入小组参与活动,适时予以指导。5个问题中,问题(3)最为复杂,需要列不等式解决,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应予以重点讨论。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启发学生:

1此时,你能计算出两个商场的花费吗?为什么? 2你能用式子表示出两个商场的花费吗?怎样表示?

3如果假设在甲店购物花费小,你能用不等式表示两个商场的花费关系吗? 4这个不等式你会解吗?如果不会,那么把不等号换为等号后你会解吗?他们的解法相同吗?

问题解决完之后,引导学生归纳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并与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进行对比,使学生体会到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三)巩固训练、形成技能

解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1)5x3﹥4x1(2)2x5﹤3x5

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然后小组内交流解法,教师用实物投影矫正错误,用多媒体展示解题的规范步骤,要求学生在每一步解答之前,先写出该步名称。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过程,并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作对比,强调系数化1时,要注意不等号的方向。

此环节是为了落实本节课的第二个教学重点而设计。使学生通过具体的练习,然后经历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类比、对比过程,进一步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解集的几何表示,规范解题步骤,养成按步骤操作的解题习惯,夯实双基,同时发展学生运用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的意识,从而进一步完善已有的知识体系。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由教师出示问题:

甲乙两家商店出售同样的茶壶和茶杯,茶壶每只定价都是20元,茶杯每只定价都是5元。两家商店的优惠办法不同:甲商店是购买1只茶壶赠送1只茶杯;乙商店是按售价的92%收款。某顾客需购买4只茶壶和若干只(超过4只)茶杯,何时到甲商场购买更优惠呢?

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先独立思考,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出示下列问题,予以提示,并组织学生讨论:

(1)本题中包含着怎样的不等关系?

(2)在甲商店购买时,所有茶杯都需要付款吗?

(3)如果设顾客需购买x只茶杯(x﹥4),那么在甲商店购买茶壶和茶杯需付款 元,在甲商店购买茶壶和茶杯需付款 元,不等式列为 本次活动中教师重点关注两个方面:(1)学生能否通过独立思考或讨论交流,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这一 工具解决问题(2)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环节意在使学生独自经历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获得更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进一步发展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归纳小结、分层作业

由教师提出小结问题,学生总结:

1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是什么?与用一元一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有何异同?

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在方法上有何异同? 3受本节课的启发,你会解不等式:4谈一谈你学完本节课的心得体会?

通过小结,引导学生回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体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并为学生提供课下继续思考的空间,为下节课作铺垫。

最后是作业布置:

1看书P131—P133(补全书上留白,划出重点内容,完成读书笔记)2习题9.2第1(1)(2)、3(1)、(2)、5题 3选作:习题9.2第10题

读书作业有利于学生养成主动复习的学习习惯,分层作业为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发展空间。

以上是我对《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第一课时的认识,一定还有不足之处,请在座的专家、老师们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x17﹤

九年级《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篇3

教学目标

1、本节课主要学习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解决平均变化率问题。

2、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3、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4、通过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价值. 重难点、关键

重点:列一元二次方程解有关平均变化率问题的应用题 难点:发现平

中的等

关键: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精选习题

学生准备:复习有关知识,预习本节课内容 教学过程

一 展示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具体内容如下)学习目标

1、本节课主要学习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解决平均变化率问题。

2、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3、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4、通过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价值.

二 展示学习要求(学生对照要求自学,教师巡视并做个别辅)学习要求

1、某农户第一年的粮食产量为6万kg,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为20%,第二年的产量为____________万kg,第三年的产量为____________万kg ;某商品原价每件100元连续两次降价,平均每次降低率为10%,第一次降价后价格为每件________元,第二次降价后价格为每件________元

通过以上两题你能发现关于两次平均增长(降低)率问题的一般关系吗?(用A表示基数,X表示平均增长(降低)率,B表示新数)

2、学校图书馆去年年底有图书5万册,预计到明年年底增加到7.2万册.求这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设年平均增长率为X,则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_。

3、对照课本46页探究2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甲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额为 元,•乙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额为 元,显然,乙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额较 .

(2)设甲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为x,则一年后甲种药品成本为 元,两年后甲种药品成本为

元.从而可列方程为

。解得X=。

请求出乙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并比较两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

4、完成P46最后的“思考”:成本下降额较大的药品,成本下降率一定也较大吗? 三 后教

1、学习小组同学之间互教,解决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习要求中的问题,对同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请会解决的小组代表回答,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进一步强调并重点点评。四 当堂训练

列方程解运用题

练习

1、某钢铁厂去年1月某种钢产量为5000吨,3月上升到7200吨,这两个月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

练习

2、某种药剂原售价为4元, 经过两次降价, 现在每瓶售价为2.56元,问平均每次降价百分之几? 五 小结(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答)

(一)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 审、设、列、解、验、答

1、审: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求什么?

2、设:设未知数,语句要完整,有单位(同一)的要注明单位;

3、列:列代数式,找出相等关系列方程;

4、解:解所列的方程;

5、验:是否是所列方程的根;是否符合题意;

6、答:答案也必需是完整的语句,注明单位且要贴近生活.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 找出相等关系.(二)关于两次平均增长(降低)率问题的一般关系:

A(1±x)2=B(其中A 表示基数,x表表示增长(或降低)率,B表示新数)六布置作业:

九年级《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篇4

一、今天,我所研说的题目是《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

二、说教材流程:

一、新课标的基本要求

二、编写意图

三、编写体例

四、内在结构和逻辑关系

五、教材内容分析

六、教学策略

七、体育高效课堂

三、新课标的基本要求

1、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健康的体魄应是第一位的,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初中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时期,作为初中体育教师,我们更有责任帮助学生建立终身体育意识。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我们的教学就是引导,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初中学生是早晨7、8点钟的太阳,阳光灿烂的日子是未来,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2、这是一棵《课程目标》知识树,具体目标有: 运动参与目标的主要体现是:

(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2)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运动技能目标的主要体现是:

(1)获得运动基础知识;(2)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3)安全的进行体育活动;(4)获得野外活动的基础技能。

身体健康目标的主要体现是:

(1)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2)发展体能;(3)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4)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心理健康目标的主要体现是:(1)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2)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3)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4)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社会适应目标的主要体现是:

(1)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2)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四、教材编写意图:

(1)力求正确处理运动、技术、生活之间的关系,精选与学生身心健康紧密相关的内容。(2)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出发,激发学习欲望。(3)为教师提供了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空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器材设施、自然资源来整合材料,优化课堂。(4)适当引入信息技术,以促进现代技术与体育课程的整合。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获取体育信息,充实课堂(5)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有利于学生掌握安全运动的方法。

五、编写体例

初中体育与健康八个模块的内容可以是相互穿插,互相应用的。一项技术的教学步骤可以因人、因事、因器材和场地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一节课可以是一项内容、两项内容或者是多项内容。因此更为教师提供了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空间。

六、内在结构及逻辑关系:

(1)纵向联系:注重同一项目内技术之间的相互关联,如篮球技术:运球、传球、投篮、抢断以及战术的运用。排球技术垫球、传球、扣球及战术的运用。(2)横向联系:加强不同领域体育知识的联系与综合。如田径是运动之母,所有的运动项目都离不开跑、跳、投。三大球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沟通。等等!(3)弹性设计:既注重基础,又提供发展空间。如:就同一项技术可以得到不同层次的掌握或开放性的提高,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4)螺旋上升:重要的技术与战术遵循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原则。如:技、战术的理解、运动能力的培养与升华。(5)联系生活:体现技术的形成和应用过程。如篮球的传接球,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体现了“问题情境—实践和思考—掌握技术—应用与拓展”的模式。给学生留下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突破,逐步学会学习。

七、教材内容分析:

这是初中体育与健康八大模块及其所包含的项目,具体包括球类、武术、体操、舞蹈健美操、田径、游泳、体育理论、野外活动。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学生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联,能激发兴趣,近而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适合学生的心理,既科学严谨,又生动活泼。

球类知识树

篮球知识树

田径知识树

体操知识树

八、教学策略

1、课堂教学必须遵循的三个中心

2、基本要求: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二)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性格内向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三)让学生经历体育技术的形成与应用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四)注重体育技术、体育与其他学科、体育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学生学习渠道。

九、体育高效课堂

快乐的:

学生愿意上你的课,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学习

轻松的:让课堂真正飘扬自由呼吸的空气,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学生像自由放飞的风筝,能在蓝天翱翔但依然离不开老师的“牵引”

有效的:

有利于学生适应现实生活,体验社会,为学生学习体育技、战术提供支撑,为终身体育的发展提供土壤。

互助的: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张扬自己的个性,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真正展现自我。

成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乐园。如此的课堂,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反思、领悟学习内容,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评价的能力。真正成为一节高效的课堂。

上一篇:普法考试题库及答案下一篇:2022幼儿园年度教师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