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合并协议

2024-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银行合并协议(精选8篇)

银行合并协议 篇1

吸收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合并后,其中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而继续存在,而剩余公司主体资格同时消灭的公司合并。合并方(或购买方)通过企业合并取得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全部净资产,合并后注销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法人资格,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原持有的资产、负债,在合并后成为合并方(或购买方)的资产、负债。登报公告电话:01052677288 ***

吸收合并的程序和办理变更和注销需要提交的资料

公司吸收合并基本程序如下:

1、拟合并的公司股东会分别做出合并决议;

2、合并各方分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3、各方签署《合并协议》,合并协议应包括如下内容:

(1)合并协议各方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

(2)合并后公司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

(3)合并后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存在投资和被投资关系的有限责任公司合并时,注册资本为双方注册资本之和。存在投资关系的,应当对投资形成的出资额进行核减。

(4)合并形式;

(5)合并协议各方债权、债务的承继方案;

(6)违约责任;

(7)解决争议的方式;

(8)签约日期、地点;

(9)合并协议各方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

4、自作出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

5、自作出决议之日起3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登报公告电话:01052677288 ***)

6、调账、报表合并等会计处理。

7、合并报表后实收资本的验证。

8、自作出决议之日起45日以后向登记机关申请登记。子公司申请注销登记,集团公司申请变更登记。存续公司变更登记应提交的材料和要求

(1)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公司加盖公章);

(2)《企业(公司)申请登记委托书》(公司加盖公章),应标明具体委托事项和被委托人的权限;

(3)各方股东会关于合并的决议。股东会决议的内容应包括与哪个或哪些公司合并、合并的方式和资产合并的基准日。

(4)合并协议。合并协议的内容一般应包括合并各方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合并各方的评估后净资产数额、注册资本和股东的持股比例,合并形式,股份折合方法,合并后公司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合并后公司的注册资本和股东的持股比例,合并各方债权债务的承继方案,职工安置办法,违约责任及争议的解决等。

(5)验资报告和合并后的存续公司的资产负债表;

(6)修改后的存续公司章程或章程修正案;

(7)在报纸上登载合并公告的证明;

(8)债务清偿或者债务担保的说明;

说明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各公司合并基准日资产、负债情况,在申请登记时上述债务是否已落实担保或与债权人达成协议,承诺不会因合并而对任何债权人造成损害等。

(9)合并后存续的公司股东会的决议;

(10)新股东身份证明和《公司股东名录》;

(11)被吸收公司已办理注销登记的证明;

(12)营业执照。

被吸收公司的申请注销登记:

(1)《公司注销登记申请书》(公司加盖公章);

(2)《企业(公司)申请登记委托书》(公司加盖公章),应标明具体委托事项和被委托人的权限;

(3)公司股东会关于公司合并和解散的决议;

(4)合并协议;

(5)在报纸上登载合并公告的证明;

(6)债务清偿或者债务担保的说明;

(7)公司营业执照正副本。

公司合并协议书范文

________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甲方)与____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乙方)董事会代表经充分协商,就甲吸收合并乙方事宜一致达成协议如下:

一、甲乙双方实行吸收合并,甲方吸收乙方而继续存在,乙方解散。

二、甲乙双方合并期日为____年____月____日。但是,合并手续于该日不能完成时,甲乙双方可以协议延期。

三、甲方现有资本总额____元,股份总数____股,每股____元,因合并而发行股份____股,每股金额不变,资本总额增至____元,股份总数增至____元。

乙方现有资本总额____元,股份总数____股,每股金额____元。

乙方于合并期日在册股东所持股票因合并而全部换为甲方股票,对换比例为_______:_______。乙方股东每换一股甲方股票,补交金额____元(乙方股东对换时无须交付股款。乙方股东每换甲方一股,甲方交付股款差额____元)。

甲乙双方于合并协议签字至合并完成,不再变动资本、股份及股东。

四、乙方于合并期日的所有财产及权利义务,均由甲方无条件承受。

五、乙方于本协议生效后至合并期日,应以善良管理人的注意,继续管理其业务。但是,处理财产、负担义务,____元以上的支出等,应经甲方同意。

六、乙方全体管理人员及职工,于合并后当然成为甲方管理人员及职工,其工作年限、工资及其他劳动条件不变。个别调换工作者,不在此限。

七、本协议未尽事项,由甲乙双方代表协商决定。

八、甲乙双方应于本协议签字日起一周内,向有关领导机关申请合并。一方或双方合并申请未得领导机关批准时,本协议失效。

九、甲乙双方应于合并申请获批准后召开股东大会,讨论通过本协议。一方或双方股东大会未通过时,本协议失效。

十、本协议一式____份,甲乙双方各执____份,____份有同等效力。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名盖章)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名盖章)___________

银行合并协议 篇2

20世纪80年代, 银行合并在美国开始盛行并一直方兴未艾, Bergeretal. (1998) 提到从1979年到1994年美国大约发生了3600起银行并购案例。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 银行合并的浪潮席卷至日本和欧洲, 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1990年至1999年可以说是银行合并的高发期, 银行合并的直接结果是银行数量的减少和规模的扩大, 在组织规模的渐变过程中必然伴随着银行业结构的调整, 进而带来整个资本市场的相应变化。中国在十年后的2009年发生的A股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并购——中国平安收购深发展, 可以说也是银行合并的问题, 因为平安并购深发展主要是看重其银行业务, 在国内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型时期, 这无疑是平安扩大自身银行业版图的一个战略性行动。银行为何对于合并乐此不疲, 合并能否增加股东财富和企业价值?作为资本市场上资金的主要供给方, 银行合并对于贷款公司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一直是困扰学界多年的难题。对于第一个问题, 国内外学者经过长期研究大致得出如下两类论点:一类认为企业合并能够降低成本、节约费用, 从而产生协同效应, 增加企业价值。如波士顿咨询集团的大卫·罗德兹在比较跨国界合并产生的价值与国内合并产生的价值时提到, 跨国界合并可以使总成本削减5%-7%, 而国内合并能削减15%-18%;另一类研究则提出了截然相反的观点, 认为合并双方难以实现在包括客户、渠道、产品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和有效整合, 因而合并只是一个协同陷阱, 不会增加企业价值。对于第二个问题, 目前学界研究较少, 并且未得出一致结论, 而国内关于银行合并对贷款公司的影响研究基本未见涉及。基于此, 本文拟以中国平安收购深圳发展银行为例对银行合并带给贷款公司的影响进行研究。

二、文献综述

(一) 合并后银行市场势力对贷款影响

W illiam son (1968, 1975) 提到任何行业的合并都能够通过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和通过增强市场力量而提高价格, 合并的净福利是模糊的, 取决于效率收益和市场势力的对比。这已经给我们一个很大启示, 本文对银行合并的经济后果的研究很多也是从这个角度打开。PaolaSapienza (2002) 将银行合并做了重要的区分:市场内的合并和市场外的合并。划分市场内外的依据是合并双方在合并前是否在同一个地理区域内运营, 因为这两种合并很可能产生不同的市场结构和效率影响, 进而影响价格和信贷供给量, 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市场内的合并如果涉及的收购银行只有小的市场份额, 合并银行收取的利率下降, 客户将从此次合并中获益, 也即产生了效率收益;但是随着合并银行的市场份额的增加, 这种效率收益会被市场势力逐渐抵消, 合并银行将收取更高的贷款利率, 对贷款公司而言是不利的。同时指出小的异地合并所引起的利率下降不如相应规模的同城合并的下降幅度大, 也即市场内的合并比市场外的合并产生更大的效率收益。Isil Erel (2009) 进一步提到银行合并带来了市场重叠, 在一定范围内的重叠度越高越是能带来成本的节约, 直接的协同效应和重新优化贷款组合使得规模或范围经济引起边际成本的下降和风险的相对分散, 进而导致利率下降, 有利于贷款客户;但当市场重叠变得相当明显时, 合并会造成相应的垄断效应的产生, 银行市场势力的显著增加对贷款公司造成不利影响, 这种不利影响包括利率的上升、贷款条件、期限的恶化。因而合并产生的净福利取决于二者的对比。而之前的研究如BergerandH annan (1989) 发现在更为集中的市场上运营的银行支付更低的存款利率, 并且H annan (1991) 进一步指出这类银行往往收取更高的贷款利率。虽然这些研究都未能明确指出怎样的市场集中度会导致类似于垄断效应的结果, 但是他们的研究基本有一致的思想启示:银行合并对贷款客户的影响取决于合并后的银行市场势力, 或者说是市场重叠的情况, 以及合并前的竞争状况。

(二) 银行业“尺寸匹配效应”对贷款影响

N akam ura (1994) , Berger, K ashyap, and Scalise (1995) , Bergerand U dell (1996) , Peek and R osengren (1996) , Strahan and W eston (1996) 等发现银行业存在“尺寸匹配效应”, 即大银行倾向于给大中型企业贷款, 而小银行专注于小企业贷款或者说小额贷款。这一发现启发后来的研究者在研究银行合并的经济后果时思考合并是否会造成小企业与银行贷款关系的终止, 因为银行合并往往带来规模的扩大, 从而可能改变银行对客户的选择标准。PaolaSapienza (2002) 发现合并的目标银行的小客户相比那些贷款银行没有卷入合并的小客户, 在未来从先前贷款银行继续带到款项的可能性更小。收购了小银行的大银行比其他银行更倾向于切断小客户的贷款。BergerandU dell (1996) 发现合并银行会大量削减给小企业的贷款。对于存在规模匹配的原因理论界也未能达成共识, 争论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认为这种匹配源于小银行对小客户的贷款存在诸多优势, 另一类认为是大银行没有更多的利益动机去维持与小客户的关系。Petersen and R ajan (1994, 1995) 指出给小企业贷款往往是关系的驱动, 因为那些小的和刚成立不久的公司还未建立一定的声望, 加之本身的公开信息较少, 从大银行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很小, 因而更可能是获得小银行的贷款。而BergerandU dell (1995) 进一步指出小银行给小企业贷款是因为面对这样的客户小银行比大银行更有技巧。对于具体的技巧方面, N akam ura (1993) 提到小银行在处理与小客户关系时更为灵活, 他们拥有信息优势, 因为他们对当地经济状况有更为详细的信息。而且小银行的贷款人员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并不像大银行的贷款人员被要求必须遵守标准的规则按部就班。Cole, G oldberg, andW hite (1999) 认为给小客户的贷款, 小银行比大银行的操纵更有效率, 因为大银行在做贷款决议的时候硬性指标——定量指标更多, 因而倾向于给大型和透明度高的公司贷款, 并不像小银行的贷款人员会依据更多的软信息——定性指标。但是PaolaSapienza (2002) 提出相反的观点, 认为也可能是小银行本身比大银行缺乏效率, 在客户的竞争上缺乏优势, 并且这些小额贷款中的大多数都没有开始的价值。如果银行贷款真的看重“门当户对”, 那么银行合并后终止与某些公司的贷款关系是很有可能的, 一旦银行合并后终止了的贷款关系, 对贷款公司的负面影响将更大。Em iliaBonaccorsidiPattiand G iorgioG obbi (2007) 发现银行合并对公司贷款产生负面影响, 特别是银行合并后公司与银行贷款关系的终止, 将带来更大的不利影响。这种消极的影响会在持续三年后消失, 认为公司最终有能力消除关系终止带来的这种冲击。M assim oM assa (2009) 用三个指标来衡量贷款关系的强度:银行和公司之间的地理区位、贷款对公司的重要程度、银行的内在潜能。银行合并对其客户, 即贷款公司而言究竟产生怎样的影响, 虽然很多文献提到了类似市场重叠度的影响, 但是并未明确指出市场势力和效率收益在怎样的市场重叠度上进行划分, 本文也未能对贷款公司所受影响进行详细具体划分, 考虑到目前公司贷款的利率、期限、条件等信息披露还不是十分充分, 因而主要运用累计异常收益率来讨论贷款公司在此次银行合并活动中所受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 研究方法及模型设定

深发展在其2009年年报中披露了相关合并事宜, “2009年6月深圳发展银行与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平安寿险”) 签署《股份认购协议》, 深发展拟向平安寿险非公开发行股票, 发行数量不少于3.70亿股但不超过5.85亿股。而与此同时, 深发展的第一大股东N ewbridgeA siaA IV III, L.P. (“新桥投资”) 与平安寿险的实际控制人中国平安保险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平安”) 签署《股份购买协议》, 中国平安可以在不迟于2010年12月31日前收购新桥投资所持有的深发展的所有股份。此次发行及此次股份转让完成后, 中国平安和平安寿险将成为深发展前两大股东”。基于以上信息, 选取2009年6月12日作为事件发生日, 虽然在这一天我们还不能从持股比例上来确定合并是否完成, 但是这些协议的签订已经足以产生和并购同样的影响。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 通过计算银行并购前后贷款公司累计异常收益率分析银行并购行为对借款公司价值影响, 异常收益是指股价对所发生事件的反映程度。累计异常收益率 (CA R) 取自窗口期的日异常收益率 (A R) 相加之和, 而日异常收益率又是实际收益率和预期收益率之差。本文选取了5个窗口期的累积收益率来进行分析: (-1, 1) 、 (-2, 2) 、 (-5, 5) 、 (-10, 10) 、 (-20, 20) 。我们通常说的实际收益率由下面的公式计算而来:实际收益率= (当天收盘价-当天开盘价) /当天开盘价;预期收益率的计算我们取自CA PM市场模型:RI=B*RM+ε。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市场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

注:在95%置信水平上, 检验各个窗口期的累积异常收益率均值是否显著异于0, 其中 (-2, 2) 期间的t值为-1.869, 相应P值为0.067, (-5, 5) 期间的t值为-2.436, 相应P值为0.018。***, **, *分别表示在1%、5%和10%水平下显著。

(二) 样本选取

本文所取样本来自沪深两交易所的所有上市公司中于2008年和2009年从平安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取得借款的公司, 共选取了58家公司, 其中有极少数几家公司是为其子公司等关联公司的贷款进行担保, 本文将此类公司视同为从合并银行取得贷款款的公司进行研究。通过比较这些贷款公司在并购前后公司价值的变化来分析此次银行并购对贷款公司的影响。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 T检验分析

58家样本公司在5个窗口期的累积异常收益率情况:均值、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 同时检验了均值是否显著异于0.结果如 (表1) 所示。从 (表1) 可以看出, 样本公司在5个窗口期的累计异常收益率的均值和中位数均为负数, 通过均值t检验, 发现在95%置信水平上, (-2, 2) 期间和 (-5, 5) 期间的累积异常收益率均值显著异于0, 尤其在 (-5, 5) 期间。可以初步判断平安银行与深发展的此次合并对贷款公司而言产生了消极影响, 从合并产生的净福利而言, 市场势力的增加带来的垄断效应超过了效率收益。虽然国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主导地位的银行金融体系较为稳定, 其他金融市场主体对市场不可能产生绝对的垄断效应, 但是其他金融市场主体的行为对市场结构仍可能产生微妙影响。

(二) 累积异常收益率变化趋势

(图1) 和 (图2) 显示, (-2, n) 和 (-5, m) 的累积异常收益率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特别是越接近事件发生日及之后其值变化越剧烈。 (图1) 显示CA R (-2, 1) 到CA R (-2, 2) 有明显的下降, (图2) 显示CA R (-5, -3) 到CA R (-5, -1) 也有明显下降, 事件发生时日异常收益率明显低于其他日期。

(三) 原因分析

PaolaSapienza (2002) 认为合并对贷款者福利的最终影响取决于合并决议的动机。因为合并是银行进入新市场的一种方法, 为了实现潜在的规模经济, 获得与更大规模相关的金融势力和声誉, 或者去约束目标银行的“无价值最大化”的管理者, 合并银行新的管理层会根据合并动机设定贷款政策。银行业务在中国平安的混业经营中一直不算很突出, 近年来中国平安也在积极加强这一板块的势力, 2003年收购了福建亚洲银行、2006年收购了深圳市商业银行, “平安银行”由此组成但其银行网点较少, 而收购深发展是中国平安的一大手笔;而深发展被收购后, 其资本充足率由2008年年底的8.58%上升到2009年年底的8.88%, 核心资本充足率也由5.27%上升到5.52%, 而到了2010年年末, 这两个指标分别达到10.19%和7.10%。从这一点来说, 中国平安和深发展是双赢的, 随着市场势力的增强, 贷款政策也势必有所调整, 对贷款公司而言无疑是不利影响居多。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深发展和平安银行贷款公司在合并前后的累计异常收益率的计算分析, 发现此次合并对贷款公司产生了消极影响:在5个窗口期内的累积异常收益率的均值和中位数均为负, 通过均值的t检验发现 (-2, 2) 和 (-5, 5) 期间的均值显著异于0, 这初步表明了此次银行合并产生的净福利中, 市场势力的增强带来一定程度的垄断效应并超过了效率收益, 因而给贷款公司带来负面影响。这可能是由于银行合并后市场势力增强, 对贷款公司的贷款条件更为苛刻, 有可能带来利率上升、期限缩短或者授信额度减少等诸多不利影响, 特别是合并银行一旦终止给某些老客户的贷款, 可能对这些公司的消极影响更大。银行合并对贷款利率、贷款期限、授信额度的影响, 以及贷款关系的维持和贷款担保条件的调整将是未来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摘要:银行合并对贷款公司的影响, 取决于合并后银行市场势力增加带来的影响是否超过合并带来的效率收益。本文通过计算分析平安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的贷款客户在银行合并前后一段时期的累积异常收益率, 发现此次合并产生的净福利对贷款公司而言是消极的, 并分析了产生这种消极影响的原因。

关键词:银行合并,市场势力,效率收益

参考文献

[1]Isil Erel, The Effect of Bank Mergers on Loan Prices: Evidenc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009.

[2]Paola Sapienza, The Effects of Banking Mergers on Loan Contracts, Journal of Finance, 2002.

[3]Emilia Bonaccorsi di Pattiand Giorgio Gobbi.Winners or Losers, The Effects of Banking Consolidation on Corporate Borrowers.Journal of Finance, 2007.

[4]Peek, Joe, and Eric S.Rosengren, Bank Consolidation and Small Business Lending:It's not just Bank Size that Matters,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998.

银行合并协议 篇3

两税合并将大幅降低内资企业所得税的实际税负,大幅提高部分行业和上市公司的税后净利。

两税合并影响股市

两税合并对A股市场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我们知道,企业所得税等于应纳税所得额乘以所得税税率。两税合并既降低了内资企业所得税基本税率,又可以减少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从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税后净利。

①大幅降低上市公司实际税率

目前内资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率一般是33%,同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部分符合条件的内资公司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如从事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部分西部地区企业等。如果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则可以较大幅度降低内资企业所得税税负,提高企业税后净利。假如不考虑税收优惠因素影响,内资企业所得税税率下降将使企业税后净利提高11.94%。

就A股市场而言,以2005年为例,剔除亏损企业后,全部A股公司按照净利润加权计算,所得税税率为29.17%。虽然由于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导致平均税率比33%低,但仍比统一后的所得税基本税率高出4个百分点。考虑到部分上市公司将继续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预计新税法执行后的实际所得税税负平均水平将保持在21%左右的水准。这样两税合并将使上市公司税后净利平均水平上升11%左右。

②降低企业所得税税基

两税合并后将降低内资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基)。首先,内资企业的计税工资制度将取消。目前,内资企业税前工资扣除标准采取计税工资的办法,即每人每月标准为1600元,超过部分不能在税前扣除,相应的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和职工福利费等都统一实行计税工资扣除。取消计税工资制度后,企业真实合理的工资支出可在税前据实扣除,减少了所得税的税基,从而提高企业的税后净利。这一点对高收入行业的净利润影响很大。

例如,目前银行业的实际税负在36%至40%之间,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銀行大量超过定额的工资不能在税前列支,因此,新税法对银行等高人力成本支出的企业是利好。其次,企业研发费用方面,可按实际发生额的150%抵扣当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这对研发投入较大的企业较为有利;企业广告费投入可按销售收入的15%税前列支,对广告费用投入较大的食品饮料企业较为有利。

对行业影响各不同

两税合并对不同的行业影响是不一样的。就行业而言,根据统计,我们发现目前食品饮料、银行、通信运营、煤炭、钢铁、石油化工、商业贸易、房地产等行业的实际税负均大幅高于25%,因此两税合并之后这些行业将受益较大。特别是银行和白酒行业的上市公司,不仅大多没有税收优惠,而且由于工资成本和其他费用不能据实在税前予以扣除,导致实际税负高于目前33%的所得税税率,因此这两个行业的上市公司受惠最大。

造纸等行业实际税负接近25%,行业整体受益不大。且行业内已经有部分上市公司正在享受的优惠税率大大低于25%,因此,机会主要来自于行业内实际所得税税率高于25%的上市公司。而电力、有色金属冶炼、交通运输、医药生物、汽车、家电、机械设备、电子元器件等行业,由于实际所得税税负低于25%,因此行业整体并不能享受到两税合并的好处。只有行业内实际所得税税率高于25%的部分上市公司才能受益,如交通运输行业中的高速公路公司、汽车行业中的商用车龙头公司等。

对上市公司影响有多大

目前,内资上市公司实际执行的所得税税率有33%、15%、0%等3个档次,差别很大,因此两税合并对不同的上市公司的影响有着显著的差异。对于实际执行33%所得税税率的上市公司而言,两税合并是重大利好。对于实际执行15%的所得税税率和免税的上市公司,如果在税收优惠执行期内则没有多少影响;如果优惠期即将届满,则因为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比原先的33%要低得多,相对而言仍然对公司有利。

关注对税后净利影响最大的行业

根据分析,由于两税合并对饮料中的白酒业以及银行业影响最大,因此,从两税合并受益的角度来看,应积极关注银行、酿酒企业。这类公司主要有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泸州老窖、贵州茅台、五粮液、古越龙山等。

在通信、石化、煤炭、钢铁等税率下降空间较大的行业中,重点关注中国联通、中国石化、兖州煤业、兰花科创、国阳新能、西山煤电、宝钢股份、武钢股份、鞍钢股份等上市公司。

合并协议书 篇4

法定代表人(授权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xx有限责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授权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协议于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___日于________签订。

鉴于:

1、甲、乙双方系依据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并合法存续的独立法人,具有履行本协议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2、甲、乙双方拟实行吸收合并,甲方拟吸收乙方而继续存在,乙方拟解散并注销。

现甲乙双方经平等友好协商,就甲方吸收合并乙方事宜达成如下协议,以兹共同遵守。

第一条甲方基本情况

甲方基本情况如下:

(一)企业类型:xx有限公司;

(二)注册资本:截止本协议签订之日注册资本为人民币[]万元;

(三)企业住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甲方截至___年_____月______日经审计并经乙方确认的资产负债表(见附件一),评估报告(见附件二)

第二条乙方基本情况

乙方基本情况如下:

(一)企业类型:xx有限公司;

(二)注册资本:截止本协议签订之日注册资本为人民币______万元;

(三)企业住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股东及股本结构情况:[]出资[]万元,占注册资本的_______%;

(六)盈利状况:20xx年、20xx、20xx年……[盈利/亏损];

(七)乙方截至______年____月_____日经审计并经甲方确认的资产负债表(见附表三),评估报告(见附表四)

第三条合并总体方案

双方就合并方案达成如下共识:

(一)甲乙双方同意实行吸收合并,甲方吸收乙方而继续存在,乙方解散并注销;

(二)甲乙双方合并后,存续公司甲方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万元,即合并前甲乙双方的注册资本之和;

(三)甲乙双方应于______年__月___日前完成合并及所有与本次合并相关的工商变更。但,合并手续于该日前不能完成时,甲乙双方可以另行签订补充协议,延长办理时限。

第四条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继承安排

甲乙双方完成合并及完成所有与本次合并相关的工商变更手续之日起的所有财产及权利义务,均由甲方无条件承受,原乙方所有的债务由甲方承担,债权由甲方享有。

与本次吸收合并相关的对债权、债务人的告知义务按《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三条执行。

第五条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有权要求乙方将全部资产及相关的全部文件完整地移交给甲方,上述文件包括但不限于:产权证书、各种账目、账簿、设备技术资料等;

(二)甲方应与乙方共同聘请资产评估机构并由甲方负担所有资产评估费用;

(三)本协议签订后,双方凭该协议办理乙方资产的变更登记、过户等接收手续,相关费用、税收由甲方承担;

(四)乙方于本协议生效后至合并日,应以善良管理人的注意,继续管理其业务。但是,处理财产、承担义务_________元以上的支出等,应经甲方书面同意。

第六条职工安置方案

乙方全体管理人员及职工,于合并后当然成为甲方管理人员及职工,其工作年限、工资及其他劳动条件不变。个别调换工作者,不在此限。

第七条合并手续的办理

甲乙双方应召开股东大会,讨论通过本协议。一方或双方股东大会未通过时,本协议自动失效。

甲乙双方应于股东大会通过本协议之日起一周内,持该协议到工商部门办理乙方注销登记和甲方变更登记手续,并提请登记机关予以公告;一方或双方申请未得到审批机关批准时,本协议自动失效。

本协议签订后,双方凭该协议办理乙方资产的变更登记、过户等接收手续,相关费用、税收由甲方承担。

第八条双方的承诺和保证

甲、乙双方同意并承诺,各方均已获得签署和履行本协议全部必要的授权、批准,签署和履行本协议不会对协议各方已签署的任何法律文件构成任何不法或违反。

甲、乙双方同意并承诺,自本协议签订之日起,即严格遵守本协议的约定。

第九条争议的解决

本协议各方因本协议的解释、履行产生的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任何争议,均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向[甲方]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条协议的生效及其他

本协议自甲、乙双方法定代表人/授权代表签字并加盖公章之日起生效。

本协议如有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后另行签署相关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报相关机关备案二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xx有限责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授权代表)

签署日期:____________

乙方:xx有限责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授权代表)

签署日期:___________

附件:

(一)甲方资产负债表;

(二)甲方评估报告;

(三)乙方资产负债表;

(四)乙方评估报告;

银行合并立论稿 篇5

开宗明义,让我们先来明确几个概念。银行,即经营货币的企业。合并,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通过合并创新为一个新的公司。兼并,指一个公司通过各种有偿手段吞并一个或以上的公司。

而今天我们衡量利弊的标准是:能否强化银行资金的筹措与融通能力从而更好的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

从国内看我们的银行分为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三类。而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金融力量的领导机构显然不存在着和作为经济实体而存在的普通银行合并的可能。

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是由国家为是指由政府发起、出资成立、为贯彻和配合政府特定经济政策和意图而进行融资和信用活动的机构。各个政策性银行均以央行为资金来源,他们无法通过合并来加强资金的筹措、融通能力。反而会造成职能紊乱,不利于我国专项领域的经济发展。

作为中国四大商业银行其拥有的总体资金占商业银行资金的92%以上,已拥有主导我国银行业的绝对实力,再进行合并只会造成垄断威胁,不利于银行业竞争力的提高也不利于我国经济健康发展。而且与我国最近放宽金融业门槛,允许外资进入银行领域,改革商业银行股份,从而增强其竞争力的政策相背离。

从国外看其银行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储蓄银行四类。而同样作为全国金融行政管理机构的中央银行不可能与被监管的商业性银行合并。

商业性质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储蓄银行大多以吞并为主要形式的兼并为主。合并创新并不多见。究其根本而言是因为强强联合的合并极易造成行业垄断。其次合并成功的案例远少于失败的,这样的结果总体上阻碍了社会的资源优化配置。即使是那些如渣打银行合并案例一样成功的,也避免不了在实力扩大后走向保守,严格中小企业贷货审查。使中小企业因资金缺乏而生存能力大减。所以即使是成功的案例在对社会总体资源优化配置中也不能发挥其优化作用。

从国际上来看,作为由联合国成立的专门机构的国际货币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更不可能与作为经济实体的商业性银行合并。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银行合并对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弊大于利。

银行合并的利表现在: 1:促使银行规模化发展

2:缓冲银行业的竞争力,加大对外国银行的竞争力。

3:有利于银行的优势互补,集中财力物力投资于科技设备的发展,用科技的先进性争取市场的份额。

4:可以分散银行贷款风险,降低经营成本,扩大贷款业务范围,使银行业务更为多元化。

5:有利于增加风险储备金。银行合并的弊端表现在: 1:容易形成垄断。

2:银行合并后,客户选择的余地减少,银行设备现代化。一般客户,特别是高龄客户难以适应。会影响消费者的服务质量

3:内部管理复杂,机构重叠,臃肿。易形成垂直化结构。而现代企业的发展是越来越多的趋向于扁平化状态。因此银行合并与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是违背的。4:任何银行的发展都需要很大的竞争力。银行合并后不利于银行的竞争。〔例子:国家不断的引进外来各种金融业务,就是为了与我国形成竞争。让企业不断改进内部管理和创新,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显然,银行合并后对于国家内部竞争的影响是不利的。

5:银行合并出现了大量资金的积累。如果万一出现了大型的金融危机。那么企业就会出现资金运转的困难。

6:合并后,银行将会有大量的员工被辞退。国家就会涌现出一大批单一型人才。怎样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将是国家的一大困难。那么多人面临失业,对经济的发展又怎么会有利呢?

利弊讨论的问题只是这个辩题的小小一个部分,现在再回到整个辩题。银行合并对来国家经济的影响。下面来分析一下前面几个名词的含义。

这里说的银行合并,是一家银行合并,还是两家银行合并,是什么样性质的银行合并才是利大于弊,也应该是我么应该明确的问题。

银行合并对国家未来经济的发展,这里所说的国家,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包括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它可以是中国,美国,日本等。因此我们在立论的时候应该首先明确我方的观点和前提。在哪个范围内辩才对我放有利。否则就没有可辩性。

银行合并对国家未来经济的发展。这个未来的概念并不明确,可以是一年,两年,又或许是十年,甚至更远……或许银行合并对某一个国家现在是有利的,利大于弊的。但是不能确定它也能对国家未来经济的发展是利大于弊的。

银行合并对国家未来经济的发展。这里明确的是对经济的影响,它不是对政治的影响,也不是对文化的影响。因此,辩论的范围就相当的明确。

在分析了这个辩题比较浅显的理解后,我方就应该明确该打的方向和该把握的主线。我方主要从银行合并对国家的影响上看问题。首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从中国的国情和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现行经济体制上看,银行合并会削弱国家的宏观调控,使大部分地区丧失了自我调控的能力,这与我国经济制度是想违背的。而且,我国也并没有支持银行合并,甚至是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现在还没有出现银行合并的情况。

我方的观点是,应该站在国家利益的基础上讨论银行合并对国家经济的影响,而并非利弊关系的讨论。我们讨论辩题是我国解决问题,解决我国的问题。而并非解决外国的问题。因此,我们就可以把范围缩小到我国。不管是利是弊,只要是国家政策是否允许银行合并,是否赞成支持银行合并,显然,这是没有的。但是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银行合并并取得成效的例子。因此我们更应该把握自身的方向,从全局出发,考虑发展的结果。

银行合并协议 篇6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规范双方业务行为,改善客户服务,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电子银行个人客户服务申请人(以下简称“甲方”)与抚顺银行(以下简称“乙方”)就抚顺银行电子银行服务的相关事宜达成本协议,协议双方应予遵守。

第一条 定义

如果特别说明,下列用语在本协议中的含义为:

电子银行服务:指乙方借助公共通讯、电话集成线路等方式为甲方提供的支付结算服务、客户理财服务及信息类服务。根据服务渠道的不同,可分为电话银行服务、短信通知服务、网上银行。

身份认证要素:指在电子银行交易中乙方用于识别甲方身份的信息要素,如卡号、账号、密码、数字证书、USBkey、动态口令等。

密码:指甲方在电子银行服务中使用的各种密码,如签约密码、交易密码、查询密码等。

交易指令:指甲方通过电子银行渠道向乙方发出的查询、转账、自助缴费等指示。

数字证书:指乙方或乙方指定的其他认证机构为甲方制作、颁发的用于网上银行识别甲方数字签名身份的电子文件,数字证书主要存放于USBkey等数字证书存储介质内使用。

错误:指乙方未能执行、未能及时执行或未能正确执行甲方交易指令的情况。

第二条 电子银行服务的开通及服务内容

(一)电话银行服务的开通、维护、撤销方式

1.甲方申请开通电话银行业务时,需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及乙方发行的银行卡到乙方任一网点柜面,填写《抚顺银行个人客户电子银行业务申请表》成为电话银行的签约客户,甲方保证提供的账户信息和其他资料真实完整,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由甲方自行承担。

2.签约客户可享受的服务包括:紧急挂失、账户查询、修改签约密码、账户转账、自助缴费等金融交易服务,公共信息咨询、投诉、建议等增值信息服务。

3.甲方申请维护、撤销电话银行业务,需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及乙方发行的银行卡到乙方任一网点柜面办理。

(二)短信通知服务的开通、维护、撤销方式

1.甲方申请开通银行卡、活期一本通存折、定活一本通存折乙方短信通知业务时,持本人有效证件到乙方任一网点柜面办理,填写《抚顺银行个人客户电子银行业务申请表》,并保证提供的账户信息和其他资料真实完整,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由甲方自行承担。甲方使用的乙方银行卡、活期一本通存折、定活一本通存折、只允许签约一部手机号码。

2.甲方在乙方开立的个人支票账户只允许签约一部手机号码。甲方申请开通个人支票账户乙方短信通知业务时,持本人有效证件及预留印鉴到原开户网点柜面办理,填写《抚顺银行个人客户电子银行业务申请表》,并保证提供的账户信息和其他资料真实完整,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由甲方自行承担。

3.甲方申请维护、撤销短信通知业务时,需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及乙方发行的银行卡、活期一本通存折、定活一本通存折到乙方任一网点柜面办理;个人支票账户需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及预留印鉴到原开户网点办理。

(三)网上银行服务的开通、维护、撤销方式

1.甲方申请开通网上银行业务时,需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及乙方发行的银行卡(不含绿叶卡和启运卡附卡)到乙方任一网点柜面,填写《抚顺银行个人客户电子银行业务申请表》成为网上银行的签约客户,甲方保证提供的账户信息和其他资料真实完整,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由甲方自行承担。

2.签约客户可享受的服务包括:账户临时挂失、账户管理、转账汇款、基础理财、通知存款、个人设置、代理缴费等金融交易服务,公共信息咨询、投诉、建议等增值信息服务。

3.甲方申请维护、撤销网上银行业务时,需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及乙方发行的银行卡到乙方任一网点柜面办理。

第三条 甲方主要权利与义务

(一)主要权利

1.甲方申请开通相应电子银行服务后有权依本协议享受乙方提供的服务。

2.甲方对乙方电子银行服务如有疑问、意见或建议可到抚顺银行各网点咨询或投诉。

(二)主要义务

1.甲方在国内办理电话银行业务,应直接拨打乙方客户服务电话024-96663。

2.甲方在享受乙方提供的电子银行服务时,应当遵守本协议以及乙方不定期通过营业网点、电子银行等渠道公布的相关业务规则等要求。甲方通过电子银行渠道办理银行业务时,还应同时遵守通过普通渠道(如银行柜面渠道等)办理该业务所需遵循的乙方相应规定。

3.甲方应保证其提供的个人资料的真实、完整、有效,如有变更,应及时到乙方营业网点按乙方规定更改个人资料,因甲方个人资料不真实、不正确、不完整等原因而发生的风险和责任由甲方承担。

4.甲方不得通过电子银行渠道发送违法的、与交易无关的或破坏性的信息,不得干扰乙方电子银行系统的正常运行。

5.甲方身份认证要素(具体内容请见本协议第一条的相关规定)是乙方在提供电子银行服务过程中识别甲方的依据,甲方必须妥善保管,不得将身份认证要素提供给任何第三方(包括乙方工作人员)或交于任何第三方(包括乙方工作人员)使用。使用上述身份认证要素所完成的一切交易操作均视为甲方本人所为,甲方应对由此产生的后果负责。

6.如甲方的身份认证要素发生遗失、被盗、遗忘或怀疑已被他人知悉、盗用等可能导致甲方账户安全性降低的情形,甲方应立即对账户进行挂失或对相关电子银行渠道进行终止,在挂失或终止生效之前发生的损失均由甲方承担。

7.甲方应对其发出的所有交易指令承担全部责任。

8.甲方发出的指令经乙方执行后,甲方不得要求变更或撤销。甲方发现账户变动与本人的实际交易操作不符的,甲方应自发生该种不符后15日内向乙方作出书面错误通知并应说明错误发生的可能原因、有关的账号、金额等情况。对甲方发出的错误通知,乙方将及时受理并进行调查。如乙方认为错误确已发生并系乙方的原因,乙方将及时对错误加以纠正。

9.甲方应当按照乙方公布的电子银行个人客户服务收费项目及标准支付相关费用。第四条 乙方主要权利与义务

(一)主要权利

1.为不断改进电子银行服务,提高服务的安全性、可靠性、方便性,乙方有权定期或不定期对电子银行系统进行维护、升级和改造。

2.为保障甲方资金安全,乙方有权根据客户类别、身份认证措施、交易风险度等因素的不同设定不同的安全策略,不同安全策略对于客户身份认证措施、交易限额、操作流程等可能有不同要求,甲方应当遵守。乙方对涉及客户权利义务变更的安全策略调整,应当通过营业网点、网站或电子银行等渠道公布或按照本协议约定予以公告。

3.乙方有权按照所公布的电子银行个人客户服务收费项目及标准收取相关费用,甲方有义务保证在乙方扣收本协议项下服务费之日即每月1号 签约账户内有足够余额,如乙方扣费不成功乙方将自动终止本协议项下相应电子银行业务。因扣费不成功自动终止协议的,客户如需开通短信通知业务,应按要求重新签约。已收取的费用在相关电子服务渠道终止、本协议变更或终止等情形下均不予退还。

4.乙方有权依据法律、法规、规章或业务需要对电子银行服务系统的服务内容、操作流程或收费标准等进行调整,涉及收费或其他客户权利义务变更的调整,将于正式对外公告后施行,自公告施行之日公告内容构成对本协议的有效修改和补充。如果甲方不同意接受乙方的调整内容,甲方有权向乙方申请终止相关电子银行服务,但在申请终止相关电子银行服务之前甲方使用乙方电子银行服务的,仍然应当遵守相关调整内容。甲方既不申请终止服务,又不遵守乙方调整内容的,乙方有权选择终止本协议。5.因通讯、网络、计算机系统故障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以及甲方自身原因,造成乙方短信金融服务服务不能发送、发送不成功或甲方不能接收、出现乱码、接收不完整、重复接收服务的,乙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6.对于因下列原因所导致的错误的发生,乙方不承担责任。

(1)甲方账户余额不足;

(2)账户内资金被法定有权机构冻结或扣划;

(3)甲方的行为出于欺诈等恶意目的;

(4)乙方收到的交易指令不符合要求或缺乏必要的交易信息;

(5)甲方未能正确依据电子银行服务的说明操作;

(6)不可抗力或其他不可归因于乙方的原因。

(二)主要义务

1.乙方应及时受理甲方相关电子银行服务的申请,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应及时为甲方办理相关手续、提供相应服务。

2.对于甲方就相关业务规则的咨询,乙方应及时予以解答或向其提供查询渠道。

3、乙方为甲方提供的短信金融服务中所有短信内容不得含有客户号、密码等关键信息。

4.乙方应对甲方资料进行保密,但法律法规及金融监管机构另有规定、甲方与乙方另有约定或在乙方内部使用的除外。

第五条 协议的生效、变更、中止和终止

(一)甲方通过乙方柜面申请电子银行服务的,本协议自乙方同意其申请并在乙方系统中设置成功后生效。

(二)甲方变更或终止电子银行服务,须根据乙方相关业务规定通过乙方营业网点办理。甲方终止电子银行服务前应偿清所有应付款项。

(三)甲方通过乙方柜面终止电子银行服务的,本协议自乙方同意其终止申请并在乙方系统中设置成功后终止。

(四)甲方不遵守本协议或乙方相关业务规则(包括调整后的业务规则)或存在其他损害乙方利益的行为时,乙方有权终止本协议。如乙方因此遭受损失的,甲方应负赔偿责任。

(五)因挂失、冻结等原因导致账户暂不能使用的,相关电子银行服务亦相应中止,待账户可以正常使用后恢复相关电子银行服务。账户销户的,该账户相关的电子银行服务以及本协议中的相关内容亦相应终止。

(六)本协议部分条款无效,不影响其他条款的效力。

第六条 其他约定事项

(一)乙方不介入甲方与第三方之间的交易纠纷,但可协助甲方查明交易情况。

(二)除有相反证据证明外,电子银行服务中产生的银行交易记录是确定交易真实有效和交易具体内容的依据。

(三)如非特别指明,本协议条款均适用于电话银行客户、短信通客户、网上银行客户。

第七条 协议的适用法律及争议解决方式

(一)本协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二)凡因本协议引起的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任何争议,应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乙方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银行合并协议 篇7

自1988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BCBS) 颁布第一部《巴塞尔协议》正式版本以来, 经过若干年的不断地补充修改完善, 这部协议也俨然成为国际银行业普遍遵守的准则。距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的颁布已经过了2年的时间, 但是对于今天全球银行业资本监管的部门来说, 这部协议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巴塞尔协议三个版本的制定和颁布, 也恰恰反映了从1988年至今, 国际银行业对于银行资本监管理念的变化过程。回顾这一发展历程, 将对现在的银行资本监管因此, 本文将跟随三个不同时期巴塞尔协议的修订历程, 并且比较三个版本的不同, 来探讨资本监管的发展过程。

二、巴塞尔协议的发展过程

(一) 1988年巴塞尔协议Ⅰ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创新发展的初期, 对于银行的资本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 各国监管当局完全凭借主观意识判断各银行的资本水平。1974年美国富兰克林国民银行 (Franklin National Bank) 和德国赫斯塔特银行 (Herstatt Bank) 的倒闭促使了巴塞尔委员会的成立和巴塞尔协议的产生。

1988年7月, 巴塞尔委员会签订并公布了《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 即巴塞尔协议Ⅰ。巴塞尔协议Ⅰ由四部分组成:资本的构成、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标准化比例的目标、过渡期和实施的安排。并把银行的资本分为核心资本 (也称一级资本) 和附属资本 (也称二级资本) 。这一协议确立了国际统一的银行风险管理标准, 明确了银行资本的构成, 根据资产负债表上的不同种类资产和表外业务项目确立不同的风险权数, 规定了资本与风险资产的目标比率。把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标准比率规定为8%, 其中, 核心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重不低于4%。

(二) 2004年巴塞尔协议Ⅱ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和创新与日俱进, 国际银行监管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只考虑信用风险而忽视其他风险的巴塞尔协议Ⅰ无法有效约束资本套利等问题, 而且在银行资本和风险资产比率基本正常的情况下, 以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为主的金融市场风险频频发生, 仅仅依靠资本充足率已经不足以充分防范金融风险。1998年, 巴塞尔委员会开始修改资本协议。

2004年6月, 巴塞尔委员会颁布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即巴塞尔协议Ⅱ。巴塞尔协议Ⅱ的三大支柱是:资本充足率、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其中, 新资本协议仍然将最低资本要求视为保证银行稳健经营的中心因素, 有关资本比率的分子 (资本构成) 不变, 8%的最低比率保持不变, 对风险资产界定修改, 分母由原来的单纯反映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加上了反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 实施全面风险管理。而且将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纳入资本监管, 是希望金融监管当局要对银行的评估进行检查及采取措施确保商业银行有合理的内部评估过程, 并鼓励市场纪律发挥作用, 使市场参与者掌握有关银行的风险轮廓和资本水平等信息。旨在保证良好的市场纪律同时加入监管部门的监管, 以三大支柱共同保证银行业的稳健发展。

(三) 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

进入21世纪金融创新层出不穷, 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金融衍生品的多样化也使得银行资本监管的难度加大。2007年开始爆发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暴露出许多银行业监管体系中的不足。因此2010年9月, 在瑞士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管理层会议上, 27个成员国的中央银行代表们一致通过了关于加强全球银行体系资本要求的改革方案, 这意味着巴塞尔协议Ⅲ的正式诞生。

巴塞尔协议Ⅲ对之前协议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为核心的一级资本 (普通股和利润留存) 充足率的最低要求从原来的2%提高到4.5%, 一级资本充足率由原来的4%提高到6%;同时要求银行建立不低于2.5%的资本留存缓冲资本 (Capital Conservation Buffer) 和0%-2.5%的逆周期超额资本, 同时引入系统重要性银行和流动性监管指标, 系统重要性银行必须有1%的附加资本, 从而降低大而倒闭带来的道德风险, 用流动性覆盖比率 (LCR) 和净稳定融资比率 (NSPR) 流动性风险状况监管与银行相匹配的满足最低限额的稳定资金来源。从而来提高银行业的资本质量和应对系统性风险的能力。

三、从三代巴塞尔协议看银行资本监管的发展

(一) 资本和风险

巴塞尔协议Ⅰ首次确立了资本的构成, 将资本和风险联系起来, 规定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标准比率为8%, 核心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重不低于4%, 这样建立起资本和风险两位一体的资本充足率管理机制, 协议将不同风险资产配以不同的风险权重, 使同样规模的资产可以对应不同的资本量, 用充足的资本来确保银行的抗风险能力, 从而保证银行的稳健经营和发展。巴塞尔协议本着稳健和充足的理念对全球银行的资本监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开端作用。

因此, 可以看出巴塞尔协议Ⅰ体现的监管思想是明确银行资本的构成, 从而用资本来约束风险, 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促进全球银行体系的稳健。

(二) 风险资产和全面风险管理

巴塞尔协议Ⅱ在巴塞尔协议Ⅰ的基础上确立了新的资本框架, 在资本约束原则不变的条件下, 扩大了资本计算中对风险资产的覆盖, 巴塞尔协议Ⅱ的三大支柱即是它的核心思想, 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提高风险计量的准确度, 它修改了巴塞尔协议Ⅰ中只考虑信用风险的不足, 而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也纳入了风险资产的计量。巴塞尔协议Ⅱ通过三大支柱提出了全面风险管理的思想, 一方面采用标准法、内部评级初级法和高级法来提高对于信用风险的计量, 另一方面明确提出将操作风险纳入资本监管的范畴, 即操作风险将作为银行资本比率分母的一部分, 并为此也提供了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高级计量法三种方法来衡量操作风险。这些新方法使得对银行风险资产的评估更有意义。

因此, 可以看出巴塞尔协议Ⅱ强调的是对分母——风险资产的计量, 除去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外, 加入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这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银行对风险资产的评估。

(三) 资本和安全

巴塞尔协议Ⅲ在新的现实经济背景的条件下借鉴巴塞尔协议Ⅱ的核心思想, 对银行的资本监管又做了一次完善。规定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由原来的2%提高到4.5%, 并且要求商业银行持有2.5%的资本留存超额资本, 这使得核心一级资本的要求达到了7%。重新界定监管资本, 大大提升了核心资本要求, 原来的附属资本概念被弱化, 对资本扣减要求进一步严格, 全部从核心一级资本中扣除。无论是从宏观审慎方面还是从微观审慎方面, 银行的资本要求都被大大提高。

因此可以看出, 巴塞尔协议Ⅲ的核心思想是对分子——资本的计量, 诸多资本条款都是要求增加资本, 这也反映了在经历了从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后国际银行业对资本监管的又一次加强。巴塞尔协议Ⅲ是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物, 反映了国际银行组织对银行自营交易、衍生品和资产证券化等银行活动的更高资本要求, 它强调了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的结合, 以确保银行在最低资本监管的基础上提高抵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

四、结语

巴塞尔协议的每一次修改和补充都是根据当时的国际金融环境进行的, 因此它一直都是国际银行业共同遵守的资本监管国际准则, 对各国的监管部门来说, 银行业的资本监管是必不可少的。资本是银行及其稀缺又珍贵的资源, 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银行的资本势必会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尤其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 如何增强资本质量, 进行有效的资本补充, 以在日益复杂的国际金融环境中保持良好的竞争力, 这都是需要我国的监管部门和银行业共同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罗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文献及评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

[2]梅良勇, 刘勇.巴塞尔协议Ⅲ的资本监管改革及其影响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0 (12) :8-10.

[3]杜婷.巴塞尔协议Ⅲ政策影响研究[J].金融发展评论, 2011 (12) :35-41.

[4]钟伟, 谢婷.巴塞尔协议Ⅲ的新近进展及其影响初探[J].国际金融研究, 2011 (3) :.

[5]宁喆敏.“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对银行业的影响[J].开放导报, 2012 (2) :.

[6]冯乾, 侯合心.资本监管改革与资本充足率——基于巴塞尔协议Ⅲ的上市银行分析[J].财经科学, 2012 (2) :.

银行合并协议 篇8

日前,中国进出口银行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在北京签署。协议金额为100亿人民币,主要支持奇瑞公司在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地实施“走出去”战略。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轿车生产企业,是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代表。奇瑞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尹同跃告诉记者,2004年,受国家宏观调控和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公司发展受到严峻的考验。在这关键时期,进出口银行及时为其提供了50亿人民币的信贷资金,为奇瑞从自主品牌向国际品牌的转变提供了关键支撑。自此,奇瑞公司进入了一轮快速发展时期,连续3年汽车销量年均增长近30%,2007年达38万辆,始终占据国内乘用车出口半壁江山。2008年1~10月,该公司出口已达8.13亿美元,国际综合竞争力正在不断增强。

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在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推动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和“走出去”战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独特作用,为扩大中国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推动有比较优势的中国企业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资,促进对外关系发展和国际经贸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上一篇:话题作文 校园秋色作文800字下一篇:图书馆副馆长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