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故事教学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

2024-10-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析故事教学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精选11篇)

浅析故事教学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 篇1

浅析故事教学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

论文摘要:故事作为一种最受幼儿喜欢的文字形式,其优美的景色、语言,典型的人物形象塑造,生动的故事讲述,让幼儿深深为之吸引,使他们增长了知识发展了智力,并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的假丑恶,从而培养爱憎分明的情感,并把学到的好思想见褚于行动中。在具体讲授的过程中,我们要认识到它的注意点,这样才能扬长避短;同时要学会编故事的方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故事 教学 知识 发展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从故事入手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水平,促进其语言能力和智力的发展,粗略感知是与非,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青蛙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活在池塘里。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它们觉得这样的生活无趣,想要找点儿新鲜的事情来做,于是……”①每当向孩子们娓娓道来故事情节,望着孩子们专注的听着时,他们不仅为故事的情节所打动,同时也赞叹着故事有如此的魅力!故事作为一种最受幼儿喜欢的文字形式,其优美的景色,典型的人物形象塑造,生动的故事讲述,让幼儿深深为之吸引,使他们增长了知识发展了智力,并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的假丑恶,从而培养爱憎分明的情感,并把学到的好思想见褚于行动中。幼儿故事就是用口语化的语言写出来,并适合幼儿读、听、讲,以叙述事件为主的情节生动的文学体裁。从内容上分为人物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历史故事、神话故事、科幻故事等。

“没有故事就没有教学,没有阅读就没有故事”,这是山西运城新港实验小学校长的教育名言。从中得出,学生成长需要故事,最好的教育应该从故事出发。1 在运用故事对幼儿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深切的体会到了故事的魅力。下面围绕如何充分发挥故事的妙用谈些看法。

一、故事教学应注意以下五点

1、故事教学并不是语言课的特有形式

故事是一种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在语言课中有特定的故事教学,教师通过讲解、分析、讲述,让幼儿学习一定词汇和讲述能力,同时接受文学熏陶和品德教育,在其他门类教学中故事更是一种添加济,催化着各类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特别是音乐、美术、健康等。法国大文豪雨果曾经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三把钥匙是数学、文学、音乐”②可见音乐故事在开启人类智慧方面有着其不可代替的作用。在音乐活动中,适当的故事讲解,让幼儿易于理解内容,记忆歌词;在美术活动中,简单的故事讲述能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引导幼儿丰富画面;在健康活动中,繁复抽象的内容变的清晰而具体,让幼儿的记忆特别深刻,其他各类活动的教学也离不开故事教育。

2、内容的选择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理解水平

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他们的理解水平和所接受的事物是处于完全不一样的层次中,越小的孩子喜欢越简单的事物,对他们来说不复杂,才是好的,才是他们喜欢接受的东西,因此对他们所讲的故事应该简单明了,如说些带有小动物以及小星星这类简短的故事。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听的看的摸的想的东西多了,太简单、太简短的东西已不能满足他们的知识面。对于他们我们可以向孩子们灌输着复杂和抽象的东西内容长一点的东西,让孩子们在听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增长了知识面、增长了智慧。

对于同一个故事内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讲解出来对幼儿的吸引力也是大相径庭的,记得有一次,有两个不同年龄的孩子在我家玩,有一个小朋友看见我家有本故事书便要求我讲故事,于是我照着上面的字一字一句的讲起来,绘声绘色的语句,全神贯注的神情,让五岁的孩子听的津津有味,提这个问题提那个问题,而另一个只有三岁,由于理解能力水平有限,却没有多大的调动幼儿的积 2 极性,因此我想如果我再继续照搬书上的内容,对三岁幼儿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后来我也根据小朋友的喜好和实际水平,用幼儿喜欢的语气和理解方式(幼儿年龄小,可用简短,生活化的语句)讲述,小家伙后来听得可有劲了,还不断提问,其效果就显而易见了。

3、选择适宜故事的策略

什么样的故事内容是适宜的?是被幼儿喜欢并能产生共鸣的?杜威曾说过:“教育应当是生活本身,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同时还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命题。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也认为:“生活化是一个直接影响幼儿身心健康、有效发展及生命成长的问题,也是一个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问题。重建儿童的生活、关怀儿童的生活,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提性或根本性工作”③。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④。这几段话告诉我们,在为幼儿选择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基于幼儿的已有经验,在了解幼儿现在经验和需要的基础上,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对幼儿具有挑战性、能促进幼儿发展的内容。基于此,我们制定了选择故事的策略:

策略1:来源于经典的文学作品。结合我园正在进行的图画书阅读的研究,选择经典的故事:如《好饿的毛毛虫》、《母鸡萝丝去散步》。这两个故事一个取材于幼儿熟悉的毛毛虫,另一个则取材于幼儿同样熟悉的狐狸和母鸡。通过对这两个读本的解读,发现幼儿对这两个故事特别喜爱,并且这两个故事的情节也适合用音乐的方式表现出来。

策略2:来源于传统的民间游戏或传说:如《老鹰捉小鸡》、《西游记》。《老鹰捉小鸡》是一个幼儿经久不衰的传统游戏,每一次的游戏都能引发幼儿无数的、开心的笑声。《西游记》更是让孩子百看不厌、百听不厌。选择这种类型的故事,可以引发幼儿的共鸣。

策略3:来源于幼儿的兴趣:如《龟兔赛跑》、《小兔和狼》。乌龟、兔子 3 永远都是受孩子喜爱的两个小动物形象,有小兔子的地方总会有大灰狼的出现。一玩有关兔子、狼、乌龟的游戏,幼儿的兴趣总是能以最快的速度被调动起来。满足幼儿的兴趣是组织好一个活动的第一步,对于自己感兴趣或喜欢的事物,幼儿总是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进去。不仅可以用书上现有的故事教育孩子,而且还可以针对某个现象,利用自己的想象力来编故事,让孩子们从故事中明白事理。

4、创造条件让幼儿听、讲、编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养成幼儿大方、乐观、自信的开朗性格

故事不能只由老师或家长来讲,我们要充分调动幼儿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肯定幼儿的每一点进步,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幼儿充分练习,现在我带的班是学前班,从中班开始,我就利用午餐前10分钟左右的休息时间,让幼儿自由轮流讲故事.你别说,还真发现了几个故事大王,语言流畅连贯,表情动作语气绘声绘色,特别一些故事里的形容词,成语用得非常准确,晨间活动和自由活动时间小朋友也喜欢自发的看书,讲故事,整个班的语言发展水平都得到了大大提高.5、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讲故事

利用卡拉OK方式讲述故事,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倾听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孩子在看字幕模仿讲故事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运用身体动作讲故事。伴随音乐的有情节的动作表演,不但能帮助幼儿很好地发展动作,同时也能很好地吸引孩子们投入到对优秀音乐的感受活动之中。如果只是要求年幼的孩子坐在那里安静地倾听,他们很难听下去,而且也听不出什么名堂。许多研究都证实了这种活动的重要性并认为:“没有大肌肉参与的音乐学习,至少也是不完善的音乐学习”⑤。音乐最本质的特点是能让人全身心的投入和体验。当孩子哪怕是婴儿,听到音乐都会不由自主的动起来,可见音乐能极大限度感染人激发人,让人随着音乐而舞动。“““肢体动作是对所有孩子的教育中最适合的,相对地,动作教育在任何课程的运用是不可或缺的”⑥。教师在运用肢体动作讲故事时要注意音乐和动作的匹配,教师事先要仔细倾听音乐,包括每一个乐句,设计的动作和音乐较好的对应上,让人感觉音乐和故事两者相得益彰。如:在中班音乐欣 4 赏活动《母鸡萝丝去散步》中,教师将目标定在随着音乐表演狐狸的动作,并根据音乐创编相应的故事情节。教师在导入部分请幼儿欣赏flash,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回忆,并重点讨论flash中狐狸的动作。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所选的音乐为《在山魔王的宫殿里》,此音乐力度变化很明显,前半段音乐教师引导幼儿表现狐狸摔倒的各种动态,后半段音乐教师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狐狸被蜜蜂蛰的窘态,惟妙惟肖。在这个故事中,教师将音乐很好地与情节联系起来,特别是后半段音乐所表现的激烈、紧张的气氛,当音乐进行到后半段时,幼儿异常投入,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编故事应做好充分准备

1、编故事前的准备

在让幼儿编故事前要把那些可能会出现在故事中的字词、句子作一个大概的估计,并明确地告诉幼儿这些字词和句子在编故事过程中可能要用到。教师要尽量采取多种手段让幼儿熟悉这些字词和句子。

2、故事的编写

编故事运用于幼儿教学中,并不是说可以信手拈来,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编故事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故事的题材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最好是小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较为熟悉的东西。

(二)、故事的长度和难度要适中。因为幼儿所学的词汇量和句子不够多,但也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幼儿觉得有一定的挑战性,以证明他们的想象能力。故事所用语言必须是幼儿都学过的,至少大部分都学过。

3、故事的修改

编故事也和写文章一样,写好了还要修改。但这里的修改并不完全像我们平时写文章那样咬文嚼字的修改,只是让幼儿自己口头发表意见,修改病句。这样也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精神。

4、故事的讲述

幼儿编写故事,是为了让他们学语言以便于用来交流。通过幼儿的口头表达。既训练了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让其他同学欣赏一下自己的作品。同时也训练了其他幼儿的听力。

一般来说编故事到这一步也可以结束了。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选出一篇最好的故事,让幼儿自导自演。也是一件对教学非常有好处的活动。

因此,恰当地运用“编故事”、“讲故事”、“表演故事”能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教师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迅速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三、故事在教学中的作用

1、故事有利于加强幼儿记忆

每个故事都有其内在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也就给幼儿一种悬念使其想了解其中的来龙去脉。运用“编故事”抓住幼儿的好奇心。记词语、背句子,本来就是非常枯燥的事。再加上记了又忘,忘了又记,就更让人烦恼。老师把这些都穿插到有趣的故事情节中去。这样幼儿不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通过听故事、编故事、讲故事把那些要记要背的词、句子不知不觉就记下了,而且记得非常牢固。

2、故事有助于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

在一般的孩子眼里,文字是非常神秘的,但学习起来就觉得困难重重,既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每个孩子都喜欢故事。故事中引人入胜的情节、故事的悬念以及主人翁怎样遇到困难,克服困难,怎样取得胜利等无不紧紧扣住他们幼小而充满好奇的心。在他们对故事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他们对文字学习同样兴趣盎然、信心百倍。

3、故事能有效地帮助幼儿发展语言技能

当老师讲述一个趣味盎然的故事时,幼儿的注意力相对集中,他们的听力在听故事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得到了训练。当师生一起讲述故事时幼儿在练听力的同时,也锻炼了说的能力,特别是思维的能力。

4、故事能有效地帮助教师完成教学目标

任何故事都是由词汇、句子构成。故事的讲述包括了语音、节奏、语调等。由于故事都有明显的情节发展、变化。它能有效地鼓励幼儿参与其中。在听故事、讲故事、表演故事等活动中,教师可以比较自如地设计活动来突出重点、难点,使教学轻而易举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讲故事在幼儿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在幼儿期,兴趣是他们探索知识的最大动力.在孩子们的眼里,学习﹑生活和游戏都是没有界限的。因此,用生动、活泼、有趣、直观,好听的讲故事形式教育幼儿会让幼儿凭借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表达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的翅膀,打开思维的通道,从而使天性得到培养和开发,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参考文献和注释

①ISBN 978-7-5409-3585-6 《陪伴孩子成长的小童话大启发108篇》106页。

②文蓝《音乐漫话》文津出版社。

③虞永平《生活化是幼儿园课程的根本特征》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网站幼儿园教育与课程2007版。

④《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

⑤许卓娅《学与教的心理探秘》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⑥Raepica.许月贵.郑欣欣.黄静莹著《幼儿音乐与肢体活动理论与实践》心理出版社。

姓名: 刘小凤

单位:老厂镇中心幼儿园 职称:小一

浅析故事教学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 篇2

1. 民间游戏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

3~6岁的幼儿正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只有通过适当的锻炼才能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民间游戏不仅可以为幼儿带来童年的快乐, 还会影响幼儿的健康发展。民间游戏可以让幼儿在大自然中跑跑、跳跳, 呼吸新鲜空气, 这样就增加了他们的活动量, 也锻炼了他们的体能。

长期在室内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没有很大的好处, 室内虽然四季如春, 但是缺少了灿烂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 也缺少了自由放松的环境。我们知道阳光的照射不但起到杀菌的作用, 而且还对幼儿的骨骼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新鲜的空气能够促进新陈代谢, 增强幼儿的免疫力。因此, 要创造机会让幼儿更多地走出教室, 到户外去锻炼, 通过锻炼增强幼儿的体质。在户外锻炼时, 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与不同喜好, 给他们多一点选择游戏内容的余地, 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游戏中。例如在小班可以让幼儿玩“丢手绢”的游戏, 中班“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大班玩“拔河”等游戏, 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锻炼, 从而增强了体质。

2. 民间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

如何让幼儿养成一个良好的心理, 能够在社会发展中树立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 让幼儿得到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民间游戏的引入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

首先, 游戏是有规则的, 而游戏规则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 这就使学生摆脱了以我为中心的意识, 让幼儿学会更好的合作。例如在小班玩“捉影子”游戏时, 一个小朋友为捉不到影子哇哇大哭, 这时我并没有去哄他, 而是说:“影子就在你面前, 你快点追, 我可要踩着你的影子了。”这时他停止了哭声, 马上跑过去追, 我对他的表现进行了表扬, 他也很高兴。这样幼儿就会慢慢消除对家长、教师的依赖, 按照规则进行玩乐, 从而更好的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

其次, 民间游戏注重的是合作, 让幼儿在合作中得到成长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在玩中感受合作的价值, 让玩成为幼儿成长的必不可少的阶梯, 玩中成长、玩中感悟。例如在小班游戏“炒黄豆”时, 幼儿之间的配合是成败的关键, 只有配合好了, 动作熟练才能成为优胜者。我对幼儿积极的表现及时进行了表扬。“大家都很棒, 只要多练就能成功, 回家和你爸妈一起练一下, 明天我们再比好不好?”幼儿都说好, 这样就将课上的时间延伸到课外, 让学生得到了更多的锻炼。

3. 民间游戏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让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 促进幼儿的发展需要我们在游戏中让幼儿有所感悟, 在游戏中获得成长。

游戏不单纯只是玩, 更多的是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感受与体验。在游戏中让幼儿得到手、口、脑的共同发展才是我们民间游戏的最终目的。例如在大班跳绳时, 我安排了两组, 各配了一个记录员, 同时其他幼儿都是记录监督者。活动结束后, 我让记录员报数, 其中一组没有异议, 但是另一组就有人说记录员数错了, 核对后证实记录员确实数错了, 这就在无形中培养了幼儿数数的能力。

幼儿的学习兴趣是需要长期培养的, 通过民间游戏可以使幼儿爱上幼儿园, 把到幼儿园上课当成一件高兴的事情, 这样才能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例如在小班“剪子、包袱、锤”的游戏之后, 我让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这个游戏。第二天就有好多家长给我打电话说:“孩子玩得很高兴, 有时还能猜出我下一步要出什么了。孩子很自豪, 还说要到幼儿园学到更多的游戏回来和我们一起做。”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得到逐步养成。

浅析故事教学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 篇3

关键词:故事教学;幼儿园教学;作用及实践

幼儿对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故事也能够让幼儿了解到一些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的道理和原则。因此,在对幼儿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故事教学,能够从幼儿自身的特点出发,对理解教学内容有极大的帮助。因此,要加强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故事教学。

一、故事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作用

故事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方面,故事教学能够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故事对幼儿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故事的内容各不相同,幼儿对此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在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中加入故事教学能够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对课堂内容能够更好地吸收,对幼儿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教师可以把“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讲给幼儿,使他们明白,做事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就会出现物极必反的后果。

另一方面,能够对幼儿的语言能力进行很好的培养。教师在进行故事教学过程中,可以发挥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对自己熟悉的故事在课堂中进行讲述,相互之间进行谈论,对故事中蕴含的道理进行了解,这样不但能够帮助幼儿之间增进友谊,还能够对幼儿的语言能力进行培养,对幼儿的智力进行开发,对幼儿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故事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践

故事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践,教师要对故事教学的材料进行选择,不能盲目的进行,要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进行作品选择。不但要选择我国优秀的故事作品,还要选择国外的优秀作品,把古今中外的优秀而且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作品,都纳入故事教学的范畴,使幼儿能够深刻理解故事内容表达的意义,对生活常识等一些深入的道理内容有一定的认识。比如,教师在讲“勇敢”这个词的时候,为了帮助幼儿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可以穿插一些故事来对这个词进行说明,教师可以把孙悟空救唐僧的故事讲给幼儿,使幼儿不但能够对故事人物有一定的了解,还能够对教师所讲的词语含义有更深的理解。运用故事教学,能够使幼儿对课堂内容更容易理解,还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文章的叙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故事教学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故事教学已经被广泛用于幼儿园的教学中,能够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对幼儿成长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冯晓露.故事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意义及实践[J].学刊,2014(04):80-81.

试论游戏在幼儿成长的作用 篇4

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是幼儿生活的基本活动。这是由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特点决定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提出了“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和指导游戏,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环境„„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的重要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游戏的利用也越来越充分。根据幼儿科学教育的要求,游戏应该成为学龄前儿童的主导活动。那么游戏究竟具有哪些特点,在幼儿成长中起到哪些作用呢?

一、游戏的特点

1、幼儿的一种轻松愉快、自愿和自由的活动

游戏是与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和取得愉快为目的的。幼儿总是在情绪积极时做游戏,通过游戏活动获得更大快乐,所以它是没有负担的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和身体的享乐,它可以使幼儿摆脱强制性,幼儿可以随自己的兴趣和力量进行游戏和停止游戏,变换游戏,幼儿可对游戏的种类、内容、玩法等进行创造、更新。

2、游戏虽然是幼儿的一种遐想活动,但却具有社会性

幼儿对游戏的这一特点,做出了鲜明的解释,游戏就是“玩”,是“假装”的不是“真”的。游戏的内容和玩法不受当前社会的文化、习俗、道德等影响。

3游戏中儿童注重的是活动的手段而不是活动的最终目的游戏活动的最终目的的儿童提出来的而不是由个别人强加的,不需要别人批准,活动的最终目标会随幼儿的愿望而发生改变。

二、游戏对幼儿成长的作用

1游戏能促进幼儿有意识行为的发展

游戏对于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手、眼、脑动作的协调能力和发展他们的智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幼儿从外界吸取知识经验,丰富想象表达出来,游戏能够满足幼儿的这种需要。创造能使游戏顺利开展、游戏发展的动力,游戏能调动幼儿的创造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幼儿创造力。所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会有较长时间的注意力和控制力,是培养幼儿有意

识行为发展的非常重要手段。

2游戏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

学龄前儿童正处在意识、记忆、思维、想象等各种高级心理机能及个性形成与发展的时期,儿童在游戏中常常需要将视觉信息、听觉信息以及主观感受、愿望或要求转换成语言,从而游戏能激发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在游戏中,幼儿的各器官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不仅促进了各器官的发育,而且可以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幼儿游戏时总欢乐的,情绪处于积极状态,对身心健康的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3、游戏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培养幼儿创新意识才能让幼儿完全自由地感知、接触周围众多的事物,大大激发他们广泛而又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展开想象力。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自我成长是相当重要的。幼儿在实现游戏过程中会不断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们需要面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体会其中乐趣,使游戏得以继续下去,愿意得以最终实现。通过游戏,幼儿的思维活跃了,因而自主性、探索性、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经常开展游戏活动可培养儿童的判断是非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这将大大促进幼儿社会化的发展进程。

4、游戏能促进幼儿良好行为品质的形成把握好幼儿个性自发形成的关键期,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就可为幼儿未来个性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应从幼儿期开始。游戏是幼儿自由结伴进行的,它能给幼儿带来欢乐和满足。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充分开展游戏,能帮助幼儿了解到社会分工、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会热情地为别人服务和对别人为自己的服务表示谢意。游戏可以缩短幼儿掌握道德行为的过程,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扮演角色,反复地模仿和,提高了他们的道德认识,激发了道德情感,实践了社会道德行为规则,有利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掌握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品质。

5、游戏能促进幼儿美感的创造力的发展

游戏是一种创造性的反映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反映着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美好形象,使用

艺术语言,从事着音乐与美术的活动,这些都是增进幼儿美感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还时常依据自己的意愿去美化游戏的环境,并用语言、动作歌舞等方式去表现美、创造美。这都有利于幼儿审美能力和美的创造力的发展。

简笔画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篇5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们了解简笔画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作用和简笔画的表现形式,通过练习及欣赏有趣的范画从而激发学生们对绘画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简笔画的特点及作用。难点:对简笔画中单线式、廓线式、混合式三种表现形式的理解及运用。

教学准备:素描纸、绘画工具、简笔画范画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1、组织教学

2、范图欣赏,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简笔画在幼儿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

简笔画也称简笔造型,使用相对简单的笔法、色彩、造型形象概括地画出物象的主要特征,是幼儿园教师在各科教学中广为应用的形象语言。

所谓简笔画就是用简练的笔法概括或夸张地勾画出物象主要特征的画种。(1)简笔画浅显易懂、幼儿容易理解

在幼儿教学中教师要教幼儿认识植物、生活用品、交通工具、人物建筑,了解生活常识、科学知识。

通过浅显易懂、形象生动可爱的简笔画可以将幼儿带入轻松愉快寓教于乐的教学氛围中,增强教育教学的趣味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简笔画的笔法色彩和造型有利于幼儿掌握

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幼儿绘画处于涂鸦期与象征期,因此,简笔画适合幼儿学习。幼儿的控制能力较差,所以无法用流畅和多种的线条画出复杂的形象,简笔画的表现特点就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3)简笔画的连续表现性有利于儿童情感的抒发(连环画)

幼儿的思维是活跃的,天真的,想象是丰富的,他们经常喜欢用图解方法(即简笔画)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和记录生活。

总之简笔画具有浅显易懂,表现手法简单的特点,因而对幼儿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来说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育教学手段。

二、简笔画的表现形式

简笔画之所以能在幼儿教学中发挥作用,除了它具有浅显易懂和易于掌握特点外其表现形式灵活多样也颇受欢迎的因素之一。简笔画表现形式,一般可归纳为单线式、廓线式和混合式三种。

1、单线式

2、廓线式

3、混合式

三、教师总结

(1)作用:浅显易懂

笔法、色彩、造型有利于掌握

有利于情感的抒发(2)特点:浅显易懂,表现手法简单(3)表现形式:单线式、廓线式和混合式

四、布置作业

浅析故事教学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 篇6

在教学中,我正确引导幼儿对这种社会效应引发了学习兴趣。尤其我们多媒体进入教学当中后,通过声音、图象等多种表现形式,使幼儿能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更加形象,有利于调动幼儿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激发积极的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提高。生动形象的教学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唤起幼儿强烈的求知欲,计算机在激起兴趣方面比任何一种传统媒体都有效。

例如:大班教学故事《没有牙齿的大老虎》时,教师先出示一只没有牙齿的、嘴瘪进去的大老虎的图片,好奇的孩子们被吸引住了,教师适时启发幼儿发挥想象,老虎怎么啦?有的幼儿说:老虎生病了?有的说:他被别的动物打败了?还有的幼儿说:老虎老了,没有牙齿了。孩子们饶有兴趣地说着,然后,出示教师自己制作的课件《没有牙齿的大老虎》,孩子们认真而专注地倾听一只聪明的小狐狸是如何拔掉大老虎地牙齿的故事,很吸引人。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保护牙齿的重要,像大老虎这么厉害的牙齿都会被蛀掉,在潜移默化中懂得了强弱在一定条件下会互相转化的道理,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

再如大班故事《聪明的阿凡提》,首先播放录像,幼儿通过声、画的配合,了解阿凡提是怎样的一个人:倒骑毛驴,自由自在地到处走,为穷人们做好事。幼儿在边听故事边看画面的同时,明白只有运用智慧才会战胜别人,故事中的阿凡提就是运用智慧战胜了愚蠢的皇帝的,不仅使自己度过难关,还让穷苦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从而在孩子们心目中树立了正直、聪明、有同情心的伟大形象。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在教授诗歌《轻轻跳》时,我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制作成声情并茂、翩翩如生的多媒体课件,在学习过程中幼儿非常感兴趣,整个活动幼儿都处在积极学习的状态中。通过实践证明,电教媒体在语言教学中确实起到了激发兴趣,优化效果的作用。

二、巧用电教媒体,帮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

在教幼儿语言时,教师要注意及时帮助幼儿巩固刚学过的知识,这就需要电教媒体帮助提供生动具体而有趣的形象了。因为电教媒体所提供的形象质量是最优的,是任何传统媒体都无法提供的。例如:中班童话故事《春天的电话》教学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的思维从感官向具体形象过渡的特点,在网上先下载一种电话的铃声,幼儿在感到惊奇的时候,马上播放出春天的画面,叮铃铃一个春天的电话惊醒了屋里冬眠的小动物,原来,是小朋友们请小动物到春天的阳光下做游戏,然后,孩子们拉开教师设计好的立体的窗,操作插在里面的小动物,演示和表达无约无束。孩子们对事物的认识以感性为主,因此,计算机在引起了幼儿强烈的兴趣的基础上,增强了幼儿快乐的感觉,使幼儿在学习文学作品时,讲述积极而自信,加速了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对文学作品语言的消化。同时,幼儿欣赏和感受文学作品的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三、巧用电化教学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传统的语言教学,往往是成人讲,幼儿听,教师习惯用统一要求,用同一的问题去教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这实质上是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局限了幼儿的发展,幼儿应该做为学习的主体,他们有权利也有能力选择和参与自己喜爱的活动,而且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更加全面的发展。

如,在大班故事《分房子》中,教师制作出两种不同颜色的两座新楼的课件,逐一出示六种动物,让幼儿根据各种动物的特点,帮助它们分房子(及楼层),然后给每幼儿一套贴绒教具(两座楼的卡片和六种动物贴绒),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已有生活经验,开动脑筋,按自己的意愿帮动物分房子,孩子们特别感兴趣,而且分得也各不相同,理由多多,总之幼儿在活动中是自主的身份参与的,这也大大激活了幼儿的思维。在此基础上,幼儿边听故事边看画面,了解动物各自提出的要求,在确定自己分得楼层不符合动物们提出的要求时,六人一组,智慧也多,在共同的合作下,找出正确的答案,每组请一代表按住动物,将它们分别拖到应住的楼层,然后用因为……所以……说出理由,他的回答得到肯定后,同组的幼儿为其高兴、欢呼,那种成功的喜悦,把做为老师的我也感染了。在这次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给幼儿创造了宽松、愉快的精神环境,减少了思维框框与内在压力,幼儿有了想象的空间,增加体现个人特色的自由度,使幼儿的自我意愿得到实现,思维也活跃了,进一步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观看动画片,增进幼儿概括能力

浅析故事教学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 篇7

关键词:音乐游戏,幼儿园教育,作用

在幼儿的音乐教育中, 游戏活动是实现其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对于幼儿来说, 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游戏可以有效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从而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求知欲。因此, 在音乐教学中对游戏的充分应用很有必要。

一、音乐游戏的主要特点

游戏是一种娱乐性、自主性以及自愿性的活动过程, 它存在于一种假定的情境当中, 并且游戏开展的整体氛围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主动性等特点。而正是因为游戏本身的特殊性很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游戏进行充分的利用, 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积极性, 也能促使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而音乐游戏是属于游戏活动的范畴, 它是将音乐内容与游戏活动进行有效的结合, 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让学生获得广泛的音乐知识, 其中就包括音乐的内涵、歌词意境以及创作意义等, 还能使幼儿在艺术的熏陶中, 增强自身兴趣爱好的广泛性。

二、音乐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际作用

( 一) 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因为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以及探究欲, 再加上音乐游戏独特的娱乐性以及知识性, 因此, 在幼儿教育中融入音乐游戏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并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意识, 这也就决定了在幼儿教育中引入音乐游戏的必要性。此外, 音乐游戏广阔的空间性以及自由的参与性能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可以通过实际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 对音乐游戏的活动过程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安排, 从而使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并在音乐游戏过程中帮助幼儿克服心理上一些不良的情绪和障碍, 提升他们的学习信心。

( 二) 有利于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

交流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音乐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可以加强师幼、幼幼之间的沟通、交流, 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教育中出现的单一交流模式, 还能扩大幼儿的交流空间, 在调动所有幼儿的参与积极性的同时, 促进集体的进步和发展。

( 三) 有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首先,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 对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针对幼儿教育, 就要求教师加强培养幼儿的综合性能力以及广泛的爱好兴趣,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 在引导他们发挥自身积极性的同时也能切身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其次, 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不仅是教育的重要目标, 也是幼儿自身所具备的主体性的一种体现。在教育活动中, 只有引导幼儿真正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才能真正意义上体现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音乐游戏的教学过程中, 老师可以依据其开放式的活动形式, 为幼儿营造一个主动性的建构环境, 而这个环境的存在是需要依赖老师和幼儿之间的共同努力, 只有良好学习环境以及沟通、互动环境的营造以及教师对幼儿的积极指导, 才能保证幼儿建构活动的明确目的性和实效性。因此, 为了更好地体现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教师应该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

最后, 音乐游戏在幼儿教育中运用的目的是为了使幼儿在自主性的活动中, 充分体现自身的主体地位。然而, 因为音乐游戏的特殊性, 这就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游戏也受到其本身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间的限制。音乐游戏的运用重点仍然是音乐,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幼儿创新性思维以及想象力的开发和培养, 要善于挖掘幼儿的内在潜能, 在音乐游戏中, 一味地结论式教学并不可取但是也不能完全抛弃, 而是老师要科学地将音乐理论与过程进行有机结合, 既要注重对学生音乐理论的讲授, 更要重视从音乐过程出发激发学生的再创造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活动中, 要通过对教学内容全面、深入的分析和了解, 在教学内容性质的基础之上, 积极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自主性的探究和体验。老师在向幼儿传授音乐知识时, 要注意不要只是简单地告诉幼儿一个结论化的结果, 而是要通过幼儿的主动参与和思考而获得的。此外, 在幼儿切身体会音乐活动的过程中, 不仅有助于加深他们对音乐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还可以增强幼儿的学习信心。在幼儿教育中, 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不仅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 也是幼儿今后进行深入学习的前提和基础。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 游戏和音乐是一种互相促进以及相辅相成的关系, 将音乐知识与游戏活动进行有机的结合, 不仅能充分发挥和利用音乐游戏的综合性作用, 还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对于音乐游戏教学来说, 老师需要加强趣味性与知识性的统一, 既不能简单地传授单一的音乐知识, 更不能一味地进行游戏活动。而是老师需要从实际教学内容出发, 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安排, 在满足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的同时, 还能完美地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祖清, 叶红梅.乡镇幼儿园音乐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03) .

[2]杨杰.音乐游戏在小班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学周刊, 2012, (36) .

[3]严仲.连让幼儿音乐回归幼儿园教育[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8, (06) .

音乐教育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 篇8

关键词:音乐教育;艺术表现;创造力;成长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152-01

音乐是一门艺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之一,它具有潜移默化、美化心灵的作用,是幼儿生活、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启蒙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增强幼儿的审美能力,幼儿能够在音乐活动中通过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而逐步获得身心发展的和谐美,并的得以健康成长。音乐教育在幼儿全身心地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能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我们还要坚持 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和感人事件,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 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激发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经验、感受和体验; 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玩具、工艺装饰品,体验创造的乐趣;为幼儿创造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理解和欣赏。所以说,音乐教育在幼儿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教学中,音乐课程算是小朋友们比较喜欢的部分。音乐活动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小孩子的表现力是在大胆表现中逐渐发展出来的,也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知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在给小朋友们上课的过程中发现了往往传统的方式:音乐图谱-念歌词-教师示范-小朋友们跟唱-比赛形式巩固,这样的路子确实很单一,没有特色,小孩子的兴趣没有调动起来。所以我认为更正确的儿童音乐教育应该具备以下几点:

首先应该在内容上下功夫,要创新,要符合儿童自然发展法则、符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要紧密联系儿童的实际生活。精心挑选一些特点鲜明的、容易让小孩子接受的乐曲,还要联系不同的场合,这样更能激发儿童兴趣,比如说做游戏时选择一些活泼的、欢快的钢琴曲能促使儿童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在内容选择和教育方式要多为儿童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空间,增强教学的选择性和开放性。还要符合时代要求,突出培养儿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扩展和更新现有的儿童音乐教育教学内容。

第二就是如何灵活运用这些内容材料,施展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

1、我认为要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调动孩子们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前提。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指出:“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可以鼓舞人的进取精神,应该为儿童创设情景,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在进行唱歌教学时,借用美术、游戏、故事等表现形式,生动直观地把歌曲内容表现出来,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比如《十二生肖》是一首好听的、故事性很强的歌曲,教学中老师边唱边跳,让小孩子通过观看、欣赏,产生了要表现要学唱歌曲的强烈愿望。

总之,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不应局限于音乐课中,应渗透于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当为幼儿创造多样化的环境,使幼儿的生活、游戏、劳动都有优美的音乐伴随,美化幼儿的生活,美化幼儿的心灵。

2、运用多种形式,训练歌曲节奏。节奏性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针对这一特点,一方面通过拍手、拍腿、踏脚等动作来进行节奏训练,另一方面是为幼儿提供一些打击乐器,引导他们在有节奏的身体动作和运用乐器演奏活动中感受节奏性活动的兴趣和美感,同时在活动室内,布置音乐角,引导幼儿自己摆弄节奏乐器,熟悉节奏乐器的音质、音色,帮助幼儿自己从敲打节奏乐器的活动中辨别各种乐器声音的特色和性能,引导儿童自己去探索,敲打节奏。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而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所以节奏是音乐 的生命。那么如何从节奏入手对幼儿进行唱歌教学呢?如何指导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运用儿歌训练儿童的节奏感;运用身体动作,训练歌曲节奏;运用歌词,训练歌曲节奏。

3、启发引导,使儿童掌握演唱技巧。儿童缺乏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高兴时往往用力喊叫,破坏了音乐的美感。因此必须指导儿童处理好歌曲的快慢、强弱、连贯与跳跃的变化。如:表达高兴时要唱得欢快、活泼;抒情时则要连贯、柔和;表达悲伤时则要缓慢、低沉。例如,幼儿演唱《大母鸡》这首歌曲时,启发幼儿通过自己的感受,寻找处理这首歌的方法。大母鸡在生蛋的时候应该表现的怎么样,(用力,辛苦)生了又多又大的蛋它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开心的快乐的)

4、运用已有知识,鼓励儿童大胆进行创编。儿童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运用已有知识,创编简单歌词,能给小孩子更多的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和勇于创造的机会,这无疑对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发展儿童的创造能力大有好处。

在我国,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龄前儿童进行音乐教育的场所就是幼儿园,所以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发挥幼教老师的主动性,通过音乐教育发掘幼儿潜能,体现音乐教育让幼儿全面发展的科学价值。无论用什么方法来教学,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充分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更大限度的提高他们的兴趣,“尊重每个小朋友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音乐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具有不可提到的作用和影响,也具有独特的现实和社会意义。教师和家长应该为儿童的音乐学习和体验提供良好的气氛和环境,让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之下健康自由地发展。

浅析故事教学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 篇9

摘要:游戏活动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生活与游戏是密不可分的,利用游戏促进孩子发展,游戏活动伴随孩子成长,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基础。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游戏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键词:游戏活动;营造氛围;创造性思维;优秀品质

一、营造游戏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活泼好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长时间坐或无所事事会让孩子感到疲劳和厌倦,而幼儿园教学中有些课程确实是枯燥无味的,如数学、社会、保健等,就需要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调节课堂气氛,其中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加入游戏活动,可以动静交替劳逸结合,以求达到最佳教育和教学效果。而这些课程中的部分内容只有在反复练习中才能熟能生巧,但多次反复练习会使幼儿感到枯燥无味,时间一长产生厌烦情绪,以至对课程产生逆反心理。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积极为幼儿营造一种感染力较强的学习氛围,把游戏贯穿于教学之中让活动充满兴趣。因为游戏中的乐趣,能提高幼儿活动的情绪,活跃教学气氛,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如,在数学活动中教幼儿数数,幼儿反反复复练习数数而感到枯燥无味,有些幼儿会失去兴趣,出现不张嘴、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我利用《小动物找家》的游戏引入教学,让幼儿把活动前准备好的图片戴在胸前,扮演小动物,自由结伴后飞回家中,先飞回家中的小动物报出自己家里小动物的数量。有报七个的,有报五个的,还有报九个的,在这样一个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幼儿学习数数的积极性高涨都,争先数起来。又如,语言教学活动中,为孩子营造教学环境,让孩子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并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比让他们去死记住故事内容的效果要好的多,如故事《别忘了说谢谢》让孩子先听小狗、小熊等小动物的语音,模仿小动物的表情和动作,最后让孩子连贯性进行表演,孩子不仅记住了故事内容,还学会了声行统一的表演。他们在角色中学习,在游戏中模仿,在表演中逐步提高。这样改变了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将之巧妙地转化为形象的教学,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喜欢学、乐于学。

二、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小组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激发他们游戏的愿望,让他们在游戏中发挥想象的翅膀,利用各种材料动手学习制作等。学习制作的过程中孩子既要动手,又要动脑,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例如,在区域活动中用橡皮泥制作包子、馒头、搓麻花;教幼儿包绞子等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动手的乐趣,而且激发了他们的思维。游戏中,幼儿心情愉悦,精神处于轻松状态,想象力得到最大的发挥。作为教师,应不失时机,加以引导鼓励幼儿的知识和经验,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大多来自日常生活,因此教师应不失时机加以引导鼓励幼儿去感知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如,在一次户外游戏《我的气球飞得高》结束后,(因为那天天气特别热),我让幼儿说说他们的感受:有的幼儿说:“老师,我的沙包飞得太高了,我都看不见了。”有的说:“老师,外面太热了,像火一样。”还有个别幼儿说:“老师,我真想给太阳戴上一副眼镜,让它别太刺我的眼,我得沙包就飞得越高了。”孩子们畅所欲言地表达着他们游戏后的感受,积极性很高。虽然各说的都不一样,表达出来的东西也非常幼稚,却让我看到了他们思维的灵活性,看到了孩子的想象力是那样的丰富和开阔。只有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孩子想象力才能得到发展,才能在游戏中充分展示出来。幼儿游戏来源于现实生活,幼儿汲取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再将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的经验加以再现。通过游戏活动,进入假设想象世界,是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最好途径。教师应把生活作为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充分挖掘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对幼儿成长发展有意义的教育内容,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经验,促进自身成长和进步。从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去鼓励幼儿,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判断思考的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动手能力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三、寓教育于游戏之中,从而促进幼儿优秀品质的形成

游戏提高幼儿对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如,《运西瓜》《小兔采蘑菇》这些集体体育游戏,让幼儿明白做任何事情要有高度责任感,还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把事情做好;又如,建构游戏《我的房子真漂亮》,不仅让幼儿动手动脑,同时还让他们学会与同伴协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游戏与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幼儿在游戏活动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教师要随时观察孩子的不同变化,抓住时机,鼓励孩子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帮助孩子疏通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让孩子能参与到游戏之中,促成孩子优秀品质的形成。游戏中让孩子的身体都能动起来,这有利于提高孩子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同时,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幼儿能逐渐养成活泼开朗,乐观合群的性格。如果教师有意识在游戏活动中设置一些小小“障碍”,鼓励幼儿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可以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品质;教会他们从小学会不怕吃苦,比如,在游戏《开火车》中,如有的幼儿因摔倒而不愿再游戏时,教师应鼓励帮助他爬起来再继续游戏,应告诉他不能因为自己的摔倒而影响整个集体,大家只有团结互相帮助才能取得胜利。这样有助于在游戏活动中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帮助幼儿逐步克服不良个性的倾向。

四、利用游戏活动,促成家园共育

浅析篮球游戏在篮球教学中的作用 篇10

社会体育 周志东 指导教师 刘宏宇副教授(东莞理工学院体育系,广东,东莞,523808)

中文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篮球游戏在篮球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篮球教学中,运用篮球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体能和智力,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篮球运动各种技术与技能,对篮球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篮球游戏,篮球教学,作用

Analysise on Basketball Game in Basketball Teaching Role

Abstract:The use of documentary,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and logical analysis of the game of basketball in the basketball teaching role, The results show : the teaching of basketball, using basketball games can train students interes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physically and mentally.help students better and more quickly master the various basketball techniques and skills of basketball played good teaching role.Key words: basketball games;basketball teaching;role 1 前言

现代篮球游戏是运用各种跑、跳、掷、滚等动作,按一定的目的、要求及规则组织起来的一种和篮球 运动密切相关的专门性游戏。它既是体育活动的一项有效手段,也是篮球运动教学与训练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篮球游戏是人的肌体在大脑神经中枢指挥与调控下,通过肌肉的收缩舒张,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来完成跑、跳或篮球技术动作及简单战术的,不但能有效地学习、掌握基本的篮球技术和简单战术,而且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改进、完善机体各组织器官系统,增进身体健康,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学习效率 篮球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化,体育课的内容、形式、方法与目的不断拓展,尤其现代教育观念不断被人们接受,篮球游戏作为重要的内容及手段在教学大纲和体育课中便占有重要一席。为此,通过剖析篮球游戏的特征,了解它的价值,对培养学生终身自觉进行体育锻炼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本人实习学校东城高级中学高二(1)、(2)班的10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平均身高为1.66cm,平均年龄为16.3岁。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和检索大量有关篮球游戏的文献资料,明确研究的目的和范围,对本文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为文章的写作提供理论基础。2.2.2 实验观察法

在教育实习中,运用篮球游戏进行教学,分析篮球游戏在教学中的作用。实验设计:高二(1)班为实验班,高二(2)对照班,实验班采取本人设计的篮球游戏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班常规教学。

2.2.3 数理统计法

利用Mcrosoft Excel软件对实验观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2.2.4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学的一般原理,以实事求是和辩证的原则,分析篮球游戏在教学中的作用。分析与讨论

3.1 篮球游戏在中学篮球课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过程分析

3.1.1 课前,从多方面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了解分析后,有针对性制定出了游戏内容的教学计划,根据教材内容、部分学生练习积极性以及篮球基本技术基础差 别情况,可选择设计最基础而且简单易学的游戏贯穿在教学中,从实验测试中可以看出,运用篮球游戏教学,不但可使学生掌握基本技术,而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平时的练习次数多、失误少,运动量大、技术提高快,同时,课堂气氛活跃、组织纪律性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1.2 准备部分,主要通过准备部分活动把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到适当水平,克服内脏器官的胜利惰性,加强体内新陈代谢过程,减少肌肉活动的粘滞性,提高肌肉韧带的力量和弹性,增加关节的滑液,使关节灵活性加大,防止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表 1 “圆圈捉人”游戏在篮球课中的运用的效果

班级 练习形式 心率 效果

对照班 集体练习140次/分 无兴趣、移动慢、单调、呆板 实验班 圆圈捉人练习175次/分 情绪高、兴趣浓、积极、认真

通过对比实验,学生脉搏测定实验表明根据课的需要,在准备活动中合理地选择游戏可以达到或超过慢跑加徒手操的生理准备要求。从心理状态看,则可以使学生具有更高的兴奋性,为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在准备活动中可多安排一些教学密度大而强度小的各种有球或无球的篮球游戏。如“传球比快”和“网鱼”等游戏,活动身体各部分以激发学生的参加兴趣,由表1可见。

3.1.3 基本部分。其任务是学习新教材,复习巩固旧教材,通过专门性的游戏,反复练习,学习掌握篮球的技术、技能,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热爱集体的意志品质。

表 2 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游戏在篮球课中的运用效果

班级 器材 活动形式 传接球次数 掉球次数 成功率 心率 对照班 二人两球 传球练习52次/分 18 65% 105次/分 实验班 二人两球 定时传球练习68次/分 11 84% 120次/分

表 3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游戏在篮球课中的运用效果

班级 器材 活动形式 传接球次数 命中次数 命中率 心率 对照班 2个篮球 集体投篮 40次/分 10次/分 25% 102次/分 实验班 2个篮球 比赛投篮 58次/分 25次/分 43% 120次/分

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班的学生在传接球次数、成功率和运动量上都要好于对照班,且对技术的掌握也快于对照班。从表3可以看出,实验班的学生不仅投 篮次数多、命中率高、运动量大,而且课堂气氛活跃,紧张连贯,学生练习的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所以有针对性的采用一些与教学内容联系密切的游戏,对学生巩固和提高基本技术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在学生巩固和提高基本技术以后,可以在游戏竞赛的对抗气氛中进行练习,增强速度和难度,学生能体会到技术的要领,体会技术上的熟能生巧。为了集体的荣誉,同学们互相交流,指出错误并加以改正,自觉培养勇敢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品质,从而增强学习效果。

3.1.4 结束部分。为使学生在篮球课中造成的疲劳尽快消除,使身体从高度兴奋状态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的状态,使肌体的生理、心理得到放松,有利于课后其他文化课的学习。课的结束部分可以安排使学生在大脑皮层兴奋得到调节或在体力上获得恢复的放松游戏,运动量不宜过大,而且要逐渐减少,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结束篮球课的学习。3.2 篮球游戏的特征

3.2.1活动性

篮球游戏不同于其他的智力和娱乐游戏,它最明显的特性就是活动性。通过身体各部位肌肉的活动,既提高了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又获得了肌肉的“生物恢复”和“超量恢复”。

而“生物适应”和“超量恢复”是学生增强体质的重要因素。3.2.2 竞赛性

篮球游戏常以胜负作为结束的形式,即所谓的竞赛。在竞赛中,既要克服外界的环境障碍,又要克服个人的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的障碍,为此需要付出体力、毅力、意志等方面的努力。参与篮球游戏后的胜利又是一种情感体验上的愉悦,这就吸引学生乐于去克服困难,勇于拼搏,积极进取,坚持到底去获取胜利。在篮球游戏中可增强体力、意志力、自信心。3.2.3 趣味性

“没有趣味性便没有游戏”。篮球游戏的激烈竞争能满足学生好奇和好胜的心理需要,又能激发练习者浓厚的情趣。篮球游戏采用的技术动作或简单配合的象征性、形象性、滑稽性与“惊险性”等引人入胜,使人跃跃欲试,加之动作的难度,会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去完成。因此,篮球游戏能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课的兴趣,引发他们良好的学习动机,从而建立深刻的运动表象。

3.2.4 集体性

篮球游戏基本上是集体作业,许多游戏的内容需要参加者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在分组比赛中,每个成员都得主动地、积极地、认真地操作,为本组获取胜利尽职尽责它既倡导胜不骄、败不馁,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又能根除个人主义、自由主义、风头主义等不良品质,能有效培养学生讲团结、讲协作、关心集体、服务于集体、为集体荣誉努力拼搏的优良品德。

3.2.5 知识性

篮球游戏由各种跑、跳、拍、掷、滚等篮球专门技术动作组成,而且篮球技术动作的名称、概念、方法及运用等具有系统的、完整的、丰富的知识性。不借 助篮球技术、战术的科 学知识,就不能进行开发和创新篮球游戏,两者相辅相成,同步发展。此外,篮球游戏与人体解剖学、运动心理学、体育保健学、生物力学、运动技能学、训练学等边缘科学紧密相关。游戏练习者要借助这些知识指导自已科学地活动。篮球游戏的知识性、科学性对开发学生的智慧,拓展思维,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具有实际价值。3.3 篮球游戏在篮球教学中的作用 3.3.1 启蒙篮球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篮球运动发展到今天,已具有紧张激烈的对抗性其技术、战术水平要求非常高。特别是篮球运动的移动、传接球、投篮、运球、突破、防守等基本技术都有严格的动作规范。每一个技术动作对人的身体素质和练习次数有相当的要求,在教学中合理地安排教学辅助性游戏,对学生特别是初学者可以避免出现因练习的难度、单调、枯燥而产生的消极心理。篮球游戏本身具有趣味性、竞赛性,易掌握性等特点,符合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运用篮球游戏作为篮球教学的辅助手段,可以组织生动活泼的篮球教学课。初学者通过篮球游戏来熟悉球性和发展身体协调性效果非常显著。在篮球教学中运用篮球游戏有助于集中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篮球课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并对下一次课产生心理上的渴望和要求。

3.3.2 场地器材要求不高,运动量易于控制

目前许多学校的运动场地器材设备不足的状况,制约了学校体育的发展,对体育教学产生严重的影响。在进行篮球教学时也常出现人数多、场地少、器材少的局面。教师在课堂上不易调动队伍和组织教学。学生在一堂课中练习的次数太少,练习的密度不够,这影响到各种篮球技术的学习,达不到对学生身体锻练所要求的指标。篮球游戏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学生的生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编写。运动量和密度可随机调整。教师根据篮球游戏的进行情况,如发现运动量不足或过大,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提出新的要求,如增减活动的紧张程度、比赛次数、扩大或缩小场地等。一般的篮球游戏对场地不高,参加的学生人数不受严格控制。实践证明,以学习篮球基本技术基本教学内容,结合本课任务,辅与相关的篮球游戏,通过分组教学的形式既能解决体育设施,器材缺少的问题,又能达预定的练习密度,课时运动量及篮球基本技术的教学指标。

3.3.3 结合教材,形式多样

篮球游戏是将篮球运动的各种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各自编排起来,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训练。有明确的技、战术要求和规则。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训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熟练掌握基本技术,提高技、战术水平,增强教学效果。篮球游戏可针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安排一些专门性练习。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增加练习的次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篮球游戏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编排组织形式、内容不断变化的游戏。如开始部分运用集中注意力的游戏,准备部分运用活动性的游戏,基本部分运用专门性的游戏,结束部分运用放松性的游戏。而学习单个基本技术和战术可以也采用多种 不同的游戏方法。可见,篮球游戏的包容性和灵活性。科学地将篮球游戏的辅助功能与篮球教学巧妙地结合起来 ,可以促进篮球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3.3.4 减轻学习压力,加强思想教育

篮球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教育过程,需要一定的教学时间,而教学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篮球知识和技能是关系到能否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不顾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搞强化教学与训练、呆板划一,不仅会使学生厌倦,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单纯的应付考试而学的心理。这也就失去我们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在篮球教学中多采用篮球游戏是十分必要的。篮球游戏的诸多特点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减轻压力,增强学习效果,这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有利因素,应当很好地把握住。篮球游戏的组织形式多为集体进行,有明确的规则限制,具有明显的对抗性、竞赛性和技巧性。通过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遵守纪律、团结互助、勇敢顽强、机智灵活等优良品德和作风。

3.3.5 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在选择编排篮球游戏时,必须紧密围绕篮球课的基本教学任务,使篮球游戏真正成为篮球基本技术教学的一部分。另外还考虑学生学到的篮球基本技术、场地、器材设备和游戏时间的长短,参加的人数等情况。而编写不同难易程度的篮球游戏。组织方法应该尽可能简单易行,做到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大的效果。教师是篮球游戏进行的指挥和裁判。在游戏前,教师要简明扼要地讲解游戏名称、方法、规则要求,注意事项,及评定优胜的方法。根据游戏的情况,可结合示范进行讲解。进行游戏时要用简便、省时的方法迅速分好组,调动好队伍。如果游戏比较复杂,可先试做 1-2 次后再正式开始,在组织游戏分组时要考虑游戏各组的力量对比情况,必要时可调整,以免竞赛时出现一边倒现象,影响游戏的顺利进行。根据游戏的性质和特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果需要学生担任裁判时,教师要向他们讲清任务,提出要求,指定位置。每次游戏结束,教师要进行小结,表扬先进、指出不足,对违反规定不符合运动规范的个人要进行集体教育。学生是篮球游戏进行的主体,学生在篮球游戏的进行中可以检验教学的质量和完成教学任务的效果。由于篮球游戏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使学生大脑皮层中枢神经处于良好的机能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地学习各项篮球基本技术。学生通过篮球游戏得到锻炼和教育,学到应有的知识和技能。

3.4 篮球游戏应注意的问题

3.4.1 要从实际出发,切合实际地合理的运用篮球游戏会对篮球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不符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不符合场地、气候等客观条件,往往会适得其反,失去游戏本身的游戏。

3.4.2 要有目的性,循序渐进,要紧紧围绕为教学服务这个中心,过度激烈或单一不变的游戏会使学生产生不适应感和枯燥感,使学生产生积极情绪。不但没有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而会浪费必要的教学时间,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3.4.3 要加强组织教学法,优于篮球游戏有集体性、竞赛性的特点,学生对它有浓厚的兴趣。因此,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备课选用游戏时,教师要以钻研教材为组织形式。

3.4.4 避免伤害事故,篮球游戏优于竞赛性强,形式多样,活动起来有的动作难以控制,容易出现受伤,所以做游戏前,教师要充分考虑到那些动作难度较大,在讲解示范时要反复强调,明确规则,提出要求,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论

4.1 篮球游戏运用于篮球课教学中,根据篮球游戏的不同特点,改善了教材优于内容反复出现而使学生感到反复练习方式的单调和枯燥感,适当将篮球游戏带入篮球课堂中,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又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在篮球教学中,选择适合他们的生理、心理的篮球游戏进行教学,通过改变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篮球的技术水平,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教学效果,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对篮球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4.3 篮球游戏运用于篮球课教学中,组织教学时应注意场地、器材店的合理利用,保证安全性,避免意外事故的发声,注意观察学生,从实际出发,切合实际地合理运用篮球游戏。

参考文献: [1] 包国红,游戏教学应坚持六性[J].中国学校体育,2000.[2] 成永山.篮球基本站立姿势游戏[J].中国学校体育,2000.[3] 管照斌,浅谈体育课准备活动[J].中国学校体育,2000.[4] 吴福新.浅谈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J].中国学校体育,2000.[5] 叶琼英.篮球教学游戏法的作用与运用方法探讨[J].体育高教研究,1993.[6] 刘坤江.游戏在篮球教学中的作用[J].辽宁体育,1992.[7] 马 毅.浅谈篮球游戏教学法在中学篮球教学课中的应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82.[8] 陈尚忍.试析游戏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体育学院学报,1999.致谢

浅析故事教学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 篇11

[关键词]古诗文;中职生;心理成长

一、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原因浅析

心理健康又称心理卫生,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二是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中职教育,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初、中级人才的重要使命,不仅要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要培养学生过硬的心理素质。因为中职生毕业后,往往工作在生产第一线,是被指挥的对象。这就要求他们不仅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更需要具备宽容坚忍的品质。

当今社会,时代需要高水平的职业技术人员,中职生仍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支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力量。但中职生身份特殊,地位尴尬:既不能像大学生一样为灿烂的前途而奋斗,也不能像高中生那样为考入理想大学而拼搏。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生理、心理的急剧变化时期,处于成长道路上的“多事之秋”。他们的心理问题,既与其他人群具有诸多相似之处,又无可避免的打上了迷惘无助、好走极端的烙印。他们迷惘、失落,缺乏人生目标等负面心理比比皆是。据对桂林市795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的结果表明:“中职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占21.1%;其中,女生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比例高于男生;在各年级的学生中,二年级学生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比例最高;文科的学生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比例高于理工科的学生。”中职生刚经历了“心理断乳期”,强震虽过,余震犹存。在人生观、世界观的转型时期,各种思想、压力、矛盾、困惑交织成了一张无形的网,中职生也就成了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据分析,中职生往往生活在世俗的偏见和“术业难以专攻”的双重压力之下,失落、沮丧却又不知出路何在。这也是诱发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

二、古诗文在中职生心理成长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实施民族先贤德化教育。中职古诗文教学是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没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的中职生素质养成就缺少了必要基础。古代古诗文已经让位给现代汉语了,但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不学经典,我们就没有了心灵文化的根。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韩军有言:“没有‘文言’,我 们找不到回家的路”。海外作家龙应台则说:“没有文言文,你就会对这个世界盲目”。改革开放后,当西方的各式各样的文化理念涌入国门后,我们的国民素质和养成教育因传统文化的欠缺造成的先天不足已经越来越显著。无论从文化构建的角度来说,还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我们的技能工作者在走上工作岗位前都有必要接受一定的古代文化教育,以提升我们的劳动者的素质,担负起构建和谐文明社会的重任。古诗文的教学内容的设置与实施基本上应该起到传播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施民族先贤德化教育的作用。

(二)符合中职生的心理特征。今天的中职生,由于时代的不同和生活境遇的改善,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当年的我们,更不同于古人了。新时期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对人全面发展的培养。在古诗文的学习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对文化的感悟,从而培养他们的德行。古典诗词,因其具有篇幅短小、琅琅上口、联想和想象空间宽广、容易引发共鸣等众多优点,很符合中职生的“胃口”。以中职生熟知的杜牧的一首《过华清宫》为例,“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繁华的古都长安,边关哨卡一个接一个的打开。一边是扬鞭催马在尘土中拼命飞驰的战士,另一边却是透过漫天尘土,回眸一笑的杨贵妃。老百姓纷纷躲闪,都以为是边关发生了战争。谁又能想到,千里奔波,劳民伤财,为的只是送几串荔枝昵?类似这种巧设悬念,意味深长的小诗,是很符合中职生渴望探索,管窥古人精神世界心理特征的。

(三)更适合作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我国的《诗经》和《离骚》,作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诗歌的开山之作,确立了我国诗歌体物言志,独抒性灵的优秀传统。五千年灿烂的华夏文明,哺育了诸如屈原、曹操、陶渊明、谢灵运、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杜牧、高启、赵翼等一大批的天才诗人。他们用生花妙笔,写尽了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意境深远,包罗万象。就题材而言,有山水田园诗、边塞诗、赠别诗、闺怨诗、咏史诗、哲理诗、悯农诗等,涉及生活的各个角落。就描写的心理或抒发的情感而言,或如“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观尽长安花” 之类金榜题名时的狂喜;或如“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之类被遗弃的哀叹;既有“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之类的冲冠一怒,又有“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之类饱经丧乱,终于可以回家时的兴奋和快乐。这些心理活动,或者反映了诗人失落时的沮丧,或者是屡屡受挫后愈加坚强不屈的意志,或者是由于人际关系不和谐而屡遭打压,苦闷迷惘的孤寂,或者是正确审视自己,准备东山再起时的踌躇满志。无论是豪放派抑或是婉约派,词人都真实的表达了自己对于事业、爱情、友谊等人生理想的思考和追求。它们,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绝佳的教材和范本。

(四)教学具有可操作性,效果明显。由于语文课在中职公共课程设置中,一直未能取得英语、政治、论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职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实施甚至法律那样的合理地位。而在广大师生心中,又普遍存在“术业有专攻”的短视心理。因此,就迫使中职语文教学,必须在较短的时间里,追求最佳的教学效果。相比小说、戏剧、散文等体裁的文学作品,诗歌具有易学易懂,能熏陶感染学生品性,促进学生心理沿着正常轨道发展等优势。在教学方法上,朗读、鉴赏、体会、背诵,业已形成了一套简明实用、操作性强的程序。作为公共课程,中职语文通常都会在一个很大的教室进行,老师同时给两个班的学生集体授课。一则由于教室太空旷,老师的声音难以到达每一个角落,二则学生思想上不重视,东张西望、神游八荒。这样,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一般说来,十五、六岁的孩子,普遍好胜心强,好表现自我。假如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时,因为感觉学生不够积极,随口一句简直听不到“男子汉”的声音,那么顷刻之间,浑厚粗犷的男高音就会响起。这样,即使是有口无心的“蛙声一片”,潜移默化中,学生也会被带入诗歌的意境中去,心灵会受到莫名的感动或震撼。接着,老师就可以让大家谈谈自己朗读之后,心中有些什么樣的想法和体会。在心理咨询上,让某人先谈谈自己对于某件事情的看法,有助于了解他的心理活动轨迹,同时,在向他人倾诉自己的心思之后,倾诉者压抑紧张的情绪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总之,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典的诗词歌赋更是浩如星海,数不胜数。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加强古诗文方面的教育,可以有效提高中职学生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上一篇:种子公司创业计划书下一篇: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