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考试(精选8篇)
名解 15分2个,简答40分4个,计算题25分,10分+15分两个,论述20分一个
一,名词解释
1.中位值
用Md表示,主要用于定序测量,用于定序层次。
其意义为,按大小顺序排列,处在一群数据中央位置的数值。
2.四分位差
用Q表示。主要用于定序层次和定距层次。先将一组数 据按大小排列成序,然后将其四等分,去掉最高的1/4和最 低的1/4,仅就中间的一半数值来求其差异作为离散量数,就是四分位差。
3.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是根据已知的科学理论和事实对调查对象的特征以及有关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作的推测性判断或设想,它是对问题的尝试性解答。4.信度
信度即可靠性,指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也即指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所测的变量。
换言之,所谓信度乃是指同一或相似母体重复进行调查或测验,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
5.效度
效度是指用测量工具测出变量的准确程度,即准确性。
换言之,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即测量工具能准确、真实、客观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
6.普查
又称全面调查,指对研究对象的总体中的每一单位逐个进行调查。7.总和量表法
由一套态度项目构成
假设每一项目具有同等的态度数值,根据受试或被测量者反应同意或不同意的程度给分数,所有项目分数的总和即为一个人的态度分数。
这个分数的高低代表个人在量表上或连续函数上的位置,以示同意或不同意的程度。8.课题操作化
把一个抽象的概念按一定的规则(根据抽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转化成可以直接观测和直接测量的指标,这个过程称为操作化。9.课题具体化
所谓课题具体化就是明确分析单位和研究内容。
分析单位,就是研究者所要调查的一个个“点”,它是进行调查和抽样的基本单位。研究内容,就是分析单位的属性和特征,它们是要调查和描述的具体项目和指标。
4.功能分析法
结构—功能分析方法:分析事物或现象的结构和功能的方法,称之为结构—功能分析方法。5.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事物异同点的比较,区别事物,达到对各个事物深入的了解认识,从而把握各个事物的方法。
二.简答题
1.典型调查和个案调查的区别
1典型调查更强调被选对象在调查的一类事物中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而个案调查不强调这一点。
2典型调查强调推论,个案研究不要求推及其他。
3个案研究一般研究个人史、家庭史和犯罪群伙等,达到周密详尽,而典型调查的对象则宽泛的多,可以是各条战线的先进、中间或后进典型。
4有些个案调查是无选择的,也就是说,有些个案调查是因为案主主动立案而进行。而典型调查则都是有选择的,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有意识地选择典型的。
2.测量的四种尺度
1、定类尺度
定类尺度也称类别尺度。
定类尺度是测量层次中最低的一种,它实质上是一种分类体系。定类尺度只能将调查对象分类,标以各种名称,并确定其类别。
例如,性别、职业、宗教信仰等,都是按照事物的性质和类别来区分的。有时,也用一定的数字和符号来代表某类事物,如用“0”代表女性,用“1”代表男性;用“1”代表工人,用“2”代表农民,用“3”代表军人等。但是,这些数字都是赋予某类事物的识别标志(如同运动员服装的编号用数字符号当作标记一样),并不反映这些事物本身的数量状况,不能作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而只能作“是”或“否”这样一些回答。
2、定序尺度
定序尺度也称等级尺度、顺序尺度。
定序尺度的取值可以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调查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所得变量可用数学符号 “>”或“<”来表示。
例如:文化程度:
(1)不识字或识字很少,(2)小学,(3)初中,(4)高中,(5)大专,(6)大学,(7)大学以上
定序尺度的数学特性比定类尺度高一个层次,也就是说,它不仅能区别异同,而且能确定其大小,可用数学符号 “>”或“<”来表示。
3、定距尺度
定距尺度也称等距尺度、区间尺度。定距尺度就是以等距的测量单位(相等的量)去衡量不同的类别或等级间的距离。
定距尺度不仅能将变量(社会现象)区分类别和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变量之间的数量差别和间隔距离。其每一间隔是相等的。
需要注意的是,定距测量的值虽然可以为零,但这个零却不具备数学中我们所熟悉的零的含义。从测量的角度看,此时的零只不过是一个特定的数字而已,它是人们主观认定和选取的。所得变量只能作加减,而不能作乘除等运算。
例如,华氏或摄氏温度计的零度并不说明没有温度,所以我们不能说40度比20度的天气热一倍,而只能说40度比20度高20度。
3.抽样调查的类型
4.如何判断选题好不好
一.选题必须是一个问题:必须具体、明确。
二.选题有三个判断标准:
1有意义:影响范围大、(范围不大但)危害和后果严重。
2可行性:题目不能太大,题目不能太难,知识基础、人力物力、敏感性 3创新性:文献综述、可推广性。5.初步探索的内容和任务 一,内容
1.查阅文献做文献综述:(题目行不行,创新性问题,理论领域名人不可漏)2.咨询专家:(题目可行与否,建议与思路)3.实地考察:现实情况与手头资料是否相符
二,任务
1.验证选题(行不行)2.提出研究假设(做准备)6.推论统计是什么?为什么要用?
含义:从样本的统计值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推论出总体的参数。也就是说可以从样本的情况推到总体的情况。
因为研究对象是总体,为了研究方便才去抽样。只有从样本的情况推出总体的情况,才能得出最后的结论。7.研究内容的分类
1、状态:
状态特征是指分析单位的基本情况,它们可用一些客观指标来调查。
例如,个人的状态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职业、收入、文化程度等;
2、意向性:
它是分析单位的内在属性,是一种主观变量。
它包括态度、观念、信仰、个性、动机、偏好、倾向性等。
意向性是内隐的,很难直接观测。研究者通常是设计一组题目来测量。
对意向性的分析一般要分析研究对象的行为动机、目的、手段、策略等等。
3、行为:
行为特征是一种外显变量,是研究者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各种社会行为和社会活动。
如选举、加入政党、考大学、参军、就业等等。
不仅仅个人有行为,群体、组织和社区等分析单位也有其特定的行为。
对社会行为可以从各个方面考察。例如,韦伯区分了四种主要的社会行为:目标—理性行为、价值—理性行为、情感性行为和传统性行为。8.信度与效度的类型及概念
一,信度 1)再测信度
用同一种测量方式(或量表)对同一群被测者前后测量两次,再根据被测者两次测量分数计算其相关系数,即得再测信度。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提供有关测量结果是否随时间而变化的资料。其缺点是容易受记忆的影响,前后两次测量相隔的时间务须适度。(2)复本信度
如果一套测量有两种以上的复本,则可交替使用,根据一个被测者接受两种复本测量的得分计算其相关系数,即可得复本信度。„
以复本测量信度的方法可避免再测法的缺点。
但所使用的必须是真正的复本,在题数、形式、内容及难度等方面都要一致。(3)折半信度
在一种测量没有复本且只能实施一次的情况下,通常采用折半法来估计测量的信度。
通用的折半法是将被测者的测量结果,按题目的单双数分成两半计分,再根据各人在这两半测量上的分数,计算其相关系数,即得折半信度。
二,效度(1)内容效度
内容效度是测量内容的适合性和相符性。也可以说是指测量所选题目是否符合测量目的和要求。
如:测量人们的历史知识,所选题目必须与历史知识有关,如果出的题目大都是有关时事政策的,则测量结果无效。
即实际测量工具X1是否抓住体现了X这个概念的主要特征。如果是的话,这样的测量效度就高(见下图)。(2)准则效度
也称为效标效度或实证效度。
即用几种不同的测量方式或不同指标对同一变量进行测量时,将其中一种方式或指标作为准则,其他的方式或指标与这个准则作比较。
如果其他的方式或指标与准则的方式或指标具有相同的效果,则其他的方式与指标就具有准则效度。如: X是一个变量,用X1,X2两种工具测量,X1作为准则,X和X2有关系,若用X2测量有同等的效率,我们说X2具有准则效度(见下图)。
准则效度的关键在于:作为准则的测量公式、指标是一定要有效的,否则会越比越差。例如,测量成绩,与成绩好的人比较等。(3)构念效度
指变量X、Y在理论上有关系,如果测量X的指标X1与测量Y的指标Y1也有关系,并且我们以X2取代X1并复测整个理论时,得出了使用X1时同样的结果,则我们称新的测量(X2)具有构念效度,反之,则没有构念效度。效度测定三种类型关系:
从内容效度到准则效度,到构念效度,可视为一个累进或积累的过程,效度测定后面的每一类型包括前面所有类型的成分,并具有某些新的特征,正如定距测量需要比定序测量多的变量信息,而定序测量需要比定类测量多的信息一样,构念效度需要比准则效度多的信息,而准则效度又需要比内容效度多的信息。
9.信度与效度的统一
效度与信度之间存在的关系:
测量工具所必备的两项主要条件。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也就是说,一个指标要有效度就必须有信度,不可信就不可能正确;有了信度,不一定有效度。
两者的关系可如下图示所示:
①可信且有效:这样的是优良的测量工具,既是可信的又是有效的。
②可信但无效:这种类型的测量工具是可靠的,但不一定在特定的目标上有效,它可能在其他日标上有效。当然,这种无效的测量,可能是可信的。③不可信但有效:这种情况在理论上应该是不存在的。④不可信亦无效:这是测量中应避免的类型。
10.研究报告的内容结构 一.标题 三种写法:
1.用调查对象和主要问题作为标题(★)2.以一定的判断或评价作为标题 3.用提问做标题
二.前言 主要形式: 1.2.3.4.主旨陈述法 概况交代法 结论先行法 提问设疑法
三.主体 结构形式有三种:
1.纵式结构:按事物前后发展的顺序
2.横式结构:将调查材料及理论观点,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并列排放,分别陈述。3.纵横式结构(常用):以纵式为主,横式为辅 以横式为主,纵式为辅
四.结尾 五.附录
11.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和问卷法
一,文献法
文献:包括各种报刊、书籍、档案、图片、音像等等。
文献法:是指根据一定的目标和题目通过调查文献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文献法的作用:
了解研究有关问题的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课题;
帮助形成有关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促进观察和访问; 有助于得到现实研究的比较资料。二.访谈法
就是通过训练有素的调查人员按照事先设计的题目、词句、内容,有程序地同受访者进行交谈,利用面对面的交互刺激的作用,以期了解对象的行为、特性、动机以及有关事实真相的一种方法。访谈法的类型:(1)问卷访谈
问卷访谈是由访谈员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访谈大纲或问卷进行访谈。
问卷访谈从访谈的形式又可分为:邮寄法,电话访谈法和人员访谈法。(2)非问卷访谈
非问卷访谈事先不预定表格、问卷,只拟定粗略的调查提纲,由访谈员和受访人就某些问题自由交谈。
这种访谈比较适用于收集人们的感情、态度、价值观、信念等方面的资料,能使受访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分为:
重点集中法:把受访人安排到一种特殊情境中,研究者从其反应中得到情报,再加以解释。
客观陈述法:就是让受访人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来评价自己或有关事物。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使受访人有机会陈述他的想法和做法;缺点在于,容易流入主观,以偏概全。所以使用这种方法,必须对受访人及其背景、价值、态度等有一较为深刻的了解。否则,对资料的真伪程度便难以下断言。
深度访谈法:也即平时所说“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方法 团体访谈法:就是把许多受访人集中在一起,同时访谈。三.观察法
就是根据研究课题,观察者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和其他科学手段及仪器,有目的地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以取得研究所需资料的一种方法。
1、根据观察者是否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可分为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2、按照是否有详细的观察计划和严格的观察程序划分:结构式观察和无结构式观察
3、按照观察者是否直接接触到被观察者划分: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对现代社会研究来讲,参与观察和结构式观察是最常用的两种观察方法。四.问卷法
问卷就是为了调查研究而设计的问题表格。
在社会研究中采用问卷调查与抽样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在社会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问卷的主要类型:
自填问卷和访问问卷
自填问卷即由被调查者自己填答的问卷。
访问问卷则是由访问员根据被调查者的口头回答来填写的问卷。
自填问卷依据发送的方式又可分为邮寄问卷和发送问卷两种。
问卷的基本结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社会体育专业乒乓球课程考试内容与方法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该文通过运用文献综述法、逻辑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理论知识检验
理论知识在社会体育专业乒乓球考试内容中占较小部分, 但为扩充学生对乒乓球通识的了解并能够让学生通过文字理解将复杂精细的技术环节形象具体化, 对于乒乓球理论知识的检验也必不可少。其主要包括检验学生对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历程、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现状与趋势;乒乓球常用术语、乒乓球制胜因素、乒乓球基本环节和技术动作结构、乒乓球教学原则和教学组织方法、乒乓球打法类型与训练方法、乒乓球战术制定原则与种类;乒乓球竞赛规程制定, 竞赛中工作人员管理权限和比赛的管理。考试形式以闭卷为主, 通过试题得分率高低来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2.2 专项技术测评
乒乓球技术学习与考核在社会体育专业乒乓球课程中具有显赫地位, 整门课程均围绕乒乓球技术教学开展。技术考核内容在各学期分布均匀, 主要按照由易至难、从单项到组合、先上旋后下旋的科学原则制定考试内容。由于学生在普修阶段积累了正手攻球与反手推挡球或拨球的基础, 专业限选课程首当其冲巩固这两项技术, 并在此基础上加大考试难度, 一般换为正手近台快攻与反手快推 (拨) , 可从时间、落点、力量方面提出要求以调整考试难度, 以正手近台快攻为例, 两名考生一组进行2分钟连续正手攻球技术评定与达标测试, 要求考生采用正确合理的动作将球击出且落点必须在对方正手位靠近端线1/2台区, 从技术评定方面考核, 主要按照技术准确性给分。从达标方面考核, 主要是计单位时间内击球板数, 其中要求落点准确, 每人两次机会, 选板数最高一次记为最后成绩。
组合技术考核主要检验学生对于各项技术间衔接地掌握情况, 由于单项技术考核已经检验了学生技术的准确性, 故组合技术只进行达标测试。以推侧扑达标为例:陪测人有规律地一点推两点, 考生必须采用反手推 (拨) 、侧身攻、正手扣杀姿势完成考试。陪考者发平击长球到被测试人反手位, 被测试人进行推挡 (拨) 球回击然后侧身将球回击至陪测人反手位台区, 陪测人将球防守至对方正手位半台处, 被测试人交叉步到位进行扣杀。每完成一组击球记1次, 每人完成10次, 记总成功次数。
除了对乒乓球基础技术考核, 为达到进一步提高、完善学生技术水平的目标还应将一些相对复杂的技术设为考试重点项目, 在反胶盛行的大背景下, 考核学生掌握弧圈球技术尤为重要。乒乓球运动本属于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项目, 其本身就具有上手困难、技术精细、动作定性周期长等特点, 加上弧圈球技术的复杂性, 所以在设置弧圈球测评内容时, 不易包含过多相关项目, 且应适当降低考试难度。以正手前冲弧圈球、加转弧圈球为主。以正手前冲弧圈球测评为例, 考试方法如下:考生与陪测者2人一组进行正手拉前冲弧圈球技术评定与达标测试, 成功连续拉上三板球为一组, 每人十次机会, 计成功总组数。要求考生站于正手位中远台处连续拉前冲弧圈球, 陪考者站于正手位近台处进行防守;陪测人击球落点必须在被测试者正手位半台处, 而被测试者需在来球上升期或高点期击球, 以中等力量制造出一定击球弧线并将球成功回击至对方台区内方可计数, 否则本回合视作失败。
2.3 裁判实践考核
社会体育专业乒乓球课程中裁判实践考核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是乒乓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的理论知识, 这一部分考核主要是笔试形式, 可包含在理论知识检验中, 具体考乒乓球场地、器材的规格;乒乓球中对发球、接发球、得分、重发球等的定义;比赛服装、比赛条件的可接受性;裁判长、裁判员的分工与职责以及对比赛的管理;乒乓球抽签与乒乓球编排等。其中抽签与编排因为具有极强的操作性且在乒乓球比赛中处于最为核心的环节, 所以这部分内容放在闭卷考试题末的大分值问答题上, 通常包含比赛抽签、规程编排与名次计算。而其他内容因相对固定则是以名词解释、简答题或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第二是乒乓球裁判临场实践, 这部分是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既能够考察学生对乒乓球部分竞赛规则的掌握情况也能检验学生对裁判临场执法的熟练程度, 一般与课堂比赛同时进行。教学比赛时分三人一组, 由考生担任裁判员进行临场执裁, 另外两名学生进行教学比赛协助完成裁判演示。要求考生在裁判过程中严格按照乒乓球竞赛规则执行, 主要通过学生比赛程序规范、裁判手势正确、语言表达清晰、遇到各种比赛状况处理灵活、判断果断等情况进行酌情给分。
3 建议
3.1 理论考试注重实效性
理论考试形式目前以闭卷笔试为主, 社会体育专业教师应建立题库让试题多元化, 各套试题间不雷同但难易程度相近, 试题应尽量覆盖所有知识点, 突出重、难点且避免考题超纲。出题切忌将课本知识生搬硬套, 以免导致学生机械性记忆, 最终无法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应该考虑学生记忆基本知识点后多给出情景化模拟试题, 让学生能够形象记忆, 结合理论与实践。
3.2 单项技术的量化考核
目前社会体育专业乒乓球技术考试仍采用传统的技术评定与技术达标的双标准考核, 但究其考试要求还不够细致、准确, 如正手前冲弧圈球技术考核要求以中等力量击球, 此处对力量大小的要求就无从考证, 建议若成功连续拉上三板球为一组, 则最后一板落点应到达端线以外2米以示为标准。另外对于下旋球的处理涉及下旋强度, 如何量化指标真正统一考试标准是今后体育工作者应思考的问题。
3.3 考试比例分散化
以往考试只设置期末测试, 此考试形式虽沿用已久, 但难免会导致一些学生养成因侥幸心理而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的恶习。最终检验学习成果时只是勉强过关而难以获得好的效果。建议将考试比例分散化, 可按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 适当调整考试难度设置阶段性考试和随堂考试, 以侧面激励、督促学生刻苦练习。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论述当前社会体育专业乒乓球课程考试内容与方法, 分析其优劣并提出建议, 以期为相关教学考纲的制定提供借鉴参考。结果表明:理论知识部分比重少, 考试形式以闭卷为主, 检验形式单一;技术部分占主要分值, 考试按照传统的技评、达标双重标准进行, 测评要求模糊;裁判实践部分主要包括竞赛规则理论与临场实践操作, 考核方式相对合理。建议理论考试注重实效性、技术考试进一步量化考核标准、将考试比例分散化。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乒乓球,考试内容,考试方法
参考文献
[1]沈磊.“自主式”考试法在乒乓球普修课中的应用[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3 (2) :68-69.
[2]王印.重庆市高校乒乓球选修课开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 2010.
[3]杨鑫, 吴湘军.体育专业学生乒乓球裁判工作能力现状及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 2014 (36) :255-256.
【关键词】高考英语 社会化考试 对策
2013年11月,十八界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文件中明确提出“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的方针政策。12月7日,中国教育报上刊登了《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制定完成》的文章,指出“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增加学生的选择权,并使外语考试、成绩表达和使用更加趋于科学、合理”。随后,多个省份依据中央文件精神进行了高考英语改革,如山东省2014年高考英语听力取消;北京2016年英语150分改为100分,一年两次考试;江苏省2017年实施一年多考等。自此,外语考试社会化的总体方针确定,各个省市的外语考试社会化实施细则陆续出台,这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大变革,将对我们的语言教学产生重大影响。
一、高考英语社会化考试的影响
1.对社会的影响。自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以来,英语高考走向规范化、标准化,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英语标准化测试,成为选拔高校人才的标准之一,影响了中国数代的大学生。作为指挥棒的高考英语,对我国的幼儿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以及高等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快速崛起,国际化进程加快,社会各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英语水平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全国掀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各种英语培训机构层出,英语教学耗资巨大,但是成效不明显,也引发了人们对当前英语教学的反思。考试社会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英语在高考中的比例,可以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减负。
2.对高中英语教师的影响。英语作为中考、高考重要的科目,社会化考试将会使学生和家长降低对英语的重视程度,那么英语教师在绩效考核上发生一定变化,日常教学工作量将有所减轻,随之英语教师的地位也会随着发生变化。英语成绩的考核由社会考试来测试和评定,高中英语教学目标也将发生变化,高考指挥棒失去原有的作用,为适应新的形势,高中英语教师必须紧跟社会英语考试的标准等,重新设定教学目标,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适应新的英语教学要求。
3.对学生的影响。高考英语社会化打破了传统的一次考试论学生英语成绩好坏的格局,能促进教育公平,科学选拔人才。从目前部分省份出台的改革方案看,多采取英语一年多考,以最高成绩记入高考总成绩。这样使得的学生有较自由的选择,在合适的时间进行考试,可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水平;对于英语水平不太好的学生,也有较多的时间来准备,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高考英语社会化形势的对策分析
高考英语改革是教育部的一项重大改革,顺应了当前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要求,也是高考恢复后英语教育发展的一次必然结果,对现有的外语教学格局将产生重大的冲击,既是对现有的英语教育的挑战,也是新时期英语教育的一个发展契机。我们应该以一个积极、开拓的眼光来看待此次变革。
1.重新审视工作岗位对英语技能的需求。近年来,从就业市场看,绝对大部分的招聘单位明确了对毕业生英语能力的要求,例如四、六级证书,口语面试等。研究生考试、职称晋升等都对英语水平有具体的要求,好像没有英语要求,就低人一等,没有国际范儿,工作就无法开展。在实施工作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日常工作中根本用不上英语,或者很少。这种盲目的强调国际化,是对人才的一种巨大浪费。社会用人单位要认真分析对人才的要求,合理定位工作岗位的英语技能需求。
2.树立科学的考试选拔制度,达到考有所用。目前,标准化英语考试,国内大规模的有中考、高考,CET考试、Pretco(A-B)考试及pets等,国际化的考试如托福、雅思等,这些考试用来测试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其测试结果使用的区域和范围也不尽相同。我国现在的中小学、高中等都设立了英语类课程,大学同样设立了大学英语、专业英语等各种课程,其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一些大学甚至把四、六级是否达标作为衡量学生能否毕业的标准,导致了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学习英语,一旦毕业两三年后,由于没有机会使用英语,最终忘记的一干二净。这种不良的考试风气,是一种巨大的人力与物力的浪费。国家要逐步建立一套从低到高的英语考试体系,规范考试,通过社会化的需求来引导英语人才的培养,使得英语考试能够达到考有所需,考有所用。
3.英语教学改革逐步推进。高考英语改革必然对现有的英语教育产生巨大的冲击,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此重大的变革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必须有一个过渡期。虽然现在的英语等级考试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在一定时期内,完成了用人单位对人才英语能力的鉴定。新的社会化英语考试需要认真考虑和设计,把考试改革的负面影响将至最低,改变现有的应试教育模式,语言教学要回归“交际”的本质,语言的第一要义为“交流工具”,不能成为考试的工具。随着社会化考试进程的推进,初高中英语教学、高等学校的英语课程设置等都应该做相应的调整,稳步推进,以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
4.英语学习要有针对性,回归本质。自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全民学习英语的热潮,小到幼儿园,达到退休人员,都在忙于学习英语。各种英语培训班等、电视节目、书籍等铺天盖地,社会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但是真正用的上英语,能用英语交流的甚少。盲目的追潮流、跟风现象严重,特别是中小学升学,更是英语比拼的领域,学生与家长苦不堪言。高校中所有专业都开设英语课程,并对英语水平做具体要求的做法是不科学的,要根据实际,把真正需要使用英语的专业,进行专门的培训学习,这才是正确的做法。如有的大学用英语讲数学、思政课,意义何在?企业也要反思,是否真的有很多跨国业务,需要每一个员工都要掌握英语,值得反思。因此,社会、高校以及企业等对英语的学习和培训要有针对性,不可盲目跟风,要回归英语教育的本质。
三、结语
高考英语社会化考试,是一次重大的变革,也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必须改变我国当前的英语教育体系。它将面临诸多的机遇和挑战,对高校、教师、学生等群体带来一定的影响。作为考试方式的改革,有利于促进教学公平、科学选拔人才、节省社会资源,使得英语教育回归语言教学的本质。同时,为我国培养更多优质的外语类人才、完善外语教育体系。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社会各界要携手共进,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外语考试模式,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中小学英语教育效益最大化目标的机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新华每日电讯,2013-11-16.
[2]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制定完成[N].中国教育报,2013-12-7.
[3]刘京京.高考英语社会化考试的可行性及实施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4(7):10-14.
课程考试复习思考题(上)
1、以当下典型案件为例,试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学术规范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2、怎样理解“科研不端行为是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反常和危机表现”?其产生根源和消除对策有哪些?
3、迄今为止,美国应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制度性策略转变的特点和主要表现如何?
4、如何理解美国应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层级监管机制?
5、从两种文化的互动看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关系的演进脉络。
6、请阐述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与意义。
7、根据本专业理论和研究方法,试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生如何才能确定一个有价值或有意义的硕士论文选题,其基本原则和主要步骤如何?
2.定性研究:以现有的文献资料或调查材料为依据,对某一社会现象运用演绎、归纳、比较、分类、矛盾分析等方法,以判断事物性质为目的的的社会调查研究。
3.定量研究:运用概率、统计原理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4.普查:普查是普遍调查或全面调查的简称,是指对研究对象的全体进行无一例外的逐个调查。
5.抽样调查:非全面调查的一种,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出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通过所选样本的情况来推论总体状况。6.个案调查:是从研究对象中选取一个或几个个体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的类型。
7.变量:变量是概念的一种类型,是指本身可变动的概念。社会调查研究所涉及的大多数概念都是变量。
8.命题:命题是关于事物的一个或多个概念及其关系的表述,它通过这种表述,使各种社会现象和事物联系起来。9.假设:假设是未经调查研究资料证实的命题,通常是陈述两个社会现象和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10.探索性研究:它是一种先期的试探性的初步研究。进行探索性研究是为了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和范围; 11.社会测量:社会调查研究中的测量,是指对所确定的调查指标进行有效的观测与度量的方法。
12.信度:信度是指测量的可靠性。这种可靠性一是测量方法的可靠,二是测量结果的可靠。
13.效度: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量准确测量的程度。14.抽样:抽样指的是从组成某个总体的所有元素、也就是所有最基本单位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的过程和方法,或者说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选择或抽取样本的过程和方法。
15.总体:它是构成事物的所有元素、也就是所有最基本单位的集合。16.样本:它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抽取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17.概率抽样:又称随机抽样。概率抽样以概率理论为依据,通过随机化的机械操作程序取得样本,所以能避免抽样过程中的人为因素的影响,保证样本的客观性。18.非概率抽样:又称为不等概率抽样或非随机抽样,就是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方便或主观判断抽取样本的方法。19.文献:所谓文献最早是指历史典籍,后来又泛指社会中记载信息的一切书面文字材料。
20.文献法: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21.文献搜集:所谓文献搜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献搜集是指将文献按照一定方式集中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按照文献用户需求查找出有关文献或文献中包含的信息内容的过程,它包括
文献的存储和文献的检索两个过程。
22.文献定性分析:文献定性分析是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分析,来揭示文献所反映事物的性质、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23.文献定量分析:文献的定量分析也叫内容分析,是对各种文献的明显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的描述。24.问卷法:也称问卷调查法,它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
25.量表:一种专门用于主观性指标的特殊类型的问卷。它是在经验层次上对社会现象进行主观评价的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测量工具。26.访谈法:访谈法是由访谈者根据调查研究所确定的要求与目的,按照访谈提纲或问卷,通过个别访问或集体交谈的方式,系统而有计划地收集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
27.结构式访谈:又称为标准化访谈、问卷访谈,是按照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问卷所进行的访谈。28.非结构式访谈:又称为非标准化访谈、深度访谈、自由访谈。它是一种无控制或半控制的访谈,事先没有统一问卷,而只有一个题目或大致范围或一个粗线条的问题大纲,由访谈者与访谈对象在这一范围内自由交谈,具体问题可在访谈过程中边谈边形成边提出。29.集体访谈:集体访谈也叫会议调查法,就是调查者邀请若干被调查者,通过集体座谈方式或集体回答问题方式搜集资料的调查方法。
30.观察法:观察法也叫实地观察法,是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和辅助工具,能动地了解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客观现象的方法。31.结构式观察:结构式观察也称有结构观察、有控制观察或系统观察,是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观察项目和要求进行观察的类型。32.非结构式观察:非结构式观察也称无结构观察、无控制观察或简单观察,是没有先期具体设计要求的观察类型。33.参与观察:参与观察也称局内观察,就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之中,并通过与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34.非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也称局外观察,就是观察者不加入被观察者的群体,不参与他们的活动,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35.实地观察:实地观察是指在现实社会生活场景中所进行的观察。
36.实验法:实验法也称试验调查法,是实验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改变某些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方法。37.对照组实验:也叫平行组实验,是指既有实验组又有对照组(控制组)的一种实验方法。
38.单一组实验:也叫连续实验,是对单一实验对象在不同的时间里进行前测与后测,比较其结果以检验假设的一种实验方法。39.经典实验设计:也叫两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就是选择一批实验对象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一批与实验对象处于相同环境、条件相同或相似的对象作为对照组;然后,只对实验组给予实验激发,而对对照组却听其自然;最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检测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实验结论。40.资料整理:它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审查、检验,分类、汇总等初
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过程。41.定性资料整理:定性资料是指文字资料,主要包括包括无结构式访问和观察的记录和以文字形式叙述的文献资料。42.定量资料整理:定量资料是社会调查中最具价值的重要资料,主要是指所收集到的数字及其组成的图文、图表资料。43.资料分析:它是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社会调查所获得资料进行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特征与规律的过程。44.资料定性分析:它是对调查资料所反映的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的分析方法,着重于确定研究对象具有哪种性质及特征。
45.资料定量分析:也叫统计分析,是运用统计学原理对资料进行定量的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事物内部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46.资料理论分析:它是资料分析的高级阶段和最终环节,主要是对调查得到的资料和统计得到的数据,运用各种思维方法进行系统化的理性分析并做出结论的一种思维过程。47.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对某一事物、某一事件、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之后,根据调查资料所写出的真实反映情况的书面报告。
1、导致社会研究比自然科学家对自然现象的研究更具有特殊性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答:社会研究由于它研究的对象是人和社会现象,这就使它比自然科学的研究更具有特殊的方面,具体原因:(1)人的特殊性(2)社会现象的复杂多变(3)社会的偶然性(4)人的主观性(5)干扰性
2、社会研究方法的重要性是什么?(1)正确地认识和了解社会。社会研究不仅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还必须有科学的研究方法,要准确认识社会,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2)描述社会的客观状况。由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多样性,所以我们必须借助研究方法,才能把它清楚、准确地描述出来。(3)解释社会现象产生、发展变化的原因。解释社会现象产生和变化的原因需要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对社会现象更加深入的调查研究。(4)预测和控制社会现象的发展。运用社会研究,掌握现实社会情况,预测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从而制定政策和措施加以控制。
3、社会研究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社会研究的基本程序或步骤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确定研究课题(2)设计研究方案(3)资料收集(4)资料分析、总结和评估
4、研究方案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对该课题的意义、目的、任务的说明(2)对研究内容、研究类型、分析单位、理论假使的规定和说明(3)对调查对象选取方法的规定和说明(4)对资料收集方式的说明(5)对资料分析方法的规定(6)对研究进度、组织、经费等问题的说明
5、典型调查中对典型的选取应遵循哪些做法?
第一、对所调查的对象有相当了解第二、根据研究目的和要求,对所调查的对象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第三、对不同类别的调查对象逐一进行分析了解,选取最适合需要的典型
6、操作定义的设定有哪几种方法?如何进行操作化?
(1)用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来设计操作定义。如农民生活状况调查中,我们可以将农民分为“贫困户”、“温饱户”、“小康户”、“富裕户”几种类型,用人平均收入这一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给上述四类农户设计操作定义。(2)用看得见的社会现象来设计操作定义。如“同情心”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们可以用直接观察到的跟同情心有关的现象来设计它的操作定义。用是否向路边的乞丐施舍;是否为灾区捐款等现象来为它操作定义。(3)用社会测量的方法来设计操作定义。如对领导干部的德、能考核,可以设计社会测量表,由上级、下几级和同级填写,然后进行汇总,总分就是考核者能力的总评价。
7、检测信度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1)重复检验法(2)对分法(3)标准法
8、效度包含哪些层次?检验效度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效度包含的层次:(1)表面效度(2)标准效度(3)结构效度(4)内容效度
检验效度的方法:(1)内容判断法(2)标准法(3)交互检验法
9、影响样本代表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抽样方法(2)总体的界定(3)样本容量
10、抽样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1)界定总体(2)编制抽样框(3)确定样本数和抽样方法(4)实际抽取样本(5)评估样本质量
11、分层抽样中分层标准的选择通常采用的原则是什么?
第一、以所要分析和研究的主要变量为标准第二、要以那些已有明显层次的变量为标准第三、要保证不同层间的异质性强,而同一层内的同质性强
12、比较整群抽样与分层抽样的异同点。相同点:他们在第一步都要依据某一标准将总体分为不同层次或群体。不同点:(1)层或群划分的依旧不同(2)抽样方法不同(3)适用的范围不同
13、样本容量的确定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统计学依据(2)总体规模(3)总体的同质性程度(4)研究的精确度(5)分析要求(6)抽样方法(7)样本可能丢失的情况(8)研究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时间以及调查客观条件
14、社会研究中收集文献的意义?
(1)文献的收集贯穿于整个社会研究过程之中。在研究课题、研究设计确定的过程中,研究者通过收集和研究文献以掌握该领域的最新进展,避免简单的重复性研究和其他研究者曾经经历过的曲折和弯路。(2)利用文学可以收集到其他方法收集不到的资料。(3)可以利用文献来进行查漏补缺的工作,弥补原研究设计中的疏漏。(4)在社会研究中,文献资料有助于研究者开阔眼界、启发思路。
15、文献法的优缺点? 优点:(1)没有时空限制,可以研究那些无法接触的研究对象(2)无反应性(3)费用低,省时省钱(4)研究成功的机率相对较大 缺点:(1)有些文献是非公开的,不易获得(2)文献质量难以保证(3)缺乏标准化形式,难以编码和分析
16、二次分析和既有统计资料分析的程序?(1)确定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2)寻找合适的资料(3)整理资料(4)分析资料
17、作为科学的观察必须符合哪些要求?
作为科学的观察法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有明确的研究目的(2)预先有一定理论准备和比较系统的观察计划(3)用经过一定专业训练的观察者自己的感官及辅助工具去直接地、有针对性地了解正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现象(4)观察记录也是有系统的(5)要求观察者对观察到的事实有实质性、规律性的解释
18、观察计划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第一、观察内容、对象和范围第二、观察地点第三、观察时间、持续长短、次数第四、观察方式和手段第五、其他问题
19、观察记录的准确性取决于哪些方面?
一是如何正确和详细地做记录
二是如何科学地整理与分析观察记录 20、提问的控制应注意哪些方面?(1)题目转换(2)对问题的重述和追问(3)掌握发问与插话的时机
21、访谈员应具备的条件包括哪些? 一、一般条件:(1)诚实(2)兴趣和能力(3)勤奋负责(4)谦虚耐心
二、特殊条件:指有研究的性质、社区类型、访谈对象的特点所规定的条件
22、实验法的特点是什么? 主要特征和最大优点是:(1)通过引入或控制某些变量(自变量)来观察和分析它对另一变量(因变量)产生的变化,可以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建立类似于自然科学的变量间因果关系。(2)多数实验可以重复进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能得以检验
缺点是:①缺乏现实性; ②参与实验的实验对象往往难以代表整个社会大众,将实验结果推论到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更要十分谨慎; ③实验人员和实验对象的影响; ④伦理与法律的限制。
23、一份完整的问卷包括哪些部分?(1)封面信(2)指导语(3)问题和答案(4)其他资料
24、问卷设计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问卷设计的出发点是研究课题的目的、要求和相应的理论假设;
2、调查对象是问卷设计考虑的重点;
3、还应考虑资料处理方式、问卷填答方式、调查经费、时间等与问卷使用相关的其他因素;
4、还必须明确的是,问卷设计是一个从探索性工作开始,经问卷初稿设计,再到试用与修改,最后才能正式使用的过程。
25、哪些问题不应列入问卷中?
①从研究目的考虑应提出但在实际中会遭到拒绝回答或引起反感的问题;②某些处于敏感状况或只能得到众口一致回答的问题;③容易触犯调查对象禁忌的问题;④超过调查对象知识水平和理解程度的问题。
26、资料审核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1)资料真实性的审核(2)资料的准确性(3)资料的完整性(4)资料的标准性
27、资料的真实性的审核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①有无访问员伪造的资料; ②乱答; ③观察资料失真。
28、一般来说,任何社会调查研究报告都有哪些部分组成?
一般来讲有这样几个部分组成:标题、前言、正文、结尾、附录
29、前言的写作格式主要有哪几种? ①联系调研的现象,说明调查的主要目的和意义;②先描述一社会现象,然后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或这一现象的影响、作用、意义等提出若干问题;③在描述现象、提出问题的同时,直接了当地写明结论,然后再在报告的主体部分详细地进行论证;④仅仅描述调研的一些具体情况,包括调研的时间、地点、调查的主要内容、调研方法、经费来源等。30、调研报告的写作步骤是什么?写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调研报告的写作步骤(1)确定调研报告的读者对象;(2)确定报告的题目;(3)拟定写作提纲;在拟定提纲时要注意以下问题:A、围绕中心;B、材料的选择和使用;C、报告的写作格式。(4)写出报告的草稿;(5)定稿。
2、写作时应注意的问题(1)语言文字表达;(2)规范性。
1. 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社
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类型,基本程序和(基本原则)等。
2. 纵贯研究的主要形式:一是趋势
研究,二是(同期群研究<人口特征组研究>).三是(追踪研究<同组研究>).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是社会调查研究的最佳形式,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准确地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4. 普查一般分为(一次性普查)普查
和(常规性普查<经常性普查>)普查两类.5. 20世纪初期,抽样方法逐渐发展
起来,与(问卷法)和(统计分式)结合在一起,形成抽样调查,成为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标志.6. 我国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长
期使用着一种通过(个案)说明(总体性质)的调查方式,并赋予它一个特殊称谓,即典型调查.7. 社会调查研究准备阶段包括三方
面工作,即(确定课题)(设计调查方案)与具体准备.8. 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是指社
会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的有关社会调查研究对象,目的,方法的一般概念,一般原理,基本原则和(公式)等.9. 各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是调查
方法的核心内容,可分为两大类,即(直接)调查方法和(间接)调查方法.10.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必须防止(只重现象)或(只重理论)这两种倾向.11.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首先是(社会的基本要素),另外还有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具体对象)12.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人口对社会的影响,主要是看人口的(人口数量。质量,密度)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社会对人口的影响,则主要是看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对(人口的构成和人口的过程)的影响。13。文化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的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成果,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部分内容。狭义的文化专指后者,社会调查研究研究的文化主要就是狭义的文化。14.社会的调查研究的最基本的对象有个人,初级社会群体,(社会组织)。阶级和阶层,民族,社区,社会行为(社会产品)等;
15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描述事实),解析现象和探索本质,(科学预测和对策研究)
16.直到奴隶社会的科学中心转移到(古希腊)之后,才逐渐产生了以(认识社会)为目的的经验社会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17.近代社会调查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西欧),发展于19世纪未20世纪初的(美国)
18.英国哲学家培根的(经验论),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等社会政治观点清,法国社会学家孔德的(实证主义),德国马克思,恩格斯斯文文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为各个阶级,各个派别的近代社会调查研究提供了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论基础的指导思想。19.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调查研究的(数理化)倾向日趋明显,推动了社会调查研究向(定量化)进步。20.社会调查研究课题的产生必须根据(理论和实际)的需要以及(现实可行性)而定。21.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具体由概念和(变量),命题和(假设)等理论要素联系而成。22.社会调查研究无论是核心概念还是一般概念,都可划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两种,社会调查研究涉及并关注的许多概念都是后者。23.(自变量)是指能够影响其他变量,而又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自身产生变化的变量。而(因变量)是指不能影响到其它变量,而又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化的变量。24.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联系的性质。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统。
25.假设可由(理论演绎)得到。或由(经验观察)得到。26.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命题一般就表现为(观点)或(逻辑)上的判断。27社会调查研究方案可行性研究的常用方法大致有(逻辑分析),经验判断和(试调查)三种。
1在社会调查研究中,需要对概念的变量进行度量,这就要将(抽象)定义转化为(操作)定义。
2界定概念的方式有两种,即抽象定义的操作定义,后者就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可测量的(指标)对(概念)所在地作的说明。3。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即准确性,(完整性)和(互斥性)。4信度是指测量的可靠性,它一是指(测量方法)的可靠,二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
5.测量的效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测量方法)的效度,第二(测量结果)的效度。
6测量的效度又有两层含义,即(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前者是指一项测量的方法,资料的结论对该测量本身的有效性,后者则是指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
7信度和效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8(可信)且(有效)的测量是优秀的测量,是社会调查研究所追求的境界。1在现代社会中,抽样与(问卷方法),计算机技术,(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形成了社会调查研究的最主要类型,即
抽样调查。
2抽样存在的合理性是由辩证唯物主义个别与一般的理论和建立在此概率论基础上的(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律决定的。
3抽样误差的用(样本统计值)去估计(总体参数值)时所出现的误差。4.总的来说,各种抽样都可以归为(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两大类。5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直接抽样法),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6按照确定分层样本数量的不同方式,分类抽样可分为(比例)分类抽样和(非比例)分类抽样两种。
7主观抽样是调查者根据研究的目标和自已主观的分析,来选择和确定样本的方法。它又可分为(印象判断抽样)和(经验判断抽样)两种。
8.统计学中通常以(30)个单位为界,把样本分为大样本和小样本。但社会调查研究中的样本规模不能少于(100)个单位。
1按照简明的文献分类方法,(零次文献和一次文献)称作原始文献,直接文献或第一手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称作间接文献,第二手文献或次级文献。
2按照资料来源的不同,文献可分为(个人文献)。社会组织文献。大众抟播媒介文献和(官方文献)
3文献检索的方法主要有人工文献检索,(计算机文献检索)和(参考文献查找法〈追溯查找法〉)。
4目前,搜集文献的渠道主要有(个人),机构和(互联网)三种
5传统的记录信息方法主要是印刷文献的记录方法,主要有:标记,(批注),编制纲要和(撰写札记)等
6文献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大致有计词法,(概念组分折法),(空间分析法)和语义强度分析法几种。
7文献分析的正确途径的发展方向应当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组合。
8文献法具有(间接性)的(无反应性)的特点,所以不会因调查对象不配合而对收集资料产生的影响。
1根据问卷分发和回收形式样的异同,问卷法分为直接发送法〈访谈发送法〉的间接发送法〈报刊发送法,电话发送法,网络发送法和邮政发送法〉,根据问卷填答者的不同,则分为(自填式)和(代填式)两种。
2一份调查问卷通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等 3问卷指导语分为(卷头)指导语和(卷中)指导语
4问题和答案是问卷的主体部分,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开放型问答),(封闭型问答)和混合型问答。
5在问卷调查中,人们设计出了一种专门用于(主观性指标)的问卷---量表,作为在经验层次上对社会现象进行主观评价的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测量工具
6语义差异量表是设计一系列(形容词)的它们的(反义词),作为极端对立的两端,在每一两端之间又设计若干等级〈一般约7—11个〉,分别赋予一定分值,让被调查者选择,经此了解人们对观念,事物或人的态度和看法。7设计问卷的问题与答案的传统作法是(卡片法)和(框图法)
8问卷设计好以后,一定要进行试调查,具体方法有二,一是(客观检验法)
二是(主观评价法)
9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取(电话问卷),(直接发送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以保证问卷的回复率。1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结构性访谈)和(非结构性访谈),按照访谈对象的人数可以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2个别访谈的实施一般包括访谈准备,(接触访谈对象),正式访谈,(结束访谈)四个环节
3一定的(提问方法)与一定的(行为方式)是控制访谈的两个重要因素 4在访谈中,访谈者可以通过自已的一定行为影响被访者,其中主要指要善于运用自已的(表情)和(动作)控制访谈进程。
5一般的访谈时间不宜过长,以(1—2)小时为宜。访谈者对结束访谈和(告别)一定要有所重视,争取给被访谈者留下一个关于访谈的整体的美好回忆。6集体访谈也叫(会议调查法),实际上是(个别访谈)的一种扩展形式 7按照调查方式不同,集体访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访谈)一类是(间接访谈)
8集体访谈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方法与个别访谈大体相同,只是对访谈过程中的(控制)和访谈的(效率)要求更高。这是访谈成功与否的关键。
1观察法通常用于在实地调查中收集社会(初级信息)或(原始资料),而且通常结合其他调查方法共同使用 2观察的内容及其结论究竟如何,除了取决于观察对象的(客观状况)和观察者感觉器官的感知能力外,也取决于观察者的(认识能力)
3根据观察者的角色不同,观察法可分为(非参与观察)和(参与观察)两大类
4观察法多数是(非结构式)观察,适用于(定性)类型的调查研究
5观察法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制定观察计划)和进行必要的(物质准备)6(当场记录)是观察法最常用的一种记录方式。它需要注意的最关键一点清是不能破坏观察现场的(自然状态)7观察误差来自(观察主体)和(观察客体)两个方面
8对于(非参与式)观察来说,关键是不能惊扰观察对象,而在(参与式)观察中,关键是与观察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
1实验法的主要任务是明确(实验对象)的(实验激发)之间的因果关系,由此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2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实验者假定某些(自变量)会导致某些(因变量)的变化,并以验证这种因果关系假设作为实验的主要目标
3实验法在验证(假设)时,必须排除那些非实验激发引起的自然变化成分。否则会影响对(因果关系)判断的准确性
4在多数实验设计中,要特别注意(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匹配问题 5实验调查能否成功,在很大过程上取决于能否有效地控制实验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引入自变量)的控制,二是对(无关变量)的控制
6提高实验的信度,除了要采用各种方法努力排除非实验因素的干扰之外,还应注意测量工具的(标准化)和(清确度)问题
7提高实验的效度,要从实验的(外在)和(内在)两方面着手
8多组实验设计,一般是设置(两)个实验组,(两)个对照组,通过对各组检测对果的交叉比较,得出实验结论 1资料整理阶段是从调查过渡到研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必经的中间环节
2文字资料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实地源),一是(文献源),其整理方法略有不同
3对于文字资料的审查,主要解决其真实性。(准确性),和(适用性)问题 4对文字资料进行分类的方法有两种,即(前分类)和(后分类)
5文字资料汇编首要的目标就是(系统)和(完整)。其次,要求汇编后的资料集中,简明
6结尾也叫结语,是调查报告的结束部A普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分。它没有固定的格式,从内容上看,查
D典型调查
E个案调查
大致有总结性结尾,(建议性)结尾和F会议调查(预测性)结尾三种 6个案调查是一种(A 0 7调查报告提纲的内容通常包括标题,A定性研究方法
B定量研(观点句)和(内容纲要)究方法
8从形式上看,调查报告除了文字表达C定性为主兼有定量研究方法
D以下,要更多地采用(图表)和(数字)定量为主兼有定性研究方法 等非纯文字表达形式 7一般而言,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分为以9修改调查报告须经过检查和修改两下阶段,即(BDEF)个阶段。常用检查法有诵读法,(冷却A确定课题阶段
B准备阶段
法)和(请教法)C设计调查方案阶段
D调查阶段
E分析阶段
1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特征是F总结阶段(ABCDE)8社会调查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概括A 专门性
B系统性
起来主要有(ABDEF)6(数据)资料是社会调查中最具有价值的重要资料。其整理也叫(定量)资料的整理
7数字资料是否正确,主要是看(资料是否符合实际)和(计算是否正确)8资料整理中的计算机汇总的主要方法是(资料编码)和(资料录入)1一般认为资料分析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
2定量分析是最复杂的资料分析,它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为两大类,一类是(描述性分析),另一类是(推理性分析)3常用的集中量数有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
4常见的离中量数有极差,标准差,(标准差系数)与(四分位差)
5目前最流行的专业电脑统计分析软件是(SPSS)软件和SAS软件,另外应用比较普遍的还有OFFICE中的(Excel)等
6定性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是(识别属性),(要素分析)和归类
7常用的辩证分析方法有(矛盾)分析法,具体和抽象分析法,(现象和本质)分析法
8(证实)和(证伪)统称证明,是社会调查中相互联系且相互对立的两种思维方式,实践证明和逻辑证明是证明两种基本类型
9理论分析中的比较法首先需要(指标),另外还需要(比较对象)10抽样推断主要由(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这两部分内容组成
11常见的线性回归分析有(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12综合评价法的具体操作方法较多,其中(聚类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应用范围较广
1社会调查研究总结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总结调查工作),(评估调查工作)和撰写调查报告。但许多社会调查研究并不专门进行前两项工作,而是与撰写调查报告合并进行,调查报告的完成,就是社会调查研究结束的主要标志 2一般认为,调查报告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普通调查报告),也叫社会调查报告或事务文书类调查报告。二是(学术调查报告),也叫科研调查报告
3调查报告双行标题必须避免内容文字(重复),而且不能将正副标题(颠倒)
4调查报告主体部分的结构方式由于调研主旨不同而不相一致,但基本结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横式结构,(纵式结构)和交叉结构
5在标题之下要署明调查研究参加者和撰写调查报告撰写者的名称,〈或个人或集体〉,以明确调查报告的(责任者)和(知识产权)的归属
C客观性 D 针对性
E实征性
F相关性 2社会的基本要素是(BCF)A地理环境
B自然环境
C人口 D个人
E阶层
F文化 3被认为提出现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起源的分析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的是(C)A中国人
B古印安人
C古希腊人
D古罗马人 420世纪20年代以后,社会调查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了(A)A美国
B苏联
C德国
D美国 5初级社会群体主要是指(ADE)A家庭
B政府
C政党 D村落
E非正式组织
F军队 6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社会调查研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它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是在(B)A中国共产党十一大以后
B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C中国共产党十三大以后
D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以后 7美国最著名的民意测验机构是(C)A兰德
B哈里斯
C盖洛普
D寒林格 8历时七年之久完成社区研究杰作《定县社会概况调查》的我国著名社会家是(C)A费孝通
B陈翰笙
C李景汉
D陶孟和 1目前国外流行的社会调查研究的哲学理论基础主要是(B)A人本主义
B实证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逻辑主义 2各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之中,属于直接调查方法的是(ABC)A访谈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文献法
E问卷法
F抽样法 3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按目的可划分为(AC)A描述性研究
B预测性研究
C解析性研究 D定性研究
E定量研究
F探索性研究 4纵贯调查研究的主要形式有(BCD)A预测性研究
B趋势研究
C同期群研究 D追踪研究
E截面研究
F历时研究 5按调查对象范围,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主要有(ABE)A客观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全面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E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F伦理道德原则
1在对社会现象进行测量时常用的四种概念中,属于定性变量的是(A)A定类变量
B定序变量
C定比变量
D定距变量 2只反映质的区别,而不反映量的差异的变量是(B)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自变量
D因变量 3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增加或减少),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C)A正相关
B负相关
C直线相关
D曲线相关 4命题是指社会上普遍存在的(ABDF)A
公理
B定理
C理论
D假设
E学说
F经验概括 5探索性研究的方法主要有(BDF)A确定课题
B查阅文献
C形成观点搜集资料 D咨询
E搜集资料
F
实地考察
6假设社会调查研究方案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ABCDF)A实用性
B系统性
C时效性
D经济性
E准确性
F弹性 1社会测量的要件有(ABDF)A测量对象
B测量工具
C测量方式
D测量规则
E测量内容
F测量数值 2社会测量的四个层次之间有兼容性,它们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应当是(B)A定比测量,定距测量,定序测量,定类测量
B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 C定类测量,定距测量,定序测量,定比测量
D定序测量,定类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 3每一个测量对象的属性和特征只能以一个数字或符号来表示,指的是(C)A准确性
B完整性
C互斥性
D
唯一性
4目前,人们大都按照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的主张,将概念的具体化
和
操作化的过程分为以下阶段(ACEF)A
概念的形成B概念的筛选
C概念的界定 D概念的分解
E选择测量指标
F编制综合指标
5检验测量的信度,通常的方法有2问卷封面信的内容主要包括获得合作有一定难度
F难以进行(ACE)(ABCD)定量分析 A再测法
B比较法
C分半法
A调查的主办单位或个人身份
B3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志,观察法可分D因果法
E复本法
F相关法 调查内容和范围
C调查的目为(D)6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的 A实验观察和非实验观察
B效性是指(B)D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
E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 A内在效度
B外在效度
调查的类型
F调查的方C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DC效标效度
D结构效度 法 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1抽样存在的必要性缘于总体本身所3最为简单,同时也是目前使用最为广4观察法多数是非结构式观察,主要用具有的(D)泛的量表是(A)于(A)A普遍性
B复杂性
C同质A总加量表
B语义差异量法
C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
性
D异质性 累积量表
D态度量差,调查的主办C 问卷调查
D访谈调查 2抽样的一般步骤有(ABCDEF)单样或主人身份 5和其他的一些调查方法相比,观察法A确定总体
B制定抽样框问卷法的实施步骤包括(BCDE)有一个需要特别注意马心猿的问题,就C决定样本容量 D决定抽样组织形式
E抽取样本
F评估样本 3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叫(C)A总体
B样本
C抽样单位
D抽样元素 4关于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叫(A)A统计值
B平均值
C估计值
D参数值 5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抽样主要解决的是(B)A调查资料的收集问题
B调查对象的选取问题 C节约人力,财力和时间的问题
D从个别认识一般的问题 6在总体规模较少,调查所涉及的范围较窄的情况下,既节约又效果好的抽样类型是(B)A便利抽样
B主观抽样
C配额抽样
D滚雪球抽样 7非随机抽样的方式有(BDEF)A类型抽样
B主观抽样
C整群抽样
D定额抽样
E偶遇抽样
F滚雪球抽样 8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ACE)A直接抽样法
B分类法
C随机数表法
D分阶段法
E抽签法
F配额法 1当今社会的任何文献都必须具备的特性是(BCE)A必须有文字符号
B必须有知识内容的表现
C必须有一定的客观物质截体 D必须有一定的价值
E必须有人类的记录行为
F必须公开 2在文献之中,属于对知识的第一次加工,是信息的基础,也叫信息源的是(B)A零次文献
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
D三次文献 3按照资料来源的不同,文献可分为(ABEF)A个人文献
B社会组织文献
C手工文献
D印刷文献
E大众传播媒介文献
F官方文献 4文献法的基本步骤包括(ADF)A文献搜集
B文献阅读
C文献筛选
D摘录信息
E文献整理
F文献分析 5查找文献要尽可能采用(B)A参考文献查找法
B检索工具查找法
C计算机查找法
D综合查找法 6摘取信息一般的步骤有(ABCE)A浏览
B精读
C筛选
D分类
E记录
F分析 1现代社会最常用的抽样调查使用的主要调查方法是(C)A文献法
B访谈法
C问卷法
D观察法
A确定内容
B设计问卷
C选择调查对象
D分发问卷
E回收问卷
F分析问卷 5问卷中的问题基本上可分为(ABCE)A 背境性问题
B客观性问题
C主观性问题
D态度性问题
E检验性问题
F社会性问题 6
在设计问卷时,敏感性强,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应该安排在问卷的(D)A任意位置
B前面
C中间
D后面 7实践证明,报刊问卷和网上传达问卷的最终回复率一般为(A)A10%--20%
B30%--60% C50%--80%
D接近100% 8问卷法适用于(D)A各种社会群体
B个别社会群体 C
成分复杂的社会群体
D成分单一的社会群体 1非结构式访谈因实施方式不同,通常有(ABF)A重点访谈
B深度访谈
C个别访谈
D集体访谈
E标准化访谈
F客观陈述式访谈 2便于对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和定量分析的记谈类型是(D)A个别访谈
B集中访谈 C深度访谈
D结构式访谈 3访谈法最基本和最常用的类型是(A)A个别访谈
B集中访谈 C非结构式访谈
D结构式访谈 4最理想和最便捷的访谈记录方式是(D)A 当场记录
B事后记录 C手工记录
D机器记录 5 个别访谈法的优点主要有(ADF)A访谈者与被访谈者互动,收集资料更为深入
B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C访谈范围不受限制
D灵活性大,适用性强
E对访谈者没有特别要求
F环境可以控制,资料的质量可以保证 6集体访谈的缺点主要是(ADF)A收集意见有时不够充分
B耗费人力,物力,财力较大
C访谈内容不集中 D了解事实往往不够细致
E对访谈对象要求较高
F不宜了解个人问题或特殊问题 1观察法是指主要通过(C)进行调查的一种方法 A问卷
B访谈 C 人们的感觉器官
D搜集文献 2观察法的局限性主要是(BCDEF)A可靠性较高
B受时间空间条件限制
C易受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D资料整理和分析难度大
E是(C)A客观性问题
B全方位问题
C法律和道德伦理问题
D求真务本问题 6确定观察现场必须要考虑一些条件,其中最为关键,也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条件是(C)A符合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的要求
B具备必要的人,财,物等条件 C当地部门的观察对象不反对
D能够隐蔽进入现场 1在各种调查方法中,最复杂,最高级的是(D)A文献法
B问卷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2实验法具有的一些不同于其他调查方法的特点是(BCDEF)A实验环境的特殊性
B实验主体的实践性
C实验对象的动态性 D实验目的的因果性
E实验过程的可控性
F实验方法的综合性 3经典实验设计指的是(B)A单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B两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C两组无前测实验设计
D多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4对实验过程的干扰最多也最复杂的非实验因素主要来自(C)A实验者
B实验对象
C实验环境
D实验方法
5实验法的优点主要有(ADF)A控制性强
B代表性充分
C实验范围广泛
D可重复运用 E简便易行
F适于对理论,方针,政策的检验
6检验多个自变量的引入顺序对因变量的影响的设计是(D)A因子设计
B重复测量设计
C 多组实验设计
D拉丁方格设计 1文字资料整理通常情况下的基本步骤是(CDE)A收集
B筛选
C分类
D汇编
E审查
F分析 2数字资料整理的一般程序包括(CDEF)A归类
B审核
C检验
D分组
E汇总
F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 3资料整理最根本的要求是(A)A真实性原则
B合格性原则
C准确性原则
D完整性原则 4文字资料的真实性审查也称信度审查,一般采用的方法是(ABCF)A外观审查
B内涵审查
C逻辑审查
D程序审查
E适用性审查
F来源判断 5
对数字资料进行分组的一般步骤是
(BCE)A判断资料类别
B选择分组标志
C确定分组界限 D赋予各组数码
E编制变量数列
F制作统计图表 6正式统计表的组成,一般有
(ACDF)A选取可靠的资料
B选取充分,段,这一阶段是指在实地调查完成后,A标题
B内容
C栏目
完整而又适量的资料
C选取有力调查者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审核,整D数字
E来源
F表注 的资料 理,统计,分析的过程。总结阶段是社1资料分析中常见的描述性分析有D选取新鲜的资料
E选取易于会调查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主(ACDE)获取的资料
F选取易于理解的要是总结调查工作,评估调查结果和撰A相关和回归分析
B相对指标分资料 写调查报告。析
C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3 6调查报告作为一种应用性文体,在语 D因素分析
E动态分析
言
表达方面要掌握的原则主要是概念与变量的含义是什么?变量有哪F综合评价分析(ACDEF)些类型?答,概念是对现象的抽象,是2常用的表示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增长 类似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量,平均增长量,发展水平,平均发展A朴实
B客观
C准确的反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类似事水平等。常用的速度指标有发展速度,D简明
E庄重
F修辞 物或现象中概括出共同的本质属性,对增长速度,增长1%的绝对值,平均发7修改革者报告须经过检查和修改两这种共同属性的表述就是概念。变量是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等,对它们的统个阶段,检查的范围是(BDEF)概念的一种类型,是指本身可变动的概计分析属于(D)A思想
B观点
C论证方法
念。社会调查研究经常涉及的变量类型A相对指标分析
B因素分析
D格式
E资料
F字句 有:离散变量,是按一定标准把事物分C综合评价分析
D动态分析 3当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视的资料分析是(A)A定量分析
B理论分析
C定性分析
D预测分析 4频数是指分布在各组中的个体数量,用频数表示结果的分析方法属于(D)A相对指标分析
B因素分析
C综合评价分析出
D动态分析 5用以概括描述数据间差异程度的统计指标是(D)A均值
B比率
C集中量数
D离中量数 6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根据其关系的具体形式选择合适的数字模型,并将其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与具体数学模型相结合,以近似地表现变量间的平均变动关系,这种统计分析是(A)A回归分析
B相关分析
C集中量数分析
D离中量数分析 7以样本的实际资料为依据,计算一定的样本指标,并用以对总体做出数量上的估计和判断的方法是(C)A预测分析
B综合评价分析
C抽样分析
D相关分析 8运用系统分析法应该着重注意(ABCE)A分析系统的构成因素
B分析系统的内在结构
C分析系统的整体性质和整体功能 D分析系统的规模
E分析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F分析系统的作用 9从整个社会看,知名度最高的电脑统计分析软件是(C)ASAS
BSPSS
CExcel
DAMOS 1按照目的,作用,内容分类,调查报告的种类大致有(ABCDE)A情况(概况)调查报告
B事件调查报告
C经验调查报告 D问题调查报告
E对策(理论)调查报告
F典型调查报告 2被称作调查报告灵魂的是(B 0 A真实性
B针对性
C典型性
D时效性 3目前最常见的调查报告的结构包括(ABCDF)A标题
B署名
C前言
D主体
E论证
F结尾 4调查报告无论采取何种类型,格式,其撰写都要包括(ACDEF)A确定主题,形成观点
B收集资料
C精选素材 D拟订提纲
E起草报告
F修改定稿 5在筛选调查资料时应把握的原则主要有(ABCDF)
8从文体性质上看,调查报告是(D)A记叙性的文体
B说明性和议论性相结合的文体 C记叙性和议论性相结合的文体
D记叙性,说明性和议论性相结合的文体
1社会调查研究有哪些基本特征?答,第一,专门性。首先在研究的方法层次上,社会调查研究是一种专门的科学,在其特有的概念,基本原理,公式,方法。其次在研究的技术层次上,具有独特的方法,工具和技术。第二,系统性。从开始的选择课题到最后做出调查报告,几个步骤有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系统性过程,第三,客观性。社会调查研究从事实出发,以实际调查为主,能够直接从被调查者那得得到第一手资料,即使文献资料也要求真实可靠,由此而得出的结论也就更为客观,科学。第四,实证性,社会调查研究是建立在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基础之上的,资料来源于社会实践,所归纳出的结论和理论与资料所显示的结果相一致,也经得起实践检验。第五,针对性。进行社会调查研究不是无病呻吟,而是为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它所关注的也不是认识对象的所有属性,而主要是其社会属性 社会调查研究的的基本方法涉及哪些方面?其核心内容是什么?答:所谓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是指具体的操作方法,涉及社会调查研究的各个方面,课题确定的方法,明确调查研究具体目的,对象,内容,类型的方法,调查研究方案设计和条件准备的方法,抽样的方法,各种搜集资料的方法,包括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调查研究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撰写调查报告的方法等等。这些方法适用于所有的调查研究课题。其中各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是调查方法的核心内容,可分为两大类,访谈法,观察法和实验法属于直接调查方法,文献法,问卷法则属于间接调查方法,它们在操作程序上互不相同,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也分别适用于不同的调查对象和不同的调查的内容,但不同的调查类型对这些方法的使用,通常都是一种为主,兼采它样。请说出实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程序及其内容?答,一般而言,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和总结阶段。准备阶段包括三方面工作:确定课题,设计调查方案,具体准备。调查阶段是社会调查研究方案的执行阶段,主要是按照调查研究方案中所确立的调查计划,调查方式进行资料的收集,具体贯彻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分析阶段也称研究阶为两类或多类的变量。连续变量,是指用一组数值直接表示出同一类事物的量的变化的变量。自变量,是指能够影响其他变量,而又不受外界因素影响而自身产生变化的变量。因变量,是指不能影响其他变量而又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化的变量。中间变量,是介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中间的变量。定类变量,即只有类别属性之分,而没有大小,优劣之别的变量。定序变量,是除了有类别属性之分外,还有等级或次序的区别的变量。定距变量,是除了具有类别,次序区别之外,还有同标准化的距离的区别变量。定比变量,是除了具有定类,定序,定距等特征外,在变量取值中还有一个以零为最终参照系的变量。测量的信度和效度是什么关系?答,信度和效度这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是说,一个测量要有效度就必须有信度,信度是效度的必要前提条件,不可信就不可能正确。信度不是效度的充分条件是说,有了信度,却不一定有效度,可信的测量未必有效,而有效的测量必定可信,效度是信度的目标和归宿。任何科学的测量,都是效度和信度的辩证统一。具体地说,社会测量中信度和效度关系的表现形式有三种,第一种,可信且有效。第二种,可信但无效。第三种,不可信且无效。文献信息的摘录工作应当如何进行?答。摘取信息有以下步骤:浏览:就是文献搜集告一段落后,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全部阅读一遍(包括对音像文献的视听),以对它们有个初步认识,即大致了解文献的内容,初步判明文献的价值。筛选:就是在浏览的基础上,根据调查课题的需要,从所搜集的文献中选出可用部分,精读:就是对于筛选出的可用文献要认真,仔细地阅读,同时着重要理解,联想,评价等方面下功夫。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明确对于调查研究课题有价值的信息。记录:就是把精读中确认的有价值信息记录下来,供进一步分析研究之用。问卷法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答,一份调查问卷通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封面信:实际上是写给被调查者的一封短信。其作用就在于向被调查者介绍和说明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目的等内容。篇幅不宜过长,以两三百字为好。指导语:指导语是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如何填答问卷的各种解析和说明,分为卷头指导语和卷中指导语。卷头指导语一般以“填表说明”的形式出现在封面信之后,卷中指导语则是针对某些特殊问题所作出的特定指示。问题及答案:问卷的主体部分,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开放型问答,封闭型问答和混合型问答。编码:就是对每一份问卷和问卷中的每一
个问题,每一个答案编定一个惟一的代码,并以此为依据对问卷进行数据整理。除了上述的内容外,问卷还包括一些有关资料,如问卷的名称,审核员编号,调查日期,被调查者住地,被调查者合作情况等。
怎样进行问卷调查?答,问卷调查的实施步骤包括设计问卷,选择调查对象,分发问卷,回收问卷等过程。设计问卷是在先期完成的选择调查课题,初步探索,提出研究假设等几项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进入设计阶段之后,需要根据前期工作的结果,按照一定的原则,认真设计问卷的问题与答案。这项工作的传统作法是卡片法和图框法。调查者要根据调查目的,问卷内容和难易程度,针对调查总体的不同情况,对调查对象加以认定,努力选择最适合的,较单一的社会群体。至于调查对象的数量,如果总体规模不大,则可把它的全部成员去都作为调查对象。如果总体规模较大,则可用抽样方法选择调查对象。分发问卷有多种方式,采取任何方式对问卷的回复率有重大影响。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取电话问卷,直接发送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回收问卷首先必须作到前面提到的选择最具有吸引人的调查课题,挑选恰当的调查对象,提高问卷的设计质量,采取回复率较高的问卷调查方式等工作。此外还应注意:争取知名度高,权威性大的机构支持,尽可能通过宣传,增加调查的吸引力,对问卷的回收进行主动的追踪,认真研究无回答和无效回答现象,采取必要的后续措施,还必须认真审查每一份问卷的质量。在进行集体访谈时,应采取哪些具体操作方法?答,应当采取以下做法:第一,引导被访者尽快进入角色。第二,创造活跃的会议气氛。第三客观公正,平等待人。第四,谦恭,中立。第五,牢牢把握会议的主题。第六,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第七,做好会议记录。第八,及时结束会议。
怎样进入实地观察现场?答,在进入观察现场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方式。进入观察现场的方式有隐蔽和分开两类,两者的区别在于观察者是否让观察对象知道自已的真实身份。能够自然地,直接地,公开地进入现场当然十分理想,但往往比较困难。因此,观察者有时需要采取逐步进入和隐蔽进入的方式。逐步进入是刚开始时,并不向有关人士介绍观察的全部内容或者观察的最终目的,以免对方因困惑不解或配合难度过大而拒绝观察者进入。在以后观察有了一定进展,对方习以为常时,再提出扩大观察范围或延长时间等要求。有时,观察者也可在观察的开始阶段先采取局外观察的方式进行观察,再自然而然地逐步建立与观察对象的关系,由浅入深地参与他们的一些活动,以后随着观察对象与观察者关系加深,再逐步暴露自已的身份。隐蔽进入的方式就是观察者始终不暴露自已的身份,而是将自已装扮成普通游客或当地居民进入观察现场,对于大多数非参与式观察和一些特殊的参与式观察,这种方式较为适用。
观察误差是怎样产生的?如何看待观察误差?答,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讲,任何观察都会有一定的误差,而观察误差的大小会对调查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观察误差来自观察主体和观察客体两个方面。在观察者方面,产生观察误差的因素主要有:第一,观察者的社会价值取向。第二,观察者的职业道德和
工作作风。第三,观察者的能力,知识
与经验。第四,观察者的心理素质,第五,观察手段。在观察对象方面,产生观察误差的因素主要有:第一,被观察者的反应。第二,人为的假象。第三,事物本质的显现程度。针对造成观察误差的原因,可以采取相当的解决措施,首先要选择合格的观察者,然后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培训,使他们统一思想,掌握有关知识,提高观察能力。在实施观察过程中,要按照观察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行事,通过这种努力,尽管仍然不可能完全消除观察误差,但是却可以将其减少到最低程度,观察结果也可以做到基本准确。
举例说明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实验者假定某些自变量会导致某些因变量的变化,并以验证这种因果关系假设作为实验的主要目标。在实验开始时,先对因变量进行测量(前测),再引入自变量实施激发,然后选择其后的一个时点对因变量进行再测(后测),比较前后两次测量的结果就可以对原理论假设完全证实或部分证实或伪证。在实验中,为何要设置对照组?是否必须有对照组?为什么?答,对照组虽然不接受自变量激发,但受其他外部因素影响,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也会自然而然地发生某些变化,这些变化都与实验者的因果关系假设毫无相干,因此只有从测量结果中排除这些成分,才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论,设置对照组的意义就在于此,但是,并不是凡实验必有对照组,因为在单一组实验中,就不设对照组。
对文字资衬分类应注意哪些问题?答,一般来说,在对资料进行分类的时候,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按照调查要求分类。对于同样的资料,根据不同的标准会有差异很大的多种分类。具体在研究中采用哪一种的方类方式,完全取决于调查者的需要。第二,不重不漏,即每两个分类之间必须是穷尽且相互排斥的。所有分类既需要穷尽所有的可能,又不能使任何两个分类之间存在交叉。第三,必须对变量进行完整的定义,语言必须准确,对于所使用的语言,应尽量规范化,符合一般人的理解,不应当出现歧义。第四,对分类划分的详细程度要把握得当,就是在分类的粗细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怎样进行数字资料的分组?答,对数字资料进行分组一般有如下三个步骤:第一,先择分组标志,分组标志就是分组的标准或者依据,一般作法是按照质量,数量,空间,时间这四个指标进行分组。在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中,我们还可以用以上四种基本标志组合出其他多种复合标志。第二,确定分组界限,分组界限是指划分组与组之间的边际。分组界限包括组数,组距,组限,组中值等内容。在很多情况下,组中值可以作为该组的代表值。第三,编制变量数值,变量即各个标志的具体数值。编制变量数列实际上就是把各数值归入适当的组内。分组完成后,就可以按照质量,数量,空间,时间或这四个指标编制变量数列。
资料定量分析主要有哪些类型?其中哪些属于单变量分析,哪些属于双变量分析,多变量分析?答,资料定量分析按照性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初步整理后的数据进行数学分析,并用统计量对这些资料进行描述,人们称其为描述性分析。另一类是在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样本及相关资料,对总体进
行推断,人们称其为准推论性分析。统
计分析按照涉及变量的多少,又可以分单变量分析,双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三类。资料分析中常见的相对指标分析,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因果分析,动态分析等都属于描述性分析,其中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以及动态分析主要是单变量分析,相对指标分析和因素分析主要是双变量分析,多变量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抽样推断分析,预测分析,综合评价分析等都属于推论性分析,它样一般是双变量分析或多变量分析。
最常用的电脑统计软件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如何?答,目前最流行的专业电脑统计分析软件是SPSS软件和SAS软件,另外应用比较普遍的还有Office中的Excel。SPSS是集统计分析,决策支持,管理咨询等功能于一身的巨型服务系统。其统计功能非常强大,操作界面漂亮柔和,表格和图形的制作方便美观,特别是操作简便,便利于初学者使用,因而倍受人们青睐,是当今世界上公认名气最大,游行最广的统计分析系统。它在我国的影尤为巨大。SAS是一种非常流行与SPSS功能类似的专业统计分析软件。Excel是微软公司推出的办公软件Office系统中用于统计的一种软件。其统计功能虽然比不上SPSS,SAS等专业统计软件,但也足以满足大多数用户统计分析的需要。与专业统计软件相比,Excel的最大优势在于:本身价格不高,非常普及,因此便于一般用户使用,便于与Office的其他软件配合使用。正由于这些优点,Excel在我国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调查报告是怎样构成的?答,调查报告并无固定的结构方面的要求,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往往是根据其主题,选用恰当的格式。目前最常见的调查报告的结构包括标题,署名,前言,主体和结尾几个部分。标题是调查报告的名称,用以直接体现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一般分为单标题和双行标题两种。在标题之下要署明调查研究参加者和撰写调查报告撰写者的名称(或个人或集体),以明确调查报告的责任者和知识产权的归属。导语也称前言,导言,位于调查报告正文的开头部分,是用一段简明扼要的文字,概括调查研究的起因,目的,意义:调查对象,范围,主要调查方式,手段和经过,调查报告的基本观点等等。其作用在于使读者对全文先形成一个总体印象,能够迅速,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主体是调查报告的核心和主干部分,陈述情况,列举调查材料和分析论证主要在这部分完成。其内容包括提出问题,引出观点,阐明全部有关论据,说明与之相联系的各种分析研究的方法等。结尾也叫结语,是调查报告的结束部分,它没有固定的格式。从内容上看,大致有总结性结尾,建议性结尾,预测性结尾,号召性结尾和补充性结尾等。结尾并非必有,而是根据需要而定。
简述调查报告的主体结构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答,调查报告主体部分结构方式由于调研主旨不同而不相一致,但基本结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横式结构,纵式结构和交叉结构。按照事物各组成部分或事物的不同性质,物点分类来安排结构的方式为横式结构。其特点是把报告主体横向展开成并列的若干部分,以更好地反映事物自事的多种性质和特点,以及由此及彼的横向联系,从中体现调查报告的基本特点。按照事物的发展阶段和逻辑次序来安排主体结构的方式属于纵式结构。其特点是把报告主体纵向展开为几部分,各部分之间按照顺序自然衔接。它或者以调查过程为序,或者以时间为序,或者以事物发生,发展的经过为序。这种结构多见于内容较为单一的调查报告,有利于使读者了解调查对象的来龙去脉,从而清楚地把握其内容。交叉(混合)结构是前两种方式的结合,往往是一种为主,兼用另一种,即总体为一种,局部为另一种。这种方式容量大,更利于深入问题和形成全面的结论,写法方便,灵活,因此运用比较广泛,尤其是比较复杂或重要的调查报告,大多采用这种方式。简述调查报告主题与调查研究主题之间的关系?答,从理论上说,调查报告是调查研究的总结,因此,调查研究的主题也就是调查报告的主题。但是实际上却并不一定如此。调查研究的主题是在调查之前根据对被调查者的了解拟定的,而调查报告的主题是完成全部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综合之后才最终确定的。二者也许一致,但也往往不一致。这主要是因为,第一,调查资料显示原来的调查主题不能成立,或者得不到足够的材料支持,就是重新确定主题。第二,调查主题比较单一,但调查资料内涵非常丰富,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重要意义,就有必要放大调查报告的主题,第三,调查主题涉及面广,调查得来的材料或问题太多,不适于或难以用一篇报告表达,就需要分写几篇报告,并重新确立每一篇报告的主题。这些主题即对调查主题的分解。第四,在调查主题涉及的所有内容中,有些表现突出,价值较大,而有些则非常一般,价值很小,还有些材料不充分,无法形成观点。这就需要对调查报告的主题作“避轻就重”的调整。
社会调查研究分为哪几类?各有何功能及特点?答。社会调查研究按照目的来划分,可分为描述型研究和解析型研究,描述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描述情况及事件,即对社会事实的状况,外部特征,发展过程进行客观描述。在这类研究中,研究者一般没有或较少议论。解析型研究以探讨社会现状之间的确逻辑关系和规律为目的,一般是从理论假设出发,对原因与现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做一假设,再通过观察,调查来检验假设,同时努力通过表象发现其本质及规律。社会调查研究依时序可分为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两种类型。横剖研究也称横向研究,截面研究。是指收集某一时点的有关资料,描述研究对象在这一横截面上的状况,或者分析在这一时点上不同变量间的关系的调查研究。横剖研究方式的优点是调查面广,数据格式;较统一,便于反映在某一截面上的总体情况,分析某一社会事实中不同部分的特点。但仅仅基于某个时点的社会调查难以反映深层次问题。纵贯研究也称纵向研究,历时研究,是指不同时点或某一段较长时间内的社会事实历史演化的研究,用以描述现象的变化和前后间的逻辑关系,以期了解其发展变化及规律性。纵贯研究的主要形式:一是趋势研究,即对某一社会事实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研究。二是同期群研究,又称为人口特征组研究,即对某一社会特殊群体在不同时点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揭示其规律的研究。三是追踪研究,又叫同组研究,即对同一批研究对象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研究。纵贯研究的优点是可以了解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找出蕴于过程中的因果关系及其规律,研究 的内容和结论比较深入。但纵贯研究较
横向研究在时间与物资的花费上要多一些,因此调查范围一般不宜过大。依据调查性质,社会调查研究可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依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两大类,全面调查即普查。非全面调查则分为抽样和个安案调查两类(内容特点见名解)应当怎样选择社会调查研究课题?答,社会调查研究课题必须根据理论和实际的需要以及现实可行性而定。从理论方面看,课题应有助于促地晕当前理论和科学的发展,最好是学科核心领域的前沿性专题和公认的重大理论问题,学科基础研究,发展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新课题,热门课题,空白课题,有争议的疑难问题等,也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其中要特别注意能够提出创造性,启发性,独特性的新思想,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角度来考虑,提出新的创造性理论,重新验证已被证明的理论的正确性,对某一理论作补充论证,证明某一理论的新的适用性,质疑,否定或部分否定原有理论,对社会实践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和解答等等。从实际需要看,调查研究课题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能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对社会实践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或者对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够产生一定影响,诸如制定政策,了解事物的基本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制定规划和计划,对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等,都可以作为调查研究课题。课题最好与当前社会发展和变化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或新闻热点相关,即重点考虑时代要求解决的实际问题。有些问题虽然不是现实问题,却能适应当前人们的某种迫切需求,也是有实用价值的课题。从可行性看,一是要选择调查研究可以解答的课题,二是要根据调查研究者的主客观条件来选题。总之,调查研究课题应根据调查研究者的现实力量,各方面条件的成熟程度,社会配合,社会环境的种种因素来确定的,选题还应考虑先从简单,具体开始。在选题时,最好能够有专家指导。
举例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联系的性质,主要有两种类型。(1)因果关系,是指在两个有关系的变量中,因为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另一个变量的变化。应要注意三点,第一,在两个变量中。只能一个是因,另一个是果。而不能互为因果。第二,原因变量一定出现在结果变量之前。第三,两者之间的变化关系是必然的。否则就不是因果关系。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十分复杂,有一因一果,一果多因。一因多果以及多因多果等。在社会调查研究中,调查者应注意区别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类型,对一果多因,一因多果以及多因多果等复杂的因果关系要仔细分析,逐一明确,这样才能清楚地认识社会现象的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2)相关关系:是指变量变化之间存在着非因果关系的一定联系和一定关系。社会调查研究动用相关这一概念,其目的是了解社会现象的事物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从中探寻其规律性。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从变化的方向来看,可以分为正相关与负相关,从变化的表现形式来看,可以分为直线相关和曲线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同方向的变化,这种相关关系是正相关,也叫直接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反
方向的变化,这种相关关系是负相关。
也叫逆相关。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掌握变量关系的正相关和负相关的概念,有利于了解社会现象和事物发展方向和趋势。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增加或减少),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直线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别一个变量的数值随之发生不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曲线相关。什么是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为什么要进行这项工作?应怎样进行这项工作?答,明确所提出概念的定义,分清概念(包括命题和假设)的层次,并将抽象概念一步步化解为具体的和可操作的指标,而且最理想的目标是将概念化解为可测量的指标,以实现社会调查研究的定量化,这一过种就叫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这所以要进行这项工作,是因为社会生活中使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概念不同,由于它们都是人们通过对感性认识的抽象和概括而得到的,所以开始往往是模糊的或含义不清的,并且概念一般都具有综合性,由一些低层次的亚概念,子概念组合而成,一个概念越抽象,它所包涵的信息就越多,也就越难把握。如果不对它们确切定义和具体化,操作化,就无法对社会现象的事物进行观察和度量。目前,人们大都按照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的主张,将这一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定界,选择测量指标。编制综合指标。概念中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感性认识和互相交流形成的,概念在形成之初,通常缺乏确切的定义,社会调查研究最初提出的许多概念,特别是假设所涉及的概念,往往是这种比较粗糙的概念,因此,必须对这种概念进行某种澄清和哈界定的工作,界定概念的方式有两种,即抽象定义和操作定义,抽象定义是对一个概念的内涵,也就是性质和特征所作的概括说明。抽象定义有直接定义法我间接定义法之分,直接定义法就是通过直接描述事物的本质而对概念下定义。凡是对可以直接观察到事物的相对应的概念,都可以用直接定义法。间接定义法则是针对那些抽象程度较高,所含变量较多,无法直接观察的概念。我们可以找出概念所含变量的共同特证,通过这些特征间接地给出定义。在社会调查研究中,需要对概念的变量进行度量,这就要将抽象定义转化为操作定义,所谓操作定义就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可没量的指标对概念所作的说明,其作法是把抽象定义所界定的概念一步步从抽象层次下降到经验层次,分解为一些具体的,可测量的指标,这些指标一般都是与概念中的变理相对应的,这一过程也就是概念的操作化过程。概念的操作化过的关键就是寻找一定的,能够明显区分的测量指标来说明概念的属性,其中每一项指标反映概念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变量。寻找测量指标可以综合采用经验的办法和理性的办法,经验的办法是研究者通过对概念大致理解,提出若干指标,再从中筛选出适宜者,理性的办法是通过大量查阅文献,找出概念的各种含义,根据其变量列出备选的指标,再从中筛选出适宜者,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对于复杂的概念(包含命题和假设),选出的测量指标往往很多。为了明确其中变量的层级和变量间的关系。人们通常需要建立一个综合指标,至此,概念操作化即告完成。
问卷法的问答有哪些类型?适用性如何?答,问题和答案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开放型问答,封闭型问答和混合型问答。开放型问答是只提出问题,不提供任何具体答案,而由被调查者自已填答,它允许回答者充分自由地按自已的方式发表意见,所以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被调查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回答往往是自然流露的,内容丰富生动,因此用于了解人们对社会问题的看法颇为适宜。封闭型问答是指将问题的几种主要答案,甚至一切可能的答案全部列出。然后由被调查者从中选取一种或几种答案作为自已的回答,而不能作这些答案之外的答案。封闭型问答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常用的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填空式,即在问题后面的横线上或括号内填写答案的形式,这种问答方式适用于各种答案比较简单的问题。第二种,两项式。即只有两种答案可供选择的形式。这种问答方式只适用于互相排斥的二选一式的定类问题。第三种,列举式,即在问题后面设计若干条填写答案的横线,由被调查者自已列举答案的问答方式,这种问答方式适用于有几种互不排斥的答案的定类问题。第四种,选择式,即列出多种答案,由被调查者自由选择一项或多项的问答方式。这种问答方式适用于有几种互不排斥的答案的定类问题,第五种,顺序式,即列出若干种答案,由被调查者给各种答案排列先后顺序的回答方式,这种回答方式适用于同类的几个问题和答案的定序问题。第六种,等级式,即列出不同等级的答案,由被调查者根据自已的意见或感受选择答案的问答方式。这种问答方式适用于要表示意见态度,感情的等级或强烈程序的定序问题。第七种,矩阵式,即将问题和答案排列成一个矩阵,由被调查者对比着进行回答的方式,这种问答方式适用于同类问题,同类回答方式的一组定序问题。第八种,表格式,即将同类的几个问题的答案列成一个表格,由被调查者回答的方式,这种问答方式也适用于同类问题,同类回答方式的一组定序问题。混合型问答是指封闭型问答与开放型问答的结合,它实质上是半封闭,半开放的回答类型。这种问答方式,综合了开放型问答和封闭型问答的优点,同时避免了两者的缺点,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个别访谈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什么?如何能做到它?答,访谈的过程就是访谈者提问与被访者回答的过程,对这个过程能否做到有效控制是访谈成功与否的关键,而一定的提问方法与一定的行为方式是控制访谈的两个重要因素。(1)提问方式,在提问时,主要应做到如下几点,第一,从简单问题入手,第二,提问有序。如果是结构式访谈,就应该严格按照访谈之前拟定的提问提纲,由简至繁地按顺序进行访谈,对于非结构式样的访谈,要注意根据所谈问题的内在逻辑结构提问,第三,适时追问,第四,题目转换自然,第五,注意引导。引导性提问切忌使用生硬的,刺激性的语言,还可以采用动作方式,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话题。或者用复述的方法进行引导,第六,保持客观中立。提问不能带有明显的倾向性,不能地被访者的答案进行诱导,第七,特殊需要问题特殊处理,第八,语言表达方式要恰当。(2)行为主式。在访谈中,访谈者可以通过自已一定行为影响被访者,从而实现对访谈过程的控制。礼貌,谦虚,诚恳,耐心是访谈者自始至终都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表现,还要善于运用表情和动作控刷访谈进程,访谈者的表情一定要生动,能够根据被访者所谈情
境而变化,要注意一些动作细节对被访
者的影响。
联系某一社会实际,选一种实际设计,写出具体实施步骤及其结果?答,首先,必须掌握各种实验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具体操作模式。其次,结合某一社会实际写出具体实施步骤及其结果。例如选择单一实验组设计,首先要明确,它也叫单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就是只选择一批实验对象作为实验组,而不设对照组。通过实验活动前后实验对象的变化来得出实验结论。它的操作模式是:一是选择实验对象组成实验组,二是对实验对象进行前测,三是引入自变量进行改变实验对象因变量的实验激发。四是实验后对实验对象进行后测,五是得出实验结论,其公式为:实验效应=后测-前测。其次结合某一社会实际写出具体实施步骤及其结果。以实验税制改革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为例,并以利润率作为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第一步,选择实验对象,假定选择甲,乙,丙三个条件基本相同的企业组成实验组,第二步,前测,即测算实行新税制前一年的利润率,假定是2003年,3个企业平均为8%。第三步,实验激发,即从2003年底或2004年初起实行新税制。第四步,后测,即测算实行新税制后一年的利润率,假定期是2004年,3个企业平均为12%,第五步,得出实验结果为:后检测12%-前检测8%=4% 资料分析分为几大类?各有何特点?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答,资料分析分为三大类,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特点见名解)三者的关系:传统的资料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和理论分析,直至今天,这两种分析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当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视的是定量分析。但就社会调查研究本身而言,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定性分析的识别属性,要素分析和归类等工作为定量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定量分析对调查对象精确的测量,描述和推断使调查对象的定性更加科学,理论分析则以定量分析准确地说明事物变化的程度和趋势,为理论分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理论分析承担着透过调查感性材料,揭示事物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证实或者证伪理论假设的任务,对于应用性调查课题,还承担着在理论说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实际工作得出对策建议的任务。
大学生调查问卷范文
1.您所在年级?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2.您平均一个月用去多少生活费?大四()
A.300元以下 B.300—500元(包含500元)
C.500—1000元(包含1000元)D.1000-1500元 E 1500元以上()3.多选)您每月消费的主要项目是什么?A.伙食 B.交通、通讯(电话、(可上网)C.购物(服装、饰品)D.学习费用(书籍)E.娱乐 F.交际 G.其他()4.您平均每月购买衣物的花费? A50元以下 B50--100元 C100-150元 D150-200元 G 300元以上元 E 200-250()
元 F 250-3005.您平均每月的伙食费(包括零食饮料)为多少?A150元以下 B150--200元 C200-250元 D250-280元 E
280-300元 F 300-350元 G 350-400元 H400-450K550-650元元
I 450-500 J 500-550L 650-800元 M 800元元以 上()
6.网 您平均每周上网的次数B.2次以下 C.2次--5次 A.D.5从不上次以
上()
如果你上网,平均每周上网__ ___小时,费用___ __元
7.您平均每月的电话费(公用电话、电话卡)为多少? A.10元以下 B.10--20元 C.20-30元 D 30-40元 E 40-60元 F 60-100元 G 100元以上()
8.您平均每月购买日常用品的花费为多少? A 20元以下 B 20--40元 C 40-60()
元 D 60-100元 E 100元以上 9.您平均每月的交通费为多少?A 10元以下 B 10-20元 C 20-30元 D 30-40元 E 40-50元 F 50-70元 G 70-100元 H 100-150元 I 150元以上()10.(您目前是否拥有手机?)
A是 B 否 若上题选A,您在大学期间更换过几部手机?
11.您平均每月的手机费为多少?A 20元以下 B 20-30元 C 30-40元 D 40-50元 E 50-70
元F 70-100元 G 100-150元 H 150-250元 I 250元以上()12..购买?若您拥有电脑,A 大一 B 大二其价格为 C 大三 元,D 何时大四()
13.少?您平均每月购买化妆品的消费为多 A 10元以下 B 10-20元 C20-30元 D 30-50元 E 50-80元 F 80-100元 G 100-15014.您平均每月的娱乐(包括电影、元 H 150元以上()KTV、打球等)费用为多少?A 20元以下 B 20-40元 C 40-60元 D 60-100元 E 100-200元 F 200元以上()15.您每月学习方面的花费(包括文具、书籍、复印等)为多少?A 20元以下 B 20-50元 C 50-80元 D 80-120元 E 120-200元 F 200元以上()16.50元以下您一个学期的旅游费用为多少? B 50-100元 C100-150元 A D 150-200元 E 200-250元 F250-300元 G 300-400元 J 800-1500元 H 400-600元 K1500元元以上 I 600-800()17.若您上过课外培训班,平均每学期的培训费用为多少?A 50元以下 B 50-200元 C 200-300元 D300-500元 E 500-800元 F 800-1500元 G
1500-250018.您平均每学期赠送给朋友礼物的费元 H 2500元以上()用为多少?A 50元以下 B 50-80元 C 80-150F 400-800元 元D 150-250 G 800元以上元 E 250-400()元 19.您是否有定期出去聚餐的习惯或请朋友吃饭的行为?如果有,平均每月用于这方面的支出为多少?A.20以下 B.20-50 C.50-100 D.100-150 E150-200 F 20020.您目前是否拥有电子词典?以上()
A是 B 否()若上题选A,其价格为多少? 何时购买?A 大一 B 大二 C 大三 D 大四()
21.()您目前是否拥有
MP3?A是 B 否 若上题选A,其价格为多少? 何时购买?A 大一 B 大二 C 大三 D 大四()
22..您目前是否拥有复读机?A是 B 否()
若上题选A,其价格为多少? 何时购买?A 大一 B 大二 C 大三 D 大四()
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ps:区分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
2.两个阶段
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从2035年到2050年,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政治意识
大局意识
核心意识
看齐意识
4.四个伟大
进行伟大斗争
推进伟大事业
建设伟大工程
实现伟大梦想 5.五大发展理念
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更高质量、更高效益。坚持创新发展,将使一国、一地区的发展更加均衡、更加环保、更加优化、更加包容。也就是说,创新发展对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协调发展,注重的是更加均衡、更加全面。坚持协调发展,将显著推进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进程。更加注重生态保护、社会保护,是协调发展的题中之义。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更加环保、更加和谐。坚持绿色发展,将深刻影响一地区的发展模式和幸福指数。要想实现绿色发展,需要不断地技术创新和理念创新。同时,绿色发展将显著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共享发展成为有质量的发展。
开放发展,注重的是更加优化、更加融入。坚持开放发展,将增强我国经济的开放性和竞争性。开放发展是一国繁荣的必由之路。纵观世界,凡是走封闭之路的国家,无一不是走向失败国家的行列。开放发展,将使发展更加注重创新,更加重视生态文明的影响,更加有利于实现共享发展。
共享发展,注重的是更加公平、更加正义。坚持共享发展,是坚持其他四种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的发展,都是为了人的发展。坚持共享发展,将为其他四种发展提供伦理支持和治理动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京津冀协同发展”“绿色化”“一带一路”“亚投行”“精准扶贫”(可能考察材料)6.新时代的七大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建设科技强国 人才强国战略,打赢全球智力竞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现各区域均衡一体化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现代化 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美丽中国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军事强国
7改革发展成果的分配原则
原则定义:按劳分配原则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共同富裕。意义:确保人民共享社会发展的果实,保证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8.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定义与意义:
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 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吹逼到此,已经够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就是新型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和应遵循的原则。这三者之间也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合作共赢作为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理念,同时也是其最为根本的特征,它对新型国际关系的其他一系列特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塑造作用。
9.一带一路
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意义:一百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有巨大合作潜力,“一带一路”为世界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10.人类命运共同体 定义: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 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利益关切,谋求本国发展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意义: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了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
1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三大攻坚战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使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12.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第一个100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个100年,是新中国成立100年(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PS:2020年,建党100年,全面小康社会 2035年,第一阶段,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50年,第二阶段,同时是建国10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3.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历史任务
新的世纪,继续推动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我们党肩负的重要历史任务
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15.四个自信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6.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己的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与积极践行,也是对文化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17.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
完善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18.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
立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如何做到: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19.“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定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意义:“四个全面”的提出,使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更加完整,日臻成熟。
20.“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并列,“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考题
一. 为什么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人民有没有信仰,是关系到国家有没有力量、民族有没有希望的大事。我们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共产主义的理想。有了这样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有了这样的长远奋斗目标,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国家自然就有力量,民族自然就有希望。
一个国家、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闪亮。
其一,“人民”必须“有信仰”反映了个体精神信仰方面的选择与追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塑造以及群体信仰的团结与凝聚之内在需求。
其二,“人民”必须“有信仰”是保障各民族团结稳定,国家富强与发展,社会进步与长治久安的外在客观条件。
其三,一个国家和民族,贫弱落后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空虚。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中国梦的重要内涵,就是在寻求国家的价值内核、实现社会的共同理想、构建国民的精神家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意识,外化为群体和个人的行为规范,才能产生凝聚力、焕发战斗力,夯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基础。
二. 为什么说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如何理解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
一是全方位的。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在各领域各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二是开创性的。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三是深层次的。变革的深层次,主要体现在深度上。五年来的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改革涉及范围之广、出台方案之多、触及利益之深、推进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从指导思想、思路观念、方针政策、体制机制、社会氛围、外部条件、根本保证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四是根本性的。五年来,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党、国家、军队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根本原因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面加强了党的领导,提出了全党必须增强政治、大局、核心、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政治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从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等方面着手,改革和完善了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
三. 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一根本原则在发展理论上的创造性运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动力、趋向等问题的科学回答。
1.发展为了人民,这是对发展目的问题的回答。发展为了人民,就是把增进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把实现、维护、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
2.发展依靠人民,这是在发展动力问题上的主张。发展依靠人民,就是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3.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对发展趋向问题的阐释。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4.创造性运用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主人,是社会物质、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得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结论。
5.生动诠释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就要做到不断为广大人民谋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6.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7.首先,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决定了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8.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9.网络时代面临的新挑战决定了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0.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决定了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四. 乡村振兴的实质内涵和奋斗目标。实质内涵:
(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地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农业
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凸显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地位;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涉及到农村产业的振兴、农村经济的振兴,也包括农村的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社会振兴等各个方面的振兴,是一个为全方位的振兴战略;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目标,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没有
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举措,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通过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获得服务的规模经济效应,进而实现农业规模经济。
(5)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动能,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度挖掘农业的多重功能,加强统筹规划,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
(6)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保障,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民、爱农
村的“三农”队伍,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政治、组织和人才保障。
奋斗目标: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最终目标就是要不断提高村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
五. 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当前我国在扩大开放方面的举措有哪些?
改革的实质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各种具体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无论从改革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看,还是从引起我国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变革的深度和广度看,都可以说是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
1.是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落后的状态。
2.是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而言。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做革命。
3.是从改革的深刻性和广泛性而言。经济体制及相关体制的改革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整个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
扩大开放的举措有:
1.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服务业方面,放宽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外资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要确保落地,拓宽中外金融市场合作领域。
2.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改善投资环境,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完善加大执法力度。4.主动扩大进口。降低汽车等产品进口关税,同时降低部分其他产品进口关税。
六.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意义: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社会治理问题,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对社会治理问题进行了阐述,明确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并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举措,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举措:
(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社会治理体制:
1.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在社会治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强化各级政府抓好社会治理的责任制。
2.引领和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努力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
3.坚持法治保障,充分发挥法治对社会治理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
(二)多措并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1.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是保持社会安定团结良好局面的关键。2.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时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3.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要依托。应着眼于提升整体效能,进一步加快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立体化、信息化,努力构建全方位的公共安全防控网络。
4.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5.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
七. 如何理解监察法的颁布意味着反腐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
1.作为反腐败国家立法,监察法的通过,意味着党中央关于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成果进一步固化为法律制度,这是确立中国特色监察体系的创制之举,是反腐败工作法治化的重要里程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2.制定监察法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领导,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的必然要求。监察法的出台有利于创新和完善国家监察制度,实现立法与改革相衔接,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反腐败工作,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3.监察法的出台,是巩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战略举措。制定监察法的重要意义,在于把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形成的新理念新举措新经验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巩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成果,确保反腐败斗争在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上行稳致远。
4.监察法的制定通过为新形势下反腐败斗争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对我国纪检监察体系而言,监察法是把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的制度化保障。
5.监察法经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就意味着我国国家监察体制开启了新篇章。各级监察委员会将代表党和国家行使监督权和监察权,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责。各级监察机关有权必有责、权责相匹配,建设更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 阅读资料以供吹牛:
两个构建的解读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新时代的中国在世界大变局中所秉持的国际治理观和国际秩序观,是中国外交的根本遵循,是中国依据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
“两个构建”强调,政治上,坚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坚定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安全上,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经济上,坚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文化上,坚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生态上,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后来考试题:
关于“考试”,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指出:“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 如同检查产品质量是保证工厂生产水平的必要制度一样。当然也不能迷信考试, 把它当作检查学习效果的唯一方法, 并且要认真研究、实验、改进考试的内容和形式, 使它的作用完善起来。”遵循邓小平同志的谆谆教诲, 对于课程的考试内容与形式, 我们有必要不断改进, 使之完善;有必要通过实验与研究, 使之既要对教学有好的导向, 又要不脱离当前的教学实际, 真正起到调动师生双方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创新意识与思维, 全面提升创新理念及其价值的作用。
一、考试中的考“知识”与考“能力”的内涵及其关系
1.“知识”的内涵
何谓“知识”?“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称为知识。依反映对象的深刻性可分为生活常识与科学知识。认识心理学则将人类的知识分为两大类:一类称为陈述性知识, 在机械中就是机械的概念、定义、原理、分类、特点、图形、性能、公式、定律等;另一类称为程序性知识, 它就是将陈述性知识联系起来加以应用的方法与步骤, 在机械中就是各种思想方法, 如分析法、综合法、图解法、解析法、装配法、设计法等。陈述性知识是我们认知过程的基础 (也称知识结点) , 正是这些“知识结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程序的系列活动 (即程序性知识) 构成了人们头脑中的知识网络。
2.“能力”的内涵
何谓“能力”?“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称为能力。布卢姆曾给出一个粗略公式:知识+技能=能力。即能力是知识与技能的组合。能成功地运用所获得的知识解决某类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就是在某方面具有能力。能力可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 前者指人们进行各种活动都必备的基本能力, 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后者指人们从事某种专业性活动所必需的能力, 如机械的分析能力、想象能力、综合能力、绘图能力、设计能力、计算能力、拆装能力、组合能力、创新能力等。
3.“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1) “知识”可以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 可以量化,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 “能力”属于较高的认知层次, 它是“知识”与“技能”在多种复杂情况下的组合, 它难以量化, 是知识的应用与提升。
(2) “知识”只涉及某一专门领域, “知识”可通过短时间强化训练而得到, 但也易于遗忘而消失。而“能力”则不然, “能力”的形成需长时间的积累, 一旦形成则一般不易丢失, 且影响面较大, 逻辑思维能力可影响人的多方面的活动 (不只局限于机械) 。
(3) 以“知识立意”的试卷强调知识的覆盖率, 考查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而以“能力立意”的试卷不应强调知识的覆盖率 (但不等于可以不要) , 不宜考查死记硬背的内容。在机械设计课程试卷中可提供一些需记忆的公式, 因为我们考查的不是公式本身, 而是是否会正确使用公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机械工程技术类专业课程传统考试方法的弊端
如今, 我国机械工程技术类高校遍布31个省市, 绝大部分课程仍采用传统的闭卷笔试的考试方法, 当然它有许多成功可取之处, 几十年沿袭流传至今。然而它有诸多弊端, 逐渐呈现出与现代机械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相悖之处:
1. 闭卷考试是以“知识立意”的考试方法
其试卷对知识点的覆盖面要宽广, 对机械的概念定义、原理、分类、特点、图形、性能、定律、公式等要求强行记忆, 透彻理解记忆深奥的理论知识、公式及其推导, 此法较为适用于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考试。而机械工程技术类专业中的诸如机械设计等一些课程, 其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都非常强, 注重于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应用, 并不完全适合“知识立意”的闭卷考试。
2. 对现代机械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
主要注重其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查找资料的能力、绘图能力、计算能力, 综合应用理论与实践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代机械工程的活动是综合应用科学理论和实践技术改造客观世界, 其工程技术人员不但要继承前人总结的知识和经验, 而且还要有前瞻性, 要有创新意识, 对某一工程实际问题的研究与实施, 首先是针对性地收集大量的有关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 然后对各种资料信息进行理解综合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再又进行反复实验并实施其方案, 最后筛选择优方案, 科学地解决机械实际工程问题。故对于诸如此类的结构综合类题、设计计算题等, 并不适合“知识立意”的闭卷考试, 而适宜采用“能力立意”的开卷考试。
3. 现代科技突飞猛进, 新知识和新信息与日俱增, 日新月异, 机械工程专业开设新的课程逐年增多
若所有课程不分其特点而统统采用闭卷考试, 则学生都要靠死记硬背才能应对, 心理压力很大。我们对机械专业大二、大三的学生做过多次问卷调查或交谈, 有75%的学生感到考试压力大, 其中12%的学生考试思想包袱沉重, 茶饭不思, 睡不好觉甚至通晚失眠。因此, 所有课程都采用闭卷考试严重地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而部分课程的部分内容采用开卷考试, 则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三、机械设计课程的地位及其特点
机械设计课程是大学机械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 是理论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纽带。理论基础课程注重纯理论性, 与工程实际相距较远;机械类的专业课程注重实践性, 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而机械设计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都非常强, 它既富含宽广而深厚的基础理论, 又富含广阔而重要的工程实践知识, 还富有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方法, 它能直接为生产实际服务。机械设计课程与基础课程相异之处主要有:其一, 前者里的某一试题可采用多种方法解答;其二, 凡能实现给定的实施要求的, 前者的方案或解答都认可, 其差异为对解决实际问题的合理性与严密性的思考;其三, 前者不限于逻辑思维方法, 而可采用发散性思维解决, 甚至可获得创新的美妙结果。因此,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提高其综合素质水平和创新设计能力至关重要。
四、机械设计课程考试方法的实验
1. 机械设计课程考试原采用全闭卷考试, 时间为2小时
重点考机械的概念、分类、图形、性能、特点、原理、定律、公式等死记硬背的内容, 考试成绩很难科学、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经常出现“高分低能”和“低分高能”的现象。由于结构设计分析类题型、综合理论和实际类题型数量较少, 因而分值较少, 这正好是本课题考试的重点。而对于“高分低能”者在后部分试题失分较多, 在前部分试题得分很多。由于前部分试题分值比例大, 因而仍能得高分, 然而在其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时动手能力较弱。而“低分高能”者恰好相反, 尽管其强行记忆不如前者, 但实际动手能力较强。
2. 机械设计课程考试我们曾尝试全开卷考试, 时间
也为2小时, 试图让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 并在2000级和2001级农机化班进行试点, 但效果不尽人意。这些学生认为可以带资料入考场, 考试时翻资料就能考出好成绩, 因而放松了复习, 对机械的概念、性能、原理、定律、公式等未理解记忆, 对运用这些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也是束手无策, 事与愿违。
3. 机械设计课程考试现采用“知识立意”的闭卷与“能力立意”的开卷相结合的考试, 时间仍为2小时
(1) 闭卷部分, 在前30分钟到1小时左右完成, 卷面分值共40分。
(1) 该部分以客观题为主, 题型容量大, 知识覆盖面宽, 注重考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分析简答题。填空题占的比例较大, 每小题至少有4个选项, 可减少猜测而得分;因判断题有50%判断正误的概率, 故舍之不出。这三大题型主要考核学生对“三基”的记忆、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方法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促使学生扎实、系统、全面复习所学内容, 准确熟练地掌握“三基”, 培养学生认真、严谨、刻苦的学风。
(2) 该部分试题类型、数量、分值设置如下:填空题:10个空, 每空1分, 共计10分;单项和多项选择题:10个, 每题1分, 共计10分;分析简答题:2个, 每题10分, 共计20分。
(2) 开卷部分, 在完成闭卷后的时间完成, 卷面分值共60分。
(1) 该部分为主观题, 有一定的难度, 有结构类、综合类、设计类、计算类等, 题目具有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灵活性。注重考学生对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掌握的程度, 考核学生应用国家标准、查阅资料图表的能力,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综合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素质水平。
(2) 开卷部分试题4个, 每题15分。
(3) 注意将以上两部分试题整体规划, 其题型、题量、时量、难易度、知识点的覆盖率、分值分配。“知识立意”与“能力立意”的试卷命题要瞻前顾后, 科学搭配, 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4) 考试方法的实验效果见表1。
因机械设计课程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 深度、广度很大,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一些课程又是它的先行基础课, 其考试无论是考“知识”还是考“能力”, 试题都有一定的难度。由表1说明2005年的试题难度大, 及格率还不到3/4;2006年的试题难度较上年宽松, 及格率超过9成半, 优秀率近1/4;2007年的试题难度较为适中, 及格率近9成, 中间的良好与及格人数占主体, 两头的优秀与不及格人数较少, 可谓是“中间大, 两头小”, 趋正态分布, 是考“知识”、考“能力”两全俱美的考试方法试验的成功之作。
五、机械设计课程考试方法实验的研究意义, 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机械设计课程考试方法改革势在必行。为了培养更多更好的现代机械工程技术人才, 我们对现代机械工程教育进行认真地研究, 对新的考试方法进行改革探索。采用“知识立意”的闭卷与“能力立意”的开卷相结合的考试方法实为良策。近几年学生机械设计能力提高效果十分明显, 在2006年和2008年参加全省机械创新大赛中共获得4项一等奖, 11项二等奖。
1. 能培养学生分类、比较、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
学生为了考出理想的成绩, 事先必须把课程的全部内容认真复习, 然后把对各种机械进行分类、比较、提炼、归纳、总结。特别是重点章节、重要机械的特点、性能、原理、公式、图表、设计要弄懂、“吃透”。这类能力是工程技术人才必备的, 能够学以致用, 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可以运用自如, 得心应手。
2. 能引导学生注重掌握该课程的理论性的知识和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方面能力的培养
我们所教的机械设计的基本内容不变, 而学时数由原先的70多压缩为现在的46学时, 若要求学生把所学内容统统理解并记忆, 则不大符合客观实际。由于开卷部分可以查找资料, 免去了靠死记硬背的公式、图表、数据等内容, 学生可将时间和精力重点用于各知识点之间的分析综合、应用与工程实践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设计上,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查看图表、数据、资料的能力, 这更符合现代机械工程教育的实际情形, 更有利于现代机械工程技术人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 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因实施“能力立意”的部分开卷考试, 减少了学生硬性记忆公式、图表、数据的繁琐内容, 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消除了考前过度紧张的综合症, 故学生可以轻松愉快地迎考、参考。
4. 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学习动力, 提高学习效率, 提升学习成绩
因部分开卷注重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 也是学生日后在实际工程中所必备的能力, 有了这个明确的目标, 就会产生很大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学生从死记硬背知识中解脱出来, 能专心致志学习, 把精力集中在能力的培养上, 因而其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均获提高。
5. 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
因科技日益发展, 开设课程门类逐年增多, 故硬性记忆知识的内容也随之加大, 学生考试压力很大。为了考出好成绩, 有部分学生考前抄写一些公式、数据等较难记的内容带进考场夹带作弊。开卷部分考试, 允许考生可以带资料查阅公式、数据等, 因此, 学生消除了夹带作弊的念头和担惊受怕的顾虑, 也用不着左顾右盼、交头接耳, 心理上很舒畅, 思想上很开朗, 可以沉着、冷静、细致、诚实地应对考试, 有利于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
6. 能促进教学相长
通过事先对试卷命题的认真思考和考后对试卷的科学分析, 每套试题有一定难度的机械工程的综合题、应用题, 这样可使有“能力”的学生感到“英雄有用武之地”, 能发挥出真正能耐和水平。因而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奋发向上。可促使师生教学互动, 转向实践型、综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等方面努力。能促进教师吐故纳新, 更新旧知, 吸收和传授新知, 优化知识结构, 在教学内容上创新, 在教学手段上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先进设备, 提升教学效果。能促使教师对学生多多进行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训练, 全方位培养学生具备多种能力, 使之成为未来的现代机械工程技术人才。
7. 能促进试题库的建设
教师总想选用贴近工程实际的新题编拟入库,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目前认为是创新的, 日后可能变得陈旧, 因此需要不断更新, 不断完善。
六、启示与讨论
诚然, “能力立意”的开卷部分考试也具有两重性, 它既有许多优势, 也有需要继续探讨与完善之处:其一, 教师关于综合型、应用型等的命题难度较大, 如何根据学生实际, 把握好难度的大小;其二, 教师应耐心做好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 部分开卷考试可以带资料入考场, 且只在考试的后半阶段进行, 并非不要全面认真地复习, 免得学生产生轻视和松弛的思想。
当然, 全面地考核和评定学生的成绩, 不仅要考虑本课程的期终考试成绩, 还要结合学生的平时作业、本课程的课程设计、学习态度等, 将几者按一定的比例分值计算。这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全面科学衡量学生学习态度的好坏和知识的多少与能力的高低。
考试是教育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也是教学全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机械设计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 若单一地采用“知识立意”的闭卷考试或“能力立意”的开卷考试, 则都缺乏考试的科学性、全面性的评价功能。多年来的实验研究, 采用“知识立意”的闭卷与“能力立意”的开卷相结合的考试方法较为理想。不断探索改革考试方法, 科学地合理地衡量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真实水平能正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风, 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全面提高能力和素质,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学以致用, 理论联系实践, 解决机械工程实际问题, 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学习;能促进教师不断总结、探索创新, 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设计能力, 为祖国培育更多更好的现代机械工程技术人才而作出不懈的努力。
摘要:通过研究机械设计考试方法, 明确了考试的内涵, 功能及其研究的必要性, 阐述了考试中的考“知识”与考“能力”的内涵及其辩证关系, 分析了机械工程技术类专业课程传统考试方法的弊端和机械设计课程的地位及其特点, 叙述了对机械设计课程考试方法和出题进行改革的试验, 采用“知识立意”的闭卷与“能力立意”的开卷相结合的考试方法, 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与能力。闭卷和开卷所占卷面分值分别为40%和60%。实践说明机械设计课程考试方法改革势在必行, 切实可行, 意义深远。
关键词:机械设计课程,考试方法,闭卷考试,开卷考试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1995
[2]中国工程院工程教育研究课题组.我国工程师培养的重要性与培养途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 (1)
[3]袁洪志.工程教育改革构建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江苏高教, 2004 (5)
[4]刘颖.改革考试方法适应现代工程技术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2)
[5]袁驰, 王健.《机械设计》考试方法的改革[J].潍坊学院学报, 2005 (2)
[6]刘昌堃.三谈《上海教学高考改革的几点思考》——从美国的SAT考试, 看考“知识”与考“能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0, 1
【关键词】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65-02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等各门学科的基础课程,是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论、基本方法和程序、技术相统一的科学方法论体系。它洞悉社会发展脉搏,了解社会需求,决策社会发展,有极强的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但多年来,该课程的教学未能很好地将理论、实践、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融合起来,未能将课堂与社会、行业有机结合。基于此,本文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
一、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的总体设计理念
鉴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操作性,并结合学生的身份与学习特点,课程总体设计基于以下教育理念。一是基于工作过程、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再追求学科本身的系统化,而是追求和体现工作过程的完整性、流程化。真正按照具体的职业行动,要求学生按流程实际去做,在做的过程中掌握社会调查工作的程序和技能,掌握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如在指导制订调查方案时讲授原则意义;涉及社会学和系统论的相关知识时,结合设计方案的实例,适当讲授,以够用为度。二是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式。将企业需要、学院办学需求、学生感兴趣的真实项目引进课程教学,让学生以团队的方式进行项目调查,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际、行业需求零距离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在行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三是实行课证融通的教学。将统计从业资格考试、调查分析师(初级)考试的内容引入教学内容,并在课余时间进行培训,让学生通过学习课程,就可以直接参加以上两个职业证书的考试,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教学的改革
(一)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基于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以及《统计从业资格证》、《初级调查分析师》的考证要求,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方面,对原有教材的结构框架进行解构和重构,以一个社会调查项目的实施过程来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按社会调查项目实施的流程分为选题阶段—准备阶段—调查阶段—数据分析阶段—总结5个阶段,划分出每个阶段的具体工作任务,选择阶段实施过程中所必须用到的理论知识进行教学。每个阶段均注重理论知识的习得与应用、调查技能的掌握和实施、职业能力的培养。详见表1。
表1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工作过程 典型工作任务理论学习内容实践项目
理论基础 1.社会调查的定义及其任务
2.社会调查的基本功能、基本概念、基本方式、主要类型等
3.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和原则
4.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选题阶段1.初步选题
2.选题的初步调查论证1.选择调查课题(选题的意义、调查课题的类型,选题的标准,选题的途径和方法)
2.调查课题的初步探索的方法和途径团队调查项目选题
准备阶段1.提出研究假设
2.设计调查方案1.提出研究假设
2.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和设计原则
3.调查指标的设计
4.信度和效度
5.调查方案的可行性团队制订调查方案
1.为课题选择恰当的社会调查的方式
2.制订抽样调查方案1.社会调查的方式
2.普查
3.典型调查
4.抽查团队制订抽样调查方案
调查阶段利用恰当的调查方法进行实地调查1.问卷调查法(问卷的类型与结构、设计的原则)
2.访谈法(访谈的特点和类型、实施的步骤、技巧)
3.观察法(观察的特点和类型、误差的控制)
4.实验法(实验的特点和程序、实验的设计)
5.文献法(文献的收集和分析)
6.专题调查(电话调查、市场调查、民意调查、网络调查方法)
7.调查员的调查方法和技巧团队调查项目实地调查
调查员培训
数据分析阶段1.资料的统计整理与分析
2.对统计调查进行理论分析1.资料整理的原则和方法
2.文字资料的整理
3.数字资料的整理
4.问卷资料的整理
5.统计分析的方法(单变量描述统计、集中量数分析、离散量数分析)
6.理论分析团队调查项目数据分析
总结阶段1.撰写调查报告
2.团队汇报1.调查报告的特点与类型
2.调查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3.调查报告的构成要素和撰写程序调查报告撰写(个人完成)
团队ppt汇报
(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以上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及该课程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操作性特点,决定了在该课程中运用的是基于工作过程、团队合作的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以及案例教学法、探究学习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例如,在访谈大纲的设计与实施教学中,理论部分采取的是学生探究与教师教授相结合的方式。学生探究,就是课前让4个小组的学生查询“什么是访谈、访谈的类型、访谈的准备、访谈的方法和原则”等内容,并在课堂上汇报,再通过提问、回答、教师补充、视频学习等方式,完成理论的学习。通过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力、讲演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实践部分则是学生通过讨论,制定了本小组调查项目的访谈提纲,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模拟训练并展示。这里我们模拟的是座谈式的群体访谈形式,一个小组推选访谈主持人访谈嘉宾及其他观众,其他小组和教师共同评价,给予指导。课堂外,各小组成员深入到校园、宿舍、其他院校、社区进行访谈,完成调查任务。又如,在调查员的培训中,结合企业调查员的培训教材、培训内容和方式,结合专业特点创设了“社区工作人员为调查住户对小区环境的意见要求,进行入户调查”、“海飞丝洗发水使用街头拦访调查”、“学生食堂满意度的座谈调查”等情境,对学生进行调查过程中的语言技巧、动作技巧、观察技巧、处理拒访的技巧的训练。
(三)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因此,该课程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成绩由过程实践操作成绩和理论考试组成,其中,过程性实践实践成绩占70%,期末综合理论考核成绩占30%。过程性实践操作成绩是根据各个团队提交的工作成果确定的。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确定工作任务所必须呈现的成果,并制定相应的考核量规,使教学更具有实践性、操作性和目标性。详见表2、表3。
表2 各阶段确定工作任务所必须呈现的成果
工作过程成果
选题阶段
准备阶段调查方案、抽样调查方案
调查阶段调查问卷
数据分析阶段数据分析报告
总结阶段调查报告
在“调查方案设计”的成果展现中,制定了以下考核量规。
表3 “调查方案设计”成果展现考核量规
考核项目考核关键点(技能标准)配分得分
调查方案的制订
抽样方案的制订调查的目的明确10
课题研究的背景分析语言通顺、叙述合理20
课题组成员任务分工明确10
活动步骤清晰、合理20
调查的方式方法合理恰当10
抽样方案的设计合理可行、格式规范10
实训表现团队合作积极主动10
在团队合作中履行职责、认真负责10
合计 100
三、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效果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改革已经在柳州城市职业学院2009级、2010级、2011级行政管理专业顺利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三个年级的学生在课堂内外进行了柳州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状况调查、柳州市人才招聘岗位需求调查、大一新生专业调查、老年人家庭赡养现状调查、两面针产品社会认同感调查等20多项调查。这些调查充分体现了学生结合专业,以社会调查的方法和视角,洞察社会,关注学院建设,关心大学生自身成长的愿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根据各自的调查项目下企业、到街头、到招聘市场、到其他院校进行实地调查,锻炼了实践应对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数据统计分析能力、文字写作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了全面的培养和提高。同时,学生获得了对社会的真实认识和感悟。这些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改革从社会实践出发,将理论学习和社会现象研究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行动中拓展和深化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同时,注重调查能力和方法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侯娟娟.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S2)
【基金项目】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般B类)(2012JGB415)
【作者简介】陆显琛(1972- ),女,广西柳州人,硕士,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讲师。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考试】推荐阅读:
农村社会调查研究方法12-10
社会调查的方法11-20
社会调查方法课程设计05-25
社会调查与方法(含答案)06-20
电大行政专科《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小抄10-30
社会调查与方法个人课程总结07-24
社会研究调查方案07-15
社会调查研究方案11-21
社会公德调查研究报12-07
社会调查与研究小炒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