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春季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各施工项目部:
为进一步巩固参建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工作,确保春季安全生产工作平稳运行,现就2012年度春季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如下:
一、结合春季气候特点,全力做好春季安全生产工作。
春季气温逐渐变暖,气候多变,风大、雾多、雨多,存在许多不利于安全生产的因素,安全生产进入事故高发时段。各施工项目部要结合春季安全生产特点和工作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及时排查隐患,并制定有关事故应急处置预案,预防事故发生,全力保证安全生产。
二、切实做好春季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工作,强化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各施工项目部要充分利用班前会、考试、竞赛等多种形式,将企业内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各项制度做为主要培训内容,对员工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使操作人员自觉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杜绝违章。重点加强对新员工、要害生产岗位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以及各类司乘人员的教育培训情况重点检查,严把“三类人员”和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三、加强施工作业过程安全监管,做到防范于未然。
各施工项目部要加强重点领域、要害部位、关键环节的安全监管工作,认真查找重点部位存在的隐患和潜在的风险,做好作业前的风险辨识、分析和评估,加大监管、监督的力度,杜绝“三违”行为,严格按“两书一表”及HSE相关管理施工。
四、以“八防”内容为重点,全面展开春季安全生产工作
1、做好工伤事故的防范工作。各施工项目部要加强员工安全风险意识教育,自觉遵章守纪。坚持班前、班后会制度,做好有关安全交底工作。上岗人员要严格遵守岗位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上岗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特种设备必须由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操作。吊装作业严格执行“十不吊”规定。加大管沟放坡、沟下作业、焊接作业、高空作业、无损检测、施工用电、动火作业等监管力度。
2、做好火灾爆炸的防范工作。加强员工用气、用火、用电等防火防爆的安
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对本单位办公场所、宿舍等进行全面检查,清除隐患,加大重点部位灭火器具的配置。施工作业时严格履行动火审批手续,消防器材不准挪作它用,消防器材和设备要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维护和及时更换。
3、做好倒塌(塌陷)的防范工作。要做好管沟、基槽的开挖工作,重点做好放坡、支护、监管工作,沟下作业严格执行有关安全规程。
4、做好高处坠落事故的防范工作。高处作业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等劳保用品,使用前要认真检查,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高空作业规定,做好有关监管工作。
5、做好防触电事故的防范工作。加强安全用电宣传教育,组织专业人员对电器设备、线路、配电箱等检查,保证接地、绝缘良好,杜绝线路破损、裸露、老化、超负荷运行等现象。加强用电管理,电工必须持证上岗,严禁失拉乱接。现场用电严格执行“一机、一闸、一保、一箱”规定,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必须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6、做好雷击事故的防范工作。易燃易爆场所应安装避雷装置,按规定定期检测,做好员工防雷击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7、做好交通事故的防范工作。要认真落实车辆安全管理制度,开展春季行车安全教育,教育驾驶员严格遵守交通规章和职业道德,禁止酒后开车、疲劳驾车,不开急躁车,不开赌气车,不强超车,严禁客货混装。定期对车辆状况和安全设施进行检查,消除隐患,使车辆处于玩好状态。
8、做好中毒的防范工作。加强日常防中毒、窒息的教育培训,需要进入塔、罐、沟洞等受限空间作业必须进行气体检测,同时要佩戴防护器具,并按要求对器具认真检查,要有监护人进行安全监护。职工食堂有专人管理,杜绝买过期或腐烂变质的事物,不吃残渣剩饭及超过保质期的食物,以免发生食物中毒。正确使用燃气热水器,注意保持通风。
北京华油鑫业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山西煤层气项目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切实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 严格乳品质量安全监管, 提升乳品质量安全水平, 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经国务院同意,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把生产经营许可关
(一) 严格乳制品行业管理
各省 (区、市) 要认真执行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 对新建和改 (扩) 建乳制品工业项目严格进行核准, 突出对起始规模、配套奶源基地、布局合理性和出资人必备条件的审核, 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不符合条件的项目, 不得予以核准。对已建乳制品工业项目, 要于2010年年底前组织完成重新审核清理工作, 届时达不到有关行业核准条件的, 由质检部门依法注销生产许可证。
(二) 严格乳制品生产许可
要按照从严管理的原则, 进一步严格乳制品生产许可审查条件, 禁止以承包、转包或租赁乳制品生产企业等方式逃避监管, 禁止将乳粉再还原生产乳粉, 依法严格限制乳粉分装生产行为。质检总局要于2010年10月底前修订完成乳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对新建乳制品生产企业, 省级质检部门要严格审核把关, 不符合条件的一律不予发放生产许可证;对已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 要于2011年2月底前按照修订后的生产许可审查条件进行重新审核, 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责令停止生产销售、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 依法撤销或吊销其生产许可证并公告名单;对撤销或吊销生产许可证的企业, 当地政府要采取吊销营业执照、收回税务发票、拆除设备设施等措施, 防止企业非法开工生产。
(三) 加强生鲜乳收购运输许可管理
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辆的许可管理, 严格审核相关资质和条件, 禁止向经工商登记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奶畜养殖场、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发放许可证;鼓励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推动生鲜乳收购站的标准化建设。对已被责令关停的生鲜乳收购站, 要采取封存、拆除设备设施等措施, 防止其暗自收购, 并将关停信息及时通报同级质检部门及辖区内的奶牛养殖户和乳制品生产企业。
(四) 强化乳制品流通许可管理
工商部门要细化和完善乳制品流通许可制度, 进一步明确对乳制品经营单位的资质要求;将乳制品列为食品流通许可项目核定类别单独审核, 严格按照许可项目登记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发现销售三聚氰胺超过临时管理限量值乳制品的, 一律依法吊销流通许可证。对未取得流通许可非法经营乳制品的, 要依法进行处罚。
(五) 严格三聚氰胺生产流通管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要尽快会同工商总局等有关部门制定三聚氰胺生产流通管理办法,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三聚氰胺生产企业出厂销售用户登记制度、承诺制度和销售台账制度, 并在从三聚氰胺批发商到零售商的流通全程建立销售实名登记等制度, 防止三聚氰胺产品及其废料流向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饲料生产加工企业。
二、强化检验检测和监测评估
(一) 加强对生鲜乳、原料乳粉和奶畜饲料的检验
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以非企业自建生鲜乳收购站和生鲜乳运输车辆为重点, 加大对生鲜乳的抽检频次和范围, 对饲料加工厂、奶畜养殖场的奶畜饲料加强监督抽检。食品加工企业对购入的生鲜乳和原料乳粉要批批进行三聚氰胺检验, 并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当地质检部门要对企业购入的生鲜乳、原料乳粉加强监督抽检, 抽检比例不得少于所有批次的15%。
(二) 加强乳制品出厂和流通环节的检验
乳制品企业必须对每批出厂产品进行三聚氰胺等检验。当地质检部门要对企业出厂产品每周进行抽检。各地工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大对流通和餐饮服务环节乳制品、含乳食品质量安全的抽检范围和频次。
(三) 切实做好风险监测和评估
卫生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强化监测手段, 合理布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 重点加大对乳品中三聚氰胺等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监测频次;有关部门要及时向卫生部通报抽检、监测信息, 卫生部要及时汇总分析相关疾病信息和抽检、监测信息, 一旦在乳品中发现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要立即组织风险评估, 科学发布预警;各相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 尽早消除隐患, 防止演变为系统风险。
(四) 切实提高检验效率
地方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 统一调配检验资源, 促进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 集中力量做好重点环节、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监督检验。各类抽检要随机进行, 不得事先告知企业, 特别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检查力度。农业、质检部门要建立健全本系统乳品质量安全异地抽检制度。要不断健全相关标准, 完善检测方法, 加快推广三聚氰胺等非食用物质的快速检测技术, 提高检验质量和效率。
三、完善乳品追溯制度
(一) 建立健全验证验票查询系统
质检、工商、商务部门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乳制品生产经营单位信息数据库, 详细收录包括银行开户名和账号在内的相关信息, 从2011年6月开始向有关乳制品进货单位提供验证验票查询服务。相关检验机构要在检验报告上注明查询方式, 并向有关进货单位提供查询服务。
(二) 完善进货查验制度
农业、商务、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进一步细化对乳品生产经营记录和进货查验的具体要求, 并做好各环节的衔接, 增强记录的可追溯性。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购入乳制品时, 应核实销售乳制品的生产企业、经营单位、检验报告、发票等方面的信息, 不得购入无法验证真伪的产品, 确保购入产品来源正规、渠道可靠;需要质检、工商部门和有关检验机构协助确认供货者资质以及产品合格证明文件的, 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协助提供所需信息。发现虚假票证的,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立即向当地有关监管部门报告。监管部门发现乳品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记录、造成产品无法准确溯源的, 或未验证产品真伪即购进的, 情节严重的依法责令停产停业, 直至吊销许可证。
(三) 建立电子信息追溯系统
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农业部、商务部、食品药品监管局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以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原料乳粉为试点推行电子信息追溯系统, 实现从奶源、采购、生产、出厂、运输到销售终端的全程有效监管, 确保对产品在任何环节都能快速辨别真伪。2011年年底前完成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原料乳粉电子信息追溯系统建设和相关标准、法规的制定, 并逐步在乳品行业推行电子信息追溯系统。
四、强化婴幼儿配方乳粉监管
(一) 加大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审核力度
质检部门要根据《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的有关规定, 组织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推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审核, 对达不到要求的企业, 立即责令停业、限期整改, 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 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 并在当地主要媒体上公告。
(二) 严格落实驻厂监督制度
各市、县级政府要指定监管部门对辖区内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派员驻厂监督, 监督、指导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特别要监督企业对进厂原料和出厂产品批批检验, 保障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质检总局等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指导, 确保驻厂监督制度落实到位。
(三) 强化流通环节监管
各地工商部门要加大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 以婴幼儿配方乳粉批发企业、大中型超市为重点对象, 明确监管责任人, 实行每周抽检;对小超市、食杂店、零售商等经常抽检。质检部门要将所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及产品名录上网公布并及时更新;工商部门要督促所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单位严格按照公布的生产企业和产品名录进货, 对不在名录内的婴幼儿配方乳粉要立即检查、发出消费警示, 并追查来源、依法打击。
五、加大对非法生产经营乳品行为的打击惩处力度
(一) 全面清剿非法生产经营乳品“黑窝点”
在省级政府统一领导下, 各市、县要明确政府分管负责人牵头, 统筹协调有关部门, 全面彻底清剿非法生产经营乳品“黑窝点”、非法制售三聚氰胺及其调和物“黑窝点”以及藏匿三聚氰胺超过临时管理限量值乳粉“黑窝点”;要保持高压打击态势, 对农村及城乡结合部、城镇临时建筑、出租库房等重点区域进行经常性排查, 及时发现、取缔各类“黑窝点”。辖区内出现“黑窝点”且未被及时清剿的, 或发现仍有藏匿三聚氰胺超过临时管理限量值乳粉未被清缴且重新流入食品生产、经营、消费环节的, 要严肃追究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二) 加大案件侦办力度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及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在乳品或含乳食品中检出三聚氰胺等非食用物质的, 要立即向监管部门报告, 监管部门要及时查清来源;检出三聚氰胺超过临时管理限量值的, 有关监管部门要立即向当地政府报告, 并向当地公安机关及有关部门通报。公安机关要及时介入, 对涉嫌犯罪的要迅速立案侦查;对跨省份的案件, 公安部要挂牌督办。地方政府要加强统一领导, 由政府负责人统筹协调案件查处工作, 确保部门工作衔接顺畅, 案件查处及时有力。
(三) 加大惩处力度
要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 加大对乳品生产经营违法犯罪行为的刑事处罚力度。农业、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尽快研究制定有关规定, 对违法生产经营乳品的责任单位和人员在法律法规规定的幅度内从重进行行政处罚。
(四) 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 切实落实对举报人的奖励, 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 特别要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内部人员举报和提供线索;逐步建立食品安全协防员、信息员队伍, 构建食品安全投诉网络。要支持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 畅通信息交流渠道, 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处理新闻媒体反映的食品安全问题, 及时发布权威信息, 同时要引导媒体客观公正报道, 防止不实炒作。
六、严格落实乳品质量安全各方责任
(一) 企业要切实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乳品及含乳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完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 严格执行进货查验、生产经营记录、检验检测、停开业报告、产品召回和质量安全自查自纠制度, 配备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加强从业人员质量安全培训, 进一步提高守法意识和诚信意识, 提高质量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工业和信息化、商务等部门要研究制定激励惩戒措施, 积极推动乳品生产经营单位诚信体系建设。有关监管部门要抓紧建立所有乳品生产经营单位信用档案, 及时向社会公告违法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黑名单”, 同时向投资、国土资源、建设、银行、证券等主管部门通报, 对其投资、用地、融资、信贷等予以严格限制。
(二) 地方政府对本地区乳品质量安全负总责
地方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乳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制, 明确政府负责人及有关部门的职责;要将乳品质量安全监管列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 切实加大人力、财力投入, 依法落实各项监管及检验监测经费, 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正常开展。省级财政要切实做好质监、工商等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的相关经费保障工作。市、县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对乳制品企业的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定点包厂质量安全负责制, 根据日常监管情况和诚信记录, 确定本地区重点乳品生产经营单位名单, 明确有关部门对其实施重点监管。要将定点包厂负责人、“黑窝点”清剿负责人、驻厂监督员等责任人名单和监管及检验监测经费保障办法、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监管办法等报上级政府。对工作落实不力的, 严肃追究责任。
(三) 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
农业、卫生、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有关部门要切实依法履行监管职责, 密切协调配合。各级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要加强综合协调和督查指导。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相关规划, 加快基层农业、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快速检测能力建设。中央财政要在保证本级乳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费的同时, 继续加大对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监察机关要加大行政监察和问责力度, 对监管中的失职、渎职等行为, 依法依纪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各分公司、省黄页分公司、各直属单位:
为加强对离退休工作的领导,完善离退休工作体系,规范离退休工作行为,促进离退休工作发展,根据省公司党组解放思想、创新务实的工作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全省电信离退休工作通知如下:
一、切实加强领导,达到四项要求
1、领导高度重视。各单位党政领导要进一步加强对离退休工作的领导,认真贯彻中央、省委、集团公司和省公司关于离退休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把老同志的待遇落到实处。要切实把离退休工作纳入工作议程,定期研究离退休工作。要明确分管领导和工作责任,建立在职领导联系同级离退休老同志、向老同志通报企业发展和重要工作的制度。要关心离退休人员两项待遇的落实,关心离退休工作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省公司离退休人员管理部要不定期地检查各单位的离退休工作,查阅工作记录,进行询问调查,并将检查情况向省公司领导汇报。
2、组织基本统一。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定,全省电信各单位离退休管理部门不够规范,给工作的有序开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考虑到离退休工作的实际,为了更好地执行离退休政策,进一步做好离退休工作,决定在全省电信各单位(除单设专职工作机构的单位外)由人力资源部作为离退休工作部门,统一管理离退休人员和内退人员。省公司离退休人员管理部在宏观上管理,在具体的工作中进行指导。
3、人员相对专业。离退休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服务性都很强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同志高龄、高发病期已经到来,服务任务极为艰巨。截至2005年7月,全省电信(含实业)共有离退休人员和内退员工8607人,其中:离休干部105人;退休干部1208人;退休工人5065人;内退员工2229人。
面对着如此庞大的离退休(含内退,下同)人员群体,经研究,除南昌分公司继续保留专职机构外,在赣州、九江、宜春、吉安、上饶、抚州市分公司专设1名专职工作人员,其它设区市级分公司、省公司直属单位和县(市)分公司配备1名以离退休工作为主的兼职工作人员。专、兼职工作人员应热爱离退休工作,对老同志有感情,服务主动,态度和蔼,耐心细致,热情诚恳,年富力强,身体健康,有一定的组织开展工作和活动的能力,基本熟悉和掌握党的离退休工作政策和内退规定,善于做好离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正确地反映离退休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为在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之间搭起沟通和理解的桥梁。在各单位完成配备人员的任务后,及时报省公司离退休人员管理部,省公司将举办培训班进行工作和业务培训。
4、经费确保落实。要确保离休干部每人每年500元、退休局级每人每年800元的管理活动经费,和省公司(江西电信离退[2002]197号)文件确定的退休人员管理活动经费的落实(标准为:退休处级每人每年400元、退休科以下干部每人每年300元、退休工人每人每年200元,内退员工以内退前身份按以上标准执行)。在以上经费的基础上,设区市级分公司(含所辖县、市)离退休人员在1000人以上的单位按20000元、500人至999人的单位按15000元、499人以下的单位按10000元制定经费预算,用于离退休党支部、老科协、关工委和老年体协等老年组织的活动。经费由离退休管理部门统筹安排,控制使用,不得发给个人。
二、坚持从优原则,创新工作思路
5、各单位要把做好离退休工作同建设和谐平安企业紧密结合起来,活化老同志的具体工作,保持老同志队伍的稳定,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要关心离退休党组织和其它老年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老年群体中的重要作用。要与时俱进地搞好老同志活动室的建设,就地、就近、小型、多样地组织和开展好有益于老同志身心健康的各项活动。
6、对于明确规定的离退休人员的待遇,各单位要坚决地、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在有不同标准的政策时,要坚持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对于文件未规定、但也未禁止的待遇,有条件的要从宽掌握执行;对于老同志有要求,而文件明文规定不能做、或现有条件不够成熟的,要做好老同志的解释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
7、各单位要加强与老同志的情感交流,密切与老同志的联系。在涉及老同志利益、活动场所等问题做出变动前,应听取和尊重老同志的意见,并做好解释工作。要相信和依靠老同志,调动老同志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等方面的作用,营造良好的离退休工作氛围。
三、增强服务意识,注重求真务实
8、要明确服务的范围。省公司要重新拟订离退休工作条例,各单位要制订工作细则,对老同志实行标准化服务。要认真做好离退休工作计划,妥善制订活动的时间安排,使老同志包括刚退休的同志能够明白享受的待遇,每年活动的安排以及离退休工作人员的联系电话等事项。
9、要服务好担任过领导职务的老同志。各单位要定期组织老领导看文件、听报告,经常组织走访慰问,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老领导的活动要精心组织、妥善安排、确保安全。在本人申请、身体许可(75周岁以下,体检未发现心、脑血管、肢体等影响外出的疾病)、家属同意、组织批准的情况下,原则上,省公司老领导每年组织一次、设区市分公司老领导每3年组织一次、县(市)分公司老领导每5年组织一次出省参观考察。考察费用列入年度预算。
10、要关心离退休人员的生活,加强对离退休工作的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了解老同志思想、生活、家庭等变化情况,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老同志多办实事。各单位对生活确有特殊困难的离退休人员和已故老同志的遗属,要采取特殊的方法给予帮扶。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心和照顾好为江西电信辛勤工作几十年的离退休老同志,让他们愉快地安度晚年,是全省电信各单位的共同责任。省公司要求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常怀尊老之心,恪守敬老之责,善谋利老之策,多办助老之事,认真做好离退休工作,把党的温暖和组织的关怀送到老同志的心坎上。
江西省电信有限公司
为确保春季安全生产平稳运行,进一步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确保燃气使用户安全稳定用气,统一部署春季安全生产工作任务,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通知目的
公司各部门要本着对用户负责的态度,要做好用户燃气设施的安全检查工作,宣传使用管道燃气的好处和优势,告知用户管道燃气安全常识、用气常识,促进广大用户能够正确使用管道燃气,提高用户安全用气的自觉意识。
生产部巡线人员要加强管线巡检力度,尤其要根据春季气候变化、地层变动的特点,有针对性对公司所有危险源、重点管线及煤气引入管进行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按程序上报,根据操作规范进行处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安全检查项目
1、生产运营部巡线人员要根据公司的巡线制度对所有危险源、重点管线、管道阀门井、凝水井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全面的检查。
2、巡线员检查阀门井、建筑物、地下室,检测管和其他建筑物内空气中的煤气含量,观察管道附近植物生长变化情况,以确定是否漏气。
3、观察管道沿途状况、井盖、标志物是否完好,严禁在管道上修造建筑物或堆放物料。
4、测出管道内煤气压力,检测管道的阀门及其他设备是否处于
正常工作状态。管道的检漏是管网日常维护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对地上管线通过嗅觉或检漏仪或肥皂水进行查漏,对地下管线通过观察管线周围植物生长变化情况或通过人井或挖深坑等方法查漏。
5、巡线员要对小区庭院管线、引入管进行细致的检查,检查引入管的地层变化、包括燃气、上、下水井盖,通信电缆井盖,路灯杆,人防口,化粪池并用检漏仪进行测量,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生产运营部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及时进行处理并做好记录。
6、输配站要对设备及站内管线进行全面检查,做好维护、维修工作。
7、安检员要检查用户安全使用燃气设施的情况,对用户室内的管道、单叉与灶具的连接胶管进行检查是否有漏气现象,对连接胶管出现的老化,裂纹等情况通立即通知用户更换。
8、安检收费员要积极向用户讲解安全正确使用管道燃气。同时告知用户管道燃气安全常识、用气常识,提高用户安全用气的自觉意识。
三、要求:
1、制定方案:生产部、客服部要高度重视此次春季安全检查工作,制定详细实施方案,确保公司春季安全生产和燃气稳定供应。
2、明确责任:确保安全检查工作不走过场,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3、建立档案:各部门要认真执行安全隐患和问题的建档制度,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和问题,要做好记录、建立档案,落实责任人督促整改,确保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对安全工作不落实、不符合要求的部门,要责令整改;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力的,要严加查处。
绍县教安〔2010〕26号
关于做好2010年春季开学安全工作的预警通知
各高中、镇(街)教管办、初中、小学、成教中心(成校)、中心幼儿园:
新学期即将开始,为了认真做好2010年全县中小学春季开学安全稳定各项工作,确保今春开学安全、正常、有序,根据教育局2010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期初工作实际,现就新学期开学安全工作提出如下预警通知:
一、要高度重视春季开学安全工作。春季干燥多风,是火灾、流行性疾病、学校安全事故的高发期。各校要从讲政治、保安全、促和谐,构建平安教育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春季开学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真正将开学初安全工作作为当前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校长要落实第一责任,精心组织,明确任务,细化责任目标,强化督导检查,狠抓工作落实,为新一年学校安全工作开好头,起好步,为新学期顺利开展安全工作奠定基础。
二、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开学后,各校要及时对学生开展一次集中安全教育,重点强调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网络安全及防溺水、防雷电、防燃气、防自然灾害、预防季节性传染病等,向学生宣传应知应会的知识。各校要把安全教育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结合起来,要通过举办安全专题讲座、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利用主题班队会、校园广播、开设安全宣传专栏等形式,广泛宣传安全常识。要强化放学前1分钟安全教育,要继续开展“一日一小练,一月一大练”的应急演练活动,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提高师生自救和防范能力。
三、做好学校安全隐患大排查工作。今年春雪后,各校要落实专人特别加强对校舍,车棚、围墙等附属设施和各楼层消防设施等作一次全面的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认真落实“谁排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改责任制。要做好学生刀具和其他利器的摸排收缴工作。要做好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开学前后,各校要主动争取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积极开展以校园及周边治安为重点的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是网吧、校门口的小商贩及社会上不良行为的闲杂人员等的排查、清理和整顿,净化校园周边生活、文化、娱乐及交通环境。要认真排查各类问题学生情况,落实德育导师制,要全面排查学生间的矛盾、纠纷,及时化解,消除安全隐患。
四、要加强特殊学生群体的安全工作。各校要针对春季学生情绪易动等生理心理特点,切实做好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关注心理有障碍、家庭有问题、行为有偏差的学生和特殊体质学生,加强心理干预和治疗。要加强女生教育,进一步健全女生生理健康体检档案与生理卫生台帐,防止各类意外事件的发生。
五、要认真开展学生接送车检测和排查工作。有学生接送车的学校要迅速通知学生接送车的车主到相关部门进行车况检测,认真做好驾驶员的资格审查工作,合格后方可接送学生,严禁无证、带病车辆接送学生。要开好学生接送车驾驶员安全工作会议,明确职责和安全要求。相关学校要及早做好与公交、汽运公司接送学生的衔接工作,确保学生正常上学。各校还要加强教师私车在校园内的安全避让和合理停放等管理工作。
六、要认真做好食堂卫生管理工作。各校要进一步加强食品卫生管理,严格食品采购进货渠道,严格索证、索票、登记制度,严格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要认真做好冬春季节交替时期学校卫生防疫工作,开学前,要组织专人对教室、办公室、食堂、宿舍、厕所、阴沟及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彻底清理整治校园卫生死角,做到室外清洁无垃圾,室内清洁无灰尘,阴沟畅通无积水,楼道整洁无杂物,墙壁干净无乱贴,门窗完好无破损。要抓好放心店的食品检查,严禁三无、过期食品进校园。要加强对学校饮用水的管理,特别是有自备水的学校,开学前要做好水质化验等检测工作,合格后方可饮用。
七、要高度重视春季传染病防治工作。春季是病毒性流感、风疹、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各校要高度重视,并积极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做好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严防各种春季传染病的传播和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开学第一天,各校要加强甲型H1N1流感预防工作,要专门组织力量落实晨检制度,强化隔离、消毒、联系等措施。
八、要加强学校保安队伍建设。学校保安是学校安全的第一道关口,各校要按标准配备学校保安,严格控制保安年龄(重申男60周岁,女55周岁以上的人员不得聘用保安),要加强对保安的职业道德教育,切实履行保安职责。寄宿制学校要进一步加强住宿学生的管理工作,配备专人负责住校生的生活管理和安全工作,落实夜间巡查、值班等制度。
九、要加强学校春游组织管理工作。春季是组织学生春游和踏青的大好季节。各校要坚持“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坚持“安全、就近、徒步”的原则,要强化行前报批制度,要落实好“踩点”、交通安全、活动组织等各项安全应急预案。
绍 兴 县 教 育 局
二Ο一Ο年二月二十日
主题词:春季 开学 安全工作 预警通知
根据农业局转发《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加强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中心实际,现将做好防汛工作事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把汛期安全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做到责任到位、思想到位、指挥到位,对工作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在汛期发生安全事故的,将严肃追究主管领导、部门负责人责任。
二、全面排查、加强防范。各部门做好汛期安全排查工作,重点对办公、生活设施及院内排水、排污管道、各楼层门窗、楼顶平台雨水管道周围杂物,应急供电设备及院内供电设施、线路、避雷设施、地下车库以及出租房屋等地的排查,对在排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一时不能整改的,要制定防范措施,严看死守。并提出排除隐患的具体办法。
三、完善预案,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汛期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预防体系,抓好隐患治理、险情预报和抢险救灾三个主要环节,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增强防御能力。做好防汛、抢险物资储备工作。
一、强化锅炉压力容器现场监察, 消除事故隐患
各地要加大锅炉压力容器使用单位的现场监察力度, 加强对学校、医院等重点单位和人员密集场所以及管理相对薄弱的小作坊等使用单位的小型锅炉、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的安全检查。现场监察中, 要重点对锅炉使用单位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锅炉安全状况、定期检验及司炉工持证上岗情况, 以及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安全联锁装置是否正确设置、快开门功能是否有效等情况进行检查。同时, 还要重点检查锅炉压力容器使用单位是否存在私自维修、改造设备等情况。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责令整改, 并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二、加强宣传和培训, 提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各地要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特种设备相关法规、安全使用知识, 以及非法维修、改造和使用特种设备的危害性。同时应当加强锅炉压力容器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 提高作业人员的紧急处置能力。
三、开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分类监管试点, 督促使用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环保总局、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建设部、卫生部、水利部、国土资源部、林业局《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十一月十三日
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环保总局 发展改革委农业部 建设部卫生部 水利部 国土资源部 林业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就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一)农村环境形势严峻。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我国农村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一些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危害农民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意义重大。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高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统筹城乡环境保护,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摆上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下更大的气力,做更大的努力,切实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二、明确农村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三)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城乡统筹。把农村环境保护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以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结合起来,切实抓好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着力推进环境友好型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力劳动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四)基本原则。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饮用水水质卫生安全、农村改厕和粪便管理、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农村地区工业污染防治、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农村自然生态保护。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各地实际,按照东中西部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采取不同的农村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
依靠科技,创新机制。加强农村环保适用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以技术创新促进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积极创新农村环境管理政策,优化整合各类资金,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
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发挥各级政府主导作用,落实政府保护农村环境的责任。维护农民环境权益,加强农民环境教育,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和引导农民及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农村环境保护。
(五)主要目标。到2010年,农村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有所控制,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摸清全国土壤污染与农业污染源状况,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一定进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与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率提高10%以上,农村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率以及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率均提高10%以上;农村改水、改厕工作顺利推进,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5%,严重的农村环境健康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农村地区工作污染和生活污染防治取得初步成效,生态示范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公众环保意识提高。农民生活与生产环境有所改善。
到2015年,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加剧的势头得到遏制。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和公众环保意识明显提高,农村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着力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
(六)切实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水质改善。把保障饮用水水质作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配合《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的实施,重点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的环境保护和水质监测与管理,根据农村不同的供水方式采取不同的饮用水水源保护措施。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应建立水源保护区,加强监测和监管,坚决依法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保护区。要把水源保护区与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结合起来,明确保护目标和管理责任,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加强分散供水水源周边环境保护和监测,及时掌握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防止水源污染事故发生。制订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急预案,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大力加强农村地下水资源保护工作,开展地下水污染调查和监测。开展地下水水功能区划,制定保护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评估,掌握水质状况,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村生活饮用水达到卫生标准。
(七)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污水、垃圾污染治理。逐步推进县域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有条件的小城镇和规模较大村庄应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城市周边村镇的污水可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对居住比较分散、经济条件较差村庄的生活污水,可采取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方式进行处理。逐步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方式,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加强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按照国家农村户厕卫生标准,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把农村污染治理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同发展清洁能源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综合利用作物秸秆,推广“猪-沼-果”、“四位(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日光温室)一体”等能源生态模式,推行秸秆机械化还田、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等措施。逐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八)严格控制农村地区工业污染。加强对农村工业企业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防治农村地区工业污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污染严重的企业向西部和落后农村地区转移。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淘汰污染严重和落后的生产项目、工艺、设备,防
止“十五小”和“新五小”等企业在农村地区死灰复燃。
(九)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大力推进健康养殖,强化养殖业污染防治。科学划定畜禽饲养区域,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鼓励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和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等综合利用方式,重点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对不能达标排放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行限期治理等措施。开展水产养殖污染调查,根据水体承载能力,确定水产养殖方式,控制水库、湖泊网箱养殖规模。加强水产养殖污染的监管,禁止在一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围栏养殖:禁止向库区及其支流水体投放化肥和动物性饲料。
(十)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采取技术、工程措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在做好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能力。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在粮食主产区和重点流域要尽快普及。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在高污染风险区优先种植需肥量低、环境效益突出的农作物。推行田间合理灌排,发展节水农业。
(十一)积极防治农村土壤污染。做好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查清土壤污染现状,开展污染土壤修复试点,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壤环境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对主要农产品产地、污灌区、工矿废弃地等区域的土壤污染监测和修复示范。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严格控制主要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的污水灌溉,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十二)加强农村自然生态保护。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为重点,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农村生态环境。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加强对矿产、水力、旅游等资源开发活动的监管,努力遏制新的人为生态破坏。重视自然恢复,保护天然植被,加强村庄绿化、庭院绿化、通道绿化、农田防护林建设和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严格控制土地退化和沙化。加强海洋和内陆水域生态系统的保护,逐步恢复农村地区水体的生态功能。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外来有害入侵物种、转基因生物和病原微生物的环境安全管理,严格控制外来物种在农村的引进与推广,保护农村地区生物多样性。
四、强化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措施
(十三)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抓紧研究、完善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按照地域特点,研究制定村镇污水、垃圾处理及设施建设的政策、标准和规范,逐步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的投入和运行机制。对北方农业高度集约化地区、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南水北调东中线沿线、重要湖泊水域和南方河网地区等水环境敏感地区,制定并颁布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技术标准。加快制定农村环境质量、人体健康危害和突发污染事故相关监测、评价标准和方法。
(十四)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各级政府要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重要日程,研究部署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组织编制和实施农村环境保护相关规划,制订工作方案,检查落实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各级环保、发展改革、农业、建设、卫生、水利、国土、林业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效率,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加大农村环境监管力度,逐步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建立村规民约,积极探索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自我管理方式,组织村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深入开展农村爱国卫生工作。
(十五)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中央集中的排污费等专项资金应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地方各级政府应在本级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重点支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水质改善和卫生监测、农村改厕和粪便管理、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农村环境健康危害控制、外来有害入侵物种防控及生态示范创建的开展。加大对重要流域和水源地的区域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加强投入资金的制度安排。研究制定乡镇和村庄两级投入制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
(十六)增强科技支撑作用。在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科技资源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推动农村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农村健康危害评价等方面的环保实用技术。建立农村环保适用技术发布制度,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通过试点示范、教育培训等方式,促进农村环保适用技术的应用。
(十七)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监管。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公布全国和区域农村环境状况。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和基本农田等重点区域的环境监测。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依法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等环境管理制度。禁止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在农村地区立项。加大环境监督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研究建立农村环境健康危害监测网络,开展污染物与健康危害风险评价工作,提高污染事故鉴定和处置能力。
吴安监〔2010〕38号
━━━━━━━━━★━━━━━━━━
关于加强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各镇(区)安监所,各化工生产企业:
2010年7月28日10:11左右,位于南京栖霞区的南京塑料四厂发生强烈爆炸,事故造成10人遇难,120人住院治疗,其中14人伤势危重。事故初步原因为通过已停产的南京原第四塑料厂厂区地下的丙烯管道被施工挖断导致泄漏,旁边的一私家车主启动车辆时产生明火引发爆炸。事发后,离爆炸地点100米范围内的建筑物毁坏严重:屋顶坍塌、玻璃破碎,有的钢筋水泥都被炸开。距离爆炸点50米处的公路上,一辆公交车的玻璃也被震碎,多名乘客受伤。目前,安监总局副局长孙华山已率工作组赶赴现场,安监总局要求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
各镇(区)安监所将文件立即传发至各化工生产企业,从现在起要立即排查当地有无在石油、成品油、燃气管道等高危部位的施工作业活动,督促落实相应措施,避免盲目、野蛮施工等行为,要及时排查化工生产企业有无违规建筑施工情况,并将排查结果于8月10日前报市安监局危化科。其次要督促化工企业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加
大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检查力度,突出重点企业、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的监督检查;要督促辖区内化工生产企业落实夏季安全生产的各项防范措施,确保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夏季为事故高发时期,各化工生产企业需以此为鉴,吸取教训,严格按照省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夏季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苏安监〔2010〕122号)文件提出的要求,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切实治理事故隐患。要针对夏季安全生产的特点,重点开展对防雷电设施、生产区排水系统、化学品储罐、仓库、露天存放化学品、检维修作业现场和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应急处置措施落实情况等的检查。针对气温升高易造成危险化学品挥发、泄漏和爆炸的特点,加强对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监控及管理。要搞好露天储罐、设备等安全检查,采取降温措施。要切实加强检修期间的安全管理,制定和落实检修安全防范措施。动火、进入设备内等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必须按规定办理相应的审批手续,落实检测和防护措施,并配备专人现场监督指挥。要加大对从业人员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岗位操作技能、事故应急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吴江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主题词: 化工企业 安全生产 通知
各社区、各企事业单位:
为切实加强冬季安全生产工作,减少一般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根据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的指示精神,结合我区安全生产现状的实际,提出以下重点防护事项: 一是做好冬季防火。冬季是火灾多发季节,要严密注视易发火情场合,结合消防演练活动,重点对消防设施、灭火器材、锅炉、用电、取暖设备、交通工具等进行仔细排查,确保万无一失。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做到时刻不忘安全监管工作。
二是预防交通事故。严格做好车辆安全管理工作,雨雾雪天气不出车或少出车,坚决杜绝无照驾驶、酒后驾驶和私人驾驶,同时,做好私人摩托车管理,以防发生交通事故。三是预防煤气中毒。冬季取暖一定要注意安全,防煤气中毒,对职工宿舍利用煤炉取暖的,一定加装烟筒及通风设备,并定期检查。值班人员做好上下班交接,安全用具摆放好。
四是预防压力容器爆炸。锅炉及压力容器值班人员一定要坚守岗位,随时观察仪表运行状况,发现情况及时报告并处理。
关键词:农机;农机安全生产;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1-0149-1
1 乡(镇)农机安全监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机化促进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乡(镇)农机安全监理作为安全生产的执法者,要对农业机械及其操作使用者进行严格、科学的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纠正违章、杜绝事故,使农机生产安全,有序进行,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实践证明,乡(镇)农机安全监理在监督、管理和协调农机作业水平、安全生产、协调供需、化解纠纷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职能作用,为农民发家致富、农村发展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促进作用。
(2)乡(镇)农机安全监理在对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的管理中,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他们进行学习培训,使驾驶人员提高了安全生产意识,掌握了多种农机生产和维修知识,具有一技之长,成为村里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和示范者,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起到了积极作用。农机监理已成为农民依靠农机致富的引路人。
(3)乡(镇)农机安全监督人员在长期的监理工作中,与农机手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在农机手的心目中,乡(镇)农机安全监理人员既是执法者,又是活跃在广大农村的重要技术力量及农民群众的良师益友,更是农机生产的技术“靠山”,农民群众遇到困难,都愿意找农机监理人员帮助解决。
2 当前乡(镇)农机监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机操作人员多为放下锄杆就操起方向盘的农民,由于文化水平低且又不愿学习,致使他们不懂农机的使用及安全知识,违规操作,违法运营,如超速超载、疲劳驾驶等,造成人为故障和事故,引发不必要的生命财产损失。不仅如此,其法律观念也很淡薄,往往不服从管理,不配合工作,甚至聚众抗法,给农机监理工作增加了较大困难。
(2)随着国家农村政策的逐步完善,农民生活越来越好,农民群众买机用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使农业机械的保有量猛增。但由于经费紧缺,使正常的监理工作受到限制和影响,导致农机监理工作监督不到位,无牌无证,即“黑车非驾”现象相当普遍,许多乡(镇)黑车非驾比例达到60%以上,致使农机管理工作出现较大的“真空”。
(3)乡(镇)农机安全监理人员属双层管理,工作内容较多,既要从事农机管理、培训、推广等工作,还要做好当地乡(镇)的其他工作,影响了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开展。
3 加强乡(镇)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思路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部《农用拖拉机及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吉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了农机安全监理的执法地位、职责范围以及权利和义务,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与政策依据。在现阶段着重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安全意识。乡(镇)农机监理员要采取多种措施,利用送法进村、举办讲座、广播电视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全方位地宣传农机安全知识,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努力营造全方位的安全和谐氛围。
(2)强化农机技术和安全知识培训教育。从实际出发,通过乡、村、社三级组织,加强培训的组织工作。同时,完善农机培训单位设施、设备,增加经费,送教下乡,免费培训,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业务能力。
(3)完善装备,加大管理力度。要加大投入,完善乡(镇)农机安全监理装备,统一执法服装,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为执法提供必要的条件。紧紧依靠公安机关,依法打击抗法行为,维护农机安全执法的严肃性。严禁行政干预农机安全执法,坚决杜绝“情大于法,嘴大于法”现象发生,为农机安全执法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
(4)抓好乡(镇)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素质教育。要严把用人关,实行考核上岗、持证上岗,定期进行岗位培训、考核,不断提高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行政执法水平,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农机监理人员的管理,保证各项政策、法规能够正确的执行和落实,摆正监理与服务的关系,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乡(镇)农机安全监理员是农机各项任务落实的执行者,监理工作是整个农机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农机化生产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对农机监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作用,为发展农村经济、快速奔小康、建设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海波.探索农机安全监理的创新之路[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9,(04).
[2] 侯善良.农机安全监理执法的困境与对策[J].湖南农机,2008,(08).
8月4日,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 继之前的棚改定向微刺激以及住宅金融事业部的成立后, 再次对棚改工作进行加码。
《通知》中不仅强调棚改的数量和任务, 还针对棚改中存在的规划布局不合理、配套建设跟不上等问题, 提出了相应要求。
“棚改数量达到要求基本不是大问题。之前棚户区在改造中所表现出来的安置房选址偏远、配套设施不到位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棚改的质量。棚改的‘质’是现在需要着力解决的”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赵路兴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提质棚改
近年来, 棚户区在改造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安置房选址不合理、配套设施不完善、住房质量缺乏监管等问题。
此次国务院印发的《通知》明确提出, 要完善住房选点布局, 改进配套设施规划布局, 加强质量安全管理。这些要求, 在赵路兴看来, “以往的政策主要强调开工套数、建设进度, 而这次印发的《通知》将棚改的相关问题进一步具体化, 针对性更强。《通知》涉及了当前棚改的薄弱环节, 包括项目前期、建设中期、改造后期的问题都做了具体细化”有助于提升棚改的含金量。
在安置房选址方面, 《通知》要求棚改安置住房实行原地和异地建设相结合, 以原地安置为主, 优先考虑就近安置;异地安置的, 要充分考虑居民就业、就医、就学、出行等需要, 安排在交通便利、配套设施齐全地段。
“之前的一些棚改, 有的地方政府实际上是看中了棚户区的地块, 把居民安置到城市边缘后, 用腾挪出的土地搞商业开发”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袁崇法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分析, 这样做的后果是, 虽然居民的居住条件有所改善, 但因位置偏远, 交通成本和财务成本均提高了。
此次印发的《通知》, 正是看到了这一现实问题, 做出了更为详尽的要求。“《通知》在这方面的强调, 可避免棚户区改造后, 居民出行、就医等生活的不便利, 特别是就业、就学的不便利”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垣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说。在他看来, “棚改最好是就地改造。另外, 城市中心区要把大户型需求向外疏解, 在居住条件便利的地方建50-70平方米的小户型公寓来安置居民”。
在袁崇法看来, 棚户区居民应该分享因地价上涨而产生的红利, 这具体体现在配套设施的完善和安置房质量的提升等方面。《通知》在这两方面亦有明确表述。
在配套设施方面, 《通知》要求配套设施应与棚改安置住房同步规划、同步报批、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过去棚改安置房位置相对较偏, 公共交通和服务配套没有延伸过去。有些安置房建好后, 供水、供电、燃气、通讯等市政基础设施没有直接跟上, 居民入住后严重影响生活, 这类案例不少”赵路兴告诉记者。此次《通知》的明确要求, 将从根本上改变旧有的“不同步”问题, 棚改工作在新阶段将迎来“质”的提升。
《通知》不仅在配套设施规划布局方面提出要求, 还在确保配套建设用地上提供了政策保障。如强调棚改安置住房小区的规划设计条件应当明确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种类、建设规模和要求等, 相关用地以单独成宗供应为主。
而在安置房质量方面, 《通知》要求, 要强化在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 全面推行安置住房质量责任终身制;要开展已入住安置住房质量安全检查。
需要注意到, 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 房屋的质量尤其是安置房的质量并没有得到同步发展。“棚改更容易发生工程质量安全问题, 因为棚改安置房的造价有严格控制。部分开发商和工程承包商为了多盈利, 在建设过程中偷工减料, 降低建造标准, 很容易产生质量问题”。袁崇法认为, “推行安置住房质量责任终身制, 不仅应用在安置住房, 还应该推广到所有建筑”。
金融输血
“质”的进一步提升和落实, 需要政策层面的不断推动, 更需要资金方面的强有力支撑。“资金问题不应该成为降低棚改质量的借口。资金问题有资金问题的解决渠道”袁崇法强调。
棚改除了财政直接拨款, 主要资金来源渠道包括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企业债券产品。《通知》强调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国家开发银行成立住宅金融事业部, 重点支持棚改及城市基础设施等相关工程建设。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 积极支持符合信贷条件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推进债券创新, 支持承担棚改项目的企业发行债券, 优化棚改债券品种方案设计, 研究推出棚改项目收益债券。
目前国开行贷款已经成为地方棚改的主要资金来源。山西省金融办银行机构发展处副处长李峰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由山西省住建厅牵头的山西省棚户区改造投融资公司正在组建中, 未来将专门承接国开行的棚户区改造专项贷款”。
商业银行也在逐渐发力
以北京为例。中国农业银行新闻宣传处周园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 农行北京分行推出了棚改专项信贷产品, 与国家开发银行联手开展西城百万庄棚改项目银团贷款。此外, 还探索了非银行银团贷款的组合融资模式, 为首都棚改项目提供多种形式的金融支持。
中信银行宣传部甄世宇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也介绍, 近期中信银行与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中信银行将集中优势资源, 对朝阳区包括城镇化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在内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 如CBD东扩项目、棚改项目等, 提供综合金融支持。
尽管如此, 商业银行在棚改贷款上的支持力度仍显不够。“关键问题不在商业银行没有足够的资金, 而是棚改工程如何让商业银行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介入, 棚改工程的透明度有待提高”国际评级机构惠誉 (香港) 有限公司联席董事张安杰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分析道。
对于企业债券的试点和多种金融产品的创新, 李峰乐观估计, 企业债券会成为棚户区改造融资的重要手段。“在目前经济下行以及债券兑付风险加剧的情况下, 银行间债券市场对企业债券发行的审核比较严格, 但是棚改项目融资是由地方财政作保障的, 应该没有很大的兑付风险”。
“棚户区改造项目发行债券, 对解决棚户区改造资金问题是一个金融创新手段。企业发债会成为有力推动”国际金融投资家联合会主席孙飞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说。《通知》中把棚户区改造能够运用的融资手段进一步强化, 多次提到“支持”、“鼓励”等词汇。在他看来, “《通知》下发后, 企业、商业银行及金融机构的参与积极性会提高”
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土地资源与房地产管理系主任赵秀池看来, “对于推进债券创新, 要加强棚改项目债券的收益设计, 对于投资收益和期限的设定是吸引社会资金的重要条件”。
各科室:
近段时间来,全国各地陆续发生伤害医务人员案件。严重扰乱医疗机构正常的诊疗秩序,社会影响恶劣。我院今年虽未发生此类事件,但医患纠纷矛盾时有发生,严重威胁和影响医院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正常医疗秩序。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现就加强我院安全保卫工作通知如下:
一、医院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重要场所。禁止任何人利用任何手段扰乱医院的医疗秩序,侵犯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损害国家财产。
二、科室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严格执行首诊负责、查对、会诊、值班、交接班等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及技术操作规程,医务人员要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观念,以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同情关心尊重病人,努力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关系,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三、发生医疗纠纷后,要及时向医务科汇报,严禁私自解决,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四、医务科、护理部要加强对临床科室的检查指导,对发现不良苗头要及时处理,保卫科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随报随到,处理纠纷,对难以处理或者事态扩大的现象要及时报警,请公安机关协助处理。
五、医务人员不得参与涉及医疗纠纷的任何闹事活动,更不准组织闹事,违者从严处理。
请全院医务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防止伤害医务人员事件的发生。
春节将至,为确保节日期间的安全生产,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现就加强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年终岁尾,思想容易松懈,往往是事故的高发期。各施工单必须充分认识抓好节前、假期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必须周密部署节前和假期安全管理工作,认真组织开展节前安全大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各施工单位要认真分析当前安全形势,做好各项工作部署,排查各类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确保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3、加强防火、防盗、防触电、防交通事故等各项工作。加强对各处消防设施、电路、易燃、易爆物品的巡视检查,确保排除安全隐患。对重点要害部位要强化防火防爆监控,落实严密的防范措施。工作区域内严禁燃放烟花爆竹,要安排专人负责巡视,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4、若有特殊原因需要加班的施工单位,于1月31日前将加班申请表报送至监理部,并附业主下发的书面加班申请。加班人员必须明确职责,及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对各种突发事故必须严格执行事故报告制度,一旦发生各类突发事故和异常情况,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妥善处理,及时、如实向监理部报告。
6、春节期间,所有施工单位落实值班制度。及时掌握施工现场动态,值班人员要求确保24小时信息畅通,各施工单位将春节值班安排表分别于2013年1月31日前上报我监理部。
xx监理项目部
(1) 充分认识加强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要性。在当前形势下, 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工作, 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较快平稳增长的一项重要任务, 也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项战略任务。抓紧做好技术创新工作, 建立创新型企业, 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是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得重要手段;对强化企业技术创新, 优化经济技术资源配置, 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促进高新技术发展应用, 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都有重要意义。
(2) 加强技术创新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的研究制订工作。抓紧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技术政策》, 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实际, 研究制订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领域的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技术发展规划, 引导和推动行业、企业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 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根据产业发展趋势, 加强规划、政策、标准对技术创新的引导和激励作用。研究提出支持技术创新资金投入的具体措施, 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
(3) 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把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职责, 切实做好国家、省 (市) 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建设工作, 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针对本地区实际, 指导协调本地区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工作, 整合社会创新资源, 推动技术创新有效运行机制的建立。加强对产学研工作的指导, 实现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有效结合, 发挥工业骨干企业市场优势, 提高企业竞争力。积极构建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技术平台, 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支持组建产业技术联盟等多种形式开展重大技术创新活动。鼓励以技术创新能力强的骨干企业为龙头, 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集聚, 促进区域支柱产业发展。
(4) 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和新工艺, 促进产业技术升级, 提高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以质量品种、综合利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为重点, 实施产业技术示范工程, 为加快推进技术改造提供技术支撑。围绕汽车、钢铁、船舶、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以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瓶颈为目标, 积极组织技术攻关, 实施产业技术研发项目。研究通过技术创新促进本地区“两化融合”的战略和措施、信息化发展的重大问题, 指导企业信息化, 推进重点领域信息技术应用, 做好典型重大信息化项目的实施和推广工作。
(5) 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结合区域特点和优势认真研究并组织制订、实施涉及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信息产业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引导企业提高技术开发能力和系统工程集成能力。把科技成果转化摆在突出位置, 积极实施标准战略, 推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转化, 加速规模化生产和应用。
(6) 切实落实责任, 加强指导监督。按照国家有关技术创新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划的总体要求, 切实落实好技术创新的工作职责, 加强对本地区技术创新工作的指导。建立和完善工作管理制度, 明确工作职能, 实行逐级负责;转变工作作风, 创新工作方式, 形成高效协调的工作机制;结合地方特点, 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 认真研究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发展中的技术创新问题, 引导和推动产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
一、严格执行贴息贷款政策标准
(一)小额担保贷款的申请和财政贴息资金的审核拨付,要坚持自主自愿、诚实守信、依法合规的原则。各级财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对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切实履行职责,加强财政贴息资金审核,规范政策执行管理。
(二)财政贴息资金支持对象按照现行政策执行,具体包括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一般指大龄、身有残疾、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连续失业一年以上,以及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的人员)、复员转业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刑释解教人员,以及符合规定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上述人员中,对符合规定条件的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农村妇女申请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可以适度给予重点支持。
(三)财政贴息资金支持的小额担保贷款额度为,高校毕业生最高贷款额度10万元,妇女最高贷款额度8万元,其他符合条件的人员最高贷款额度5万元,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最高贷款额度200万元。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妇女最高人均贷款额度为10万元。
(四)财政贴息资金支持的个人小额担保贷款利率为,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限贷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不超过3个百分点。财政贴息资金支持的小额担保贷款期限最长为2年,对展期和逾期的小额担保贷款,财政部门不予贴息。
二、认真做好贴息贷款发放审核工作
(五)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共同做好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组织实施工作,建立和落实贷款回收责任制,切实防范和控制贷款风险。妇联组织、经办担保机构、经办金融机构,要按照各自职责,认真做好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确保贷款“贷得出、用得好、收得回”。
(六)小额担保贷款经办担保机构要对贴息贷款申请人的还款能力和创业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充分评估。对不具备财务可行性的项目,以及借款人可自行获得商业银行贷款的,不予提供担保。
(七)小额担保贷款经办金融机构应对借款人的家庭贷款记录和项目风险情况进行审核,加强对贷款资金投向的监督管理。除助学贷款、扶贫贷款、首套住房贷款以外,小额担保贷款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以户为单位)应没有商业银行其他贷款记录。
三、加强贷款担保基金管理
(八)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由地方财政部门筹集,所需资金从一般预算中安排。其他专项资金或者财政专户资金不得作为担保基金的资金来源。
(九)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用于为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各类人员创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提供全额担保,为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提供担保。
(十)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专项用于开展小额担保贷款担保业务。担保基金运营与经办担保机构的其他业务必须分离管理,单独核算。
(十一)受托运营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的担保机构,要加强对担保基金的规范管理,小额担保贷款责任余额不得超过担保基金银行存款余额的5倍。
(十二)小额担保贷款责任余额达到担保基金银行存款余额的5倍时,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停止受理新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的贴息资金申请,并协调有关部门停止受理新的小额担保贷款申请。单个经办担保机构的担保基金放大倍数达到5倍时,该担保机构应立即停止开展小额担保贷款担保业务。
四、完善财政贴息支持政策
(十三)对管理尽职尽责、审核操作规范、担保基金管理合规的贴息贷款,各级财政部门要及时、足额地拨付财政贴息资金。
(十四)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个人微利项目小额担保贷款由财政部门给予全额贴息。其中,除东部九省市以外,中央财政承担贴息资金的75%,地方财政承担贴息资金的25%。
(十五)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小额担保贷款,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限贷款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贴息,除东部九省市以外,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各承担一半。
(十六)现行政策支持对象以外的人群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支持,由地方财政部门自行决定贴息,具体标准和条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确定。
(十七)对地方财政部门自行安排贴息的小额担保贷款,要与中央财政贴息支持的小额担保贷款分离管理,分账核算。
本通知印发前发布的有关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的相关规定继续执行,与本通知规定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
本通知自2013年10月1日起至2016年10月1日止执行。政策到期后,结合政策执行情况和国家就业形势,进行修订完善,确保政策切实有效。
【关于加强春季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推荐阅读:
关于加强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11-22
关于切实加强暑期学校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06-04
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09-07
关于加强冬季用电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09-30
关于加强食品安全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11-05
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的通知12-10
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07-16
关于进一步加强车辆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12-19
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