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华师大学习心得体会

2024-06-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赴华师大学习心得体会(共8篇)

赴华师大学习心得体会 篇1

小店区西温庄二中武小科G50

转眼之间,从华东师范大学回来已经有几天了。可是华师大的那种氛围,久久萦绕心头,挥之不去。小桥流水,诗意盎然;荷塘月色,风景无边;八月桂花,香气袅袅;青松翠竹,掩映其间。更叫人难以忘怀的是行色匆匆的学子,童颜鹤发的教授,热情互助的同伴,睿智犀利的专家。短短的一周培训,我收获颇多。在教室聆听专家的讲座,顿觉自己见识之粗鄙;于课下参与学员的交流,才感自己思想之浅薄。于是我生发了许多感慨,那就是“全新的成长,思维的嬗变!”

一、对数学文明的发展和数学课程内容有了全新的认识 这两个讲座是华师大数学系教授柴俊为我们作的。他的渊博的历史学识,丰厚的中国文学功底令人钦佩。仿佛他不是在讲数学方面的东西,简直就是一节文学艺术欣赏课。他幽默诙谐而不失严肃,高屋建瓴却又深入浅出,把枯燥干涩的纯数学知识讲得生动有趣,课堂效果可见一斑。通过柴教授的讲解,首先我明白了“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火车头”,数学对于现代文明的作用至大至伟。同时也知道了数学发展的四个高峰,以及各个高峰时期的重要代表成就,而这些是我以前大学时从没有学过的,如今听来耳目一新,收益良多。其次柴俊教授关于数学创新的见解也非常独到,使我使我顿开矛塞。以前我认为人们总是在不断地学习新知识的进程中走向进步的。听他讲数学也需要“推陈出新”“有了陈才有新,不能光讲新”,于是我懂得了创新不能没有旧的道理。这也就给我们的教学改革以启示,应该“深入课堂教学实际,注重经验反思研究,从而促进教学行为的改变”,这大概就是出新不忘旧的道理所在吧。再次柴俊教授关于如何看待初等数学的讲座更见其数学与文学功底。他把数学的人文意境

1用中国传统的诗词歌赋来解释表达,让我们既陶醉在无边的文学艺术欣赏之中,同时又深刻透彻的理解了他的讲座。像什么用“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晏殊)“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辛弃疾)来阐释数学的人文意境,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来阐释极限,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来说明无限等等。他把各种数学概念都用文学诗词的方式来解读,独到而又独具特色,我五体投地。最后柴教授讲,“德学才识,不要忘记德!”,足见其方正的人品,也.

是对我们后生小子的谆谆告诫。

二、对学生的评价有了全新的认识

说实在话,没有来华师大培训之前,也知道对于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但是苦于升学的压力不得不每天讲课做题,大量的练习,搞题海战术,为的是能多考几个重点,多提高一些升学率,其余的一概不管。可是听了王斌华教授的讲座之后,自己的观念有了一些改变。我也在深深思索这个问题。到底该如何正确的评价学生呢?王教授从评价的历程讲到评价的现状,指出了三种不正常的评价现象以及带来的三种严重的后果,照成现在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更严重的是埋没了杰出人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又从何谈起!?言之凿凿,确可信据,不禁叫人冷汗森森。原来我每天都在戕害人才啊。那么到底该怎么做呢?王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分层考试,量力而行,一步步向上攀登””低开高走”,并给我们讲了许多成功的实例。我想我以后也应该按照王教授的做法去做,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因为“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欲望,都有成功的可能”。我要把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放在工作的首位,然他们有信心学好数学,有信心获得成功。

三、对数学课堂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

我一直有个疑问,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最有效

呢?李振涛教授的讲座给了很好的答案。那就是一个字

“实”,一个词“有效”三个关键问题“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有效教学必须抓住一个“实”字,要让课有意义。学生走进和走出课堂不一样,如是否获得了知识、技能和方法,生成了情感态度,培养了主动学习和发展的意识、能力和习惯。要使多数学生进步,要在预设之外产生收获。不能上成看上去很美、观赏性很强而不平实的课。“有效”应该这样理解: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要只面向少数几个明星学生,培养学生拥有宽广的视野,能运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要充分研究学生,上课前已经有什么,还缺什么,困难和障碍是什么,学生之间有什么差异。课堂要做到简约,目标要简约,环节要简约,方法要简约,语言也要简约。“教什么”是对照学生的成长需要,学生会的、有的就不教,学生不会、不懂的,没有的要教。学生自己能学会、能读懂的就不要教了,教师不教,学生就不会的才教。每堂课都要确立教学起点,要从学生不会的开始。学生需要的是教师重点要教的,学生不能发现的,但教师认为重要的也要教。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学有所作为。而“怎么教”则要基于学科,给予学生基础,基于内容和教师个性风格。“教到什么程度”是要基于课标,基于学生。关于课堂听课不看活跃热闹,要看学生是否改变了,发展了。关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时应考虑三个问题:一是挑战什么?也就是准备给学生什么样的挑战,挑战产生兴趣和需要。二是突破什么?要找出难点和障碍点。三是提升什么?是否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升。也就是要确定挑战点、突破点和提升点。关于小组学习李教授也提出了许多看法,都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因此,李教授的讲座非常贴近课堂教学,对课堂教学的指导很有价值。而吴亚萍教授的整体教学观和教学转型变革策略的阐释,更是新理念,新思想,新思路,听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原

3来以学定教和以教定学都是不科学的,甚至是错误的,教与学本身是一个整体,是不可分割。而程式化步骤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更是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想想自己以前奉为标准的东西,原来是这么的教条和害人不浅。真是不听不知道,听了吓一跳啊。

四、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教师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

我们在教学中常常提到数学思想方法,至于什么是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往往是一知半解。这次培训虽然姚剑强教授讲的是小学的理论,可是对于我们初中也有借鉴意义。我从讲座中深刻体会到数学思想的重要性。它一具体教学内容为载体,但又比具体内容更丰富、更本质、更深刻且普遍适用。而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具体方法。两者既区别又有联系。对于渗透数学思想发放的意义姚教授有谈得很具体细致明了。对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十分有益。通过听讲,我深深地认识到在教学中渗透教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关于教师职业定位我感触最深的是“恪守专业伦理”和“树立专业理想”及“提升专业知识”。作为教师,就应该具有做教师这个行业的专业伦理,以教师的专业标准来要求自己。树立专业理想,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同时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使自己更胜任于教师这个职业。

赴华师大学习心得体会 篇2

一、看见:思考的力量

研修活动第一天, 我们聆听了刘濯源教授的《基于“思维可视化技术”的教学效果提升策略》讲座。他讲课思路清晰, 实例生动, 语言通俗而幽默, 讲座内容信息量大, 密度高。他言简意赅地指出教育改革思路与应试教育现状, 随即层层深入地揭示出优差生之间出现差距的根本原因, 进而展开讲述思维方式与教育教学的层级关系, 最后讲解思维导图的作用及正确的绘制方法。

印象最深刻的, 是那一张张神奇而充满智慧的思维导图, 无论是英语语法、数学公式还是生涩难懂的文言文, 都能在思维导图的指引和帮助下, 化繁为简, 轻松把握, 真让人不得不惊叹智慧的力量、思考的力量。

二、体验:行动的魅力

第二天上午, 我们来到美丽的上海市青浦区华新中学参观学习, 聆听上海市特级教师关景双的《主题式研修活动》专题讲座。

在近三个小时的讲座中, 关老师自始至终都是以站立的讲姿进行的。他饱满的激情、睿智的语言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与我们分享了如何做“主题式课例研修”的方法。“课例研修”是一种重要的行动研究方法, 通过课堂教学, 采用课堂研究的方法与技术手段, 进行持续学习与持续实践。课例研修可以让教师养成一些研究型教师的专业素养:悉心观察、善于学习、勇于实践、勤于反思。这样的打磨可以让我们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上越走越远, 越走越宽。

关老师提到, 这个研修活动他已经进行了数十年, 而且还准备继续研究下去。对比关老师, 我们的许多课题研究都是两年, 最多三年就匆匆结束, 很多研究都是流于形式、敷衍了事, 我们真的要向关老师多学习。“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只有拥有这样执着的研究精神, 沉下心去, 付诸行动, 才能真正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三、迈进:课改的洪流

如果要问我本次研修活动对我影响、触动最大的, 那无疑是著名基础教育大家钟启泉教授的讲座, 钟教授是一名和蔼可亲却又不乏锋芒与个性的学者, 精神矍铄, 谈吐高雅。他的讲座既促人深思, 又催人奋进。听他的讲座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好多我以前一直感到疑惑的问题都得到了解答。

钟教授说:真正的教育不是关注孩子的成绩, 而是关注孩子的发展, 教育要教会学生学会关心、关爱、关切、关联。要发展学生的智慧, 更要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针对当下一些不良的改革风潮, 钟教授更是毫不留情、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下教育改革的“三股妖风”和“三种乱象”, 也让我们真正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课改。

钟教授还说:好的学校不是没有问题的学校, 而是敢于挑战的学校, 好的老师不是没有问题的老师, 而是敢于挑战的老师。课堂变了, 教师变了, 学生才会变。是啊!那就让我们在大师的指引下, 迈进这场“静悄悄的革命”的课改洪流中吧!努力创设一个平等、自由、公正的课堂, 化信息为知识, 化知识为智慧, 化智慧为德行, 做一名勇于课改的弄潮儿!

赴华师大学习心得体会 篇3

关键词:乡村英语;赴港学习;心得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238-01

在2014年12月5日到12月10,来自不同省份的30名乡村英语老师在魏老师和陈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由清华伟新杯组织的乡村英语教师赴港学习活动,很荣幸的获得了赴港学习机会,在有着东方之珠美称的香港学习生活了六天。在这紧张、充实而又快乐的六天里,培训的内容给了我教学上很大的帮助,听了香港名师的指导,亲身体验了一些活动,让理论联系了实际,使得我更深刻、更透彻的领会了如何更好的进行英语教学我们还学到了英语教师有待提高的东西,包括教法,授课方式,以及评价学生等等,都是让我们大开眼界的,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在这次培训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感受和成果!。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重新认识了自我

首先,香港学习期间,各位教师们的英语专业知识与教育教学水平深深地触动了我,他们的尽职与敬业感染了我,从他们每位老师的身上都能感受到温暖和热情,这给我们三十个学员中的每一个学员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加强学习,善于学习,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是很重要的,而且我们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一步一个脚印。她为我们详细讲解了英语口语的使用环境,让我们认识到自身水平的差距,通过观看优秀的教学片断,我学到了很多好的教学方法,相信下学期我会将之用于教学之中的

二、培养学生对所学学科积极的情感和态度

通过将香港教师的英语课程教学模式与自己的进行比较,发现香港老师是把培养学生对所学学科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放在首位。他们会创造性地利用各种策略培养学生的兴趣、信心、策略和习惯,并且特别注重小组合作,这点是最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而我以及我们地方的大多数英语教师是把对学生的语言技能的传授与训练摆在了首位,这也导致年级越高学生学习起英语感觉越困难。因此,在以后的英语教学中,我将汲取香港教师们的经验,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态度,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参加香港教师的英语课程教学的学习,使我的思想有了一个新的转变,作为一位英语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英语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品质,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在问题面前要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在学习英语的道路上成为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这样学生会对英语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

三、对英语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听香港妇女会中学教师的一节精彩授课以及她耐心的指导,亲身体验了一些活动,我对英语课堂教学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英语课应该以语言为对象,强调以任务入手,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这个就是知识点,就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总体目标上注意兴趣,体验成功和培养自信;在教学模式与方法上注重参与实践。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听、说、读、写、译的教学技能,这给英语教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明确了作为一名合格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让我开了眼界。老师课堂教学技巧娴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给学生创造了动手操作的环境和条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做了煎鸡蛋,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愉悦了课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了提高

通过专家教师的精心讲解,让我了解了如何较好的进行英语的听、说、读、写的教学,我们的英语教学法让学生有较沉重的压力,而不会感到学习的快乐,事实上每一项能力的教学都可以教得非常有趣。优秀教师的做法让我很受启发。很多时候我们的学生不愿开口说英语是因为没有安全的语言环境。因而,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首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的语言环境。在安全的语言环境中,教师注重交流的内容而不是词汇和语法的正确性。利用自我纠错能力,学生在不断的交流中就能提高听说能力了。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中,学生的口语能力才会不断的提高。

五、注重课堂渗透德育教育

我们不仅是一位英语老师,还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各授课教师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更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注意发展情意和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态度、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各项学习活动中去。使学生既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又能培养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课堂上教师多用英语激励性语言,表扬、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使他们怀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英语的活动中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能在课堂结束时利用作业、调查报告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升华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效果突出明显

六、自身英语教学能力的提高

这次培训,领导、老师根据我们学员的实际情况,给我们安排的一些提高自身英语教学能力的课程,让我们学习了以前未用过的教学方法;还有辩论课,外教准确的发音让我们佩服,他对每个教学方法的应用让我们对领会在心,让我们感受了标准的英语教学活动,掌握的了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在这一周里,我们不管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技能,都有了很大进步。

赴华东师大学习交流心得 篇4

兰铁三小 崔元梁

一、赴华东师大高端培训之前自己的状况

参加工作近二十年了,已经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的积累,和一些教学方法的总结;随着教龄的增长,切实的感到了自己的停滞,困惑也越来越多,教学越来越机械,不知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更不知该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想:这便是所谓的“瓶颈”了。

二、华东师大高端培训对自己学提高的意义

兰州市城关区骨干教师赴华东师大高端培训恰如一场及时雨,是我的“瓶颈”的突破有了可能,带来了希望,正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次培训极大的开阔了我的眼界,见识了先进的上海地区的教育,既看到了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发达地区对教育的叹为观止的投入:也看到了上海的教育人对教育的去身心的投入,和他们工作的细致和认真。极大的建立了我对我们兰州市城关区教育的信心,鼓舞了我在教育战线上继续前进的斗志。

在上海的半个多月的时间,我我的感觉就是恨自己的脑容量有限,每一个场景,每一场讲座,都是我所急需的,都能和我形成共鸣,带来启迪。我如一个饿汉扑在面包上,疯狂的吸收着各名校在教育实践中总结的经验,以及各位华东师大的专家理论研究的养分。

三、赴华东师大高端培训的心得

这次赴华东师大高端培训的内容有两个部分组成,一是赴上海各知名中小学参观、考察、感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各校的经验做法很多可以借鉴。二是听取各位华东师大的专家、教授理论研究的成果讲座。各位专家、教授理论研究的成果也与我平时积累的经验方法形成共鸣。与专家相比,我们平时也积累了很多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在教学工作中也有很多的想法,可是不能总结、提高形成理论,这是今后需要努力提高的地方。

1、深入挖掘,建设自己的校园文化。这次赴上海各知名中小学参观、考察感受最深的就是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每个学校都是整合了自己周边的资源,合理定位,形成适合自己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又反过来促进学校各方面的发展。再来看我们的学校,很多也有自己的特点、特色,可是我们的特色大多只停留在表面,没有人家挖掘得深、开发的广、工作做得细致。如曲阳四小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科技教育,2、正确分析了自己的生源情况,系统的形成自己的特色。我们的学校做特色跟风现象比较明显,今天流行这个就做这个,明天流行那个又改做那个。上海的这些名校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数十年就做一个特色,时限很长,做得很细致深入,形成了自己的系统。如华东师大附属东昌中学十数年

来就一直做自己的赏识教育,从根据自己学校周边的社区背景(老人多、下岗多、外来人口多),以及学校的变化、生源的变化(单一类型——多类型)来正确定位做赏识教育,到多年以来形成的一系列的关于赏识教育的方法、办法。以至于形成一个系统的课题。

3、实事求是、深入本事做教育。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更应关注教育的本质。即如何把一个具有“动物性”的人通过教育和引导而使他成长为一个“正直的”、“善良的”、能判断是非并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则是教育的全部真谛之所在。应坚持教育“育人”、引导德性发展、培养健全人格的核心原则。换言之,任何繁荣国家、促进经济乃至个人成才的目标都只是教育的“附加价值”而不是教育的“本有之意”。因此必须对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作出深刻的反省,以确保教育不被任何功利的因素牵着鼻子走。从小的反方面讲,我们应关注课堂的本质。即学生的参与度、问题的有效性、有没有生成的资源、有没有探究的过程。而不要被一些形式的多样和虚假的繁荣所迷惑。关注课堂是否有效和高效,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是否有促进,对学生的能力是否有提高。

总之,华师大两周多的学习,让我们看到了教育最前沿的状态,教授们的高屋建瓴的讲座,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引发深深的思考。“汝果欲作诗,功

赴东北师大附中学习考察汇报 篇5

第四中学 魏红薇

2010.12.11---2010.12.17在教育局,进修校的沟通与组织下,我们一行43人参加了东北师大教务处、东北师大教育研究院特为林甸教育组办的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学习考察活动。在一周的学习时间里,且不说在寒冷的隆冬那温暖如春的住宿、营养丰富的餐饮、学习路途中的车接车送、专人陪同,每到一处的醒目横幅或电子屏的主题欢迎词让我们感动,而每到一校的办学条件、硬件设施让我们惊叹,各位专家校长的办学理念、管理措施、操作方法更让我们羡慕不已!这寓意着林甸教育局进修校领导在东北师大教务处领导心目中的地位,以及林甸教育未来的发展,此次真是不虚此行。从我们的所听、所见、所闻,沉淀了我们许多所获、所思、所悟,如果我们在此基础上再研、再议,结合我县本校实际,将适合的理念,具体做法运用,将起到它山之石攻我之玉的效果,势必积淀成我们今后的管理经验。受进修校之命,让我代表初中学员给全县中学业务领导进行一次汇报,我只能从命。

一、重点介绍所听、所见、所闻;

二、我们的所获、所思、所悟。

一、重点介绍:

这几天里,我们参加了一个开班仪式,聆听了东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于伟博士的《什么是教育》的讲座,东北师大附属中学校长李桢的《立足自主发展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探索》的报告,东北师大附小校长熊梅博士的《开放性,个性化办学实践探索》报告,东北师大附属初中校长李颖的《生命教育与学校课程改革》的报告。我们还实地考察学习了东北师大附小、二附小、三附小,东北师大附属初中明珠校区,东北师大附属中学净月校区的校园文化,以及校风,教风,学风。在三个学校里听了几节别具特色的课,东北师大附小的创新团队科研项目结题汇报课--道德课;附属初中的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课“图形旋转”曾经参加天津大赛的数学课,语文校本课,“戏剧舞台,梦想盛开”,政治校本课“中学生着装礼仪”;附属高中的一节常规语文课,化学活动课。在这里重点介绍几个方面:

(一)关于师大附属初中简介

东北师范大学附中学60年的历史,2003年,东北师大附中初中部整体迁至新校区(明珠校区)相对独立管理。这所学校是一所民办学校,与大连万达合办,承担师大子女、学区学生以及一年八千的择校生。具有国内一流、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现有6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866人,教职员工247人,专任教师191人。其中硕士学历97人、博士学历3人,高学历占专任教师52%,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省市“十佳教师”、教学新秀占专任教师64%。现任主管校长李颖教授(博士、特级教教师)。

(二)关于附中初中校长的办学理念:三位女校长都是在激烈的竞选、竞聘中脱颖而出。着重谈谈师大附中初中:2003年,初中迁移,面临三个挑战:品牌的挑战,地理位置的挑战,管理队伍、骨干教师匮乏的挑战。新迁的地方当时是最南端,没有建筑学校有没有品牌好的老师管理者又少。李颖校长以对教育发展的前瞻理性和对教育内涵的深刻理解,凭借着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以及对教育内涵的深刻理解,向全体教职员工提出“打造东北师大附中初中部品牌!”的目标,提出了具有鲜明素质教育特色的办学理念——“生命教育”思想,并依托现代化的办学条件,系统建构了多元立体的“生命教育”教学体系和学校德育范式,探索出一条素质教育的特色之路,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赢得社会的普遍赞誉。

1、生命教育的内涵:

在尊重生命生长规律的前提下,唤醒人的主体意识,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学

生得到体验,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其实就是东北师大的尊重的教育。全人的教育,素质发展的教育。

2、生命教育理念下的课程改革

(三)关于教学

教学策略是:

低起点:以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为起点。小台阶:倡导降低难度,循序渐进,拾级而上。体验成功:让学生在教育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建立成长的自信。促进发展:启动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发展。

教学原则是:

激发学习兴趣,创设灵动课堂,培养思维质量,促进生命发展。图片在生命教育理念指导下,构建了有生命力的课堂,多样化的课堂,体验式课堂,生成性课堂。

多样的课堂:既反映在学校课程的多样化、学科特色的多样化上,也体现在教师教学风格的多样化上。13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色。美厨工坊、创新空间、礼行天下、光影剧场、墨香雅室等一系列别具特色的功能教室,《家政营养学》、《舞蹈》、《礼仪修练》、《机器人》等校本课让人印象深刻。

体验式课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参与知识的建构,亲历实践过程。创设体验式学习空间:

(四)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图片

1、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改造

2、校本课程的精细化发展。

(五)关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图片

(六)关于德育图片

1、读书熏陶

美德读本、哲理读本、中学生成长读本(生存故事、美德故事)中学生魅力阅读

2、校园文化影响

3、学生社团引领

心理健康协会、计算机协会、“未名”文学社等

4、班小会教育

5、各项德育活动

班级星级评比、主题教育、艺术节等。到了初三,作业、练习册铺天盖地的压来,人人都要历经,如何让初三变得更有意义,回首两个月的行为,引领学生变苦为乐,让初三更快乐更有意义的,开展一些活动 对孩子是放松又是引领生命教育促进学校发展,办出了特色,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学校打出了品牌。

(七)师大附中实验校:图片

地点在净月区。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一个学校。实验校区无论是建筑还是室内装潢都非常气派。特别是舞蹈班和美术班展示的成果真令人赞叹。这的高考成绩,特长培养都相当厉害。我们参观了整个高中初中的圈楼,三楼舞蹈班在排练,据介绍他们舞蹈特长班经常给国内外大型汇演伴舞,四楼,整个走廊都是学生的字画作品,参加画展获奖不计其数。特长班由原来的没有基础招生到考试招生,一般人进不来,每年都招几百学生。

二、反思与启示

一周的时间我们参观了五、六个学校,虽然说是时间短,但是他们创新的办学理念、特色的育人模式、人性化的管理方法所折射出的光辉足以照彻每个人的心扉。接下来我就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而表达一下自己的所感:

(一)理念正确重要,达成共识、坚定不移地落实更重要。

我认为:一个正确的理念一旦达成共识,并坚定不移地渗透到学校各层面,各环节、各细节中,学校的美好蓝图就应该是在眼前而不是在心中了。这几个学校校长所做的报告中,尤其熊梅校长在谈到办学理念的形成时,我感触颇深,她提到:刚任校长时,一次去日本考察,看到日本学校办学情况,学了很多先进的理念。回来后,便萌生了“开放式,个性化”办学理念,心中有了思路,要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在道德上自律,学习上自主,生活上自主,身体上自强。一次一个台湾人对她说:国内上课看老师怎么表现,像过电影一样,学生主体地位根本没有发挥出来,应该把时间,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会的老师为什么要讲?这给她很大的启发,她于是在2001年正式提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并拿到班子会讨论达成共识,并写入“十五”发展规划,接着就这一设想申请科研立项,最终被确立为省“十五”重点课题,付诸实践进行科学实验。无论是熊梅校长“开放性,个性化”办学理念,李颖校长的“生命教育”理念,还有实验高中“尊重的教育”理念,这些高瞻远瞩的办学思想,都是“以人为本,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负责”的办学理念,是极其正确的办学理念。再举例子,我们来到东师实验高中,副校长韩爽(常务后勤行政工作)在给我们介绍学校时说,师大附中实验高中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尊重的教育”,教学上强调有效、优效的,德育上提倡和谐德育,后勤倡导人文后勤,都是以“尊重的教育”为指导,进行着各层面的工作。由此可见,正确的、创新的、科学的、实用的、先进的办学理念对于成就一所名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上上下下达成共识,坚定不移地落实更重要。应该说先进的理念引导人,科学的理念培养人,创新的理念塑造人。几个学校之所以成为名校恰恰就是源于他们具有自己特色的办学理念啊。

反思:

现在我们各校也许不缺办学理念,但关键是企业管理所研究的执行力的问题。有了正确的理念,能上下达成共识,狠抓落实,一个学校才能办出特色,办出品牌。这里成长的学生才有后劲,才有成功的未来。

(二)科研引领、制度保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从三个校长的报告和实地考察中我发现。这些学校发展的好,能脱颖而出,还在于注重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并配以相应的制度保障,从而助推教师的专业发展。李桢校长的“立足自主发展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探索”中,谈到用企业管理思路优化学校管理,将事半功倍。形成了一整套的制度保障。如:建立了立足于自主发展的课程改革制度,建立了立足于自主发展的教学管理体系。建立了立足于自主发展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这里形成六个科研专案);关注多层面的教师需求,对教师分层培养,校内:四个层面:学科新秀,学科骨干,学科标兵,学科首席教师。校外:特级教师,省级学科到头人,省级骨干,市级骨干。实行分级管,激发个体发展的内趋力,多元评价,创设自主发展的平台,教科研平台,设立学校管理制度,成果认定制度。

给我的启示是:有科研引领,制度约束,教师怎能不进步?现在“十二五”到来,我们要把握好十二五课题立项契机,号召教师用科研引领教学,用科研指导管理方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这几个学校的文化氛围很浓,小学好于初中,初中好于高中,这是一种隐性的教育文化,他们利用校园文化这一阵地,积极的表现他们的校容校貌,充分挖掘这一具有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他们分别把学校的历史传统、办学理念、指导思想、育人模式、行为规范、精神风貌、学术氛围都凝练在校园文化的展示中,并结合实际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重要阵营和辐射源,对提升学校精神实质,展示学校精神内涵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几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浓郁有实际。例如:我们在中午休息时,我和二中刘校长进行了走访及观看,附中初中文化长廊三个年级各不相同,和学生交流谈到,每月一个内容,初一,去军营训练的感受,初

二,上海一行图片与放飞的理想,初三是规范化要求等等。图片:初三年级、杰出学生、优秀学生干部5434图片、作为党员我想承诺

5433、常规养成三字经5223。从整个各校的文化氛围来品析:这几个学校的文化建设内容不单单是丰富,更总要的是有使用价值,这也给我们以启迪。校园文化不要仅停留在精神层面。

(四)开发校本课程,让课程延伸,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课程改革要求,课程三级管理制度,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师大附中开发的校本课程采取的方式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改造,就是在生命教育理念下研究学科教学的有效性,结合本学科能力培养重点对国家课程进行重组,例如:语文学科,4+2模式,每周进行六课时,其中4课时进行国家必修课教材的教学,2课时进行语文学科能力培养。语文学科能力包括:书法练习、戏剧表演、演讲口才训练,、阅读写作。英语学科5+1,周课时数少的学科采取专题嵌入式的方式,政治:情景模拟,礼仪修炼课程嵌入,生物:家政与营养学课程嵌入,在附中的功能教室(光影剧场)我们听了一节语文校本课《戏剧舞台、梦想盛开》,初二20班的50多人全部参加,共演了五个舞台剧《赞美诗与警察》、武林外传之亚运网通版《同福客栈》、同题异构剧《送礼》、《中戏招生现场》、《范进中举》、《大学迎新晚会》,塑造了不同版的角色。剧种丰富,古今中外,无不涉猎。最让我们称奇的是学生的台词,完全是他们的原创,有的是来自网络,有的是源于广告词,更多的是学生自己智慧的展现。整个表演过程,学生的语言可能略显稚嫩,表情可能略显羞涩,情节可能不够连贯,但是台下老师的笑声和关注却贯穿始终。有些是对学生台词的共鸣,有些是对学生表演的称赞,有些是对学生智慧的钦佩。——看得出学校是真正地在搞生命教育(这是明珠学校的办学特色),因为他们把学生对人生百态、社会万象的认识自发的进行表现,每个孩子的脸上都绽放着创作的幸福和满足。

他们的语文4+2模式就是每周4节国家课,2节课外拓展(校本课),据老师介绍,初一朗读,初二戏剧表演,①看录像,学戏剧知识;②编课本剧,情景剧表演;剧本学生写,学生改,教师指导,台词、台位、语言,全班表演,所有同学都有机会,平时表达不流畅的同学也得到锻炼,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合作沟通能力,写作、信息交流能力

启示:

①这种国家课程校本化改造的方式及嵌入式方式进行开发校本课程的做法是值得学习的,这是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的做法,在当今乃至今后职场竞争激烈情况下,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未来。

②我们现阶段不少学校也开发了校本课程,例如:四中,在04年我们也是以国家课程拓展延伸的方式开发了《语文方阵》、《趣味数学》、《多彩物化生》、《英语广角》,但其它学科没有拓展,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训练,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还没有到位。

③我们要辨证地吸收他们校本课程实施的经验,实施既适合自己学生的现状,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校本课程,选好科目与时间度。例如4加2,我们的学生不行。

(五)教育教学管理精细化,对学生应试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在几个学校参观过程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他们的教育教学管理非常细、非常实,在各校长的介绍中得知,他们中考、高考成绩也相当好,成绩:师大附中初中,中考第一,百分之二十五是考上东师附中。600满分,593招收统招,900学生有百分之十是附中统招生,585招自费生他们过自费线占百分之四十,2010年师大附中高考成绩,2010年高考,东北师大附中高中,共有91人考入北大清华,其中毕业于初中部的就有33人,考入香港和国外前百 名校的学生共计88人,初中部的有36人。每年还要派出优秀学生参加大赛,如:2010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获得一金两铜的好成绩,并获得全国唯一的“未来工程师”单项奖。1

1月去菲律宾参加第七届“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国际总决赛,获世界亚军。

看得出,师大附中初高中学生有着极高的综合素质和极强的后续发展能力。这与学校的精细管理十分不开的。

看到的片断:

1、课表贴在外(门口),便于查课管理便于监督。

2、每周落实重点内容,学校教务处统一布置,目的性,任务驱动

3、规范书写展,卷子5268、5269(初三年级)督促作用

4、初三抽考满分学生榜5264、5265 激励作用

教学管理的规定性动作:

知识积累,早晨15分钟晨读,中午15英语每日读(我校一直用很受益,中考语文英语政治考得好有其原因,就是上次去附中学习得到的做法。)

集体备课改革,附中的集体备课介绍,课堂教学真正的以学生为本,附属初中,初宁宁的那节教学课《图形的旋转》,附属高中王瑞雪的语文课《兰亭集序》,共同的特点就是:教师角色的真正转换,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体现,整节课教师在引领、学生都在真正的思维,在相互思维碰撞中学生学习能力在提升,有的问题达到4、5个学生共同讨论解决,而不是教师急于给学生答案,他们的课呈现情况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分不开,给我们又留下了如下启示。

启示:

1、教学管理还要精细化,强行规定不可少。

2、教师的观念还应进一步更新,首先管理者的引领必须做到位。

3、给予学生应试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重视整体效应,实现整体优化。

4、课堂40分讲究落实,增加含金量,务求学生全体参与,学有所获,学有发展。

(六)德育活动实在化,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几个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很实在,非常在意对学生的做人引领,从整体的做人理念到校园文化氛围,再到思品课的改革,以及开展的活动,都体现了这一点。例如:

1、东师附小的图书室的管理:自由开放,无人监管,学生只要拿借阅卡,自己填写就可以借书,书从没有丢失,体现了一种“诚信”习惯的养成教育(我校诚信考试,无人监考试行)

2、思品课校本课程的嵌入:在附中初中的“礼行天下”功能室听了一节礼仪课:中学生着装礼,这节课既体现新课程理念,又感到特别实用,又对学生素质进行了内化。这节课由图片伊丽莎白二世出访中国穿着明黄色套裙引入,为什么穿明黄色套裙高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中学生穿什么样的衣服呢?引出中学生的着装礼仪,校内穿什么,校服---几幅图片让学生辨别,引出礼仪—校服的正确穿法,通过情景模拟园厅里的值周生来辨别校内学生穿着的正确性。校外着装礼仪,通过三个情境设计得出了中学生校外的着装原则。通过礼仪之星的评比,礼仪秀的走台,风采展示把整节课推向高潮,学生在欣赏美鉴赏美参与美中获得了礼仪知识,着装知识。整个课堂也完全渗透了他们生命教育的理念:从日常的着装禁忌、搭配、原则等方面对学生的生活进行指导和 现身说法,我想这比任何空洞、宽泛的说教更有力、更让人印象深刻吧!

礼仪课:他们已开了一个系列,如,课堂礼仪、校园礼仪、餐饮礼仪、交往礼仪、着装礼仪。我们下学期马上开。

3、活动中促养成:初中“人过无痕”的主题教育,二附小的养成教育主题月活动:“两队”评比栏

4、班小会坚持经常:初中12:45——13学校有一个统一的特殊的教育活动时间,班小

会,初

一、初二在这个时间里进行国内外重要新闻学习,讲教育故事等。

启示:

就是这些实实在在的德育活动养成了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了学生的素质。

(七)综合实践活动多样化,让学生视野开阔,能力增长。

师大附中初中开展了四种经常性社会实践活动。

1、社会道德实践:献爱心活动,抗灾捐款,环保清洁--

2、国防教育实践,把学生送到军营训练四天。训练军姿,参加模拟战场,体验军队生活。

3、去上海考察实践活动,五年间先后派出7000余人。每年都以班为单位派出优秀学生到上海,体验大都市的生活,4、农村社会调查,与农村结对子认识农作物。走入农家,体验农事,然后把农村与上海对比,写出调查报告。

启示:综合实践活动开展:

1、体现了办学者的观念与胆识。

2、确实让学生走入社会,体验生活,会起到丰富情感,提升能力的效果。

3、往往我们的一个安全问题就阻碍了一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能否也能根据我们本地的一些实际情况,探索一些切实可行的社会实践呢?

(八)差距与反思:

我们所到的几所学校都是民办学校,我们都有望洋兴叹的感觉。他们的资金、硬件设施、管理制度、用人方式都是我们无法比拟的。

例如:三方建校,在建楼时,校方、投资方、建筑方三方共同商量,可以以校方的意见设计。那么办学理念可以体现在其中,如附小、二附小、三附小都是一个理念下的设计,走廊一样,各室一样。

再如,民办学校的资金来源来自择校生,小学一年八千,入学四万八一次性交齐,中学初中一年八千,两万四。高中、幼儿园一年一万六。有的学校新一年要招收十几个班、还有二十几个班。

再如:招聘人员,初中有三分之二人员是近年招聘的优秀教师。高中全员招聘,对于教师的管理,实行结构工资制,即,档案工资加校内分配。打底工资,一线骨干七千、普通五千、教辅三千。

反思:这些都是我们望尘莫及的,相比之下,那的领导好当,教师不用扬鞭自奋蹄,反差如此之大,我们就要因时因地,找好我们的定位,学习他们的理念,软实力,采取我们的方法,领导就得靠自己的人格、学识、能力、方法、情感去影响、感化、带动老师一道前进。

结束语

市级骨干教师赴北师大研修心得 篇6

培训老师们操着一口地道的普通话,徐徐的为我们讲授教育教学经验,这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首都文化气息。

就在这个时候我的脑海中突然出现了一幅字画,朱红的纸面上遒劲的写着一个墨色的“文”字。

在这样的氛围下、我们齐齐哈尔市一百名初中骨干教师一定不会辜负这次北京之行,不负重望学有所成的归来。

在这些天的培训中,我们聆听了全国特级教师的讲座、示范课,也参观了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校训的北京101中学。我们的第一堂课的授课教师叫丁榕,虽已年近古稀,但将起课来神采奕奕,慈祥和蔼的面容,抑扬顿挫的语调,惟妙惟肖的表演,典型生动的案例给我们的课堂营造了轻松幽默的氛围,这就是可敬的丁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她付出的太多了,他用爱心编织着自己的教育智慧,秉承着宽容理解的理念营造着和谐温馨的教育环境。她让每个学生在学识和做人方面良性发展。学生们喜欢她,我们也喜欢她。显然作为一名教师她成功了,她收获了她的学生们对她的信赖。同样是教师,为什么她会成功那?而且还是如此的成功?在同事中,她的口碑好;在学生中她是大家信赖的“丁妈妈”。晚年时,学生

齐聚一堂为她祝寿,学生遇到重大事情都会想到她,伤心难过找她诉苦,开心快乐与她一起分享……

我想她的成功来自于她平时对学生行为的思考,她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她的成功更主要是因为定老师有爱心,她还知道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爱。她对学生的爱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60年代的学生,她给予温暖的爱;对于70年代的学生,她给予宽容的爱;对于80年代的学生,她给予理解的爱;对于90年代的学生,她给予尊重的爱,后来她对学生给予信任的爱。

爱是雨露,滋润干涸大地,爱是阳光,照亮阴暗的角落;爱是路灯,指引迷失的道路。

在丁老师的博爱、大爱下,她的学生快乐成长。我们的学生是不是也应遇见这样一位“丁老师”呢?

遇见这样的老师是学生的幸运,不是吗?以前我总是在心里暗想,我的学生遇到我这样负责任的老师真是他们的幸运!

作为班主任我狠抓班级管理,无论在班级学习、纪律还是在班级卫生方面我都做到一丝不苟。我想一定要为学生营造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才能取得好成绩。活动中我要让学生力争上游培养他们竞争、拼搏意识。在做人方面我通过班会、谈话等形式告诉他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我不仅这样要求学生,我也这样要求自己。所以放假了,我还在想这个学生存在的问题该怎样解决,那个学生是不是通过谈话激励会更优秀。

班级的成绩是优异的!可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我的学生不喜欢我!

学生有错误,我对他进行思想教育,他与我顶牛。我心里很是委屈,我付出了全部都是为了你们,你们怎么这样对我?

这次学习回来后,我醒悟:作为班主任要思考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爱。

现在网络发达,学生获得信息量大,学生接触社会较早,有一定的社交能力,但不够健全。现在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自理的能力差,所以我想,现在的孩子需要的是放手的爱。让学生去面对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教师适当指导,这样学生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会经历挫折,也会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只知道一味包办学生的事情,像一个管家一样命令、束缚着学生。这样势必会形成阶级对立,最后教师只会在学生哪里“劳而无功”。学生也不会良性发展。

再想一想,以前的自己真是“自以为是”。

爱是关切的眼神,发现学生的苦恼与快乐;爱是肯定的话语,激励学生更进一步地成长;爱是教育后的思考,寻找更有效地教育教学方法。

上海华师大学习心得 篇7

上海华师大学习心得

这次重新以学生的身份走进上海华师大校园,品尝了教授们精心准备的研修大餐,得益良多。

首先是来自哈佛大学的博士生王涛教授,他的课从故事讲起,通过中美教育的对比,结合课例的分析,让人深思。我印象最深刻的这么一句话——当孩子们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是我们的教育存在了最大的问题。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都会问孩子这样那样很多的问题,以为这样就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了,其实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倾听孩子们的问题,给予适当有效的帮助。既要有预设,更要肯定孩子的发现与思考,让孩子的每一次思维碰撞在我们的手中开出灿烂的花朵。

胡东芳教授的讲座注重实用策略的知指导,他告诉我们“所谓的研究就是不断地横切苹果,在大家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出人意表的横切一刀”。着让我们学会要打破思维定势,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我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加以解决。

什么事有效的教学?李政涛教授告诉我们教学要对准学生心弦的音调,从学生的缺失开始,从学生没有掌握的地方开始,既要明确我们要教什么,又要明确我们不教什么。这样我们才能为学生构建起开发中扎实、优美和温暖的课堂。

最后徐阿根校长则循循善诱,用顺手拈来的许多生动的例子为我们娓娓道来如何形成教师自己的教学特色。

赴延安学习心得体会 篇8

4月19日-20日,我有幸随学院一行30多人一起赴老区延安参观学习,登上了巍巍的宝塔山,参观了王家岭革命纪念馆、枣园、杨家坪革命旧址,亲眼目睹了新中国的缔造者们当时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一改变历史的精神力量,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两天下来,我终于明白,当年延安枣园的点点灯光,为何最终能照亮神洲大地;终于感悟了共产党能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最后革命胜利的精神源泉,对延安精神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受。

延安,我心中久仰的圣地。几十年了,只能从书本里、影视中、报刊上了解到它光辉的历史,看到它雄伟的身影,而今却能身临其境。在延安,我们参观革命旧址,瞻仰领袖旧居,追寻先辈足迹,……心灵受到一次次震撼与激励!

延安是中国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它本是一块平凡的黄土地,是中国共产党人改写了延安的历史。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在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在延安的土窑洞里,曾经居住过缔造了新中国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窑洞内那些简朴得让人难以置信的陈设,始终让人难以忘怀。毛泽东曾经住过的那间窑洞,与当地农民的窑洞没有任何区别,门窗是没有油漆过的陈旧的木头做的,窑洞内墙面剥落,靠窗的那张榆木桌的桌面坑洼不平,简陋的床也是榆木钉起来的。窑洞外面的院子里有棵树,树下有个石凳,还有架纺线的纺车。这间窑洞的旁边和下面,是周恩来、朱德和刘少奇等人的窑洞,这些窑洞无论外观还是内设都是一样的。以致蒋介石到延安时感到十分震惊,面对破败的延安小城和这些近乎原始的窑洞,他无法想象毛泽东何以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保持着旺盛的斗志,有效地指挥着他的军队在全国的战场上与政府军对抗,并且能在这样的桌子上把文章写得既尖锐犀利而又文采飞扬。

延安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当时的延安也有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等不利方面,而且承载着沉重的历史负荷。面对国民党的封锁,毛泽东同志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部队战时作战,闲时种地。多年下来,红米饭,南瓜汤不但没有将根据地军民饿垮,反而成就了延安军民的铮铮铁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并最终用血肉之躯,驱动了中国工农革命的隆隆战车。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延安时期就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治,廉洁的政府”。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延安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用实事求是来概括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在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党的旗帜上。实践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这是我们党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关键。

枣园依旧在,杨家岭犹存。延安之行,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最生动的党性教育。延安之行坚定了我的信仰。延安精神是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延安之行归来,突然有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学习延安精神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现在才刚开始。要好好学习中国的历史,学习党的历史,学习党的一些基础理论,同时要学习一些新的方针政策,新的事务,与时俱进,用知识和文化来武装自己!

上一篇:我的新面貌下一篇:毕节市2012年度在职干部理论学习考试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