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城镇化路径的探索(精选8篇)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必须着力推进经济转型和实践创新
城镇化,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战略,堪称扩大内需、推动增长的强大内驱力。“十二五”期间,城镇人口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从2010年到2020年,中国将有约2亿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在经历了滞后城镇化和城镇化加速阶段后,中国城镇化进入到与重新工业化阶段相适应的城镇化基本实现阶段,新型城镇化的创新实践面临怎样的现实局面?
朱铁臻(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教授):关于城镇化,学界的认识并不完全统一。有人认为城镇化主要是发展大城市,还有人主张城镇化主要是发展中小城市和中小城镇。我觉得,城镇化要“大”“小”并举,相互结合,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有主有次,使之起到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
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国际间则表现为区域性的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在国家内则表现为以大城市、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城市带以及城市之间的区域性合作,表现为城市空间向区域空间转化的特征,传统的城市体系发生着不断变化。总体来看,城、镇、乡要统筹兼顾,从各地的发展实践来看,哪里的县域经济发展得好,哪里的城镇化步伐也就越快。这些年以来,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很快,关键是要考虑城镇化的质量,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一定要和农民增收致富,一定要和县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协调发展相配合、相适应。
搞好科学规划是推进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关键,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必须着力推进经济转型和实践创新,要以实践创新来提升内涵和质量。
肖金成(国家发改委国土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众所周知,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制度由来已久,直到现在还是没有消除,在某种程度上还被强化,而且有继续被强化的趋势。城乡统筹就是要消除二元结构,消除城乡分割的状况,实现城乡一体化。从总量来看,到203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或将超过10亿,这意味着农村人口将只有5亿多。进城的5亿农村人口中,如果有一半的人口退出宅基地、承包地,估计能退出一亿亩以上。所以,我觉得城市的建设用地应该够用,因为农村的土地使用是非常粗放的,不住人的农村住宅用地就可以转变为耕地。从这个角度上讲,城镇化只会导致耕地的增加,而不会导致耕地的减少。很多学者,不是从动态的长远角度去看,只看到城市郊区大量耕地被占用,却没有看到农村已经没人了,或者将近一半的人口已经离开了农村。未来20年,存在着双重占地的问题,进城的农民住在楼房里,占了城市的地,同时他在农村的地没有退出来,这就是一个双重占地。但未来总有一天,他会把农村的宅基地退出去,退出的宅基地可以恢复成耕地。县域经济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工业化是带动三化协调发展的龙头。在中国经济积极寻求增长方式转变的历史进程之中,县域经济作为中国城镇化发展和内需驱动的主角,如何在转型升级中实现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孙久文(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县域经济本身也是一种区域经济,这种区域经济可能是比较特殊的区域经济。从县域经济原有的性质来看,确实是一种农村经济、农业经济,早期的县域经济就是这样。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农村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县域的经济要素构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看,县域经济正从农村和农业的经济体向综合性的经济体转化。在一些县域的发展中,非农产业正在逐渐取代农业的主体地位,尤其是东部一些县,基本上都是以工业为
主体的产业结构,工业占到50%多一点,服务业大约占30%,剩下不到20%是农业。在这样的状况下,县域经济的主体性质已经发生变化了。
肖金成(国家发改委国土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县域经济是在一县范围内以农业为基础,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导,以城镇为中心,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的综合经济体系,既是国民经济体系的基础和关键环节,也是和中国将近60%的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系统。县域经济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综合来看,县域具有一个区域中心或小范围中心的战略地位,它和小城镇、农村的关联非常紧密。此外,县和中心城市的关联也非常紧密。根据一位德国经济学家的研究,县是中心城市下一级的二级城市,小城镇实际属于三级城市。所以说,一个区域的发展,如果构建了合理的体系,城市发展相对来说就是健康可持续的。否则,如果把中心城市搞得规模庞大,并与广大农村和一些偏远小城镇构成割裂,这样的体系设计就非常不合理,县域经济的产业发展必然会受到很大影响。现在我们常说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是从中心城市到若干小城镇的链条。如果城市体系构建不起来,产业链就很难形成,县域经济也就难以发展。
朱铁臻(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教授):中国地域广阔,各地条件千差万别,因此,县域经济发展不可能也不应该只是一个模式。改革开放初期,江苏、浙江两省的县域经济发展很快,当时,浙江的经济总量70%是靠县域经济。西部、东南沿海地区虽说也都很重视县域经济发展,但是发展模式、发展条件等却是大相径庭。由此而言,城镇化的推进与实践,必须高度注重模式创新、实践创新,不能照抄照搬、简单复制。
很多人一谈到县域经济,就认为是搞农业经济、农村经济。实际上,县域经济是内涵丰富的区域经济形态,不光是农村经济,尤其重要的是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与推进城市现代化结合起来,城乡融合、城乡统筹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突出特色。
陈耀(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研究员):“十二五”期间,国家肯定还是要积极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中央提出加强主体功能区的建设,就是把全国的国土空间划分成三大类型:城市和工业、农村和农业、生态空间。县域经济多属于农村和农业的范畴,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特别是农产品生产废除农业税以后,农业基本上不提供税收,相对而言,农业处于劣势地位,县级政府难以依靠发展农业来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所以,县域经济的突破不能仅靠发展农业,中国的百强县,或者说是比较富裕的县,绝大多数都是工业强县。壮大县域经济,提升县级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必须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产城融合:推动产业化与城镇化协同发展
在经历了滞后城镇化和城镇化加速阶段后,中国的城镇化进入到与重新工业化阶段相适应的城镇化基本实现阶段,城镇化发展的理念创新、实践创新如何全面推进?
周天勇(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教授):综观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县级市和大中城市明显不同,表现在三个方面:县级市的财政实力一般比较薄弱,难以有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县级政府经济运作的能力比大中城市弱一些;城镇规模通常比较小。华夏幸福基业的“产业新城”发展模式适应了这一层次的城镇化、工业化需求,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大问题。
城镇化过程中,一些体量较大的产业园区,也在从工业园区向新型城市转型。城镇化会遇到很多现实问题,比如“钱从哪儿来”、“人到哪儿去”,产城融合有效解决了这两个重大的现实问题。
肖金成(国家发改委国土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在开发区的投资运营建设过程中,先期投入至关重要。现在有的地方政府想做大、做强开发区的发展模式,往往把开发区的体量搞得很大,但由于财政资金薄弱以及自身经验欠缺,通常在招商引资、园区规划方面力所不逮。
我参观过华夏幸福基业投资、开发、运营的工业园区,他们的实践模式,有人称之为“产业新城”模式,有人称之为“产城融合”模式。我一直主张,投资体制也应改革创新,建议在各新区成立新区开发投资公司,省市县财政分别出资,作为相对独立的投资主体,负责基础设施的投融资业务。华夏幸福基业的实践,既为招商引资搭建了专业化的平台,同时也在根本上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企业被吸引来投资,把产业带来了,自然也就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也因此,“人往哪里去”的问题就解决了,城镇化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孙久文(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实现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双轮驱动、双向提升,这是产业新城的核心诉求。过去的10年,固安县财政收入增速年均40.7%,跃居廊坊市11个县市区首位。以河北固安县域经济发展为例,通过10年的产业新城建设,固安产业结构由钓具、滤芯、塑料等传统产业跃升为电子信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和汽车零部件产业,从农业县一跃而成京南产业高地。
坚持产业为魂,以项目建设引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不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各类配套的发展,不断改善新城环境、居住条件以及生活配套,让居住在这里的人安居乐业。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可以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城市化以及“人到哪里去”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好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大有前途。在中国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虽然普遍的共识是大中小城市并举,但是近年以来,国家重点发展的主要是大城市、特大城市,小城镇的发展和中小城市的发展颇受忽视。未来20年继续推进城镇化,可能还有至少4亿人要从农村进入城市。产城融合发展模式,正好顺应了城镇化发展的大潮。
产城融合,存在二产、三产融合的问题,产业之间首先要进行融合,然后才是产业区、商业区和居住区在空间上的深度融合。二产、三产的融合为我们描画了未来发展的模式:原先我们做一个产业区,就是盖厂房、搞工业,二三产融合之后,除了工业,还有很多土地可以用于从事第三产业。在产业的发展过程当中,加工制造业也会不断地第三产业化。
陈耀(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研究员):传统意义上的城镇化,主要是两个集中——产业集中、人口集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合理引导人口流向和产业转移,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产业和城市要融合发展,产业和城市要互动发展。城镇化、工业化要同步推进,就是说要产城融合,产业的发展和城市的支撑相互促进。
华夏幸福基业在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以及实现城镇化发展方面所进行的尝试具有如下两个特点:
一是本着“发现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的园区开发原则,整合全球资源,科学定位园区发展策略。通过产业规划、空间规划以及科学分析,为区域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发现区域价值。通过对生产、商务、生活、金融、产业促进、政策等的全方位研究,创造区域价值。通过强大的产业招商能力,品牌塑造能力以及客户服务能力,有效传递区域价值。
二是提出了产业新城、产城融合的概念。产业化是城镇化的依托,园区是产业发展的平台与载体。
园区面积通常比较大,园区已经在事实层面成为县域、城镇的一部分,承载着相当一部分的居住功能,也有一部分的社区管理功能,如果没有城镇化的发展来做支撑,产业发展、城市升级很难和谐统一。500余人的专业招商团队和横跨多个行业的企业客户数据库,对入园企业实行全程无忧的管家式服务。以固安为例,截至2011年底,园区累计签约入园企业266家,累计签约投资额347.24亿元。企业进来了就会产生就业,就会吸引人口集聚。随着人口和产业的兴起,相关城市的配套设施、市政建设,以及围绕城市居民和产业的整体配套就带动起来了。
产业新城是以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建设的区域开发模式,体现产业和城市协调发展、双向融合的理念,其形成路径是通过产业园区化—园区城市化—城市现代化—产城一体化,实现产业与城市的匹配和融合发展。产业新城模式既继承了传统园区的优点,又弥补了其不足。产业新城实施的理念是“以产带城,以城促产”,实现产城融合。推动经济发展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多功能的“生产、服务、消费”等“多点支撑”城市型经济转型。
1.1 城镇化发展阶段的一般规律
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随经济发展一般可分为初期阶段、加速阶段和后期阶段。
初期阶段:属于前工业化社会,城镇化水平低于30%。区域经济联系单薄,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城镇人口增长缓慢,发展时期漫长。城镇的发展以小城镇发展为主,体现在城镇空间分布上,城镇的发展处于“离散阶段”(低水平的均衡阶段),城镇分散孤立,没有核心结构,缺少大中城市。
加速阶段:对应于工业化社会,城镇化水平超过30%。区域经济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上升,第一产业的比重持续下降。人口和经济活动迅速向城镇集聚,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镇空间分布处于“极化”和“扩散”阶段:一方面,城市的地域和人口规模大幅度拓展,中心城市职能不断强化;另一方面,由于城市的轴向扩散,带动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城市又体现出“扩散”的特征,并开始出现城市密集地区乃至大都市连绵区。
后期阶段:城镇化水平达到60%~70%以后,区域生产力得以均衡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占主导地位,较高层次的信息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占据经济主体。城镇发展处于高级均衡阶段,城镇人口比重增长趋于缓慢乃至停滞。城镇空间分布上呈现高度的网络化,整个区域成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城镇化地区,并开始出现郊区化和逆城市化。
1.2 广西城镇化已经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截至2009年底,广西共有地级市14个,县级市7个,县(自治县)68个,乡镇1126个,其中建制镇702个、乡424个,人口5092万。自2005年到2009年,全区城镇人口由1656万人增加到1996万人,城镇化水平由33.62%增加到39.2%,GDP由4075.75亿元增加到7700.36亿元,人均GDP由8788元增加到15923元,广西城镇化发展真正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
2 广西城镇化进程的特点
2.1 中心城市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和引擎
近年来,广西通过突出发展特大、大中城市,使南宁、柳州、桂林等区域中心城市在全区社会经济及城镇发展的龙头作用逐步显现,城市规模不断扩展,辐射作用不断增强,强化了中心城市对产业的集聚功能,成为广西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和引擎。截至2009年底,全区拥有特大城市2座(南宁、柳州),大城市1座(桂林),中等城市7座,小城市23座。这些大中小城市占全区89个市县的37%,但其集聚的总人口、城镇人口、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却分别占到全区总数的62%、76%、65%、58%,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得到明显增强。
2.2 城镇化水平与全国仍有差距,地域城镇化发展不平衡
2009年全国城镇化水平为46.6%,广西城镇化水平为39.2%,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且远低于东部发达省市。从广西区域内部看,桂中、桂东、桂南地区由于区位优势、工业化程度较高等因素,城镇化推进得以加速,城镇化水平较高;桂西北地区由于历史原因等因素,城镇化推进仍然较为缓慢,城镇化水平比较滞后。
2.3 小城镇职能分工不明确,县城拉动带动能力不强
广西的城镇经济实力仍不够强,除南宁、柳州、桂林等中心城市之间有较明显的职能差异和互补关系外,大多数城镇,尤其是小城镇的职能均存在较大的趋同性,发展方向与分工不明确,城镇经济职能弱,缺乏强有力的主导工业部门。广西的一些区域中心城市,尤其是绝大多数的县城,它们并不是完全意义的中心城市,只能称之为行政意义上的中心城市,所起的作用主要仍体现在行政上,它们与区域内的其他城镇的经济、文化交往活动较少,经济中心的作用不突出,还不能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2.4 城镇空间分布不均衡,城镇空间结构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
广西的城镇空间分布受河流、地形和交通线的影响很大,在地域上表现出不均衡的分布状态:从东到西,由于地形从平坦逐渐过渡到陡峭,城镇分布也由密变稀,东部和中部的城镇密度远大于西部,而大中城市更是全部集中于东部和中部。城镇空间结构上,中部地区由于铁路和高速公路贯穿其中,且该地区又是广西经济发展较早、投资强度较高的地区,又有大城市的带动,因此城镇化水平较高,已初步形成了以大城市为核心,交通干线沿线中小城市为节点的湘桂城镇发展轴;东部地区,以其优越的区位优势,成为接受粤港澳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又有西江和高速公路的交通优势,也是广西经济较为活跃的地带,已初具沿江、沿路的点轴发展态势;西部地区,由于地形复杂破碎,除少数河谷地带外,大部分位于石山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恶劣,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又缺乏大中城市的辐射,城镇的发展仍处于低水平的非均衡发展阶段(离散阶段),城镇之间的联系不密切。
3 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
3.1 农村蕴藏着广西城镇化发展的强大推力
数量巨大的剩余劳动力是广西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推力。广西人均耕地仅0.85亩,特别是西部的百色地区,环境恶劣,人地矛盾十分突出。此外,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由此产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据统计,2006~2008年三年间,全区实现城镇人口增加203万人,每年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农业劳动力达到50万人以上,相当于全区每年增加一个大城市。
固有的城乡差别,使城乡居民在收入和消费上存在巨大的差异。据2008年的统计资料,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690元,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146元,两者相差近3.8倍。由于城镇的生活设施较齐全,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文化生活丰富,就业机会较多,个人发展条件较好等因素,使得农民向往城市生活,导致了剩余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涌入城市,从而加速了城镇化发展进程。
3.2 非农产业的发展是城镇化的基本原动力
目前,广西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加速推进的态势十分明显,“十一五”期间工业总产值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工业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02年的27.7%提升到2008年的36.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5年的34%提升到2008年的44%。工业的快速发展壮大了广西的整体经济实力,引导资金和技术向城镇集聚,并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充足的岗位供给,加速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有序流动。2005~2008年3年间,仅工业拉动的就业人口就达100万人。相应地,随着城市居民的增加,物质、文化、精神的消费又刺激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使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
3.3 重大项目的带动是广西城镇化的重要手段
广西资源丰富,尤其以矿产、水力、旅游、农林为优势资源,丰富的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给广西以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利用本地优势资源,通过重大项目的建设,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十一五”期间,铁路、公路、航运、机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继续快速发展,进一步改善了广西的对外及内部联系,更好地将广西融入到泛北部湾经济区以及东盟自由贸易区中。产业投资方面,通过在石化、港口、钢铁、旅游、造船等行业领域的重大项目投资建设,直接带动了北部湾沿海城市的快速崛起,带动了地方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发展。在有色金属领域的重大项目建设,使得桂西地区在全区实现了率先发展、快速发展。
3.4 政策支持是影响城镇化进程的最主要外力因素
城镇化的演变过程中,推动和拉力的作用贯穿于城镇化发展始终。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同样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政策推进在广西的城镇化进程中显得尤为明显。从国家把广西纳入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范围,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到2009年国务院提出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层面给广西发展提出的重大指导战略和政策支持,有效地推动了广西又好又快地发展,极大地拉动了广西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4 广西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
4.1 确立新型城镇化发展观,实施符合区情的城镇发展战略
我国在城镇发展道路的选择上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从“少发展大城市,多发展中小城市和分散布局”(1978年前),“控制大城市规模,多搞小城镇”(1978年),“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1980年),到“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1989年),再到现在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市发展方针政策在不断调整。
在广西,城镇化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大中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的数量还偏少,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和辐射能力也不够强,对应于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城市的发展首先应体现在以“极化”为主。因而,现阶段广西的城镇化发展主要还是要强调发展大中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走具有广西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4.2“优先发展特大城市,积极发
展大中城市,集约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城和小城镇”是现阶段广西城镇化道路的战略选择
(1)理论依据:区域应首先形成极核(中心城市),然后才有辐射和扩散。
中心地理论:认为集聚是城镇发展的根本趋势之一,区域集聚的结果是中心地(城镇)的出现,这个城镇再通过商品或服务控制这个区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辐射。
增长极核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总是首先集中在一些条件较为优越的城市,由于规模经济和聚集效益,这些城市的发展呈现不断循环和累积的过程,逐渐成为区域的中心城市。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的规模,这些城市的资本和技术开始向区域内的其他城市扩散,形成所谓的“辐射”作用或“滴漏”作用,从而带动区域内的其他城市的发展,使区域空间经济趋于均衡。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这些城市被认为是区域的增长极核。
空间发展收束假说:认为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起到正负相互制约的作用。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正面作用总是大于负面作用,只有到了后期的一定阶段,落后地区在发达地区的先导效应支持下,地区差异才开始向平衡方向收束发展。而大中城市集中的区域,往往也是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新经济增长理论:强调技术进步的内生性和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由于技术和人才首先在城市集聚,因而城市内部的技术创新成为带动整个地区发展的火车头。
(2)特大和大中城市的规模效应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中坚力量。
特大和大中城市的发展是规模经济效益、集聚经济效益、优化经济效益和外部经济效益等多种经济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使大中城市具有更大的人口容量,可以获得更大的产业规模,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综合效益,发挥着小城市难以起到的区域增长中心的作用。而随着人口、资金、信息技术等向城市不断聚集,城市不断膨胀,辐射能力也不断增强,影响面不断扩大,并通过经济能量的释放,使产业、资金、技术、人才等向小城镇外溢,为小城镇提供各种服务,促进小城镇繁荣,从而加速区域城镇化的进程。在目前广西的经济实力还未能全面顾及的前提下,更应以增强大中城市的中心辐射带动作用为核心,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发展条件较好的、有凝聚力的、辐射力强的中心城市上,以此带动其他城镇的发展。
(3)加快县城和小城镇的发展,发挥其在县域经济的中坚作用。
县城作为县域的中心城市,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的最有发展潜力和前途的城镇类型,对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力远大于其他一般的小城镇。县城发展中的投入比大城市、特大城市要小,与面广量多的小城镇相比,投入总量也小,但投入效益相对要比小城镇高。
因此,要抓好县城建设,特别是要通过资产重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培育和发展一种或几种支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把县城建设成设施配套的、具有一定辐射能力和带动作用的地区副中心城市。
小城镇则是在地域上与广大农村联系最为密切的城镇类型,其面广量多,利于广泛吸收农村转移的剩余劳动力,从而加速城镇化的步伐。发展小城镇还有利于带动投资和消费的增长,拓宽城乡市场。因此,县城和小城镇的发展,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注重成效,要规模适度、增强特色、强化功能,重点发展基础好、潜力大、交通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的县城和小城镇,逐步形成规模经济。
5 几点认识
5.1 推进城镇化,必须以发展城镇经济为中心
要把发展城镇经济与推进城镇化进程相结合,立足于城镇功能定位,发挥比较优势,通过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提高城镇的经济实力。
发展城镇经济,主要以发展城镇非农产业为重点。首先,要以发展工业为基础,努力培育城镇新的增长点。中心城市要注意增强产业的集聚能力,培育和形成新的主导产业;小城镇要加快培育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的发展。其次,要通过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强城镇的服务功能。要通过优化结构、扩大容量、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等措施,显著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和就业比重,要积极发展旅游、交通运输、商贸流通和房地产业,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吸收转化更多的剩余劳动力。
5.2 充分认识城镇发展的区域差异,区别对待
由于自然条件、区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广西的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城镇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就要区别对待,因地制宜。
东部地区:要加大开放力度,加强引导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使梧州、玉林、贵港等现有中等城市向大城市迈进。在加强西江沿线城镇建设步伐的同时,主动接受珠江三角洲产业的转移,依托中心城市,造就一个由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相结合的桂东南城镇群,形成东部地区面状与轴向发展相结合的城镇空间模式。
中部地区:由于南宁、柳州、桂林三个大城市的距离较近,且南宁和柳州肩负着辐射带动西部地区的责任,因此中部地区应以突出南宁、柳州和桂林的发展,增强其辐射力为重点。同时,在湘桂铁路沿线及其他交通干线上,通过培育发展新的中小城市,形成以点轴发展为主的城镇空间格局。
西部地区:由于没有大中城市的带动,经济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均处于初期阶段。此外,受地形和交通的限制,西部地区的城镇发展不可能像东部和中部的城镇那样全面展开,应立足资源优势,依托交通干线,采取集中投资、集中开发的方法,以改造和培育百色、河池、平果、宜州等中等城市为突破口,再以分散的县城为轴心,向山区、腹地辐射,带动其他小城镇的发展。因此,相当的一段时期内,西部的城镇仍应以培育新的经济中心为重点,推行以壮大城镇规模、增强城镇的凝聚力为主的“极化”发展模式,空间上则仍体现为“点状”的离散型空间格局。
6 结语
广西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为广西城镇化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只有把握住机遇,充分认清广西城镇发展的地域差异,因地制宜,区别对待,才能使广西的城镇化走上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从而尽快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使城镇化成为拉动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汪光焘.关于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问题[J].城市规划,2003(4):11-14.
[2]邓卫.探索适合国情的城市化道路——城市规模的再认识[J].城市规划,2000(3):51-53.
[3]李迅.中国城市演进中的区域差异及其对策[J].城市规划,2000(7):28-32.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
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近现代以来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引擎。城镇化是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从而使城镇规模扩大,城镇数量增加的历史过程。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城镇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受全国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和本身固有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城镇化水平仍比较低,其进程滞后于工业化,造成了 “三化”发展不协调、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等问题。根据城镇化的发展规律和要求,河南提出了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促进“三化”协调发展的理念。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以促进产业和人口向城镇集聚为核心,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手段,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促进产业集聚,推进产城融合;二是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实现农民市民化;三是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培育区域增长极;四是将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纳入城镇体系,进行一体化布局。
从其内涵可以看出,新型城镇化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更加注重城乡统筹、产城互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具有以下6个方面特征:一是由原来主要依赖工业化向结合农业现代化、现代服务业等多力支撑转变;二是从原来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向同时提升城市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使之宜居宜业转变;三是由原来重城轻乡、城乡分割向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四是由原来粗放式用地、用能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转变;五是由原来主要依靠中心城市带动,向既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又强调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转变;六是从原来重单项改革突破向户籍、保障、就业等综合配套体制改革转变。
可见,河南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思路,进一步明确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和内涵,提升了新型城镇化的功能、地位和作用,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符合当前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发展任务的现实要求。这一战略举措的实施,必将有力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客观必然性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加快城镇化进程,可以增加城镇人口,扩大消费;可以拉动投资,推动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可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可谓一举多得。可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河南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大的内生动力和坚实支撑,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和关键环节,更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持久性强大动力。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农业人口众多,农业和农村发展长期滞后,根本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及其所派生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尚未打破,由此导致农村生产要素持续流失、资源配置和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逐步建立起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既是推进河南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当务之急,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的必然结果
进入新世纪以来,河南城镇化发展和城市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城市综合实力不强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城镇粗放式发展的状况尚未根本改變。河南城镇化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正逐步缩小,但仍低于沿海和全国平均水平;城市规模小、实力弱的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数量少,中心城市的竞争力、辐射力和带动力不强。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率由30%提高到60%的阶段,是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目前河南城镇化率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因此,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构建新型城镇体系,才能不断提升全省城镇化水平,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持久动力。
(四)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依据省情作出的重要战略选择
目前,河南的基本省情主要特征表现在:人多地少,“三农”问题突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大,资源环境压力重,区域内发展不平衡等。基于此,只有推进新型城镇化,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加快城镇化由粗放增长向集约高效发展转变,由城乡分割向城乡融合转变,由项目带动向统筹推动转变,促进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空间结构、文化观念转型,才能实现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建议
(一)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
构建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省域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与农村社区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形成合理的城镇规模等级结构和职能,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大中城市对城镇和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而且有利于城乡融合。
构建新型城镇体系,一要突出发展郑汴都市区。高起点规划、高速度建设、高水平管理,尽快吸引要素聚集,成为组团式、网络化的复合型城镇密集区,提升辐射带动功能,放大整体优势,增强发展活力,争取早日成为河南进入世界的枢纽和世界进入河南的门户。二要着力培育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地区性中心城市。按照规模做大、实力做强、功能做优、环境做美的原则,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发展,壮大其他各省辖市规模,增强聚集要素和辐射带动地区发展作用,使之成为各区域空间组织的核心。三要注重建设各具特色的县级市和县城。通过建设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积极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壮大支柱产业,提高吸引力、竞争力,尽快成为对周围地区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中等城市。四要积极发展产业基础好的小城镇。各地要从当地实际出发,选择那些有非农产业基础、发展前景好的小城镇,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使之尽快成为各具特色的小城市。五要整合发展新型农村社区。积极推广新密、舞钢、潢川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经验,按照“规划先行、就业为本、农民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鼓励“迁村并城”、“迁村并镇”,有条件的“迁村并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使之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
(二)建立三次产业融合互动的现代产业体系
建立三次产业融合互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既是解决河南省当前三次产业自身发展问题的突破口,也是化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实现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
建立三次产业融合互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搞好区域产业布局。根据城乡的不同特质和发展优势,合理分工、互促共进,使城乡之间形成一种相互支撑的经济建设联系。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的发展极,重点发展都市农业、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中小城市以生产性功能为主,充当中心城市向农村扩散经济技术能量的中介和农村向城市聚集各种要素的节点;农村以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农业生产支撑大中小城市对资源和要素的需求,获取农业经营的规模效益和城市化发展的整体效益。二是加快三次产业融合互动发展。通过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构建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加快城乡间资本、信息和技术市场一体化建设、完善城乡统一的商品市场,建立城乡统一的市场体系,促进生产要素在产业间合理流动;树立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链意识,大力扶持农业专业化组织和产业化龙头企业,构建农工贸产业链,加强产业纵向互动;强化整体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拓展产业联系,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发挥园区的聚集效应、扩散效应、催化效应和辐射效应,搭建三次产业互动发展平台;加快三次产业的资金融合、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促进三次产业横向互动。最终促进三次产业在城乡之间的广泛融合,为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和产业支撑,促进城乡经济共同繁荣。
(三)创立一套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制度体系
新型城镇化引领,实质上是城乡两个系统在经济、社会、人口、空间、生态等诸多基本要素交融与协调发展的过程。而这种交融与协调与城乡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相联系,科学、合理的城乡政策和制度供给直接决定了交融和协调的广度与深度。必须把着力点放在城乡制度创新上,立足全局、大胆创新,建立一套有利于全面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制度体系,为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繁荣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一是搞好确权,让农民充分享受到农地流转的收益;二是破解户籍约束,加快农民市民化;三是推进教育、卫生、基本社会保障和公共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建立现代民生保障体系;四是创新城乡产权制度、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和城乡财税金融制度,实现城乡资源有效配置。
【本文是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构建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编号112400410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不仅决定着中国的未来发展,也影响着世界的发展进程
城镇化是农村的人口、产业、生活方式逐步转向城市的历史过程,表现为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城镇体系和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完善。城镇化是一个经济社会结构的重大转型过程。我们研究城市和城镇化战略,就是从城市和城镇化的角度,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城镇化的内涵和实质
(一)城市的形成和作用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首先,城市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西方国家用100年到300年的实践,完成了城市化进程。目前,全世界已有50%以上的人口居住到城市。其次,城市是新技术创新的平台。机关、大学、科研院所等单位都集中在城市。GDP的80%—90%是在城市产生的。再其次,城市是对外开放的平台。城市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进入世界经济的大门,城市的招商引资占了95%左右。城市一般分为一线、二线、三线城市,也可以分为顶级城市和低级城市。大城市即顶级城市,能赚取经济链条当中附加值最高、利益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利润。低线城市没有转移资产的能力。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引进外资就是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地的逐次递进,产业转移的规律也是这样。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城镇化的内涵和实质
城镇化就是社会发展中,农业活动比重下降,非农产业即工业和第三产业活动比重上升的过程。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地区城镇居住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重。城镇化进程靠工业化进程来支撑。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流动、大搬迁、大转移,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了思想的进步。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城镇化水平达到30%以上时,城镇化就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当前,一些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认为,21世纪影响世界最大的有两件事,一是西方的技术革命,一是中国的城镇化。2003年以来全国每年转移1700万农村人口,目前,中国农村仍有4亿多剩余劳动力要从低生产力水平的农村转移到高生产力水平的城市中来。推进城镇化不单纯是人口向城市集中,不单纯是搞城市建设、建高楼大厦。当前,非洲有些国家城镇化率很高,但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贫民窟。印度的农村经济时代,以及城市的繁荣造成了大批的失地农民进入城市,在首都新德里的外围,贫民窟几十年不变,并逐渐扩大。
党的十七大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镇化、国际化进程。在“五化”当中,城镇化是当前加速推进的一大战略。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具有四个特点:
一、城镇化的本质是增加非农产业的就业岗位,是统筹城乡、把农民就业纳入到整个政府的统一政策安排当中去。
二、城镇化目的是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解决农民的国民待遇问题。
三、城镇化是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运作,相互推动,同时进行,城镇人口增加和农村人口减少形成互动机制。
四、城镇化最突出的就是要解决“三农”问题。城镇化是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并向现代化迈进的一个过程,不仅包括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也包括城与乡、新城与老城以及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统一。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不仅决定着中国的未来的发展,也影响着世界的发展进程。
(三)城镇化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从经济角度看,有利于发展经济,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西方经济研究机构预测,中国的城镇化要求再建100个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大城市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在经济上的作用是第一位的。大城市效率高、集约性强,节约资源和土地。十七大提出要加快大城市发展,城市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其次,从社会角度看,有利于扩大就业,保持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城市有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城市生活要比农村生活更方便、舒适。城市为居民搭建了平台,有利于扩大就业范围,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城镇化能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当中来,为城市的发展,为农民的转移,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再其次,从文化角度看,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素质,繁荣文化生活。城市要建设文化产业和娱乐、消费等各类服务产业,特别是在文化、教育、保健、休闲、旅游等领域,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需求。城市的博物馆、展览馆、艺术馆以及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对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最后,从政治角度看,有利于执政建设,有利于民主法制的深化与实践,有利于巩固执政基础。城镇化促进了城乡环境的改善,使物质优越成为现实,环境改善和物质条件的优越又促进了社会稳定,保证了群众的安居乐业。这是政治建设的应有之意。推进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建设,几个村庄的人组成一个农村社区,有利于增进交流、转变思想,加深对政治的理解。农村社区人才聚集,容易选出好的致富带头人。同时,纳入物业管理,引入第三产业,有利于深化基层民主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二、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一)城市必须坚持宜居
宜居是指适宜于人类生活和居住。城市建设不仅要适宜人们生活,还要适宜人们的创业和企业的生产经营,适宜人的全面发展。一个城市是否宜居,不仅要看城市的经济指标,还要看城市能否满足不同层次的居民对居住和生活环境的要求。安全性、健康性、生活方便性、出行便利性、人文和自然环境的舒适性是衡量城市发展质量的综合指标。城市发展要不断回归舒适、休闲、健康、安全和文明等人类最基本的追求,使人居环境更贴近自然、与自然和城市文化和谐,已成为居民的普遍追求。
(二)城市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必须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合理布局城镇体系、协调城乡关系、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提高城乡居民素质、调整城市产业结构、改善城市环境。城市建设包括房屋建设,是高能耗的领域,占整个社会耗能、耗材的30%%。因此,不能随意拆迁,搞重复建设,必须一劳永逸,建设“百年住宅”,才能体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城市功能不可能一次性完善,必须着眼于城市长远发展可能,注重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为城市发展留出规划、留出空间。
(三)城市必须是基础设施完备和公共产品配套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支撑着城市的发展,形成城市的服务功能。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如行道树、绿地等不创造直接效益,需要政府投资,发动企业和社会单位管养。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合理调控城市布局,优化配置市民学校、托儿所、医疗、居住、办公、商业、银行等城市空间。要坚持规模适度超前,使城市供水、供气、供热、燃气、雨污系统、绿地系统、环卫设施、停车场建设配套完善。在建设过程中同步配套市政管网,地下设施一步到位,各类管线具备一次性承载能力,以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
(四)城市必须是文化内涵丰富的文化首先是自然的、历史的,城市文化就是城市的特色。“城市就像打开一本书,进来一看就知道这个城市的抱负。”城市面貌的改善不仅是外在的,而是增加了文化的内涵和感
染力,展现了城市的精、气、神。城市文化体现在优越的自然条件上。沂河、祊河、陷泥河就是临沂的特色和优势。其次,文化是建筑的。各类建筑标志着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特点。江苏邳州市展现的是楚汉文化,临沂新农村应该充分展现汉晋文化的风格和特色。再其次,文化是地域性的。文化在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习惯,沂蒙精神和红嫂精神就是临沂的文化。展览馆、博物馆是城市的基本要素,没有展览馆、博物馆的城市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城市。总之,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如果只追求外来的东西,城市的特色就会消失,形成千城一面的状况。我们要保护好城市的老建筑,保护好城市的文化,每个年代都有代表性的建筑,使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更加清晰,并且世代相传。
(五)城市要向数字化管理发展
城市建设三分建七分管。城市管理是城市正常运转的保障,不仅包括市容市貌的管理,还包括基础设施等硬件的管理。城市管理不能只靠单一的政府部门,市民是城市管理的主体。市民素质的提高,全体市民的共同参与,才是城市管理的根本。要加快数字化城市建设,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以信息化、智能化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要按照“责权利相统一、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将管理重心由市向区和街道转移,发挥社区在城市建设管理中的基础性单元作用,建立“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建设管理体制。
(六)城市必须经营,走市场化道路
经营城市是城市发展的理念,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具体实践。城市建设的主体必须依靠经营,财政收入只是维护、保证城市的正常运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通过经营举债,使城市资产逐渐做大,使城市资本产生还债的能力。近年来,临沂市打破依靠财政搞建设的旧思维,挖掘和利用各种资源,盘活城市存量资产,通过经营拓宽城市融资渠道,为城市发展提供新的空间。2004年国家开发银行对临沂的评估值是36亿元,2008年转变为一次性贷款60亿元投资城市建设。因此,必须将经营思想贯穿于城市建设、管理、发展的全过程,通过对城市的各类有形、无形资产进行优化整合和市场化经营,实现城市建设低投入、高产出的目的。
(七)城市必须是开放、包容的城市不仅是市民的,也是农民的;城市是全国、全社会的。城市的包容性、开放性决定了城市的现代化程度。无论贫富,无论国界,谁都能进入这个城市。经济发达的国家,也允许街上有乞丐。这只是管理问题,但不能拒之门外。人民对城市的要求是苛刻的,又是宽泛的。现代化的城市必须具备开放、包容的胸怀,迎接各类人员的到来。
(八)城市必须是安全的城市应该让居民感到安全,居民应该对城市及居住区周边的治安状况、交通出行生活,对发生地震、火灾、水灾等突发性自然灾害时政府的作为有安全感。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过程,既是财富积累的过程,也是风险积累的过程。现代化程度高度依赖基础设施,水、电、路、燃气、通信、供热、网络等设施既造就了现代化文明,也造就了城市问题的多发性和突发性。城市政府应该增强城市安全意识,制定完善防灾与预警系统,积极应对突发性灾害,同时,为城市发展留出安全空地、预留用地、备用地,楼与楼之间要达到一定安全程度,为城市居民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
(九)城市必须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
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 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 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从十八大报告中我们不难看出城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 地位。
一、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一个
大战略、大问题。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化创 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将抑制国民 经济的良性循环,只有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才能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而城
镇化与农业现代化都是农村、农业发展的路径和手段,相互 依托,相互促进。所以说推进城镇化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 抓手,也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之策。
二、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特别是进入 21 世 纪后的十多年来,城镇化发展速度非常快。但同时,过去多年的城镇化过程中也有很多问题值得反思。
过往的城镇化不少地方走的是“规模扩张式”的道路。
城镇化过程,往往伴随的是投资扩张的热潮,借城镇化之名,以土地为重要抓手,大肆建房、人为造城,城镇化沦为部分 地方政府获取土地财政的手段。
这种不以人为本,不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城镇化,导致城镇化过程中出现许多尖锐的矛盾。
基于过去多年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推进城
镇化,我们必须借鉴以往的经验教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三、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应采取的战略
(一)以人为本发展战略
加快促进“空间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的转变。城
镇化的主体是农民,城镇化中最根本的是“人”的要素,而 不能只片面关注“物”的要素。
因此,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善待农民:一是农村开展土地整治工作中必须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不搞强迫;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周转指 标使用所获得的收益应全部返还“三农”,这也是产权在法 理上的要求。二是对已进城的农民,要让他们在就业择业、劳动报酬、医疗保险、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租购和公 共服务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总之,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必须始终把城镇化的成果
是否惠及农民、农民是否安居乐业作为城镇化成功与否的评判
标准。城镇化进程如果不能解决农民问题,这个“城镇化” 就是一个伪命题。
(二)多元化发展战略
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坚持两个并行不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并行不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 轮驱动并行不悖的多元化战略。中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区 域间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禀赋各异,不能照搬别国模式,也不 能采取整齐化一的城镇化模式,必须走中国特色多元化发展 道路。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绝不能放松对农村的建设和发
展。尽管我们的城市化不断地推进,但是农民的数量仍然是 巨大的。2030 年前后,中国总人口将达到 15 亿左右的高峰,届时即便城镇化率达到了 70%,生活在农村的人口仍有 5.亿
之巨。保障生活在农村的这部分人共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 现代化的成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需。由此可见,城镇化 可以解决部分“三农”问题,但真正的农业、农村、农民问 题仍不能放松。因此,一定要坚持推进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双轮驱动。
(三)产业支撑战略
推进城镇化需要不断强化产业支撑。城镇化与工业化,可以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城镇化要有
产业支撑,通过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和创业,防止城镇“空心化”; 同时产业发展也需要城镇化提供平台,产业发展要以城市为 依托,才能防止“孤岛化”。所以,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必须把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强化“两 化”互动、产城融合的理念,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推进城镇化,做到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融合。
中国经济问题的解决必须立足中国的具体国情,西方的经济理论过去、现在、将来均解释不了中国经济实际.21世纪初叶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必须正视中国的`国情特色,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作 者:陈端计 Chen Duanji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刊 名: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LIN COLLEGE OF FINANCE AND TAXATION 年,卷(期):2003 “”(2) 分类号:F120.3 关键词:中国经济 宏观经济调控 西方经济学 国情特色 路径选择
关键词:适度性,群落性,循环性,生态产业镇,试点开发
1 我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三大问题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路径,即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深度融合、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其中,作为“新四化战略”轴心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综观国内学界讨论和中央高层领导强调的新型城镇化,不是“造城运动”,而是“人的城镇化”。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主要面临以下三大问题。
1.1 土地问题
目前,大多数城市国有土地开发接近“尾声”,未来的新型城镇化离不开农民承包经营的土地和宅基地的支持。如果将农民承包经营的土地和宅基地变性为城镇化建设用地,让农民交出土地经营权和使用权,进城农民市民待遇的实现和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便接踵而至。
1.1.1 市民待遇
城镇化的标志之一是农村户口转变为城市户口的转化率,表面上看是户籍问题,实际上是附着于户籍之上的各项福利。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直接与社会保障、福利挂钩,对不同户籍人口实行不同的福利待遇。虽然城市的粮票、布票、油票消失了,但是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社保等公共福利还存在;与此相对应的农村户口附着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以及各种涉农补贴等福利。推进城镇化,让农民“进城上楼”,不仅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面积的扩大,而是农民“进城上楼”后,能够在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社保等公共福利方面取得同市民一样的均等待遇。如果城镇化规划还是停留在城市基础建设规划等物质环境建设上,不考虑“失地农民”的市民待遇问题,那就剥脱了农民的生存基础,是依靠土地与投资片面扩张的“伪城镇化”。城市户口可能对部分长期工作生活在城市的农民工有吸引力,但并不是所有农民工都希望变成城市户口。因为,在公共福利难以预期、土地越来越值钱的情况下,农民虽然愿意享受市民待遇,但要放弃农村户籍所附有的权益,很难下定决心;甚至出现城市户口希望转为农村户口的“逆农转非”现象。农民不愿意“进城上楼”,城镇化便无从谈起。
1.1.2 国家粮食安全问题
如果未来城镇化大量占用耕地,我国耕地的18亿亩红线将面临突破的危险,这意味着中国粮食自给的基础就不存在。如果不考虑粮食安全问题,这将是我国城镇化的重大隐患。
2012年9月7日,李克强在省部级领导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研讨班学员座谈会上讲话时表示,保障粮食安全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我国的城镇化,是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的城镇化。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任何时候都要立足自己解决粮食问题,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这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1.2 产业支撑问题
产业能否发展是新型城镇化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首先,城镇化是产业发展的结果。城镇化发展理论认为,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资金与物质基础。产业化的形成和发展可以更好地解决城镇化中人员安置和土地综合利用的问题。在我国,城镇化不仅是农民身份、地位的转变,还有失地农民进城后的就业、社保、教育等一系列问题都依赖于产业发展带来的经济实力。从生产要素层面看,城镇化实现的是对人与土地等资源要素的集聚。城镇因人口聚集而有规模效益,因规模效益而促进产业发展。城镇化建设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实现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相融合,这才是城镇化建设的根本。其次,促进农民“进城上楼”应该从源头抓起,用产业发展支撑农民就业需求。再次,如果“进城上楼”的农民不能就业并获得相对稳定和高于以前的收入,那么就有可能“人去楼空”。人口不能在城镇聚集,城镇化就是空话。如何利用产业化的力量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地”问题,是新型城镇化实践中必须努力的方向,而发展产业必须解决以下两大问题。
1.2.1 产业发展规划
过去的城镇化实际上是“造城运动”,注重的是物质环境和城区框架的扩张,这种严重依赖土地经济的发展模式导致城镇建设缺乏整体规划。而新型城镇化,是以土地换产业、且产业项目遵循市场规律,解决农民市民化所需要的公共设施配套问题。如果没有科学的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的趋势预测,没有基于预测的产业发展规划,城镇化规划就不是真正的新型城镇化规划,需要重新调整产业的区域规划,使每个区域有产业支撑、有特点和重心。城镇化战略必须立足于具有支撑作用的产业,形成一定的经济实力,突出产业的比较优势,对农村城镇支撑产业的选择要放在竞争力较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上。
1.2.2 产业组织
人们通常依据市场预测、基于资源禀赋来规划产业项目,但是如何让有经营项目能力的相关实力企业在城镇化规划的产业园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以往的惯例是用优惠政策吸引外资。而现在依靠廉价的生产要素招商引资方式,已经没有竞争优势。随着我国制造业的成本越来越高,许多外资从中国流出转向其他地方投资就是例证。
1.3 城镇化改造所需的资金问题
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产业,解决农民就业、居住和市民待遇等问题,需要大量公共投入。同时,使农村环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可见市民化是一项高成本的改革。就“十二五”期间全国地方政府因城镇化需要的公共投资进行估算,财政部财科所的估算在30万亿人民币左右;麦肯锡的预测为74万亿元人民币左右;而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的测算,农民市民化所需的公共支出每人至少10万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测算》课题组的测算,一个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为8万元。根据过去城镇化的方法,城镇化的大部分资金是依靠地方政府通过各种债务平台筹集的,但大量资金发放以后,就存在两大隐患。
1.3.1 债务风险
以财政部财科所的测算为例,在GDP平均增速为7%的情况下,“十二五”期间地方政府的财政总收入约为70万亿;在地方政府平台债务余额已高达10多万亿的情况下,新型城镇化的庞大资金需求会对地方政府财力形成巨大的压力和潜在的风险。
1.3.2 通货膨胀
巨大的资金投放,最大的危害就是导致未来的通货膨胀。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13年2月末,中国货币供应量余额达到99.86万亿,逼近100万亿,居世界第一。
2 打造“生态产业镇”的原则及意义
针对上述三大问题,借鉴广州模式、成都模式和天津模式的“土地确权,以宅基地换集镇住房,先解决搬迁农民的住房,然后通过土地集约增值的收益来发展区域产业,再解决搬迁农民的就业问题和社会福利问题”成功经验,根据江西“生态环境优良农业大省”的经济地理特征,延续省委省政府“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战略,提出打造生态产业镇、探索江西特色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建议。
打造的生态产业镇,是一个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而构建的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和稳健赢利的区域产业组织,是以生态产业为支撑的新型农村乡镇城镇化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与绿色农业、原生态有关的生产与服务方式,而且是一个包含工业、农业、服务业和居民区的复合产业社区。生态产业镇构建的原则要求如下:
2.1 适度性原则的要求及意义
(1)适度性的要求。是指基于当地自然生态系统资源禀赋的承载力,适度控制人口数量,适度开采自然资源。适度人口概念最早由瑞典经济学家维克塞尔(1910年)提出,他认为一个国家应当有合理的人口密度,不应使人口规模超过这个国家的农业资源及其提供食物的能力。“适度”包含“最适宜”和“最佳”的含义。适度人口,是指正好达到某项目标的人口规模或人口增长率。如果选择经济利益和社会福利为指标,适度人口规模是指能够获得最佳经济利益和社会福利的人口规模和人口增长率。“适度”含义不同,取决于所选择的指标参照物。在本文中,建议选择“自然生态系统资源禀赋的承载力”方面的含义。
(2)适度性的意义。按照生态学的观点,处于食物链顶端的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成员之一,同其他生物物种一样,有一定的种群规模,即适度的人口规模,否则,将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不平衡,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当然,这种破坏过程较长。目前,世界上出现的污染、资源枯竭等一切环境不友好行为,均源于人口压力,人们已感受到生态平衡破坏的恶果。所以,控制适度人口规模、进行适度资源开采,是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的基础和前提。
2.2 循环性原则的要求及意义
(1)循环性的要求。是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根据生态系统中水、大气、氮、碳等物质和能量循环原理,充分利用现代工业生物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等现代前沿高新技术和工艺,把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环保等环节关联起来,将上环节的物质与能量代谢后的“废弃物”当作下环节的物质与能量代谢的“原料”来开发,使物质和能量多次利用、高效产出,达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深度开发,使有害废弃物向系统外“最小无害排放”。
(2)循环性的意义。是将排污负效益变为资源正效益,在实现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的同时,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为产业的稳健赢利奠定成本优势的根本性基础。
2.3 群落性原则的要求及意义
(1)群落性的要求。师法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顶级群落构成,依据物种多样性与优势种群有机结合形成的自稳态平衡原理,将依据资源禀赋选择组合的、以满足镇内居民日常生活为目标的内需产业项目作为生态产业镇产业的生存基础,并形成抗市场风险能力;把依据资源禀赋选择组合的、在镇外市场中有竞争优势的、有高附加值的、以满足镇内基础设施、完善建设资金需求为目标的外需产业项目,奠定生态产业镇产业的发展基础。前者称内需项目,后者为外需项目。内需是生存性项目,外需是发展性项目,先生存后发展,在生态产业镇产业项目规划时要优先安排内需项目。
(2)群落性的意义。将内需和外需项目的产业基地、生活社区和自然环境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构建具有持续而强劲产业竞争力的“顶级产业群落”,使新型城镇化自然实现。内需项目使生态产业镇稳健,外需项目使生态产业镇具有赢利能力,二者结合在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条件下实现稳健赢利功能。有了稳健赢利,就有实力解决“进城上楼”农民的就业、居住和市民待遇等问题,通过宅基地置换和土地整理等方式合理利用土地,调动社会各界投资参与热情、解决资金问题,避免政府巨大的债务风险和通胀风险,实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
3 生态产业镇开发实施的策略
3.1 生态产业镇开发实施思路
植物种植是我国乡镇普遍的主导产业,理论上我国的大多数乡镇都可以采用生态产业镇模式进行新型城镇化。如基于植物离解产业的生态产业镇———β生态产业镇。但是,由于现实中的乡镇在市场区位、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人口压力、基础设施、产业基础、历史文化、地理气候、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方面千差万别,投入产出比差别很大。从投入产出角度,不是每个乡镇都“值得”投资开发为生态产业镇,没有投资,城镇化的所有模式都是空谈。
各个乡镇由于资源禀赋方面的差异,生态产业镇落地实施就面临三个问题:第一是区域分布问题,哪些适合采用生态产业镇模式进行新型城镇化,选择在哪里进行开发;第二是系统边界问题,选择区域需要多大。由于完整的生态经济系统是实现生态产业平衡和规模经济效应的基础,为此,生态产业镇的边界以生态系统边界设定为主,而不是行政区域边界设定。一般情况下,行政区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边界难以重合,多数情况下生态产业镇将跨行政区域;第三是功能定位问题,跨区域生态产业镇规划中所涉乡镇的中心镇与卫星镇的如何确定。
开发生态产业镇,本文提出根植于乡镇的植物离解产业的生态产业镇———β生态产业镇,是一种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的生态产业发展模式。建设生态产业镇,必须解决好上面提及的区域分布、系统边界和功能定位问题。
3.2 以点带面稳健推进实施
打造生态产业镇,探索江西特色新型城镇化,从选择试点生态产业镇开始,其过程至少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3.2.1 生态产业镇试点选择
对生态产业镇试点的选择,包括海选、筛选、详查、评估、选择等5个步骤。其中,海选和筛选是对生态产业镇具有开发价值的基础性资料甄选;详查和评估是专业城乡和产业规划部门进行科学设计、评估的过程;选择是根据专业性评定结果,供政府决策部门组织实施的过程。
(1)海选。依据地方资源特产资料数据和人文社会发展状况,计算出“宜居”、“宜业”、“宜商”的区域资源承载状况。经过海选,剔除人口超载、年均降水不及人均最低需求、无法满足“宜居”的、气候条件恶劣、没有“富余土地”优化植物种植、没有特产和独特资源的乡镇。
(2)筛选。比照排除不符合国定“生态乡镇”、“低碳乡镇”、“小城镇建设”,省定“重点乡镇”,获得适宜开发建设生态产业镇名单。
(3)详查。委托专业机构查清家底,对入围乡镇资源构成进行“入村入户”的田野调查。
(4)评估。对资源人口超承载限制性和经济开发性的识别研究,确定最适人口承载量和最适资源开采量;对项目市场需求、投资效益的可行性分析,得出产业集群组成、产品复合组成和产业布局的可能性;对拟设方案进行独立性和支撑性分析、排序、选择、组合和评分。
(5)选择。依据评估情况,名列前茅的乡镇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试点乡镇。在政府部门组织下,对其进行规划设计,组织专家对环境影响、赢利性、稳健性、商业模式和机制建设进行分析和评估。
3.2.2 组建生态产业联盟
生态产业镇开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单一的机构和单位不能独立完成。笔者为此建议:对接外部资源组建生态产业联盟,用生态产业联盟打造生态产业镇,推进新型城镇化。产业联盟是一种重要的产业组织形式,对产业发展、企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生态产业开发需要政府的主导、专业机构的现代科技支撑力量和现有企业的能力和渠道。具体来说包括:
(1)地方政府。省政府、地市政府和县市政府的有关部门,如发改委、工信委、建设局、科技园、中小企业局等。
(2)专业机构。专业的科技研发、规划设计和产业研究机构,如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所、城乡建设和产业规划研究院等。
(3)相关企业。如β生态产业镇产业涉及企业有植物鲜品制作、储藏加工、植物提取、绿色饲料、有机肥料、酶化制剂、微生态制剂、投资担保、小额贷款、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农业开发公司、文化旅游企业等。
3.2.3 搭建各级投融平台
为促进生态产业联盟的形成,使生态产业联盟起到实效,应配套生态产业联盟,搭建投融平台,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生态产业镇开发建设。该投融平台构建与运作可分三步进行:
(1)设立基金。由政府财政背景的投资机构或资产管理机构联合有实力的民间投资机构发起设立一个1—5亿元的生态产业发展基金。
(2)构建平台。让生态产业发展基金联合有实力的民间投资机构投资组建生态产业发展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创业投资公司、投资管理公司、咨询公司等,为联盟成员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平台。
(3)扶持引导。通过“担保+联保”的制度安排,化解信贷风险,启动银行信贷资金;用信贷资金扶持和引导生态产业联盟成员企业按照规划展开生态产业镇开发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EB/OL].http://gs.people.com.cn/n/2012/1118/c183342-17734184.html.2012-11-18.
博览会为公众提供了有关城市建设与管理的“视觉大餐”,期间举行各种论坛,中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为新型城镇化建言献策,为绿色城市、智慧城市、低碳城市、宜居城市建设指点迷津。
一、2013中欧城市博览会亮点纷呈
此次中欧城市博览会展览面积达1.9万平方米,设1个综合馆和9个专题馆。综合馆分中、欧两个展区,集中展示中国城镇化发展主要成就以及欧盟城镇化发展历程与经验等。9个专题馆包括城市规划馆、绿色低碳馆、基础设施馆、智慧城市馆、金融服务馆、人文历史馆、公共服务馆、宜居城市馆和新技术馆。
“尽管我们不能指望一次展会达到实际的项目效果,但是至少能达成初步的意向和概念的判断,也会对推动未来中欧城市化的发展带来务实的效果。”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在2013中欧城市博览会成果发布会上说,博览会把中欧合作推向一个务实的阶段,所谓务实即在一个平台上进行集中的展示。158家单位展示了自己的成果,不仅吸引了中国观众,而且吸引了欧方的企业和官员,收获颇丰。
值得关注的是,阿尔斯通公司、西门子公司、法国电力公司等一些企业都进行了非常精心的展出设置,相当多的中方企业和城市对他们的产品展示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同时,博览会上有很多城市展示出未来合作的基础,如广东佛山、上海宝山展出了中欧城镇化合作示范区项目,通过提供良好的空间吸引企业前来投资。
二、欧洲经验对中小城市更具借鉴意义
中国的城镇化是21世纪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面临着几亿农民进入城市后的就业、生活、住房等多方面的挑战。当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进入到大大小小的城市后,城市该按照什么样的方式发展,能不能给他们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和宜居的生活,这是新型城镇化不能回避的问题。中欧未来的密切合作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我们有非常庞大的市场。
在此次博览会上,我们看到了我国一些发展较快的城市走向现代化进程的轨迹,但是我们没有看到的是,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一些边远城市还在为产业发展、居民就业、收入水平等问题而困惑苦恼。无疑,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城市要进行规划的设计、基础设施的改造、管理和治理的更新。在高速城镇化过程中我们的城市在这些方面还有很多短板,也需要欧盟一些高技术和管理核心理念的支持。正是因为双方的优势互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从而必将产生巨大的潜在效应。
我国约有两万个城镇,县级市以上的城市660个,还有一万多个建制镇。其中,1000万人以上的城市有5个,400万人以上的城市16个,100万人以上的城市84个,这对欧盟国家来讲都是特别大的城市。欧洲城市发展经验主要来自于中小城市,如瑞典的城市,人口大约10—30万。这些城市的治理与管理经验、生态城市与智慧城市的建设经验以及可持续发展模式对我国中小城市更具重要的示范作用。此次博览会上,尽管也有一些大城市的展出,如北京、上海、重庆,但更多的中小城市预示着更多的市场。
三、因地制宜避免盲目照搬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很多城市的管理者都到欧洲国家考察过,他们也学到了很好的城市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但是由于认识上的差距,一些城市在学习借鉴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举个例子上海市嘉定区一个经济实力很强的小镇,2008年时从欧洲引进技术在城市的边缘地带建了一个很好的垃圾处理厂。因为他们去欧洲考察时看到,欧洲的垃圾处理厂就在城市的边上,没有一点异味,效果非常好。但在上海建好后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异味很大,产生了很多矛盾,原因在于我们的垃圾和欧洲的垃圾不一样。
显然,学习欧洲经验,不能简单地做一个“搬运工”,把欧洲的发展模式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土地上,而是应根据自己的国情有选择地吸取好的经验并不断创新,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史无前例的中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崭新课题。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每一座城市都是由于某种历史原因而兴起,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要尊重历史,崇尚自然,传承文化。
四、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借鉴
从空间形态上看,城市发展模式可以粗略地分为蔓延型城市发展模式和紧凑型城市发展模式。前者以美国为典型代表,后者则以欧洲和亚洲的城市为代表。其直观的表现是都市区的人口密度差异,美国等为代表的地广人稀、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城市地区平均人口密度不足0.5万人每平方公里,而欧洲国家城市地区的人口密度在0.8—1万人每平方公里。
两种不同的城镇化模式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存在显著不同。蔓延式城镇化必依赖以私人汽车为主导的机动化,美国每千人汽车拥有量超过800辆,公交出行的比重仅为10%左右,而美国也以占世界5%的人口消费着全球1/3以上的能源。紧凑型城市着重强调混合用地和功能区的有效融合,重点是通过鼓励城市地区的填充式开发和城市再生,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利用率。欧洲多数发达国家每千人汽车拥有量在500—600辆,城市的公交出行比重则普遍超过30%。相应地,欧洲城市人均汽油的消耗量不到美国城市的1/2。紧凑型城市发展模式可以大大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有效实现降低能耗、降低污染的目标,更好地体现了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
我国城市不仅要学习吸收欧洲发达国家解决问题的先进方法和经验,更要吸取它们在几百年城市化历程中曾经有过的教训;学习欧洲经验,不能仅仅停留在视觉表象上,更多的要深入到城市的制度结构、治理方式、管理方法中去,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五、走紧凑型城镇化道路符合中国国情
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资源能源约束,要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从严合理供给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的要求,大力提高城镇人口密度,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走紧凑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符合中国国情。
首先,完善政绩考核体系,建立有利于紧凑型城市化的机制。树立科学的政绩观,积极探索绿色GDP核算方法和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分类管理,对重点城市化地区,要进一步强化质量效益、资源利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指标的权重。充分发挥经济激励机制的作用,通过公共投资、税制设计等引导城市向紧凑型发展。确保中心城区公共用地的供给,对人口密集地区的公共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供补贴。根据容积率和人口密度实施累退型税制等。
其次,要严格城镇建设用地标准,坚决摒弃摊大饼式的城镇化发展。进一步明确各类城镇建设用地标准,严格按照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0平方米的标准,设定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保持城镇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协调发展,在城镇土地规划控制指标中,增加经济产出、出行距离等效率标准。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城镇功能混合布局。
第三,综合采取科技、价格等手段,切实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加快重点技术创新,加大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着力在节能技术、清洁能源技术、循环经济技术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源等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调整资源性产品价格,促进资源能源高效集约利用。
【中国特色城镇化路径的探索】推荐阅读:
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10-05
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10-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的实现07-02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07-13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09-22
中国特色民居建筑10-25
具有中国特色的十大品牌营销策划人07-1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07-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09-2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原理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