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问课策略

2024-10-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课改下的问课策略

新课改下的问课策略 篇1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大洼镇中学鲍汝林

摘要:问课过程是备课、说课、上课的深加工过程。是对有效教学的更高追求,新课改需要这种教学。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都离不开一个“问”。问课就要问自己,问学生,问同仁。坚持问课,受益匪浅,其乐无穷。问课首先就要问自己,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要坚持三问:(1)课前问。(2)课中问。(3)课后问。其次就要问学生。第三就是问同行。

关键词;教学 问课 课前提问 课中问课 课后问课

学贵有疑,课贵有问。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在完成备、授、辅、批、考这些环节时,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个体,作为教师怎样才能完整、全面地关注这些个体的发展,使课堂中几十名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通过反思,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内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地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滑坡”。因此,我建议作为教师要坚持经常问课。

何谓“问课”?就是教师主动询问学生、同行、家长对课堂教学的感受和建议,从中获得反馈信息,从而更好的打造高效课堂的策略。问课的过程就是备课、说课、上课的深加工过程。是对有效教学的更高要求。

问课可以问成败,可以问精彩,还可以问遗憾何在?将经历的课

堂教学做个反思,在课本上注一注,写一写,留下精彩,记下困惑,为新课改下的高效课堂奠定坚实基础。

问课首先就要问自己。问自己,就是针对自己所备的课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再研究,再创造,再改进,让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每一个内容都能恰到好处地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切实实现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有效性的统一。实质就是教学反思。每位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要坚持三问:

(1)课前问。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多向自己发问。课前问的过程就是未雨绸缪的过程。课前多向自己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可以尽量减少教学中不必要的“败笔”。如是否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是否符合学生知识发展水平和认知规律?为什么这样上课?应该怎样上这堂课?还可以用哪些方法上这堂课?可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及质疑、反馈、巩固、反思时间是否充裕?创造的情境是否达到良好的程度?还有教具准备是否齐全等。三思而后行,定能提高课堂效率,收到良好效果。

(2)课中问。这是难度较高的瞬间反思。自从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是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而,教学中对于教材的处理必须做到创新、活用,不能照抄照搬原有教材内容,要拓宽知识信息,加强与生活的联系,用“活”教材,让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就要考虑本节课教学内容如此安排合理吗?涉及到的知识点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了吗?还有哪些方面没有掌握?为什么?怎么解决?要培养的能力落实到位了吗?还有无缺欠呀?情感教

育效果如何呀?这种学习方式易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吗?教师要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精神饱满地面对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教学预设与生成有效的整合。对出乎意料的问题应扪心自问,及时调控教学策略,让问题面对全体,让课堂随时产生智慧之光,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在教学管理、教学组织、教学策略、学生学习动态、参与程度、主动探索精神等方面要全面审视,使课堂即生动活泼,又井然有序,确保最终达到最佳效果。

(3)课后问。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在走出课堂之际,或片刻休息之时,要及时反省反思本节课的效果。想一想本节课最成功之处是什么?为什么会取得成功?还有哪些地方不完美?是否达到了预想效果?若未达到,原因何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实现预定目标?三维目标是否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成为教学内容的血肉?回顾分析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得失成败,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形成自我的教学风格。让教学设计不断充实、完美,不断提高课堂驾驭能力,为将来更好的教学奠定基础。

其次就要问学生。问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教学,不仅仅是为教师“教好”,更是为了学生“学好”。教师要放下自己的架子,适时地询问学生对自己课堂的意见,对老师有何要求,“以学备教”、“以学导教”。关注学生的知识经验与学习状态,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尽量发挥自己的特长。从多角度出发,多维度思考,预设,不轻易否定、排斥甚至贬低某个想法,理解、尊重、平等对待学生。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学生的表情就是课堂教学的“晴雨表”,学生的困惑

写在脸上,教师要适时地迅速调整表情语言,交换意见,解困惑于教学中。课后还要问一问学生有哪些收获,感悟,喜欢哪些教学方法,还有哪些缺点和不足,作业量是否适中,合理调整,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在倡导因材施教中,更多的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层次性教学,设出有梯度的问题,让好学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学困生吃得消,真正让学生有所学,有所得。

第三就是问同行。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教师应该多倾听同行对所听或所了解到的有关课堂教学情况的见解,多找同行互相听一听课,发表看法,提出宝贵意见,坦诚交流,虚心接受,为我所用。这样既有利于长善救失,又有利于改进教学,何乐而不为呢。

问课,是一门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问课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采取对话进行双向交流,也可以用问卷来全方位了解对课堂教学的评价,还可以采取书信交流,以及现代通信设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交流,都有利于教师较快的改进工作。

作为“问课”的资源,无论是精彩的记录,还是遗憾的感慨,一点心里的灵动,都来自课堂,来自学生,来自老师的教学经历,来自课堂现场的反馈。归根结底,问课的最终目的那就是:问的是你-----学生------学的咋样?你-----学生-----怎样学更好。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不淡忘学生这个主体,不忽视学生的个人感受,不为个人作秀,不为了课堂的表面精彩而无病呻吟,要问就问出智慧,要问就问出精彩,要问就问出价值。作为人民教师,应敢于问课、勤于问课、善于问课。抓住成功与教训的痕迹,深度反思,使自己的水平不断提

高与升华,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总之,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理念,实施新课改,教师就要转变角色,优化课堂教学,在不断的“问课”中来提升教学的智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课拓宽了反馈和评价的渠道,表明了主动合作的意愿,体现了坦荡宽广的胸怀,让“问课”成为教师的习惯,课堂势必将会因学生的发展而生动,因师生生命的活力的焕发而精彩。

新课改下的问课策略 篇2

关键词;教学 问课 课前提问 课中问课 课后问课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c)-0133-01

学贵有疑,课贵有问。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在完成备、授、辅、批、考这些环节时,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个体,作为教师怎样才能完整、全面地关注这些个体的发展,使课堂中几十名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通过反思,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内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地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滑坡”。因此,我建议作为教师要坚持经常问课。

何谓“问课”?就是教师主动询问学生、同行、家长对课堂教学的感受和建议,从中获得反馈信息,从而更好的打造高效课堂的策略。问课的过程就是备课、说课、上课的深加工过程。是对有效教学的更高要求。问课可以问成败,可以问精彩,还可以问遗憾何在?将经历的课堂教学做个反思,在课本上注一注,写一写,留下精彩,记下困惑,为新课改下的高效课堂奠定坚实基础。

问课首先就要问自己。问自己,就是针对自己所备的课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再研究,再创造,再改进,让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每一个内容都能恰到好处地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切实实现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有效性的统一。实质就是教学反思。每位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要坚持三问:

(1)课前问。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多向自己发问。课前问的过程就是未雨绸缪的过程。课前多向自己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可以尽量减少教学中不必要的“败笔”。如是否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是否符合学生知识发展水平和认知规律?为什么这样上课?应该怎样上这堂课?还可以用哪些方法上这堂课?可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及质疑、反馈、巩固、反思时间是否充裕?创造的情境是否达到良好的程度?还有教具准备是否齐全等。三思而后行,定能提高课堂效率,收到良好效果。

(2)课中问。这是难度较高的瞬间反思。自从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是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而,教学中对于教材的处理必须做到创新、活用,不能照抄照搬原有教材内容,要拓宽知识信息,加强与生活的联系,用“活”教材,让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就要考虑本节课教学内容如此安排合理吗?涉及到的知识点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了吗?还有哪些方面没有掌握?为什么?怎么解决?要培养的能力落实到位了吗?还有无缺欠呀?情感教育效果如何呀?这种学习方式易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吗?教师要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精神饱满地面对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教学预设与生成有效的整合。对出乎意料的问题应扪心自问,及时调控教学策略,让问题面对全体,让课堂随时产生智慧之光,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在教学管理、教学组织、教学策略、学生学习动态、参与程度、主动探索精神等方面要全面审视,使课堂即生动活泼,又井然有序,确保最终达到最佳效果。

(3)课后问。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在走出课堂之际,或片刻休息之时,要及时反省反思本节课的效果。想一想本节课最成功之处是什么?为什么会取得成功?还有哪些地方不完美?是否达到了预想效果?若未达到,原因何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实现预定目标?三维目标是否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成为教学内容的血肉?回顾分析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得失成败,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形成自我的教学风格。让教学设计不断充实、完美,不断提高课堂驾驭能力,为将来更好的教学奠定基础。其次就要问学生。问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教学,不仅仅是为教师“教好”,更是为了学生“学好”。教师要放下自己的架子,适时地询问学生对自己课堂的意见,对老师有何要求,“以学备教”、“以学导教”。关注学生的知识经验与学习状态,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尽量发挥自己的特长。从多角度出发,多维度思考,预设,不轻易否定、排斥甚至贬低某个想法,理解、尊重、平等对待学生。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学生的表情就是课堂教学的“晴雨表”,学生的困惑写在脸上,教师要适时地迅速调整表情语言,交换意见,解困惑于教学中。课后还要问一问学生有哪些收获,感悟,喜欢哪些教学方法,还有哪些缺点和不足,作业量是否适中,合理调整,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在倡导因材施教中,更多的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层次性教学,设出有梯度的问题,让好学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学困生吃得消,真正让学生有所学,有所得。

第三就是问同行。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教师应该多倾听同行对所听或所了解到的有关课堂教学情况的见解,多找同行互相听一听课,发表看法,提出宝贵意见,坦诚交流,虚心接受,为我所用。这样既有利于长善救失,又有利于改进教学,何乐而不为呢。

问课,是一门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问课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采取对话进行双向交流,也可以用问卷来全方位了解对课堂教学的评价,还可以采取书信交流,以及现代通信设备(電话短信电子邮件等)交流,都有利于教师较快的改进工作。

作为“问课”的资源,无论是精彩的记录,还是遗憾的感慨,一点心里的灵动,都来自课堂,来自学生,来自老师的教学经历,来自课堂现场的反馈。归根结底,问课的最终目的那就是:问的是你—— 学生—— 学的咋样?你—— 学生—— 怎样学更好。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不淡忘学生这个主体,不忽视学生的个人感受,不为个人做秀,不为了课堂的表面精彩而无病呻吟,要问就问出智慧,要问就问出精彩,要问就问出价值。作为人民教师,应敢于问课、勤于问课、善于问课。抓住成功与教训的痕迹,深度反思,使自己的水平不断提高与升华,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总之,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理念,实施新课改,教师就要转变角色,优化课堂教学,在不断的“问课”中来提升教学的智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课拓宽了反馈和评价的渠道,表明了主动合作的意愿,体现了坦荡宽广的胸怀,让“问课”成为教师的习惯,课堂势必将会因学生的发展而生动,因师生生命的活力的焕发而精彩。

上一篇:高一作文800字学会自信下一篇:地形图测绘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