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垃圾分类的演讲稿(精选12篇)
大家好!
我是x年级x班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垃圾分类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情。人类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如果随意丢弃,就会造成严重的`污染,从而破坏我们美好的生活环境。因此,我们应该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在垃圾分类回收后,将其重新转化为资源。
不久前,通过对位市民的调查,我发现人们对垃圾分类基本有了一定的了解,说明我们的垃圾分类宣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只有一半的人有垃圾分类的习惯,这表明我们的习惯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我们仍然需要加强我们的执行力,养成更好的习惯。
另一方面,人们不太满意目前的垃圾桶。有些社区甚至没有分类垃圾桶,车站、商业中心区、公园、广场上分类垃圾桶还比较少。因此,如果我们想要改善城市的环境,我们应该树立一个好榜样。
首先,我们应该增加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这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让公众普遍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其次,回收垃圾的地方应该选择一个更合适的位置,至少不会因为下雨而让垃圾散得满地都是,不会因为垃圾桶太少而导致人们随手扔掉垃圾。第三,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好。
如果我们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我们可以实现以下目标: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减少环境污染;把浪费变成财富。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共同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1 对金属的分离
对金属的分离, 我们运用的是输送式金属探测器将垃圾中的金属分离出来。金属探测器应用电磁感应的原理, 利用有交流电通过的线圈, 产生迅速变化的磁场。这个磁场在金属物体内部能感生涡电流。涡电流又会产生磁场, 倒过来影响原来的磁场, 引发探测器发出鸣声。金属探测器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取决于电磁发射器频率的稳定性, 一般使用从80到800k Hz的工作频率。工作频率越低, 对铁的检测性能越好;工作频率越高, 对高碳钢的检测性能越好。检测器的灵敏度随着检测范围的增大而降低, 感应信号大小取决于金属粒子尺寸和导电性能。
我们利用输送式金属探测器对金属灵敏的检测, 可以将垃圾中的金属分离。当垃圾投入到传送带上时, 经过金属检测区时, 垃圾中的金属被感应, 传送带上的机器手收到信息后会将金属垃圾从传送带上拿走, 等到此区域的金属垃圾被完全取走后被传送至下一分离区域。
2 对玻璃的分离
对金属的可回收垃圾分离后, 垃圾被送至玻璃分离区域。在该区域我们运用玻璃传感器对垃圾中的玻璃进行分离。
光敏传感器是利用光敏元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 它的敏感波长在可见光波长附近, 包括红外线波长和紫外线波长。光传感器不只局限于对光的探测, 它还可以作为探测元件组成其他传感器, 对许多非电量进行检测, 只要将这些非电量转换为光信号的变化即可。
当垃圾传送至该区域时, 光敏传感器发出光线, 对传送带上返回的数据进行分析, 由于玻璃对光的吸收率不同于其他物质, 根据对玻璃光谱数据的分析, 判别出是否为玻璃, 之后利用机器手将其从传送带上分离, 分离完成后送至下一分离区域。
3 对塑料、纸类、食品类的分离
作为一种物理量, 温度主要用于表现物体的冷热程度, 对于工农业生产而言是非常重要且普遍的测量参数之一。对温度进行精确的测量和科学的把控有利于确保产品质量、实现能源节约与安全生产, 甚至对于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能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温度传感器是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而改变某种特性来间接测量的。温度传感器随温度而引起物理参数变化的有:膨胀、电阻、电容、磁性能、频率、光学特性及热噪声等等。温度传感器与被测介质的接触方式分为两大类: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接触式温度传感器需要与被测介质保持热接触, 使两者进行充分的热交换而达到同一温度。这一类传感器主要有电阻式、热电偶、PN结温度传感器等。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无需与被测介质接触, 而是通过被测介质的热辐射或对流传到温度传感器, 以达到测温的目的。
本设计正是采用红外温度传感器这种温度测量技术, 对加热前和加热后缓慢运动在传送带上的垃圾进行温度的检测。红外测温传感器, 具有温度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快、不扰动被测目标温度分布场、测量精度高和稳定性好等优点。另外, 红外温度传感器的种类较多, 技术比较成熟, 这也是本设计采用红外温度传感器设计非接触温度测量仪的主要原因之一。
利用红外温度传感器可以检测出不同的垃圾随温度变化时不同的温度系数。例如, 食品类垃圾由于表面有水分子, 所以吸收热量的速度比较慢, 然后对其进行冷却, 测量出的温度系数比较低, 即食品类垃圾对温度不敏感。而纸类垃圾吸收热量速度很快, 冷却之后温度马上变低, 所以测出的温度系数比较高。对不同垃圾的温度变化进行测量, 就可以对食品类, 纸类, 塑料类垃圾进行分类。
自动垃圾分类系统通过垃圾的不同特性将垃圾进行自动分类, 既减轻了垃圾站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又节省了人们手动分类垃圾的时间, 更会加快中国在垃圾回收利用领域的脚步。
摘要:针对可回收垃圾的各种不同的特殊性, 对其不同种垃圾的特性进行分析后, 选用不同的仪器对垃圾进行分类, 达到对垃圾分类实现自动化。
关键词:垃圾特性,自动分类
参考文献
[1]方创琳.中国垃圾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J].自然资源学报, 1996, 11 (4) :333~338.
随着资源日愈匮乏,环境问题成为即将面临的重大问题。如今“低碳生活,节能减排”已经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每个人的真实行动。但总有人会有各种疑问,归根到底就是“要怎么做才能使生活做到真正低碳?”其实很简单,最基本就是做到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如垃圾分类。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真正的垃圾分类,即使是有分类的垃圾桶,也有许多人“视而不见”。做此垃圾分类调查,希望能够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2.活动准备
方案A:在“问卷星”网站上设计一份问卷,问题包括“能做到垃圾分类吗?”、“什么情况下可做到垃圾分类?”、“有垃圾分类意识吗?”等问题,向所有人开放。
方案B:在天一中学随机抽取10名学生做调查采访。
方案C:在街头随机采访几位老人。
方案A主要是将这个调查向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人开放,从而提高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及全面性;方案B是为更好地了解同年龄段学生对垃圾分类的做法及看法;方案C是为这个社会的特殊人群——老年人准备。
这次调查涉及多层面与年龄段的人,可更好地找出“无法垃圾分类”这一问题的主要来源。
3.活动过程
方案A:实行比较顺利。将调查问卷贴到网站首页,说明意图,做好不泄露个人隐私的保证。许多人尤其是年轻白领与在校高中、大学生,也同样对环境保护与垃圾分类十分注重,都填写了问卷。短短两天,收到七十多份填写认真的问卷。在此向这些人表达衷心感谢。
方案B:实行有点波折。首先一些学生对待此问题不是特别严肃,而且有些同学未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回答。反复给他们强调,问题没有对错之分,根据自身情况回答即可,平时没有做到的,现在知道重要性,就从现在开始做。于是有许多同学敞开心扉,调查也得到很大收获。
方案C:最难实行。首先老人对环保本身不特别重视,“垃圾分类”也许未听过;而且很少有老年人愿意接受采访。面对这种态度,首先选择看上去比较“和善”的老人。在一位老人接受采访后,又有许多老人愿意接受采访与调查,方案C告一段落。
分类整理得出调研结果。
方案A:78%的人有垃圾分类意识,但其中只有5%能做到真正垃圾分类;剩下95%中,有70%人认为,使用大街上的分类垃圾桶可做到垃圾分类,而家中的单个垃圾桶则不能做到,理由普遍是使用多个垃圾袋比较麻烦和浪费。
方案B:大多数同学都有垃圾分类意识,但10名学生中只有1名能做到真正垃圾分类,有4名平时基本能做到垃圾分类;7名同学认为垃圾分类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是应当为地球做的保护措施;3名同学认为垃圾分类对于环保的意义不大。
方案C:老人普遍不太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也很少有环保意识,他们的生活方式就是将家中所有垃圾归于一个垃圾桶,所以基本不能做到垃圾分类。
4.活动收获
分析产生“垃圾不能分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公民垃圾分类意识普遍不强。大多数公民家中只一个垃圾桶,所有垃圾全部扔进其中。尽管有许多人在有分类垃圾桶的情况下可以做到垃圾分类,但不是所有地方都有分类垃圾桶。
学生与年轻人基本都有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的意识,而中年人半数有环保意识,老年人则基本没有环保意识。因为学生与年轻人在校园和网络等地接受宣传与教育,耳濡目染,对环保有一定了解;中老年人较少参加社会活动,有许多老年人连“环保”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一点值得反思。垃圾分类设施不够完全,社会的垃圾分类回收设施渠道不完备,小区收垃圾的垃圾车把所有垃圾都归在一起收集,按照这样收垃圾方法,和没分类又有什么两样?同时,收好的垃圾是如何回收和处理的也无从知晓。所以,要想做到“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需要完善。
5.活动总结
这次活动不仅使其更加了解环境保护与垃圾分类,而且培养了的能力与兴趣。这是一次极好的社会实践,也是步入社会后会应用到学习外的能力。▲
我们雏鹰假日小队的第三次活动是在奥体中心广场举行的,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倡导垃圾分类。
这次活动是以知识问答的形式向同学们、家长及路人宣传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活动由我和戴沁芸来担任活动的主持人。活动中同学们听得都非常仔细,回答问题也积极踊跃。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了解了垃圾分类的.优点有:1、减少环境污染。2、减少占地。3、变废为宝。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我们还要学习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生活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了解每一类垃圾都包括哪些,有利于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垃圾投放要注意以下几点:纸类垃圾应该平铺,避免揉团;瓶罐类要尽量将里面的东西用完,并清洗干净;厨余垃圾要做到装袋、密闭投放。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遭受到了垃圾围城的困扰。南京也已经出台了垃圾分类的管理办法。垃圾分类可以大规模的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功在当代,造福子孙。这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作为一名小学生,我有责任,有义务将垃圾分类的知识及优点传播给大家,我也要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我们的家庭里做到垃圾分类,为我们的环保出一份微薄之力。
大家好!
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践行垃圾分类,弘扬环保精神”。
首先,我想问大家几个问题:
你每天扔的垃圾都扔正确了吗?你知道什么是厨余垃圾,什么是有毒有害垃圾,什么又属于其他垃圾吗?如果都不知道,那么你知道最基础的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又怎么分?或者――你每天到底把垃圾扔在哪里?――是课桌里,椅子下,走廊上,还是别人的书包里?
也许你们很多人会对垃圾分类不以为然,甚至随意丢弃――你们可能会认为,这是一种便捷;你们分不清什么垃圾要归哪一类,不如直接清一色地往不可回收里倒,你们可能会认为,这是一种便捷;在食堂吃完几口饭,就直接倒掉,你们可能会认为,这是一种便捷。
然而,这真的是一种便捷吗?
你觉得便捷,就会有千千万万人也觉得便捷;你在路上潇洒地扔下一个包装袋,就会有千千万万的人也会扔下包装袋;你只看到了你的便捷,却不会看到那寥寥几个衣衫褴褛的人,那寥寥几个仿佛被遗忘的人,在千千万万个包装袋中为你们默默叹气;你觉得便捷,就会有人也觉得便捷,在你胡乱把垃圾倒入不可回收垃圾的那一刹那―――在那个徘徊在时光的角落,遗忘的黑白世界中的那一刹那,就会有千千万万的人们在相同的一刹那就不会分类胡乱倒入。
在阳光沐浴的清晨里,你觉得你干了一件挺便捷的事,但你看不到,在漫漫长夜里的垃圾分类车间里,会有多少双沾满垃圾的污浊之手在成堆成河的垃圾流中为那千千万万本不应该出现的垃圾进行着苦恼地挑拣。
在夕阳的余晖下的垃圾填埋场中,会有千千万万仍具有价值的垃圾被夹在肮脏的垃圾流中随着覆盖着的泥土永藏地底。你觉得便捷,就会有千千万万人觉得便捷;你会在厌恶之中倒下那一盘菜,就会有千千万万盘菜!你只看到了你的便捷,他们只看到了他们的便捷―你却没看到,在一辆辆垃圾车上,望着千千万万吨粮食被遗弃,那一滴滴泪水滴在无人知晓的黑暗里;在战火纷飞的世界的另一头,又会有千千万万人因饥饿倒在悲哀的哭声中!
那个世界――那个垃圾成堆的世界,那个荒凉的、悲哀的世界――是你们所希望的吗?
我们不够强大,不足以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但你做好你自己,我们做好自己,就会有千千万万人做好自己,就会有千千万万吨垃圾得到正确处理,就会有千千万万座城市迎来真正的曙光!最后,我们的明天,就会是一个美丽的蓝天,一个空气清新的蓝天,一个洋溢着自信、欢乐的蓝天!
我是来自五(8)班的庄XX,今天,我很荣幸站在国旗下讲话。我演讲的内容是:《做好垃圾分类,让地球更美丽》。
最近,地球母亲又开始抱怨了,她说她被压垮了,人类产生了太多的垃圾!据报道,在几年的时间里,将不会有垃圾填埋厂为我们每天生产的垃圾进行处理。实际上,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就是实现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的好处是什么?首先,它减少了占用空间。去除可循环、不可降解的材料,可以减少一半以上的废物。其次,它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最后,它可以把浪费变成财富。回收1500吨废纸可以使森林免于砍伐,多救一颗树,就能多生产1200吨纸。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财富。也许你认为垃圾分类有点麻烦。事实上,只要我们注意把可回收的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开,我们就可以减少垃圾的数量。在这个简单的`过程中,我们悄悄地为垃圾分类做出了贡献。地球只有一个,她的生命看似坚强,其实是脆弱的。
老师、同学们,行动起来,趁着“学雷锋,做好事”的活动月,为我们共同的家园,让我们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为地球做一件好事。无论是在校园,还是在家里,还是在公共场所,让举手之劳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品质,一座灯塔。用我们的行动来激励家人和周围的人参与到垃圾分类这个队伍中来,让地球更美丽!
一校园垃圾的分类
垃圾有三种分类:有害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有废电池、废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废油漆、过期药品等。不可回收垃圾是指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 包括果皮、菜皮、剩菜剩饭等。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废织物等。其中, 废纸包括:报纸、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片、大小纸盒等;废塑料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瓶、塑料包装、泡沫塑料、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等;废金属包括:易拉罐、铁皮罐头盒、铅皮牙膏皮等。这些校园中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在学习和生活及生活服务的商品垃圾、生活垃圾、打扫校园和公共场所的垃圾, 还有各类固体废弃物等都属于校园垃圾范围。
其中宿舍区垃圾比教学区和食堂区的垃圾种类多, 数量也多。包含可回收的纸、金属、塑料以及一些有毒的垃圾, 如废旧电池、废旧的温度计;教学区的垃圾主要包括一些书籍纸张之类的可回收垃圾, 卫生纸与包装食物用的塑料袋、塑料杯之类的不可回收垃圾;食堂区的垃圾主要是食物残渣与变质蔬菜。
二校园垃圾存在的问题
教学办公区是高校的主要区域。它主要供学生上课及教师办公, 因此产生的生活垃圾成分比较单一, 塑料和纸类是主要成分, 金属、玻璃和厨余垃圾较少, 且厨余垃圾主要以果皮零食为主。但大多数学生每次上完课, 都会把一部分的垃圾留在原来的位置, 不会自觉主动地把垃圾扔到垃圾箱。
食堂区的垃圾主要以厨余垃圾为主, 成分简单, 还有些塑料瓶和玻璃瓶以及打包盒。虽然学校已经规定不再使用塑料袋等, 但对于打包盒以及一次性筷子的使用还没有特殊规定, 还需对其进行细化要求。
宿舍区产生垃圾的时间比较随机, 且宿舍垃圾具有数量大和成分复杂的特点, 它主要产生塑料垃圾和食品垃圾。宿舍每天一楼虽然都有大垃圾桶供学生使用, 但数量明显不够, 因此往往是有部分垃圾扔得过道满地都是, 不仅影响正常走路, 而且校园中的流浪猫和流浪狗也随之增多, 夏天时蚊虫也因此增多, 同时伴有刺鼻的味道。虽然垃圾车也会定时来回收, 但效果很不理想。
三垃圾分类的分析及建议
垃圾处理不合理, 会给校园带来很大的危害, 严重影响了校园的环境, 因此笔者对校园垃圾处理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垃圾分类有以下三个原则:
1. 分而用之原则
将废弃物分流处理, 利用现有生产制造能力, 回收利用回收品, 包括物质利用和能量利用, 填埋处置暂时无法利用的垃圾。分类就是要提高物品利用比例, 减少焚烧、填埋处理量。如果没有后续利用能力, 分类便失去意义。初步处理就是将普通垃圾桶设为分类垃圾桶。
2. 因地制宜原则
校方管理部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 向师生提供便捷适用的设施, 如垃圾桶、垃圾房、环卫车等, 起到方便、引导师生正确分类的作用。
3. 自觉自知原则
第一, 教育师生逐步养成“减量、循环、自觉、自治”的行为规范, 创新垃圾分类处理模式, 使每位师生都为垃圾减量、分类、回收和利用做贡献。
第二, 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 积极营造良好的环保理念氛围, 使师生自愿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工作中。
第三, 完善管理机制。学校应该设立专门管理垃圾分类的领导小组, 对各个部门进行严格的责任义务划分, 形成一个落实到个人的工作体系。领导小组应把垃圾分类作为考核的部分;宿舍管理人员应该明确各自责任;后勤部门应落实垃圾收集和后续处理。
第四, 加大资金投入。学校应该承担社会责任, 做好表率, 把垃圾分类作为重点工作, 加大资金投入, 提供垃圾处理设备, 创造良好的分类条件。
应对学校工作方面提出以下建议:首先, 校园内增设功能性垃圾箱, 以寝室为重点, 每层楼都应设有多功能垃圾箱, 加强标志区分, 这样同时也支持了保洁人员的工作;其次, 禁止食堂和小卖部对塑料袋的使用;宿舍清洁人员统一按时清理垃圾, 垃圾多时应及时清理;加强对垃圾分类的管理和监督, 设立专门的投诉电话;加大学校媒体对垃圾分类回收的宣传力度, 成立垃圾分类回收宣传队伍等。
四校园垃圾回收与利用的重要意义
1. 生态效益
大量的生活垃圾一方面污染了空气、水源、土壤, 影响了环境卫生, 另一方面垃圾又含有多种有用物质, 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如果我们能够将垃圾正确地分类和回收利用, 那么它将是一笔可观的财富。实行垃圾分类与回收有利于促使师生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良好的卫生习惯, 同时也有利于校园环境得到美化。学校也可以提倡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提醒师生健康消费, 通过这些消费细节的改变倡导低碳绿色的环保消费模式。这不仅可以减少校工清理的垃圾量, 也提高清洁的效率。开展垃圾分类的活动, 通过师生逐步提高环保意识, 改善校园的生活环境。
2. 经济效益
垃圾分类回收合理化可使资源循环再生, 资源再生不仅意味着保护生态环境, 而且意味着发展经济。同时减少了进入外界的固体污染物, 对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垃圾分类回收后, 有价值和容易分解的垃圾将得到及时处理, 防止了垃圾的二次污染。
五总结
如今我国的环保现状令人担忧, 一方面大部分地区对垃圾处理的不得当, 导致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另一方面, 国人的环保意识也十分薄弱。
我们相信, 通过宣传教育, 高校生活垃圾分类的试点工作必定能有所收获。通过成功的经验发挥高校的模范带头作用, 并通过各部门的积极配合, 日益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体系是一件完全可行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志峰、宋守许、郑学慧等.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及结果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4)
垃圾真的是垃圾吗?其实不然。
去年我在新西兰生活了几个月, 其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正体会到了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新西兰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系统分为红色桶(收集生活垃圾)、黄色桶(收集可回收循环再生利用的垃圾,如废旧报纸、塑料包装袋等)、绿色桶(收集有机植物,如花草、菜叶等),对具有重金属污染物品如废旧电池之类就要特别包装回收。
对于垃圾分类,新西兰人很熟悉,都能自觉地执行,按规定分类。每到星期天晚上,居民们都把装满垃圾的各色桶摆在自家庭院外的马路边上。
星期一早上,市政环卫垃圾车分类收集拉走。
新西兰是一个花园式的国家。儿子家住南岛的基督城,除了城市的绿化行道树外,还有大量的公园、公共绿地,每家每户都有一个亩把地的小花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修剪下来的树枝、花茎及鲜草。这些绿色植物的剪裁弃物经粉碎发酵处理后全部制成了有机肥,卖20纽币一包。
生活垃圾(厨余垃圾)经生物技术处理制作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出售给农场。基督城产生的砖瓦、灰土类垃圾较少,但就是这部分垃圾也用于制作彩色砖之类的建材。
由于新西兰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的良好运行,儿子所在的基督城威尔斯顿小区环境卫生保持得很好,路面及其他公共空间都是干干净净,看不到国内常见的白色垃圾,人们穿的皮鞋及私家车都是很久才擦洗一回,他们从垃圾分类处理获得了回报。
新西兰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中国可借鉴,特别像长沙市正在进行“两型社会”建设试点,更应尽早建立自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何谓中国特色呢?那就是结合中国国情建立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如中国不可能每家每户发三个垃圾桶,因为没地方摆,可在每栋居民楼摆放三个移动车箱来分类收集。
另外,我们要改变填埋和焚烧这种单一的传统的垃圾处理方法,多从资源节约的角度来回收处理垃圾。我们的城市绿化修剪下来的树枝花草及生活垃圾为什么就不能制成有机肥呢?关键是没把这些垃圾当资源看。
笔者到长沙市黑麋峰垃圾填埋场去考察过。这个垃圾填埋场占用的土地及容量在2003年都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但由于没有对垃圾进行科学处理,生活垃圾太多,不到8年的时间就不堪重负要进行改扩建。并且填埋场虫蝇乱飞,臭气熏天,严重地污染环境,附近农民多有抱怨。
因此,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借鉴新西兰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我想建立我国的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系统要从以下几方面做文章。
首先是广泛宣传、转变观念。通过宣传让老百姓和管理者了解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好处,培养熟悉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习惯,树立垃圾是资源的观念;
其次,要改造或增设垃圾分类回收的设施,在社区建立规范的回收站,改善目前的垃圾储运形式;
大家好!
我们是“垃圾BOYS”,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确认过眼神,你是什么垃圾?”相信各位听到这个主题,必定会不由的发笑。那么这句话的来由是什么呢?让我们从20xx年的上海说起。“垃圾分类”是20xx年上海两会期间的“热词”,《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便由此孕育而生,如执行不力将面临高额罚款,堪称“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于是,“你是什么垃圾?”这句直击灵魂的拷问,成为了上海居民的日常。这座国际大都市的人们为了一袋小小的垃圾,拿出了堪比高考的拼搏精神。垃圾怎么分?应该放在哪个桶?成为了大家每天必问、天天必做的,但分类是一门繁杂的功课,所以在上海小区内的垃圾桶边你总能看到几个犹犹豫豫无所适从的居民。
从今年6月1日起,苏州也开始实施垃圾分类政策。为了防止大家出现类似窘况,下面就让我与大家攻克分类难关。
首先来看,污染纸张的分类方法。用过的各类卫生纸及餐巾纸都不能回收,要放进其他垃圾。其中,卷纸的纸筒有回收价值,要放进可回收物(指回收后加工可利用的物品)。
接下来,了解灯管的分类方法。灯管中有有害物质,要放进有害垃圾(指对身体或自然环境有害的生活废弃物)。
前几天,遇到几位同学喝奶茶,等到喝完需要丢弃时,都在垃圾桶前犯起了难。那么奶茶到底如何分类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奶茶里的珍珠等属于厨余垃圾(指剩菜剩饭、果蔬残渣等),奶茶杯盖算可回收物,奶茶杯属于其他垃圾。照此分类后,一一投入垃圾箱即可。
最后讲讲,方便面的分类方法。面饼是厨余垃圾,包装及配料属于其他垃圾(指危害较小,无再次利用价值的垃圾)。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让我们一起改变陋习,美化环境,引领时代新风,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氛围。我们的低调不是你们不分类的资本,生活中我们唯唯喏喏,垃圾分类我们重拳出击,我们就是“垃圾BOYS”。
大家早上好!
春天阳光明媚,美丽的环境伴随着我们开始新的一周。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校园是我们播种希望的地方。
但是,你知道在美丽的深圳,每天产生近2万吨的生活垃圾吗?填埋和焚烧是处理垃圾的主要方式。负责填埋的垃圾场污水泛滥,臭气熏天。况且这个地方已经不能当耕地了,烧垃圾的投入也是惊人的。单纯燃烧垃圾也会增加二次污染的风险。垃圾的快速增长和处置压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作为新时代的“好少年”,如何帮助处理垃圾?其实各种垃圾混在一起才是垃圾。当我们对它们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回收时,它们就会成为珍宝。根据相关数据,30%-40%的日常生活垃圾值得回收利用。
有些同学可能会有疑问:回收垃圾真的能“变废为宝”吗?我们来看看普通垃圾处理后是什么样子的:一张废纸可以回收800公斤的好纸,可以拯救17棵大树。塑料瓶和其他塑料制品回收后,不仅可以制成回收塑料制品,还可以加工成燃料油,从中提取汽油和柴油使用。要知道,三个废饭盒可以给学生做一把尺子!可见,垃圾分类确实可以变废为宝,“垃圾”也可以变成资源。只要我们将不同类型的垃圾扔进指定的`垃圾箱,我们就已经可以帮助清洁工减少大量的处理工作,帮助社会降低巨大的成本,帮助地球家园减少资源消耗。这是很大的好处!
一、治理理论与奥斯特罗姆新论的核心观点
治理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主张建立多中心治理模式;强调改进社会责任的承担方式,主张推行政府与社会的合作治理方式;强调管理对象的全面参与,主张实现管理过程中上下协同和多元互动;强调多样化管理方法和新技术的推广运用,主张改进政府的控制和引导方式,实现治理绩效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公共选择学派创始人物之一、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从博弈论角度探索了在政府与市场之外自主治理公共资源的可能性。她通过对草地、森林、湖泊和地下水等公共资源使用管理情况的大量研究得出,资源使用者联盟总能找出用于解决利益冲突的决策和精密执行机制以处理利益冲突,使公共资源得到有效管理,即除了集权式和私有化解决方案之外的第三种解决途径,由使用者自主管(治)理的社会自治解决方法,也就是除了政府有形的手、市场无形的手之外,人们可以依靠自己的手解决问题。奥斯特罗姆凭“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新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垃圾问题涉及到城乡各地和千家万户,涉及到社会各个层面、各个方面。由于垃圾分类处理不能完全靠政府强制推行,也不可能完全市场化,因为这项工作根本离不开社区居民及其家庭的支持和参与。能否发动全社会支持和参与垃圾处理,从社区这个源头解决垃圾分类处理问题,直接关系到科学发展、共建共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因此,运用治理理论和奥斯特罗姆新论,更好地解决垃圾处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二、垃圾分类处理的选择
垃圾分类处理和综合利用,就是将垃圾从源头分成可回收利用垃圾、有机易腐垃圾、适于焚烧垃圾等类别,然后根据不同类别垃圾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分别进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和利用的一种垃圾处理模式。首要的是在源头减量,实行垃圾分类,尽可能回收利用;其次是尽可能对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进行堆肥处理;再次是尽可能对可燃物进行焚烧处理;最后是对不能进行其他处理的垃圾进行卫生填埋。国内曾有专家用成本效益法对垃圾分类处理和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进行计算和分析,其结果表明:在不分类的情况下,不管采用填埋、堆肥还是焚烧处理,其产出都低于投入;但在分类处理与综合利用的情况下,垃圾处理成本降低而收益增加,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目前,我国一些大城市和比较发达城市在不同程度地推动垃圾分类处理,但还没有普遍推开。北京市2010年选定600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推行社区垃圾分类处理试点,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和运输,实现从源头减少和处理垃圾。同时,今年北京“百座大厦千家单位万名员工‘2010’工程”启动,在全国率先对垃圾分类提出“零废弃”和“零私运”,备受各界关注。从2006年开始,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等5个乡镇试点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90%的垃圾实现就地消纳,变成有机肥、燃料等资源。据专家估算,北京市郊区垃圾处理成本平均每吨约150元,垃圾分类处理模式每吨可节省约140元,如果在全市郊区推广,按350万人口,人均日产垃圾1.5公斤计算,每年可节约近3亿元的垃圾运输费和消纳费。不论是国内外实践证明还是北京市试点表明,垃圾分类处理是科学有效解决垃圾围城和垃圾污染问题的办法。
三、社区垃圾分类处理的主要对策及建议
垃圾处理水平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市民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垃圾处理的关键是源头分类,这个源头就是社区、居民家庭。作为特大型国际大都市,把推行垃圾源头分类作为社区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十分重要和非常必要之举。根据治理理论和奥斯特罗姆“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新论的核心理念,必须把垃圾分类纳入社区治理,对社区垃圾分类坚持“属地负责、条块结合、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社会参与”的总体思路,实行政府主导推动、以居民为主体、社会各界参与、市场机制运作、运用激励手段、依靠科技支撑,实现垃圾分类收集、无害化处理和再利用、减量化,推动循环经济和友好环境的发展。
(一)政府主导推动
治理理论虽然强调多元化主体和多中心治理,但在环境保护和垃圾处理方面,政府还是处于主导地位、肩负责无旁贷的重大使命,必须担当起应有的责任。一是深入宣传动员。率先提高各级领导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全面开展分类知识普及教育和推广,让人们知道如何分类且自愿分类,让市民认识到垃圾分类处理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和培养市民良好习惯,提倡居民家中垃圾分类收集。结合实际加大推广垃圾分类处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处理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培训,提高参与垃圾分类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加大监管督查力度。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社区、机关、学校、企业、商业及娱乐场所、机场、车站等地设置垃圾分类的宣传品,配备相应设施设备,将废塑料、废纸张、废玻璃、废金属、废纤维等分类回收。安排专项资金,按照分类、压缩、密闭、环保的要求,改造现有的垃圾回收站,使其具备相应的分类处理能力,并与前端居民垃圾分类相对接。同时,也要大力推进电动分类收集车、社区分类站及其设施设备等建设。三是明确落实责任。以推进垃圾分类为契机,有计划地对社区、学校、大型商场、饭店、机关、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实行垃圾分类收集,逐步建立和完善由社区居民、小区保洁员、物业管理公司和市容环卫管理部门等共同参与的“多主体”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四是完善政策规定。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规范社会各方和回收市场,促使主管部门及相关方采取相应措施推进实施分类收集;通过完善政策法规引导和督促居民进行垃圾分类。五是优先建设发展。根据垃圾处理公益事业的定位,优先建设发展垃圾分类处理设施、体系等,支持发展垃圾回收处理产业,增加再生资源回收站和再生资源专业分拣中心建设,同时积极推进网上预约收购,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和利用水平。
(二)以市民为主体
市民是城市环境保护和垃圾处理的主体力量。当前,要把垃圾分类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必须高度重视公众的力量,切实提高广大居民的参与意识、参与积极性与参与率、垃圾分类处理的效率等。有人说,由于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垃圾中有回收价值的都回收了,能卖的都卖了,而家里产生的垃圾中几乎没有可利用的东西,即厨房、餐桌、卫生间等没人收购的垃圾,而其中产生臭味主要是厨余垃圾。实际上,废旧电池、塑料薄膜(袋)甚至是玻璃瓶等,在许多小区仍未分类回收。当然,作为居民更主要和更为迫切的是将厨余部分从家庭垃圾中分离出来,是对垃圾分类最大的贡献。但无论如何,从源头解决问题,就是从居民家庭做起,必须有每位居民、每个家庭的自觉行动、积极参加和长期坚持。其实,社区垃圾分类也类似“公地悲剧”,社区垃圾混装不分类就是管理或使用不善的“公共资源”或“公共物品”,只不过它是“越堆积能再回收的越少”,“越分类能再利用的越多”。
对于由每家每户每天产生而不断增加的且“能利用越来越少”的“不分类垃圾”资源,最好的管理和解决办法就是让社区每家每户联合起来行动,共同有效地管理和推进家庭垃圾分类。因为当惩罚是团体自身的责任,即垃圾不分类或分类不达标时,没有洁净的环境和清新的空气,没有社区集体荣誉和相应奖励,没有家庭物业补贴和环保积分,没有相应物质回馈包括免费提供的垃圾袋(筒)等,这时治理就能发挥更好的效用。基于此,按照治理理论特别是奥斯特罗姆新论,社区居民(家庭)作为垃圾资源分类者联盟,从源头开始,从我做起,全家行动,邻里监督,共同参与,形成用于解决利益冲突的决策和执行机制,使垃圾分类收集得到有效推广普及和深入持久开展。特别是针对餐厨垃圾私运现象,试行和推广“餐厨垃圾档案管理”机制,从垃圾出处、去处实行一条龙监控,并配以公示,供社会监督。同时,废旧电池、塑料薄膜(袋)、破旧衣物甚至是玻璃瓶等分类回收问题,也必须作为垃圾分类不能忽视的问题来解决好。
(三)社会各界参与
不论是治理理论还是奥斯特罗姆“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新论,都强调多元参与和改进社会责任承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领导及职工入手,动员积极参与,在全市党政机关、学校、商务楼宇、宾馆、饭店、公园、度假村等选择一定数量的单位开展垃圾“零废弃”和“零私运”试点,并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和标准,从源头做好垃圾减量与分类,是垃圾处理的重要举措。
从中小学生入手,在中小学开展垃圾分类环保活动,向中小学生宣传和倡导保护环境及垃圾回收利用的重要性,教会学生对学校、家庭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和利用,利用废旧品进行小制作,并把参与垃圾分类作为中小学生参加社区公益活动的重要内容,使小学生成为家庭和社区垃圾分类的小使者和小能手,小手牵大手拉动家庭垃圾分类深入持久;使中学生成为社区垃圾分类的志愿者、倡导者和监督者,推动家庭和社区垃圾分类全面开展。
从高校学生入手,从宿舍、餐厅、教室、校园到外出购物、游玩、参加大型活动,始终做到不乱扔垃圾,自觉参与垃圾分类,争做环保志愿者,积极投身于社区、校园垃圾分类回收等环保活动。
从企业入手,自觉做好自身垃圾分类处理和节能减排治污的同时,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支持和参与社会垃圾分类,如借鉴台湾企业产品包装袋标注产品产生垃圾的归属类型,以方便分类和回收等。
从社会组织入手,鼓励和扶持各类环保社团特别是社区环保类、公益类社会组织发展,支持他们开展不同层次不同主题的垃圾分类活动,并给予必要的资助和支持。从社会新阶层入手,发动、鼓励和支持新阶层人士投身和支持垃圾分类,对其在这方面的捐助和投入给予政策支持、税收优惠等。
从社区组织入手,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居委会、服务站和物业管理公司、业主委员会、楼门小组等在推进垃圾分类中的作用,使他们成为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组织者、宣传者、倡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真正把垃圾源头分类落实到社区、落实到每家每户。从老人和儿童入手,发动离退休老同志支持和参与家庭及社区垃圾分类,教育和引导少年儿童以不同方式参与家庭和社区垃圾分类,使“一老一小”在家庭和社区垃圾分类中有所作为和大有作为。
(四)市场机制运作
市场机制是处理和解决诸多社会服务和治理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机制,垃圾处理也离不开这一机制的合理运用。目前,垃圾焚烧与填埋气体利用等垃圾能源化管理与市场培育在我国尚处摸索发展阶段,堆肥与回收利用是我国居民生活垃圾资源化的主要途径。在垃圾回收利用市场培育方面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发展垃圾产业,鼓励和支持回收行业、再生资源企业和个体回收人员有序发展,建立统一完整、开放竞争、规范有序的回收市场体系,形成清洁环保的垃圾产业,扩大就业渠道和岗位,使其成为城市生态经济和创业就业的新增长点。二是按照市场规律扶持专业企业独立运作,逐步形成产业规模,促进包括垃圾收集、分类、运输、加工、交易等市场建设和监管督查的协调发展,最终形成垃圾处理产业化和现代化,取得社会、生态和环境的综合效益。目前,垃圾分类回收技术已趋向成熟,如比较先进的垃圾分类回收机能在几分钟内把塑料瓶、玻璃杯、废弃金属、电池、塑料袋以及被粉碎的厨余垃圾等分类,把生活垃圾分成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固体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缩小垃圾体积,减轻运输负担。总之,市场运作的核心就是把垃圾分类产业发展成为城市生态经济和创业就业新增长点。
(五)运用激励手段
多元治理、多样化方式、多种手段和多方参与,需要运用激励手段和机制加以引导与推动。首先,把垃圾分类达标作为今后“和谐社区(村镇)”、“文明社区(村镇)”等评选的重要指标,从奖励政策上引导和推进街道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政府设立垃圾分类推进专项奖励经费,对垃圾分类业绩突出的社区和街道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对垃圾分类达标的家庭,按照一定比例给予物业收费补贴,同时建立家庭环保积分卡,达到一定积分的家庭到全市收费景点旅游时,可减免一家3口的入园门票;对在社区垃圾分类中表现突出的中小学生,由社区给予物质奖励,并推荐参加学校相关表彰奖励;把垃圾分类作为评选社会和社区公益类、环保类先进家庭和优秀人物的主要条件之一,予以表彰奖励。
同时,借鉴和推广上海“绿色账户”和北京市郊区王平镇“小票积分兑换”等成功做法,推进物质回馈激励。上海推广的垃圾分类“绿色账户”,就是居民用垃圾分类回收的积分,换取再生纸笔记本、环保手电筒、环保购物袋等小礼品,激励居民开展垃圾分类。北京市由“零废弃”衍生出“零废纸计划”,该计划规定:5公斤废纸便可兑换一份奖品。该计划正受到许多社会单位及员工的积极响应。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农户垃圾分类“小票积分兑换”,就是由保洁员对每户垃圾分类出具小票,每月全合格的凭小票到村委会领取酱油、醋等生活必需品或10至15元现金,差1天扣0.5元,激励村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目前,为推进垃圾分类普及,应该由政府出资、环卫或物业部门无偿提供分类所需的垃圾袋(筒),同时推出更多激励奖励措施,并在“碳补偿”机制上开展有益探索。
(六)依靠科技支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就要求垃圾分类处理充分运用多样化管理方式和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手段,这也是治理理论的基本要求。垃圾分类处理不但要坚持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原则,还必须不断吸纳和运用最新科技成果,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升垃圾的回收利用率。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先进的垃圾分类回收理念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深入人心,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要通过社区这个有效平台,进一步推广垃圾分类回收的科学理念,发动广大市民为建设绿色北京、宜居城市做贡献。
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和切实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垃圾分类处理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特别是各级政府要通过政策支持、资金奖励、税收优惠、精神回馈等手段加强引导,支持垃圾分类处理科研单位和厂家,自觉研发和主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手段,采用先进分选处理流程工艺,对垃圾进行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不断提高垃圾分类处理的科学水平和回收利用效益。特别是要按照垃圾分类末端先行的原则,加强和完善朝阳区高安屯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并发挥其作用,形成能力完备的综合处理中心,为实现垃圾分类处理提供设施保障。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应政策措施,引导全社会由粗放生产消费转变为集约生产和科学消费,不断推广和普及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再利用,引领人们形成健康、环保、绿色的生活理念和生产消费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觉的社会责任。
四、结语
从源头分类破解垃圾围城和垃圾污染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从社区垃圾分类入手解决垃圾处理难题非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和不断发展。治理理论和奥斯特罗姆新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途径,还有很多问题特别是社区垃圾分类治理问题有待于深入研究和探讨,但只要有开始、有行动、有坚持,把社区垃圾分类处理作为首都“十二五”规划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力倡导和推广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健康、低碳生活的理念,不断探索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彻底解决垃圾围城和垃圾污染这一问题就不会太久远。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电.中国多城市遭遇垃圾围城[N].新京报,2010-11-01(A18).
[2] 王宗诗.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2.
[3] 冯亚斌,张跃升.发达国家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历程研究及启示[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0,12(5):72-75.
[4] 岳金柱.加快首都城市管理与环境建设和几点思考[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0,12(4):16-19.
[5] 兰辛珍.垃圾处理:中国城市环境保护的攻坚战[EB/OL].[2010-11-01].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qkjc/1148686.htm.
1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前期准备
纵观世界各国和各城市, 垃圾分类工作真正做得好的只有德国、日本、新加坡、台北等少数国家或城市。我国的一些城市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开始宣传垃圾分类工作, 并在城市主干道设置分类垃圾桶 (箱) 。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 不可能完全照搬国外经验, 需要结合中国城市的实际, 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1.1 立法准备
垃圾分类谁来牵头组织、谁来具体落实、如何分类、如何运输、如何处理、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等等, 这些关键的环节要以地方法规或规范性文件等形式规定下来。在立法的过程中, 各城市要根据本城市生活垃圾组分情况等特点, 对垃圾分类的全流程和方方面面的细节进行深入的调研和仔细考虑, 使新出台的垃圾分类的规章制度能够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1.2 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建设准备
垃圾分类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垃圾收和处理运模式, 传统的垃圾收运和处理模式是混收混运、运到处理场后埋掉或烧掉, 显然不符合垃圾分类处理的要求, 需要建立新的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的体系。
1.3 垃圾分类机构和队伍建设准备
垃圾分类很复杂, 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 各城市的基础又很薄弱, 缺乏实际经验, 很多都还处在纸上谈兵阶段, 需要从长计议。要建立专门的垃圾分类机构和队伍, 对本市的垃圾分类的法规情况、垃圾组分情况、垃圾收运情况、垃圾处理情况等进行彻底摸查和详细分析, 规划制定将现有垃圾处理方式向完全实现垃圾分类处理目标转变的路径和方案, 并加以组织落实。2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存在的困难
垃圾分类在中国5000年历史上从没实行过, 既无经验可循, 又不能复制国外的经验, 需要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垃圾分类之路, 在探索过程中, 尽管各城市的主管部门热情较高, 但仅有热情是不够的, 还有一些困难要重视并加以解决。
2.1 市民参与度不高
各城市在开展垃圾分类时普遍感到市民参与度不高, 虽然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 但市民仍不够配合。主要是因为宣传还局限于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市民的环境卫生意识等层面, 宣传应当包括垃圾分类的政策法规、处罚措施规定和具体垃圾分类投放指引等实际内容。尤其是垃圾分类的政策法规宣传尤为重要, 没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政府的正式政策措施, 市民就会感觉垃圾分类还没到真正实行阶段, 就不会真正重视, 也就不会分类投放。
2.2 分类垃圾桶点的设置
实践证明, 居民家庭源头分类是生活垃圾分类的有效形式, 也是各国各城市普遍采用的形式。目前各城市的居民住宅区差别很大, 有的是封闭小区, 有的是自然街巷, 有的是低层住宅, 有的是高层住宅, 有的是各种住宅杂处, 过去都没有考虑垃圾分类点的配套设置问题, 垃圾分类装置占地要比过去收运方式精细和更加占用公共空间。如何合理科学设置, 既能满足需要, 而又不引起居民投诉, 要进行综合考虑和调研, 做好规划和反复论证、沟通等工作。
2.3 垃圾费收取问题
现在许多城市向市民家庭征收垃圾排放费及处理费, 垃圾分类后, 由于市民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有些市民认为自己参与了垃圾的分类处理工作, 付出了劳动理应得到回报, 应该不交或少交垃圾费。对于实行垃圾分类后, 垃圾费如何收取应当通过制定有关政策措施予以明确。
2.4 垃圾分类运输问题
垃圾分类运输要比目前垃圾混收混运慢得多。每种垃圾需要不同的车辆, 需要按照垃圾的种类重新调整和配备运输车辆, 调整和规划运输路线, 保证各种垃圾及时清运。配备车辆和调整路线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 短时期内, 可能垃圾分类回收的价值远远达不到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所消耗的人力物力, 需要财政资金大量投入。
2.5 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
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是垃圾分类成功的关键, 垃圾分类的意义就在于垃圾要最终分类处理、回收利用。各城市要根据本市垃圾组分的特点, 建立相应的垃圾分类处理的设施, 不要居民把垃圾分类投放了, 而环卫部门又把垃圾混在一起运到填埋场或焚烧厂埋掉或烧掉, 市民意见很大, 影响市民分类的积极性, 这也是目前市民不够配合垃圾分类的原因之一。
2.6 垃圾分类机制建设
建立垃圾分类处理体系, 维护其正常运作, 需要构建垃圾分类的工作机制。垃圾分类处理体系与传统的垃圾处理体系完全不同, 更加精细和高标准, 随着垃圾分类工作深入开展, 工作任务越来越多, 要组建垃圾分类工作机制和人员队伍, 协调和指导各区、街、社区、物业小区和机团单位的垃圾分类工作。
2.7 城中村和外籍人员
许多城市在快速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城中村, 城中村居住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有些大城市常住相当多的外国籍人员, 在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中, 要充分考虑城中村和外籍人员的实际情况和特点, 有针对性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和具体操作指引, 达到垃圾分类工作要求。
3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建议
垃圾分类工作虽然很难、很复杂, 但也并非完全不可为, 只要思路正确、措施得当, 方式合理、统筹推进, 还是能够取得预期效果。3.1 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和培训
垃圾分类改变市民的生活习惯, 要做好宣传引导和教育工作, 利用媒体、社区宣传栏、横幅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广泛宣传, 使垃圾分类家喻户晓。制作垃圾分类张贴标识和指引牌, 将日常产生的各种生活垃圾具体图案, 按照垃圾分类标准归类印在标识上, 张贴到垃圾桶和垃圾收集点的显眼处, 使市民和环卫工人能够直接地、清晰地掌握具体垃圾分类方法, 引导他们自觉按照分类标准准确投放生活垃圾。为使垃圾分类工作有序开展, 要对环卫工人、物业公司管理人员、社区志愿者、垃圾分类指导员、机团单位负责人、辖内学校师生、商铺户主等进行业务培训, 要使垃圾分类具体操作和实施的工作人员基本熟识分类知识、分类方法。
3.2 先易后难, 分阶段、分区域推进
由于垃圾分类比较复杂, 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多, 投入资金大, 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短时间内难以完全建立, 不可能一个行政命令就可完成, 建议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 分阶段、分区域进行, 各城市既有城中村, 也有居民小区, 选出基础条件较好的街道或社区先行先试, 条件成熟后全市推广, 逐步用精细化的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理体系代替现有的粗放式的垃圾收运和处理模式。
3.3 加强环卫设施基础建设
目前各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转运和处理设施普遍不足, 尤其是在街道、社区, 各种环卫设施大多较为简单和落后。建议在垃圾分类工作中, 按照分类工作要求, 统筹配备或更新各种环卫作业机具, 建设满足垃圾分类处理要求的环卫基础设施。
3.4 建立联动机制。
垃圾分类需要城市政府的各职能部门的齐心协力, 特别工商、卫生等部门在日常管理规定中要体现垃圾分类的具体内容, 对不履行垃圾分类义务的商铺、市场、企业等单位进行处罚, 加大检查督促和奖罚力度, 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机制。
3.5 加大街道、社区基层单位的经费补助。
垃圾分类大量的工作在基层街道和社区, 由于各城市居民区情况比较复杂, 在短时期内垃圾分类不仅不会减少街道、社区和环卫工人的工作量, 反而会增加基层的工作量, 现在社区里老年人较多, 分类投放垃圾有实际困难, 很多街道对环垃圾分类进行补贴, 但长期补贴街道将无法承受, 影响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工作落实。建议加大对街道等基层单位的垃圾分类经费补助, 同时对经费使用给予政策指引。
3.6 引入民间力量
在现行的垃圾处理体系中, 政府承担了绝大部分的职能, 民间和社会力量没有充分发挥和调动起来, 应当发挥社团、志愿者、企业等力量, 全社会共同参与, 形成合力。
【倡导垃圾分类的演讲稿】推荐阅读:
保护环境垃圾分类的演讲稿09-09
垃圾分类演讲12-26
生活中的垃圾垃圾的分类及处理09-07
《垃圾分类》的大班教案07-03
有关于垃圾分类的作文06-09
垃圾分类的作文800字11-24
环保垃圾分类宣传标语 垃圾分类创意口号05-26
垃圾分类主题班会的活动方案06-18
垃圾分类的小学日记200字10-30
幼儿园垃圾分类的课件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