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优秀诗歌:现代人(推荐13篇)
海很蓝,没有一丝云彩。
我凝望蓝天,寻找一朵云的洁白,风弯着腰,笑我痴迷的情怀。
看不见你的存在,就像看见过去,看不见未来。
那一年蟹肥菊瘦在风中,你说,去看大海吧,海的每一朵浪花,都是真的!
我想起蓝天的白云,每一朵,都那么纯净,像初见世界的那一双眼睛。
因为一条爱做梦的鱼,便有了水的清澈,水的宁静。
那一年春暖花开在沙滩上,你说,去看香山吧,香山的十月,每一片霜叶都是红的!
我想起爱情中的心,每一颗,都流着滚烫的血液,像丘比特箭上的那朵花蕾。
因为一只爱春天的蜂蜜,便有了花的绚丽,花的甜美。
我不曾去看香山的枫叶,因为你,那片红叶遗忘在了沙滩里。
想象着海浪一遍一遍地冲涮,关于海的诗句,关于诗人的宿命。
春暖花开,面朝大海,拥抱蓝天的背影,是什么样的心情?
错过了季节,身边少了个人,心便成了冰雪包裹的寒梅。
在无云的日子里,我喜欢看没有白云的天蓝。
不去想过去,也不想未来,因为,我还拥有现在!
大海的每一朵浪花,都是真的,春暖了,花儿很美!
一、反复诵读,体会作品意境
对于大部分的初中生来说,现代诗歌仍旧存在晦涩难懂、难以理解的现象,因此增强诗歌诵读的力度,不仅能够在诵读过程中领会到诗歌的意境以及形象,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审美情操。在现代诗歌的实际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并引导学生正确、反复诵读,确保学生能够体会作品意境,掌握现代诗歌中的韵律感、情感意蕴以及自身的语言特色。例如苏教版中的《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这一篇现代诗歌,作者就多次采用修辞、象征等手法,在想象的基础上将诗中的“树”拟人化,使得“树”像人一般有了丰富的感情、高尚的品格、奉献的精神。作者通过这些文字给我们展示了高尚的、无私的、伟大的英雄形象。老师在这篇诗歌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指引、鼓励学生切身联系生活以及情感经历来反复诵读这篇诗歌,通过多次诵读,学生就会逐渐理解诗歌中“黄色的、黑色的、白色的多茧的手”是暗喻广大辛勤的劳动人员,“饿得发蓝的眼睛”、“抽泣时颤动的肩膀”、“以及浮肿得变形的腿、脚和胳膊”这些都是暗喻在世界各个角落遭受灾难和困苦的人们。通过不断地、反复地诵读,学生就会慢慢把握诗歌的主旨了。
二、把握语调,增强情感领悟
在现代诗歌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向学生示范如何在朗诵诗歌时准确把握诗歌的语调高低、语气强弱以及朗读感情,让学生在倾听过程中能够大致了解老师对诗歌教学的基本要求,认识诗歌大意以及情感脉络,大体把握诗歌中的词句包含的情感内容,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现代诗歌的理解能力,推动和增强学生对现代诗歌的情感领悟。同时,老师还要指导学生在语调把握的学习上做标记。第一,标记停顿。停顿实质上是指声音在词语之间或者语句之间的间歇,其一方面是为了满足换气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句子结构需要,确保听众有一个想象和思考的空间。比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这一篇诗歌中的“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这一句,为了能够很好的表现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实现具有坚定的信念,要在“能够”以及“牛儿”后面标记停顿符号。第二,标记重音。重音实质上是指在朗读过程中对句子中的特定词语进行重读,通常情况下是能够达到提高声强的目的。例如戴望舒的《雨巷》这一篇诗歌中的“一个丁香一样的”,“丁香”这一词语需要加重音符号,此外,还需要注意句子升降调等。
三、把握韵律,体会诗歌“三美”
在现代诗歌的实际教学中,老师要注重诗歌韵律的教导,引导学生把握诗歌韵律,在诗歌韵律中体会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比如,老师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一篇诗歌教学中,要通过对诗歌平仄韵律分析来指引学生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分析如下:
前一句韵律是先平后仄,后一句韵律是平仄相间,这两句诗歌不仅展现了诗歌节奏感、韵律感的特点,同时还流露出离别时不舍、依恋以及寂寞的情感。又如余光中的《乡愁》这一篇诗歌中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代表特定时期的意象联系在一起,使得全诗展现出一种浓厚的思乡爱国之情,这些字词构成了生动形象的画面,不仅给人带来视觉美感,还给人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除此之外,这首诗歌在建筑美上,诗歌结构节句对称均衡,长短句之间错落有致,也给全诗奠定了惆怅的基调。
四、紧抓“诗眼”,领悟诗歌中心
如在《再别康桥》的诗歌赏析过程中,该诗的第四节是全文的“诗眼”,该诗的前三节是全诗的铺垫,表达了作者陶醉、依恋的情感,面对充满感情却不得不离开的母校,又再一次增强了作者郁闷的程度———往日是这么美好,现实是这么残酷,前途又是这么渺茫。该诗的后三节表现了作者对美好往昔的怀念转而对现实充满了不甘心、孤寂落寞的心情。全诗蕴含的情感一波三折,将作者面对理想破碎郁闷失望、不甘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诗歌教学中,做好朗读训练
诗歌朗读要注意给诗句划分好节奏。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朗读时,就会做到轻重缓急和停顿,有利于正确地朗诵出诗人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朗诵时,要求他们正确运用普通话,反反复复地朗诵,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的遍数多了,诗歌的含义就剥离出来了。这时,再把学生引入创作诗歌的情境中去诵读,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诗歌作品的理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使他们逐步改变对诗歌“深奥不可理解”的认识。
二、诗歌教学中,找意象,品语言
诗歌与其他文学体裁不一样,蕴含着语言之外的深刻含义。语言承载着意象、暗含着哲理,诗歌的语言含蓄,是用形象思维反映诗人眼中和心中的世界,这就决定了欣赏诗歌离不开想象和联想。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捕捉意象。意象即意境,就是通过对物象进行形象描绘,使之达到一定的境界和情调。比如《乡愁》一诗,诗人余光中就抓住了四个物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这几个物象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实物化了,使之变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使诗歌的题旨得以逐步明朗、步步加深和升华。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是诗歌的生命,因此,在诗歌教学中,还应品味诗歌的语言,应当引导学生仔细琢磨与品味,追踪到诗人创作的原始和拓展意义,认真思考和体味,获得独特感受。教师应引导学生研究与鉴赏诗歌凝练的语言,这样不但能使学生更容易地领略诗歌的价值,而且还会为他们在写作的遣词造句方面提供经验。
三、在诗歌教学中,联系实际,寻情感体验
现代诗歌教学时应注重引导学生将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这里的生活指社会、自然和人生等方面。联系生活学诗歌,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储存,让他们说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刻地领悟诗歌的内涵。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都不相同,他们对诗歌的理解也一定不相同。诗歌教学中,特别要重视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对诗歌内涵与众不同的独特体验,创造性的火花也许会迸发。在一次教学实践中,笔者刚教完某单元的诗歌。虽然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没有严格要求学生写诗歌,但是笔者为了使学生学以致用,检验是否教有所得,于是,要求学生们根据学习生活中的体验与感悟,自拟标题,写一首20行以下的诗歌。其中有一位学生就写得很好,她以同学们经常相处在一起,难免会发生摩擦为题材,提出发生摩擦时需要的是宽容,而不是辱骂,甚至拳打脚踢。她以此挖掘主题,以《宽容》为标题,写出了一首令笔者欣赏的诗歌,诗歌中赋予了“宽容”更深的内涵,把宽容比喻成无边的大海、高尚的灵魂、友善的天使……此诗非常成功,笔者将它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诵,不但对同学们的写作起到了作用,而且在同学的相处上,大家也都以“宽容”作为准则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对作品独特的个性化解读,引导学生有独特阅读体验。
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构建出对生活独特感悟的诗歌,提高他们对诗歌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黄颖 贵州省兴仁县百德中学 562303)
她有披肩长发,
她的面颊如画,
她唇红齿白如梦中嫦娥,
她人淡如菊却含苞待放。
她打造了一双青砖石履,
竟耗尽了她十年葱郁!
她想去远方,
去寻找她的希望。
女孩在清风徐来、
白虹贯日时出发。
女孩走在路上。
她的青砖石履敲击路面,
她的披肩长发雾鬓云鬟,
她的似水面颊容光焕发,
她的红唇白齿细语呢喃。
她轻抚着簇拥在路边的花草,
摘下那朵最美丽的郁金香,
别在自己深棕色的头发上。
女孩走在无尽绵延的.路灯下,
变得如星辰般闪烁。
清风徐来,
香气被吹淡。
青砖石履踩在地上、水上,
叮当、滴答。
白驹过隙,
已到终点。
女孩来到了一个小城。
这竟是个陌生的小城、
世事平淡的小城、
不为人知的小城、
破败落没的小城。
她害怕、
她卑处一隅、
她不知所措、
她举步维艰、
她岌岌可危!
女孩开始想家,
想她的东方小巷。
女孩的脚开始隐隐作痛……
来时路上的荆棘,
你为何刺伤她!
你是为东方小巷挽留她?
青砖石履下、
东方小巷处,
泥土依然芬芳。
女孩想走、想留。
何去、何从?
留下吗?
会理解适应吗?
回去吧!
带着希望,
带着坚强,
题记:
—— 昙香浓,花情盛,然而错过一抹风景;惜哉!憾哉!
是夜
微风轻抚我的脸庞
我只默默守望
为一观妳的绽放
是夜
雨水轻拍妳的衣裳
我已困倦难挡
妳却仍未显露曼妙的`身段
是夜
露珠在妳脸上划落
我在梦中呓语
让妳听到我那柔情的呢喃
是夜
那抹圣洁刺破黑暗
而我与妳相错
无缘目睹妳那绝世的舞姿
是夜
只剩寂静萦绕在妳身旁
妳默默闭上心房
继续等候下次的绽放
只是
谁会明了
那黑夜中的惊鸿艳影
却只为韦陀的一次回眸
它来了
它来了
抹去
最后一丝沉寂的味道
它来了
醒目摇摆
绿便有了绿的灵动
它来了
蛰鸣起伏
夜便有了夜的灵魂
它来了
明澈星辰
流星多了一刹幻美
它来了
我走了
令我心碎的你的美
一滴泪
落入掌心 慢慢风干
结晶全是孤单
一个梦
囚在寒夜 缓缓醒来
结局总是遗憾
月下 树影 阁楼前
我默默地将自己的心事封存
等待着时光来判断
落雨 轻舟 小桥边
我独自把忧伤洒落
渴望思念随细雨落入流水
但不去想你又如何心甘
在凌乱不堪的思绪中
我迷失了自己
将要失去希望的时候
我看到了前方不远处你的美
令我心碎你的美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
给我以温暖 安慰
【雨巷】——戴望淑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徐志摩的诗《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别哭,我最爱的人 】
我的言语在杯底静默着
舒展着柔柔的爱意
一颗心,鹿一样的向你奔跑
而横在你我之间的是一条
又深又阔的鸿沟
我的爱彻夜流淌
却始终被阻隔
我的爱如春日的青藤
缠缠绵绵,无休无止
我只能把你的名字
写进诗篇
在笔尖,在心底
将你的那个温暖的名字
默念了千遍万遍
偎依往昔,默默的阅读孤寂
你遥远的天边走来
近在咫尺,却又仿佛是
天涯之隔,与你相隔几亿光年
我明白:
不是所有的诺言都需兑现
不是所有的翅膀都会有一方蓝天
我不爱灿烂
只奢求一朵花开的时间
别哭,我最爱的人
你娇艳的花瓣
吐着无奈的火焰
我无悔的扑火
只为那昙花一现,拥有一颗的.灿烂
别哭,我最爱的人
轻吻你的微笑,
留下一个永恒的瞬间
世界上最美的光鲜,是你
我最爱的人
【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季候】
初 见 你 时 你 给 我 你 的 心 ,
里 面 是 一 个 春 天 的 早 晨 。
再 见 你 时 你 给 我 你 的 话 ,
说 不 出 的 是 炽 烈 的 火 夏 。
三 次 见 你 你 给 我 你 的 手 ,
里 面 藏 着 个 叶 落 的 深 秋 。
最 后 见 你 是 我 做 的 短 梦 ,
梦 里 有 你 还 有 一 群 冬 风 。
【只有一个人能唤醒它】
我的心房里,
爱情在酣睡,
只有一个人能唤醒它,
一、授之以渔, 感受节奏美
音乐与诗歌这两种艺术形式, 是一对永不分离的孪生兄弟, 又是并蒂莲、姐妹花, 它们相生相依, 装饰着人类的梦想, 愉悦着我们的心灵。因此, 诗歌本身就有一定的节奏韵律, 像音乐一样。教学现代诗首要任务便是要学生通过有节奏的朗读感受其优美的韵律。在这一点上, 教师要教给学生把握节奏的方法, 运用方法融入自己的体会, 大部分学生便会有节奏的读诗了。例如, 在教学《有的人》时, 我给了这样的方法指导:仔细读一读, 体会体会, 在每一句诗中, 你想把哪个词读得突出一点, 就在这个词语的下面加上小圆点, 这个点在朗读中叫“重音符号”。 (板书) 一句诗中你认为在哪个词语后面该停顿, 就在这个词语后画一条斜线“/”, 这条线叫“间隔线”。比如第一小节, 我体会着应该这样读。 (师范读) , 投影出示: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下面自己体会着读一读这首诗, 把你的体会用这两个符号标出来。因为掌握了方法, 学生也想急于运用方法, 学习兴趣极高, 纷纷尝试有节奏的读诗。在接下来的交流朗读中, 学生大部分教能够有节奏有韵味地读诗了, 也初步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
二、感知内容, 体会情感美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 每一首诗都寄托了作者一定的情感, 情感美也是诗歌最大的魅力。感知诗歌的内容, 体会作者的情感是诗歌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初步感知了诗歌的节奏美之后,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作, 感知内容并体会作者强烈的情感。在这一环节, 教师要借助必要的背景介绍, 引导想象联想, 调动学生的情感, 引起情感共鸣, 并以一定的语气、表情朗读表现出来。
例如, 在《有的人》教学中, 我简单介绍了创作背景后, 问学生诗中写了哪两类人, 对这两类人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后, 又让他们把作者的这两种不同的态度放在诗句中, 用不同的语气, 不同的表情读出来。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 重点引导朗读“骑”“俯”“不能活”“更好地活”“烂”“青青”“很高很高”等这些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 “一切尽在无言中”, 无需枯燥的讲解, 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便全融入在朗读中了。
三、巧设问题, 感悟含蓄美
千百年来, 诗歌之所以为众多的读者所喜爱, 其主要原因之一是诗歌语言凝练, 内涵丰富, 具有浓厚的耐人寻味的含蓄美。而感悟这一点对于生活经验缺乏、思维能力正在形成时期的小学生来说, 是一大难点。如何找到诗歌中与学生认知相符的“突破口”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从而引发他们思考, 这需要我们的精心设计。在教学《有的人》时, 我让学生对比朗读两种人的做法与命运结果, 之后又让他们对照朗读不同做法换来的不同命运结果, 紧接着问:你愿意做怎样的人, 为什么?以此引发他们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之后, 又问他们, 诗歌是为纪念鲁迅而写, 可不可以把诗歌中“有的人”换作“鲁迅”, 为什么?经过激烈地讨论, 举例, 他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的独具匠心, 也感悟到了诗歌丰厚的内涵。
四、方法指导, 享受创作美
巴尔扎克说过:“诗句是一些种子, 应当在别人心底开花。”用诗歌的美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之后, 顺势引导学生创作自已的小诗, 会在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有的人》教学后, 我给出了一组对比鲜明的词语:美丽———丑陋、健全——残疾、伟大——渺小、贫穷——富有。让学生针对身边人的做法, 围绕一组反义词谈自己的看法, 有的学生讲到:刘大铭身体是残疾的, 但他的梦想、精神是健全的;有的学生讲到:拾荒老人刘盛兰生活是贫穷的, 但他有那么多的孩子, 他的生活又是富有的。学生充分交流之后, 我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创作《有的人》, 要求仿照藏克家的《有的人》, 先写生活中两类人的人生价值, 再写他们不同行为, 最后写他们的命运结果。学生纷纷讨论创作, 小诗创作得是有板有眼。
关键词: 初中语文 现代诗歌 教学策略
诗歌是一种基本的文学体裁,大体分为现代诗歌和古典诗歌两种,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过于注重古典诗歌教学,忽视现代诗歌教学,导致现代诗歌日益不受学生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现代诗歌教学现状,进而分析了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策略,希望对于初中现代诗歌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一、现代诗歌教学现状
1.重朗读形式,轻吟诵感情。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现代诗歌教学形式明显多样化,现代诗歌朗诵包含以下几种形式:老师范读、学生朗读、分组朗读和跟着录音朗读等。然而,这些朗读只是一种形式化朗读,只为了让学生对诗歌有所熟悉,缺乏情感、缺乏思考,并非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对诗歌进行反复诵读,不断琢磨其中诗歌的意思,自然会对诗歌所表达的意思有所了解。初中课堂上诗歌教学以老师引领为主,首先,教师应该对诗歌有正确认识,教师要清楚简单的朗读和带有情感的吟诵所带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进行“声情并茂”吟诵,逐句琢磨,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韵律美,在抑扬顿挫的诵读声中体会诗歌的情感和意境,从而提高初中生在审美层面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
2.填鸭式教学,学生难以进入诗境。
教师对于现代诗歌的讲解,往往过于注重现代诗歌的主题思想,而忽视艺术本身的魅力,为了帮助学生应对考试,有些教师甚至要求学生背诵现代诗歌的主题思想,但是没有带领学生深切体会现代诗歌的特有魅力。有时受到时间的限制,教师在讲解现代诗歌时,只走一个简单的过程,首先要求学生朗诵,然后为学生讲解中心思想,可能在考试中出现的现代诗歌,教师会要求学生背诵。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现代诗歌的学习,并不是发自内心地想要体会现代诗歌中所展现出来的独特魅力和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教学方法在本质上仍属于“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教师和学生分别扮演“施教者”和“受教者”的角色,教师将现代诗歌的相关知识、修辞手法、主题思想等全部倾倒给学生,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需要将这些信息全部记住,而不是体会到。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诗歌本身的文学特征,破坏了现代诗歌的特有魅力。
二、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策略
1.带领学生反复吟诵,让学生读出诗中情感。
反复诵读是学习现代诗歌的重要途径,但是对于诗歌的诵读并不能按照统一的朗诵模式进行朗诵。每首现代诗歌都有独特的韵律和节奏,所展现的思想情感各不相同,有的积极奋进,有的表达身处逆境的无助,所以在读不同的现代诗歌时,要掌握不同方法。教师在进行现代诗歌教学时,应该依据每首诗的具体特点采取不同教学策略,在诵读前后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带有思考地诵读课文。首先,诵读诗歌时要注意语音,只有正确读出每个字的读音,才可以准确把握诗歌的韵律美。再者教师在带领学生诵读诗歌时,要通过语调展现丰富的情感。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诵读何其芳的《秋天》时,教给学生要用较为舒缓的节奏,让学生边诵读边思考,读完一句,在脑海中想象这句诗歌中所展现的画面,感受诗歌的画面美,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境美,在学生诵读结束之后,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整体意境,在脑海中形成诗歌的整体画面,反复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
2.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美、意境美,通过联想的方法体会现代诗歌的艺术魅力,摆脱传统教学的弊端。意境想象是学习现代诗歌的重要方法,学生只有大胆想象才有可能感受到诗人在现代诗歌中所寄托的感情,现代诗歌往往是由作者在特定的环境中,将独特的思想感情通过优美的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但是现代诗歌表达感情往往不是直接的,作者或将情感寄托在诗歌中的某一意向上,或者是隐藏在某句诗歌之中。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冰心先生的《纸船——寄母亲》时,要让学生感受感受诗歌中的这种意境美,作者叠一只小船,实则是将自己比作那只小船,小船在风雨中飘摇,历经艰辛万苦终于抵达母亲的梦乡,作者用一只小船表达对于母亲的思念之情。如果学生可以准确把握诗歌中的意向,则学生自然可以体会到作者所展现的生活图景和内心情感。
3.重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打破程式化教学。
每首诗都有包含独特的思想感情和特色化的表达方式,因此,教师要注重每首诗的教学细节,针对每首诗歌的特点采取不同教学方法,打破现代诗歌的程式化教学。教师除了要带领学生体会每首现代诗歌的意境美和思想感情之外,还要让学生感悟到不同诗人的写作特点,从多个角度体会语文的魅力。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时要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于意向的灵活运用,这首诗里的意向是复杂的,甚至有些意向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教师在上课之前,要用图片形式让学生看到这些意向的特点,有助于学生把握诗歌的情感方向。学生在大体把握诗歌中意向所带有的情感特色之后,更容易在脑海中形成诗歌中意向的画面,更容易进入诗中场景,很容易有身临其境之感,有助于体会诗歌中的意境美和感受到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4.为学生布置写作任务,沉淀学生的情感。
学生学习诗歌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感受诗歌的各种美,学生学习诗歌的最终目的是要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对于美的把握能力,不仅如此,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一个主要作用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诗歌之后,要及时为学生布置一些写作任务,让学生学会对于学习的知识灵活运用。让学生学习并掌握现代诗歌,有助于为现代诗歌培养新的人才,引导学生发现诗歌中的美,进而创作优美的诗歌。只有可以自行创作现代诗歌,学生才可以切实感受到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和写作特点。学生进行诗歌写作的前提是要有充足的诗歌知识积累,教师要培养学生背诵现代诗歌的习惯,学生要背诵和掌握各种现代诗歌,只有有了充足的积累,学生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现代诗歌。
现代诗歌是新时代的一种新鲜的语言形式,要为现代诗歌培养新的创作人才,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潜力的挖掘,激发学生创作欲望。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写作,特别是要鼓励学生敢于将写作的诗歌拿给别人阅读,只有经过不同人的阅读,每一个人都发表意见,作者反复揣摩修改,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现代诗歌作品。
参考文献:
[1]李广鑫.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有效策略[J].长三角(教育),2012,07:41-42.
没想到我会引起你的注意
没想到你我还那么投缘
彼此的灵肉以文字的烧烤取暖
始终站在自己的高度上
采用独具的`方式戏说调侃
要与真善美合奏
要与假恶丑分庭表演
你的风格,你的才气
让我看到了久违的月光
让我闻到了绝世的花香
一种力量油然而生
一个行动随即而来
从文字的背后走上文字的前台
我有浪漫的天赋
我怀揣多情的种子
浪迹江河,游走湖海
在转弯的地方
你出示千里马的信物
我抬举伯乐的招牌
但求没有误解,没有伤害
一切归于落定的尘埃
正是有了茶楼姑娘的道谢
有了酒肆伙计的壮胆
也许你我就此别过
也许你我携手相联
在归属划定的领域封地
营造自己精神的家园
哪怕一阁或半间
也胜过立命安身的壁峭崖悬
在日出晚照的空档
实现共同期待的心愿
挑灯夜战的氛围里书写人生
一个狐狸与葡萄共舞的年代
无论如何吹奉
也只有巴掌那么大
一定要塞进太多
太多的轰动性工程吗
每个白天都要聚集太多
太多的世界第一
剩不下一钞
任何人都只能走过
走过,谁也没机会摆手
或者摇头
每个夜晚非得充斥无数
无数的
余不出一刻
所有人都只得点头
点头,没力气互相问候
甚至是简单交谈
渐渐地无力维护
渐渐地
认知坠入生锈的红色标语
感觉深陷讲话的黑色泥潭
纷纷
万事万物在一个概念里面旋转
纷纷都成了一堆烂铁
想象中曾经的辉煌扎根历史教科书
饲养着太多的狂妄与无知
生长
从领袖大手举起的屁股眼里
伸出更加粗壮的枝干
更多更密的叶子
挡雨的同时也遮住了阳光
喃喃的报告仿佛巫婆的咒语
打包着方圆千里所有的人生
渐渐地
黑色的巨大
消化完一段时间的掠夺
又开始吸附聚集举国之力
现代诗歌二:《至家人》
遥寄一朵花
在梦里
在遥远的日子里
启动相思盒
溢满情思
在夜里
在每一个温暖与孤独的岁月里
载着我的心
与你同行
无尽的思念
无尽的追寻
无尽的盼望
无尽的等待
你们的垂青
你们的爱抚
你们无尽的祈祷
是我一生的幸福
你是最美的朝阳
你是最美的朝阳文/来亦去
你是那最美的朝阳
我是北风中伸出围墙的枝桠
总在清晨昂起脑袋轻轻探望
用干枯的身躯织一张网
将所有萧索收藏
不是我多么热爱这个世界
只因你,是那最美的朝阳
我是冬夜里盛放的冰花
他们都说我的命里不能有光
越用力,越把自己烫伤
可贪恋夜夜疯涨
不是我不害怕
只因你,是那最美的朝阳
我是村头高高挂起的红灯笼
老人们都说我像火红火红的希望
你看,我多么努力
以最鲜艳的色彩拼命模仿
不是我嫌弃自己的模样
只因你,是那最美的朝阳
我是清晨禾苗上千千万的露珠
在天地间来来往往
坠落和飞翔
我也分不清哪里是家的方向
不是我热衷流浪
只因你,是那最美的朝阳
我是亿万分之一看不见的泥沙
我是最宽广辽阔的边疆
我是青石下转瞬即逝的滴水
我是最汹涌浩瀚的海洋
我是一切饭后茶余
我是所有山高水长
而你
总是那最美的朝阳
现代诗歌三:《消失的海》
你用博斯的忧伤
告诉我这世界的模样
我用不眠的眼睛望着你
你却满脸的萧条看着我
我等了一个世纪的绵长时光
你却说我等错了时空
是我离你太远
还是你不懂我
我想用清晨的一寸阳光温暖你
你却怕这个世界有了温暖
然后冷漠就无处横行
你的冷淡,我懂了
我的温暖,也死了
只想到那海边去走走
我喜欢此刻的海
宁静、无风
又夹杂了些许温暖
海的那面隐约飘来了风
我的裙裾调皮地在我的腿上嬉闹
那浪花便开始张狂起来
于是,那海滩上
很多脚印就这样消失了
很多人就这样被遗忘了
我想告别那片海
告别那个世界
我知道我没有家了
我在海上最美的那朵浪花上诞生
却在海底那可最丑陋的石头上消亡
一个浪头汹涌而来
我的脚印也消失了
没有人知道那个穿着白色裙子的女孩
她去了哪里
也许她再也不会回来了
只是呢
在很远很远的地方
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在天的尽头
有一片海
据说所有看到过它的人
都去了天堂
至于到底是不是那样
关键词:初中语文 现代诗歌 课堂教学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步步推进,我国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纯真的文学趣味,现代诗歌教学任重而道远。但由于多年应试教育的枷锁至今尚未解除,大多数教师存在思想、能力以及教学等方面的问题。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应该好好探讨一下隐藏在这种现状背后的原因,也该好好思考一下如何有效地进行现代诗的课堂教学。
一、现代诗歌教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诗歌是对社会生活集中概括的一种文学体裁,囊括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被赋予了丰富的想象力。它的语言精炼同时又有强烈的形象性,有鲜明的个性节奏和音乐韵律。诗句的排列一般是分行的,注重建筑美也就是结构和形式上的美感。[1]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以及语言的灵活运用,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诗歌可谓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现代诗歌教学的目的之一在于教会学生新诗鉴赏的方法,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培养他们的阅读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便于抒发内心的情感。因此,如果一个学生会读诗、爱读诗,那么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必定是不差的。另外,现代诗歌虽然并不和中考、高考等直接发生联系,但却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素质。一个语言表达能力占优势的学生,他的语文综合素养也一定会比其他人更胜一筹。
(二)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
通常,我们的思维惯性使我们对古典诗歌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现代诗歌,造成现代诗的教学地位颇受冷落。实际上,古典诗和现代诗在文学教育中是互补的关系,现代诗是对古典诗歌的继承和发展,且更能传达崭新的时代内容。[2]相比之下,现代诗对学生有一种特殊的感召力,在青少年时期,那类似于歌谣的一首首现代诗,是最初使学生对文学产生好奇的源头,带着对文学的敬慕之情,学生才会主动去探索古典诗的艺术魅力。在现代诗歌中常常能找到与古典文学的相通之处,很大程度上,现代诗人仍在诉说着屈原、杜甫等没有说完的故事,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诗人就以现代方式传承了中国传统的爱国之情。在现代诗教学中,教师若能看到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血浓于水”的緊密关系,那么学生必然能够感受那到贯穿古今的诗的精髓。
(三)有利于陶冶性情和培养人文精神
从教育目的来看,语文这一学科现代教育的目的倾向于人文教育,“倡导教育人文,不仅在提升日常教育生活的品质,也在谋求整体教育实践精神的生长生成;甚至,从更深远的意义而言,乃在于谋求国民人格精神旨趣的提升与超越。”[3]而现代诗歌教学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出彩,更使学生拥有高层次的生活趣味。另外,“从对人的发展来看,教育最本质的涵义,应该是促进人的心理优化与发展,使人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4]现代诗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自我完善的能力,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如果教师能看到现代诗教学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充分发挥现代诗教学对学生真善美情感的熏陶作用,那么素质教育的前景势必会更加辽阔。
二、现代诗歌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重朗诵形式而轻吟诵情感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现代诗课堂上朗诵诗歌的形式明显多样化了:有的老师范读,有的分组朗读,有的全体齐读。然而,如果仅仅是像走形式一样的缺乏感情、缺乏思考的朗诵诗歌,朗读教学法将会收效甚微。[5]没有情感、没有思考的朗诵是空有其表的,初中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大部分还与教师的课堂点拨和引导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要明确一个概念,即简单的朗读与有感情的吟诵之间的区别。吟诵不是简单的朗读,学生只有真正做到“声情并茂”四个字,才能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和韵律美,才能在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中读出诗歌的情感和意境,从而提高初中生在审美层面上的鉴赏能力和感知能力。试想,如果一堂生动的诗歌鉴赏课成了枯燥单调的朗读背诵课,那学生“诗性”的培养又从何谈起呢?
(二)灌注法教学,学生很难进入诗境
当下的诗歌教学课堂,教师往往突出诗歌的主题思想而忽略其本身的艺术魅力。回想学生时期,诗歌教学课堂仿佛有些“倒行逆施”:学生不是主动的在反复吟诵和思考中自然而然地感悟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是被动地在老师所划定好的圈圈内去“感悟”诗歌。这样的诗歌教学与以前的填鸭式教学没有本质上的改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依然是“施教者”和“受教者”。另外,教师在教授诗歌时,往往侧重于讲解分析而忽略学生的个体感悟,有些教师为了赶进度,通常会采用“灌注法”,即将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修辞手法、意象涵义、主题思想等知识一股脑全部“倒”给学生,学生只要一五一十地做好笔记即可。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现代诗歌本身的文体特征,不顾学生的情感需要而把他们困在枯燥的课文分析之中,用“庖丁解牛”的方式将诗歌呈现出的整体意境肢解得支离破碎。
(三)课堂教学趋于程式化
很多初中教师教授现代诗仅仅是为了应付日常的教学任务。初中现代诗歌课堂教学呈现出以下套路:释义题目、简介诗人及创作背景、朗诵、理解诗意、点明主题、延伸拓展、升华主题、背诵全诗。这样教学现代诗是非常“完美”的,但是这样“非诗意的解读”,往往会忽略初中学生的年龄和其心理特征。把诗歌鉴赏这一最富有个性色彩、最具创造精神的情智活动程式化、教条化,违背了美学教育的规律,抹杀了现代诗独特的韵味,也扼杀了学生对现代诗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方式和形式上,大部分教师也只局限于单调乏味的讲解和板书,这种机械的程序和单调的形式很显然降低了诗歌教学的趣味性,不利于初中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诗歌鉴赏能力的形成。
三、现代诗歌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反复吟诵,读出真情
反复诵读是现代诗教学的重要途径,但如果每篇诗歌都按同一种朗诵模式去进行,那么朗诵教学法便失去了它“活的灵魂”。因此,教师应依据每首诗的具体特点,在诵读前后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让学生有思考的朗诵课文。首先,朗诵诗歌时要注意读准字音,体会诗的音乐美,还要通过语调表现丰富的情感,如深圳市翠园中学特级教师杨特在教授《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先让学生齐读课文,然后耐心指出学生在朗诵中存在的语调、语速、情感等方面的不足。经过指导,学生再读时就有了很大的进步。其次,教师要营造气氛,把学生带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教师可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一步步引导学生抓住诗歌的重点词句和情感高潮。学生经过老师的提示和有目的的朗诵,自然而然的读出了作者情感抒发的层次感。
(二)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意境美
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視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现代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把握意象,通过联想和想象去感悟诗歌的艺术魅力,从而打破灌注法教学。意象指诗歌中饱含诗人情感、并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物象,如《星星变奏曲》中“星星”这一意象的使用使整首诗朦胧含蓄、意境优美,寄托了作者执着追求理想的信念。如果学生能准确地把握诗中意象,他们自然会领悟作者所绘制的生活图景与情感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另外,现代诗的语言凝练,富有表现力,学生只有细心揣摩才能领会到其中的深刻意味。新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要求学生“能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语言,让学生对诗歌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力。
(三)重视诗歌的个性化解读,打破程式化教学
每首诗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因此,教师要重视每首诗的教学细节,在类似诗歌之间找到它们所具有的“个性”。如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所选现代诗的主题都是表达爱国之情,教师应让学生领悟到不同诗人的写作特点,从每首诗中获得不同的美学体验,从而打破现代诗的程式化教学。如一位教师在教授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就注意到了这首诗与同主题诗歌《我爱这土地》的不同,相对于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意象运用,舒婷在这首诗里运用的意象是纷繁复杂的,有些意象是学生很陌生的,如“老水车”“矿灯”,这位教师在上课之前,将这首诗中所有意象的具体实物以幻灯片形式展示出来,学生在亲眼见到诗中意象后便很容易进入诗中场景。另外,这位老师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矿灯”“路基”等的象征意义,这样一来,学生就不会被难懂的意象难住,课堂教学也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古人云:“教无定法”,现代诗歌的教学也一样,以上只是个人的见解。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培养一代综合素质人才,现在诗歌教学无疑是一个突破口。因此,我们所有的语文教师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开创诗歌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提高诗歌教学的效率。
注释:
[1]张德厚:《新时期诗歌美学考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郭玉霞:《初中现代诗歌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3]一行:《论诗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傅治平,曹成杰:《教育与人》,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版。
[5]李漪雯:《论中学语文的现代诗歌教学》,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现代诗歌的欣赏是指读者对现代诗歌作品由感知到感想的过程,它与生活情趣,个人爱好,文化修养,个人审美标准和时代审美标准有关。
一、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诗歌常饱含强烈的情感,而作者的情感又是通过诗歌中的形象来承载的,这个形象来源于生活中一些具体的可以感知的事物,这些形象又创设一种意境去感染人们。所以,在理解现代诗歌的时候,我们要对诗歌反复阅读,从形象与意境入手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在阅读中我们可以从诗歌的题目、诗歌或中心句入手,分析作者的情感,如《乡愁》(余光中),《祖国,我亲爱的祖国》,从文中标题我们就可以理解作者的感情;《我爱这土地》、《乡愁》(席慕容)从文中诗眼“爱”与“乡愁”这两个诗眼可以感受作者的情感。
二、明确诗歌的表现手法
现代诗与古代诗相比,它更具有表现手法的新颖性、修辞手法的变异性的特点。在表现手法上,现代诗歌常借助修辞来增强艺术表现力。一般常见的修辞有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要让学生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修辞对于增强诗歌的表现力的作用。如《雨说》诗人借春雨的拟人化形象,表达对中国儿童的祝福,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愿。现代诗还常常运用想象与联想的艺术手段。在具体的学习中我们要结合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中的联想与想象的作用。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诗人借助丰富新奇的联想与想象,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诗人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三、知晓诗歌的形式特点
中国诗歌的发展从原始的劳动号子——诗经——楚辞——汉魏乐府歌行——唐诗——宋词——元曲——“五·四”以后的新诗——当代多元化形式,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古人习惯把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叫做歌,诗言志,歌抒情,现代人一般把二者统称为诗歌。《
我们先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标准给多种多样的诗歌大致分一下类型。① 按内容性质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等。
② 按语言格式的不同,可分为:歌谣(民歌、民谣、儿歌、童谣)、楚辞、格律诗、自由诗等。
③ 按历史发展的顺序,可分为:古体诗、新体诗、近体诗、新诗等。
④ 按题材的不同,可分为:咏史诗、军旅诗、山水诗、田园诗、乡土诗、城市诗等。
⑤ 按与其它体裁相结合的不同,可分为:散文诗、寓言诗、童话诗、谜语诗、赋、骈文、诗体小说、诗剧等。
⑥ 按篇幅长短可分为:长篇叙事诗、小诗、微型小诗等。
还可以有不同的分法,如按风格、流派、作用等分又会有不同的类型。
我们在感受诗歌的情感的同时,还要品味诗歌想象凝练的语言,体会诗歌和谐、优美的韵律,体会它鲜明的节奏。诗歌常用重章叠句的表现形式。
四、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 现代诗赏析要体会现代诗歌的意境,揣摩现代诗歌的感情色彩,在诗歌赏析中更要有自己的感受,要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要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一些启示。如余光中的《乡愁》,诗人借助“邮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表达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星星变奏曲》这首诗的主题,表达的是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这在胧诗中非常有代表性。在艺术上,它也颇能体现胧诗的一些特点。如不直接表现或呈现思想感情,而总是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地表现经验等。譬如,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来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而用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等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等,这使得这首诗含蓄胧,意境优美。
星星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蛐蛐和蝈蝈》(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美好如诗,永远歌声不断,永远充满生机。使人们深深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现代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诗歌以其凝练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决定了它有别于其他文体的特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那么,怎样进行现代诗歌教学?
一、注重诵读,整体感知
汉语特有的音韵之美,决定了诗歌特别适合诵读。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应该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己去读。
诵读,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诵读。首先要读准字音,读准字音是诵读的前提,其次是读准节奏和处理重音,最后是读出语气。诵读也因诗体,诗歌的内容,诗歌表达的感情的不同,读的方法也不同。如光未然的《黄河颂》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所以指导学生诵读时应注意这首诗是自由体的新诗。要体会作者寄托在诗中的感情,就一定要处理好节奏与重音。节奏的缓急和语音的轻重,语调的高低,都是由诗歌表达的情感所决定。一是根据情感的需要确定语速。如果表现的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度要快一些,表现出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慢一些,所以《黄河颂》就应读得快一些。二是要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及音长音短,一般来说,能鲜明地表达出诗人情感的词语,包括中心语、修饰语,都应重读。
二、捕捉意象,体会感情
著名诗人钱涛曾说过:“教学一首诗,都不能离开对于意念、意象和意境三个层面的研究。”“意象是诗人表意时所借用的形象。而意境则是造象立意所达到的艺术境界。”这两句话扼要地阐述了诗歌的深刻内涵,也道出了把握意象是诗歌教学的基础这一道理。抓住诗歌的主要意象,对认识和把握作品的内涵有着很大的帮助。例如,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时,让学生捕捉诗歌中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分别表现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学生捕捉到了意象,自然就领悟到了作者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抒发的思想感情相融合的艺术境界。诗歌的教学重点是领悟感情。品味语言,捕捉意象,体会意境就能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三、推敲字词,品味语言
诗歌的语言表现出新颖、凝练,不拘泥于通用的语法规范、逻辑结构,写景抒情能直入人心的特点。对诗的用词的研究、鉴赏,不仅可以更好地领略诗歌的价值,还可以为写文章时在遣词造句方面提供借鉴。好的诗常在炼意、炼字、雕词琢句上独见功夫,因一词一字而尽传精神。所以,教师要精当讲解,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认真思考和体味,就能获得独有的感悟。
如《华南虎》)“恍惚之中”就很值得玩味。老虎发出“石破天惊的咆哮”声了吗?应该说是没有的。如果有,“我”就会真真切切地听到,而不是“恍惚”。那么,诗人“恍惚”听到“石破天惊的咆哮声”,其实表现了作者自己内心的不屈及渴求超越之情。
四、发挥想像,感受意境
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感受作品的意境,是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意境则是诗人造象立意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发挥想像能把读者带进诗中或者更为广阔的意境,进一步感悟诗意。如《纸船》,诗歌通过纸船这一意象,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与深情。通过想像,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思念母亲的女儿在不停地叠纸船并抛到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但她还是乐此不疲地折叠丢抛。这样感人的画面最容易触动情感,从而留下深刻的感受。
五、仿写练习,学以致用
课程标准十分重视读写联系,学用结合。通过阅读促进写作,通过写作深化阅读,现代诗歌教学同样也符合这个规律。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诗来源于生活,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悟,那么我们也同样可以把对生活的感悟用诗化的语言表述出来。如学习《金色花》和《纸船》后,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表达对父母的爱。有的写到:“母亲,您对儿子的爱,就像一本没有页码的大书,永远也读不完。”有的写到:“母亲,香喷喷的饭菜吃在我口,剩菜剩饭被你吃下;美丽的新衣穿在我身,多年的旧衣你独自‘享受’。”有的学生是边读边流泪。也许学生此时的创作还很稚嫩,但就是这一次次真情的释放,培养了对文学的热爱,对生活的观察,对人生的感悟。这正是语文人文性的很好的体现。
六、借助媒体,激发兴趣
在诗歌的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讲得多了,诗歌的韵味全无,讲得少了,怕学生体会不透。光靠常规教学的讲解,让学生学得津津有味是有一定的困难,这时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就显露出来。比如我上《秋天》这一课时,在简单介绍背景和作者后,就让学生欣赏配乐朗诵的《秋天》。调动画面,在屏幕上展现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农民伐木、背篓装瓜果、江面撒网、渔人摇桨„„,借助这些音像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潜能,那么学生体味诗歌中诗人所抒发的感情和诗歌的主旨就容易得多了。
讲好一篇诗是一种艺术创造,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发挥创新精神,不断在教学上进行探索、改革,让现代诗歌教学逐步走向科学化、艺术化的轨道。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探究
作为教师,要交给学生发问的方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那么,学生如何质疑呢?
1、紧扣题眼质疑。如《山中访友》中,作者访问了哪些山中的朋友?他对这些朋友都说了些什么?围绕“访友”二字,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作者访友体现了什么?
2、从课文的主要内容上质疑。如《景阳冈》针对主要内容“打虎”质疑:文章写了打虎的什么场面?打虎的结果是什么?
3、从中心思想上质疑。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表现了人物什么命运?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读了课文,你体会到了什么?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4、抓重点词语质疑。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可针对“纹丝不动”质疑:邱少云在什么情况下纹丝不动?他为什么纹丝不动?他怎样做到纹丝不动的?邱少云纹丝不动的结果怎样?《景阳冈》中老虎“一扑”“一掀”“一剪”武松“揪住”“按定”“只顾乱踢”“提起”“只顾打”各体现了什么?
5、抓中心句质疑。如《一夜的工作》,找出中心句:“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课文是怎样写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
6、抓过渡句质疑。如《伟大的友谊》,找出过渡段,质疑:这段的哪部分承上,哪部分启下?
7、从语言反复处质疑。如《灯光》一课中,“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郝副营长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
8、找特殊标点质疑。如《鸟的天堂》一文中,“那是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为什么前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后一个不加引号?
9、在细节描写处质疑。如《军神》中人物细节描写提问:找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凡卡》中为什么要写“我”挨打这个细节?
9、由人物的神情去探究内心想法质疑。如《白杨》最后一段写到:“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提问为“爸爸在沉思什么?为什么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初中优秀诗歌:现代人】推荐阅读:
人教版初中现代诗歌散文07-12
初中美文摘抄优秀07-01
初中作文夏天优秀07-19
初中优秀的《爱护环境》初中作文600字05-28
蟑螂初中优秀作文06-04
《和谐》初中优秀作文06-08
初中数学优秀评课09-15
初中生优秀故事09-20
《课堂》初中优秀作文09-22
初中优秀作文幸福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