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的调节说课稿

2024-10-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体温的调节说课稿(精选5篇)

体温的调节说课稿 篇1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体温的控制》,是八年级科学(上)第三章最后一节的内容。我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和安排如下:

一、说教材

(1)教学地位

本章内容主要是学习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标上的表述是要“使学生认识到行为是生物体对内部或外部环境刺激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行为反应需要在多个层次上进行协调和通信。”“教师应注意通过知识的讲授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是一个在内部和外部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的开放系统,而多层次的调节使其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并引导学生关注脑科学和动物行为学等科学前沿的进展!”是在对不同的生物和变化的环境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也是对这些内容的提升和综合运用。本节内容是本章最后一节内容.体温的恒定受激素和神经的调节,体温的控制是生命活动调节的一个很好的学生“体会”得到的实例.

(2)重点、难点的确定;

初二的学生学习的自学性和动有所发展,抽象思维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他们已经能够根据对图表的分析,得出初步的简单的结论。另外,对于这个内容来说学生平时也能从其它渠道了解有关信息。但是有些的学生表达能力不强,他们已经自己意会了的东西往往很难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有的时候常常会想说而不敢说,或者是说不清楚。要把一些感性认识转化到书面的理性认识。所以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是这样确定的:

重点:“产热”和“散热”的平衡调节,

难点:调节控制

(3)课时安排:1课时

二 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拟定了下列几个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体温恒定的意义。

2、了解产热与散热的部位、方式和过程。

3、了解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

4、能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技能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读表能力

情感目标:

三.教学方法的设计:

“授人与鱼,莫过于授人与渔”,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点不是仅仅为了“学会”知识,更是为了“会学”知识。 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本着“课程为本、追求实效、实践创新”的思想,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指导下,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多种途径,如:观察、阅读、思考、分析、讨论等等,来开展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的教学模式。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形成对比,引入:在寒冷的北极和在炙热的撒哈拉沙漠,人体的体温是否有有很大的变化?通过对比,使学生明白人体的体温是相对稳定的,学生举例,他们知道的恒温动物还有哪些?设问: 恒温动物的体温绝对不变吗?维持恒定的体温有什么好处?以问题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思维,形成学习的欲望,更好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让学生说出测量体温的地方有哪几处? 同一个人不同部位测得的体温有何关系?以及同一个部位测得的体温就不变吗?学生通过对图表的分析,找出上述几个问题的答案.这样的教学设计意图旨在培养学生读图、读表能力;获取信息和对信息处理加工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主动学习创设一个平台.通过上面的学习让学生总结出一些结论:如1.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2.不同年龄的人的体温有差异,一般年轻者高于年老者。3.不同性别的人的体温也有差异,一般女子高于男子。4.同一个人的体温随昼夜变化也不同。另外:体温还会随环境温度、精神状态和体力活动的不同而不同,在一定的幅度内变动。你能举一些例子吗?注重知识的获取过程,而并非把答案强塞给学生, 让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到教学中来,符合新课程的理念,这样可以增强对新知识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再设问:人类何以维持体温恒定的呢?引出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这是本节的一个重点知识,我是这样处理的:首先让学生根据表格的数据,参照人体在安静时各器官的产热情况图,用图表示人体运动时各器官的产热情况.锻炼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了解除了用表格记录数据外,也可以用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通过读图,找出人体在安静时和运动时,主要的产热器官分别是什么?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读表能力;获取信息和对信息处理加工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问学生你还能根据上表的数据,转换成其它的统计图吗?你有几种方案?请把它们画下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尽可能的投入到学习中,通过学生间的竞争,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 实现课堂的高效率问题.

之后让学生观看皮肤血管口径的调节与散热动画,让学生总结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决定于什么?具体的关系如何?即当外界温度下降时,皮肤内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随之减少;相反,当外界温度上升时,则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上升,散热也随之增加.设计为动画效果目的是突破调节控制这个难点,形象直观的给学生展示动态过程,可以刺激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效的降低了教学难度. 但在炎热的夏天,主要的散热方式是汗液蒸发散热,

最后请大家分析:在寒冷和炎热的环境中怎样才能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呢?机体的这种产热和散热过程有时受到谁的控制和调节呢?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提取知识,体现知识的有机联系. 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让学生猜测:当散热>产热、散热<产热时,人的体温将会怎样变化? 最后向学生介绍有关发热中暑以及冷冻技术,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容入科学课堂教学中来,

练习进行知识反馈,培养学生应用新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布置作业:以巩固知识,丰富学生知识面为目的,同时减轻学生负担,并要求学生查阅有关动物的行为与哪些环境因素有关。

板书设计:在板书中,我根据板书的“规范、工整和美观”的要求,结合所学的内容,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板书。在其中,注重了重、难点的突出,使学生对知识的结构、层次、重点、难点一目了然,便于记忆和理解。

学生在教师的提示和问题的引导下,完成对本节课的知识的归纳和小结。利用简炼、清晰的语言,再一次的突出本节课的重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体温的调节说课稿 篇2

利用高中教材中科学研究的过程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相结合, 通过主体性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以多种方式、多种途径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实现对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的培养。

2. 说教材

2.1 地位和前后知识的联系。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 (必修) (人教版) 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第一节《植物的激素调节》的第一课时, 教材介绍了植物的向性运动及意义, 重点讲述了达尔文、温特等科学家100多年前的实验, 从而揭示了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在此基础上让同学们了解生长素的产生和分布, 掌握生长素的生理功能。本节内容利用科学研究的探究过程呈现科学知识, 比较完整地反映出科学研究的全过程, 所以本节内容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科学探究素材。

植物向性运动的内容与第八章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有关, 对理解适应性等有重要意义;生长素的内容牵涉到植物的生长和个体发育等内容。

2.2 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分析, 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的过程来实现以下三维目标。

2.2.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植物的向性运动及意义, 理解生长素发现的相关知识, 掌握探究性科学实验的一般流程和基本原则。

2.2.2 能力与方法目标。

(1) 通过“玉米胚芽鞘的向光性和向重力性”的实验设计, 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学会根据实验的变量和结果, 进行分析, 推出结论。

(2) 通过生长素发现过程的探究使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信息表达的能力, 使学生获得生命科学实验的积极体验。

2.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通过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探究体验设计, 学习科学家的思路、方法、假说、实验验证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2) 通过植物的向光性运动原因的解释使学生养成“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

2.3 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理由。

2.3.1 教学重点。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生长素发现实验的科学探究过程。

确定的理由:因为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既是掌握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基础, 又是理解生物激素调节作用的关键, 更是探究能力培养的好材料。

2.3.2 教学难点。

围绕生长素发现的相关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并探究。

2.3.3 确定的理由。

生长素发现的相关实验探究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涉及到的科学家和实验较多;高二学生尚未进行探究性实验设计方面的训练, 缺乏科学方法的系统培养, 对实验设计过程中的科学性、严密性、可行性都难以准确把握;对涉及到的一些实验材料 (如胚芽鞘、锡纸、琼脂、云母等) 缺乏感性认识。所以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分析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流程和一般原则,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单一变量的探究性实验设计。

3. 学情及学法指导

3.1 学情分析。

本节课学习之前, 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生活体验, 如:植物向光性、向重力性, 简单而不规范的实验设计, 等等。但由于高中学生相对发言不太活跃, 讨论积极性不太高, 因此还需要课前充分准备, 课堂上耐心引导, 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3.2 学法指导。

(1) 通过课前指导学生做“玉米胚芽鞘的向光性和向重力性”的实验,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探究能力。

(2)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动画演示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积极引导学生去讨论, 鼓励学生敢于讲出自己的见解、观点。在讲的过程中, 教师要从中发现问题, 纠正、弥补出现的差错和纰漏, 帮助学生正确表述。

(3) 通过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问题调动学生发散思维,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思考。

4. 教法选择

针对制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已有的知识, 结合素质教育理论, 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模式, 并借助多媒体手段变教师讲实验为学生设计实验, 变读科学史为体验科学史, 充分调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进而启发、引导学生实现教学目标。

5. 教材的再处理及理由

5.1 调整概念引入顺序, 保持学生好奇心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植物激素的调节》第一课时, 按教材的编排, 先总述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不同形式, 导出“植物的激素调节”, 接着通过向光性与向重力性的感性认识, 引导学生过渡到“植物的向性运动”上来。这种总分式结构有利于教师讲授, 但对于探究性实验设计来说却失去了学生对未知知识的神秘感和好奇心。所以我对教材进行了如下处理:第一课时起先不谈及“生长素”这一概念, 而是通过一系列科学家的探究性实验让学生逐步发现一种能够促进生长, 能够使植物表现出向性运动的物质 (即生长素) 。这样既可避免老师先入为主讲解带来的学生对未知知识缺乏好奇心的弊端, 又可以让学生具有真正充当“科学家”和学习主人的切身体验。把对知识的理解变成自己想做的事, 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5.2 将实验的叙述改为探究, 科学实验变为层层推理, 引人入胜。

生长素的发现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材已对科学家的实验按时间顺序进行了阐述, 但生长素发现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科学家的认识过程和科学实验方法, 而不是记住这段历史。故而我没有就教材讲教材, 而是引导学生按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记录结果→得出结论→验证结论) , 边思考、边分析推理, 层层递进, 将科学家的实验自然地引入到问题的推理中, 这样更能发挥探究式教学的优势, 培养学生用探究方法探索生活复杂问题的能力。

6. 创新

6.1 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小组实验, 调动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探究欲望。

“玉米胚芽鞘的向光性和向重力性”实验本来是教师做的演示实验, 而且必须在课前就完成, 课上只是让学生分析实验的现象。教师演示的实验学生是没有参与性, 尤其实验的准备过程。因此, 我将演示实验改为课外让同学分小组完成, 这样参与的学生不仅有了实验探究的经历, 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同时还调动了其他同学想积极参与的热情,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实物丰富了全体同学的感性认识, 亲眼见到了向性运动的真实存在, 调动了学生对未知生物知识的探究欲望。

6.2 课本阅读材料作探究性实验设计, 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和成功体验感。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是作为阅读材料出现在课本上的, 作一般了解。但我在整堂课设计时发现, 通过对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探究性设计, 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科学家的思路和方法,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因此在讲授此内容时, 以学生亲眼见到向光性运动为切入点, 利用学生想知道向光性内部原因的欲望为动力, 按照科学问题的一般研究方法激发学生去思考, 一个个问题逐步解决, 并在每个问题解决之后, 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科学家的实验, 加以验证, 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这样, 每解决一个问题后学生都会有一种精神上的喜悦和满足, 促使他们产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欲望, 从而树立学生在学习上坚持不懈和对未知领域保持好奇心的良好习惯。

6.3 动态多媒体课件引入, 直观、生动、易于接受

用Flash制作的电脑课件演示生长素发现的探究实验, 变静态为动态, 让学生从消极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认识的主体、主动的语言构建者。动态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创造性, 而且使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了充分发挥, 同时弥补了观看插图或挂图静止不动的缺陷, 更加直观生动, 易于接受。

7. 教学反思

本节课应用探究性实验教学, 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通过探究培养科学态度、科学精神;通过探究形成科学观点、科学的思维方式。教学设计以问题讨论为主线, 通过教师激发的一组组环环相扣的问题, 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了一次生物知识的“再发现”, 因而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搜集和处理信息, 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这节课, 我体会到: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课堂教学设计, 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恩山.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和主要特点[J].生物学通报, 2003, (6) .

[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 (必修) .生物第二册教师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说课稿 篇3

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七年级下册第六课第二框,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和 课程资源开发七个方面说一说我对这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初中思想品德课,从纵向角度来说,共分为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的关系、我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三大模块,本框题属于成长中的我模块。从横向角度来说,共分为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四大模块,本框题属于心理健康模块。

(二)、从教材编排角度来说,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是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二框内容。本节内容有三个方面:情绪是可以调适的、排解不良情绪和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第一部分:认识情绪是可以调适的。由于个人的生活态度不同,就会产生不良情绪。第二部分,排解不良的情绪。教材由青少年的情绪特点谈起,谈到调节情绪的的方法——转移注意力、合理发泄法和理智控制法。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具体事例和活动,帮助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分析,认识、掌握一定的调控方法,在生活中做情绪的主人。最后提出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要学会关爱他人,理解他人的情绪感受,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用以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

(三)、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青少年时期情绪抑郁波动及不稳定的特点;让学生认识到青少年时期情绪是不稳定的,明白情绪是可以主观调控的;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逐步掌握一些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能力,能够较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懂得调控自己的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重要性;学会合理宣泄不良情绪,让自己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学会尊重他人,关注他人的感受,适时适当表达个人的情绪。

教学重点:

1、调控情绪的方法有哪些,2、宣泄情绪的方法有哪些。

教学难点:

掌握一些调节情绪的具体方法,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

(依据:

1、指导学生的日常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的最终目的;

2、现在的中学生普遍以自我为中心,不注重他人的感受。)

二、学情分析

1、初中阶段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阶段,初中学生正处于充满了“心理冲突”的青春期,且初中生的情绪表现又是很不稳定、不成熟,容易冲动且肤浅、强烈、不协调,两极性明显,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不少初中学生成为不良情绪的俘虏,放任的情绪妨碍正常的学习生活,影响同学间的友爱和团结。因此,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情绪变化的特点,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主动调控 1

绪,保持积极的、良好的情绪状态,克服消极情绪是当务之急。

2、通过初一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适应了思想品德课的学习特点,初步具备了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的能力,授课中,可以将部分基础知识交由学生独立预习、小组讨论解决。

3、初一学生的综合能力较低,远远不能适应中考以考察学生的能力为宗旨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中考出题的特点,设计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考打下良好基础。

三、教学模式

教法:情境设置法、引导法、总结法

学法:讨论法、归纳法、练习法

四、教学设计

这节课我共设计了导入新课、初探新知、预习诊断、师生互动、当堂训练、拓展提高、收获平台七个环节。

(一)、导入新课

1、提问: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分别对你产生哪些影响?(温故)

(理由:本框题是十三课第二框题,通过复习第一框的重点,引出本框题知识,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2、你希望自己拥有哪种情绪?

(引出本框题: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时间:1分钟左右。

(二)、初探新知

学习任务一:阅读课本P32--P35,完成以下问题。

1、产生消极情绪时,可以根据自身特点灵活地选择调控情绪的具体方法。一般有、、、等。

2、思考:控制情绪有哪些好方法?

3、阅读P34的相关链接,知道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有、、。

(自主学习第一目基础知识。)

学习任务二:阅读课本P36--P37,掌握宣泄情绪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1、当消极情绪不能调节时,可以通过哪些方法进行宣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主学习第二目基础知识。)

时间:5分钟左右。

(三)、预习诊断

各小组收集预习过程中的问题,小组内尝试解决,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共同解决。

时间:2分钟左右。

(四)、师生互动

(一)阅读与感悟(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才华出众,机智过人。但诸葛亮利用其气量狭小的弱点,巧设计谋,气得他断送了风华正茂的性命。

材料二:《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多年考不中举人,直到50多岁时,终于听到自己金榜题名,“喜极而疯”。

问:这两则材料分别体现了什么情绪?结果怎样?

(材料一的情绪是“过于生气”,结果是“断送了风华正茂的性命”;材料二的情绪是 “过分高兴”,结果是“喜极而疯”。)

问:刚才两则例子中的主人公他们的情绪反应适度吗?(不适度。)问:那我们应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学生回答,学生指正。

(活动目标:在预习的基础上,巩固重点一。)

时间:5分钟左右。

(二)阅读课本P36--P37,掌握宣泄情绪应注意的问题。

1、当消极情绪不能调节时,可以通过哪些方法进行宣泄?

2、想一想:P36李铮的做法对不对?对周围的人有什么影响?在宣泄情绪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活动目标:在预习的基础上,巩固重点二,同时突破教学难点。)时间:10分钟左右。

(五)、当堂训练

1.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在一首诗中写到;“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这首诗在情绪问题上给我们的启示是()

A面对困境,不能使自己的情绪太过低落

B生活欺骗了我们,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必然是悲观

C生活中要有乐观的态度

D 在困境中人不可能有乐观的生活态度

2、一项对中学生的调查显示:有24.8%的人做错事后时常感到惶恐不安;有 49.77%的学生曾经感到心里烦恼又无处诉说。对此,你的认识是()

A情绪问题是中学生无法摆脱的困扰

B生活中产生的情绪都是有原因的C只要方法得当,这些情绪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D交流沟通寻求帮助应是中学生解决情绪问题的好办法

3、有一次,一场大火烧毁了爱迪生的研制工厂。第二天早晨,这位67岁的发明家徘徊在废墟之上,没有怨天尤人悲观失望,却达观地说“灾祸也能给人带来价值,我所有的错误都被烧掉了,现在我又可以一切重新开始。”这里,爱迪生调控情绪的方法是()

A理智调控法B换个角度看问题C 幽默化解D 目标激励

4、下列同学调节和宣泄情绪的做法正确的是()

A陈艳被好朋友误解,心里很委屈,回家向妈妈倾诉了一番

B李大星和同学吵架后很生气,绕着操场跑几圈,使自己冷静下来

C周琛因为被书上的一道题给难住了,烦恼不已就把书给撕了

D钱静在演讲比赛开始前很紧张,她就闭上眼睛做深呼吸

(活动目标: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情况。

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重点检查学困生。)

时间:5分钟左右。

(六)、拓展提高

我来回答

数学考试的成绩下来了,李梅考得不好,想到回家要挨妈妈批评,心里很难过。同桌薛阳考得挺不错,不禁喜形于色,他大声对周围同学

说:“我妈早说了,如果这次考好了,就给我买我想要的漫画书,到时候借给你们看。”李梅听到这话后,一声不响地出去了〃〃〃〃〃〃

(1)薛阳当时的情绪表达是否合适?为什么?

(2)你能给薛阳提些好的建议吗?

(活动目标:巩固重点二,突破教学难点。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要求:面向目标学生。)

时间:10分钟左右。

(七)、收获平台

引导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为适应中考重在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打基础。

要求:初一阶段首先培养优秀生,带动目标生。)

时间:6分钟左右。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学会调控情绪

1、情绪是可以调适的——情绪与个人的态度是紧密相连的2、排解不良情绪

调节情绪的具体方法:理智控制法、注意力转移法、幽默化解法、积极的自我暗示等

3、合理宣泄情绪

哭泣宣泄、运动宣泄、书写宣泄

4、情绪调节的目标——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

六、评价建议

1、课堂评

课堂评价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主要阵地,评价方式要多样化,主要有教师评,小组捆绑评价,学生互评,以训练成绩代评等。

评价原则:多鼓励,少批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不同;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2、课外评

主要针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评价。要紧密配合德育处的工作,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多关注和肯定学生的阶段性成果。

3、作业评

(1)、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通过学生互评锻炼学生的能力;

(2)、作业评价要体现出层次性。

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校内资源:与校本课程、德育处工作和学生安全全员责任制紧密联系。学科资源:

1、教材中的各项活动;

2、教学参考书;

3、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

社会资源:

1、运用互联网搜集时事材料、典型事例、导学案、练习题等。

2、运用家校联系,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促进工作。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说课稿

八年级科学《体温控制》评课稿 篇4

1、上课按着目标形式,做到有的放矢才行。

知识与技能:了解提问与体温恒定的意义,了解产热与散热的部位、方式及过程,了解产热与散热平衡的调节。

过程与方法:以体温恒定为例,说一说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观念。

学习重点:产热与散热平衡的调节。

学习难点:体温恒定调节的过程。

老师说我在画运动时的图时时间没有很好的把握,时间用的过于多,因为这里不是什么重点,知道就行,

2、本末倒置,只抓树枝,没有抓住树干,要加强哦!

上课前在跟学生打完招呼的时候,就应先停下三秒,让学生慢慢的进入上课的状态

或来句科学来自生活

猜谜语,让他猜,为什么猜这个

导入可以深一点

问学生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的区别

由提问:恒温动物是如何实现人体体温恒定的呢?那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进入提问控制的学习

3、体温恒定有什么好处,提问好难

一开始就把学生给难住不好,应该降低难度,出示恒温和变温动物的图片,

让学生从图片的对比中体会恒温动物的好处,

若还不知道,教师可以适当的讲出来

4、体温指人体内部的温度。直肠最接近,应该先介绍体温,然后再问。

若没有先讲体温的概念,就问问什么是直肠,学生会给你问的没法了

5、你对体温了解多少?你对体温还想了解多少?问的好

这样问不仅可以缓和上课的节奏,同时也可以暴露学生的潜概念。

6、对于影响体温的因素,只要一个表格就好,

选取的主人公就是李强,首先是李强对于自己的体温有疑惑

以他为线,然后是对自己的家人有困惑

这里要求以他为线,更连贯

6、让学生间会质疑,体现讲学稿的特色

让学生能够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提问,就是你是怎么得出结论的

7、关注过程、方法的教学

对于环境的温度会影响体温的教学,可以从一天中午后2点时气温最高,人的体温也最高进行说明

8、若学生没有质疑的话,那老师有疑问

9、对于结论应该采取质疑,这样学生的回答空间更大,

同时对于老师的要求就更高,要及时听懂学生的回答

对学生的回答要及时的进行理答

10、过渡语:李强他还想了解人体在安静和运动时的产热量,所以他查阅了相关资料

从他查阅的资料,谁能帮助李强分析下人在安静、运动时的主要产热器官

其他学生有没意见?都赞同,

过渡语:李强在上课前已经完成了安静时各运动器官产热量的条形图,他将运动时产热量的图留给了大家。

那我们就完成运动时产热图

同学们想我们还可以用哪些不同的图表表示:折线图、扇形图

好,那请同学们一起在右边的区域里来画一下运动时产热量的条形图。

11、图表就已经很直观了,不可以讲有没有更直观的,直角坐标系应给学生画好。

12、体温的范围漏讲了,这里可以问体温真的是恒定的吗?有位李强同学也产生了这样的`质疑,测自己的温度。

13、问学生测量哪里的体温,对于直肠,可以这样问那小孩子呢?引出直肠

并且此时应该进行下安全教育,小孩子放在口腔里过于危险。

14、画图形最多两分钟,扇形图比例大小就应不要讲了,不是重点。

15、用100摄氏度的水引题不恰当,因为散热的快慢不做要求。就不用讲了

直接用跑步和安静的照片进行引题,引出蒸发散热和直接散热。对于热传递是初三的内容,

不需要讲不然就是超纲了

16、对于血流量的照片可以让学生事先用照好的照片进行对比。

让学生从照片里血管的变化来发现。

17、对于血流量的描述,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做,用大概30-60秒钟,然后进行汇报。

18、让学生知道通过血流量调节体温只是调节体温的一部分

这里应该进行适当的留白

19、讲中暑的引入时,应该说,如果出现失衡,散不出去会怎么样

不要讲冷汗

学生讲的好的应该说其是专业

20、不要说海南岛和北极,应该拿自己去海南岛和冷的地方进行对比

21、对于后面的两幅图应该给学生去讲,其实就是学生运用今天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

可以这样问,你觉得在高温下老师那个时候是怎样调节体温的?那地问呢

给学生充足的后打时间,让学生根据书本讲,学生会讲的

22、对于总结部分,可以这样问,如果你是李强,你对体温怎么总结。

23、讲学稿的制作,应该有留白,后应有加图片,应该让学生有5分钟进行做习题。

24、时间的分配是练习5分钟,从前面到影响体温调节的因素讲完是8分钟,那么讲体温的调节是25分钟。

25、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应该分为生成性评价、质疑性评价、理答性评价、一般性评价

体温的调节说课稿 篇5

各位评委老师:

我今天要说的内容是小班说课稿:《狗宝宝的生日》,下面我将从以下几点说起。

一、设计意图

现在的小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包办比较多,小孩子独立动手的机会相对不多。同时小班幼儿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社会经验缺乏。因此当幼儿遇到各种各样困难时,他们不知如何去解决,有的甚至用哭来表示。

在我们班我经常会发现,有的小朋友在吃点心时会遇到剥不开食品包装的情况,他们不知道如何去解决。针对此现象,我设计了《狗宝宝的生日》这一活动。

通过情景表演,创设问题;讨论分析,解决问题;自己动手,初步体验;游戏比赛,体验升华四个环节,让幼儿在宽松的游戏氛围中,激发孩子们独立动手解决困难的欲望,在不断地尝试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使孩子们感受到自己是最棒的。

二、活动目标

社会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特点,尤其是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学习。教师要有意识的创设环境影响,去感染幼儿,激发幼儿,从中获得情感上的体验。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以及认知水平,我指定一下2个目标:

1、知道遇到困难不能哭,要学着自己想办法解决。(认知目标)

2、学习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情感目标)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遇到困难不能哭,要学着自己想办法解决。

难点:学习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重点解决:通过情景表演和图示的方法,让孩子们更加直观的了解到,遇到困难不能哭,要学着自己想办法解决。

难点突破:教师有意识的提供由易到难的操作,以及鼓励的语言,激发孩子战胜困难的信心,让幼儿通过自身不断地尝试,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的达成以上目标我做出了以下准备。

1、幼儿准备:每人一个橘子、每人一份含有各种包装的糖果、碟子人手一份。

2、教师准备:“生日歌”音乐、图示卡、狗宝宝头饰一个、情景表演的小朋友。

五、活动流程

1、情景表演,创设问题——2、讨论分析,解决问题——3、自己动手,初步体验——4、游戏比赛,体验升华

(一)情景表演,创设问题

以小狗过生日为情境,创设小狗遇到剥不开帮帮糖这一情节冲突。让幼儿进行思考铺下伏笔

(二)讨论分析,解决问题

通过提问、交流、图示等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到,遇到困难不能哭,要学着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并让幼儿尝试着去帮助小狗,在解决问题中,不仅使小狗认识到而且使孩子们也认识到,遇到困难要学着自己动脑筋想办法。

(三)自己动手,初步体验

纲要中指出要为每个幼儿提供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曾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我提供幼儿熟悉的桔子作为操作对象,通过幼儿独立剥桔子,让幼儿体验自己很棒。教师并给予独立完成剥橘子的孩子以鼓励。为下面有难度的操作活动,提供一定的帮助。

(四)游戏比赛,体验升华

上一篇:什么是生命的尊严下一篇:事迹工作介绍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