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和管理模式

2024-08-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析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和管理模式(精选8篇)

浅析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和管理模式 篇1

管理科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传统经验管理阶段到科学管理阶段,到现代管理阶段。20世纪40年代进入现代管理阶段,特别是二战以后,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种矛盾进一步加深。这都对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了市场调查与预测,开展民主管理、应用运筹学、实行系统管理等,促进了管理学在思想内容、组织方法、形式手段等方面更快发展。

二、人本管理的内涵

人本管理,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本管理的内涵有:

1.人文精神:促进人与组织共同成长。

传统科学管理是一种理性管理,它认为人生存的目标,就是获得最大的报酬。对现代员工而言,工作的主要目的已不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重要的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这个“价值”就是员工“价值体系”中所推崇的那部分价值。员工是否能够创造性地高效率地完成该项工作,取决于该员工价值体系对这项工作的认同程度。[1](P45-47)人本管理,通过与员工的沟通交流可以基本了解员工的价值体系,通过观察他对突发事件和对影响自己利益事情的态度,来进行判断。

2.人性思考:尊重员工,满足需求。

全球500强企业为您服务公司总裁波拉德认为,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并且帮助他们发展,去追求卓越,这才是企业成功经久不衰的秘诀。[2](P87-89)人性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处于突出的地位,企业要想得到源源不断的持续增长力量,首先必须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源,在人性化管理下企业员工被激发出的创造力,正是这样的动力源。

3.人生关怀;关心生活,交流情感。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指出,人有多种需要,其未满足的需要产生他们工作的动机,也是激励他们不断进步的因素。人类基本需要按优势或力量的强弱排列成五个等级,即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本管理相信并关注上述关于人的各种需要,尊重人的主体意识,充分肯定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要注意员工的喜怒哀乐,关心员工的生老病死,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

4.人员激励:发挥潜力,人尽其才。

激励在管理中广泛采用,并切实有效。人本管理,就其职能而言就是科学地运用各种激励的手段,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发挥人的内在潜力,其根本目的就是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保证企业生产经营一直处于最佳状态。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对不同激励手段的综合运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

5.人才开发: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

人才开发,作为企业人本管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为充分发挥人的才能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随着企业改革速度的加快、力度的增大以及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应及时地考虑在经济发展中如何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吸引人才,聚集人才。首先,要广泛地选拔人才。企业应从本单位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掘企业现有人才的潜力,有效地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千方百计地把人才选拔和发掘出来,为他们展示聪明才智提供机会,从而激发人才对企业工作的高度热情与献身精神,提高企业效益。其次,积极地培养人才。一方面要有计划地对职工进行培养,尽快提高他们的政治水平、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途径造就大批新的人才。最后,要努力创造人尽其才的条件,创造岗位平等竞争的环境。人本管理注重人的价值,注重内协外争效应,注重人的精神因素和物质因素并举,因而代表着管理发展的未来和方向。

三、从多方位对人本管理的分析

1.从人的文化性发展看人本管理。

人类既有物质的一面,又有文化性的一面;一方面追求物质的生产与消费,一方面追求理性精神,创造自然、创造文化,是一个不断进化提高的过程,从而改造环境和改造自身不断突破,向社会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方向发展,这是一个

文化因素逐渐扩大的过程。而与此同时,又决定了人类活动的管理方式、方法及内容的相应变革,推动着人类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即管理文化的变革和发展。知识经济的崛起则昭示了人从附属性转化为主体性的历史必然,人的主体性需求和自主性追求在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本质动力,人本管理不可避免地成为这个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2.从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智力型要求看人本。

浅析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和管理模式 篇2

关键词:企业管理,人学理念,人本管理

目前,我国企业人本管理的相关理论还并不成熟,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想要进一步探究企业的人本管理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经验。本文主要探究了现代企业内部管理中的人学理念以及人本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企业人本管理的相关理论

1、人本管理的重要含义

人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理念,人本就是以人为本,重点突出人的重要意义。企业的人本管理就是在企业的发展中做到“以人为本”,满足企业内部职工的各种需求,尊重每个人的地位,营造更加和谐的工作环境,充分调动企业内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更多的职工都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重点在于实现自我管理,强调职工自身的创造力。只有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才能进一步推动整个企业的经济发展,这也是人本管理的重要含义。

2、人本管理自身具有的特点

人本管理注重将人作为管理的核心,实现自我的管理,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管理的重要前提,把企业内部的发展目标作为主要指导思想,最终实现企业的全面发展。人本管理不同于以往传统的企业管理,人本管理具有的特点表现为以下方面。

(1)管理以人为本

企业组织主要从事与人之间的各种合作,企业实现发展的重要前提就是首先了解人的本质,并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最终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人本管理重点在于将人作为主要的管理者,企业内部制定的各种制度都将考虑到人的各种需求。人本管理的目标并不只是实现企业的发展,最大的目标就是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这也是人本管理的终极目标。

(2)关注人的各种需求

了解一个企业内部是否实现人本管理最主要的标准就是看企业的领导层能否注重职工的自身需求。注重企业内部职工的自身需求,实现职工的自由发展,提高职工的专业技能,定期组织培训,完善企业内部管理的思维模式,时刻关注企业职工自身的心理变化和思想动向。

(3)尊重职工间存在的差异

人与人之间虽然存在一定的共同点但是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人与人并不相同,企业内部职工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尊重企业内部职工之间存在的差异是人本管理的必然要求,人本管理需要尊重企业职工之间的差异。人本管理在实现尊重职工差异的前提下,推动不同岗位职工的全面自由发展。所谓的职工自由发展并不是任由职工随便发展变化,而是在遵循人本管理的相关规定和制度下,进行有组织有目标的实践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提升企业职工自身能力的发展。

(4)职工亲身参与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的素质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现代企业内部的管理也应该随着时代的改变发生变化,更多的将目光放在企业职工的思想上,积极鼓励企业内部的所有职工都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工作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人本管理并不是没有任何制度的让职工参与到管理工作中,而是增加职工对内部管理的参与度。

(5)导向管理

由于企业内部的人本管理注重所有职工的全面发展,因此,企业实施的人本管理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所谓管理的导向作用主要是对职工进行正确的引导,将控制作为管理的辅助方式。实现企业内部人本管理已经完成了职工间的自主管理,对企业的各项管理进行了适当的分工,因此,这种人本管理并没有与以往企业管理一样进行较强的控制。充分利用人本管理具有的重要导向作用,以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共同价值作为发展的核心思想。

二、人本管理的主要思想

人本管理的主要思想来源于人们思想的演变,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也推动了人本管理的思想逐渐走向成熟。同时,在西方的企业管理中,逐渐改变了以往以物作为管理中心的核心理论,而是注重以人作为中心的管理理念,这些都是企业管理思想重要的转变过程。现代的企业管理仍然存在大量的传统管理因素,受到传统企业管理的影响,并与现代管理模式相互结合。因此,我国在进行人本管理的转化过程中并不需要完全放弃传统企业管理的重要思想和模式,而是将两者巧妙的结合起来,构建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文化。早在我国的古代就已经出现了人本思想的重要内容,“以民为本”的重要统治思想足以证明,古代的统治管理就开始注重人本的思想。不能实现以民治国那将会影响整个国家的统治,国家也会出现严重的动乱,发展到现代,企业的管理同样应该注重人的因素,注重人本思想,只有注重人的发展才能实现企业的发展。将人本思想融入到企业管理的思想中,改革企业内部的管理模式。

三、对企业人本管理的深入探讨

1、人本管理的发展

我国早在1949年就基本形成了人本管理的相关理论,但是受到了当时经济发展缓慢以及科学技术落后的影响,因此,人本管理相关理论的发展并没有得到较大的进展。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人本管理的思想成为了大部分企业的内部需求,我国逐渐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规支持企业人本管理的实施和发展,从此以后,随着企业的实践,人本管理的相关理论逐渐走向成熟。从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本管理的重要思想为企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受到了更多企业管理者的关注。但是,企业内部的人本管理虽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企业的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企业能够进一步完善。

2、人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企业内部对于人本管理的具体理念还没有更深入的了解,人本管理需要真正实现企业以职工为本,目前大部分企业虽然借鉴了人本管理的重要理念,但是却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并没有完全融入人本管理的重要思想,而是根据企业内部的经济利益确定企业管理借鉴人本管理的范围。由此可见,我国人本管理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需要改进。另一方面,在企业运用职工方面忽视了职工的个人道德,大部分企业在聘用职工时都单纯地选择了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的职工,从而忽视了对职工个人素质以及道德的考核,这必将会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

四、企业管理中应用人本管理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和谐管理制度的建立

随着企业内部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传统经济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经济体制也逐渐改变,因此,在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上也需要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目前,企业内部制定的管理制度重要的核心内容就是人本管理的思想,人本管理促进了我国经济制度的完善。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利用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能够有效的推动我国管理制度的不断发展和革新。想要完善我国企业的管理制度离不开我国的基本国情,构建人本管理的相关管理制度有利于我国企业的和谐发展,有效地推动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企业管理的重要目标就是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实现企业的经济发展就需要全方位的促进企业利润的增加,减少企业成本的支出。通过改善企业的内部管理最终提升经济效益成为了企业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的企业发展主要是将职工的利益放在首位,体现人本管理。人本管理强调了企业职工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比拼的实际是企业内部职工的综合实力。企业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将机械生产转化为高效的生产力,从而推动企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利用人本管理的具体理念实现现代企业内部的科学管理,充分利用企业职工的价值,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3、有利于和谐企业的构建

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推动者,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还能不断的创新技术。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改变企业内部的生产模式,淘汰技术落后并且效率较低的传统生产模式,利用企业内部职工的最大价值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更高的要求职工具有专业的素质,并且,企业职工的地位也在不断上升,人本管理的思想也是企业人才管理的重要思想。通过对现代企业的具体分析得知,只有不断提升企业职工的综合能力,将人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才能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五、企业实施人本管理的具体措施

1、落实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发展观逐渐成为了企业实现发展的重要核心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理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企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展更大规模的城乡建设,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人为本的思想成为了企业进步的重要标准,企业内部施行人本管理的理念,能够有效的实现企业职工思想的革新,推动企业职工思想的进步。

2、建设企业以人为本的文化

企业文化也是企业职工重要的精神支柱,企业文化的建立能够促进职工形成更高的价值观念,遵守企业制定的行为规范。企业需要利用内部的文化内涵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积极参与学习企业内部的文化。将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融入到企业的文化内涵中,实现人员管理发展成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部分。人本思想注重的是职工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职工才是最先进的生产力,只有不断的充实企业文化的内容,将人本管理的重要思想融入到企业文化中,积极推动职工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和学习,才能发挥职工的最大价值,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3、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随着我国企业的不断革新,企业内部以人为本的具体管理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在企业中,最重要的是职工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当前企业管理需要面临的问题包括为企业职工进行合理的利益分配。在企业的管理中,将人本管理的基本思想最为基础内容,使职工突破传统管理制度的限制,培养职工的综合素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六、结语

浅析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和管理模式 篇3

关键词:经济管理;现代化;新趋势

一、谈经济管理与现代化的关系

1、经济管理的概念分析。经济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管理学科,是因为它能实现企业管理的现代化。一个社会的发展由许多方面来体现,其中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主要体现社会的总体状况。社会经济要靠经济管理来实现,经济管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很重要,没有扎实的经济管理体系就不可能谈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2、经济管理现代化的概念。何为现代化?经济管理的现代化是指什么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济管理在其模式、思维和方法等方面都向现代化发展。当今社会的经济管理体系在不断地发展并改善,这样下去就产生现代化的经济管理,就能够更好地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3、经济管理与现代化。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快地发展经济管理出现了民主化的、网络化的、人性化的、扁平化的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经济管理现代化已经成为我国人们都在关注并重视的问题,是因为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发展速度快,实现科学有效的经济管理现代化是国民经濟发展的核心。有现代化的驱动经济管理才能够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经济管理与现代化不能分开,现代化的经济管理体系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要因素。

二、经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1、以人性化的管理思维优化管理制度。经济管理模式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不可替代,尤其是科学、有效的经济管理模式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要因素。我国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强调速度,只着重企业的效益,没有重视作为生产本质的工作人员。经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已经形成以人为本的管理思维,要求在工作中分析员工的生理、心理、日常生活情况等各方面的因素。采取这样的经济管理思维,能够激励员工的工作态度,自然而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经济管理发展的这种新趋势能够弥补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之处,为达到最终工作目标做铺垫,使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从而提高企业和组织的利润效益。

2、民主化的管理方式。传统的经济管理体系很少见到民主化的痕迹,几乎谈不上民主化的管理方式,现在企业与组织的经济发展要求民主化的经济管理方式。将民主化深入到现在的经济管理模式,能够实现领导和下属之间关系的透明,避免发生贪污受贿等不良后果的发生。企业和组织针对一名人员任命上的正确与否必须要进行民主化的判断,需要花几天的时间来做出民主化的决策。如果不花时间去判断基层人员的任命情况,可能要对企业的未来产生不良影响,使企业的利润效益受到很大的损失。因此,为了使企业获取最大的利益,关键在于花时间来判断基层人员是否胜任其现在的工作,这样就能够实现企业的核心价值。

3、以客户为导向的新趋势。传统的经济管理主要追求高科技,以技术为企业的导向,这样的经济管理体系必然会导致卖方市场的格局恶化。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市场经济要求客户为导向,使卖方市场主导的企业格局转变成以消费者为主导的买方市场。买方市场来主导企业与企业,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竞争是现代经济管理发展的必然结果,买方市场变成企业与组织实现其最终目的的把柄。每一个企业都在使用高科技,高技术的当今社会上企业和组织向创造价值只能由买方市场来决定,因此,必须要以客户为导向,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把握买方市场的情况,针对买方市场的状况来采取行动。这样才能为企业和组织创造最大利润,使企业与组织达到最终目标。

4、网络式的沟通方式。21世纪是信息时代,人们都在使用便捷的沟通方式,网络是社会沟通方式的最便捷的途径之一。现代化的经济管理需要更快更好的进行企业与基层人员的内部联系,需要更迅速地完成任务,从而达到企业与组织的最终目的。网络式的沟通与交流方式更满足企业和组织的需求,更容易解决在内部产生的每一个问题。网络式交流不仅有利于企业内部联系,也有利于企业的每一个人能够获取更多的信息,使信息更广泛的进行传播。网络式的沟通方式是经济管理的现代化表现,使企业的和组织的内部工作进行的更加顺利并有效。

5、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及发展。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还体现在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上,强烈的团队协作精神是现代化经济管理体系的重要特色。对于一家企业团队协作精神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核心,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在经济管理体系中什么都无法替代,因此团队协作精神是企业与组织发展的重要部分。企业与组织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和实现自身价值必须要重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只要团队协作企业与组织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达到企业与组织的最终目标。

三、结语

企业与组织的经济发展只要彻底分析其发展的特点和本质,才能实现经济管理现代化,才能够推动经济管理体系的进步。实现经济管理现代化要求经济管理体系在其管理模式、管理思维和管理手段等方面去进化。然而经济管理现代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掌握其特点和本质,才能实现经济管理现代化。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 篇4

及亚略特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实务

培训提纲李刚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1、人才是公司第一资源,最重要的资产,也是投资回报率振幅最大的(正负)资产。

这不仅是口号,已经成为普遍共识,关键看谁善于发现和利用。

2、知识经济时代特点:环境的不确定性,需求的不稳定性、多样化,个性化,知识产

品,无形产品,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这些都高度依赖人的创造性。

3、高科技公司特点:以人为核心的无形资产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一切问题都依靠人来解决。

名家观点:松下幸之助:“与其说松下在制造产品,不如说说在制造人才”;比尔·盖茨:“前100名员工。。;柳传志:“小企业做事,大企业做人”;任正非:”华为唯一可依存的是人”。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复杂性

人性的复杂;社会的发展;组织的特点

人性假设:自私、懒惰、理性、追求自由的等。

人的需求层次:生存、安全、发展、尊重、自我实现。

社会环境文化变迁:民主、自由、平等娱乐化思潮。

企业行业阶段企业文化等因素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和价值

克服人性弱点,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个人的发展和组织的发展统一;

四、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关系

科学管理-行为管理-人本管理-人力资本战略人力资源

科学管理阶段:人和机器设备类似,主要遵循科学原理,注重规程控制盒效率。

行为管理阶段:重视人的心理,有了人性假设,注重人的主观感受。

人本管理阶段: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个性,创造性和积极性。

战略人力资本阶段:将人才作为企业核心资产,以战略为导向将组织的发展建立在人的发展基础之上。

五、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公司战略-人力规划-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选、用、育、留、退)。

特别强调选人的重要性;

人才标准:德才兼备、干部要以德为先;高层?中层?基层?

人才甄选:可见:技能,经验;不可见:素质、才干,价值观,潜力。

(优势理论)

关于培训:岗位需要和个人需要的交集;途径:实践;阅读;辅导;培训。

激励的层次:保健因素;激励因素;约束力、压力、推力、牵引力。

1、人力资源管理发展阶段:基础-机制-绩效-文化(战略):与公司阶段、组织成熟度、行业、战略和文化密切相关

2、基于价值链的职位岗位分析:岗位的类别与层次

3、薪酬体系是企业发展基本动力(换位思考:员工就像老板关心企业的目标和绩效一

样关心薪酬的体系和空间);宽带薪酬;结构化:福利+基本+绩效+长期+非物质

不同岗位绩效薪酬权重不同:销售大于50%、研发大于20%;职能:小于20%

4、机制建设:

1、基于战略的人力资源规划;

2、以岗定薪、定人的基本原则;

3、责

权利相一致的激励机制;

4、适度管理原则;

5、差异化原则;

5、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层次是文化管理。

6、绩效考核:目标管理、KPI;项目管理;平衡计分卡;360度考评。定量与定性。绩效

考核是双刃剑,有效性条件。绩效目标、沟通、反馈、应用,之上而下。岗位、环境因素。

以结果导向,注重过程;以激励为出发点,保留惩罚;以定量为主,不忽略定性;

六、《发现优势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木桶原理、手指原理

优势由才干、技能和知识构成。其中才干是与生俱来很难改变的。

人的才干是与众不同的弥补弱势只能避免失败,卓越的绩效依赖优势发挥。

才干是一种意识、感觉、行为模式。是由达到不同的神经元连接差异造成的。

才干分34组,找出自己得分最高的前5个主题才干,这样将共有3000多万种组合。34个才干主题:

执行力:责任、成就、信仰、专注、统筹、公平、审慎、纪律、排难;

影响力:行动、统帅、沟通、竞争、完美、自信、追求、取悦;

建立关系:适应、关联,体谅、包容、积极、交往、个别、和谐、伯乐、战略思维:分析、回顾、前瞻、理念、搜索、思维、学习、战略。

发现才干,弥补知识和技能,形成优势;关注弱势只能让下属失去信心;建立在发挥优势基础上的团队的敬业精神是关注弱势团队的3倍。

盖洛普优势测量报告:

七、高绩效团队调查12经典问题

1、我知道对我的工作要求;

2、我有做好我工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3、每天我都有机会做我最擅长的事;

4、在过去7天我因工作出色而受到表扬;

5、我觉得主管或同事关心我的个人情况;

6、在公司有人鼓励我发展;

7、在工作中,我觉得我受到了重视;

8、公司的使命和目标使我觉得我工作重要;

9、我的同事们致力于高质量工作;10、11、12、我在公司有一个最好的朋友; 在过去6个月单位有人和我谈起我的进步; 过去一年,我在工作中有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总结:人力资源管理究竟是谁的事?是需要老板、各部门主管、员工共同的观念和工具。

《弟子规》与现代企业管理理念 篇5

《弟子规》是一本古书,但她却历久弥新,依然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启迪着人们的心灵。若要让她古为今用,就要和现代生活密切联系,方能体现出她的宝贵价值。下面是我学习的一点感悟向大家汇报一下,便于以后更好的学习和深入。

《弟子规》全书共1080个字,用现代眼光看充其量是一篇短小的文章,但她的字里行间却蕴藏着丰富的内涵。文中列举了113件日常生活小事,让人们在饮食起居、洒扫应对中进行修身,为以后的齐家治国平天下打下坚实的基础。古人的用意和存心我们要深刻的领悟,才能突破时空的界限更好的同圣贤进行思想和心灵的交流。当说到《弟子规》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时,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若把整部《弟子规》浓缩成一句现代公认的管理名言“细节决定成败”,或许大家会有所认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就要在琐碎的生活小事中养成。由此可见,古人对童蒙养正打好建功立业基础看的.多么重要啊。而“细节决定成败”是用现代的语言阐明了生活行为习惯对事业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二者不谋而合。生活的细节《弟子规》中列举的很全面,依教奉行肯定会有很大的受益。

《弟子规》开篇就讲孝道。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就是以孝道为基础扩而广之的。对孝的现代理解是:服从,是“心悦诚服”的服从。服从父母、服从长辈、服从领导、服从党、服从国家和民族;服从法律、服从纪律、服从规章制度、服从命令、服从管理,直至严格执行,“没有任何借口”。“没有任何借口”这句洋为中用的管理名言被我们所接受,而我们自产自销的名言“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却被深深的打上封建糟粕的烙印,以显示其多么残酷无情和霸道。但其用意和“没有任何借口”所见略同,只不过没有外国名言委婉含蓄罢了。它们的主旨都是要求人们绝对服从,严格执行。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是从婴幼儿就开始让其接受服从的意识,从孝顺父母做起的。《弟子规》入则孝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若把其中的“父母”换成“领导”、换成“党”、换成“国家”换成“民族”。此服从行为不就是大孝天下了吗?

一种起源于日本的5S管理法,通过物品摆放有序,规范现场、现物,取用方便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这种管理模式传入中国,被各大企业推行应用,效果良好。我们国产的《弟子规》谨篇中“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余力学文篇“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此中的教育理念同5S管理思想是异曲同工。汉朝陈蕃“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的故事同样说明了这一个道理:物品摆放有序,是头脑思维条理清晰的反应,做事有始有终,不糊里糊涂,丢三落四是做事成功的关键因素。余力学文篇用“墨磨偏,心不端”再次证实做事成败的关键在于心态和思想的端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是比类取象法,从中选出一个比较典型的样板例子,阐明原理原则,其他类似的事例套用这种原理,即如《论语》中孔子教学生的“举一隅以反三隅”的举一反三思维方式的灵活运用。古、今、中、外思维相同,可见我们自家的传统文化还没落伍。

浅析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和管理模式 篇6

教学目的:

了解管理理念的重要性,掌握旅行社管理必须具有的基本理念。明确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的本质区别,掌握管理者应具有的职业观和在内部层级关系中的正确位置。了解创新的基本含义,认识到创新在旅行社管理中的重要性,掌握旅行社的创新体系。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旅行社管理理念和创新意识,为后面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思想和必不可少的思想背景,并为今后从事管理工作打下思想基础,用现代管理思想指导自己的行动。

本章重点:

管理理念,旅行社管理者必须具有的基本理念。管理者应具有的职业观和在内部层级关系中的正确位置。创新的基本含义,旅行社的创新体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学讨论法

教具:多媒体教学、录像光盘

教学安排:共四节,8课时

主要参考文献和指导读物:

[1]杜江编著:《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2]田里编著:《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3]李天元编著:《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4]戴斌编著:《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年。

[5]国家旅游局人教司编著:《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年。[6]丁力编著:《旅行社经营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周三多,陈传明编著:《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赵惠时编著:《饭店管理概论》,中国商业出版社,1996年。第一节 管理理念的内涵与管理角色定位

一、管理理念的内涵

1、管理理念的概念:

是从管理者或职业经理人的角度系统阐述企业内外部相关公众之间的关系及其角色定位。即管理者对企业的认识及思维产生的结果。

企业内部关系是指管理者与员工、管理者与所有者或股东、管理者与同事、管理者与其他相关公众的关系。

企业外部关系是指企业与人类社会及其发展、企业与国家和社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2、旅行社管理的基本理念

从更高的层次上看,具有宏观指导作用的管理理念是解决企业为什么而生存的问题。现代管理理念认为,企业发展不仅仅是赚取利润,而是报效社会,为人类社会发展作贡献。“小企业做事,大企业做人”。

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旅行社管理者应具有的下列的现代化管理理念:敬业爱岗观、以人为本观、服务观念、质量第一观念、消费者第一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战略观念、开拓创新观念等。

二、管理理念在旅行社管理体系中的角色定位

1、旅行社管理体系的构成

旅行社管理体系包括管理制度和服务模式,以及营业场所和营业工具等物理性硬件。它们构成了旅行社管理的基础性平台。

管理制度的概念:是指为实现旅行社的共同目标,反映各方面的要求,旅行社员工和各部门应遵守的工作标准和程序的规程。如经理负责制、经济责任制、岗位责任制、服务规程等。

服务模式是旅行社服务操作的程序。

2、旅行社管理的实践历程(1)、经验管理阶段

旅行社发展早期,由于理论和实践的缺乏,管理者和基层服务人员是依靠自己的经验来处理所面临的问题。管理效率呈非稳定状态,管理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2(2)、制度管理阶段

依靠制定各种管理制度和服务模式,对管理过程和员工的服务行为进行理性控制,以最大限度减低管理质量和服务质量的不稳定性。管理虽然走上了科学轨道,但是也抑制了人的判断力和主动性,产生“隧道视野”,员工只看到运作规范和部门利益,而看不到旅行社和旅游者的利益。

(3)、用科学的管理理念指导旅行社管理

由于经验误区和制度误区的弊病,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人们开始在管理理念上去寻求突破,并从根本上找到了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即用科学的管理理念指导旅行社管理,以此作为旅行社管理系统的灵魂。

2、管理理念的角色定位

管理理念是整个管理体系中基础性的支撑力量,是管理系统的核心和灵魂。构建旅行社管理平台和管理工具的思路来自管理理念,管理理念是制定管理制度和服务标准的出发点和指导原则。任何管理制度体系和企业服务标准都是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形成的,只有科学的理念支撑,才能确立企业的正确发展目标,才能应对各种变化的环境,才能使员工在管理制度难以覆盖的情况下,开展创造性的工作。

管理制度和服务模式是管理理念的外显和载体。管理理念是这些外显物的纲领和灵魂。有什么样的管理理念,就有什么样的管理行为。正是在管理理念的指导作用下,旅游管理者和员工才有了行动的纲领,才能够自觉地去执行各种管理制度,努力做好服务工作。才能够不断地超越自身,与旅游者的需求、与企业的竞争战略、与旅行社所在的社会的公众保持良性的互动关系。管理理念是旅行社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制约企业长期发展。

分析:旅行社管理方案设计程序示意图

第二节 管理者的企业服务观

一、旅行社的企业观与企业家意识

1、旅行社的企业观

旅行社是企业的特殊形态之一,作为企业,其目标是由契约各方的利益诉求构成的目标函数集,如要满足投资者、员工、旅游消费者的利益,达到旅游各部门的要求等。但最根本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企业家的存在是旅游企业的灵魂和第一推动力。在旅游企业的资金、信息、服务、员工诸要素中,企业家的精神追求是创造资本和和供给的动力。只要有企业家存在,发展旅游业所需的各类生产要素就会被聚集起来,企业才会不断地去追求利润和利润最大化。

2、旅行社的企业家

企业家是从事创新活动的人,是做本企业、本行业没有做过的事情。企业家的本质是创新,其理性思考与感性冲动相互交替。企业家及其企业家精神的获得是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结果。

旅游企业家的特征:

①对旅游业的热爱。把旅游业视为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②熟悉旅游业运行环境、操作技能并具有卓越的组织管理能力。

③有一定的人文精神底蕴。不以追求利润为唯一目标,能够以自己的行为提升相关群体的精神水准,如进行文化传播,提供心理愉悦,培养审美功能;以关怀的心境对待自己所从的事业和为自己的员工。

④有着强烈的创新欲望:对企业规模、服务水准、商场开发、组织运行结构等要素不断地提出新思想、新方法,运用新技术。

⑤敢于投资和具有对现有市场资源的再利用能力。

3、旅游企业家的企业服务观

就是对投资者、对公司的绝对忠诚。无论是对公司、对个人投资,企业是一个法人行为,企业的利益就不单纯是个人利益,而是一系列契约关系的联结点,关系到社会、集体和员工的利益。应把维护公司利益、实现投资者投资价值最大化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

二、旅行社的职业经理人观

1、旅业经理人的内涵

是指长期从事旅游业的资深专业人员,他们少有旅游企业家的创造性和冲击力,但却具有把企业家的创新意图转化为现实和维持旅游业良性运作的内在精神。他们的工作更具有持久性。

旅业职业经理人的特征: ①良好的专业背景;

②有着长期的执业经验,对国际运作管理、员工与客人的需求特征以及激励途径成熟于胸;

③有丰富而广泛的业缘人际关系网;

④以理性思维主导着自己的职业生涯,而不是冲动和创新; ⑤有自己独到的管理方案和管理艺术。

2、中国旅业经理人的现状分析

第一代经理人员:在改革开放前就从事旅游接待事业,现在大多担任领导。他们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比较高,但体力、精力和管理知识结构老化。

第二代经理人员:成长于改革开放以后,直接拿来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旅游服务理念和管理制度,熟悉旅游企业,成为现代旅游管理的中坚群体。存在的问题一是他们习惯了买方市场,更擅长于内部服务管理,面对激烈竞争的旅游市场感到力不从心;二是难以消除长期形成的打工心态,特别是一大批国有旅游企业经理人员,他们更看重于自己的行政级别,受管理体制的约束,缺乏开创旅游业新局面的热情和能力。

第三代经理人员:指的是21世纪前后成长起来的经理人员,他们受到过良好的旅游教育,具有先进的现代旅游理念。但是旅游管理的经验不足,发展空间小,就业压力重,容易受其它服务行业吸引。

3、旅业经理人的职业导向观

(1)对投资者、对公司的绝对忠诚。旅业经理人的敬业精神应直接指向旅行社的资产所有人,为旅行社资产的增值而鞠躬尽瘁。其价值取向就是在为资本和人格化代表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经济收入和非经济效益(声望和荣誉)。

(2)自觉保护旅行社的商业秘密。客户关系和商业运营模式在旅行社中居 5 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们附着于人际关系和管理者的行为之中,难以像知识产权那样受到法律保护,很容易随着管理者和销售人员的流动而流动,从而导致旅游行业陷入无序发展。因此无论是曾经服务过的公司,还是现在正在服务的公司,都应该为其保守商业秘密。

作为投资者或者旅行社管理决策者,要把旅业经理人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财富,“公司的创新业绩主要来源于获取、掌握、和保存最有价值的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指导与激励首先是让他们发挥作用。” 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不但保证旅业经理人的经济收益,还要关心旅业经理人的个人成长,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使他们树立“旅业经理人是一个职业,而不是一个职位”的思想,在位时干得尽心,不在位时走得放心。

三、管理者的职业观

管理者指的是所有从事旅行社管理的人员,包括旅游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和一般管理人员。

1、明确就业动机

(1)谋生观:工作岗位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受市场经济和交换规则决定。每个人都要在社会分工中选择一个工作岗位,通过劳动获取报酬。同样每一个人的生活有赖于社会中其他人的工作和服务,以及相互之间的交换。“最有效的供给是让人赚钱的供给,最有效的需求是让人满意的需求”。旅游管理同社会上的其他工作岗位一样,通过服务获取报酬。在我们服务于他人的同时,也接受他人的服务。

(2)、事业观:工作不仅仅是谋生,人具有价值追求和社会归属感,旅行社是一个小社会,只有把旅行社管理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当作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这样才会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客人提供全面满意的服务。要作就作最好的导游,最好的经理。所有的工作不是为了领导欣赏,而是书写自己的历史。

(3)、义利观:旅行社为客人提供满意的服务,从功利的角度看。是为了展示企业的形象和体现企业的理念,从本质而言,是体现一种“仁义”,即善心和爱心。

2、管理人员的敬业爱岗观

管理者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把旅行社当作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把从事 6 的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做,这样才会热爱这项工作,才会投入极大的热情,才会去进行开创性的工作。

3、管理者的市场竞争观

管理职业是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回报的工作。管理人员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是一种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到的商品,因此管理人员市场充满了竞争。企业总是在市场中选择最优秀的管理人员,作为企业的人才支柱,并对他们寄予无限的希望。管理人员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这样才能得到上级的欣赏和重用。否则,将随时面临下岗的危险。

第三节 管理者的科学定位观

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各种关系是管理理念的核心。

一、人本导向的人力资源观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高素质的人才。管理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在强调制度管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尊重,要以平等的姿态对待每一位员工,尊重员工的人格与个性,创造一种和谐的工作环境;要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与技能,开发员工的潜质和能力,保持和激励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与积极性,使员工成为行为上自律的人、工作中主动的人。

特别是那些知识型员工,他们看中的并不全是企业付给的报酬,而是企业能不能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机会。

二、内部层级关系的科学定位观

1、管理者的员工观与服务观

(1)员工观:把自己定位于一名普通员工,以员工的心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员工不能做的自己也绝不能违反。

(2)服务观:管理者把员工当作自己的服务对象,而不是以领导者的姿态出现,积极主动地为一线部门服务,“只有满意的员工,才有满意的客人”(假日集团前总裁凯蒙斯·韦尔逊提出)。管理者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客人的需求,为客人提供优质服务。不能认为服务只是一线员工的事情,“客人的要求就是我们的最高指令”,把所有的方便让给客人,把所有的尊重留给客人。

2、管理者的上级服从观

企业科学管理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权威机制对价格机制的替代。现代企业的科学管理方法是以指令—服务机制为核心的一系列管理制度。有分工和权威,就会有服从要求。对于上级下达的指令,必须无条件地执行,并创造性地完成上级交付的每一项任务。

现代企业实行的是层级管理制度,要求下级服从上级,任一管理层级只能固 8 定地隶属于一个直接上级,只服从一个直接上级的指挥;同时可以直接指挥若干下级,不得越级指挥间接下级;任一管理层级只能直接向自己的上级汇报请示工作,不得越级请示间接上级;任一管理者和员工都有对所有人员监督的责任,也有申诉的权利。这样才能保证各项制度和计划措施的落实。

对上级指令服从与执行,本质上是对权威机制所授予的管理职位的服从,而不是对某一个人的服从。

3、管理者的下级指导观

上级对下级不仅仅是下达指令和命令,更重要的是对下属工作的指导。应按照“培训在先、使用在后;指导在先、命令在后;激励在先、督导在后”的原则进行管理。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尊重员工的人格和个性,平等待人,努力形成一种和谐的人际环境;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下级员工的素质和技能,开发他们的潜质与能力;采取激励措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身作则,带头示范,培养上下一心的团队精神和亲如家人的企业文化。

4、管理者的同级合作观

管理需要分工,更需要协作或者整合。旅行社工作需要各部门的相互协作和支持,旅游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样的,如果脱离了其他部门的协作,是不可能向客人提供完整的服务的。

各级管理者必须以旅行社的整体利益出发,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只有这样才会有高质量的服务,才会有高水平的管理。

三、管理者的产业社会观

企业是社区和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代的社会不仅希望企业通过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经济活动,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财富,使公众获得日渐丰富的物质生活,而且希望企业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首先,企业发展目标应是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旅游企业家和旅业经理人必须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寻求旅行社与自然、社会和文化的和谐发展,并需要确立制度用以将社会价值反映到企业战略发展和日常行为中去。例如企业发展必须有利于环境改善,而不是破坏环境;要对所在的社区有所贡献,9 如支持社区建设,资助贫困居民等。

其次,承担社会责任也是企业自身生存安全的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是企业生存的土壤,“没有大家,哪有小家”。国家的方针政策决定着企业生存和发展,“国家不但影响企业所作的策略,也是创造并延续生产与技术发展的核心”。旅行社在制定自己的战略规划时,必须以国家的产业政策、战略导向和宏观经济状况为指导,这样企业才能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健康成长。

再有,关心爱护员工,努力作好服务工作也是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关心爱护每一位员工,使他们安心工作,收入不断增加。因为员工是社会的一员,他们满意,才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要为旅游者提供一流的服务,使客人高兴而来,满意而归,然后回去以更好的心情从事其他工作,这应该视为旅游管理者工作的根本追求,也是报效社会的具体表现。

把旅行社和管理者放在国家和社会的背景中,放在中国旅行社市场化和企业化的旅游事业发展中,才能在更高层次认识自己的工作意义和人生价值,才能体现出管理者的大气和远大胸怀。第四节 管理者的创新进步观

一、创新与管理创新概述

(一)、创新的概念、起源与发展

1、创新的基本概念

创新(inmovation)是创造和革新的全称,创造是指新构思、新观念的产生,革新是新观念、新构想的运用。

对企业而言,创新就是企业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不断创造、应用先进的思想、科学的方法、先进的技术来替代过时的要素,从而达到企业更新和更高目标的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总称。创新赋予资源创造财富的新能力。

2、创新的特征:

①创新起源于思想。创新开始于一种新思想的诞生,这种新思想可能很不成熟,也不会产生有意义的结果,但更应该培育和保护。

②创新具有难以预测性。实现创新思想的市场、创新过程和创新用途具有非预期性,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

③创新依赖于人的不断实践。创新不是发明、研究,创新思想来源于人的实践,人们又在实践中不断产生创新思想。

④重视规划,强调变革。为了实现创新思想预期的目标,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寻找实现目标的多种途径。变革陈旧的管理模式,淘汰或放弃已经衰落的产品就是运用新思想的过程。

⑤衡量创新效果的标准是市场和顾客。创新意味着为顾客创造出新的价值和新的满足,市场扩大,顾客满意才是创新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3、创新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创新理论”一词最早出现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他认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创新,企业家所从事的活动就是创新。企业在实践意义上的创新包括:采用一种新产品,利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市场,获取或控制一种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供应来源,实现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创新理论发展:一是制度创新方向,以德鲁克的“社会创新”理论和戴维斯、诺斯的“制度变迁论”为代表;另一个是技术创新方向,以爱德华·曼斯菲尔德、维尔金斯、卡曼、施瓦茨等人的观点为代表。

当代管理科学中,又有人提出管理创新理论。

(二)、企业管理创新实践的发展阶段

1、企业自发创新阶段(18~19世纪)

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初期阶段,科技发明层出不穷,市场竞争压力小,创新思想大多是自发产生,具有偶然性和巧合形式。

2、企业自觉创新阶段(20世纪前半叶)

在市场变幻莫测,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家愈来愈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纷纷组织新产品研究和鼓励员工创新,并成立研究与发展部门(Research and Develop简称R&D),使创新制度化。

这一时期创新活动还存在着局限性: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的内容单调;缺乏系统性;创新只是对环境被动的适应,而不是去引导市场。

3、创新与企业管理活动的有机融合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创新理论从宏观研究进入微观分析,创新逐渐应用到企业管理活动中,并成为企业生存的首要任务。创新战略成为企业经营战略的一项内容。

(三)、管理创新及其重要性

1、管理创新的概念

是将创新理论引入到企业管理中,在企业市场开发、新产品开发、生产技术、组织形式设计、管理技术乃至企业文化构建等管理活动中不断创新,使企业充满活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面对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竞争压力,企业必须不断地创新,才能够推动企业向前发展,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创新事关企业的生死存亡。市场存在风险,创新充满不确定性。创新可能失败,但不创新一定会失败。如果企业停滞不前,企业必将被市场所淘汰。

二、旅行社的创新体系

旅行社是通过员工的服务活动满足旅游者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为导向。旅游者的需求、员工的服务行为和活动以及旅游者与旅行社员工之间的即时互动处于不 12 断变动之中,因此,旅行社是天然的创新性企业。

1、观念创新

观念创新首先体现在旅行社的管理目标上。旅行社是通过业主、管理者与员工的共同努力,创造所有契约主体的共同繁荣,而不仅仅局限在利润和资产增长方面。也就是以顾客为中心,提高服务质量,尽力为顾客创造更大的消费价值,走服务营销之路,从而开拓市场和占领市场,造福于社会。

其次,观念创新还体现在管理者的危机意识上。资本的内在扩张规律必将导致垄断市场的解体,经济全球化导致所有的市场都是开放的或将要开放,市场态势必将是以买方市场为主导。在现代旅游市场上,企业的经营危机将是永久的。必须坚持危机经营的战略,不断地克服自身的问题,不断的学习别人的长处,企业才会不断发展。

2、产品创新

产品是从现代营销观念出发,向市场提供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和利益的物质产品和非物质形态的服务。

旅游产品创新应注重旅游产品的整体功能,以提供优质服务为核心,以质量、特色、风格和声誉为外形,以付款方式、优惠条件和推销方式为延伸,以适当的市场区隔来赢得竞争优势。应以质量作为产品差异化的前提,在外形部分和延伸部分形成自身产品的差异性。

例如,根据旅游者的欲望和爱好,提供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增加旅游者参与的成分,推出旅游自选市场、散客成团的自游人、自驾车旅游等。围绕旅游这一中心内容,为旅游者提供各类委托代办综合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所有顾客的需求。

3、技术创新

把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旅行社管理中。目前主要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一是利用互联网开展网络营销,建立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网络预订系统,发展电子商务,支持网上结算,政府投资旅游消费“一卡通”工程,引导消费者使用。另一方面,建立内部网络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业务运作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

4、运作创新

是指在市场定位与市场扩张的基础上,联合其他旅游产品销售企业,通过内部化的方式促使旅游市场向网络化发展。

构建旅行社产品营销网络。即以国内观光、商务旅游市场为基础,以国际来华入境游为重点,积极开辟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形成网络化旅游市场。

形成综合化经营体制。通过网络化经营使旅游批发商、零售商和代理商的功能重新组合,整合与旅游相关的各类资源,形成综合性服务一体化经营。这样可以共享、节约大量资源,减少不同行业之间的摩擦和竞争。如组建由旅行社、景区景点、商场、航空公司及其他旅游运输部门组成的旅游集团公司。

5、人力资源与管理模式创新

要重视人力资源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立一套人才使用管理机制,采取有力的措施,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潜力。

采用新的管理手段,进行科学决策,提高管理效益。以网络营销、服务营销等新的营销手段,创立名牌旅行社和名牌旅游产品。

6、价值创新

即为现有市场的顾客创造更多新的消费价值,极大的提高顾客的消费价值,创造新市场。价值创新是根据顾客需要的价值创新,合理的价格既满足了旅游者的需求,为旅游者创造了消费价值,又提升了旅行社的服务水准,创造出新的市场空间。

三、创新的实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企业生命力的源泉。管理者必须具有创新意识,还要掌握创新的理论和方法。旅行社应成为学习-创新型的组织。学习是创新最为重要的动力源泉。如读书、业务培训、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学习、鼓励提合理化建议、组建研究开发小组等。

本章复习思考题

1、解释: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市场竞争观、产业社会观、创新、管理创新

2、谈谈你对旅游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理解。

3、旅行社创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作业:

1、现代旅行社管理人员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管理理念?(敬业爱岗观、以人为本观、服务观念、质量第一观念、消费者第一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战略观念、开拓创新观念等)

教学小结

浅析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和管理模式 篇7

一、传统成本管理

传统成本管理关注的是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的价值耗费,而对企业外部环境则很少考虑。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制度下,产品实行统购统销,企业的产出等于企业的收入。因此,时时、处处、事事都考虑成本费用,机械地降低成本核算费用,一些企业成本管理的指导思想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支出,并以成本核算的升降作为考评业绩的重要依据。降低产品成本就意味着增加企业的收益,这一管理思想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企业将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在降低产品成本上,而陷入单纯地为降低成本而管理成本的滞后状态,不能为决策提供所需要的正确信息。

传统成本管理往往较少考虑降低成本到底是为什么,单纯地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发生成本支出的环节很多,但不是随便降低哪一项成本都行。比如盲目缩减研发开支,那么很可能也损害了企业的技术先进性。比如片面地把质量控制成本降低了,有可能导致质量下降、退货率增加。也就是说降低成本的环节不一定是应该关注的重点。如果企业准备打价格战,成本降低当然非常关键;如果企业采取差异化策略,也就是通过产品独特的品质去取胜的话,成本降低就不一定是重点,有些情况下反而要提高成本。

企业是为顾客创造价值,但企业的有些作业却并不创造价值,比如产品库存不创造价值,生产出来的废品还要减少价值,成本管理应该对企业内部价值链进行分析。同时,现在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是开放的、竞争性的,所以成本管理还应该通过分析整个行业的价值链来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并且还要了解竞争对手的成本情况,模拟计算竞争对手的成本。也就是说,传统成本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而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对企业外部的价值链、对竞争对手的成本状况考虑不多。

哪些环节导致成本的发生?传统成本管理的回答往往是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乍一看很正确,但是却忽视了非制造环节以及许多无形的成本动因。比如像厂房的布局规划、企业的管理制度、管理哲学等因素都会对产品成本产生很大影响。这些动因需要长期的积累才能形成,且一经形成就难以改变,因此更需要从战略上予以综合考虑。国外的研究表明,企业在生产开始之前,已有85%的产品成本成为约束成本,而传统管理能产生影响的部分只占总成本的15%。

二、现代成本管理

现代成本管理方法认为,成本控制不应简单地归纳为“节约、节省”,而应从成本———效益方面着手,通过提升合理的“投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以获得最大的“产出”。根据这个指导思想,企业有必要对自身内部的价值链进行重新分析,努力消除不增值的作业,减少损失和浪费,而这恰恰也是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所在。

所谓作业成本法(ABC),即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或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资源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其指导思想就是:作业消耗资源,资源消耗成本。它最初是为了精确地计算成本,解决间接费用的分配问题,但人们发现它所提供的信息可被广泛运用于企业管理,提高决策、计划、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除了上述的作业成本法之外,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还包括价值链分析、成本动因分析、适时生产制度等战略成本管理方法,其中以价值链分析比较为人们所熟知。

价值链分析是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以价值链的整体价值增值为根本目标,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为具体目标,协同竞争和多赢原则为运作模式,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对价值链上的产品、劳务、作业成本的有效规划和管理。价值链分析可以分为内部价值链分析和外部价值链分析。

在现代成本管理的概念里,产品的成本既应包括生产产品的直接成本,也应包括为生产产品所进行的前期研发成本、供应成本以及生产后的营销成本。通过内部价值链的分析,可以界定出企业价值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并将每个价值活动所耗费的成本与对产品价值的贡献相比较,进而消除和排除不增值作业,使企业内部各个作业相互协调,配合企业的竞争战略,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此外,与传统成本管理方法忽视企业上下游关系不同,现代成本管理方法重视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销售商对企业成本控制的影响,并因此衍生出“零缺陷”和“零库存”两种新理念。通过对企业外部价值链的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到在整个价值链上的利润分享情况以及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同时通过对供应商和销售商情况的了解来寻求降低产品成本的途径。

参考文献

浅析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和管理模式 篇8

【关键词】现代企业;工商管理;理念;实施;现状;策略 在当前新经济环境下,工商管理作为企业的管理手段,其有效的将经济学的运营理念和管理学的管理理念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利用新的运营模式来加快改变企业传统的管理方式,为企业的战略性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支持,加快推动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现代企业工商管理理念实施的现状

1.社会环境阻碍管理理念的实施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传统的管理理念影响较大,特别是现代企业管理工和中,思想和观念上的严重滞后对先进管理理念的实施起到了较大的阻碍作用。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较大,一些思想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同,社会环境因素对现代企业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实施起到了较大的制约作用,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民主和法治的建立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得不到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有效重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工商管理理念的实施还较为薄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企业管理理念较为落后

当前在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员工都没有正确认识到彼此之间的关系,只认为是简单的雇佣关系,企业支付员工薪水,员工工作也只为拿到薪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对员工自身的发展缺乏重视,这样企业就很难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人员的流失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员工对企业也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员工主观能动性无法有效的发挥出来。

3.管理理念实施不到位

在企业管理实质意义上是人的管理,这就需要强化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实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人为本管理理念需要面对企业的所有员工,确保企业员工的全面发展,这才能确保企业利益最大化日标的实现。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员工人牛价值和成长发啊呢的开发,尊重和理解员工的人格,企业需要关注每一位员工的发展,从而调动起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当前我国企业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实施也较为片面,只针对企业极少部分人,并没有在企业管理中真正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还停留在理论阶段的水平。

二、工商管理理念在企业管理中实施的策略

1.科学技术创新理念实施

现代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需要充分的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需要将科学技术作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在科技技术的支撑下确保企业实力的增强,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首先,人才。在现代企业科技创新管理理念实施过程中,引起高新技术人才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科学技术的源头来源于人的发明创造,所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科技创新性人才。

其次,资金投入。任何企业经营的最终日的都是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日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资金的积累,从而确保企业技术创新和持续发展过程中具有足够的物質保证,这就需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制度,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 最后,鼓励科技创新。当前我们处于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较快,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就对企业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不仅需要积极的引起科技创新的人才,采取措施对科技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进行奖励,同时企业还需要引进先进的牛产技术和流水线,以便于能够更好的与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

2.树立资本经营的管理理念

资本价值实现的必要条件是处于循环流动的资本,只有流动性的资本才能确保其价值的实现,资本流动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资本增值的过程。企业可以对可流动的资产进行动态整合,从而实现资本的增值。可以说,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即是企业经营资本增值的过程,可以通过技术改进、对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进行完善,加强企业经济效益等诸多途径来实现企业资本的增值,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同时,利用产牛的利润进一步扩大企业的现有规模,加快促进资本的流转,为企业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资本运营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资本有效运营,才能确保企业经营管理日标的实现。在企业资本运营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利用企业自身的资本,还要善于对社会资源进行支配利用,利用融资于段和可利用的资本,为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

3.对工商管理进行理性认识

企业实施管理理念,必然会改变企业现有经营管理模式,企业的组织机构运作以及员工形成的同有的工作习惯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冲击,企业管理者以及员工都需要适应管理理念的实施,将日光放得长远一些,运用全新的眼界参与企业管理。无论对于企业管理者还是企业员工管理理念的实施,势必要进行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企业管理者务必要注意将工商管理理念与现代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与企业员工进行有效沟通,消除员工的抵触情绪,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将人力资源看作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

三、结束语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传统的管理理念已越来越无法满足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加快推进现代工商管理理念的实施,并使其深入到每一位员工的心中,确保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全面贯彻落实,从而更好的推动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上一篇:学校中层干部竞聘下一篇:集团人力资源考核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