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年休假规定(精选6篇)
为了体现公司对员工身心健康的关怀,调节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劳动法及《职工带薪休年假条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公司年休假规定如下: 第一、年休假条件及待遇
1、职工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1年以上,均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
假)。
2、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福利待遇。
第二、年休假天数的确定
1、职工在本公司累计连续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已满
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已满20年以上的,年休假为15天.2、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产假等假期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三、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第四、休假原则
1、各部门根据本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对员工年休假进行安排,要在不影响工作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尽量安排职工休年休假。
2、年休假必须在一个内休完,有必要跨休假的,必须经过單位主 管同意。若当因工作因素未休毕年假,给予一次申请延后休假机会,唯最后截止日期为翌年3月31日,超过此时间界点,仍無法安排公司提供之年休假,則自願放棄公司所提供之年休假。針對未休之年休假,同意並接受公司不再給予任何補償金額。员工本人放弃主张之前剩余年休假之权利。
3、因年休假而产生的顶岗问题由各部门自行解决。
第五、职工年休假的审批程序
员工休假需事先提出申请,填写员工年假申请表,部门负责人根据工作情况,提出意见,并报给公司领导审批。经批准后,员工方可正式休假。
第六、员工休假期间,要保证公司工作的正常运行。
如休假期间遇到重要的事情必须本人处理,休假人接到公司通知后,应尽快回公司处理事务,或者由公司决定是否中断休假。
本人对上述全部内容皆已知晓並且同意
国务院于2007年12月7日公布《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以下简称年休假条例),并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依据《年休假条例》第9条规定,于2008年9月18日公布并施行《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
本文就《年休假条例》与《实施办法》的定义、内容、特色,分析整理,提供给台商在建立与执行「休假管理制度」时之参阅。
分清连续工作与累计工作年限
大陆带薪年休假的特色?《年休假条例》第3条规定的职工累计工作一定日数者,其年休假日数如下:
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
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大陆是以「累计工作日数」为员工带薪年休假的基础,非仅限于现在任职企业的工作日数。员工可以享受到的年休假日数,是累计前后不同雇主的工作日数。后面的雇主承担前面一家以上雇主的劳动成本。换言之,法律强调的是法定的休息权。
台湾是强调员工对现任职企业的贡献权。依据台湾《劳动基准法》第38条规定,劳工在同一雇主或事业单位,继续工作满一定期间者,每年应依规定给于特别休假。
企业应当理解「连续工作满1年」与「累计工作时间」的差异。《劳动法》第45条规定的「连续工作满一年」指的是员工在新用人单位入职满1年以上,只要符合这个条件,就享有带薪年休假;「累计工作时间」指的是在同一或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合计为累计工作时间。例如某员工在甲公司3年,隔了5个月后又进入乙公司2年,则「累计工作时间」为5年。
确认累计工作年限依据
目前企业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证明员工的工作日数?其实企业可经由下列途径,要求新进员工提出证明,确认在前任或前前任雇主的工作时间:
保险缴费证明;
劳动手册(上海);
养老保险手册(全国,目前已不使用);
经由身份证号码在当地社保局查出养老保险缴纳年数;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离职证明书)。
企业对新进员工当年度的年休假日数该如何计算?
一般而言,《实施办法》第5条规定,新职工进入企业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他在本企业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其计算公式:(当年度在本企业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另外,企业如何计算员工离职当年度的年休假日数?《实施办法》第12条规定,企业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由于员工在当年度内离职,因此折算出来的年休假天数,如果不以应休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3倍)支付,就应当在离职前休完。
依法执行员工带薪休假
企业认知员工有享受年休假的权利后,就要执行此一规定。《年休假条例》第5条规定,企业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带薪年休假为员工的基本权利,但何时休,可由员工提出申请,也可由企业主动安排,但最终决定权在企业。企业应当在当年度年底之前安排员工在下一年度享受当年度(上年度)应得的带薪年休假。
也有一些员工应休带薪年休假,但因为企业因素,无法享受时,企业要支付工资(类似加班费)。《年休假条例》第5条规定,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企业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实施办法》第10条规定,企业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企业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依法可能触法
《实施办法》第11条,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折算。所称月工资是指职工在企业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在本企业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
如果企业拒不支付应休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时,会有罚则的法律责任。《实施办法》第15条规定,企业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规定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用人单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外,用人单位还应当按照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换句话说,企业应当支付6倍的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即6倍的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3倍是加付赔偿金。
最后谈到,如果员工不愿意根据企业安排休年休假,希望支付工资报酬的话,企业可以拒绝,因企业已经按照法律的规定保障职工的年休假权利,如职工不同意休年休假视为职工自愿放弃自己的权利,企业没有义务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企业在此过程中应注意保留相关证明材料。《实施办法》第10条规定,企业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企业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台商企业对策
针对《年休假条例》与《实施办法》的规定,台商因应对策如下:
台商必须针对现在执行的「请(休)假管理」内容进行调整修正,以符合法律规范。
由于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是3倍,劳动成本颇高,因此企业应当于年底或年初主动安排员工的休假日期,并由员工签名表示知悉(此为企业的告知义务),而且注明:「企业已经按照法律的规定保障职工的年休假权利,如职工自愿不休年休假视为职工自愿放弃自己的权利,企业没有义务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仅支付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1.1员工休假以服从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工作为原则;
1.2个人安排服从部门安排,部门安排服从公司安排的原则; 1.3可以分段休假和逐级审批的原则。2 享受年休假的对象
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的合同制员工(不包含返聘人员)。工作年限的计算以进本公司工作时间为统计时间,不在本公司工作的时间须由原服务单位提供工作证明,并注明工作起始年月,方可合并计算。3 年休假的形式
3.1公司可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统一安排一定时间的休假;
3.2部门可根据本部门生产工作情况统一安排本部门员工一定时间的休假;
3.3员工个人可以根据部门具体安排及本人工作实际情况,申请安排休假。具体休假办法由部门决定。
上述形式可视公司和部门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组合。4年休假的审批
4.1基层员工:基层员工休假申请报项目负责人或部门经理审批,报分管副经理批准 4.2中层骨干:项目负责人休假申请报部门负责人审批,报分管副总经理批准。4.3公司高管:各高管休假申请报总经理批准。5 年休假的管理
行政人事部应负责对各部门休假进行管理和监督。各部门应于每季末提前15天报出本部门员工休假安排计划,妥善安排本部门员工的休假,不得出现影响工作和突击休假的现象。公司行政人事部统一设制《年休假审批单》、《年休假单》和《年休假台帐》,各部门根据行政人事部提供的员工可休假天数
公司(有年休假范围内员工)的年休假期管理、审批、控制作以下补充规定:
1、年休假主题:年休假是基于本员工在本在本公司工作满一年的一种福利回报。所以,提前休完本年休假而工作不满本一年辞职者,扣回全部年休假假期。
2、凡是新的一开始,5天的年休假不能在上半休完,上半休2天,下半休3天。
3、鉴于公司生产、工作的繁忙和外贸订单业务的不确定性等等特殊因素和情况,需享受年休假者必须经过公司管理层的审核批准后方可休假,必要时须服从公司大局,延后休假。
本规定自2013年2月1日起执行。
特此补充规定。
规范员工年休假管理工作,确保员工能够正常有序的享受带薪休假待遇。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三、职责
1、规范员工带薪年休假时间、申请程序、审批流程。
2、明确年休假制度。
四、年休假管理
1、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以上的,年休假15天;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待遇;
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已享受当年年休假的,次不再享受: 1)员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2)连续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3)连续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4)连续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2、公司根据工作安排的具体情况,考虑员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年休假应在当年休完,不跨安排。
3、结合公司实际工作性质,为确保工作连续性,员工申请年休假原则上5天(含)以内可申请连休,也可分段安排;超过5天需分段申请,且每次申请休假不得超过5天以上;集团外派员工经申请审批后可安排5天以上连休。
4、员工申请年休假必须由本人提前一个月填写《年休假申请表》,《年休假申请表》要填写完整,直接上级需明确休假人员休假期间工作代理人信息,并按流程逐级审批,经批准后方可休假,否则按旷工处理。
5、员工年休假不得与“十一”、“春节”等节假日连休;
6、达到年休假条件的员工,在不影响本职工作及本部门正常工作的前提下,需提前一个月填写《年休假申请表》,按流程逐级审批后方可休假。
7、在同一时间段公司安排员工年休假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同一部门管理人员每个时间段安排一人休假;(2)维修人员每班次每个时间段安排一人休假;
(3)商管人员与车场收费员每班次每个时间段安排一人休假;
以上人员休假需在编制人数达到满足正常工作要求的前提下方可安排休假;所有人员待休假人员返回上岗后方可继续安排年休假。
8、员工新入职,且符合《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1)社保清单(需有社保缴纳所在地的社会保险机构盖章);
(2)劳动手册(如更换劳动手册必须提供原就业记录并由长春市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盖章);
(3)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原件(须有所在单位盖章);
看到这条新闻,可能很多中国员工都会联想到西方所谓的“自由与权利”。认为在西方员工心中,休假的权利高于一切。但以我在美资企业工作的经验来看,其实西方和东方人在休假的观点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即使在西方人看来,Dickson的做法也是一种很不职业化的表现。
比如。BP公司在墨西哥湾遭遇突发原油泄漏事件,时任CEO也是在休假期间,正和儿子参加帆船比赛。虽然他抱怨不得不中断休假,希望这件事尽早过去,但他还是马上就回到了工作岗位上。至于政治人物就更不必说,德国总理中断休假处理杜伊斯堡市音乐节踩踏事件;乌克兰总统中断休假处理森林大火事件等等。
很多人在入职培训中都接受过这样的时间管理概念:事情分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也不紧急。如果公司要求你中断休假,一定是遇到了重要又紧急、而且他人无法代替的事情,职场人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是一种对公司、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不过,我更想讲的是,要不要取消休假,其实和一个人有没有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有关。毕竟真正的大事可能十年难遇,但在正常的、管理规范的公司。休假都不是临时决定的。如果出现了突发状况。或许你要检查一下自己是否真的把工作安排妥当了,是不是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有足够的预见能力:在休假期间,一件事情、一个项目会进展到什么程度,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如果发生了,找什么人去处理。中层干部的休假还要特别考虑,遇到事情时。安排的人手可以获得多少授权;尽量和同级别的同事错开时间;和同事下属之间协调好人际关系等。
休假其实也常常是检验下属潜力和领导培养下属能力的试金石。能干的下属,在领导休假时,工作和职务可以得到拓展;消极怠工的下属,可能利用上级休假迟到早退、消极怠工。领导在休假时如果风平浪静,紧急的事情能得到解决,上级会对其能力更另眼相看。所以,对休假的安排能力、下属应对上级休假时处理问题的能力可以反映一个人多方面的职业素质。
中国员工对休假问题一般都比较谨慎。一个是因为中国员工还不是很习惯休假,劳动法也是在2008年才要求企业必须给员工提供休年假的权利。另外,中国的员工对休假问题太紧张,生怕因为自己休假耽误了工作,被老板批评甚至炒掉。如果真的遇到了对休假、甚至对员工的闲暇时间“不近人情”的老板,我鼓励员工——尤其是普通员工,完全可以提出来。
【公司年休假规定】推荐阅读:
公司年休假规定(草案)10-13
年休假规定06-15
年休假管理规定12-05
带薪年休假的相关规定09-09
2024最新公司休假制度12-02
公司考勤休假管理办法09-19
公司考勤休假管理制度01-09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的新规定12-20
317 员工带薪年休假管理规定A01-27
华为公司考勤及休假管理制度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