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冰心诗四首》的教案(精选9篇)
苏教版
二.了解冰心生平。
冰心:原名谢婉莹,生于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逝世。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诗人,散文家,儿童文学家。五四运动爆发后,在革命潮流影响下,为了探索人生道路,暴露社会的黑暗,开始以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为主题的小说创作。1921年,参加了茅盾、郑振铎等发起的文学研究会。1923年燕京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把在旅途和异国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冰心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往事》、小说集《超人》,,其作品体裁以歌颂母爱、童年和自然为主,笔调柔和细腻,微带忧愁色彩,手法含蓄委婉,语言清新明丽,共鸣面大。
《繁星》、《春水》是冰心五四时期的诗歌结集。《繁星》写于1921年,共164首;《春水》写于1922年,共182首。这些小诗是受印度诗人泰戈尔诗作的影响所作。诗人敏锐地捕捉生活中一刹那的感受,通过对这种感受的抒写,表现蕴涵的情感或某一哲理,她的诗被称为“冰心体”,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人们竞相仿效,抒写自己的三言两语的小杂感,以至于形成了新诗史上的‘小诗流行的时代’。
三、整体感知:
⒈自由朗读。提问:你对哪首诗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依据学生的体会,把学生分成几组(相同诗分为一组),让每小组同学讨论,为什么这首诗对你印象最深,并让学生人人做好发言的准备。
⒉依据1、2、3、4首诗的顺序回答讨论结果。力争让每位同学都有发言机会。
四,品读课文:
1、学习《母亲》
(1)集体朗诵《母亲》,说说:母亲的怀抱有什么特点?(温暖、宽广、安全……),你有过亲身体验吗?请说出来。
(2)自由朗读冰心的小诗《母亲》。朗读要求:要感悟亲情,注意节奏和重音。
(3)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①诗中两个“风雨”的含义相同吗?在诗中有何不同?(第一个“风雨”主要是指大自然中真实的风雨;后一个“风雨”主要是指在生活中遇到不顺、挫折等等而引起不愉快乃至痛苦的心情,所以说成是“心中的风雨”。)
②诗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巧妙地用第一个“躲字”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鸟巢避风雨一样,儿女的心灵(精神和感受)受到打击,总要找母亲倾诉,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这种自然的联想与巧妙的类比,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同时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伟大)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请说出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发生的?
2、学习《纸船》
(1)导入设问:海浪滔滔,海风吹卷。诗人正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邮轮上,远离亲人,远离祖国,驶向陌生的国度(美国),不知何时才能回到祖国,何时回到母亲的身边。母爱是永恒的,母爱又是博大的,作为儿女,我们又该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呢?作者挥笔写下了这首《纸船——寄母亲》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大声朗读《纸船》,请说出作者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强烈地思念故土、思念亲人孤独、惆怅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这首诗感情基调是思念母亲,孤独忧伤,语调是深情、低沉、缓慢)
(3)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从不肯”、“总是”有什么深意?(对母亲思念很深,由来已久,诗人要用纸叠成纸船,用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诗人要纸船到 什么地方去?(到日夜思念的母亲的心田中)
纸船不会飘向母亲身边,我为什么还是不灰心得“叠着叠着”?(愿望能否实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诗人寄托思念、排解孤独、忧伤的唯一方式),请你模拟一下作者当时的情态。
第三节是诗人的想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新奇瑰丽、大胆奇异的想象,充分表明诗人对母亲强烈的思念之情)诗人为什么“含着泪”叠?(诗人在漫长的旅途中,面对茫茫的大海,她孤独,是思念的泪)全诗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诗人采用“卒章而显其志”的方法,把实的物象和虚的物象,把眼前的实的意境与想象的母亲梦中的情境巧妙地融合起来,是全诗的高潮!
4、《母亲》《纸船》是冰心写母爱的代表作,仔细品味和辨析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区别?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是什么?:
前一首主要写的是童稚期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而后一首则是写步入青年以后对母亲的怀念和依恋。在情感交流的方式上,童稚期的寻求母爱的 保护,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而青年期的对母亲的怀念和依恋,则体现和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母子或母女之间的感情,是一个随着双方年龄不断变化而互相转移的过程。前者侧重于母爱的付出,后者着力于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和回报,恰恰表现了不同年龄阶段对母爱的认同和理解,其中感情体验值得珍惜,内涵丰富而美好。
五、拓展延伸:
在这首诗歌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了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着作者的孤独无依,象征着作者思念母亲,眷恋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假如明天是母亲节,你将用什么方式表达你对母亲的爱呢?
六、布置作业:
1、背诵《母亲》《纸船》
2、这两首诗都借助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假如明天是你母亲的生日,请你亲手制作一张贺卡或叠一只纸船,并写一句祝福的话在上面,送给母亲。
例::《写给母亲》
《想起母亲》
我是一片远去的帆
想起母亲
却永远也驶不出
晚霞里就升起了
您目光所围成的河岸
一缕灰白的炊烟
它模仿母亲绵长的爱
朝着我离家的方向倾斜
3、预习两首诗。
附:教师范读。要读得低沉而富有深情。节奏和重音划分如下: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泊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凉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第二课时(《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
复习检查:《母亲》《纸船》的背诵的情况。一. 导入新课:
21岁——生意失败;
22岁——角逐议员落选;
23岁——生意再度失败;
26岁——爱侣去世;
27岁——精神崩溃;
34岁——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
36岁——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
47岁——提名副总统落选;
49岁——角逐联邦众议员三度落选;
这是一个美国人的人生片断,请同学们推测这个人会不会成功?老师揭示谜底:这个历经无数挫折的人就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请大家告诉我,你得知谜底后的真实感想。老师归纳:许多人看成功,只看到成功美丽的光环,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成功背后隐藏的艰辛,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没有使林肯泄气,反而激发起他向自己挑战的信心和勇气,激发起他实现自己抱负的信心和勇气,终于他在52岁那年,登上了总统的宝座。
光荣的桂冠,从来都是用荆棘编成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每一个成功者都要付出艰辛和努力,当一个成功的人站在你的面前时,你很羡慕他因成功而得到的荣誉吗?正当青春年华的年轻人,在投入社会的大海时,如何把握人生的航向?青年人该怎样写好自己的生活史?今天就让冰心来告诉我们这些人生的哲理吧。
二.整体感知《成功的花》:
⑴反复诵读这首诗,注意吐字清晰、有节奏、重音、语气、语调。
⑵引导学生品位语言,找出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并说明好在哪里?重点体会“明艳”、3 “浸透”、“洒遍”词的作用
(明艳比喻人们事业的成功,荣誉的夺目。浸透写出了眼泪之多,突出奋斗的艰辛。洒遍指明了血雨洒的范围之广)。(3)问题解惑
1、“人 们 只 惊 羡 她 现 时 的 明 艳!”一句中“惊 羡”什么意思?能不能换成“羡慕”,为什么?
“惊羡”,有惊叹羡慕的意思,“惊羡”比 “羡慕”多一层惊叹的意味,也更能衬托成功之花的明艳。
2、这是一首哲理小诗,但作者并未空洞的说教,而是大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说理,给人鲜明的印象,请问“花”“芽儿”“泪泉”“血雨”分别比作什么?
“花”比作人生事业的成功;“芽儿”比作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泪泉”比作为培养花付出的辛劳;“血雨”比作为滋润花而作出的牺牲。
(4)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哲理,合作探究:一个成功的人站在你面前,你很羡慕他,因为成功而获得的荣誉吗?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请谈谈自己的感想。可结合奥运冠军获得者的奋斗历程来谈(几个名句:⒈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自磨砺出
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⒊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5)小结这首诗:人不应该只看到别人荣誉,而应该知道这成功背后蕴涵的艰辛,他是血和泪浸润的结晶,是奋斗和牺牲孕育的蓓蕾。不经过奋斗和牺牲,哪来成功的荣耀。(6)齐背这首诗。
三,赏析《嫩绿的芽儿》
导入: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新社会,都想不辜负美好的青春年华,但在社会的汪洋大海中航行,如何把握正确的方向呢?冰心这首《嫩绿的芽儿》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这首诗
品位语言,“芽儿”、“花儿”、“果儿”说的话能互换吗?(不能。这样的顺序排列暗指果树从抽芽、开花到结果的生长过程。他们说的话与各自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同时,他们的成长过程象征着青年人的成长过程)
让学生找出表示色彩的形容词并分析体现了芽花果的什么特征?(嫩绿显示了芽儿的健壮、旺盛和朝气。淡白蕴涵着朴素简洁,不追求外表华丽的特点。果儿的深红象征着丰硕、甜蜜和美丽)
诗中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展示了一个纯洁的心灵和现实的世界。同时,也讴歌了美好的青春,积极的人生。(拟人和反复,比喻)
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哲理,请学生思考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如何使自己的青春更加美好,人生更加有意义?(⒈要刻苦学习,充实自己,提高本领⒉树立为祖国强盛,民族富强,社会进步而贡献自己青春热血的远大理想⒊甘于奉献,牺牲自己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
小结这首诗:诗人以植物的生长,比喻青年的生长,劝勉青年人奋发努力,不断充实发展自己,甘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学生齐背这首诗 四。布置作业
①讨论思考练习2、3,4 ②结合《嫩绿的芽儿》,写100字左右的文字,构想一下自己的人生三步曲试以“人生奋斗”为话题,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时 文 阅 读 荧
火
虫 泰戈尔
小小荧火虫,在树林里,在黑沉沉的暮色里。/你多么快乐地展开你的翅膀!
你在欢乐中倾注了你的心,你不是太阳,你不是月亮,难道你的乐趣就少了几分? 你完成了你的生存,/你点亮了你自己的灯;你所有的都是你自己的,你对谁也不负债蒙恩; 你仅仅服从了,/你内在的力量,你冲破了黑暗的束缚,/你微小,然而你并不渺小,因为宇宙间一切光芒,/都是你的亲人。题目设计:
1、谈谈个人对萤火虫的感受。
2、这首小诗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赞美了自由、欢乐、微小但不渺小的精神)
3、运用了第几人称?有何作用?(用第二人称,倾情称颂,亲切感人)
“我该怎么办? ” 这句话可能是每一位教师都想过的问题。 有的教师不是真的猛士, 他退缩了, 我就这样教学了, 学生喜欢不喜欢你是你的问题, 我还是按部就班地进行所谓的“教学构想” (这种构想不是他自己的, 是偷盗别人的成果) 。但是, 人家的东西再好, 可惜不适合自己, 就好像别人有一件适合自己的小号衣服, 却不能适合你这个应该穿大号衣服的人。 但是, 不幸的是, 你却将人家小号的衣服强行地穿在了自己身上。 更要命的是, 还自得其乐———不错不错, 反正不要“钱”。
另一类老师感觉到这种吃剩饭的滋味不好受, 感受到了无滋无味, 感觉到这种语文教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 甚至上升到这种无效的教学行为会让自己的生命质量下降, 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品质, 这与他最初的构想大相径庭, 三尺讲台, 播散智慧人生;春风化雨, 滋润桃李无声。
不能这样沉沦, 要“跳出教育的盒子”。 要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课堂, 踏平别人走过的路, 摸索适合自己的路。 这不是全盘的否定, 而是继承、发展与创新———确立教学构想, 形成独特的语文教学观。
这种形成教学构想的过程是痛苦的也是快乐的。 痛苦的是每一节课都是你亲自在深入文本后的思考与发现, 你的独特思考与前辈的理解的思想火花的撞击, 争斗、坚守、融合、形成。 这实在是流血流汗的折磨过程;这种争斗过程的结果是令人豁然开朗, 赏心悦目的, 是快乐的。 因为彼此思想火花的撞击的结果绚丽多彩、灿若朝霞。 这种课堂, 学生如痴如醉、如沐春风, 或凝神思考、或激情四射, 或渴望期盼、或释然开怀。 总之, 在享受课堂, 在分享喜悦;在陶情, 在冶性;在成长, 在提升。
这种教学构想及教学效果, 得益于李吉林老师发扬光大的情境教学法, 取法于王崧舟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观。
苏教版七年级上《冰心诗四首》中《母亲》这首诗是歌颂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如何将抽象的情感化为具体可感的意象, 冰心巧用类比, 妙手偶得, 意象鲜明。 教师怎么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体会、感悟、理解、洞开, 这是教学环节中绕不开的问题。 就一个字———读。
怎么读? 创设情境读。 怎么创设情境? 语言描述情境 (李吉林老师创设情境的途径大概六种:生活展现, 实物演示, 图画再现, 音乐渲染, 表演体会, 语言描述) 。 在学生读准、读顺的基础上, 在学生体会已有孟郊《游子吟》母慈儿孝情感的前提下, 以情移情, 读冰心的《母亲》, 这种阅读是用心灵感受诗人心跳的阅读, 是想呐喊而又沉淀于心的倾诉。 情境创设:当我们遇到失败挫折而伤心欲绝的时候, 母亲用那双温暖的手轻轻地将我搂在自己的怀里, 用自己的脸颊小心地贴在我的额头上, 母亲以春风化雨般的语言给我鼓励, 此时此刻, 我想到了冰心的《母亲》。 让学生读, 让学生充分体会母爱的温暖;情境创设:当我们被别人讽刺挖苦、冷眼相看, 觉得整个世界的人好像没有一个能够理解我的时候, 是母亲走到了我的面前说, 宝贝, 我支持你, 你在我心中是最优秀的。 此时此刻, 我真想送一首冰心《母亲》这首诗给您, 让学生读。 在教师反复创设的情境中, 学生在这种氛围中, 真真切切地能够感受到母亲是子女风雨中的港湾, 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无私。 学生有兴趣了, 学习积极性提高了, 教师再顺水推舟, 请学生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这就是本诗诗歌所运用的比兴手法, 许多学生恍然大悟。教学实践证明:效果确实很好。
《纸船 》写作背景是1923年, 冰心远离祖国, 到美求学, 于太平洋舟中所写的诗歌。 这种初次离开祖国、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时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 让学生体会, 有的学生体会到的是伤心难过, 有的学生体会到的是孤独寂寞, 还有的学生体会到的是惆怅无助, 教师都要将学生的体会融入到阅读中去读, 这种阅读是学生自己用心灵的感悟撞击作者的情感, 这样由阅读所激发出来的火花才是我们真正所需要的。
情境再创设:独自离开, 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 没有母亲的帮助、指导, 没有母亲的寒暄唠叨, 也没有母亲帮助洗衣做饭, 此时此刻, 我想到了母亲的好, 想到了母亲对我的关爱, “林逾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此时此刻, 我多想叠一只纸船给我的母亲, 让学生读, 齐读。 在这种氛围中的阅读, 学生的情感受到了陶冶, 心灵受到了净化, 对诗歌的主旨的体会:恋母、思乡、爱国之情是深刻的。 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被激活时, 学生的学习潜能被挖掘。 在引导学生理解本诗的写作技巧:托物言情、虚实结合、以小见大、卒章显志的手法, 即使是平时学习一般的学生理解得也相当得好。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灵活应用情境教学法, 是能够激发学生生命的活力, 激发语文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 彰显新课程理念的精神, 我受益匪浅。
对于语文课堂作业的问题, 我始终坚持本节课我教什么, 就让学生做什么, 学生的练习必须由我一手策划、设计。 题目设计与本节课教学内容一致, 练习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在本节课上的表现及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以便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我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摘要:教学构想是施教者在经过对所教学的文本深刻理解后,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采用最切合的教学手段而进行有效教学活动的思维过程。这种教学构想用文字表述为教案, 用语言表述为课堂教学, 相辅相成, 构成完整的教学活动。通过这种活动, 教师能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教学观。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教学观,教学构想,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李吉林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6-01-01.
[2]卢安·约翰逊.跳出教育的盒子.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9-9.
七年级语文第____课时学案(共____课时)
课题名称:冰心诗四首 主编教师:马少波
班级:七年级5、6班 姓名:___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学习始终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2.有感情的朗读前两首诗,揣摩语言,品味诗意; 3.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体味人间至爱亲情。
二、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叠()着 巢(cháo)里 妄(wàng)弃 倘(tǎng)若 载(zài)着
2、冰心原名 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本课的四首诗选至诗集 《繁星 春水》。
三、整体感知
说说你对下列诗句的理解。
1、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仿写句子
1、游子离开了祖国,就像巨轮离开了海洋,就像植物离开了土地,就像鸟儿离开了天空,就像鱼儿离开了活水。
2、人生离不开友爱,就像庄稼需要雨露,就像婴儿需要乳汁,就像划船需要船桨,就像猎手需要猎枪。
六、当堂检测
1、根据课文填空。
(1)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2)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2、朗读第二首诗,回答下面问题。(1)诗人为什么要“留着”“纸”? 作者要把它们叠成纸船
(2)“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诗人要“纸船”到什么地方去? 到母亲的梦里
(3)、诗人借“纸船”寄托了什么样的感情? 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4)、对“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这句诗理解正确的是(C)
母亲是人生唯一可靠地心灵避难所,母爱伟大无私、博大无边
A、这是想象,造成一种悬念B、这是对母亲的安慰,担心破坏了母亲的好梦
2、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C、这是诗人奇特的想象,表达对母亲的深切思念之情
D、这句话是实写。
四、合作探究
(5)、该诗抒发感情的方式是(A)
1.在《母亲》这首诗中,有两个“风雨”,它们的含义相同吗,它们分别指代什么?
A、托物寓情法
B、比喻法 C、拟人法
不同,第一个指大自然中真实的风雨,后一个指生活中遇到不顺、挫折等而引起的不愉快乃至
(6)、全诗的抒情线索是 纸船。
痛苦的心情。
(7)、揭示全诗主题的诗句是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2.诗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哀归去。
诗人巧妙地用第一个“躲”引出第二个“躲”,如同鸟儿躲到鸟巢避风雨一样,儿女的心灵受
3、分析《母亲》和《纸船》两首诗的相同与不同。
到打击,总要找母亲倾诉,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这种自然的联想与巧妙的类比,表现了诗
相同处:两首都是歌颂母亲的短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同时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伟大。
五、拓展延伸
七、自我反思
教学目标:
学习《母亲》《纸船》,体味人间至爱真情。学习《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品位诗中蕴涵的哲理。
学习四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通过生动的形象表达深刻的哲理及“冰心体”诗歌的特点。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点拨,学生自主探究。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2、抓住重点字词,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3、体味人间至爱亲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让学生回忆赞美母亲的诗句,歌曲。
二,简介作者,1、(出示冰心年轻时代的照片和字幕)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学生朗读,教师简要评说:“中国文坛世纪老人未能跨越世纪门槛”的确是我们民族的一种遗憾,但是冰心老人博大纯洁的灵魂和不朽的艺术作品却时刻激励感召着我们不断前行)
教师导入:同学们,更详实地了解作者生平以及创作情况,将为我们更好的品评文学作品搭设一方平台,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下面,让我们共同来交流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成果。让我们来更进一步走进冰心的世界。
(学生自由交流查阅到的有关冰心生平创作的有关资料)
三,诵读诗歌,体味感情。
教师范读课文,然后指导学生朗读读前提出要求:
1、学生们用心体会本首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划出诗歌中学生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
四,品位语言,探究问题
体味“躲”“从来”“妄弃”“留着”“抛”的妙处
作者叠纸船的时候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哀? 作者为什么要借纸船来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五,完成练习一 六,拓展延伸:
《纸船 寄母亲》这首诗歌是借助具体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抒发你对父母的爱。学生练笔,同学交流评价,老师点拨
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在这首诗歌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了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着作者的孤独无依,象征着作者思念母亲,眷恋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希望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获得一把欣赏研读诗歌的金钥匙,同时,也在诗人的博大情怀中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早日成为一名建设祖国的栋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成功的花》中蕴涵的哲理,《嫩绿的芽儿》中阐述的积极的人生。
教学过程:一,导入,一个成功的人站在你的面前时,你很羡慕他因成功而得到的荣誉吗?正当青春年华的年轻人,在投入社会的大海时,如何把握人生的航向?青年人该怎样写好自己的生活史?今天就让冰心来告诉我们这些人生的哲理吧。二,配乐诗朗诵
学生自由朗诵这两首诗,并推荐朗诵比较好的四人(一小组一人),教师放音乐,这四人依次朗诵这两首诗,要求学生认真听读,并评比出最佳朗诵者。评比角度:要求用普通话,并且正确、流利、有感情。三.品读两首小诗,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下列问题:
1、读完两首小诗,你能品味出其中蕴含的哲理吗?
2、《成功的花》中第二句的结尾用了一个感叹号,作者要抒发什么慨叹?
3、体会“明艳“、“然而”一词在本诗中的作用;比较词语:“惊羡”与“羡慕”的区别;诗中的“泉”和“雨”能否省略? “芽儿,花儿,果儿”的顺序能否调换?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品味,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以及深刻的哲理。2.学习诗中丰富的想象、精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3.体味人间真情,激发学生奋发向上,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
体味人间真情,领悟诗歌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课前准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了解诗的大意,力争熟读成诵。2.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谈谈自己的体会。学时安排:2学时
第一学时
一、导入新课
1999年2月28日21时,中国“文坛祖母”冰心老人在北京逝世,时年99岁,冰心老人自“五四”运动步入文坛,在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她一直坚持写作,为世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学作品,为中国的文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我们来学习她的四首小诗,藉此来纪念这位文坛世纪老人。
请学生介绍冰心老人: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闽侯县人,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作品有〈〈春水〉〉〈〈繁星〉〉〈〈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等。
二、学习《母亲》
(一)朗读训练
1、请一个同学朗读《母亲》。
2、学生品析后,再读。
3、对比朗读:教师示范后,学生评析。
4、归纳朗读技巧:①感情基调:对母亲的依恋之情,歌颂母爱的温暖,伟大。
②注意节奏和重音,注意语气语调,注意语速的快慢。
5、学生试读、齐读、背诵。
(二)内容理解
三、学习《纸船》
1、介绍写作背景
2、朗读训练
感情基调:思念母亲,孤独忧伤; 语气语调:深情,低沉,缓慢。
意象: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3、内容理解:
(1)朗读《纸船——寄母亲》,请用你自己的话归纳每节诗的内容。
(第1节:叠纸船 第2节:抛纸船 第3节:纸船进入母亲的梦乡)
(2)作者叠纸船、抛纸船的目的是什么?
(希望纸船能流到母亲身边去。叠纸船—作铺垫,抛纸船—造悬念。)
(3)第三节是诗人展开的想象。这一想象有何特点?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诗人自然明白纸船是不可能流到母亲身边的,所以诗人遥想母亲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如果说这一想象还属一般的话,那么“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一句就显示了诗人想象的奇特、精妙。为什么让母亲不要惊讶小船的入梦呢?诗人采用“卒章显其志”的方法,在结尾处点明了想象中进入母亲梦中的纸船是她含着泪叠的,她祈求纸船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这一想象新奇、大胆、瑰丽,充分地写出了诗人对母亲强烈的思念之情,点明题旨。这一结尾,把实的物象和虚的物象,把眼前的意境与想象的母亲梦中的情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是全诗的感情达到了高潮。)(4)朗读比较
请同学们朗读这两首关于母亲的诗歌,想想这两首诗有什么异同之处?
答:前者主要是一种童稚期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而后者则是步入青年以后对母爱的怀念和依恋;在感情的交流方式上,前者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而后者体现和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
4、课外拓展:《纸船——寄母亲》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思念,眷恋祖国的一片深情。你想借助什么样的具体形象来表达对母亲的爱,请尝试写一首小诗。
母爱
母爱
是血与脉的相通相融
是儿女的福母亲的痛
母爱
犹如春天的风
她轻轻拂过
大地才会一片绿色
母爱
是天上的云
总让烈日
先从她的身驱穿过
给大地呼风换雨降祥和
母爱
是雨后的霞
总让清洗过的大地
不弃的躺在怀里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以及深刻哲理;
2.学习这四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3.体味人间至爱亲情,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品味诗歌。教学难点: 体味人间至爱亲情,领悟诗歌中蕴涵的人生哲理。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了解冰心生平: 冰心:原名谢婉莹,生于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逝世。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诗人,散文家,儿童文学家。五四运动爆发后,在革命潮流影响下,为了探索人生道路,暴露社会的黑暗,开始以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为主题的小说创作。1921年,参加了茅盾、郑振铎等发起的文学研究会。1923年燕京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把在旅途和异国的见闻写成散文行的时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充《纸船 寄母亲》写作背景:
1923年求,冰心赴美留学,海浪滔滔,天风卷吹,诗人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油轮上,远离亲人,驶入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回到亲人的怀抱,诗人因强烈思念故国,亲人,越发孤独,惆怅。
第一课时
一、导入,同学们回忆赞美母亲的诗句,歌曲。(写几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母亲》
活动一:诵读冰心的小诗《母亲》
要求:要悟亲情,注意节奏和重音,把握亲切,舒缓的语调,(1)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2)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3)你认为哪些字该重点读? 活动二:质疑交流
1、诗中两个“风雨”的含义相同吗?在诗中有何不同?
(第一个“风雨”主要是指大自然中真实的风雨;后一个“风雨”主要是指在生活中遇到不顺、挫折等等而引起不愉快乃至痛苦的心情,所以说成是“心中的风雨”。)
2、诗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巧妙地用第一个“躲字”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鸟巢避风雨一样,儿女的心灵(精神和感受)受到打击,总要找母亲倾诉,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这种自然的联想与巧妙的类比,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同时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伟大)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请说出是在怎样的环
境下发生的?
三、学习《纸船》 活动一:整体感知
1、大声朗读《纸船》,请说出作者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情感?
2、请根据诗中给出的信息,想象这是诗人在何种情形下写的这首诗?
活动二:交流互动
1、第一节中哪些诗句词语表明诗人对母亲思念之深,且由来已久?
2、第二节诗人写出精心叠成的纸船抛入大海后瞬间发生的种种令人心碎的结果,并写出自己明知没有结果还是不灰心地叠,又在表达自己的情感上有什么作用?
3、第三节是诗人展开的想象。这一想象有何特点?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4、全诗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
5、叠纸船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悲哀?
6、叠纸船原是儿童的一种游戏,诗中的这一行为意味着什么?诗中的纸船又象征着什么呢?
四、拓展延伸 《母亲》《纸船》是冰心写母爱的代表作,仔细品味和辨析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区别?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是什么?
五、反馈练习阅读冰心《纸船》,完成①-③题。①下边句子中的“/”和“.”分别表示朗读的节奏和重音,哪一句不恰当? A.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B.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C.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D.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②作者用叠纸船、漂纸船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假如诗人的母亲在梦中见到了这只小船,她会想些什么?试以“母亲”的口吻把它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诗人常常用写梦境的方式来抒写自己的感情,如冰心明知纸船无法漂到母亲的身边,却希望它能进入母亲的梦中。回忆你读过的古诗,写出一句类似这种写法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布置作业
1、背诵两首诗
2、预习《成功的花》和《嫩绿的芽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成功的花》中蕴涵的哲理,倡导《嫩绿的芽儿》中阐述的积极的人生。
一、复习导入
1、背诵《母亲》《纸船》,2、对重点语句以及思想感情的理解。
二、学习《成功的花》 活动
一、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成功的花》,注意吐字清晰、有节奏、重音、语气、语调。
2、体会语言,找出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并说明好在哪里?重点体会“明艳”、“浸透”、“洒遍”词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
二、质疑交流:
1、“人 们 只 惊 羡 她 现 时 的 明 艳!”一句中“惊 羡”什么意思?能不能换成“羡慕”,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一首哲理小诗,但作者并未空洞的说教,而是大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说理,给人鲜明的印象,请问“花”“芽儿”“泪泉”“血雨”分别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
三、合作探究: 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请谈谈自己的感想。可结合成功者的奋斗历程来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学习《嫩绿的芽儿》 活动
一、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
2、品位语言:芽儿,花儿,果儿说的话能互换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
二、交流互动:
1、找出表示色彩的形容词,并分析体现了芽,花,果的什么特征?
2、感悟人生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
三、质疑交流: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如何使自己的青春更加美好,人生更加有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延伸
1、总结一下“冰心体”小诗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结两首诗共同的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反馈练习
1、冰心的诗富含哲理,找出下边这首诗中含哲理的诗句,并说说你对诗句意思的理解。风雨后——
花儿的芬芳过去了,花儿的颜色过去了,果儿沉默的在枝上悬着。花的价值,要因着果儿而定了。
(1)富含哲理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句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冰心的这三首诗都富于哲理。请参照例句,根据提示,写一句含有哲理的话。例:墙角的小花,不计较所处的位置,它只是为装点春色而开放。石缝间的小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这两首诗并完成本课《与课堂同行》
(《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游山西村》)
八年级语文教研组 主备教师 李亚荣 授课人 李亚荣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教学重点: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内涵 课时安排 4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查找有关资料,给诗歌插配有关的图画。老师准备录音机、课件、微机或投影仪。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一、导入新课
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官场格格不入。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交流感知
1、检查预习注音 荒秽 荷锄归 道狭
2、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正音、划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
三、研读共品
1、思考下列问题
a.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
b.“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c.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并明确:
a.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
b.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c.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
2、自由背诵。检查背诵
四、互助释疑
a.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要求结合人物身份、举止、心情)
.
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
教师明确: a.诗人如释重负,告别了那个令人压抑的官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园。来到南山 脚下,种下了豆子,但因体力不支,农艺不精,所以草儿盛,豆苗稀。诗人只好一大早起 来就扛着锄头去除草,晚上一直劳作到与星星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衫,可解脱了身心束缚的诗人不以为苦,而深深地体味其中的乐趣。
b.“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写出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怡然自得。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诗人披星戴月辛勤耕耘,写出了那份勤劳与执著。语言“自然、通俗”。
五、巩固拓展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
在樊
笼
里,复
得
返
自然。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性本爱丘山
性:天性、本性 B、池鱼思故渊
渊:河流 C、暧暧远人村
暧暧:温暖 D、依依墟里烟
墟:废墟
2、“尘网、樊笼” 和“羁鸟、池鱼”、这两组词语各比喻什么?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3、这首诗是怎样描绘农村环境和生活的?试进行简要分析。(4分)答案: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2分)
2、“尘网、樊笼” 和“羁鸟、池鱼”、这两组词语各比喻什么?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
达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尘网”、“樊笼”,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比喻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比喻官场生活。用这种比喻,表示诗人已经看透了官场的污秽黑暗,表达了对官场极大嫌弃。“羁鸟”、“池鱼”比喻误入官场的人,是陶渊明自比,意在说明误入官场,深受束缚,迫切要求摆脱束缚,回归农村的心志。这里一方面表现了陶渊明对误入官场的痛心,对黑暗官场的嫌弃,一方面表现了他渴望摆脱官场束缚,回归田园,获得自由的迫切心情。
3、这首诗是怎样描绘农村环境和生活的?试进行简要分析。(4分)
先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在方圆十几亩的宅基上,有八、九间简陋的茅舍,枝高叶蜜的榆树柳树,阴影遮住了房子的后檐;桃红李白的果树,排列在屋子的前边。接着写远景,远处的村庄隐约可见,村落里缭绕着一缕缕轻柔的炊烟。深巷里传来了阵阵的狗叫声,树顶上公鸡正在啼鸣。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从近景转到远景,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画面很淡很淡,味道却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衬托出作者心满意足的欣慰的情绪
小结: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崭新的面容、纯朴自然的诗风为我国诗歌领域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以至使“田园诗”从此成为一个流派在诗歌史上独树一帜,其影响经久不衰。
六、总结提高
1.师友互相讨论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点,然后再全班交流展示。2.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全诗
预习《使至塞上》要求:准确诵读、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使至塞上》
王维 导入新课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一、交流感知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读,把握节奏和韵律。
2、学生大声读诗,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3、选两位同学概述诗意,其余同学点评。
二、研读共品 1.思考下列问题:
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明确:
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维轻
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2.名句赏析
提问:“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体会。
明确: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讲究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线条简约,物态毕现。第三,色彩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3.自由朗读,限时背诵检查背诵
三、互助释疑
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人胡天”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b.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
学生对照自己画的图画赏析,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a.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 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b.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 云霄,显得异常醒目。“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
四、巩固拓展
齐读背诵、默写 完成同步练习
五、总结提高
1.师友互相讨论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点,然后再全班交流展示。2.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前《归园田居》其三 《使至塞上》两首诗 预习下《渡荆门送别》要求:准确诵读、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渡荆门送别》李
白 导入新课
初一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还记得吗?另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做补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一、交流感知
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
二、研读共品
1、思考下列问题:
a.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
b.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 学生讨论交流
a.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的是作者写出浓浓的乡思。
自由背诵课文抽查背诵
三、互助释疑
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
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a.“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b.示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寥廓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不直接说出对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思念之意,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谊;万里送行舟,从另一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深。
2、齐读背诵
四、巩固拓展
赏析李白的《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五、总结提高
1.师友互相讨论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点,然后再全班交流展示。2.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前《归园田居》其三 《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三首诗 预习下《登岳阳楼》要求:准确诵读、背诵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登岳阳楼》陈与义 导入课文: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的春天,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和北宋之交的大部分人(如李清照)一样,陈与义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也以靖康之难为界。靖康之难发生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也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写下了数首诗记其事,本诗所选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一、交流感知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
二、思考下列问题:
1.本诗是一首
言
诗。全诗紧紧围绕“
”字展开。
2.欣赏:首联第一句“洞庭之东江水西”,横空出世,从
处着笔(二选一:A.大B.小),将 的地理位置直接点出:在烟波浩淼的 的东边,在奔腾浩荡的之西。不由得让人想起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帘旌不动夕阳迟”,此句乃以景传情也。
颔联: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xǐyǐ湖山欲暮时。由上句平静的景物描写转而进行强烈的抒情。既说登临的地理位置,也在回顾历史。忆历史,思往事,感时世,心悲切。
颈联“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诗人发出了痛苦的呐喊。此句将诗人的悲、伤、哀、痛推向了极致。
三、互助释疑:
尾联“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似乎是诗人顾影自怜的喃喃自语,未老先衰头已白,沦落天涯无尽的凄凉,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一切尽在不言中。
四、巩固拓展
杜甫《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比较这两首诗传达的诗人情感的异同
五、总结提高
1.师友互相讨论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点,然后再全班交流展示。2.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默写《归园田居》其三 《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记》四首 完成同步练习板书设计:
归田园居
前四句:田间的劳动情形 五六句:归途夕露沾衣 七八句:抒写归隐意愿
使至塞上
叙写出使经历(既言事,又写景)刻画塞外风光(意境雄浑,视野开阔)
渡荆门送别
首联: 远渡的地点
此行的目的
颌联: 写景(远)颈联: 写景(近)尾联: 抒情(思乡)
登岳阳楼记
首联: 登临位置(写景)
颌联:忆历史 思往事 感时世 心悲切(抒情)
颈联: 痛苦呐喊
【教学目标】
1、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理解四首咏物诗所言之志。
2、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
3、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生活感悟,并学习如何将自己的情感通过“一枝一叶”表达出来。
4、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写出作者表达的情志。【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涵咏法和讨论法。以读为主,讲、读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尝试用三步法鉴赏咏物诗。【教学重点】
1、了解咏物诗托物言志的手法。
2、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方式】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诗谜导入)
请你猜猜下面这首咏物诗所咏之物:
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未肯灰。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爆竹》明•黎淳
【简析】虽然我的身材瘦小,全身被扎得紧紧的,但是,我并不因而心灰意冷。等到适当的时节,我的心中就会引燃火焰,在万人头上发出如雷的声响。
二、关于咏物诗
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1、咏物诗:咏物诗是指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歌。
2、咏物诗主要写作特点——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3、咏物诗鉴赏要点:
①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②挖掘物象内在品格和精神。③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④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⑤体会表达技巧。
4、咏物诗常用的写法:借物喻人、托物言志、比喻、象征、对比、烘托、拟人、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等
《子规》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顾况(725—814),字逋翁,苏州(今属江苏)人,唐肃宗至德二载(757)登进士第,曾为校书郎、著作佐郎,贞元初,因作诗嘲讽权贵,贬为饶州司户。曾至崂山受道箓,后传其隐居于茅山,自号华阳真人,有《华阳集》。顾况性诙谐,诗名较著。他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认为诗歌“信无逃于声教,岂徒文采之丽耶”,其诗多以揭露现实黑暗为主,如《囝》、《公子行》。
二、朗读诗歌(1)学生自读
(2)教师范读,抛砖引玉(正音:啼血子规zhuó).xuè;著.(3)学生试读,一显身手(4)全班齐读
三、品味赏析
思考:
(一)、诗中所咏“子规”为何物?有何特点?
(二)、借所咏之物表达什么感情?
(三)、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分析:
(一)、诗中所咏“子规”为何物?有何特点?
1、诗中所咏“子规”为何物?
明确:子规:又叫杜鹃、杜宇、怨鸟。(杜鹃却是花鸟同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曾有“杜鹃花落杜鹃啼”之句。)
2、由一名学生讲杜宇传说。(传说为周时蜀国国君,后被迫逊位,死后魂魄化为鸟,啼声悲哀。)
(整体感知课文:“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积”,指时间已过了很久。“啼血”,杜鹃的嘴是红色的,人多以其啼血所致。从这两句诗中我们知道杜宇冤死已经很久了,但他的魂魄所化的杜鹃鸟却长年啼血哀鸣,使人悲痛扼腕。
一二句开始写杜宇化鸟,题材通俗,三四句俗中见奇,对此一传说提出质疑:如果这些冤魂都能如同杜宇那样化鸟鸣冤,那么这些冤魂所化之鸟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山和树来栖身呢? 由此可见,历代的冤魂实在是太多了。三四句以反诘语气,由鸟及人,由自然到社会的巧妙联想:历代冤魂何止亿万,是不是所有的冤魂都能像杜宇一样化鸟来鸣冤呢?如此看来,杜宇倒是幸运的。)
3、那么在顾况笔下“子规”有什么特点? 子规的特点:冤亡、积怨、啼血
(二)、诗人对子规寄寓了什么感情?(3、4句: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写历代冤魂之多,诗人对蒙冤屈死之人的同情、对社会黑暗的抨击。
(三)、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①采用周时蜀国国君杜宇化鸟鸣冤的故事,来说明杜宇冤亡、积怨之深。用典
②后两句以反诘语气发问,由鸟及人,暗示之意深刻。反问
③表面写鸟,实际由鸟及人,托子规抒偾世之情。借物抒情
四、归纳主旨:此诗借咏子规,抒发诗人对历代遭受苦难、蒙受冤屈而死之人的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
《葡萄》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郡望昌黎(今属河北),后人称为“韩昌黎”。幼孤,由兄嫂抚养。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历任宣武军董晋、武宁军张建封二幕府节度推官,十八年授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因得罪当权者,贬为阳山(今属广东)县令。元和元年(806)召为国子博士。后曾任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等职。元和十二年(817),从裴度征淮西有功,迁刑部侍郎。十四年,因上书谏宪宗迎佛骨事,贬为潮州刺史。穆宗即位,召为国子祭酒。后历任兵部侍郎、京兆尹、吏部侍郎。长庆四年(824)十二月卒于长安寓所。谥号“文”,人称“韩吏部”、“韩文公”。
这首诗是诗人于元和元年(806)五月在江陵(今属湖北)写给他的好朋友张署的,原诗题为《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此诗为其中之一。诗人于贞元十九年(803)十二月被贬阳山县,当时张署亦被贬至临武(今属湖南)。元和元年(806)二人遇赦同赴江陵待命。诗人在旅舍中写下此诗与张署共勉。
葡萄原产西域,汉时由大宛国传人长安。蔓生木质,茎有卷须,能攀络他物,冬天落叶,初夏开花,秋天果熟,呈紫红色,状如马乳(马的奶头),味微酸,较甜。
二、朗读诗歌(1)学生自读
(2)教师范读,抛砖引玉(3)学生试读,一显身手(4)全班齐读
三、赏析诗歌
1、诗人描绘了葡萄怎样的特点?
新茎未遍半犹枯——还很柔弱,未完全复苏。高架支离倒复扶——杂乱攀附,需要照顾。
2、本诗中“物”与“志”的契合点是哪几句诗? 若欲满盘堆马乳,——要想结出丰硕的果实。莫辞添竹引龙须。——多加竹条,扩大修缮;多扶持
小结:希望种葡萄之人能对这株葡萄多加培育,让它结出丰硕果实。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好朋友张署的。诗人于贞元十九年十二月被贬广东阳山县,当时张署也被贬。元和五年二人遇赦同赴江陵待命。诗人在旅途中写下此诗与朋友共勉。所言之志:
通过描绘葡萄生长状态和需要人多加呵护培育,表达自己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
四、归纳主旨:本诗借描绘葡萄生长状态和需要人多加呵护培育,表达自己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
《赏牡丹》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又登博学宏词科,授太子校书,迁监察御史。曾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革新活动,失败后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后历任连州、夔州、和州刺史。入朝为礼部郎中,复出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又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世称刘宾客。官终校检礼部尚书。
刘禹锡与白居易齐名,自称之为“诗豪”,世称“刘白”。其诗简捷明快,风情俊爽,格律精切。仿民歌而作的《竹枝词》,在唐诗中别具一格,影响较大。
牡丹是我国特产,素有“花王”、“百两金”之贵称。唐人认为牡丹是“万万花中第一流”(徐夤《牡丹花二首》)。
二、朗读诗歌(1)学生自读
(2)教师范读,抛砖引玉(3)学生试读,一显身手(4)全班齐读
三、诗歌赏析
(一)、“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牡丹? 明确:作者先评芍药和荷花。
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芍药的艳丽、妩媚之态。荷花的洁净。但通过芍药妖艳而格调不高,荷花洁而寡情,孤芳自赏来对比烘托出牡丹的高贵。
(二)、“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牡丹,表现了牡丹什么特点?
明确: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从正面描写牡丹。“国色”诗人把牡丹比喻为国中最美丽的女子,写出了牡丹的姿色远在其他诸花之上,烘托出牡丹的高贵富丽。“唯有”写出牡丹在诸花中独一无二的位置。“动京城”写出了时人对牡丹痴狂般的态度,反映了牡丹独特的美。【小结】
这首诗写了三种名花,褒贬得都极有分寸。写芍药“妖”,是写其艳丽、妩媚之态,并非贬意;写荷花“净”,是洁净之意,这些都是对两种名花的赞美之词;诗人并没有因为突出牡丹而将这两种花写得一无是处。但为了突出牡丹,诗人还是将这二花的不如牡丹之处(无格、少净)写出以烘托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这是侧面烘托的手法。
四、探究主旨:诗人书写妖艳但格调不高的芍药和洁而寡情的荷花,将这两种花与牡丹进行对比,来表现牡丹的高贵富丽,继而表现自己对牡丹的喜爱之情。
《小松》
一、诗人简介
杜荀鹤(846-904),晚唐诗人。出身微贱,早年连败文场。因适逢黄巢起义,时局危乱,未得官职便隐居庐山十年。后以诗取悦朱温,使朱温为其通关节于礼部,大顺二年(891)登进士第,后又经朱温荐其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遇疾,旬日而卒。
二、朗读诗歌(1)学生自读
(2)教师范读,抛砖引玉(3)学生试读,一显身手(4)全班齐读
三、诗歌赏析
(一)、本诗描写了小松的哪些特点? ①环境特点:生长于深草、蓬蒿中
②自身特点:“刺头”即“埋头”寓旺盛的生命力。挺拔高耸,有凌云之志
(二)、时人对小松是怎样的看法? 最初:时人忽略了小松。
后来:高耸入云后才称赞。
小松的遭遇,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此诗托物讽喻,借松写人,讽喻世俗之人以貌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抒发了对不公平社会的不满。
四、探究诗歌主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理解四首咏物诗所言之志。
2.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
3.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生活感悟,并学习如何将自己的情感通过“一枝一叶”表达出来;尝试写一首咏物诗。
4.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写出作者表达的情志。
5.从咏物诗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过程方法目标:
咏物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较常见的一个诗歌类型,学习鉴赏咏物诗,对于奠定鉴赏诗歌的能力有很好的帮助。在高一阶段,在进行唐诗宋词元曲的选修课学习时,指导学生通过一定的方法鉴赏诗歌是必要的。而咏物诗的鉴赏,从诗句的语言中抓住所咏之物的特点,结合作者写作本诗的背景,将其两者相似点加以联系,感悟出作者通过诗歌要表达的情志。学生通过方法的掌握,学会鉴赏咏物诗,为诗歌鉴赏奠定基础。
1.熟读诗歌,疏通大意。
2.学生合作赏析,感受诗人情感,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3.教师引导,师生互动,总结分析感悟作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涵咏法和讨论法。以读为主,讲、读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尝试用三步法鉴赏咏物诗。
三、教学重点:
了解咏物诗托物言志的手法。
四、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王维的“诗中有画”和禅意诗境。广东教育出版社
五、教学课时:
2课时完成四首诗的教学。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世界真美好!这个世界给我们很多的美的感动!看着这姹紫嫣红的春天,时常感叹生命的绚丽;看着那辽远无际的蓝天,时常感叹宇宙的恒常;看到莲花,想起了纯洁的爱情;看到杨柳,感受到惜别的情意;看到黑幕中悬挂的一轮明月,不禁想起了一首诗“楚楚心皎洁,盈盈清如晶。纤柔光似泉,斜移树影倾。”正所谓“一枝一叶总关情”,古代多少文人墨客借物抒情,借物述志,于咏物中寄情寓兴,赋予所爱之物以深意,于是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咏物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咏物诗,一起来感受“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意蕴。
(二)课文简析
子规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顾况(725—814),字逋翁,苏州(今属江苏)人,唐肃宗至德二载(757)登进士第,曾为校书郎、著作佐郎,贞元初,因作诗嘲讽权贵,贬为饶州司户。曾至崂山受道箓,后传其隐居于茅山,自号华阳真人,有《华阳集》。顾况性诙谐,诗名较著。他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认为诗歌“信无逃于声教,岂徒文采之丽耶”,其诗多以揭露现实黑暗为主,如《囝》、《公子行》。2.基本解读
此诗借咏子规,抒发诗人对历代遭受苦难、蒙受冤屈而死之人的深深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主旨)
前二句“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说古蜀国国君杜宇冤死已经很久了,但他的魂魄所化的杜鹃鸟却长年啼叫,以致口中流血,令人闻而悲凄。“积”,指时间已过了很久。“啼血”,杜鹃的嘴是红色的,人多以其为啼血所致。
后二句“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对此一传说提出质疑:历代的冤魂多得很,如果这些冤魂都能如同杜宇那样化鸟鸣冤,那么这些冤魂所化之鸟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山和树来栖身呢?“著”,附着,栖息。此二句翻出新意,以反诘语气,由鸟及人,由自然到社会的巧妙联想:历代冤魂何止亿万,而能得以显灵于人世的又有几多呢?如此看来,杜 广东教育出版社
宇倒是其中之幸者。写历代冤魂之多,正是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3.鉴赏要点
顾况的《子规》借咏子规,抒发诗人对历代遭受苦难、蒙受冤屈而死之人的深深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作者由自然及社会,把杜宇和历代冤屈而死的人,通过子规巧妙地联系起来。矛头直指黑暗的社会,表达自己的愤懑之情。
这首诗主题鲜明,托物言情,借写子规表达自己的愤世之情。
俗中见奇,翻出新意。开篇写杜宇化鸟,不过是相当俗见的题材。但后二句以反诘语气发问,由鸟及人,暗示之意深刻。
葡萄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郡望昌黎(今属河北),后人称为“韩昌黎”。幼孤,由兄嫂抚养。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历任宣武军董晋、武宁军张建封二幕府节度推官,十八年授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因得罪当权者,贬为阳山(今属广东)县令。元和元年(806)召为国子博士。后曾任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等职。元和十二年(817),从裴度征淮西有功,迁刑部侍郎。十四年,因上书谏宪宗迎佛骨事,贬为潮州刺史。穆宗即位,召为国子祭酒。后历任兵部侍郎、京兆尹、吏部侍郎。长庆四年(824)十二月卒于长安寓所。谥号“文”,人称“韩吏部”、“韩文公”。
韩愈以诗文著称,其诗长于铺陈,好发议论,以古文章法句式入诗,即“以文为诗”,风格奇崛雄伟,时有怪诞、滞涩,与孟郊齐名,为“韩孟诗派”的主要代表。而近体诗却多亲切自然。他是中唐“古文运动”的领袖,与柳宗元齐名,人称“韩柳”,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称赞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潮州韩文公庙碑》),对后世有巨大影响。其门人李汉编其遗文为《韩愈集》四十卷,今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并《外集》行世,《全唐诗》存诗十卷,三百余首。
这首诗是诗人于元和元年(806)五月在江陵(今属湖北)写给他的好朋友张署的,原诗题为《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此诗为其中之一。诗人于贞元十九年(803)十二月被贬阳山县,当时张署亦被贬至临武(今属湖南)。元和元年(806)二人遇赦同赴江陵待命。诗人在旅舍中写下此诗与张署共勉。广东教育出版社
葡萄原产西域,汉时由大宛国传人长安。蔓生木质,茎有卷须,能攀络他物,冬天落叶,初夏开花,秋天果熟,呈紫红色,状如马乳(马的奶头),味微酸,较甜。2.基本解读
这首诗通过描绘葡萄生长之态,表达自己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主旨)前二句“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写旅舍中的葡萄树经过人们的照顾后正待逢时生长之状。春夏之交,葡萄树上新的枝叶开始生长,但仍未完全复苏,尚有一半的茎条是干枯的。有人为其搭起了高高的架子,又将垂下的枝条扶上去。“支离”,指葡萄枝条杂乱的攀络状。
后二句“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诗人希望种葡萄之人能对这株葡萄多加培育、让它结出丰硕的果实。“添竹”,指在架子上多加竹条,扩大修缮,将葡萄的枝蔓引好。“龙须”,比喻葡萄卷曲的藤蔓。
3.鉴赏要点
韩愈的《葡萄》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表面写春夏之交葡萄的生长之态:它的新生茎叶还未长满,葡萄藤不规则地缠绕在高高的葡萄架上,需要(种葡萄的人)为其搭起高架,将垂下来的藤条扶上高架,实际表达自己谪后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思想感情。此诗咏物与言志融为一体。托物言志。表面写葡萄,实际是表达自己谪后的希冀。
赏牡丹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又登博学宏词科,授太子校书,迁监察御史。曾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革新活动,失败后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后历任连州、夔州、和州刺史。入朝为礼部郎中,复出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又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世称刘宾客。官终校检礼部尚书。
刘禹锡与白居易齐名,自称之为“诗豪”,世称“刘白”。其诗简捷明快,风情俊爽,格律精切。仿民歌而作的《竹枝词》,在唐诗中别具一格,影响较大。
牡丹是我国特产,素有“花王”、“百两金”之贵称。唐人认为牡丹是“万万花中第一流”(徐夤《牡丹花二首》)。2.基本解读
这是一首“花王”牡丹的赞歌。广东教育出版社
前二句“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先评赏芍药和芙蕖。芍药,花开艳丽,更早为人们所喜爱。《诗经·溱洧》有句“赠之以芍药”,所以宋韩琦《北第同赏芍药》云:“郑诗已取相酬赠,未见诸经载牡丹。”但至唐,牡丹始贵,芍药地位渐不如牡丹,刘禹锡此诗也认为其格调不高,即“无格”。至于“芙蕖”,即荷花,自古以其高洁清静,或孤芳自赏,故刘此诗认为其“净少情”,即纯洁而寡情。
后二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正面写牡丹。“国色”,古代指一国中最美的女子以此比喻牡丹,写出牡丹姿色远远在其他诸花之上。“唯有”写出牡丹在诸花中独一无二的地位,“真”字加强语气。如此高度的评价,顺势引出末句,即写了时人对牡丹的痴狂般的观赏习俗,又反映了牡丹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唐中书舍人李正封咏牡丹名句“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国色天香”成了人们对牡丹的定评。
3.鉴赏要点
刘禹锡的《赏牡丹》采用抑此扬彼和对比反衬的手法,以妖艳却无格的“芍药”和素净却少情的“芙蕖”,来反衬牡丹的“真国色”和不凡不俗,赞美了牡丹的独特魅力。
烘托手法的运用。这首诗写了三种名花,褒贬得都极有分寸。写芍药“妖”,是写其艳丽、妩媚之态,并非贬意;写荷花“净”,是洁净之意,这些都是对这两种名花的赞誉之词;诗人并没有为了突出牡丹而将这二花写得一无是处。但为了突出牡丹,诗人还是将这二花不如牡丹之处(无格、少情)写出,以烘托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这是侧面烘托的手法。
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使物性的花具有了人情味,全诗也就有了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小松
1.作者简介
杜荀鹤(846—904),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二年(891)登进士第,但时局危乱,未得官职便还旧山。天占元年(904),朱全忠奏其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遇疾,旬日而卒。2.基本解读
这首诗写小松幼时人们对其忽视和长大后人们对其称赞的不同态度,批判了世人目光短浅,暗含了诗人身世之慨。(主旨)
“自小刺头深草里”,写小松幼时生长在野草丛中,不为人注意。“刺头”即埋头,寓生机旺盛之意。
“而今渐觉出蓬蒿”,写小松逐渐长大后,人们才发觉其已高出周围的蓬蒿了。广东教育出版社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时人对小松忽略了,等到它高耸人云后才来称赞。这种称赞又有多大意义呢?只有世上有识材之人,对小松这样将来能“凌云”之木多加爱护、培育,这样才有意义。“凌云木”,指必将凌驾云端的松树。后一“凌云”指高高凌驾云端的状态。故诗人感叹:“时人”目光短浅,不会将小松看作栋梁之材,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的“不识”而被忽视掉啊!3.鉴赏要点
杜荀鹤的《小松》写松树成长过程中的状态,引来“时人”的不同态度:小松树刚出土,“时人”忽略了它;当松树长成参天巨木时,“时人”才惊叹松树是栋梁之材。小松的遭遇,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此诗托物讽喻,借松写人,讽喻世俗之人以貌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抒发了对不公平社会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