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训练答卷

2025-03-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命题作文训练答卷(共7篇)

命题作文训练答卷 篇1

难忘的趣味活动

刘五店小学五年级许钰铷

六一的下午是个令我们刘五店小学师生难忘的下午,因为下午我们要在操场周围举行一个趣味活动,活动的内容有跳绳、呼啦圈、乒乓球

等。

下午太阳热热地照着大地,但是丝亳没有影响到我们对这次活动的热情。校长将我们召集在操场中间,把 哪个活动要在哪个地方举行,要去找哪位老师,说得一清二楚。接着我们就散开了。

我报名参加摇呼啦圈比赛,所以我就走向教学楼的右边,刚好老师己经到了,先比赛的是我们五年级。我们五年级报名呼啦圈的人,都从走廊上走下来,拿起呼啦圈,放在腰边,屁股一扭一扭,轻松地摇起来。这些呼啦圈实在太重了,不多久,我的腰疼得不得了,本想放弃,可我又想:不战而败太没面子了,只好继续坚持。我们班所有的人动作都很统一:双手举在半空中,腰和屁股有节凑的扭动,那场面可壮观了。慢慢地,同学们的呼啦圈一个接一个地往下掉,最后剩下春桃还在摇动,啊,春桃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比完摇呼啦圈后,我就来到跳远场地观看跳远比赛。首先跳的是我们班的小鹏,小鹏走到起跳出板子上,半蹲着身子,双手放在腰边,然后双脚往后一蹬,双手往后用力一甩,只见他腾空而起,在半空中停了1秒,后稳稳地落地。我们看了他的成绩,都大吃一惊,竟然跳了2米!接着到隔壁班的天护跳了,天护跟小鹏跳时的动作是一样的,可是他竟然只跳了1米,从来没有一位男生跳过这么短的成绩。天护低着头失望地走到小鹏面前,对小鹏说:‘‘这一次我只跳这么短的1米,下次我再跟你比一比,我一定会嬴过你的......’’

精彩而有趣的比赛继续着,操场上是一片沸腾的海洋……

啊!多么难忘的下午!这样美好的下午将永远留在我童年的梦里。

点评:虽然没有盛大的场面,没有灿烂的鲜花与彩带,但你们朴实而欢乐的活动同样精彩!就犹如你的文章,因记载了你真实的生活而分外感人。

难忘的一次班队会

马巷中心小学六年三班张倩

记得有一次,我们班举行了“班队会”。很多同学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节目,我还带去了我最心爱的mp3,准备了我最拿手的歌曲,表演时,同学们送给了我最热烈的掌声,我非常的开心!

那是一天的下午,我恨不得不要上第一节课和第二节课,直接上第三节课,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第三节课给盼来了!班队会正式开始了。

我们选用了“击鼓传花”的方式来选人表演,鼓停花落,花传到谁手中谁就表演节目。可是我们既没有鼓也没有鼓棒,而且还没有花。后来我们用桌子当鼓,笔当鼓棒,红领巾当花。“击鼓传花”开始了!

花在第一个同学的手中,老师敲打着鼓,咚咚、咚咚,花开始传了。同学们显得格外的兴奋、激动!老师来了个突然袭击,居然不敲了,花落在了一个男同学手中。老师问他:“你要表演什么”?“不知道”!那位同学回答。“表演唱歌吧”!老师说。“好吧!那我唱《两只老虎》,‘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

唱完了,“击鼓传花”又开始了!我希望花能落到我手中,这只是我一个小小的愿望,没想到居然成真了!太神了!同学们都把目光投到了我的身上,我拿出了mp3,老师去别的班借来了音响,把mp3插在了音响上,我开始选歌了,嘻嘻!选好了,我唱起了好听的歌:‚我不是你的包袱,你说你那么辛苦……‛歌唱完了,同学们都欢呼着:‚好!好!‛我也有点儿不好意思了。老师问我说:“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呢?”“包袱。”我回答。老师又和蔼可亲地对全班同学说:“你们就是爸爸妈妈甜蜜的包袱!”说完,同学们提出让我再唱一首,我答应了,谁叫我人气那么高呢!我又开始唱了:‚月亮偷着哭……‛

同学们再次高声欢呼,然后老师又问我:“这首歌的名字叫什

么?”“《月亮偷着哭》!”老师接了一句:“太阳偷着笑!”同学们听后都纷纷的笑了!

这次班队会,让我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也表现了自己。如果下次还有这种活动,我会积极参加的!

二、【开头集中训练答卷】

(一)张倩

我的妈妈是个家庭主妇,乌黑乌黑的头发,雪白雪白的皮肤,红红的嘴唇,一米六的个子。妈妈每天都很早的起床给我和爸爸做早饭吃,等到我和爸爸各自去上学、去上班了,妈妈就会把换好的衣服洗完,把地拖干净,然后再干一些家务活什么的,很辛苦!

书—像一把钥匙,帮助我们开启智慧的门窗;书—像一架梯子,帮助我们登上知识的顶端;书—像一盏灯,帮助我们找到迷失的方向;书—像一盆水,帮助鱼儿们继续成长!

(二)张雅婧

我的自画像

她,一个貌不惊人的女孩;由于贪吃贪睡,导致体形稍胖,被家人称为‚小胖妞‛。她最有特色的是那双葡萄似的小眼睛。她那双本来就不大的眼睛,可偏偏近视了,看东西总是眯成了一条缝。在看看她那嘴唇,又大又厚又红润,可说起话来是伶牙俐齿,颇有一番女将风度。看到这儿,你们一定想知道她是谁吧,告诉你们,那就是本人,可要保密哦!

(三)许启鹏

我爱读书,书,像一位老师,教给我许多知识、本领;我爱读书,书,像我爱吃的糖果,给我甜美、滋润;我爱读书,书,像我喜爱的玩具,给我充实、快乐!

我的母亲大约有40多岁年纪,一张风吹日晒的脸,黑里透红,一看就是饱经风霜。可她的眼睛,像七月夜空中 的星星,光彩熠熠。尤其眼睛上面挂有两条细长的眉毛,就像两个倒下来的小括号。最让我心疼的是妈妈的嘴唇的红色被岁月无情的剥去了,白中泛乌,嘴角下垮。

(四)许彬彬

书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书是一条可以引导我们走向成功的道路;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启迪智慧的钥匙。书就是让人提高学习知识,书就像我的朋友,我的好知己。

(五)黄嘉琪

我爱读书

我爱读书,就像人不能没有粮食一样;我爱读书,就像鸟儿不能没有天空一样;我爱读书,就像鱼儿不能没有水一样;我爱读书,就像植物不能没有太阳一样……书,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的老师

一头乌黑靓丽的头发,一双明亮的眼睛,一个尖尖的鼻子,一个樱桃似的小嘴,一副紫色的眼镜,再加上完美的身材和渊博的知识,就凑成了我亲切而又严格的老师。

(六)王琳

母爱是伟大的 , 在地震中 , 母亲的第一个反应是孩子的安威 , 正如人们说的 : 世上只有妈妈好 , 有妈的孩子像宝 , 所以母爱是世上最伟大的了。

(七)陈涛

我爱读书

我爱读书,就像酒鬼爱喝酒;我爱读书,就像我爱吃零食;我爱读书,就像小猫嗜好吃老鼠和鱼。

我的画像

我有一个西瓜似的脑袋,两颗黑钻石一样的眼睛,还有一对与老鼠门牙相似的大门牙。

我的外貌

红润的瓜子脸,眉毛非常粗。眼睛圆溜溜、水汪汪的还非常的明亮,腮边有一个漂亮的小酒窝,鼻子小小的,嘴巴也是小的红红的真好看!我的头发有时扎着两个小辫子大家都称我为‚羊角辫‛。做早操的时候,跳起来,扎着两条羊角辫子就一上一下地摆动着,真像两只小蝴碟在花从中翩翩起舞啊!

(九)陈逸馨

我爱读书

书是人们进步的阶梯;书是人们精神的粮食;书是人们知识的老师。我爱读书,因为书就像我们的老师给予我们文化知识,他带我们在浩瀚的书海里遨游,他带我们在书的沙滩上拾贝。

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长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一张樱桃小嘴,柳叶细长般的眉毛,给人亲切和蔼的感觉。我的妈妈是个十全十美的好妈妈,样样都是‘高手’。

(八)林美珊

三、【朗读、背诵与交流】

由学生自由朗读或背诵摘抄的优美词句,并且谈一谈摘抄它的原因。

四、1、以‚那一刻,我真幸福‛为题,写一个抒发感情式的开头。

中考全命题作文训练探索 篇2

关键词:中考;作文;材料

中考作文50分,差不多占了语文总分的半壁江山,自然不能忽视。近几年来,各省市的中考作文题比以往更贴近生活实际,其内容大都关注考生的生活体验、健康成长、品德修养、价值取向以及人文关怀等,这一命题思路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理念。笔者认为,在指导写作全命题作文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住文题中的“题眼”,确定写作重心

“题眼”是标题中的关键词,抓住了“题眼”也就抓住了构思重点,抓住了中心。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包括以下几种:①单词语题目,比如“梦想”“父亲”“眼泪”“跋涉”“微笑”等,这些题目让人一目了然。②词组型题目,起修饰作用的词语是“题眼”。如“难忘的记忆”的题眼是“难忘”,“刻骨铭心的誓言”的题眼是“刻骨铭心”。③动词是“题眼”。以“如果我当家”为例,“当家”应该是核心内容,可以包含“我”为什么当家,“我”怎样当家,“我”当家以后怎么样等内容。关联词“如果”,表明文章内容都建立在假设的前提之上。与“如果”配对使用的关联词是“就”和“那么”,这类词语领起的内容应该是假设条件满足后产生的结果。因此,这是一篇包含人物和事件的文章。总之,要写出这堂课不像语文课的特点,又要体现出语文学习的内容,兼顾二者才符合要求。

二、注意题目前后的提示语,挖掘题目内涵

例如,2011年浙江杭州卷:昙花为了自己多年一现的梦想,甘愿承受长久的寂寞;雄鹰为了自己翱翔蓝天的梦想,毅然接受严峻的考验;彩虹为了自己绚丽多姿的梦想,敢于经受风雨的洗礼;流星为了自己瞬间美好的梦想,宁可付出沉重的代价。梦想一旦付诸行动,就会变得无比精彩。

请以“为了自己的梦想”为题目,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真实姓名。

本作文题形式为材料+命题。题目“为了自己的梦想”很有诗意,契合考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在审题上没有设置任何障碍,考生写作时可以重在表现对梦想的追求过程,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内心感悟,写成一篇记叙文;也可以选取古今中外名人在追求梦想过程中克服磨难的经历作为论据,写成一篇议论文。因此该作文题对考生既有审题选材方面的要求,也有思想认知方面的引导。

三、找准材料选择的切入口,便于引发人生哲思

例如,2011年北京卷:

知识的丰富,认识的提高,情感的加深,习惯的养成……都需要天长日久的坚持,一点一滴的积累。请以“日积月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字数在600至1000之间;(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这是一道几乎没有审题障碍的作文题,适合用各种文体来写,可以记叙“日积月累”的故事,也可以议论“日积月累”的方法、作用,甚至可以说明“日积月累”的来历、特征等。要想出彩,最好还是写成记叙文或者议论文。写记叙文时切入点要小,但要以小见大。写议论文时,要适当设置几个分论点,便于驾驭。

四、运用多种技巧,出其不意写美文

限于考试时间的紧迫性,面对作文题目,有的考生实在想不出什么太过新颖的主题来,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我们可以运用多种写作技巧,用新颖的作文形式装点旧的主题,从而化旧为新,让作文出彩。在作文题目的“要求”部分中,大都写有“题材不限”的字样,考生大可充分利用这点,选择一种恰到好处的结构样式,如一般人写成记叙文,你却写成说明文;一般人用普通文体,你偏用书信体、日记体等。另外,在写作时多采用一些别具一格的写作技巧,如运用拟人、倒叙、插叙等。通过写作技巧的巧妙运用,写出别致的美文来。

总之,作文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要靠平时大量的阅读和日积月累的训练,但严格审题和掌握一些技巧会让我们在考场上作文更加游刃有余,写出更加出彩的美文来。

半命题作文写作训练 篇3

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总在不断地出发,伴随我们的,有亲情、友谊、理想、知识、叮咛……而这一切激励鞭策着我们勇往前行。请以“带着______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在空格处填上合适的词或短语;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④不少于600字。■ 考题解读

一、命题特点

从命题形式上看,江西省2013年中考作文题没有大的变动,在近五年来的中考作文一直是以命题作文为主流,其中,又更趋向于命题作文里的半命题作文(2009与2012年是全命题形式,2008、2010、2011三年是半命题形式),这种命题形式之所以易受到青睐,一方面因其命题而有利于考察考生的立意构思,谋篇布局,能有效防止学生出现离题的现象;另一方面,又因其是半命题,要学生补全题目,这样既便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又有利于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内容上看,这种命题又大多会在题目前设计一段精彩的引导语,以帮助考生读懂题目,生发联想,打开思路。总之作文的命题在朝着让学生越来越容易读懂的方向发展,也越来越多的体现出命题人对考生的人文关爱,今年的命题也不例外。

二、写作思路

这个题目,乍一看,考生在平时都训练过类似的文题,所以容易提笔就写,缺少深入的分析与构思,这样也就很难出新。

从立意上看,要突破常人思维。在大多数人看来,会从提示语当中选相关词语补全题目,如果从别处选,也一般是选那种带有积极意义与正能量的词语,例如“理想”、“微笑”、“自信”等,若能反向立意,则文章的立意就更有吸引力了,例如“带着自卑出发”。

从选材上看,成长如歌,成长生活之中有高昂的时候,也有低沉的时刻;有喜悦的一面,也有忧郁的一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这才是生活的真实,考生可以从历史与现实中先取一些有起有落的生活事例来写作。从文体上看,可供考生选择的空间较大。面对成长中的经历,他可以用一两个具体事例来感悟生活;也可以用散文的笔调来抒发面对生活中得与失、悲与喜的那份坦诚与泰然;还可以用鞭辟入里的议论来论证我们应该坦然地面对生活,应该正确看待成长中的点点滴滴。

三、考场得失

考场上获得高分的文章,或是立意出新,或是结构完整,或是语言优美,或是扣题到位……考生若能在上述一个或者几个方面出彩,便是考场佳作。

由于这个题目比较大众化,考生可能在审题上有放松的心理,所以考生作文中的创新不够,再加上这一类涉及成长类的,可能更多的是随个人的情感或者情绪而作,容易陷入泛泛而谈的泥淖。在评卷中,发现以散文化的笔调,没一定的事例,只会宣泄“假、大、空”的文章点了不小的比例,这种文章无真情实感,只是一味追求语文的华丽。■ 佳作欣赏

带着诗酒出发

我从远方泅渡而来,诗酒是我指尖上生生不息的莲花。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东坡拄着竹杖,脚着芒鞋,在雨中吟啸徐行的日子固然自在。寒食节过后,东坡说,逝去的时光如飞鸿掠影匆匆而过,转眼寒食又过,来吧来吧,别再对着故人思念故国了,将这一壶温醰饮尽,莫负了这美韶光!人生的旅途上,正值青春的你我可能无法从浅短的阅历中品出东坡这一超然心境,但我们仍可以带着诗酒出发,与李白一醉方休!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醉了酒的李白俨然像个孩子,一切事物在他看来都是为他而存在的,他说:“我三杯才通了大道,一斗方合了自然。我爱酒不愧天不愧地,是古来圣贤所效啊!”仙风道骨的李白仕途失意,可他有酒作伴,饮下的美酒入豪肠,三分酿成月光,三分氤氲成千古诗篇,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李白带着他的诗酒出发,故他这一路走得非常的潇洒。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抗金多年,每首词中都有报国之志。你看他酒酣过后还不忘挑起灯芯借微弱烛光来抚摩他的宝剑。文人大多是爱酒的,酒似一个开关,可以洇开文人心中冻结的情感,和着浓墨一股脑儿幻成奇丽文字或醒世佳句。多年的沙场征战铸成了豪放的稼轩,诗酒是情感的倾倒,他因为有诗酒作伴,才少了一丝拍遍阑干无人会的落寞。

每一个生命都有着自己那似莲花般开落的悲欢,我们终将要前行,带着诗酒出发,让每一个生命个体都能在成长中触摸到自己的情感,都用诗酒去演绎着自己的快乐与幸福。【名师点评】 1.题目含诗意。题目不仅能避免提示语中的内容,还能突破常人思维,以“诗酒”一词填空,不仅让人耳目一新,而且还有些文人那仙风道骨之韵味。

2.诗词显文采。首先文章引用了三位文人的诗词,这让本文增色不少;除此之外,其他的字里行间也是文采斐然,这与题目里的“诗”字也名副其实。

3.结构成浑然。本文是典型的总—分—总的三段式,开头引出“诗酒”,中间三个自然段分叙“诗酒”,结尾总结并点题。

带着梦想出发

梦想是黑夜中那明亮的灯塔,是指明方向的罗盘,是人们心中对未来的期盼,是人类生存的精神支柱。在大雨滂沱时,梦想会成为一把伞,为你撑起一方晴空;在无月无星的夜晚,梦想会成为一盏灯,为你照亮脚下的路;当你误入灌木丛林时,梦想会成为一把利斧,为你斩去挡道的荆棘;当你陶醉在成功的港口时,梦想又会成为一双有力的手臂,牵引你奔向又一段航程,开始全新的追求之旅……

毛毛虫有它化蝶的梦想,因此它终会有破茧成蝶的一天;蜗牛即便背负了沉重的包袱,也依然会坚定心中的梦想并不停地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飞蛾就算是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也会幸福地飞向自己梦想中的归宿。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梦想,因为不会有第二个相同的你,梦想不但可以帮助你走向未来,还可以帮助你不断完善自我。

带着梦想出发,你会发现,人生的行程因梦想而变得匆匆忙忙了。这条路也已经不再那么崎岖泥泞,也没那么多荆棘了,走着走着,你会发现,它已渐渐变成了一条康庄大道。带着梦想出发,你会发现,沿途的风景因梦想而变得更美丽了。路边不会再爬满吓人的藤蔓,而是多了很多香味扑鼻的花儿和嫩绿养眼的小草,时不时还可以听见鸟儿和虫儿在歌唱。带着梦想出发,你还会发现,你自己的心情因梦想而变得开朗了。你不再那么害怕惊慌和迷茫,而是会有一种豁朗愉悦之感。如果你很暴躁鲁莽,那么渐渐地,你的性情也会变得平静和婉,如果你是拘束内向的,那么你会变得开朗活泼,把你的胆量也练大了呢!

带着梦想出发,生活中会多一抹绚烂亮丽的色彩,学习中会多一曲温馨柔美的轻音乐,工作中会多一杯香甜浓郁的下午茶。那么,请带着梦想,整理行装,迈着自信且坚定的步伐,出发吧!【名师点评】

1.有气势的排比。文章一开头就对“梦想”进行了很好的诠释,尤其是用了一组排比句,不光形成了一种行文的气势,而县很好地开启了下文。2.并列式的段落。本文采用并列式的段落来行文,不但有利于拓宽作者的思路,更有利于文章形成清晰的条理,便于读者迅速把握文章内容。

带着感恩出发

身边的一草一石一花一木,用自己所拥有的信念与热情,装点着这个缤纷的世界。当我们驻足于茵茵的草地上,欣赏着那娇艳欲滴的花朵、奇形怪状的石头、参天入云的大树时,我们是否从内心发出过一丝感恩?感恩它们的信念和热情?感激它们把大自然造化得如此神奇?或许,你会认为,这一切太过于普通,太过于自然,普通自然到这一切都是天成的,是不足道的。是呀,就像一句话中所说的:“拥有时,我们不知道它的可贵,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倘若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一丝绿色、没有一毫生机的世界里,那么,我们的生活将是多么的无趣呀!如果说爱是三月柔柔的春风,感恩就是小草吐露的新绿;如果说爱是初夏温暖的阳光,感恩就是树木成长的浓绿;如果说爱是冬日晶莹的雪花,感恩就是颗粒饱满的硕果。

如果你还留心的话,身边的亲人、朋友、师长……他们也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你:早晨,你起床时,母亲为你准备了热气腾腾的早点;夜晚,你写作业时,爸爸轻手轻脚地为你端来一杯热茶;难过时,朋友给你最暖心的私语;考试失败时了,老师给予你宽慰的笑容……你是否从内心,发出过一丝感恩?为劳累一天的父母端上一盆洗脚水,为他们酸痛的肩膀揉一揉;朋友受挫时,你是否也带着诚心去安慰他们?考试失败后,你是否选择不灰心,争取迎头赶上,以一个好成绩来回报老师那宽慰的笑容?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因为追求生命的真谛,我们一路前行。在前行中,请不要忘记带上——感恩。【名师点评】

1.触景生情引文题。本文一开始由眼前的“一草一石一花一木”之景而生发出感恩之情,进而引出文题,从景物写起,再写到人物,使得文章有张力。

2.巧用修辞增文采。本文能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如每一段都有排比,还有拟人、比喻以及引用等,这样给文章的语言增色不少。

带着橙色出发

我相信青春正值炙热的时候,有一道橙光在心头照耀前方。

——-题记

朋友常说星座测评里某某同学的幸运色是哪种哪种颜色来着,在我看来,这只是一种游戏娱乐罢了,并不会在客观上给自己带来什么好运的,可是我又一直认为,在每个人的心里,都应该有一种主观的“幸运色”,就像孩童时的女孩坚持要穿上小粉红的裙子,男孩则普遍爱着蓝天的颜色一样,活力的橙色属于正值青春的我的“幸运色”。盘点自己的心情,我关于过往的所有,开启未知的征程,带着我的橙色出发。

如果要我形容远方父母捎来关心的颜色,我会静静闭上双眼,美美的说:“那是暖橙色啊,像糖果一样融进心里,你看不见它化为感动的瞬间,暖意却如缕缕长丝般牵连着你和那一头。如果要我形容这个六月的颜色,那骄阳的盛夏啊,是赤橙色的。所有要毕业的、离别的、悲欢的、纪念的、挥手的瞬间,都被排满在了整个六月,所有上路的青春人都拥有一颗炙热的心和流淌着他们拼搏的汗水,从六月出发,带上他们所有的梦想和渴望,在这里腾飞。当站在走廊边目送毕业学子们背上行囊出发的背影,我知道,对明天还洋溢着憧憬的我们,也终将踏上属于我们的六月,从这里出发。

橙颜色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会永远似活泉般流淌在你的岁月。如果可以,它会贯穿你生活的每一个时间与场景;如果可以,它会化作你前进中的每一份力量与勇气;如果可以,它会是陪伴你征途中的每一场出发与挑战。

炎炎夏日,端起一杯冰镇的橙汁猛地吸上一口,一股透明的的冰爽刺激感从喉咙直奔到胃里,我能感受到一条橙色的条带状已伸向心房,注入热情和新鲜的汁液。我想那道橙色的光芒,会永远浸润在我的生活深处,激励我成长旅途中的每一个伊始之际,为我鼓掌,为我唱赞歌。我想继续,带着它走在逆风的浪尖口上,去跋涉更远的远方。带着橙色出发,永远是最有意义的事。【名师点评】

1.题目新颖。作者选取的“橙色”入题,读来给人一种遐想与浪漫,不苟同于常人的拟题,不仅激发了读者阅读欲望,作为考场作文,也能有效地吸引阅卷教师的眼球。

素材: 高考作文训练经典命题 篇4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易?坤》云: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载物,后用以指道德高尚的人能够承担重大任务。纵观古今,大凡伟人名家,总是立业先做人,最后总能实现双赢――事业有成,同时拥有人格的魅力。伟人名家如此,普通百姓亦然――他们可能没有英名伟业,却依然可以留下品格的光辉。

请以立业与做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美丽的谎言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说谎者往往由于说谎而失去他人的信任和尊敬,我们不应该说谎。

但是,所有的谎言都是卑劣和应受到惩罚的吗?在时刻不忘诚实美德的同时,我们不能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善意的谎言也很美。

请以美丽的谎言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境界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境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一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一种境界;超形脱俗,立足本色,是一种境界…

请以境界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战胜诱惑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形形色色的诱惑动摇着人们的心态,战胜诱惑,才能走向成熟,获得成功。

请以战胜诱惑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播种与收获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是一方沃土,你播下什么,你就收获什么: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动;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

请以播种与收获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年轻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年轻,多么诱人的字眼!因为年轻,我们代表着未来的希望,因为年轻,我们敢于冲破传统的束缚;也因为年轻,我们会犯一些不该犯的错误……

请以年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人格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而有格,并非怪事,世上万事万物无不有格。鉴定产品、接待外宾讲规格;外事交往、文艺创作讲风格;立身做人讲品格,考查阅历讲资格,咏诗讲诗格,交易讲价格.。人为万物之灵,岂能无格?人们把侮辱人格视为不敬,把丢失人格视为大不义,这说明人格比其他各种格都更为重要。

请以人格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慎对自己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多数人有两个自己:一个是外在的、社会的、包装了的,一个是内在的、本质的、真实的。有人喜欢前者,有人钟爱后者,有人让两个自己不时地进行交流、融合……

你认为在当今社会中应如何呢?

请以慎对自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退一步想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当遭遇挫折或不幸时,常常有人作退一步想,也就是承认事情是不好的,但又庆幸不算是最坏的。这种思想方法,有人认为是中国传统的消极的处事哲学,但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面对现实的辩证的思想方法,是积极的。

在生活中你是否有过退一步想的经历呢?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请以退一步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潜能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位老师送了一条花围裙给她班上的一名穷学生,这名穷学生的母亲看到女儿拿回来一件漂亮而干净的花围裙时,立刻觉得孩子也该拥有一件漂亮的上装,于是从箱底翻出一件过去自己穿过的衣服,并为孩子修改裁剪。而当孩子梳洗装扮起来之后,家长简直不敢相信,原来自己的女儿竟是如此美丽。接着孩子的父母觉得家里实在太赃乱而不能配合那么美丽纯洁的少女,于是全家大扫除,甚至清扫弄巷,由此更影响了邻居,使整个原本脏乱的社区都为之改观。

一条普通的花围裙,不仅仅使一个丑小鸭一下子变成美天鹅,而且改变了一个家庭乃至一个社区,生活中不为人知的潜在的能量是多么巨大啊!

请以潜能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永不凋谢的玫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校园里的玫瑰花开了,真艳真美。早晨,一位幼儿园的四岁的小朋友摘下了一朵玫瑰。从容地往外走,恰好校长走来看见了,他很想知道这位小朋友为什么摘花,便亲切地问:孩子,你为什么要摘花,能告诉我吗?小朋友说:我告诉邻居的老奶奶,学校里开了很美的玫瑰,奶奶很想看,可她病得很重,走不动,我现在摘下来给她看,看过后再把它送回来。听了小朋友的话,校长听完了小朋友的话后,被小女孩的爱心所感动,他牵着小女孩的手回到花房,又摘下了两朵玫瑰花。孩子,这一朵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小小年纪就知道关爱别人。另一朵是送给你**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一个懂事的孩子。

同学们议论开了:有的说,校长能怎么这样做呢?应该教育小朋友不能损害公物;有的说,应该教她一点植物学常识;有的说,应该摘一朵玫瑰奖励她,因为他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

请以永不凋谢的玫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命题作文训练答卷 篇5

尊重自我,回归写作主体

多年来,高考作文较多地把考生的眼光引向自身以外的世界,要求考生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社会,评论当前的文化现象。这种命意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不少作文空话、套话连篇,写不出年轻人应有的朝气与活力。今年的作文命题则注重唤醒写作者的自我意识,引发考生重新认识自我,设计自我。

全国卷i作文由一只乌鸦的寓言引出。乌鸦模仿老鹰,不但没抓住山羊,反而破牧羊人抓住,这表明乌鸦就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现实中许多入也容易忘记“我”的身份,“我”的位置:这个文题引导人们重新审视自我,不要忘记“我”是谁。《带着自省上路》、《认清自己,为成功插上翅膀》、《心如明镜知自我》等优秀作文都是对“自我”价值的充分认同。

上海的作文题“我想握住你的手”表现出来的那种热情、主动,真挚,是近年高考作文题中少有的。“我”是施动对象,要讲述一个属于“我”的故事,在文章中要凸显“我”。许多考生写“我”想握住贫困生的手、残疾人的手、农民工的手,都体现了“我”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体现了“我”忧国忧民的宽广胸襟。

作文命题回归主体是对新课改的回应.新课标要求学生“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优秀的文章应该是从生活中来,从作者真切的体验中来,是心灵与生活的碰撞而激起的美丽火花,。因此,作文训练要注意练好内功,增厚生活积累,丰富情感体验。健康地张扬自我,这样才能写出有个性、有刨意的文章。

承接薪火,回归传统文化

北京题“北京的符号”,具有很浓的文化意味和鲜明的地域特色。符号就是一种文化的直观呈现,北京的符号是丰富多彩的,建筑符号如故宫、胡同、四合院;艺术符号如北京琴书、京韵大鼓;饮食符号如焦圈、豆汁、艾窝窝、驴打滚;老字号如全聚德、同仁堂、内联升……透过这些符号,要求考生把握住北京文化的精神命脉。

湖北卷的作文材料也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要求考生对带“三”的词语进行联想写文章。在中国人的认识论里,“三”是意义宏大的哲学建构,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包含“三”的熟语中积淀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比如阳关三叠、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三足鼎立、三阳开泰、三生有幸、三坟五典、三纲五常……如果我们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知汉,就不难从中选取最佳的联想触发点。

全图卷ⅱ作_文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推重,两组数字进行对比,一组表明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一组表明网上阅读正在迅速增长。题意中涉及到几个关键性的问题:现代人为什么不爱读书了?网上阅读率上升是忧还是喜?传统书籍会不会被电子信息取而代之?阅读的低俗化现象如何应对?网络快餐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是致命的吗?只有背靠着传统文化这厚实的大山,才能从容地回答这些问题。

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最基本的识别标志,是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年轻一代不能数典忘祖,对祖先创造的文化遗产,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因此,高考作文引导考生关注传统艾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舍远求近,命题材料回归课本

高考具有强大的导向性,高考命题(尤其是阅读材料)不来源于课本,直接导致了学生不注重读课本,老师 不重视教课本,教材被弱化,经典课文受冷遇,因此,高考作文命题材料选自教材,是对这种现象的有力反拨和矫正。

浙江卷以“生无所息/生有所息”为话题,话题材料有好几则直接取自教材,仲尼曰:“生无所息。”康德说:“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让人得到快乐的最好办法。”歌德:“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这都出自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人是什么》一课。江苏卷作文材料,“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出自初中教材中的经典篇目鲁迅的小说《故乡》。

如果说在上面的两个作文题中,课本中的材料只是一个引子,福建卷则要求考生必须熟悉相关经典课文。

创新思维课上,同学们讨论热烈,发言踊跃,其中最能引起师生关注的话题有:(1)诸葛亮草船借箭不足十万支 (2)戈多来了 (3)留一点空白

这三个话题引发你怎样的想象、感悟与思考?请选择其中一个话题,写一篇文章,这个题目导向非常明确.要求考生回归经典。第一条与《三国演义》相关,《三国演义》是新课标向学生推荐的课外必读书;第二条取自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等待戈多》;第三条“留一点空白”作为一种艺术思想,渗透在高中课本《米洛斯的维纳斯》《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等课文中。不熟悉这些课文,联想就失去了依据,有的考生不知“戈多”为谁.谈何创新?

命题材料回归课本,对高中语文教学是一个鞭策。新课程中多种教材并行,无沦选哪种版本,经典课文都要认真地品读涵咏,吸收精神滋养,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内涵,才能提升作文的品位。

切合意旨,回归审题要求

从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高考作文一直把审题当作重要的能力来考查。进入话题作文时代以后,淡化了审题,让考生有了自由开放的写作空间。但是,真理往前走一小步就会成为谬误。削弱了审题要求后,不少考生认为话题作文可以信马由缰,意到笔随,套作抄袭,有禁难止。因此,今年许多省市都提高了对审题能力的要求,这不是偶然的巧合。

全国卷i明确要求考生“全面理解材料”、“不要脱离丁材!斟的含义”,这与话题作文的弹性和自由不同。尽管说“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但要在“全面理解材料”的框架内肯定或否定——讽刺盲目模仿,而又有限度地肯定勇敢精神、多数考生忽略了题干要求,无视寓言材料的总体精神,依然按照话题作文的套路写,出现了极端片面的观点。比如一味赞颂乌鸦的勇敢,执著顽强,死而无悔;少数考生抓住材料结尾的一句话,大谈孩子的天真,或者仅抽取“可爱”二字,连缀成篇。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要使作文不离题,就必须读懂材料中所写自然现象的寓意。如江西卷以“雨燕减肥”为话题,其寓意是什么呢?一是雨燕肥胖的由来——安乐窝里优裕的生活,父母的精心照料;二是雨燕减肥的方法——控制食物的摄人,进行锻炼;三是雨燕减肥的结果——展翅高飞。不审清材料的寓意,写作中就会陷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窘境:

山东卷作文材料是雷抒雁的一首小诗《星星》:“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晶莹,透亮,没有纤瑕/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渣/和地球上一样复杂:”要求考生根据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特别强调“联想与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应试作文与自由作文最大的区别在于有统一的命题,要求考生重视题意,因为题意的偏离流失,题意的肤浅解读,都会严重影响作文的分数。因此,今后的作文训练,要在审题、拟题、扣题和点题等方面苦心经营。

限定文体,回归传统题型

20高考中,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的比例越来越大,话题作文似乎渐行渐远,辽宁题“肩膀”,上海题“我想握住你的手”,天津题“愿景”,北京题“北京的符号”,湖南卷“谈意气”,江苏题“人与路”等,或者直接命题,或者将材料与命题相结合,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格局已完全打破,稳定三年的“关系型”作文以渐渐隐退,作文题型明显向传统回归,我们知道,20世纪80年代的高考作文,基本上是议论文唱主角。高考作文文体不限以来,出现了一些有创意的作文,但是一些披着“刨新”外衣的“变异”文体也粉墨登场,传统文体受到冷落,这让学生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文章不要章法,不要积累,只要形式新奇即可、针对高考文体“四不像”的现状.许多省市正在力矫流弊。湖南卷要求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引导考生对人生、社会进行理性的思考,这种回归是一种进步、有些命题,虽不提文体要求,但题目本身隐含蓄文体要求。比如“我想握住你的手”,基本上不能写成议论文,以写成散文、记叙文为宜。

命题作文训练答卷 篇6

一、阅读填空题的考查要点

1. 出题位置和选项特点

主干部分空白处的位置可能在段首、段中、段末以及小标题。选项部分为7段文字,每段可能是适合做小标题的祈使句、短句或长句子。根据句子的功能,又可分为主旨概括句(文章整体内容)、过渡性句子(文章结构)和注释性句子(上下文逻辑意义)。

2. 文章结构

阅读填空文章的结构主要为“总—分”和“总—分—总”。

(1)描述性结构,主要介绍事物、问题或倾向的特点,对人物的描述如传记,包括身体特征、家庭背景、成长过程、个性爱好和成就贡献等内容,因此时间、地点往往是出题重点。

(2)释义性结构,解释某一理论、学科、事物,主要用例子比喻类比阐述。

(3)比较性结构,把两个人或事物功能、特点、优缺点进行对比。

(4)原因性结构,主要分析事物的成因,客观的、主观的、直接的、间接的。

(5)驳斥性结构,主要是先介绍一种观点,然后对其评论或驳斥,再分析其优缺点、危害性,最后阐明自己的观点。

二、阅读填空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1. 通读全文,查看主题句,分析结构

快速阅读全文要点词句,包括首尾段、首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以及文章中带转折词的句子等,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看清文章的结构。

2. 根据试题所在位置确定不同的解题策略

(1)空格为标题(包括小标题)。标题的特点是短小精悍,且多为名词性短语或祈使句。先根据这一特点缩小范围,再选出与文章主题相符的选项,如果是小标题则选出与其所属文段的大意一致的选项。

(2)空格出现在段首。段落的通常是段落主题句。认真阅读后文内容,根据段落一致性原则,查找同义词或其它相关的关键词,推断出主题句。关注每段首尾句,了解大意知主题。

例: 16 You dont show your secret personality when you are awake because you can control your behavior, but when you are asleep,your sleeping position shows the real you.

A. Youre quite shy and you arent quite sure of yourself.

B. You know your strengths and weakness.

C. Normally people seldom change their sleeping position

D. Everyone has got two personalities —the one that is shown to the world and the other that is secret and real .

E. Maybe you dont want to make friends with a person who sleeps curled up.

F. You usually live for today not tomorrow.

G. In a normal night,of course,people frequently change their positions.

此题设空在段首,下文的关键词为“personality”“real you”,D选项的关键词与此一致,故可以确定答案。

(3)空格出现在段中。这时要根据空格前后的句子意思、备选选项的句子意思以及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确定答案。

例:If you sleep on your side, you have usually got a well—balanced personality. 20 . Youre usually careful . You believe in yourself. You sometimes feel anxious ,but you dont often get sad. You always say what you think even if it makes people rather angry.

A. Youre quite shy and you arent quite sure of yourself

B. You know your strengths and weakness

C. Normally people seldom change their sleeping position

D. Everyone has got two personalities— the one that is shown to the world and the other that is secret and real

E. Maybe you dont want to make friends with a person who sleeps curled up

F. You usually live for today not tomorrow

G. In a normal night,of course,people frequently change their positions

此题设空在段中,前面有关键词“well-balanced personality”,指明两种互相牵制的个性。而空格后则有表示“careful”“believe in yourself”“anxious”“sad”等关键词体现出对立的个性。在备选项中只有B和D选项中含有表示“对立”的信息(方框部分), 而B选项句子的主语与文段其它句子的主语一致(you), 则正确答案为B。

(4)空格出现在段尾。空格前的一句或两句是重点语句,重点阅读以锁定关键词。通常是结论、概括性的语句。注意在选项中查找表示结果、结论、总结等的信号词,如therefore, as a result, thus, hence, in short, to sum up, to conclude, in a word等,选项中也可发现前文的同义词句。

3. 衔接手段及关键词也是制胜法宝

除了上述方法,还可以利用上下文衔接的关键词来确定答案。衔接手段类型包括词汇连接和逻辑连接。词汇连接包括:代词,同义词、近义词,上下义词/同一范畴词,数字线索。逻辑连接包括: 并列与递进关系,转折让步关系,因果关系,时间关系。

例:At first I was paid in candy.

17 I worked every day after school, and during the summer and on weekends and holidays from 8 a.m. to 7 p.m. My father helped me set up a bank account.

A. Later I received 50 cents an hour.

B. Before long,she let me sit there by myself.

C. I ended my selling a record amount of cosmetics.

D. Today I still carry that lesson with me: I listen to customers.

E. My grandmas trust taught me how to handle responsibility.

F. Soon I found myself looking more beautiful than ever before.

G. Watching my money grow was more rewarding than anything I could have bought.

此题出现在段中,根据段首的At first...,学生可以先考虑有“Later”的A选项,带入后上下文连贯,意思通顺,故可以确定答案。

四、备考策略

1. 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为阅读打好“地基”

教师要不断强化学生积累语言的意识,坚持不懈的通过各种形式检查和巩固学生的积累。同时,要训练学生学会分析长句,提高对单句的理解能力。

2. 加大英语文章篇章结构的教学力度

在做阅读理解、完形填空这些老题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当学生的做题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对做过的文章进行分类,归纳相关类型文章的篇章结构特点。

3. 精选题目,强化解题技巧的训练

教师在教授学生解题技巧时,务必要针对不同的策略,精选练习,节选能应用该策略的一段话,然后选项就设为“二选一”或“三选一”。只要在平常做题讲题时发现某一段落可以训练某种阅读填空的解题策略,我们都可以整理出来,按不同策略进行分门别类。久而久之,就可以形成一个阅读填空解题策略题库。

4. 引导学生自我总结

学生每做完一篇阅读填空,一定要学会总结自己的做题思路,是否用到了某些解题技巧,效果如何等。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总结出的东西,整理出自己的题库。

责任编辑 魏文琦

命题作文训练答卷 篇7

——命题作文审题技巧训练

县直中学 吴海燕

学习目标

1、了解考场作文审题的方法及存在的误区

2、运用作文审题的方法进行恰当的写作 教学过程

导入 在平日考试中,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中,语文作文的分值是50分,可以说作文分值已占据了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而在古科举制度中,已达到了一文定终身。那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写好作文取得高分呢?有没有秘决呢?我想,那首要的就是审题了。今天,我们就一同走入《作文的审题技巧训练》。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写文章成败的关键性的一步。审题的具体任务,就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思考和分析,洞察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并确定文章的体裁。

一、交流预习

首先,就是明确要审的“题”是什么。(一)作文命题形式: 1.命题作文(命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的题目进行写作。)

2.半命题作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

3.材料作文(根据所给的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

4.话题作文(用一段导引材料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用话题限定写作范围的作文题型。)

(二)作文题的构成:

明确了要审的“题”的形式,其次,还是清楚“题”的构成。除了直接命题外,一般情况下,作文题目的构成由提示语(材料)、文题、要求(字数、人称、范围)等几部分构成。

二、合作探究

(三)了解作文审题的方法: 1.紧扣题眼法

就是扣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深入挖掘题目中的含义。抓题眼的一般规律是:

a.文题是句子的,句中的动词往往是“题眼”。如《我最喜欢的一个人》题眼是“喜欢”。b.文题是一个短语的,在短语中起形容修饰作用的词语,就是“题眼”。如《暑假里的一天》,题眼是“暑假里”,限制了所写事件的大的时间范围。

c.文题是一个词的,这个词本身就是“题眼”。再如,“家庭琐事”中的“琐”字告诉我们,重点要写家庭中发生的细琐杂事。2.添加要素法

就是通过增补一些附加的成分,让原来的作文题结构更完整,内容更具体,题意更鲜明。如“笑声”这个题目,如果不想办法缩小范围或具体化,还真难下笔。如果我们在题目前添加上地点或人物,使之成为“教室里的笑声”或“爸爸的笑声”等,写作范围就明朗化了;如果在题目后面添加事件,使之成为“笑声激励了我”或“笑声化解了矛盾”等,这样写作的重点就明确了。3.引申题意法

对有些题目,我们要善于联想和想象,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将题目意思引申。如“路”、“脚印”、“春风”等题目都隐含着另一层意思:“路”不仅仅指脚下的道路,更应该指“成长的历程”;“脚印” 不仅仅指地上的脚印,更应该指“人生的足迹”;“春风” 不仅仅指吹面不寒的杨柳风,更应该指“轻言细语的教诲”。4.小题大做 就是依据题目提供的范围进行联想或挖掘,写出深刻的文章。这种方法适用于开口小、范围有限的小题目,对这样的“小”题必须打开思维,管中窥豹,写出大气超凡的文章,要挖掘“小题”中的“大”思想、“深”内涵。如“一份答卷”这样的小题,我们不能只想到考试时的答卷,还要想到生活中的“答卷”:对某次艰苦经历所完成的答卷,在严峻考验面前所做出的表现,在诱惑面前所提交的答卷等。5.大题小做法

有意识地缩小范围,选择某个小的角度来反映比较深刻的主题,以小见大。值得提醒的是,运用“大题小做”法的关键就是在选择材料时要“小”,要典型,要与“大题”有密切的联系,并且选择自己十分熟悉的、感受最深的、最容易驾驭的小材料。如 “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有的同学大谈特谈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来表现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其结果空洞无物,得分较低;但有一同学用4篇日记连缀起学习生活中的4个片段:睡觉遭受蚊虫、放学下楼拥挤、买饭犹如冲锋、考场胜利而归。作者大题小做,把“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大主题化成了小主题“先苦后甜,苦尽甘来”。6.另辟蹊径法 有些作文题看起来很熟悉,但正由于太熟悉、太容易写,才会掉以轻心,才会容易走向平庸和雷同。对熟悉的题目要抛开常规思维套路,独辟蹊径,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如以“水”为题写作,有些同学在审题时会走老路,出现了“治理洪水”、“水源污染”等撞车现象,有一位同学在审题时别出心裁,把“水”转换为“泪水”,因为“泪水”也是水家族中的特殊一员,一石洞天开,思维顿时开阔,选材的余地大了,主题也鲜明了。

三、训练提升 题目:让路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1、紧扣题眼法:文题是一个词的,这个词本身就是“题眼”。“让路”,命题语言简洁,没有过多的解说,给考生留下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让路”一词表意清晰,内涵丰富,字面意思是行路时,让对方先行通过,深层意思却包含着宽容、忍让的美德。

2、添加要素法:学习上,为读书让路;让路给他人。

3、引申题意法:“让路”一词表意清晰,内涵丰富,字面意思是行路时,让对方先行通过,深层意思却包含着宽容、忍让的美德。除了词语的本意,我们还可以联系到它的比喻义、引申义,比如老年人给年轻人让出机会,给予锻炼,这也是一种让路。

4、小题大做法:人类主动保护自然,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选择后者,这也是一种让路。

5、另辟蹊径法:“让路”„,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反面入手,写出不让路的后果,这样在对比中容易写出有深度的文章。

三、教师提升

考场审题误区

一是因误解而离题。或者对题目的含义理解不准;或者对题目的感情色彩把握不当;或者将题目中的局部当作整体,只扣其中的一部分。这些做法都是偏题离题。比如,对话题“借口——弱者的托辞”,一些同学大谈有时候借口也能寻求心理平衡,降低心理压力。这样一来,将“借口——弱者的托辞”这个话题变成了话题“借口”,只顾及了话题中的一部分,造成了整体偏离话题。二是因随意而脱轨。作者没有紧扣题目和中心的写作意识,写到哪里就顺势说下去,也不管是否符合主旨的需要,这样很容易出现行文离题的问题。比如,题目为“窗外的美景”。文章描述生动,文采飞扬,结构清晰,材料丰富。但是,作者只是在文章前半部分写“窗外”,中间提出:“那么窗内又是怎样的呢?”然后过渡到写“窗内”。整篇文章的重点就是写“窗内”。很明显,由于作者写作的随意性,导致文章偏离了题意。

三是因忽视而偏向。只重视狭义的“题目”(不包括导语等)或者“话题”,而无视导语的限制,这也是造成离题的一个原因。比如,中考作文“开端”一题,导语中有“请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感受”的要求。如果你的文章既不是叙述你的经历,又没有用你自己的生活经历作为事例,也没有写出你个人的见解,那么,你就离了题。习作练习

题目:让路 题目:你是我的太阳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15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五、归纳总结

上一篇:县委“十一五”规划期间评估报告下一篇:固定资产管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