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贴膜流程

2024-07-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静脉留置针贴膜流程(精选13篇)

静脉留置针贴膜流程 篇1

1.常规操作留置针

2.当留置针穿刺成功后,撕开留置针透明贴膜,左手按压留置针软管处,3.右手持透明膜无张力状态下贴于针眼中心处,贴膜上的缺口朝下,4.双手轻压贴膜使其均匀的与皮肤接触

5.从缺口处掀起,右手边掀左手边按压透明膜,直到全部掀起,边缘全部贴于皮肤上。

6.将静脉留置针U型固定

7.在透明胶布上注明年月日、留置时间、操作者姓名,然后贴于贴膜周围一处

静脉留置针贴膜流程 篇2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贴膜,静脉炎

静脉留置针因其输液速度快、活动时不易滑出、可以长时间留置、避免重复多次穿刺等优点已广泛用于临床。现临床上使用的长时间留置的BD留置针固定一般均采用3 M透明敷贴。3 M透明敷贴因出汗失去黏性或因穿刺部位受汗液刺激, 使留置针部位出现静脉炎, 缩短了留置针留置的时间。现使用改良贴膜固定静脉留置针, 能明显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从而减少因发生静脉炎而导致留置针拔管的情况, 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5月30日~2010年9月28日在头部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200例。其中甲组100例用3 M敷贴固定, 乙组100例用改良后的3 M贴膜固定。要求两组患儿都选择粗直的头皮静脉作为24号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 并且都只是输注抗菌素和普通能量组药品, 不输入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

1.2 方法

1.2.1 3 M透明贴膜固定方法

选择粗直的头皮静脉做为穿刺部位, 穿刺前用碘伏消毒2遍, 消毒面积直径为8 cm, 再用酒精脱碘。由技术熟练的护士一次性穿刺成功后用3 M透明贴膜固定。

1.2.2 改良后的3 M透明贴膜固定法

选择血管和消毒方法同前组, 穿刺成功后将3 M贴膜用无菌头皮针头每隔0.5 cm扎一些针孔后再固定留置针。

1.3 评价指标

静脉留置针置管24 h, 观察患儿穿刺部位皮肤情况。静脉炎诊断按照1990年美国注射护理协会的分级标准[1]。0度:穿刺点无疼痛、红和 (或) 肿, 静脉无条索改变, 未触及硬结;Ⅰ度:穿刺点疼痛、红和 (或) 肿, 但静脉无条索改变, 未触及硬结;Ⅱ度:穿刺点疼痛、红和 (或) 肿, 有静脉条索状改变, 但未触及硬结;Ⅲ度:穿刺点疼痛、红和 (或) 肿, 静脉有条索状改变, 可触及硬结。在观察对象中, 其穿刺部位凡达到Ⅰ度标准者都划入静脉炎范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甲组留置针穿刺部位发生静脉炎者38例, 乙组留置针穿刺部位发生静脉炎者10例, 明显低于甲组。组间资料采用χ2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1.49, P<0.01) 。

3 讨论

3.1 使用改良贴膜固定静脉留置针, 能明显减少静脉炎发生

静脉炎的发生与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留置时间、输注药液、封管方法、患儿免疫力等多种因素均相关[2]。小儿静脉留置针部位发生静脉炎几率较高, 排除以上因素, 笔者发现小儿静脉留置针部位发生静脉炎还与固定留置针的贴膜有关, 现临床上使用的长时间留置的BD留置针固定一般均采用3 M透明敷贴[3,4]。3 M透明敷贴因患儿出汗而失去黏性或因穿刺部位受汗液刺激, 使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易出现静脉炎。也有些医院使用网状输液贴来固定留置针[5,6], 但网状输液贴是无纺布材料不透明, 不便于观察穿刺部位皮肤。为此笔者对2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住院患儿分两组分别采用两种3 M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 并对穿刺点皮肤发生静脉炎的情况进行观察, 发现使用改良后的3 M透明贴膜能明显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探讨其原因有:3 M透明敷贴透气性能不是很好, 小儿出汗多, 穿刺部位皮肤易受汗液的刺激、浸泡而引起皮肤红肿甚至靡烂, 增加了静脉炎的发生机会;小儿出汗后, 3 M透明敷贴易失去黏性, 使留置针固定不牢、松动增加了对患儿皮肤的摩擦, 增加了静脉炎的发生几率。而改良后的敷贴因其良好的透气性能, 能避免穿刺部位皮肤受汗液的刺激、浸泡, 从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由于敷贴未受汗液的浸泡保持了良好的固定性, 从而减少了留置针对患儿皮肤的摩擦, 降低了静脉炎发生的几率。

3.2 使用改良贴膜固定静脉留置针能有效减少护士的工作量

改良后的3 M透明贴膜实用性强、取材方便, 具有良好的固定性, 能减少留置针的脱出或打折, 减少了重复置管, 减轻了临床护士的工作量。

综上所述, 两种3 M透明贴膜固定留置针的方法经临床应用表明, 改良后3 M透明贴膜的固定方法, 究其以上优点, 值得在各医院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武海珍, 邓桂珍.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 2008, 7 (1) :37-39.

[2]霍丽娟.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相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 2009, 6 (32) :72-73.

[3]崔文, 宫以云, 武振宇.延长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护理[J].护理研究, 2007, 21 (12) :2715-2716.

[4]陈月英, 孙秀风.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改进[J].护理研究, 2008, 22 (3) :589.

[5]杨先娥, 陈毅文.两种敷贴固定小儿留置针的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 5 (12) :90-91.

静脉留置针操作、 篇3

操作前,首先整理衣帽,评估患者及环境。核对医嘱,请问您是 吗?我是你的责任护士,听说今天晨起你有腹泻的症状,(是的),稍后遵医嘱我要为你静点0.9%nacl,为您补液,防止脱水现象的发生。本次输液大概持续一个小时,您看您是否需要去卫生间吗?(不需要)先让我看一下你的血管好吗?您的这根血管没有瘢痕,穿刺次数少,按压疼吗?稍后我会选择这跟静脉为您进行输液,为了避免反复穿刺给您带来的痛苦,我将要为您选择静脉留置针,但是留置针的价格比一般的输液器贵一些,您可以接受吗?那现在我去为您准备用物,请您稍等!评估环境 病室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用物准备完毕,现在开始操作 洗手,戴口罩

再次核对医嘱,三卡一致(医嘱,输液卡,瓶贴)

1、检查药液,0.9%nacl 250ml在有效期内,瓶口无松动,瓶体无裂痕,倒置对光检查无混浊,沉淀絮状物。

2、贴瓶贴

3、开启瓶盖,检查棉签在有效期内,无漏气。碘伏在有效期内,瓶体无裂痕。消毒瓶口至瓶颈。

4、检查输液器,在有效期内,无漏气。打开包装,将粗针头插入瓶口,输液器置于袋内不拿出,关闭调节夹。

5、携用物至病人床旁

6、再次核对,我现在要为你进行静脉输液,您准备好了吗?

7、将输液袋挂于输液架上,展开输液器,将墨菲滴壶倒置,打开调节夹,当液体流入2/1-2/3满时将墨菲滴壶倒转。将调节夹移至适当位置。当液体流至过滤网时,关闭调节夹。输液器内无气泡。将输液器放置于输液架另一侧。

8、检查留置针在有效期,无漏气现象。打开留置针的包装,连接留置针。先将头皮真插到肝素帽适当位置,待空气排除后将头皮针全部插入。液体流至黄色腔时关闭调节夹。

9、协助患者选择舒适体位,垫脉诊和治疗巾,检查贴膜在有效期内,包装完好,无破损,无潮湿。

10、放好止血带,选血管,第一次消毒皮肤。直径为8*8

11、在穿刺上方6厘米处系止血带,再次消毒

12、打开调节夹,使少量液体滴出。关闭调节夹,检查针头和输液管内无气泡。

13、旋转松动留置针外套管,取下护针帽。

14、嘱患者握拳,穿刺时可能会疼痛,请不要紧张。一手在消毒区外绷紧皮肤、固定血管,另一手持留置针。在选定的静脉血管偏下方进针。针尖斜面向上成15-20度角进针,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将针头沿血管方向潜行少许。

15、右手持针翼,左手将外套管全部送入静脉。

16、一手固定针翼,三松。观察液体流入顺畅,拔出针心,用无菌透明敷料固定,用输液体将留置针u型固定,防止压迫穿刺血管。

17、记录日期时间,贴于透明贴膜上。

18、根据病情,年龄,药物性质调节滴速。一般成人40-60滴/分,儿童及老年人20到40滴/分。根据病情需要我为您调至60滴/分。请您不要随意调节。

19、记录输液卡,将起挂于输液架上。20、整理用物。

21、整理床单位,我会每15-30分巡视病房一次。如有需要或不适,请按呼叫器,我会马上就赶来。

二、封管

1、,你的输液已经结束,现在感觉怎么样了?现在我要为你封管。

2、拔出头皮针,将输液管和输液瓶取下,放入处置车下层。将留置针输液贴揭下,肝素帽消毒两编。

3、用无菌等身生理盐水5-10ml,每6-8个小时重复封管一次。

4、将注射器针头全部插入肝素帽中,脉冲式封针,边推边退。推液速度大于退针速度。

5、关闭调节夹,拔出注射器

6、,现在封管已经结束。留置针在使用过程中,避免用力过猛及下垂姿势。以免大量回血堵塞导管。洗澡时注意防水。保持敷料固定、您还有其他需要吗?请您好好休息。

三、拔针

1、,留置针的使用时间为3-5天,您的留置针已经到了拔出的时间了,我现在来为你拔针。

2、揭去输液贴和透明胶贴,用无菌棉签按压穿刺点上方。迅速拔针。

3、请您按压穿刺点及前方皮肤直至不住血为止、4、请问还有其他需要吗?

5、车上无菌和有菌物品分开放置。取下输液卡。洗手

6、将头皮针、套管针置于利器盒内,输液管毁形。

静脉留置针输液法 篇4

静脉留置输液是采用静脉留置针技术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方法。主要适用于长期输液和静脉穿刺困难者。

用物

1.基础治疗盘:无菌持物钳、碘伏、70%乙醇、砂轮、剪刀、启瓶器、棉签、弯盘。

2.输液盘: 碘伏、棉签、止血带、弯盘、一次性留置针、透明敷贴、胶布

3.其他: 遵医嘱备液体及药物、输液卡、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瓶套、输液架、手套1双 [操作程序] 1..备好输液架,带输液卡核对床号、姓名,向病人或家属做好解释,评估病人情况,做好输液前的准备。

2.备齐用物。擦净药液瓶,核对药名、浓度、剂量及有效期,检查瓶口、瓶体、瓶内液体。3 3 套上瓶套。洗手,戴口罩。备胶布。

4.启开液体瓶铝盖中心部份,常规消毒瓶盖,按医嘱加入药物。在瓶签上注明床号,姓名,药名,剂量,加药时间并签名。

5.检查输液器后关闭调节器,取出输液管和通气管针头同时插入瓶塞至针头根部。

6.整理治疗台。

7.携用物至病人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药物。

8.挂输液瓶于输液架上,排尽空气,关闭调节器,检查输液管内有无空气。

9.检查留置针型号及有效期,包装是否完好,取出留置针,将输液器上的针头插入留置针的肝素帽内,排尽空气。

10.检查并打开透明敷贴外包装,选择合适的血管,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上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直径8cm以上,待开。

11.戴手套,旋转松动留置针外套管。再次核对并排尽空气,关闭调节器,取下针套。12.左手绷紧皮肤,固定静脉,右手持留置针针翼,针头斜面向上,嘱病人握拳,在血管上方使针头与皮肤呈15~30度角进针。

13.见导管尾部有回血后,降底穿刺角度,顺静脉方向再将穿刺针推进0。2cm。

14.左手持Y接口,右手后撤针芯约5cm,持针座将套管全部送入静脉内。

15.松止血带,嘱病人松拳,打开调节器。待液体滴入通畅后,撤去针芯,用透明敷贴作密闭式 固定导管。用注明置管日期,时间,签名的小胶布再次固定留置针管。将头皮针管盘曲后用胶布固定。

16.穿刺完毕,脱下手套,取下止血带,根据病情,年龄和药物性质调节输液速度。

17.再次核对输液卡上记录输液的时间,滴速,签全名。

18.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向病人 交代输液中的注意事项,将呼叫器置于易取处,询问病人需要。

19.清理用物,洗手,取口罩。

20.在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有无输液反应及穿刺部位情况,耐心听取病人的主诉,查看滴数,遵医嘱及时更换液体。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静脉留置针的穿刺部位、日期及时间。

21.输液完毕,洗手,戴口罩,携带封管盘(5ml注射器内抽封管液2~5ml,棉签,弯盘)至病人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药物。

22.关闭调节器,将抽有封管液的注射器连接头皮针,先拔出部分针头,仅剩下针尖斜面留在肝素帽内,缓慢推注封管液(2~5ml),仅剩下0。5~1ml时边退边针边推药,并用小夹子在靠近静脉端卡住延长管后拔出针头。

23.停止输液时,需拔管,(1)先取胶布,再揭开无菌敷贴。(2)取无菌棉签放于穿刺点前方,迅速拔出套管针,迅速拔出套管针,按压穿刺点至无出血。

24.整理床单位,询问需要。

25.处理用物。

静脉留置针的优点: 篇5

①静脉留置针套管由先进的生物材料Vialon制成的,套管柔软、韧性大、不易损伤血管壁而引起外渗,其漏液率在13.8%以下。

②静脉留置针对血管刺伤小,有效地保护血管,拔管后经短暂修复即可重复使用,减少对血管的破坏。

③静脉留置针减少了病人血管穿刺次数,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减少静脉血栓的形成,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④套管针在血管内保留时间较长,对于手术、新生儿、危重、抢救等病人可随时做到静脉输液,保证治疗。

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成功的体会 篇6

1 对操作者的要求

1.1 静脉穿刺技术是静脉穿刺成功的因素之一

操作者应认真学习外周静脉解剖部位、走向、穿刺首选静脉的结构特点, 并通过看、摸、具体感觉血管的弹性、硬度、脆性及血管固定与滑动的区别等, 提高感性认识[2]。从理论到实践,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平时善于总结穿刺失败的经验与教训, 使静脉穿刺水平进一步提高。

1.2 心理素质是静脉穿刺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患儿的恐惧、哭闹、躁动, 家长唠叨、对操作者缺乏信任等可影响穿刺成功。因此, 要求操作者熟练掌握穿刺技术, 并在操作时保持情绪稳定, 充满信心, 集中注意力, 以提高穿刺成功率。

2 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1 穿刺针的选择

选择适合患儿的留置针, 一般以22G~24G为主, 使用前要对留置针的质量进行检查, 针头有无倒钩, 套管有无断裂, 开叉及起毛边的现象, 保证其锐利、通畅、光滑。

2.2 穿刺部位及血管的选择

根据小儿年龄、治疗目的等具体情况选合适血管。1岁以内婴儿首选头正中静脉及颞浅静脉, 此部位平坦, 血管不滑动, 易于固定, 又不影响患儿的卧位及休息;1岁以上幼儿以四肢血管为主, 不宜选择弯曲细小的血管, 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 避开关节和静脉瓣。

2.3 合适的进针方法及进针角度

婴幼儿皮肤嫩、血管浅, 笔者认为用正刺法以10°~15°角度一次性刺入皮肤血管, 针头刺入皮肤时用力要小而轻, 速度要稳而慢, 见回血后应顺血管再进入0.5 cm~1.0 cm, 以食指中指固定针芯, 用拇指直接将外套管轻轻推入血管, 送外套管时动作应缓慢轻柔, 以免穿破血管。

2.4 穿刺成功后的合理固定

用3M粘贴薄膜均匀地从上到下把外套管针全部覆盖, 肝素帽部位应加强看护, 避免撕脱, 尤其是在蓝光箱中未穿衣服的新生儿, 可用纱布将手包裹成拳头并略加固定, 使其不会在哭闹中抓落留置针。对于出汗较多的小儿, 有研究认为使用一条带棉芯的输液贴, 盖住留置针针眼, 然后覆盖3M透明敷料固定, 出汗、渗液渗血等可吸附在一次性输液贴的棉芯上, 避免了穿刺局部潮湿[3]。

3 留置时间相关因素

3.1 封管技术及封管方法

封管液得当, 方法正确, 则可延长套管针的留置时间。传统的静脉套管针的封管是用注射器抽吸25 U/mL的肝素液进行封管, 有文献显示, 肝素液封管对某些出血性疾病则不宜使用。近年来我科采用生理盐水代替肝素盐水封管, 可防止留置针内血栓形成, 同时扩大了静脉留置针输液技术的使用范围, 且不需配液, 免受污染, 减轻了护士工作量, 故用生理盐水封管较安全、妥当。封管时用左手食指按压针翼, 将注射器针头刺入肝素帽内3 cm~5 cm, 缓慢推封管, 边推注边封管边退针, 快推完后再拔针, 避免封管液推注完后再退出针头, 使血管压力和留置针内压力趋于平衡, 使封管液充满留置针内, 可防止回血现象发生, 起到抗凝作用, 避免堵塞发生。同时,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重复封管也是避免留置针堵塞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的封管方法无一例失败, 平均留置时间为5 d, 最长留置时间为10 d。

3.2 输入药物性质

刺激性药物及高渗性液体进入静脉后刺激血管壁, 会引起血管收缩、痉挛, 影响留置时间。因此, 输注此类药物时, 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 同时输注速度宜慢, 要有计划的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 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延长留置时间。

3.3 患儿家长合作程度

婴幼儿因套管针留置于头部有不适感, 爱哭闹, 易扯脱。因此, 在使用静脉套管针前, 应与患儿及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先告知家长套管针的优点及有关注意事项, 争取得到家长的合作, 配合做好婴幼儿的照护。对较大婴幼儿采用简单、易接受的语言进行沟通劝慰, 尽量争取得到患儿的合作。对不合作者用无指手套套住双手, 以防扯脱针头。

3.4 静脉炎发生情况

静脉炎导致非正常拔管占45.9%[4], 是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最主要的并发症。为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操作者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穿刺点进行彻底消毒。若发现沿静脉走向出现红、肿、热、痛或苍白状分支, 均应立即停止输液, 拔除套管针, 局部用50%的硫酸镁湿敷, 一般24 h内症状基本消失。有资料表明, 使用新鲜马铃薯外敷置管局部的方法, 明显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 延长了留置针的时间[5]。

4 小结

静脉留置针可减轻患儿多次穿刺的痛苦, 还可以保护血管, 既减轻了护士工作量, 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因此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而静脉留置针在应用中除了要提高护士的操作水平外, 还应加强无菌观念, 加强护士的责任心, 培养护士处理问题的能力, 做好患儿及家长的解释工作等, 从而使套管针留置的成功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姜华, 宗六一, 毕慧亚.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影响因素的探讨[J].全科护理, 2008, 6 (11C) :3029-3030.

[2]肖文丹, 王艳.血管分级带教法对护生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 2004, 19 (21) :61-62.

[3]邱君婷.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使用护理[J].全科护理, 2008, 6 (10B) :2693-2694.

[4]陈筱兰.影响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全科护理, 2008, 6 (11C) :3052.

静脉留置针健康宣传册 篇7

1、您了解留置针吗?

钢针

白色端帽

静脉留置针又称静脉套管针。它是由不锈钢的芯;软的外套管及塑料针座组成。穿刺时将外套管和针芯一起刺入血管中,当套管送入血管后,抽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外套管留在血管中进行输液的一种输液工具。

肝素帽

导管

持针柄

夹子

延长管

2、用留置针对您有什么好处

①导管柔软,不易损伤血管保证输液时的安全。

②避免每天穿刺血管,减轻痛苦,保护血管。

③使您在输液时感觉舒适,可以适当的活动或者翻身。

④老年人患者及无自主意识的患者,特别是危重患者,可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早用药,提高抢救成功率。

3、为什么输液结束后延长管里有时会有血液?

输液结束后,护士会用生理盐水或肝素封管液将延长管里残留药物打进静脉里,确保延长管里没有血液,俗称“封管”。但由于正常渗透压的作用,可能会有一些血液回流到延长管中;放置留置针的肢体用力过度,也会有血液回流到延长管。这对您的血管及输液没有影响。

4、留置针使用期间日常注意事项

①留置期间穿刺侧手臂可适当活动,避免激烈运动、用力过度。

②睡眠时,注意不要压迫穿刺的血管。

③穿脱衣时,不要将导管勾出或拔出,先穿穿刺手臂,后脱穿刺手臂。如留置针脱出,请压迫穿刺点并及时告诉医护人员前来处理。

④洗澡时,注意防水(方法:用小毛巾覆盖在留置针上方,再用胶薄膜包裹),万一穿刺剖位有水渗入,请告知护士。

请不要反折、扭曲、用力牵拉

请不要玩耍盖子,以免脱落

输液时请不要夹延长关,没输液时请不要打开夹子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肛肠科

静脉穿刺留置针知情同意书 篇8

床号

姓名

患儿因病情治疗的需要拟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穿刺前当班护士向您讲解穿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请您了解签字后我们方可进行操作。

1、个体差异或血管变异,可能出现置管失败或穿刺失败而导致留置针损坏更换留置针需再穿刺。

2、少数患儿可能因药物刺激等原因出现静脉炎。

3、药液外渗、肿漏。

4、针管脱出、堵塞。

本人对护士告知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已充分理解,愿意选用静脉留置针静脉穿刺治疗,签字为凭。

穿刺后注意事项:

1、有任何不适请及时告诉护士。

2、留置针不慎脱出,3、穿刺部位保持清洁、干燥,当敷贴潮湿、脱落时请立即告知护士,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更换或者重新穿刺。

4、院外自带静脉留置针住院治疗的为保障安全需重新更换,家属如强烈要求保留院外自带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造成一切后果家属自负(如感染、静脉炎等不良后果)签字为凭:

患者家属:

关系:

护士签名:

****年**月**日

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体会 篇9

1 方法

1.1 穿刺要点

头皮静脉穿刺应尽量把周围毛发刮干净, 备皮面积大于贴膜面积, 由助手固定头部。针头与皮肤呈10°~20°角刺入皮肤, 进针见回血后, 放平针 (减少角度) , 右手大拇指、食指固定针芯保持不动, 左手拇指和食指持套管针“Y”处, 直接将外套管轻轻推入血管, 动作应缓慢轻柔。助手绷紧血管下方皮肤使血管成一直线, 使外套管顺利送入血管, 不易发生扭曲、打折。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难度较大, 无菌要求严格。因此, 护士应熟练掌握普通静脉穿刺技术, 同时保持心理镇定并合理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避免选择弯曲细小的血管, 对于粗大充盈的血管, 见回血后顺血管再进少许, 然后再送入套管。

1.2 固定

固定至关重要, 决定着静脉留置的成功与失败。固定时, 既要位置准确、动作敏捷, 又要达到稳妥、安全、方便的要求。固定位置一般以穿刺点为中心, 近心端透明贴固定于套管座末端, 远心端透明贴完全覆盖穿刺部位皮肤。为了观察穿刺部位皮肤血管情况, 将留置针尾部软管固定于透明贴周围的皮肤上, 不宜固定在透明贴膜上而影响视野观察。肝素帽接头处不要固定以便于更换输液装置、封管、拔针等操作。

1.3 封管

封管液的选择同样也非常关键, 选择不当, 可致针管堵塞。临床选用肝素盐水液封管 (10~100 U/m L) , 用量3~5 m L, 以边退针边推注的方法正压封管, 夹闭止血器。新生儿、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者选用可来福接头, 用盐水冲管。

1.4 留置时间

小儿静脉置入留置针时, 因血管细小, 外套管紧贴血管壁, 易对血管壁产生机械性刺激, 加上药物的化学刺激均易造成血管内膜损伤, 加大了静脉炎的可能性, 影响留置针留置时间。通过应用观察, 留置时间最好为3 d.

2 常见失败原因及对策

2.1 套管针脱落

套管针的脱落多因小儿活动量比较大, 不易看护, 本身不接受静脉留置针, 有恐惧心理, 烦躁哭闹自行抓脱, 在睡眠中翻身撕脱, 或患儿头部大量分泌油脂、汗液, 使敷贴失去黏性, 致套管针脱出。应向患儿及家属做好宣教工作并有效固定。临床选用弹力帽固定法, 头部固定法:把弹力帽顶部撕开, 形成一环行圈, 固定于头围, 用网帽压住贴膜, 把套管针的肝素帽网固定在弹力帽的边缘。手脚固定法:手脚部位穿刺成功后用较长的胶布固定好, 再用弹力帽包裹手脚, 不至于让患儿撕脱, 减少套管针的脱落。

2.2 套管针阻塞

正确封管, 选用肝素盐水保证封管成功, 已有局部肿胀的患儿应控制滴速, 加强观察。若肿胀明显伴疼痛者应拔除套管针, 抬高患肢促进局部吸收, 必要时用50%硫酸镁湿敷。

2.3 局部渗漏肿胀

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穿刺点必须彻底消毒, 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要注意配制浓度、输液的速度和温度。套管针留置72 h后拔除, 输液过程中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及硬结。输液后必须冲管将残留的药液冲入血流, 避免刺激局部血管。

3 小结

深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常规 篇10

一、置管前的护理

1.心理护理:耐心向患者讲解置管的目的、作用及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合作,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做好置管术前患者的健康教育.2.穿刺前的准备:穿刺时,患者应取去枕平卧位,颈背下垫一小枕,头转向对侧。

二、置管中的护理

置管过程中的护理:穿刺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尽量减少人员走动,与手术者密切配合,正确选择穿刺点,尽量提高穿刺成功率。

三、置管后导管的护理:

1.保持导管通畅,在输液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输液速度,避免管路打折及脱落,保证液体顺利输入。

2.防止发生局部穿刺处感染。置管期间每周换药2次:用碘伏消毒导管入口及周围皮肤,再用无菌贴膜固定,同时观察伤口周围有无红肿、触痛、液体外渗及导管脱出,以便及时处理。严格无菌操作,预防静脉炎.妥善固定导管,必要时缝合固定.加强观察和交接班,若患者意识不清,烦躁时应加强看护,必要时予约束带固定,以免患者自行拔除导管或移动脱出,避免用金属器械夹持留置管.3.对于出血、凝血机制正常患者,输液完毕后用肝素钠和生理盐水配制液封管。

4.监测体温变化,体温高者行血培养.同时应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及穿刺静脉有无疼痛,一旦发生及时做相应的护理和治疗.5.导管的固定:导管固定要牢固,应每天检查导管的深度。为置管患者做其它操作时,应避免导管脱出或推入。

6.预防发生空气栓塞,及时更换液体,避免滴空,不要关闭输液调节器。

四、拔管护理

肺癌化疗中静脉留置针的应用 篇11

1、静脉炎判断标准,i级 局部皮肤发红,轻微疼痛。ii级:轻度肿胀,灼热,中度疼痛。iii级:中度或重度肿胀,顽固性疼痛,水疱直径超过1cm,影响肢体功能。

2、盖偌致静脉炎的预防和处理 2.1合理选择和保护血管可有效降低盖偌所致的静脉炎。最好先用上肢粗直,血流丰富弹性好易于固定的静脉留置。穿刺时必须以无菌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确定穿刺成功后再注入化疗药。联合应用多种化疗药物时,遵循先用刺激小的药物,如果几种药物均有较大刺激性时,其间隔时间应大于20分钟,同时缩短药物在局部血管的停留时间是降低静脉炎的有效途径。2.2静脉应用盖偌化疗的同时,采用冰敷加静滴地塞米松进行护理干预,可以使静脉炎的发生率控制在10%以下,推迟静脉炎的发生时间,并能明显降低注射侧肢体疼痛的发生程度,有效缩短疼痛持续时间,明显地减轻病人的痛苦,促使化疗顺利完成,且方法简便成本低廉。2.3做好使用留置针化疗病人的健康 教育,置管前要告诉病人留置针使用的优点及不良反应起床时稍不注意易引起穿刺部位肿胀,化疗时嘱病人保持输液肢体与心脏平齐或稍高,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过紧,以免影响局部血液回流。2.4加强工作责任心,防止化疗药物外渗到发生,使用留置针化疗期间,要加强病人的巡视,一旦发现穿刺部位红肿,疼痛要立即处理,如果正在输化疗药可先用生理盐水10mg+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后再板针,并给予50%硫酸镁湿敷,禁用热敷。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护理 篇12

[论文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护理;并发症;预防

【摘要】近年来,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的临床应用已日趋广泛,本文对静脉留置针技术在临床应用中,从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相关因素及并发症,临床护理研究进展等进行了综述。在进行静脉穿刺留置针操作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目的、输入药液的性质、患者静脉血管的状况和对治疗的依从性等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穿刺血管和部位;去除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和降低留置针的并发症;掌握好封管药液种类、剂量并保持正压封管;加强留置针留置期间的护理。从而减少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最大限度地发挥留置针持续留置的优点,使所有接受静脉留置针技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能得到安全和舒适护理。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和用药途径,静脉输液治疗是一种高度专业技术。近几年来,静脉留置针被广泛应用,其优点明显,它导管柔软,关径粗,易于操作和固定。当患者躁动或变换时,套管针不易滑落和损伤血管。长时间留置既保证静脉通道畅通,又能减轻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它的操作简便、输血及输液速度快、给各患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抢救危重患者和静脉营养等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现将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08年6月,收治住院需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共320例,男189例,女131例;其中,年龄50岁以上69例,15岁以下31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最长7 d,最短2 d,平均4.5 d。2例发生留置针自行脱落,3例发生液体渗漏、局部肿胀,1例发生静脉炎,治疗后愈合良好。

1.2 方法

1.2.1 材料使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静脉使用留置针(18G、20G、22G、24G),3M一次性敷贴,25~30 U/ml肝素盐水,肝素帽。

1.2.2 静脉的选择选择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的血管,为了便于固定,应尽量避开关节。因下肢静脉较上肢静脉静脉瓣多,血流缓慢,易发生静脉炎,首选上肢静脉,2岁以下者常规选择头皮静脉。对头皮静脉穿刺困难者可选用手部或足部静脉。选择手、足部留置者要注意固定好患儿的肢体,防止意外拉出。

1.2.3 1)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2)常规碘酒、酒精消毒后以15°~30°角直接刺入血管。

3)用无菌透明敷贴妥善固定导管,并在透明膜上记录留置日期、时间。

4)正确封管:将封管液注入静脉,一边推注一边退针,直至针头全部退出,以确保正压封管。

5)注意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天,最多不超过7天,并注意保护相应肢体,一旦发现针管内有回血,应立即用肝素液冲洗,以免堵塞管腔。静脉留置针输液法可减少穿刺的次数,有利于保护静脉;同时保持静脉的畅通,便于治疗和抢救。适用于需长期静脉输液及静脉穿刺困难的病人。2 护理

2.1 宣教

首先由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及家属:静脉套管针的套管比较柔软,不宜损伤血管,还可保证输液安全。(二)静脉套管针可保留3~4天,从而减少患者每天进行静脉穿刺的痛苦,并能使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活动更为方便和舒适。(三)在输液过程中,如穿刺部位疼痛、肿胀,均属异常现象,应及时向护士反映,护士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或更换穿刺部位。(四)每天输液完毕后,护士会给患者做封管处理,保留到第二天继续静脉输液。(五)护士做封管处理后,患者可以自由活动,但穿刺的部位用力不要过猛,以免引起大量回血,影响第二天的输液。正常情况下,静脉套管针内可能会有回血情况,这不会影响患者健康和第二天继续输液。(六)如果套管针内回血量较多,请及时告诉护士,护士会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七)护士会为患者将穿刺部位妥善固定,并定期为患者更换穿刺部位的敷料。患者要注意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

2.2 静脉留置针的观察和处理

观察有无静脉炎的发生 如穿刺局部出现红、肿、热、痛、触及静脉索等。判断静脉炎严重程度的分级标准[1]:0级,无不良反应;Ⅰ级,沿静脉走向疼痛1~2 d,局部发红或肿胀,静脉无条索状改变,不可触及到硬结;Ⅱ级,穿刺点疼痛3~5 d,局部发红或肿胀,静脉有条索状改变,不可触及到硬结;Ⅲ级,穿刺点疼痛>5 d、局部发红、肿胀或水泡,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到硬结;Ⅳ级,疼痛不能耐受。一旦发现静脉炎、堵管、渗血、肿胀或漏液等现象,立即拔出套管针,选择其它血管重新穿刺.观察输液速度 输液过程中,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质调节输液速度,以防输液速度过快造成循环负荷过大,输液速度太慢,又达不到治疗目的。同时嘱咐患者或家属置留置针肢体不要过度活动,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过紧等,以免增加静脉内压力,影响输液滴速。一旦发生上述情况,我们还可以采用25%~50%硫酸镁持续湿热敷24~36 h,局部涂抗生素软膏[2]。渗液者可在4 h后给予热敷,以改善局部循环促进吸收,并抬高患肢。穿刺周围皮肤应每天用碘伏消毒1次,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每天更换输液器。

2.3 导管的护理

采用与留置针配套的透明胶贴固定,使其松紧适宜,牢固美观,保证针尖不扭曲、不折叠。再用填写好日期的胶布固定三叉接口,为换药、拔管提供依据 并注意静脉留置针的通畅情况,输液前拔管后要注意留置针肝素帽的松紧,防止使用过程中因为多次封管拔针或肢体移动而导致肝素帽脱落。强调在每次结束输液、护士离开患者前检查透明敷料的固定情况,如有松脱,立即予以更换敷料或重新固定,在静脉留置针应用期间要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输液过程中控制好输液速度,以防止输液速度过快加重循环负担,引起不良反应。

2.4 导管堵塞

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静脉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患者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因此,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有研究表明,缓慢推注组堵管率明显低于快速推注组。

2.5 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留置时间越长,发生静脉血栓的几率越大,导管直径的大小与血栓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为预防血栓形成,应根据治疗需要,尽可能选用外径小的导管,尽可能穿刺粗、直、弹性好的静脉,且置管时要求技术操作熟练,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损伤血管内膜,促进血栓形成[5]。肝素帽使用时应与其平行刺入中心,减少反复穿刺肝素帽而造成微粒污染。严格控制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建议常规留置时间不要超过7 d。肢体穿刺时患者手、足应适当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讨论

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每天静脉穿刺,其操作简便、损伤小,既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留时间长,降低了医疗费用,又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为临床输液、输血提供了可靠的通路,在急诊抢救时更能发挥优势。加之留置针外套管使用的材料具有柔软性,使患者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护士在使用过程中不但要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水平,更要加强观察和护理,在每个环节上都熟练、正确,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保证医疗及护理质量。小结 综上所述,在进行静脉留置针操作之前,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目的、输入药液的性质、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等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穿刺血管和部位;去除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和降低留置针的并发症;掌握好封管药液种类、剂量并保持正压封管;加强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的护理。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最大限度地发挥留置针持续留置的优点,使所有接受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能得到安全和舒适护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质量。[参考文献] 10-03-13 11:03【参考文献】

静脉留置针贴膜流程 篇13

发布者:张珏倩 发布时间:2010-5-19 阅读:338次

张珏倩

摘要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即减轻了病人由于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减轻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尤其在抢救危重病人、输注化疗药物和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但是,静脉留置针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静脉炎等并发症,不仅给病人造成痛苦,也给继续输液带来困难。本文就静脉留置针发生静脉炎的相关因素、预防和护理措施进行综述。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58-4442(2010)05-(0001)-(04)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由于其操作规程简单、套管柔软、在静脉内能随遇而安,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壁,方便给药等优点,而被临床广泛应用,特别是危重病人抢救中及输注化疗药物和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然而,其在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特别是长期使用静脉留置针会导致静脉炎等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静脉留置针期间做好预防和对症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静脉炎的临床表现 临床上静脉炎常见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滚、滑、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静脉炎评价标准按照1990年美国注射护理协会的分级标准[2]。Ⅰ度: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但静脉无条索改变和未触及硬结;Ⅱ度: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有静脉条索状改变,但未触及硬结;Ⅲ度: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引发静脉炎的相关因素

2.1 置时间 静脉留置针一般留置时间为3~5天,最好不超过一周,留置时间越长,静脉炎发生率

越高[3]。有报道[4,5],静脉留置时间超过96h后,炎症反应程度明显增加;越是直径小的静脉,静脉炎发生率越高,留置时间如≥4d静脉炎发生率可达100%;同一血管长时间反复使用,或放置刺激性较大的塑料导管引起静脉壁化学性反应的机率也会大大增加;连续长时间使用同一血管输注药物且药物浓度过高和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如甘露醇、脂肪乳,氨基酸等)产生一定的刺激性,容易损伤血管。

2.2 患者自身原因

血脂、肿瘤患者及年老体弱者,自身免疫力下降,静脉血管硬化、弹性差,凝血机制异常等,都易发生静脉炎。

2.3 性别因素 宋瑰琦,乔晓斐等,选择静脉留置针患者142例,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采用强迫法建立模型,用Logistic多元回归法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相关血液学指标、留置时间及封管方法对其静脉炎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静脉留置针患者中,女性静脉炎机率是男性的2.430倍,这可能与男性运动比较多、肌肉发达、血管粗、血运好有关。至于,女性激素分泌对血管的影响则有待探讨[7]。

2.4 置管部位 林氏等[8] 对临床200例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操作中选择下肢内踝大隐静脉和上肢腕部头静脉进行试验对比,结果发现,由于体位因素及局部解剖因素,下肢静脉发生静脉炎的程度及机率均较上肢静脉高。他们认为可能与人体下肢静脉瓣多,血流缓慢,下肢静脉回流差,使得下肢血管比上肢静脉易发生静脉炎。张建兰等[9]研究结果显示下肢留置静脉发生静脉炎为3.7%,上肢为2.2%;股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感染率高于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因为股静脉位置隐蔽,反复进退穿刺易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增加感染机会,另外,由于股静脉靠近会阴部,易被大小便污染发生静脉炎。预防性护理措施

3.1 加强相关的健康教育 护士在对病人进行留置针操作期间,全面实施系统的相关健康健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刘瑞华等[10]通过对140例使用留置针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包括告知使用留置针的目的、意义,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有关静脉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方法(如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对照组实行了简单的输液护理。结果两组在预防并发症、患者满

意度方面都有显著差异,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减少了留置针在使用中的并发症,保证了留置针的使用效果,提高了输液疗法的护理质量,和谐了护患关系,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3.2 留置针的选择 老年人血管具有脆性大、弹性差;对机械性以及药物性的刺激敏感的特点,易发生血管静脉炎,也容易导致静脉穿刺失败。曾霞针等[11]在不影响输液速度及治疗要求的前提下对240例老年病人,选择使用不同型号的留置针穿刺输液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操作时应该选择质地柔软、型号相对较小的留置针进行操作。因为,细短留置针进入血管后可漂浮在血管中,达到随遇而安的效果,减少机械刺激摩擦及对血管内壁的损伤,从而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及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并可相对延长留置时间。

3.3 穿刺血管的选择 有研究表明[5],血管的选择应选用那些弹性好,回流通畅,外横径较粗,便于穿刺、固定和观察的部位血管进行穿刺;对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应做到一次穿刺成功,避免反复多次穿刺;静脉选择应从远心端向近心端,合理和有计划地保护使用静脉,穿刺时避开不易固定关节、瘢痕、受伤、硬化发炎感染的静脉。由于人体下肢静脉瓣多,血流缓慢,易发生静脉炎,故应多选择上肢静脉。老年患者留置浅静脉套管针时,静脉炎的出现与血管管径有明显关系。血管管径越小,置管反应发生率越高,出现置管反应的时间也越早。

3.4 加强输入液体的管理 配制药液的过程中做好各个环节的护理操作质量控制:药物现配现用;稀释时应使其充分溶解;在锯安瓿前后均须严格无菌操作;抽吸安瓿内药液时,要改变安瓿倒置的抽针方法,防止安瓿断口处微粒混入药液[12];尽量一次性使用锐利的小号针头(12号以下),减少针头穿刺胶塞次数,以减少橡胶微粒混入液体[13]。必要时,可选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及可来福接头,以有效滤除输液中各种不溶性物质,有效减少静脉炎的发生[14]。

3.5 正确输入高浓度及刺激性较强药物 对于使用留置针的病人田春梅等[15]收集静脉留置针205例,在留置时间上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比较:从卧床与非卧床、高渗液与低渗液、盐水与肝素封管及外周静脉不同部位等,结果显示输入高渗液体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27.27%,而低渗液静脉炎的发生率仅为

6.21%(P<0.05),输入高浓度药液静脉针留置时间明显短于输入一般液体的患者。田春梅等建议输入高渗液体时应每3d更换留置部位1次,并适当活动留置肢体,可减少肿胀及静脉炎的发生。

3.6 正确封管 封管时应采用连续、不间断、边推注、边旋转式退出针头的正压脉冲式封管方法[16]。如果将封管针头全部扎入留置针内,封管液推注完退出时,会使血液随拔针时的负压倒流入管腔内,导致凝血堵塞。封管液太少(<10 mL)不能冲净局部血管内的药液,滞留的药液对局部血管的刺激,可引起局部疼痛、变硬。封管液注入速度太快(>40 mL/min),用力过猛,使血管内部压力突然增加,管壁通透性增强,可导致局部血管炎性改变、发硬、红肿[17]。封管是保证留置成功的关键,如方法得当,可有效延长置管时间。

3.7 中西医结合预防 中医理论认为,艾灸的温热刺激具有温经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的作用。利用艾灸燃烧的热力渗透肌肤,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缺氧,减少致炎物质产生,减轻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足三里穴具有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祛风除湿、扶正祛邪、强身健体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也已证实,按揉足三里穴,可增加红细胞、白细胞和血色素,还能提高机体防御力。蔡岚等[18]根据中医理论,将16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的基础上使用艾条自穿刺点始沿近心端静脉约10cm处进行温灸,每天1~20min,并结合按揉足三里穴,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8.75%,对照组为2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可有效预防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的静脉炎,从而减轻了病人痛苦;而且艾灸和穴位按摩的方法既简单易行又经济实惠。静脉炎的护理对策

4.1 冷敷 冰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由于血管收缩,减少药物吸收,可使某些药物局部破坏作用灭活;同时,冰敷可使神经末梢及细胞的敏感性降低,降低组织代谢,抑制血管的炎性渗出和出血,从而减轻疼痛及对组织细胞的损害。低温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抗损伤能力增强,从而减少静脉炎发生[19]。

4.2 超短波理疗法 金静晓,翁紫君等人[20]用220W红外线灯照射38例病人(68例次)的静脉炎症部位,每天2次,每次30min,结果发现治疗7d后,静脉红肿、疼痛(42例次)消失,静脉硬化、发黑者(17例次)病变静脉长度缩短8~10cm。他们认为红外线照射治疗药物性静脉炎方法简便,疗效满意,病人愿意接受,而且经济实惠,临床上可予推广使用。因为红外线的热作用能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而止痛;静脉炎经红外线照射后,毛细血管及小动脉扩张,皮肤乳头层水肿,血管周围白细胞浸润,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增加,使免疫能力增强,炎症产物及代谢产物加速吸收消散而消炎。

4.3 单清水湿热敷 李爱敏等[21]采取局部湿热敷的方法治疗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所致静脉炎25例,治疗中,当发生静脉炎时立即将小毛巾浸透热水(50~60℃),拧干、抖开、铺平在局部暴露部位,1~2h/次,热敷4次/日,连用2~4天。结果25例静脉炎患者中24例静脉炎症状完全消失,1例Ⅲ级静脉炎患者局部湿热敷的同时,联合静脉滴注抗生素3d,症状消失。无1例因静脉炎拔管。由于热疗对深部组织透热力强,并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加快了静脉回流,增加病人新陈代谢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浅表炎症的消散和局限,有助于血管壁创伤的修复。且湿热敷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4 硫酸镁湿热敷

4.4.1 单用硫酸镁包保鲜膜湿敷 镁离子能降低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使血管舒张, 其高渗作用,促使其局部组织水肿消退,达到止痛目的;保鲜膜包绕能始终保持纱布一定的湿度,使硫酸镁达到持续湿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得到保证。林虹等[22],将74例化疗性静脉炎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用50%硫酸镁溶液浸湿纱布覆盖,患处用保鲜膜包绕,使硫酸镁纱布始终保持一定的湿度,对照组用仅用50%硫酸镁溶液浸湿纱布覆盖患处,不加保险膜进行包绕,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他们认为硫酸镁湿敷加保鲜膜外包绕治疗静脉炎疗效确定,是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硫酸镁溶液有风化性,易出现白色结晶,对皮肤有一定刺激性应与其它方法相结合。

4.4.2 硫酸镁联合应用湿热敷法 冷飞燕等,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各种化疗药物

静脉炎,实验组30例,应用云南白药加50%乙醇湿敷治疗;对照组36例,应用50%葡萄糖20 ml、25%硫酸镁10ml和维生素B1 2.5mg混合湿敷治疗。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种、静脉炎的程度等方面无差异。实验组,3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36例有效31例,总有效率86 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硫酸镁联合维生素B1应用湿热敷法明显缩短疼痛、肿胀的时间[23];有报道,将硫酸镁和甘油配成甘油硫酸镁乳剂,持续外敷治疗外周静脉炎疗效好,治愈时间较单用硫酸镁明显缩短[24]。

4.5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TDP(特定电磁波治疗器,俗称“神灯”)综合应用治疗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是利用直流电将药物离子导入体内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物理因子治疗表浅静脉炎能促使炎症吸收、血栓软化、血管软化、减轻临床症状、加强侧支循环功能。直流电镁离子导入与TDP综合应用,具有互相促进,作用相叠加之效果。韩明等人对82例经专科确诊的表浅静脉炎患者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其中甲组(两种物理因子治疗组)46例为观察组,乙组(一种物理因子治疗组)36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制定统一的评估标准,试验组选用国产DL-2型直流感应电疗机,采用直流电档,输出粗调为10mA,用硫酸镁直流电导定,电流量为0105~012mA/cm,20min~30min1/日,10次为一疗程。TDP治疗,选用沈阳产CQ-F3型TDP辅射器,功率300W,每次治疗前先预热15min,然后把辅射器垂直于病灶处,距离25cm~40cm,每次治疗以出现热红斑反应为度,每次治疗30分,10次为一疗程。结果显示甲组一疗程后治愈率73.9%,显效率86.9%,平均疗程10天。乙组一疗程后治愈率44.4%,显效率69.4%,平均疗程15天,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观察还表明病程越短,红、肿、痛越明显,效果越显著[25]。

4.6 西医局部外敷治疗

4.6.1 75%乙醇湿敷 经郝建红等人对60例使用套管针输注甘露醇等高渗液体者随机分成湿敷组和常规组,每组30例,均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22GA型套管针、肝素帽、透明敷贴,选择前臂的头静脉、贵要静脉为穿刺点。湿敷组于开始滴注刺激性药物时采用局部75%酒精纱布湿敷,将75%乙醇纱条沿静脉走向湿敷于注射静脉上,直至输液完毕。结果湿敷组与常规组比较静脉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

明用酒精湿敷法可明显降低静脉炎发生率。由于乙醇易挥发,可带走机体热量使局部皮肤温度降低,从而抑制局部组织细胞活动,使神经末梢敏感性降低而减轻疼痛。此法既有局部止痛效果,又利用乙醇扩张局部血管、增强血液循环的作用,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降低静脉炎的发生[26]。

4.6.2 2%利多卡因加酒精湿敷 乙醇是一种挥发性液体,可吸收和带走机体大量的热量,并刺激皮肤血管扩张。使用乙醇湿敷可达到扩张局部血管,缓解血管平滑肌痉挛,增强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更能使局部皮肤温度降低而起冷敷作用,使之在低温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抗损伤能力增强,冷湿敷可抑制局部组织细胞活性,使神经末梢敏感性降低而减轻疼痛。利多卡因为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具有穿透性强、弥散广、作用快和维持时间长的特点,长期外用无蓄积,可反复使用。局部湿敷后,可通过皮肤渗透到皮内及皮下组织的神经细胞膜内,引起细胞膜体积增大,流动性增加,导致钠通道蛋白质发生某些可逆性的构象变化,当神经冲动到达时钠通道不能开放,从而阻断了神经冲动的传导,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采用混合液,其乙醇扩张局部血管、增强血液循环,可促进对利多卡因的吸收,加强了麻醉作用,收到更好的止痛效果。刘秀红将60例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应用2%利多卡因加酒精湿敷治疗和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研究显示应用2%利多卡因加酒精湿敷治疗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方便快捷,无不良反应[27]。

4.6.3 康惠尔透明贴敷料外敷 康惠尔透明贴由弹性粘附性水胶体组成,此贴的外表面为透明聚氨基甲酸乙脂,厚度为25um,能防止微生物的渗透,防止细菌侵入,能渗透水蒸汽,薄且有弹性,能顺应皮肤的移动,粘性好。密闭的半透膜保持局部抵氧张力,毛细血管生成快,改善局部组织的微循环,使组织接近正常生理状态,加快吸收渗出液,有消除红肿的作用。同时水胶体有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能保证局部组织正常的代谢功能。马丽,黄百发等人[28]将59例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50%硫酸镁湿热敷处理,观察组用康惠尔透明贴粘贴于患处进行治疗。比较2组显效及痊愈时间,结果显示康惠尔透明贴治疗静脉炎比常规湿热敷效果好。可预防和治疗静脉炎,使穿刺部

位红肿、疼痛等症状迅速缓解.4.7 中医局部外敷治疗

4.7.1 芦荟治疗静脉炎 老年人静脉炎的病人采用常规的方法治疗炎症,虽可使炎症消退但治疗时间长,血管弹性恢复差。郇秀莲,李燕等,对在输液过程中发生静脉炎的老年病人60例,年龄59~75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Ⅰ组取鲜芦荟叶洗净,用小刀轻轻刮去表皮,将芦荟汁滴于炎症部位,以消毒木质压舌板沿血管走向轻轻刮匀,每日2次。皮肤破溃者,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芦荟汁直接滴于破溃处,表面覆盖凡土林纱布,不须包扎。Ⅱ组用50%硫酸镁湿敷,每日3次。皮肤破溃者,按常规换药。结果显示使用芦荟汁的病人取得了满意疗效。表明新鲜芦荟具有散瘀止痛、抗炎解毒,促进损伤组织细胞修复作用,其用于治疗化疗性静脉炎效果优于硫酸镁[29]

4.7.2 云南白药的应用 云南白药是我国著名中医外科专家曲焕章研制的中成药,具有止血愈创、祛淤生新、解毒消肿、活血镇痛的作用。张芳,赵燕华将66例静脉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 将适量云南白药粉末先洒在无菌纱布上,将该纱布放于50%酒精内或食醋浸透后,置于静脉炎血管处,并及时喷洒酒精或食醋保持纱布湿润,每日更换1次,直至痊愈;对照组36例,用50%硫酸镁湿敷治疗,观察2组疗效。实验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6.11%,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云南白药加50%乙醇治疗输液后静脉炎方法简便、经济、有效[30]。

4.7.3 六味醇外敷 徐玉花等人在参考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请教院内资深专家,全面分析了静脉炎的发病机理,综合药效、经济、制取和使用等诸多因素,从众多中草药中筛选组方,最后以当归、红花、血竭、川牛膝、玄参和冰片6味中草药溶于乙醇制成六味醇外用。将200例病人随机分成治疗和预防两大组,每组再各分为相互对照的2个小组,以观察治疗、预防效果。治疗组中0~Ⅱ度静脉炎用无菌棉签浸取药液外擦患者局部,Ⅲ度静脉炎则用4层无菌长条纱布浸透药液外敷炎症处,每次约为30min,间隔3h重复使用。预防组病人于输液结束30min后,用无菌棉签浸取药液在注射部位沿静脉走向局部涂擦,每日2~3次。对照组则于输液结束后不采取任何措施。按炎症轻重程度观察病人接受六味醇治疗3日后红、肿、热、痛等症状的减轻或消失情况, 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红线是否消退, 条索状的硬结是否软化、弹性是否恢复;观察六味醇对静脉炎湿敷后静脉炎的转归情况。结果六味醇对静脉炎的有效率为100%[31]。

4.7.4 芒硝冰片外敷 芒硝外用具有清热解毒、破血行血、散结消肿的功效。外敷后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血流,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并有止痛消炎作用。冰片具有清热、止痛、消肿功效,且穿透力强,冷敷后可使局部皮肤发凉,起到止痛止痒作用。用此溶液外敷,可以促进渗出液吸收,达到消肿、止痛、软化血管的作用。刘秀萍等人对59例均为长期输液或输注刺激性大的药物后出现静脉炎病人,取芒硝200g加冰片5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经高压灭菌后取溶液浸透无菌纱布敷于患处,每日2次,每次30min,直至痊愈,总有效率97%[32]。

小结 综上所述,静脉留置针的应用的确给临床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不但减轻了病人的痛苦,而且减少了护理工作量。为了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预防及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显得尤其重要。如何延长患者血管的使用寿命是长期困扰临床护理人员的突出问题。因此,每个护理工作者应积极研究如何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发展,消除或减少危险因素,减轻疼痛,提高生命质量,是我们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计惠民.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1):75 2.药晋红,胡牧,张平.静脉留置套管针与静脉炎[J].实用护理杂志,1997;13(7):365~367 3.向云霞,魏月辉,向宝霞.静脉置针引起静脉炎的原因及护理中国民康医学,2008.4 4.高蓉华,赵改婷.静脉留置致静脉炎及血管栓塞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4;18(2A):255~256 5.路必琼,刘惠凤,蔡伟文,等.老年病人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血管选择[J].护理学杂志,2003;18(2):92~93 6.李西爱,李振香,王厚英.化疗药物渗透性损伤的护理现状[J].护士进修杂志,1998;13(9):32 7.宋瑰琦,乔晓斐,郭兵,等.静脉留置针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影响因素分析.2008

8.林珍平,严赛叶,季冬月.术中上、下肢静脉输液静脉炎发生率的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2001;7(2):85 9.张建兰,樊小平,陈彩林.静脉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全科护理杂志,2008 10.刘瑞华,李玉梅.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干预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影响,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8;(04)11.曾霞.老年病人选择使用不同型号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比较.现代护理杂志2008;14(4):488 12.杨琴,胡伸武,陈军,等.减轻玻璃微粒对注射治疗影响的方法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1996;12(11):489 13.王爱丽,李守敏.静脉穿刺针头斜面滞留微粒形态的临床观察[J].实用护理杂志,1997;13(3):148 14.徐木兰,吴丽芬,张元元.精密过滤输液器及可来福接头用于输液安全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4,19(19):30 15.田春梅,靳丽华.安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9):7~9 16.张晓静.国内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3):219~221 17.曹忆妹,陈妙娟.浅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输液封管技术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2):714~715 18.蔡岚.中西医结合预防浅静脉留置针静脉炎的疗效观察.全科护理杂志2008;6(10):2646 19.刘玉玲,屈晓湘,唐湘玲.上清丸湿敷结合冰敷预防盖诺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当代护士,2005;(1):57~58 20.金静晓,翁紫君,马黎霞,等.药物性静脉炎的红外线照射治疗.现代实用医学,2004;(09)21.李爱敏,陈长英.局部湿热敷治疗静脉炎25例.郑州大学学报,2007.02

上一篇:《个人与团队管理》期末复习题下一篇:团委培训策划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