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批评、城市环境与环境批评

2024-09-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态批评、城市环境与环境批评(精选9篇)

生态批评、城市环境与环境批评 篇1

劳伦斯・布依尔,Lawrence Buell(哈佛大学,英美文学与语言系,剑桥,02138)

期 刊: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Journal:JOURNAL OF JIANGS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12(5) 分类号:X171.1 X21 I01 关键词:生态批评    环境批评    城市环境    环境正义    环境美学   

生态批评、城市环境与环境批评 篇2

一、网络媒介批评的特性

(一) 网民成为媒介批评的主力军

媒介批评的主体主要包含媒介自身、专家学者和公众, 但传统的媒介批评实践主要由掌握一定话语权的精英人群所把持, 社会公众因话语权缺失没有进行媒介批评的平台, 媒介批评与社会公众间严重脱节。

网络的兴起解构了传统媒体对话语权的垄断局面, 让普通网民拥有了表达个人意见和观点的机会, 成为最活跃的媒介批评阵地。一方面网络为专业性、学术性的媒介批评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网民在媒介批评中也发挥了巨大能量。[4]例如, 针对“3.15”晚会延迟播出一事, 网民纷纷提出质疑, 网络上充斥着对晚会推迟原因的推测, 矛头直指央视违背行业规范, 这是网民对媒介机构进行媒介批评的体现。网络的开放性触发了网民的批判性思维, 增强了公众进行媒介批评的参与意识。尽管网民的媒介批评大多从主观感受出发, 具有随意性, 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媒介批评从学界走向社会大众的过程。

(二) 网络表达的自由化程度高

基于网络技术支撑的网络空间弱化了等级观念, 人人都能进入网络发表意见, 相当一部分人获得了以往无法获得的话语权, 打破了精英人群对媒介话语的垄断, 为媒介批评营造了一个开放而宽松的舆论环境。而网络的匿名性也让网民最大限度地实话实说, 他们无所顾虑地自由发表网络媒介批评, 直接对媒介行为做出反应。

当代中国的传统媒体内嵌于特定的政治体制框架中, [5]使得一些意见无法在传统媒体上表达, 而新媒体的发展, 为公众的意见表达提供了平台。中国网民作为具有舆论能量的“新意见阶层”, 正在形成一个有现实影响力的虚拟“压力集团”。[6]社会公众的媒介批评不再像过去那样因缺少表达机会而被忽视, 网络表达让他们的意见聚合, 发挥着网络舆论的监督作用。

二、网络媒介批评面临的挑战

(一) 网民媒介素养不高, 理性缺失

相对于传统媒介批评长期以来形成的严谨、逻辑的语言风格而言, 网络媒介批评具有很强的随意性。网民的媒介素养总体上偏低, 他们对某些媒介现象或者媒介行为做出判断、评价时, 往往依据自己的主观标准, 其批评更多的是情绪发泄, 表现为发表激烈的言辞, 使得网络媒介批评呈现非理性特征。

媒介批评的理性主要体现在两个重要的层面:批评方法理性和价值理性。网络降低了舆论表达的门槛, 网民不再考虑媒介批评理论、批评规范、批评标准, [1]直接导致网络媒介批评方法理性的缺失。价值理性要求批评主体具有社会关怀和人文关怀, 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并富有责任地予以揭示。二是对真善美的弘扬。三是对个人价值的尊重。[7]网络言论表达随意性强, 缺少理性思考, 导致网络媒介批评整体水平偏低, 失去了批评的意义。

(二) 网络媒介批评流于表面

由于网络媒介批评主体的多样性, 加上网络信息的海量性, 网民的注意力很容易被新的热点事件所转移, 他们对媒介行为的批评往往流于表面, 无法做出理性深入的分析。网络媒介批评呈现出内容碎片化、主体多样化、言论分散化[8]等特点, 在此基础上的批评的影响力也是有限的。

传统的媒介批评是舆论领袖的深度分析, 它经过了层层把关, 对媒介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有较强影响力。但网络媒介批评大多是批评主体根据自己的价值观等为标准来进行的判断, 更多的仅是网络口水战, 这种网络媒介批评具有攻击性, 无理可循。例如, 对湖南卫视娱乐节目的批评, 是产生娱乐大众的积极效应, 还是带来了过度娱乐的负面效果, 仅部分舆论领袖对此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大多网民对此的评价多从“我看/不看”角度来讲, 网民的这类批评是无价值的。

(三) 话语权过于集中导致同质化严重

网络为普通社会公众和舆论领袖提供了同等发言权的平台, 满足了每个人的表达欲。但因为每个人掌握的信息量不同, 他们在网络上的话语空间也有巨大差异。以微博为例, 微博的裂变式传播方式加剧了信息传播权的集中, 少数意见领袖引领和掌控着网络的意见流和信息流。[9]各行各业的知名人士拥有更大的话语空间, 他们作为网络舆论领袖对媒介行为的批评相比于普通网民的媒介批评能得到更高的关注度。

网络媒介批评主体间的不平等, 使得普通公众要么表达自己的意见, 要么接受舆论领袖的观点。网络草根阶层的媒介批评传播范围有限, 影响力也很小, 一些中肯甚至至关重要的批评被舆论领袖的批评声所掩盖。在沉默的螺旋效应下, 舆论领袖的话语权被放大, 他们的批评被越来越多的网民接受, 网络媒介批评逐渐出现异口同声的局面, 内容也呈现同质化特征。

三、繁荣网络媒介批评的对策

当今社会日益成为一个媒介化社会, 媒介发展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通过媒介批评来监督媒介运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网络媒介批评正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现阶段的网络媒介批评存在诸多问题, 需要不断提高网民媒介素养, 同时建立媒介批评机制, 提高网络媒介批评的质量。

媒介素养的高低决定了人们对媒介行为、媒介产品等的评判能力的高下。由于网民的媒介素养总体偏低, 不能对媒介进行理性批评, 呈现出口水化、碎片化等特征。作为媒介批评主体的社会公众, 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 承担网络媒介批评的重大责任, 发表积极建设性批评意见, 这样才能对媒介进行有效监督, 推动媒介的良性发展。

对媒介生态的反思与批评需要建立在一个专业的媒介批评机制的基础上, 才能形成有效的媒介制衡效应。[4]一方面, 媒介自身要加强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避免发生违背行业规范的原则性失误, 保证自身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 加强传媒法制建设, 利用法律来惩治媒介失范问题, 规范媒介行为。

尽管网络媒介批评面临着理性缺失、流于表面、同质化严重等问题, 但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媒介批评之声从未停止, 包括对媒体行为失范、媒体从业者违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媒介批评。媒介批评的繁荣反映了社会有较高的宽容度, 社会公众应重视网络媒介批评, 并积极参与进来, 提高网络媒介批评的质量, 对媒介进行有效监督。

摘要:网络的出现为媒介批评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网络的自由性和开放性, 使多元意见得到表达, 网络成为媒介批评的新阵地。网络媒介批评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也面临诸多挑战, 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来规范网民的网络媒介批评行为, 使其批评具有社会价值。

关键词:网络媒介批评,新媒体,话语权

参考文献

[1]武丽魁.微博作为网络媒介批评新阵地的价值与局限性[J].新闻记者, 2012 (07) .

[2]人民网.2014年中国网民数量达6.32亿人[EB/OL].http://sh.people.com.cn/n/2014/0725/c176737-21772166.html.

[3]杨玉霞.微博平台上网络媒介批评利弊谈[J].青年记者, 2014 (01) .

[4]王宇静.新媒体环境中的网络媒介批评探析[J].东南传播, 2011 (07) .

[5]张涛甫.当前中国舆论场的宏观观察[J].当代传播, 2011 (02) .

[6]祝华新.网民成为压力集团是国家进步的象征[N].中国青年报, 2009-12-30.

[7]陈龙.媒介批评论[M].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5:154.

[8]卢迪.对网络媒介批评缺失的思考[J].新闻爱好者, 2012 (06) .

[9]闫幸, 常亚平.微博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 2011 (09) .

网络环境中文学批评的重组与构建 篇3

关键词:网络环境;文学批评;重组;构建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09.04.023

近十余年来,网络文学从起步发展到今天的繁荣。其发展挑战的不仅是文学创作更是文学批评。网络文学创作自然生发成长,而网络文学批评不但要面对自身的颠覆与重构,还要对不断涌现的全新的文学现象做出阐释与总结,发现其规律性。原有的文学批评准则、观念等已经被更新乃至消解,而新的批评体系尚未建立。

解构主义文学批评家希利斯·米勒指出了构建网络时代文学批评的必须性和紧迫性:“文学研究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它会继续存在,就像它一如既往的那样,作为理性盛宴上一个使人难堪,或者令人警醒的游荡的魂灵。文学是信息高速公路上的沟沟坎坎,因特网之神秘星系上的黑洞。虽然从来生不逢时,虽然永远不会独领风骚,但不管我们设立怎样新的研究系统布局,也不管我们栖居在一个怎样新的电信王国,文学一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坑坑洼洼、因特网之星系上的黑洞——作为幸存者,仍然急需我们去‘研究’,就是在这里,现在。”这也应该是我们看待网络环境中文学批评的态度。

一、网络环境中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发展现状

近十年来,中国网络文学创作从痞子蔡的走红,宁财神、李寻欢等少数人独领风骚,到现在的各类写手如星汉灿烂;从当年一两部作品的风行,到今天大量创作的繁荣;从当年主流文学与网络文学的分道扬镳,到今天的相遇融合;网络从文学写手娱乐交流场所,到今天成为传统出版市场的掘金之地,变化可谓迅猛异常。

被称为“中文网络文学鼻祖”的蔡智恒,1998年在互联网上发表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时,还只是台湾成功大学的一名在读研究生,也许连他自己都没想到,他的一部小说竟开启了一片文学新天地。1999年,女作家安妮宝贝以小说《告别薇安》成名网络,小说以独特的颓靡绮丽的文字红遍中国。成为当年国内风头最劲的网络文学作品。网络文学虽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了它不同凡响的生命力,但与当时势力强大的传统文学相比,显然太微不足道,时人都未预料到它今后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其实第一代网络写手里没人把网络写作当成一个事儿,都是把它当业余时间玩的东西”。当年第一代网络写手,如今万榕公司的老总路金波如是说。那时他的网名是“李寻欢”,而那个时候全国的网民也只有400万人。

但仅仅十年的时间,数不胜数的网络文学写手和网络文学作品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网络上并繁衍到传统出版行业当中。目前的网络文学,就像是一部高产出的印钞机,同时为中国传统出版业不断注入生存的新活力。网络文学作品的出版对传统的文学出版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网络写手的作品销量远远超过了传统作家。比如首发于网络,无名作者何马的第一部作品《藏地密码》销量就超过200万,成为2008年度最畅销的文学类书籍。文学写手明星化,这个只有网络时代才可能的产物,在网络文学发展将近十年的时候疯狂地运转起来。许多作家在特定阅读人群里都是明星,粉丝们踊跃出钱买书,而且,可以卖的远远不止书籍本身。面对与网络文学阅读高涨形成强烈反差的传统文学,作家叶兆言用一句“丧家之犬”,来形容当下传统作家的处境。

网络文学创作的发展必然带来网络文学批评的诞生。和网络文学创作的发展相类似,网络文学批评在发展之初基本未引起传统文学批评的注意。最早的网络文学评论的主体多为网络文学写手自身,比较引人注目并且影响较大的是易维、Banly(苯狸)、散宜生、元辰、李寻欢、王小山、少君等人。他们在属于自己的虚拟网络批评空间中渲泄着自己的激情,“自娱自乐”,但传统的文学批评主体——学界的“沉默”与“缺席”,使网络文学写手们的批评陷入了“自言自语”的尴尬之境。学院派专家学者加入到网络文学批评的阵营中是在2000年前后,网络文学写作已成气候之时。他们一面试图在传统媒介中给新兴的网络文学以适当的定位,一面加入到网络“灌水”批评的热潮当中,以精英与权威的一贯姿态来指点江山。但是当专家学者们发现网络文学批评并不遵循传统的秩序与规则时,他们的发言也被轻易地消解与遗忘于网络的茫茫大海之中。

当网络与文学结合,当娱乐、点击率、灌水、板砖,进入文学传播领域之时,文学所包含的精神、思想、情趣等无形之物,以及与当代的社会意识、思想观念之间的多方面联系,客观上期待文学批评以冷静、理性的眼光将文学的价值从单一的商业价值中剥离出来,将精神的意义从非理性的喧腾中拯救出来,将文学的独特性从文化的丰富性中凸显出来。网络已经给文学批评带来了什么变化?还会带来什么?为此,必须对网络环境中文学批评的表现、变化、趋向等进行理性思考和价值评判。

二、网络环境中文学批评主体的重组

网络环境中,文学批评的主体与以往大不相同。以往的文学批评主要分为大众传媒批评和学院派批评两大类。传统传媒文学批评的阵地是电视里的文化类节目;大众报刊上的文艺副刊、读书和书评版块、文学专栏、文学报道等等。传媒批评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构建了文学批评的空间,形成文学批评的新格局,并成为公众获知文学信息和文学价值评判的主要渠道。学院派文学批评主体是各高校、研究院所的专家学者,发表阵地是各类学术刊物,各种学报。这些关于文学批评和研究的文章,基本只供专家学者同行交流,与大众传媒系统基本处于隔绝状态。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传媒批评表面上看起来和学院批评互不牵涉,但是,他们能积极地调动学院的专家资源和理论资源,为传媒批评服务。传媒批评的创作主体也是游走于学院和媒体之间的专家学者、权威人士。所以,传统的文学批评中的传媒派和学院派基本上是一颗树上结出的两颗果子而已,这也是传统媒介的特性所决定的。

当文学批评在网络上被广大民众实践起来以前,谁也预见不到网络环境中文学批评会发展到今天的盛况:在google上搜索一下“各类文学批评网站”,最初结果就有393 000条之多,更不用说各类形式的文学批评了,因而网络环境中的文学批评被名之为“万众的狂欢”。以往批评的主体学院派和纸质媒体的精英们显然仍期望能和以往一样独领风骚,引领潮流。但是,他们失落地发现,他们的优越感和学院派得天独厚的地位在有如大江奔流的网络中已经被淹没,取而代之的是“全体有书写能力的人”。任何人都能通过敲击键

盘来向人们诠释文字的意义,任何人都有权利发表他们对文学诠释生活的见解。由此可见,网络文学批评真正成为大众文学批评,至少在机会均等方面创造了文学批评面前人人平等,这或许是网络文学批评火爆的根本原因。

网络媒介还为大众文学批评创立了全新的存在方式:“灌水”批评;“板砖”批评;在线匿名的特性和无编辑把关带来的自由和在线即时评论;俏皮、调侃、幽默的话语点评。网络文学批评者以这些特色啸聚网民,营造出旺盛的人气。而网民总是能根据他们的指点及时地看到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网络写作的兴旺和网络原创文学的发展。网络文学批评用泛文学的方式包容了文学与非文学的共在,彻底消解了一切涉及文学的特权意识,把文学批评完全拉回到生活的原生状态。于是,大众化意识、自由平等意识在文学批评这一始终属于社会精英及上层社会的领域生长起来。

2006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白烨在他的博客中发表了《80年后的现状与未来》一文,用学院派一以贯之的权威和专业的方式对“80年后作家”提出了建议和批评。随之,“80年后作家”韩寒发表《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逼》等文章与其论争。在韩寒与其众多支持者的网络攻势下,白烨很快宣布关闭博客,退出论争。“白韩论争”且不论其是非输赢,但是其结局的确标志着学院派作为批评主体在网络中的彻底退场。

可以看见:在网络虚拟空间里,自由和平等已经成为现实。文学作品的欣赏与批评的权力回到了大众的手中,就像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对许多问题进行评论一样,只要在网络上写字和在博客上写字的人都可以对文学进行批评。以往文学批评的权威、精英失去了力量,批评主体开始重组,“全体有书写能力的人”开始成为网络文学批评中的主体。

三、网络环境中文学批评标准的颠覆

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对于网络时代文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有过这样的预言:“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影响倒在其次),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即使不是全部)将不复存在。”如果把他所说的“文学的时代将不复存在”理解为网络文学相对于传统文学的颠覆,那么网络环境中文学批评的发展现状正契合他的预言。

在以往,文学批评的对象似乎从来就没有发生过问题,批评家们自有他们的选择。但是网络传播中却出现了这样的困惑,由于网络媒介信息量无限承载的特性决定了文学创作及作品的浩大繁多,文学批评的对象变得无法统一与确定。在网络中读到的作品从来源、作者到体裁、艺术形式都和传统媒介完全不同,因而,在传统的文学秩序被完全打破的情况下,选择文学批评的对象首先就成了问题。另外,从某种程度而言,网络传播的消费性、娱乐性和虚拟性导致人们的文化品位下降,使人热衷于对个人利益得失、享受优劣的计较和关切,淡化了对整体人类社会和个人生命意义的关怀,失去了文化的、历史的、生命的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道德沦丧、精神空虚和文化自绝的迹象。网络传播的这种特性对于网络文学批评文本的内容选择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传统文学批评一向是以经典、深刻、意义深远等作为批评文本的选择标准的,而网络的大众化、趣味至上的特性使经典边缘化,通俗中心化。以往的经典作家作品在网络当中很少得到关注,而背离经典,趋于趣味与通俗,甚至黄色下流的边缘作品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哪些人是好的作家,什么才是好作品,已经不由批评权成们说了算,网络世界自有一套评判体系。

网络传播的自由性也消解了文学批评的精英意识,改变了批评的基本方式。传统的文学批评因其教导性、启蒙性,从而形成了系统化、理论化、规范化的专业批评模式。网络文学批评的大众化,不仅改写了传统意义上的批评主体,而且批评由居高的位置下移,使创作和欣赏处在同样的地位上。“启蒙与教导”的意识没有了,既然人人得以参与,文学批评开始向原始的口头批评回归。纵情于表达自己,放任自我,旨在于吸引眼球,增加点击率,简短的直感式的“灌水”和“板砖”成了网络文学批评的常见形式。批评基本不需要长篇大论,要的是即时跟帖。传统的对已经发表的文章进行事后批评的形式已经落后,在线评论的特性使得批评形式活泼短小,一句话可以,三言两语也可以。有的甚至于不用评论作品如何,只是嘘寒问暖或肆意地笑谑也自成一派。特定的长度,充分口语化、生活化的形式,新颖独特或幽默有趣,甚或粗俗、“无意义”,就成了网络文学批评所能归纳出来的特征。

受“趣味中心主义”的影响,网络文学批评一方面避开传统、正统或权威认定的神圣、崇高的作品,依据自己的快感和兴趣选择非崇高、非神圣的,所谓“通俗”的,乃至“浅薄”的作品作为批评对象。另一方面在批评的角度、兴趣的中心,或是批评的方式上,也与传统的文学批评不同。网络文学批评大都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和生活经验乃至自己当下的感受和情绪而进行评判,而不理会各种思想的、政治的、历史的、逻辑的、美学的乃至真实的传统批评准则。网络文学批评的范围与传统批评相比较实在是大为扩展了,比如把批评的视角扩大到作家的婚姻生活、逸闻趣事,但以往严肃深刻以作品为中心的主题文学批评在网络当中却很少受人关注。

可以看到,在网络文学批评中,传统的批评标准仍然存在。但是由于传统批评的权威地位被消解,由于新旧不同的批评标准的共在造成自说自话,众声喧哗。我们突然发现网络文学批评在迫不及待地抛弃过去的时候,尚未构建起新的批评秩序。

四、网络环境中文学批评的自由与困境

文学源于人类对自由理想的渴望,自由则是互联网的精神表征。因而,“自由”成为文学与网络灵犀互通的桥梁,是艺术与电子媒介结缘的精神纽带。传统的文学批评可以名之为“戴着镣铐的舞蹈”。批评家们总是试图摆脱种种来自外界的干扰(政治的、权利的、法律的等等),以争取到德里达名之为“可以讲述一切”的权利,取得文学创作与批评的自由。传统媒介时代对于文字自由的这种要求,有时甚至以付出生命的代价才能够实现,而且至今并没有达到人们理想的境界,但这种要求在网络媒介时代却轻而易举地实现了。

由网络虚拟空间形成的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实时性和匿名性特征,使人们获得了“媒体自由和话语权的解放”。网络文学最核心的人文本性就在于它的自由性。网络解放了以往艺术创作中的某些不自由,为文学舒展自我提供了理想的精神空间。网络文学批评与人类社会已出现的各种文学批评形式相比,是最自由、最民主的批评。人们聚集在“赛博广场”的空间里,尽情地展现,喧哗,喊叫。日常生活中束缚人们的种种宗教的、政治的、道德的律条暂时可以放下,人们也不再有身份、地位、等级。自由写作已经不再是问题,任何人可以用任何方式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

绪和感受。在互联网的自由空间里发表文学评论不必考虑任何的压力,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真实思想的权利;没有权威,没有限制,也没有必须服从的规范;人们的欣赏与反感、喜欢与厌恶、称颂与谩骂等都可以不加修饰地直接表达出来。因而有网民这样表示:“网络成为另一个世界,纯粹精神的世界……在IT的掩护下,你多多少少可以说些你想说的话,而不用挖个坑埋起来……你也终于能够发言,有人能倾听你的话语,话语的世界终于给了每个人平等的机会,而这一次将不再靠金钱、权利、地位。”

以2006 2008年的轰动网络的众人齐评“赵丽华诗歌事件”为例:这被认为是网络时代参与者最多的一次文学事件,也是自1916年胡适、郭沫若新诗运动以来的最大的诗歌事件和文化事件。从2006年9月13日开始,一个叫“梨花教”的ID,在天涯社区的娱乐八卦论坛,发出一个题为“在教主赵丽华的英明领导下,‘梨花教’隆重成立”的主帖。帖子粘贴了赵丽华2002年之前的一些短诗作品,配上“鲁迅文学奖评委、国家一级女诗人”的标签到处转贴。有关回复不计其数,最终使得赵丽华红遍天涯,红上各大门户网站,并且进入寻常百姓家……不过三四天时间,就制造出了几十万人齐写“梨花体”,百万人齐评“梨花体”的壮观场面。人们以网络为主要基地,竞相表达自己的观点,掀起了阅读和评论的高潮,时间前后持续两年之久。在传统媒介中占据着权威位置的主流诗人,在网络媒介中却被如此多的大众怀疑,质问,讥讽,这本身就表现出传统文学批评中所未有过的自由、开放特质。

但是,“网络上的生存是一种没有重量的生存”这句话用来描述网络环境中文学批评在无约束的自由后面临的困境非常合适。惟其过于自由,文学批评变得没有承担。人们由传统的阵地来到这自由的国度中,显然有些眩晕,找不着北了。今天的网络文学批评当中,那些无名的,无约束的,无规范的,无技巧的,无责任的写作,以狂欢的方式浪潮般地涌向网络。网络在成为人人都可以进出的公共场所之后,网络文学批评也让传统的读者大开眼界,大吃一惊:有肆意诋毁、泄愤的,有寻求刺激的,有哗众取宠唯恐不够搞笑的,也有冷口冷面摆出酷状的……传统的系统化、规范化、理论化、专业化的文学批评在网络中鲜觅踪迹。批评的尺度与规范的缺失导致网络文学批评在某些时候沦为自说白话甚至是胡言乱语。从百万人齐评“梨花体”可以看到,许多批评完全属于肆意的笑谑,用语随心所欲且不时有粗俗表述,甚至出现无意义的攻讦,这显然背离了文学批评的原旨。

这时,我们对网络文学批评过度的自由产生了怀疑:因为没有任何规则和尺度的自由只能走向混乱和无序,文学批评如果丧失了对精神价值的关注和对美学趣味的追求,还能称之为批评吗?

五、网络环境中文学批评亟需新尺度

“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物中引起一种新的尺度”。麦克卢汉认为:一切传播媒介都在彻底地改造我们,它们对私人生活、政治、经济、美学、心理、道德、伦理和社会各方面影响是如此普遍深入,以至我们的一切都与之接触,受其影响,并且为其改变。从今天网络媒介对文学批评的影响上看,我们不得不佩服麦克卢汉的先见。

正是由于网络媒介权利的无限扩张和无限自由,使得人们在文学批评中刻意强调自身,以及追求在巨大的传播活动中的观赏性,因为只有不断满足网络传媒的意识形态利益,适应大众传媒的技术性要求,文学批评才会被纳入传媒制度的保护之下,并被赋之以“意义”。因此,传统的力图保持精神深度的文学创作和批评,在网络中并不受人认同。但是,极力附和庸常的网络文学批评显然背离了文学批评的原旨。

网络时代的文学批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批评的技术问题,显而易见,所有以上为网络文学批评提出的问题可都归结到网络媒介影响下的新的文学批评标准建立的问题。既有的文学批评准则已经显现出对网络文学的不适应,文学的秩序和关于文学的预设都被打破了。“什么是文学”,“如何开展文学批评”,这一问题在网络环境中又被重新突出。鉴于文学作为人类生存精神指标的特性,所以,构建新的网络媒介时代的文学观、批评尺度不仅仅是文学的问题,也是新的传媒时代中的一个大问题。

[参考文献]

[1]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会继续存在吗[J].国荣,译.文学评论,2001(1):131-139.

[2]本报记者.网络写作人人平等[N].新京报·书评周刊,2008-07-26(c01).

[3]本报记者.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文学话题研讨会[N].华商晨报·读书版,2008-10-29(c23).

[4]雅克德里达.文学行动[M].赵兴国,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4.

[5]谭德晶.网络文学批评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4:44.

[6]刘学红.网上江湖[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21

[7]南帆.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124.

[8]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9.

生态批评、城市环境与环境批评 篇4

1 概述

19 至 20 世纪期间,科学的迅速发展满足了人类的需求,却带来了生态灾难,这也让人类开始思考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西方生态文学在 19 世纪上半叶处于蓬勃时期, 年 Glotfel-ty 和 Fromm 编写了了 The Ecocriticism Reader。玛丽雪莱(MaryShelley)受当时生态文学思潮影响,创造了《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

《弗兰肯斯坦》讲述的是科学家维克多弗兰肯斯坦着迷并利用科学,从停尸房等地找到不同器官和组织,创造了一个人造人。人造人渴望感情,但因面目丑陋,被视为怪物。他因为外貌被弗嫌弃最终抛弃,提出的要一个女性配偶的要求也被拒绝。怪物疯狂复仇,杀死弗的未婚妻等数个亲人。弗打算毁掉自己的作品,追寻怪物到北极,受尽折磨后病逝,而怪物也死了。

玛丽描绘的是一个悲剧,人类试图利用科学技术发明统治自然,但反而被自己创作的技术怪物所束缚。她揭示了问题的根源: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的失衡。因为维克多违反自然法则造出怪物,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平衡,毁掉了人类社会当时的和谐,受尽折磨,最终走向精神疏离。

2 自然生态的失衡

2.1 违背自然法则而生的怪物

维克多受当时人类本位说影响,认为自然可统治也可控制。他对科技的狂热驱使他违背自然法则创造处人造人这个怪物。

自然界一切生物都来自母体。但是维克多打破自然法则,利用死尸,屠宰场的鲜肉甚至无辜的动物来创造一个新物种,对这些生物无尊敬可言。在他看来,所有物体的存在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

2.2 抛弃怪物

弗抛弃自己创造的怪物,违背自然规律。怪物象征着人类欺压自然,但是他却又能威胁和毁灭人类。怪物失去了对人类的信心,开始复仇。他将怨怒倾泻在弗的无辜朋友和家人身上。弗的哥哥,仆人,最好的朋友,和未婚妻伊丽莎白以及父亲都死了。弗发誓要猎杀毁掉怪物,一路追到北极。但由于身心备受煎熬,疾病袭来,他死在北极。

正如社会心理学家 Erich Fromm 说过,人类的悲剧在于“他们本是自然的一部分却试图超越自然”。所以维克多最终的结局是自我毁灭。也反映了玛丽关注自然,强烈谴责技术发展对自然造成的危害。

3 社会生态的失衡

3.1 弗兰肯斯坦因为沉迷科学与世界疏离

弗在狂热追求自然之迷时与世界疏离,忽略了家人和朋友,也对世俗戒律和禁忌嗤之以鼻。他将自己锁在实验室,从停尸房取材埋头实验,拒绝家人和社会的干预,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

他将自己的要求放在第一位,忽略与社会的联系。人本是社会的一部分,但是对科学的.狂热却让他与社会隔绝,失去了本来原有社会和谐关系。

3.2 与社会疏离带来的折磨

原有的和谐关系不复存在,弗失去了最亲爱的人。在制造新物种的过程中,弗每晚都精神高度紧张,长期做噩梦。违反社会禁忌的心理压力让他把伙伴当成罪犯一般抛弃。即便实验完成后,他的紧张依然持续了数月。

后来他逐渐恢复健康,却最终还是因为他与人造怪物之间的“父母子女关系”而彻底崩溃。作为怪物的创造者,他是父亲,但是怪物的诞生并不能像人类出生能继承血缘。他们之间缺乏必要的血缘关系去维护“父母子女关系”。他担当了创造者的角色,却意识不到父亲的角色。在怪物一系列复仇之后,他才开始思考自己行为的后果。他不为过往的发生承担责任,急切的想要忘记一切,但怪物的存在让他无法忘记。

4 社会生态的失衡

4.1 弗兰肯斯坦沉迷技术的孤独和痛苦

弗因为对自然的好奇和轻蔑,醉心于科技,却导致与社会疏离。他远离社会,失去了与别人的社会纽带,孤独,精神饱受折磨。人造人的诞生本就是维克多心灵生态失衡的产物。他利用科学理论实验创造生物,却每晚又经受着精神上的折磨。他抛弃人造人也是舒缓自己违背社会禁忌造成的心理压力。

怪物复仇的行为让他精神上的疏离更加严重。他看着亲爱的人一个个死去,只能怪自己。他害怕别人知道他创造了这个可怕的怪物,害怕人们认为他心理扭曲,因此他只能藏于心中,无法倾吐。

4.2 怪物加重了弗兰肯斯坦的精神疏离

维克多在隐藏真相时,每一分钟都十分后悔,“内心的折磨让我深思我这受了诅咒的双手带来的深深无声的痛苦”(Shelly 1994.:161)。在他的好朋友死后,他的情况愈加严重。他认为自己是杀死这些无辜的人的凶手。但他没有勇气讲出真相。他不停的重复“But I,the true murderer,felt the never-dying worm alive in my bosom,which allowed of no hope or consolation.”(Ibid.:159)他的内心充满了痛苦悲伤。他全面武装自己试图杀死怪物复仇。他的妻子遇害后他的疯狂达到了顶峰,将一切归结于怪物。但事实确是他内心的恶魔才是罪魁祸首。

5 结论

批评与自我批评 篇5

在很多事情上,错误的表达形式带来了些许不应有的误识。为了避免被第二块石头绊倒,改变工作方法,以此适应当前和以后不断变化的环境。以顾全大局的胸襟去辅撑公司战略的实施,积极不封闭的踏入传统文化的大门,思想汇报《批评与自我批评范文》。对于传统文化,我一直徘徊在门口,用一种审视和辩证的眼神看着这一扇门,破旧、无光泽、幽暗且不明朗,犹豫、怀疑不愿接近,给自己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我对此不敢兴趣或哪个东西太难。实际上,只要打开它,院内的风景美不胜收。一个人要想在思想的深度上有所造诣,必然要寻找到支点和根基,否则浮华背后只有空虚和成长的障碍。昨天看了范曾在cctv《我们》栏目上的访谈节目,感触尤深。感悟能力是中国文化就有的一种神力,但是需要升华和修炼,只有感知和领悟才能参透许多未知和提升已有的只砖片瓦。

作为一名职业培训师,具备良好的表达形式和演讲技术,远远不够。手里拿着刀,但是臂膀依然娇嫩,需要锤炼。不排斥所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因素。就像孩子偏食一样,好吃的多吃,不合自己口味的一口都难以下咽,就像要命一样。但自认为难吃的食物不一定是不具营养价值的,营养均衡才能保证身体的正常发育,强壮成长。

看别人不顺眼,说明自己的涵养不够。培训师是学员的标榜,师艺、师风、师威的基础应该是师德,表里如一,内外兼修,方能更上一层楼。包容、囊括、含蓄是不可缺少的元素,感激那些在成长路上帮过自己的人,更要感激善意的打压和路中间的石头,因为他们都鞭策了我的忍耐力和正确的判断意识,不屈从、不忘我、不焦躁、不炫耀、不盲从,用一颗理性的头颅去斟酌,反复的推敲,直至实现一个完整的木桶。人人都有长板,长到他人羡慕和嫉妒,人人都有短板,短的甚至没有,这不是一个完整的木桶,因为容纳的物质实在太少,如果常人从长板处看起,觉得了不得,但是绕到背后看,原有的期望值和现有的感受值不能形成良好的平衡比值,100-1=0就是此意吧!天平的平衡不是因为禁锢在某一种状态下,而是在不停的调整中,看似在动,实则重心不变。

批评与自我批评 篇6

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全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任务,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身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中的一员,只有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堪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才能为人师表,才能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当前,有些教师的行为严重损害了人民教师的形象,降低了教师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给教育事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花大力气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端正校风、教风、学风,重塑教师往日良好形象,正我师德,铸我师魂,是当前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是势在必行的一大举措。反思自己在近段时间内的表现,主要存在一下几个问题:

1、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

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和执行,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具有一种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危机感。不善于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没有培养自己从政治的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认识事物只停留在表面,未看本质,对事物的理解不深刻、不全面。

2、宗旨观念不够牢固。

我有时对待学生和自己的同事不能始终保持热情的态度,尤其当手头工作稍多,稍忙时,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以至自己为学生服务、为同事服务的公仆意识淡化,没切实做到为群众所想,为群众所急。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基层的预备党员,也干不了什么大事,没有深刻理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至于为群众服务意识的淡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质表明坚持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自己得失的衡量标准,而我却忽略了群众的想法,这是工作中缺乏耐心的根本原因。“一切为了群众”是要求我们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拿出百分之百的热情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位同事,做到树立党员一面旗的良好形象.3、业务知识不够钻研。

对待工作不够主动、积极,只满足于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在工作中遇到难题,不善于思考,动脑筋,常常等待领导的指示,说一步走一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不够重视,缺乏一种敬业精神,认为自己已有的一些业务知识可以适应目前的工作了,在工作中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会抱有可拖就拖的心态,对问题采取逃避的方法,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不是自己力求寻找对策,而是等待办法自己出现,虽然感到有潜在的压力和紧迫感,但缺乏自信心,三、改进措施:

1、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观念,增强公仆意识。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关于人民公仆的理论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重要的实践在于认清职责,立足本职,老老实实、本本分分为群众做实实在在的事情,真正把本职当作党赋予每个党员的任务和使命,按照党员的先进性要求来实践。

2、加强自我改造,提高综合素质。文化修养是人们为掌握和运用文化艺术及一般知识所进行的努力学习,以及所达到的一定素养或水平。我们要努力刻苦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使自己成为工作中的内行专家.目前对我而言,最大的问题是要加强业务学习,学习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增强做好工作的本领。只有狠下决心,提高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务实基础,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热爱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虚心好学,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向周围的同志请教。

3、剖析自己,虚心接受,更快进步。

我知进行自我批评,需要一些勇气和信心,但它是对自己高度负责的一种表现,剖析自己的过程是正确认识自己、深刻认识问题的过程,是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具体行动,也是对自己的实际考验。我也知道正确认识自己特别是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错误是很不容易的。我觉得我不能就滞留于现状,我要做到真正剖析自己,要为自己定好位。我不能把自己降低为普通老百姓,不能仅仅按老百姓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而必须牢牢把握“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这个定义。正确地对待群众提出的各种意见,从群众意见中看清自己平常没有察觉或没有引起重视的缺点和不足,虚心接受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我才能使自己更快地进步。

生态批评、城市环境与环境批评 篇7

关键词:小说《蝇王》,生态批评意识,生态失衡,社会思想根源

英国文学史有着悠久的荒岛文学传统, 从早期的《鲁滨逊飘流记》, 到《格列弗游记》, 再到19世纪的《珊瑚岛》, 荒岛这一文学载体, 成为英国作家表达自己社会、政治、哲学观点的文学手段。在格尔丁的小说《蝇王》中, 荒岛象征着人类文明的摇篮, 人类对荒岛的荒诞态度承载着格尔丁对人类文明的批判。

《蝇王》讲述的故事发生于未来的一次核战争中, 一群六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撤退途中因飞机失事被困在一座荒岛上, 起初尚能和睦相处, 但生存竞争中展示出的力量, 使人们控制欲膨胀, 人际关系逐渐异化, 人群耽于杀戮与征服, 导致在荒岛建立的文明最终遭遇灭顶之灾。《蝇王》是一部高度寓言化的小说, 作者格尔丁试图用一群孩子在陌生的海岛上着陆、生存、发展的经历揭示人类文明产生、发展和最终因为自身征服欲望而灭亡的文明循环范式。

以往对于《蝇王》的研究集中于从人性论、象征主义这两大主题入手:或者是用西方人性论的观点泛泛讨论人性本善恶, 或者是用象征主义文学手法来进行政治、社会、历史、宗教、心理、意象等符号解读。如果把这一作品放在二战之后, 人类对战争残酷性进行反思的创作背景下考察, 会发现《蝇王》集中体现了作家格尔丁的生态批评思想, 作家在小说中以寓言的形式展示了自然在人类中心主义语境下所受的压抑, 反思人类征服欲望对人性的扭曲和文明的异化。

生态批评是人类对自身文明体系全面反思的生态思潮在文学批评界的体现。生态批评研究文学文本中的生态哲思, 解读自然在文学文本中如何被表述或压抑, 探讨人类中心主义和人类征服欲望对于社会生态和人的精神生态的异化。[1]生态批评的核心是生态整体主义思想, 主要强调生态系统的联系观与整体观, 生态批评的三个方面, 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 关系密切, 互相联系, 互为因果。[2]自然生态的变化会引起人类关系的异化, 从而导致人类精神异化;而社会关系和精神的异化又最终反作用于自然生态。本文就是用生态批评这一方法论, 探讨《蝇王》中这三个相连的方面是如何被表达, 进而找出生态失衡的社会思想根源。

一、被打破的静谧———人类入侵

二战给人类, 以及人类所生存的地球, 带来了巨大灾难和创伤, 人类为了自己征服和控制的妄念, 不仅付出了无数的生命, 对自然资源和生存环境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 这使格尔丁对人类始终保持着悲观和警惕的态度。他的反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在小说文本中得到很好的诠释:没有人类存在的自在的自然总是景色美丽, 而人类的入侵只会打破自然本来的静谧和谐, 所谓的人类文明对自然而言只是陌生怪物, 意味着恐怖的威胁。

故事开始时读者看到的是一片静谧和谐的景象:美丽的海滩、无尽的棕榈树海岸和布满绿荫的森林, 大海“水清见底, 又因盛长热带的海藻和珊瑚而璀璨夺目”, “一群小小的、闪闪发光的鱼儿东游西窜、忽隐忽现”。[3]景色是如此的美好, 以至于连拉尔夫都禁不住地自言自语:“太棒了。”

这静谧和美丽很快由“有着凹凸花纹”的海螺所打破, 因为海螺代表着人类文明和人类的秩序。为了在这蛮荒的岛屿上召集人群, 建立人类秩序, 拉尔夫吹响了海螺。当海螺那“低沉有刺耳的声音在掌心中嗡嗡作响, 随后穿透杂乱无章的林海”时, “成群的鸟儿从树梢上惊起, 下层的林丛中则有什么动物在吱吱乱叫乱跑”。[4]这是一个精心安排的场景, 预示着人类的侵入必将打破海岛的自然美;人类文明和人类的秩序一旦强加于自然之上, 必将破坏原始的平衡和静谧。人类文明在动物眼里, 只是个陌生的、令人恐怖的怪物。

但拉尔夫似乎并没有意识到海螺声对动物的惊扰, 于是他又“深吸一口气”, 继续吹海螺, 而且“他越来越使劲, 声音碰巧升高了一个八度, 比刚才吹的一次更加刺耳”。[5]人类毫不顾及动物的惊恐, 坚持要在这蛮荒之地建立人类的秩序———以人类为中心的秩序, 并且乐此不疲, 就连旁边的猪仔子也“哇哇地高喊, 面带喜色, 眼镜闪闪发亮”, [6]仿佛他们已经在将至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 成为了自然的统治者, 洋洋自得。在人类坚持不懈地吹响人类文明中心的号角时, “鸟儿在惊叫, 小动物在急促地四散奔逃”。[7]面对人类文明的入侵, 由鸟儿等小动物代表的大自然败下阵来, 落荒而逃。

拉尔夫终于停住不吹了, “海螺沉默了, 就像一支闪烁的獠牙”, “岛的上空充满了鸟儿的惊叫声及各种回声”, [8]大自然似乎已经屈服于人类的淫威之下, 充满了对人类的恐惧和无奈, 无可抗争。但是在做完这一切后, 拉尔夫的“脸由于接不上气而灰暗无光”, [9]这似乎暗示着小说末尾悲剧的结束, 人类征服自然, 又在这个过程中为贪婪的欲念所束缚, 只能导致人类的灭亡悲剧。

作为最小的孩子之一, 亨利在填饱肚子和小伙伴们游戏玩腻之后, 在海滩上发现一个环礁湖。面对这些“小生物”, 亨利虽然年龄很小, 首先想到的却是对它们的“控制权”。人们把自然“他者”化, 只把自然当做满足自己控制欲望的对象, 自然对于人类只具有工具性意义。人类的控制欲望实际上否定了人类本身也是自然的组成部分, 否认了人类本身的自然本性。[10]

他划了一道道小水沟, 让潮水将其灌满, 尽量在里面塞满小生物。他全神贯注, 此刻的心情不是单纯的快乐, 他感到自己在行使着对许多活东西的控制权。亨利跟它们讲话, 催促它们这样那样, 对它们发号施令。海潮把他往岸的深处赶, 他的脚印所形成的一个个小坑截住了一些小生物, 这又使他产生了一种自己是主宰的错觉。[11]

因为对人类文明的悲观, 格尔丁对人类看待自然的态度提出激烈批评:小岛虽属荒蛮之地, 但慷慨地为人类提供了逃避核灾难的栖息之地, 伸手可及的野果和随处可见的野兽又为人类提供了果腹之物。因而人们很快就能按照自己所熟知的、核战爆发前人类社会的特征, 在岛上重新建立了人类文明。而面对这大自然慷慨的供给, 人类征服与控制的欲望露出了狰狞的獠牙。

二、征服欲望———社会关系异化

“由于人把自然界变成了统治的对象和原料, 人实际上就把自己贬成了统治的对象和原料, 从征服自然界转到了奴役社会, 自然界进行了报复, 使人们对本身产生了自我蔑视, 支配人以外的自然界和其他人, 是以否认人的自然本性为代价的”。[12]

血腥屠杀野猪的场景是贯穿故事始终的一条线, 每次都伴随着人们“杀野猪哟, 割喉咙哟”的叫嚣。杰克一开始甚至没有一刀插入活物的狠劲, 因为他受不了那鲜血喷涌而出的场面。但物移境迁, 孩子们愈来愈享受把矛刺入挣扎着的野猪, 看着鲜血喷溅而出的场面, 吹嘘着彼此在猎杀野猪时的果敢英勇。但“野兽被猎矛一戳再戳的时候, 这究竟能给文明人什么样的快乐?”[13]

在人们的眼中, 猎杀野猪已不再仅仅为了充饥, 满足口腹之欲;更重要的是, 他们从猎杀野猪的过程中, 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 享受到了作为征服者的极大快感。能够战胜一头活生生的野猪, 用自己的智慧、体魄和心力把代表着自然力量的野猪征服, “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它身上, 结果它的性命”, [14]并把它血淋淋地拖回来, 居高临下地把肉分发给同伴们, 供大家食用, 杰克感到一种强烈的满足感, “就像享受了那香味常驻的醇酒”。[15]

因而当猪崽子等小伙伴责备他们在有船只经过的时候却没有坚守职责, 没有点火生烟以寻求救助, 杰克非但没有认错, 反而不客气地“啪地掴了一下猪仔子的脑袋瓜”, [16]一下子把大家用来生火的, 猪仔子的眼镜都打飞脱出去, 砸在岩石上。即使面对首领拉尔夫, 杰克也是“手里拿着血淋淋的刀子”与他“直面相对”。刹那间, 西蒙感到“在这上顶上、在自己的周围, 有一种可怕地激情正被鼓动着”。[17]

针对该优先保持火堆以寻求救助, 还是优先打野猪的问题而发生的直接冲突, 孩子们逐渐地分为两派, 杰克所领导的猎手们越来越疏远于拉尔夫等同伴。人们登岛之初同舟共济, 相濡以沫的伙伴关系已经疏离, 人与人之间关系已经异化。

“……由于否认人的自然特性, 不仅熟练地支配自然的目的, 而且人自己生活的目的也变得迷惑和看不清了。当人去掉它本身作为自然的意识时, 人在生活中所维持的一切目的、社会进步、一切物质和精神力量的提高, 以及意识本身, 都成为没有意义的了”。[18]

猎杀野猪使杰克意识到了自身的力量, 感受到自己在人群中的重要性, 觉得自己应该有更高的地位, 他对头领拉尔夫的权威已经不大认可。海螺在孩子们中象征着文明和秩序, 杰克对拿着海螺正在发言的猪仔子的攻击, 意味着权威的没落, 规则在杰克的字典里成为空谈。

“让规则见鬼去吧!我们是强有力的———我们会打猎!要是有野兽, 我们就把它打倒!我们就把它打倒!我们要包围上去揍它, 揍了再揍———!”[19]

维持人群社会结构和正常秩序的精神力量被弃之若敝屣, 人们只倾心于能展示力量的猎杀野猪和模仿狩猎的游戏, 暴力倾向愈来愈强烈。人们逐渐模糊了人与兽的界限, 分不清是真打猎还是假游戏。征服自然过程中获得的蛮力和征服快感让人们疯狂, 人们只感到“加以伤害的欲望主宰了一切”。[20]一次玩打猎游戏时, 难以遏制的暴力冲动使大家开始攻击装扮野猪的罗伯特, 杰克揪住了他的头发, 挥舞着刀子, 拉尔夫也用长矛猛戳罗伯特, 大喊“宰了他, 宰了他”, 这像极了人们平时打猎时叫嚣的“杀野猪哟, 割喉咙哟”, 以至于罗伯特不得不真的像野兽一样大声嚎叫着求饶。大自然开始对人类的征服欲望进行了报复, 开始让人类本身品尝自己征服欲望的苦果, 人类开始蔑视人类本身,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了征服与被征服, 控制与被控制。

三、兽从何而来———人类精神异化

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是生态批评的核心, 也就是生态整体的持续和谐, 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 以及人类精神的和谐三个方面。这三者互相联系, 互为因果;自然生态的改变会使人际关系和人类精神异化, 而后者的巨变也会影响自然生态。

以杰克为代表的人类以征服者的态度对待自然, 在征服自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力量和获得的成就, 又强化了他们的征服欲望, 使其又产生征服和控制同伴, 也即控制人类的妄念。征服自然与控制人类的成就感互相强化, 使他们所建立的小岛文明社会关系异化, 社会生态失衡。而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失衡又必然导致人类精神层面的异化, 导致文明最终的崩溃。

躲避核灾难的孩子们在刚来到海岛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乖戾。他们只觉得“这个岛好极了, 有吃有喝的, 还有各种山岩和蓝蓝的野花”, [21]做着打算, 准备生火以寻求过往船只的救助。在找木柴时, 孩子们都通力合作, 互相帮忙, 共同分担重物。他们携手工作时的欢叫声与“斜射到高山上的阳光, 再次散发出一种魅力, 散发出一种亲密无间、大胆冒险和令人满足的光辉, 一种奇妙而无形的光辉”。[22]人与人互相扶携, 在美丽的大自然背景下, 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人与人和谐相处是他们心灵和谐的根本。

小岛生存中赤裸裸的血腥斗争不断地煽动着人的欲念, 征服自然不再能满足人的贪婪, 人们企图征服的范围还“包括了对从属于现实周围世界的人类的控制, 即控制他自身和他的伙伴”。[23]自我的极度膨胀使杰克开始不断地挑战拉尔夫的首领地位, 否认海螺的权威性精神力量。征服与控制欲如猛兽脱缰, 人群内部不和谐的争吵打斗逐渐演绎为互相的攻击和杀戮。

人与人之间异化的关系使人的心理经历着剧烈的嬗变, 杰克在脸上涂的花脸就是精神异化的表现。花脸涂在人脸上像一张面具, 使杰克拥有了神奇的、魔鬼般的力量, 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杰克惊愕地看到, 里面不再是他本人, 而是一个可怕的陌生人。他把水一泼, 跳将起来, 兴奋地狂笑着。在池塘边上, 他那强壮的身体顶着一个假面具, 既使大家注目, 又使大家畏惧。他开始跳起舞来, 他那笑声变成了一种嗜血的狼嚎。他朝比尔跳过去, 假面具成了一个独立的形象, 杰克在后面躲着, 摆脱了羞耻感和自我意识。”[24]

涂花脸后的杰克越来越失去理智, 越来越血腥, 彻底沦为为控制与征服欲望的俘虏。在一次打猎游戏中, 他率领众人棒杀西蒙。而猪仔子一直追随首领拉尔夫, 是他篡夺权力一个绊脚石, 于是他领导野蛮人把手里那把本来用于猎杀野猪的长矛, 像猎杀野猪一样, 撬动巨石, 砸死了自己的伙伴猪仔子, 使他“脑壳迸裂, 脑浆流出, 头部变成了红色。猪仔子的手臂和腿部微微抽搐, 就像刚被宰杀的猪的腿一样”。[25]

《自然的控制》指出:“征服自然的观念使人产生了控制自然和控制人的企图, 这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都被当做满足人的永不知足的欲望的材料来理解和占用时, 奢望征服自然的人类自己也被人性中的精神本性所奴役, 这必然导致两种相联系的灾难:支撑生命的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和不断扩大的人类暴力冲突, ……两种其中任何一种, 都会导致所有生命的毁灭或剧烈变异。”[26]

代表文明秩序的最后象征物的拉尔夫, 成为他们通向控制欲巅峰的最大障碍, 整个小岛上的人都躁动着, 追杀拉尔夫。异化的人性驱使着人类的欲望、杀戮, 血腥蒙上了人类的眼镜, 疯狂只不过是欲望途中车轴碾过的痕迹, 已入心魔的人们已不为理性支配, 失去了判断力。为了逼出拉尔夫, 他们开始放火焚烧自己赖以生存的小岛, 即便这样做可能会彻底毁灭家园。

在前一轮的文明体系因为核大战而毁灭后, 人们仍然不惜以牺牲全体人类的生命, 不惜彻底毁坏重新在小岛上建立的生存体系为代价, 来为自身的欲望殉葬。异化的人性带来了新一轮文明的又一次灭亡。

生态批评的三个方面———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相互联系, 互为因果。《蝇王》集中体现了作家格尔丁的生态批评思想, 是对人类文明的批评和反思。作家用细腻的笔触倾诉了大自然在人类的淫威下受到的压抑, 自然在人类的语境下被他者化, 人类只把野猪作为征服对象大加挞伐。但自然很快做出报复, 人类征服自然时表现出巨大的蛮力, 使其控制自然的野心迅速地膨胀为征服人类的僭妄,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化, 人群内部开始出现不断争吵和杀戮。征服人的成就感与征服自然的成就感相互强化, 人性最终为控制欲念所俘虏, 人类精神异化。为最终达到控制拉尔夫, 控制人类的目的, 野蛮人不惜以焚烧整个小岛为代价, 为一己妄念埋葬新的文明。前一个文明因核战而遭遇灭顶之灾, 新的文明因为人类同样的控制欲念又一次结束。格尔丁用寓言的方式揭示了人类文明的循环范式。

参考文献

[1]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11.

[2]鲁枢元.生态文艺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146-147.

[3][4][5][6][7][8][9][11][14][15][16][17][19][20][21][22][24][25]威廉.戈尔丁著.龚志成译.蝇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7, 13, 13, 13, 13, 14, 14, 68, 78, 78, 80, 80, 105, 78, 35, 41, 70, 217.

[10][12][18]霍克海默.阿尔多诺著.洪佩郁等译.启蒙辩证法[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3:35, 49, 222.

[13]Coates, Peter.Nature:Western Attitudes since An-cient Times[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38.

[23]Husserl, Edmund著.David Carr译.The Crisis ofEuropean Science and Transcendental Phenomenology[M].Evanston: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70:271.

生态批评、城市环境与环境批评 篇8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钟华发表在《文艺研究》2007年第11期上的一篇书评竟然让被批评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季广茂在博客上对钟华“大爆粗口”。笔者登陆季教授的博客时,那些不堪入目的文字已经被删除,季教授本人也已经向学界表达了歉意(其中并不包括钟华)。究竟是什么样的学术批评让这位研究文艺学的地地道道的文化人竟然做出这种斯文扫地、贻笑大方的举动呢?

笔者抱着好奇心特意从期刊网上下载了钟教授的书评文章。说实话,笔者没有拜读过季教授的大作,而且笔者的专业和两位教授的也相隔十万八千里。根据季教授的标准,在下实在是没有能力和资质对季教授的大作和钟教授的批评发表任何专业意见。但是,笔者自恃也接受过学术训练,也撰写和发表过书评,所以也斗胆来凑凑热闹,发表一孔之见。

钟教授的书评乍一看是很规范的学术批评,条分缕析,有理有据。但是仔细拜读后才愕然发现,对于学术界来说这竟是一篇和季教授在网络上大爆粗口同样惊世骇俗的“非典型”的学术批评。钟教授的书评洋洋洒洒一万多字,对季教授“呕心沥血”的成果竟然没有一个字的肯定,甚至连一点廉价的客套话都没有。钟教授首先批评季教授的研究范式不知所云,然后历数了作品内容的“七大罪状”,最后干脆脱离文本直接质疑季教授的学术能力和品质,甚至直言季教授的作品根本达不到出版的资格。这哪里是一篇书评?简直就是一篇宣布季教授作品“死刑”的判决书!对一个自称视学术为生命、甚至为捍卫“学问”不惜辱没斯文的学者来说,确实没有什么比这样的“学术批评”更加令人难以忍受了。在学者们养尊处优,学术批评已经慢慢蜕变为“学术表扬”的当代中国学术界,钟教授这样丝毫不留情面,全盘否定式的批评当然会引起轩然大波,以至于季教授大发“诛心之论”——这根本不是学术批评,而是“有策划”地向他“泼粪”。

学术批评本来属于正常的学术交流,是学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没有学术批评,特别是高质量的学术批评,学术界就容易自满,就会固步自封。所以在学术发展史上,学术批评,尤其是高质量的论战往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以笔者较为熟悉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来说,贯穿学科发展史的就是三场大的论战(理想主义Vs现实主义、行为主义VS传统主义、新现实主义vs新自由主义),直至今天主流理论和非主流理论还在不断较劲。在这个过程中,虽然论敌之间有时候也会有尖刻的语言,但是很少对对方的作品全盘否定或者质疑对方的学术能力和品质,更不会发生因为遭到批评就肆意辱骂对方的事情。在笔者看来,学术批评的良性发展有三个很重要的前提:第一,对批评的对象有客观公正的评价,敢于肯定批评对象的学术贡献。如果只是一味地吹捧,那就丧失了学术批评的本义。如果完全否定,一棍子打死,认为没有任何学术价值,那根本也就不需要学者耗费时间和精力为“学术垃圾”撰写什么书评了。以国内知识界耳熟能详的“文明冲突论”为例,自1992年“文明冲突论”问世以来就不断遭遇到学术界的激烈批评。曾经有出版社将国内学者的批评结集出版,学者们的批评可谓五花八门,但是没有人否认亨廷顿的这个研究范式是一项重要的学术贡献。第二,学术批评需要互动,允许被批评者进行辩解,允许被批评者进行反批评,否则学术批评就可能沦为学术霸权的话语工具。1986年基欧汉(R0bert keohane)主编了《新现实主义及其批评者》(NeroM-ism and its Critics)的论文集,邀请持不同观点的学者进行辩论。尽管基欧汉本人就是新现实主义的批评者,但还是在书的最后为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华尔兹留下了辩解和回应的空间。这次大辩论也就成为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史上重要的一页。第三,学术批评是有边界的,应该就文本论文本,不宜对被批评者的学术操守随意发表意见,更不宜就此评判被批评者的人格。否则会降低学术批评的学术性,招致不必要的麻烦。同样以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为例,批评者可以质疑他的观点和论据,但是显然不可以据此质疑甚至否定他的学术能力和品质。学术质量的优劣和学者人格的高下不宜混为一谈。钟教授的书评既违反了国内学界“学术表扬”的潜规则,也不符合学术批评良性发展的要求,实在是一篇“非典型”的学术批评。当然,发表钟教授文章的《文艺研究》编辑部对于这场风波也难辞其咎。在笔者看来,发表钟教授这种“非典型”的书评理应慎重,至少可以在发表之前将文章与被批评者见面,甚至可以考虑邀请季教授撰写反批评的文章,与钟教授的批评文章同时发表。这样不但可能避免一场不必要的风波,或许还能推进相关问题研究的进步,从而达到学术批评的真正目的。

虽然季教授已经偃旗息鼓,但是学术批评演变为公共事件还是给季教授本人乃至整个学术界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网民们大多对季教授嗤之以鼻,学界中人则多痛心疾首,直陈这场风波暴露了中国学者的病灶——“一捧就笑,一骂就跳”。这个评价实在是入木三分!笔者关注这一风波多时,也搜集了相关的资料,包括舆论对季教授的批评,特别登陆了季教授的博客,以求兼听则明。笔者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是:非典型的学术批评暴露的是国内学界典型的学术生态。这一学术生态的“灾难”之处主要是学术等级制下的话语霸权和学界同行评价体制的缺失。

细读季教授与媒体的对话可以发现,真正让季教授耿耿于怀的还不是钟教授的文章本身,而是公开发表这篇文章的《文艺研究》。“我国的国家级文艺杂志只有两家,一个是《文学评论》,一个是《文艺研究》。在《文艺研究》这么重要的一个杂志上发表这种完全无中生有,恶意中伤的文章,对于一个把学术研究作为惟一的生存依据的学者来说伤害太深”(季广茂答《新京报》记者,2008年2月28日)。“他对自己骂人的解释始终只有一个,即:钟华在国家一级学术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恶意书评,玷污了他的学问,给他的杀伤力巨大。同时,他认为钟华不具有资质”(《京华时报》2008年3月3日)。由此看来,钟教授书评的力量还是其次的,真正具有杀伤力的是《文艺研究》,后者才是季教授真正无法言说的梦魇。如果钟教授只是在一个一般的刊物上发表批评季教授的文章,即使文字再苛刻,功成名就的季教授很可能对此付诸一笑,甚至可能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个人写了这么一篇文章。但是《文艺研究》就不一样了,它是仅有的两家国家级的刊物之一,高高

占据着学术金字塔的顶端。学者以在这类刊物上发表论文为荣耀,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学术水准和作品的学术价值,而遭到这类刊物的抨击(尽管通常不代表刊物的立场)则无疑是灾难性的。这类“国家级刊物”或“核心刊物”无形中就具有了把人捧上天或致人于死地的魔力。笔者检索了“中国期刊网”,1994年以来季教授还从来没有在《文艺研究》上发表过论文,一个“无名小卒”(尽管也是教授)否定自己学术成果的文章却堂而皇之进了这么神圣的学术殿堂,无怪乎季教授会忍无可忍。更要命的是,钟教授的文章一旦登上了“大雅之堂”就获得了巨大的话语权威乃至霸权,“同行们对某位学者学术水平的判断,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阅读有关其著作的书评。而且一般人都会相信,在《文艺研究》这样的国家级杂志上,由一位教授撰写的书评,一定是‘免检产品’,质量、成色绝对没有问题,不会质疑”(季广茂答《京华时报》记者,2008年3月3日)。由此看来,季教授面对这一套等级制的话语体系也是有苦说不出,他不敢得罪发表文章的《文艺研究》,才会选择极端的方式把自己的全部不满都发泄到钟教授的身上。在季教授如今的“洁版博客”上,除了他零零散散的反驳文字(其实完全可以写一篇反批评投稿到《文艺研究》),更多的是对钟教授的批判与奚落。比如嘲笑钟教授作品少(钟教授只有一本专著,而季教授著、编、译共计16本),钟教授的作品错漏百出等,并且一再声明钟教授不具有评判其作品的资质,很明显对钟教授是不屑一顾的。无奈,这位“不人流”的钟教授却占据了学术的制高点,掌握了话语的霸权,迫使季教授只能用“非传统方式”回应钟教授的“非典型批评”。其实,受到学术等级制压制和凌辱的季教授很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在“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打压和凌辱学校没自己好,名气没自己大,级别没自己高,成果没自己多的钟教授。如此下来,我们的学术生态只能是恶性循环!

与学术等级制下的话语霸权密切联系的是同行评价体制的缺失。对季教授而言,最大的灾难还不是一个“无名小卒”在国家级刊物上令自己颜面尽失,而在于这篇批评文章可怕的后续效应:“这篇书评发表后,我发现我的世界立刻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世界,完全不同了。在单位的时候,平时无话不谈的很要好的朋友却要刻意避开这个话题,这本来是很严重的话题,但谁都不谈,我觉得他们看我的眼神也变了。”“还有一位师长,70多岁了,平时对我呵护有加。他看了书评后,就相信了那人贬低我的那些话,立刻就给我打电话,让我书面道歉认错。这篇书评杀伤力如此之大,这是我想象不到的。”(季广茂答《北京青年报》,2008年2月28日)更可怕的是,“这种伤害可能导致的结果是:同行可以蔑视你,学生可以瞧不起你,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你的著作,没有杂志社愿意发表你的文章,没有学术会议向你发出邀请,你无法申请任何课题,一句话,等于被学术界放逐了,一切都前功尽弃。这是一种高明的谋杀,满纸都是我的鲜血”(季广茂答《北京法制晚报》,2008年2月28日)。

显然,钟教授发表在《文艺研究》上的这篇“非典型批评”给季教授带来的影响远远超出普通看官的想象。它不仅涉及学术批评和学者的名誉,而且直接关涉一个学者的学术生命!一篇书评居然可以起到生杀予夺的决定性作用,实在让人不寒而栗!为什么一篇书评具有这么大的能量?即使《文艺研究》在这个学术领域拥有不言而喻的权威性,但是从本质上讲这篇书评只是代表钟教授个人的学术观点而已,并非学术界的公断,甚至也不是《文艺研究》的立场。熊培云先生说季教授太脆弱,但笔者以为学术界更脆弱。在这场引人注目的学术争端激化为社会热点的过程中,不少内行人却也像外行人一样看热闹,然后发表一些只会激化矛盾的道德说辞。很少有学者愿意从专业的角度就事论事进行评判,还季教授一个“公道”。关键时刻,同行评价机制却失语了!季教授曾十分委屈地说:“学界内部隔行如隔山,不同学者研究领域不一样,差别很大,一般人都是通过阅读书评来评价学者的学术水平。”(季广茂答《北京青年报》,2008年2月28日)但是问题在于:难道就没有其他专家认真阅读过季教授的作品吗?季教授的作品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资助项目”,在结项时难道不需要专家评审么?季教授的作品列入了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出版计划,出版前难道不需要提供专家审读意见吗?有这么多专家为季教授的作品把关,而且肯定提供了较好的评价(否则也不可能通过验收甚至出版),为什么他们不为季教授讲几句“公道话”呢?难道一篇书评就使他们彻底颠覆了自己原来的专业判断了吗?季教授本人又为什么不提供这些专家的评审意见以正视听呢?我们的同行评价机制在哪里?我们的学术共同体又在哪里?在我们这个“不问是非,先看态度”还十分流行的国度里,季教授剑走偏锋,采取如此与自己身份严重背离的“自杀式自救”必定得不偿失。

教师批评与自我批评 篇9

这一学期的工作,有太多的感慨,可以说苦中有甜,苦的是每天工作的繁忙和辛苦,甜的是经过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自己成长了很多,一直以来班级的数学成绩在不断地提高。在学校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我通过不断学习,思想认识有了新提高,增强了努力搞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但是离领导和同志们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下面我本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原则,对照自己的实际,挖掘思想,剖析不足。

一、值得肯定的地方:

1、工作态度谦虚。在工作方面经验不足,加上业务知识欠缺,每次遇到自己不懂的地方能够做到谦虚请教老教师进行学习。

2、责任心强。在班级工作中,不分大小事我都会积极参与。所以,在班级的很多事情上我积极主动的去做。

3、工作努力。在平时的备课上课等都能严格要求自己,认真专研教材、教参,仔细备课,争取教学质量高效。

4、关心学生全面发展。工作中,我不仅努力提高班级数学成绩,在闲暇之余,我还经常会跟班里其他任课教师谈谈我们班级学生学习情况。在与家长沟通方面,除了谈论学生数学成绩以外还能经常谈论一下各方面的学习情况。

一、存在问题

1、学习知识钻研业务精神还不够。

未能够做到把课余的时间多用于学习理论知识。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不足,对东西一知半解。有时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和标准,满足于能应付过得去、差不多。具体工作不够扎实,存在急于求进的情况,接到工作首先想到的是尽快完成,而不是做到做好。对事实情况未作详细了解之前便枉下结论导致事与愿违使事情未收到预期结果。做事虽有计划,但很难按计划实施,经常给人虎头蛇尾的感觉。

2、工作艺术性不够。

做事不太成熟,主要表现在工作方法简单,只安于表面,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缺少灵活性和艺术性,对问题深层次思考不够,对工作方法的完善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动力认识不深刻。粗心大意,在平时的工作忽略小节,而小节往往导致事故的发生,小节是事故的到火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认真从小节入手,以仔细的态度对每一件事。

3、事业心、开拓进取精神不足。

缺乏迎难而上开创新局面的干劲和勇气,工作作风上有时紧时松,工作标准上有时不够严格。由于经验还不足,工作的水平还不高。个人创新不够。所以导致工作效体现的不明显.二、今后努力方向及整改措施

1.加强学习

虽然在工作岗位上也已有四年之久,但面对全区新课堂教学改革,我深知自己在教学及管理学生方面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对高效课堂模式的研究还很肤浅,因此在教学中,我深知坚持不懈的学习是必要的。在实践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性。学习时虽然很苦,但掌握知识后心中也会有一种无比的快乐。如果教学工作干不好,不是自己可干可不干的问题,是必须干好的问题。因为你占着位置,别人想干也不能干,你如果不干,影响的不是你的事,而是整个教育的事业。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学习,圆满地去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任务。

2、转变作风

通过学习,我充分认识了转变作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十一世纪,在教育事业飞速发展,全民素质整体提高,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任务中,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必须热爱教育事业和本职工作,热爱学校,热爱学生,注意为人师表,廉洁从表,模范地遵守社会公德,时时处处以一个人民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身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中的一员,只有转变作风,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堪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才能为人师表,才能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3、加强管理

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强化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关键是需要落实“怎么办”。再好的药方开出来,没人替病人抓药,熬药,喂药。仍然不能治好病人的病。在实践中,还要能辨别是与非。从而得出“怎么办”的正确方法论。

比如在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在备课、上课、教学反思、作业辅导等教学环节上都要重创新、讲实效。在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同时,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使教学常规规范化、制度化。要注重做好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工作、考查等几个基本环节。学校的每月常规,使老师们在备课,上课等方面的工作得到了规范和提效,也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从而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

4、提高质量

在提升教学质量上,要学会每天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把每个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来对待。在平时我乐于做学生的伙伴,在平等中感受升华,在成长中享受收获。在有限的四十分内,我充分做到让一让,把教室变成学生学习的学堂,老师只是管理者、组织者、策划者、帮助者、引导者,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老师的主导地位,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全面提高工作水平,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所以我认真做好自己手上的每一项工作,使自己真正成为创新型、学习型、高效型教师。

上一篇:顽强的胡杨树作文下一篇:中秋小学生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