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员基础信息登记管理制度

2024-09-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保安员基础信息登记管理制度(通用10篇)

保安员基础信息登记管理制度 篇1

保安员基础信息登记管理制度

目的:

为保证保安队伍的纯净,避免思想不纯净、有犯罪前科或意图不轨者混入保安队伍,从而从根本上保障企业及社会安定,保安员在聘用过程中的基础信息采集,登记及身份确认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特制定此制度。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保安队所有成员,也是人力资源部聘用保安员必须遵循的硬性标准。

内容:

第一条:公司人力资源部在招聘保安时对应聘保安员的政治背景必须进行详细审核。并对应聘者姓名,籍贯,社会关系等个人详细资料进行登记,在应聘者岗前培训期间三日内将信息反馈至当地派出所人口管理办公室进行登记备案。

第二条:企业根据派出所提供的应聘者相关政治信息决定是否对应聘者予以正式聘用。对基础信息不全,或有犯罪前科甚至伪造身份者一律不予聘用,并视情节交送公安机关处理。

第三条:保安员基础信息采集、登记管理尤为重要,所有保安员信息人力资源部都必须进行详细登记备案,并保证信息的真实,可靠。保安员如个人基础信息发生变更,应及时上报人力资源部更新并将更新后的信息送交当地派出所备案,不得谎报或瞒报。

保安员基础信息登记管理制度 篇2

不动产登记即经权利人或利益关系人申请, 由国家专职部门将有关不动产物权即其变动事项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的事实, 对廉政安检、房产税征收、资源整合规划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相关信息数据整合及管理基础平台建设是不动产统一登记全面落实的基本条件, 对其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整合分析

不动产登记中所涉及的土地、房屋等基本上都是通过相应的部门完成登记, 在数据等级标准, 业务办理流程等方面受各自管理体系独立性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 所以要建设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 必须对数据、业务流程、信息系统等进行有效的整合[1]。现阶段以土地为核心的不动产登记体系要求, 在登记的过程中必须以相应的土地所有权登记作为各类使用权登记的基础, 而土地使用权由是土地附着物登记的基础, 在登记的过程中保证登记信息的前后吻合, 是保证登记信息准确性和有效性的基本前提, 现阶段我国基本实现全国城镇国有土使用权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登记发证, 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使用权的登记发证也陆续开展, 另外在部分省份开始进行宗地统一代码编制和动态监管不动产登记信息, 换言之地籍测量现阶段已经实现全国范围的基本覆盖, 在此过程中技术标准的提升和统一, 使地籍数据在全面性、准确性等方面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可见现阶段不动产登记数据信息整合方面的开展应充分发挥地籍信息数据的优势, 以其为基础, 利用宗地统一编码在松耦合集扩展的作用下使地籍以外不动产登记数据也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这在不动产信息数据整合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而且可操作性也可以得到保证, 在信息数据整合的过程中并不是完全否认前提登记的数据和工作的成果, 而是在尊重历史、充分继承的基础上, 针对初始、变更调查的房屋。土地等不动产统一以现有要求、方法进行登记, 利用宗地统一编码使不同种类信息数据之间建立密切的关系, 使其在职能方面首先实现整合, 并结合工作总体的实际安排, 在规定的时间段内进行集中的统一调查, 将调查结果以空间位置关系、统一的整合标准等进行进一步的整合优化, 使不同产登记信息数据之间存在的矛盾得到有效的消除, 在此作用下, 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有效性等都可以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图1为我国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整合的基本思路图[2]。在统一集中调查的过程中地质队的工作性质、内容和专业性决定其具有较大的责任, 是推动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整合的重要力量, 所以其应结合不动产登记信息整合的实际需要和基本思路, 进行自我完善和提升, 保证收集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不动产登记管理基础平台建设

不动产登记管理基础平台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国家、省、市、县不同行政级别政府不动产登记信息的实时共享、互通使用、优化服务, 这要求市县级政府在构建不动产登记管理基础平台的过程中将地籍管理数据库、信息系统等作为基础, 通过有效的信息数据整合, 构建不动产登记发证信息管理系统, 市县级信息管理系统应以实际登记业务作为建设重点, 有效的保证不动产登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而国家、省、市级政府在建设不动产登记管理基础平台的过程中应将土地登记信息动态监管查询系统建设作为重点, 尽可能加大信息接口和范围, 使区域大量的不动产登记信息得到有效的整合, 进而实现统一的监督管理和调节, 保证不动产信息登记工作作用的充分发挥。

2.1 不动产登记管理基础平台总体框架

不动产登记管理基础平台的性能决定其应涵盖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源、数据提取、传输、交换、应用等内容和功能, 而且各功能之间应具有满足操作要求的关系, 国家、省、市、县结合其在不动产登记工作中的行政职能, 建设相关的不动产登记管理平台结构, 例如县级政府部门其负责不动产登记业务的开展, 所以其应积极构建针对辖区不动产登记的信息数据库和管理系统, 进行相关的管理应用;而省、市级管理部门应建立涵盖省市不同产登记信息整体的数据库即动态监管查询系统, 进行相关的管理;而国家不仅要建立涵盖全国范围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和全国性的信息动态监管查询系统, 而且要积极落实其对内、对外的相关应用, 充分发挥不动产登记管理基础平台的作用。

2.2 不动产登记发证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

实际登记业务操作以地籍、房产等不动产为对象, 所以其要符合不动产登记信息的特点, 将图形管理、信息登记、不动产交易、不动产统计分析、不动产预警预报等功能有机结合, 使不动产登记信息和各项业务之间形成密切的关系, 所以不动产登记发证信息管理系统是不动产登记管理基础平台的重要构成, 其自身需要硬件、软件、网络等提供支撑, 以遥感影像、基础地理、低技术局等基础数据, 不动产专业数据以及管理权限、表格等管理数据作为基础;以图形管理、电子政务、共享服务等作为平台, 实现对空间数据的维护、登记发证的动态配置等功能;以不动产登记调查数据管理、登记发证、对外服务等作为其服务的主要范围;以服务等级用户, 信息向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共享等作为其系统应用的主要目的[3]。结合不动产登记发证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 可以对系统的架构产生一定的认识, 其至少包含支撑、数据、平台、业务、应用五个层次, 而五个层次作用的充分发挥有需要诸多子系统提供支持, 例如数据变更、统计、输出等需要数据管理系统完成;而数据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业务流程化管理等需要登记发证系统完成;不动产登记发证信息与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共享等需要信息服务系统完成等。

2.3 不动产登记信息动态监管查询系统

此系统与监管、查询等功能为重点, 所以其强调运行环境的安全性、畅通性和数据库的全面性、准确性, 对数据的标准性和技术的规范性具有较强的依赖, 而且在监管、查询的过程中要求保证信息的保密性、安全性和传输的实时性, 所以其对网络环境的可靠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外, 此系统的运行需要全面、合理的标准规范做依据, 使其以数据为内容的检查、接收、更新、统计、分析、监管和以系统为对象的维护、服务等功能充分实现, 而且, 要保证不动产登记信息动态监管查询系统自身数据内容的更新, 以及对原始数据的有效存储, 可见此系统的实现, 对监管技术的专业性具有更高的要求。

3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 现阶段人们已经认识到不动产统一登记的重要性, 并结合不动产信息数据的特点有意识的进行合理的整合, 并积极建设管理基础平台, 这是不动产登记制度全面落实的基础保证, 应受到高度关注。

摘要:随着分散形式的不动产登记弊端的不断暴露, 我国开始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尝试将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有机的整合, 并对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职责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整合及管理基础平台建设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本文以不动产统一登记为背景, 结合地质队不动产特点, 在对现阶段不动产登记业务、数据、信息建设等现状进行系统分析的前提下, 对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整合及管理基础平台建设展开研究, 为推动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全面发展做出努力。

关键词: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整合,管理基础平台建设

参考文献

[1]武东海.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研究[J].国土资源, 2014, 06:42~43.

[2]王履华, 孙在宏, 彭英, 丁远.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整合及管理基础平台建设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 2014, 04:76~82.

房地产登记档案管理及其信息化 篇3

关键词:房地产 登记档案 管理信息化 意义

一、房地产登记档案管理的特点

房地产登记档案是指房地产管理机构在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图像等不同形式的记录,是房地产物权登记的成果记载和原始凭证,它反映了房地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消灭等情况,包括登记过程中产生的申请、审核、发证等原始资料,是房地产物权登记工作的真实记载和重要依据。

房地产登记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以下特点:

1、政策性、专业性强

房地产登记档案是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对房地产物权从设立、变更、转让等全过程的记录,合法合规性是其首要特征。同时,登记档案信息要符合档案管理的相关专业特征和要求,内容上反映房地产权利状况和房地位置和面积大小,反映房地产权利状态的来龙去脉,因而又有很强的专业性。

2、动态性、时效性强

登记档案形成后,房地产权利和房地情况会随着产权人的变化、房屋的损坏倒塌以及房屋买卖、交换、继承、赠与等引起的房地产物权转移而不断发生变化。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发展,房屋的拆除、翻改、扩建、土地分割、合并等变更又不可避免,因而房地产处于不断转移和变更之中,具有极强的动态性。为保证档案信息的真实准确,档案登记信息必须及时有效地记录变更情况,从而确保房地产信息是动态的、真实的,使登记档案成为有效的可利用的“活”档案。

3、真实准确性强

登记档案是房地产物权状态的真实历史记录,这种记录必须与实际相符。记载的权利人、权利范围必须清楚,能在权利审核和排解权利纠纷中起凭证和参考作用。真实性是登记档案的生命,也是发挥档案现实效用的基础和前提。

二、房地产登记档案管理存在的

问题及原因分析

1、数据失真、杂乱,准确性难以保证

真实准确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而房地产登记档案因为牵涉到房地产物权,关系公民的切身权益,也影响着公共管理水平和政府信用,其真实性更为重要。但我国当前房地产登记档案管理中数据不准确、信息过时、记录不完整、资料不清晰或档案管理无序等问题却较为严重。例如,由于两代个人身份证号码发生过调整,造成同一主体却有不同的身份证号码;或者以军官证、驾照、护照等其他证件代替身份证;姓名中的生僻字用代号代替等。

2、数据动态性差

数据更新严重滞后于实际权属变化,信息更新不及时,不仅影响登记档案的真实性,也严重影响其时效性。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地名、街道名等信息不断变化,房屋坐落名称的写法、称谓也在发生变化,如果房地产登记档案不及时更新,很容易造成地名冲突、房产冲突等。

3、信息化程度低

一些地区仍然以纸质档案记录为主,未能及时采用信息技术,不仅制约登记档案的录入与归档,也使得档案查询、管理效率很低,更为严重的是,难以实现数据联网和共享,无法在不同区域之间建立统一的登记档案信息系统,导致办公效率极低,也制约了公共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

4、电子影像资料不完整

目前的登记档案介质以纸质为主,较为单一化、平面化,而大批量集中数字化扫描很容易造成一些工作失误,在实体档案和数字档案之间缺乏有效的关联和协同。

上述问题是由多方面因素导致的,既有客观方面,也有主观方面。从客观方面来看,社会发展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制约着档案登记管理水平。从主观方面来看,档案管理工作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有待加强,公共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都有待提升。因此,要改善房地产档案登记管理现状,解决真实性差和动态性差、效率低、管理水平低等问题,实现高效、协同的信息化管理,就要加强档案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

三、房地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施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推广应用,房地产档案信息化管理已成为一种趋势,信息化管理也是现代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信息化管理也是提高房产档案管理利用效率重要途径之一。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实施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信息技术开发利用房地产档案信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首先,做好已有房地产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和整理核查工作,再通过实施电脑化管理,将房产档案资料及时输入电脑。其次,做好新旧档案信息之间的衔接与梳理,确保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是真实、准确、相互对应的。最后,实施信息化管理后所有的数据信息都进行电脑数据和实物之间的同步与对应核准。

2、建立集中统一的档案管理网络,规范电子建档标准。加强对房产档案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与分级负责制度,是房产档案齐全、完整、规范的重要保证。完善档案制度建设,做到职责分明、层层把关,保证文件材料不疏漏、不散失,使档案管理工作达到了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

3、转变观念,超前档案管理,掌握房产档案特点,拓宽档案收集渠道。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各类业务档案的管理工作缺乏超前管理的意识,导致各类业务和档案管理长期以来各自为政、档案资料积累残缺不全,给档案的整理归档带来了困难。为了保证房产登记档案资料收集齐全、完整,我们档案人员将需要存档的各类房产资料建立了档案收件簿,了解各类业务工作存档的分类程序和流程,对哪些档案资料、资料的内容、数量做到心中有数。

4、加强对档案管理从业人员的培训。信息化管理客观上对房产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达到房产档案整理规范化的要求,对从业人员要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计算机操作水平,提升服务意识和职业精神。

5、做好信息安全工作。房地产档案信息涉及重要的个人信息,也是国家经济数据的重要来源,因而做好房地产档案登记信息的机密性,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房地产档案管理信息化是先进科技手段和科学管理方法与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的有机结合,是新形势下房地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运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手段来开发和利用房地产档案信息资源具有重要作用。首先,能够有效改变传统房地产档案管理以手工处理为主、效率低下、查询时间长、共享信息差、差错率明显等缺陷。其次,能极大提高档案资源的开发能力和利用效率,大大减少房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投入,缩短了大量事务的处理时限,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必将使房产档案管理的各个方面发生深刻变化,显著提高房产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再其次,能有效提高公共管理水平,提升行政机构的综合服务水平。

在我国正在实施遏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新形势下,实施房地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首先,可以为物权确认提供重要依据,有利于维护房地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翔实准确地记载房地产权利和房屋变更记录是审查并确认产权的重要依据。完备的、科学的产权产籍管理,是实施合法、规范的行政管理、物权管理的基础,为实施产权保护和维护个人权益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其次,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以明晰的产权归属为前提,因而房地产登记档案管理成为市场运行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拥有房屋所有权使权利人在法律保障下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上,房产交易双方才会有安全感,房地产市场才能安全有序。

第三,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随着房产价值的上升,房地产引发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债务纠纷、房产纠纷、刑事案件等呈上升趋势,通过登记档案部门出具的物权证明能减少纠纷,避免国家、个人财产受损失,又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最后,可以为制定和实施更有效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提供更为真实准确的依据。房地产政策是否科学有效的基础源于完整准确的房地产市场信息,而房地产登记档案信息是房地产市场的基础资料。通过真实、有效的房地产档案信息统计与分析利用,可以更准确地掌握当前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了解我国居民真实的房产情况,从而为制定和实施调控政策提供更有力可靠的支持。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信息登记、统计、质控、上报制度 篇4

一、必须按照国家疾病病种分类进行统计、分类、登记;

二、科主任需每月检查一次各类信息归档记录情况;

三、信息必须坚持时效性、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的原则,做到及时、准确、全面、实事求是。

四、及时准确登记、收集、整理、统计、分析计划生育科的各种信息;

五、建立健全各种登记统计制度,建好统计台账,做好统计汇编,遵守各种信息资料的保密制度。

六、按要求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部门各种统计数据和信息,不得拒报、迟报、虚报、瞒报、伪造或篡改;

七、根据统计指标,定期分析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八、逐渐健全网络信息系统,做好数据录入及整理工作。

九、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送必须注意时效性。

重大事故、突发事件在发生后立即电话通报,并快速整理成文字信息报送医务科,从收集至报剑医务科一般不超过2小时。

XX县人民医院

END

保安员基础信息登记管理制度 篇5

管理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在中心地理论中,所谓“中心地”指的是__。A.区域的几何中心 B.泛指的城镇或居民点

C.区域内向周围地域提供货物和服务的中心城市或居民点 D.具备一定规模商业、服务业、制造业等职能的中心城市

2、土地统计的含义不包括()。A.土地统计资料 B.土地统计方法 C.土地统计工作 D.土地统计科学

3、不属于其他货币资金核算范围的是__。A.银行汇票存款 B.在途货币资金 C.外汇存款 D.外埠存款

4、城市近期规划是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其规划期限一般为年。A:5 B:10 C:15 D:20 E:时间因素

5、人口增加将导致。A:土地需求增加 B:土地自然供给增加 C:土地经济供给增加 D:土地需求不变 E:时间因素

6、一般来说,城镇土地开发规划主要内容包括__。A.编制土地开发规划方案 B.土地开发的可行性论证

C.开发区的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D.小区规划设计

E.土地勘测调查和社会经济情况的调查

7、建设单位未依法取得,则不能开工建设.【2002年考试真题】 A:《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B:《规划设计方案批准书》 C:《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D:《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E:土地

8、在土地分等中,与土地质量呈负相关关系的因子有。A:区域人口密度

B:区域农业人口人均耕地 C:城镇商业活动强度

D:城镇非农产业产出效果 E:合法性

9、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可按照因素与土地的关系及影响范围分为__因素。A.环境 B.一般 C.区域 D.个别 E.社会

10、《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规定,调查处理争议案件的文书格式,由__统一制定。A.国务院 B.国土资源部

C.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D.市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11、表明对物质资料具有某种权利的有价证券是。A:资本证券 B:货币证券 C:商品证券 D:以上均不对 E:土地

12、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常用的方法有__等。A.实地调查 B.统计报表调查 C.遥感监测

D.专项定点监测 E.理论调查

13、下列属于非法批地行为的有__。A.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农用地转用

B.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征收基本农田以外的土地300亩 C.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占用基本农田 D.国务院批准征收基本农田 E.市级人民政府批准农用地转用

14、估价中要考虑城市规划对土地价值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土地估价的。【2006年考试真题】 A:报酬递增、递减原则 B:替代原则 C:合法原则 D:变动原则 E:时间因素

15、下列关于主要地上物作物种类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__。

A.粮食作物指的是作物栽培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类食粮和某些剐食品的需要,或部分供作饲料的农作物

B.纤维作物是指利用其纤维作为农业原料的一类作物 C.油料作物是以榨取油脂为主要用途的一类作物

D.制糖的原料主要有两种:一是甘蔗,它是一种高高的绿色的茎;二是甜菜,它是一种长在地下的膨大的根

16、某城市基准地价对应的商业、工业、居住用地的平均容积率分别为2、1、2.5,根据容积率测算表规定,容积率上下每相差0.5,容积率修正幅度分别为±15%、±5%、±10%.有甲、乙、丙三宗土地,用途分别为商业、工业、住宅,容积率分别为2、1.

5、3.三宗地的容积率修正系数的大小排序正确的是。【2006年考试真题】 A:甲=乙-丙 B:甲>乙>丙 C:乙>甲>丙

D:丙最大,乙次之,甲最小 E:时间因素

17、证券是一种金融工具,证券的融资方式是__。A.间接融资 B.银行融资 C.直接融资 D.民间融资

18、基准地价评估是先评定土地使用价值,进行分等定级,把土地条件基本一致的土地归为同一等级,在此基础上再测算其__。A.交易底价 B.标准地价 C.平均价格 D.比准价格

19、与房地产相关机器设备,按与房地产相关机器设备在再生产中的作用可分为。A:生产工艺类设备、辅助生产设备、服务设备 B:纯生产设备、辅助生产设备、服务设备

C:生产工艺类设备、辅助生产设备、非标准设备 D:纯生产设备、辅助生产设备、其他设备 E:时间因素 20、有一宗土地,土地使用年期有限且为3年,土地每年的纯收益为2000元/m2,土地还原率为20%,那么该宗土地的地价为__元/m2。A.2000 B.4213 C.6213 D.2213

21、某宾馆建筑物尚可使用25年,剩余土地使用权年限为27年,预计未来第一年的纯收益为39万元,此后纯收益每年在上一年基础上减少2万元,采用收益还原法计算该不动产价值时,收益年数应确定为年。A:19.5 B:20.5 C:25 D:27 E:时间因素

22、下列不属于城镇土地等调整与确定的原则是原则。A:城镇规模和职能调控 B:行政建制协调 C:城镇规模调控 D:近邻平衡 E:合法性

23、某宗地是在5年前通过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的工业用地,建设期为1年,该宗地在正常使用后每年可获得净收益为8万元,土地还原率为10%,该宗地价格为万元。A:78.79 B:78.90 C:79.25 D:79.32 E:时间因素

24、土地登记面积与出让合同上的面积不一致时,以()面积为准。A.土地证上登记 B.出让合同上的 C.实际测量

D.委托方确定的

25、某机器设备重置成本为200万元,已使用5年,经济使用寿命约15年,经现场勘查,该设备除控制系统部分元件损坏需更换外,其他部分均可正常使用,估计受损元件的更新费用约10万元,则该设备的实体性贬值约有__万元。A.10 B.66.7 C.73.3 D.76.7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6]100号)规定,建立健全年度土地出让收支预决算管理制度。每年第__季度,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财政部门规定编制下一年度土地出让收支预算。A.一 B.二 C.三 D.四

2、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的,准予扣除。

A.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B.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C.自创商誉

D.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

E.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

3、当等行为发生时,应向税务部门缴纳契税.【2007年考试真题】 A:以土地、房屋权属抵债

B:法定继承人继承土地、房屋权属 C:以获奖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权属 D:以土地、房屋权属作价投资、入股

E:以预购方式或预付集资建房款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权属

4、土地利用计划一般由计划的__组成。A.文字说明和工作总结两部分 B.文字说明和计划指标两部分

C.文字说明、计划指标和工作总结三部分

D.文字说明、计划指标、调查报告和工作总结四部分

5、地籍按表现形式可分为。A:初始地籍、日常地籍 B:常规地籍、数字地籍 C:城镇地籍、农村地籍 D:税收地籍、产权地籍 E:35%~50%

6、下列关于现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表述正确的是__。A.采用一级、二级两个层次的分类体系

B.采用一级、二级、三级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 C.共分57个一级类、12个二级类

D.共分12个一级类、57个二级类、78个三级类 E.共分12个一级类、57个二级类

7、土地登记的最小单元是()。A.宗地 B.街坊 C.街道

D.居民小区

8、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其核心内容是。A:地籍调查

B: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C:土地统计

D:土地权属管理 E:35%~50%

9、【2007年考试】甲通过转让获得一宗国有土地的土地使用权,并委托登记代理机构乙代办该宗地的变更登记手续,按照我国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办法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有权查询该宗地的地籍调查表和土地登记卡 B:乙有权查询该宗地的地籍调查表和土地登记卡 C:乙只有在甲的陪同下才可查询该宗地的地籍调查表 D: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依公开查询办法查询该宗地的土地登记卡和宗地图 E:国家安全机关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权查询该宗地的地籍调查表

10、以下资料是某土地估价师为某评估项目收集的部分资料,其中不属于一般因素资料范畴的是__。

A.经地方立法机关批准,某城市即将公布执行《闲置土地处置实施办法》 B.某城市2009年度建设用地计划储备量600hm2、经营性建设用地计划供应量200hm2 C.中央银行近期将人民币1~3年期贷款利率由5.58%调整为5.85% D.某房产经纪公司2009年2月共完成房地产出租、转让等交易中介业务80宗

11、承租人将承租土地转租给第三人,承租土地使用权归所有。A:原承租人

B:承租人和第三人共有 C:第三人

D:原承租人和第三人协商 E:35%~50%

12、从成因上来划分,可以把岩石分为__。A.沉积岩 B.岩浆岩 C.火成岩 D.质地岩 E.变质岩

13、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的方式包括。A: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B:国有土地租赁

C: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 D: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 E: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

14、某房地产开发项目现金流量如表所示,基准收益率为12%,该项目净现值为()万元。A.27.85  B.70.00  C.43.20  D.35.53

15、以下能够体现当前我国城镇地价宏观管理所处历史阶段的事件是()。A.改革土地估价结果确认和土地资产处置审批办法

B.开展以地价动态监测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土地价格调查工作 C.进行新一轮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成果更新 D.制定并执行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

16、为居民和二、三产业服务的公用设施及瞻仰、游憩用地是__。A.公共建筑用地 B.文化用地 C.街巷

D.公共设施用地

17、临时用地是指建设过程中或勘查勘测过程中一些暂设工程和临时设施所需临时使用城市内的行为。A:空闲用地 B:农用地 C:未利用地

D:因使用原有的建筑物而引起的使用土地 E:建设用地

18、下列关于土地估价师资格制度说法正确的是。【2009年考题】 A:土地估价师必须经注册才能签署估价报告 B:土地估价师实践考核分为专业实践和专业考核 C:土地估价师的专业实践期不少于一年 D:土地估价师不可以评估地上建筑物 E:国家实行土地估价师资格认证制度

19、《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办法》规定,补充耕地的责任单位包括等。

A: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由建设单位自行补充耕地的,建设单位为补充耕地的责任单位

B: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所在市、县人民政府为补充耕地的责任单位

C: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所在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为补充耕地的责任单位

D:因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由收取耕地开垦费的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代履行补充耕地义务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或者部门为补充耕地的责任单位

E:村庄、集镇分批次建设用地,所涉及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补充耕地的责任单位 20、居住区公共绿地布置可以采取不同类型的多级布置方式,包括等方式.【2004年考试真题】

A:居住区公园一居住小区公园一小块公共绿地 B:居住区公园一居住小区公园 C:居住区公园一小块公共绿地 D:居住小区公园一小块公共绿地 E:市政代征用地比例

21、根据《物权法》规定,下列可以抵押的财产有__。A.土地所有权

B.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 C.建设用地使用权

D.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22、根据《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规定,地籍图的比例尺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__三种基本比例尺。

A.1:500、1:1000或1:5000 B.1:1000、1:2000或1:5000 C.1:1000、1:2000或1:10000 D.1:500、1:1000或1:2000

23、遵循合法原则,要求土地估价应以估价对象()为前提估价。A.合法产权 B.合法使用 C.合法处分 D.合法交易 E.最佳使用

24、《土地登记办法》确定其制定依据的法律有__。A.《土地管理法》 B.《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C.《城乡规划法》 D.《建筑法》 E.《物权法》

25、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8]131号)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

A.争取用3年时间基本解决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及棚户区改造问题 B.中央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的投资支持力度,对中西部地区适当提高补助标准 C.将现行个人购买普通住房超过5年(含5年)转让免征营业税,改为超过3年(含3年)转让免征营业税

保安员基础信息登记管理制度 篇6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工商总局办公厅

关于印发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指引的通知

银监办发[2016]16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金融监管部门、通信管理局、工商局,各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金融监管部门、通信管理局、工商局:

为建立健全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制度,加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事中事后监管,现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指引发布如下: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管理登记指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建立健全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制度,加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事中事后监管,完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基本统计信息,根据《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专门从事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活动的金融信息中介公司。

本指引所称备案登记是指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依申请对管辖内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基本信息进行登记、公示并建立相关机构档案的行为。备案登记不构成对机构经营能力、合规程度、资信状况的认可和评价。

第三条?新设立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在依法完成工商登记注册、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后,应当于10个工作日内向工商登记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申请备案登记。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设立的分支机构无需办理备案登记。

本指引发布前,已经设立并开展经营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依据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有关安排,在各地完成分类处置后再行申请备案登记。

第四条?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应当结合监管工作实际,按照依法、准确、公开、高效的原则为本辖区内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办理备案登记。

第二章?新设机构备案登记申请

第五条?新设立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包括下列程序:

(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办理工商登记注册并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并在经营范围中明确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等相关内容;

(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向工商登记注册地地金融监管部门提出备案登记申请;

(三)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应当在文件资料齐备、形式合规的情况下,办理备案登记,并向申请备案登记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出具备案登记证明文件;

备案登记证明文件由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自行设计、印制,其中应当包括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基本信息、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公章等要素。

第六条?新设立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申请办理备案登记时应当向金融监管部门提供以下资料:

(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住所地、组织形式等;

(二)股东或出资人名册及其出资额、股权结构;

(三)经营发展战略和规划;

(四)合规经营承诺;

(五)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复印件;

(六)法定代表人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基本信息资料;

(七)分支机构名册及其所在地;

(八)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官方网站网址及相关APP名称;

(九)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资料。

第七条?新设立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申请备案时应当以书面形式提交合规经营承诺书,对下列事项进行承诺:

(一)在经营期间严格遵守《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依法合规经营;

(二)依法配合地方金融监管部门、银监局的监管工作;

(三)确保及时向地方金融监管部门、银监局报送真实、准确的相关数据、资料。

第八条?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应当在收到新设立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提交的备案材料后,采取多方数据对比、网上核验、实地认证、现场勘查。高管约谈等方式对备案材料进行审核,要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法定代表人或经法定代表人授权的高级管理人员对核实后的备案信息进行签字确认。

第九条?新设立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办理备案登记的具体时限由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根据本辖区情况具体规定,但不得超过40个工作日。

第三章?已存续机构备案登记管理特别规定

第十条?在本指引发布前,已经设立并开展经营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申请备案登记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应当依据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中分类处置有关工作安排,对合规类机构的备案登记申请予以受理,对整改类机构,在其完成整改并经有关部门认定后受理其备案登记申请。

已经设立并开展经营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在申请备案登记前,应当到工商登记部门修改经营范围,明确网络借贷信息中介等相关内容。

第十一条?在本指引发布前,已经设立并开展经营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在申请备案登记时,除需要提交本指引第六条所列备案登记材料外,还应当提交机构经营总体情况、产品信息以及违法违规整改情况说明等。补充材料的具体内容可以由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根据本辖区情况另行明确。

第十二条?在本指引发布前,已经设立并开展经营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办理备案登记的具体时限,由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根据本辖区情况具体规定,但不得超过50个工作日。

第四章?备案登记后管理

第十三条?网络信贷信息中介机构在完成备案登记后,应当根据《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持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出具的备案登记证明,按照通信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申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并将许可结果在通信主管部门办理完成后5个工作日内反馈工商登记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

第十四条?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在完成备案登记后,应当持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出具的备案登记证明,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签订资金存管协议,并将资金存管协议的复印件在该协议签订后5个工作日内反馈工商登记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

第十五条?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应当及时将完成备案登记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基本信息在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网站上进行公示,公示信息应当包含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基本信息、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信息及银行业金融机构存管信息等。

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应当将本辖区备案登记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设立分支机构情况于备案登记完成后5个工作日内告知分支机构所在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

第十六条?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在完成备案登记后,应当根据相关备案登记信息,建立本辖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档案,并将档案信息与本辖区银监局进行共享,为后续日常管理提供依据。

第十七条?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名称、住所地、组织形式、注册资本、高级管理人员、合作的资金存管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基本信息发生变更的,以及出现合并、重组、股权重大变更、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变更等情况的,应当在变更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工商登记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申请备案变更。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变更信息的工商登记注册核实并进行公示。

第十八条?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拟终止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的,应当在终止业务前至少10个工作日,书面告知工商登记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同时提供存续贷业务处置及资金清算完成情况等相关资料,并办理备案注销。

经备案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依法解散或者依法宣告破产的,除依法进行清算外,由工商登记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注销其备案。

第五章?附 则

第十九条?各银监局应当在职责范围内,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配合所在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做好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工作。

第二十条?本指引第九条、第十二条、第十五条对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具体行政行为的时限要求,均自其受理相关备案登记申请之日起计算,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按要求补正有关备案登记材料的时间不计算在内。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按要求补正有关备案登记材料的具体时限有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自行确定,但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

第二十一条?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可以根据本辖区实际情况,依据《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及本指引制定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的实施细则。

第二十二条?本指引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工商总局负责解释。

保安员基础信息登记管理制度 篇7

一、打好基础, 扎实做好青海省行政事业单位及事业单位所办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

1. 深刻理解开展产权登记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办法》的印发和产权登记工作的开展, 对于进一步理顺和巩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明晰事业单位及事业单位所办企业国有资产产权关系;规范和加强国有资产产权管理, 强化各单位的产权意识;推进财政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有利于巩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体制, 理顺产权关系。财政部令第35号、第36号和各级财政部门有关职能的“三定”方案明确规定确立了“国家统一所有, 政府分级监管, 单位占有、使用”的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体制, 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从目前青海省资产管理实际看, 有的单位未设资产管理职能部门, 无专职人员管理, 大部分由财务部门兼管;各级财政部门管理人员较少, 职能交叉, 面对庞大的资产管理显得力不从心, 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次财政部出台《办法》并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及事业单位所办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 既是依法确认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法律行为, 又是“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模式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重要举措。

(2) 有利于明晰产权关系, 强化产权意识。从青海省近年来资产管理工作实践看, 一些部门、地区和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产权管理仍然不够重视。一方面, 青海省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特别是土地、房屋等, 大多是通过无偿划拨或财政拨款方式形成的, 有些单位认为资产是国家给的, 办不办产权证无所谓。另一方面, 事业单位长期占有和使用国有资产, 逐步形成了单位就是国有资产“所有者”的错误认识, 将所有权和占有、使用权等同起来, 对资产处置权和收益权存在误解。在发生资产使用和资产处置时随意性较大, 未经批准随意出租出借资产或处置资产, 在发生对外投资行为或单独发生分立、合并和划转后不及时办理资产划转手续, 造成国有资产产权关系混乱、脱离监管、损失浪费或流失等问题。通过开展产权登记工作, 可以明晰产权主体, 让单位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资产是“国家所有”, 并受“政府部门监管”, 而不是“部门或单位所有”, 进而明确所有者与占有、使用者各自的权利义务, 实现权责明确, 发挥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切实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3) 有利于丰富资产管理手段, 更好地实现国有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开展产权登记, 强制性地登记行政事业单位及所办企业的基本信息、资产总额、结构等明细情况并核发证书的过程, 实际上是明晰产权、明确职责的过程。通过登记、档案管理、年检等制度, 把握行政事业单位及所办企业发展规模和经营状况, 可以有效提高资产管理的整体水平。而且通过产权登记和年检, 可以了解行政事业单位和所办企业的运转经营、资产收益和保值增值情况, 从而监督单位和企业改进管理与生产经营, 更好地实现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与保值增值。

(4) 有利于夯实管理基础, 提高管理水平。通过开展产权登记工作, 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占有、使用情况, 特别是主要实物资产的价值量及其使用情况, 以及对外投资情况等进行确认, 对事业单位所办企业的产权关系进行清理, 既可以有效获取单位和企业资产管理的基础信息, 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审核、绩效考评和加强事业单位所办企业管理等提供大量准确、细化和动态的基础资料, 有效克服当前资产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也可以督促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采取有效措施, 切实加强日常管理, 提升管理水平。

2. 加强领导, 精心组织, 稳步推进产权登记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了_贯'彻落实好《办法》, 稳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及其所办_'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顺利开展, 在工作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 要高度重视。《办法》的颁布实施是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的一件大事, 对于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加强基础工作、促进财务管理、保障机构运转、推动事业发展,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省级各部门, 各州、地、市务必要高度重视行政事业单位及事业单位所办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 切实转变工作思路, 把思想统一到《办法》上来, 并将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办法》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抓实抓好。一是要配备精兵强将, 为产权登记工作奠定基础。产权登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政策性强、复杂程度高、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 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产权登记管理的工作人员, 一定要懂政策、精专业、讲原则, 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 带出一支熟悉管理、精通业务、坚持原则、廉洁自律的资产管理队伍。二是要加强学习与培训。行政事业单位及其所办企业产权登记工作即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 因此学习培训《办法》的任务十分繁重。省级各部门系统, 各州地市要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 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培训计划, 省财政厅将尽可能提供必要的相关支持。行政事业单位负责同志要带头参加培训, 主管领导和资产管理人员更要积极参加培训。

(2) 要注意把握规律。产权登记是资产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制度, 有其自身的工作规律和业务特点。为此, 同志们要善于从复杂的具体工作中认识规律、总结规律、把握规律, 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准确把握产权登记工作的规律, 不断学习产权管理法律法规, 学习相关理论和业务知识;在日常工作中对出现的问题不断进行归纳分析, 总结经验;善于研究和总结, 能够针对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及时提出政策建议和解决措施, 不断提高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有效性。

(3) 要注重发挥产权登记功能与作用, 全面推动各项工作上台阶。产权登记是一项基础性工作, 开展产权登记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和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水平, 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健康发展。通过产权登记工作获得的行政事业单位及所办企业资产的信息, 将依法成为办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和其他资产管理事项, 以及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编制并由财政部门审核的部门预算的重要依据, 产权登记为预算管理服务, 为资产管理其他业务服务;通过事业单位所办企业产权登记工作的开展, 全面梳理本地区、本部门企业产权构架、分析产权在级次、行业、主辅业、区域以及不同企业组织形式之间的分布和动态变化情况, 将为企业清理产权关系, 优化布局结构提供支撑。

(4) 要注意做好衔接与配合。行政事业单位及事业单位所办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 与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其他工作相互联系, 也需要其他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与支持。一是做好产权登记工作与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统计报告制以及部门决算等工作的衔接配合, 建立相关数据之间的钩稽审核制度, 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相关工作的严肃性。二是各级财政部门要做好与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证券监督管理部门等的衔接与沟通, 认真落实相关制度, 财政部门核发的产权登记证 (表) 应当为相关部门在开展行政事业单位法人注册工作、所办企业工商年检工作、所办企业改制上市审核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增强工作的强制性。

(5) 要创新工作方法。产权登记工作不同于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其他工作, 有其特殊的规律与特点, 为此, 须要创新工作方法。做到“先清后登、应登必登、不重不漏, 确保质量”。“先清后登”, 指在办理产权登记的前提是产权关系必须清晰, 资产家底必须清楚, 否则应当暂缓办理产权登记, 并在摸清家底、产权界定清楚、纠纷处理完毕后, 再办理产权登记;“应登必登”, 指凡纳入《办法》规定范围的事业单位及其所属企业, 必须按规定要求及时办理产权登记;“不重不漏”, 指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及其所办企业, 都应当按照《办法》的规定向其同级财政部门申报、办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确保质量”, 是指保证产权登记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单位占有使用国有资产数量和金额存在问题的, 必要时应当在进行清查的基础上再开展产权登记工作。

(6) 增强服务意识, 注重风险防范。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同志们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 寓监管于服务当中, 不断创新监管制度和服务方式, 不断提高监管水平和服务质量, 及时发现并解决事业单位和所办企业资产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化解资产管理风险, 帮助事业单位和企业既按程序办事, 又能提高办事效率,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7) 完善管理机制, 加强信息反馈。为了贯彻落实好《办法》, 各地、各部门可以在《办法》的框架下和基础上, 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情况和工作需要, 及时研究出相关配套制度或工作细则, 提高可操作性。同时, 随着产权登记管理工作的不断推进和深入, 会不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 希望各地方各部门在工作中加强研究探索, 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 及时沟通反馈, 为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产权登记管理工作出谋划策。

3. 顺应形势, 准确定位, 切实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各项工作

要做好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 首先必须明确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的定位。首先, 它是财政管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 是预算管理的延伸、财务管理的扩展, 是财政管理改革的必然要求;其次, 它区别于已有财政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是财政管理的一个新领域, 有自身内在规律和管理要求, 不能简单沿用;再次, 它与已开展的各项财政管理改革和现行的财政管理手段、方法联系紧密, 应当做好衔接和配合。因此, 资产管理首先必须服从于财政管理改革发展的大局, 服务于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改革发展的需要。明确了定位, 就要明确我们的工作方法。要做好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 必须要“钻得进去、跳得出来”。“钻得进去”, 就是要深入研究、刻苦钻研资产管理业务, 准确把握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自身规律和特点, 认真学习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建立和完善符合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规律和特点的管理模式和体制机制等等。“跳得出来”, 就是要充分认识到资产管理工作的理论性、政策性和基础性, 需要我们拥有开阔的视野、全局的思维、广博的知识。要将资产管理作为单位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内容, 认真处理好资产管理与事业发展、与现有各项财政财务管理工作的协调和衔接。

(1) 进一步强化资产管理职能。做好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 理顺内部关系, 进一步完善财政部门内部、主管部门和各单位内部的工作关系和运行机制。理顺资产管理上下左右的关系, 各级财政资产部门履行职能的同时, 充分调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积极性, 发挥其作用。进一步健全管理机构, 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2)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资产管理制度体系。相关工作可以概括为“提升、配套、落实”六个字。“提升”就是要适应形势需要, 及时对35号、36号令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 加强立法研究, 从顶层设计上逐步提升资产管理的法律层次。“配套”就是要针对行政事业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收入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实际, 完善配套制度体系, 特别是制定配置管理办法和配置标准体系。“落实”就是要通过加强监督、检查、评比等多种方式, 切实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 全面加强对国有资产各环节的管理, 进一步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3) 进一步提升资产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青海省资产管理工作由启动、创建阶段向深化、优化阶段的转变, 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产权清晰、配置科学、使用合理、处置规范、监督公正, 切入点就是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紧密结合, 形成对资产存量和增量的综合管理;要严格落实新增资产配置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 购置新增资产要从保证单位履行职能的实际需要出发, 不能盲目追求高档、先进, 避免浪费。

(4) 进一步夯实资产管理的工作基础。建立和完善资产配置标准体系, 逐步做到行政事业资产配置都有相应的标准。建立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和与之相配套的资产统计报告制度, 为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和资产配置等提供决策支撑。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的绩效管理, 研究建立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评价机制、计价方法, 探索实现资产绩效考核结果与资产配置相挂钩的长效机制。

二、提高认识, 强化省级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出租出借管理工作

青海先后制定了多个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房产出租出借管理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 研究和探索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的工作机制, 建立了由省财政监督管理、以公物仓委托资产评估和产权交易等社会中介机构, 按照市场规则具体承办的三位一体的运行监督机制, 2011年底启动了国有房产出租市场化运作, 以公开、公平、透明的竞租程序, 实行“收支两条线”, 将房产出租收益金纳入了预算管理, 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 全面分析青海省行政事业单位房产公开招租工作, 困难不少, 阻力不小, 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对青海省制定出台的资产出租出借相关《办法》、规Ä定学习领会不够, 对国有经营性资产纳入公物仓集中管理, 进行公开竞租认识不到位, 个别单位配合不力, 甚至有阻力。部分单位受其属性差额、自收自支或定额拨款等管理差异的影响, 而产生集中上交租金后对下年度的预算安排心Ä存疑惑, 存在返多少或不返的误区。二是部分单位普遍存在着对本应纳入公开招租范围的房产不申请报批、对原已到期的房屋仍擅自由本单位私下续签合同, 规避进场实行出租房屋公开招租的问题还较为突出, 租金收入坐收坐支本单位。同时, 行政制约手段还不够完善。三是个别单位上报省财政厅的信息不真实, 隐瞒租期及商铺数量、面积、租金等情况仍然存在。四是大部分单位未设资产管理机构, 房产的出租管理没有专人负责, 责任没有落实到具体机构或人员, 办事程序不清, 管理混乱, 造成国有资产基础性资料缺失严重, 更谈不上规范管理。五是有些单位未办理产权登记, 产权界定不清晰, 归属不明确等问题依然存在。

今后我们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各项政策规定为前提, 逐级建立责任制为重点, 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为抓手, 完善资产动态数据库管理为基础, 加大监督检查工作力度为手段, 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为补充, 确保租金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纳入预算管理, 切实达到规范经营性资产出租出借行为目标的实现。

(1) 强化宣传, 加大工作落实力度。各系统各单位要以这次培训为契机, 充分利用会议、培训、解惑释疑和上门服务等方式, 加大对青海省经营性资产管理方面已出台政策和规章制度的宣传力度, 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使各级经办人、承租人了解和掌握相关政策规定、流程和要求, 严格按政策规定办事。

(2) 建立健全五个机制, 增强行政约束力。一是建立健全各级责任制, 落实行政领导问责机制。二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建立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出租出借管理工作通报机制。三是各职能部门要发挥联动作用, 建立分级负责机制。四是采取有效措施, 严格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出租收入缴库管理机制。五是区别不同单位属性的拨款差异, 建立较为公平合理的经营性收入分配机制。这次培训会上, 我们还要专门讨论《征求意见稿》, 请大家畅说欲言, 提出修改意见。

(3) 加强经营性资产出租管理, 严格实行报批制度。一是针对个别单位对经营资产出租不报批、私自出租、租金坐收坐支本单位、未纳入预算管理等问题, 要求各主管部门一定要督促所属单位尽快报批, 纳入公物仓开展竞租, 我们也将会同省监察、审计等部门加大查处力度。二是对经营性资产要求转为非经营性资产的单位, 要按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办法》实行报批制度, 凡己达到国家和青海省有关办公场所面积标准核定要求者, 其超面积将原出租房屋收回自用的一律不予审批, 确保此项收入不因分配不公而下滑。

(4) 明晰产权, 分级负责。一是对产权未界定清楚、没有办理产权登记的, 要按照国家和青海省国有资产管理相关制度办法和规定, 结合开展的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 该界定的要界定, 该办证的要办证, 逐步理清和明晰产权, 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二是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调动其积极性, 采取有效措施, 建立健全产权登记、审核和监督检查的长效机制, 实现分级次管理的目标。

信息化视角下的婚姻登记档案管理 篇8

摘 要:婚姻登记档案,是婚姻登记机关在办理结婚登记、撤销婚姻、离婚登记、补发婚姻登记证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凭证作用的各种记录,它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对其进行科学严谨的管理。文章介绍了婚姻登记档案必须要采用数字化信息技术,改变之后的婚姻登记档案管理局面,从而提升婚姻登记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关键词:婚姻登记档案;信息化;途径

婚姻登记档案,是婚姻登记机关在办理结婚登记、撤销婚姻、离婚登记、补发婚姻登记证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凭证作用的各种记录,它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对其进行科学严谨的管理。数字化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婚姻登记档案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因此,婚姻登记机关要顺应数字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潮流,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构建婚姻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一、婚姻登记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

婚姻登记档案信息化管理指的是在婚姻登记档案管理中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对婚姻登记信息资源进行管理,从而为人民群众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需要说明的是,现阶段,婚姻登记档案信息化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表现为对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不够,部分管理层简单地地强调婚姻登记窗口的服务态度、工作秩序、业务数量、工作质量等场面工作,确保不出纰漏,不被投诉,认为信息化管理是后台工作,是其他工作的附属,对于信息化的改革和创新不够重视,导致信息化管理工作虽没什么纰漏,但也没有大的开展;资金和人力投入不足。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婚姻登记档案工作必须科学化、规范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显得尤为重要,但实际情况却有偏差。电子档案信息补录未能够达到最初建档年份,管理难以不到位。主要原因在于婚姻登记处实有编制人员少,财政资金拨付存在一定难度;信息共享尚未全面到位。婚姻登记档案信息化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做到信息共享。以离婚为例,离婚有法院和民政两个渠道,两部门各自独立执法。如果民政跟法院能做到信息共享,就不会造成执法错误。

二、婚姻登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传统的婚姻登记档案管理查阅不方便,档案本身还会因为环境因素和存储因素,而出现损坏、丢失等问题,管理起来比较复杂和繁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将登记资料和信息通过信息化管理的方式,成为当前档案管理的主要方向。与传统管理方式相比,信息化管理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具体而言,储存量优势。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越来越多,传统对纸质资源分类、整理等管理方式,难以处理越来越庞大的信息内容,需要更大的档案室进行存储。信息化管理利用硬盘、光盘等方式进行存储,不仅具有存储量大的优势,且其?w积小,不会占用太多的地方;操作快捷。采用档案信息化管理,电子文档在使用后可以随时进行归档,档案工作人员在进行档案的查阅时,只需一个身份证号码,就可以迅速查阅到需要的电子文档,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来婚姻登记处查阅档案利用者达数千人,有办理户口迁移、买房子办贷款、批生育需要查阅离婚协议书的,有感情不和需要调用结婚档案的,有办理出国手续确认婚姻关系的,信息化管理方式的应用,使调档更加准确及时。

三、提升婚姻登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有效举措

1、构建婚姻登记档案信息化管理新理念 信息化管理技术在婚姻登记档案管理中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便利性和工作效率。随着时代的进步,如今结婚登记、离婚登记每年登记数量越来越多,产生了众多的档案信息,查阅婚姻档案的人也越来越多,给信息化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这就需要领导及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建立了全国婚姻登记管理信息系统,但该网络平台因各种原因暂时还无法实现对较为前期的的查阅和共享。因此,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按照统筹规划、资源共享、面向公众、保证安全的原则,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真正使信息化成果惠及婚姻当事人。

2、确保资金拨付到位 婚姻登记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在社会发展中越来越重要,因此需要加大对婚姻登记档案信息化管理资金的投入,实现相应设备和设施的全新化,从而保障管理工作更加快捷方便。首先要加强对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实现档案信息的查阅、共享、整理和归档等。另外还需要结合信息管理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体制,保障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同时要加强对信息管理岗位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满足婚姻当事人的需要。

3、做好婚姻登记档案信息安全工作 虽然婚姻登记档案信息化管理具有很多优势,但也要看到网络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安全因素,因此需要注重计算机和网络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如黑客、病毒、硬件等,都会给的信息安全带来影响。为了保障的安全性,首先需保证计算机硬件设备的质量过关,并加强计算计设备的防御措施。同时还需要注重杀毒防入侵技术的利用,应用电子身份认证系统和数据加密技术,保障网络的安全性。相关工作人员要提高警惕,增强安全意识,并定期对系统进行更新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综上所述,婚姻登记档案管理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对其进行科学严谨的管理。数字化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婚姻登记档案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因此,婚姻登记机关要顺应数字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潮流,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构建婚姻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保安员基础信息登记管理制度 篇9

省级工作简报管理制度

死因工作简报撰写为死因监测省级日常工作管理任务,现定为每季度一期,内容主要包括:

1、监测数据报告情况及分析;

2、各监测点工作质量报告及评价;

3、工作建议;

4、监测系统内发生的工作要事(包括国家、省级、各监测点)。

简报出版流程及规定日期:每季度第2个月上旬,由监测组负责撰写完成上一季度工作简报,报科室分管业务科长审核;每季度第2个月中旬完成科室内部审稿和修稿,报中心分管领导审核;每季度第2个月下旬完成中心内部审稿和定稿,印制和发放至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部门。年报撰写时间为每年4月,其他事宜同上。

简报撰写数据获取来源及统计规则:数据来源于国家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采用实时统计规则条件(城市:使用户籍人口计算死亡率,网上数据采集使用户籍住址、死亡日期、已终审;农村:使用常住人口计算死亡率,网上数据采集使用生前住址或现住地址、死亡日期、已终审)。

简报撰写分工:由监测组成员(陈兴乐、许晶晶)轮流负责撰写,组长陈兴乐负责业务审核及技术指导。

工作要求:监测组成员应加强与各监测点的业务联系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加强对死因监测相关业务知识学习与掌握,提高网报死亡数据审核质量;加强对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及常用统计软件学习(如SPSS、Excel)学习及使用,提高工作简报的撰写质量。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保安基础理论知识 篇10

保安基础理论知识 第一章

保安业的性质、任务和地位

一、保安业的性质:保安服务公司是在公安机关的主管和指导下,专门为客户提供安全服务的一种特殊企业。

二、组建保安服务公司必须经市、县公安机关批准,并向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否则不得营业。

三、保安业的任务:总任务:为社会提供为不同层次的安全服务。

1、尽量满足社会各个方面不同层次的安全需要。

2、全力协助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安服务公司在为客户提供安全服务的过程中,遇到违法犯罪分子,应依据自己的职责和管辖范围,将违法犯罪分子扭送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有反抗的可以依据有关规定正确实施正当防卫,以保护自己和保证保安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并以此来协助公安机关预防各种刑事犯罪的发生,及时有力地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3、积极向社会提供安全防范咨询和方案设计服务。

4、努力开发、研制、生产和销售安全防范产品并提供安全防范技术服务。

5、认真开展保安培训和特殊人才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保安队伍。

6、大力创造经济与社会效益,壮大保安自身实力,为社会的安宁与稳定贡献力量。

四、保安业的地位:

1、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安全防范组织。

2、是维护社会治安的一支重要辅助力量。

3、是社会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章

保安业的指导思想、宗旨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指针,以国家法律和有关政策为依据,以满足社会各界不同层次的安全需要为中心,以社会主义企业经营思想为准则,坚持“以防为主,以保为辅,以安为本”这一指导思想,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保安业的性质,也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保安服务事业的基本要求。

二、服务宗旨:信守合同、确保安全、讲求信誉、服务社会。

三、基本原则:协议原则,法律原则,效益原则,服务原则,安全原则。

第三章 保安业的发展方针和战略措施

发展方针:

1、立足我国,面向世界,2、提高素质,争创一流。

3、严格管理,注重效益。

第四章 保安人员的素质要求

一、素质:就是指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通过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基本品质。

二、素质的特征:稳定性,内在性,整体性,发展性。

三、保安人员素质的内容:身体素质(基础和前提),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包括6 个方面: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法律与纪律素质,科技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公关与仪表素质。这6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保安人员整体素质中的最高层次的素质——社会文化素质。

四、保安人员素质养成的重要性:

1、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2、是保安服务业发展的需要。

3、是履行职责的必然。

五、保安人员素质养成的特点:自觉性,实践性,长期性,六、保安人员身体素质的基本要求:健壮的体格,良好的体能,充沛的精力,较强的环境适应力和抗病能力。

体能是人体各器官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它包括人体的基本运动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两个方面。

基本运动素质: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综合的机体能力。

基本活动能力:走、跑、跳、投、攀登、爬越、悬垂和支撑等方面的能力。

精力是人的精神和体力的总称,反映着人的意志、悟感、灵敏性及身体活动的持久性和稳定性等特征。

充沛的精力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精神振奋、意志坚定、反应敏捷、动作果断有力,能够长时间坚持工作。

充沛的精力意义:承担艰巨复杂的工作任务。及时发现并消灭各种事故隐患。

七、保安人员政治素质的基本要求:正确的政治立场。崇高的政治理想。强烈的爱国情感。正确的人生价值。

理想: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的对未来的一种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表现。

理想按内容可分为: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理想的两个基本特征:客观性和超前性,时代性和阶级性。保安人员的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1、忠于祖国和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是对每个中国人起码的政治要求,这是由个人和祖国的内在关系决定的。在我国,爱国主义作为一项政治原则,已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另外爱祖国和爱人民是一致的,爱祖国就是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祖国;爱人民就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忠实于人民的利益,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

2、维护国家的尊严。维护国家尊严就是要维护祖国的主权和地位,不做有损人格和国格的事情。保安人员在涉外保安服务过程中,一定要忠于祖国,遵守外事纪律,严守国家机密,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维护民族的尊严。不做任何有损于祖国和中国保安声誉的事情。

3、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的和平统一。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是国家的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没有民族的团结就没有国家的统一,就不能集中力量搞社会主义建设。我们保安人员在向社会提供服务时,坚持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平等地对待各少数民族,尊重他们的语言和风俗习惯。维护祖国统一大业,同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论和行为作坚决斗争。

正确的人生价值:

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一般说来,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构成了人生观的基本内容。

人生价值指的是人生对社会所具有的意义、作用的评价。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保安人员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金钱与人生的关系。

八、保安人员业务素质的基本要求:

要具备保安服务业的专业知识有:

1、精通保安服务业务。

2、懂得有关政策法律。

3、掌握各种特殊技能。

4、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和社会知识。

5、具备良好的观察、思维、分析和记忆能力。

6、学会做好群众工作。

7、沉着机智、多谋善断处理问题。

8、体魄健壮,武艺高强的战斗力。

具备保安专业技能:

1、擒拿格斗技能。

2、逻辑思维与推理技能。

3、反暴技能。

4、独立和协同作战技能。

5、枪支使用技能。

6、车辆驾驶技能。

7、计算机操作技能。

8、保安器材使用技能。

9、悬悠攀物技能。

10、游泳技能。

不断提高“五个”能力:

1、分析领会能力。

2、深邃洞察能力。

3、果断处置能力。

4、独立作战能力。

5、高超自卫能力。

九、保安人员要自觉遵守十条纪律:

1、不得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不得参加非法组织,不得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不得参加罢工。

2、不得非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物品、住所或场所。

3、不得向任何人敲诈勒索或者收受贿赂。

4、不得因个人私利隐瞒案情,包庇、纵容违法犯罪。

5、不得阻碍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

6、不得殴打或者教唆他人打人。

7、不得实施处罚或乱收费。

8、不得扣押他人的合法证件及合法财物。

9、不得参与客户的经济纠纷和为客户、本单位催款讨债。

10、不得私自为他人提供保安服务。

十、仪表素质的基本要求:

含义: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包括人的容貌、服饰、姿态、举止、风度等方面。仪表体现着一个人的精神风貌,是人的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仪容。指保安人员的容貌、形体、衣着、修饰等。

2、仪态。指保安人员的姿势和风度。

保安人员具备良好仪表素质的重要性:

1、提高保安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

2、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需要。

3、协调人际关系的需要。

保安人员仪表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仪容严整,着装规范,仪态端庄,语言文明,不卑不亢。

保安人员着制式保安 服时,要遵守以下规定:

1、按照规定佩带帽徽、肩章、领花、臂章。

2、保安人员大檐帽前沿与眉同高,大檐帽松紧带不使用时,不得露于帽外。不准戴便帽。

3、扣好领钩、衣扣,不得披衣、敞怀、挽袖、卷裤腿。不同制式、不同时令的保安服装不能混穿。内衣下摆不得外露。

4、不得在保安服外罩便服,不准围围巾。

5、参加集会和其他活动,按单位规定执行。

6、参加执勤,要扎武装带(特殊情况除外)。

保安人员离岗休假、待岗等,不得穿制服,不允许穿保安制服从事其他与保安工作无关的活动。因工作需要,保安人员可根据情况穿便服上班。

保安服装不准变卖,不得擅自拆改或借给非保安人员。保安人员退出保安服务公司时帽徽、肩章、领花、臂章等标志一律上交。

敬礼:分为举手礼和注目礼

保安人员要敬礼的时机和场合:

1、进见或遇见首长和上级时,应当敬礼(对直接首长只在当天第一次相遇时敬礼),首长或上级应当还礼。

2、同级成员因事接触时应当相互敬礼。

3、在室内,非直接首长来到时,应当敬礼。

4、门卫保安人员对出入大门的首长和上级部门领导应当敬礼,首长和领导应当还礼。

5、交接班时,应当相互敬礼。

保安人员不敬礼的时机和场合:

1、在值班室、机房、病房、手术室、厕所等场合。

2、正在操练或驾驶车辆、轮船、飞机时。

3、在进行文体活动和体力劳动时。

4、在乘汽车、火车、轮船、飞机时。

5、其他不便于敬礼的时机和场合。

第五章 保安人员的职业道德

一、职业道德概念:保安是一种特殊企业,保安员的职业道德是指具体从事保安活动中的保安业和所有保安人员应当遵循的具有保安自身职业特点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

特征:

1、政治性和商业性的统一。

2、自觉性和约束性的统一。

3、职业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

1、有助于保安人员履行职责。

2、有助于提高保安队伍素质。

3、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二、保安职业道德的原则:热爱保安事业,认真履行保安合同,全心全意保障客户的合法权益,为提高社会整体安全防范能力服务。

“热爱保安事业”的要求:

1、充分认识保安的职责、地位和作用。

2、忠于保安事业,坚定为保安事业献身的信念。

3、克服各种困难,踏踏实实地为保安服务事业而奋斗。

“认真履行保安合同,全心全意保障客户的合法权益”的要求:

1、信守合同。

2、依法服务。

3、保障客户的合法权益。

三、保安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1、对党忠诚;

2、服从领导;

3、忠于职守;

4、服务人民;

(作为第一层次,体现保安人员如何处理党和国家、与上级领导机关、与保安公司、与客户关系;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权利与义务。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依法经营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坚持自愿互惠,诚实信用的原则,达到“国家、公司、客户、站点”满意。)

5、遵纪守法;

6、清正廉明;

7、恪尽职守;

8、业精技强;

9、团结协作;

10、文明服务

(作为第二层次,主要反映保安人员在保安服务活动中,如何履行合同、优质服务、切实保障客户合法权益不受侵犯,顺利开展工作,让客户满意。)

(一)服务人民:

1、热爱人民;

2、甘当公仆;

3、爱憎分明 ;

4、客户至上

怎样做到服务人民:

1、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心底深处把人民看做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以人民为重。做到: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一切为人民着想;一切向人民负责。当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时,应立即救助;当人民群众遇到困难时,应当给予帮助;当人民群众发生险情或遭到自然灾害时,应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当人民群众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应当摆正关系。

2、虚心向人民学习。树立“客户”就是上帝的思想,自觉接受批评监督,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

3、掌握为民服务的实际本领。做到: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服务、高水平发挥。

(二)业精技强:是由保安工作的重要性和职业要求所决定的,保安工作关系到社会治安的稳定,又具有危险性和艰苦性。

内容:

1、熟悉本职;

2、本领过硬;

3、勇于献身;

4、机智勇敢。

怎样做到业精技强:

1、热爱本职工作。培养保安工作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要把自己的生命熔铸于这伟大事业的幸运与光荣,牢固树立热爱之情和献身之志。

2、掌握过硬本领。除了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外,还要掌握法律、科技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勤学多问、增长知识,提高克敌致胜的本领。

3、明确宣传导向。加强对业务精技术强的宣传报道,造成良好学习氛围,促进健康向上。

第六章

保安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一、保安人员的职责:是指保安人员在其工作范围内所应负的责任。

保安人员的权限:是指保安人员在其工作活动中为实现其职责而行使权力的范围。保安员的主要职责:

1、完成合同规定的单位门卫、守护、值班、巡逻任务。

2、按照合同规定,完成现金、贵重物品、危险物品的押运任务。

3、根据合同规定,完成展览、展销、物资技术交流和大型文娱、体育活动场所的安全保卫任务。

4、依据合同规定,完成对特定的工作场所、住宅区的护卫任务。

5、根据合同规定,完成安全技术防范设施的设计、安装、维修和咨询任务。

6、在保安服务公司的组织下,研制、推广、经销各类安全技术防范设备和器材。

7、对发生在责任区的刑事、治安案件、治安灾害事故应保护好现场,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和公安机关,并积极协助公安机关调查处理。

8、落实防火、防盗、防爆炸、防破坏等治安防范措施,发现责任区内的治安隐患,立即报告,及时处置。

9、抓获、扭送现行违法犯罪人员;

10、检查、监督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11、完成公安机关和保安服务公司交办的特定任务。

1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二、保安工作特色的职权:

1、保护客户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2、佩带、使用保安器械和通讯报警工具。

3、保护执勤责任区内刑事、治安案件现场,维护发案现场秩序。

4、抓获、扭送现行违法犯罪分子。

5、检查、制止出入责任区的人员和车辆。

6、检查监督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情况,纠正违反规定的行为。

三、非保安人员权限:

1、拘留、关押、审讯违法犯罪分子。

2、对违法、违反规定人员实施罚款等处罚行为。

3、查处治安、刑事案件。

4、参与企业、社团之间经济、劳动纠纷的调查处理。

四、保安人员“七个不得”:

1、不得剥夺、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2、不得搜查他人的身体或者扣押他人合法证件、合法财物。

3、不得辱骂、殴打他人或者教唆殴打他人。

4、不得私自为他人提供保安服务。

5、不得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任务。

6、不得为客户追索各类债务或者解决劳动纠纷。

上一篇:中学班主任上学期工作总结下一篇:《得数是6、7的加法》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