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的优美散文

2024-08-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浮生的优美散文(精选10篇)

浮生的优美散文 篇1

三哥进城打工了,真让人意外。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个只会耍嘴皮的人:让他摆台子作知客倒是很在行,家里家外干活却总是喜欢偷奸耍滑。

小城的路,动辄砸了重修,也不知当初是怎么规划的。老远看见十字路口竖起个大牌子,边上站着个手拿小红旗的工人。莫不又是在修路?抵近一看,果然!正丧气间,车窗响了,摇下来一看,下巴差点掉下来;“这不是三哥吗?”

我连忙下车;三哥,你怎么会在这儿?三哥也是一愣,认出人来,眼神中稍闪过一丝窘迫,马上恢复常态;“五兄弟呀,搞得不认得了,哪里去潇洒?”三哥,还是这么风趣!在家不是挺好的,怎么干上这营生了?三哥哈哈一笑;“老哥这不是落魄了吗,混口饭吃呗!”不至于吧,肯定是出来图清闲的。“你等等”,他喊过一个工友,指着我说;“这是我兄弟,老没见,你帮着看会,马上来。”

“怎么老不见回家,是不是把老屋的乡亲都忘了?”他点燃一根烟,汗水顺着纵纹一层层往下滑落。脸已不似当年白净,变得黑黄。我递给他一瓶水;瞎说,哪年不回去几趟!我前几天还回去呢,你总是不着家,当然见不着。他嘿嘿一笑,显得有些尴尬;“孩子们有些不待见,出来赚些钱,度用方便些,也不用谁看脸色了。”我一声叹息,不知何言以慰。闲扯几句,留给他电话号码,说;有空打电话,这段时间有闲,过来喝两盅。三哥马上高兴了;“好的好的,一定叨扰,你先忙去吧。”

三哥在我那块可是个名人,吹拉弹唱,样样在行。每年夏季摆竹床阵时,他都是当仁不让的主角。特别是二胡,二泉印月、梁祝……拉得如泣如诉,引得一群小女孩不时叫好,他也就愈加兴奋。每次乡上来干部,村部总是让他陪同,以免冷场,确实有些才干。

三哥年纪也快六十了,行三,但因为人散漫,多交际,故三哥之名得以叫响,以至于成了实际名字,小毛头如此称呼他也不以为意。听说三哥年轻时喜欢摆谱,也无论腰包是否撑得起门面。既然这样,受些教训似乎不可避免。

根正苗红,说的就是他们这种人。老辈人讲,他的母亲在旧社会是吃了很多苦,所以解放后得了实惠,又因能说会道:极会诉苦,当了妇联主任。藉此福荫,他又嘴甜,驻村的领导推荐,他当上了邮递员。在那时农村人眼里,这无疑是极体面的工作:轻闲,有活动钱。可惜的是,他喜欢交结人,工资时常是入不敷出,以至于后来打起了汇款单的主意,结果锒铛入狱。幸好母亲的哭诉,那时候法律又不甚严谨,轻判了。尽管如此,刑满释放,村无大路,他还是从前山爬回家的。一米八几的大个子剩不到一百斤。

邮局是不会再要他了,只能务农。吃一堑长一智,对一般人来说,该踏实了。一开始他确乎如此,身体好起来后也按时出工。但是,他能言善辩,会哄人的本性依旧,再加上仪表堂堂,没多久就当上了小队长。如此一来,他的体力活自然是免了,劳动间隙的插科打诨,农闲时候组织个什么活动,都是其内分之事。

如果没有后来的分田到户,他的幸福日子将是多么的安静祥和!天不遂人愿,该来的终归是要来的,人们都说三哥怕是要下架子干活了。指使惯了人的人,指挥不了别人还指挥不了自己老婆孩子?他依然过得滋润,秧苗打到田里,他也是必须喝两盅,再眯个午觉。

虽然如此,他还是缺钱花:别人农闲时会找点生钱的路子,他却走亲访友不亦乐乎,还对捞鱼摸虾者嗤之以鼻。平时潇洒,可一到年关就原形毕露,总是找人借,信誉又差,渐渐地到后来,就算他说得天花乱坠,也无人借他。

有些事做下了,也不一定就是这人如何不堪:逼得没法子。有一年,腊月二十九,他还家无片肉。四处借不着的他只好不孝,到街上骗屠夫说母亲去世,说出自己哪儿哪儿人,叫什么,还找出熟识的人作证。屠夫开档做生意,那个村子没去过?不怕他跑人,何况还有担保?于是赊给他二十斤肉。屠夫自然是想赚钱,三哥嘴里自然是不会赖账,每次来他都笑脸相迎,连声道歉,说得屠夫都忘了来干什么。据说后来屠夫厌烦了,没再来。

他家和我老屋前后,很早就认了我母亲干妈。我总认为他喜欢占些小便宜,常在母亲面前表示不屑。而母亲常是压制;“每个人都会有毛病,也会有优点,不可苛刻求全。”而我依然看不到他有何优点,直至后来发生的一件事。

那已经是分单干十来年了。抗旱看水是个优差(防止垒砌的新水坝漏塌):坐在树荫下吹风,抵了摊工还有补贴,他自是不会错过。小水库,僧多粥少,下游那么多村子排队等候,于是有的仗着村子大用强。三哥嘴皮子再好,也说不过干旱逼出来的火气,动手也就不可避免。本来,单干后为公家事谁都往后躲,可他不。据目击者称,他用一把铁锨逼退十几个人几次,硬是没让他们动水坝。放水的小时数镇上是规定死了的,水坝一倒,几十个人工白费不说,下一个轮回没到恐怕水库已经见底了。浑身泥水就剩白牙黑眼珠的三哥,当村镇两级干部赶到时,还英雄似地持锹站在水坝上,大有一夫当关之豪气。

三哥虽说有诸多毛病,但不可否认,是个热心肠。那年月,常有卖艺的走乡串场的。因外地人的缘故,受冷落是自然的,他却不见外,初次见面就招呼人家吃饭,还不厌其烦的帮忙招场。虽然没有报酬,他却不亦乐乎,跑前跑后自家事情一般,以至于河南好些杂耍的艺人都知道三哥,来此地,必去拜访。

听说有一次,卖艺人的丫头玩杂技失误,摔下了两层桌子,是他连夜帮着送进区卫生院,拍胸脯作保,才接上腿骨,否则残废也未可知。至于他是否有偿还医院的费用,不得而知,但就此和卖艺人结下了干亲家却是真的,前些年还在走动。

三哥也有心病,和他同时进邮局的,甚至晚些的,都局长科长了。街上遇见,脸上也觉难堪。每每和人说起,谁谁多么不如自己,现在怎么怎么的好了。言语间满是失落、悔恨。但是靠啃土疙瘩,何日能挺直腰杆呢?

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话确实不错。农村别的没有,粮食却多。有一年东北水稻遭荒,而本地又丰产。日夜寻找发财之道的三哥,闻此信息,如获至宝。此信息乃其二哥所透,二哥名声不错,于是假二哥之名,用后付款的方式收了几万斤稻谷,装了几个火车皮。此一趟下来,三哥肿了,还清了所有的欠账,还轮着翻请客。有钱了,谱当然是不能不摆,据说不再回家住了,包了宾馆。

谱太大终究不是好事。干起粮食买卖的他从此不再亲自押车皮,而是飞机伺候,白手套只带一次,脱下就扔,热衷于听别人颂扬的话。这样的.人容易丧失警惕性:好话听起来受用,后来想起来却锥心的痛。终究是被别人摆了一道:货到车站他还在宾馆睡觉,货被人截跑了。

都以为三哥从此灰溜溜的趴下了,想不到的是他依然故我。在不被追债的时候,照样高谈阔论。当别人以此奚落他时,他不像孔乙己会脸红,反而说;“我尽力过,经历过,这辈子够了,你有资格这么说?说不定某天又东山再起!”

三哥虽说不甚踏实,却也做过有见识的事情,那就是极力供大侄子读书。长兄夫妇早逝,三个侄子侄女是在他的名下长大。说不好是谁活养了谁,但对大侄子读书却从不含糊,也为此到处借钱。这点村人都还是称道的。

许多年过去了,东山再起慢慢就不提了。可有些事情却不能不摆上日程。三哥膝下俩女一儿,丫头好说,总归是人家的人,无需许多花费。可小子不同,你不给他做点什么,将来的日子能好过?儿子渐渐大了,言语中也有了不逊。也是,人家都是小楼昨夜又东风,他家却透过瓦片窥嫦娥。平素也无积蓄,猛然间哪里能建起房屋。三哥使出浑身解数,东挪西拆,再加上几个侄子看不过眼,帮衬帮衬,也好歹盖起了平房。

那段时间听说三哥确实下了把力气,男人嘛,总还是要拿些东西见人。跑到东北搞建筑,在我们那儿是极其常见的,而他大侄子上大学学的就是土木工程,于是跟着侄子踏实了一年:也不过动动嘴皮。侄子自然不会亏待他,小兄弟结婚的费用全包了。

放假时回家,母亲也提起过他,说是变性子了,比以前肯吃苦。以前没亲眼见,总是不信,这回见了,我却生出许多感慨。三哥虽说没什么建树,却也是人生起落几次。撇开他的懒散不说,他乐观,豁达的心态确实比许多人要强。说他脸皮厚也好,说他没心没肺也罢,嘻嘻哈哈的活过眼前,也没什么不好。

我想,如他所言“他是生不逢时”,就他那张嘴,要是赶在年轻,开个什么婚庆公司,考个律师什么的,也许能有亮点。但他也是偶尔感叹两句,大多时候是快乐的。不像我们,什么都想很远很多,生怕有什么遗漏:凡事总控制不住的患得患失。几多揪心几多愁!快乐又在哪儿?

浮生的优美散文 篇2

任何文学作品都具有独特而鲜明的风貌和格调, 即写作风格。写作风格因作者所生活的时代、环境等客观原因和作者个人经历、价值观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产生, 并成为文学作品中艺术特征的体现。沈复的《浮生六记》语言清新平实, 彰显了其坦诚率真的写作风格, 这与沈复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的关系。沈复出身于幕僚家庭, 自幼随父亲学习幕僚知识, 且未曾参与科举考试, 青年时一直从事幕僚 (古代幕府中参谋、书记等职务, 类似于近代的副官、秘书、等) 工作。在学习和从事幕僚的过程中, 沈复见识了各地的风土人情, 领略了多处名川大山的无限风光, 因此在其文学作品中, 作者常用清新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于大自然和归隐生活的向往。在《浮生六记》中, 沈复无论是描写他与芸娘的感情生活, 还是描述人生坎坷、世态人心, 都会将所经历的各地的山水名胜、自然风光的美好表现出来。例如, 《闺房记乐》中, 沈复云:“时方七月, 绿树荫浓, 水面风来, 蝉鸣聒耳。邻老又为制鱼竿, 与芸垂钓于柳荫深处。日落时登土山观晚霞夕照, 随意联吟, 有‘兽云吞落日, 弓月弹流星’之句。”

《浮生六记》中, 沈复将自己与芸娘的感情作为作品的主要内容和发展线路, 叙述了他与芸娘之间深厚的感情。文章中, 沈复并没有采用过多的修辞手法对二人的感情进行大肆的渲染, 而是依旧运用其清新淡雅的语言, 平淡坦诚地将二人的感情与生活细节娓娓道来, 并以此表述自己与芸娘之间的真挚情感。例如, 《闺房记乐》中, “告母曰:‘若为儿择妇, 非淑姊不娶。’”又如, “芸曰:‘情之所钟, 虽丑不嫌。’”十三那年, 沈复与芸娘初次相见, 便与母亲直言, “非淑姊不娶”, 婚后二人更是相敬如宾, 情投意合。沈复在《浮生六记》的写作中, 虽语言平实, 却仍旧道出了他夫妻二人的甜美生活。只是天不遂人愿, 芸娘早逝, 恩爱夫妻未到头。对于芸娘的记忆和怀念, 沈复在《浮生六记》中, 通过平实、写实的语言深情地表露了出来。于沈复而言, 真挚的感情和生活经历无需刻意的修饰, 更无需用任何物件来烘托和渲染, 恰恰是最真实无华的细节才最能够表现出二人真挚的感情。

二、《浮生六记》中的写实手法

“写实”在文学作品中不仅指文章创作者的写作风格, 也是指文学创作活动中一种常见且被广泛应用的文学体裁、写作手法。《浮生六记》作为清代自传体散文, 继承了我国古典文学中传记文学传统的艺术特征和表达方式, 即通过对人物所经历的事件, 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来进行记录, 从而抒发作者的态度、情感。沈复的《浮生六记》正是通过对自己与芸娘之间生活琐事的记录, 来抒发自己对美好爱情的赞美和对于爱人、往事的追忆。“写实追虚, 碑诔以立;铭德慕行, 文采允集” (刘勰《文心雕龙》) 。沈复正是通过写实的写作手法, 将夫妻二人与当时的封建家族、社会、伦理道德等之间的关系一一道来, 将封建社会的种种现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堪称“人间百态”。与此同时, 《浮生六记》还对封建礼教进行讽刺和抨击, 使读者陷入深刻的思考。

但凡读过《浮生六记》的人, 大抵都会认为芸娘是这世上最可爱的性情女子。自幼熟读诗词歌赋, 虽有一身才情, 却也不失温柔贤惠、大方得体, 又不失小女子的娇羞可爱, 能与芸娘结为夫妇可以说是沈复的福气。在品味二人幸福生活的同时, 我们又不难从这些琐事中发现存在于当时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例如, 芸娘单纯的只作为某个男人的妻子自然是极佳的, 勤俭持家、温柔贤淑, 又懂得和夫君共享闺房之乐, 甚至三番两次主动想要为自己的丈夫纳一房妾室。但是涉及到家族与社会, 芸娘显然不那么讨人喜欢, 虽然处处小心, 却仍旧不得公婆喜爱, 在家族的纷争中也无法保护自己的权益。芸娘曾予沈复书信, 称公公为“老头子”, 并非是对长辈的不尊敬, 但是公公知晓后很是生气, 最后因为种种误会, 夫妻二人被逐出祖宅。单单是因为芸娘对老人家不敬的称呼就会遭到此番待遇吗?在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的束缚下, 是不允许沈复与芸娘如此这般的“情投意合”“伉俪情深”的。

当“写实”被归纳为一种写作手法、创作手段时, 《浮生六记》本身就不再是作者闲暇无事时所著的悼念亡妻之作, 而是通过回忆之前生活的点点滴滴来反映现实生活的;那么文中所述的诸如不喜功名、二人不拘小节的婚后生活、芸娘对憨奴“情有独钟”等事就不再是夫妻趣谈, 而是对于封建社会、封建礼教赤裸裸的挑战和反抗。

参考文献

[1]沈复.浮生六记.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 2011.

大运河的优美篇首(散文) 篇3

人对什么都有探求之心,泰山极顶,长城龙头,黄河源地,天涯海角都已去过,大运河之首却成为一个焦渴的期待,那是久违的故乡吗?

正是草枯地阔,木落山空时节,出京城好远了,又出了通州好远,天地越见舒朗,直到再不见一座建筑,完全一片野旷天低的景象。

有雪纷纷扬起,温度更显低落,情绪却昂扬起来。浑茫间走下一个斜坡,再拐个弯,就看见了粉墙黛瓦。是的,这里该有一些房舍,这里该是多么繁闹的去处,茶肆酒楼客栈官署都会有。一排高树挤出了一条通道,落叶发出苍然的声响,车辚马萧一般。尽头一堵巨石,石上有字,再看一个牌坊,上书:漕运码头。是了。急走几步,不顾鞋子踩进水洼,眼前已然出现一条气宇轩昂的大河。禁不住喊出了声,那声音,连自己都吃惊,似乎在村口见到了倚望的亲人。我呆愣着,这就是大运河?那个京杭大运河的北首?

许多河流的源头,都是细水浅溪,就像一部交响的序曲,而后才渐入高潮。只有大运河首来得这么突然,横江断河一般,置你于无准备的惊叹之中。

河首像个大口,万里旷风都顺到了这里。水面蒸腾着雾气,像河在呼吸。大运河,你老有千岁,同自然的河流相比,却仍是一条年轻的河。你那么平静,平静得只有轻波微澜,越是如此,越显端肃。你那么宽阔,比我想象的宽多了。看不清你流去的地方,那里已烟锁雾罩。

漕运码头空无一人,干净得像一个封面,打开去看,却是山重水复、雄浑壮阔、帆樯林立、舳舻相接。身背肩扛的急步,浑浊嘶哑的呼喊,昂扬长啸的骡马,低陷沉转的车轮,泪眼彷徨的送别,白发苍然的祈望。一条大船刚刚离港,一批船舶又小心靠岸。漕运发达时,仅从天津每年过来的漕船就有两万艘,更别说还有商船。

大运河,一个运字,让水的实用功能活泛起来。运河不仅输去一条通衢大道,还输去了大河的文明之波,广袤的土地变得丰沃,并催发了农耕经济向商旅经济的转变,码头带动着一个个集镇和城市迅速膨胀。水道的开通已使直沽寨发展成远近闻名的“天津卫”。运河沿岸呢?淮阴、镇江、常州、无锡无不得益大运河的润泽,还有苏州、嘉兴、杭州呢。长江和运河交汇处的扬州,更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方。

700年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看到运河的时候,不由得惊叹万分,并说:“值得赞美的,不完全在于这条运河把南北国土贯通起来,或者它的长度那么惊人,而在于它为沿岸许多城市的人民,造福无穷。”马可·波罗当时把浙江称为蛮子省,他没有想到,那个蛮子省,后来成了世人向往的人间天堂。

说起来,应该庆幸一次次从皇宫里发出的疏浚运河的圣谕,不仅是从隋文帝开始,在他之前早已有过,隋炀帝之后更是接续不断。那些声音越过道道森严壁垒的高墙,低徊于运河之上。

运河的挖掘和整治,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我们无从知道那些群体中的普通姓名,但不妨碍对他们深怀敬意。从一条沟渠的初始,到千里通畅的结果,无疑见证了人类构筑文明的艰苦进程。声声号子里,多少生命在蠕动,他们淌洒着汗水和血水,也淌洒着一个民族的苦难史奋争史,而最终,低沉的号子变成了水边清丽的歌声。

运河首先表现出了民族对自身环境的挑战,它是一种群体智慧和精神的结晶,是价值取向和生命观念的飞升。正是运河的穿引,中国东西走向的水系有了横向交流,运河身上汇通了黄河、长江、淮河、钱塘江和海河的血脉。一个数字难掩心中的自豪,大运河比苏伊士运河长10倍,比巴拿马运河长20倍,世界上没有哪一条运河能与之比肩。

站立运河源首,想着她不同于其他河流的地方,她不跌宕,不凶猛,没有急流险滩、峡谷漩涡,她母亲般大气、淳厚、秀美、沉静。她比其他河流更善于接受和容纳,即使是很窄的河道,也能见到一支支首尾相接的船队往来穿梭,那种繁忙有序而无声,不会出现大惊小怪的声笛和躲闪。即使是目前,京杭运河也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我知道,北京的很多河流都归入了大运河,这条人工开挖的河首先为中国北方最大的都城带来了好運,以至于不少帝王从这里一次次乘舟巡访。乾隆是在哪里下船的呢?“御舟早候运河滨,陆路行余水路循。一日之间遇李杜,千秋以上接精神。”这是乾隆登舟时的心情。李白早从白帝城出发,乾隆从北京而去,同是烟花三月,到了扬州也相差千年。不过李白站在运河边说了:“齐功凿新河,万古流不绝。丰功利生人,天地同朽灭。”乾隆的毎次出行都有收获,不是考察的收获,就是私访的收获,或是文思的收获。乾隆十次到泰山,六次下江南,借助大运河,他走得比历代任何一个皇帝都勤。

不能简单说这些帝王都是游山玩水,包括隋炀帝在内,他们还是要做些事情的。出行起码比坐在金銮殿听汇报强,比在位48年有25年躲在深宫不理国事的朱翊钧强。也许杨广修好了运河,一激动排场搞过了头,史上这种一激动的事情不算少,因而杨广挖运河的功劳被骂名掩盖。皮日休倒是给了个公道话:“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不过这样也好,提醒有些人做点事别忘乎所以。

大运河既已完成,就不是哪个人的了,而是整个中华甚至整个人类的。隋炀帝早已销声,乾隆帝也随波匿迹,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帝王更是淹没在浪沙之中。多少年后一声锤响,中国大运河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看见了燃灯塔,它高高矗立在大运河的北端。凭着“一支塔影”,顶风沐雨的船工就知道通州河首到了,心境立时开阔起来。

在燃灯寺的外面,见有从运河挖出的巨木,那从南方运来的宫廷用品,不知哪一次事件,使它们水下沉睡400年。塔前还遇一老者,81了,十分健谈,他说中学就在运河边上的,前面坐的同学是刘绍棠。立时想起那个善写河淖的通州人,运河水波托举出多少人物?可是灿若星辰了。

将目光放远,运河不远处,还有一个同样由人工修造的工程——万里长城。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线条,长城和运河的一撇一捺,构成中华版图上的“人”字。是的,那是历史最能代表人类活动的标志。现在看来,长城的一撇,更多地成了观赏物,而京杭大运河,却是有力又有益的一捺。一防一疏,总是后者被视为经验。想起河首所在通州的名字,这名字那么名副其实。古时万国朝拜,四方贡献,商贾行旅,水陆进京必经通州,通州有着“九重肘腋之上流,六国咽喉之雄镇”的美誉。一通而百通,不说其他,光一条运河就够了。

雪花弥漫。大运河,久久看着你的时候,就感觉你身上有一种宗教色彩,原以为你很难抵达,真到了跟前又似乎在虚幻中,是因为心中久存的景仰吗?

想有一段清闲时日,乘一叶扁舟,慢慢地漂,慢慢地体验运河所带给的感知与兴奋。而后望着燃灯塔,在通州源首靠岸。

责任编辑 黑 丰

浮生梦,惊鸿一瞥的散文 篇4

时光染指,千年情结,浮生若梦,惊鸿一瞥:

第一梦,秦素瑶,最不谙世事的清纯少女,却为何在后宫中步步沦陷?终是,一杯鸩毒醉了红颜,可谁,看懂了帝王的那一眼缠绵;

第二梦,染晴云,雪山上最善良的姑娘,与性淡如菊、温婉如玉的六王爷沐风有一场美丽邂逅,终成就了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美谈;

第三梦,苏心辰,善诗词,通音律,晓丹青,最喜古典小说,最不折不扣的沉溺古风女; ——整个故事的见证者

这一世,梦醒,浮生梦、缘聚散,虚无缥缈的东西不过是人生的惊鸿一瞥。

——写在前面

盛夏的天,阴晴不定。刚刚,烟云渺渺;现在,烟雨蒙蒙。与此同时,喧闹声混着滴答滴答的雨声蔓延开来。

喧闹声来自一对母女,母亲四十几岁的样子,虽然岁月的沧桑在母亲脸上留下了痕迹,但丝毫掩盖不住年轻时代的绝代风华,反而多了几分韵味。女儿不过二十三四岁,白皙的肌肤上勾勒着精致的五官,玲珑的身材着一件浅绿色的裙衫,真有几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感觉。

“辰辰,适逢假期,你不和同学出去散散心,整日宅在家里干嘛?”苏妈妈没好气的说道,“苏心辰,我和你说话呢,这《甄嬛传》你都看了多少遍了,你不嫌烦我都嫌烦了。” 咔嚓一声,所有声音戛然而止。

女儿见势,默不作声,迈着杂乱的步伐走到窗户边,外面的小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辰辰就在这迷蒙的雨雾中沉思了良久,然后翩翩回了房。

房内,茶香袅袅。书桌上摆着几本内容清雅别致的书,书房里放着《青花瓷》那抑扬顿挫的曲调,辰辰就静静地坐在书桌上聚精会神的用笔勾勒着青花瓷的素胚,房内房外还真是应了天青色等烟雨的景,可这烟雨已然到来,而她等的人在哪里?

西戎皇宫,隆冬时节,素雪纷飞。

西戎英帝,十八岁登基,五年来,内除谋臣,外攘奸凶,励精图治,手腕凌厉。

今冬对帝王唯一有威胁的曾权倾朝野的秦贵妃秦素瑶之父以结党营私、图谋不轨论罪下狱。

今冬真是天公作美,大雪手舞足蹈了好几日,御花园里的红梅凌霜怒放,远远望去,那一大片红白交相辉映的景色里,似有一女子正演绎着一舞惊鸿,只是那一袭舞衣,灼痛了谁的眼?

素灵殿里,烛火昀昀。素瑶眉色深深的端坐在贵妃椅上,榻上有几碟点心,一壶浊酒。她手上把玩着一支风筝,静静等待帝王的到来。

随着一声“皇上驾到”,素瑶脸上露出了一抹带着凄凉的嘲讽,道“是时候了,一切都该做个了结,秦素瑶,你的梦该醒了!”然后出门迎接帝王,笑语盈盈道:“皇上来了,外面冷,快进来喝杯酒暖身吧!”

帝王有震惊、有愤怒,还有一瞬间的惊恐,然后皆化为无色,平静的说道:“素素,随朕叙叙旧吧!”遂牵了秦贵妃的手,二人对坐,久久不曾开口。

后帝王终打破平静,淡淡道:“素素,五年来,你模样一点都没变,梳着齐刘海,永远素心如简的清纯模样。”

素瑶浅笑嫣然答道:“是啊,皇上还是一如当年般英气逼人。”

“五年前,也是这样的天气,依依落雪映着簇簇红梅,朕和素素在寒山寺的梅亭初相遇,惊艳了朕的双眼。遂后来草长莺飞的二月天朕问你可愿随朕进宫,素素说‘君若不弃,妾必不离’。那素素若朕现在再问你呢?”帝王语重心长般说道。

素瑶错愕地看向帝王,平淡如水的答道:“皇上还记得呢!臣妾都差点忘记了。”

平静,房间内如死一般沉静,只有两人那此起彼伏的呼吸声。

帝王手上青筋渐显,目光锋利如箭,死死的盯着素瑶“秦素瑶,看着朕,回答朕的问题,你恨朕吗?”帝王一字一顿道。

“恨,我还有恨的资本吗?我还有被利用的价值吗?我不过是皇上用来牵制我父亲的.一枚棋子,可笑的是这棋子竟妄想用真心回报真心。当年素素对英郎说的绝无半点虚言,可惜在这幽幽深宫中,再深厚的感情都经不起岁月的打磨,何况还是所谓的虚情假意呢!早在皇上对秦家抄家灭族的那一刻起,素素已心如死灰。”先是激愤、不屑,最后字字狠绝。

此刻,只见英帝眸色深深,拳头紧握,斩钉截铁道“素素,勿要胡乱猜疑朕的心思,不要再任性倔强。”

室内,静悄悄的,若不是沙漏在一点点流逝,怕以为时间在此刻静止了呢!

“酒该凉了,皇上还喝吗?”素瑶的声音平淡的如八月的秋水。片刻后,素瑶拿起已放好的两个杯子,缓缓地把温好的酒倒入酒杯,酒顺着酒壶往下流,有溢出的就滴滴嗒嗒醉了一地,这就是所谓的覆水难收吧!

“皇上,臣妾先干为敬。”说着,素瑶无半点犹疑喝下那杯酒,然后露出了一抹绝艳的笑,她穿着红色的衣衫,是那样凄美,如残阳泣血。呢喃道:“英郎,我不想困在这深宫高院里,我想素年锦时素心如简;我想牵着你的手,白头偕老;英郎,我好想再回到当初我们相遇的那个地方;好想再看一次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美景;我想待到山花烂漫时,还在丛中笑;我还想再在来年草长莺飞的天气里放一次风筝,可是、可是……”

说着说着,素瑶忽然从榻上滚落,帝王洞察到素瑶的微恙,鬼使神差的把她扶到了怀里,惊慌失措的叫道“素素,你喝了什么?”

素瑶痛苦的说道“我喝了鸩酒,我想看看你的心,也不想让英郎为难。”说着说着,泪水已夺眶而出。

帝王一向淡然的脸色巨变,沉痛的说道“素素,你为什么就是不信朕说的话呢?素素那么好,朕最不忍心伤害的就是素素,可偏偏伤你最深的还是朕。”

“英郎,我不后悔,既然当初选择了进宫这条路就注定无法回头,我从不后悔。”

“噗——”素瑶吐着大口大口的鲜血,声音微颤“以前,娘亲总说我任性,你也说我任性,可是,任性终不失性,你不要怪我——英郎,来生,你还在梅影疏疏的地方等我好吗?来生,你不再是尊贵帝王,我不在是世家小姐,届时,我们可以毫无顾忌的谈一场恋爱。”

“噗——英郎,待到来年山花烂漫时,我们还在丛中——笑” 素素脸色煞白用最后一点力气说出那动人心扉的情话。

“素素,不——”帝王歇斯底里的叫喊,可怀里的人沉沉的睡了过去。偌大的素灵殿里,烛火摇曳,只有帝妃二人相依偎,素瑶眉目如画,安然若素,榻上的风筝也在静静躺着,仿佛这一切都不曾发生,待到第二天的一米阳光落下,她还是那个徜徉在山水之间古灵精怪的秦素瑶。

这一夜,注定无眠。

清晨,天渐渐露出鱼肚白,太阳从西边绕道东边,又从东边绕道西边,兜兜转转了一圈。

帝王抱着素瑶的身体在素灵殿里呆了一天一夜,后抱着素瑶的尸身呆滞的说道“素素,我带你离开。”此刻,他不是君,她不是臣,他们只是用你我相称的夫妻。

彼时,残阳下,那一道落寞的背影书写了刹那迷离。

后来,英帝追封秦贵妃为嘉柔皇后,但却并未葬入皇陵,据说英帝在寒山寺的梅亭附近为嘉柔皇后重修陵墓,栽种梅花。后来,据说整座寒山寺梅林萦绕,满山红晕,煞是好看。传说,那里经常有人见到一位白衣翩翩的的男子,傲立于寒山寺之间,直到几十年后无人问津。没人知道那男子是谁,只有素瑶和苏心辰知道,那是英郎在和她一起君临天下,看盛世浮华。

据说,五十年后,与西戎皇朝对立的国家南黎,有一桩天下美谈。南黎帝的谪仙六皇子沐风,性淡如菊、温婉如玉,后在穆青雪山上结识了善良灵动的雪山女染晴云。二人一见倾心,后渐生情愫,历经重重险阻,沐风取得晴云为妻,有情人终成眷属。后来,南黎帝令沐风纳侧妃,沐风不从,遂舍弃爵位,携手晴云北观苍野,南下江南,东临鱼乡,西至雪崖。

后来,沐风晴云走遍大江南北,看遍人情冷暖,为西戎英帝帝后的倾城之恋动容,定居于寒山寺,守护帝后陵墓。传闻,沐风晴云春看草长莺飞,夏赏碧荷亭亭,秋观山花烂漫,冬来踏雪寻梅。二人携手做到了西戎帝后做不到的“君临天下,看盛世浮华 ”,延续了那场倾城之恋,缔造了一生一世一双人的传奇。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充满诗情画意的青花瓷还在轻轻弹唱。

“辰辰,你这孩子,怎么趴在桌子上画画都能画睡着呢!快起来,小心腰疼,洗把脸,我们去公园逛逛。”辰辰妈满目温柔的说道。

“素瑶呢?英帝呢?沐风晴云呢?西戎呢?南黎呢?妈,你怎么在这?”辰辰满脸疑惑的说道。

这次换辰辰妈错愕了,笑着说道“辰辰,你是不是做梦了,像电视剧里的穿越一样?哎呀,不开玩笑了,洗洗脸出去透透气吧!你看,雨停了呢!”

辰辰看了表,自己顶多睡了两个小时,在那里度过的时间起码有七八十年了吧!一定是梦,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定是看穿越小说看多了,居然看到梦里了。不过那梦真的很真实唉,那一段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真的很让人向往。

细细想起 ,从素瑶英帝的相遇,到入宫,再到最后的一杯鸩毒醉了红颜,是那样令人扼腕叹息,原来不过是南柯一梦,那故事,也都是假的吧,可是却让人陷得那样深。曾最期待的古代宫廷是埋葬多少女子青春年华的炼狱,曾最向往的倾城之恋终在阴谋阳谋中被扼杀,曾最惊羡古代女子才情出众却不料其中有多少人人前笑语花相映,人后哭泣倩谁听,幸好,浮沉中走一遭,我还活着,幸好,我不会有素瑶那样的悲剧。其实,活着,多好!

这样想着,辰辰原本空虚的心灵瞬间舒畅了许多,这场梦做得真好,既圆了曾想穿越到古代的梦,又在冥冥之间明白了许多道理。

然后和妈妈出了家门,往那幽深幽深的林间小道走去,一场雨过后,眼前的景色焕然一新。辰辰紧紧挽着妈妈的手,迈着轻快的步伐和妈妈说说笑笑地往远方走去,这便是幸福吧,而辰辰等待的那个人也正在路上,她会遇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

远方,雨过天晴,一抹彩虹高高挂起,林间小道上,光彩熠熠的照着那一对合不拢嘴的母女……

全文完

浮生随笔散文 篇5

春天,有茶、有墨、有书的日子,偷闲半日,是一种清福。

一杯龙井,两碟干果,一盆开得正好的瑞香,一缕柔和的斜阳,一张小方桌,读一本车前子的茶墨相,一位病人的侘寂之境。

今年南京的春天来得比去年晚,春分已过,但春风中依旧有寒气。春天是多雨的季节,过去一周的.阴雨天气总算结束,迎来了惠风和畅的周末。今天的风稍大,进入盛花期的樱花、海棠、桃花以及河畔大片的二月兰依旧吸引了大量人前来踏青。我坐在七楼,东风吹得玻璃窗子直响,时闻楼下人语声。有时一两声鸟鸣入耳,令我感觉到一种难以言说的舒畅,像是一口茶恰到好处,让人只觉两腋习习清风,了却不知南北。

昨夜去火车站送人远行,子夜方归,不慎着凉,寒邪入侵,遂病。今天,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是我不想做。午后阳光正好,斜入阳台,照在月季、碗莲、多肉上,温和,宁静。我泡了一杯茶。病了,也未必是件坏事,最起码可以什么都不做,在这一片侘寂时光中想想故人,虚度半日年华。常常会有一种心态:“病了之后,感觉这世界好多了。”往日厌倦人来人往的场面,现在看来是一种生活的幸福,他们在花草之中尽情享受,虽然没有文人的情怀,但却也是真实的生活乐趣。

前日半夜临池,书赵孟頫手札俗尘贴,中有一句话令我印象很深:“至于死生之说,师所谓委顺者故已知之矣”,线条流畅,折笔之处干脆利索,章法错落有致,颇得禅悦。整篇俗尘贴亦如是,干净利索,像是盘中珍珠一样,观者自能体会其中奥妙。赵孟頫师法王羲之,但赵字与王字相比,王字多一分洒脱,赵字后期多一分禅悦。

我想起了去岁九月,在上海老街与友人于一家茶馆饮茶。那天,微雨,从古刹中出来,随即扎进一家临溪的茶馆。临窗对坐,谈论刚才在寺院遇见的一位礼佛的居士。推轩而望,河中青莲已无,但是烟雨蒙蒙的河面与两岸古色古香的建筑却也自成一幅水墨。芸芸众生中的两人,落在此处,对坐,饮茶,话越来越少。窗外,一川烟雨,两岸俗尘。直到茶泡到无味,与友人起身离开。

回过神来,又续了一次水,这已经是第四次,茶味已无,徒有些许汤色。桌上瑞香的香气有些妖媚。想起今天的日子,忽然有种忧伤袭来。3月26日,海子的忌辰。28年前,海子在山海关卧轨,他带着憧憬、悲愤还有遗憾离开。前几年,北京诗人卧夫在怀柔的大山中绝食身亡,临死之前,他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我能理解他的选择。与海子生活的那个年代相比,我总觉得我们这一代人运气并不好,虽然说成长阶段的物质生活比上辈人要好,但是我们面临的压力与挑战并不比他们小,内心的苦闷,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是那么爱这个世界,我相信这世界也一定以同样的方式对我。

日色渐瞑,茶桌凌乱。一腔难以派遣的感怀,随着茶汤被倒掉。

幻昼浮生散文 篇6

就像是一个人冷冷清清走了很久,靠对某个方向的执拗支撑生命,可是突然一个恍惚之间就没了方向,丢了路,也丢了自己的眼睛一样。关于大学,我终究选择了妥协。不绝望,却比绝望更疼。那种疼不撕心裂肺,可是能让人心口钝木。

我是一个很容易脸红也很容易哭的人。可是其实很多时候我并不会让自己轻易掉下眼泪。但我还是哭了。明明似乎没有人诘责也没有人逼迫,就只是父亲让改志愿而已,可是抑制不住的,接完电话我还是泪流满面。哭了不是很久,哭过之后除了眼睛发疼一切依然如旧,然后我改了志愿。

可是,真的很好笑,我的人生就像一场笑话一样。晚上八点志愿填报结束,九点多的时候父亲又打电话过来说他又查了觉得江西那个学校不错,问我改了么,我说改了。然后就是责怪,他逼着我改了,又嫌我改了,说他明明后来打电话过来说了让我自己决定,谁让我改了。

然后很没出息的,同一天第二次的,我哭了,为自己被搅乱的人生,也为自己的命,为这场操纵在他手下的笑话。我哭了,然后他又开始迁怒,说是妈妈的错。是的,我妈下午有打电话过来,可是她并没有左右我报什么学校。并且,那个独断武断而又反复无常的人,他忘了他第二次打电话过来说让我自己决定的后一句话,他说,你自己决定,要是没录取,或者录取了后面也可以继续回学校去补习。

我不否认不论结果好坏他肯定有一大部分是为了我好,可是,我好像,真的被这种一次又一次以爱的名义而不断伤害的所谓的爱的负载,压垮了仅剩的对亲情的执念。一个人没有亲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亲情。我开始有些恨他了,恨他让我几乎要失去了全部的亲情,恨他让我对自己的生命和存在都开始绝望。

曾经很多很多次,他那么深的伤害我,可是其实每次只要他在伤害后露出那么几分悔意几分好,我就会心软。每一次我都安慰自己,姑娘,你看,他还是爱你的,他是养育你长大的父亲,千般不好,他终归是你的父亲,他也不容易。这回,我以为自己会真的恨他,对他彻底绝望,再也不心软,不原谅。可是,当第二天妈妈电话里说父亲昨晚有心事没睡好,想起他现在身体也不好,就像之前的很多次一样,我还是那么轻易的,就不忍心了,于是发了短信过去,说,我不怪他,让他也别想了。

越得不到的东西才会越让人珍惜渴望。那些单亲的,父母离异的,没有父母的,他们一定最渴望拥有家庭和家人,可是,身在其中,方知其味,于我而言,很多时候,我真的宁愿自己是一个人,没有家庭,没有家人。

十几年如一日困在如履薄冰的亲情里,心口伤口反复的结疤了又复发,没经历其中的人永远不会明白那种暗无天日的绝望和困顿。爱不了,恨不得。一次次妥协,一次次回到原境受相似的伤害,可是不会有人懂你的绝望和疼。就好像你捧着一块寒冰,很多人都说那冰很漂亮,可是不能站在阳光下,冰寒入骨,其他人永远也不会知道你有多冷,多疼。他们只是以为你很幸福,一旦你皱皱眉说冷,就会有很多人站出来指责你矫情。

其实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胃很疼,前一天哭过两场的眼睛也很疼,可是我已经不再怎么怨父亲。心很累,一次又一次,疲倦了,习惯了,也没力气了。我终究心硬不起来,而他终究是我的父亲。这种以爱的名义横行直撞的伤害,一日我还活着,就只能承受。除了妥协,别无他法。

一直很想为自己写些什么,就像纪传一样,以文字为铭为自己寂如死水的生命留下些许浅波起伏,可是一直没有动笔,一直一直的被颓散占据昼夜晨晚,然后,时光梭影,光阴疾行,就已经到了现在。

我想起四岁那年弟弟出生时我一个人独自坐在窗外水泥砌的栏台上,那天日光刺目,天气很好。

我想起五岁以前我常常会做同一个梦,梦里我在平垄的田野里跑着,一个人一直不停地跑,身后一个粗黑的中年男人捏着只葫芦紧紧追着。我一边跑一边的回头看,每一次回头眸里都会撞见那个人狞笑的脸,可是一切都没有声音,那人的笑,我的恐惧,都诡异的如同无声的黑白影片,我恐惧,可是我发不出任何声音。

梦境的最后,每次当我逃到田野深处一架结满葫芦的藤架下时父亲都会突然出现,藤架旁有座篱笆围栏的小院子,父亲堵在院子门口拦着我,身后那人很快地追来,一步步举着葫芦逼近,然后在那个人狰狞的笑里我从梦中醒来。后来,慢慢长大,我再也没有梦见过那个梦,可是也一直不能忘记。

表妹很小的时候就到了我家里和我一起长大。我记得六岁那年一个亲戚家的小表姑转学到我们学校,她那时候好像已经快要小学毕业,中午常常在我家吃饭,明明当初表妹刚被姑姑带来托人照顾的时候他们那些人都躲得很远,可是表妹一点点长大,姑姑状况好转,她却以一副所谓正义善良的姿态,在我家里很乖巧,到了学校之后煽动着我的`同学和她的同学们孤立我,经常带着那些人对我指指点点。

那时候教室门口有一张水泥砌的乒乓球桌,她常常会和很多人站在球桌旁指着我说很多难听的话,骂我,甚至骂我的妈妈。她们集在那里,很多的一群人,我一个人站在操场的边缘,头顶是满满的日光,光线白灼刺目,像无数细小的刀刃,刺满我的心口。

七岁那年体育课上意外骨折,我在医院住了大半年。妈妈在医院守着照顾我,每次父亲去医院都会在病房大吵大闹咒骂妈妈,甚至动手。我站在病房外面,走廊里,院子里,满是看热闹的病人和护士,他们听着病房里的动静,用怜悯的神情看我。明明很多人,很多道叹息和热闹,可是记忆里院子和走廊空荡荡的,除了那些人漠视的怜悯,就只有我一个人,我静静地站在院子里,像僵硬的木雕石刻。

住院的时候每天挂很多吊瓶,两条手臂上密密匝匝积满细小针眼,出院的时候像是吹胀的气球般,我变得很胖。然后之后的很多很多年,我生活在同龄人甚至是大人们的嘲讽里,她们用难听的话讥讽我,用异样的目光在我身上凌虐。像是一群正义的法官。

……

其实想起来整个童年和青春里,我好像没有多少能够回忆的东西,我不记得我怎么从那些时光里长大到现在,我也不喜欢回忆。一直都是一个人,一个人寂寞的长大,一个人站在人群之后独自成长。很庆幸十几年里我终究被孤独浸养成了现在的模样,孤寂,疏离,执拗,温静。后来的现在,很多人,或者说认识我的所有人,她们给我的评价都是安静和温柔。在众人眼里,我是无害的动物。

亲情,友情,爱情。抛开现在还不需要提谈的爱情,亲情困顿,友情未知,其实一无所有,我是一个离群索居的人,所有的寂寞和孤独都显得那么理所应当。越是执拗而不得的东西,其实越是不适合拥有,人情和人群于我而言就是如此。

我一直想要一个温馨的家,想要拥有一个给我温暖的朋友,可是一直不能如愿,于是那么多年光阴经过,心上皱满苍老,我已经真的不再有力气再去拥抱那些东西。只能仰望着,仰望着,以一种念念不忘依旧执念的姿态自欺欺人。

大概这辈子就这样了吧,以不属于自己年龄的心洞穿且旁观别人,可是却只能眼睁睁的困顿着自己,无法从伤害和寂寞的桎梏里逃离。

人的心,人的生命,很坚硬,可是也真的很脆弱。十几年如一日,那么多的冷清彻骨的寒,那么多的寂寞蚀满血肉,那么多的伤口腐烂入骨。人的灵魂其实是有饱和度的,到了现在,很疲倦,我已经没有了多少渴望,不想回忆,也不想再仰望那些不能拥有的东西,生命能走多远走到怎样的地方就怎样吧,即便不继续也没有关系。

就,这样了吧。我真的,很累很累。

一匹马儿的战火浮生 篇7

这是一匹令人印象深刻的马。remarkable(令人印象深刻)是电影里的台词,出自我最喜欢的一场戏——马儿乔伊在无人区被铁丝网所困,英德各有一名士兵冒着生命危险走出战壕,帮它脱困。那一刻,在生命的尊严面前,战争顿时变得毫无意义。最棒的是那个德军对身后的战友们喊了一句,“我还需要一把剪刀”。然后战壕后立刻扔出了五六把来,落在水坑里,让人忍俊不禁,又感动不已。

其实在《战马》的初始场景中并没有战火,而是着力表现了20世纪早期英国农村生活的那种伤感调调。德文郡一位喝醉了的农夫泰德在拍卖会上高价买回了一匹精装的纯种骏马,他的儿子为它起名乔伊并训练它犁地。

在满是青翠泥土、花昵衣服的氛围中,加上一只脾气不好的鹅,电影其实还有一点偏娱乐化的风格。金色阳光下的田园的风光和约翰·威廉姆斯洗练的音乐,让电影表现的既乡土又宏大。但田园风光的背后也有战争的记忆——泰德曾经在南非和波尔人战斗过,并因此获得了皇室的勋章。只是他厌恶战争的罪恶,将锦旗和勋章以及过去的经历都丢弃在岁月的垃圾桶里,并每天依靠酗酒来忘记过去。《战马》从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反战情绪,并植根在国家的记忆之上。

不过电影并没有一直停留在德文郡的乡村风光之中,还是很快的进入了战争。乔伊被“征召”入伍,横穿英吉利海峡、佛兰德斯和法国,在英德双方的军队中,经历噩梦。

战火浮生,战马乔伊所经历过的形形色色的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养大它的农场小伙子艾尔伯特,骑着它冲锋陷阵的北萨默塞特义勇骑兵队上尉尼克尔斯,照顾它的甘特和迈克尔兄弟,捡到它、想教它跨栏的法国小姑娘艾米丽和她的爷爷,剪断铁刺网联手救下它的英德士兵……这些人中有的死了,有的幸存,战火带给各国人民的苦难,谁也不比谁受得少,历尽艰辛伤痛后的重聚,毕竟是令人欣慰的。只要亲爱的还在一起,生活就还能继续,正如璀璨的晚霞与黑暗的长夜过后,总会有拂晓到来。

和大部分战争片中的反战宣言一样,“The war has taken everything from everyone”(战争拿走了所有人都一切)——《战马》中也有对战争最真实的清算,且不止一次的在电影里重复,不言自明。

反战主题无处不在。艾尔伯特瘸腿又酗酒的父亲泰德原是帝国义勇骑兵队老兵,参加了第二次布尔战争,在南非服役,负过重伤,拿过DCM(优异作战勋章,和DSO对应,DSO授予委任军官,DCM授予非委任军官),但泰德对自己在战争中的作为一无骄傲,他扔掉了自己的团三角旗和勋章,妻子萝丝却暗地里保存并藏了起来。后来萝丝把这些给艾尔伯特看。那面猩红的三角旗就此成了影片的一个符号,随着艾尔伯特的手系到了变为战马的乔伊的辔上,然后穿越战火,最终又回归了艾尔伯特之手。

当尼克尔斯阵亡后,坐骑乔伊被德军俘获,它被交给两个年轻的后勤士兵甘特和迈克尔,然而随着战局的演变,迈克尔被调入现役,甘特害怕年纪太小的迈克尔会在战场上死去,他会背弃自己许诺要照顾好弟弟的誓言,他在半路上骑着乔伊截走了迈克尔,当了逃兵。影片没有给人安慰的结局,这对兄弟一如我担忧的那样,被抓到枪毙了。

然后来到了法国爷孙家里,孙女的父母死于战争,孙女指责爷爷懦弱,而爷爷说,勇敢有着不同的方式。孙女捡到了甘特和迈克尔留下的乔伊和它的黑马朋友。她训练乔伊,想让它学会跨栏,可这样田园式的宁静生活只是瞬息,乔伊很快被来到的德军部队带走,为了顶替衰颓的小黑,它自愿被发配去拉超重型榴弹炮,从战马降格成了苦力。

高爆弹的火光照亮了英军堑壕,堑壕里出现了艾尔伯特的脸,原来他也已经从戎,到了法国。时间流逝,1918年索姆河,一场小型堑壕攻防战正激烈展开。在机枪的扫射前,英军不断仆倒,艾尔伯特冲锋到德军堑壕前沿,用一枚手雷干掉了德军机枪手,夺取堑壕的短暂兴奋很快被突如其来的毒气冲散。

另一边,小黑终于因力竭而倒毙行军途中,失伴的乔伊在逼近的坦克前左冲右突,最后几尽疯狂,在两军对峙的疆场上狂奔,不幸陷入铁刺网的牢笼。为了救出乔伊,英德士兵各举白旗暂时休战,两个本源是兄弟,却成为仇敌的年轻人一边用铁钳剪断乔伊身上的铁刺,一边用英语流利地交谈。大战中许多英德士兵兼有两国血统,他们面临阵营选择的煎熬,他们面临许多困难,他们面临拿起枪屠杀自己手足的悲剧。然而这就是战争。

最后,被毒气薰伤眼睛的艾尔伯特在急救站里与面目全非的乔伊重逢,当年的誓言,“无论你走到哪里,我都要找到你”,犹在耳畔。

对于《战马》,美国影评人A. O. Scott曾在《纽约时报》上撰文,标题是Innocence Is Trampled, but a Bond Endures(《被践踏的纯真,以及一份持久的约定》)。前半部分基本是对人类战争持一种否定的态度,但后半部分却又对人类与非人类的关系抱有一份能够和谐统一的希望,正如斯皮尔伯格以往的大多数影片一样。

简单的回顾一下斯皮尔伯格的银幕作品不难发现,他的电影有着一贯的主题。看看他都对观众说过些什么?鲨鱼、马、外星人、恐龙、人工智能……尽管斯皮尔伯格和编剧李·霍尔以及理查德·柯蒂斯都努力在避免让《战马》陷入到重复之中,并在故事的结构上了很大的功夫,也有很多创新之举,比如以一匹马的战火浮生来表现战争对战争双方的摧残,也使得马匹没有成为戏剧的傀儡。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轻易的找出《战马》的主题——对人类和非人类之间关系的迷恋和焦虑。

浮生若梦-心情散文 篇8

人生不易,浮萍飘转,遇上是一种缘分,是前世修来的福气。彼此温暖,彼此珍惜,不要等到花落流水,不复往日颜色,才做最后的挽留,奈何他去。

多少梦,一觉醒来,徒留空空。曾经的过往,只是今时沉入心底的祭奠。此刻的想念,也温暖不了旧时孤独的缠绵。反反复复,没有人能逃得过命运的安排,也没有人能抵抗流年里消损的容颜。水中的花朵,辗转飘零。岸边,谁的脚尖踮了又踮?挥一挥手,泪光闪现,千山万水,风里遗失的尘烟,转山转水,还能在哪一个拐角相见?

时光从指缝中流走,关于爱情的大量场景被一一封藏。我依然在行走,依然在体会生命的冷暖。我知道,曾经的所有都会如这水中的花朵一去不回。欢爱宛如烟云,年华渐次老去,我只是藏着一个梦而已,一个别人永远也无法抵达的.梦。

有人说,放下是为了更好的记得。那么,记得是不是为了更好的放下?

浮生片语散文 篇9

十日的军训生活,十日的大学初体验,多多少少还算有些收获。对于军训的体悟,说起来无非是些磨炼了我的意志之类冠冕堂皇的官方空话,在此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军训之后便是国庆,往年的国庆总有那么几场小雨会落下,今年倒也不曾例外。今天是十月二日,回家的第二天,也是今天,伴着雨声我开始了我的`浮生散记。我自问是个不善表达的人,便只能将千言万语藏匿于这淡淡的文字之中。其实之前我也曾想过写些什么来记录我的生活,但出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勇气提笔,也许是怕虎头蛇尾、有始无终,抑或是怕自己过分啰嗦,惹人厌烦。

今日同友人闲谈,受益颇多。她说:“朋友间有福同享固然是好,但有难同当却更能显示出这段友谊的价值,不是吗?”我被她这一问问住了。回想过去的二十年,我的确是隐藏了太多太多情感在心底。我一直觉得有些事一个人知道就好,又何必劳烦他人同你一起烦恼。殊不知有些时候只有倾诉方得海阔天空。二十年的时光,久得足够让我养成万事藏于心,报喜不报忧的“好”习惯。它早已在我心里根深蒂固,如今想彻底将其清除绝非易事。这二十年里尝过的酸甜苦辣只有我心知晓。我真的,有些累了。

比特币 一个货币背后的浮生若梦 篇10

一个神秘的创始人,一群狂热的志愿者,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没有中央发行机构的网络货币——比特币。有人盛赞它是金融市场最具投资价值的货币,也有人担心这是一场庞氏骗局。一时间,这种虚拟货币所带来的各种猜测扑面而来,比特币时代由此拉开序幕。

最逆天的高回报率投资品

2011年6月3日,外媒的一篇报道说,过去一年里涨幅最大的货币,是澳元兑美元,涨幅为27%;而比特币兑美元,从一年前的0.5美分到6月3日的10.5美元,涨幅是200000%。如果以7月5日的13美元计,这个涨幅会达到260000%。

就像互联网让数十亿人接触到无限信息一样,比特币让人们得以进入全球市场。作为电子货币,除了交换商品之外,比特币也建立了一套与主权货币兑换的机制,以实现更好流通。

再加上比特币的算法中规定了单位时间里所能产生的比特币的固定数量,大约10分钟生产一个block,2009年每生产一个block奖励50个比特币,每隔四年减半,通过挖矿获得比特币,将随着时间推移、加入人数的增加而难度不断增大,通过主权货币购买比特币,也是一个重要途径。

与此同时,比特币在中国国内网站的报价更是一度触及1100美元,当天最高一度折合人民币高达6989元。也就是说,曾经1美元可以买到1300个比特币,如今却要用大约901美元才能购买到1个比特币。而这已经是近期比特币第二次超过900美元的纪录了。

实际上,1个比特币在2013年11月初还只值200多美元,从11月7日开始突然走高,11月14日突破400美元,11月15日突破500美元。按此计算,半月比特币的身价就将近涨了3.5倍。如果以今年年初的价格为起点,比特币价格上涨幅度达到惊人的46倍。

如果你去问那些常年辗转于股票和基金的“战神级”投资者们,当下最赚钱的投资是什么?答案一定是比特币。

一家海外交易网站制作的各国比特币实时交易状态的动态图显示,近期中国地区的比特币交易量确实超过了其他几个国家的交易量总和。事实上,比特币吸引中国人的原因,和黄金与中国投资者的故事相同。作为投资回报极为刺激的硬通货,比特币被视作短线持有的绝佳对象,中国的民间资本从2012年就开始对其开展“扫货”攻势。

如今,一个比特币的价值已经超过1100美元,这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中国境内投资兴趣的大增。上海一家名为比特币中国的网站满足了这一需求,迅速壮大为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单日比特币成交量超过10万个,相当于1000万美元的交易金额,就连实力与之最接近的对手——日本的Mt.Gox,其交易量也不过它的一半左右。

全球最大比特币交易所破产

官方和市场态度的迥异,从未如在比特币上展现的明显。一边是市场无尽的宠溺,一边是政府彻底的否定。

2013年12月5日,在全球比特币交易最活跃的国内,人民银行下发通知,明确比特币为“网络虚拟商品”而非货币,禁止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涉足比特币业务。同一日,法国央行警告,比特币不受监管、没有担保、不具有法偿性。

一时间,比特币似乎成了全球央行围剿对象,四面楚歌。

2014年2月25日,一比特币玩家在论坛上称,总部位于东京的目前最为知名的比特币交易市场Mt.Gox因系统漏洞、损失大量比特币的缘故,无法弥补客户损失,申请破产保护。

很快,国内比特币交易网站BTC China联同另外5家国外比特币平台(Kraken, Coinbase, Bitstamp, Blockchain,Circle)发表了《关于Mt.Gox的联合声明》(下称“声明”),讨论Mt.Gox的“破产”问题。

BTC China副总裁凌航向媒体表示,六家平台之所以联合发表声明,是因为已经从多方面渠道掌握了较为确实的信息,证明Mt.Gox已不可能重新恢复运营。实际上,Mt.Gox的危机并非没有先兆。自去年夏天起,该平台暂停客户提现的事件开始不定期出现。

今年2月初,Mt.Gox以技术故障为由,停止用户提现的服务。但其时比特币在中国价格并未受太大影响,基本维持在5000元水平波动。

2月10日,Mt.Gox再度发布公告解释,技术故障缘起比特币系统软件一处被称为“交易延展性”的漏洞,并将继续暂停比特币提现,直到技术问题得到解决。据记者了解,所谓交易延展性漏洞实际上是平台在提取比特币环节容易被黑客利用,利用同一tx码反复提币。当日Mt.Gox的比特币交易价跌至500美元,触及历史低点。

同期,欧洲第二大比特币交易平台BTC-e上,比特币交易价一度“狂泻而下”,从665美元跌至102美元,跌幅达85%。暴跌主要原因是Mt.Gox将继续暂停用户提现,市场恐慌情绪蔓延所致。

10天后Mt.Gox果然再发公告,称提现将再度延迟。其间该平台的比特币报价再度暴跌至91美元;国内比特币平台报价亦未能幸免。

据外媒报道,Mt.Gox的CEO马克·卡佩勒斯已于日前在其博客中宣布退出比特币基金会。而比特币交易数据供应商Bitcoin Charts的数据亦显示,Mt.Gox的比特币交易停止于东京时间周二上午11点。

随后,国内比特币交易网站BTC China等6家比特币平台发布了上述声明,讨论Mt.Gox的“破产”问题。声明中称,“这次Mt.Gox不幸的违约,破坏了客户对其的信任。但这仅是该公司的独立行为,并不代表比特币及整个数字货币行业的价值与反弹力度。现在仍有数以百家负责任的比特币公司值得投资者的信赖。”

这份联合声明,无不透露着业界的担忧,谁亦难以估量“第一个倒下的巨人”,将对比特币业务带来多大的损害。

凌航表示,目前能够确认的是Mt.Gox已经无法恢复运营,但对于该平台最终能否顺利申请破产,鉴于从事交易的商品自身特殊性,他还不能给出确定的结果。

另有媒体报道,部分Mt.Gox全球用户曾向日本的金融监管机构提出申请,请求其介入。但日本金融监管层对此予以拒绝,并称客户应当个人承担比特币交易所带来的风险与责任。

昔日傲娇比特币终成泡沫

继中国央行明令禁止金融机构提供比特币结算服务后,日本等国也在最近导入诸多限制,甚至明确了对比特币的税收政策。加之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关闭和申请破产,用户比特币资产被盗等丑闻曝光,比特币的价格迅速下跌,炒作瞬时失去了光彩。

比特币24小时交易,支持几乎所有主流币种,不设涨跌幅限制,整体规模小、操作难度低,对于投资者而言无疑是短线操作的好机会。

但是,如果把比特币视为一种新型货币,那么它的弱点将暴露无遗。在缓慢的增发速度(亦即不断放缓的“挖矿”速度)的制约下,比特币的供给量始终赶不上需求,推高了价格。这是比特币近期价格暴涨的根本原因。

由于比特币显得太“值钱”了,人们一旦获得了比特币,往往会把它储蓄下来,而用其他不那么“值钱”的货币买东西。发展到最后,比特币将彻底退出流通领域。

事实上,目前的比特币玩家也抱着“收藏坐等升值”的心态,很少“挖矿”成功后就拿比特币买东西。由于多数玩家希望用比特币兑换美元,比特币事实上与美元挂钩,已经被美联储绑架。最终结局是,许多人囤积了不少比特币,却一边继续使用美元,一边寄望于这些比特币能够让自己一夜暴富。比特币的交易媒介作用微乎其微,与充当“全球货币”的构思背道而驰。

更致命的是,比特币本质上只是一段代码,不具备任何收藏价值。投资者必须频繁交易,才能赚取价差。如果每个人都抱着收藏的心态,把它锁在保险柜里,那么随着大玩家的渐次离去,比特币的价格将一泻千里,最终风流云散,仅剩一地鸡毛。

外国的经济学专家和学者们纷纷表示,比特币现象似乎很符合投机泡沫的基本定义——很多人争先恐后地持有一种资产,希望通过它的增值来获取财富。不仅如此,由于价格暴涨的消息不断传出,使得这个泡沫广为人知,新闻媒体甚至从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支撑这种超高估值的是各种令人鼓舞的故事,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高位买入。

比特币的核心问题在于,它既无法解决任何敏感的经济问题,也难以取代银行以及负责监管银行的政府机构。尽管存在种种缺陷,但银行和政府的效果都得到了合理的验证,不可能仅仅因为诞生了一种新颖的电子系统就将其彻底废弃。

不幸的是,比特币与生俱来隐含着不稳定的因素——由于这种电子货币的价格大幅波动,很多人从一开始就抱着一夜暴富的心理参与进来,如同许多年前荷兰的天价郁金香。比特币的币值不稳非但不是一种成功,反而是一种失败。这意味着任何使用比特币的企业都可能因为它(或它的竞争对手)的大幅波动而出现资产的剧烈增值或贬值。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在一篇题为《寻找稳定的电子货币》的评论文章中称,如今的比特币无疑已经成为一团泡沫,但它的发展也给我们带来了启迪:可以通过电子货币来应对因为通货膨胀产生的种种矛盾,进而改革整个货币体系。但前提是,必须要找对发展方向,而这恰恰是比特币的失误所在。

以隐秘、安全、去中心化为特点的比特币,建立在一个分散化的系统之上。由于它是完全独立存在的,外界无法通过某种核心基础设施来关闭它,因此让不少玩家倍感新鲜,然而这些看似是优点的特征,却也包含着巨大的隐患。

上一篇:《晋书》文言文阅读及译文下一篇:计算机机房维护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