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地震的感人故事

2024-07-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5.12地震的感人故事(精选13篇)

5.12地震的感人故事 篇1

在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一场8.0级的特大地震,死伤无数.就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中,却上演感天动地的一幕幕,其中最让我刻骨铭心的是——

地震后,抢救人员发现她时,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得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再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

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地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后高声地喊道:“有人,有个孩子 ,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用自己的身体庇护着,所以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地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5.12地震的感人故事 篇2

4月17日上午, 青海省委书记强卫来到了玉树震灾最严重的结古镇扎西大同村, 结果村里的村干部都不见踪影, 他为此十分生气。当察看到一个物资发放点时发现村干部全在那里。强卫书记这才知道, 才哇和他们村里的所有干部和党员这几天一直在几个物资发放点忙着分发物资, 安顿灾民, 基本没有合过眼。强卫书记接着问村民对发放物资满意不满意?村民异口同声地说:“满意!”当得知扎西大同村的书记才哇家里死了三口人, 但是他一直没顾上, 白天晚上一直在为村里的事情忙活, 强卫动情地对才哇说, “我特别感动, 我特别要感谢你。你的身上, 体现了我们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我感谢你!”说到这里, 强卫书记声音有些哽咽, 他连续说了好几个“感谢你”, 然后紧紧地握住了才哇的手。才哇将头凑过去与书记的头碰到了一起, 周围的村民十分动容, 鼓起了热烈的掌声。

故事二心系同根爱

郑丛辛是玉树赤古藏源贸易公司经理, 当得知母亲与弟弟遇难的噩耗后, 立即从山西驱车返乡, 途经西宁时购买了价值20万元的救灾物品。当他15日到达结古, 获悉母亲及弟弟的遗体已火化的消息后, 郑丛辛强忍悲痛, 积极投身抗震救灾, 将20万元的救灾物品分发给了扎西大同村受灾村民, 并把母亲诊所里遗留的价值10万元的药品捐给了灾区医疗救治点。

故事三一片丹心写赤诚

玉树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才仁达哇从废墟里爬出来后顾不上救起被砸断腰椎骨的妻子和惊恐的母亲, 在三天四夜里, 全身心投入组织党员群众抗震救灾。紧张忙碌的工作, 虽然暂时使他忘记日益严重的病情, 但肋部的剧痛已经让他直不起身子, 原来他在房屋倒塌时被砸断了肋骨。县委领导得知这一情况, 让才仁达哇马上停止工作进行治疗, 他却执意不去, “这么忙, 我怎么能走?”可是, 他的病情很快加重, 县委领导下命令要求他必须停止工作抓紧治疗, 才仁达哇这才极不情愿地被送到西宁治疗。

故事四藏汉一家亲

西航电站附近的一块空地上, 分别住着藏族姑娘措毛、汉族大婶、回族阿娘三户不同民族的人家。在灾难发生后的起初几天, 绝大多数的受灾群众都以方便面为食, 蔬菜相当紧缺。天快黑了, 藏族姑娘措毛正在烧水, 准备给抢险救灾归来的家人泡方便面。这时对面帐篷的汉族大婶拿着一棵白菜走过来说:“来, 家里还剩三棵白菜, 我们三家每家一棵, 做给家里人吃吧”。说完将白菜送到措毛的手里。朴实的话语, 像潺潺暖流淌进措毛姑的心理。

故事五擦掉眼泪面对坚强

玉树州建筑公司职工索才哇, 是一名黑黑壮壮的玉树当地藏族干部。在三天的施工作业中, 他连续奋战, 每顿只吃一个馒头、喝瓶矿泉水, 自始至终坚守在施工现场, 并在维持现场秩序、沟通受灾藏族群众与工程救援队之间的联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地震使他家里30多个亲戚朋友遇难, 而他的家离抢险现场也仅有百步之遥。但在抢险过程中, 他一直强忍着悲伤, 顾不上去掩埋逝去的亲友, 更没有抽空回家去看看。在抢险中, 哪里最危险, 他就第一个冲向哪里。即使胳膊肘被水泥板及砖块划伤血流不止, 他也坚持轻伤不下火线。每当施工间歇, 他都满怀着希望一次次爬进垮塌的建筑物夹缝中去寻找幸存者, 但严酷的现实却一次次让他失望。“玉树是我家, 我热爱这里的一切, 更怀念在地震中逝去的一切。”他的这句话最能代表许许多多玉树人的心声。

故事六永远的丰碑

地震的发生造成山体塌方, 堵塞了所有进入玉树县城的道路, 正平路桥公司组织人员抢修被堵公路。李德业主动申请到抢险一线, 冒着不断的余震与工友们一起奋战, 每天连续工作18个小时以上。李德业与工友们不顾夜间零下十几度的寒冷和严重的高原反应, 将自己身穿的棉大衣脱下来, 硬让给了疏导交通的民警, 自己却穿着单薄的衣服, 用手中的铁锹拓宽震后塌方抢修出的便道。由于体力透支严重, 4月18日, 李德业得了感冒, 他怕领导知道没去医务室治疗, 而是偷偷地在工地跟工友要了点感冒药。4月20日在清理塌方现场时, 由于过往车辆多, 李德业临时担当起了指挥交通工作。一辆不听指挥的无牌照越野车在超车时, 将他撞倒。李德业站起来, 二话没说, 继续指挥交通。工友纷纷劝他去医务室看看, 他坚持不肯离开现场。坚定地说:“现在人员这么紧, 去看病得耽误多少灾民的救治。”

4月23日, 李德业的感冒没有好转, 继续坚持在清理山体塌方的战斗中。10天来他没有离开过工地, 始终坚持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 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确保生命线的畅通。下午3时由于劳累过度和疾病, 铁铮铮的汉子昏倒在工地上, 工友将其抬往医务室。11时李德业的病情进一步恶化, 经省卫生厅和山西医疗救援队的全力抢救, 终因病情严重, 于12时20分因公殉职。

5.12地震的感人故事 篇3

关键词:汶川地震诗歌 写作反思 研究

汶川地震发生之后,中国文坛兴起了一股“汶川地震诗歌热潮”。以此为主题的诗歌层出不穷,在各种报纸、杂志上刊载,甚至以印制成册的诗抄形式出现。加之网络媒体传播的快捷、广泛,“地震诗歌”的势头一浪盖过一浪,涌入国人的视野当中。黄礼孩在《诗歌何为》一文中,认为这次诗歌热潮的爆发是因为诗人在地震发生之后“猛然醒来”。“猛然醒来”这几个字在此运用得极为生动形象,它不仅对诗潮中诗人的创作状态进行了描述,也突出了此次诗歌热潮风起云涌的发展态势。

这次的诗歌热潮,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兆示着中国新诗的一次勃兴。从读者群体来看,它使中国新诗在受众最小的时期内,由逐渐被边缘化的状态,瞬间转变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从诗歌的创作群体来看,它的发生发展并不仅仅是靠专业诗人的努力,还有无数业余的诗歌爱好者的参与。从诗歌热潮的发展范围来看,它也并未囿于相互独立的小团体当中,而是一种几乎全民化的诗歌创作。但是,此次诗歌热潮中的诗歌创作周期短、速度快,创作主体的专业性等方面存在局限,因此在写作上难免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通过对《诗歌与人》杂志2008年8月号《5·12汶川地震诗歌写作反思与研究》一书的研读,我们对“地震诗歌”在写作方面所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有了一定的把握。现将书中各评论家所提出的观点和问题进行总结,分为几个大的类别,并将相关文章名附于其后。

一、“地震诗歌”多数显得浅薄、空泛,缺乏反思与批判的深度

地震诗潮中的大多数诗歌,主要是歌颂党和政府、军队以及社会各界的慈善力量,歌颂抗震救灾中的舍己为人、赴汤蹈火的感人言行,歌颂地震事件发生之后的人本价值和人文关怀等等。诗人们基本从比较宏大的角度进行诗歌创作,使诗歌呈现出“颂歌”的主流趋势,无论从主题上、内容上还是性质上,多流于浅薄、空泛,表现出的情感也大多趋于雷同,而忽视了对震后暴露出的阴暗面的披露和批判,缺乏一种有逆于主流的个性化声音,以及对地震事件本身的反思的深度与批判的精神。

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总结其产生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诗歌的创作者没有处理好诗歌承担与个人体验的关系。诗人创作地震诗歌之时,很少有人真正拥有在地震现场所获得的亲身体验,他们对于地震事件的体验基本都是建筑在文字、画面等形式的媒体报道之上的,是一种间接体验。无论是哪一种文学形式的创作,都是十分注重作者的个人体验的,没有真实的个人体验基础的文学作品是虚假的、不真实的,诗歌当然也不例外。因而,创作出的诗歌难免会出现内容空泛的情况,仅仅停留在对地震现场和抗震救灾过程的叙述、对泛滥情感的抒发层面,是一种为唤醒社会中的人本价值观、社会公德和人文关怀的召唤,而缺乏对于人的存在、人性等问题的反思,缺乏一定深层次的内涵。第二,地震诗歌几乎是一触地震而即发的,大多数诗歌表达出来的仅仅是对地震事件的现象层面的描写,抒发作者被这场巨大灾难激发出来的悲痛与同情,缺乏对地震事件本身的反思的深度和批判的精神。这种极度的悲痛与同情亦是一种激情,而激情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淡化。当灾难渐渐平息之后,这些充斥着激情的篇章恐怕再也经不起考验,或许人们不会忽略这次诗歌热潮,但诗潮中的作品只会化作汶川地震这个历史事件的尘埃而飘散。因而,诗人需要一段时间和距离,让激情慢慢地沉淀下来,对整个地震事件进行反思,从而增加诗歌内涵上的深度。

相关文章:一行《尚未到来的地震诗歌:一个反思》,周伦佑的《从一首诗谈“地震诗歌”》,谢有顺《苦难的书写如何才能不失重?——我看汶川大地震后的诗歌写作热潮》,陈超《有关“地震诗潮”的几点感想》,程光炜《与“5·12”汶川地震诗歌写作有关的一点想法》,朵渔《为什么普遍写得这么差》,龚奎林《苦难记忆与人的复活!?——关于地震诗歌的拯救性修辞和历史意识》。

二、诗人在写作诗歌时面临起点的犹疑,深感诗歌创作的无力,这是大部分诗人所面临的普遍境况

大自然降临的灾难横亘在人类面前,人类的渺小显而易见,即使是上万生命的层层叠加,也无法抗拒灾难吞噬的脚步。在如此巨大的天灾面前,很多诗人深感自己诗歌创作的无力,发生创作起点的犹疑。

一部分诗人认为写出来的文字只是一种仅供宣泄情感的精神符号而已。诗歌的作用太弱小了,连灾区的一瓶矿泉水都比不上。在此时,那短短的几行文字,根本无法轻易承载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甚至有人说“如果想读诗,我倒是宁愿读诗人们在别的时刻写下的诗歌。我不想看到、这么快地看到令人惊愕的苦难被升华,我不想看到许多无辜生灵的死亡变成从天而降的灵感,不喜欢‘家国不幸诗家幸的无耻说法,客观上它就是置诗人于幸灾乐祸的位置。”他们觉得此时写诗是对别人痛苦的摆弄,即使是再富有悲天悯人情感的诗歌,也是一种幸灾乐祸的表现。加上他们对于诗歌本身的责任感和道德感,认为诗歌不能为了激情而摒弃语言本身的艺术性,因而他们选择诗歌创作的沉默,很多人主张诗人与其写诗,不如去灾难现场做一个真正的行动者。

不过,“语言无力承担现实的重量,但语言又必须承担现实的重量。”从而,也有一部分诗人在创作诗歌时虽然也面临这样矛盾的复杂心理,但他们仍旧希望自己的诗歌创作,能够“既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援助,也重新激发出诗歌作用于现实的可能途径”。基于这样的出发点,但他们还是写下了很多地震诗歌。

相关文章:耿占春《短暂的灾难,持久的苦难》,西川《汶川大地震震后问题思考备忘录》,沈奇《诗心和诗性——关于“地震诗歌现象”的几点思考》,王家新《诗歌,或悲痛的余烬》,燎原《反向介入时代现场与心灵赴难——关于另一种5·12诗歌的解读》,荣光启《自省:震后随笔》,李森《沉默与喧嚣》,一行《尚未到来的地震诗歌:一个反思》,龚奎林《苦难记忆与人的复活!?——关于地震诗歌的拯救性修辞和历史意识》。

三、相当一部分的“地震诗歌”在情感、内容、语言的艺术性和见解的独到性上都违背了诗歌的写作伦理

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存在一定的纲常伦理,诗歌写作当然也不例外。所谓诗歌的“写作伦理”,正是诗人在创作时对于诗歌本身的一种责任感和道德感。“人类必须面对自己的道德状况,必须对其写作和表达的资格有所担负和证实。”由于地震诗潮中的大部分诗人都没有亲历灾难现场的直接经验,因而他们通过媒体等媒介看到的灾难,并不是最为真实的灾难,因而他们的创作违背了诗歌的写作伦理。

本书中对于诗歌创作是否具有道德感的评价标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从事诗歌创作时,创作主体的情感是否真挚。此次诗歌热潮中,虽然有很多情感真挚、令人称赞的优秀诗歌文本,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诗歌,其创作主题的情感是否真挚的问题,引起了一定的怀疑。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并不是建立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之上,而是间接感受,只是随大流,唱和主流情感和价值取向,缺乏真情实感。

其次,诗歌反映的内容是否真实,并具有一定深度的内涵。有人认为,“离开了自我拷问和灵魂介入的言说是没有价值的。”此次诗歌热潮中,相当多的诗歌流于空泛和浅薄,缺乏反思和批判的精神,无论是对灾难的反思,还是对人灵魂的拷问,都不令人满意。

第三,诗歌的语言是否具有艺术审美的特征。这是书中很多诗人都提出的问题。有人认为,诗歌创作时,“对语言的珍惜”才是真正的写作道德。但此次诗歌热潮中的很多诗歌,在写作上并不“道德”,为了仅为表达那种公共化的情感和主题,为了一种良心上的安慰或是道义上的原因而创作诗歌,而放弃了对于诗歌语言艺术审美特征的坚守。诗人朵渔主张诗歌的道德承担与美学伦理“不是相互凌驾与否认,二者的平衡赖于诗人对现实事物的认识,对语言的应和与创造”。真正的“地震诗歌”应当在注重诗歌承担的同时,注重诗歌语言的艺术审美性。诗歌不能够离开语言,没有语言便无法完成诗人的抒情、说理等目的。诗歌之所以为诗歌,而非其他普通的言论形式,正是因为对语言的艺术性的追求,才能够成为如此令人喜闻乐见的言论形式。因而,“地震诗歌”在表达的过程中忽视了对语言艺术性的要求,失去了诗歌本身的光环,违背了诗歌写作的道德伦理。

第四,在一个集体抒情的浪潮中,是否应当坚持自己的声音。这样一场巨大的灾难所触发的公众情感是极为猛烈的,因而此次诗歌热潮所迸发出的集体化抒情的倾向很明显。但有些人认为,诗歌作为一种先声性的文学形式,它应当代表着与众不同的主张与价值取向。然而,席卷而来的地震诗潮,却是铺天盖地式的悲痛与同情,普遍缺乏诗人自己异于时代、不同于这种集体化抒情的声音。这种缺乏个性、千篇一律、仅仅为集体化抒情服务的地震诗歌违背了这样一种写作伦理。

相关文章:耿占春《短暂的灾难,持久的苦难》,张清华《我们会不会读错苦难——看待“5·12诗歌”的若干角度》,王家新《诗歌,或悲痛的余烬》,朵渔《为什么普遍写得这么差》,陈超《有关“地震诗潮”的几点感想》,沈奇《诗心和诗性——关于“地震诗歌现象”的几点思考》,一行《尚未到来的地震诗歌:一个反思》。

四、“地震诗歌”具有明显的口号、标语的色彩,缺乏个性化写作

有很多诗人将“地震诗歌”和大跃进诗潮中的诗歌进行比较,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地震诗歌”的问题。本次诗歌热潮中涌现出的诗歌有一个普遍的缺陷,那就是诗歌的口号化和标语化。面对人类如此难以担负的灾难,诗歌的任务除了记叙灾难之外,当然还有在物质以外的精神层面激励灾民和国家渡过难关,因而诗歌反映的悲情、鼓励和希望的主题趋于一致,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大多数诗歌都是用一种标语式、歌颂式的语言来激励大众,整体趋于口号化,形成了一座庞大的“人文废墟”。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诗歌从朦胧诗的出现发展至今,个性化的诗歌写作风格基本上遮盖住了以前工具化、公共化的政治抒情诗的风格。但是,此次诗歌热潮暴露出了这个明显的弊端,有些诗人担心中国新诗会丧失个性化与多元化的发展。这些诗人在提出了对于诗歌发展担忧之后,也相应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他们认为,诗歌不能够沦为社会舆论的“工具”和政治的传声筒,不能够被时代所泛意识形态化,应该提出作者不可替代的独到视角、体验和见解。

相关文章:程光炜《与“5·12”汶川地震诗歌写作有关的一点想法》,陈超《有关“地震诗潮”的几点感想》,周伦佑《从一首诗谈“地震诗歌”》,徐敬亚《大灾难中的诗歌悲凉》,张桃洲《没有诗——一首诗的副本》,张德明《地震诗歌照见当代新诗痼疾》。

五、地震诗潮不会对中国新诗的发展起到推动或转折等重大作用

不可否认,“5·12”汶川地震所引发的地震诗歌热潮,是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它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它并不是新诗发展中的分水岭,不会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推动或转折等重大作用。

此次诗歌热潮表现出了些许有利于中国新诗发展的因素。第一,诗歌创作出现了一个高潮,短时间内出现了大批量的诗歌,这是震前所没有的诗歌创作形势。第二,除了专业诗人之外,还有许多诗歌的爱好者参与诗歌创作,这与震前诗歌创作仅仅囿于诗人的小团体之内的情况亦有所不同。第三,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不同层次读者的界限,使新诗的受众变得广泛,有利于诗歌的传播,诗歌不再是写给诗人团体自娱自乐的玩物。第四,诗歌所表现的内容,较于震前的诗歌来看,更加贴近社会现实。以上这四个方面的变化,都将聚光灯照在逐渐被边缘化的诗歌上面,在一定程度上看,这样的确能够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即使如此,汶川地震诗潮仍旧不能成为新诗发展的推动力。其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此次地震诗潮是由突发事件所引起的,而真正推动诗歌发展的,应当是诗人日常创作水平的整体提升;其二,短时间内涌现出如此数量之大的诗歌,在质量上当然会相应地打折,无论是从诗歌的形式、内容、语言等方面来看,都未使中国新诗的整体创作水准明显提高,反而还暴露出了种种问题和弊端。当然,它也不会是新诗发展的转折点,毕竟还是有很多有成就的诗人认识到了此次地震诗潮中的这些问题和弊端,在创作的过程中一定会对此刻意地留心和克服,因而中国新诗也不会因为次诗歌热潮出现了这些问题而深陷泥淖、裹足不前。

相关文章:王家新《诗歌,或悲痛的余烬》,孙文波《诗的道德——写在汶川地震之后》,向卫国《永无胜利可言——关于“5·12”地震题材诗歌的几点思考》。

在地震中的感人故事 篇4

陈浩是成都市温江区玉石乡实验小学的学生。12日下午2时许汶川发生了7。8级地震,而温江距离震中仅有55公里。

“我和班上的同学正在上课。突然两层的教学楼开始猛烈摇晃起来,我们都赶忙往楼下跑。”这个高挑清秀的男孩说。跑下了楼梯,穿过了楼边升旗台的他很快就到了安全地带。可转头一望,他看见一个女孩还在旗台的高墙前,想也没多想的他转头跑去,一把把女孩向外推去。不幸的事发生了:三四米的砖墙哗啦一下倒了下来,陈浩的背部和双腿都被埋在了厚厚的瓦砾之中。而那个他不认识的女同学却安然无事。

双下肢骨折、腰椎多处骨折、背部几乎没有完好的地方、肺挫伤和肺出血,医生给陈浩的伤下了定语――“严重”。在最初清理伤口的时候,由于伤员太多,陈浩没能用上麻药,可坚强的他愣是没有哭出一声。12日晚,陈浩高烧近40度。在昏睡中,妈妈抓住他突然扬起的双手,只听他呢喃“我抓住她了”……“要是再遇到这样的事,我还会的。因为能救而不救,我肯定会感到惭愧。”陈浩的语气很平静。在家中,由于父母多在外跑货物运输,他常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虽然年少,却显得异常懂事。

坚强的他并不知道,那堵砖墙夺去了他三个最要好的同学的生命。

故事二:

“我们终于看见直升机了”

在抢救室里,记者见到了从汶川映秀镇送来的伤者于卉,当时,她正在户外,“最多两秒种,我就被埋了。

当时我以为自己死了,我掐了掐脸,还有点感觉,我睁开眼,发现前面有很多石碴,我挣扎着往前爬,一边爬,一边刨开周围的东西,大约10分钟后,我爬出去了,但也没有力气了。过了一会,我觉得有人在拉我。啊!我有救了,不过,我已经没力气睁眼了。”

就读于映秀镇旋口中学的17岁学生姜东梅说,地震时,她脑海里一片空白,眼前一黑就被埋进土里,她凭借自己顽强的求生意识慢慢爬出了土堆。“我爬出来之后,看见不远处有几个同学还被埋着,但我确实没有力气再去帮他们了,我倒在了地上。”她是被一个没有受伤的同学背出来的,之后,他们在没有受伤的老师组织下,跑到了附近的山上。

姜东梅说,他们这两天都在山上躲着,“健康的人就回到镇上去挖土堆里被掩埋的食物和饮水,老师和同学照顾完伤员后,不停地跑回去从废墟里救同学。昨天中午,我们听到天上‘嗡、嗡、嗡’的声音,我们终于看见直升机了……”

“不怕,你已经得救了!”

急诊室外,守候着不少焦急的市民,只要看到任何一个从灾区送来的伤者,都会立刻扑过去询问,“你们是哪里来的?是不是汶川出来的,那边情况怎么样了?”这些市民的家人都住在汶川,从地震那天起,他们就与家人失去了联系。“你们知不知道映秀电厂的情况?我爸爸李世田12日还在那儿上班!”在成都工作的李薇和妈妈一起,在医院急诊室问了很多来自汶川的伤员,但都没有人认识李世田。有一个伤者告诉了他们一个不好的消息,映秀的电厂好像已经被夷为平地了。“我哥哥也在映秀电厂!”现场一位叫刘占川的女士找到李薇,原来,她哥哥刘占峰和李薇的父亲是同事。三人哭成一团,哽咽中,她们互留电话,约定有消息一定互通。

被送往华西医院的伤者中有一位怀孕5个多月的孕妇,早已守候在急救大厅门口的医护人员跑步推来轮椅,拍拍她的肩,关切地说,“不怕,你已经得救了!”孕妇泪流满面,摸着隆起的肚子,眼里满是祈求,“医生,肚里的孩子已经不动了,救救我们。”简短安慰过后,医护人员跑步把她送往妇产科检查。

深爱的人死去,他们还在刨

“老公,我们母女平安,你在哪儿啊!”同样从汶川映秀被解救的金晓娟,十分担心丈夫段勇的安危。事发时,段勇还在成都,想到妻女还在卧龙,段勇曾对成都的朋友说,“就是走路,也要走到汶川救他们。”

说起获救的一刻,金晓娟很是感动,“当时我们和另外几个女的被埋了,是她们的丈夫救我和女儿出来的,但是她们的妻子已经死了。”金晓娟哽咽着说,虽然他们知道自己深爱的人已经死去,但他们一边大声哭喊,一边继续用满是鲜血的手刨开废墟,救出了更多的人。据介绍,截至昨晚7时,昨日接收到来自震中的伤员已达100人。

女医生哭喊着要返回救人

从救护车上下来的明红梅双脚发软,泪水不停地从她红肿的双眼滚落,这个年轻女孩是卧龙镇的医生,也是第一个将卧龙的消息带出来的人。14日晚8:00,到达华西医院的病人刚刚安全,明红梅哭喊着要找领导,“里面还有37个重伤员,还在下雨,泥石流还没停止!”

明红梅说,耿达乡还有37名重伤员等待救治,“现在里面没有药,只有森林武警和我们在一起,没有食品、缺少药品,仅有的药品都是医生和武警冒险从倒塌的卫生院里挖出来的。”自己所在的卧龙镇卫生院有9名医生,耿达乡卫生院有5名医生,都在不分昼夜抢救伤员。所有医生和明红梅一样,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大雨在不断地下,一些老人、小孩因为淋雨已经感冒、发烧、咳嗽,一些伤员的伤口开始感染;卧龙镇夹在两山之间,一旦出现滑坡,所有人都没救了!”

明红梅说,她想随下一班直升机回去,“我想把希望给他们带回去!”

地震感人故事演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

今天是20xx年5月12日,九年前的今天,也就是20xx年5月12日,注定要使我们用九生去铭记。

浩荡宇宙,悠悠华夏。然而汶川地底的九次震动,震动了中国,震动了世界。无数的同胞转瞬而逝,无数的房屋顷刻瓦砾。汶川成为了川之伤,成为了国之殇!九年过去了,我们希望逝者已达天国,更希望生者业已新生。回首看看这九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眼泪可以重流,悲伤可以再述,震后这九年我们共同祭奠。

还记得在那段哀痛的日子里,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共度灾难,九幅幅画面让我们感慨万千,九个个身影让我们肃然起敬,九份份感动让我们记忆犹新。面对无数生命被掩埋在废墟中,失去亲人的人们对着废墟呼唤。山悲水泣天垂泪,星暗云浓地含愁。汽笛为故去生灵而哀鸣,国旗为百姓而垂降。

然而,伟大的中国人并没有因此而被打倒。我们在挫折中奋斗,在逆境中淬炼,在悲痛中崛起,在废墟上前行。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全国人民联合起来,不分昼夜,无私奉献,打响拯救生命的接力战。无数的同胞被救出,神州大地上出现了九个又九个感人的图画。

然而,还是有很多同胞离我们远去,他们走得毫无声息,他们的离去更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可贵。逝者已逝,生者更应承逝者之遗志,奋然而前行!所以伟大的中国人民抖去了满身的尘土,揩干伤口的血迹,鼓足生活的勇气和力量,踏上了恢复生产的艰辛征程。

经历了悲痛、镇定、坚强、抗争之后,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让中华民族更加团结,更加奋进,更加成熟。精神的力量让我们九次次动容,九次次得到洗礼,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可贵,让我们看到了在和平环境下成长的年轻九代的责任感,让我们看到了民族未来的希望。

在汶川地震九周年到来之际,让我们焚起九柱心香,深深地为遇难同胞祈祷。让我们铭记那些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平凡英雄,铭记那些共和国的忠诚卫士、白衣天使,铭记所有为抗震救灾奉献力量的人们。让我们珍爱生命,承逝者之遗志,用爱筑起摧不垮的家园。

最后用九首柳烟碧的《满江红•汶川大地震感怀》结束我的演讲:

生死边缘,朝复暮、谁人言歇

千里路,残垣颓壁,救援激烈。

四海同悲忧蜀地,九州共震哀秦月。

但魂牵,众志已成城,犹心切。

贤总理,丝已雪,韧百姓,心难灭。

看人间大爱,国魂无缺。

赤县渐收民族泪,苍生犹献英雄血。

待他朝,重整旧亭台,新楼阙。

地震演讲稿感人篇

大地无情,万民罹难倾血泪;人间有爱,举国同心抗天灾。20xx年5月12日,当8.0级大地震袭击汶川时,不仅释放出了地球内部的巨大能量,同样见证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和人类深处那些超越生死的潜能。那位用身体为自己的婴儿架设生命绿洲的母亲,那则留给幸存孩子的短信,孕育了九个又九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双臂护住四位学生的谭千秋,用生命诠释“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的伟大,大地震也许可以瓦解固若金汤的铜墙铁壁,却绝对无法撼动师魂铸就的长城;战死救灾前线的小战士武文斌,山崩地裂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他树起了旗帜,自己却悄然倒下,在灾难的黑色背景下,他26岁的青春,却竖起了九座“最可爱的人”的永恒丰碑……这九个个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明证了人性的至善,没有被废墟深埋地底,没有让恐惧淹没它的光彩,在可怕的天灾面前,它像广袤的黑夜里的九颗明星,指引了无数人前行。

逝者已逝,长歌当哭。汶川地震不仅让我们为人性深深感动,同样让我们意识到,具备九定的防震知识的重要性。灾难往往是没有预兆的,因此,我们平时就要提高防震意识,积极参加学校、社会各界举办的抗震减灾科普活动;面对真正地震来袭时,要保持高度冷静,选择合适的避震空间,有秩序地按照地震演习时预定的路线撤退,把灾难的损失降到最低。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群芳休歇的五月,九年后的今天,大地震留给我们无尽的哀思,但与此同时,也给了我们关于生命最好的诠释。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坚强!

感恩的心

尊敬的各位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感恩的心。——有感于5.12汶川地震

历史将永远铭记地球的这一个坐标:北纬31度,东经103.4度。人类将永远铭记历史的这一个时刻:公元20xx年5月12日,北京时间14时28分。一场8.0级的强烈地震,突然袭击了中国西部的四川省汶川县,强大的地震波震动全川,摇撼全国,在瞬间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这是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中国遭受的伤亡最重的自然灾害,举世为之震惊,无数国人为死难同胞落泪。

13亿中华儿女在这一刻为战胜巨大的灾难而握紧拳头,凝聚力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国上下,全体动员。在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我们悲痛着、牵挂着、同时我们又感动着、振奋着、自豪着。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他们穿行在灾区,决策在前线,英明指挥,鼓舞斗志,领导全党全军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不屈不挠;那些忘我救援的人们,激励着经历灾难的人。他们用生命挽救生命,用顽强回报顽强,用泪水抚慰泪水,用爱心书写爱心;“大灾有大爱”的呐喊激荡着每个人的心胸。同胞有难,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是志愿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13亿中国人顷刻间汇聚起巨大爱的暖流,给受灾的亲人们以莫大的慰籍。

我们杰克公司的领导和员工也以最快的速度在震灾的第二天就向灾区伸出了援手,总裁阮积祥首先带头捐款,全体员工积极响应踊跃捐款。并对受灾严重的四川籍员工提供了资金的支持,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得以回家看望受灾家人。

这就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力量,这力量来自于我们心底的真爱。

说到爱,下面的这个故事,可以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大爱的图像。

5月13号,救援人员在一片废墟瓦砾中发现了一名遇难者,当救援人员确认她已经停止心跳以后,余震又开始了,救援人员不得不迅速撤离了救援现场,就在这个时候,救援队的队长以特有的职业敏感又回到了那片废墟中。因为他看到:一名妇女双膝跪地,上身呈匍匐状,他确认这样的姿势一定有特殊的含义,于是又一次仔细的观察,这时候才发现这名妇女的身下,紧紧地护着一个才三、四个月大的婴儿。经过努力,婴儿得救了。因为母亲的呵护,这个婴儿毫发未损,在给孩子检查的时候,发现在他的襁褓当中,有一个手机,上面有一封没有发出的短信。信是这样写的:孩子,如果你能幸免于难的话,你要记住:妈妈爱你。

今天我想告诉我们所有的人,也让我们给这位母亲发一封短信,如果天堂能够收到的话,我想告诉她:我们所有的人都会像她一样,爱她的孩子。

我想听了这个故事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潸然泪下。但是我也想到了许多网友的留言:不哭、不哭、祖**亲不哭,灾区人民不哭,就让我们一同努力,让这个因为爱而幸存的生命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健康成长。

死者已如此之坚强,生者更要好好活下去。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李佳明,因为家乡受灾,从海外回到了国内,但母亲却不让他回家,他的妈妈说:不准回来,你要回来的话,你吃的那顿饭,喝的那瓶水,也许就可以救另外一个人。他的母亲现在每天都在家里一笼一笼的蒸馒头,送给有需要的人。李佳明的回答是:妈,我不回来,我留在台里,继续报道。同时他也借央视的赈灾晚会告诉全国人民:四川人不服输,四川人懂感恩。

是啊,我们应该感恩,感恩于在灾难面前,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震灾;我们应该感恩,感恩于祖国如此强大,让我们在灾难面前有一个强大的支柱;我们应该感恩,感恩于我们还能活在这个世界上。只要能活着,还有什么痛苦挫折不能承受。

在大灾大难面前尚且需要感恩,感恩灾难让我们变得更加的坚强和团结。就是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对所遇之事、所遇之人给予的点点滴滴的关心与帮助,都值得我们用心去铭记,铭记那无私的人性之美和不图回报的惠助之恩。感恩不仅仅是为了报恩,因为有些恩泽是我们无法回报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报就能一笔还清的,惟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动去铭刻,才能真正对得起给你恩惠的人。

今天,我们工作、生活在杰克——这样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大家庭里,更要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工作,对待领导,对待同事,只有杰克的不断发展才能成就我们个人的发展。我们感恩,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只因为我们经历了灾难,倍感生命的可贵;只因为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同呼吸共患难,我们是同事,是朋友,更是血脉相连的同胞。

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面向世界吧!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对待我们的生活吧!只要我们对生活充满感恩之心,充满希望与热情,我们的社会就会少一些指责与推诿,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就会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多一些和谐与温暖,就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多一些真诚与团结,我们的精神家园将永远年轻……

5.12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 篇6

苟晓超老师生于1984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重庆西南大学计算机专业,8月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公考成教师,放弃了留在县城工作的机会,而来到该村小任教。因优异的工作业绩和高尚的思想品格,今年4月,被学校发展为入党积极分子。 5月2日刚举行了婚礼……

当灾难来临时,通江县洪口镇永安坝村小学教师苟晓超例行在教学楼巡察。当来到三楼他所带的教学班时,58个孩子正甜甜地酣睡。他轻轻地转过身,正准备巡察下一个班级时,突然,一阵地动山摇,整栋教学楼剧烈地颤抖摇晃,门窗玻璃噼哩啪啦……

“不好,地震!”苟老师脑海中出现了这个可怕的念头。

“快跑,教学楼要垮了!”出自本能,他大声吼叫学生赶快逃生。同时,他大声通知在二楼和一楼巡察的各位老师。酣睡中的孩子被突然惊醒,还迷迷糊糊,不知所措。“快跑,危险,快,快……”他一边大声呼吼,一边迅速抱起两名孩子直往楼下冲去,清醒的十余名孩子紧随而下。到了楼下,连一口气都来不及喘,他返身冲向三楼,此时,150余名孩子正从楼道向下涌来,他奋力来到三楼,又抱起两名学生向楼下冲……

他再一次冲到三楼抱起两名孩子向楼下跑,刚到达一楼地面的最后一级楼梯时,顶楼轰然坍塌,砖块、混凝土、门窗玻璃劈头盖面向他们袭来。就在那一瞬,一块重约一吨的砖块和混凝土砸向他的小腿,他本能地将两个孩子“藏”在怀中,用自己弱小的身躯挡住从天而降的砖块……他的双腿被无情地砸断,胸部、头部也受到了重创,顿时扑倒在血泊之中。

“我……恐怕……不行了,快……快……救孩子!”飞速赶来的老师和群众在搬他身上的砖块和混凝土时,他断断续续地说着,并艰难地用手指向顶楼,“上……上面……还……还有……”

下午4时20分 ,当他被转往县城医院抢救的途中,因伤势过重不幸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两个孩子安然无恙,但苟晓超却永远地走了。

“我们全村人都说苟老师年轻,书教得好,对学生负责任,人又和气,像这样的老师不多见,这么大的祸怎么出在他身上哟……”一位老大娘泪流满面地说。13日一早,当记者赶赴现场时,坍塌的教学楼前已布置了长长警戒线,一些学生仍在失声痛哭。

5.12地震的感人故事 篇7

关键词:重内涵,强质量,教育重建,探析

教育是基础, 质量是保障, “如何在重建家园、振兴经济的同时, 加强地震灾区教育重建问题及对策研究, 实现灾区教育优质化、现代化, 为灾后教育重建工作作出切实有效的贡献”, 是地震灾区教育重建的紧迫要求。目前灾区教育重建的硬件设施基本完成, 学生已经进入宽敞明亮的教室上课, 但如何用好这些现有资源, 办好学校, 缩小灾区教育与内地教育之间的差距,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探析。

一、地震前灾区的教育状况

我们先看看地震前灾区的教育状况:四川地震灾区, 地处成都平原西部、西北部, 那里山峦叠皱, 交通极为不便, 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相对落后, 致使该地区的教育与内地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差距很大。到2003年, 各县才按时完成了基本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任务。

(一) 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条件差

四川地震灾区县多数为农业县 (或农牧业县) , 同时又是贫困县, 地方财政支出大于收入, 对教育资金的投入极少, 虽然有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来弥补, 但是力度有限。据了解, 各县中、小学校由于布局分散、条件差, 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十分紧缺和陈旧,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应用难以推广, 更谈不上普及, 相当一部分乡村级小学校的基础设施只有课桌、条凳加黑板。这种有限的办学条件很难接收更多适龄学生入学接受教育, 从而制约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 师资短缺, 教师学历偏低

灾区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 师资短缺问题十分突出。极个别偏远地区的学校, 由于在校学生人数少, 尚不足配置一名专任老师, 因此, 就有了“一师一校”现象。教师缺编直接影响到在职进修学习, 更谈不上提高学历了。多数教师是近几年来通过教育局安排, 利用寒、暑假参加培训或者通过世界银行贷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学历培训项目参加培训取得学历达标的, 虽然有一定成效, 但由于学习时间太短, 没有能够更深入、系统地进行学习和研究学科教育理论知识, 有的教师所取得的达标学历只是一种任务, 与本人承担的教学任务或者学科不一致, 实际教学水平、教学技能、校本研修等方面并没有相应提高。

(三) 贫困生比例多, 接受教育意识不强

与内地经济较发达地区相比, 生活在高山、高半山的学生, 祖祖辈辈都是以农牧业为生, 日出而作, 日落而归, 几乎没有经济收入。他们看不到山外现代化的大都市, 想不到山外都市的繁华, 没有更远大的理想和追求, 接受教育意识不强。虽然国家对边远山区贫困学生实行“二免一补”政策, 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交不起生活费的现象。

(四) 教育基础差, 底子薄

地震灾区的经济、文化、教育明显落后于内地其他地区, 这就必然导致基础教育与内地产生巨大差距, 这一差距越拉越大。经济发达地区, 物质文化生活较为丰富, 接受教育的意识增强, 当地政府为了满足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方面的要求, 加大了教育经费的投入, 改善了教育办学条件, 并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教育的发展得到了保证。而贫困地区, 刚刚解决温饱问题, 还没有多余资金投入到子女教育方面上来, 接受教育和受教育的程度远不如其他地区, 许多农家孩子初中毕业就返乡务农。经济上的不发达, 导致了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教育资源配置失衡, 反差越来越大, 竞争优势随之消失。

(五) 语言障碍制约教育的发展

四川地震灾区多为少数民族聚集之地, 他们的前辈大多数都是用民族语言进行交流的。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人, 汉语语言交际能力比较差, 学习汉语有一定的困难, 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相对较弱, 导致了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力较弱。语言上的障碍也是制约基础教育发展的因素之一。

二、灾后“重内涵、强质量”实现优质教育的思路

(一) 立足现实, 创建现代化新模式

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号召, 其核心是面向现代化, 实际上也就是要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灾后教育重建, 是灾区教育发展的一次机遇, 是缩小贫困地区与内地发达地区教育差距的最有利时期, 我们一定要不负众望, 办好教育。我们要立足现实, 把立足点和发展目标统一起来, 以地震灾区教育的现状为出发点, 以乡镇中心校为基础, 合理布局中小学校舍, 撤销或合并学生人数少、教师少的行政村小学校。要着眼于地方经济发展状况, 按照教育发展规律, 汲取国内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办好精品学校。把过去、现在和将来有机统一起来, 瞄准21世纪的教育发展趋向, 进行教育前进的前瞻性设计, 做出超现实的发展取向, 实现教育观念的超前变革, 创建地震灾区教育现代化新模式。

(二) 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 提高教育质量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知识社会。随着教育重建、教学仪器实验设备的到位、校园网的逐渐完善, 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兴建教学资源库的热点之一。特别是网络时代, 资源可以共享, 改变了以往教育资源缺乏的现状。灾区教师要尽快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学会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 用先进的教育理论去重新审视和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使教育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教师就是操纵信息技术魔杖的魔术师, 如果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能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那么将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在新时代背景下, 教师就是要不断学习新知识, 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提高教育质量。

(三) 从普及义务教育向优质教育发展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普及, 人们受教育的需求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变为满足人们受优质教育的需求, 从注重“双基”到注重“优质教育资源”的转变。灾区教育要以现有学校教育为基础, 在扎扎实实的工作中生成较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同时, 让省内重点中小学校和基础较好的品牌学校与灾后重建的学校建立“协作体”的合作关系, 在教师培训、教学经验传授等方面给予支持, 将优质教育资源的影响辐射到更广大的区域中。有了优质教育资源, 就有创造品牌名校的基础, 就可以吸引更多的教育投入、优秀师资流进和优质生源入校。在这个过程中, 政府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 实事求是, 在办好教育的同时, 为学校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 为提高教育质量、走向优质教育保驾护航。

(四) 建立长效的教师培训机制

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 教师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第一资源, 其工作性质与工作职责决定了他们必须成为终身学习的先行者。就目前情况看, 灾区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普遍偏低, 教育思想和观念陈旧, 知识老化, 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落后, 专业化程度和综合素质仍然不能适应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特别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灾后教育重建, 要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放在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上来重视, 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精神, 将教师继续教育与提高教师素质、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普九”的效益等结合在一起。依托地区教师进修学校、师范院校和其他高等院校资源优势, 让更多教师参加进修学习, 使教育教学走出自我封闭的狭隘视野, 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提升教育总体水平。

针对部分灾区学校机构重组、整合后, 面临着寄宿制学生偏多的现象, 将有部分教师走下讲台, 从事教学辅导和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同等重要, 要以胡锦涛总书记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看待问题, 要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参加学习和培训, 让他们尽快转型, 安心工作, 构建和谐校园。

(五) 完善教学质量监管制度和实施办法

教学质量是各级各类学校的生命线, “教学质量监管体系具有全面管理教学过程的价值, 规范的管理系统, 贯穿于教学工作全过程, 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运行依据和监管、评价标准。”教育重建工作要围绕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开展,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制订管理制度时必须遵循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可控性原则。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教学质量为首位, 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让教师潜心教学, 教研促进教学, 管理服务教学, 信息反馈引向教学。

1. 以胡锦涛总书记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规划学校

总体发展思路, 制定科学的目标管理制度, 让教职工看到希望和规划自己的奋斗目标。

2. 按照培养目标制订周密细致的领导岗位工作职

责和目标考核实施细则, 让他们明白该做什么、要做什么、怎样做、要达到怎样的标准。

3. 按学校实际情况, 完善教师工作职责, 制订教学、

科研、管理和服务的评价标准, 让教师规划个人未来发展方向和实现目标的步骤。

4. 吸取其他学校成功的经验, 结合现实, 规范教辅

和服务人员的岗位职责, 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标准意识、师生的满意程度意识。

5. 选派一些责任心强、管理能力强、指导能力和服

务意识强的教师骨干或行政干部组成教学督导组, 形成年级、教研室两级“督”和“导”的管理机制, 为学校教学和学生管理提供第一手资料。

6. 聘请校外专家开展学术讲座、校内讲公开课和教研活动, 增进教师间交流,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7. 开设选修课, 让有兴趣爱好的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8. 不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或家访活动, 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共同承担培养教育的义务。

总之, 灾区学校教育重建要转变观念, 树立起责任意识、现代化意识、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 不断革除沉疴宿弊, 避免“穿素质教育的新鞋, 走应试教育的老路”。尊重教育发展规律, 团结协作, 扎实工作, 促进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社会满意的学校, 回报国家和社会。

参考文献

[1]邱中慧.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 2007, (10) .

[2]刘玉琼.地震灾区教育重建的思考[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 (3) .

[3]吴颖民.从“重点中学”到“优质教育品牌学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8, (3) .

关于地震作文:感动5.12 篇8

摘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国人用自己的男子气概和巾帼勇气诠释了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精神!血和肉的摩擦,见证了广大士兵与志愿者的无畏,当每个人被救出时。

今天已经是第9天了,时光还在流逝,不知那可恶的废墟下还有没有抱着一丝顽强信念的人们。

对,一定会有的,经过那100年前的血洗,中国人早已明白了什么叫坚强。哀悼逝者,无畏前行,这一幕一遍又一遍上演在四川,催人泪下的生死哀乐无数次的震撼着我们,这是33年以来继唐山大地震又一次惨绝人寰的事件,5月12号仅仅几分钟,许多县就被夷为平地,14:28分,汶川、北川、茂县、雅安等地都受到了不同的地震影响那一刻,上演着悲欢离合。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国人用自己的男子气概和巾帼勇气诠释了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精神!血和肉的摩擦,见证了广大士兵与志愿者的无畏,当每个人被救出时,旁边看到的总是他们的身影。不光是中国本土,外国资助也陆续抵达,更有国家派出高科技救援队,就拿日本来说吧,他们已经派出了好几支救援队,虽然他们曾伤害过中国,但我还是要向你们说一声“谢谢。”

5.12 汶川地震 校园广播稿 篇9

走进校园

快乐童年。商城路小学红领巾广播站现在开始广播 耳边的风儿诉说过去的故事,身旁的柳絮飘诉未来的梦想。迎春花涌现像无数星辰,同一个校园,同一个梦想。

老师们、同学们: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一刻你们还记得吗?在那一天,那一时,那一刻,在四川汶县发生8.0级大地震,顷刻间,昔日秀美的家园变成了废墟,曾经那样鲜活的生命,脐带相连的骨肉,天真的声音,娇小的身影,顷刻间消失在眼前。痛,撕心裂肺地痛,生命,原来如此脆弱!

请听诗歌朗诵:妈妈,对不起,我来不及了!

妈妈!我来不及想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

我小小的身体就被压在山一样沉重的水泥墙下

对不起!妈妈~我跑慢了,真的我来不及了

不要怪我了

妈妈离我最近的是书包

已经散落了,我没办法整理好它,你会怪我吗

妈妈我好虚弱了,身上好痛

我想出去可是我动不了

我好想见到你们,还有爷爷奶奶

妈妈~~~!我怎么牵不到你的手

对不起!我有时候没听你们的话

外面有人拼命地喊其他同学的名字

可是我也越来越听不到了

妈妈爸爸我也永远见不到你们了吗?

旁边也有几个同学像我这样趴着

也和我一样 躺在地上永远起不来了吗?

爷爷奶奶呢

他们跑得动吗?

能跑出这天蹦地裂吗 ?

妈妈~~我不想死.我爱你们,我还没有看够这个世界

我还没有长大

妈妈~~你们在那里?

能再次牵我的手吗?

刚开始的一点光线也没有了

天一定黑了

平常我们家人都是挤在一桌 吃晚饭了吧

永远也坐不到一块儿了?

妈妈~!你们在哪?怎么还没来

怎么没人来叫我,你们也出事了吗?我好担心

我想出去找你们,可是我动不了

妈妈~爸爸~

好想听到你们声音

好想~~~~好想~~~~~~

我好累!好渴!

我心好痛,我已没有力气把眼睛睁开了

我看不到你们了,看不到这个让我眷恋的世界了

我困了

我要睡着了~~~~

5.12汶川8.0级大地震震撼了我们,这场史无前例的大灾使我们痛失亲人,然而在这场大灾面前中国人民再一次的让世界震惊了,震惊于中国灾民的顽强、震惊于中国人民的无私、震惊于中国军人的伟大、震惊于白衣天使的美丽、震惊于中国领导人的高大……

中国灾民是顽强的!在如此大灾面前我们毫不退缩,勇敢面对。轻伤辅助重伤、老师保护孩子、年轻的照顾年长的、母亲以死护卫孩子、男人护住女人、我们不畏艰险勇敢地走了出来!这种毅力,试问哪个国家的人民能如此顽强!

中国人民是无私!纷纷慷慨解囊,更甚至自己争当志愿者。我们的私家车、出租车自发的前往灾区帮忙;我们的个体商贩纷纷捐款、捐物,虽然他们挣得不多,可他们却尽了自己最大的能力;我们的上班族为了给抢险救灾车辆提供方便,纷纷放弃了私家车改为步行、骑车来上班;更令我们为之动容的是甚至连沿街乞讨的乞儿也来捐款,为灾区人民尽自己的一份力!这种大爱,试问哪个国家的人民能如此无私!

中国军人是伟大的!那个被我们誉为最可爱的人,又一次让我们感动了、让我们流泪了。徒步20个小时强行军、不畏天气的恶劣空降的伞兵、在瓦砾中用自己已经鲜血直流的双手刨挖着灾民、现在我不是任何人的儿子、父亲、丈夫,我是一名军人……这种以命换命的做法,试问哪个国家的军人能如此之伟大!

白衣天使是美丽的!尽管他们满脸疲惫、尽管他们双手沾满鲜血、尽管他们满身污垢、尽管他们的孩子也在瓦砾之中,尽管他们的家人生死未卜、尽管……可他们还是强忍悲痛、压抑泪水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救死扶伤。这种心灵,试问哪个国家的医护人员能如此美丽!

中国领导人是高大的!44年前我们的周总理曾亲赴邢台;44年后我们的温总理亲赴四川。多年前中国人民曾有一位让全世界为之敬佩的好总理,今天中国有出现了一位让全世界为之动容的好总理。从地震发生至今他几乎走访了各个重灾区,乘飞机、坐水艇、徒步……他的身影走到了全灾区群众心里、全中国人民脑海中、全世界的眼中……这种不畏艰险的身影,试问哪个国家的领导人能如此高大!

我们有如此的总理,如此的军人,我们还怕什么!中国,加油!中国是一个令世界动容的国家,中国人是一群充满希望的民族!

接下来请听歌曲《

5.12地震的感人故事 篇10

关键词:5.12汶川地震,英雄原型,初期报道,叙事结构,层面

灾难性事件是极具新闻价值的新闻,从以往的研究来看,学者侧重运用量化分析的方法对灾难新闻报道进行分析;运用叙事分析方法对灾难新闻进行的研究,通常也主要侧重对叙事话语、叙事人、叙述的视角与框架等方面的分析。本文运用“原型批判”为基础理论对汶川地震的初期报道进行叙事结构层面的分析。

一、原型理论与样本选择

(一)原型理论及英雄原型

“原型批判”是一种文艺批评方法,其代表人物柏拉图认为原型是“理念”和“范式”。 (1) 而荣格指出:“人生中有多少典型情节就有多少原型,这些经验由于不断重复而被深深地镂刻在我们的心理结构之中。” (2) 弗莱说:“我把原型看作是文学作品里的因素:它或是一个人物﹑一个意象一个叙事定式或是一种可以从范畴较大的同类描述中抽取出来的思想。” (3)

本文引用曾庆香对原型的定义,即原型是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向、象征、人物、母题、思想,或叙述模式即情节,具有约定俗成的语意联想,是可以独立交际的单位,其根源既是社会心理的,又是历史文化的。 (4)

任何文明、任何生物都有自己的英雄意象。这些英雄意象深深地渗透在传统文化之中。在上古神话记载中,“英雄”总是伴随着灾难跃出,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在那里英雄被赋予了神话色彩。到了汉代,随着封建国家的建立、完善,灾难中的英雄人物在政治神话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英雄被政治化,英雄原型被渗入了权力意识。

英雄原型不是具体的人或是先天精神,而是人类面对自然、社会感到无助时,渴望有强大力量出现的情感的模式化,是一种体系的保护者,一种突破性的刚性力量,是人们战胜灾难的领导者、保护者与精神支柱。英雄原型的出现与人类渴望被救助,渴望向超人靠拢的心理需求紧密相关,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社会心理基础。

(二)样本选择

本文从叙事分析角度出发,结合原型批判理论,以《华西都市报》2008年5月13—17日头版头条为研究对象,对5.12汶川地震初期报道进行分析。

二、5.12汶川地震———灾难新闻报道中的“英雄”原型

由上表可知,这五篇报道主要叙述在巨大的灾难面前,英雄不畏艰险,带领人们战胜灾难的故事,符合“灾难———救世”的叙事原型;同时新闻文本也主要呈现了诸如“英雄”、“恶魔”等原型。本文主要侧重对“英雄”原型分析。

(一)灾难新闻报道中的“英雄”原型

目前媒体对“灾难性事件有三个报道侧面:灾难性事件本身、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灾难性事件引发的政府或社会行为”。 (6) 西方媒体往往把灾难性事件本身及其受害者作为报道主体,以满足受众对灾难性事件及受害者的关注。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我国灾难新闻报道初期,往往把灾难性事件引发的政府或社会行为作为报道重点,各级领导及救援者充当着带领人民战胜灾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英雄角色。

(二)以“英雄”原型为中心的5.12地震灾难新闻叙述方式

1. 地震报道中的人物及其扮演的角色。

(1)各级领导干部、解放军、医生:英雄

这五篇新闻报道主要围绕地震后,温家宝、胡锦涛第一时间奔赴灾区,领导抗震救灾及灾区领导干部、解放军、医生的救灾活动展开叙述。在整个新闻叙事中,他们担任着英雄的角色。

(2)灾区群众:弱者、需要帮助的人

地震发生后,灾区群众是最大的受害者,这五篇新闻并未对灾区老百姓情况进行详细叙述,他们只是作为国家领导慰问的对象、抢险队员救助的对象、医护人员救护的对象。灾区群众在整个新闻文本中是需要帮助的人,是作为一种被动者和弱者的形象出现的。

2. 地震报道中以“英雄”原型为中心的新闻叙事。

通过对样本中角色的分析,可以看出以国家领导为代表的英雄角色是进行抗震救灾的主动者,是新闻叙事的重点、中心。新闻文本主要叙述各级领导、解放军和医护人员想尽一切办法进入灾区进行救援的行为;主要描绘温家宝总理和胡锦涛主席分别奔赴灾区指挥工作慰问群众,抢险人员分秒必争进行营救的场面;主要以直接引用“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一切努力施救……增派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消防特警……赶赴灾区一线”,“要千方百计安排好灾区群众生活……”,“要抓紧抢修道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 (7) 等话语来呈现“英雄”叙事。

由此可见,在地震初期,整个新闻文本对以国家领导为代表的英雄角色的关注程度远远甚于灾难本身及灾难受害者。灾区群众和地震本身都成为以“英雄”原型为中心的新闻报道的背景。

(三)以“英雄”原型为中心的灾难新闻叙述方式的影响

事实上,这种叙事方式符合我国对灾难事件的叙述模式,有一定的历史延承性,符合我国大多数民众的心理需求。以“英雄”原型为中心的灾难新闻叙述方式在突发事件初期起到良好的新闻宣传效果,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1. 以“英雄”为中心的叙述模式,符合灾难初期人们的心理需求。

程金城在其《原型批判与重释》中提到缺陷是产生理想和创造欲望的内驱力,是人要创造幻境并借助物象寄托自己希冀与情感的直接动力,也是原型生成的内在原因。 (8) 当人类面对灾难时,就会产生一种生理性匮乏,产生对自身强大力量的需求感;人本能地渴望更为强大的“超人”出现,而几乎每个人都渴望自己具有这种超能力。但由于社会地位和个人的能力所限,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具有这种能力,因而,大多数人就会选择向权威靠拢。因此,以“英雄”原型为中心的灾难新闻叙述方式,使得无论是灾区群众还是普通读者,都能从新闻的字里行间感受到英雄带领灾区人民战胜灾难的力量与信心。在这样的舆论氛围中,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社会舆论环境良性运行。因此,这种新闻叙事模式对稳定民众情绪,抗震救灾具有积极意义。

2. 以“英雄”为中心的叙述模式,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良好的政府形象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一国的“软实力”。在5.12地震报道的初期,媒体主要报道了国家领导为代表的“英雄”们带领人民战胜灾难的行为。国家领导人的一举一动代表了国家形象,他们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抗震救灾,向世界展示出一个反应迅速、敢于担当、有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中国政府形象。面对灾难,以国家领导为代表的“英雄”们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头等位置,他们“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核心理念和行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

同时,媒体通过各种传播形式,把政府应对措施传递给民众,取得全社会的支持与配合,让民众和政府共同应对灾难,避免了谣言的流传,形成了化危机为转机的舆论氛围。政府通过媒体第一时间发布灾情,提升了中国政府和媒体的公信力。这种以“英雄”为中心的叙述模式,有利于我国政府掌握话语权,有利于向世界展示一个公平透明、及时高效的政府形象。

本文以四川汶川5.12地震初期报道为文本,简要地分析了灾难新闻报道中英雄原型的运用。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媒体在对灾难性事件报道的初期,侧重点放在灾难性事件引发的政府或社会行为这个侧面,对灾民的具体情况并未详细叙述。政府与救援者作为英雄原型的置换变形被着重描述,符合“英雄”原型为中心的新闻叙述模式,这种模式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符合人们面对灾难时,渴望救助,渴望向英雄靠拢的心理需求。这种叙述模式在诸如地震之类的突发事件初期起到了良好的新闻宣传效果,满足了广大读者的需求,增强了人们战胜灾难的信心;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把握国际舆论主动权,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当然,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我们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报道早已不是“高、大、全”,而是以新闻事实为依据,较为客观地反映事件本身。在新闻报道的中后期,新闻报道的重点也将向灾难事件本身及受灾群众转移,以“英雄”为中心的新闻叙述模式也必将发生变化。

因个人时间、能力所限,本文只对《华西都市报》一份报纸进行研究,样本单一;仅选取地震初期的新闻报道进行分析,难以反映事件的全貌,这都是本文的不足。

注释

1 (8) 程金城.原型批判与重释[M].东方出版社, 1998:5, 190.

2 霍尔著.冯川译.荣格心理学入门[M].上海:三联书店, 1987:44-45.

3 (4) 曾庆香.新闻叙事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226.

4 (5) 在五篇报道中, 温家宝和胡锦涛主持的会议及他们的话语为主, 因篇幅有限, 无法详细展现.

5 (6) 曾庆香.新闻叙事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229.

5.12地震抗震救灾感谢信精选 篇11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强烈地震,我校距汶川地震震中映秀200余公里,地震造成我校房屋大面积受损,全校陷入停课、停水、停电的瘫痪状态。 在国旗低垂、汽笛长鸣、山河呜咽、举国悲怆之际,在我校最困难的时候,贵公司及全体员工们急我校之所急,想我校之所想,解我校之所难,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及时为我校捐助了十万元人民币,支持我校的抗震自救及灾后重建事业。

你们躬身之行献出的一份爱心,一份力量,一份支持,充分体现了你们对我校的热忱关心和真诚关怀,我校的全体教职员工感谢你们,600多学生感谢你们,你们的慷慨解囊,你们对我校师生的深情厚谊,在给予我们极大鼓舞的同时,同样增强了我们战胜灾害的信心和勇气。正是这浓浓深情,诠释了友爱的真谛。不经历灾难不知道安定的幸运,不经历痛苦不懂得祥和的可贵。我们深信,在抗震救灾的伟大斗争中,有了你们的大力支持、无私援助,我校一定能够渡过阶段性难关,取得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

健康是本,平安是福。再次感谢你们!衷心祝愿贵公司:

事业兴旺、蒸蒸日上!

全体员工:

工作顺利、幸福安康!

此致

敬礼!

xuexila

5.12地震的感人故事 篇12

汶川地震12周年祭最新观后感心得1

我亲爱的宝宝:

如果你能逃过这场劫难,你要记住,妈妈永远爱你。

宝贝,也许你长大了以后,你会很羡慕,那些有妈妈疼,有妈妈爱的孩子;也许,你会很难过,为什么妈妈不来陪我呢?没事的,宝贝,妈妈相信你一定会学会坚强,即使妈妈不在了,你也会忍住眼泪,照顾好自己,你不能像别的宝贝那样依赖父母了,但是你一定不能自暴自弃啊!妈妈在天堂里会默默的看着你,支持你的,你要记住啊,你的妈妈是爱你的。

宝贝,你长大了,千外不要因为没有妈妈的管教,叮嘱,就变成一个道德败坏的人。妈妈不要你语文好,不要你数学好,也不要你干出一番大事业,只要你能做一个有良心的人啊!更不要因为一时的气愤,一时的泄气,就做出一些伤害自己的事来。妈妈会伤心的,你这样做可是让妈妈死的不安心啊!就算是为妈妈着想,你也要平平安安的度过这一声。

宝贝,这场地震来得太突然了。望着你熟睡的脸庞,妈妈做出了决定。你还年轻着呢,以后要走的路还多着呢,怎么能就这样放弃?妈妈也在这个是上活了这么久,也活够了啊!就让你的生命在妈妈的手里重新复燃,好好的活下去吧。

宝贝啊,你一定要记住,妈妈永远永远爱着你啊!

爱你的妈妈

汶川地震12周年祭最新观后感心得2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能够认真仔细的观察,人间真情就随处可见,无处不在,就能清楚地看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动人情景,就能感受到人间真情是战胜困难的伟大力量。

5月12日中午的2时28分,突然发生了一场人间悲剧,在四川的汶川发生了强烈的8级大地震,造成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这件事迅速地传遍了全中国,牵动着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心。

全国人民立即行动起来抗震救灾,军队开往灾区、医疗队开往灾区,志愿者进入灾区,各种救灾物资运往灾区,让灾区人民得到及时的援救;我们学校的师生响应校领导的号召,积极捐款捐物,为灾区送去爱心;我也不例外,把妈妈给我的五元零花钱,投进了捐款箱,虽然数量不多,也可以表现我对灾区人民的爱心,我还专门写了一篇作文给灾区的小朋友对他们表示深切的慰问;我的爷爷虽然退休了还主动捐款和交上特殊党费;我的妈妈不但捐款,当知道汶川伤员太多,急需用血时,妈妈响应号召,献出鲜血┅┅由于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抗震救灾创造了许多生命的奇迹,灾区人民取得了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

“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所有这些充分表现了人间处处有真爱,表现出爱的力量无比强大,让灾区人民真正感受到祖国的温暖。我相信只要人人都有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和谐、更幸福!

汶川地震12周年祭最新观后感心得3

诗人艾青有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我只不过是一个孩子,没有诗人那种伟大的境界,但这几天,一股莫名其妙的情绪在我心里流动,令我不自觉地惦念着那片天空,那片土地,那片土地上的人们。5月12日,一个令所有中国人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苍天无情,一场大地震让我们看到无数条鲜活的生命瞬间消失,看到幸存者失去亲人后在雨中撕心裂肺地哭喊,一股热泪冲破自己的眼睛,夺眶而出。在残酷的自然面前,人的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对同胞灾难中人,让所有的中国人掉下了哀伤的眼泪。

深夜的德阳市汉旺镇,冷雨凄厉,悲声四处。在东汽中学的坍塌教学楼里,救援人员发现一位教师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在他身下的是四名还活着学生,望着已经遇难的教师而哭泣。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位老师的名字——谭千秋,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谭老师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挡塌下的天花板,把生命留给学生,把死亡留给自己。他心中的爱,正如他的名字那样,千秋流淌。

在绵阳的一个援救现场,一所学校的主教学楼坍塌了大半,100多个孩子被压在了下面。战士们在废墟中已经抢出了十几个孩子和三十多具尸体。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几乎等于送死。但几个战士还是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那几个往里钻的战士马上被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一个战士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这样的催人泪下的故事,在那片天空中吹奏出一曲曲感人的乐章,而在同一片天空下,神州大地上全国民众守望相助的悲悯情怀、以及传递着温暖的行动,同样令人触动。灾难后,我们看到平时一分钱都不放过的出租车司机们,放下手中生意,自发地奔赴灾区帮助救灾;我们看到生活在最底层的农民工来到献血车前排队,“抗震救灾人人有责,没有钱就‘出点血’。”;甚至以拾垃圾为生的老婆婆,老爷爷都要为灾区捐上自己辛苦赚来的一元几角钱……谁说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减弱,谁说我们的国民意志力薄弱,看看温总理那悲切而坚定的脸容,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充满温情而又坚毅性格的最好体现。有了这种性格,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灾难不能战胜的呢?

动人的故事汇成河,流淌在中华儿女的心窝。这些感动,延续着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坚定着灾区人民的信心,激励着救灾将士的斗志;这些感动,是我们共渡难关的共鸣,是我们重建家园的心声。因为有了这些感动,我们更加有力;因为有了这些感动,我们的心贴得更紧

汶川地震12周年祭最新观后感心得4

汶川,汶川,黛黛青山春犹寒,芳飞翼,霞云散。天崩地拆锦绣乱。泯水浩浩,空崖声声断。

我们将永远铭记地球的这一个坐标:北纬31度,东经103.4度;我们将永远铭记地球的这一个时刻:2008年5月12日,下午14:28分。就是在这个时刻,当大家正在喜迎奥运之时,一场8.0级的强烈大地震突袭中国四川省汶川县。一霎那间,百万所房屋轰然倒塌,百万个家庭支离破碎,哭喊声,求救声,一浪高过一浪。

但,人民坚强的毅志没有被压倒。多少个老师牺牲自己的生命换取孩子的蓝天;多少个解放军牺牲自己的生命换取灾民的明天;多少个父母牺牲自己的生命换取孩子,老人的重生。他们的离去让我们肃然起敬,可眼下的人们却悲痛欲绝。

昂起倔强的头,挺起不屈的脊梁,向前,向着未来,坚强的活下去。是呀,悲痛欲绝也无法挽回现实,我们终要活下去,迎接未来,现在,我们只能选择坚强。他们的牺牲是为了什么?他们难道不想生存吗?生命只有一次,谁不想好好把握?但是他们选择了让他人生存,放弃自己。我们现在难道痛苦下去吗?只有选择坚强,挺起不屈的脊梁,好好的活下去。

现在的我们也应该坚强,不能遇到一点阻碍就要放弃,遇到一点困难就要退缩,这样的我们怎么会走上社会,经风雨,见世面?我们只有选择坚强,才能去帮助更多的人,才能去告诉他们要学会坚强,才能解救更多的人民。

万户千家情何堪,巍巍苍茫遍壮志,百姓安。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个悲惨的时刻,让我们从中懂得坚强带给人的是无穷的力量,选择坚强就等于选择生命。

汶川地震12周年祭最新观后感心得5

汶川,汶川,黛黛青山春犹寒,芳飞翼,霞云散。天崩地拆锦绣乱。泯水浩浩,空崖声声断。

我们将永远铭记地球的这一个坐标:北纬31度,东经103.4度;我们将永远铭记地球的这一个时刻:2008年5月12日,下午14:28分。就是在这个时刻,当大家正在喜迎奥运之时,一场8.0级的强烈大地震突袭中国四川省汶川县。一霎那间,百万所房屋轰然倒塌,百万个家庭支离破碎,哭喊声,求救声,一浪高过一浪。

但,人民坚强的毅志没有被压倒。多少个老师牺牲自己的生命换取孩子的蓝天;多少个解放军牺牲自己的生命换取灾民的明天;多少个父母牺牲自己的生命换取孩子,老人的重生。他们的离去让我们肃然起敬,可眼下的人们却悲痛欲绝。

昂起倔强的头,挺起不屈的脊梁,向前,向着未来,坚强的活下去。是呀,悲痛欲绝也无法挽回现实,我们终要活下去,迎接未来,现在,我们只能选择坚强。他们的牺牲是为了什么?他们难道不想生存吗?生命只有一次,谁不想好好把握?但是他们选择了让他人生存,放弃自己。我们现在难道痛苦下去吗?只有选择坚强,挺起不屈的脊梁,好好的活下去。

现在的我们也应该坚强,不能遇到一点阻碍就要放弃,遇到一点困难就要退缩,这样的我们怎么会走上社会,经风雨,见世面?我们只有选择坚强,才能去帮助更多的人,才能去告诉他们要学会坚强,才能解救更多的人民。

万户千家情何堪,巍巍苍茫遍壮志,百姓安。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个悲惨的时刻,让我们从中懂得坚强带给人的是无穷的力量,选择坚强就等于选择生命。


5.12地震的感人故事 篇13

第一个特性, 就是没有一个明显的“爆发点”。中国消费文化的第二个特性就是改变着社会的结构。一个自然灾难, 只是毁灭有限的物体, 毁坏了, 人们还可以重建, 而消费文化对人们生活方式和情调的改变, 却是无形的。中国消费文化的第三个特性就是顽强的不可逆转性。它与科学发展并进, 它与物质文明同心, 它唤醒人类多姿多彩的人性, 它把世界抹平。物质世界的发展是先破后立, 它是无形世界到有形世界的先立后破。它是从社会底层发动的革命, 触及到技术变革, 生活方式变革, 人口结构变化, 价值信仰兴迭, 经济生产的变革等等方方面面的发展趋势。

从消费者行为的角度研究灾害对于经济的影响是经济研究的一个独特视角, 独特的视角加上系统的研究, 很有可能产生独特的认识, 并且从这一角度切入, 能够对灾害经济学、消费者行为学、不确定经济学等理论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某种程度的综合。另一方面属于实践层面, 对消费行为的研究, 可以进一步分析灾后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 对政府的灾后重建工作提供决策上的依据。

2 5.12汶川特大地震, 绵阳遭遇了历史罕见的自然灾害

此次地震波及绵阳市, 绵阳市全市9个区县全部受灾, 其中北川县、平武、江油4县市受灾十分严重。据不完全统计, 汶川大地震造成绵阳市直接经济损失近3000亿元, 间接经济损失近4000亿元。

地震改变了绵阳市民的生活观念, 人们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 震后该怎样的去消费似乎在震后引起一些争议是必然的, 钱应该怎样花, 钱应该花到哪里, 似乎都是一些焦点。

2.1 市民的生活观念改变

据统计, 占15.5%的市民以前并不喜欢买高档商品, 但震后似乎“看开了”, 表示要转型加入高档消费队伍。这似乎是很普遍的一种心态, 既然生命存在, 还不如好好享受生活。据有关统计, 地震之后绵阳市民日常消费支出增加不少。仅2009新春购物月期间, 绵阳市万向汽车城、同立汽车城等汽车城共销售汽车3200余辆, 价值人民币2.7亿元, 同比增长30%以上。百盛、沃尔玛等大型商场超市销售额也显著增长。其中, 百盛购物广场实现营业额6000多万元, 同比增长50%;沃尔玛实现营业额3073万元, 同比增长32%;成都人民商场实现营业额2374万元, 同比增长67%。是地震改变了市民的生活观念。

2.2 人们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关注程度提高

目前, 随着城乡经济建设的发展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人们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关注程度和对文化消费的兴趣愈来愈高了。地震后社会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等方面的实际支出和所占比例皆在不断增加, 文化消费 (尤其是休闲娱乐消费) 趋于时尚化, 2008的国庆长假, 全市大大小小的各类文艺演出就相继展开。铁牛广场2008欢度国庆精彩演出接连不断, 场场爆满。除专业的演唱队伍外, 百姓民间自发的文化活动在国庆期间也遍布绵阳的各主要广场、街道、社区。

2.3 咨询保险的人多了

5·12大地震发生后, 一些从未接触过保险的市民也开始主动咨询了, 希望能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的险种, 为自己买个保障。还有很多市民开始为财产买份“保险”, 如购买基金、债券、金条等。物价不断上涨, 让很多人感叹钱不够用, 于是开始投资理财, 把传统的“存死钱”变成了“钱生钱”。

2.4 地震导致家装市场旺季遇冷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后, 余震还在不断发生。受地震、交房量等因素影响, 本地家装市场各门店客流量与成交量明显下降。在原本红火的5月, 有的门店客流量只有平时的三分之一, 一些市民在亲身感受地震波冲击之后, 除了捐款救灾等之外, 自家房屋安全及装修安全也牵着他们的心。原本计划装修的业主因为地震将装修暂缓, 正在装修的业主也因余震等因素影响, 时断时续。有一市民, 原本计划5月份装修, 装饰公司都已经确定了, 但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 绵阳也有很强烈震感, 而且, 余震还在不断发生, 在这样的环境下, 暂缓装修会比较安全一点。而一些媒体调查报告显示, 近一半的参与调查者近期不打算装修;近一半的装修业主认为, 地震对本地的影响不大, 装修仍在如期进行;另外, 还有一部分业主目前还在观望, 等上几天再说。另外, 业主装修心态明显变化, 经历此次地震后, 将近九成的参与调查者表示, 自我约束, 不会砸承重墙了;剩下的参与者表示, 不但不砸承重墙, 反而要加固。

2.5 地震改变市民购房观

自从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 市民买房, 与过去不一样了, 开始注重房子是不是能防地震。以前市民购房时, 最关心的是价格、使用年限、交通状况、配套等, 房子是什么结构, 大家不太在意。自从地震后, 人们的购房心理悄悄地发生了变化, 买房偏重于抗震性强的框架结构, 对于砖混结构的, 市民问津的较少。地震后安全系数高的结构成为时尚。目前住宅市场的建筑结构形式主要包括: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轻钢龙骨结构以及几乎只有在别墅项目里出现的木结构。从抗震标准来讲, 这些结构的住房都会按照建设部标准, 达到八度设防的要求。但从安全系数方面, 轻钢龙骨结构和木结构要高于其它形式。由于轻钢龙骨结构属于柔性连接, 在发生强烈地震的时候, 只会出现变形但不会有崩塌、断裂的情况出现。

2.6 注重健康生活方式, 更加珍惜生命

健康护小康, 小康保健康,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倡导从改变个人生活习惯做起, 人人参与, 以生活习惯的“小调整”获得身体健康的“大收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启动以后, 市民积极行动, 以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为切入点, 倡导和传播健康生活方式及理念, 开展全民均可参与的各种活动, 进一步增强全民健康意识, 提升健康生活的行为能力。

3 每一次大的地质灾害往往能拉动消费和投资需求, 带动经济的发展

因此以往在分析灾害对于经济的影响时, 往往停留在对灾害本身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分析上。但是本研究也要分析地震所引发的一系列正面消费效应。目前关于地震对于经济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对于灾后重建所引起的投资的增加, 而影响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的一个很重要的变量就是消费, 因此研究这次地震对四川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 就成为预测地震对经济影响的很重要的前提。本文选择了绵阳作为分析样本, 是因为从整体来讲绵阳是这个特大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从结构上讲, 其所辖的区县的受损程度又有比较大的差异, 这样有利于做比较研究。因而对绵阳的研究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他受地质灾害的地区居民消费行为的特征。

震后消费观念得到了巨大更新与优化, 这主要表现在人们的消费认识日趋理性和全球化, 能挣会花、勇于消费, 向往富裕时尚, 追求生活质量和享受最大化, 已成为主流消费观念。表现在社会的消费流行上, 则呈现出了明显的大众化、全球化和升级化趋势。

其次是消费方式转型。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内容与表现形式就是消费方式的转型, 这种转型最突出地表现一是由计划型向市场型的转变。中国已经告别了短缺时代, 人民的生活从总体上说已经实现了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 目前正开始向更高级的全面小康型发展。绵阳也是如此。

摘要:5.12后灾区特别是绵阳地区居民消费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变化, 本文试图对这种变化进行初步探讨, 思考和探索灾害经济学和消费者行为理论领域的研究, 进一步分析灾后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 对政府的灾后重建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地震,消费文化,影响探析

参考文献

[1]谢永刚.灾害经济学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65~71.

[2]李品媛.消费者行为学[M].辽宁、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70~73.

[3]符国群.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05:129~131.

上一篇: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老鼠娶亲》及教学反思下一篇:大学生实习考核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