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本八下语文(精选6篇)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诗文名句填空。(8分)
(1)为者常成。(《晏子春秋》)
(2),勿施于人。(孔子《论语》)
(3),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4)青女素娥俱耐冷。(李商隐《霜月》)
(5),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6),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冰心《母亲》)
(7)《登幽州台歌》中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的诗句是:。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在独特的旅游景区中,注入文化元素,使得我区旅游魅力无限。10月1日一大早,荷兰花海就人流涌动。放眼望去,百合花海以森林绿色配上多个百合花色带,如弧形的彩带,展现了百合花的姹紫yān 红。淡淡的百合花香沁人心扉,令人心旷 神怡。此外,日本笑脸、薰衣草、硫华菊、百日草、醉蝶花、龙翅海棠等花卉,也竟相开放,争姿斗艳,引得游客们流连忘反。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姹紫yān红 心旷神怡
(2)划线句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在下面的横线上改正。(2分)
改成 改成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2分)………………………………()
A.每次考试王老师总是危言耸听地告诉我们要仔细审题,认真答题。
B.今年十一假期,来东台黄海森林公园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C.在毓龙路实验学校初中部,我与分别两年的小学同学萍水相逢,真是高兴极了。
D.班长是主持节目的老手,这次庆国庆联欢会,他主持得特别棒,真是一鸣惊人。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在杭州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使各成员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B.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C.近来盐城有关部门发出文明旅游倡议书,邀请公众旅游 “随手拍”。
D.我国平均网速落后于许多国家,其根本原因是国家缺乏完整的宽带建设战略造成的。
5.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培养“静能量”,还要学会享受安静,于安静中汲取养分。当你烦躁不安时,不妨静下心来,;当你心灰意冷时,不妨静下心来,;当你志得意满时,不妨静下心来。
①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②想想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 ③想想自己的初衷是什么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②①
6.名著阅读。(7分)
(1)下列对《小王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小说叙述者是飞行员,他讲了六年前因飞机故障迫降在撒哈拉沙漠遇见小王子的故事。
B.小王子离开自己的星球;在抵达地球之前,他访问过六个星球。
C.小王子爱着自己星球上的一朵花,却因为和花闹了别扭而赌气离开了自己的星球,到其他星球上去旅行。
D.小王子在地球上的沙漠中与“我”一起求生,寻找水源,在与狐狸谈心时被“我”救下,同患难,共担当。
(2)下面A、B两幅图分别是《小王子》中 和(人物),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结合具体情节说说你喜欢(或不喜欢)他的理由。(5分)
7.综合性学习。(9分)
盐阜中学七年级举行“我爱文学吧”系列语文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创作空间】七(1)班同学准备编辑“小小文学手抄报”,请你给小报起一个富有文学色彩的名称:。小报已设置了“佳作欣赏”、“名家简介”两个栏目,请你再增设两个栏目:、。(3分)
(2)【亲近名人】 这次活动中,盐阜中学学生会主席王华,将邀请《草房子》的作者曹文轩前来为大家举行一次文学方面的讲座,假如你是王华,见到曹老师后,你将会怎样说呢?请把你要说的话写在横线上。(4分)
(3)【综合探究】下面两则材料是“我心中的文学”主题演讲稿摘录,请比较其内容侧重点之不同。(2分)
材料一:我爱文学,在我眼中,文学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事物。它像一首小诗,清新、隽永;又像一股清泉,流淌着纯真和甜美。刚懂事时,就开始爱上了文学,直到现在,还痴迷着它。
材料二:我爱文学,她是我生命的动脉,她的美丽给我以无穷的精神享受。如果把文学比作海,那我就是她怀抱中的一滴小水滴,是大海给了我生命;如果把文学比作阳光,那我就是一棵沐浴着阳光的小树,是阳光给了我茁壮成长希望。
二、阅读与理解(46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8~9题。(6分)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8.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所展示的画面。(3分)
9.请从修辞的角度对“二月春风似剪刀”进行赏析。(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18分)
【甲】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10.用“/”给乙文中划线的句子划分停顿节奏。(划3处)(3分)
初 竖 执 之 不 可 入 横 执 之 亦 不 可 入
om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而置之其坐(2)而忘操之
(3)但见事多矣(4)遂依而截之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常蹲其身 而置之其坐 B.而剑不行 而忘操之
C.何不试之以足 以丛草为林 D.有欲买履者 执长竿入城门者
资*源%库13.翻译句子。(6分)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14.《郑人买履》和《截竿入城》的寓言故事读来令人啼笑皆非,你有什么想对文中的人物说的呢?把它写下来。(3分)
(1)你对郑人说:
(2)你对执竿者说:
(3)你对老者说:
(三)阅读《往事依依》片段,完成15~16题。(6分)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教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享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然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修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次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15.作者在文中引用田汉《南归》中的诗,有什么作用?(3分)
16.赵丽宏《为你打开一扇门》中写道“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请结合上文,说说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丰富了作者哪些感情。(3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16分)
讲故事的人
莫言
(语段略)
17.文章回忆了关于“我”和母亲之间的三个故事,请参照示例,简要概括另两件事。(4分)
故事一:
故事二:我害怕母亲寻短见,母亲却来安慰我;
故事三:
18.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子。(4分)
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了院子里大哭。
19.选文③、④段中,母亲对“我”听书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这对刻画母亲这一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4分)
20.有人认为莫言是因为“会讲故事”而成为著名的作家,进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莫言会讲故事能力的形成,对你学习语文有哪些启发。(4分)
三、作文(40分)
21.请以“乐在其中”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不要少于500字;
(2)不要出现本人的班级姓名。
八下语文作业本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8分)(1)行者常至(2)己所不欲(3)梅须逊雪三分白(4)月中霜里斗婵娟(5)等闲识得东风面(6)心中的风雨来了(7)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1)(2分)嫣 kuàng
(2)(2分)竟 改成 竞 反 改成 返
3.(2分)B 4.(2分)C 5.(2分)A
6.(7分)(1)(2分)D 是蛇,不是狐狸
(2)(5分)点灯人 国王
示例1:我喜欢点灯人,他是一个忠于职守的人。他是唯一一个被小王子认为可以做朋友的大人,点灯人每分钟点一次灯熄一次灯,每天忙于做别的事情,而不是只管自己,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得到小王子的赞叹。
示例2:我不喜欢点灯人,他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小王子问他为何要熄灭和点亮路灯时,他的回答只有一个:“这是命令。”并且在小王子提出疑问时他说:“没什么要弄明白的,命令就是命令。”点灯人只懂得一味忠实遵守命令,从不考虑命令本身是否正确、合理。
示例3:我不喜欢国王,他是一个自以为是、贪恋权势的人。国王自称自己统治了一切,连小王子打哈欠都要得到他的命令,他对小王子说:“我命令你可以再打个哈欠”。他的统治必须被尊敬和不容忤逆,事实上他只是徒有虚名,他只能让别人去做别人自己想做的事。
7.(9分)(1)(3分)名称示例:文学园地 栏目示例:时文推荐 名言解读(每空1分)
(2)(2分)(4分)示例:曹老师,您好!我是盐阜中学学生会主席张华。我们学校将举行“我爱文学吧”系列语文活动,诚挚邀请您来为我们做一次文学讲座,请问您有时间吗?
(3)(2分)材料一突出文学的美丽;材料二突出文学美丽给人以无穷的精神享受。
二、阅读与理解(46分)
(一)(6分)
8.(3分)婀娜玉立的柳树像精美的碧玉装扮而成的妙龄少女,千丝万缕的枝条像少女盛装上垂挂下来的绿色丝带。
9.(3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春风比喻成剪刀,表达了作者的惊喜、赞美、热爱之情。
(二)(18分)
10.(3分)初 竖 执 之/不 可 入/横 执 之/ 亦 不 可 入
11.(4分)(1)坐同“座”,座位。(2)持、拿。(3)只,只是。(4)依照、依从、听从。
12.(2分)C
13.(6分)(1)等到返回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子(2)为什么不用锯子把它从中间锯开后拿进去呢?
14.(3分)(1)我对郑人说:做事不能死板教条,要懂得灵活变通。(2)我对执竿这说:遇到困难,你要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别人提意见时,你要学会分析,不能盲目听信别人的话。(3)我对老者说:做人不能自以为是,倚老卖老,这样会耽误了别人事的。
(三)(6分)
15.(3分)引用诗句,增添了文采;更好地表现了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解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突出了老师对自己的影响之深。
16.(3分)爱国之情、热爱文学、感怀历史、关注时代、怀念老师等。
(四)(16分)
17.(4分)(1)我多算卖菜老人一毛钱,母亲伤心痛哭;(3)我偷跑去听书后回来讲给家人听,母亲被吸引后默许。
18.(4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具体地写出了我以为失去母亲后的极度痛苦,表现了我对母亲的依恋与热爱之情。
19.(4分)开始是批评(不耐烦),后来是默许,最后是担忧(忧心忡忡),这样的变化过程具体地写出了母亲对我成长的关心与担忧,从而表现了母亲是一个疼爱孩子、要求严格,懂得包容的人。
20.(4分)(1)莫言常常偷偷跑去听书,可以看出他对说故事很感兴趣,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而老师;(2)莫言喜欢上集市听书,并善于复述说书人的故事,说明语文学习,不仅要听而且要说。同时要善于在生活中学习。(3)莫言能够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我会投我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说明语文学习需要想象,要通过想象培养创新能力。(言之有理即可,答两点给4分)
三、作文(40分)
切入分32分。
田
淑
梅
《春酒》教学设计
【课标与教材分析】《春酒》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以儿童的视角观察生活,用富于童趣的语言抒发了对童年、对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
语文课标中提到,要引领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文化的营养;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据此,并结合本课内容,确定本文的重、难点如下。教学重点:朗读和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研读,品味细节和关键词句。
【学情分析】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儿童的视角写故乡的风俗人情,非常适合初中生阅读,但学生的品析仅仅是浅层的感知,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举例示范,边读边品,读出感情,读出意味。
【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实际、本课内容及课标要求,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意蕴。
2.通过解读语句,理解作者通过叙述家乡的风土人情来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过程与方法目标:
1.布置课前预习,搜集以思乡为主题的文章。2.探究---小组交流的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乡愁这一中国文学史的特殊文化现象,感受中国古朴淳厚的人情美,丰富精神世界。创新支点:研读、赏析、仿写 【教学方法与多媒体】
1、读书品味法(本单元要求课文要反复诵读,本课又是一篇诗化的散文,需要学生去朗读感知,明确全文主旨——思乡)
2、美点寻踪法:首先让学生朗读,在把握全文概要后,对学生选择的优美语句进行赏析,老师再点拨、指导。在整个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感悟美、寻找美、再现美。(这样不但在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可以针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使教学的实际意义更大。)
3、自主学习法: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学生要自主、独立地预习,并收集有关民俗的资料,锻炼收集信息的能力,为上课作好准备。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读中品,在品中读,读出情感,读出意味。
4、合作学习法: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之间的意见进行交流、比较,并提高学习积极性。
5、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到下午临放学的时候,我都会发现同学们满眼都是隐藏不住的笑意,情绪高涨,甚至躁动不安,没等下课铃响就“几欲先走”,这是为什么呀?我们离家不过几里、十几里,每天才离别几小时就归心似箭,如果长大后因工作因生活的关系远离家乡甚至定居异地,这思乡的愁绪又怎能是一个“愁”字了得!今天,让我们走近台湾女作家琦君,提前在她思乡的春酒里沉醉一回吧!(出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读全文,并帮助学生扫清文字障碍。
2、思考:
(1)本文记叙了作者童年的哪些事? 用列框架的方式展示此题答案
(2)想一想,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
首先让学生浏览课文,再加以引导,使学生从中找出除了写春酒的其他事物,分析用意,延伸出答案。
三、研读感悟“美”
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说明原因。
具体做法:(A)采用小组合作,各小组内的同学选择喜欢或感受较深的句段有感情地朗读,并和组内其他同学展开探讨。
(B)请各组同学派代表将他们认为最好的语句赏析读出来分析,与全班同学共享。老师就语气、语速、轻重等对学生进行调整,并对学生的分析做及时的评价。
(C)讲解时,可以顺势分析作者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以及“八宝酒的诱人”,“思乡愁绪”等要点
四、分析总结美:
1.过渡:都说琦君的散文是美文,刚才同学们读了文章,你们觉得文章美吗?那么,你发现了怎样的美呢?请同学们结合具体的文句,用读《春酒》,我发现了____________美的句式告诉我你的发现。(出示:读《春酒》,我发现了____________美)2.交流,引导。
3.小结春酒之美:酒美,人美,情美,风俗美。(板书)4.赏析直抒胸臆的句子(最后一句)
(1)过渡:春酒的确美不胜收!那么,如今客居美国,人近老年的琦君还能品尝到这美得醉人的春酒吗?
(2)针对儿子的话设置情境:如果将琦君家乡的水空运到过来,用当年琦君母亲的配方重新酿制,能不能喝出当年的味道?
(3)交流后过渡:原来家醅已无处可寻,家乡味更是无法体尝了!(4)朗读最后一句后小结:家醅只存在于琦君的记忆里了,家乡味只能回味在心里了。5.介绍琦君的经历
琦君笔下一切所有美好已成了琦君的心灵寄托,在现实中难以企及。如此至纯至美的心灵家园在琦君的绝大多数作品曾出现,这与她的经历有关(出示:1918年生于浙江永嘉,1949年赴台湾,26年后定居美国。)常年漂泊的琦君曾这样深情地说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出示)可以看出,这个超凡脱俗的心灵家永远走不出对家乡人事诸物的怀念。
五、迁移升华美:
读懂《春酒》,似乎读懂了“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思乡之美;读懂《春酒》,似乎读懂了亲如一家,其乐融融的人情之美;读懂《春酒》,似乎读懂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仿写(1)过渡:同学们有理有据地表达了自己的发现,我也有我的发现,来看一看。模仿着写一到两句。可以引用古诗,可以自创,自创不必拘泥于我四字相对的形式。(2)仿写并交流。
六、教师小结
对本课内容作概要回顾,并再次点出主旨,并点出通过这课的学习,让同学们感受美好的民风民俗,感受日常生活中蕴涵的诗意,还有普通百姓内心中散发的那种人性的光辉。
结束语:一路走来,风景无限;一路品来,春酒醇香无比。其实,春酒的美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课堂45分钟无法穷尽,有待于我们同学课后再去领略。最后,送上某人的一段话,这是他在读完《春酒》后,在一个寂静的深夜写下的文字:“在行色匆匆、只争朝夕的日子里,我们几多疲累,几多迷茫。或许真的该为流浪的心灵和漂泊的灵魂安个家了,她或许是琦君魂牵梦绕的春酒,她或许是鲁迅没看真切的社戏,亦或是令佩弦潸然泪下的背影„„年年岁岁,花开花落,任世间
万象纷繁变迁,唯一不变的是我们这方水晶般透明的心灵家园。”
七、布置作业:1.研讨与练习三。2.选用学习检测
田 淑
八下第三单元教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1课时)
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目标定向 1.通过对比手法了解罗布泊的过去与现在,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2.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联系现实,思考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难点 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 罗布泊,曾经是有水的,曾经是有很多水的。一个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成了沙漠。是什么原因使罗布泊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曾经的仙湖――罗布泊。 罗布泊的过去 干涸的河床-罗布泊的现在 枯死的胡杨树-罗布泊的现在 二、自学生疑 1.正确识读、理解文中生字: 萧瑟(sè) 和煦(xù) 干涸(hé) 吞噬(shì) 裸露(luǒ) 戈壁(gē) 荡漾(y4ng) 娱乐(yú) 2.词语释义: 萧瑟:①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②形容冷落,凄凉。 和煦:温暖,多指阳光、风等。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吞噬:蚕食、并吞。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戈壁滩:蒙古或新疆人称沙漠地区,这种地区尽是沙子和石块,地面缺水,植物稀少。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也说桑田沧海。 3.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罗布泊的位置、神秘事件和现状。 第二部分(4~14):罗布泊的历史。 第一层(4~9):罗布泊令人向往的神话般的过去。 第二层(10~14):罗布泊令人痛心的迅速消亡的过程。 第三部分(15~25):罗布泊的现状。 第一层(15~20):罗布泊的消亡使其周围原有植被成为直接受害者。 第二层(21~25):罗布泊目前荒凉恐怖的景象。 第四部分(26~28):类似的悲剧还在上演,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号召。 4.内容提要: 要比较具体地把握课文内容,可以做一份内容提要,就下面几个问题画出要点: ①今日罗布泊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关键词是“沙漠”“神秘”。 ②过去罗布泊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关键词是“绿洲”“仙湖”。 ③罗布泊为什么会消亡?关键词是“改道”“四盲”。 ④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关键词是“青海湖”“月牙泉”。 全文充满了痛惜之情,为罗布泊生态环境的破坏而痛惜,为人们的盲目性造成的悲剧而痛惜。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是课文的基本理念。课文又涉及西部大开发战略问题,用历史的教训,说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 二、学习释疑 1.语言品味 (1)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 70℃。罗布泊,天空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干穿越。 两个“没有”、三个“一”和准确的“70℃”描述了罗布泊的荒凉恐怖。 (2)可是,从前的罗布泊不是沙漠。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却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用“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这些词语描绘出一个美丽宁静、令人向往的“生命绿洲”,与第一部分描绘的荒凉恐怖的戈壁形成强烈对比,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更激起人们的好奇心。 (3)另据史书记载,在4世纪时,罗布泊水面超过20万平方公里。到了20世纪还有1000多平方公里水域。 “20万平方公里”“1000多平方公里”,数字的列举更使人惊讶,也更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 (4)据《西域水道记》记载,20世纪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漾,岸边胡杨丛生,林木茁壮。 “河水丰盈”“碧波荡漾”“胡杨丛生”“林木茁壮”与第一层描绘历史上的罗布泊遥相呼应。 (5)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抽干了,使干塔里木河的长度由60年代的 1321公里急剧萎缩到现在的不足 1000公里,……周边的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里木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 连续用四个“盲目”与“吸水鬼”,既形象具体地写出了人们过量用水的无知,也表达出作者的遗憾和焦虑。 “急剧”“马上”“很快”明确写出塔里木河与罗布泊休戚与共的紧密联系。 确切的数据更直观地展现出人类致使塔里木河缩减、罗布泊消失的巨大危害。 (6)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那奇开惨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拟人手法,作者将胡杨拟人化,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 (7)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这出悲剧”指的是罗布泊从绿洲变为沙漠;“又”表示再一次,说明人类不止一次地制造了悲剧。这句话有力地谴责了人类的盲目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警示人们对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应引起足够的注意。 (8)世界著名的内陆湖――青海湖,50年间湖水下降了 8.8米,平均每6年下降 1米,陆地已向湖中延伸了10多公里;数千年风沙未能掩埋的甘肃敦煌月牙泉,近年来却因当地超采地下水,水域面积从50年代的1.1652万平方米缩小至 5397平方米,水深只剩尺余…… 用具体数字表明,更加令人不寒而栗!湖泊――青海湖的伤害.由些及彼,以此类推,在文末发出的呼吁也就理所当然,顺理成章了。 三、合作探究 罗布泊从美丽的仙湖变成令人恐怖的荒漠,是令人震惊的。从写法上探究,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大大强化了感情色彩,直接抒情也有撼人心灵的力量。 对比手法。作者对比罗布泊的今昔,让人知道罗布泊并非从来如此,原来昔日这里曾是美丽的仙湖和繁华的绿洲。作者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文势的跌宕,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拟人手法。作者将胡杨林拟人化:“那奇开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作者又将罗布泊拟人化:“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这里同样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痛心。 排比手法。例如“四盲”:“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连用四个“盲目”,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大强化。又如篇末三个“救救”,呼吁之声,振聋发聩。 直接抒情。例如“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这样的抒情让人共鸣,让读者也深深地痛心,深切地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觉悟到只有保护环境才能保护人类自己。 四、迁移训练 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说说在我们身边有哪些事件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如何破坏的,会对我们造成怎样的危害,并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号召人们对环境的保护。 五.小结 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幸福的源泉。如果家没有了,那我们还能剩下什么?请看看我们的双手,是创造还是毁灭?请看看我们的双眼,是热切的希望,还是无助和茫然?让理性回归吧,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变得更蓝,树会变得更绿,水会变得更清。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25、《科利亚的木匣》,回答问题。
1.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近义词。
附近()
依然()
忽然()果真()不只()
2.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反义词。
伤心()朋友()3.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1:屋里的东西被法西斯抢走了。
(法西斯把屋里的东西抢走了。)教室别同学打扫干净了。()例2: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变化吗?(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学校的公物,我们不应该保护吗?()
4.理解课文。
他放好了木匣,盖上土,用脚踩实,还在上面撒了一层细沙,免得被人发现。
1)请你圈出这句话中描写动作的词语。
2)读了这句话,我可以看出科利亚()。
4)小马心爱的陀螺不见了,他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你能仿照上面这段话写一写他是怎样找的吗?
小马心爱的陀螺不见了,他找呀,()。他又()。5.填一填。
战争开始时,科利亚()。法西斯终于被赶走了,科利亚又找到了匣子,但他量的是五步而不是十步,因为()。
6科利亚是怎么找到木匣的?从这件事中他懂得了什么道理?
找拼音
盛着 放好 盛开 爱好
hǎo chéng shèng hào 对对碰
匚 甲 衤 刀 父 斤 忄 董 竹 官 革 圭 看碰出了什么字
赛一赛
和小伙伴们一起填,比快、比准。
27、陶罐和铁罐
1.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近义词。
马上()傲慢()软弱()轻视()和谐()
惊奇()消逝()理睬()灭绝()2.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反义词。
华丽()谦虚()赞扬()坚强()敬重()3.铁罐去哪了?答: 4.陶罐从与铁罐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铁罐(),陶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
5.铁罐是拿自己的()和陶罐的()相比的。
一()木匣 一()早晨 一()细纱 一()孩子 两()报纸 五()杂志社 一()电车 一()风景 三()伙伴
选择
1、终于
2、终究
法西斯()被赶走了。
1、居然
2、果然
科利亚又动手挖了起来,不多一会儿,()找到了木匣子。变戏法 给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使句子的意思不变。我们家的东西被法西斯抢走了。
草地上的小虫子被大公鸡吃掉了。
课文回放
《科利亚的盒子》讲的是他()岁的时候从家门口向前数了()步埋下了自己的小木匣,()年后数了()步挖出了木匣的故事。从这件事中他感悟到()在变化,()在变化,()都在变化的道理。从这件事中我知道了我的周围()也在变化。
28、《狮子和鹿》练习题
一、积累词语(把课文中的词再写十个)。
丛林
漂亮
口渴
池塘
倒映
影子 摆动
精美
波纹
离开
灌木
喘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注 音。
痛.快()
倒.映()
匀称.()
别.致()两束.()
悄.悄()
撒.腿就跑()()
灰心丧.气(三、写反义词。
节省——
胜利——
减轻——
进攻——
笔直——
高大——
强壮——
偶尔——
四、选词填空。
1.关心
关怀
(1)小红生病了,大家都很()她。
(2)党和人民()我们的成长。
2.竟然 果然 居然 公然
(1)小红()把这道题做出来了。
(2)他这样()做坏事,真让人气愤。
(3)他的作品()是名不虚传。
(4)我们种的花()开了。
五、把下面错乱的句子按顺序排好,在括号中写上序号。
()值周生来检查卫生了,在黑板角上写了一个“优”字。)
()今天是第四小组做值日。
()擦黑板的擦黑板,扫地的扫地„„,()小组长分工后,大家立刻忙碌起来。
()他们做得非常认真。
()不一会儿,只见黑板、窗户、地面千千净净,桌椅摆得整整齐齐。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年轻的猎人第一次进森林打猎,只想着要从森林里带走些什么。他在高高低低的小路上走着,烂泥沾湿了他的靴子,野草的刺拉破了他的手。可是猎人全然不顾,一心想找到猎物。
猎人没有遇到小鹿,也没有碰上狼,连野兔子也没见到一只。忽然,他听见不远处有布谷鸟在唱歌。他想,就打一只鸟回去也好。猎人东瞅瞅,西看看,终于看见布谷鸟站在松枝上翘着尾巴忘情地唱着,真好听啊!更奇怪的是离布谷鸟不远处的松枝上,有两只小松鼠肩并肩地蹲着,他们听布谷鸟唱歌,听得那么入迷。小松鼠回头看了一眼猎人,还微笑了一下,好像在说:“多美的歌!”
猎人被这一对小哥儿俩吸引住了,也被布谷鸟的歌声陶醉了,一直看到傍晚才回家。
猎人从森林里带走的是什么呢?当然是最好的——布谷鸟的歌声,松鼠哥儿俩的喜悦,还有他自己一颗美好的心。
1.从哪儿看出猎人要从森林里带走些什么?找有关句子,在下面画“__”线。
2.猎人从森林里带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演练] 1.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结庐在人境 造房 ..B.心远地自偏
精神超脱世俗 ..C.悠然见南山
安闲自得 ..D.飞鸟相与还
互相参与 .【解析】 应该是“一起,成群结队”。【答案】 D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是()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B.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C.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D.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解析】 A“多少”;C“感情深厚”;D“有理想有追求的人”。【答案】 B 3.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是十分突出的,独特的抒情艺术风格,使这些作品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
B.《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
C.《归园田居》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西晋时期著名诗人,我国诗歌史上“田园”诗风的开创者。
D.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被后人尊为典范,称“建安风骨”。【解析】 “西晋”应该为“东晋”。【答案】 C 4.对下列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新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首诗的后两句是古来名句,被誉为“神韵无伦”,作者借景抒情,含蓄地表达出淡淡的乡愁。
B.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殁,今日水犹寒。——这首诗写出诗人在易水想起当年荆轲壮别的场面,表达了对荆轲及其业绩的钦仰之情。
C.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排闼tà:推门而入)送青来。——这首诗描写了山下农家初夏景色,“护田”“排闼”两句用拟人手法,把静景写得活灵活现。
D.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的离别诗,后两句用夸张手法,直抒胸臆,表达了离别的痛苦。
【解析】 不是夸张手法,应该是借物写人。【答案】 D 5.以下六首绝句分别描写了四季的景物。按春夏秋冬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枝。②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③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④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常睡起无情思,先看儿童捉柳花。⑤胡鹰掣旋北风回,草尽平原使马开。臂上角弓如却月,当场意气射生来。⑥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里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A.④/③/②⑤/①⑥
B.①/③④/②/⑤⑥ C.⑥/③④/②/①⑤
D.①④/③/⑤/②⑥
【解析】 分别对应的是春夏秋冬。【答案】 C 6.仔细品味下列陶渊明的诗句,说说它们在动词的使用上有什么共同点。(1)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其一)》)..(2)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时运(其一)》).(3)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拟古(其七)》).(4)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和郭主簿(其一)》).(5)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答案】 这些动词(“翼彼新苗”里的“翼”名词用作动词)都是常见字眼,诗人用起来,却显得新鲜有味。它们既形象,又将无生命的事物写得情意绵绵,读起来觉得格外亲切。如“有风自南,翼彼新苗”的“翼”字,那微微的南风温存地抚爱着幼嫩禾苗的景象,如在我们眼前。“中夏贮清荫”的“贮”字,清幽凉爽的林荫好像是可以贮存、可以掬取的一泓清泉。
7.曹操在《短歌行》中感叹人生短暂。请你围绕“人生”写几个比喻句,表达出你对人生的看法,只要与“人生”有关即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人生就像一条河,经历丰富,才能源远流长;人生就像一座山,经历奇特,才能蔚为大观。
阅读《归园田居》,回答8~13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
8.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少无适俗韵
韵:本性、气质 .B.方宅十余亩
方:方圆、面积 .C.一去三十年
去:离开 .D.榆柳荫后檐
荫:遮蔽 .【解析】 方,四周。【答案】 B 9.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樊笼:比喻囚牢般的社会制度 B.尘网:比喻污浊黑暗的官场 C.羁鸟:以关在笼中的鸟自喻 D.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
【解析】 应该是“喻指官场生活”。【答案】 A 10.对下列加点字的含义的理解,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误落尘网中 ②狗吠深巷中 ..③久在樊笼里 ④依依墟里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解析】 ①②都是名词,内、里;③是名词,里面;④与“墟”组成双音词,墟里,村落。
【答案】 B 11.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前四句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误入尘网的懊悔。B.诗的五、六句总领第二层,概括出对旧林故渊的思恋。C.诗的七至十八句随意拈取隐居田园的典型环境以突出自然。
D.诗的末两句呼应开头,抒发了归隐田园后怡然自得的心情。
【解析】 “随意拈取”说法不妥。【答案】 C 12.对“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的修辞手法及含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格,表达了作者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B.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
C.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D.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格,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急切心情。【解析】 没有拟人的修辞手法,也不是写思念故乡。【答案】 D 13.对整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用白描的手法,情景交融,语言朴素,比喻贴切。
B.表现了作者摆脱污秽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之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的心情。
C.一些平平常常的农家事物,在诗人的笔下构成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淡朴素的田园图画。
D.全诗写出了诗人从少年进入官场到多年后退出官场的全过程。
【解析】 全诗是写诗人辞官归隐、重返自然后的生活。【答案】 D
[课外迁移](一)阅读《迢迢牵牛星》一诗,回答14~15题。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4.本诗运用了大量的叠音词,不仅使诗歌产生强烈的韵律美、音乐美,而且在诗意效果上也十分突出。试结合诗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迢迢”写了距离之远;“皎皎”写了星光之亮;“纤纤”写素手之修美;“札札”状织布之繁忙。对写景、写人起到了景情并生的作用。
15.简析画线诗句是如何表现牛郎、织女的哀怨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反衬。以“盈盈”之水美,“脉脉”之情美与“不得语”之残酷形成巨大矛盾反差,情景并生,从而更加哀怨动人。
(二)读下面的诗,完成16~17题。
归园田居(之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6.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
17.“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带月荷锄归”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三)阅读陶渊明的《饮酒》诗,完成18~22题。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8.第一句中虚词“而”表________关系。【答案】 转折
19.本诗中纯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叙事、写景相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0.“问君何能尔”一句中的“尔”指代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1.怎样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2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表达了诗人悠然闲适、以劳动为乐的情感。(四)阅读曹操的《短歌行》和《龟虽寿》,回答后面问题。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3.请简要分析概括曹操对人生的看法。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修姱(kuà)
鸷鸟(zhì)
..B.偭(miǎn)规矩
侘傺(chà)(chì)
...C.芰荷(qì)
.
蕙襄..D.謇朝谇(jiǎn suì)
溘死(hè)
...【答案】 B 2.下列几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掩涕 规矩 返顾 芳菲 B.浩荡
侘傺
杂揉
芰荷 C.峨眉
鸷鸟
陆离
嗑死
D.工巧
兰皋
芙蓉
太息
【解析】 A项,反顾;B项,杂糅;C项,蛾眉,溘死。【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B.忳郁邑余侘傺兮 C.佩缤纷其繁饰兮
D.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解析】 A项中“错”通“措”;B项中“郁邑”通“郁悒”;D项中“离”通“罹”。【答案】 C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固时俗之工巧兮(本来).B.何方圜之能周兮(合).忍尤而攘诟(忍受侮辱)..C.伏清白以死直兮(佩服).及行迷之未远(趁着).D.苟余情其信芳(只要).岂余心之可惩(受创而改变).【解析】 伏:守、保持。【答案】 C
兰皋(gāo).谣诼(zhuó).揽茝chǎi 延伫(zhù).【解析】 A项,“姱”应为“kuā”;C项,“芰”应为“jì”;D项,“溘”应为“kè”。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B.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C.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D.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解析】 A项,“民生”句中指“百姓的生活”;B项,“流亡”句中指“遭受放逐或突然死去”;C项,“改错”句中指“改变措施”。
【答案】 D 6.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不同类的一项()A.长余佩之陆离
.C.哀民生之多艰
.用作动词;D项,厚:形容词用作动词。
【答案】 B
[能力提升层次B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涉 江 屈 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乘粖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
7.诗中“重华”是指古代贤君虞舜的名字。诗人为什么要与重华游仙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步余马于兰皋兮 .D.固前圣之所厚 .【解析】 A项,长:形容词用作动词;B项,步:名词用作动词;C项,哀:形容词
【解析】 屈原的理想、德行是不容于世的,而其追求又是执着的,故常借助于丰富的想象来寄托。
【答案】 与重华(古代贤君虞舜)游仙宫,寄托自己的心志,表明理想的远大及对“美政”的执着追求。
8.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B.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C.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D.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解析】 A项,余幼/好此/奇服兮;C项,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D项,幽独/处乎/山中。
【答案】 B 9.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涉江》叙写屈原从鄂渚(湖北)到溆浦(湖南)的一段行程。行程从渡江开始,故题名为涉江。
B.诗人自幼到老都好“奇服”,表明诗人标新立异、特立独行的品质,象征他的与众不同。
C.诗歌第四段列举古代贤士的种种不幸遭遇,抒发悲愤,表现不愿同流合污,将遵守正道,决不妥协的精神。
D.全诗叙事历历如见,抒情真挚深沉、激情澎湃,议论则合理警策,想象丰富,表现了诗人愤世嫉俗、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和忧国忧民、眷恋国土的爱国情感。
【解析】 B项,“奇服”比喻不同于世俗的远大志向和高尚情操。【答案】 B 10.最后一段,是全诗的总结,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涉江》是屈原晚年放逐江南时所作的一首优秀的爱国主义抒情诗,诗中作者主要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手法。答第二问时,要结合时代背景。
【答案】 运用对比和比喻,痛斥了楚国朝政的混乱和统治集团的腐败,表现出诗人不可遏抑的悲愤之情。
【参考译文】
我从小就爱好这奇特的服饰,年纪老了这种爱好仍然没有衰减。我佩着长长的宝剑,戴着高高的切云之冠。披挂着夜晚发光的明珠,佩戴着珍贵的美玉。社会混浊没有人了解我,我却正在大步驰骋义无反顾。用青龙驾车,两边配上白龙,我同重华一道去游玉树的园圃。登上昆仑山吃那玉树的花,我要跟天地一样长寿,跟日月一样光华。我为楚国没有人了解我而悲伤,明早我就要渡过长江和湘江。
登上鄂渚我回头眺望,在秋冬余下的寒风中叹息惆怅。让我的马走上山冈,让我的车来到方林停放。我乘着篷窗船上溯沅水,船夫们一齐摇桨击水前行。船慢腾腾地不肯向前,在回旋的水流中停滞不进。清晨从枉渚出发,晚上歇宿在辰阳。只要我心地正直,放逐在僻远的地方又有何妨?
进入溆浦我又迟疑不决,迷失方向不知该往哪里去。深邃的树林幽远昏暗,这可是猿猴的住处;山岭高峻遮住了太阳,山下阴暗不明而且多雨;霰雪纷纷扬扬地无边无际,浓云密布,好像连接着屋宇。
可怜我一生毫无乐趣,寂寞孤独地居住在山里。我不能改变心意去附和世俗,当然会忧愁痛苦终身不得意。接舆装疯剃去头发,桑扈走路时赤身露体。忠诚的人不一定被任用,贤能的人不一定得到职位。伍子胥遭到灾殃,比干被剁成肉泥。整个前代都是这样,我对现在的人又何必埋怨责备?我将遵守正道而毫不犹豫,本来会终身一再陷入黑暗的境地。
乱曰:高尚的鸾鸟和凤凰,一天天地离得更远;渺小的燕雀和乌鹊,把巢筑在殿堂和庭院。芳香的露申和辛夷,死在草木丛杂的深林;腥的臊的一齐用上,芳香的不能靠近。阴和阳颠倒了位置,我生活的时代不合适。怀抱着忠信却这样失意惆怅,我将要飘然远走他乡。
[语言表达层次C ]11.在下面横线上续写恰当的语句,组成一段语意贯通、前后句式一致的文字。楚大夫沉吟泽畔,在叩问苍天中选择了一份孤独,高吟“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选择了孤独,纵然不被世人理解,终不随其波逐其流。孤独,丰富了人生的内涵,提升了人生的境界。
【解析】 本题考查续写能力。答题时,一要注意句式特点,二要注意内容上的连贯。此外,前面例句中用了名句,续写时也要注意。
【答案】 陶渊明饮酒田园,在安详自乐中选择了一份孤独,吟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太白游玩山水,在如画的江山中选择了一份孤独,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2.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微信的优势。每条不超过8个字。
微信作为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免费聊天软件,相比其他聊天工具,主要有以下优势: 第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信不仅支持文字、图片、表情符号的传达,还支持语音发送。如果你疲惫于打字发信息,那么就可以直接通过微信发个语音信息,十分方便、快捷。
第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这样一种说法,“微信1万个听众相当于新浪微博的100万粉丝”。在新浪微博中,无关粉丝很多,而微信的用户却一定是真实的、私密的、有价值的。
第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比其他软件,类似“米聊”的附近热点、握手、广播、校园PK等功能,微信的摇一摇、附近的人以及扫描二维码等功能更加实用。
【解析】 空格处所填的答案必须是对后文内容的概括,作答时,要从语句中挑选出重要词语,然后加以整理组合,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语音发送便捷(或语音的快捷性)用户真实私密有用(或用户的真实性)功能更实用(或功能的实用性)13.仿照画线句子的形式,另选一个对象,阐释加线句子所蕴含的道理。
“唯有埋头,乃能出头。”急于出人头地的话,除了自寻烦恼之外,不会真正得到什么。就像一只蝴蝶,要想美丽如画,它的蛹就必须要经过地表下漆黑炼狱般的生活。如果不肯接受被压抑的痛苦,展翅欲飞之时,就是它的美丽终结之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所给例句前句打比方,用条件关系的复句来表达,后一句用假设关系的形式来说明,作答时,要注意这一点。
【课时作业本八下语文】推荐阅读:
八下语文作业本答案10-15
等差数列课时作业06-02
八下语文暑假作业10-06
一年级《语文园地一》第一课时教学反思07-19
《假如》语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05-25
二年级语文上册《妈妈睡了》第二课时教案06-24
四年级语文上册《成语故事》第2课时教案07-22
四年级语文上册《蟋蟀的住宅》第二课时教案07-24
必修二语文作业本答案07-24
五年级语文作业本答案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