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实践报告(推荐8篇)
寒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一.前言:
为遵循学院《2010版人才培养规划》,实现建设世界一流警官大学的目标。深刻贯彻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六中全会精神,迎接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我院决定开展学员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特此通知。
二.具体内容:
1.主题:推动文化创新,体验民生民情
2.内容:(1)关注文化发展建设,加强文化传承创新
要求:通过实地考察家乡以及就近驻地部队文化重点发展项目,写出自己参与活动及自身感受
(2)心系新农村建设,关注基层民生民情
要求:以农村经济状况,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生活情况等方面着手,了解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
(3)聚焦社会热点问题,服务社会,和谐发展
要求:关注环境问题。留守儿童,农民工返乡难,贫富差距等社会热点问题。并积极探讨,写出自身感受
(4)适应第一任职需要,开展实习锻炼
要求:通过回原部队或就近部队展开第一任职锻炼,为今后更好适应部队打下基础
三.评选和奖励:
各学员队展开评选,选出优秀作品占%10,最后各队系总结形成报告
四.要求
1.各部系各学员队各学员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做好实践活动以及后续工作。
2.格式要求:
第一行:社会实践征文题目
第二行:单位姓名
3.一级标题“一” 四号黑体
二级标题”(二)”四号楷体
三级标题“1234”四号仿宋体GB2312加粗
正文 四号仿宋GB2312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面向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培养既懂理论又会操作的实用型人才, 考试是教学活动的指挥棒, 是对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评价。考虑到考试方试设计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正确评价, 是很慎重的一件事。为增强考试在衡量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中所起到的评价性和激励功能, 经我院教务处批准同意, 对我院11级电算会计专业《统计基础》的考试形式进行了初步改革。希望通过考试改革, 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态度, 提高自信心, 实现从重视分数为重视能力的转变, 也希望通过考试形式的改变, 促进教师自觉地加强课堂管理, 改变课程讲授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1《统计基础》课程的特点
《统计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是我院会计系和商贸系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共68学时, 其中课堂教学28学时, 实验课40学时。《统计基础》的前修课程是数学、经济学, 它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 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是为后期的《市场调查与预测》《财务管理》、《会计报表分析》等专业课程服务的。该课程理论抽象, 方法复杂, 内容枯燥, 学生不易理解。繁琐的公式和复杂的运算, 对于数学普遍不好的高职学生来说, 学习存在较大难度。
2《统计基础》课程考试改革的意义
2.1 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提高教学质量
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改革新的考核评价模式, 以评促教, 以评促学, 通过考试方式向多样化转变, 考试内容向综合化转变, 成绩评定向价值化转变, 引导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变革, 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
2.2 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由于考试内容发生了“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转变, 传统的强调知识体系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以教师为主的讲授方法已无法适应这种转变, 同行们纷纷尝试重新构建教学内容, 以项目为主线, 以任务为驱动, 采用案例法、情景模拟、讨论法等以小组为学习单位, 充分体现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的新的教学形式。以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技能的发展和提高。
2.3 客观公正地反映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
考试改革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遵循教学规律, 符合学生的内在需求, 通过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考核, 能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的价值, 有利于反映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
2.4 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等职业教育是要培养发展型、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那么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才能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3 课程考核前后对比
3.1 改革前
①期末考试占总成绩比重过高, 忽视了平时考勤和课堂问答对学生所起到的能力训练和素质培养的作用。 (出勤10%, 期中20%, 期末70%) 这样一来, 许多学生把学习重点放在了期末考试冲刺上, 平时学习缺乏相应的激情。②考试题型过于传统。大多设计为填空、名词解释、选择、判断、简答、计算等知识重复性较高的题型。对于材料分析把握、得出建设性结论的题目所占比例太少。未突破传统教育对学生思考能力, 发现问题能力, 实践能力缺失的束缚。重记忆, 轻实用。使得很多学生只关注知识本身的文字描述, 但是如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无法形成。③考试内容死板、枯燥。在考核题目的内容上, 许多题目未能吸引学生做进一步的引申思考, 简单的回忆就能获取正确的答案。特别是填空题、选择题, 判断题, 大多考察的是学生的知识记忆能力。未能唤醒其对知识的理解及其运用能力意识的重视。这样一来, 许多学生只在考试前集中强化记忆书本知识, 过后基本遗忘, 降低了其学习的兴趣性, 加大了其对考试内容的厌恶感。还容易导致作弊行为发生。④考试试卷答案的单一性危害明显。这一点主要是考试内容的枯燥化所带来的。由于题目大多考察的是记忆性知识, 所以题目答案千篇一律, 无法体现出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差别, 所以在考核目的上难以区分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学生的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认知能力得不到体现和进一步培养。
3.2 改革后
考试改革的设想就是针对以上问题而提出的。在考试进行初步改革之后, 考核形式从单一的平时作业, 期中闭卷、期末闭卷的考核转向多角度、多形式的综合评价, 很多现存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①成绩比例的改进彻底的扭转了学生轻平时学习, 重期末考试的错误观念。考试改革之后, 我们在平时和期末考核的比例上作出了30个百分点的调整, 就是平时占总成绩的60%, 期末考核40%, 平时考核包括出勤率10%, 体现了对职业素养的重视与考核。学习态度10%, 考核主要是针对上课睡觉、玩手机等现象。作业10%, 主要是想检查教学效果, 提高课堂效率。小组合作项目作业, 考核重点在于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这样一来, 很多学生对平时课堂学习的兴趣加深,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增加, 积极性不断提高。出勤率提升, 抬头率增加。思考的积极性, 课堂的互动性有了很大的改观。期末考试采用开卷形式, 摒弃死记硬背, 重点考核的是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彻底改变传统教育遗留下来的对学生知识考查的单一性。在考试题型上, 我们采取了举例解释统计概念 (20%) 、综合应用 (40%) 、计算分析 (40%) 三类题型, 举例解释统计概念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究竟到了什么程度。综合应用题型主要对知识的运用究竟可以到哪一个层次, 可以很准确的检验其在上课的时间是否真正在思考, 在吸收, 在创新。从而引导教师发现问题, 在上课的时候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活动。计算分析题型是对学生计算分析能力的综合考查, 不仅涉及到对材料的分析、公式的选择、数据的运算, 还有对计算结果的分析运用。考试题型的改变都是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出发设计的。③在考试内容上, 我们紧扣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 及社会经济问题, 特别是小组项目考核, 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设计调查方案、调查问卷、实施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大部分考题属于活学活用。④改变了考试答案唯一的状态。举例解释概念、综合应用两类题型没有统一答案。计算分析题部分答案不唯一。学生很难在书本上直接找到答案, 这为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空间, 也使考卷体现了一定的难度、深度和广度, 并且有利于改善考风。
4 考试形式改革效果的问卷调查
4.1 问卷调查的内容
略。
4.2问卷调查的结果所发调查卷100份, 实收调查卷96份, 有效问卷调查份数占96%。
结果如下:①76.5%的学生认为传统考试形式单一, 内容多为死记硬背, 不利学生能力发展。20.6%的学生认为一次考试决定一学期成绩不合理, 容易导致作弊严重。②86%的学生认为应该改变考试方式, 调整平时与期末成绩的比重。也有7%的学生坚持传统考试, 认为原来的考试形式也不错。③88.4%的学生了解考试改革方案, 11.6%的学生表示不了解。④67%的学生拥护考试改革, 还有3%的学生表示反对。⑤22.5%的学生认为考试改革提高了上课的积极性, 18.6%的学生认为避免了考前的突击复习, 42.2%的学生认为有利于能力的体现, 16.7%的学生认为有利于良好考风的形成。⑥20%的学生认为课堂处于紧张状态, 21%的学生认为课余时间占用太多, 33.7%的学生反而认为加重了学习负担。25.3%的学生表示没感觉到学习负荷的变化。⑦14.2%的学生希望获得高分, 28.1%的学生希望从考试中获得扎实的理论知识, 55.7%的学生希望提升实践能力, 提高就业竞争力。⑧55%的学生认为不及格率控制在5%以下比较合理, 25%的学生认为在5%-10%比较好, 另有3.5%的学生认为考试就应该严格, 不及格率应该在20%以上。⑨其他建议。多加强平时的项目考核;期末最好采用开卷;希望考试能够真正有所改变, 考试的方式和内容都可以提高一些, 让考试不仅仅是为了成绩, 其他方面也能有所提高;让大多数人及格;希望不要加重学习负担, 让学生有自己的学习空间;改进考试方法, 促进老师教学和学生能力的提高;多一些实践能力考核, 少一些概念知识;建议能全面的评价学生, 多鼓励学生。
5 分析和结论
调查问卷的结果说明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考试模式是受大多数同学欢迎的, 是科学的, 合理的, 在激发学生兴趣, 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锻炼动手能力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这种初步尝试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从问卷中可以发现:
①传统考试方式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问卷第2条中显示有89%的学生认为原有的考试方式不合理, 需要改进。
②《统计学》课程考试形式的改变值得探讨和尝试。通过实践和学生的反映, 大多数同学肯定了这次改革, 他们认为改革挺好的, 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 调动了大家的合作精神, 每个人都能参与调研, 对课本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与记忆。问卷调查的第5条中显示有86.3%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有利于能力的提高。我们认为这次的尝试, 得到了预期的效果。
③改革的宣传还不到位。问卷第3条显示有11.6%的学生对改革不了解, 这也可以从第7条得到印证, 有14.2%的学生还是以高分为考试标准, 从思想上没有认识到考核的改革是以能力为标准设计的。应该让学生充分的了解改革的形式、内容, 积极地参与到改革中, 适时调整自己的思想认识、学习方法、学习状态。真正能够从改革中获益。
④部分学生还不能完全适应考试改革。调查第6条显示21%的学生认为小组项目作业占用了课余时间, 加重了学习负担, 但是第7条32%的人又希望从考试改革中获得实践能力的提高, 这种矛盾的心态提示我们要多跟学生沟通, 讲清小组项目作业的意义, 让学生理解老师的安排, 活动的目的, 积极主动的配合小组完成项目作业, 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而不是把它当成负担。对于期末考试采用开卷形式, 我们改革的初衷是希望学生面对考试能摆脱死记硬背、猜题侥幸的心理, 但在个别交流中发现学生对开卷考试重视不够, 甚至有些同学错误认为开卷考试可以翻书, 不需要复习。有些仅仅进行了重点复习而忽略了全面复习, 对考卷深度、广度、难度估计和准备不足, 我们希望他们有一个正确的复习方法。
⑤考场纪律有了很大改观。过去考试期末比重大, 且多为客观题、概念题、计算题, 学生容易报侥幸心理, 但开卷考试多数是应用理论来解决问题, 并且有些答案不唯一, 所以学生不需要事先做小抄, 所以能够自觉地遵守考场纪律。无论是学生自己还是监考老师, 都明显地感到考场纪律从来就没有这样好过。问卷调查第5条传递了这个信息。
⑥改革需要不断地完善。改革的目的是希望能够改变过于关注结果忽略过程, 过于注重理论而疏于实践, 希望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 效果还不太理想, 33.7%的学生认为改革加重了学习负担, 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3%的学生不认同这种考试形式。对于考试形式的改变, 我们只是做了初步的实践, 还有许多地方有待进一步探讨、尝试和改革, 为了让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和空间越来越大, 也越来越适应这样的学习方法和考试形式, 我们将继续努力。
摘要:考试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衡量教学成效的重要手段和过程。本文分析了传统的考试模式的弊病, 指出考试的方式方法要考虑课程的教学宗旨和特点, 给出了《统计基础》课程考试的尝试, 并利用调查问卷搜集到学生对考试改革的看法和建议, 通过对这次考试改革的效果进行调查与分析, 得出相应的结论。
关键词:考试改革,调查问卷,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齐文.高校专业课程考试改革探讨[J].才智, 2011 (25) .
[2]张戈, 罗晓彤《.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教学和考试方法改革探讨[J].商场现代化, 2009 (12) .
[3]马越, 虞未章, 谢梅英, 徐晶.高职课程考核评价方法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教育, 2006 (19) .
对于已经有成功模式的商学院而言,在线教育可能是老巫婆给的红苹果,吃了很可能一命呜呼;但如果不啃下这个苹果,或许王子就不会出现,白雪公主和王子也就没有了未来。
那么,如何啃这个药性刚烈的苹果才能够把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甚至能够绝地反击,把自己和欧美顶尖商学院放在同一起跑线,最终跑赢全程?
没有不可能。中国大陆蓬勃发展的商学院教育赋予此类机构大量资金和人才,更市场化的运营赋予他们更多想象空间,大家都在小心翼翼而又积极努力着。
先行者中欧
2008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筹备在线教育的时候,他们已经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研究全球高校在线教育进展状况,尝试寻找自己切入在线教育的突破点。
作为高端商业管理知识和实践教育机构,MBA、EMBA课程学费高达数十万元人民币,如何和大家所熟悉的免费的在线视频教育联系上,在当时还是个很大的问题,尤其考验挑战者的智慧和战略眼光。毕竟,这是一个没有人知道的领域,你最多只能对在线教育对现在教育是颠覆性还是辅助性做个预估,其他的苍茫而不可预知。你的任何一个尝试可能石沉大海,让你损失宝贵的时间,也可能一举成名,奠定在线教育的未来基础。
正是因为兹事体大,仅运营管理中潜在的风险都不甚清晰,中欧最终决定设定一个防火墙,把在线教育划分在中欧出版社业务旗下,和他们的线下实体教育分割开来,首先保证中欧商学院实体教育业务不受任何影响,而在线教育在相对独立的出版社麾下也可以有更多的尝试。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助理周雪林因其创办了中欧出版社业务,加之他又力挺学校进行在线教育实践,中欧的在线教育也便顺理成章由他负责。周雪林在一番调研之后,将中欧的在线教育目标锁定在首先扩大中欧影响力,其次改善学习体验上。相比而言,前者和实体教育的交集比后者的更小,更容易切入展开。目标学生定位在公司的中层管理和基础管理人员。
“中欧一向定位高端管理学教育,如果公司管理层是一个金字塔的话,我们的学员就是塔尖。”周雪林分析道,“但是,这不代表金字塔中间和底层不需要管理学教育。”中国的培训市场巨大,塔尖的利润可观,塔基和中间因为其庞大的基数,是各大培训机构都对其虎视眈眈。中欧的在线教育如果聚焦在这个领域,一方面可以结合在线教育低成本高质量的特质,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他们的长项在这个市场分一杯羹。
只是,如果把学员定位在中层和基层管理,那么如何和中欧定位的高端不冲突呢?周雪林琢磨再三,从品牌中圈出“高质量”,首先在品牌诉求上找出在线教育和实体教育的共同点。
因为有防火墙在,也因为中欧的教授们对在线教育具体该如何和他们现在的工作结合起来不甚了了,中欧最初没有用自己教授来制作课程内容,而是引进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EFMD)商学院成员组织里几位欧洲知名教授的课程资料,通过中欧出版社发行。
不同于MIT、斯坦福等在互联网上公布的大量的免费公开课程,因为商学院体系近20年的品牌建设和资源管理,也因为中欧出版社本身即为盈利组织,周雪林给中欧的在线教育项目制定绝不免费的政策,而且,所有的在线教育项目都没有学历。
“远程教育或许还有学历,在线教育的架构本身尚未完全清晰,现在谈学历为时尚早。”这其实也是周雪林的品牌策略。天下没有免费的早餐,总有一些人一些机构需要买单,与其通过一个复杂的程序实现用户免费,不如投入全部精力给用户更好的学习体验。
事实上,中欧在线教育一开始就是和公司合作,为公司做员工管理培训。公司掏钱,周雪林他们则配合中欧多年管理学教育的经验,将引进的课程本地化、系统化,同时加上测验、讨论、测评、实时监控等功能,让学习体验更完整,而他们也因此获得数据改进他们的课程设置。
几年下来,他们在线教育部门居然也搭建了一个相当可观且成熟的学习平台。前前后后出版社为学习平台投入过千万元,但公司续订率达70%。第一次或许只是10万元左右的尝试性小单,续订则都是50万元起步的单子;对于不需要采购平台的小公司,收费采取基础收费加人数的形式,鼓励公司让更多员工参加培训,这样降低人均收费,但也最大化地利用了平台,推广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品牌。在线教育板块成立5年来营收也有小几千万元。目前中欧在线教育部门一共50人,其中15人做内容研发,7、8人搭建技术平台,20人做市场和销售,余下部分做支持管理工作。
线上融合线下
在最初时间里,周雪林他们在线教育部门都是以开拓新客户为主,尽量避开中欧现有的公司客户。这几年随着在线教育市场的发展,培训市场对在线教育越来越重视,中欧的高层经理培训课程(Executive Education,就是之前的EDP)团队终于和在线教育团队达成共识,决定自2014年1月起开始合作,共同推广融合线上和线下教育的管理学课程。届时,出版社出技术平台和在线课程,EDP则组织线下教育实施。对中小企业,他们主推会计、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职能课程,而对一些大型企业,他们可以走EDP的传统套路,通过访谈为企业度身定制一个培训课程,用以解决他们当前面临的问题,并为未来战略发展做好准备。
“在线教育的概念虽然很炫,但有些东西,比如沟通、讨论却是永远无法取代的,这就是传统的线下教育的魅力所在。”按照这个逻辑,在线教育部门希望能够让教授先把概念、知识点的讲述部分转移到线上,这也是相对容易转的部分。这样,学员们可以在每次上课前先上线去学习知识点,到了课堂,就把时间全部用于讨论和交流。实现线上传道,线下解惑。
这要求教授们不仅能教书,更还要深入了解学员需求,能够在课堂上调动氛围,将案例讨论更加深化。目前中欧正在和教授们广泛地探讨,让教授们能够在传统的线下教育之外分割出部分时间精力来筹备在线教育部分。
商学院的在线管理学教育如何和企业合作目前似乎已经大致解决,但如何面向个人才是真正考察他们能力的模块。
nlc202309040313
目前周雪林计划把对个人用户的管理学教育定位为2种。其一,mini-MBA,相当于MBA预科,针对计划要读MBA的学员,这部分现在不收费。其二,建设虚拟课堂,让教授和学生能够在屏幕前实时沟通交流,实现线上线下完全一致的体验。周雪林对这部分寄予厚望,希望未来能够成为中欧在线教育的拳头产品,成为真正的移动商学院。这个产品将按照现在面授课程的半价收费。
复旦商业知识在线
相比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市场化,复旦管理学院投入更多做管理知识普及教育,在商业化尝试方面尚属试水阶段。“从全球范围看,网络教育是必然的趋势。美国报名在线教育课程的比例从2001年的8%增长到了2011年的32%。”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商业知识发展与传播中心主任于保平表示,“但是教育相对于其他产业具有滞后效应,在线教育短时间尚不能对传统教育模式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话是这么说,但自2010年9月于保平加入复旦起,就开始筹建复旦商业知识在线,首先将复旦管理学院拥有的海量高质量教育内容数字化。经过3年的基础平台建设和内容构建,FBK(Fudan Business Knowledge)基本搭建起一个完整的以商业专业知识内容为核心的一个商业知识媒体平台,包括专业的主站平台和各类移动互联网的应用,通过门户网站、电信、乃至电视各种渠道和立体的方式,覆盖了在校学生和校友。目前每天的曝光量可以达到30万人次/天。在内容量上和本土影响力方面,FBK已经超过了存在10年之久的沃顿知识在线。
平台搭建完成,商业知识发展与传播中心这个10人左右的团队开始投入更多精力进入进行在线课程内容的开发与制作。这些内容包括复旦管理学院长年的教授讲座、嘉宾演讲、嘉宾采访,现在已经积累了数百个视频内容。这些内容经过切割整理,可以转换成微型课程。目前他们正筛选部分与课件制作公司合作,尝试制作第一批课件,用于FBK多媒体平台的播放,并以此与企业大学或者企业的网络培训中心进行内容合作。
对于这些商业知识的商业运营,复旦管理学院持更保守的态度。在于保平看来,在线教育是一个系统,它离不开技术、学习内容、学习设计,也离不开学习者的动机、知识结构、学习风格,以及与他人的互动,甚至组织乃至社会环境等要素,“学习什么内容固然重要,但是如何学习,以怎么样的过程学习会更加重要。”他们在广泛地寻找更为成熟的社会平台,复旦管理学院提供内容,大家共同合作,开发更好学习体验的课件。
东莞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都市吧,工厂很多,然而对于我这样一个在校大学生来说,想要找到一份自我满意的一份暑假工简直是天方夜谭。人总是很羡慕那些得不到的东西。作为学生,我以前很渴望上班一族那种自我挣钱,自我花钱的日子。而当自我真正开始利用暑假的时光挣钱的时候,才发现一切都没有自我想象得那么简单,这个时候我总是很怀念学习生活,总是很想快点开学。
回顾暑期打工生涯,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难”。这种困难不一样于学校所遇到的,我个人觉得比学校遇到的难题更上了一个层次。
首先,找到一份工作都很难。打工过程中,遇到很多十几岁的小弟弟,小妹妹。开始,只恨自我“出道”太晚了,和他们比起来,好像我都老了。但是,慢慢的,我感觉到了世事的艰难。难以想象那些十几岁就开始应对社会的年轻人是怎样承受的,或许每一个青年都会羡慕还在上学的同龄人。此刻我很知足,二十几岁还有一个比较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机会理解高等教育。我必须要利用这个条件,路还掌握在自我的脚下,前面的路还很光明,我有信心走好以后的路,也必须会的。我很珍惜此刻拥有的一切。
第一天上班,就应对种种规定。什么理成平头,什么穿工作服,什么把胡子剃了。如果在学校,就算是执行也会打些折扣。而工作中,这就是命令。执行也要执行,不执行也要执行,除非你不想干了。虽然,领导也会说什么不要当面顶撞,私下能够单独解决,但是有用吗?现实吗?这些大多数都是空话。领导喜欢那种溜须拍马的人,而不是喜欢忠言的人。得罪领导意思的话很少有人说。
上下级关系,也完全不一样于师生关系。我的实习经理说过一句话,我此刻还记得很清楚“世上没有那么多公平的事情。”如果是一位单纯的学生,无论如何也不会理解。其实,事实就是如此,遇到多么不公平的事情,每个人都要有应付的潜力和毅力,都要坚持下去。在学校中就没有这种状况,有一次我们竟然和老师关于如何考试讨价还价起来了,想起来可笑。也能够从另外一个方面理解,老师是真正的关心学生的实际状况,而不是毫无情面的执行某些死的规定。这也是为那些对领导的话言听计从的人,所不能理解的事情。
挣钱难,就算你认真的工作,合理的得到你的劳动所得都很难。老板总会想方设法的尽量少开给你工资,上班迟到扣钱,上班吃东西扣钱等等,这就是小老板的一个发财之道吧。这使我想起了《雷雨》里面的情节,周老爷为了不发给工人工资,竟然制造工难使工人丧生。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但是,类似的事情却始终没有断过。
工作中遭人家白眼,甚至受训,也是有的。人与人之间为什么只能有利益的关系呢?为什么这种关系就那么明显呢?有的时候,当我遇到这种事情,一时冲动真想不干了,或是找几个朋友收拾“仇人”一下。可转过来想想,我能干上几天,能忍就忍吧。就当成提前去适应这个社会一次机会,用一点孔乙己精神胜利法,全当成儿子训老子就算了。但还是期望以后我的工作生活不会这个样貌,人们之间很多事情都是能够很平静的解决的。
每一天只是单调的上下班,没有很多的节假日,这使本来就很厌倦的工作变得更加无聊,也许工作就会是这个样貌。此刻学习期间每周休息,以后工作就不必须会是这个样貌。在无聊的工作中寻找乐趣也是一种潜力,此刻只会抱怨一天八节课很烦,可这又算什么呢?最多只是一天吗?有的是时光去调整,去适应。
很不适应工作中称呼的改变,从“同学”,“海超”,变成了“师傅”,“小庄”,不久以后就会是“老庄”。这样一变,使我从一个的学生,变成了一个体力劳动者。很是纳闷,为什么有名字非要直呼其姓呢?同姓的人很多,同名的人却很少。直呼其名不是很亲切,又不易混淆。难道人们只是因为称其姓方便才会这样做吗?只要稍微用一点心把对方的名字记住,称其名,必须会使对方感觉到很温暖。反正,别人叫我的名字,而不是姓的时候我会感觉很亲切,很温暖。我也尽量成别人的名字,拉近和他人的距离,这也是一种交往之道吧。
其实,工作中也会有欢乐。因为不是在家里,要学会满足。领导的一个微笑,同事的些许关心,都会使人感到无比的温暖。要想得到别人的关心,首先要注意关心别人,给与别人温暖。给与和收获是成正比例的。不管是苦,还是累,暑假都已经过去了。重要的是,在暑假的实践中,我学到了以前不懂,而且在学校里不会学到得知识,并且增强了自我的潜力。这些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是十分有利的。
系部: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系
年级:二年级
班级:二班
姓名:王梦迪
学号:1006111020
2实践单位:牙克石林城路德克士餐厅
实践时间:2011年8月1日—2011年8月14日
时间内容:西餐厅(快餐)服务与西方礼仪培训
实践目的:通过实习了解西餐厅的基本操作过程, 掌握服务技巧提高
服务水平,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假期来了,我还能像以前一样来挥霍自己的时间吗?一片叶子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谁说意气风发,我们年少轻狂,经受不住暴雨的洗礼?谁说校园里的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能否不辜负他人的期望,为自己书写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作为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直来深受学校的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寒假期间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多年来,社会实践活动已在我校蔚然成风。
随着生活方式的更新和社会交往的活跃,我国吃西式快餐的人越来越多。在组织的涉外活动中,日常生活休闲,提高生活品位的过程中,西式快餐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快餐厅一般比较宽敞,环境幽雅,吃快餐方便又快捷,因此,在生活休闲和关系宴请中,是一种比较受欢迎又方便可取的招待形式。西餐源远流长,又十分注重礼仪,讲究规矩,所以,了解一些西餐方面的知识是十分重要的。今年暑假,我在XXX有限公司实践了一个月时间,获得了经验,更增长了见识,使我对西餐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这里,自己对西餐方面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品味西餐文化,建议大家到正宗的西餐厅看一看,厅比较好,装璜华丽典雅,乐池内研究西餐的学者们,经过长期的探讨和归纳认为吃西餐最讲究6个“M”。第一个是“Menu”(菜单),第二个是“Music”(音乐),第三个是“Mood”(气氛),第四个是
“Meeting”(会面),第五个是“Manner”(礼俗),第六个是“Meal”(食品),这些都是西餐行业内必须具有而且重视的地方,好的西餐老板会特别重视这几个方面的投资与开发研究。西餐礼仪也是特别重要的方面,好的西餐厅店,会对所有的员工进行西方礼仪的培训,会对服务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和认定。在德克士餐厅实习最刻骨铭心的是德克士员工竭尽全力为客人提供“温馨细微,物有所值”的服务.乐,韵味悠长的咖啡,以及闻名遐都说服务是餐厅的形象之本,是西餐厅的竞争之道,那么德克士的服务魅力有表现在哪呢?那就是一张诚挚动心的笑脸,一声声悦耳动听的话语,一次次全身心投入的服务而凝结出一个个回味无穷的优质服务。在那里实习的一个多月期间学到的东西可不少,感触也颇多,若要为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就是要充分读懂客人的心,充分理解客人的需求,甚至是超
越客人的期望,在日常工作岗位上为客人提供富有人性化的和艺术化的服务,高层次的满足客人的需求,让客人愉悦地有频频光顾的欲望.有人说服务是个即时的工作,过去了就不会再来,所以要在当下满足客人的多方面要求,把服务的质量提高。
在餐厅里,别人一眼就能认出我是一名正在读书的学生,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总说从我的脸上就能看出来,呵呵,也许没有经历过社会的人都有我这种不知名遭遇吧!我并没有因为我在他们面前没有经验而退后,我相信我也能做的像他们一样好.我的工作是在那做传菜生,每天9点钟-下午1点再从下午的4点-晚上7点钟上班,虽然时间长了点,但热情而年轻的我并没有丝毫的感到过累,我觉得这是一种激励,明白了人生,感悟了生活,接触了社会,了解了未来.在餐厅里虽然我是以传菜为主,但我不时还要做一些工作以外的事情,有时要做一些清洁的工作,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这里,不一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自觉地去做,而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一件工作的效率就会得到别人不同的评价。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而这里是工作的场所,每个人都会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
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的身份。而走进企业,接触各种各样的客户、同事、上司等等,关系复杂,但我得去面对我从未面对过的一切。记得在我校举行的招聘会上所反映出来的其中一个问题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在校理论学习有一定的差距。在这次实践中,这一点我感受很深。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或许工作中运用到的只是很简单的问题,只要套公式似的就能完成一项任务。有时候我会埋怨,实际操作这么简单,但为什么书本上的知识让人学得这么吃力呢?这是社会与学校脱轨了吗?也许老师是正确的,虽然大学生生活不像踏入社会,但是总算是社会的一个部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也要感谢老师孜孜不倦地教导,有些问题有了课堂上地认真消化,有平时作业作补充,才能比一部人具有更高的起点,才有更多的知识层面去应付各种工作上的问题,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应该懂得与社会上各方面的人交往,处理社会上所发生的各方面的事情,这就意味着大学生要注意到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必不可少。毕竟,3年之后,我已经不再是一名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分子,要与社会交流,为社会做贡献。只懂得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及的,以后的人生旅途是漫长的,为了锻炼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很多在学校读书的人都说宁愿出去工作,不愿在校读书;而已在社会的人都宁愿回校读书。我们上学,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为的都是将来走进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应该在今天努力掌握专业知识,明天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休息的时候,我也主动找我们的领导和同事虚心地向他们请教和学习,传菜部的领班跟我说:“我知道你是大学生大常有志向,想做大事,但是你千万不要小看做小事,大事都是由小事积累起来的,做大事的本领也是由做小事的本领不断地积累而成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致辞千里。”他为我指出了工作中的很多错误和缺点,我也一直很虚心地请都领班还对我说,我看一个人
怎么样并不是看他学历、文凭怎么样,关键是看此人做事是否勤快踏实,然后他也跟我说:“你看到那掌勺的师傅和做基层工作的徒弟吗?你能看行出他们有什么区别吗和联系吗?“我说:”看不出“。“那我来告拆你,领班说”,做切配的做打盒的徒弟经过长期的踏实的努力就能成为灶上的师傅就能掌勺就能独当一面,这就是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领班还对我说:”你跟我们的一些同事不一样,你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应该多利用时间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不断地提升自己,年轻人不要怕吃苦,年累人就行能挑大梁,年轻人的时候不吃苦,难道到老了再吃苦吗?”确实,听了我的领导对我所说的金玉良言。我的确让的思想认识有了更深一层的提高,某种程度上,给我指明了很好的一个努力方向。
在我离开之前,老板也给了我一些指点,他说:“一个人在他学生时代最重要的就是学习书本,增长见识,锻炼能力,尤其在大学学习的时候,利用暑期时间参见社会实践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赚钱不是主要的,作为学生,能赚多少钱,等你毕业了有的是赚钱的机会,然后他和我说了他读书时候的事,他说他读书的时候,也是求知欲非常强烈,想方设法的想多学点东西,房价的时候,经常往全国各地跑,不为别的,就为了增长见识。
在西餐顶实习的这半个月,在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付出的不光有汗水,还有 智慧和技巧,更多的是自我超越。因此,自己变得成熟了,少了一份脆弱,多了份坚强,忘了如何去依靠,想的是如何去学习让自己独立坚强。没有了父亲和母亲的关怀,没有了老师和同学的指点,自己的一切事情都得要自己亲自去解决,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从这次实习中我深深的体会到没有自己办不成的事,只有自己不去做,认认真真的学习,勤勤恳恳的做事,这就是生活,是真正的生活,通过实训实习,哦对跨线的专业知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服务意识、语言交流与表达能力、处理宾客关系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便又明显的提高,特别是自己的口语交际水平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以前在学校里面没有条件锻炼自己的口语,在这里,锻炼了自己说的能力,为自己以后走向社会做了个号的开始。
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中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中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近三个月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我在实践中得到许多的感悟:
一:挣钱的辛苦 :
在那时,我才真真正正的明白,原来父母在外打工挣钱真的很不容易!
二:人际关系
在交际中,既然我们不能改变一些东西,那我们就学着适应它.如果还不行,那就改变一下适应它的方法。让我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掌握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使我在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在这次实践中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
三:管理者的管理
要想成为一名好的管理,就必须要有好的管理方法,就要以艺术性的管理方法去管理好你的员工,你的下属,你班级里的同学们!要想让他们服从你的管理.那么你对每个员工或每个同学,要用到不同的管理方法,意思就是说:在管理时,要因人而异!
四:自强自立
在家里的时候,有自已的父母照顾,关心,呵护!但是,只要你去到外面工作的时候,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挫折都是靠自已一个人去解决,在这二个多月里,让我学会了自强自立!凡事都要靠自已!现在,就算父母不在我的身边,我都能够自已独立!
五:认识来源于实践
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有了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
这次假期实践,我以“善用知识,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丰富假期生活”为宗旨,利用假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回想这次社会时实践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从我接触的每个人身上学到了很多社会经验,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这些事在学校里学不到的。
在这个寒假期间,我迎来了大学生涯的第一个社会实践。这个假期我没有选择自己所学的专业去实践,而是参加了又寝室小组经过讨论决定出的假期中学生返校情况调查社会实践活动,这个活动为期半个多月,在这半个多月中,我过的十分充实。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
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
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在此次实践过程中我学到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它让你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深入生
活、回味无穷。也对自己一直十分想了解的中学生毕业情况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入。社会实践
作为广大青年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服务大众的重要形式,对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
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次假期实践我以“善用知识,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丰富假期生活”为宗旨,利用假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社会实践中检验自我。这次的社会实践收获不少。既于同龄人有了学习上的交流,也对社会,对工作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真是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我了解到,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
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
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
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
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而且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
了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
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
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内,我和组员们去各个学校了解到了中学生的毕业返校情况,并且也向自己的同学进行调查,这些都是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的,而且很多时候,我不时要做一些
调查以外的事情,比如和路人进行沟通,和学校门卫进行磋商,和不认识的老师进行交流。
有时还和别的组的同学一起合作,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这样我们可以按照很好的方法去完成预先就规定好的事情。但在这里,不一定有人会告诉你
这些,你必须自觉地去做,自觉去领会实践中的真正该要领,并且划定出详细的计划,做好的充分的准备,而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一件工作的效率就会得到别人不同的评价。
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
力。而这里是实践调查的场所,每个人都会为了获得更多的实践能力和见识而努力着,无论
是学习还是实践,其实我们之间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
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的身
份。而走进社会,接触各种各样的老师、路人、学生等等,关系复杂,但我得去面对我从未
面对过的一切。记得在我校举行的招聘会上所反映出来的其中一个问题是,学生的实际操作
能力与在校理论学习有一定的差距。在这次实践中,这一点我感受很深。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或许工作中运用到的只是很简单的问题,只要
套公式似的就能完成一项任务。有时候我会埋怨,实际操作这么简单,但为什么书本上的知
识让人学得这么吃力呢?这是社会与学校脱轨了吗?也许老师是正确的,虽然大学生生活不
像踏入社会,但是总算是社会的一个部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有时也要感谢老师孜
孜不倦地教导,有些问题有了有课堂上地认真消化,有平时作业作补充,我比一部人具有更高的起点,有了更多的知识层面去应付各种工作上的问题,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应该懂得与社会上各方面的人交往,处理社会上所发生的各方面的事情,这就意味着大学生要注意到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必不可少。毕竟,3年之后,我已经不再是一名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分子,要与社会交流,为社会做贡献。只懂得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及的,以后的人生旅途是漫长的,为了锻炼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选择了法学为专业的我,在这次实践中自然比较关注这一环。虽然在实践中只是负责比较简单的部分,但能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出来也使我颇感兴奋!在学校上课时都是老师在教授,学生听讲,理论部分占主体,而我自己对专业知识也能掌握,本以为到了社会进行实践应该能够应付得来,但是在社会学校中并没想象中如此容易。平时在学校,作业错了改一改就可以交上去了,但在实践中,报告绝对不可以出错,因为真实性是实践报告的的第一生命,质量不行,报告的优越性就会跟不上,而效率也会随之降低,实践活动主题就会在竞争的浪潮中失败,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社会实践要时时保持着这种竞争状态,才能在所有同学之间的实践报告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因为这样,我们的实践小组会对每一个组员都进行了严格要求,也同时制定除了详细的计划,分配好了每一个人的工作,积极做到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这种要求在学校的课堂上是学不到的,在学校里可能会解一道题,算出一个程式就行了,但这里更需要的是与实际相结合,只有理论,没有实际操作,只是在纸上谈兵,是不可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所以一定要特别小心谨慎,而且一旦出错并不是像在学校里一样老师打个红叉,然后改过来就行了,在实践中出错是要负上责任的,这关乎实践小组的大家的成功与否。很多在学校读书的人都说宁愿出去工作,不愿在校读书;而已在社会的人都宁愿回校读书。我们上学,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为的都是将来走进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应该在今天努力掌握专业知识,明天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因此我们组确定下来了主题为中学生毕业回校感谢恩师的主题实践报告,通过实践报告后的一些材料进行分析,我们也得出了很多的数据和一些中学生都共同关注的情况。比如:
同学们回校后对自己的寒假都有了一个评价。从调查结果看,在被调查的同学中认为寒假过得很充实占总体的8%,比较充实的占35%,感觉寒假空虚比例为11%,认为寒假过得有些无聊达46%接近一半同学。通过对部分同学的采访了解到,大多数同学在寒假时没有充分恰当的安排和利用寒假时间,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拜访亲友,看电视小说,上网玩游戏等娱乐上,而忽略了学习看书的时间,没有充分利用假期充实自己,所以导致寒假生活不够丰富。为此,我觉得鼓励同学们可以在假期开始前根据自己的情况为寒假作出计划,而且自身要切实按照计划进行。
而且在实践活动中很多同学对于自己的假期安排,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想法。通过调查数据,我们了解到73.6%的同学在开学以后有粗略地考虑了计划,16.7%的同学没有考虑制定计划,而只有7.6%的同学有制定详细的计划。上述数据说明,大部分同学对自己的新学期有粗略的计划,有自己大致的方向。但是只有少部分人有详细的计划。通过进一步采访得知,有同学认为过于详细的计划实行起来叫较有难度,而粗略的计划实行起来灵活度较大。经过很多的实践调查后,我们也对大学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了一些采访,结果得知:
大一学生情况:45%的同学认为自己在寒假结束,开学后状态为开始转入正常的学习生活,而33%的同学认为自己已经基本转入正常的学习生活状态。另外,有18%的同学反映自己尚未转入正常的学习生活状态,仅有4%的同学认为自己已经完全转入正常的学习生活状
态。
大二学生情况:横向与大一学生相比,大二学生开学状态与大一学生开学状态较为相似,处于开始转入和基本转入状态的比例最高,比例总和达70%,状态为尚未转入的比例为24%,完全转入的比例也是最低,只有1%。
大三学生状况:大三学生开学与大
一、大二学生的开学状态相比略有差异,其中学生状态为开始转入和尚未转入之和占了73%,反映出大三学生开学进入学习状态速度比较慢,可能与数据容量和大三学生需要实习等有关。
所以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我觉得可以在假前提醒学生,在临近开学的一段时间,让家长应该监督学生,逐渐转变寒假的生活习惯,调整睡眠生物钟,并对其在思想上进行引导,为新学期的开始做好准备。这样即可以做好社会实践,也可以适应新学期心得要求。
对此次回校学生关心学校情况的多少,我们也通过各种手段进行了调查。我们通过回收上来问卷了解到被采访到的同学中有5%的同学会向学校公开的邮箱地址里发送邮件;7%的同学会在网络贴吧发表自己的意见;56%的同学没留意学校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或者是他们即使有问题,也没有与学校及时地沟通反映。
由此可见,大部分同学在对待学校发展过程中缺乏责任感。另外还有一部分同学是通过向老师反映来解决问题的,这说明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老师不仅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下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同学们采用网络技术向学校或老师反映问题的占很小的一部分,这说明虽然网络技术非常方便快捷,但是这种反映问题的方式在我院学生中还没有取得很好的利用。
所以,我觉得老师和学校方面也可以通过这样的网络调查来了解学生的一些动向和假期社会实践的安排,从而可以确定好给学生的各项任务做到更好的去的教学成果。
总的来说从整个的调查中,我发现实践活动的准备非常重要,通过寝室大家小组的激烈讨论,我们确定了很好的主题,这样兼顾了大家身处不同地域的一些麻烦,做到了实践活动可以同时不同地的创举。并且通过网络的交流中,大家制定了良好的分工,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工作,做到具体事情具体分析与负责,保证了整个活动的有序进行。并且在规划出了实践调查表之后,通过调查表,我们可以快捷对比得出实践结果,这样同时也利于我们的分析。我也相信小组的每一个人都从表格中看出了我们所想了解到的实践结果,所以我认为这一次的实践活动是很出色,每个人都得到成长和锻炼,这就是我们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最大收获。
一、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的必要性
(一) 创业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创业教育”是由英语中“enterprise education”翻译而来的, 创业教育指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 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 是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就曾强调“高等教育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新精神作为基本目标, 以使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 而首先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其中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完成创新过程、产生创新成果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表现形式是发明和发现, 是人类创造性的外化。创新能力包含着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实践能力,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人格。
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 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而且应该突出教育创新和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在我国现阶段创业教育应突出强调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 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加强创业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伴随着知识经济的降临而萌发的创业教育, 正在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而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 而且已经延伸到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领域。
(二)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是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过程。从创业教育的角度来看, 它不能脱离专业教育孤立的进行, 不但不排斥专业教育, 而且必须更深入更紧密地依赖专业教育, 有利于解决创业教育“华而不实”的现实难题。从专业教育的角度来看, 创业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专业教育的单一模式, 带动专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使之更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变革的步伐。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高校有效开展创业教育的内在要求专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与起点, 也是创业教育的动力源泉。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及预测变化和应对变化的能力, 这种培养不可能脱离专业教育而孤立的存在。一个人所学的专业基本决定了他的知识结构和思维习惯, 而这种知识结构和思维习惯又基本决定其创业方向, 特别是创业初期的发展方向。
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的探索
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如何融合?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或许能给人们启示。
(一)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主要思路
地处南宁的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为一体, 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该校不是在原有学校专业教育、思想教育体系之外再建一个独立的教育体系, 也不是仅仅通过开设几门有限的课程、组织几次有限的竞赛活动、举办几场有限的讲座的创业教育, 而是基于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的高职院校外向型商务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利用大学生创业园平台, 依托大学生创业园, 将创业能力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将创业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体系, 将专业实训项目融入企业创业活动, 将教学过程融入商务实战, 将教学课堂融入工作场所, 实现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 凸显了商务人才培养要求, 突出了应用人才培养特色。
(二)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具体措施
1.建设一个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平台——大学生创业园。2010年, 学院在校园内投资200多万元建成14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园。园区分为国际商贸和国内商贸两大区域共43个办公及经营场所。经科学规划论证, 将其建成了“实训+实战+实体”的大学生创业实践示范基地。该园区的主要功能:一是免费为创业学生提供经营场地、项目对接、政策咨询等服务, 按照“引导——孵化——高飞”的大学生自主创业“雏鹰计划”三大步骤, 指导学生创办企业并进行企业管理及市场开拓, 目前该园共有38家企业实体, 全部由我院毕业生或在校生创办;二是接纳学生进行实训实践, 充分利用大学生创业园的企业, 开展经营活动, 为学生提供专业实战平台, 每年接纳1000人次以上的学生进行实训实习;三是以“创业带就业”, 利用大学生创业园的企业接纳大学生就业, 目前已接纳约300人就业;四是以大学生创业园为桥梁, 建立与校外企业的合作通道, 使校企合作从校内向校外更广范围和领域拓展与延伸。
2.确定“职业能力+创业能力”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院根据经贸类专业特点以及毕业生就业方向, 学院将培养“服务型、经营型、创业型人才”作为办学宗旨, 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身心健康、具有较强职业能力和一定创业能力, 适应外经贸行业、涉外部门以及其他经济贸易部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将就业创业能力作为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必备能力, 要求学生不仅要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 了解社会行业创业形势, 而且要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具备创业本领。
3.设置“必修+选修”的创业教育课程。学院专门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 列为各专业必修课, 12学时, 计1学分。2011年增设《创业实务》 (选修) 课程, 32学时, 2学分。通过架构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组合, 实现普遍教育与重点培养相结合, 激发创业热情与掌握创业技能相结合, 为毕业生自主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组织教师编写出版了教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创业教育篇) 》, 用于创业教育教学;加强《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建设, 2009年被确定为自治区精品课程。
4.构建“双能融通 (技能+智能) , 双证结合 (毕业证+资格证) ”的课程体系。根据大学生创业园经商实践的特点及要求, 学院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时, 充分考虑一线工作岗位技能、综合职业能力、职业发展提升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 设置技能与智能并重、毕业证与资格证并举的课程体系。2009年, 学院选择国际商务、商务英语、会计 (涉外会计方向) 、物流管理、涉外旅游、电子商务等6个专业进行改革试点, 与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对原有课程进行整合, 重新构建包括职业基础素质学习领域、职业通用能力学习领域、专业核心能力学习领域、专业拓展能力学习领域、专业综合能力学习领域、职业拓展素质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
5.推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学院引进入园公司的“企业管理制度、业务操作规范、工作岗位职责、经营典型案例、企业文化环境”, 让学生在仿真的工作环境中学习、操作;应用外语系依托入园企业进行“综合英语职场化”改革, 以职业工作任务为导向组织教学, 广泛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等,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市场流通系以大学生创业园的营销活动为平台, 组织学生现场实训, 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 学练结合, 工学交替。各专业推广“现场教学”、“分段教学”, 将学生带到大学生创业园企业工作现场, 进行实地教学, 实现教学课堂与工作环境的零距离, 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的零距离, 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融合, 企业文化与专业文化的融合。
6.建立“能力本位, 多元评价, 形式灵活”的考评模式。一是从注重终端性考评向注重过程性考评转化, 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从60%-70%下降到40%-50%;二是加大实践能力的考核力度, 减少理论知识的考核;三是开展以证代考、以赛代考的改革, 学院出台了《关于学分奖励的办法》, 考取职业资格证、参加技能比赛获奖可免考相关课程, 直接获得相应学分;四是推广以完成项目、设计作品等形式代替笔试, 如:《网页设计与Web开发基础》课程以设计网页完成考核, 《市场营销策划》课程以撰写企业营销方案为考核形式, 《报关与报检实务》课程以完成通关方案为考核形式, 等等;五是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企业参与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 特别是企业对学生实训课程的考核占比80%;六是改革毕业考核形式, 2010年取消了毕业论文, 用市场调研报告、项目论证报告、创业企划书等等形式进行考核。
7.设置大学生创业管理组织, 为经商实践提供组织保障。大学生创业园每年召开创业点子收集和论证会, 筛选出一批创业前景好、可操作性强的创业点子与项目, 通过报纸等形式向学生发布, 供学生参考和选择, 为学生开展创业实战出谋划策。另外, 学院设立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 设主任及干事各一名。该中心负责大学生创业中心及大学生创业园的建设和管理, 提供项目支持、开业指导、创业培训、政策咨询等“一条龙”服务, 负责指导大学生创业协会开展各种创业指导及开展的创业沙龙、讲座等。
(三) 特色与创新
1.人才培养与企业经营对接。人才培养过程融入企业经营过程, 教学内容与经营任务对接, 教学课堂与经营场所统一, 教学过程与经营过程一致, 实训成绩与经营业绩挂钩;通过人才培养与企业经营的无缝对接, 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2.教学资源与企业资源共享。大学生创业园38家“校中企”, 全是由学院毕业生或在校生创办, 为校企深度合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学院利用企业的师资、案例、实践机会等, 企业利用学院的技术、人才、场地等, 并通过教学活动与经营活动的融合, 实现教学资源与企业资源互通共享。
3.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学院倡导“产业文化进学校, 行业文化进专业, 企业文化进课堂”, 通过大学生创业园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平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建设是以高职校园文化为主体, 在办学过程中, 主动选择、引进、吸收, 以及内化企业文化的相关元素, 创新、充实从而优化高职校园文化结构, 形成文化上的融合与创新。
(四) 实践成果
1.促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基于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的高职院校外向型商务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带动了学院教学建设与改革, 促进了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实训基地等建设, 取得了显著效果。2009年以来, 学院获得国家重点支持建设专业2个, 省级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项目专业6个, 国家精品课程2门, 省级精品课程7门, 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 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7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 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名。学院2009年荣获“广西高校教学改革与管理先进单位”。
2.提高实践能力, 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认可。学生职业能力得到培养提高, 参加省级、全国各种职业技能竞赛获得优异成绩, “双证”获取率逐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学院连续九年荣获“广西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自主创业毕业生占比5%以上, 从2009年至2012年, 共有超过300人的毕业生自主创业;培养出一批创业典型, 2009级会计 (涉外会计方向) 专业学生林举璐创办了南宁知无涯教育咨询有限责任公司;2008级会计与审计专业学生夏燕康, 在大三时就创办南宁市恒诚会计服务有限公司;2006级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段宏创办广西南宁舜天雅诚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2009级营销与策划专业学生丘波创办广西南宁开拓者贸易有限公司, 等等。
3.大学生创业园成为微型企业孵化基地。学院将大学生创业园建设成为微型企业的孵化器、人才培养的实验田、办学特色的展示窗、校企合作的示范园、创业教育的推广站。在创业基地运作过程中, 实施“引导——孵化——高飞”的大学生自主创业“雏鹰计划”, 指导学生创办微型企业48家, 帮助毕业生钟朝源创办的南宁市庆恒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以及夏燕康创办的南宁市恒诚会计服务有限公司获得政府的扶助资金, 进入南宁市“国家高新区大学生创业基地”。2011年8月学院被确定为“广西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单位 (广西高校两个基地之一) 。
4.彰显办学特色, 学院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基于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的高职院校外向型商务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推进了教学建设与改革, 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凸显了创业型人才培养特色, 增强了学院的社会吸引力, 形成了“进口旺, 出口俏”的良好局面, 极大地促进了学院教育事业的发展。2009年以来, 学院专业从25个发展到42个, 在校生规模从4800人发展到8200人, 办学规模迈上新台阶。学院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 成为广西经贸类高职院校的排头兵。
三、结语
总之,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外在需要社会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同时具备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专业型人才。在高校推行创业教育,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 使其从求职者向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转变, 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 还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 促进了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红艳.高师院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 (6) .
关键词:创新 高职院校 实践育人 机制探析
学院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为己任,以培养水利水电行业专业人才为目标,以六十多年的办学沉淀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将荆楚文明与实践育人相结合,为湖北的水利建设书写了绚烂华章。
一、创新实践育人理念
一是构建全方位的实践育人体系。一直以来,学院致力于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培育;致力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日常行为教育体系、资助育人感恩教育体系、心理健康和谐校园构建体系、弘扬水文化创新水文明实践育人体系和思政工作队伍建设专业化、职业化、精细化保障体系的建设,这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决定的总目标中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要求是一致的,也是和全面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脉相承的。
二是树立将水文化充分融于荆楚文明的育人理念。学院秉承大禹"开掘九川"、李冰父子“筑堰活水、科学治水”的实践精神,积极实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育人理念。
三是树立传承和创新湖北文明的育人理念。学院以水为基,积极响应党的十八大“建设美丽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要求,充分发挥我院作为水利行业示范高职的影响力,树立传承和创新荆楚文明的育人理念。
二、构建实践育人机制
一是成立了实践育人专班。结合时代主题和水利行业特点,聚焦水利热点,关注水利重点,主动请示上级主管单位和部门,聆听指导意见,修改育人方案,拟定育人计划,形成了任务明确、分工合作的工作专班。
二是积极构建育人环境。学院将主要建筑物以水命名,“长江楼”、“黄河楼”、“嘉陵楼”等等;并在南湖校区的行政楼前设置“大禹治水”的大型雕像,将“大禹治水一去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精神倾注于环境建设之中。
三是构建完善的实践活动育人机制。“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扬水之包容,水之大度,制定了《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十不行为规范》,强化了学生的日常行为教育,培养了学生的文明意识、纪律意识、组织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按构建“五个湖北”的统一布署,响应建设“美丽湖北”的号召,学院以南湖和汉口江滩为主要服务点,将文明湖北的建设付诸于实践。
三、丰富实践育人成果
一是学院涌现了大批的先进个人和集体。近年来,学院先后涌现了优秀毕业生张海峰捐献骨髓和28名同学无偿集体献血的英雄事迹,受到湖北省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真正将湖北文明的内涵实质得以实践。
二是实践育人平台不断丰富。学院建立了奖、助、补、贷、勤五位一体的资助育人体系,自2007年以来,奖助学金的发放金额由最初的400多万到现在的1200多万,资助的比例已达到33%以上,学院兑现了“决不让一名贫困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承诺。同时,学院坚持贫困生评定的动态管理,并自2009年开始已经连续五年利用寒假时间开展走访慰问贫困生家庭活动,真正实现了“一手抓经济资助一手抓精神资助”的实践育人模式;同时,连续两年开展水资源保护社会实践活动。2012组织学院5500多名学生在全省开展“服务三少 保护水资源”社会实践,2013年组织近6000名学生开展“爱我千湖”社会实践,均取得圆满成功,广受社会好评。
三是彰显了学院的影响力。2011年3月,学院作为全省高职唯一代表在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年会上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推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六个体系建设》的发言;2012年5月,学院作为全省高职唯一代表在全省高校征兵工作会上作《多策并举 齐抓共管 努力做好新时期下高职学院的征兵工作》的发言;2013年12月,我院报送的《弘扬水文化与实践育人机制探析》获教育部2013年全国优秀校园文化成果三等奖,学院是湖北唯一获奖的高职院校,系列成绩的取得将我院服务文明湖北建设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彰显。
四、书写实践育人华章
一是创新实践育人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元旦前夕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机遇和挑战并存。风云变幻,最需要是战略定力。竞争激烈,最重要的是急流勇进。迎接挑战,最根本的是改革创新。改革,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创新。我们将创新思维、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实践育人的理念。
二是丰富实践育人载体。进一步强化“用身边的人讲述身边的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的实践育人模式,充分利用网络、微博、微信等平台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来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水利情怀,坚定学生建设文明湖北的意志和决心。
三是提炼经典,开创未来。继续做好创新水文明的校园经典学生活动,发挥学生中入党积极分子、优秀党员、优秀毕业生、志愿服务西部和欠发达地区志愿者在建设文明湖北的重要作用,以水为墨,开创水院实践育人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全文)(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31/c_118787458.htm).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http://www.gjgwy.org/201311/69118.html).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7/30/content_20605477.htm).
[4]羅公利,孟令熙.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内源性激励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廖曰文.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全员参与社会实践工作的调查与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01期.
[6]康明已.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模式构建途径浅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007年12期.
[7]申燕.论职校德育教育中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0年01期.
[8]任焕茹,谢克敏,杨金卫.高职院校多元化学生课外活动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07期.
【学院实践报告】推荐阅读:
淮阴工学院暑假实践报告09-06
唐山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10-08
琼州学院暑期实践调查研究报告书06-07
工程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12-16
金融学院学生XX年暑假社会实践报告09-10
宁波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格式要求07-17
经济学院暑期社会实践06-25
学院社会实践工作汇报11-15
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总结12-02
河西学院外国语学院 暑期社会实践通讯稿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