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角色游戏教育方案(精选11篇)
9月中班角色游戏方案
东昌幼儿园丽苑部中二班 陶莉芳、尤晓霜
一.设计方案
(一)幼儿游戏现状分析
在上学年的游戏中,我观察到随着孩子们的游戏主题的展开,他们的游戏情节开始复杂起来,游戏经验也得到了不断积累。孩子们的交往也摆脱了对现有游戏玩具的依赖,开始与同伴进行言语的交流。他们游戏角色越来越逼真,游戏行为也形象具体起来。其次在每次游戏前孩子们也从原先挣抢角色到开始互相讨论、协商各自的角色,如孩子们会表示以换班的办法轮流担任角色,或是角色谦让给没做过的一方来做。他们绝大多数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浓厚兴趣,能主动地投入,并能按事先商讨好的角色的任务去游戏,有时还会创造性地发展一些。随着角色间交往的增多,孩子们产生了对于货币的需要,于是投入了货币及消费卡等游戏材料。
(二)新增游戏材料与环境准备 1游戏主题:河马医院 材料投放:听诊器、盐水袋 2.游戏主题:旺旺食品店
材料投放:薯条(幼儿自制)、收银机、货币、消费卡
(三)近阶段游戏目标
1、鼓励幼儿乐意参加各种游戏,体验游戏活动带来的乐趣。
2、巩固幼儿对角色游戏玩法和规则的掌握,逐步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
3、鼓励幼儿积极动脑,能主动利用一些替代物进行游戏,并根据游戏自由想象活动的情节,对积极创造游戏情节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
(四)教师观察要点
1.在游戏开始前幼儿能否商量着决定自己的角色。2.幼儿能否以游戏行为和语言反应生活经验。
3.幼儿在交流时的语言是否完整。
2012学年第一学期中班角色游戏方案
二.游戏观察记录
(一)观察记录:
今天医院的“病人”怎么这么多呀。突然,一阵争执声,打破了和谐的气氛。“你拿错药了。”“没有,医生开的是咳嗽的药呀!我是按照医生开的药方拿药的。”我听到争吵声,赶快过去。只见刘婕和刘妤已争得面红耳赤。刘婕说刘妤拿错药了。我拿过药瓶子一看,确实是。原来是“药”的品种太多了,而“医生”只简单的在药方上作了记号,所以就出现情况了。我温和地问:“为什么会拿错药呢?”幼儿一听,马上讨论开了:“药太多了,医生开的药方没有写清药名。”“但医生不会写字呀?”“我们有很多字还不认识呢?”“那怎么办?”幼儿都把目光转向了我,我笑着说:“小朋友对字宝宝不认识,那我们可以用数字宝宝呀。”幼儿一听,个个欣喜万分,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而且刘妤还提议先给“药”分分家。于是,他们给“咳嗽药”的药柜贴上三角形符号,给“感冒药”的药柜贴上圆形符号,还给其他类型的药柜贴上正方形符号。分好后,又把每种药柜里的“药”编上序号,用“1.2.3.……”表示。这样,护士就不会拿错了。看着幼儿个个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我不失时机地问:“那能不能告诉病人,药一天吃几次?一次多少颗呢?把它记录下来,行吗?”幼儿一听又开始忙开了…… 观察分析:
观察是指导幼儿游戏的前提,尊重游戏的主体——幼儿。教师要随时发现幼儿的兴趣,及时调整活动内容,以满足儿童的需要。活动调整:
观察是指导幼儿游戏的前提,尊重游戏的主体——幼儿。教师要随时发现幼儿的兴趣,及时调整活动内容,以满足儿童的需要。活动中尽量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发现、思考,不急于提供答案。师生互动、亲切融洽,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适时更换活动材料。
(二)观察记录: 旺旺食品店
我以顾客身份介入游戏,“我也想买这种面包,可以吗?”
“可以,请问你要多少呢?”服务员黄心宜不再理会之前的顾客,来招待新顾
2012学年第一学期中班角色游戏方案
客。
“我也要四个,和刚才那位顾客一样。请问需要多少钱呢?”
“嗯„„6块钱。”服务员思考了下回答。
“6元就可以了吗?可是我刚才好像听到那位顾客我我买了一样的东西,要80元呢!为什么呀?是不是他的东西比我的好呀?”教师问。
服务员郭杨熠马上解释说:“不是的不是的,是因为刚才涨价了。”
教师很意外服务员给出的答案:“怎么会突然涨价的呢?”
服务员有点语塞地说:“嗯„„就是因为„„那个„„东西都贵了。”看来服务员是理由充分,我便开始与峻峻爸爸沟通,“爸爸,你这个饼干是买给谁吃的呀?”
爸爸急忙说:“我是买给我娃娃家的宝宝吃得,还有妈妈和阿姨一人一块。”
“真是位关心家人的好爸爸。”老师努力调整峻峻的心情,“那么你有没有把你买面包的理由告诉服务员呢?说不定他会愿意给你便宜一点。”
峻峻显然认同了老师的说法,马上迎到服务员面前说:“我是买给我娃娃家的宝宝吃的,你可以便宜一点吗?”
服务员看看爸爸,再看看老师,略有不情愿地说:“好吧,就给你便宜一点吧,8块!”这时峻峻爸爸脸上露出了笑容,马上付钱买了东西走了。分析调整:
中班孩子已经积累了不少关于钱的生活经验,但是对于物品的价值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所以就会产生案例中这样的情况,有时幼儿往往会把一样东西的价钱定得很高。而两个孩子的分歧也恰恰说明了,他们对于同一件物品价值的判断是不同的,这正是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顾客与服务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在出现问题之后,孩子们开始脱离自己的角色,出现非角色的语言和行为。这正是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之一,角色意识还不是最稳固,遇到困难情境时可能就会脱离角色。所以我选择在这个时机介入游戏,并引导孩子重新回到角色中,并以自己的角色身份解决问题。
游戏当下的矛盾是解决了,但是其中的服务员最终还是感到有些不满的,可能她并没有完全认同这样的解决方法。
教师在游戏的交流分享中可以再来解决,利用集体的经验先来判断“80元是否贵了?”如果孩子们都觉得是合理的那么就没有去解决的必要,应该反过来做爸爸
2012学年第一学期中班角色游戏方案 的工作。而如果集体的经验都认为“80元贵了”那么用大家的经验来说服服务员来的更有效。
(一) 角色游戏的重要性
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 以模仿和想象, 通过扮演角色, 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环境、体验、感受的一种游戏。角色游戏在幼儿两三岁时产生, 学前晚期达到最高峰, 是幼儿身心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产生的, 即使没有成人的指导和参与, 幼儿同样会出现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期特有的最典型的游戏, 有助于幼儿认知、身体和语言的发展, 有助于幼儿发展正确的自我意识, 摆脱自我中心, 有助于幼儿与伙伴的交往, 发展他们的交往技能, 为幼儿提供学习规则、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 有助于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性格和积极的情感, 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独立性, 是使幼儿实现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角色游戏在学前幼儿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 学前教育专业中职生幼儿角色游戏实训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
1.幼儿角色游戏实训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专业中职学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 即将担负起幼儿园的保教职责, 为了能顺利胜任幼儿园的保教工作, 全面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必须树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现代幼儿教育理念, 具备一定的游戏能力, 包括观察、记录、评价、引导幼儿游戏等技能, 职前的游戏实训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中职幼师生游戏能力的最主要途径。
2.幼儿角色游戏实训存在的问题
学前教育专业中职学生由于与幼儿接触的机会有限, 再加上童心未泯, 在角色游戏实训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主题的选择脱离幼儿生活经验或者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游戏材料的准备过于成人化、复杂化或者过于简单化、抽象化, 凌乱、随意;游戏情节固化, 简单模仿, 没有新意;游戏评价忽略化或泛化, 没有针对性, 为评价而评价。二、学前教育专业中职生幼儿角色游戏实训的指导策略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中职学生的角色游戏实训现状, 笔者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指导。
(一) 学习理论, 树立正确的幼儿角色游戏观
理论是实践的指路灯, 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引, 实践就如同盲人骑瞎马, 无法前行。要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中职学生的角色游戏技能, 首先得解决理论认识问题, 即明确“为什么做”;其次才是解决实践操作问题, 即知道“怎样做”。进行角色游戏实训前, 必须先让学生了解角色游戏产生和发展的一般特点, 理解角色游戏的结构及其对幼儿发展的教育功能, 掌握幼儿角色游戏组织指导工作各环节的主要内容, 掌握各年龄阶段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与指导要点。只有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 学生的游戏实训才能有的放矢, 落到实处。
(二) 指导实训, 培养实用的幼儿角色游戏实操技能
1.游戏前的指导
在游戏准备阶段教师主要扮演幼儿游戏主题的策划者、时间的规划者、游戏环境的创设者、物质材料的提供者以及游戏体验的提升者。
(1) 丰富生活经验、确定游戏主题
幼儿是游戏的主人, 游戏的主题、内容应该是幼儿自己经验的再现, 是幼儿喜欢的, 感兴趣的, 教师平时要多收集幼儿感兴趣的主题, 在活动时间把事先准备好的与主题有关的材料一一展出, 在主题确定上给幼儿选择的余地。例如, 县城新开了一家“开心汤姆”牛排屋, 推出许多促销措施, 许多家长都带孩子去过, 小朋友的手上都有牛排屋的纪念品, 宣传材料, 小朋友在茶余饭后都在谈论这家新开的牛排屋, 利用此机会, 为幼儿收集有关的游戏材料, 这样就可以在角色游戏区增加幼儿喜欢的新主题《“开心汤姆”牛排屋》。
(2) 充足游戏时间, 保障游戏完整
教师在策划角色游戏时一定要给与充足的时间, 幼儿角色游戏一般每次不少于30分钟, 让幼儿有充足的时间寻找游戏伙伴, 商量游戏主题和策划游戏情节、自主或引导角色的分配、准备丰富材料等, 让幼儿在完整的游戏中, 体验游戏的教育意图。否则, 如果游戏时间太短, 游戏情节难以充分展开, 势必影响游戏的效果, 这既会影响幼儿继续开展角色游戏的兴趣, 也不能使角色游戏达到它应有的教育效果。
(3) 创设游戏环境、提供适宜的物质条件
在幼儿角色游戏中场地、设备、玩具和材料是幼儿开展活动的必要条件, 同时又是满足幼儿游戏愿望和兴趣, 发展幼儿想象力的重要载体。不同的玩具、材料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能为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①恰当的时候提供需要的材料
只有材料适应孩子的特点和需要时, 才会积极主动地去使用材料, 在与材料的交互作用中获得发展。如果所提供的材料孩子并不喜欢, 他们就只能被动地去适应它。结果往往会事倍功半, 得不到幼儿游戏的体验共鸣。随着孩子经验的丰富, 材料也要相应地变化, 游戏材料根据教育的目标随时补充或更换, 也可以随着游戏的不断进行而不断丰富变化、及时地调整更新材料, 以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为促进幼儿的游戏发展提供支持。比如:《安心油茶》第一次游戏时, 老师只提供打油茶的器具、桌椅、碗、茶叶等基本的材料, 让幼儿熟悉油茶店的基本功能与布局, 随着游戏的不断发展, 根据“顾客”的需求, 逐步提供茶点、、点茶的价目单等等。
②发挥材料的提示作用, 促进游戏有序开展
投放材料应重视材料角色的指导作用, 避免“无序活动”的现象。在幼儿的角色意识还不够强时可能出现角色争抢的行为, 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提供一些标识性的材料, 帮助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 特别是小班幼儿的行为受具体形象思维的限制, 要使材料体现间接指导的作用, 促进幼儿游戏的有序开展。例如, 在《娃娃家》的角色游戏中, “妈妈”、“爸爸”自顾自地玩, 没有人照顾“孩子”, 他们的角色意识显然不够深入, 只满足于操作材料的乐趣。为了进一步明确角色的职责, 深化游戏的体验, 我们准备相应的角色标示挂牌, 角色者进区前先挂上他 (她) 今天想做的角色的标示牌, 然后再进行游戏。这样一来, 使游戏者有了一定的角色概念, 在教师正确的指导下使游戏得以顺利、深入地进行下去。
2.游戏中的指导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的行为主要是:观察, 指导幼儿游戏;提供物质帮助和精神支持;解决纠纷, 提供正确的解决矛盾的方法;参与游戏深化游戏情节。
(1) 明确教师角色
在实训过程中, 学生扮演的老师们往往不知道该干什么, 毫无目的的东游西荡, 不要无视幼儿的一些危险行为, 也不要随意干预幼儿的游戏。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正是下一步发展新的游戏情节的契机, 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游戏时的需求, 敏锐地捕捉幼儿游戏时的动机, 帮助幼儿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发展。因此, 在游戏进行阶段教师主要扮演观察者、支持者和引导者。当幼儿游戏顺利进行时或者矛盾冲突初期, 能自行协商解决时, 教师是一位安静的观察者;当幼儿提出新的游戏主题或情节构想时, 教师是提供物质帮助者或精神支持者;当幼儿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或游戏无法进行时, 教师通过提出合理的建议, 是游戏的促进者、引导者。
(2) 找准介入时机
时机是影响教师指导行为是否适宜的重要因素, 能在正确时机进入并参与幼儿的游戏可以扩展、丰富幼儿的游戏内容, 但如果时机不对, 可能会干扰游戏的正常进行, 甚至终止幼儿的游戏。华爱华 (1998) 研究发现当幼儿游戏中出现以下6种情形时教师需要介入;当孩子并不投入自己所构思的游戏想象情境时;当孩子难以与他人沟通互动时;当孩子一再重复自己原有的游戏行为, 进一步延伸和扩展有困难时;当孩子缺少材料, 使游戏难以继续时;当孩子发生游戏技能的困难时;当游戏中出现负面效应时。
3.选择介入方式
在幼儿角色游戏的活动过程中, 教师要以尊重幼儿的主体性为原则进行科学指导, 抓住游戏过程的主要环节, 协助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组织开展游戏。教师指导幼儿角色游戏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 或称为直接指导或间接指导, 或称为以游戏者身份指导或以教育者身份指导.但教师指导时需要注意游戏情境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并把握幼儿游戏的特性, 这些是游戏指导的依据。教师一定要在观察的基础上, 根据幼儿游戏的真实需要, 选择最适宜的方式——提问、建议、启发等直接的语言指导方式或者提供玩具和材料等间接地物质指导方式介入游戏。
(三) 游戏后的指导
游戏结束阶段,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使幼儿愉快的结束游戏, 回顾、提升幼儿游戏经验。
1.愉快结束游戏
在愉快自然状态下结束游戏能保持幼儿下次继续游戏的积极性。游戏结束的方法有很多, 教师可以根据游戏的内容和情节发展来灵活掌握。教师可以以教师的身份, 也可以以角色的身份提醒幼儿结束游戏, 如老师说:“现在时间到了, 该下班了。顾客们, 请明天再来吧。”
2.收拾游戏场地
游戏结束后整理场地, 收拾玩具既是为下次游戏的开展做准备, 又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机。针对不同年龄班幼儿的特点, 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如针对小班幼儿, 主要培养他们游戏后参与整理的意识, 教师可以请幼儿帮助一起收拾玩具、整理场地。对于中班幼儿, 主要培养他们收拾玩具的能力, 整理场地要以幼儿为主, 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帮助。到了大班, 应要求幼儿独自整理场地, 教师只要给予一定的督促就行了。
三、结语
笔者从事学前儿童游戏教学多年, 中职生的幼儿游戏实训指导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通过不断地实践、反思, 逐渐形成以上思路, 期待同行的共同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华爱华著.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2) .
[2]杨枫主编.学前儿童游戏[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2) .
[3]董航.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区角活动[J].快乐阅读 (上旬刊) , 2011, (10) :56-57.
[4]李翠平.有效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策略[J].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2012, (9) :118.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感恩教育 角色游戏 教育策略
感恩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素养,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情感与心理。培养一个人的感恩精神,要从幼儿时期抓起,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对此,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感恩情感是较好的方法之一。角色游戏能使幼儿亲身体验各种社会角色,将自身的体验与感情加以想象。
一、角色游戏对于感恩教育的作用
角色游戏利用娱乐的方式培养幼儿的感恩心理,对幼儿的教育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成为现代幼儿教育的重要教育途径,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幼儿感恩教育的成功率。它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在新的形式中对幼儿进行很好的教育,既丰富幼儿的内心,又使幼儿在学习中更加放松,从而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在游戏过程中,能够将这种感恩体验转变为实际的行动,鼓励幼儿寻找感恩心理。
二、怎样利用角色游戏达到感恩教育的效果
角色游戏在突破传统的说教式教育的基础上,达到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目的。那么,怎样实施这一有效的办法呢?
(一)主题的选择
在对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的感恩教育时,选择好的游戏主题是关键的第一步。合理的游戏主题和角色定位,能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使其达到自愿参与的目的。在现实生活中,每个幼儿的父母、亲人都是不同的社会角色,可以将每个学生设定为与自己父母相同的角色,以便达到理解父母的目的。
(二)过程的实施
对于幼儿的感恩教育,它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是随着幼儿的心理发展而逐渐清晰的,幼儿时期的感恩教育是其发展的基础。这个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即便在进行角色游戏时,幼儿的感恩情感也能够出现,但由于幼儿性格不稳,很可能会在游戏结束后将当时的感恩意识忘记,如果不能达到使其长期有效的结果,那么角色游戏就失去了意义。因此,一定要注重游戏的实施过程,将每一个细节都精心设计,对情节进行扩展,使游戏内容更丰富,使幼儿的体验接近真实。同时,要注重幼儿与家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和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联系,使其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引与帮助下完成角色扮演。
(三)贴近的角色扮演
角色游戏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游戏,通过这种方法,达到对幼儿的感恩教育,一定要发挥其内容丰富的特点。在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时,教师为幼儿设置的角色应该更贴近生活,同时设置多样化的角色进行游戏。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环境场景,让幼儿参加到角色游戏中,这样可以使校园以外的感恩教育得到延续。这种更贴近生活的感恩教育,使幼儿的感恩思想意识转化为实际的感恩行动。例如:在父亲节或者母亲节的日子里,让幼儿对父亲母亲做一些感恩的事,同时利用父母的鼓励对其感恩行为加以肯定,让幼儿意识到感恩行为的美好。
三、具体的实施案例
我们本市碧波实验小学进行了一次幼儿感恩教育大体验活动,让幼儿园中的某一个班小朋友邀请父母一起参加本次活动。活动内容如下:设计“照顾生病的娃娃”,“做老师的一天”,“我是小小清洁工”,“帮助好朋友”活动,让两个小朋友和他们的家长一组进行角色游戏。每组的其中一名小朋友分别担任“妈妈”,“老师”,“清洁工”,“帮助人的小朋友”的角色,另一名小朋友扮演被照顾、乱扔垃圾,被帮助的角色。一轮游戏结束后,两位小朋友互换角色再进行一次游戏。
第一个游戏设置的情节为,隔壁邻居家的小朋友生病了,可是妈妈爸爸不在家,小朋友担任临时妈妈的角色,照顾生病的小朋友。通过父母和教师的引导,完成量体温、倒水、吃药等任务,让小朋友体会妈妈的辛苦。第二个游戏设置的情节为,在幼儿园有一名小朋友摔倒了,作为老师的小朋友要将摔倒大哭不止的小朋友安慰到不哭为止,使其情绪好转。当小朋友用尽一切办法使另一个小朋友破涕为笑时,他便懂得了作为老师的不易,也会在今后不再对老师无理。第三个游戏设置的情节为,让小朋友做一天小小清洁工,监督小朋友随地乱扔垃圾的行为。当小朋友做起环境保卫者时,其使命感会增强,会自觉懂得清洁工工作的辛苦,同时对其产出生感恩心理。最后一个游戏的情节设置为,作为一名有爱心的小朋友,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帮助其他小朋友。通过两个小朋友相互帮助的游戏,让其体会到朋友的关心和友好。在这之后,学生们反复进行交换角色的游戏。
通过角色游戏的进行,发现小朋友对父母的感情越来越深,会对来自父母、老师、朋友的关心说谢谢,同时会帮助父母简单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综上所述,要想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传统的教育显然没有显著效果,教师应挖掘幼儿的自主性,引导其产生感恩情感,通过角色游戏的实施,对其感恩意识的形成有了极高的成效,同时提高了幼儿感恩教育的实施质量。
参考文献:
[1]袁林,张娜.角色游戏中幼儿感恩教育的策略探究[J].特立学刊,2014(01).
新民幼儿园
许秀梅
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活动。既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由幼儿自己确定游戏主题,构思内容,分配角色和确定规则,更多地发挥创造性的有趣的活动。角色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也是极好的教育手段。因此,我们作为幼教工作者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更大效能地发挥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一、在角色游戏中,可促进幼儿想象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角色扮演,运用创造力和想象力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活动。游戏是具体象征性的,它以假想和想象为条件。在游戏中,幼儿常说:“你假装是爸爸”,“我是老师”,在游戏中,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自己创造的世界中遨游。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以一物代替另一物。例如,把积木当作饼干,把椅子当汽车,幼儿当爸爸、当老师、当孩子等。幼儿能脱离真实情景和物体的直接信号刺激,进入假设想象的世界。同时又能意识到真实的世界,这标志着幼儿思维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二、在角色游戏中,能培养幼儿友好相处,共同合作的精神。
游戏是幼儿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在游戏中幼儿学习怎样与同伴相处,怎样处理和协调同伴之间的关系,共同完成游戏活动。例如,在角色游戏“爱心门诊”中,幼儿商量分配角色,有当医师的,还有两个护士。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习相互配合、相互谦让,发展同伴之间的友好关系。
三、在角色游戏中,能培养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戏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为了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出 现问题时,我不急于处理,也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幼儿,而是尊重他们,启发他们妥善解决。游戏中幼儿有时出现争当角色的现象,除了启发他们谦让协调解决外,还应注意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玩角色游戏中孩子“钱”用完了怎么办?没有客人了怎么办?
四、在角色游戏中,可以丰富幼儿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
游戏的内容和形式是灵活多样,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着各种情绪情感。尤其是角色游戏中,为幼儿提供了表现自己情绪的机会。例如幼儿的愤怒、厌烦、紧张等不愉快情绪,在游戏中得以发泄、缓和,它是幼儿消除生活情境产生的忧虑和紧张感,向自信和愉快情绪过渡的方法。在“娃娃家”游戏中,饰演父母的幼儿体验着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毫不掩饰地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感。
五、在角色游戏中,可使幼儿学习社会角色,掌握社会规范。
“”
中一班向家长开放角色游戏计划 活动目的:
1、在教师帮助下,进一步完善游戏规则,并能遵守游戏规则。
2、让幼儿学会以物代物或一物多用地进行游戏,由此进一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3、游戏后会归类整理玩具,养成爱惜玩具的行为
4、学习社会角色的良好品行。
活动内容:娃娃家、幼儿园、餐厅、医院、戏院、理发店
活动准备:
一、娃娃家的用具、餐具等若干;餐厅、理发店的玩具、用具若干;幼儿园的铃鼓、小黑板、玩具钢琴、笔、纸、体育活动玩具等;戏院用的服装、头饰、雨伞、手帕、花等。
二、用纸盒制成医疗箱,用废旧物品制成听诊器、针筒、体温计。搜索药瓶,用泡沫、硬纸板、橡皮泥制成药丸。指导要点:
一、引导幼儿回忆上周玩医院的游戏时,谁做医生?谁当病人?医生是怎样给病人治病的?
二、教师根据上周游戏情况,提出新的游戏要求:
1、病人除了会发烧以外,还会有哪些疾病?表现出怎样的诊状?
2、医生除了给病人测体温外,还要做些什么检查?
3、小朋友在游戏中可以大胆按意愿选择角色。
4、其它区的幼儿要注意发展情节,注意交往。
三、幼儿按意愿选择游戏角色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1、重点指导幼儿根据意愿选择游戏主题、角色,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游戏。
2、提醒幼儿在游戏中坚守岗位,不随意离开岗位,到处乱跑。
四、评议游戏情况:
本次游戏是围绕主题《快乐的“六一”》展开,值得肯定的是:
教师的指导作用。一目标体现整合性。能将主题教育目标和游戏目标有机的整合,注重幼儿情感和能力的培养。二组织形式紧扣主题。能围绕主题“快乐六一”导入,通过谈话活动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为开展游戏做好知识和经验方面的准备。通过商议讨论,丰富游戏内容,拓展游戏情节。三游戏中要求明确,注重幼儿礼貌交往。四指导形式多样性。善于观察引导,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教师始终参与幼儿的游戏,适时适当的指导。中(1)教师采用了直接指导和间接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全程关注幼儿的游戏进行指导,拓展游戏情节。五材料投放较为丰富,能结合主题投放较充实的的游戏材料,老师的课前准备工作很充分。中(1)班老师能根据中班幼儿游戏的特点,提供了一些半成品,鼓励幼儿以物代物,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丰富游戏内容和情节。六环境创设切合主题。中(2)班的小舞台激发了幼儿的表演欲望。
幼儿的情况表现。一幼儿的角色意识明确,能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色,能围绕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庆“六一”活动,相互赠送礼物,开展买一送一活动及免费活动。二学会了礼貌交往,能热情有礼貌地与同伴打招呼,做到文明有礼。三学会了分工和合作,中大班的“娃娃家”和“点心店”模仿的的形象逼真。(接客——烧饭(点心)——招待客人——送客)操作流程清晰。四尝试解决问题,丰富游戏情节。中(1)班的“幼儿园”,当小朋友们不愿意表演节目时,小老师会想出多种办法,采取奖励的措施,再次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加深了游戏情节,幼儿玩的认真投入。四能将各个主题有机的串联起来,增加了交往的密度。
存在的问题:
1.评价活动未紧扣主题。
2.个别教师的观察指导欠缺。
3.平行班之间存在差较大。特别是幼儿的交往能力、规则意识和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4.主题内容融入到游戏中的量较少。
下阶段的努力方向:
1.继续开展主题背景下角色游戏的实践研究,围绕主题内容,丰富游戏内容和情节。
2.正确把握各年龄段幼儿的游戏特点和社会性发展目标,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重点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技能,注重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教师,幼儿,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活动, 是幼儿园最主要的游戏活动类型, 也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游戏形式。角色游戏的组织和开展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教师应如何指导幼儿的角色游戏, 来促进幼儿的发展? 通过实践和探索, 我认为教师在幼儿角色游戏中可以扮演多种角色。
一、扮演一个细心的观察者
幼儿是角色游戏的主体, 在游戏过程中会有各种情景发生, 作为教师, 就要细心观察、及时捕捉。
1. 观察“精彩的情景”
宝宝理发店里, 小服务员正在服务: “欢迎光临宝宝理发店”“请问您有 什么需要?”“请问您选择什么发型?”“请稍等, 马上就好”。
一个个精彩的瞬间是孩子们成长的足迹, 教师及时的记录、拍照、录制这些画面, 在回顾游戏时让幼儿分享, 能增强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让幼儿获得满足、成功的体验, 这种成功感会伴随幼儿的一生, 激励他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
2. 观察“个体幼儿”
由于幼儿的性格、能力的不同, 在游戏中教师要“明察秋毫”, 对症下药, 使他们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改正缺点, 得到健康的发展。如引导行为习惯不够好的幼儿做超市的工作人员, 热情向“顾客”介绍商品、价格, 使孩子们渐渐地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主动关心别人等。
3. 观察“不和谐因素”
由于幼儿年龄小, 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弱, 所以, 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和谐因素也时常会在游戏中再现。像在“烧烤店”里, 小顾客吃完烧烤, 将竹签、盘子随地乱扔。教师可以卫生人员身份出现, 给店里老板提醒, 让顾客注意保持卫生。使这些不良行为在游戏中得到改正。
二、扮演一个智慧的指导者
角色游戏中, 幼儿按自己的愿望选择游戏主题、角色、材料, 他们能把自己所想、所知、所感, 通过游戏充分表现出来。教师应给予幼儿自主的空间, 尊重幼儿的选择, 灵活把握游戏中出现的各种状况, 做一个智慧的指导者。
1. 游戏无聊时的“调节剂”
像“娃娃家”里, 爸爸妈妈没事可做, 教师可以扮演奶奶来看宝宝; “理发店”里冷清了, 教师扮演顾客去烫发;“小超市”里没有顾客, 教师扮演“顾客”去买东西等。这样, 教师就像一味“调节剂”, 调解了游戏无聊时的气氛, 使幼儿积极参与到游戏中来。
2. 游戏困难时的“援助之手”
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并不会“一帆风顺”, 当游戏出现困难, 进行不下去的时候, 教师就是一只伸出的“援手”, 支持游戏顺利进行。在玩“美羊羊超市”的游戏中, 超市里冷冷清清, 工作人员陈家航很着急, 他在超市门口大喊“美羊羊超市开始营业了!”喊了一会, 可是无人问津。“哎!”他垂头丧气回到超市, 无助的看着我。“可能大家不知道超市有新到的糖果吧!”我提醒他。陈家航重新燃起希望, “新到的糖果, 快来买呀! 快来买呀!”几位顾客被吸引过来, 陈家航几分欣喜, “都是有什么口味的糖果?”他看着我鼓励的眼神, 开始滔滔不绝介绍起来……渐渐地, 超市热闹起来。游戏再一次达到高潮!
游戏中幼儿付出一定的努力, 克服一定的困难却难免出现左右不了的现象, 这时, 教师要伸出援手, 帮助幼儿将游戏进行下去, 培养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游戏顺利时的“绊脚石”
当幼儿适应了角色, 游戏能够按部就班, 顺利进行一段时间后, 教师还可以故意设置一些情景, 来扩展游戏情节, 增加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美羊羊超市”里, 教师故意以顾客的身份买了许多东西, 怎么也拿不了, 引导幼儿自己想办法。于是, 服务员程静想出办法: “我帮您送回家吧”! 从此, 超市便有了“送货到家”的服务。
三、扮演一个公正的评价者
评价是角色游戏结束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时, 教师要扮演一个公正的评价者。可以与幼儿一起回顾游戏情景, 如针对“宝宝理发店”活动时理发师、顾客角色的扮演;洗发水、吹风机等游戏材料的使用和爱护情况; 顾客与理发师、导购之间的角色语言的使用等从而发现问题, 进行评价;也可以针对在游戏中出现的比较普遍、对幼儿影响又极为重要的问题为内容进行评价, 如发生争抢玩具怎么办, 争抢角色怎么办等, 这样可以使幼儿知道下次的游戏如何做。
评价时, 教师应该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幼儿在游戏中的“闪光点”, 增强幼儿的自我意识, 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 让幼儿再一次体验游戏的趣味和成功的满足。
关键词:个性发展;生活即教育;角色游戏
陶行知指出:“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又改造生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而在幼儿园的诸多游戏中,无论是刚进幼儿园的小班幼儿还是大班幼儿,最喜欢的都是角色游戏。角色游戏贴近幼儿生活,能引起幼儿的共鸣,让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和模仿,了解生活,巩固生活经验,还能从中学习到新的有用的知识。因此,如何有效运用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指导角色游戏的进行尤为重要。
一、陶行知: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案例一:
在我班“公共汽车”角色游戏中,司机开×正开着汽车到处乘客人呢!突然,我听到圆×和开×的争吵声,过去一看,圆×想要乘公共汽车,但是开×用小手挡着,不让圆×上去,我生气地把开×叫到一边:“你怎么不让圆×上车啊?”开×不太开心地说道:“她上车没有刷卡。”圆×委屈地说:“我没有卡啊?”开×想了想:“那好吧,先借我的卡给你用一下。”说完将拿出的卡纸在车上一刷说:“请进吧!”
案例二:
今天的娃娃家真安静啊,我来到开×家,发现家里一个人也没有。我在教室外的草坪上找到了开×一家,他们正坐到草地上,杯子、帽子、水壶、娃娃等扔得到处都是,我批评指责了他们,爸爸未×说:“我们在郊游呢!”妈妈甜×马上也说:“放假的时候,爸爸妈妈都要带我和弟弟出去郊游的,很开心!”
从上述两个案例,可以看出社会生活在变化,生活工具、方式也在日新月异。
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意愿扮演角色,通过运用想象和模仿,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经验的一种活动,并不是来自于教师一点一滴地教授,而是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从游戏中学习,会让幼儿学得更扎实,从游戏中学习,会让幼儿学得更有趣,从游戏中学习,还能加强幼儿间的交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幼儿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接触外界的机会日益增多,生活经验自然也越来越丰富,这时我们教师应做个有心人,善于捕捉新生事物,不断向角色游戏中注入“新鲜血液”,如coco奶茶店、五星团购、自动取款机、红红火火火锅店、公共汽车卡等,让幼儿能够与时俱进地游戏,在游戏、生活中快乐成长。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
案例一:
在娃娃家的角色游戏中,鸿×、宁×、娜×等正在心×家玩游戏。过了一会,突然传来宁×的哭声和大叫声:“老师,老师,鸿×打我,好疼啊,呜呜呜……”我走进一看,鸿×正把宁×压着,用小手打着宁×的小屁股呢,嘴里还在说:“让你不听话,让你不听话,乖不乖了……”我赶紧上前制止他,并严厉地批评鸿×不该欺负宁×。鸿×很不服气地说:“我不乖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是这样的,我是爸爸!”
案例二:
今天的乐×超市真冷清啊,一个人也没有,咦,售货员和收银员呢,我在小小建构城里和理发店里找到了他们,我问他们怎么都不在乐×超市招待客人啊?他们说都没有人来买东西,就到别的地方玩了。我和他们讨论:“为什么会生意不好?”“没人买,都不想买东西。”我就对他们说:“你们看我的。”我跑到各区域,边跑边喊道:“大促销啦!超市东西便宜啦!买一送一啊!”不一会儿,超市里就挤满了人。销售员热情地招待客人,还不时地说:“大促销,这个便宜,买一送一!”收银员都来不及收钱了,他们开心地笑了!
从上述两个案例,可以看出过怎样的生活就受怎样的教育,受怎样的教育就过怎样的生活,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
在进行角色游戏时,幼儿自由选择游戏角色,扮演着一个角色,对角色的理解决定着幼儿游戏进行的是否顺利,决定着游戏的质量和水平,每个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接触的教育也不尽相同,因此,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也都不同,如,有的幼儿父母教育孩子比较暴力,因此,孩子认为做父母都是这样的,会不由自主地体现在娃娃家游戏中;有的孩子父母在超市工作,就知道售货员在一天的工作中需要做些什么,不能做什么;有的孩子是跟爷爷奶奶一起长大的,在游戏选择时很喜欢爷爷奶奶的角色;有的孩子经常乘公交车,知道公交车是做什么的,要怎样上车下车……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对角色的理解也不一定相同,如上述案例中的鸿×,因此,我们应多与家长沟通,加强家园合作,请家长尽量在生活中给予幼儿正确的榜样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也要鼓励幼儿多观察、多思考,让幼儿多说、多看、多听,如,餐后让幼儿观看一些关于某一角色游戏的视频;或每次游戏前教授幼儿一些新投入的角色游戏材料的玩法;或在游戏点评时,及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角色理解,共同讨论如何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等,让幼儿进一步理解角色,从而认识到生活中每个角色的重要性。
三、陶行知:有目的生活是有目的教育,无目的生活是无目的教育
案例:
在今天的加工厂游戏中,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折康乃馨呢。突然,传来了星×的哭声,我过去一看,旭×正拉着星×想要抢下她手中的康乃馨,星×边哭边左右躲开。我赶紧把他们俩拉开,问怎么回事?我话刚落下,旭×就指着星×大声说道:“老师,那是我折的康乃馨,她抢我的。”我问星×为什么抢别人的康乃馨,她只是紧紧拿着康乃馨不说话,最后在我多次提问下,才说了“送妈妈”三个字。我没有多责备星×,而是告诉她抢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妈妈也不会喜欢的,她把康乃馨还给了旭×,并向他道歉,最后我陪她一起折了一朵康乃馨,她很开心!
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是因为我和小工人们说,马上就要母亲节了,请他们制作一些康乃馨,送到超市里,让客人们购买,送给妈妈,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生活即教育,有目的生活是有目的教育。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种有目的的、有意识的、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性活动。维果斯基说过,儿童在游戏中创造了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游戏行为总是趋向于他们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而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活动,与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有关。在角色游戏中,孩子们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再现社会中的人际交往,练习着社会交往的技能,不知不觉中就提升了人际智能,为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打下基础。如在医生游戏中,扮演护士的幼儿会边打针边说:“小朋友,别害怕,阿姨轻轻地打。”“小朋友,真勇敢!”等。
总之,孩子的生活经验是游戏的基础,我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以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为指导,以生活经验为基础,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愉快游戏,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朱赛男.浅谈陶行知思想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J].学苑教育,2015(19).
活动内容:
角色游戏《超市、银行、幼儿园》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按意愿独立地确定游戏主题的能力,主题鲜明而稳定。
2、让幼儿学会协商分配角色,与同伴积极交往,友好合作。
三、活动准备:
1、超市、银行、幼儿园等主题游戏玩具。
2、让幼儿了解超市、银行的工作性质、内容。
四、活动过程观察及调整:
1、教师出示超市、银行、幼儿园等的主题游戏玩具,直接引入游戏。师说 “今天我们来玩角色游戏,这些玩具可以玩什么主题的游戏?”
2、师幼一起回忆上次游戏情况,指出游戏中的不足,提醒幼儿在这次 游戏中改进。
师:小朋友也发现了游戏时我们有些地方做得不够,这次游戏时我们更要改 正了,做个讲礼貌、爱护玩具的好孩子,好吗?
3、幼儿自选主题,合作布置游戏场景。
4、引导幼儿分配和协商角色,可用“自报公议”、“猜拳”的方法解决。
刚开始幼儿还在争吵着当同一个角色,在老师的建议下,学习着用谦让、猜 拳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5、幼儿游戏,教师指导:启发幼儿各游戏主题串起来玩。
6、结束游戏:(1)、组织幼儿独立地、有条理地归类摆放玩具和整理游戏场地。(2)、让幼儿自评各自玩的游戏情况。
活动内容:角色游戏:健康医院活动目标:
1、让小朋友初步了解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并认识几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听诊器、体温表、输液器、注射器。
2、教育小朋友要讲卫生,预防疾病。
活动准备:几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听诊器、体温表、输液器、注射器。医院标志,白大褂。
活 动 指 导
1、课前谈话,引起幼儿对医院的兴趣,并提出游戏的要求。
(1)、人生病了怎么办?到哪儿去看病治病?
(2)谁看病?谁护理病人?
(4)、认识医院标志,认清大夫听诊器、体温表,并看清使用方法。
2、请3~5名幼儿游戏,按自己的意愿协商分配角色(医生、护士、病人)。
3、医生、护士戴上帽子,等待病人进来,请几名幼儿去看病,鼓励小朋友勇敢地与医生密切配合。
4、游戏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医生按一定的程序给病人“看病”。
(1)、先给病人挂号、排队。
(2)医生热情地询问病人哪里不舒服。,仔细地用听诊器等为病人诊治。
(3)护士护理病人,教育幼儿不把打针看成可怕的事,了解护士的辛苦。
5、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其他幼儿进行观摩,并轮流进医院游戏。
6、游戏结束时,教师对服务好的医生、护士给予表扬。
一、观察时间:
xx年xx月xx日星期三下午15:15—15:45
二、观察地点:
xx幼儿园xx班教室
三、观察对象:
冯宇曦(女,4岁)、王怡婷(女,4岁)、李睿阳(男,4岁半)、蒋子琳(女,4岁)
四、观察记录人:
组长:xx组员:xxxxxxxx
五、观察流程及评估内容:
本组以“斯米兰斯基量表的观察记录例表”作为参考,选取4名幼儿作为观察对象,通过观察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情况以及与幼儿交谈情况(观察流程及内容详见附表),进而做出一定的分析,形成以下评估内容:
1、角色游戏,是指通过模仿想象,幼儿扮演各种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如:我们组所观察到4名幼儿分别的扮演厨师、护士长、餐厅服务员、妈妈的角色。他们所表现出的角色扮演意识较强,基本熟悉所扮演角色的显著特点。比如:护士长穿白大褂带护士帽给病人看病、厨师带厨师帽做菜。
2、在游戏中,幼儿基本能够通过假象的方式把一些材料想象成他所需要的材料。比如厨师在做菜时没有锅铲,就假装在锅里翻炒,想象有锅铲的存在。
3、4名幼儿年龄都在4岁左右,游戏的专注力与持续性都保持的很好,但是相比较,男幼儿的持续性相对其他3名女幼儿要长一些。
摘 要:幼儿社会教育是幼儿教育五大领域之一,它关系到幼儿的社会化进程,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角色游戏作为幼儿社会教育中非专门化教育活动之一,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与作用,值得广大教育者给予重视。
关键词:幼儿教育角色游戏价值与作用
一、角色游戏及其特点
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以模仿或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角色游戏适应幼儿身心发展需要而产生,是幼儿期最典型的最有特色的游戏,是幼儿的自然游戏的一种。[1]
角色游戏主要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幼儿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自主活动
角色游戏是幼儿独立自主的活动。他们可以自己确定游戏的主题、情节,分配角色,制定游戏规则,并按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开展游戏。
(二)角色游戏是一种创造性想象活动
在游戏中,幼儿为顺利实现角色任务,还必须以物代物,如将玩具当成自己的娃娃,实现当“妈妈”的愿望。
(三)角色游戏的内容主要反映社会生活,为社会、家庭和幼儿周围的环境所制约
幼儿玩角色游戏的冲动来自于自己头脑中对现实生活的印象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它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
(四)角色游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无一定的程序和模式,不追求什么固定的结果
二、角色游戏的社会教育价值与作用
(一)角色游戏加速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看法的总和,它是人社会化的关键。一个人只有当他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时,才具备接受社会化教育的基础。
幼儿是游戏的主人,在游戏中可以摆脱成年人的控制和干涉,依据自己的意愿进行自由的想象和创造性活动。在自主选择角色时,幼儿既要考虑自己的爱好和能力,也要考虑其他参与者。我们常常看到幼儿在游戏中的角色分配有约定俗成的标准。“老师”“医生”等角色大多是能力比较强的幼儿扮演,而“学生”“病人”等角色则多是能力较弱的幼儿来扮演,这就在无形中表现出幼儿一种可贵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3]
幼儿在角色扮演与体验中学会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控制,并初步进行自我调节,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从而潜移默化地发展了自我意识。
(二)角色游戏强化幼儿的社会交往意识和社会角色规范
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一种可贵的主动精神,他们按照自己所理解的社会需要承担角色,并且把某种社会角色最主要的品质加以形象化。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角色行为是幼儿对社会角色规范的认同,是幼儿对社会交往的模拟。
角色游戏的社会性功能不仅表现为幼儿对社会角色及其规范的认同,而且表现为不断强化幼儿的社会交往意识和角色规范。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将自己所认同的社会角色规范贯穿于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从而使角色规范从外部强制转化成内在品质,这个转化过程实质上是幼儿社会交往意识与社会角色规范不断强化的过程。
可见,角色游戏不仅加速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而且强化幼儿的社会交往意识和社会角色规范。
(三)角色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的社会交往意识与社会角色规范得到加强,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幼儿团队精神的形成。幼儿在角色游戏中,通过相互协商、相互监督、相互配合,逐渐训练了自己的协作意识与协作行为,从而培养了自己的团队精神。
(四)角色游戏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扮演某一特定的社会角色,就必须完成相应的角色任务。在这个“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体验失败的忧伤,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进而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
(五)角色游戏加深幼儿的情感体验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的情感体验和表现正是现实生活的浓缩和延伸。例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充当“爸爸、妈妈”的幼儿会自觉地“关心照顾自己的宝宝,服侍爷爷、奶奶”,这就充分体现了幼儿对亲情、家庭的理解;在“幼儿园”游戏中,充当老师的幼儿会模仿老师为小朋友讲故事、系鞋带、擦鼻涕等,淋漓尽致地诠释了师生情;在“医院”游戏中,充当医生和护士的幼儿会耐心、细心地为病人看病,嘘寒问暖,悉心照顾等等。这些美好的情感体验迁移到现实生活中,能帮助幼儿形成积极的情感,加速幼儿的社会化进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六)角色游戏提高幼儿抵抗挫折的能力
角色游戏是未经任何粉饰和掩盖的活动,孩子们在其中难免接触到一些困难,通过这些接触,他们会明白,生活本来就有难有易,并逐渐从中学会战胜挫折的本领。
(七)角色游戏培养幼儿环保意识
游戏材料是角色游戏的物质基础,角色游戏中使用的材料离不开现实生活,大多数材料可通过废品利用获得,幼儿能够自己收集角色游戏材料。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逐渐养成收集废品的习惯,知道不能乱丢垃圾,初步形成环保意识。
(八)角色游戏提高幼儿道德认识
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决定了幼儿的道德认识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而简单的口头说教并不能为幼儿所接受,教师的指令对幼儿只构成暂时的约束。然而通过角色游戏,幼儿却可以逐步感受和了解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规则,并渐渐学会自觉遵守一定的道德规则。
三、利用角色游戏开展幼儿社会教育应做的工作
任何理论研究都必须为实践服务,要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实现角色游戏的价值与作用,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在日常生活中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让幼儿了解社会角色知识,掌握社会角色规范。
(二)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尊重幼儿意愿,合理帮助幼儿分配好角色,使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
(三)根据角色游戏开展的需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材料。
(四)教师要适时对游戏进行适当的干预。
幼儿的身心发展决定了他们必须以游戏为生活的主体,而角色游戏正是适应幼儿身心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幼儿期所特有一种游戏。
为此,不管是作为家长还是作为教师,都应充分意识到角色游戏对幼儿社会教育的价值与作用,科学合理地利用这一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发挥其优势,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实现社会化,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54
2.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203
3.张芳.论角色游戏在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中的作用.甘肃教育[A/OL].2003.6.http://www.cqvip.com
【幼儿角色游戏教育方案】推荐阅读:
角色游戏幼儿园07-08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06-12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案例分析和反思11-18
浅析幼儿园教师的角色10-26
游戏游戏角色05-28
表演游戏与角色游戏10-14
角色游戏专题小结10-10
中班角色游戏反思11-16
角色游戏小菜场12-08
小班角色游戏观察要点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