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简明

2024-09-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育学简明(精选6篇)

教育学简明 篇1

中国:夏--校 商--序 周--痒 西周:礼,乐,射,御,书,数;隋唐:科举制度

印度:婆罗门教---森严的等级制;佛教---关心大众

埃及:宫廷学校--皇子皇孙与贵族;职官学校--贵族;文士学校--奴隶主以吏为师,以僧为师,以法为教

雅典:文化修养,政治家,商人。重商主义 斯巴达:体育训练与政治道德灌输。培养军人。

西欧的中世纪:宗教占主要地位,培养僧侣,神学和七艺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孔子:性相近,习相远。有教无类-----所有的人都应该受教育 科目:诗,书,礼,易,乐,春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墨子:兼爱,非功,亲知,闻知,说知。--推理得到的才是真实的知识 老子:一切回归自然

学记:教育与政治: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藏息相辅---课内外相结合 君子之教,喻也。--所以君子的教化是善于晓喻。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学不躐等:超越-----循序渐进。西方古代

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柏拉图:《理想国》 哲学家 军人 劳动者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哲学家 亚里士多得德:教育最高目的,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政治学》 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萌芽:夸美纽斯1632《大教学论》教育的自然性。一部教育学专著“教育学之父”

卢梭《爱弥尔》自然教育思想。

康德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为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都得到自我完善。“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裴斯泰洛齐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德智体全面发展。

洛克白板说;教育漫话,培养绅士。

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标志)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奠基人”1806《普通教育学》以心理学和伦理学为基础;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杜威:(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民本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从做中学以儿童为中心。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将社会劳动与教育有机结合。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以马克思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

20世纪6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学。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学校教育制度:

1.前制度化:孔子的教育2.制度化教育:标志:近代学校系统(体系)的形成;中国:清末“废科举,兴学校”3.非制度化教育:“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简答)(重点)1.学前教育加强并与小学教育衔接

2.强化义务教育,延长年限。义务教育的定义两头扩展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中间加强 4.高等教育的类型多样化内外沟通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界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古代教育的特点:阶级性,道德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近代教育特点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立法教育,以法治教

20世纪以后的教育: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学(定义)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三)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四)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晌

(一)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二)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三)教育可以促进民主教育与生产力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2、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33%。舒尔茨 教育与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动力作用(教育者的观念;数量和质量;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作用:(科技知识再生产,科学的体制化,科学研究的功能,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信息技术与教育:(重点)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教育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学校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

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学校文化的特性:(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型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学生文化:成因(个人的身心特征,同伴群体的影响,师生的相互作用,家庭经济地位,社区的影响)

特征(过渡性,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具有能动性

发展动因(内发论:自身的内在需要;外铄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重点)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1、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1)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2)教育对人的潜力的发掘;(3)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4)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中学教育的特殊任务

少年时代和初中教育:危险期和心理断乳期-----帮助少年起飞,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

青年时代和高中教育:未来---解决认识问题和价值问题。

教育目的的定义

广义的教育目的:人们对受教育的期望;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的总的要求 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作用---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意义: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作用:导向,激励,评价 教育目的的层次和依据

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二、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三、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 我国的教育目的和基本精神(重点)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我们要求培养的认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二)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的教育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德育;(2)智育;(3)体育;(4)美育(要求是:

1、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2、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3、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5)劳动技术教育。(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四)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学生是人生阶段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1)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可塑性;(2)学生身心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享有未成年公民所享有的一切权利,如身心健康权、隐私权、受教育权等都应受到学校的特殊保护。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

学生的基本权利是指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享有的由教育法赋予的权利。(1)人身权;(2)受教育权 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学生的基本义务

(1)学生有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2)学生有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义务;(3)学生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4)学生有遵守其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管理制度的义务。教师的概念:教师是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职业角色特点:(多样化)

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朋友;研究者 教师的职业专业化的条件(专业素养)(重点)

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教师与学生主要表现形式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课程的概念:广义:是各级各类学科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狭义:指某一门课程。课程分类

按课程任务分类(重点)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教育目的:它是指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确定的。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

课程目标:它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预期要达到的教学结果。

课程目标的依据: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课程设计的概念: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其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也是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我国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教学计划的构成: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几部分构成。课程实施: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课程实施的结构:第一。安排课程表;第二,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第三,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第四,选择并确定适应的教学模式;第五,对具体的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和结构进行规划;第六,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第七,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1.目标评价模式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课程评价的基本步骤:第一步,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第二步,搜集信息。第三步,组织材料。第四步,分析资料。第五步,报告结果 教学的概念 :在教育目的规范下,学生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和培养,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过程。

教学作为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教学的意义(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体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教学的一般任务

(一)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三)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四)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学、有领导的认识。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教学过程的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一般来说应注意以下条件。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教学过程的结构

按照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中所要求实现的不同认识任务,可以划分出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1.引发动机2.领会知识: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教学原则: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1.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使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3.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使其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循序渐进原则:是教学要按照学科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要是开一把锁”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

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2、提出问题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即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

3、要善于启发诱导。

4、要做好归纳、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并注意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帮助他们准确的掌握知识。

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上课是教学工作诸环节中的中心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课的类型可划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课的一般结构包括: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如何上好一堂课: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

5、组织严密

6、气氛热烈

学业成绩考察与评定:测验的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

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教学的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道尔顿制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 :点:第一,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第二,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三,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不足。主要表现在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个性。同时,班级授课制大多采用分科教学,过于强调书本知识。最大、的弊端是容易肢解知识的整体性,容易理论脱离实践。分组教学制的优缺点

优点在于它能较好地照顾个别差异.重视学生的个别性.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

不足:第一,很难科学的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第二,在分组教学的问题上,家长、学生、教师的意愿与学校的要求相矛盾;第三,分组后造成的副作用很大,往往使快班学生容易产生骄傲,使普通班、慢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降低。

教学策略的概念:是指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方案。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

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一)内容型策略(二)形式型策略(三)方法型策略(四)综合型策略实践的教学活动。德育的概念:实质是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个体思想品德。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德育的内容: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学校辅导、生活辅导、择业辅导)

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条件和保证。

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1)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4)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个体的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的统一过程。

教育过程的结构是指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二)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三)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德育原则: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德育的途径: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途径;

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发、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3种:皮亚杰认知模式、麦克费尔体谅模式、班杜拉社会模仿模式

班级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埃拉斯莫斯。19世纪初英国学校出现了导生制这种管理模式。

班级的模式主要是人,即学生;班级管理主要手段有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班级管理的意义(功能)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班级管理模式(1常规管理(2平行管理(3民主管理(4目标管理班集体的基本特征(1)明确的共同目标(2)一定的组织结构。(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4)集体或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良好的班体体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地位与作用:(一)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二)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1.班主任的颂导影响力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这些构成了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二是班主任的个性条件,构成了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2.班主任的领导方式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三)班主任是处理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一)了解学生,研究学生1.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1)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

(2)了解和研究学生的群体关系。

(3)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2.了解学生的方法

(1)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来了解学生,包括记载学生各种情况的登记表、统计表和学生活动成果记录表等。

(2)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从各个侧面间接地了解学生,包括谈话、问卷、座谈等。(3)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三)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1.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

教育学简明 篇2

季民:现在社会上很多人, 包括媒体都在批判“占坑班”, 我先不作评判, 咱们先来了解一下占坑班产生的缘由和本质意义。“占坑”现象的根源是好学校都需要招收优秀学生, 而优秀学生都希望选择理想学校, 这是一种长期且必然存在的双方需求。而我们教育政策的现状是要求学生通过就近、派位或推优等方式入学, 这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择校需求, 也限制了好学校对优秀生源的吸引。而且近年来小升初择校政策日益趋紧, 学生与学校都处在紧张慌乱、盲目无措的状态中, 这反而从另一方面促进了择校和择生的需求。那什么途径才能使得双方需求在政策缓和或允许时快速对接, 只有一个好办法, 学生在目标校占住待选位置, 学校尽量通过阶段培训进行择优筛选, 这应该就是社会上盛传的“占坑班”。

社会上把仁华学校作为最大的“坑班”, 关于这点, 我想多说几句。1996年起我就在仁华学校执教, 并参与相关教学教研工作。我很了解仁华的办学理念和职业操守。1985年它由中国科学院华罗庚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联合创办, 是经国家正式批准选拔超常儿童进行素质培养的实验基地, 为人大附中输送了很多优质生源, 近年来人大附中成绩迅速发展也得益于此。也正因如此, 很多学校开始效仿、跟风, 而且把仁华作为挡箭牌, 一旦政策趋紧, 矛头会先指向仁华。慢慢地大家就把仁华当成了最大的“占坑班”。事实上这是一个明显的概念错误, 仁华与“占坑班”从政策源头、设立宗旨上都是不同的, 这就有点像现在流行的“知识产权”与“山寨侵袭”, 大部分人只看到表面现象与短期结果。

从隶属关系来讲, 由于受到政策限制, “占坑班”只是各个中学的校外附属机构或是有连带关系的机构, 基本上不以赢利为主要目的, 它们和一般的社会力量办学机构还是有一定区别的。现在很多民办培训机构声称自己能向多个学校推荐学生, 是“万能坑”。这个概念看似不错, 但其中有很多问题, 第一, 社会机构是赢利性单位, 公办校是非赢利性单位, 政策严禁双方挂钩, 以避免影响教育公平、公正;第二, 自有的“坑班”已经为学校留住了一大批供选生源, 再从民办机构选择会破坏自己“坑班”学生的利益, 所以往往雷声大雨点小;第三, 社会机构向各校推荐学生也要通过学校考试或者参与“坑班”培训。综合上述几点, 可以看出“万能坑”并不靠谱或者说还不成熟, 只是暂时给人心理慰藉的一个美丽传说。

《中国教师》:您觉得“占坑班”应该存在么?花费大不大, 会不会有违教育公平?

季民:我认为, “占坑”现象应该合理调控而不是盲目打压取缔, 要以合理满足学生学校的双向选择为目的, 而不要扼杀双方需求。扼杀会引起更大的问题, 要从政策方面给学生明确指引, 让学生心理定位更平衡。另外政策要给出空间, 学校要做到提高培训质量和选拔的公开公正公平性, 明确招生步骤。作为学生和家长一定要合理规划, 保持良好心态, 不要盲目跟风。在社会现象与政策的矛盾之间, 三方都应该各退一步。

“占坑”花钱并不是最主要的问题, 家长最介意的是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而且从投入到成功之间不确定的因素太多, 难以把握。但是“占坑”终究是一个相对靠谱的升学渠道、相对公平的竞争机制, 如果去靠关系、比砸钱, 有多少家长有这样的关系, 有这样的财力呢?所以, 如果没有合理的政策出台, 盲目取缔“占坑班”, 割裂了好学生与好学校之间的双选渠道, 势必导致家长心情更紧张、行为更疯狂, 从而也会滋生更多的新名目。这就应了一句话“有了占坑班, 家长苦, 没有占坑班, 家长更苦”!

同时, 这就引出了根本的问题, 教育资源是否能够达到均衡化。小升初虽然实行了派位、推优, 但是各个学校的师资力量、教育理念、基础设施良莠不齐, 家长和学生心理不平衡, 这样教育均衡化很难推进下去。而且发展教育资源均衡化, 绝不是通过打压好学校来向下均衡, 而是应该把中、低水平的学校向上均衡。除了投入硬件设备, 更多的要在师资、教学管理、教学理念上下大工夫, 虚心向高水平学校学习, 借鉴好的办学经验, 缩短与优质校的差距。或者让好学校接管薄弱校, 发展分校建设。同时在派位的基础上多一些双向选择, 家长和学生在派位选择上对学校有信心, 选择自由度大一些, 也就没必要让孩子到处去“占坑”。学校方面则用更多的办学特色去吸引学生, 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这样良性循环也就开始了, “占坑”现象自然就消除了。

《中国教师》:网上有个很著名的“占坑”论坛, 里面有家长一封信, 哭诉孩子“占坑”的辛苦, 孩子甚至谈到了自杀, 您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事情?

季民:我遇到过很多对“占坑班”苦不堪言的家长和学生, 在平和分析小升初现状之余, 家长也承认这里面有点“自找”的因素。因为理论上每个孩子都可以遵循政策派位入学, 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国家提供的重要保障, 没有人会抛弃您的孩子不管。然而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 家庭经济条件又不错, 催生了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更高的追求。人又或多或少会有点攀比心理, 现阶段吃、穿、住已经不能满足这种心理, 那么孩子的教育和发展便会成为目光的焦点, 这种心理符合中国人“望子成龙”的传统观念。

我们还有一句老话“不患寡, 患不均”, 谁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在教育上掉队, 这一点要比吃、穿重要得多, 甚至要强于自己的事业。但孩子是一个独立体, 可以接受合理规划, 却不应该被家长强行摆布。尤其对于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孩子, 我们不能“逼子成龙”, 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择校, 心理和能力不提高而强行择校, 孩子最终也会迫于压力被淘汰。所以家长在哭诉的过程中, 也要分析自身问题, 理性对待小升初。要知道, 学习不只是为了小升初, 小升初在长期的学习历程中只是一个换乘站。

《中国教师》:在这个论坛上, 还有的家长埋怨“占坑班”也分“金坑”“银坑”“粪坑”, 实际的培训效果良莠不齐。您觉得“坑班”只是用来“占”的, 还是说学生可以真正学到知识?

季民:真正从教学的角度来说, 学校里学的是校本基础知识, 课外培训更多是超前知识的介绍与超越思维方式的培养, 那么课外培训就一定要做到超越校本, 实现突破。培训机构一定要有责任心与公益心, 要对得起学生对你们的信任, 多一些内敛与严谨, 让我们的教育与培训真正出成绩、出效果, 让孩子就算考不上也有收获。只要用心, 每一个“坑班”都可以成为“金坑”。

如果从选学生比例的角度来讲, 既然开设了“坑班”, 就一定要给出比较明确的比例, 在筛选的进程中也让家长、学生心里有数。不管“金坑”“银坑”, 正大光明就是“好坑”。

当然, 家长要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也影响“坑班”的效果, 如果大家很珍惜“坑班”的课程, 多关注教学质量, 而不是功利地看重名额, 我相信培训机构会加倍用心进行教学改革。换言之家长只考虑占位, 一下子占三四个坑, 孩子像赶场一样疲惫不堪, 上课效果可想而知。这同样也影响了老师和培训机构的热情, 久而久之就变成糊弄了事的恶性循环。

同时舆论导向也是这个恶性循环中的助推剂。有些“坑班”架不住下面举报、上面检查, 三天两头停课, 弄得学生学习没有连贯性, 学校的教学安排也被打乱, 选拔节奏受到影响。考试突然就来了, 学生也没有做好充分准备, 结果更不稳定, 家长怨声载道, 对于真心想学习的孩子更是伤害不轻。

《中国教师》:有的学生可能二年级就去“占坑”了, 您觉得这么早有必要么?

季民:基本上没有那么低年级的“坑班”概念, 低年级学生一定以培养兴趣为主, 这个时候不需要占任何坑, 甚至选择培训班也不要太多, 对于孩子思维习惯的早期塑性是不利的。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是从三、四年级开始的, 五、六年级是重点突破阶段, 也是“占坑班”主要考查成绩的阶段。合理的早期培养还是比较重要的, 很多家长到了五、六年级才开始意识到升学的严峻性, 这时候学习肯定是功利心较重的。逼急了一下上好多培训班, 会有一定快速效果, 但是对承受能力不足的学生伤害性也比较大。其实如果有了良性指导, 家长和孩子选学校的目标也可以更明确, 占一、两个足以。比方说家远的、教学理念不相符的学校就可以排除。

《中国教师》:学校点招“坑班”牛孩的时候要经过面试, 面试主要看什么, 证书的作用大不大?

季民:面试主要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以及基本素质, 通过问答了解孩子的反应能力、性格特征等。同时学校观察学生家长的表现, 通过家长对孩子的评价了解家庭教育观, 校方希望吸收的学生能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配合学校工作。

经常有人会问证书的作用, 证书主要指各种考级、竞赛的获奖凭证, 是学生水平的体现, 可以给学生亮丽的简历再添一分色彩, 但是不能完全代表学生水平。所以学校会先考察水平, 再看证书。水平够了可以没有证书。水平不够, 单凭证书也不能解决问题。对于考查机制不足的学校会适当参考相应证书。由于近年来各种证书的水分越来越多, 所以最好的学校在这方面也是有所掂量的。

《中国教师》:看到您给我们揭示了很多“占坑班”的内幕, 那作为圈内人, 您觉得“占坑班”这个词形容得贴不贴切?

季民:揭示谈不上, 因为现状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只不过不是每个人都深刻思考与分析过。“占坑班”这个词还是挺有意思的, 更形象地比喻应该是“钻洞”, 大家都堵在洞口, 等待按顺序钻洞。成绩好的牛孩有优先权, 他们如果不钻过去或者离开, 成绩稍差的学生自然就堵在后面焦急等待。

这里还有一个“坑散”的问题, 每个孩子各自的占坑班都按顺序排好, 最好的叫冲刺校, 最差的叫保底校。保底校的offer如果早于冲刺校, 他们就会继续堵在保底校洞口等着冲刺校的offer, 这一般都是比较好的学生。在最好的选择出现之前, 他们会一直堵在前面, 殊不知后面的学生更加有苦难言。只要他们选择好了不用再堵洞口, 后面的情况会大有好转。在优秀学生的群体里真正落选的并不多, 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所以如果政策能合理指导不同层次学校的选拔节奏, 就像中高考报志愿一样, “占坑”现状会缓解很多。总是限制学校点招, 导致进程缓慢, 最受煎熬的就是学生和家长了。

在“占坑”中, 学生也有自己的优势, 学生可以脚踏多只船, 即使和学校签了约可以不去。但学校一般不会毁约, 部分被选中的牛孩“吃着碗里的, 看着锅里的”, 对学校和其他学生非常不利。所以很多学校无奈中只好故意把考试时间挤在一起, 让家长没有选择。

教育学简明 篇3

一、2013年教育统计软件下载地址

1、一款满足教育统计软件运行环境的WIN XP操作系统下载地址:

2、一款满足教育统计软件运行环境的WIN7专业版操作系统下载地址:

WIN7专业版激活程序

3.教育统计软件操作系统运行环境补丁包下载地址:

4、教育统计软件下载地址:

5、教育统计编码下载地址:

二、教育统计操软件操作简明流程

1、如您使用的是WIN XP系统,检查你的XP是否升级到XP SP3,如已升级直接安装教育统计软件运行环境操作系统补丁包;如没有升级到SP3,升级后安装教育统计软件运行环境操作系统补丁包。(注意盗版XP升级、GHOST版安装后无法使用)

2、如您使用的是WIN7 系统专业版或旗舰版(家庭版安装不上),直接安装教育统计软件运行环境操作系统补丁包。

3、教育统计软件运行环境操作系统补丁包安装成功后,安装2013教育统计系统安装包。如2012年安装过统计系统并能正常使用,则不用重复安装教育统计软件运行环境操作系统补丁,直接安装2013教育统计系统,安装过培训版本的用户也不用删除培训版直接安装2013教育统计系统。

4、教育统计软件安装成功后,导入编码,编码导入成功后进入系统界面进行工作。

三、教育统计软件使用计算机配置要求:

硬件最低配置: CPU 1GHz,内存1G,C盘空间2G,安装盘空间2G

宪法简明讲义 篇4

一、新中国宪法的历史沿革

新中国的立宪是在彻底斩断传统的基础上起步的,其主要宪法文件如下: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9月,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该会议于9月27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9月29日通过该共同纲领和《关于选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规定》。该共同纲领实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临时)。上述法律与共同纲领共同构成新中国立国的宪法基础。2、1954年宪法。新中国成立后,各地陆续召开人民代表会议,并制定有关组织法、选举法,最终于1954年9月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该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为新中国的第一部正式宪法。通称“五四宪法”。该宪法是一部较好的宪法,她吸收了苏联1936年宪法的精华,同时也汲取了中国立宪史上较好的东西,以及某些世界宪法惯例。例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独立原则,人民权利的规定也较全面。

但是这部宪法事实上几乎没有发挥作用。其时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和以后的合作化、人民公社化等一系列社会变革使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特别是财产权)虚设,1957年反右运动、1959年反右倾运动、1964年四清运动等政治运动又使特殊群体的权利特别是知识分子的权利受到粗暴侵犯,更不用说1966年开始的文革了。1957年反右中宪法原则被批为资产阶级口号,以后,这部宪法事实上失去“合法性”,逐渐被淡忘。3、1975年宪法。1966年爆发了践踏一切法律的文化大革命,到70年代,文革的灾难日重,社会上反文革的思潮日渐壮大。为使文革形成的状态固定化,1975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部宪法。这是一部无视宪法基本原则的宪法,是对54年宪法的反动。该宪法是阶级斗争为纲思维的产物,贯彻了权力至上、个人迷信、权力集中、颂扬暴力等封建主义精神与体制,人民权利受到漠视,几乎成了颂歌与语录的汇辑,篇幅也从54年宪法的106条降至30条。4、1978年宪法。1976年,文革终于在全国人民的诅咒声中结束,四人帮被囚禁。经过两年的“两个凡是”统治以后,1978年5月开始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人们普遍认识到法制建设的重要以及75年宪法的荒唐,于是当年匆忙通过了第三部宪法,目的在于宣示文革结束。1978年宪法较它的前身虽有进步,但是步伐不大,它仍然保留了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等制度,阶级斗争为纲的精神仍然贯彻其中。因此,这部宪法一出台便与改革开放的时代不合拍,随即对它作了两次修改。(1)1979年7月1日宪法修正案。该修正案共8条,除对个别文字作出修改以迎合时代要求以外,实质性内容有四项:取消革命委员会,恢复政府;取消地方政权的议行合一制度,设立地方人大常委会;实行县以下人民代表大会直选制;扩大人大权力,主要是赋予人大质询权和罢免权。(2)1980年宪法修正案,共1条,内容是去掉78年宪法第45条关于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即所谓“四大自由”的规定。5、1982年宪法。随着改革开放与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人们日益感到对78年宪法小修小补不解决问题,时代需要一部体现改革开放精神,为改革开路的新宪法,于是便有1982年宪法——现行宪法的诞生。现行宪法是四部宪法中较好的一部宪法,主要内容是对54年宪法的回归,它的最大问题是对经济体制的规定过于僵硬。于是便有三次对它的修改。(1)1988年4月12日7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该宪法修正案共2条。第一条为宪法第11条增加一款:“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进行引导、监督和管理”。这条修正案是反恐私症迈出的第一步,但是姓公、姓私的意识形态障碍仍未突破。第二条是关于土地使用权依照法律规定可以转让的规定。(2)1993年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本次修正案共9条,与1988年修正案连排(3—11条),内容比较零散,可分为政治与经济两个方面。主要内容为:政治上,加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去掉人民公社内容,关于人民政协制度的宣示;县级人大任期改为5年。经济上主要是“国营经济”改为“国有经济”,计划经济改为市场经济以及企业自主权的扩大。(3)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该修正案共6条(12—17条)计326字。除了个别文字的修改以外,内容可分为政治、法律、经济三方面。在政治方面主要是增加了邓小平理论和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容(12条)。在法律方面增加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容(13条);将反革命罪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罪(17条)。有关经济的内容有三条(第14条、15条、16条),内容为:关于所有制与分配制度方面强调各种经济共同发展、多种分配方式共存;农村经济制度由联产承包制走向家庭承包经济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宣示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结论:20世纪下半叶,我国共通过宪法5部(含作为临时宪法的共同纲领),正式的宪法修正案5个,共有10次立宪、修宪行为,平均每5年一次。如果去掉文革之前至54年宪法之后宪法被抛弃的20多年,修宪频率更高。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中,共制定宪法2部,通过修宪案5个,平均每3年一次立宪修宪行为。这在一个统一、稳定的大国中是罕见的。新中国宪法变迁是从斗争型宪法到建设型宪法的转变过程。1954年宪法到1978年宪法的改变是宪法向斗争工具蜕变的典型表现。从78年宪法开始,宪法逐渐由斗争型向建设型转变。对78年宪法的两次修改是关于政治民主制度建设的,82年宪法则朝这方面又迈进了一大步。对1982宪法的三次修改,主要内容都与经济体制改革有关,特别是1993年修正案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9年修正案确立了法治国家方向。这些都将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二、从宪法角度看公民意识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加强公民意识教育,首先需要科学理解公民意识的内涵。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根据宪法的这一规定,公民意识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公民意识是一种归属意识。国家是公民身份产生的社会基础,没有国家就无所谓公民。一般来说,公民身份隶属于特定国家。因此,公民首先应当对赋予自己公民身份的国家有归属意识。作为中国公民,首先应当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强烈的认同感,包括认同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主流价值观念等,以作为中国公民为荣,对国家忠诚。当然,强调公民对国家的归属意识,并不意味着否定公民的主体地位。现代国家治理模式内在地要求公民认识到自己是国家治理的主体,自觉地通过法定途径参与国家治理,并对国家治理的过程予以监督。

公民意识是一种法治意识。宪法是公民身份产生的法律基础。在现代国家中,宪法对公民身份和权利义务作了明确规定。因此,公民应基于宪法规定而确立对法治的信仰和忠诚。对法治的信仰,就是要树立法律至上的信念。尤其是对于行使国家公权力的公民来说,信仰法治还意味着正确处理法律与权力的关系,认识到法律对权力的限制。对法治的忠诚,则要求公民具有守法精神,通过对法律的遵守与服从来实现法律的目的和价值。对于行使国家公权力的公民来说,对法治的忠诚主要意味着公权力的行使应当严格限定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框架内,真正做到依法办事。

公民意识是一种平等意识。与传统社会以等级差别作为国家治理的基本规则不同,现代社会中公民的法律地位都是平等的。平等意识意味着对公民法律地位平等性的认知。具体而言,首先要求公民认识到公民人格的独立性,拥有独立进行判断和决策的权利。同时,平等意识还要求公民认识到国家公权力对每个公民的法定权利都给予平等的保护,不因种族、身份、性别、地域、年龄等个体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公民意识是一种权利意识。现代社会,国家必须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因此,对公民权利的规定构成现代国家宪法规范的重要内容。权利意识就是要求每个公民对宪法和法律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有充分的认知,既认识到国家通过立法赋予公民各种权利,并切实保障这些权利的实现;又认识到公民权利的行使,不能侵害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以及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此外,权利意识还要求公民自觉地主张权利,在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能够积极地通过司法途径寻求救济。

公民意识是一种义务意识。现代国家的宪法中一般都规定,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定的义务。义务意识是公民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对自己所应履行的法定义务的认知、判断及价值取向,是公民基于法律规范而对自身权利行使可能产生的预期利益的自律。义务意识要求公民对自己的法定义务有正确的认知,认识到履行法定义务对自身及他人权利的实现、公共利益的维护、社会秩序的和谐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并基于上述认知而产生积极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倾向。

三、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

1.人民主权原则

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无一例外地承认国家的权利属于人民.并以此作为重要的宪法原则,我国宪法也同样接受人民主权的思想,并且体现在制度和组织上.但是这个原则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与西方有所不同.社会主义的宪法理论通常不承认“社会契约”,不认为主权是全民的“公共意志”的体现,其权力与西方所认为的全体国民公意的“超阶级”的观点有所区别。

2.基本人权原则

我国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专章规定和列举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体现了对公民的宪法保护。2004年,我国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它为我国宪法观念从工具主义向宪政主义转变提供了契机。

3.权力的制约原则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之间实行民主集中制。”对上述原则有一定的体现。4.法治原则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通过的新《党章》再次重申了法治原则这一重要原则。十五大的政治报告提出了: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特别强调”依法治国是当领导人民智力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修改宪法,在《宪法》第5条中增加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在宪法上正式确立了法治原则。

四、现行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义务

宪法在第二章“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中,对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作了详尽的规定:

1、关于政治权利和自由。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除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以外,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等。

2、关于人身权利和自由。宪法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3、关于宗教信仰自由。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4、关于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残疾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宪法在规定公民各项基本权利的同时,也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公民在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训诂学简明讲稿 篇5

第一节训诂的定义与功用

一、训诂、训诂学的定义

“训诂”这个说法很早就出现了。最初单称“诂”或“训”。“诂”亦作“故”。《汉志》著录齐、鲁、韩三家诗说,有《鲁故》二十五卷,《齐后氏故》二十卷,《齐孙氏故》二十七卷,《韩故》三十六卷。汉代以来,“训诂”合称,又作“故训”,有《毛诗故训传》,又称《毛诗诂训传》。

《说文解字》分别对“训诂”做了解释。如“训”解释为“训,说教也。从言,川声。”段玉裁注说:“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诂”字:“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段玉裁注说:“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诂。”段玉裁将“训故”合释为“顺释其故言也。”唐代孔颍达也有解释:“训诂者,通古今之异词,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可见,训诂就是解释疏通古代的语言。

训诂学就是研究词义,讲明句义以至篇章,总结前人注疏经验,阐明前人训诂体例、方法、方式、原则及其运用以及辨正音读,解释名物、典制等等。

二、训诂的任务

(一)传统训诂学的任务 有三项:

第一是“释古今之异言。”(晋郭璞《尔雅·释诂·注》)就是用当代的话去解释古代词语。

第二,“通方俗之殊语。”(同上)用通语释方言。

第三,“道物之貌以告人也。”(《毛诗诂训传》孔颍达疏)

这三项任务表明训诂学是沟通古今语义的桥梁。实际上,训诂学的内容更丰富复杂得多。

(二)训诂的内容 应包括以下内容:

1.解释字词——训诂的核心

对于字词,不仅要重视它在字书、词书里的贮存状态的概括意义,而且更要重视它在语言环境中的使用状态的具体意义。如“兵”字,《左传·成公二年》“擐(huàn穿)甲执兵”指武器,《战国策·赵策四》“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指军队,《左传·隐公四年》“夫兵,犹火也”指战争。2.解释文句

解释文句包括分析句读、疏通句意、阐明语法这些内容。(1)分析句读:

我们训释古书,应防止把没有凝聚力的成分硬加凑合,或者把原来不宜拆开的组合体硬加分割。

如《淮南子》:“孔墨之弟子皆以仁义之术教导于世,然而不免于儡,身犹不能行也,又况能教乎?”高诱以“儡身”二字连读,说:“儡身,身不见用,儡儡然也”;王念孙却说:“‘儡’字上属为句,‘不免于儡’,谓躬行仁义而不免于疲。”杨树达《古书句读释例》(第四)说:“王说是也。”

《礼记·曾子问》:“昔者,史佚有子而死,下殇也。墓远。召公谓之曰:‘何以不棺敛于宫中?’史佚曰:‘吾敢乎哉!’召宫言于周公。周公曰:‘岂不可’。史佚行之。”郑玄注:“言是‘岂,于礼不可!’不许也。”当时周公回答召公的话是“岂„„,不可„„”应两句读,“岂„„”就是“岂有此理”的略说,“不可”是不许之辞。召公听为“岂不可”一句,于是变成允许的意思。句读的重要性,还超出一般诠释文义范围之外。《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般读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是愚民政策的说法,老百姓可以使他们照着统治者所规定的路子去走,不可以使他们知道为什么。但有学者读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梁启超在清末借《论语》以宣传变法维新,就强调最后一种读法(见氏著《孔子讼冤》),从中演绎出一条推行君主立宪的办法:人民有条件,就立即实行;人民无条件,就开发民智,创造条件。

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有人改动句读,标为小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另纪昀给乾隆帝抄诗于纸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脱“间”字,纪昀灵机一动,重作句读:“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2)疏通句意

在古代经传诸子的注疏中,除了解释字词意义以外,还有大部分不属于解释字词意义的范围,而是串通含意的。如《毛诗诂训传》“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

经·周南·关雎》)句,《毛传》说:“窈窕,幽闲也。淑,善;逑,匹也。(解释词义)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闲贞专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疏通大意)” 《孟子·离娄下》“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约也”句,赵岐注:“博,广。详,悉也。广学悉其微言而说之者,将以约说其要。意不尽知,则不能要言之也。”(3)阐明语法

古籍注疏中,在串讲句意时,还把词与词,或句与句的关系确定下来,这就是语法结构。如《诗经·小雅·棠棣》“原(高的地方叫原)隰(低的地方叫“隰”)裒矣,兄弟求矣。”《毛传》说:“求矣,言求兄弟也”,便阐明了语法关系(表明“兄弟”是“求”的宾语)。3.分析篇章

训诂学既要研究怎样解释词义、阐述内容,也要在解释篇题、点明章旨、串讲大意的同时,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历代训诂家一向注意篇章结构的分析。如王逸的《楚辞章句》以及朱熹《四书集注》等书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看来不相关的话联成一章,似嫌费解。但据《史记·孔子世家》:“定公五年,„„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可看出,《论语》这一章是孔子自述定公五年整理诗、书和制定礼、乐,教育学生的心情。“学而时习之”,是指“修订诗、书、礼、乐”,“有朋自远方来”,是指“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人不知而不愠”,是指“不仕”来说的。4.分析表达方式

说明文章的修辞方式,也是训诂学的内容之一。古代训诂家对文章的特殊表达方式、倒文、省文、复文、变文、足句之类的说明,也是训释古书的重要内容。如《诗经·小雅·苕之华》有“牂羊坟首,三星在罶。”《毛传》解释说:“牂羊坟首,言无是道也。三星在罶,言不可久也。”这两句诗在修辞上属于两种不同的比喻手法。前一句是属于“隐语廋辞”(歇后语),“牂羊”是母羊,“坟首”是大脑袋,事实上只有公羊才会长大脑袋,“母羊长出了大脑袋”是“不可能的事”。后一句是用借喻的表达方式。“三星”是星宿,即参宿、心宿,在冬天天快亮时出现,太阳一出,就会消失。“罶”是一种捕鱼器,夜晚放在水里,天亮时取走。“三星在罶”指离人们取罶的时间很近了,表明时间短暂。《苕之华》的作者从当时政治、经济上分析周室必亡的趋势而发出的感慨。5.分析时空关系

文章中涉及的时间和地点,是训释古书必须十分重视的。比如上古,按今天的历史分期是指夏商周秦汉时期,而《韩非子》所说的“上古”是指有巢氏、燧人氏 3

时期。“月照东墙”,初上的月亮照东墙的外侧,偏西的月亮照东墙的内侧。这些都是要分析文章的时间和立足点去妥善解释。

第二节训诂方法与方式

一、训诂的方法

1.以形索义(形训)——外在形式的利用

通过字形的分析去了解字索记录的词的本义,这就是“依形求义”的训释方法。如《左传》里有“梦黄能”,杜甫诗中有“鸣弓射兽能”,《说文解字》卷10“能,熊属。”徐铉说“能”是象形字。《毛公鼎》有一象形字很象熊的样子。在甲金文中无“熊”,可见“能”是“熊”的古体字。

作为以形索义的形训,分析字的形体结构,必须以推求字的本义为目的。推求字的本义,不仅对理解古籍作品的内容有很大帮助,还有助于辨析形似字,指导语言实践。如“盲”是眼睛失去视觉功能之意,“肓”是身体的一部位(古人把心脏与隔膜之间称肓)。了解它们的本义,辨析其字形,使用时便不至错误。在此基础上引申用法也不难掌握。又如“奕”中之“大”是人正面站立之像,表示“大”;“弈”的“”为“手”形,两字各有本义和引申义。可见通过形训,推求字的本义,寻求字的引申义,则字义词义的系统就易于掌握了。

如“武”字甲骨文作,钟鼎文(金文)作,均是上像戈,下像脚掌,是荷戈出征之义。《说文》肯定“止戈为武”的旧说是错误的。“止戈为武”是源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庄王之言。楚子的话是借字形来阐明“武”的七德: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这仅是军事哲学观点,与造字“武”的本义无关。

在使用形训时要注意“望文生训”: 第一,因不明古义而望文生训

今人主诚能去骄傲之心,怀可报之意,披心腹,见情素,堕肝胆,施德厚,终与之穷达。(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有人误注“堕肝胆,就是肝胆涂地的意思”,其实“堕”古有“输”义,“堕肝胆”即“输肝胆”,即“把心交出来”。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 第二,因不明通假而望文生训

如《史记·项羽本纪》:“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lu)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有人误注“微闻,略略听到,暗暗听到”。其实“微”应为“覹”的通假。《说文》:“覹,司也”,注“司者,今之伺字。”“微闻”就是窃听,暗中偷偷地探听(与窃言照应)。

二、因声求义(声训)——内在形式的利用 1.因声求义的特性

内在形式的利用,便是取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字义。因为义和声分别是语言的内容和形式,而字形仅仅是记录这个音义结合的符号,对语言来说,它是外在的东西。从语言学来考察,音义关系具有以下六性: 第一,偶然性。某一语义用什么语音形式来负载,具有偶然性。

第二,约定性。但一经约定俗成,音义关系的偶然性联系便得到社会承认,具有了某种规定性,音义便互相制约又相互依存。音义关系的偶然性与约定性,《荀子·正名篇》“名无因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者谓之不宜。”嵇康也说:“夫言非自然一定之物,五方殊俗,同事异号,举一名以为标识耳。”均有深刻的认识。

第三,回授性。由于社会的“约定”,本无联系的音义关系便对自身所处的语言系统产生反作用,即早起的音义系统对后起的音义系统产生“回授”作用,也就是对它派生发展的而来的新词具有意义和语音上的相承,“俗成”之后音义往往相联系。这对同源词音义关系关联上可以找到许多明证。

第四,延展性。同一事物的名称,甲乙两地说法不同,这往往是由地域方言即语言的地方变体所致。同一事物名称的不同地方变体,在音义结合关系上常有明显的脉络可寻。《尔雅·释诂》:“契,绝也。”郭注:“今江东呼刻断物为契断。”“刻”“契”古代为双声字,均为“溪”母字。可见,音义系统的延展性,反映于音义系统的对应性。

第五,类聚性。我们以从“攸”声的字多含有共同的义素“长”或与“长”多少类似的意思:

悠——忧之长,引申为意之长,再引申为时之长 修——毛之长,引申为一般的长 筱——竹之长 修——脯之长

认识倒类聚性,有利于语源的探索。

第六,多元性。

音义关系的多元性是指某一音素或音位所允许联系的意思不是单一的,而某一意思单位也允许由不同的语音形式负载。因为音素有限而义位无限,只好“兼职”,使一个语音单位所对应的意义单位不可能是唯一的了。认识音义关系的多元性,再处理语言材料时就可以条分缕析,不为所蔽。如《尔雅·释诂》中“大也”一条中,“弘、宏、洪”三字双声,“廊、介、嘏、京、景、简”六字双声,“溥(pu)、庞、坟、丕、甫、废”六字双声,“奕、宇、淫”三字双声。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利用循声索义,求同探异。2.因声求义的轨道(1)通假借

钱玄同先生在《汉字革命》中说:“周秦诸子、《史记》、《汉书》、汉碑等等,触目都是假借字。”通假借对训释古书是很重要的。通假借就是排除假借造成形、义分离现象,弥补形、义联系被掩盖而以形索义原则无法贯彻的不足。它旨在解决同音替代的问题。

如《诗经·周南·葛覃》:“害浣害否,归宁(问候、问安)父母。”“害”字《说文》“伤也”,而用“害”字的“损害、杀害、祸害、忌妒”的义项均不能释,只有“通假借”轨道解决之,以“害“借用作“何”便可通解:哪件要洗哪件不洗,回家问父母。(2)明方言

明方言旨在解决方言词声音变化的轨迹。今广州话与客家话里,“渠”作“其”。在古籍中已有表现。如《三国志·吴书·赵达传》:“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广韵》“渠,强鱼切”,“其,渠之切”,同属“群”纽。可见,“渠”是从“其”字变来。另如《诗经·邶风·匏有苦叶》“人涉昂否。”《毛诗诂训传》:“昂,我也。”郑玄笺:“人皆从而渡,我独否。”“昂”实为“”(āng)的假借,《说文》:“,妇人自称。”北方方言妇女自称“俺”即是“昂”字(男子为“我(è)”)。由于“昂”“”声近而通用,所以成为“我”的通称。(3)寻语源

寻语源旨在解释某些字词诠释命名的由来。就是从声音线索来推求语源的方法。古人把音同义近、音义相近的字词放在一起考察,从而发现这些字词有同一来源,是由同一字词孳乳分化而来。这样的词通称为同源词。如《说文》草部:“莍,茮(jiāo)榝(xuē)实。里如求(裘)也。”“茮”即“椒”,“茮榝”即花椒树,“莍”即花椒子。《尔雅·释木》:“椒榝丑莍”,郭璞注:“莍萸子聚生成房貌,今江东亦呼莍榝。”《说文》卷8上:“裘,皮衣也。古文作求。”治求(裘)揉毛如小丸,而与椒实相似,可见“求(裘)”即“莍”的语源。

章炳麟的《文始》是运用因声求义的方法来探寻,说明语言发展变化的专著。他用《说文》中“初文”(纯象形或指事的字形)、“半文”(章先生称为“准初文”,包括“合体象形或指事”、“省变”、“兼声”和“重复”的字形),集为510字,其中取437个字形为语根,使同一语根的派生词收集在一个语根之下,以声音为纲领,按“比其声韵,讨其物类”的原则,来寻语源。黄侃论《文始》时说:“若其书中要例,惟变易(异体字)、孳乳二条。变易者,形异而声义俱通;孳乳者,声通而形、义小变。”这是对声训法基本条例的概括说明。3.据文证义——语言环境的利用

上述用“同音”、“音近”的方法来解决通假问题和推求词义来源,是不能离开当时的语言实际环境的。同样,多义词的训释也须重视据文重义。要具体了解语境与词义的关系,其原则是“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既要紧扣本句,又要结合邻文,还要联系成片语言。

词按照语言规则组织成句,词在句子中都有特定的意义,解释词义要紧扣本句。如:

(1)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可爱

(2)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值得怜悯(3)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书江西造口壁》)可惜

(4)“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

其中“折枝”,赵岐注为“解罢枝”,而朱熹却作“折断树枝”。“枝(支)”是四肢的“肢”,清代桂馥《札朴》“枝、支皆借字,当作肢”,“罢”跟“疲劳”的“疲”同,“解罢枝”就是松动疲劳肢体之意,“为长者折枝”就是为长者作按摩敲背等。“折枝”是古语,在汉代还可能活着,到宋代已不用,朱熹不了解这一情况,单纯从字面理解,强作解人,故成误读。4.析词审义

析词审义就是分析词的结构关系以审其意义。(1)分清词与词组

两个音节的语言单位是双音词,还是一个词组,必须分清。如:

(1)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叛)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汉书·苏武传》)

其中“臣子”是“臣”和“子”两个词,属并列词组,与后面的“主”、“亲”照应。

(2)夫传言不可以不察,故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jué,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与狗则远矣。此愚者所以大过也。(《吕氏春秋·察传》)两个“母猴”不是“母”的“猴”,不是词组,而是一种猴的名称。章炳麟《新方言》说:“沐猴、母猴、猕猴,今人谓之马猴,皆一音之转。”姚维锐《古书疑义举例增补·十五》也说:“母猴,一曰沐猴。„„一曰猕猴。”可见“母猴”不是偏正词组,而是单纯词。(2)分清单纯词与合成词

古代汉语中大量单纯词多为连绵词(联绵词)。联绵词在古代汉语中又称“连语”。王念孙认为“凡连语之字皆上下同义,不可分训”(《读书杂志·汉书》),上下同义未必,但“不可分训”是正确的。但古代一些注释家往往把连绵词拆开来作为合成词来解释。如:

“计犹豫未有所决。”(《汉书·高后纪》)颜师古注:“犹,兽名也。„„此兽性多疑虑,常居山中,忽闻有声,即恐有人来且害之,每豫(预先)上树,久而无人,然后敢下,须臾又上,如此非一,故不决者称犹豫焉。”其实“犹豫”是连绵词,又写作“犹与”,是“迟疑不决”的意思。

另《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宋朝以前“洋”没有海洋之意,望洋又写作“盳洋”、“望羊”、“望阳”之类,是属于连绵词,表示“仰视”的意思。

另如《诗经·豳风·七月》:“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有人注释说:“肃霜,即下霜”,“涤场,把场园打扫干净。”其训释依据是《毛传》:“肃,缩也。霜降而收万物也。”“涤,扫也。场工毕入也。”《毛传》把连绵词拆开解释,王国维《观堂集林·肃霜涤场说》指出:“‘肃霜’、‘涤场’皆互为双声,乃古之连绵字,不宜分别释之。‘肃霜’犹言‘肃爽’,‘涤场’犹言‘涤荡’也。”

(3)分清合成词的合义与偏义

合义的合成词,两个词素意义相辅相成,如“宾客”、“欣喜”、“弘大”之类;偏义的合成词,两个词素意义相反或相对,而偏用其中一个词素意义,另一个词素意义只作陪衬。(求得陈述上的映衬效果,或求得偶数音节的均称效果)如: “无羽毛以御寒暑。”(《列子·杨朱》)

“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后汉书·何进传》)“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军。”(《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据杨树达先生在《汉语文学修辞学》中说:“此种对待之辞,一正一负,连类用时,往往意在负而连及其正。”

除此之外,在有些文献中有“连类而及”或“连文”,表现形式一般是两个词连在一起出现在文句中而只表达其中一个词的意思。如“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诗经·豳风·七月》)“润之以风雨。”(《易·系辞》)“故盛其车服,疾驱于通道大都。”(《诗经·齐风·载驱》)孔颖达疏:“经有车马之饰而已,无盛服之事,既美其车,明亦美其服,故协句言之。” 5.辨体明义

在古代作品中,我们必须结合文体风格来理解词语的意思。比如“美人”这个词,在古代韵文中只是指心所怀慕的对象,没有性别上的差异。《诗经·邶风》“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和《离骚》“恐美人之迟暮”中的“美人”都是心所怀慕的人而不带性别上的涵义。可是在散文中“美人”指美女。如《韩非子·六微》:“魏王遗荆王美人”,《史记·秦始皇本纪》“所收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均是指美女。

(二)训诂的方式

训诂的方式归纳起来有三种: 1.互训

互训就是指意义和用法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相互解释。互训的根据是以古书中训释词和被训释词在词义上的基本共同点为依据的。如《尔雅·释诂》:“疑,戾也。”这一训释是根据《诗经·小雅·雨无正》“靡所止戾”和《诗经·大雅·桑柔》:“靡所止疑”两句诗而来。《尔雅》认为两个词在同一语言环境中有相同的,可用为互训。又如《尔雅·释诂》:“询、度、咨、诹,谋也。”这是因为《诗经·小雅·皇皇者华》二至五章的末句分别为“周爰咨诹”、“周爰咨谋”、“周爰咨度”、“周爰咨询”等均作“访问”义,引避免行文重复而形式略异,《尔雅》以之互训。从互训的类型来说,有如下几种:

(1)从时代着眼,有同时互训,也有异时互训。如《说文·舟部》:“舟,船也。”段玉裁注:“古人言舟,汉人言船。”这时异时互训,反映出古今用词及词义的发展变化。

(2)从地域着眼,互训有以通言释方言。如《方言一》:“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

(3)从体例上说,互训是甲乙两词互相直接训释,又称直训或单训。还有甲乙两词用其他词训释称“同训”,如《尔雅·释诂》:“命、令”同训“告也”。还有乙训甲,丙训乙,甲乙丙三词递相为训,称递训或转训。如《尔雅·释言》:“煽,炽chi也”,“炽,盛也。”

(4)从类属上说,以共名释别名。如《说文·木部》:“李,果也”,“橙,橘属”。这又称类训。类训与一般互训不同,主要在不能反复为训,即倒训。(5)从使用频率上,以常用词释非常用词。如《广雅·释言》:“韪wěi,是也。” 2.义界

黄侃先生说“凡以一句解一字之义者,即谓之义界。”(《训诂述略》,见《制言》第7期)陆仲达先生《训诂简论》对黄侃之说加以发挥:“用一句或几句话来阐明词义的界限,对词所表示的概念的内涵作出阐述或定义,这种方法叫做义界。”义界也是义训的一种。设义界是为弥补互训之不足,使词义明确化,表达词的概括意义。如:

《尔雅·释亲》:“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男子谓女子先生为姊,后生为妹;父之姊妹为姑。”

《尔雅·释宫》:“宫中之门谓之闱,其小者谓之闺,小闺谓之阁,巷门谓之闳。” 义界不仅能阐明本义,而且能辨析意义相近的同义词。段玉裁以义界方式对需要辨析的同义词加以申说,补许慎《说文》互训的不足。如“国”下注说:“按邦国互训,浑言之也。《周礼》注曰:‘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析言之也。”《说文·衣部》:“衣,依也。上曰衣,下曰常(注:常,下帬qún(裙的古字)也。” 3.推因(原)

黄侃先生说:“凡字不但求其义训,且推求其字义得声之由来,谓之推因。”(《制言》第7期)又称推原。推因的原则便是根据词的声音线索探求词义的由来。如《周礼·地官·序官》注云:“种谷曰稼,如嫁女以有所生”。又如“离娄”一词,为“古之善视者”,从声音上探求,“娄”声之字多有“空”意,而“空”意与“明”意相通。《说文·女部》:“娄。空也”,俞樾说:“凡物之空者无不明,故以人言则曰离娄,以屋言则为‘丽廔’,‘丽’与‘离’,皆‘娄’字之双声也。《论语·先进》:‘回也其庶乎,娄空。’此言颜子之心,通达无滞,若窗牖之丽廔闿明也。”(《古书疑义举例》卷7《不达古语而误解例》)

 训诂的术语

(一)释义的术语 1.曰、为、谓之

这几个词不仅用来释义,而且用以区分同义词或近义词间的细微差别,使用这几个术语时,被释的词总是放在后面。如:

《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郑玄注:“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论语·先进》:“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朱熹注:“谷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

《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王逸注:“草曰零,木曰落。” 以上为“曰”字之例。

《尔雅·释天》:“谷不熟为饥,蔬不蔬为馑。”

《离骚》:“各兴心而嫉妒。”王逸注:“害贤为嫉,害色为妒。”

《楚辞·九章·怀沙》:“非俊疑杰兮。”王逸注:“千人才为俊,一国高为杰也。”

以上是“为”字之例。

《诗经·邶风·谷风》:“习习谷风。”朱熹注:“东风谓之谷风。” 《诗经·鲁颂·駉》:“在坰之野。”朱熹注:“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坰。”

《尔雅·释器》:“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 以上是“谓之”之例。2.谓

格式是“甲谓乙也”。使用“谓”时,被释的词放在“谓”的前面。“谓”一般用在以具体解释抽象或以一般解释特殊的情况。

《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美人谓怀王也。”

《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王逸注:“后,君也。谓禹、汤、文王也。”

以上是以具体解释抽象。

《论语·子罕》:“后生可畏。”何晏注:“后生谓少年。”

《楚辞·九章·橘颂》:“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王逸注:“南国,谓江南也。” 以上是以一般解释特殊。3.貌

一般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使用“貌”字时,被解释的词往往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的形容词。

《诗经·召南·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朱熹注:“沃若,润泽貌。” 《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王逸注:“纷,盛貌。”

《文选》卷16司马长卿《长门赋》:“望中庭之蔼蔼兮。”李善注:“蔼蔼,月光微暗貌。”

以上“貌”字均用在形容词后。

《诗经·邶风·柏舟》:“泛彼柏舟。”朱熹注:“泛,流貌。” 《论语·阳货》:“夫子莞尔而笑。”何晏注:“莞尔,小笑貌。” 以上“貌”用在动词之后。4.犹

格式是“甲犹乙也”。使用时,解释者与被解释者是同义词或近义词的关系。《说文》:“雠,犹也。”段注:“凡汉人作注云‘犹’者,皆义隔而通之。” 《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侧兮。”《毛传》:“侧犹厓也。”

《诗经·邶风·式微》:“式微式微。”朱熹注:“微,犹衰也。” 5.之言、之为言

格式为“甲之言乙也”、“甲之为言乙也”。这两个词为声训,除释义外,解释者与被解释者之间有时是同音,有时是双声或叠韵的关系。《说文》:“裸,灌祭也。”段注:“„„凡云‘之言’者,皆通其音义以为诂训,非如‘读为’之易其字,‘读如’之定其音。”段玉裁还在《周礼汉读考》中又说:“凡云‘之言’者,皆就其双声叠韵以得其转注假借之用。”

《尔雅·释训》:“鬼之言归也。” 《毛诗》郑笺:“挚之言至也。” 《仪礼》郑注:“裨之为言埤也。” 《仪礼》郑笺:“桑之为言丧也。”

《论语·为政》朱注:“政之为言正也,德之为言得也。”

(二)拟音的术语:读如、读若

这两个术语是用来注音的。《说文》“读”篆下段氏注云:“拟其音曰读,凡言读如、读若皆是也。”段氏曰:“案注经之例,凡言读如者拟其音,凡言读为者易其字。”

《周礼》郑注:“读如”。《毛诗》郑笺:“邪读如徐”。

(三)改字的术语:读为、读曰

这两个术语,是用本字本义来说明假借字,又称为“破读”。《说文》“读”篆字下段注云:“易其字以释其义曰读,凡言读为、读曰、当为皆是也。”如: 《诗经·卫风·氓》郑笺:“泮读为畔”。《仪礼·大射仪》郑注:“献读为沙”。《尚书·尧典》郑注:“时读曰莳”。《礼记·曲礼》郑注:“绥读曰妥”。

“读为”、“读曰”与“读如”、“读若”的区别在于:前者必然用本字破假借字,后者不一定,可以用本字破假借字,也可以用假借字来解释本字。

(四)正误的术语:当作、当为

这两个术语是用来表示声误和字误的。段玉裁《周礼汉读考》说:“凡易字之例,于其音之同部或相近而易之曰‘读为’,其音无关涉而改易字之误则曰‘当为’,或音可相关义绝无关者,定为声之误,则亦曰‘当为’。” 《周礼·天官·内饔》郑注:“腥当为星,声之误也。” 《周礼·典妇》郑注:“授当为受,声之误也。”

《礼记·杂记》郑注:“绥当为緌,读如蕤宾之蕤,字之误也。” 《礼记·丧大记》郑注:“胥当为祝,字之误也、”

(五)其他术语:互文见义、析言浑言、读破、反训、递训 1.互文见义

谓上下两句或同一句子的上下部分参互见义,互为补充。

如《离骚》:“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明汪瑗《楚辞集解》曰:“二句参错,互文见义。”意思是兰芷、荃蕙变化而为茅草,失去了芬芳。《诗经·大序》:“动天地,感鬼神。”《正义》云:“天地云动,鬼神云感,互言耳。”意即感到天地和鬼神。2.析言浑言

析言又称对文、对言,浑言又称通言、统言、散文、散言。训诂中用这两个术语来说明近义词的通别。所谓析言,是指近义词同中有异,而强调其异的一面;所谓浑言,是指着眼其共同性的一面,而不计较其中细微的差别。

如《说文》疒部:“病,疾加也。”“疾,病也。”段玉裁于疾篆下注云:“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欲求其异,疾、病二字之义略有不同,病比疾厉害(《论语》包咸注:“疾甚曰病。”)欲求其同,病也是疾,疾也可成为病。

析言又称对文或对言,浑言又称散文或散言。如《诗经·大序》:“省成文谓之音”,《正义》:“此言声成文谓之音,则声与音别„„对文则别,散则可以通。”《尔雅·释诂》:“禄,福也。”郝懿行《义疏》:“福禄二字,若散文则禄即是福„„若对文则福禄义别。”

浑言有时也称为统言或通言。如《说文》:“行,人之步趋也。”段注:“步,行也。趋,走也。二者一疾一徐,皆谓之行,通言之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卷20“出此三物”,《传》:“民不相信,则盟诅之。”马瑞辰按:“毛传通言盟诅者,盟与诅亦散言则通,对言则异。” 3.读破

读破又称破字或易字。这个术语包含两个意思:一是用本字来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王引之《经义述闻》引其父王念孙之说:“训诂之旨存乎声音,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本字,则涣然冰释;如其假借之字而强为之解,则诘为病矣。”其二是指改变一个字原来的读音以表示意义的转变。如“好”作美好讲,读上声(二声);作“喜爱”讲,读去声(三声)。

4.反训

用反义词来解释词义,称为反训。有的词在古代含有相反的两义,如乱有治理、混乱两义,后世只通行混乱一义。《尚书·皋陶谟》“乱而敬”,《史记·夏本纪》改作“治而敬”,以治训乱,是为反训。5.递训

直流电路分析简明教法探析 篇6

关键词:电路分析,教法探析,一例多法

直流电路分析能力, 是应用电子技术、机电工程及计算机技术等涉电专业学生必备的重要核心能力。对后续相关内容及课程的学习和职业岗位能力的影响重大。

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方案

1. 存在的问题。

直流电路分析, 教学内容涉及的电路图多、基本定理和分析方法多。一般教材编写, 将其分为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电路的分析方法两部分。一般教学方法是, 对于一个定理或分析方法, 先进行概念和原理的铺垫, 然后以几个电路为例分析教学, 之后学生练习。如此逐个进行完几个定理和分析方法的教学, 涉及多种电路图、定理及分析方法等, 感觉内容繁多、零乱而缺乏统一明晰的逻辑关系, 不容易做到清澈透明、全面掌握, 学生针对不同的电路图不知道选用何种方法合适。

这让我们考虑, 如何更简明地让学生在短时间内, 对各种分析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理解和掌握。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 我想出, 用一个简明的电路让学生学习运用各种分析方法的教学方案。

2. 解决方案。

把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电路的分析方法合并在一起, 用直流电路分析方法统一逻辑关系。先复习欧姆定律等一些基本知识 (视学生基础情况把握学习内容与程度) , 然后用同一个典型的基本电路教授各种分析方法, 使学生在短时间内, 全面了解和理解各种不同的分析方法, 之后, 对不同的电路进行练习和扩展, 指导学生针对不同电路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分析方法进行电路分析。

3. 典型电路的选择原则。

典型电路应具有简明性和代表性, 结构简单、计算方便、能兼用多种分析方法, 旨在让学生把更多精力重点放在分析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上。

二、一例多法的典型案例

电路如图1。已知:US1=9V, US2=3V, R1=R2=R3=4Ω, 求:电流I3。

方法一:应用叠加原理 (独立作用原理)

电源1单独作用时等效电路如图2。

电源2单独作用等效电路如图3。

用同样方法求得I3″=0.25A

利用叠加原理, I3=I3'+I3″=1A

方法二:电源等效变换与等效电源法

1. 电源等效变换法

即将恒压源和电阻的串联等效变换为恒流源和电阻的并联, 或反之。

图1的电路分析参考如图4和图5。

图5中虚线框里的电流源, 也可以等效变换成电压源 (图6) , US=ISRS, 内阻RS阻值不变, 并与理想电压源及R3串联构成回路, 则

2. 戴维南定理

把网络电路等效为二端电压源和负载, 如图6。

分析参考图见图8和图9。

3. 诺顿定理

把网络电路等效为二端电流源和负载, 如图7。

分析参考电路如图8和图9。其中将图8中A、B短路, R2中电流方向向上。

方法三:基尔霍夫定律及其相关方法

1.基尔霍夫定律

参照电路如图1。

将已知数据代入 (2) (3) 得:

由 (1) (4) (5) 解得:

2.与基尔霍夫定律相关的方法

(1) 支路电流法

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建立与未知量数目相等的独立方程, 求解各支路电流的方法。电路如图1。

对节点A:I1+I2+I3=0

对左网孔:R1I1+R3I3-US1=0

对右网孔:R2I2+R3I3-US2=0

(2) 节点电压 (位) 法

选择一个节点为参考点, 其他节点的电压为未知量,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列方程求解的方法。如图1电路。选节点B为参考点 (设其电位为零) , A点电压为未知量。则

节点电压 (位) 法可分为两种类型, 只有两个节点和有多个节点。只有两个节点的电路可用弥尔曼定理解决 (节点电压为各支路电流源代数和除以电阻倒数和) , 如本例。对于多节点情况, 属于本例之外, 需另行讲述 (可列与节点未知电压数目对应的n-1个独立方程) 。

(3) 网孔电流法

以假想的网孔电流为未知量, 应用KVL列出网孔电流方程, 从而求解其他未知电流和电压的方法。参考分析电路如图10。

对网孔a:R11Ia+R12Ib=US11

对网孔b:R21Ia+R22Ib=US22

三、教法解析

将诸多的电路分析方法归结为三类, 使逻辑关系更加清晰, 使用一个简明的典型电路, 降低了分析难度和等效电路的数量, 用简单的数值减少了计算难度和工作量。电路分析, 基本上是以欧姆定律为基础, 借助等效电路图进行分析。运用叠加原理, 学生容易理解, 电源等效变换和等效电源的方法难度不大, 再以基尔霍夫定律为基础进行扩展, 这样的顺序安排由浅及深, 难度跨度不大, 易于接受理解。一些概念, 如节点、网孔、支路、回路以及等效电源等, 可以在分析过程中自然引出, 具有潜移默化特点, 易于准确理解和把握, 并达到了做学一体, 避免了枯燥的理论陈述。同步练习, 可以应用本例变化数值和所求。方法的适用条件, 可将分析方法的选择作为一个单项, 在对不同电路的分析练习中加以了解和明确。

四、结束语

本文给出了一种简明教学方法的案例, 然而教无定法, 具体运用, 还需教师根据学生层次 (本科、高职) 、知识基础与理解能力、以及人才培养目标, 做适当的选择与设计。

参考文献

[1]张天波, 张耀华.电工基础[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12:1-59.

[2]李凤莲, 张雪英, 史健芳.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9, (S1) .

[3]赵阿可, 刘世江.《电路分析基础》课堂教学方法体会[DB/OL].http://wenku.baidu.com/view/4dce4ba5f524ccbff12184dc.html.2011-08-24/.

上一篇:京华烟云下一篇:中外合资股权转让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