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体会和壮大村集体经济方案(共9篇)
----云雾镇营上村党支部书记
罗登文
自从第九届村两委上任以来,紧紧围绕上级领导的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的干事创业精神,说了就算定了就干的一股劲,先将年久失修的问题广场彻底重新硬化,安装了球板、乒乓球,上级补助一万元,自己筹资1.6万元,新修垃圾池2个,落实垃圾定时转运,路灯、自来水理顺正规,选有群众代表长期监督,聚焦了干部的零距离。
一、乡村打造,难点入手,甲子屯纯属苗族自然寨辖几个平方公里,33户,109人,耕地面积300多亩,是并村前的一类贫困村寨,90%以上的低保户,居住条件极差,街道凹凸不平,牛屎马粪成堆,四面倒水的茅屋就有好几户,当入户了解时,居然有不能转播看电视的景象,生活上大多都是民政救济,现在是危改项目解决了住房,新的移民点解决了3分户,能搬得出去的农户解决了没有地方建房的难题,民宗局、扶贫局、县茶办等上级部门的捆绑资金,解决了街道硬化,民居包装、文体广场、民族石 子,文化墙,观光亭的打造,使得现代的甲子屯比以前焕然一新。
黔台观光茶园的建设投入,解决了本村的就业问题,因地制宜,在广种薄收的土地上探索出水台---海花草种植,为今年秋季推进水台规模种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已有村民风趣的说:“党的政策真好,幸福日子全靠他,天天都有好日子,种了茶叶又种花。
二、产业方面
近年来的茶产业从三千多亩发展到了五千多亩,深入学习党的群众路线监狱实践活动,基层 得到了净化,同时吸纳了一名积极分子为预备党员,提升了本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堡垒作用,先后产生了蔬菜合作社,种养殖合作社,现有11家合作社,都是党员致富能人领办的,逐步形成了“支部+产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茶产业集种、产、加工、销售方面有一定的抗市场风险能力,以解决新增就业方面问题,能留得住外出劳动力,村民年纯收入近万元。
三、外出学习取经,加强自身实力。
通过此次参观,感触很深,2015年6月9日至10日荣幸参加了县委、县政府、县委党校组织前往参观地,有三穗县长吉村、古烈镇颇侗村、施秉县云台山景区、农家乐、望城村等,不只是基层组织建设陈地、猕猴桃基地、蔬菜产业、观光农业、农家乐、特别是望城村的基地建设等,都有各自的特点,亮点和新的创意,让人有一种流连忘返的感觉,如果除了引介人介绍后能与当地农民作一些交流发言沟通,那真实性就不言而喻了。但其间的一绝也能让我悟出一个道理,为官一任要清廉,为人之事要诚实,服务人民要守信,为民办事要踏实。既应验了总书记的“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真理。机会和发展只有谋事在先的人才能抓得住,这是基本的百姓领略的,望城基地就是鲜明的例子,这就是改革的红利,让我们看到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只有我们的农村、农民的真正的富裕,才会达到小康,实现中国梦。
2015年6月15日
基层组织要巩固,集体经济要脱贫---营上村
我们基层第一线,既有繁琐的工作,中心职责,又有主要任务,县委莫书记已给我们下了定论,当好管家婆,促进好和谐,引领好发展,展示好作为。
——新城街道孙庄村
【村情概要】
新城街道孙庄村位于肥城市城区北部,辖区土地面积2400,耕地面积660亩,共有580户,1930人,村“两委”干部7人,其中党委成员7人,村委会成员7人,交叉任职7人,党员130名。近年来,该村充分发挥地处城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兴办工业企业,现有集体企业8家、工业园区3处、落户园区的企业30家,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的飞速发展。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57亿元,村集体收入1240.7万元,其中集体经营性收入1157.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1710元,公共积累7722万元。2010年该村党委被评为“桃乡先锋”党组织。
【发展历程】
超前意识,保住村集体企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还要依靠农村广大群众,依靠最基层的党组织,最重要的就是村里要有稳定、发展的经济实力。孙庄村这些年发展建设中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大力发展村集体企业。1992年后,企业纷纷改制村里的集体企业已初具规模。有人主张,也像很多地方的企业那样,把集体企业改掉卖掉,而且周边一些村就是这么干的。一时间,是分是统众说纷纭,思想十分混乱。面对这种状况,孙庄村前任班子多次组织召开党员和群众代表会议,分析利弊得失,逐渐统一了干部
群众的思想。企业改了卖了,集体没有钱,拿什么给老百姓办事儿?打井、通电、修路、办学和村里的各项公益事业都需要钱,集体没有实力,党组织就没了凝聚力和号召力,老百姓就要遭罪,今后就要过穷日子。思想统一了,发展方向就明确了,这些年来,孙庄村历任两委班子始终坚持“企业强村”的发展思路不动摇,坚定不移地抓好村集体企业发展,即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增加了群众收入,也保证了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挑战自我,增强发展内动力。
孙庄地处城区,驻村有山东阿斯德、山东明瑞、龙祥纺织、康王酒业等大中型企业,靠城临厂既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又有历任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如何实现好上加好、率先领先,始终是村“两委”班子压力最大、思考最多、耗费精力最大的问题。孙庄实现经济腾飞,必须做到解放思想不停步、科学发展迈大步。村党委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到江苏华西、烟台南山、北京韩村河等地考察学习,一路下来,大家普遍感到,和自己比,这些年孙庄村确实发展不慢;但是和人家比,无论是思路措施,还是规模实力,没有一丝一毫的优势!各地都在竞相发展,可以说前有尖兵,后有追兵,不进则退,发展慢了也是退!孙庄没有任何值得骄傲的资本!这些年,孙庄每年都组织“学先进”考察,每次都能带来思想触动和观念提升,每次都倍感压力、倍增动力,更加坚定了乘势快上的信心和决心。
经过努力,孙庄村集体企业从原来的以建筑业为主,到现在建筑、制造、食品、商贸“四业并举”,集体收入连续多年过千万,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强抓管理,筑牢增收根基。
孙庄村有8家集体企业,对这些企业,村里不断强化管理,实现了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一是规范制度。村集体企业在管理上实行集体发包经营的模式,由企业成员集体承包,实行干部化管理,企业资金由村统筹,承包成员到退职年龄后按照干部退职规定办理退职手续,与原企业没有任何利益关系,保证了集体企业的独立经营和集体权益不受损失。企业承包经营按照合同化管理的原则,签定三年为一个承包期的承包合同,企业按合同规定通过企业“内部银行”按月结算向集体交纳承包费,每年11月底前完成全年承包费上交任务,剩余利润的80%企业用于自身发展,20%由集体和企业按五五进行分成。这种利润分配方式既保证了村集体经济的逐年增长,也增强了集体企业发展后劲。二是紧紧围着市场转,加大企业投入,发展规模企业。在发展壮大村集体企业过程中,村两委紧紧围着市场转,发展规模企业,通利达钢结构公司已发展成为二级资质企业,成为远近知名企业,众鑫纺织纺织公司生产的喷胶棉、硬质棉,市场已扩展到全国各地。公司积极为驻村山东阿德公司、山东明瑞集团等企业搞好动销服务。三是严格考核。进一
步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对企业经理人严格考核,工作业绩与奖金相挂钩,不吃“大锅饭”,不搞“平均主义”,体现干多与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孬不一样,对完成任务好、贡献大的企业,给予大张旗鼓的表彰奖励;对审计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给予帮扶和整改。四是过程控制。对企业资产半年一次清点核查,经常召开会议,分析经营指标、观摩经营现场,促着企业转方式、调结构,增活力、快发展,老企业焕发了新活力。集体企业是孙庄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支撑,2011年集体企业为村集体收入贡献383万元,占村集体总收入的32%。五是民主管理。10 年来,村集体收入增长了4倍。摊子大了,家就难当。怎样干才能快发展、不出事?村里的经验是实行民主,省心又省力。村里在制度管人、民主定事、科学管钱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制度规范。针对村民比较敏感的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制定了民主理财、预决算、开支审批、现金管理等制度。设立企业“内部银行”,实行资金统一管理、统一报账、统一银行账户、统一结算,从源头上堵塞漏洞。对工作计划、财务预决算和政务公开等事务,采取提出议案、集体研究提出建议、征求意见、讨论决定、公布结果“五步决策法”,把决策权真正交给群众,由结果公开变为全程公开,让居民全程参与监督。对集体资产购置处置,申请、审批、招标、监控、入档等关键环节,层层严格把关,件件公开透明,一目了然。
【实例点评】
工作问题研究
当前,农村工作点多面广,任务十分艰巨,各项工作的落实和推进,都需要经济做基础,而村集体经济发展又适应不了农村实际工作的经济需求,两者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根据上级的要求,带着这些问题,就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进行调研,希望从中发现一些有益的办法和有效措施。
一、我乡村级集体经济现状
我乡是经济欠发达的农业乡。由于受地域条件、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影响,村级集体经济相当薄弱。据2000年底对全乡109个行政村统计,村级集体经济资产总量达7561万元,其中流动资产4441.2万元,固定资产3119.8万元,在建的各项工程涉及资金573.9万元,平均每个村拥有资产69.4万元。到2010年底全乡村集体经济资产总量为6826万元,对比2000年经济总量减少735万元,下降幅度9.72%。经统计,2010我乡各村纯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有5个,占总数的4.6%,5-20万元的村有17个,占总数的15.6%,0-5万元的村有59个,占总数的54.1%,无收入至负收入的村有28个,占总数的25.7%。大部分村的集体经济依然非常薄弱,其经济增长的潜力不足。而且各村之间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十分严重。好的村,集体资产逾百万,村集体经济年收入数十万。经济薄弱村无资产、净负债,村里没钱办事,人心涣散,干群紧张。
二、当前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问题
当前,大部分村集体经济特别是像我乡这样欠发达地区村集体经济薄弱且日渐式微的现状毋庸讳言。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积淀的原因,也有现实因素的影响,但从深层次分析,则暴露了思想观念的滞后和机制体制的僵化。归纳起来,影响和制约村集-1-
体经济发展的因素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愿搞。“这一届干满,下一届还不知道能不能选上”的心理包袱在大多数村干部心中普遍存在,再加上当前大多数村集体经济困难,很多村干部存在畏难情绪,不愿放开手脚工作,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不高;二是无力搞。各村村干部平均职数为5-7名,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上级层层安排的事务性工作上,对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三是没法搞。部分村干部眼界不够开阔,“等、靠、要、熬”思想严重,没有真正立足本村实际从内部挖潜,带动群众闯市场的意识不强,对于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没有思路,没有点子,没有办法,不知何从入手。
(二)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窄。村里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大块:一是财政转移支付。以我乡富强乡为例,2010年全乡9个行政村财政转移支付资金41万元,去除村两委干部工资24万元,剩下的17万元无力支撑9个行政村,14个自然屯修路、吃水、项目争取等公益事业的支出,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主要靠各级政府加大项目资金投入支撑。二是机动地。全乡半数以上行政村把集体土地全部分给了农民,只有极少数村留有部分机动土地,可以说离开了“土地”这个平台,各村不知道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缺乏增加集体收入渠道,自身“造血”功能差。
(四)村干部考评奖惩机制需要完善。在村干部的考评中,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还没有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给大部分村干部造成“发不发展集体经济都无所谓”、“集体经济发展的好不好与我没关系”的误导。此外,村干部生活待遇和政治待遇偏低,月工资普遍500-700元,大部分村干部的养老保险没有解决,仅在2010年有2名优秀村干部通过公开选拔考试进入乡镇公务员行列。这使得长期工作在农村一
线的村干部在生活上没盼头,政治上没奔头,造成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开拓创新的意识不强。
(五)村干部素质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思路不清,办法不多。对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理解的还不够透彻,对本村的优势把握的也不够全面,无法根据本村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发展集体经济对策;二是私心较重。少数村干部考虑自身利益的多,考虑集体利益的少,如在“双清”工作中,力度不够,怕因此得罪一些人,损害自身利益;三是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规划。个别村干部目光短浅,为了自身政绩,为了享一时之乐,将集体资产一包几年,形成了“前人花钱、后人还帐”的恶性循环;四是缺乏经营管理人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乡有些村兴办了集体企业,但由于缺乏人才,都先后被市场所淘汰。另外,有些村集体组织开发的效益农业项目也往往因经营管理不善,收不到很好的效果。
(六)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缺少政策引导和扶持。近年来,随着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基础设施、村屯环境得到了迅速提高和改善,农村产业化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就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问题,国家没有制定专门的政策法规,惠农资金也没有专门用于发展集体经济的,农村的产业增收强项没有一项是村集体的,缺乏政策引导和扶持,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很难得到改观。
三、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立足本地实际,积极与国家政策、市场需求、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政策扶持、逐步推进”的原则,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确保实现集体经济的合理、快速、高效发展。
(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一方面是由于我乡地处偏远、信息闭塞等原因造成的。另一方面,也和村干部思想解放程度不够、眼界不够宽阔、观念陈旧造成的。因此,要发展壮大
村集体经济,首先要解决村干部思想认识偏差的问题,要努力使村干部牢固树立四种思想观念:一是树立村富民富、村民共富的思想观念;二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思想观念;三是走出去、引进来的市场经济观念;四是集体主义观念。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会议、广播、电视等各种渠道,提高村干部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紧迫性、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加大乡村干部“走出去”的力度,通过到发达地区学习观摩,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选配致富能人。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如果村干部领导水平低下,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双带作用乏力,又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轻则浪费有限的村集体收入,重则使多年积累的村集体财产化为乌有,搞垮集体经济。集体经济发达的村,村干部的领导素质与经济管理能力都较强,都是“致富能人”。如我乡绥东镇振东村村两委着力增强凝聚力、战斗力,严格要求党员干部,工作公开透明。几年来,村集体从来未报销过一分钱的饭费和小车费,把省下的钱都用在了为百姓办实事上。先后为集体偿还债务70万元;投资100余万元加大对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使振东村由原来的贫困落后村,一跃而成为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新农村。振东村现有固定资产55万元,银行存款28万元。
(三)要进一步完善村干部考核奖惩激励机制。一是要建立发展乡村集体经济工作领导责任制,做到指标细化、量化、层层签定科学合理的工作目标责任书,工效挂钩,动态管理。对于村集体经济连续三年没有任何起色的,视情况对村干部甚至相关包村乡镇领导干部予以调整或免职。二是增加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并对村干部的工资进行改革,推行以基本工资、奖励工资为主的机构工资制。村干部的奖励工资按当年的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的比例提成,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加大提成比例,予以重奖。三是在乡乡财力许可的情况下,为在职村干部购买养老保险,对特别优秀的村干部,可以考虑进入乡镇领导班
子,解决好村干部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四)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一是抓好农业产业化建设。要结合实际,制定农业产业规划,调整生产结构,多村、多乡联合,逐步建立一批规模化的蔬菜、稻米、水产、畜牧等农业主导产业商品生产基地,形成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名牌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二是包装项目争取投入。研究国家惠农资金流向,策划包装利民工程项目,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侧重把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建在产业链上,以项目延伸产业链,以产业链壮大项目;立足本地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村级“造血型”增收项目;支持村级组织与规模企业、事业单位和民营大户携手共同发展。三是发展有偿服务。依托产业,走“支部+专业合作社”的路子,创办经营性服务实体。鼓励村级组织以土地、资金、资产等入股领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提供机械、仓储、运销、信息中介、物业、集散场地等有偿服务,实现经济增收。
(五)要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走管理增值的路子。一是制定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办法。在盘活现有资产的基础上,要切实管好、用好、发展好,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对集体原有的机动地、林地及乡村干部、村民多占地,能收、该收的地一定要收回,并通过采取承包、租赁、公开招标拍卖等形式发包给农民,以此盘活资产,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二是加强村级债权债务清理。针对乡、村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村级债权债务清欠办法,对村民长期欠村集体的债务,可以通过法律程序合法收回。在这当中,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防止干群关系紧张、矛盾激化。对收回的债务,在保证村级组织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及时偿还村集体欠村民的债务,增强广大群众对村级组织的信任度。三是进一步完善“村帐乡管”、村务公开制度。选优配强乡镇农经站工作人员,定期对村级财务进行审计。村级组织要严格规定村集体资金的使用方向和原则,发挥好村理财小组、监督小组的作用,对村级
——荆门市东宝区子陵铺镇新桥村委员会
新桥村位于荆门城区北郊,依城傍市,交通极为便利。现有村民971户,2950人,其中党员65名。近年来,我村党委深入分析自身优势,因地制宜,明确提出以“经济强村”为突破口,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实现富民强村,从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明和谐新村的全面建设。通过近年的实践,我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在去年实现了村级集体收入9800万元,人均纯收入5600元,创各项利税530多万元。
一、理清思路,夯实基础,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富民强村指明方向
思路决定出路。加快经济强村建设,增加群众收入,关键要从自身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发挥自身优势,把资源优势或区位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1、立足资源优势,实施规模经营。十几年前,我们村集体经济几乎为空白,全村群众靠着仅有的1530亩耕地这单一的生产模式生存,若在这条路上长久的走下去将会越走越窄。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我们清醒认识到要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跳出农门,开辟新的生存空间。我村地下蕴含着丰富的优质石膏资源,但是由于缺乏技术、资金、信息一直都未加以利用。在1992年伊始,我们出资十多万元请来鄂西地质大队的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到我村现场勘测,耗时数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不懈的努力下我们终于获得了一丝发展的契机。此时上百万的启动资金却毫无着落,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再难也要走下去。
我们经过研讨后决定自力更生,高息集资。在村民你一千,他八百,纷纷贴上自己家当的大义之下,我村第一家集体企业就此破土动工。历时半年,新桥石膏矿胜利出膏,当石膏在耀眼的阳光下堆垒成山时,石膏的销路却还是一片泥泞。在壮士此去,无功不返的信念支持下,几经周折,几经坎坷,路终于被我们走出来,赢得了自己的市场。在石膏矿稳步发展的基础上,我们乘势而上,先后逐步兴办了石膏制品厂、砖厂、钙粉厂、塑料包装厂、纸面石膏板厂等村办工业企业,组建了装卸公司、综合服务公司,村属企业固定产值近2000万元。基本上形成了一个以石膏资源为基础点的产业结构链。
2、立足区位优势,构筑发展平台。我村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良好的优势使得我村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在“优势在区位,重点在工业,难点在农业,出路在招商,关键在项目”的发展新思路指引下,利用资源,我们成功引进了祥和公司、磊鑫石膏制品有限公司等石膏深加工企业;利用项目,我们成功引进了山缘香菇、凯龙集团等以加工出口为主的公司;利用环境,我们使得众和工业园落户我村。现在我们通过联姻、联谊等措施先后引进企业11家,引资达到3.4亿。在这些招商企业的引领下不断解决了部分村民就业,还带活了周边的餐饮、商贸、房屋出租业的发展,壮大了我村经济总量。
二、加强管理,盘活资产,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更大效益
随着村级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农业主导的地位逐渐衰退,然而,无农不稳又决定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为更好做到聚财有术,理财有方,实现工农业互补互利。我们采取下列措施是村级集体经济发挥其最大效益。
1、市场化管理,多管齐下,提高经营效益
采取租赁经营方式。对于村集体闲置的办公楼、厂房、场地采取公开租赁、承包经营等多种方式进行盘活,建立资产有偿使用制度,使得村集体存量资产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增加村集体收入。
2、民主理财,村务公开,管好集体资产
我村严格实行财务管理制度,建立有健全的民主理财和财务开支审批制度。做到每季度财务公开一次,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成立有民主理财小组和财务监督小组,对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开支情况进行审核、监督,并将结果张榜公布,给群众一个明白。
3、有钱办事,取信于民,解决疑难杂症
(1)切实落实惠农政策。对于免征农业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蔬菜直补等惠农政策一方面大力宣扬,使群众看到农业的出路,提高积极性。另一方面切实依照标准,发放各类政策款,直接增加群众收入。我们从九十年代初就开始以工业反哺农业,减免了村民三提五统;二000年开始免除了牲畜防疫费、农田用水、抗旱用电用水费。近年来,我们又对种植达5亩以上、养殖达2000头以上给予现金500元/户扶植奖励,今年又出资4000余元为村民进行了水稻保险等等。
(2)调整结构增加收入。积极扶持村民发展种、养殖业,我们号召企业、农业支部联合实施以工补农,开挖精养鱼池300亩,建设蔬菜基地300亩承包到农户,目前,全村水养殖面积在10亩以上的有32户,养殖牲猪在100头以上的有25户,其中1000头以上的有3户,广大村民尝到了调整结构的甜头。
(3)配套基础设施。二00六年以来,我们先后投资500多万元修
通全村9条13公里近5万平方米的水泥路,维修U型灌溉渠3000米,拉通高店桥至安栈口的400mm主水管,安装400多户自来水,架设650户有线、无线数字电视。基本实现了全村组组通水泥路,点点通自来水,户户通数字电视。二00七年,我们整治改造了二个居民点的硬件设施,今年正在筹建一个200户的居民小区。
(4)完善保障机制。自2000年以来,我村老干部退休有退休金,老党员退休有退休补贴,老村民有生活补贴,老干部故亡有安葬费,老村民故亡凭据报销火化费,切实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投资100多万元修葺了村办小学,配齐了教育教学措施,免去了村民子女的学杂费、书本费,同时还主动为村民子女缴纳学平险。去年,我们拿出600余万元资金为200多名企业职工、500多名失地农民办理养老保险,现在我们正在朝着三年内让全村村民(35岁以上)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险的目标而进发。
发 言 材 料
中共中宁县委组织部
2015年10月
目 录
1、因地制宜 因势利导 着力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中共石空镇委员会(1)
2、创新经济发展模式 壮大集体经济势力
…………………………………中共鸣沙镇黄营村党支部
3、立足优势 多元联动 推动集体经济与农民增收协同发展 …………………………………中共余丁乡永兴村党支部委员会
4、完善政策措施 强化项目扶持 助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中共中宁县农牧局委员会
5、立足实际科学规划 狠抓落实谋求发展
………………………………… 中共大战场镇委员会
6、开拓创新 合力攻坚 集中精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 中共新堡镇刘营村党支部
全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 经济现场会发言材料之一
因地制宜
因势利导
着力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中共石空镇委员会
石空镇下辖15个行政村,一个社区,人口26687人,耕地面积4.5万亩。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各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立足各村资源和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拓展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有效增强了全镇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活力。2014年,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300万元左右。其中:村集体经济收入200万元以上的村1个、10万元以上的村2个、5万元以上的村4个。
一是借力集镇开发,走好“增收棋”。近年来,石空沿黄城市带特色小城镇建设快速推进,城镇面积由原不足4平方公里扩展到8平方公里,道路、通讯、水暖电等公共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为集镇范围内的太平、倪丁等村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以小城镇建设及重点项目征地拆迁为契机,指导各村整合村集体土地资源,利用农村集体沟、渠、路等公共用地或设施征占赔偿资金,进行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快速增加村集体经济积累。太平村筹资180万元,兴建了面积达900多平方米的大型冷库进行出租,年创收11万元,结合“塞上民居”示范点建设,筹集资金7000多万元建设了6栋商住楼、6间车库、12套商住营业房及占地72亩的小吃娱乐一条街,预计项目建成后可使太平村集体固定资产增加1800万元。倪丁村采取村集体、村民及项目建设单位合作开发的方式,筹资4800万元,开发建设石空商业步行一条街项目,建设4栋81套15300平方米商业用房,出租后村集体经济每年将增加收入20万元以上。通过鼓励支持集镇规划区内各村搞土地开发,既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了失地农民创业就业,又促进了石空特色小城镇建设。
二是依托区位优势,拓宽“增收道”。石空工业城建设项目占地1.69平方公里,配套建设商务酒店、商业水岸步行街、文化活动中心、保障性住房、水上活动中心、综合批发市场等项目,其中,公租房共建设110幢楼, 9300多套,为毗邻集镇的倪丁村发展商贸、餐饮、物业管理服务等创造了条件。镇党委、政府大胆实践,及时指导倪丁村成立物业管理公司,承担居民区物业管理服务工作,有效加强了辖区公用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社会治安及商户和居民的统一管理,同时解决了部分农户就业问题,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目前,倪丁村物业管理公司共有员工11名,服务社区群众600余户。2014年,村集体物业费收入2万元,预计公租房全部入住后,倪丁村集体每年仅此一项可实现25万元以上集体收入。
三是立足特色农业,种好“增收田”。镇党委、政府针对各村实际情况,积极主动采取多种形式,引导村级组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对有闲臵资产和林场、果园、土地等资源的村,鼓励采取统一经营、对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进行集中开发利用;对具备发展特色产业的村,大力支持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增加。白马湖村利用村集体土地,率先种植红枣330亩,并引进灵武长枣、河南灰枣、冬枣、梨枣等多个品种,对150余亩进行嫁接改良后对外承包,预计2015年村集体收入将达到15.5万元。食用菌种植是史营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但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不明显。镇党委、政府协助该村引进种植大户,成立中宁县瑶兴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并将原史营小学废弃校舍和厂房租赁给该公司进行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示范种植,提高了食用菌的食用价值和市场价值,有效带领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周围农户共同发家致富。
四是严格“三资”管理,守住“增收库”。积极推行“村账镇管”制度,严格资金审批和监管,截至2014年9月,全镇15个村的财务全部收归镇财经所统一管理。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财务收支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指派懂财务知识的乡镇干部指导各村规范财务运行,有效提高了村级财务管理水平。规范村级“三资”经营管理,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定期向群众公开集体经济收支和资产积累、处臵情况,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有效防止了集体资产流失和因村级账目不清引发的各类问题,真正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为各村充分利用集体资产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虽然我镇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有一些村集体经济收入偏低,部分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利用。今后工作中,我镇将按照今天会议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出实招,求实效,力争全镇村级集体经济再上新台阶。全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 经济现场会发言材料之二
创新经济发展模式
壮大集体经济势力
中共鸣沙镇黄营村党支部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近年来,黄营村党支部在鸣沙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立足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地域特色,不断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使村集体经济收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2014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1万元,名列鸣沙镇第二。今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达到18万元,同比增长63.7%。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有效破解集体经济增收难题 黄营村是一个纯农业村,共有耕地2580亩,经过多年的改造,大部分土地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完善,非常适合集中连片耕种,加之土地流转各项鼓励政策的出台,为黄营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土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2014年2月,村“两委”班子组织全体村民代表认真讨论后果断决策,成立了独立核算经营的中宁县佳诚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当年以每亩每年1000元的标准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1250亩,向农业银行申请贷款40余万元,购臵了一批大型农业生产机械,对所有土地进行了平整,同时积极联系天宁牧业公司,达成种植购销合作协议,在公司指导下,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在流转土地内全部种植了青储玉米。2014年,销售收入达到218万元,支付农户土地流转费用及相应生产投入后,合作社实现盈利3万元,预计今年可获得纯收入10万元以上。按照党支部与合作社的协议,银行贷款全部还清之后,合作社经营收入的30%作为村集体经济积累,70%用作生产再投入、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户的土地流转费用等,即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奠定了基础,又为合作社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引进企业出租土地,积极培育集体经济增收项目 2012年,县委、政府决定采用企业化运作方式对鸣沙镇小盐池区域进行开发,建设万亩生态枸杞基地。其中,涉及到黄营村8700亩山荒草原地。村党支部以此为契机,于2014年引进宁夏鑫阳农林科技有限公司、中宁县元亨殡葬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按照每亩每年3元、6元、9元、12元的价格,每10年提升一个档次,与企业签订了40年的草原流转协议。通过盘活村集体草原地,不仅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稳定增收,还为村集体合作社依托枸杞基地发展生产服务型创收项目搭建了平台。
三、大胆创新开发土地,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增收产业 黄营村新义滩河沟水域面积大,多年一直闲臵。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三委”班子通过走访群众、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等形式,积极寻找开发利用的途径和项目。经过近半个多月时间的考察、论证、比较,最终决定由村集体进行投资开发,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产业。今年,村上筹资3.5万元,引进江苏省宿迁市白头鹅和石头鹅2个品种鹅苗1500余只,并与生产厂家签订了包销协议,以每只140元的价格进行整体销售。目前,这些鹅苗生长状态良好,预计销售后可获得纯收入6万元。待养殖技术更加娴熟、规模逐步扩大以后,我们计划引进技术,采取独资或引进企业合资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在黄营村建设鹅产品深加工企业,并利用农村电商平台,拓展鹅产品市场,力争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实现新的跨越发展。
总之,黄营村党支部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效解决了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难题,先后投入32万元,清挖渠道7620米,砌护险段渠道3处210米,维修水利配套 24处,硬化文化广场732.6平方米;投入140余万元,建设了面积达4268平方米的留守老人照料服务中心,解决了46名留守老人的日常生活问题。下一步,我们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以现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基础,继续大胆创新、大胆实践,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高标准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推动黄营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全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 经济现场会发言材料之三
立足优势
多元联动
推动集体经济与农民增收协同发展
中共余丁乡永兴村党支部委员会
余丁乡永兴村辖11个村民小组,共有844户2976人,耕地面积6360亩。村党支部有党员89名。近年来,村党支部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立足优势,坚持走养殖、种植、农产品加工和矿石开采、运输、加工等多元化联动发展的路子,推动了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4年,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11万元,集体资产积累达到234万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强化领导促增收,凝聚集体经济发展合力。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村工作中心任务来抓,每年召集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及村“三委”班子成员,集思广益,讨论商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计划,研究具体工作措施,保证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方向、有目标、有举措。建立发展村集体经济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实行书记主要抓、班子成员包干抓、各村民小组长协助抓的“三抓”工作法,采取“书记+村干部+村民小组长”的分组模式,由每个工作组盯抓一个发展项目,年初交任务,年底看成效,在全村形成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村级集体经济的良好格局。建立集体经济收入与村组干部绩效工资相挂钩的激励机制,每年从村集体经济收入中提取5%作为村组干部绩效工资,并根据承担的工作任务量进行分配,有效调动了村组干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规范管理村级集体经济的长效机制,始终坚持“五牙子章”民主理财审批制度,及时全面公开村级集体资产处臵和集体经济收支使用情况,自觉接受村监会和全体村民的监督,有效提高了集体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强化领导、强化措施、强化管理,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年年有收入、年年有发展。
二是扩大存量促增量,提升集体经济发展活力。立足村集体经济收入实际,充分利用集体空闲地、河滩地、山荒地等土地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种养业的有利条件,抢抓县委、政府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机遇,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和项目资金支持,采取由村集体统一建设、集中管理、农户租赁经营的方式,先后投资100万元,建成占地30亩的肉牛、奶牛养殖园区1个,占地25亩的肉羊养殖园区1个,建成饲料加工厂1座;抢抓北滨河大道建设机遇,在河滩低洼地开挖鱼塘275亩进行发包经营,既有力地促进了全村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又增加了集体收入,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适应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形势,引进中宁县金大地公司、华盛枸杞合作社,建立优质蔬菜、优质枸杞、优质水稻和高产玉米生产基地,发动本村能人,盘活本村精米加工厂闲臵资产,通过为基地做好协调服务工作、收取公用设施和场地租赁费等形式,进一步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和农业产业发展互促共赢、共同推进。
三是立足资源促增效,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实力。长期以来,开采、运输石灰石资源是我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来,村党支部适时转变发展思路,多方寻求发展出路,组织人员到山东等地考察后,联合本村能人,采取“个体经营、集体入股、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模式,筹资170余万元,购进破碎生产设备,引进生产技术,成立永兴村石料厂,生产用于制造商品混凝土的石料,使村集体经济每年稳定增收3.5万元。通过资源利用、兴办企业,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带动了本村从事运输业农户收入的增加,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支撑、有项目、有稳定来源。
总之,我们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解决了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在争取县、乡项目资金基础上,自筹资金100余万元,建设了张家湾电灌站和全村道路上下水等设施,建成520平方米的村级阵地综合服务中心和36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3个,沿201省道改造亮化墙体32户6400平方米,安装健身器材20套、垃圾箱25个,对永兴完小教室进行了装修,有效促进了“美丽农村”建设。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借鉴其他兄弟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继续发挥优势、深挖潜力,努力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与群众增收致富齐头并进,为建设和谐富裕新农村做出更大贡献。
全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 经济现场会发言材料之四
完善政策措施
强化项目扶持 助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中共中宁县农牧局委员会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当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提升村级组织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能力的现实需要。作为指导帮助乡(镇)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主要职能部门,我们将立足发展实际,认真履行职能职责,以全面摸清盘活村集体“三资”为突破,以健全完善政策措施为重点,以培育农业经营项目为抓手,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助推全县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主要采取以下五项措施:
一是健全农村“三资”台账。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近期,抽调专人组成农村“三资”清查小组,指导各乡(镇)对村集体“三资”实地进行全面清理,健全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等7个台账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资源等5个登记簿,全面摸清村集体所有可用于村集体经营增收的“三资”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效益等情况,帮助各乡(镇)、村摸清家底、挖掘优势、寻求出路。同时,指导各乡(镇)、村清理、核实、登记村集体资产资源的承包租赁协议合同,理清权属关系,为村集体充分利用“三资”发展集体经济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加强对各乡(镇)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的业务指导,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审批程序,全面落实“统一账户、统管票据、集中核算、民主理财、定期公开、上下监督”的运行机制,推动乡(镇)、村严格执行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收支管理制度、财务收支审核审批制度、资产清查制度等20项制度,力争实现村级财务收支重要环节、重点事项、敏感问题等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坚持定期对村级财务收支使用情况进行审核,特别是对村集体资产购臵处臵、重大投资项目实施、资产资源租赁入股及合同的签订等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三是盘活农村集体“三资”。根据“三资”登记台账,今年年底前指导各乡(镇)制定村集体“三资”优化利用方案。2016年年底前,研究制定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办法,出台盘活“三资”的鼓励政策,对盘活集体资产资源新增经营性纯收入的村集体予以奖补,引导村集体对闲臵或低效使用的房产、场地、设备、经果林等固定资产和闲散土地、集体机动地、预留地、鱼池、四荒地等,通过依法改造、发包租赁、入股联营等方式进行盘活利用,推动村集体经济组织总量增长、效益提高、实力增强。2017年底,力争30%的村集体固定资产通过出租、入股等多种形式得到盘活,60%的村集体资源经过合法程序进行承包经营。
四是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实施细则>的通知》精神,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对从事土地流转达到一定规模的每亩给予50元的补助,对规范发展合作社、土地流转银行的给予3-8万元的补助,对发展休闲农业的给予5-10万元的补助,同时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项目,每年培训协会、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管理人员200人,支持村级组织牵头成立各种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土地流转银行等,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协会)+农户”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应、订单配送、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生产经营中介服务,以有偿、微利的方式获得收入。到2016年上半年,力争20%以上的村每村成立1-2个中介服务机构或公司。抢抓自治区建设美丽乡村、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政策机遇,依托各乡镇、村农业产业特色和旅游资源优势,指导村集体采取多种形式兴办农家乐等农业经营主体,每年在条件成熟的村兴办3-4家农家乐,争取自治区项目扶持资金30万元予以扶持。
五是开展土地规模化流转。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引导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工作的指导意见》,大力支持引导村集体土地流转合作社、土地银行等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流转农户的土地,并采取租赁、入股等有效方式,集中将土地流转给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等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力争2015年底,通过村办土地流转服务合作社、土地银行流转土地面积达到6万亩,实现村集体经营收入60万元左右。全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 经济现场会发言材料之五
立足实际科学规划
狠抓落实谋求发展
中共大战场镇委员会
近年来,大战场镇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措施办法,通过积极申报实施项目、科学规划管理、合理利用村级互助资金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宁原、杞海2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分别达到5000元左右,但仍有11个村属于空壳村。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镇党委、政府将在今后工作中,紧密结合各村实际,按照因地制宜、重点突出、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着力推进各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争取2016年2个村集体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4个村达到5000元以上;2017年2个村集体收入达到20000元以上,4个村集体收入到达10000元以上,5个村集体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实现村村有收入的目标。
一是立足市场优势,提升管理水平,发展“资源效益型”集体经济。针对宁原和杞海两个移民村回族群众居住较为集中且善于经商的优势,争取自治区商务厅农村市场建设项目资金,建设农贸市场一处,交由宁原和杞海村级组织统一经营管理,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收取的管理、租赁费等,70%用于市场建设和管理费支出,30%作为村集体收入。根据兴业村临街的地理优势,充分利用村部空地,采取政府补一点、村集体筹一点、争取帮扶单位帮一点的办法,建设一栋二层商业楼房进行出租,为村集体创收创造条件。
二是组建合作社,提高组织程度,发展“服务创收型”集体经济。从林业、农牧等服务站所抽调技术干部,通过定点帮扶的办法,指导协助石喇叭村成立枸杞苹果种植销售专业合作社、东盛村成立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长山头村成立灰枣发展专业合作社、大战场村成立黄花菜营销专业合作社,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技术指导、信息发布、物流配送、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生产经营服务活动,以有偿、微利方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依托县电商培训平台,为每个村培训1-2名网店管理员,以村级组织开办特产网店,拓宽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指导杞海、宁原、唐圈、清河、马莲梁等村成立技术服务队,积极主动与企业合作,有组织开展订单培训,向企业输出技能工人,通过向劳务需求方收取技术服务费等方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三是盘活集体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发展“资产经营型”集体经济。积极组织各村做好集体“三资”清理和优化利用工作,充分利用镇、村闲臵办公用房、山林荒地等资源,通过招标出租、盘活存量等多种方式,提高“三资”利用效率。协助红宝村盘活闲臵的3处旧村部为村集体创收。协助花豹湾村、石喇叭村争取项目资金,利用集体闲臵土地建设枸杞烘干房,通过为群众提供枸杞烘干服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指导元丰、东盛、大战场、花豹湾、长山头等村成立土地流转合作社或土地银行,采取“转让、出租、入股”等方式,反租倒包村集体土地,通过向承包户或企业收取承包服务费等,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四是强化招商引资,狠抓项目落实,发展“项目带动型”集体经济。抢抓大战场镇小城镇建设的有利时机,支持临街的兴业、大战场、红宝、元丰村利用集体沟、渠、路和林带等公共用地或设施征用赔偿资金,进行门面房、商品房臵换或采取招商引资经营、村集体入股的方式,兴办农副产品仓储和加工企业,发展二、三产业,增加村级集体收入。
五是加强资金监管,提高资金效益,发展“资金扶持型”集体经济。积极争取政府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支持,在唐圈村新建饲料加工厂一处,通过向周边销售饲料增加村集体收入。镇农经站牵头,成立大战场镇村集体经济发展互助社,进一步加大村集体发展互助资金的监管力度,创新投资模式,确保集体资金保值增值;积极争取县扶贫办村级互助资金支持,确保全镇13个行政村实现全覆盖,促进各村集体收入逐步增加。
会后,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积极借鉴兄弟乡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经验和做法,尽快研究制定我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具体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全镇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新的突破,并稳定增加。
全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 经济现场会发言材料之六
开拓创新
合力攻坚 集中精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中共新堡镇刘营村党支部
刘营村现有村民小组15个,共计1006户3429人,耕地3060亩。近年来,村党支部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但成效不够明显,与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兄弟村的发展相比差距还很大。为此,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拓创新、合力攻坚,重点从以下几个反面集中精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一是完善责任体系,形成工作合力。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广泛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基础上,研究确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项目和具体措施等。严格落实村“三委”班子成员抓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职责,落实责任分工,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班子成员具体抓、直接管,确保形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强大合力。大力培养有经营头脑、有管理能力、有奉献精神的后备干部,适时充实到村级班子中来,不断增强村级领导班子抓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严格村级“三资”经营管理,提高村级资金的使用效益,定期向群众公开集体经济收支情况,努力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夯实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群众基础。
二是成立合作组织,创新发展方式。积极探索“支部+协会”的发展模式,与本村2个苹果协会和6个枸杞协会合作,成立专业合作社,将村集体所有的38亩土地转由合作社进行统一经营管理,并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大力支持合作社集中连片流转农户土地建设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同时为零散种植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有偿服务,发展管理服务创收型的集体经济,促进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依托紧靠物流园区的地域优势,采取适当方式与本村汽车运输协会及园区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承揽园区相关企业货物运输业务,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组织开展后勤保障服务等途径,拓宽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
三是联合能人创业,确保稳定增收。坚持“统筹规划、重点培植”的思路,积极争取镇党委、县直有关部门和帮扶单位政策、技术、资金、信息、人才支持,联合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技术技能型人才、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及部分农户等,由村委会牵头整合本村闲臵公用设施、集体闲臵土地、周边国有山荒地及部分农户闲臵宅基地等,采取以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在本村兴建潜力大、市场前景看好的种植、养殖基地,创办中小微企业,努力培植村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力争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四是把握发展机遇,实施综合开发。充分利用刘营村邻近县城,部分村庄纳入县城开发建设规划区这一有利条件,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沟通,引进企业进行综合开发,以城市开发项目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同时充分利用村集体沟、渠、路等公共用地或设施征占赔偿资金,采取入股分红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以房地产开发、商贸、仓储、物流等为主的实体经济,带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
荆州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局 叶华强 2010-10-27 【大 中 小】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健全和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一项十分急迫而艰巨的任务。根据荆州实际,要切实抓好四项工作:
1、去“瘤”。村集体债务重是影响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恶瘤。近些年,荆州市采取各种途径控制增加新债,努力化解旧债,遏制了债务增加的趋势。但到2009年底,债务总额仍高达20.96亿元,村平82.2万元。负债100万元以上的村685个,占总村数的26.9%。债务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原因是村集体超越自身经济实力进行公共基础设施、生产设施建设,盲目办企业,举债上缴税费。全市村集体债权总额17.89亿元,村平70.2万元,村平净负债12万元。债权中农户欠款13.42亿元,占75%。不化解村集体债务,就很难实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目标任务;化解村集体债务根本的途径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但在当前,清收村集体债权特别是农户欠款是可以探索的有效途径,这不仅仅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需要,也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农民应尽的义务不尽,又不采取政策教育引导,势必带来农民集体主义意识的淡漠。同时,近些年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大多数农户具备了偿还历欠的经济实力。
2、活“经”。创新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就是畅通集体经济这个躯体的“经络”。要认真总结过去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要大力发展农村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可以将资源、资产、资金股份化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村党组织、村委会不再直接从事经营活动,由合作社统一经营,村集体每年按股分红。要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农村农民服务是个潜在的巨大市场。日本、台湾等地的基层农协(农会)以服务农民为己任,既方便了农民,又增加了农协(农会)的收入。台湾基层农会每年从服务农民的经营活动中创收约200万元新台币,其做法值得学习借鉴。村集体要探索建立便民服务中介组织,组织农民成立服务合作社,拓展便民服务内容,为农民提供各种生产生活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要善于经营农村土地资源,土地是村集体最大、最好的资本。近些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腾出了大量土地资源,村集体不能沿袭过去的做法“一分了之”,可集中开发和统一经营。要顺应村民适度集中居住的大趋势,科学规划,统一建设,市场开发,农民认购。既节约农民宅基地,又增加集体经营性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壮“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必须有一个合法的市场经济组织,这个经济组织就是村集体的“骨”。村党组织、村委会都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法人,只是村集体的领导机构、村民自治组织和集体“三资”的拥有者。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首先要改变村企不分、村党组织经营集体资产的老办法,建立一个合法的、具有经济上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如洪湖市洪林村、荆州区拍马村都建有实业公司,独立经营集体资产。其次,要培养和造就一支懂管理、善经营、留得住的人才队伍,要注重在村党组织、村委会和农村优秀知识青年中培养选拔一批管理人才,也可借鉴沙市区立新乡荆江村的经验,从乡镇具有农村基层工作经验、有志致力促进农村发展、善抓企业管理的干部中选拔推荐人才,到村任职带领发展村集体经济。第三,要依托村党组织、村委会开展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的培训,国家可整合农村各类培
训资源和资金,由村党组织、村委会根据集体经济发展的需求,组织农民进行技能培训,造就大批集体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
为进一步抓好基层基础建设,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做好我 镇移民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调查工作。立足实际,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进一步推进村集经济发展。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梯门镇人口 32320人,耕地面积65168亩,辖区42村,是一个纯农业乡镇。其中:移民村就有 7个,占 19%。移民总数 159 人。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村干部政治素质不高、经济发展意识不强。有的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对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思路、措施,对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政策贯彻不到位,导致地理、资源和政策等优势不能充分发挥,阻碍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2、村集体经济增收收入渠道单一化。全镇7 个移民村,集体经济总体普遍偏弱,村级集体经济增长势头不强,目前,各村村级集体经济主要以发包土地、林地等租赁性收入和土地征用后的补偿性收入为主,导致村集体经济收入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
3、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由于各村地理、资源条件的差异,导致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差距加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严重。从各村集体经济现状来看,土地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有招商引资条件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较高,地理位置偏僻、资源匮乏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较低。
4、村集体资产管理不规范。由于村干部对村集体资产定位不清,民主意识不强,在处理集体资产时盲目,造成村集体资产流失,给村集体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
5、对上争取,政策扶持的力度不大。
三、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形成发展村集体经济共识,引入市场观念,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优化村级班子建设。目前,村级无钱表现较为突出,导致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为民服务工作、等方面困难重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的发展稳定。彻底解决不想发展、不敢发展、不会发展的问题。切实提高村干部抓经济促发展的热情,创新工作,找到发展集体经济的门路渠道,使村干部统一到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思想上来。
(二)因村制宜,分类实施,创新发展村集体经济新路子
1、依托资源优势,拓宽发展集体经济主渠道。依托资源优势,发展集体经济。苏庄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集体承包、租赁,发展集体经济。双塔村利用土地流转,集中土地、林地、荒地等资源进行有偿承包、租赁、入股等,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村级集体收入。
2、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发展集体经济新增长点。依托核桃产业种植,东瓦庄村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引导村级组织注资合作社,增加集体经济收入。陈楼村、陈王庄村、依托吉祥食品公司发展集中连片蔬菜种植。村集体成立科技服务队,提供技术、信息、销售等有偿服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三)强化制度管理,创新发展村集体经济型模式。积极优化保障机制,集聚各方力量,为发展集体经济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同时,加大日常管理力度,确保了村级集体收入合理有效使用。
1、积极优化保障机制,选优配强村干部,为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了人才保证。减少支数,先用经济能人进班子。
2、强化“第一书记”职责、发挥“第一书记”的潜能。帮助理清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思路,制定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帮助选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向和项目。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3、清底子、建台帐、管好用好集体收入。要求村级集体经济财务公开,实行收入公开、支出项目公开、结存余额公开,接受社会监
督,提高集体经济财务收支的透明度,依靠群众的力量,保证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4、加大移民扶持力度,用好相关政策,搞好对上争取。
四、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建议
1、科学制定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各村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因地制宜地制定集体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措施,选准选好发展路子。
2、扩宽村集体收入渠道。探索拓宽村集体经济收入的途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特色农业,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搞活农业经济;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整合四荒资源优势、招商引资、盘活闲散资产,兴办村企的经济发展格局,壮大村集体经济。
3、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依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积极探索企业+村+户联合发展模式,建立经济联合体,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4、加强村集体资产管理。一是全建立产权明晰的资产管理制度,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村级两委为民办事能力,根据县委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精乡党委研究特制定我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途径、新办法,因村制宜、发挥优势、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多措并举,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自身的“造血”功能和综合实力,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目标任务
根据各村级不同现实状况,探索发展村集体经济新的壮大形式,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稳定性可支配收入,不断满足农村基层建设、服务和管理的支出需要。
三、发展思路
各村要在认真学习、总结和借鉴近年来我乡及其他乡镇村队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采取资产经营、资源开发、产业互动、服务创收等多种形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一)加快土地有序流转,盘活村集体土地存量。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田,加快土地流转,合理开发集体土地资源,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引导各类组织和个人参与土地流转,促进流转主体多元化,使土地流转从以前单一的农户之间的流转向农业企
业、科技人员、专业大户、合作社等参与流转转变,切实提高土地流转实效。鼓励经营管理能手、种养大户进行规模经营,或采取反租承包、合股经营的形式进行开发,创办农业基地,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二)盘活村级闲置资产,激活村级集体经济活力。村级集体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定量的固定资产,盘活这些闲置资产,对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闲置的固定资产以公开招标形式实行买断、租赁经营,或以投资入股形式参与企业经营,提高闲置存量资产的利用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避免集体资产流失、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收入。
(三)利用资源优势,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按照“旅游兴乡”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各村实际,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建设优势旅游点,采取村级牵头发展恰西、塔里木、恰甫其海水库、吉尔格郎河谷等旅游服务项目,创新形式,开发特色旅游资源项目。
(四)依托各村优势,发展“一村一特”。依据各村现有优势,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力时机,大力发展“一村一特”项目。如:阔格尔森村、阔克加孜克村发展特色林果业种植,阿勒玛勒村、喀拉吐木苏克村发展中草药种植、奥夏干德村、沙尕村发展优质养殖项目,通过打造特色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四、方法步骤
(一)强化领导,提供组织保障(5月10日-6月10日)。成立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领导小组,加强领导,相互协作,强力推进新型农
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为副组长,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工作领导小组。各联系村领导和驻村干部对各村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加强领导,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规划壮大集体经济思路,做好指导工作和提供信息服务,加强对集体资金的监管,严格财经纪律,依章理事,实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规范、可持续的、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
(二)制定发展计划,打造“一村一特”(6月11日-12月30日)。要考虑村集体、全体村民、经营者等几方面的利益,既要做到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又要确保村集体资产的安全性。做到经济发展有项目,发展有规划,有预期目标,有完善制度,有具体措施,有考核奖惩方案。同时进行不定期督察,对发现的问题做到及时整改,对好的经验做法积极总结推广,建立切合发展实际的长效机制。
******党委
一、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于镇坪这样一个山区贫困县来说,发展是始终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最首要的任务,最重要的责任。镇坪县一方面是“药畜水矿”丰富的资源型经济县,另一方面又是“九山一田”自然条件极差的山区县。要破解因资源优势而“固步自封”,因自然条件差而“畏缩不前”的难题,必须按照市委全会的要求,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揽全局,以人为本,以富民强县为目标,以“一区两谷”为重点,采取先突破交通,创环境优势,载资源强势,厚积而博发的举措,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1、认真落实中央文件,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围绕农民增收这个重点,首先,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立足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才有积极性,农业才能发展,农村才能稳定。为此,要狠抓“123”工程,实现产业富民。即: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通过抓好良田、良种、良法三个环节,稳定农民人均千斤粮,按照企业GMp基地种植与农民传统种植相结合,耕地种植与林地种植相结合,草本药材与木本药材相结合的办法,引导农民种好适销对路的地道中药材,建设5万亩优质地道药材基地,巩固人均2亩药材;采取千家万户普遍养,能人大户重点养,专业厂家规模养的形式,通过抓好饲草种植,圈舍改造,仔猪繁育,科学养殖,疫病防治等五个环节,以提高生猪出栏率和商品率为重点,建设5万头绿色商品猪基地,实现人均3头;其次,以市场导向,政府服务,农民自主,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第三,全面搞好扶贫开发工作。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的最低收入。
2、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全委会明确指出:经济落后实质上是工业落后。实践反复证明一个结论: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主要是在工业上;县域经济能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在能不能尽快完成工业化过程;“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财政收入如何,取决于工业发展程度。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财政增收问题日益突出。工业化是提高财政收入的重要渠道,是加快城镇化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把工业发展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推动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的核心,才能抓二带一促三,推动三次产业之间发生根本性变化,实现财政的稳定增长。因此,只有牢固树立“工业强县”意识,强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加快工业化进程,提高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深化企业改革,发展优势工业企业。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要求,创新经营机制,优化产业产品结构,以深化企业改革为动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把腊肉厂和分割肉厂资产重组,办成真正的民营企业,以名牌特色腊肉和分割肉产品为核心,提高装备改造技术,做大做强畜牧产业“龙头”企业。通过县内外企业联合,采取资产重组、技术参股、股权转让、企业拍卖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引进新药品种,把制药厂培育成为中药产业“龙头”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加快水电开发,发展水电工业,带动电能高耗工业。加大安全技术改造,狠抓增产提效,发展煤炭工业。围绕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开拓销售市场,壮大建材工业。深化农科所改革,形成集科工贸一体的农业“龙头”企业,成为发展农业的粮种、仔猪、药种三大平台,为提高全县农业发展奠定基础。坚持干部打工,转变思想观念。工业落后实质是人的思想观念落后。发展工业离不开土地、资金、劳动力、企业家才能四大要素,其中有了资金这个要素,其他要素都可通过资金来解决;但在贫困地区恰恰缺的就是资金,这就迫使我们只能以稀缺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做文章,通过优势资源向外招商引资,获得资金和企业家才能,借助外力发展工业经济。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招商引资能否成功关键在环境。要把改善环境作为“生命线”来抓。首先要大力改善路、电、通讯和城镇建设等基础设施,为企业发展创造硬环境;积极营造亲商、稳商、富商的政策、法制、人文环境,吸引县内外社会资金落地生根、为企业发展创造软环境;成立重点工业企业协调领导小组,提供企业生产生活服务,为企业发展创造工作环境。发展民本经济,推进工业化进程。县域经济的最大特点是没有多少国有企业,其主体是民本经济,因此,发展民本经济是推进工业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精心包装项目,大力推介优势资源,拓宽投、融资渠道,放心、放手、放胆发展民本经济。
3、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建设。以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县城、集镇、新村城镇体系为目标,全面完成县城扩建十大工程任务,完成曾家、洪石、牛头店、白家四个集镇建设工程,完善上竹十里生态集镇建设,在兴产业,添特色上多做文章,抓好七个新村建设,加快城镇化建设。
4、举全县之力,打破交通“瓶颈”。全力以赴,集中力量,举全县之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当年建成平镇二级路,彻底突破交通“瓶颈”;完成大华路、曙双路油路工程,实现全县乡乡镇镇通油路。
5、实施招商引资和项目带动战略。以参加县外商贸洽谈活动,办好县内药文化节和腊肉节为平台,全力推介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吸引社会民间资金,招商引资,加快发展。抓住西部开发等政策机遇,争取和落实政策性项目资金。围绕好生态环境、输变线路升压、城乡电网改造、水利、能源、公路、特色产业、农村“六小”工程和社会事业等加大项目争取和实施力度。形成招商引资和项目带动两轮驱动发展。
6、积极创造条件,发展旅游业。坚持以公路畅通促旅游发展、以旅游发展促特色产品、开发以天然氧吧、山水风光、盛夏避暑为特色的旅游资源,利用西安—安康—镇坪—三峡旅游大通道的人流、物流,立足镇坪区位优势,发展特
色生态旅游。
二、以维护稳定为第一责任,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维护群众根本利益。要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力度,把财政投入、小额贷款、就业培训、税费减免的政策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民本经济在提供就业的作用,积极做好大专毕业生、复转军人、城镇新增待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做好“两个确保”、“两个保证”和城市低保工作,健全失业保障制度。切实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健全城乡困难群体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农村五保户生活保障制度,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基本生活、子女上学、看病就医等问题,做好农村受灾群众生产生活救济,搞好扶贫工作,巩固扶贫成果。搞好乡村通路、通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城乡并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全面推进科技进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对农村贫困学生实行全部义务教育。发展文化事业,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加快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和处理能力;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搞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广泛开展爱国卫生和全民健身活动。落实计划生育责任制,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持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创建“安全镇坪”,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认真落实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夯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健全社会治安综合体系,依法打击刑事犯罪,查处“QQQ”、“门徒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依法办事,切实加强信访工作,创建无信访村,越级上访乡镇活动。全面推行领导信访包案制度、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xx联席会议制度等信访制度,完善县、乡、村三级信访网络体系,努力将信访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常见活动。加强国防教育,开展“双拥”和共建活动。狠抓生产安全工作,杜绝重大事故发生。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加强工矿企业、客运车船、中小学校、营业场所、高危行业危险源的检查,对安全生产隐患进行整改,加强防洪、防火、防滑坡工作,预防重大事故发生。严格执法管理,把安全责任落到实处,建立政府监管、企业负责、工人参与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形成政府、企业、工人齐抓共管的局面。
三、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按照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乡镇工作的决定》,转变观念,改变方法,更换脑筋,发展一方经济;明确责任,严格管理,狠抓落实,稳定一方社会;转变职能,精简机构,强化基层,服务一方群众。理顺县乡机构,规范乡镇机构设立、撤并、上划行为,正确处理市场、政府、企业、社会的关系,改变政府包揽一切,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社不分的状况,从根本上解决乡镇机构超编,负债过多的顽症。提高执政能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社会进步,建好农村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和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的作用,维护企业(农户)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以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改进农村经济工作方式,通过采取抓点示范,以奖代补,党员带头,能人带动,公司加农户,支部加协会等方法,变行政命令为说服教育、变下达任务为示范引导,变直接管理为提供服务,变政府宏观决策为群众自觉行动,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学习心得体会和壮大村集体经济方案】推荐阅读:
集体学习心得体会06-27
幼儿园集体学习心得体会10-11
初中生学习心得和经验07-21
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学习心得11-20
党员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感想10-05
2022年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心得12-09
七五普法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10-09
学习领导讲话心得体会和工作措施06-03
学习党章关于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心得体会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