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信息化整合研究》课堂反思

2024-08-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信息化整合研究》课堂反思(精选8篇)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信息化整合研究》课堂反思 篇1

实施方案

【摘要】无论是从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学生的个人发展还是学校生存竞争的角度来看,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我们提出“‘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课题研究。

【关键词】生本教育核心理念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8-019-02

0

一、课改实验的提出

顺德一中作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教学质量非常高,在区域范围内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力和良好的社会声誉。但是,毋庸讳言,顺德一中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仍然存在许多与其办学历史、办学成绩和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潮流不相适应的现象。如基于传统和习惯,老师苦教、学生苦学的教学模式,“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背道而驰;对学生学习目标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不到位,例如在她101年的办学历程中没有培养出一个两院院士。此外,顺德一中还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外部竞争环境。没有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她的外部环境支持和生源素质都将发生重大变化,百年老校的优势将逐步丧失。

二、本课改实验的历史、现状和理论依据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历经12年研究,生本教育共同体蓬勃发展,由最初的15所实验学校发展到现在200多所,遍及广东、山东、湖北、贵州、辽宁、江苏、江西、新疆、内蒙、云南、安徽、香港、澳门等地,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许多薄弱学校因此改变面貌,成为社会认可的学校。但在普通高中,尤其是生源素质较好的示范性高中的实践还比较稀少。

本课改的主要理论依据:

“生本教育”理论:“生本教育”从传统教育的主要依靠教师教转为依靠学生自主学,从“师本”转为“生本”,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见解、张扬个性的空间,鼓励、支持、帮助和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探究、讨论、合作与交流,培养和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学生思维。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各种假设,而不是问题的唯一正确的答案。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是在理解基础上对这些假设作出自己的检验和调整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也是新旧知识经验相互作用的过程。在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中,现有知识经验和信念起重要的作用。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原则可以概括为:(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2)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作用;(3)强调“合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4)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6)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的构建(而非完成教学目标)。

“全人”教育思想:是20世纪70年代从北美兴起的一种以促进人的整体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思潮。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杜威的以探究为基础的认识论和“问题教学法”、“儿童中心论”、“教育即生长”论是生本教育的主要理论来源。

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ConeofLearning)理论:听讲、阅读、视听结合、示范这四种的学习方式两周后学习的内容保存率分别为5%、10%、20%、30%,而小组讨论、做中学、向他人教授即教别人这三种学习方式两周后学习的内容保存率分别为50%、75%和90%。

三、课改核心概念的界定

“生本教育”:“生本教育”的第一层意思是“以学生为本”,包括“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的教学伦理观和“全面依靠学生”的教学行为观。“生本教育”第二层含义是指激扬学生的生命本能,使学习成为学生内心的活动,促使学生健康、积极、快乐、高质、高效地学习。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指以课室为活动空间,以课时为时间,以课题为载体,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计划的学习活动的过程。

“课堂教学改革”: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对旧的课堂教学理念、教学行为进行更新和发展的过程。

四、课改的目标

1.研究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青年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规律,进一步总结出促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具有操作性、推广性的的培养模式。

2.通过课题研究,结合本校实际,使得本校的青年教师能快速成长、成才,实现群体化的发展,独当一面地承担重要的教育教学任务。

3.推广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供其他学校参考和借鉴。

五、课改的目标、内容、重点

目标:1.大多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显著改变,与新课程改革理念一致;

2.创建适合顺德一中学生和各学科特色的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

3.促进顺德一中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4.以教学促教育,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中培养学生的平等、自信、自觉、效率意识和合作精神。

内容:1.“生本教育”理论的研究;

2.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完善与发展;

3.各学科“生本”课堂模式的创建与实验;

4.教育与教学模式的相互配套、相互依存与相互促进。

重点:1.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创新;

2.“生本”课堂预学资源的开发与完善;

3.各学科课堂教学行为的研讨与诊断;

4.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如何与班级管理模式相互促进。

六、课改的基本思路设计

(一)学校统一组织与安排,逐步推进

1.成立课改领导小组,提出改革的基本设想和要求,规划改革的基本方案和行动计划。

2.选派各学科骨干教师与优秀班主任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在高二6个班、高一20个班全面推进课改工作。

3.通过专家讲座、自学、外出参观学习、论坛和沙龙交流等形式,深入理解和认识“生本教育”等与课程改革有关的教育理论,了解其内涵与实质,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奠定基础。

4.组织研修课、诊断课,举行专题研讨会,就改革中的成效与问题进行反思与总结。

5.聘请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中期会诊和指导。

6.写出有一定质量的课题研究总结。

(二)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组织学习郭思乐的《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荆志强的《做一个快乐的老师》;学习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我的教育信条》等课堂改革理念的理论专著,提高教师理论素质;研究与学生心理特征、学习水平相适应的各项教学改革活动的特点和操作规范;查阅有关课题的文献,以获取最详细全面的资料。

行动研究法:研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在教学改革活动过程中的种种行为及其与师生发展、沟通之间的关系。

调查分析法:分阶段调查学生对教学改革的适应情况,为课题提供事实材料和方案修正的依据,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以期最大程度地提高改革的效率。

实践活动法:每次活动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实效性、生动性、有系统性、渗透性原则。

个案研究法: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以确立教学改革的评价体系以及学生在教学改革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各项能力的具体变化。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创。

2.“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班级小组学习共同体的建设。

3.“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课改的形式与内容构建。

4.优异的教学成绩与课改实验报告。

八、课改的组织机构和核心人员

1.领导小组组长:刘伯权(全面调控)

2.核心成员:彭云松、罗日明、胡光富、唐杰、李长福、王瑶、鲁利、潘璇、黄光毅、申振等。

九、保障机制

参与课改研究的核心成员学历高,多毕业于名牌大学,有较强的专业功底。他们教学、教研经验丰富,多人是市、区级的教学骨干,在专业的教学杂志上发表教学论文多篇,研究能力强。他们研究热情高,钻研精神强。成员中有多人主持或参与过多个课题研究活动,具有一定的课题研究经验。

围绕本课改,学校从校领导到各科组长及参与教学改革的老师利用暑假分批到广州接受郭思乐教授的亲自培训,不定期举行教学改革读书沙龙交流心得,并到深圳华侨城中学进行调研工作等等。

学校历来重视校本教研,还是广东省中小校本教研先进学校和示范学校。也经常开展各级、各类课题研究,有课题研究的经验和常规做法。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信息化整合研究》课堂反思 篇2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 培养全新的创新人才、跨学科领域的人才。让美术课堂“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文化与生活、注重创新精神。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 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体验不同的媒材带给自己的不同感受, 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 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体现全面育人、以人为本的设计教学理念。

二、营造为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氛围

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为了体现课堂教学育人功能, 培养学生的兴趣、习惯、创新能力。在教与学的方法中联系实际, 讲究实效。结合本课内容, 主要指导学生采用了观察记忆法、互动评价法、自主与合作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 讨论交流来实现三维目标。

课堂教学方法以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主, 学会用各种材料、使用各种方法设计、制作一双有趣且有特色的鞋。采用直观教学法、创设情景法、讨论发现法。同时, 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种手段, 构建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我们也知道小学生富于想象, 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也具备了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基本能力。学生对美术工具和材料已有一定的掌握, 虽然爱表现, 但动手能力较差, 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表现自己的想法。只能通过合作学习、游戏活动等方式, 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学习方法, 为其营造一个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 让学生享受到美术的乐趣与成功。

三、设计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流程

下面笔者以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第九课《有趣的鞋》一课来谈一谈如何设计生本理念下的美术课堂教学。本课属于“设计·应用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它是一节集欣赏性、创造性、表现性、评述性等特点于一体的美术课。让学生了解设计与工艺的知识、意义与价值以及“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初步掌握美术欣赏与表现的本方法, 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表现美术。所以, 笔者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通过课前的准备活动及课堂情景突破重难点。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选用多种材料, 用画、撕、剪、粘的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与装饰, 使用多种方法创造性地设计一双有趣且有特色的鞋。

(2) 过程与方法:根据意图选择媒材, 体验不同材质带来的不同感受, 引发丰富的想象, 体验设计与制作的过程, 提高对美术的兴趣, 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鞋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实用性到美观性的转变。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传统文化。并能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 增强民族自豪感, 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采取多种方法创造性设计出款式新颖、造型各异、有趣的鞋。

根据意图选择媒材, 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 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 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

(二) 课前准备

1. 教学媒体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板。

2. 教师课前准备

(1) 了解有关鞋子的知识, 搜集鞋子图片、有趣鞋子的实物。

(2) Flash教学课件。

(3) 彩色卡纸、各色即时贴、蜡光纸、海绵纸等各种可用于制作鞋子的材料供学生选用。

3. 学生课前准备

(1) 在家长的协助下, 通过上网或查阅书籍了解有关鞋子的知识。

(2) 材料准备:课前收集一些广告纸、包装纸、彩色卡纸、厚卡纸、零碎的布、毛线、纽扣、小饰物等可用于制作或美化鞋子的材料。

(3) 工具准备:剪刀、胶水或双面胶、油画棒或水彩笔。

(三)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通过课件创设智慧闯关小游戏的场景, 组织学生“猜一猜”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观察与思考适时依次出示四张情景图片 (如图1) , 引导学生欣赏并说说画面中的形象感觉像什么?并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预设学生会猜到大树后是长颈鹿, 随机把图片展开, 结果却是一只高跟鞋 (如图2) 。

接着出示第二个场景, 并组织好学生的欣赏与讨论。出现近似“鞋”的形状的汽车形象。当学生对图片充满兴趣感到意想不到之时, 应切入主题引出课题:有趣的鞋。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 在教学一开始, 通过欣赏长颈鹿形象的皮鞋、鞋子形状的汽车两个场景的图片营造了“有趣的鞋”教学氛围。这样创设情景, 设置疑问, 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以便顺利进入下一步的教学。】

2. 自主探究发现———生成知识

(1) 寻找身边的鞋

学生自主活动:探究自己脚上的鞋由几部分构成。并汇报自己小组内的发现。课件展示:鞋的构成———鞋口、鞋帮、鞋面、鞋底、鞋跟。

教师可以适时小结:是的, 我们一年四季都离不开鞋子, 人的脚是大同小异的, 可保护和装饰脚的鞋却是千变万化的。今天, 老师带大家一起来体验中国的鞋文化。这样就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2) 鞋子漫步

依次展示原始裹脚皮、方头木屐、唐代高缦鞋、草鞋、绣花布鞋、藏靴、蒙古童靴、虎头鞋、绣花船形皮靴、清代女鞋、三寸金莲等图片。简要介绍以上鞋子的制作工艺、民族特色、造型特点等。

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谈感受、小组交流, 分享认知。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合理组织好学生的交流与汇报。

(3) 欣赏提高

学生结合自己课前收集的有关鞋的资料展开讨论。教师可以分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示, 学生探究活动、评述作品。

①从这些鞋上体会出历史的足迹、时代的步伐。②引导从款式、质地、功能等方面品味出不同民族的艺术特色。

【设计意图:通过语言表述,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以此调动学生勇于表现、释放个性的积极性, 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3. 欣赏评述———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探究有趣的鞋子, 并说说喜欢哪双有趣的鞋。它哪个地方最有特点!根据学生的认识与理解, 分别去点击图片中心, 此图片会满屏显示。此环节要充分留给学生欣赏与评述时间与机会, 组织学生探究讨论, 并交流认知 (如图3) 。

【设计意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特别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利用几分钟的时间, 通过寻找答案相互交流, 积极互动, 在交流、探究中说出喜欢的有趣的鞋的原因。发现了它们最有特点的地方!让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决, 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 创作体验———个性发展

“我是小小设计师”学习活动, 让学生小组内互相说说材料运用和制作鞋子的想法。组织小组讨论交流, 每小组请一位学生说说材料运用和制作鞋子的想法。

(1) 指导学生合理运用各种材料、运用各种方法精心装饰鞋子。

(2) 巡回指导, 在学生创作作品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适时引导学生相互讨论, 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3) 学生设计体验创作。在学生设计时, 屏幕中播放学生的作品欣赏、并利用音乐烘托氛围。

【设计意图:在学生创作时, 并播放轻音乐歌曲, 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 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5. 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1) “鞋子发布会”学习活动。让学生把制作好的鞋子放在展示台上, 绘画的作品可以贴在黑板上的展示区里。并为小组里或自己的作品起一个有创意的名字。

(2) 评价展示学习活动。

评价方法:造型是否有创意?装饰美不美?颜色是否合适, 等等。

预设学生:学生从鞋的样式、鞋的基本构成知识、鞋的创意材料、鞋的功能是否有创新、制作的目的性是否能体现等进行合理评价。

教师可以这样小结:“有趣的鞋”制作方法各种各样、材料也各种各样, 只要多动脑, 就会想出很多好方法。就会创造出各式各样有特色的鞋 (鼓励未完成鞋子制作的学生在课后继续制作完成) 。

【设计意图:在学习活动中问题由学生提, 方法由学生想, 思路由学生讲, 从而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并安排已经创作完成的各小组成员为小组里或自己的作品起一个有创意的名字, 这样设计就避免因各小组学生由于完成的进度不一样, 无法进行统一评价的弊端。】

(3) 走进生活去寻找“有趣的鞋”, 学生欣赏“鞋”的样式的生活用品 (如图4) 。

【设计意图:生活是艺术的源泉, 也是儿童进入美术学习的起点, 把生活中的事物引进课堂, 是新美术课程标准中加强学生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的要求。】

在课程即将结束时, 组织学生对收获与快乐的回顾, 把自己的创作感想和乐趣跟大家共同分享。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对收获与快乐的回顾, 既加深了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印象和体验, 同时, 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把自己的创作感想和乐趣跟大家共同分享。】

四、让教学反思为课堂教学凝聚能量

(一) 小处入手、大做文章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课堂教学改革, 就是“小立课程、大做文章”。本节课以“看”、“想”、“说”、“议”、“做”、“评”为教学主线, 通过大量直观的鞋子图片和作品实物, 引导学生了解鞋子的特点, 使学生感受到鞋子的造型美和装饰美, 从而把视觉经验转化为实践经验, 并通过动手“做”, 创造出了各式各样有趣的鞋, 通过“评”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 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美术作业的多元化、灵活性设计, 都能让学生体验成功, 使他们不再感到美术作业是枯燥无味的, 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同时, 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 提高每个学生的美术素养及综合能力, 为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奠定基础。

美术教学活动的实质是以探究为核心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在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时,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有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要看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引导他们懂得“值得做的事, 做得差一点也没关系”。课堂中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 不仅要看学生的学习结果, 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

(三) 探究学习、激发潜能

在本节课学习中, 学生用多种材料制作了立体的鞋子, 并进行了装饰。学生欣赏了具有特色的鞋子、奇异的鞋子, 这对学生是一种启发, 又增添学生的知识。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中表现积极主动, 能够大胆思考创新, 制作了具有自己个性和特色的鞋子。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学 篇3

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说道:教师的导,应当把精力放在设计“先做后学”“先会后学”的过程上,这是生本教育操作的重要环节。在信息技术课中如何实现这一步?

1 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由我国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创立的,从李老师的实践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法给目前的素质教育提供了一条实践道路。情境教学法主要是某种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的心理氛围,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情境教学也正符合了新课程的要求,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和进行自主探究,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创设愉快学习情境,巧妙设疑,鼓励质疑,诱发思维,质疑问难,本身就蕴含着思维的火花,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古人语:“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尤其是鼓励学生不盲从,不唯书,不唯师,大胆提出问题,善于质疑,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教师设置的问题必须新颖有趣,有适当的难度,并富有启发性。

创设问题情境要求教师能预测学生接受知识时可能存在的问题,抓住学生认知上的矛盾,选准问题的切入点,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求;激化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比如,笔者在教初二学生的逐帧动画时,问学生如何才能把自己从网上下载下来的GIF的动画图片变成一张一张的图片。学生讨论或者从网络中搜索的过程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又比如,笔者在讲“文件的命名”这一部分时,这样设疑:“我们这里只有一条桓公路,如果再把其它的路命名成桓公路,是不是路名就混淆了呀?是不是就给我们认路造成很大的困难呀?当然如果到了其他的城市,它就可以把道路命名为桓公路了。在文件夹和文件命名中要注意什么?”由此学生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要文件或文件夹命名的注意事项了。在讲幻灯片制作时,在学习过程中边学习边激起疑问:插入不同格式的音乐文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插入的影片不能播放?这样,通过在导入新课时设疑、在学习过程中激疑等方法,使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参与学习。

2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变:学习可以是快乐的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是展示学生的信息储存的地方,是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和思考的地方,只有当“教堂”变成“学堂”时,课堂才是生动的、生活的、生成的、生态的和生命的。

生本教育课堂重视对学生的分组,信息技术教学也不例外。课堂中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课堂上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舞台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适时让学生讨论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问题,这样有助于学生降低学习难度,把学习活动转化为学生喜欢的活动。同时讨论的前提是必须经过学生充分的探究和思考后进行。另外,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广阔的研究空间,使小组间、小组内有机会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学生讨论碰撞的火花引领他们进入思维的“深水区”,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达思维的过程。

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变也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变,教育者要勇于放下自我,敢于“装傻”。教育者要保护学生的主动性,关键还是放下自我。“放下自我”说起来容易,实践起来很难,要能做到真正的“无我”,把自我缩小到比尘埃还小,镶在学生的眼睛里,而且他们也不会感觉不舒服。

所谓放下,主要是两点。一是放下面子,向学生学习。一旦有勇气向学生学习,教师收获到的将是学生自己主动学习,何乐而不为呢?二是放下虚荣,有困难问学生。一旦有困难找学生,哪怕是教育学生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当请教学生的时候,他或许会给你一个奇迹般的答案——比任何高明的教育家告诉你的答案要精彩、绝妙。

充分依靠学生的力量进行学习,让学生能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权利与自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教师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将会发现学生的聪明与智慧。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去进行大胆的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主动探索未知事物的与热情。

3 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英国的普德曼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而中国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由此可见,习惯与做人品格的培养存在一种线性关系,人格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如果健全的人格是一个大屋子,那么需要找到门和门把手,否则是知其门不得而入,这个门把手,就是习惯。

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习惯的过程。人们常说的“习惯成自然”,就是说习惯是一种自然动作,是不假思索就自觉地、经常地、反复地去做了。三岁决定一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培养,少年儿童成长中的每一天都是习惯培养的好时机。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教授曾说过:“教育一个人要从小就注意,讲话怎样讲,批评怎样批评,做人的态度,对人的礼貌,以及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小培养。”培养好习惯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经历一定的发展阶段。按照美国科学家的研究,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而关键就在头三天,并且要注重第一次,因为第一次在习惯养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好的“第一次”往往能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因此而养成好习惯的可能性就较大;不好的“第一次”往往会把人引入歧路,随之而来的很可能就是坏习惯。

生本教育同样也需要抓好学生的第一次,这样能够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养成良好的习惯,并能巩固所养成的习惯。生本教育的一个根本思想,就是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和强调。生命如此神奇,其本能的感悟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极其优越,无可比拟。所以,教师在进行生本教育教学的时候,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本能为根本任务,更多地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知识、感悟世界,自主地实现生命的提升。

学生感悟能力的高低,对他们的学习产生着极大的影响。这一点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教师的细致讲解永远替代不了学生自身的阅读感悟,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让他们凭借自己有限的人生体验,走过文字这道“桥梁”,去体会文字所要表达的意思。

可把对此的理解归纳为“多做而深思”。“多做”,正是以生为本,回归学生本位的体现;“深思”就是在“多做”中实现思维的积累和深化。教师要善于设计更多、更有效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大量实践中一步步通过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和思考,从中领悟知识,提升思想。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信息化整合研究》课堂反思 篇4

我校引进“生本”理念已近两年。两年来,“生本”教育思想在民兴实验中学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这些成绩的取得证实了“生本”理念的正确性与先进性,以及它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巨大推动作用。而与此同时,来自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较发达地区的“生本”理念,在与我校具体教育教学活动的整合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水土不服”的现象,出现了一些矛盾。如家庭化的前置性自主学习与我校寄宿制度之间的矛盾,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与社会传统教育评价观念之间的矛盾等。在践行“生本”理念的两年里,“生本”理念如何克服条件限制,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完美的整合,使之本土化,以便更好地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一直是我校管理层思考与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

生本理念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整合所要坚持的原则

学校引进“生本”之初,曾经在教师和学生中间进行过比较广泛而热烈的讨论。讨论坚定了广大师生推行和接受“生本”课堂模式的决心,真正从心底认同这是教育的回归,这是真正的因材施教。但与此同时,讨论过程中也反映了师生们对推行“生本”的一些担心和质疑。因此,我们提出了推行“生本”理念的三个原则:

第一、批判接受的原则。撇开理想的教育或教育的理想状态不谈,任何一种教育模式都有其局限性,都是迎合当时的社会要求而制定,因为教育的过程本来就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从卢梭的“自然适应说”到赫尔巴特的“箝制式管理说”再到杜威的“儿童中心说”,就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说,这些学说虽都有其局限性,但可以说他们都顺应了当时社会的要求。“生本理念”产生于社会经济与文化都较为发达的广州、香港、澳门等地区,我校所处三泰地区与之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不同,那么在引进具体课堂模式时,我们就不能一味照搬,而是应该因地制宜,有所取舍,使之本土化。

第二、兼收并蓄的原则。大力提倡某一教育理念,并不代表对其它教育理念的排斥。当下,社会各界对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出现了不少新的教育理念,各种教学模式更是层出不穷。事实证明,只有教育工作者“好好学习”,所教学生才能“天天向上”,只有教育管理者不断学习和探索各种教育的最新理念和模式,才能紧跟时代步伐,为学生提供适应社会需求的教育服务。

第三、循序渐进的原则。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两所学校,在地理位置上哪怕只隔一条街,在其中一所学校施行很完美的一种模式,也不一定就完全适合另一所学校。所以,任何一种教育理念与模式的引进,就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先在部分年级部分班级设立实验班,逐步积累经验,寻找新的理念与模式与学校原有理念及模式的平稳过渡方式。特别是改革的程度比较深入时,更要谨慎对待,以求有条不紊。

依据以上三条原则,我们在学习并践行“生本”理念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一些经验。

“生本”更多的应该是作为一种理念,引导课堂模式的改革,而不应该直接是一种课堂模式;

生本教学观所倡导的“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理念,其实和每个教师都知道并认同的“因材施教”是一回事。但沿海发达地区以发达的社会教育资源、优秀的家庭教育环境、宽松的教育评价机制为基础而形成的“生本课堂模式”,并不一定放之四海而皆准。

我校先后五批次60多名教师赴广州进行了生本的专门培训,听了最“正宗”的生本课。他们回来后均表示广州的“生本课堂模式”给他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很震撼,小组讨论有声有色,全班交流有板有眼,学生学得开心,老师教得省心。但这些学成归来的同事们回来后给其它老师上示范课时,不仅上课人自己觉得别扭,听课的老师听着也别扭,这是为什么呢?不是因为我们教师水平差,也不是因为我们学生底子弱,个人认为,这“生本课堂模式”也有水土不服的毛病,社会教育环境的不同、教师对生本理念的认识程度不同,具体到我们学校来说,还有寄宿制与走读制的不同,这些差异共同造成了“生本课堂模式”的水土不服。

当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这一普遍真理,科学地采取了批判继承的态度,最终才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可能我们无法改变由地域差异而形成的诸多“不同”,但我们可以改变这种直接拿来的模式,对它进行批判地接受,慢慢地形成适合我们“地情、校情、生情”的“生本模式”。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生本教育的教学观。

“生本教育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的自主学习。生本的课堂区别于考本、本本、师本的,区别于短期行为的、分数的课堂,是人的发展的课堂。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学。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的多种方式的自主学习。”1

这是生本教育研究课题组所阐释的生本教学观。它明确了生本课堂的性质,给出了生本课堂的实施方式,这些提法其实并不新鲜,我们或多或少总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关于教学的定义,课堂的性质,生本的说法其实与杜威、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一脉相承;关于课堂的组织方式,更是与离我们仅几十公里远的“杨思 1 《人民教育2009-15-16》P7 模式”如出一辙。这些理论和模式都是经过实践检验而初证实具有积极意义的,但要把这正确的教学观落实到具体操作层面,探索出一套生本课堂的组织模式,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通过对生本理念的学习和诸多生本课堂实录之后,我们总结出了对生本课堂最基本构成的如下把握:从横向的组织形式上看,生本课堂是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三种组织方式进行的学生自主学习;从纵向的知识形成过程来看,生本课堂中知识形成过程又经历了“领受”,“领悟”和“提升”三个阶段。在这“三纵三横”的粗框架下,教师们可自由发挥,不求与广州生本示范学校的课堂模式统一,甚至在班与班之间亦不求统一,因为,诚如本篇开头所说,由地域等差异而产生的诸多不同会造成划分过细的课堂模式“水土不服”,进而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失去了效率。

我们认为:认真分析自身“地情、校情、生情”的独特之处,以优化了的生本教学观为理论指导,逐步探索出符合自身情况的课堂模式,才是引进“生本”之正确态度。

河南南阳南召现代中学等学校的成功案例便很值得我们借鉴:

1、河南南阳南召现代中学的“五环三查模式”

“五环”即为展示课课堂的五个环节,分别是预习整理、交流合作、规范展示、点评质疑、检测反馈。从预习整理到交流合作、规范展示、点评质疑,再到检测反馈,是一个有机的、连续的整体,从一节课的检测反馈到下一节课的预习整理,又形成环状统一,形成一个循环的统一体。

“三查”即为围绕课堂进行的三次学情调查:一查预习整理效果,初步了解学情,明确哪些学习目标学生通过预习已经掌握,哪些还有欠缺;二查自主合作学习的效度,进一步了解学情,在学习小组对学、大展示等学习过程中明确学生学习的效率、掌握的学习方法等;三查达标程度,检验学习的效果,为开展查漏补缺工作做好准备。

2、江苏昆山前景学校的“三环五步”课堂模式

“三环”是指课堂教学的三个主要环节,包括“预习”、“展示”、“测评”。“五步”是课堂三环节的具体实现过程,包括“明确目标任务”、“预习问题展示”、“小组合作交流”、“方法生成展示”、“当堂反馈测评”等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过程。

前景学校张雷董事长介绍,“三环五步”教学模式其实是杜郎口中学“三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前景学校的具体应用。

3、江苏翔宇的“理想课堂”

翔宇理想课堂的基本模式为“六环节大课堂”:一是目标解读,引导学生解读目标;二是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组内与组外交流,开展小组内外兼修式学习;三是分组展示(静态展示),引导学生上黑板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四是互动质疑(动态展示),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补充和评价等自我完善式学习;五是达标测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内容的总结反馈,达成自我消化式的学习;六是循环预习,分发下一节课的导学案,进入循环学习阶段。

细看这些五花八门的课堂模式,它们即使有“万变”,但依然“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在我们看来就是笔者在上文中所提出的“三纵三横”。但它们又在“不变”中因地制宜而各具特色,它们不是将别人行之有效的模式直接“拿来”,而是一种基于自己特殊情况的批判接受。诚如昆山前景学校董事长张雷所言,它们是别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自己学校的“具体应用”。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好的生本课堂?我们认为形式上不必求统一,只要体现了“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生本理念,学习过程中强调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这样的课堂就是好的生本课堂。

事实上,诚如广州嘉应学院朱开炎教授所说:“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永远是一个与时代同行的话题。”2因为,你永完不可能找到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课堂模式。不仅地域与地域之间有不同,学校与学校之间有不同,同一学校还有学科之间的不同,同一学科还有学习内容的不同,同一学习内容还有这个班与那个班学生状态的不同。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用一个划分过细、有棱有角的模子去套住这所有的一切。如若那样,学生的学习活动便会失去应有的效率,我们则在无意中凭借了生本之名复归了教条,课堂也变成了如“八股文章”一般折磨人的“八股课堂”,岂不哀哉!

如何恰当运用生本理论中的“儿童观”、“教师观”来指导现实教学实践?是理论俯就现实,还是现实仰望理论?

常识告诉我们,理论的理想化与现实的复杂化造成了理论与现实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距离,而且这种距离是永远无法完全消除的。因为即使既有理想得以实现,新的理想往往已然产生。也正是这种始终存在的差距形成了推动社会进步的源源不断的动力。而另一方面,我们在运用理论对实践进行指导的时候,往往又会因为这种差距的存在造成具体操作上的困难:是理论俯就现实,还是现实仰望理论?极端显然是不能走的,那么这个度应该如何把握?

教育理论亦是如此。美国教育家杜威所创立的“儿童中心说”可以被认为是生本理论的鼻祖。他在《学校与社会》中提出“儿童是组织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这一思想具体反映在杜威对学校教育活动的设置上,即“教育即生长”与“教育即生活”。在杜威的理论中,理想的学校应该是“学生在其作业室里不拘形式的 2《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朱开炎

广东嘉应学院,广东梅州514000 坐、玩,没有授课和授课时间表,不必考试。”3杜威的理论即使放到现在依然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而我们却无法想象现时的学校如果真做成他所要求的那样,会造成一种什么样的结果。

在实际操作中对理论的善意偏离和理论的正确性无关。关键我们要找到那个理论与实践之间和谐统一的度:既能使实践对理论地偏离不影响理想状态的最终实现,又能使理想状态下的理论始终保持着对实践的引导作用。我们引进生本理念来提高我们的办学水准,也决不能死搬教条,一味地迎合生本理念的要求,而对实际操作中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完全视而不见。如何恰如其分地运用生本理论中的“儿童观”、“教师观”来指导教学实践?就是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生本教育的儿童观:

“人的起点非零,人拥有其自身发展的全部凭借,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造的本能,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潜能无限,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借助于学生的本能力量的调动,形成教育的新的动力方式和动力机制。”4

生本教育的教师观:

“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不见自我’,要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点转变为知识的‘灵魂和线索’,来创造最大的空间,迎接学生积极飞扬的学习。”5

是的,儿童拥有各项本能,是“天生的学习者”、“潜能无限”,这恐怕是谁也无法否定的。但事实上,我们的家庭环境总是在给儿童以有益影响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不良的影响;我们的社会环境也总是在给儿童以健康信息的同时也给他们不健康信息,这一切都是无法避免的。而且,无数事实证明,儿童作为“天生的学习者”的各项“本能”对那些不良影响、不健康信息更感兴趣、接受起来更主动、“保存”起来也更根深蒂固。仅凭这一点,我们就似乎只能做到“尽量依靠学生”而无法做到生本理念中所要求“全面依靠学生”了。同样,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如何将儿童的这些“潜能”充份地挖掘出来,限制其不良方向的发展,并将其引导至正确的方向,可能比千方百计地摸索出一条可以用来做广告的形如“XX模式”的口号来得重要得多。

所谓“儿童观”,就是对待儿童的看法或观点。所谓教师观,即教师的教育 34 《学校班级教育概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魏国良

P76 《人民教育》2009.15-16

P7

《生本教育简介》

生本教育研究课题组 5 《人民教育》2009.15-16

P7

《生本教育简介》

生本教育研究课题组 观念,是教师对教师职业的特点、责任、教师的角色以及科学履行职责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等方面的认识。理论上,总是根据正确的儿童观来确立正确的教师观,因为儿童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而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正好相反,正确的儿童观往往要靠正确的教师本身定位来体现。生本理念要求“我们高度尊重儿童”,“借助于学生的本能力量的调动,形成教育的新的动力方式和动力机制。”这些在理念上还是很好理解把握的,但要落到实处进行操作,归根结底还是教师对自己的定位,正确教师观的确立。

那么教师到底该如何定位?生本理念说教师是“生命的牧者”,要求教师“不见自我”,达到“不教而学”境界。但个人认为,“不见自我”“不教而学”的境界在现实中是永远也不可能达到的,如若那样,这位教师也就失去其作为教师存在的必要性。因为,为了这批学生更好的发展,就应该马上给他们安排知识更丰富的老师,在他们上下求索而求之不得的时候,将他们引向更高的层次。

其实,具体操作的生本课堂实践中,教师的作用应该是加强了,而不是减弱了,虽然大多数时候他们垂手侧立、默不支声,但他们必须屏气聆听,紧跟学生思路,必要时站出来或强化氛围,或提纲掣领,或引入蹊径,或拔高层次;对教师的要求应该是提高了,而不是降低了,他们必须更加高屋建翎地把握教学内容,唯有如此,他们才能在学生们需要时随时站出来拉一把,才能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们的自主学习,一堂课也许只有一句两句话,但这一两句话必须得“画龙点睛”,“牵一发而动全身”。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给教师作了如下定位: 教师应该是“watcher”

教师应该是观察者。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时刻观察学生,把握他们的学习动态,这样才能适时适当地引导学生使他们更有效率地掌握知识,探索更广阔的未知领域;教育工作中,教师也要时刻观察学生,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这样才能适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不着痕迹地引导,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师应该是“helper”

教师应该是帮助者。再优秀的学生也有需要帮助的时候。生本模式“先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走读制学校可以将这部分困难推给家长、网络,而我们寄宿制学校只能依靠老师。但帮助要适时,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在他上下求索而求之不得之时伸出援手。

教师应该是“点金石”

教师应该是点金石。教师要善于从平凡的事情中发现不凡之处,创造教育的契机;教师要善于从普通的学生身上发现不普通之处,发展学生的优点;很多学生的观点难免粗陋,教师更要善于从这些粗陋的观点中发现金子的光茫,将其“点石成金”。教师应该是“催化剂”

教师应该是催化剂。当学生的一些优秀品质、先进观念处于萌芽状态或摇摆不定时,教师应该成为学生个性成长的催化剂;当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不温不火时,教师应当运用自己的智慧,成为激发学生思维的催化剂;当学生之间的讨论出现了卓而不群却被大家忽视的观点时,教师应当成为点燃学生激情、形成观点碰撞的催化剂;

教师应该是“交通灯”

教师应当是交通灯。生本理念恐怕是反对教师对学生进行限制的,但如前所述,理论与现实总是存在差距,科学的儿童观不仅应该把儿童当人看,更应该把儿童当儿童看。他们的方方面面总存在这样那样的局限,我们应当给予引导。该停的时候亮红灯,该慢的时候亮黄灯,该鼓励往前走的时候亮绿灯,该变通一下转个弯的时候就亮转向灯。

从卢梭的“自然主义”到杜威的“儿童中心说”,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到郭思乐的“生本理念”,这些理论都体现了教育应以儿童为主体的观念,而这些理论又都有其现实的局限。教育工作者要想最大限度的做好自己的教书育人的工作,唯有不断学习,不断吸收新理念,博采众长,并根据自身的诸多特点,找到自身作为教师的准确定位。我想,只要我们秉持“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尽量依靠学生”的理念,在必要的时候,作为“生命的牧者”的我们,打一打口中的呼哨,将羊群引向草儿茂盛处;扬一扬手中的鞭子(扬一扬而已,可没真抽啊!),赶一赶个别因调皮而落单的小羊,你不会就说我不“生本”吧?

教育文化的非外视性决定了教育评价无法外显和量化,那我们到底该如何评价学生,如果评价老师的教学工作?

很多教育界同仁对前段时间江苏地区的“五严”政策有这样的认识:如果中考、高考这样的“指挥棒”不改变,那么这些所谓“五严八规”等等的政策将不能为学生实质减负。社会性质的补习班将会成为这些政策的受益者,因为在中考、高考的压力下,学生不得不参加他们的补习班;学生和家长将成为受害者,因为学生能够自主支配的时间更少了,而家长则需在家庭开支预算中增加补习费用这一块。但事实上,中考、高考作为目前被公认的公平公正地获得更高级教育机会的唯一方式,造成了其必然长期存在的事实。正如郭思乐教授在《教育激扬生命》一书中说的那样:“对基础教育有意义的研究,都不能离开中考、高考存在的前提。”因此,我们认识到,江苏的“五严”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改变的不是中考、高考,而是一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及学生家长急功近利的思想观念,要通过长期的对“五严”的严格执行,来改变这种思想观念。

通过学习生本理念我们还认识到:中考、高考作为社会性的,教育工作的外部评价是将长期存在的,而我们一直认为很合理的“期中考”、“期末考”、“月考”、“周考”、“模考”、“汇考”这些教育工作内部的评价,其存在的合理性及存在方式应重新进行研究探讨。

郭教授认为,考试评价至少有两个功能:一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二是督促和鞭策学生学习。但是,不能因为有这两个功能就把考试当成管理和控制的工具。考试评价的主要目的,应该是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因此考试评价的主动权应当交还给学生,使整个教育从控制生命的方式,回归为激扬生命。生本教育体系的考试评价应当具有很强的学术性而不是功利性。当儿童或教师感到他们的学习活动需要对学习的效果作出评价的时候,才进行评价,也就是说,评价附着于学生的主动发展的活动之中。它不仅有分析性的,更要注重综合性的评价,它摆脱了单纯为督促而评价的目的论,可以在评价方法上,不完全局限于硬性的书面评价,而更承认氛围性评价、自我评价等软评价的作用。在这样的评价体制下,评价结果有相当大的调节空间,使儿童可以自主调节。这样,评价就会成为儿童自己的需要。因此,生本教育提倡减少或最终取消学习成长期的频繁统一考试,不干扰学生成长期的成长,把考试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或科任教师,把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活动改为评研活动,消减日常评价的比较竞争功能,鼓励“为而不争”。到了学生学习的成熟期,鼓励学生用生长期的生动、活泼、主动、自然、丰富的积累或感悟,取得优异的终端考试成绩。

在学习生本教育评价理念的过程中,我们也形成了自己关于学生评价的粗浅观点,我们认为学生评价的根本问题,不是评价方式与频率的问题,而是评价目的的问题。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发展人,而不是压抑人、限制人,那么教育的内部评价就应当是与教育目的趋同的,而不是与来自外部的甄别、选拔性质的中考高考趋同。基于此,我们认为评价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评价必须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避免拿一把尺子量所有人; 辍学写作的80后作家韩寒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想追求全面发展,只能造就全面平庸。”这话虽然有点愤世忌俗,但并不是没有道理。试想:面对学生,我们是发现他们的缺点并加以改正重要,还是发现他们的优点加以发挥重要?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即使不谈教育应当造就丰富多彩的个性生命,功利一点来说,现今高度分工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需求更多的是有一技之长的专才,而不是什么都会但却什么都不精的所谓通才。

但事实上,我们教师和家长正在做的却大多恰恰相反:教师在考试之后的重点工作是给那些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补差,而对成绩突出的同学只进行一带而过的表扬了事;家长们在每次考试过后觉得最紧迫的事就是找家庭教师为孩子的薄弱课程进行补习,而对孩子的优势课程置若罔闻。在这样的教育现实情况之下,可能的结果也许正如韩寒所说,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没有达成,全面平庸的事实却会出现,即使有个别尖端人才产生,也恐怕是这种绞杀个性的教育体制的“漏网之鱼”。

教育评价起着指导教学工作,引导学生发展的关键作用。所以,正如生本理念所提倡的那样,必须减少或最终取消学习成长期的频繁统一考试,因为这样的统一考试干扰了学生的个性成长。应该提倡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评价方式,多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闪光点给予肯定,而避免设定一个目标让所有学生都达到。评价设计的出发点应侧重于发现学生长处所在将之引导提高,而不是侧重于发现学生短处去千方百计地弥补。事实证明,学生长处往往是其兴趣爱好所在,对之进行提高往往事半功倍;学生短处往往是其厌误所在,对之恶补往往事倍功半。

第二、评价必须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避免急功近利式的评价; 现行的教育评价机制从构建上来看还是相对科学的。有硬性的分析性的评价,如分学科的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也有软性的综合性的评价,如每学期的评语。但在实际操作上,我们却对硬性的分析性评价给予了过分的重视,因为它更直观,更具可比性,可以分出个三六九等。而软性的综合性评价往往被严重忽视,因为它更具解读性,模糊化,不直观。

在《教育激扬生命》一书中,郭教授将来自教育内部的硬性评价称为惯习性评价,这种评价不是向教育的根本目标“人的发展”趋同,而是向以甄别和选拔为目的的“中考”、“高考”趋同。为了说明这种急功近利的惯习性评价的危害,郭教授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如果我们蒸馒头时也采取“开盖主义”,在蒸馒头的过程中不断的打开蒸笼看馒头的状况,那么,馒头可能根本蒸不熟。

是的,我们总是对学生不放心。作为教师,即使学生学习状态再好,我们总要弄张试卷考他一下,才能放下心来;作为家长,即使老师把孩子表扬得一朵花,我们也总要看一看他的分数是不是名列前茅才能确定老师的话的真实度。我们一厢情愿地认为,考出了分数,排出了名次,这样更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查漏补缺,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激励鞭策,而事实上,这种急功近利式的评价所能产生的“效果”只能让高分生骄傲,低分生自卑,它并不能真实地反应学生学习状况的全貌,而是片面地用学生某一方面的状况代替了对学生的综合评价,这就必然会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结果,因一棵树木的茂盛而肯定了整个森林,因一棵树木的败萎而否定了整个森林。

其实,教育的目标在于学生生命的发展。这就注定的教育成果无法显性化和量化。基于此,教育评价应该有利学生的长远发展、终身发展,注重学生的软性的综合性评价。过多硬性的分析性评价就像蒸馒头的过程中不断看馒头熟不熟一样,最有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馒头不熟”。第三、评价的主体必须是学生或教师,避免评价工作成为管理工具; “考试”作为现行的最普遍的教育评价方式及其运用,其实质就是一种管理工具。教师以考试的评价方式来“探试”出学生的学习状况,以此为依据来调整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学校以考试的评价方式来“探试”教师的教学效果,以此为依据来规划教育教学工作。

如果你教给学生一个汉字、一个单词、一条计算法则,你可以让学生写出来,这些简单的知识是显性的,可以外化。但“高级的、本质的、核心的部分,即人之感悟—悟感、感情—情感之提升是不可外视也不需外视的,这就是教育文化的非外视的基本特征。”既然教育文化具有非外视性,那么所有以将其显性化为目标的评价都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它不仅不能反应出教育活动的真实效果,更会严重地消耗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教育教学工作引入歧途。

我校在引进生本理念之前,都要进行“周考”、“月考”。笔者曾亲耳听学生家长说过:“考、考、考,孩子都被学校烤焦了!”这话不是从学生口中说出,而是从家长口中说出,是很值得人深思的,这向我们透露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学生家长从学生成长与我校两周一次的“周考”当中看出了问题,并把这问题指向学校的教学管理方式,而不是归咎于自己的孩子。这说明:家长的教育观念已经比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念先进了!如果我们还不思改变,无疑将会受到“惩罚”。引进“生本理念”之后,我们果断地取消了中小学的“周考”、“月考”而实行两周一次的“生本评研”。学生自己整理总结知识点,自己出题自己做,自己再进行评讲,最后再由执教老师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个性化评价。这就将评价的权利还给作为学习主人的学生及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直接组织和参与者的教师。这样的评价更有利于让评价反映出学习活动的真实效果,更能激发出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真正起到促进生命发展的作用。事实也证明,这样做令学生不再惧怕考试,学习积极性更高,效果更好。

除以上谈及的几点之外,我们还认识到,生本理念与学校工作的整合还不仅限于教学,在教育管理上的生本班级、生本学校也要切实推行。如何加强学生会、班委会的自治能力,如何发挥学生社团的活动组织能力,让学生在参与学校管理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能力,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这是我们当前正在探索并实践的命题。“生本”理念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整合,是一个如何将教育理想变为教育现实的问题,意义非凡。我们将坚持不懈地从“生本”出发,不断学习,转变观念,让学生在校园中体味智慧的乐趣,体验学习的快乐,感受成长的快慰,让校园成为学生永远留恋的地方!6 《教育激扬生命》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信息化整合研究》课堂反思 篇5

张成新

刚 接触生本教育时,我对何为“生本”真的很模糊。从理论上感受得到的是:生本教育是对当前师本教育模式的一次根本性革命。听了学校请来的几位专家的讲座,观看了一些课堂实录,自己也到网上查阅了一些资料,我对生本的认识越来越清晰,感受到了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的魅力所在。我知道它的基本方向是“以学生为本”:一切相信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读了《教育走向生本》一书,我对“生本教育的若干理念”、“生本教育的课程”、“生本教育的方法论”等都有了更多的了解。在近两周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也一直在摸索中饯行着这一教育理念。从当初的震惊到熟悉,到如今的点点感悟。下面谈谈自己这两周来在数学课堂的几点尝试:

1、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活动空间

一般来说,教学活动都是在课堂这一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的,而教学空间对教学的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所以,开放课堂活动空间,成为生本课堂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在课堂教学管理上,我不再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和学生的绝

对服从。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生本理念要求学习方式做到“五个放手”,即放手让学生做课前准备、放手让学生大胆去想象、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亲自实践、放手让学生相互评价。这样,学生在学习的天地里更加“开放”,更加“自由”。刚开始时,可能是自己还不懂怎样更好的激励、引导学生自觉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可能学生习惯了那种以教师教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课堂显得沉闷,学生有些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干什么,而我自己也很累、很没劲。但是,多次尝试、慢慢引导后,还是觉得小有成效,我逐渐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就拿我的计算教学为例,我放手让学生先学、合作、展示,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不仅让我欣慰,更让我惊叹。

2、设计具有使用价值的题目。

面对有差异性的学生,应当设计适合全体学生参与的题目。不是以“优”代“差”,而是要让所有学生“活”起来。甚至对“后进生”采取倾斜政策。在设计题目的时候,必须考虑到问题的趣味性、应用性和科学性,且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设计题目形式的多样化以吸引学生主动快乐的参与。

3、给学生真正的探究时间。

生本教育要求解放学生的探究自主权和自由度,使学生有属于自己的时空。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不少问题探究过程需要经历时间长,参与人广,这样就需要我们能根据实际情况创设属于学生的探索

时间。例如:在进行“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小研究中,在课堂上首先安排四人小组第一次合作画图的机会,然后进行交流,让他们自我发现不足,教师则把他们的问题呈现出来,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第二次的合作的机会,轮换监督,再次交流,改正错误,发现结果。当学生经历了这样的一个真正参与过程,就真正实现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二、几点困惑

困惑之

一、“前置性研究”的时间怎样科学合理的安排? 困惑之

二、怎样很好的把握“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困惑之

生本教育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篇6

生本教育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春节过后,通过杂志网络我开始接触生本教育的理念。通过郭思乐教授的博客,我系统了解了生本教育的理论阐述。郭教授把学生的 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放在首位,他提倡语文教学要放眼学生的未来和整体素质,强调“大语文观”,强调学生在自我的认知和感悟中提升生命的质量。对此,我在语文教学中颇有同感。

尝试了一段时间的生本教育,我已被它折射出来的独有的气质和魅力所倾倒。回忆自己在探索和尝试中的生本课堂,我想说生本教育下的学生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我甚至感到孩子们正在生命幸福的轨道上奔跑,而脸上洋溢着的是对未来前途的自信。

我真正的生本尝试还要从去张店十一中听的一节语文课谈起。我记得那是4月31日的上午,我和同事有幸听了一节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课型。授课的是广州香山中学的李卫林老师,授课的内容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一封信》,这节课是我听过的课中设计最简单的一节课,说到家就设计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结合文本和已有的阅读经验谈自己的感悟。由于同学们在课下做足了功夫,所以课上每一个学生都能各抒己见、侃侃而谈,同学们从《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谈到了《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和杨过、梁山伯和祝英台、《简爱》、《天仙配》、《杜十娘》、《爱情的礼物》、,甚至谈到了爱情的三个层面(有情、爱情忠诚和追念)以及现代人的择偶观。如果你不是亲临现场,你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眼前的演讲

者也好、辩论者也罢,会是一群尚处于青春期的朝气蓬勃的初三学生,在她们眼里爱情是那么美好,那么令人神往,似乎他们已找到了爱情的真谛!我想说李卫林老师的这节语文课必定在孩子们的生命中产生积极的作用,也许多年后他们会回忆起这节课,甚至会用上精彩绝伦的阐述作为自己衡量爱情的依据。

听完这节课,我的第一感觉是震撼!用郭思乐教授的话说,那简直就是语文教学的样板,李老师处理问题的方式及其简洁,他并没有局限于字词句的说教,而是将打动人的东西让它尽情的呈现,他引领学生发展自己的感悟,他尊重学生,并充分发现孩子们身上所隐藏的潜能。同学们为了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魅力,可以说课下阅读了大量的相关书籍和文学评论,所以才能带着对文本内容的感悟,带着一页页纸,用自己独到的见解和阐述,征服了听课的老师,也给自己增加了一份自信和人生的阅历!原来语文课可以这样上!

反思过去传统的语文课,常常是要学生学,可能是怕成绩不能保证的缘故,课堂上从不敢放手让学生展示自我,更多的是在课堂上为学生设置重重陷阱,或者让学生自己跳下去,或者在老师的强拉硬拽下陷入泥坑。一节语文课下来,同学们接触到的是一篇已经被支解的支离破碎的文章,为了成绩,不知道强化了多少个知识点,而语言的美感早已无从谈起,更不用说发展学生的感悟了。学生的思维永远被限制在老师精心设计的框架中,这样的语文课老师累学生也累,可是时间在延续,却不见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感悟能力有长足的进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传统的语文课就在抹杀孩子的个性和创造力,慢慢

耗尽学生的大好时光中将时间流走了,可悲呀!

认识到并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转变教师自己的观念,我觉得再也不能在自己的班上消耗殆尽学生的美丽时光,我要通过自己的转变,让孩子们幸福的爱上语文课,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我开始不再低估学生,而是充分相信他们,这样孩子们也在不经意间慢慢长大,慢慢成熟,变得更有责任感,变得更加相互合作!课前有指导性的布置自主学习的作业,同学们通过大量阅读和合作讨论写出自己的感悟,由于大家课前做了充分的、精心的准备,所以每次语文课上同学们都畅所欲言,无数次沉浸在孩子们带给我的快乐和惊喜之中,当他们在课堂上由于心灵的交融而碰撞出灵感的火花,作为特殊的“学生”,我都激动不已。通过交流,每个孩子都得到了收获,得到了分享。因为把时间还给学生,将时间安排的合理,所以学生有时间去阅读和思考,因为语文教养主要靠实践活动来提升,以生命的形态来引领、激活生命,将语文学到深处,这或许应该是学习语文的本质。

是呀,当我们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以前课堂上见不到的景象。我的语文课上就常常看到以前从来不会答问题的学生踊跃发言,谈自己的感悟和收获,想想看敢于站起来交流,说明孩子们在情感和理智上战胜了自己,还有什么比这更令老师欣慰的事情呢?我欣喜接触了生本,我欣慰因为生本,我放飞了孩子们的心灵!

生本课堂的实践告诉和启示我:不要小看和轻视孩子们,每个人都有他的天赋,只要我们有效的去挖掘孩子这个最大的教育资源,孩子会用自己的表现还教育一个奇迹!

教育走向生本,教育引领和激扬生命,只要我们用心实践,一切都有可能!让我们静待花开的日子!

生本教育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XX学校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信息化整合研究》课堂反思 篇7

一、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纪律管理的必要性

“课堂纪律是一个由对学生的课堂行为施加的外部控制与规则逐步过渡到学生内在自制与自律的过程”[2],课堂纪律管理往往更多强调依靠外在的力量使学生对集体纪律的服从。对于自律能力发展并不完善的中小学生来说,教师在课堂纪律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课堂纪律管理的理念、方式、方法是促成良好课堂纪律的形成的关键。在追求课堂“动起来”的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主平台,学生主导的课堂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扰乱秩序、违反纪律的行为,因此,课堂纪律管理依旧有其重要的价值。

1.课堂纪律管理能培养学生对纪律的认同感

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中,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时间和机会明显增多,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其他场合,任何活动都应遵守其纪律和规则,这是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保证。在课堂上进行纪律管理,能够让学生强化对纪律、规则的认同感,形成遵守纪律、规则的意识,使学生逐步由依靠外在的“他律”走向“自律”,促进学生行为品质和道德素养的不断发展。

2.课堂纪律管理能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主张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在教学中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教”作为服务于“学”的一种手段,在课堂上所占的时间要少于学生“学”的时间。中小学生在课堂上活跃性很高,积极性较强,在以学生为本的课堂中进行必要的课堂纪律管理,能够为教学营造适宜的环境,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完成教学任务,进而满足学生个体和集体发展的需要。可以说,纪律管理是维持课堂环境的支持性、保障性因素。

3.课堂纪律管理能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进行

生本教育理念主张学生“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以学定教”,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占了很大的比重。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他们易在课堂上出现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如随意讲话、交头接耳、做小动作、离开座位,甚至是嬉戏打闹等,这些违纪行为会让课堂变得杂乱无序,如果不及时进行管理,会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学效果更无从谈起。因此,必要的课堂纪律管理能够保证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实施和开展,促使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

4.课堂纪律管理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课堂教学质量是评价课堂教学好坏和教学效果高低的重要尺度,也是课堂管理水平的基本标志。[3]对于学生主导的课堂而言,未知的情境和干扰因素很多,一旦干扰因素打破了良好的课堂纪律,课堂效果就难以保证,而对课堂纪律进行必要的管理,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之上,使教师有效地利用教学时间,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进而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二、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纪律管理的误区

1.生本教育理念与课堂纪律管理相矛盾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是探究与交流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既要对学习问题及任务独立探索,又要积极与其他个体协作交流,学生经过讨论、实践、探索等方式与同学一起归纳、推理和总结问题和任务的结果。[4]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让课堂“动起来”成为师生的共同追求。但是传统意义上课堂纪律管理追求让课堂“静下来”,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被制约在一定的纪律规范之内,学生不能超出纪律规范,良好的课堂秩序应是安静的。基于此,许多教师认为,生本教育理念与课堂纪律管理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是难以统一的。为了迎合生本教育理念,“一部分教师放弃了‘秩序’,使得缺失规则的课堂教学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热情大于理性,课堂秩序混乱,教学质量低下”。[5]他们过分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教学活动过多、过于频繁,而教师往往无法兼顾多方的因素,学生在长时间内处于缺乏控制和管理的状态,对于学生课上违反纪律的表现,教师并不及时进行制止和管理,相反认为如果干预就会阻碍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气氛活跃与课堂纪律无法相容,这使得生本教育的课堂从头至尾处于热闹之中,学生更像是脱缰的野马,无法安静地思考,课堂纪律更无从谈起。

2.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纪律管理的方式等同于放任自由

纪律往往被视为全体学生都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守则,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指向集体生活和活动的一种约束力量;而自由的核心是自主和独立,它是指向个人的,不受他人意志控制。从纪律与自由的关系来看,他们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纪律需通过自由而获得,同时又是自由的保障,绝对的纪律与自由都是不存在的。在学生主导课堂的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师常常会陷入这样一个误区,即生本教育的课堂就是完全交给学生,任凭学生自由发挥的课堂,教师不能干预学生的任何行为,他们进行纪律管理的方式就是放任,让学生说之所想,做之所想,教师如果过多地控制学生的行为,学生就无法拥有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就无法体现课堂“学生是课堂主人”的思想。基于这一观点,许多教师往往会放任学生在课堂中的任何行为,学生可以随意提问、随意发言、随意讨论、随意走动,教师不重视课堂纪律,学生不受任何约束,课堂秩序也就陷入混乱之中。

3.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纪律管理手段只能是激励

生本教育主张教育以生命为本,追求教育皈依于生命,尊重生命、尊重自然、尊重学生,充分发展个性是生本教育的主旋律。[6]所谓的尊重必然是建立在师生双方教学平等的基础上,而平等交往的对象必然然是是相相互互理理解解、相相互互包包容容、相相互互激激励励的的。在在这这一一思思想想的的指指导导下下,许许多多教教师师在在课课堂堂上上会会更更注注重重对对“激激励励”的的使用,为了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到归属感,教师给予学生的激励和表扬明显增多,“很好”“很棒”等表扬性词语在课堂中的使用频率明显增加。在课堂纪律管理中也是如此,许多教师认为课堂的关注点总是在那些守纪的、活跃的、优秀的学生身上,他们会更加重视对学生守纪行为的表扬和激励,通过言语或行动表扬进行课堂纪律管理,使学生对良好的行为表现有深刻的理解;而对于违反教学秩序的学生,教师抱着置之不理的态度,纯粹地依赖激励去唤醒学生守纪的心灵。这也是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师易陷入的一个误区,以激励为主的课堂固然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但是一味地激励和表扬易纵容学生的行为,学生不能通过“他律”的方式及时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不能养成良好的守纪习惯,更不利于课堂纪律的管理。

4.生本教育理念下不需要教师参与课堂纪律管理

生本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在课堂中学生是绝对的主角,为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许多教师将课堂纪律管理的大权完全下放给学生,完全依赖于学生守纪的自觉性,教师不控制和干预学生的任何行为,不参与课堂纪律管理。但是,纪律管理追求的是“他律”走向“自律”的过程,对于易受外界干扰的中小学生这一群体来说,其本身是缺乏“自律”意识和能力的,他们的守纪行为可能会因为他人或环境因素的改变而发生改变,一旦所谓的守纪学生不再严格遵守纪律,那么其纪律管理作用也就形同虚设,教师若再不加管理,学生意识不到其行为的错误,可能会滋长其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因此,完全依赖于学生管理学生纪律的做法是不科学的。生本教育理念下并不否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也不否认教师在课堂纪律管理中的重要性。

三、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纪律管理的追求

1.课堂纪律管理追求课堂的动静结合

生本教育理念重视课堂的“动”,课堂纪律管理希冀课堂的“静”,那么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纪律管理追求的是“静”还是“动”呢?答案并非是唯一的。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纪律管理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热闹或安静,不能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效果之间画等号。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是“活”的课堂,学生作为拥有思想、情感和意志的独立的个体,有学习的天性和发展的需要,能在课堂上表达自身的想法,但是,“动起来”的课堂是要为教学服务的,不是只求“动”不求“静”,“静”作为纪律管理的追求有重要的意义。“静”下来的课堂能让学生耐心地倾听和思考,在倾听中感受不同思维和观点的碰撞,在思考中寻求对问题更深入的理解。因此,生本教育课堂纪律管理追求课堂在热闹和安静之间相互结合、自由转换,课堂教学要努力做到行散神聚,在有秩序的教学中追求学生思想、思维的解放。

2.课堂纪律管理倡导师生共同参与

生本教育理念的基础是以人文本,在倡导学生积极性和自主性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在教学中也要注重教师的积极性和自主性的发挥,要唤醒教师的激情和潜能,从而让课堂达到“双赢”的目标。[7]在课堂纪律管理中也应倡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的,同样,课堂纪律也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形成的。在纪律制定时,教师和学生应共同商讨,让学生成为纪律的主人,使纪律更有说服力。在纪律的执行、检查、管理中,也要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力量,在鼓励学生自主管理、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同时,教师要积极地进行监督,培养学生良好的守纪习惯。在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纪律管理中,教师和学生要能够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师生间的相互信任,培养整体感和认同感,在沟通和交流中及时解决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推进课堂纪律管理的有效性,共同构建良好的课堂环境,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进而形成纪律管理中“双赢”的局面。

3.课堂纪律管理方式提倡有节制的自由

“从纪律所隐含的社会学意义看,它体现出课堂的控制与服从、对抗与磋商。”[8]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控制课堂纪律成了管理的基本任务,教师成了课堂的绝对权威,学生绝对服从于教师支配式的管理,这使得课堂以控制为中心而缺乏创造力。生本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价值,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应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在课堂纪律管理方面,强调以学生为本,教师不再成为课堂纪律管理的唯一中心,不再掌握课堂纪律管理的大权,学生在课堂上享有更多的自由,不再有统一的严格要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交给学生的课堂就不需要关注课堂纪律,学生可以为所欲为。在任何课堂教学中,学生享有的自由都应该是相对的、有限度的、有节制的,教师不能对课堂不管不问,不能对学生听之任之,而应该对纪律进行整体的把控和管理,对学生的行为进行适度、合理的约束,在不剥夺学生应享有的自由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到“不随便、不随意、不违纪”,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4.课堂纪律管理手段主张奖惩兼备

纪律作为一种规范,具有强制性,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教师必须严格执行,从纪律含义本身来看,其含有惩罚的含义,即纪律得以贯彻的主要手段是惩罚。[9]生本教育理念要求课堂上必须解放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和权利。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是充满激励的课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会立足于学生的表现,注意发现学生的长处,以正面教育为主,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课堂纪律管理中,对守纪学生的表扬和激励的确会起到一定的示范性作用,然而,激励不能被视为纪律管理的唯一手段,在提倡表扬和激励的前提下,彻底否认惩罚会破坏纪律的权威和强制性,对课堂纪律问题的处理要做到奖惩兼并。对于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扰乱课堂秩序的表现,教师的惩罚能在维持教学秩序、保障其他同学利益的前提下让学生明辨是非、纠正不足,培养他们自觉遵守纪律的意识,因此,适当地奖励和惩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前提和保障,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推动力。但是,在课堂纪律管理中要注意惩罚的使用次数和频率,把握好惩罚的“度”,教师不能有“唯惩罚”论,而要做到多鼓励、少惩罚,尽量用道德教育的方式使学生将纪律内化并做到自觉遵守。

四、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纪律管理的策略

1.合理组织课堂教学,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课堂纪律的形成“需要有必要的教师指导与控制以及同伴集体、准则、舆论的约束,而学生自控能力的加强以及学习任务的安排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则为其形成的最佳途径。”[8]

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中,学生纪律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可能是课堂学习内容不能吸引学生,课堂活动设计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不能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学生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任务上,上述任何原因都会产生课堂纪律问题,因此,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是维持课堂纪律的重要途径。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坚持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的原则,致力于调整教学的着力点。为此,首先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在学生进行小组探究或实践操作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此外,在教学中还要精选教学内容,注重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促进其自觉、积极地学习。总之,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致力于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结构紧凑,教学环节合理,教学手段丰富,内容编排恰当,教学时间得当,教师在注重钻研教材、教法的同时,也要着重于推动学生活动的形成,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只有学生对教学活动充满兴趣,乐于参与并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于课堂教学中,才可能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促进良好课堂氛围的形成。

2.制定课堂纪律规则,追求有序高效的课堂纪律观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良好的课堂纪律表现为热闹和安静的相互结合、有序转换,是学生在对课堂纪律认同和接纳的基础上对纪律的超越,追求有序、高效和创造的课堂纪律观成为必需。此外,课堂纪律管理倡导有节制的自由,那么,如何把握节制和自由间的“度”,既不阻碍学生在课堂上的自由发挥,又能维持良好的秩序呢?这就需要制定课堂纪律规则,课堂纪律规则作为承载课堂纪律观的载体,是师生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实现教学目标、维持教学秩序、规范学生行为的有力武器,是有效进行课堂管理的前提,也是辅助纪律管理的要素。在以学生为本的课堂中,制定课堂纪律规则能让学生明确在教学中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如果出现违纪行为将会受到什么惩罚。课堂纪律规则需要师生共同制定,同时也要师生共同遵守,规则一旦制定,就不能随意更改,只有在保证课堂纪律规则的威信和有效性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当课堂纪律规则发挥效力并逐步内化至学生的自律意识中,课堂纪律管理的有效性就会得以提升。

3.增强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课堂的人文管理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纪律管理的实质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满足学生的需要,维护学生的权利,这就需要在课堂纪律管理中实行人文管理,教师应努力站在学生的立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纪律管理,本着激励为主、惩罚为辅的手段,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纪律观念,由“他律”走向“自律”。为了更好地促进课堂的人文管理,师生之间要善于沟通、交流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沟通和交流中,要让学生了解课堂纪律规范,明确自由活动的范围,树立起学生遵守纪律的意识。当学生对教师有了信赖感,对纪律形成了认同感,就会对教师的教导和管理产生积极的心理定式,他们更愿意按照教师和规则的要求指导自己的行动,在课堂上更愿意自觉地遵守纪律并服从纪律管理。此外,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对教师产生积极的情感并将这种积极的情感带入课堂教学中,使其在教学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并积极配合教师的安排,主动地完成任务,不做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师生间沟通和交流能让教师走近学生,感受到学生内心的希望与意图,而不是一味地以惩罚的方式来处理任何学生的任何违纪行为,这有助于有效地处理课堂纪律问题,也有助于实现课堂的人文管理。

4.发挥榜样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

在提倡学生自主管理课堂纪律的生本教育理念下,学生要努力做到以自控为主、他控为辅,并以自控为终,进而实现课堂纪律的优化管理。要想实现优化管理的目的,需要学生正确认识纪律的作用,具有一定的自律意识,做到自觉地执行并维护课堂纪律,成为课堂上“自治”的主人,自律意识作为引导学生课堂行为表现的基础,重视其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自律意识要求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守纪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对于身心处于发展中、具备较强模仿能力的学生来说,榜样的示范效应是培养学生自律意识、让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的有效方法。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力是很强的,在课堂纪律管理中,教师首先要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通过自己遵守纪律的行为成为学生效仿的模范,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善于给学生树立身边守纪的榜样,对于模范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予以口头表扬或物质奖励,使学生找到参照和模仿的对象,在班集体中形成严格遵守纪律的风气。

5.区分学生的课堂行为,正确、有效地处理课堂纪律问题

在以学生为主的课堂中,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是因人而异的,课堂行为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有效的课堂纪律管理应该鼓励学生的积极行为,即与教学目标相联系的行为,对于守纪的良好行为表现,教师要及时予以表扬,通过鼓励和表扬让学生产生积极的纪律体验,发挥激励的正面强化作用;相反,对于干扰课堂秩序的消极行为,教师不能置之不理,而要采取一定的制止方法,如语言提醒、表情或手势暗示等;对于严重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教师应适时适当地采用惩罚的方式,引导学生要遵守课堂纪律,并逐步引导学生由消极行为向积极行为转化。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学生课堂纪律问题进行处理时要做到一视同仁、适度合理、及时有效,让学生明确问题所在,并通过“小惩”的方式起到“大诫”的目的,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总之,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合理使用课堂纪律管理策略,在提高纪律管理的有效性、提升学生守纪的自觉性的同时,致力于促进教学效果的改善、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生在纪律良好、气氛活跃的生本课堂中获得全方位的发展,努力成长为时代所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教育与生本教育:在一次研讨会上的报告[J].现代教育论丛,2007(1):10-12.

[2]王洪玲,姜忠艳.谈课堂纪律问题的复杂性[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7):24.

[3]孟庆男,齐秀江.论教师对课堂的管理[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103-104.

[4]郭思乐.以生为本的教学观:教皈依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5(12):11-22.

[5]廖唐斌,王后雄.新课程课堂秩序的理性回归:新课程课堂对“静”的呼唤[J].教育探索,2009(8):19-20.

[6]高广方.生本教育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教育走向生本》北京研讨会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2003(4):22-24.

[7]郭思乐.生本教育的教师观:从“纤夫”到“牧者”[J].课程·教材·教法,2006(12):13-18.

[8]刘家访.课堂管理中纪律的问题与运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4):49-52.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信息化整合研究》课堂反思 篇8

关键词:小学英语:生本教育:多樣化:理念

中图分类号:G623.31

引言

“生本教育”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使得课堂教学从过去以“师本”为主的模式转向“生本”为主,为学生探讨知识打造出一个交流、发展的舞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学习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与创新能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掌握知识、运用语言、发展思维的平台。改变过去课堂学生“开口难,不会说,不敢说”等问题。

一、首先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英语教学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定学”模式为主,教师一般都是按照预设的教案展开教学,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学生很难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学生们的主性与创造性得不到有效发挥,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之中。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影响下,教师需要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调整课堂教学模式。

比如,在教单词时,枯燥无味地一遍遍朗读是很难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如果将单词与动作结合在一起,则能立刻引起学习兴趣。例如,“athlete”,就可以做一个跑步的动作;探讨“cook”时就可以做一个炒菜的动作;“ long jump、 high jump”等都可以结合对应的动作表达出来,既直观形象,又利于学生记忆。

再如,注重拼读单词。在所学拼音的基础上结合英语教学,以拼音作为基础,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例如,在学习“lost”这个词时,其中的l,s,t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读,只告诉他们“o”的发音,很快,同学们也就能自己读出来了。像“take,bed,get”等单词都可以让他们自己尝试拼读出来,效果很好。

二、妙用小助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英语是一门以语言学习为主的学科,学习这门功课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不定期地复习,及时巩固之前所学习的内容。复习课也要改变过去单一沉闷的模式,复习的内容尽可能丰富充实,但是绝不能简单堆砌,为此,英语教师就通过设计合理的情节,承上启下过渡,将各个教学环节有机串联在一起,不断完整学生的知识体系。

比如,小助手导入,激发学习兴趣。洛克曾说过:“教师巨大的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时刻保持他们的注意力。”巧妙的课堂导入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调动他们对知识的探讨热情、兴趣,这也是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基本保障。例如,在复习关于“圣诞节”的相关知识时,可以邀请小助手扮“Father Christmas”,此时,孩子们的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大家不由自主地模仿起Father Christmas,并且反复使用“Merry Christmas”与Father Christmas打招呼。在复习课上灵活使用小助手,会给一成不变的复习课带来活力,而且还会产生神奇的效果,使课堂教学“未成曲调先有情”,上课伊始就让学生都沉浸到良好的氛围之中,为接下来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来进行教学设计

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抽象能力有限,英语对孩子们来说属于第二种语言,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提高英语课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时需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在三年级的英语生本教学中,使用大量的单词卡片以及教学挂图。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组织学生编“chant”,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有时候则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在分析“Where is my eraser”?这一单元内容时,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区分几个方位介词的区别,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介词具体用法,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编一些顺口溜:on on在上面,in in在里面,under under在下面,near near在附近,然后再配以动作,学生既能生动形象地记住这几个方位介词的意思,而且还加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他们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探究了。

四、尊重个体差异,设计多元活动

新课程标准对英语课堂教学也提出新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与个体差异。课堂教师只有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才有可能获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益。因此,我们也能看出,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这也是实现“生本课堂”的基本途径,让全体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教学实践证明:男孩子一般都比较喜欢活动类型、竞赛类型的学习,女孩子则喜欢表演类型、唱唱练练类型的学习活动。除此以外,也有些学生喜欢动起来的学习活动,有些学生则喜欢静下来的活动。这些都是因为学习者个体差异性导致的,为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结合学生间的个性差异、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多元化的活动,比如听、说、读、写、唱、表演、竞赛等丰富多样的活动。为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都提供适合他们学习的平台,也要结合个性差异为孩子们提供展示自我个性的舞台,尽可能实现“人尽其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收获成功的成就感。 学生对英语学习更加感兴趣,而且也会更具积极性。

总而言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才能找到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有效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水平,需要每一位英语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努力、探索、总结。生命有多美,英语生本课堂就会有多美。在此,笔者相信在生本英语教育理念的有效指导下,英语教学也必定会迎来一个更加璀璨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郭思乐,《课程本体:符号研究回归符号实践》[J].教育研究,2003

【2】钱丹凤《小学英语高年级阅读课例》2007,第3期

【3】郑野.小学英语教学中生本教育的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19).

上一篇:中小学生学习《一堂好课》心得体会下一篇:干部作风心得体会